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4:2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文化论文

篇1

1.1藏族民居(1)青海藏族概况:藏族占全省人口的24%(2010年),是由古代吐蕃族群发展而来,进入青海的吐蕃人同青海地区土著的羌人、鲜卑吐谷浑人及汉人等交错杂居,长期融合形成今天的青海藏族。藏族素以牧业为主,兼营少量农业和手工业,游牧文化是藏族文化的主要内容。青海藏族中绝大多数人信仰藏传佛教,少数人仍信奉古老的苯教。按藏族语言划分,青海除玉树地区以康巴语系为主,其他地区均以安多方言为主,这主要是受巴颜喀拉山的影响。巴颜喀拉山主峰海拔5266m,不仅划分出黄河和长江源头水系流域,而且也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交通和信息地交流,逐渐形成康巴和安多的藏族语系区。(2)聚落特征:①类型多样:青海地域广阔、地理自然环境多样,加之藏族分布范围较广,因此藏族相对其他民族聚落类型多样,基本包含青海东部农耕聚落、南部山地聚落、中部游牧聚落三种类型(表1)。青海东部河湟农耕地区藏族多生活在脑山及高山地区,这里海拔多在海拔3000m左右,多从事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由于位处脑山及高山之间,地形多变河谷纵横,建筑依山就势,聚落整体形态灵活且松散。仅在一些河谷台地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聚落相对紧凑,但是依然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民居建筑之间参差错落。青海南部藏族聚落多分布在大山山谷地带,受青海南部整体海拔高度的影响,即使聚落是在河谷谷底,但是海拔也多在3600m左右,与山顶海拔多为5000m相比,落差将近2000m,高落差与小的水平间距,使得山体的坡度较大,约50%的坡度,因此聚落形态受地形地貌的限制极为明显,属于典型的陡坡山地聚落。受到大山的阻隔这里多交通不便,加之高海拔冬季严寒,常有大雪封山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致使聚落之间较为分散,只有沿同一河谷居住的村民相对联系较为紧密。青南山区藏族聚落整体上呈现规模小、形态松散的特征。严格来说牧区的聚落概念一定程度上是牧民的放牧点,牧民帐篷流动性极大,同时牧民固定式住屋变动性也较大,不同季节住居存在使用和闲置两种状态。从牧区放牧点较为集中的部分游牧点来看,聚落形态极为松散和自由,可以说是聚落形式完全与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相一致,除小面积的居住空间以外,聚落中大面积的空间均为牲畜圈,各家院墙的形式也从农业区高大院墙变为低矮的牲畜院墙。聚落以外即是广袤的草场,聚落中看不到类似农业区的密集巷道和树木,唯有远山、牛羊和草场。②上寺下村:不论是东部农业区聚落和南部山区聚落还是牧区藏民游牧点,在聚落附近不远处往往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佛教寺院,形成藏族聚落典型的特征即“上寺下村”。有的村落紧邻寺庙,寺庙居于高处,居民区位于地势相对较低的位置,两者之间相隔一段距离,这与回族、撒拉族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有很大不同。③宗教设施鲜明:藏族聚落中“佛塔”、“经幡”、“玛尼石堆”等宗教设施十分普遍。虽然有些村落距离寺庙较远,但村中的佛塔必不可少,这是藏族聚落的重要标志。经幡在牧区表现为,用色彩丰富的“风马旗”组成的宗教图案,往往会把大量经幡布置在村落附近的山腰处,经幡规模庞大甚是壮观。玛尼石堆在石材充足的地区如青南山区分布较多,有的玛尼石是在道路两侧山体石壁上雕刻,有的是在村头入口处堆放。(3)住居形态:①形态多样。与多样的聚落特征一样,藏族民居类型相对其他民族最为多样,东部农区以庄廓民居为主,中部牧区以帐篷和土木房为主,南部山区以碉房民居为主(图2)。庄廓是东部农业区藏族民众普遍的一种居住建筑类型。从跨地域建筑视角看,庄廓是我国青藏高原藏族碉房建筑与黄土高原生土合院式建筑的一种结合,它集藏族碉房的厚重规整与汉族合院民居的院落空间双重特质于一体,呈现出西部游牧文化与东部农耕文化的融合,是青海特有的一种民居类型。藏族庄廓内院空间规整没有过多的空间转折,且内院植被种植较少,这与汉族、回族、撒拉族内院花园式庄廓不同,这主要是受到草原牧业文化的影响。作为游牧民族帐篷是藏族广泛使用的一种流动性居住建筑类型。黑色牦牛毛编制的帐篷作为一个家庭中核心的生活空间,可满足必要的住宿、饮食、储物等生活要求。与固定式民居不同的是,帐篷民居“地为床、天为被”逐水草而居,是一种流动的家。帐篷其构造形式相对简单,主要由牦牛毡布、绳索、支撑木柱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家庭人口数量和具体功用帐篷的大小分为不同的规格,大部分牧民家庭用帐篷尺寸约为长7m、宽6m的长方形的平面形式。除大型的牦牛毡帐篷以外还有一种是行旅帐篷,空间较小一般长宽仅2m左右,可满足1~2人使用。从帐篷结构上看,其结构形式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很好地满足了游牧生活的要求。土木房多为牧区藏族冬季牧场的一种建筑类型,它具有冬季使用和夏季闲置的特点。冬季游牧民从海拔高的夏季牧场,转场到冬季牧场,在冬季里帐篷的使用率降低,海拔较低相对固定的土木房即成为冬季游牧民主要的住居建筑。该类房屋空间较小,往往紧邻草原溪流,周围配有大大小小的牲畜圈。牧区中土木房的分布也极为普遍,是游牧民除帐篷以外的另一种重要住居类型。碉房为多层民居,一层常做为牲畜间及杂物房使用,二层由主人房、起居室、厨房组成,在房屋北侧墙面外侧设置旱厕,三层多为老人房或者佛堂使用。从传统结构形式来看,为获得安全的建筑受力,一层很少开窗且空间封闭、低矮,二层开窗不是很大且多集中在南向,三层窗口较大可获得日照采光也最多,三层加之有露天阳台,空间使用率较高。②佛堂:虽然藏族居住建筑类型多样,但其中居住空间多会设置佛堂等宗教空间。佛堂紧邻卧室,内部供奉佛像等宗教信物,佛堂也常作为起居室。碉房佛堂多设在顶层,庄廓的佛堂多设置在正房一侧,而帐篷空间有限,佛像等宗教信物多放置在帐篷的中轴线上,与帐篷入口相对。③宗教设施:藏族不论碉房还是还是庄廓,宗教设施必不可少。住居院落中常见的宗教设施有煨桑炉、经幡旗杆、中宫等。煨桑炉、经幡旗杆多与中宫组合,放置在内院中间。中宫多是长宽3m高0.7m的方形池台,地下埋设宗教信物,中宫体现出藏传佛教中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中宫这种宗教设施多出现在东部庄廓民居中。④独立旱厕:藏族厕所与其他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从事游牧的藏族是不建厕所的,从事定居生活的藏民也是多属牧业地区或半农半牧地区,人的粪便被认为不洁之物,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一般会将厕所布置在室外。受到藏族“洁净观”文化习俗的影响,厕所一般相对独立与建筑以外且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1.2回族民居(1)青海回族概况:据统计回族人口占青海全省总人口的14%(2010年),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地区。青海回族的来源有多种解说,主要认为元代从阿拉伯等地迁入,也有明朝时期从中原南京一代移民而来,元代是青海回族定居及初期活动的时期,明代是民族形成时期。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宗教始终成为一种凝聚力量,规范着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回族有独特的生活习俗,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社区组织,与其他民族有着明显区别,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2)聚落特征:①围寺而居。青海回族多从事农耕,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川水和浅山地区,川水地地形相对平缓,但在浅山地区地形变化相对较大。聚落形态以清真寺为中心做放射状发展,形成典型的“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②高耸的礼拜塔。从聚落天际轮廓线来看,聚落最高的建筑即是清真寺的礼拜塔和大殿屋顶。③“尚绿”的建筑色彩。色彩在穆斯林建筑装饰以及生活服饰上特色鲜明,不论中式歇山顶还是阿拉伯式穹顶的清真寺,屋顶颜色多采用绿色。(3)住居形态:①院内空间较为宽松。回族多在北墙单面建房,院落空间围合程度不高,因此院内空间较为宽大。②正房多“一”字形为主。居住房屋在院内空间布局多以“一”字形为主,根据具体需要在正房东西两侧建有厢房。③屋顶形式“平坡兼有”。在门源至平安地区多以缓坡屋顶为主,在华隆至同仁等地多以平顶房屋为主。④净房。受伊斯兰教义的影响,净身是每个穆斯林必须遵守的宗教习俗。

