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景点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

篇1

关键词:吉林省;抚松县;人参文化;人参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204

1抚松县地理位置优越、有雄厚的人参资源基础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北麓,地理座标为:N41°42’~42°49’,E127°01’~128°05’。抚松县幅员面积6530km2。抚松县下辖12个镇2个乡,162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抚松县是中国著名的人参之乡,栽培人参的历史迄今430余年,1995年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县有国有参场4个,集体参场79个,人参种植专业户4841户,从事人参生产的专业人员达到4.5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2。

2走出吉林,宣传抚松人参文化

抚松县长白山地域采挖野山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满族先祖时期,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他们在发展人参经济的同时,组织抚松县的文化精英整理创作人参文化作品,宣传抚松。

2.1抚松县地区在人参文化传承方面具有良好基础

从1987年开始,抚松人民有了自己的专有节日——抚松长白山人参节,近2年又把吉林世界人参博览会争取到抚松县与人参节一并举办;相继举办了人参烹饪大赛、人参姑娘评选、参王评选、人参百岁寿星评选、祭拜山神老把头等一系列活动;抚松电视台还开设了人参频道,说人参、唱人参、画人参、写人参已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氛围;52集动画片《人参王国》于1997年在中央电视台动画栏目播出;抚松县申报的长白山采参习俗已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长白山采参习俗与《孙良闯关东》(模拟重现放山老把头孙良故事短片)在北京奥体中心祥云小屋吉林巡回播放,观众每天都达5万多人次;迄今为止,抚松编著出版关于人参文化方面的书籍有30多种,电视剧达60多集。书画、摄影等其它艺术形式作品也大量涌现。

3建设具体人参文化观光景点

3.1露水河镇人参种植观光基地

总种植面积4万m2,游客可看到,人参的茎、叶、花、果实、根的植物学特征,深入了解人参特殊而严格的生长条件、生长习性等。游客还可亲自起挖人参,参加种植人参的生产劳动,体验长白山区特有的田园生活。

3.2中国人参博物馆

已经于2008年9月建成,是中国首家人参专题博物馆。人参的茎叶根具有人体形态特征。古人不能解释人参的一些奇特生命现象,便产生了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和诗歌。经口耳相传,人参变得越来越神秘,加上历代将相、诗人的吟咏和推崇,各个时期都有美丽动听的故事问世。如今以人参为主题的戏、歌舞、电影层出不穷。对这种特有的地方传统文化现象,人们称之为“人参文化”。中国人参博物馆集收藏、保护、研究等功能为一体,占地面积3240m2,展厅面积2021m2,内设参史厅、参俗厅、参品厅、影视厅等,馆藏人参相关展示品200余件、图片500余幅,全面展示人参文化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3.3老把头府

已于2007年春天建成,是抚松县祭拜老把头孙良的重要场所。山神老把头是长白山区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相传,明末清初,山东莱阳人孙良因老母病重,需山参入药,闯关东来到长白山。与同乡张禄结拜为异姓兄弟,他为寻找迷路的张禄,筋疲力竭死在山中。在孙良身上既有“孝”、“义”等传统美德,又集中体现了生长在长白山里要有团结、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就成为采参、放排、淘金、狩猎等各行业的保护神,进而成为长白山山神。在人参故事中,老把头孙良形象随处可见。

3.4长白山人参文化一日游路线及项目

祭拜老把头孙良,地点抚松县城;参观中国人参博物馆,地点抚松县城;参与采集野山参全过程,地点兴参镇、北岗镇、万良镇。

4取得的成绩及启示

4.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抚松县地处长白山区,具用发展人参的地理优势,建设了全国最大的人参经销市场,把人参产业发展成为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4.2抓住政策优势

在吉林省“3化”统筹战略指引下,抚松县委、县政府围绕“长白山区域重要发展中心”的战略目标,率先走出具有吉林东部山区特色的生态城镇化发展之路,成为了吉林省统筹推进特色城镇化示范区。

4.3充分利用特色文化优势

人参文化是吉林省独特的乡土文化,但是抚松县能够去深入挖掘和发展人参文化,真正使一些零碎的、传说的小故事经过文学创作形成了文化。使人参文化不仅仅是抚松的、吉林的文化,而是成为了代表中国的一种地域文化。

4.4走生态旅游之路

篇2

【关键词】红色;调研;开发

1.引言

近年来,红色景区已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因此吸引了不少崇拜红色精神的游客。而贵州遵义红色旅游资源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政治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近些年来对遵义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却并没有将其更好的开发出来。如何对遵义的红色旅游更好的进行创新性开发利用,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实地调研方面,我们分别在旧址、山、娄山关、街等红色旅游景区对游客、当地居民、艺术团等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在一些游客对遵义景区的看法,以及游客提出的应当在景区内开展一些活动。让大家参与到活动中去,加深广大游客对革命红色景区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推动遵义红色革命景区的发展。

