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训练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阅读训练教学反思

篇1

一、学习经验,大胆进行高效阅读实践

1984年程汉杰老师高效阅读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在北京铁二中试验后,在全国铁路系统、西城区、北京市等20多个省区传播,2005年北京中语会支持在北京铁中召开交流会,2006年在河南郑州召开成果汇报会,2006年10月21日在内蒙古宁城召开实验区成果推广现场会。

实施语文阅读课堂优化工程。

优化工程分两步,第一步:优化高效阅读课堂训练程序。我们把课堂操作过程优化为:“眼脑”、“程序”、“训练”、“反思”四步,学生阅读速度提高到800字/分钟,每节课训练密度提高到5篇文章。第二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我们进行了“速读精彩,精读更精彩”的教学实验。

二、认真探索高效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1)高效速读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学习速读技巧;第三板块:高效速读训练;第四板块:反思感悟;(2)高效阅读精读训练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回忆精读技巧。第三板块:快速阅读+速读检测+复述文章。第四板块:快速阅读+定向分析+拓展感悟。第五板块:感悟反思;(3)高效阅读复述训练课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复习复述技巧。第三板块:复述感悟训练。第四板块:反思感悟;(4)高效阅读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学习巩固。第三板块:速读检测,复述强化;第四板块:应用技巧,解读文本。第五板块:回顾反思,拓展训练。

三、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综合能力

强化课堂训练,提高阅读速度。课堂上先以固定程序阅读训练开始,紧扣“调、读、答、判、算、绘、析”七步法进行训练,即调整心态,准备阅读,集中精力,速读材料;依照程序,照单购货,根据记忆,开始答题;同桌互判,算出数据;填写速读训练,绘制阅读进步曲线图;最后主动分析,自我反思。经过训练,平均速度已超过1558字/分钟,理解率为85.3%,阅读速度提高10倍之多。

四、重点放在进行高效阅读课堂教学上

在小学一年级进行集中识字,到二年级时学生能进行比较熟练的阅读和写作。课堂上,我们把高效阅读与健身(视觉训练),健心运动(心理训练),健智运动(快速记忆)结合起来;高效阅读听、说、思、写结合起来;在三年级把课标规定的小学毕业生300字/分钟阅读目标提高到每分钟600―1000字,到五年级时,很多学生阅读速度超过2000字/分钟。学生读的快了,阅读量自然就增加了。学校为了满足学生读书的愿望 ,还相继开展了“亲子共读工程”和“读书漂流”等多到活动,制订了“千人千文千卡读书计划”,学校阅览室全天向学生和家长开放,掀起读书热潮,做到很好的效果。

五、开展高效阅读活动,提高高效阅读效果

每天晨读时间,下午的读书课,学生们都会把字典、词典、读书摘记、仿写本和课本摆在书桌指定位置。师生每天必须读书1小时,计划雷打不动。每天晨读至少20分钟,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是各班读书时间。整个校园里书声琅琅,此起彼伏。

篇2

【关键词】任务驱动 英语阅读 微技能

任务驱动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简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然而通过调查,我发现目前的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存在以下问题:

一、阅读目标单一,缺乏阅读的快乐体验

目前教材的阅读教学主要集中在每个单元reading部分的学习,而学习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读课文,老师讲解课文中的句子,翻译句子,然后做语法练习题。专门的系统的阅读策略训练几乎没有,课外的阅读仅仅局限于作业中的练习题,读完文章后做四选一的选择题。目标太过单一。缺乏阅读的快乐体验,为完成习题而阅读。

二、缺乏阅读期待

长期的阅读习题训练时学生在阅读之前不会对文本的内容作出预测,只会被动地做练习题,这样的习惯被用于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时往往出现不会从整体上去把握作品的内容。

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微技能训练的尝试:

1.审读标题的能力。标题是文章的关键,它通常能向读者传递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在阅读过程中,许多学生往往忽视阅读材料的标题,没有根据标题预测阅读材料内容的意识,不会利用与标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更不会依据标题归纳全文的主旨和梳理文本线索,最终不能准确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内容,理解材料时往往偏离主题。教师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审读标题的意识,依据标题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

任务设计:

目标:培养学生审读标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准备十篇有标题的快速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内容,然后阅读验证预测是否准确。

优点:篇幅短小,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较短,不易引起疲劳,有利于学生训练效率的提高。