1.3土族民居(1)青海土族概况:土族是青海特有民族之一,人口约20万人,占全省人口3.6%。青海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另外在乐都、门源、同仁县等地也有土族聚居区。土族的起源众说不一,代表性的看法是,土族是蒙元时期入居青海河湟地区的蒙古族为主体,吸收了汉、藏诸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土族先民信奉多神教、苯教和道教,元明以后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土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种,但其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其文字多使用汉文和藏文。(2)聚落特征:①半农半牧。土族先民多从事游牧,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交流,学会种植后从高山游牧迁居到脑山地带,转变为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2]。②依山傍水。土族的聚落依山傍水,“依山”多是指脑山地带,“傍水”多是指山间河溪。③宗教景观。土族多信奉藏传佛教,聚落中宗教设施也是构成土族聚落特征的重要元素。(3)住居形态:①封闭紧凑。土族庄廓平面形式多采用合院形式,居住空间占据较大比例而庭院空间相对较小。②缓坡悬山屋顶。平中带缓、双面放坡以及悬山屋顶的构造形式是土族民居的主要特征。③角楼和坡顶门楼。角楼的设置主要是考虑粮食的储藏,门楼受到汉族坡顶建筑的影响多为坡顶,有直接镶嵌在庄廓墙上的单坡门楼,也有高于院墙的双坡顶门楼(图3)。

1.4撒拉族民居(1)青海撒拉族概况:撒拉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分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也有分散在华隆县甘都镇及其周边州区,在循化以东甘肃积石山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青海省撒拉族人口有10.7万人,占全省1.90%。撒拉族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元朝初年中亚撒马尔罕一带突厥乌古斯部落分支,迁徙经新疆、河西走廊定居于青海循化县境内。经过长期发展与汉、藏、回、等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3]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兼营园艺业,多数人家都有大小不等的果园,所产的冬果梨、核桃、葡萄等驰名甘青。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在生活、礼仪、习俗上均带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2)聚落特征:受到伊斯兰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撒拉族聚落特征同样具备“围寺而居”、“高耸的清真寺”、“尚绿的建筑文化”等伊斯兰民族聚落特征的基本要素,但从撒拉族居住的地理环境来看,依然具有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河谷绿洲。撒拉族聚居的河谷谷地的川水地区,犹如一片绿洲,聚落形态沿河谷呈带状发展。②形态紧凑。撒拉族在伊斯兰“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的基础上,更强调聚落的紧凑和对空间的充分利用。③聚落类型较为单一。与藏族人口多分布广聚落类型多样的对比来看,撒拉族聚落类型较为单一,基本为紧凑型川水聚落形态。(3)住居形态:与类型单一的聚落相比,撒拉族住居空间形态却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篱笆楼。撒拉族传统住居建筑二层是使用当地柳条编制成篱笆,然后敷抹上草泥做围护墙面,当地人称之为“篱笆楼”。②内院园林化。撒拉族并不像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在庄廓内院设置中宫,而是在院内种植花木、果树用于观赏,庄廓入口也常设砖雕照壁,并由月洞门链接入口和内院。③空间形态丰富。撒拉族住居院落形态相对青海其他民族民居变化较大,其庄廓平面形态并不十分规整,趋向自由组合的方向发展。④“凹”字型住居平面。撒拉族民居正房平面为凹字形,但凹处上面是带屋顶的,撒拉族将这种带屋顶的凹字形住居形态称之为“虎抱头”。[4]⑤正房空间开敞。与其他民族正房空间感不同,撒拉族正房空间是联通的,中间常不设隔墙(图4)。

1.5蒙古族民居(1)青海蒙古族概况:据统计2010年底青海蒙古族人口9.9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75%。青海蒙族族主要分布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默勒乡、海晏县的哈勒景乡和托勒乡、门源县的皇城乡等地区。蒙古族进入青海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朝。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东返,灭西夏占领河湟地区蒙族族由此开始进入青海。青海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海西州的都兰、乌兰农业区的部分蒙古族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青海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蒙古、藏族都有祭俄博(敖包)、转山、转湖等传统习俗。(2)聚落特征:①聚落松散。青海蒙古族相对其他民族人口数量并不多,以至于没有出现类似汉族、藏族等人口较多的大型乡村聚落,蒙古族牧民多分布在牧区,以乡镇为单位分散居住。蒙古族农业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受生产方式的影响青海蒙古族聚落形态极为松散,在牧区即使在较为集中的乡镇,民居之间也多由牲畜圈、草料间阻隔,聚落空间宽松及形态自由发展。②放牧点。每户牧民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草场,在草场的端头是牧民的定居点,定居点沿道路两侧分布,每户之间相隔大约300m左右,每户的草场并排相联平面布局形态呈现鱼骨状发展。(3)住居形态:青海蒙古族多以蒙古包和土木房为主要住居类型,在东部河湟地区散居的蒙古族也多采用庄廓作为居住建筑,从民族特有民居类型来看,“蒙古包”仍是其典型代表。蒙古包是蒙古族特有的住宅类型,它是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蒙古牧民游牧生活的一种物质载体。青海牧区往往在同一片草场同时存在藏族的帐篷和蒙古族的蒙古包,说明两种民居形态均能很好的适应高原草原的自然气候环境,但外观上两者又存在较大差异。藏族使用牦牛毛编制帐篷形状多为长方形,蒙古族多为羊毛毡为材料的圆形毡包,两者居住习惯、建造工艺各不相同,体现出民族文化在住居形态的重要影响力。

