传统农业文明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农业文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再农业化 必然性 发展理念
一、再农业化的历史必然性
(一)古代东方传统农业长足发展和局限
古代传统农业发展中,东方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农业发展成就突出,因此率先进入古代文明。它们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其次,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产生。再次,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二)近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业化及局限
十八世纪以来,由于工业上的巨大成就,大大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典型标志就是农业工业化。十九世纪,生物学上的巨大成就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二十世纪,化学生的巨大成就,促进了农业长足发展。恰恰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投入大量物质和能量为标志,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将四千年的传统农业推进到近代农业,带来了20世纪农业的高速发展。但由于高能耗和化学品的污染也带来了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困扰着社会社会发展,于是人们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现代科技革命与新型现代农业
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命科学和其它最新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使世界农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基因库的建成,遗传工程的崛起,克隆技术和生物固氮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的面貌将为之一新。在新科学技术革命中,产生了一批新的技术群,如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等。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正不同程度地在农业中得到应用,为解决工业化农业带来的环境、能源和生态问题,呈现了光明的前景。
正是由于传统农业局限和近代农业工业化导致农业的异化,现代新型农业则要求在深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政府都有必要对“再农业化”进行深刻的思考。立足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行“再农业化”,将近代农业工业化推进到现代农业生态化。
二、再农业化发展理念及特点
从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角度分析来看,再农业化具有明显的时代内涵,主要概括为:1、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再农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的局限性,而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都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2、现代农业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度超过了资源依存度,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贡献度一般在70%以上。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3、现代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现代农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之上。现代农业通过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了化学(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量,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4、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保护的产业。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现代农业是国家高度保护的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历程证明了农业教育科研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高保护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还要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环保化、循环化、标准化等特点。
篇2
张玉香强调,弘扬传统农耕文化,首先传统农耕文化要为培育新型农民服务,在“育农”上发挥作用。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发挥好我国传统乡村文化的道德精华、传统农业科技的优良遗产以及传统农商的职业操守在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塑造农民高尚道德情操,构建安定和谐的新农村;同时要注重我国优良农业传统,如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的用地养地理念、“种必杂五种”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理念、传统农商“诚信为本、童叟无欺”及“扶困济贫、乐善好施”道德操守在“育农”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其次,传统农耕文化要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在“乐农”上发挥作用。当前广大农民的求知、求乐、求新、求美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倡导农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既要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增加适应“三农”需要的文化书籍出版发行,同时也要注重弘扬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通过开发农村传统文化产品,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激励农民的自强精神,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境界,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传统农耕文化要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服务,在“富农”上发挥作用。各地发展一村一品,“一品”不能只局限在农产品,也不能局限在加工品,还应包括农民艺术产品、农业旅游产品以及农村传统技艺产品等,有条件的乡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或拳头产品,努力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变成农村文化产业的生产力;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通过文化创意,把农耕活动、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产品开发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从而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第四,传统农业文化要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在“强农”上发挥作用。我国传统农业能够实现几千年的持续发展,是我们的祖先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摆正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在现代农业建设中要大力倡导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的生产方式,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篇3