基本要求:文章与标题相互分离,学生在预测时将可能出现的要点用关键词写下来。然后检验预测。

反思:这类训练要长期坚持进行,不可一曝十寒,否则效果欠佳。准备大量的速度材料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

2.多样化的词汇处理方式。词汇学习属于支撑性技能任务 (程晓堂,2004),对学生的阅读质量的影响巨大。

(1)排序纠错。

目标:在熟悉上下文语境的基础上学习词汇,巩固词汇。

活动过程:在阅读文章之后,从文章中找出5―8个句子,打乱顺序,并将某些单词用不合适的单词替换掉,要求学生以文本为依据,把打乱的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好,并将不合适的单词改正。

优点:巩固词汇,词在句中、词不离句,词汇的掌握由易到难。

基本要求:熟悉单词出现的上下文语境。

反思:这种方式在我们的教学中,是很少使用的,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语境对掌握词汇的重要性,而且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语言实践活动。

(2)释义配对。

目的:在句中理解词汇。

活动过程:学生读完文章之后,教师用英语呈现几个句子作为对课文中的重要词汇进行解释,让学生在标出所在的段落找出相关的词汇。

优点:重要的词汇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再次通过加深对词意的理解达到对词汇的掌握;单词的记忆和理解有了可以依赖的上下文。

要求:学生具有用英语准确解释英语单词的能力。

反思:我们目前使用的新教材,在文章之后,设计一道习题将单词与其释义分两栏进行配对;也有的写出与文章中意思相类似的句子让学生用文中出现的单词填空。但后者明显有不足的地方,因为不是在原文中配对,学生不能直接接触句子、巩固词汇,而且因为再次出现新的句子而使得词汇理解难度增大;所有单词都被同时呈现,学生可以在不理解单词的同时,用排除法一样能选出正确答案。同时,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够灵活,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词群。

目的:通过发散思维的方式记忆词汇。

活动过程:在阅读 “Trees” 一文前,让学生联想与此主题相关的词汇。如下图:

优点: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把学生脑海中词群串在一起并把相关词汇又复习和巩固了一遍,同时为下一步的讨论以及之后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词汇。此外,相关词汇累计记忆更高效。

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词汇积累,而且具有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反思:单一地教授单词不利于学生词汇量的积累,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本文主要以英语阅读过程中必需的微技能为基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自主展示,其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都有很大提高,竞争意识也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兴趣;优化;高效;自主;自律

《成功训练》的教学要有别于其他课程,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实践、体验、游戏的学习乐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它的教学目标。

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爱上《成功训练》,期待着,盼望着每一节《成功训练》课,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一定要创设温馨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地去想象、体验、交流、游戏、反思。

有自由还要有自律,要建立一个有序的课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地方课每一节课都有相对独立的主题,相对应的每一节课我都会制定不同的课堂评价标准,在上课伊始就把详细的规则公布给每一个同学,建立一个互相尊重的课堂。例如,评出明星学习小组、闯关大比拼等,或者是制定一个违反课堂常规、游戏规则的惩罚方式,有时是严肃的,有时也可以是诙谐的,有时还可以是学生自己提议的。但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由学生举手表决,由学生监督,由学生执行。一个规则范围内高度自由与自主的课堂,是我和学生都一心向往、喜欢的课堂。

二、以《成功训练》课程目标为基础,结合实际,设计好导学案

在《成功训练》课中,教师的目标设定要特别注重学生主观意愿的表达,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实际出发。用“我能”“我会”这样的字眼,激发学生学习和完成目标的愿望。一开课,孩子们就十分明确自己需要学什么?怎么学?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要少些,单纯些,才能抓得比较实在,使学生学必有得。所以从目标开始,就要进行“卸载”。例如,四年级成功训练《猜人名》一课我为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是:(1)我能勇敢地写出自己的烦恼,自信地表达展示。(2)我能从游戏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沟通、了解,以开放的心态展示自我,关心他人。明确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游戏、反思有的放矢。正所谓,向着特定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学习活动自然就水到渠成。

备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设计出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导学案。再完美的导学案,在实践中也会有漏洞,这时候课中备课就显示它的本领了。上课时,哪一个环节进行得不够顺畅,我们就可以在导学案中做一个标记,一边上课一边思考,怎样设计才能让孩子更顺畅地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备课,让我尝到了甜头,一个学年六个班的课,一节比一节轻松,课堂成为教师快乐的阵地了。课后备课是我备课的最后一个阶段,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总结,在反思中前行。真应了一句话,脑力劳动多了,体力劳动就少了。