我们针对此次的调研问题以及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制定了有关调查问卷。通过回收的调查问卷上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1)景区的活动跟游客的互动不足;(2)红色革命精神与大学生结合度不高;(3)文物保护度还有待加强。

2.遵义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传播现状

(1)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气息浓厚

通过几日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遵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山、

街、会址、陈列馆、故居、娄山关、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坡,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些红色旅游资源中,我们也被许些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所感染:有在街的红歌台上奏乐的纪念馆街合唱团;有在市区里贴满遵义历史文化的装修和具有革命风格建筑的黔北人家菜馆;有在娄山关上用高亢激昂的语气诵读革命前辈们所题的词的导游;还有在山上将响亮的红歌随口即来的大姐。这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深深的将我们与那个时代的革命精神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2)具有自身独特的红色韵味,走不一样的红色路线

遵义不仅仅是一座红色的革命老城,它还是一所具有自身独特韵味的城市。当我们来到遵义时,远远望去,黔北人家独特建筑风格的小屋坐落在街道两旁;长长的街里,革命前辈的铜像栩栩如生,黔北的作家们用自己的文字诉说着对这座独具风味的城市最美好的情感;会址里,那一件件保存完好的文物,一把把扛过的枪,一幅幅作战地图,体现出时期思维的缜密以及作战条件的艰苦;那一支红色娘子军,为添上一片亮丽的色彩;娄山关上当年留下的战壕,还有那显赫的七十二道弯无一不是这座城市才具有的;遵义具有自身独特的红色韵味,应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红色路线,才能将精神传播的更为广泛。

(3)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在我们调研考察的行程中,面对革命先烈的图片、历史遗物、场景,老师和同学们都深有感触,震憾强烈,感切体会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远远没有时期艰苦,虽然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已不在,真枪实弹的战争也许离我们远去,但是伟大的精神却是我们不能忘记的。遵义市委精神课题组将精神归纳为:“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为了更好的了解的精神,所到之处,纷纷拍照、记笔记,力求以这样一种方式加深对革命老区的认识、理解,紧紧抓住这次实地考察学习的机会,深刻体会革命圣地的庄严,明确作为当代大学生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3.红色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

在此次的调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当地居民和游客分发调查问卷,团队的观察以及随机与游客交谈的方式,了解到在当地居民和游客眼中遵义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1)景区的活动与游客的互动不足缺乏管理

根据我们团队的观察以及随机与游客交谈的结果来看,景区的活动与游客的互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没有体现出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的差异2)红色旅游文化挖掘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上不够完善;3)缺乏相关活动让游客更好了解红色文化;4)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问题。在开展这次红色活动时,我们发现,没有很好的展现出红色旅游的独特之处,让其与其他旅游区别开来,有待加强;与我们交谈的很多游客表示,会址里面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展馆的内容大同小异,红色文化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上不够完善;在这些红色旅游景点中,游客对其进行了解的方式多半是通过导游的讲解,游客进行拍照留念,让游客们吸收这些红色文化的方式太单一;在来遵义旅游的游客中,也不乏有孩子们,老人们,在景区里,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们对红色文化的吸收程度。

篇3

【关键词】生态;旅游品牌;数字化

一、调研目的

为支持山东省蓝黄两区经济战略发展的需要,蓝黄经济研究中心相关院所研究人员于2013年6月20、21日对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双王城生态经济区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品牌价值,在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上提供建议。同时收集、积累资料,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做基础准备。

二、调研对象概况

林海生态博览园位于中国著名蔬菜之乡寿光市西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景区依托场内丰富的水、森林资源及多种经营的成果,是一处集林果水产种植养殖、盐碱地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园区。

双王城生态经济区位于寿光西北部,总规划面积193平方公里。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该区生态优势明显,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正在建设的洰淀湖生态旅游区和双王城林海湿地休闲度假区已初具规模,部分景点已进入收尾阶段。

三、景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1、现状

(1)现有景区发展态势良好,游览内容不断丰富

双王城林海生态园区景色优美,活动项目众多,能很好的满足游客观景、体验的需要。温泉开发、宁国寺重建以及即将开幕的2013年第六届山东寿光荷花节期间还有摄影大赛、钓鱼比赛、庄户剧团演出等活动,将吸引海内外众多游客的到来。随着景区游览内容的不短丰富,园区的吸引力也将不短加强。

(2)新建景区进展顺利

2011年12月,寿光市抢抓“蓝黄”两区开发建设机遇,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寿光十分之一的面积,设立了193平方公里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区,按照“生态、文明、旅游、文化”的发展定位,加快建设高端生态区和精品旅游区,全力打造蓝黄开发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截至目前,区内已有总投资38亿元的23个重点生态项目落户并动工建设,整个新区发展框架已初步形成。

(3)生态环境良好,实现生态和旅游的双丰收

景区在规划建设时期就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保护为基础进行适度开发,景区内设置了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回收站,并配有专业人员进行环境监测。抵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政策的项目,对开发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准确评估,促进区域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持生态平衡,在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4)双王城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提升了寿光产业结构