[关键词] 农具变迁;农业发展;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纵观人类发展史,农业的开始是从农具作用于农事活动开始,随着社会的变迁、农业生产的发展,农具也相应有了进步,农具的进步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所以,农具变迁是农业发展的外在表现,农业发展是农具变迁的内在动力。
1 中国古代农具概述
古代大多数的农具用于粮食的生产,如耕田的犁、耙,浇灌用的水车,收割用的镰刀、木推车等,这些农具不仅提高了农民的耕作效率,也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比如犁耙用于翻土与碎土,不仅便于农作物的种植,也为农作物提供一定的肥料(之前的杂草被翻埋后分解成为肥料)。
水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先人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干旱的条件下将农田外的水通过人力排入农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粮食储存的容器有陶仓、土瓮、缸等,通过对容器的收集及研究,发现各容器的优劣,以此作为粮仓建设的基础,保障粮食储存安全,以防粮食受潮腐烂。
陶仓模型出土时内盛鲜黄稻穗让我们为之惊叹,西汉的陶仓1975年出土,稻穗并未因此腐烂,可见,粮食文化遗产的发现对储粮事业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米缸则可以防止大米受潮,并有防鼠的功能,此功效用于粮仓设计,对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
2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2.1 保护的必要性
传统农业生产工具代表着一个时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反映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化发展水平。我国古代的传统农耕技术所使用的动力几乎全部源于自然,基本可以做到前期无投资经营。传统农业在满足古代农产品加工业、灌溉业的同时,不存在任何污染与能源耗费。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它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也不应简单地任由它被现代文明替代,我们应积极担负起保护它的任务。
2.2 保护的方式
传统农业生产工具,一般分以下几个层次:保护、研究和发展。
首先,保护为基本方式。通过兴办粮食或者农具博物馆,将传统农具保护起来。类似于这种专题博物馆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搜集容易的特点。粮食生产储存及加工过程所用的农具不一而足,有1 700余年的水车,有2 000余年的石磨,这些农具可谓是粮食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中国粮食博物馆的建立对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建设中国粮食博物馆,能够更加合理地了解中国传统粮食的收获、储藏、运输、加工等用具的产生、发展、演变和完善过程以及对粮食作物驯化、种植的影响,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农业文明。
其次,研究为内在动力。通过对古代农具的研究,从中深入挖掘出中国粮食生产管理、粮食仓储与储备制度、粮食的分配状况、粮食加工工艺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最后,发展是最终目的。粮食博物馆,能够把散落各地的相关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保护、研究和展示,更好地传承优秀的粮食文化,能够给后人更多的思想启迪。粮食博物馆的建设有助于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中国古代的粮食种植以及与之相关的饮食文化,进而加深对中国粮食科学技术史的整体认识。
2.3 开发利用
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对其开发利用成为重中之重。曹幸穗研究员在题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报告中指出: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极其特殊的资源,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农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增进世界各族人民的友谊和交流。
在开发时妥善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传统农业不仅可以为目前所倡导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在思想和方法上提供有益的借鉴,对于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村生态环境、彰显农业的多功能特征、传承民族文化、开展科学研究、保障食品安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如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利用,那些保持着传统农业特征的地方,不仅能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3 保护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思想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多种多样的挑战和危机。其中农具为主的农业文化遗产,囊括了历史科学知识和思想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积淀产物和可贵的文化遗产。身为农业大省,河南被历史赋予了重要责任,从传承与发展到现在,丝毫没有被动摇。
河南工业大学中国粮食博物馆的建立,对于河南农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契机,粮食文化与现代粮食加工紧密结合的可持续性发展思路对巩固河南作为全国粮食大省的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长足发展,是党的十提出的宏伟目标。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传统农业的价值,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里特.关于传统主食工业化问题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2005(3).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考古四十年[M].郑州:河南人民版社,1994(6).
篇4
一、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可以说,文明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以往通史所涉及的内容,并且还包涵了宗教、语言文字、群体心理、风俗习惯等多领域。
二、现代化史观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和大众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即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三、整体史观(或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整体历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这里所说的整体史观,一是全球史观,二是要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四、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
篇5
可以说是西方文明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意义非凡的试探,刮起一股形式上全面“西化”之风。退出政治舞台约三十年后,深受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封闭、保守影响的又掀起强大的“反西化”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留下深刻的教训。我们知道,一个口号等于一个旗帜,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大张旗鼓的表明其反西化的斗争纲领。中国近代化从1840年后就开始,西方文明便随列强的坚船利炮大量涌入,经过的传播和深化,以更强劲的势头在中国发挥影响力。那么何以兴起、壮大,并且以“灭洋”这种极端方式反对西化?