三、要优化教学环节

在《成功训练》课上我们精心设计,是要注意合适的信息量、训练量、思维量,使我们课堂教学策略更有效。

1.要精心设计导语,从导语开始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导语的设计是否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关系到这堂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是否能把学生引入课堂的关键。我们在导语设计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成功训练》课上,教师设计有一个精彩的导入,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进行了,课堂就会很顺畅了。

2.新授过程尝试放手,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相信学生,解放老师,实现课堂高效

在《成功训练》课中,每一节课都有近一页纸内容的游戏设计与规则的讲解,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当老师将一条条的规则说完后,我又会记住多少呢?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到的,而不是老师强灌硬铸进去的,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对简单的游戏设计与规则完全放手。给学生2至3分钟时间独立阅读即可;稍微复杂些的,学生独立阅读后,与小对子交流;规则较复杂,不易操作的,学生独立阅读后,可以尝试去做。

四、特色的反思,赋予了《成功训练》课的灵魂

《成功训练》的课堂教学反思,可以让学生的活动经验得以积累,并且能力得到升华。

篇4

关键词:习惯;写作素材;反思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说到作文,都会感到困难。不少的职校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听、说、读、写能力差。作文教学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要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教师首先要重视知识技巧的教学,轻能力形成过程的教学;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重基础知识的强化,轻指导课外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展示才能、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做到学以致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创造性的自主学习十分重要。学习习惯的好坏,对人生、事业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语文而言,培养职校生创造性的自主学习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大量鲜活的信息。课堂教材与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指导学生独立动手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疑难问题;2、指导学生主动利用各种手段查找有关语文学习的资料,如作者、作品、背景、语文知识、文化文学常识等;3、指导学生写日记、做读书笔记、参加各种语文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提问质疑的习惯。对课文教材的解读,提倡多角度思考,不应满足于接纳和认同,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有主见、不盲从、善于思考,勇于开拓的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要关注人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其中最佳的方法是首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熟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鼓动学生大胆质疑,大胆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从小到课题、遣词造句,大到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都要养成“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才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思中有所认识,在思中找到问题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门路。

(三)合作学习的习惯。语文学习需要与外界进行多向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创造能力。2、多开展一些课内外合作的(小组)活动。如:讲故事、作演讲、出黑板报。

二、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鲁迅先生说:“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其实写作也是一个道理。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读好书,指导学生把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讨论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以达到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目的。但是大多数中职学生不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这就导致了他们素材上的匮乏,素材的陈旧和匮乏也带来了语言的陈旧与枯燥。让座的小学生,好心的叔叔,“小明”“小华”始终是他们笔下的主人公;父母、老师在他们生病时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是他们作文中永恒的话题;雷锋、爱迪生则是他们永远的学习典范。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通过以下途径来积累写作素材:首先要充分利用所学过的课文。相信很多语文教师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教师一安排写作文,就有很多学生立刻拿出作文书或者是期刊杂志寻找写作的素材。可见大多数学生不是不读书,而是缺乏主动积累的意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收集到的信息。其实,课文中乐观豁达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精忠报国的岳飞,忍辱负重、名垂青史的屈原与司马迁等,都作为作文素材利用。其次可巧用广告词、流行歌曲、网络热词,例如《态度决定人生》《学习决定未来》等,主题鲜明,脍炙人口,多被作为励志素材写进作文。第三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收集整理身边琐事。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写作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用心观察、体会,否则写作的源泉将枯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因此,只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从各个角度广泛地积累材料,把听到的街谈巷议、新闻热点和自身的感悟随手记下,都是今后写作的备用素材。

三、教师也要不断反思

反思作为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教师必须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实际行动中研究,并在对话与合作中实现教育的创新与超越。

(一)在教学中反思。在实践中反思是研究型教师的重要品质和特征,教学更是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实践和智慧获得的重要途径。对教学方案的执行及其结果以及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解剖,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反思的方式可以是课前进行教学构想、课后写反思日记、教学观摩交流、叙写教学故事、文献分析研究等。教学反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要求教师经常、系统地采用多样化的反思方式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教学的优化和自身实践智慧的提升。