寿光产业主要以农业(蔬菜产业)、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为主,这些行业的发展体现寿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同时,也或多或少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双王城生态经济区建设以生态作为中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旅游、林业以及新能源产业,不仅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寿光环境质量,还为其他工业产业发展提供能源,促进了寿光经济发展和转型,提升了其产业结构。

2、存在问题

(1)部分旅游内容重复,一定程度会产生内部竞争

林海生态博览园和双王城生态经济区都主打生态牌,积极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内部竞争。如林海生态博览园的天然湿地和巨淀湖湿地公园旅游内容重复,游客有可能只选择其一作为旅游目的地,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旅游的协同发展效应。

(2)部分景点管理不到位,旅游环境较差

从实地调研来看,旅游景点道路两旁的树木(如杏树、桃树、桑树等)管理跟不上;荷塘区内的水面杂物较多,木栈道的两旁防护绳索松动或断裂,失去了防护作用;有些景点的铁质设施生锈腐烂,等等。可以看出,林海生态博览园在管理水平上有待加强,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从而提高其满意度。

(3)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强

通过调查,景区在规划建设中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维。但是,许多景区缺乏有吸引力的景观,同时园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如果缺乏突出的特色和个性,缺乏强有力的品牌竞争力

将难以打响寿光旅游品牌。因此,双王城林海生态园区要深刻的分析和挖掘市场的特点和需求,进一步提炼和打造旅游品牌的精髓和个性,从而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四、相关建议

1、协同发展 以旧带新,以新促旧

双王城生态园区和林海生态博览园要进行资源整合,以原景区带动新景区的发展,以新景区促进原景区的提升,景区内要突出各自独特性,创设不同的旅游品牌,在整体运作上发挥联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设立统一管理部门,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运作效率。

2、突出特色,避免同质竞争

双王城生态经济区和林海博览园都是以生态旅游为出发点,但各自的旅游内容又有所不同。林海要突出自己的果蔬采摘体验游、拜佛祈福游,温泉休闲游等旅游项目;双王城生态区要主打“盐业文化、湿地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文化品牌,避免定位雷同,产生同质竞争。

3、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到旅游项目内容众多,景区较大,游客以二日游为主,景区及周边地区要加快高档酒店的建造,增建超市、邮局、银行、移动营业厅等场所,满足游客的多钟需要,同时也能有效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一致性,避免对环境和谐造成破坏。

4、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设数字化景区

随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景区的建设要跟上科技的发展,用科技来强化景区的建设。可以借鉴国内外景区的先进经验,在门禁票务系统,景区电子商务平台,景区数字监控系统,景区协同办公系统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景区的数字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路晶,郭叶东,李川,董林.对北京门头沟宗教旅游景区及周边的调研报告[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1).

[2]胡磊,董莉莉.论我国数字旅游之发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篇4

乡村旅游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田园风光和农业农事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近年来,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亲近自然、陶冶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和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加上过去宣传促销不够和受开发条件所限,使得了解和来我们旅游的客人并不是很多,然而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就充分说明发展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和潜在客源市场。由于我们缺乏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没能够把知名度打出去,以至于旅游方面没有做得很有特色。就我看来乡村旅游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当今的经济形式也强烈的呼吁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将县的旅游市场做大做强。

一、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差距

我认为,我县发展旅游业优势突出。我们也看到,乡村旅游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优势突出,开发潜力巨大

1、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是赣粤湘三省交界处保存完好、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典型的老区、山区、库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通行客家话,拥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风情。县面积不大,只有154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万人,但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9.8%,空气质量也稳定在1级,江是长江流域保持最好的水系之一。便捷的交通将为县乡村旅游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治安指数高,百姓淳朴好客。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环境优美,境内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是大京九沿线赣南西部地带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我县拥有国家一级景点4处,二级景点12处,三级景点31处,四级景点55处,五级景点60多处。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两个,即五指峰国家级森林公园、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从资源看:休闲旅游的资源非常丰富,我县发展休闲产业已具备适合发展休闲旅游的条件。

3、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我们除了拥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国家级桂冠,还有闻名全国的陡水湖和后来国家又相继在江上建成的罗边、龙潭等发电站,形成的一线穿五珠、一江连五湖壮美景观。与此同时,我县广大农村生态良好的田园风光、山清水秀的乡野村落、风格独具的客家农家小院,绿色环保的农副产品、风格独特的农家饮食、热情好客的客家朋友。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将为我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

4、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俗民风是打造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众所周知,我们赣州地区除了拥有具有红色革命文化,还有着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等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这些优秀的地方文化,是乡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1、认识不足,市场观念不强。首先是对乡村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认为旅游只是风景名胜区的事,从而忽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再就是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认识,出现了建筑城市化、活动简单化等趋向。