依笔者的浅见,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这种规模巨大的反西化的浪潮,这跟中西两种文明的不同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经历了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其文明的形成根植于与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自然经济形态。中国自古就是个农业国家,社会阶层的划分也是依据农业经济的特点,少数占有大量土地的人跻身社会上层本文由收集整理,大多数没有土地或者占有少量土地的人群沦为社会底层,靠租种地主土地维持生计。因此,中国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与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有着天然的关系。农民长期处于自然经济之下,小农的生产方式使农民禁锢在小块土地上,对外交流的可能性被扼杀,久而久之,中国农民阶层形成了封闭、落后、对新鲜事物持怀疑、排斥的态度。继承了农民愚昧、落后的一面,提出“灭洋”口号,视标榜进步、试图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权威的西方文明为“洪水猛兽”,力图一举消灭。正是在这种文明背景之下,广大农民在跟外界缺乏联系的状态之中,对于世界近代史上产生的巨大变化,完全一无所知,继续做着“天朝上国,四夷来服”的美梦。他们把西方侵略简单的看成与历史上周边落后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入侵一样的事例,盲目自大的心里,使得他们对帝国主义缺乏认识,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进步意义无法了解和接受。当西方各种先进科学技术逐渐涉及到他们生活的圈子之后,非但没有产生应有的进步作用,反而激起下层百姓的恐惧,进而引起誓死“灭洋”的后果。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在一定的时期内触及围绕旧事物生存的利益群体。西方近代文明的涌入对农民而言,破坏了他们由来已久传统的生活秩序和心理习惯,风俗人情等。这在中国社会阶层中,这种大的变动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化”,是不可接受和痛苦的。于是在社会底层人群中,就开始酝酿反对西化的情绪。在这场运动中起了组织和领导的作用,但是农民阶级本身不是社会进步力量的代表者,他们有其不可克服的盲目性与落后性。
以为代表的农民阶层,虽然敏锐的觉察到列强入侵、西方传教士来华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动,但他们并没有看清楚这个变动其实是沿着近代化方向前进的,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的。另外,农民阶层对这个变动根源的理解也是有限的,仅仅停留在表层。当他们听到传教士公开叫嚣:“只有战争开放中国给基督”[1]时,就.以为传教士是使他们陷入苦难的根源。加上当时部分传教士来华后,依仗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确实干了许多为害乡民的事情。他们恃强凌弱,掳人妻女,夺人私产,扰乱社会秩序,据《传教论》中记载:部分来华传教士“或乡愚被其欺诈,或孤弱受其欺凌,或强占人妻,或横侵人产,或因小忿殴毙平民,种种行为,几难尽述”.[2]。“稍不如意,诉之主教……函告抚帅及洋务局,雷厉风行,羽檄交至。”[3],传教士横行恣肆,不仅人民受害,地方官绅亦为之侧目,莫可奈何。时人发出“一国之中有无数自专自主之敌国者。”[4]的疾呼,传教士的恶劣行径早就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恨,“百姓始而抱怨,继而成恨,终且为仇”。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的狂潮。于此同时,外国传教士势力急剧膨胀,像洪流一样涌入农村,导致广大农民跟传教士的矛盾更加尖锐。传教士在农村抢占土地,建造教堂,吸纳教众等等。这些行为对视土地为生命、敬奉传统本土神灵的农民来说是无法忍受的。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山东72州县,就有教堂1100余处,教士教徒8万余。江苏11州府厅70余县除6县尚未建堂外,其余各县均建教堂多所,总计709座。”[5].。传教士的这种发展势头,严重刺激了百姓的仇洋情绪。山东巨鹿教案发生后,英德帝国主义者乘机进占山东,强霸威海卫,屠杀百姓,掠夺财产,圈禁土地,强建教堂,争夺筑路权利,这一系列活动使百姓“以致人心积忿不平”[6].。于是,一场规模之大、破坏力之巨的仇洋、灭洋的活动,在的组织下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农民百姓受两千年农业文化熏陶,面对伴随帝国主义入侵,既有善良、正义的一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在列强发动侵略、传教士进行迫害活动时,他们既有反帝爱国的正义感,也暴露了他们片面仇视新事物、顽固不化的特性。农民们把受到部分传教士的祸害,简单的理解为:传教士团体品德败坏,专好杀人掳掠,只要把他们赶出中国就可以回到过去安宁的男耕女织的日子。同时,农民也仇视洋人带来的新事物,认为这些来自西方的东西,也沾染了洋人的恶习。因此,但凡是与洋字沾边的东西全是邪恶的、必须予以灭绝,方能永绝后患。起于农民,其“灭洋”思想直接来源于农民阶层以先进科技和文化为代表的世界近代化进程的片面、愚昧的认识。他们不知道,近代化带来帝国主义传教士大肆入侵的同时,也带来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文明。而与中国传统峻异的文明正是挽救中国社会危亡、民族危机的一剂良药。但鉴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得迅速在中国刮起一股强大的“反西化”之风,延缓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篇6
“让十几亿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是现代社会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吃饱有“两保”,保今天“米袋子”和“菜篮子”的殷实,保子孙后代“饭碗”和“餐桌”的丰盈;吃好需“两品”,品种丰富想吃啥有啥,品质优良吃啥啥好;吃得安全放心要“两抓”,抓标准化生产“种”出安全,抓全程监管“管”出放心。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主要仍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吃饱本不易,吃好更加难,吃得安全放心面临重大考验,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供给,发展优质农产品保安全,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保“万顷良田”永续耕种。