2民居建筑文化多元共生的成因分析

基于以上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的分析,青海乡土民居建筑文化具有典型的多样性特征,多样性背后的因素主要表现在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宗教文化三个方面。

2.1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多样如前所述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是民居类型生成的主导因素,青海地域广袤、土地类型多样,这势必形成风格多样的民居类型。青海民居建筑类型主要有庄廓、碉房、土坯房、帐篷等,它们都是基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资源环境所做出的适宜建筑模式,[5]这也是高原特色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应该说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模式,青海高原多样的地质地貌类型必然形成多样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导致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根据青海土地类型,分为草地、耕地、林地、水面等,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不同海拔气候地貌条件有较大差别,由此形成了畜牧业、农耕种植业、以及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历史的长期演变发展中,各民族逐渐适应了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环境,形成各自相对成熟的生产方式,各民族各居其位、各得其所,构成高原地区多元民族聚居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正是因为每个民族从事着对方民族不同的生产方式,利用着其他民族不善使用的种植技术,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和睦相处、互通有无的社会关系。

2.3民族宗教文化多样青海世居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他们信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这在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汉族兼信儒、道、佛三教,藏族、土族和蒙古族多信奉藏传佛教,而回族和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除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多为全民信教,按照教义的要求,他们的生活模式、社会关系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以宗教为纽带形成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各个民族均拥有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设施,用以强化民族身份实现民族内在的凝聚力。纵观青海各民族宗教及民俗文化,他们拥有本民族的集体记忆、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方式,这些都基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建立。

3结语

篇2

1.巨大的市场体量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建筑业的增长极为引人注目。伴随着近年来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浪潮,2003年,中国建筑业增长首次超过20%,此后,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从1986年至2011年,中国建筑业的总产值增长了140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六大支柱产业。2013年,中国建筑业的总产值达到了159313亿元,约为世界建筑业总产值的20%左右。在全国各地,各类工业、商业、公用建筑和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整个中国几乎成为了一个“大工地”。巨大的建筑市场为“表皮”概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上,对建筑表皮创新的需求首先来自于由各级政府主导的公共建筑建设。经过三十余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各级政府已经掌握了雄厚的财政资金,加之近年来各地政府通过城市建设投资平台的快速发展获得了强大的融资能力,以巨大的可支配财力为支撑,在城市公共建筑建设中,或出于突出城市特色的需要,或出于“炫耀”政绩的心理,很多地方政府竞相攀比,片面追求建筑物的“档次”、特色。以政府办公楼与剧院、博物馆、体育场馆等体育文化设施为代表的公共建筑建设需求,是中国建筑市场上对表皮创新或奇观建筑的最重要的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资本对建筑形象和环境意义的追求,是建筑表皮需求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所谓消费社会,按照波德里亚的定义,即“以符号为中介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商业建筑表皮所塑造的形象和环境意义,作为一种激励消费行为的重要符号,是消费社会条件下商业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7〕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商业建筑的表皮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营销和竞争手段。除了前两种需求外,当代生态理念的兴起,也形成了对表皮创新的巨大需求。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愈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仅在生产和技术领域,也在生活和消费领域改变使用能源的观念和方式,重新思考和调整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建筑物是人最重要的生存和活动场所,建筑表皮作为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交换界面,面对能源危机与生态危机的巨大挑战,建筑的生态理念要求建筑表皮在满足采光、遮阳、自然通风、保温隔热等功能要求时,能够合理协调建筑与人、建筑与生物、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能够对气候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按照生态的理念,建筑表皮将不仅具有围护和造像的功能,它作为建筑的皮肤,还是建筑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与物质交换的界面。

2.科技进步

在任何时代,建筑的形态或建筑表皮的演变都不可能是人们随心所欲的结果。作为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筑的形态或建筑表皮始终是人类在既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审美取向作出的选择。在整个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在进一步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为设计和建造的革新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8〕在建筑领域,这些新材料、新技术不仅为人们对建筑形式、建造方式和建筑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可能性,而且,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平,即,可以根据人们对建筑形式、建造方式和建筑材料的想象力,发明更多的新材料、新技术。可以说,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材料和技术对建筑师在建筑作品中自由表达的限制。如果说在20世纪之前,受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建筑师的自由表达空间还十分有限,那么,在20世纪,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已经给建筑师们提供了几乎无限的自由表达手段。

3.建筑思想的多元化发展

建筑设计思想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倾向,是一个时代的重要文化现象。它们代表了社会统治阶层的审美意识。由于它们是当时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审美意识,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建筑设计中的社会意识。在很多情况下,它们被称作时尚、风尚。建筑师通常都是按照雇主的要求从事设计和建造。这些雇主可能是政府、公共机构,也可能是商业机构、私人或社会团体。他们对建筑形态或建筑表皮的需求代表了当时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也就是说,建筑师的工作首先要服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支配。但是,在这一前提下,建筑师如何利用材料和技术实现雇主的要求,既取决于建筑师的才干,也取决于建筑师的主观意愿,包括建筑师、审美取向、对材料和技术的理解等等。换言之,建筑师对材料和技术的利用方式就是建筑师的主观意愿的表达。由于改革开放的国策和建筑市场巨大的体量,自中国20世纪末开始融入全球化进程以来,各种建筑思潮也迅速进入中国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建筑思潮的一个聚汇中心。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思想多元化的时代。在建筑领域,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30年代的包豪斯主义,到20世纪中期的后现代主义、结构理性主义、高技主义、极少主义,在一个世纪内出现的建筑风格已经超过了以往数千年的总和。不仅如此,而且,从20世纪末至今的20余年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的交往空间迅速扩大,原先由于地理隔绝和国家边界对文化传播形成的限制正在迅速消失,思想多元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现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世纪后期以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过度消费等问题,不仅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也日益明显地影响着建筑师们的设计思想。建筑师们可以表达,需要表达的思想、意识、观念也趋于多样化。无论是所谓奇观建筑,还是个性化建筑,甚或是符号化的建筑,即使我们不排除其建筑思想中含有迎合“新、奇、怪”这一当代社会意识的成分,也不可否认,当代建筑设计正在成为建筑师以具象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的重要舞台。因此,可以说,在当代中国的建筑领域,“表皮”概念及对“表皮”概念的运用方兴未艾。在当代中国,表皮概念不仅被广泛运用于新建建筑,也被广泛运用于旧建筑改造,表皮概念的运用和扩展正在改变着中国城市的面貌。与此同时,我们在中国建筑界对表皮的及奇观建筑的追求中也看到了不少非理性的表述,例如对所谓欧美风格的盲目引进。在我国所有大型城市,甚至一些二三线城市,几乎都可以看到以欧美城镇、地名命名的住宅小区,简单模仿欧美建筑风格的成片住宅建筑或街道、小镇。再如对城市建筑的所谓现代化改造。在各地的城市街区成片改建过程中,大批历史形成的建筑群被简单粗暴地彻底铲除,代之以商业化的现代建筑,天不分冷暖,地不分南北,千城一面。等等。