2、基础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我区广大农村道路条件并不理想;景点建设、环境打造等总体上讲还比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3、相对于那些成功的乡村旅游县的范例,我们缺少的是市场的宣传力度,本地缺少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公司,我们也缺少与外地知名旅游公司的相互合作。

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与工作业绩

如前所述,我县完全有条件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并发展成为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乡村旅游强区。为此,1999年,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研究,提出了旅游兴县的战略构想,决定把旅游业作为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支柱产业来抓,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当年建设了旅游商贸城,邀请中科院地理所编制完成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成立首家旅行社-五指峰旅行社;引进外商开发力源山庄;举办了秋之韵旅游周活动;编制完成五指峰、陡水湖、仙人湖详细控制性规划。2002年成立了陡水湖景区船运公司;引进新余、千岛湖的客商在陡水湖开发民俗风情苑、鬼城等旅游项目。2003、2004年五指峰、陡水湖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期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2005年引进深圳安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开发旅游产业,县委、县政府提出:依托大项目带动整体开发,以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带动综合开发,以核心景区建设带动梯度开发。开始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有带动性的项目建设。2006年县首家四星级酒店建成开业;成功承办了全国第三届生态旅游论坛。2007年成功入选中国生态旅游大县66强,同时又喜获中国最具魅力的生态旅游大县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旅游大县两项大奖。2008年被评为全国首个中国石艺之乡,成功举办首届陡水湖金秋赏枫节。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成功承办赣州市第三届生态旅游文化节,县首家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度假村一期项目建成并开业,陡水湖景区旅游专线建成并通车。骄人的工作业绩昭示着的旅游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发展目标及定

未来将发展成赣州新区,是赣州主城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可按照魅力乡村,生态产业,休闲观光的总体定位,重点发展特色乡镇:梅水乡;利用我县两茶一苗(犹石嶂万亩茶叶基地、合溪万亩油茶基地)特色种植优势,洁净水质的水产养殖优势,充分挖掘美食资源、民俗资源,并在沿高速出口,县城至陡水湖旅游公路建设开办特色农家乐和休闲农庄。主要建设三个现代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区:梅水乡洋田葡萄基地和农博园;梅水园村生态茶园乡村旅游示范点;社溪镇沙塅桂花苗木园。将我县建设成为赣州规模最大,特色最突出的泛乡村旅游区域,成为我省乡村旅游首选目的地之一。

2.乡村旅游点(村)建设措施

(一)扶持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

对于新获评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农家旅馆、饭馆,县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提倡在乡村旅游点进行公务接待。

积极鼓励单位在乡村旅游点或农家乐进行公务接待,县属各单位、各乡镇的公务接待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在乡村旅游点。

(三)给予税费优惠政策。

对农家乐办理证照等方面政策性收费要依法依规给予减免,对新开办的农家乐2年内除上级明文规定的税费以外,地方实际所得实行先征后返的办法进行奖励。凡新开办的农家乐必须符合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同时报县乡村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认定后,方可享受税费优惠政策。

(四)强化乡村旅游人才培养。

强化对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由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旅游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每年定期举办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班,并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学习。

(五)健全乡村旅游管理基层组织。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管理基层组织,县财政给予一定办公经费补助。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村,应建立乡村旅游协会,承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职能。协会会长,经民主选举可以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或有较大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乡村旅游经营业主担任。乡村旅游协会的设立,应报当地乡镇政府同意,经有关部门审核后,依法登记,并纳入县旅游部门的行业管理。

(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对纳入统一规划的农家乐经营业主、金融机构优先安排三户联保惠农贷款,贷款主要用于相关设施建设、房屋装修、环境美化、果园开发等乡村旅游点开发。每年整合上级相关贴息资金安排50万元,用于扶持个体业主或外来客商从事乡村旅游资金开发的贷款需要。

(七)强化乡村旅游规划管理

县乡村旅游重点区域由县人民政府组织规划策划,规划策划经费由县财政安排。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实施经营乡村旅游项目须执行规划策划的相关内容,县旅游局负责规划策划内容监督落实。

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是我县已经确立的发展方针,可以说,这十二字方针精确地把握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政治、经济、文化是当今社会的三个纬度。要真正实现旅游兴县,只有将旅游当作一个产业来打造,才能拉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真正达到旅游兴县的目标。崭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旅游业定将取得更好的业绩!衷心希望全县30万儿女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在我县领导的带领下,向即将到来的2016交出一份满意的新年答卷!