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通过“家家包地、户户务农”的经营方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根本解决了“温饱不足”问题。当今中国社会,农民多了进城务工的新选择和市民化的新期盼,相当一部分承包土地的农户不种地了。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创造了现代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多种多样新的经营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集中体现在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和与传统生产要素结合上。现代装备等生产工具加快发展并广泛运用,最为突出的是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信息化。目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9%,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加大,大马力、自动化、精准化高端农业机械已不鲜见,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信息技术可谓日新月异,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你追我赶,正在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质量追溯及电子商务等全领域积极应用,智能化移动终端将实现信息服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就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谁来种地”提到战略高度,强调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解决好人这个核心问题,要求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这个高素质应包括,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农业职业道德,高产优质、防灾减灾、绿色安全、设施装备等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决策管理、农场经营、产品营销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现代农民画像:双手粗糙――勤劳本色,头脑充实――知识化,举止文雅――文明素养。
篇7
关键词:中国当下;老年人;身份困境
一. 序言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数据,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总数额已经达到1.74亿左右,占人口的总比例达到12.78%,而且以每年800万―900万的速度在快速增加。因此,参考国际准则,我国已然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党的十报告指出 “老有所养”是化解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主要目标。而在社会财富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研究如何从精神层面上做到 “老有所养”。而在当下中国,有关老年人的精神问题,主要涉及的则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新型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邻里结构时,老年人的自我身份认同问题,即其主体性问题。
二.新型的社会结构中老年人的身份困境
当下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即由传统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为主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传统的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价值体系在新的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几近崩溃,而新的适合工业文明的价值体系又还没有重新被建立起来,因此整个社会被蒙上了一层恰似价值虚无的阴影。当下中国社会的某些特征,就如同工业革命时期(即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时期的欧洲。那个时候的欧洲,就如同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所宣称的他对那个时代的一个惊人发现那样:“近来最重要的事件――‘上帝死了’,即对基督上帝的信仰是毫无价值的――已经开始对欧洲投下了第一道阴影。”(G・西尔贝克,2012:567)因而世界从此混沌,一切价值有待重估。因此这个时期的欧美,价值虚无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人们在行为上变得专横,野蛮,虚伪和势利。因此,在价值的追求上人类又一次站到了十字路口,就像尼采所言,“人类不是向动物式的野蛮状态沉沦,就是克服虚无主义。”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代表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体系日趋瓦解与衰落,而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又还没有建立起立,整个社会结构在价值体系上正变得日趋多元而复杂。面对这样价值多元又复杂的今天,许多人在内心价值诉求上开始变得无所适从,个体身份困境由此而生,相比之下,当下老年人的身份境遇更是如此。
老年人在一个社会中往往代表的是传统的力量。因此在新型的社会结构中,他们往往固执于传统价值体系,思想和行为上常常显得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老年群体逐渐沦为整个社会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因为面对新型社会结构,老年人在内心价值诉求上无所适从,因此最终陷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之中。而要从这样的人生困境中走出,作为老年人必须先走出自闭的空间,勇敢面对现实境遇,并最后能够借助无私的爱,才能够超脱自我中心而重新找到自我身份认同。对于这一点笔者将在本论文第四部分详述。
三.新型家庭结构中老年人的身份困境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传统的儿孙满堂大家庭式的养老模式已经越来越稀缺,代而取之的是更多的空巢老人,以及独居老人。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截止2013年10月,中国空巢老人已突破一亿大关,而其中达30%以上为独居老人。[4]面对如此庞大的空巢和独居老人,我们这个社会除了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物质上的照顾与关怀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和照顾。
然而新型家庭结构中的老年人精神困境往往表现为一种身份困境,也是一种现性的困局。可以说这种主要由西方启蒙运动所发起和倡导的现性困局是造成当下主体性困境的思想根源。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霍克海默(Horkheimer)和阿多诺(Adorno)在其共著的《启蒙辩证法》说到的那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长远来看,对于启蒙理性和自由的有系统的追求导致了一种新的非理性和压迫的出现。”(Horkheimer , 1972:192)笔者认为,正是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现性思维模式所导致的主体性困境造就了当下所有老人的身份困境的。因此只有打破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理性思维模式,才能化解由其导致的当下老人的主体性困境,即身份困境。在对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进行精神关怀的时候,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即主体与他者的建构模式。我们必须在整个思想上,以及言语行动上,建立起各主体之间最为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模式,相互之间最终才能达致和谐与共存。