当代建筑文化显示出明显的“时尚化”的特征。所谓“奇观时代”,实际上就是一个高度商业化、信息化的时代。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对视觉呈现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商业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已经麻木而失去了兴趣,只有具有强烈个性的东西才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建筑也不例外。“时尚”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意味着,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某种新兴事物由少数人率先尝试,然后被大众所接受、认同,并且崇尚和效仿,然后被遗弃。时尚具有探索性质,往往与合理性与经济性有所偏离,并且“具有流行性和周期性”。“时尚”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区域,时装总是占据了其中最显著的位置。建筑设计的“时尚”,与服装设计(cloth-ingdesign)的“时尚”有很多相似之处。

1.建筑与时装的交集森佩尔在其论文《编织的艺术》中详细地介绍了古代人用各种柔性材料进行编织的技艺,指出,这种技艺在两个领域中被发扬光大,一个是服装,另一个是建筑。建筑表皮与服装表现出大量的共性。我们在这里可以将建筑与服装做一个简单的类比。服装和建筑表皮都是“实用”的艺术,只停留在衣架上的时装和仅仅以模型和图纸的形式存在的建筑都是没有意义的,两者的价值都只有在人的使用中才能得到显示。服装和建筑表皮都是“物质”的艺术。与绘画、音乐等纯粹的“艺术”相比,服装和建筑还包含对材料、技术等物质层面问题的处理。服装的实现,不能离开测量、剪裁、缝补;建筑的实现,不能离开建造。它们都涉及几何形式,但是都超越了几何学。两者的设计都起源于“概念”或“意象”,而这种“概念”或“意象”都要结合实际使用的需要和生产加工的条件,进行进一步深化设计,将“非物质”的意象转化为“物质”的形式。服装和建筑表皮的服务对象都是“人的身体”,前者是为人的个体提供身体表面的覆盖,后者是对人的群体提供空间围护。服装和建筑表皮系统的目的都有两方面:一种是物质上的,两者都为人提供一种对外界环境的保护和遮蔽:既要便于活动,又要保温透气;另一种是精神上的,两者都具有较强的形式表现能力,为人提供一个自我表达的途径,来显示其身份、地位、能力和个人魅力,无论这种表达的内容是个性、地域、文化还是政治。服装和建筑表皮具有相似的影响因素和创新来源。对于形式,人们审美思想的转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任何一个时代,审美的理论和思想往往同时影响了人们对服装和建筑的偏好。例如,“折叠”和“褶皱”是当代服装和建筑共用最多的理念之一。经过“折叠”和“褶皱”,平面的材料因为折痕变成了有一定体量的形态。建筑师把建筑的折叠和褶皱当做一种工具,利用光影的戏剧效果来提升建筑外部视觉趣味,同时达到控制内部空间形态的目的。在建筑与服装的大量交集中,时尚正是最亮眼的区域。在相互的借鉴与融合中,“时尚”建筑与服装的边界正在渐渐模糊。

2.时尚的层级“时尚”是有层级的。在服装设计领域,服装按照创新性、变化和普及程度,可以分为“前卫型”服装、“时尚型”服装、“大众型”服装等多个层级。“前卫型”服装后,成衣制造商要解读其表达的理念和运用的技术的指导意义,并且根据实际穿着需要对其进行再设计,从而生成“时尚型”服装;另一方面,媒体对流行的信息进行传播,将“前卫型”服装的概念从一种倾向变为一种趋势,让具有这种倾向的产品投放市场时引起流行。相比之下,“前卫型”服装是设计师创造的个别的现象,“时尚型”服装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设计师、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创造的一种集体行为。当新的理念和技术在“前卫型”服装和“时尚型”服装中趋于成熟后,才会被广泛运用于“大众型”服装。建筑表皮的“时尚”程度远逊于服装,但是,也有类似的区分:“前卫型”建筑是偏离了常规的目标和建造方式的极少数建筑。其表皮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表达了前卫的理念,通常对实际因素考虑非常少,其材料、构造、结构的运用具有更强的探索性,相当于服装界的“mode”。这些建筑往往是临时的,小规模的,通常没有复杂的功能需求,例如世博会的建筑。而更前卫的以模型和图像为主的概念展示,实际建造的可能性更小,类似于“vogue”。“时尚型”建筑是新的理念和技术在“前卫型”建筑的引领下,经过合理化发展后,在标志性建筑中的运用。“时尚型”建筑有更长的使用周期。其表皮系统需要更完善的功能,需要对原始概念进行大量的改进和再设计,使之“可用”和“耐用”。与服装业类似,经过改进而成熟后的技术和理念,也需要媒体的宣传而变为趋势,并在建筑中引起流行。当新的技术和理念在“前卫型”建筑和“时尚型”建筑的运用中成熟,经济合理性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被大量的“大众型”建筑接受并广泛运用。