篇5

中国教育的近况和的出路或者说今后的改革方向是什么,这一直是在教育第一线工作者时常思考与探究的课题。这个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反思中国教育》这本书,它以平实的文字,活跃的思想,开阔的视野,深刻的体会,说出了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育中碰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值得思考的建议与解决的方法,对我触动很深。

我认为《反思中国教育》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在它能指明一条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不在它提供了什么点石成金的教学良方,甚至不在它痛切而焦虑的呼唤,不在它来自基层案例的鲜活,而在于,它提出了关系着中国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真问题。

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这十几年,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思考的很少很少。很少想过专家说的思想、办法,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批判。没有想过,也想不出,我自己到底是怎样做的。没有勤于思考的习惯,也就没有思考的能力。我看不清自己走过的路和正走着的路,只是盲目前行。课题研究,也是这样。不知道为什么要研究,也要做。其实教育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可能不是一线老师反思就能解决的,但是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不想反思中国的教育,可我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生涯。

我现在刚上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如何上好起步阶段的阅读课呢?我想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就必须打破以往语文教学的旧模式,彻底摒弃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引导学生多读感悟,使一年级的学生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从而做好起步阶段的阅读课训练。

篇6

本期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自主——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本期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本期我上了一堂比武课《聪明的阿凡提》,我利用活动的聪字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闯关游戏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新知识,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揣摩人物心理,并恰到好处地指导朗读。本节课在全区教导主任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还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许多资料。

四、开展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篇7

按照区、镇两级教研室工作要求,以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为促使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重视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本学期围绕“如何有效开发文本教学资源”为主题,开展校内教学研讨活动。

2、把好教学质量关,重视基础知识的过关测试,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力争各科成绩排在镇属学校前列。

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一堂课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4、继续一人一课、随堂听课等形式,关注教师的业务成长。确定好每科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5、做好各级立项课题的检查准备工作。

三、工作具体措施:

(一)、规范教学行为,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根据学校统一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好教案;严格按照课程表、教学进度及内容上课;作业设计上能抓重难点并及时批改;认真辅导学生、及时总结教学心得。

1、每位教师期初定好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各学科组长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制订教研活动计划。及时上交教导处。

2、抓好教师的备课。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要详细、具体,要体现教法和学法;练习作业要有针对性;及时写出课后教学评价。

3、每星期都要组织教师分科、段进行集体备课,定时、定点、采用专题讨论、了解每级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形式互相交流、共同探讨。集体备课每周时间安排如下:

语文科:星期一下午第一节

数学科:星期四下午第一节

英语科:星期三上午第三节

体艺科:星期五上午第二节

4、抓好学生作业质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老师作业布置精当适量,不能变相体罚学生,书写格式要求统

一、规范,以及爱护好作业部,保持清洁和齐全。教师批改及时、认真。学生作业有错要及时更正。

5、落实教学检查制度。

(1)单元知识检测尽量按计划(不能超过一星期)同科同时进行,语文一周、数学三天内做好批改、分析、评讲、记分等工作,并交教导处检阅。

(2)同级科的教师平时互检备课本及学生作业本,以便互相评议,互相促进。本期各科组长每月检查1次,学校平时抽检及期末全面检查,检查情况及时向教师反映,并做好书面记录。

(二)抓好教研组建设,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1、抓好教研组建设,健全并重视教研组资料积累。要求教师平时资料收集后交给科组长入档。

2、以“如何有效性课堂教学”为主题,开展校内研讨活动,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征集相关案例并开展评比活动。

3、加强教师间的课堂教学交流,开展教研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一学期科组长听课不少于15节,其他教师不少于10节。要求记录齐全,有听后思考记录,期末上交听课记录本。

4、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一堂课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本学期要求所有资料电子存档。

5、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通过理论学习、骨干教师示范、体验实践、教学反思、专题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学科教学质量,坚持常抓不懈。

1、各任课教师认真抓好教学质量关,团结整个年级段的力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学困生、优秀生档案。

2、做好学科质量过关、考查、分析工作。

3、抓学生基本能力的形式

(1)组织力量做好一年级学生汉语拼音过关测试工作。

二、三年级写话比赛。

(2)阅读能力。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利用好学校图书馆,扩大学生阅读量,要求做好记录。本学期准备在4-6年级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竞赛。

(3)数学解答能力。要求每班在上数学课前进行口算训练,学期间进行数学知识竞赛。

篇8

认真贯彻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紫小“十一五”发展规划》,以“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的办学思想为指导,依托于“质量立校、人文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为主体,规范管理,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努力实现优质教学。