四.新型的邻里关系中老年人的身份困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变得频繁。个人流动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居住和生活,这时个体面对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以及邻里邻居都可能是新的和陌生的。因为我们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国人历来就有很强的家园意识,也特别强调落叶归根,乡亲故里的情怀和故乡观念。可以说家园意识是中国人自我身份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受难的最典型的一种形式就是丧失家园。――(这里的家园是指一个人的根,即他的过去和文化。)(何伟文,2012:73)因此,当一个人丧失家园,即剥夺了他的过去和文化,是何其的痛苦,从此他的自我身份建构就会变成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从此就会彻底地失去了个人心灵的自由。
依附传统文化的老年人,其家园意识更是强烈。然而当下中国,伴随着现代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传统农业经济的迅速解构,背井离乡,流散于祖国各地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帮助他们重建个人精神家园,从而化解个体身份困境是当务之急。著名的英国哲学家默多克给出的答案是通过“爱”和“艺术”。用法国著名哲学家西蒙娜・韦伊的话来说,就是从“内部改变自己”,或使自己具有“变得无私”的能力。因此这里的爱应是一种无私的爱,即能够真正关注他人真实的爱,就像默多克所言:“真正的爱是“非暴力地理解差异”和愉快地感受他人无穷无尽的不同性,爱永远不需要改变另一个个体。”(何伟文,2012:91)因此通过引导老人“爱”他人,关注他人的真实,通过愉悦地感受他人的不同性,来替代心中固然依存的家园意识,对某种善的向往的意识,从而最终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
五.总结
中国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面对由社会变革与转型而产生的新型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邻里结构的时候,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由于失去了传统价值的依托、现代语境下的主体性困境、以及个体精神家园的失落而导致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而通过老年人自己真正无私的对他人的爱的力量,即对他者真实的关注,以及他人对老者基于主体性平等基础上的精神关怀,老年人在当下社会中的自我身份认同困境才能够最终得以消除。(作者单位: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本论文系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GW1420。
参考文献:
[1]G・西尔贝克.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上下册)[M].童世俊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问题对策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篇9
【关键词】再工业化;再农业化
一、“再工业化”理念提出背景
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是针对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日本九州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因此,“再工业化”不是一个新概念,本意是在对传统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中,对传统工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再工业化”理念再次重提,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 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很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近十年来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美国新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实体创新而非金融创新,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金融市场过度扩张及金融资产过度升值、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经营风险无法控制等等。所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所谓“新经济战略”: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要让美国回归实体经济,重新重视国内产业 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这也就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回顾美国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 由于资源环境问题,传统产业失宠于投资者;今天的美国,正实现着由过去把工业生产大量环节转移海外的“去 工业化”到现在“再工业化”的快速转身,这个调整和“转身”令人关注。
应当看到,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是一种现实的考量。尽管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由于经济总量巨大,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仍高达20%左右,依然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现在,美国力图通过“再工业化”重振本土工业,一方面是防止制造业萎缩失去世界创新领导者的地位,一方面是要通过产业升级化解高成本压力,寻找像“智慧地球”一样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而不是仅仅恢复传统的制造业。
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就是在加快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再一次依靠“再工业化”来推进实体经济的转身与复苏。
二、“再工业化”内涵与实质
(一)“再工业化”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变动。韦伯斯特词典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的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Roy Rothwell和Waiter Zegveld把“再工业化”定义为产业的结构转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Random House Una-bridged Dictionary对“再工业化”的解释:通过政府帮助、税收激励、工厂和机器现代化等途径实现的工业和工业社会的复兴。