3.建筑表皮系统的“时尚”与当代城市建设借助服饰理论对“时尚”的理解来解读当代建筑表皮系统的“时尚”,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种现象。1)在全球服装产业中,“时装”只是一小部分。类似的,在城市建设中,对“时尚建筑”的需要也是少数。建设的主体仍然是经济合理优先的“普通建筑”。2)“T台上的时装”往往是不能穿出门的,“T台上的建筑”往往也不能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大众型”建筑被大量建造,正是由于其实用性和经济性。“与众不同”往往意味着和经济合理的原则有一定程度的背离。对于标志性建筑,与常规适当的背离是可以接受的,并且也可以看做建筑表皮系统“进化”的一种方式。正如文丘里对密斯的评价:“密斯之所以设计了很多奇妙的建筑,正是因为他忽视了建筑的很多方面。如果他试图解决更多的问题,他的作品将会软弱无力。”但是,过度的背离则会导致严重影响建筑正常使用、对生态环境或城市景观造成破坏、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违背了建筑“实用美学”的本质。许多“时尚”的建筑,为了某一个方面的探索,违背了建筑学的很多基本原则。它也许有十分重大的创新意义,但并不见得就是一个“好”的建筑。3)虽然“时尚”的实用性差,社会需求总量小,但是,无论在服装还是建筑表皮的发展中,“时尚”都占据重要地位。“时尚”是探索新领域的先锋,对普通的服装和建筑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对推动服装、建筑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时尚”是短命的,许多“时尚”在被设计出的那一刹那就已经过时,但是,对时尚的探索却是永无止境的。“时尚”的价值,不在于其前卫的形式,而在于先进的建筑理念、材料和技术。借助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表皮系统的“时尚”具有不断为城市建设开拓创新的可能。

篇3

1室内设计的表现

传统建筑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文化基础,特别是一些地理、五行等都被灌输其中,室内设计要依据既定的室内外建筑环境进行重新的设计布局,以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为例,建筑的色彩偏重于灰黑色的表现方式,采光也注重自然的光线组合,通风情况也有自己的特点,室内设计就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了室内设计中去,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更符合人们传统审美风格的环境空间。由于我国建筑一脉相承,很多好的地方可以被借鉴,未来的室内设计需要的就是继承和发展,多元化的处理。一些文化方面的价值导向也需要注意,创新的地方与文化价值也可以得以实践,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是应该以人为本,在室内设计的同时达到居住的需要,室内设计可以遵循这一原则,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条件下,达到对于人们精神层面建筑空间设计需求的满足,传统文化与建筑文化的结合才是室内设计表现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共同促,进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共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图形和纹理,传统文化元素中,象征不同寓意的情感表现,如平安吉祥、福禄寿囍等也都是如此,传统文化形式与内涵的结合,使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营造出了现代室内设计文化的一种手段。目前,现代室内设计师需要掌握的就是去用室内设计语言去诠释传统文化,一些大型的酒店一般将传统文化装饰设计进行的较为充分,有的借助于一些传统的青砖、陶瓷、墙壁、房瓦等,将传统文化别是绘画与书法的一些东西也进行了铺垫,一些排列组合与现代室内设计融合起来,营造出了古典美的设计手法,因此,可以说,传统文化与现代因素的结合是室内设计的一种典型的风格表现,在实践运用中也很多。传统文化需要借助传播的媒介进行展示,室内设计空间就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媒介,无论哪一种风格,都承载着设计者的思想,承载了精神文化的内涵,中国的传统文化借助于传统媒介进行了一定的传播,由于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室内设计这一媒介可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风格,历代不同的室内设计处理更趋细化,这样全面的展示,可以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媒介。传统文化是室内设计的渊源,室内设计也可以使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论何种室内设计风格,需要的是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体现,社会风貌可以有着特定的精神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念。此外,室内设计与生产力相结合,形式源于社会形式,设计师要依靠经验进行。

2小结

我国的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它与室内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室内设计需要借鉴建筑设计的空间和文化表现,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创造,形成一门综合性的设计艺术,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室内设计还需要传承传统的文化特点,给予人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泉水 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篇4

论文摘要: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不承认建筑的艺术性,而过分夸大它的功能性,实质上是掩盖了它的完整性。然而,承认建筑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仍然没有度盖建筑性质的全部,建筑的文化性是建筑更深层的属性,即建筑的灵魂。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在落铸民族或地城性格的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建筑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文明中对民族和地域的凝聚力起正面或负面作用的因素,如哲学和政治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艺术和建筑等。而文明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文化范畴中有关建筑领域所体现和表达的民族或地域的特征。

2建筑文化的四个主要方面

    (1)建筑反映和表达了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包括哲学、经济和美学等范畴,反过来,它也巩固、强化或削弱了这些价值观。

    建筑不仅可以体现各个时代的先进技术和人们所欣赏的形式美特征,更可以说明一种文化观念。举西方的教堂为例:中世纪欧洲教堂内部幽深阴暗,人们在那里寻求脱离罪恶的尘世,实现与天国交际;巴西利亚的国家大教堂阳光透过侧窗投人大堂,在上空,悬挂着天使的雕像,象征天使降临人间;洛杉矶的玻璃教堂,全用玻璃筑建,表达天国与人间已经没有界限,天堂就在人间。

    建筑的艺术美有它的规律可循,例如,黄金比例(近似3:5)总认为是最完美的比例分割。许多历史上出现过的建筑风格,尽管已不再适合当前的社会需要,但仍以一种艺术力量感动着我们。然而,人们的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当时当地的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例如“玻璃盒子”在20世纪中期大受欢迎,它符合了当时许多企业家要显示自己高效益的经营形象;在60--70年代它成为“俗套”,被企业家批评朝笑为“皮鞋盒子”,近年来它又以节能生态的面貌出现,试图体现信息时代“非物质性”和虚拟空间的存在而产生美感。说明“美”是受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的。

    建筑是时代的缩影,然而,它并不只是消极地反映时代,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价值观的变革。从希腊的神庙可以想象它们当年如何起到巩固城邦制度的;从罗马的角斗场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又如何与一个帝国的消亡相关联。

    (2)建筑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丘吉尔有句名言:“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了人。”人总是以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建造房子,并改造其周围的环境。然而,一旦建成,它就反过来制约着人。例如: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家庭“儿世同堂”理想的产物,它反过来肯定和强化那种“忠孝”的伦理思想。洛杉矶那无节制扩散的独户住宅,正是那种以小企业为单位的“无中心即多中心”的布朗分子运动式经济关系的典范。

    (3)建筑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开拓了一条人际对话的重要渠道。

    和其他语言一样,掌握建立在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基础之上的建筑语言(词汇、句法、修辞、诗意、比喻、隐喻、语境(文脉)、深层结构等概念)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的阅读加深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整体化的了解。如阿拉伯的拱券、印度的奢堵波、中国的曲线屋顶、法国的芒萨屋顶等都产生于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并且和口语、文字一起构成了本民族或地域的独特的表述和交互手段。在美国建筑师d里布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中,他运用解构主义作了一个折线形的平面。他的理论是:既然犹太人本来是混居在柏林各地,与其他德国人成为一个整体,而希特勒偏要“解构地”把他们挑出来予以消灭,那么,现在兴造的犹太人博物馆,也就如实用解构手法来表现这一段极端反理性的历史。