乡村旅游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二

一、调研的准备

为了掌握大量的一手、二手资料,研究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我们成立了有分管的副乡长为组长的旅游调研工作小组,为调研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调研组建后,分头查阅有关旅游的文献资料,争取在实地调研之前对我乡旅游有一定的了解。

二、调研的行程

201X年9月17日我们调研组3人一行来在石泉等村进行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四天我们的行走线路是:石泉上古寨、古民居------金宝塘坡田------上流飞檐台、节孝坊-----霞留小水果基地,每个村一天。

三、调研方法

在调研时我们充分运用各种调研方法,力求使不同的方法所得的资料之间相得益彰,保证我们可以点面结合的获得一手资料,从而保证相关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二手资料法:每到一村,我们都与该村的村干部进行座谈,了解该村的概况,并从村干部那里收集旅游业基本情况,及该村旅游发展情况介绍等相关的二手资料。

2、问卷调查法:在对旅游工作进行探索性调查后,根据此次调查的目的,利用乡政协旅游工作调查问卷,组织部分公司、社会知名人士等30余名人召开座谈会,完成调查问卷。

四、调研范围

此次调研范围为马桥乡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调研的初步结论

经过一天的实地调研,我们共完成问卷30余份。通过所收集的信息,可以获得如下结论:

(1)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发展乡村旅游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1、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问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尽快降低农业就业的比重,是解决农村问题,建设农村地区全面小康社会最为重要的举措。从此次调查来看,乡村旅游景区的从业人员来自于景区周边村镇。可见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业就业岗位层多面广,所需技术相对难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上岗工作,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再者,一旦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后,可以实行当地劳动力的长期甚至永久转化,进而加大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2、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马桥乡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乡镇,农业结构正在调整当中,第三产业比例较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而经过这几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的特色化,如我乡的花豆、生姜去年吸引来了上千游人。

3、有利于解决农民增收减缓问题。马桥乡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初见成效,特别是它将农业与旅游业很好结合起来,实现双业增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我乡有些村民的30%--40%的收入很多来自于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景区销售所得的收入。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大大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增收减缓问题。

4、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在调查石泉等村村民是否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时80%左右的村民表示支持。乡村旅游不仅以农业生产方式、多种参与活动和民俗文化等吸引游客,而且以优美的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因此,植树种草,美化环境是其必要的投入。根据马桥乡乡村旅游景区村民反映发展乡村旅游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好处是路变好了,村镇整洁了,水干净了,绿化好了。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切实能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同时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5、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发展是以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标志的经济。环境发展是手段,社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发展乡村旅游,虽然涉及多方利益关系,但只要使用多予、少取、放活三管齐下的方法,不仅不会触及既得群体的利益,反而会增加各方利益,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2)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2、景区宣传力度不够。虽然马桥乡旅游资源丰富,有些质量等级也比较高如石泉古民居,但知名度并不高。

3、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要待进一步完善。从调查看,特别是一些自驾车的游客对入景区的道路及住宿、商店等服务设施还是不很满意的。

4、乡村旅游的政策尚未配套。从调查来看,半数以上旅游目的地居民有投资旅游业的欲望,但很多因为缺少资金而放弃。可见在全区未形成鼓励发展乡村旅游所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如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等。

5、乡村旅游的管理人才缺乏。整个长清从事旅游业的人才知识结构层次比较低,人员从业素质也不高。从导游来看,仅仅几人获得国家导游资格,同时缺乏有序的管理。

6、乡村旅游的商品开发不够。缺乏商品意识。全乡旅游景点除花豆、生姜外几乎没有开发自己的旅游纪念品,在各旅游景区所销售的产品大多为农户自发组织买卖,而且大多为初加工农产品,产品附值不高。

(3)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1、科学编制规划。在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用规划指导乡村旅游建设。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张扬个性,确保乡村旅游原有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规划的编制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和当地群众的意见。强化规划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维护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使规划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加强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是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保证。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综合服务功能,夯实发展基础。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结合发展需要,高、中、低档相匹配,大、中、小型相协调,加快建设餐饮、住宿、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游客接待能力,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优质的服务,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点)服务质量和水平。

3、重视保护利用。乡村旅游特有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继承和保护好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要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思路,坚持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避免过度开发对历史文化资源及其环境造成破坏,杜绝以破坏性开发谋求经济利益的做法。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依法管理,建立保护与开发的良好机制。

4、积极筹集资金。发展马桥乡村旅游,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农户要想投资旅游业也需要资金,因此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资金筹集的方式和途径,引入市场机制,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改变由政府包揽的做法,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理念,进一步创新投资体制和机制,消除发展乡村旅游的体制障碍,构建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小镇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在这方面马桥乡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马桥乡在开发金宝塘坡田生态旅游风景区当中,引入民间资本投入整合水库水库出险加固工程资金,利用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为景区打造良好的景区外围环境,从而激励投资开发商对景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要放宽市场准人,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吸引省内外投资者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以缓解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要大力引进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广的企业到旅游村镇兴办产业,实现产业聚集,增强乡村旅游的活力。

5、加强包装宣传。马桥乡景区很多是有高质量的,但很多却知名度不高,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包装宣传。因此,加强包装宣传十分重要。精心策划能反映和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点)知名度的主题形象。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积极举办或参加各种形式的旅游推荐会、说明会、展览会等活动,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整体形象宣传和联合促销,营造健康浓郁的特色旅游氛围,拓展省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吸引和招揽海内外的游客。加强新闻媒体对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宣传报道。鼓励新闻媒体配合乡村旅游的建设进行系列宣传,开设专题宣传节目和栏目。