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和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这一概念的再次盛行,反映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和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
(二)“再工业化”精神实质。美国所指的“再工业化”绝不仅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在二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三次工业化,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如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环保、信息等新兴产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这对于正在试图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无形中增加了新的发展障碍。
新兴产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围绕新兴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群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支撑点,因此是“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从长期看,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各国需要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从短期看,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三、“再工业化”理念对我国农业发展启示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农业也同样存在“去农业化”的现象和发展趋势。最近几年,虽然我们国家在工业与其他产生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产值占总产是的比例很小,已经低于15%,但我们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农业是我们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生存的根基,尤其从从业角度看,农业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去农业化”不仅是农业高校发展之忧,更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忧。现在,我们对“去农业化”不加反思和行动,将来,“去农业化”可能会让我们食不果腹,社会和谐也将受到威胁。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工具的出现,以及后来铁的冶炼和应用,使金属工具得以应用,由此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将原始农业推进到传统农业时代,从而,创造了四千年辉煌的农业文明。然而,随着近代科技革命,古代农业文明让位于近代工业文明,农业进入了工业化农业时代。以无机能源为支撑的近代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因此,鉴于目前农业工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一定问题,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有必要对“去农业化”现象进行再思考。立足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行“再农业化”,将近代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
篇10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地域,大部分属于我国传统农区,具有农业产值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相对偏低等特点,同时它又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为此,中原经济区在规划之初,就提出要探索建设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也因此,使得中原经济区具有了不同于全国其他主体功能区的独特发展定位,其预示着该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方向。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那么,一个以传统农区为载体的新兴经济发展区域,应该怎样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三化”之间如何实现互动协调发展?其中联结“三化”发展的共生性关联产业又是什么?确实值得认真探讨。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工业化就不只是工业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事情。早期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工”,现代工业化的重点则在“化”。化者,乃变革、改进、创新之意,是某个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实践含义是,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促使一切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将国民经济中原来独立于工业之外的经济活动,纳入工业发展的轨道,使一切不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经济运行机制适应工业发展等等。通过现代工业将自给自足的农业“化”为现代市场农业,将大部分农村居民“化”为城镇居民,将传统农业文明“化”为现代工业文明,是工业化的真谛。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早年也曾提出了广义的工业化定义,认为工业化不但包括制造业、而且包括农村工业和农业现代化,还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内的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河南大学教授耿明斋也指出,科学的农村工业化定义应该是把农村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和农产品等,大量地吸纳到工业生产的循环过程中去。