二、预计目标

1、承办区级以上教育教学现场会1—2次。

2、设立“重大贡献奖”和“教育教学创新奖”(每年评选一次),鼓励教师创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加强与区内名校的交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4、确保全区抽测年级统测学科均分超出或接近区均分。毕业班终端成果要有所突破。

5、确保师生在区级和区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奖率达总平均率。

6、加强艺术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提高在全市的知名度。

7、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努力培养区级优青苗子2名,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

三、具体措施

1、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倡导教师高尚人格修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及因教师行为影响学校管理和学校声誉的现象发生。

(2)、继续举办中青年教师理论学习班,提出读三本书:一本教育理论方面的书、一本有关自己专业知识的书、一本文学名着。以外出考察学习奖励走在前面的同志。

(3)、鼓励教师争上区级、校级研究课。

(4)、确保1961年和1966年以后出生的在职教师参加专科和本科学历进修,并鼓励教师提高学科考试的合格率。

(5)、完善教师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语文教师重口头表达,朗读能力的训练;数学教师重解题能力的训练;英语教师重朗读、阅读能力的训练。

(6)、确保30%左右的教师有综合学科的教学能力。

(7)、确保50%左右的教师能熟练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2、开足课程,体现特色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科开齐开足率达100%。重视综合学科的教学;开设阅读课,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采取师生共读、名篇赏析、好书推荐、主题阅读等形式;坚持周三下午选修课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写模式

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现如今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培养,更很少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听说读写”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听说读等”不同技能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整体阅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需要积极的对相关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寻找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提高英语阅读的教学水平。

一、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现状

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读”与“写”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传统的英语教学和考查一直都是注重学生的语法和阅读能力等,对写作与阅读相结合的关注较少,导致“读”与“写”的分离。“读”与“写”高度分离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需要积极的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将“读”与“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教学水平的双重提高。

二、基于读写模式的髙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建构

1.模式结构

本文所构建的读写模式,总体阶段包括:深理解、抓特征以及重产出。

2.操作程序

(1)深理解———输入阅读材料,深入理解文本在深理解阶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学习不同的文本内容,加深对其中思想和内涵等的理解,输入阅读材料。其中,需要理解的内容包括语言形式和文章内容以及文本文体等。读是写的基础,写的能力要在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定量的阅读,熟记语言点,扩大知识面,学习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等有关写作技巧,以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2)抓特征———抓住篇章特征,语言输入内化学习者在交际中接收并传达信息,既要关注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又要注意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输入反馈调整再输入输出等过程中完成意义的接收和表达。在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需要准确的抓住文本篇章的特征。其中,一方面是“意义特征”,另一方面则是语篇特征。在抓住篇章特征之后,实现语言输入的内化。对一些所给情景写的文章,写好后要对照一些范文,找出差距,然后再去练习,不仅能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恒心和学习毅力,同时对提高英语作文也是很有帮助的。

(3)重产出———读后写作训练,促进语言输出在产出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写作训练,以帮助其更好的对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予以巩固,检验英语阅读效果,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本文的读写模式构建过程中,将这一阶段划分为三个详细的步骤,按照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阅读巩固,促进语言输出。其中,步骤一为读后改写———反思阅读过程;步骤二为读后仿写———巩固输入效果;步骤三为读后创写———促进语言输出。

三、基于读写模式的髙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1.读后改写应用过程中,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包括改写和仿写以及创写。在读后改写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导写对文本进行阅读。通过系统、深入的文本阅读,从中掌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和语言风格等。之后,对阅读活动的反思,然后结合自身以往的学习经验和技能等进行一定的改写,以提高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水平。在具体的改写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缩写训练,通过一定的缩写训练,则可以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对文章梗概予以把握。进而从整个文本中进行准确的提炼,得出文章大意,并复现文章内容。

2.读后仿写写作训练中,仿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对一定的文本进行学习和了解之后,学生可以模仿文本的风格和特点以及写作风格等尝试进行一定的写作训练。通过仿写,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本中不同语言素材的了解水平,并对学习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巩固。仿写过程中,学生需要边写便回想之前学习过的各种语法知识和写作技巧等。然后进行揣摩,从中分析需要学习的要点和技巧等。从而提高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阅读在语言和素材积累以及技能提高方面的重要性。