结语

篇5

近年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游客前来我国旅游的动机,虽名目繁多,但仍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即是仰慕中国悠久的游牧、农耕文明史以及围绕此而产生的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他们认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以满足其反朴归真的愿望的“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向应首推中国。由此,我们应认识到,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这是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赋予我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乡村旅游资源堪称我国旅游大千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其潜在的优势不容忽视。旅游界的有识之士应该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重视。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是题中应有之义。山东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同时“乡村旅游”也成为更多旅游者选择的一个旅游市场。一些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也在这种环境下迅速的发展起来,山里人家、海边渔家乐、务农旅游、乡村体验等等一系列乡村概念的旅游项目在为旅游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成为山东省旅游市场中的一个亮点。

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山东省的乡村旅游这几年发展迅速。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有丰富的乡村资源。一大批乡村游项目迅速崛起,如莱芜房干村、威海“胶东渔村”、长岛的“渔家乐”等,威海西霞口、龙口南山等新农村也成为“小康之旅”的典型。山东省的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在全国也位居前列。“乡村游”主题的提出,无疑为山东省的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很多游客,在目前旅游意识比较滞后的背景下。出现了随大流的旅游趋势,尤其是节假日、“黄金周”。景点“人满为患”,出来旅游不是“看景”,倒是“看人”照个风景留影都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以泰山、大明湖、崂山景点尤为突出。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妙策。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青岛红岛休闲渔村推出“挖蛤拾贝”活动,莒县浮来青绿色生态旅游区推出“江北茶乡”观光之旅等都比较富有吸引力,值得借鉴。

3、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是创汇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由于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环境保护的形势要求,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发展乡村旅游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如乡村旅游可以使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乡镇工业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的建议,改善乡村的环境等;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综合体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我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我省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海乡依陆临海、海阔天高,阳光海浪沙滩迷人,例如青岛、烟台、威海;一望无际,勃勃生机,绿树成荫的平原乡村,以菏泽、济宁、德州为代表;另有以山地、丘陵为特征的山村国乡,其中临沂就较为突出。

2、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主要表现为各地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差别:每年9月泰山的登山节、济南的千佛山庙会、菏泽的斗鸡、斗羊比赛、淄博的灯会。

3、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我国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我省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如潍坊杨家埠的年画、济南的布老虎、鄄城的鲁锦工艺、鲁南地区的柳编、菏泽的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人欢迎。另外,乡村烹食风味独特。曲阜的孔府菜以“满汉全席”为代表、博山菜、青岛海鲜等,这些乡村烹饪文化对广大的外国旅游者尤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4、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 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这些劳作诸如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织布、手推小车、做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三、发展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山东大学旅游系王德刚教授认为,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基础不错,但目前山东省的乡村游产品规模并不大,而且尚处于补充地位,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说,在世界旅游组织专家为我省所作的全省旅游总体规划中指出,山东人与山东人的生活,是我省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无疑,这在乡村游发展中也占有主导地位。

王教授认为,乡村旅游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但我省目前还刚起步,保持传统特色的乡村往往经济欠发达,因此,政府还需要在规划、产品组织、市场营销、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规范、引导和支持。同时,发展旅游的乡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原有的特色,与城市生活区别开,从而保持其吸引力。

1、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2、乡村旅游资源虽有良好基础,但在大部分县市还缺乏一个整体的科学规划。

3、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市、县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又如乡村旅游业开发起来后,如何与当地市、县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

4、乡村旅游业政策尚未配套。如保护政策策、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政策等。、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

5、目前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服务,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6、缺乏商品意识。目前国内外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业本身,而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而我省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四、开发我国乡村旅游业的构想

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首先必须领导重视。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要把兴办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目前,我省大部分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

3、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是在乡村文化景观上体现出来,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如潍坊杨家埠每年都会推出让游客亲自制作年画的活动,亲身体验的感觉。备受游客尤其是韩国客人的欢迎。

4、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并解决洗澡等问题,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如长岛的“渔家乐”就为游客提供了比较干净、卫生的民房改造的“炕床”住宿。反应比较不错。

5、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产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能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但由于广大乡村农民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高,保护环境意识较低,使我国许多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多年来,古建筑、古迹失修,森林的砍伐、围湖造田、猎杀动物等人为破坏,严重破坏了乡村旅游资源,甚至使许多景观濒于绝境。由于现代耕作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古老的农具、耕作方式已成为凤毛麟角,如不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保护,将会使乡村旅游资源逐渐失去最富魅力的光彩。

旅游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业则是广大农民群众以旅游业为依托,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好办法。对我国扶贫工作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潜力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我们希望通过调整,在近几年内,使我国乡村旅游业将以神奇的中国风采出现于世界旅游之林,为世界所瞩目。