由于国民经济是高度复杂的整体,而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法完全认识经济发展内在的复杂联系,无法顾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比例关系,割裂了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使得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工业化严重脱节,工业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发展,形成了有“工”无“化”的格局。相比较农业对工业的基础作用和贡献而言,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作用明显薄弱。从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无不存在一种自我循环演进又良性互动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其中工业化是主导。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缺乏产业支撑,缺乏产业就缺乏市场,就只能唱“空城计”;没有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先进的物质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缺乏手段就缺乏产能,就只能练“空手道”。而没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就缺乏有效载体和厚实的基础,就只能建“空中楼阁”。综观世界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前都曾有过一场农业革命,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在农业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进行的,结果后者出现了城镇繁荣与乡村贫困并存、城乡差距悬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使得工业化难以为继。
中原经济区提出把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作为本区域的经济与产业发展定位,围绕农业发展工业(含服务业),通过工业(含服务业)带动农业,进而提升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仅符合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表达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诉求,而且,这一模式一旦奏效,将在理论层面上为产业经济学关于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规律性分析,提供有益的补充和生动案例。
那么,“三化”之间如何实现互动协调发展?换言之,从实践层面上,选准“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力点、抓好互动发展项目的落实,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有必要找出联结“三化”发展的共生性关联产业是什么,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间发现接口和桥梁,进而通过培育关联产业,为“三化”的互动发展提供支撑。
二、农业旅游是中原经济区推进“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直接关联产业
产业结构是有层次的,一个特定区域的产业也是相互关联的。所谓产业关联,就是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一是产品、劳务联系。即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些产业部门为另一些产业部门提品或劳务;或者产业部门间相互提品或劳务。二是生产技术联系。在生产过程中,一个产业部门不是被动地接受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产品或劳务,而是依据本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特点、产品结构特性,对所需相关产业的产品和劳务提出各种工艺、技术标准和质量等特定要求,以保证本产业部门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而这一要求使得产业之间的生产工艺、操作技术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三是价格联系。产业间产品和劳务的“投入”与“产出”联系,必然表现为以货币为媒介的等价交换关系,它不仅使得生产具有替代性能产品的产业引入了竞争机制,为产业间的联系注入了竞争活力,从而有利于成本费用的节约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产业间比例关系分析等提供了有效的计量手段。四是劳动就业联系。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产业间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虽然不同性质的产业,其发展受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制约程度不一样,但是某一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另一些产业的发展,或某一产业的发展可以导致另一些产业的发展,这种各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产业间的劳动就业机会也就有了必然联系。某一产业的发展会相应地增加一定的劳动就业机会,而该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就必然使这些相关产业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集聚效应使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集聚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不再表现为工业比重上升的带动,而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就业结构的变化起着更大的作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必须打破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提高最重要的客观物质基础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只有通过“农转非”,流向生产效率和比较效益较高的非农产业,才能保证收入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但这种转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和要素。从传统农区的生产习性和惯性考虑,目前最现实的转移区域是近农非农领域。而农业旅游恰恰处于承农启工、以商带农的近农非农领域,在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关联效应。所谓农业旅游,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为主要吸引物的活动。农业旅游与农业资源、农业技术、农业产品、农业区位、农村文化关系密切。应该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业旅游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最初只把田园风光、农事活动作为农业旅游的吸引物,后来加入农村的建筑、农村的习俗,然后又加入农村的文化等等。