   (4)建筑的营造方式和职业特点,构成了社会运行中的一种有特殊规律的经营文化,也在一定范围内制约了社会的人际关系。

    建筑业是社会的重要支撑经济,它涉及多个社会职业和科学学科,有着独特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模式。封建社会中的师徒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合同制以及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分工合作制等,都构成了一种隶属于社会运行方式的经营文化和人际关系。

    在古希腊,人们把“建筑”称为architecture,也就是“最高’(arch-)的“技术”(tec-)意思。现在我们都还能知道希腊古老建筑遗迹的设计师的名字,而在世界上有最秀美建筑的中国,它们的设计者或营造师,除了个别的鲁班、喻皓之外,就像《红楼梦》中写到大观园的营造时,说到“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之野者,一一筹划起造”一样,被埋没在荒野之中。自今,我国的建筑师还没有充分地被社会和公众所理解。我们应当更多地宣传建筑师使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的、人造的和文化的环境)的设计师。社会应当更关怀建筑师的创造性劳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

3结语

    以上四个方面: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系统和运作关系,是我们领会建筑文化,理解城市形态和性格的主要内容。

篇5

在城市意象塑造方面,其通过体型扭转生成的过渡空间很好地融入城市空间中,同时也形成了区域环境新的视觉焦点。在城市生态空间层面,文化中心生态景观系统呈现为斑块状,是城市整体生态系统“斑块—廊道—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改善了城市自然生态体系,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

2多元复合的功能构成

文化建筑综合体除了是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物质载体,更是一个空间上灵活流动、功能上弹性扩展的开放平台,从而可以容纳、激发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希望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一站式的综合体验,提供富有吸引力、让人流连忘返的多层次空间环境,使人们在满足预期的目的之余,能够随时随意产生更多不期然的活动。基于大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牟平文化中心在业态分布上主要包括3个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南侧的观演功能模块,中部的交流展示模块和北部的群艺、学习活动功能模块。观演功能模块由1200座大剧院与300座会议厅复合组成,开放的交流展示模块由规划展示馆、书城复合组成,群艺学习活动功能模块由北部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复合组成。空间布局上,各功能模块既水平展开又竖向上多层叠合,由休闲活动的交往空间串起整个功能序列,围绕空间秩序形成集约化的组织模式(图3)。文化综合体不同使用功能的集约化设计有效地节约了用地,形成一个文、体、娱集合的多功能综合体,实现功能的共享与互补。

3传承文脉的场所建构

设计引入自然维度和历史维度叙事概念,设计在自然之维叙事上,以“山、海、岛”城市意象的提取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建筑形体以一个从地面缓缓升起的平台逐渐加以变形扭转而成,形成极强的内在张力和力度,与昆嵛山自然形态遥相呼应,形成耦合关系,通过内外空间的建构逻辑与城市空间形成了传承文脉的场所建构,背山面海构建“山、海、城”一体化的叙事空间脉络。在历史文化之维上,表现胶东地域渔家文化传统,建筑表皮波光粼粼,渔网肌理体现渔家唱晚的文化意境。

4交融共生的绿色公共空间塑造

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公共空间是建筑内外空间、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中间过渡区域,其在多种功能的交叉和并存的空间环境系统中,成为一个集聚人文交往活动的场所空间。基于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项目设计引入相关绿色设计策略进行建构。在景观与城市空间体系衔接上,文化中心尊重城市既有轴线和景观视线廊道,建筑总体沿沁水河纵向展开长度约320m使景观面最大化,形成良好对话关系,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节点,在东部退让道路130m左右,形成市民活动广场,并设置主要场地入口,成为人气聚集的中心地区,其设计中采用了铺设透水地面、开发地下空间、优选乡土植被、空调电器节能、雨水回收处理等绿色建筑技术。建筑层面,其绿色公共空间塑造可根据热环境进行合理分区、并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通风和采光。在外部公共空间的处理上,屋顶伸出挑檐部分形成室外雨篷、休憩等灰空间,在很好的实现了自遮阳功能的同时也与室内空间保持了良好的衔接过渡(图4)。牟平文化中心的生态整合也像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内部构造一样深入建筑的内部,通过设计形成具有微气候调节功能的中庭、天井、庭院、拔风口等的内部空间的建筑腔体,结构上与生物腔体相似,利用天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雨水等),结合胶东地区气候,通过巧妙的建筑空间、形体组织和细部构造的设计,创造出高效低耗、舒适宜人的环境(图5)。基于被动式节能设计引入自然采光的中心庭院设计,在建筑西北角的活动中心设置一个1000m2左右相对独立的四层通高的庭院,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照明。在自然通风方面,引入可形成对流的边厅设计,利用东西门厅衔接两部分功能的同时也对流形成自然通风并调节小气候,降低能耗改善空间环境的舒适性,同时,也完成从开放交流到相对安静私密的空间的递进式过渡,使建筑表现出一种交融共生的空间对话关系。

5结语

篇6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环境艰苦,很多都地处偏僻,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又以能克服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中发挥团队作用,作为建设的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业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和富民产业。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建筑业的主体,承担着建设国家的重要使命,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的作用有显得极其重要。有四方面具体作用:一是激励全体员工努力的方向;二是企业蓬勃向上的内在动力;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最后是企业价值观和先进人物得到正面弘扬的载体。

二、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一般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并赋予强烈的创新意识。目前,工程建设日趋复杂化与规模化,建筑业“四新”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以前,那种持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和技术简单的偏见,一直阻碍企业与时俱进。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搭建科学合理人才结构,首先是要建立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管理队伍和较高文化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企业间竞争,已经演化成为文化之间的竞争,而矛盾的焦点则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文化建设,做好人才引进与培训,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积极为人才创造发展的空间,不断促进人才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要建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建筑施工企业要把每一位职工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只有,每一位职工都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他们所在的企业才能够出类拔萃、创新发展。我们知道,每一位职工都有各自的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企业应该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把每一位职工凝结在一起,让每一位职工自觉的认同企业的文化,继而认同企业。促使每位职工自觉地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主动的为企业奉献与投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每天的工作安排。