篇6

根据县委、政府《关于开展重大课题调研的通知》(永通〔20**〕 11号)文件要求,由县人大副主任李茂春同志任组长,县旅游局局长杨希会、文体局支部书记毕金华、宣传部文产办主任刘景明、民宗局副局长范桂英等组成的调研组一行6人于9月13日至15日历时3天先后深入德党忙海湖aa景区、勐汞观音洞、永康镇仙根风景区、班卡的石洞寺、树包塔、乌木龙的桑沼哩和金厂坝水库等10大景区(点),对我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实地踏看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4场,广泛听取了有关乡镇和景区管理人员的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2006年9月底我县旅游总人数为9.16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8人,一日游4.82万人,占总人数的52%。旅游总收入达2138万元。这些游客多数是前来参加节庆、会议、商务和探亲访友,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朝拜、度假、观光旅游者并不多。

由于我县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业起步晚,且发展缓慢,到目前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为:

(一)规划不完善,实施缺乏恒性。虽然在2000年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但是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定位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结合,没有与全局的发展有效对接,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发展措施空泛,建设资金难于筹措,导致规划难于实施。如忙海水库、勐汞观音洞等景区景点未制定详细规划,影响了深度开发。

(二)投入不足,发展乏力。由于长期以来文化旅游投资主体单一,多依赖各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缺乏政策保障机制,在具体运作中土地、税收、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

(三)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张皮现象。景点开发除靠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自身缺乏能力进行景点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五)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县文化产业从创意、策划,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宣传促销经费不足,宣传工作得不到深层次开展。由于我县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各级给予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不足,没有专项资金对旅游景区(点)投入开发,致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深层次开发利用。为此出现旅游收入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包装、打造、宣传、炒作、营销方面,文化底蕴挖掘不深,大部分只有形式而未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娱乐性、竞技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文化旅游项目不多,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节庆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融入不深,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在宣传促销方面,没有系统的宣传促销计划,缺乏足够的宣传促销经费和健全、长久、高效、新颖、密集的宣传机制,未能把全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全方位、多角度的推介出去,使得全县文化旅游业整体知名度不高,辐射范围狭窄。

二、重点开发的旅游线路 旅游开发的重点是以开发预期的效益为基准,根据景区资源特色与开发价值,交通区位与景区开发建设依托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等要素分析而确定。从景区价值看,大雪山、aa级忙海湖景区、万亩芒果园、仙根、观音洞等景区(点)各有特点,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1、大雪山观光、探险与科考旅游地

开发条件:大雪山探险考古区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包括周围一些民族村寨和景色秀丽的山区水资源。大雪山距县城德党约170公里,距市府临沧90公里,景区内有成片的常绿阔叶林、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气势壮观的瀑布、险峻造型的地貌景观,冬春季银装素裹的冰雪景色,景象万千、变幻莫测的气候等,共有高科研价值的珍稀动物466种,植物1639种,其中有豚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绿色孔雀等为代表的5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桫椤、千果榄仁、水青树等为代表的1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观光、探险、考察的旅游胜地。

开放方向:在严格保护大自然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文特色的前提下,发展以探险、科考、观光休闲为主的旅游。

2、永德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观光旅(含仙根景区)游区

按生态旅游、商贸城镇的要求,充分发挥永康自然、地理、区位诸多优势,在对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的开发中,结合对仙根景区的开发,建设营造万亩芒果园生态观光旅游地,突出亚热带风情。随着景区的进一步开发,逐步将万亩芒果园生态旅游、仙根景区、班卡树包塔、石洞寺等景点连接成一条旅游专线。

4、忙海湖、勐汞观音洞休闲度假区

以勐汞观音洞为中心,将忙海水库、观音洞、温泉连成一线,形成忙海湖光、宗教朝拜、民族风情、温泉康体中心、勐汞大理石工艺精品等综合一体发展目标的旅游景区。

5、棠梨山森林公园。棠梨山属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7333公顷,海拔2649米。保存着大面积原始状态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季风常绿阔叶林等生态系统。动植物类型繁多,植被丰富,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团队和驯化繁育野生动物等活动。目前,已有电视转播塔,人行便道畅通,是旅游、科考、居家休闲的好地方。棠梨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县城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个场所,可结合松山公园的开发,在棠梨山铺设游路、建休闲亭等,适当时候引进一家二星级宾馆,集住宿、娱乐、餐饮为一体,填补县城无休闲娱乐场所的空白。

三、要采取的措施 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增长速度快等优势,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省内一些地区掀起了新一轮文化旅游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统一思想,坚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的过程。高度认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旅游市场就是推动文化产业建设的宽广平台,抓住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正视差距,坚定信心,知行合一,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奋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明确思路,协调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认识文化也是生产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由政府来投资、管理,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前提和基础;经营性文化产业要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按市场规律办事,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要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县的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对文化旅游产业要加大政府的引导性投入。要根据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增加文化旅游产业专项经费,用于规划编制、项目包装、宣传促销等。