农业旅游以传统农业为载体,通过工业化、市场化运作,逐步拉长产业和产品链条,不仅使传统农业通过提升现代化水平找到了出路,更由于其从农业第一性产业中生长,与传统农业存在着天然的产品、生产技术等联系,同时又运用工业发展理念来经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性价比,充分体现了农区工业化的显著特点。发展农业旅游,只是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给城镇化之后的广大农村注入了“自然而然”的新型产业,可以大大方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尤其具有现代意义的是,农业旅游建立在农业生产和自然、人文环境融合、协调基础之上,提倡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求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实现完美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倡导的是绿色农业、绿色消费和绿色旅游,在和谐之中进行旅游活动及旅游资源开发,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的排放,所以,它不仅带来农业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极大地唤醒了旅游者、开发者和管理者保护农业生态景观的意识和自觉性,对于缓解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的缓解作用,促进了农业和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原经济区农业旅游发展的路径思考
1.充分利用沿黄河滩涂地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建设都市农业产业带
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倡导生态、绿色、休闲、高科技农业理念及模式,地处都市及其间隙地带,为都市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服从于都市需要并为其提供服务。都市的高节奏生活带来对休闲旅游的高需求,近几年休闲旅游的发展倾向于自然和回归,青睐田园、自然、舒适兼具的成熟农业景观,如郑州丰乐农庄,就以其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生态农业,绿色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旅游度假模式成为都市人们的首选休闲景区。沿黄河滩涂地位于中原经济区腹地,贯穿区域内多个大中城市,城市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兼具独特的大河风光,具备建设都市农业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沿黄地区可依托黄河标准化堤防和黄河滩区生态防护林带建设,积极引入外来资本和经营者,在现有开发项目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层次,规范经营管理,兼顾生态和休闲两大功能,力争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
2.认真凝练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乡土民俗资源,着力开发具有中原地域风情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概念里包涵了自然、闲适、乡土、新鲜、有趣等元素,旅游者之所以青睐乡村旅游景区,是因为乡村旅游可以给予他们需要的这些特定体验。也因此,乡村旅游的目标顾客群具有明确的目的:一是忙里偷闲希望感受不同生活节奏;二是希望给孩子都市以外的生活情趣和体验;三是怀旧。和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一样,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仍然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从影响人们进行旅游的诸多因素中可以看出,游客反映最多的就是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是否有独特的旅游产品是制约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首要因素。中原地区是我国黄河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古都的聚集地,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乡土民俗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厚条件和环境。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整体规划,政府应当把乡村旅游纳入到区域旅游开发的总体战略中,对乡村旅游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开发,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旅游网络系统。乡村旅游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线路安排、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则应通过专业化的市场运作加以解决。围绕乡村特色资源,打造分别以赏花、摘果、种植、养殖、民俗、节庆风情为主题的具有中原地域风情的中原经济区乡村旅游带,在保持资源自然状态的前提下进行景区功能配套和旅游品质提升的建设开发,使景区既可观赏又能体验,景区项目具有吸引力,食宿条件也能跟满足都市生活要求标准。
3.加快农业旅游产业链中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农业旅游者以城市居民为主,他们对乡村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往往情有独钟,会购买一些价格比市内便宜又新鲜的农副产品和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带回家。所以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应建立以当地农产品加工为龙头的企业,引进先进种植和加工技术,加快对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既可以拉动市场需求,又可以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还可以增加多样化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民还可以采用旅游与果园、菜园、经济作物、家禽家畜养殖相结合的农业旅游经营模式,向游客提供绿色无污染的粮食、蔬菜、家禽,带动相关农副产品的销售,吸引游客进行餐饮消费,使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降低经营成本,例如郑州市郊区的樱桃沟,每年在樱桃成熟季节,举办樱桃节活动等,效果十分明显。
4.培养农业旅游管理人才,大力吸纳当地剩余农村劳动力
农业旅游需要既懂农业生态管理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现在,我国主要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项目,大多经营管理者文化素质有限,管理水平低,服务意识差。中原经济区既然要打农业现代化这张牌,就需要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引导,如组织培养符合农业旅游的管理人才。可以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政策引进管理人才,同时重视培养、使用当地剩余农村劳动力,培养当地管理人才与从业人员,这样有利于留住人才,提高当地农民素质,增加其家乡自豪感,获得当地农民对旅游区的认同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