随着国家“一路一带”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攻坚时期,建筑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关键人才匮乏,严重制约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型工程承包中,先进企业的项目管理人素质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日臻成熟。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关键岗位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狭窄,只懂得一门或二门的专业知识,造成会管理的不懂技术,会技术的不懂管理,往往一件事,需几个人的合作才能完成,增加了处理工作的时间成本。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在与和记黄埔的建设合作上,看到了香港大型企业管理上的先进和个人业务综合素质的高水平,认识到了自身与大型上市企业的差距。该企业在加强人才培训的同时,引进一批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管理岗位。在招聘人才的同时,施行重要岗位干部上岗竞聘制度,从而进一步拓宽决策层的用人视野,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培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优秀的文化更加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存在在企业每一位职工之间的粘合剂,能把管理层、作业层等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完成项目施工目标的旗帜下,并使个人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与集体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使每位成员强烈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自身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自身的价值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进而,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踏实地为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努力工作。

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该集团结合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制定了新版的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同时通过借助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集团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先进人物事迹,近三年,在各类纸质、网络媒体上发表稿件近500篇,有效提高了集团的知名度及美誉度。集团公司积极做好内部信息的交流,创建了内部刊物,并作为内部经验交流的一种媒介,每月1期,较好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在做好宣传同时,利用特殊的节假日,如:三八、五四、国庆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凭借着优秀的企业文化,目前该集团已从“十一五”时单一结构的施工企业发展成为规模上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总结

篇7

2项目概况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溁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3“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4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

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5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6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伦.当代文化建筑设计手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1.

[3]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休闲化倾向.华中建筑,2007,10.

篇8

(一)硅酸盐水泥的凝结与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下面我们对其具体形成过程进行详解:硅酸盐水泥颗粒与蒸馏水进行接触,其表面矿物质(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4CaO·Al2O3·Fe2O3等)会首先与水发生水化反应,并且放出一定的热量。学生在做这类的化学实验的时候,就要注意铝酸三钙水化很快,使水泥浆产生急凝,不利于施工,这时应选用石膏参与,阻止水化铝酸钙的急凝(3CaO·Al2O3·6H2O+3(CaSO4·2H2O)+19H2O圯3CaO·Al2O3·3CaSO4·31H2O),但如果掺入的过多,又会形成促凝物质,其引起的过量膨胀会使硬化初期的水泥石涨裂,这就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严格把握反应参与物的用量与实验速度的问题。若在水泥中掺入活性混合材料,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活性混合材料所含的活性SiO2和活性Al2O3与硅酸三钙、硅酸二钙的水化产物Ca(OH)2发生二次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活性混合材料所参与的反应,使水泥石中的Ca(OH)2数量大为减少,这样对增强水泥石的抗腐蚀性能是非常有利的,那么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就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活性材料参与反应,不同的活性材料选择决定不同的反应结果。

(二)水泥技术检测中用到的化学仪器

水泥技术的检测中,主要涉及的是水泥成分检测,实验室主要应用TBL2006-8X水泥组分测定仪对其进行检测。其采用了最新型的半导体质量技术,具有良好仪器使用性能,可在5—50℃温度内,无论外界温度高低,任何一个设定温度,都可使系统转换为恒温,温度控制范围小于±1℃,同时该设备具有定时、报时、旋转搅拌等作用。该设备也可实际利用与各种需要恒温条件的领域,是化学实验室的常用仪器。水泥组分测定仪是国家标准GB/T12960《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的配套设备,是检测水泥成分的必须使用设备。

二、教学案例分析

在材料课中,有一章主要讲述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进行材料组织分析、质量检验及结构和性能检查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下面我们就实例来说明,材料课中分析化学怎么与实验课良好结合。

(一)实验准备阶段,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把整体实验拆解,分成部分实验进行。例如,在进行络合滴定法实验室,我们把整个实验分成五大部分,分别是配制原溶液、量取络合溶液、络合溶液剂量标准、试样使用方式、称量标准试样,五大部分的操作全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分工明确,目的性强,每个人都有动手的机会。

(二)所做实验不能离开本专业的范围,避免学生产生抗拒心理。

学生能够积极的完成实验内容,最好的方法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的加入实验操作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试样选择方面,尽量选择实验要求的真实试样,制造良好的实验氛围,把专业、生产和兴趣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三)实际操作过程中,老师进行分组,组内成员有明确分工,环环相扣,每个人在试验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学生考虑到了自身的重要性,态度自然积极,老师指导授课方式,实验之前进行点名分组,指导实验进行,实验结束进行考察。分析化学实验课有两个考察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数据记录的准确度,和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行考察。另一种方式是,指导教师一对多轮流指导,可以直观的看出学生是否积极实验。对于考核方式其他一些建议,实验仪器数量允许的条件下,学生按老师分配,对号入座,每组实验数据因误差,或多或少出现不同,老师可以从实验数据清晰看出学生是否正常实验,同样,依据这种方法,老师也可明确学生实验的不足,给予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台的固定,让学生更有自律性,能够按规程积极的完成教学任务,正确使用仪器,避免仪器损害。分析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之余,还提高实验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举一反三,分析化学实验是否可以运用到其他材料实验课中,如材料金属腐蚀实验、有机化学实验、试样制取实验、材料现代化分析,提高实验与实验之间的相关性,这样,实验间可以相互补充,又不雷同。了解不同实验的概念,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实施最优组合,从材料课整体出发,优化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水平。

(五)在分析化学实验课之前,我们根据实验内容,了解并熟知相关的理论知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因理论知识的匮乏造成实验难以进行。

篇9

根据建筑物的商品特点可以看出,建筑企业在组织和预约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建筑商品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认真的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对建筑商品的监督检查和组织生产,最终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才能体现出自身的本质属性。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要求,建筑物必须体现出一定的使用价值。例如,建筑商品的一项基本特征就是适用性,任何建筑物都应该满足建筑物相应的使用需求。而且,建筑物在使用中,应该具有可靠性,可以承载相应的物件和人的质量。同时,建筑物还应该具备能够经受风雪等自然灾害的侵蚀。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可靠,真正的提升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才能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增强建筑标准的重要作用

在建设建筑物的过程中,建筑需要具有一定的使用和价值。而且,建筑物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使用和美观等不同方面的要求。例如,建筑物的设计,应该符合可靠、使用、美观和耐久等方面的要求,并且体现出建筑物的经济性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只有制定更加优秀的建筑标准,才能符合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建筑物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最大化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生产需要。所以,从总体的策略来看,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制定各项建筑标准,对建筑物的经济效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制定建筑物的建筑标准也是提高建筑物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基础条件和根本保证。

(一)实现了建筑标准的要求

建筑企业在制定建筑标准的过程中,对各项建筑标准的制定都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一项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实现建筑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保证建筑标准的合理化。在经过了一系列的鉴定之后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环境之中,建筑标准的形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建筑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模式。所以,我国必须根据自身的建筑特点制定出适合我国建筑发展的各种标准,才能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提高建筑经济的根本目的。建筑标准和建筑的作用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建筑的工期、劳动材料定额和施工等方面实现对建筑物的标准化设定,才能保证建筑经济效益得到顺利的实现。