3.读后创写除了仿写和改写,还可以在阅读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创写。在读后创写阶段,选择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和自由写作来完成教学。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通过续写,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按照之前的文本内容进行写作。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段落安排能力以及保持上下文连贯、一致的能力等。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原文结构和内容以及情感基调、语言风格等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延伸写作。写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发散思维,开发想象力,按照自身的理解,不断丰富原有的文本内容。在续写阶段,学生以原有的文本为参考,在一定的限制下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创写,写作难度相对较小。在完成续写之后,可以进一步提高难度,指导学生进行自由写作。自由写作阶段,学生可以不再受到之前文本的约束和限制,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想法以及掌握的写作技巧等,自由的进行发挥。通过自身不同的理解,发表不同的观点,运用不同的语言好写作技巧等。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对自身的想法和观点进行描写,自由度高。但也可能会面对一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难题。教师可以及时的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其利用学习过的各种次回合表达方式进行写作。通过这一阶段的练习,学生可以充分使用之前学习和掌握到的各种语言知识和技能,实现知识的输出。在长期高中教学,对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了解到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读写模式,构建起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应用,进一步了解到读写模式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通过实践应用也发现,读写模式下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较之实验前,学生的整体阅读和写作水平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淑英.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109-110.

篇10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课;能力

阅读课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学生通过阅读实现英语知识的输入,在特定的情境中实现英语词汇、语法和句法知识的习得,笔者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阅读课在英语学科教学的作用不可或缺,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反思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存在的困难,从现状出发提出两种比较有效的教学对策。

一、当下阅读课现状及成因分析

从近几年的阅读课教学现状来看,考纲对考生的阅读理解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要能够分析文章的基本结构;(2)联系上、下文对文中出现的生词词义进行推测;(3)要能够独立地对相关问题作出推理、判断;(4)要能够从上下文中找出具体的信息;(5)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出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6)能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义。

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初中英语阅读课出现困难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的阅读速度比较慢;(2)受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理解、推理和归纳上难以做到准确。

为了摸清学生阅读课出现困难的原因,笔者和学生进行了谈话和交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出发,笔者发现了学生的困难成因是多方面的:

(1)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或阅读技巧上的缺失,导致阅读速度上的缺失;(2)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太少,导致阅读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3)缺乏联系上下文的习惯,导致词汇在文中的具体词义把握不准确;(4)学生的知识面狭隘,或受到母语环境的影响,对阅读材料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熟悉程度不够,导致理解上的片面或脱离的情境;(5)学生的语法知识不能构成系统,缺乏全面性,导致复合句句子结构分析不清,出现困难;(6)学生的思维能力限制,综合推理能力不强。

二、对策1:阅读课教学应注意层次感

英语阅读需要学生应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对语篇有个整体的领悟,在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实现语言技能运用和语感的提升,为此,笔者认为阅读课教学必须有一定的层次感。

1.整体领悟语篇

这是阅读课实施层次教学的第一层次,该阶段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材料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处理,要求学生注重语言信息的整体输入(input)。具体方法上可以借助于略读、跳读等阅读形式对材料的主旨要义进行检索,得到问题所需要的特定信息。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阅读过程并非是被动接受的过程,阅读材料中的知识和信息不应该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是在学生不断思考和推测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所得的,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其阅读技巧,通过教师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从整篇文章中获取问题所需要的具体信息。

2.精讲语言知识

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关键在于如何讲才能更为有效,从英语教学的目的来看,课堂教学是为了有效地丰富学生语言知识,提升语言素养及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知识应当精当地讲解,通过精讲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语篇中重点词汇的意义和语法的用法,把握文章各段落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分析语篇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3.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

训练是对学习效果的反馈,在实际环境中运用英语是对前面各个环节的复习和检查。阅读课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进行读和回答问题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语言的交际训练,和书面表达的训练,这样切实提升学生语言应用技能。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根据阅读材料的难度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关键词的设置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取回忆表象,复述出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这一过程实现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学生根据关键词发散联想,其想象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除了让学生进行复述以外,还可以设计和布置与阅读材料有关的问题供学生进行练习,如词汇填空、翻译、语法填空和句型转换等等。

三、对策2: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阅读

1.设计围绕大意的问题任务,帮助学生感知教材

围绕阅读教材大意设计一定的整体性理解的训练题,采用泛读或略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快速的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通过对提出问题答案的找寻,了解阅读材料的整体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多维度设计阅读活动任务,帮助学生理解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