(二)促进了建筑的改革

建筑企业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这两方面实施的。在实现对建筑质量控制的时候,建筑施工人员不仅需要按照制定的各项建筑标准实施,还需要制定建筑工程的计划管理、工序管理、机具管理、物料管理、劳动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各项建筑管理标准。在实现了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和建筑管理标准二者之间的结合之后,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建筑经济效益的全面控制。建筑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不仅需要实现对建筑设计、勘察和施工企业等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建筑质量管理标准执行。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需要国家从我国的建筑业改革形势出发,才能制定合理、有效地建筑经济效益实现策略。

三、建筑标准和建筑经济效益

我国政府为了更好的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根据建筑发展的情况,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例如,我国政府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制定了各项相关标准,对建筑行业进行了更好的规划,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建筑的标准化,主要是指人们在建筑活动中,为了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所制定的一系列相关的建筑施工和管理规则。最终,可以实现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在建筑的管理中,实现建筑标准化主要是需要建筑企业按照一系列相关的建筑施工和管理规则进行工作,保证可以很好的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人们建设建筑物的一项重要实践依据就是具有建筑标准规则。在实施建筑物的过程中,可以把建筑物看作是一个复合品,在进行具体建造的时候,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的建筑材料。建筑的装备和配件,需要在现场组建完成,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单位。所以,建筑实施属于一个系统化工程。实现建筑物中的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需要建筑企业按照定型化、体系化、模块化和综合化等方式,推进建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更好的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实现建筑的标准化。在实施建筑项目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结合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从根本上实现降低建筑成本的作用,提高建筑的施工生产效率,促进建筑的发展。增强建筑标准化,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途径,起到了关键性的纽带作用。某建筑工程在增强了建筑标准之后,加强了管理,保证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提高了建筑的管理水平和建筑物的功能使用率,不仅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发展,还提高了建筑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篇10

1.1质量管理是核心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有效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影响工程完成程度好坏的重要因素。图纸是指导整个工程具体施工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图纸的设计好坏决定着工程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图纸设计人员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地点进行认真而仔细的考察;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人员要对图纸的建设内容做到了如指掌,梳理出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将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分割成不同的阶段分别进行管理;此外,对重难点建设的部分要仔细制定施工方案,并将当前的施工状况与蓝图效果进行对比,找出不足之处进行优化,以减少质量问题。另外,施工工艺的使用液要做到尽善尽美,要根据实际情况差异性使用,还要重视工艺的创新,不能将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工艺在应用在建设施工中,以免出现意外。

1.2进度管理是保障

进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建筑的施工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进度应该与工程的设计、资金流动情况和人员配置相符合,如果施工过快,一些隐藏较深的安全隐患则不能被及时发现,如果施工过慢,则会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施工进度,要将所有的保证措施做到位,做日常备案和定期检查的时间一定要留出来,不能因为工程任务急就放弃这些工作的执行,一旦质量保证不到位,那么建筑施工的成果很有可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最终还会导致坍塌和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同时也要严格打击拖沓施工的现象,若果不能按时交工,除了会浪费建筑资料之外,还可能影响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实施。

1.3投资控制是基础

任何建筑施工工程都需要资金的投入来维持,同时也要求在施工完成之后能够获得良好的收益。由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特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来源多种多样,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银行贷款,其次是企业自身资金和民间投资,这就要求施工的收益要足以支持企业返还银行贷款及其利息。首先,施工企业要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建设,不能工程进度过半,资金链断裂,资金供应不上而导致工程被迫停止了,其次要严格控制各个阶段的资金使用,如果有建设方案的变更和建设材料的报废与改变,都要认真记录在案并对本阶段的成本重新进行核算。

二、强化建筑工程中有效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准备阶段的有效管理措施

2.1.1严格控制物资采购

建筑材料、建筑配件和建筑设备是建筑施工的必要物资,其中一部分体积比较大和价值较为昂贵的机器由建设单位提供之外,剩余的大部分物资都要由施工企业进行采购。如果采购的原材料质量不达标,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缩减建筑的使用寿命;如果购买的设备不符合建设要求,会增大建设成本投入和时间投入;如果配件的选取不合适,虽然并不会将安全和质量隐患立刻显现出来,但是时间长了则会大大影响房屋的使用。因此,建设施工企业在施工的准备阶段一定要严格控制物资的采购,要对材料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审查和材料的合格证书进行审查,杜绝残次品进入施工场地。

2.1.2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高质量的建筑施工成果与周密而精细的组织计划密不可分,其中最终要的方面就是施工方案的制定,其中包括工程各个阶段的划分及施工任务安排、建设设备机械与主要工艺的选择、保证质量的各种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的组织措施。施工阶段的有效管理措施。选择施工方案时首先要参考国家的政策规定和行业标准,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和增加工程收益,做到技术达标、质量过关和组织合理。施工方案除了核心方案之外,还要制定一些辅助和保险的预备方案,一旦建设施工出现变动,原来的方案无法维持正常的施工进度,就要立即启用备选预案来维持施工活动。

2.2施工阶段的有效管理措施

2.2.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建设工程的直接执行方是负责具体施工的健身人员,虽然外界环境和工程建设物资能够影响工程的质量,但是从根本上说,人才是直接决定工程好坏的主导者。因此,要想对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有效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优化职员的结构配置,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投入要有计划,不能盲目地只在劳动性质的岗位投入过多人员,而忽视了管理岗位和监督岗位的人员配置;另一方面是资源总量的优化,要严厉打击拖沓施工的现象,除去冗员和撤销重复岗位,从而使每一职员能够得到最合理的使用。

2.2.2建立完善的奖惩和竞争机制

没惩罚就没有约束,没有奖励没有刺激,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有效管理时应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要有一套完备的执行标准,对于在建筑中在自身岗位表现良好的,或者是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安全和质量隐患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其中应包括物质奖励和升职奖励;而对于在本质岗位中因疏忽而造成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除了要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给予口头批评、行政警告、罚款甚至是开除职位的惩罚。为了促进施工企业风气转变和提高工作效率,职员通过竞争机制来保持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维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和提高其综合实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3加强成品保护和工程评估

建设工程的每一个阶段完成后,如果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就会对成品造成损伤,其中有些损伤难以恢复,在以后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会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和处于建筑物中人员的安全。因此,在工程的分部或者是整体建设完成后,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手段,避免建筑物的锈蚀、材料的剥落和环境的污染。在施工完工之后,要根据国家相关的行业标准,对工程进行评估,从质量、安全和收益等多个方面对其作出评价。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