(六)立足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要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和规划包装,强化招商意识、健全招商机制、落实招商责任、培植招商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多轮驱动,大胆进行资本运作,放大资本乘数效应,千方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深入整合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各文化单位和旅游景点的土地、品牌等潜在优势资源,做大、做活、做优、做强存量部分;二是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讲信誉的民营企业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三是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用好县政府的钱,集中财力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七)务实创新,稳妥推进体制改革。一是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二是要分类指导,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三是要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以优势资源引资金、以优势产权引资金、以优势项目引资金,将景区景点的经营权依法有偿出让给国内外企业、组织或个人,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

(八)营造环境,培养和引进一批人才。人才资源是文化旅游资源中最活跃的核心因素,文化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决定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要想方设法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来永德创业,通过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既懂文化又熟悉市场运行规律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基本功扎实、德艺双馨的艺术表演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民间文化人才队伍。

篇7

湛江徐闻县海运公司的一名负责人周平在电话中无奈地说:“我们不怕台风,怕的是台风来临前找不到合适的锚地。”多年来,徐闻县所有海运公司始终面临这样的状况却不得缓解,近年来有愈加严重的趋势。

据了解,很多锚地都是天然港湾,是适合人们赶海、垂钓、观光的好去处。于是,很多渔民在此进行渔网养殖,大量渔排连成片,将原本划定的防台锚地一点点“蚕食”。

周平表示,台风来临前,这些渔网不仅碍航,而且违规挤占了很多船舶防台锚地,给当地客滚船锚泊带来很大压力,他们呼吁多年却仍然是一个“老大难”。

徐闻海事处的执法人员表示,每年台风季,海事也在为40多艘客滚船的锚泊而煞费苦心。

后水湾困境

临高后水湾防台锚地被养殖渔网侵蚀、挤占的现象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据了解,后水湾锚地是琼北乃至海安船舶防台避风的重要水域,近年来随着琼北经济发展,船舶数量增加,锚地日益紧缺。2011年,台风“纳沙”侵袭海南期间,原本安全容量仅为40多艘船舶的后水湾防台锚密密麻麻地挤进73艘防风船舶。理论上讲,锚地的规模应按在港船舶保证率90%~95%相应推算锚位数,从这点来看,后水湾的锚泊位还远远不够。

经有关部门排查,后水湾水域共有深水网箱数量2000余口,占用海域面积约15.6平方公里。目前渔排养殖区已经将进入后水湾的东口航道堵塞,船舶已无法从东口进入防台锚地,更为严重的是,1#、6#、7#防台锚地已经被渔排占用部分海域,6#防台锚地被渔排占用了约8000平方米海域面积,已经完全无法使用。这使得使原已偏紧的防台锚地更趋紧张。

周平告诉记者,徐闻的防台锚地少之又少,而且仅供小型客滚船使用。台风来临时,当地的大型客滚船无处可去,只能到临近的后水湾防台锚地。

记者了解到,锚地位置应选在靠近港口、天然水深适宜、海底平坦、锚抓力好、水域开阔、风、浪、水流较小,便于船舶进出航道并远离礁石、浅滩,具有良好定位条件的水域。而徐闻当地没有港湾,不具备建设锚地的天然条件,每到台风季节,经过这里的船舶和当地的客滚船只能“舍近求远”。

当记者请教,除了海南后水湾,湛江本地离徐闻最近可以锚泊的港口在哪里?答案是湛江港。但周平同时表示,“除非没有办法,能不去湛江港就不去。”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徐闻到湛江港,来回200多海里,换算成陆地里程就是近400公里,船舶开过去需要10多个小时,油料耗费极大。而到后水湾的时间是5个多小时,成本只有到湛江港的一半。

受制于锚泊之苦,多年来,徐闻以及临高当地的客滚船公司一直在呼吁,却始终得不到解决。周平则表示:“我们将发扬新愚公精神,一直解决不了,就一直呼吁。我们这一代解决不了,还有下一代。事情,总会朝好的方面发展。”

水东湾突围

无独有偶,位于茂名市的水东湾也在面临同样的困境。

茂名博贺港新港区是一个新开发的港区,暂时没有避风锚地,在此地进行水上施工作业的多艘船舶只能到水东港区避风。

7月16日,就在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前两天,博贺海事处人员开始组织博贺港内客渡船、港作船、加油船、加冰船等船舶防风,随即,港区近10多艘施工船舶陆续前往水东港区防台锚地进行防台。但令人尴尬的是,从博贺赶过来的10多艘施工船舶根本找不到靠泊的避风点。台风登陆在即,形势一触即发。不得已之下,茂名海事人员只好组织协调这些船舶离港前往湛江防台。

而原因,表面来看是水东港港池锚地不够。但其实,水东湾锚泊船舶与锚地不足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且问题比后水湾复杂得多。据茂名海事局的陈某告诉记者,水东湾的问题相当严重。水东港本身航道回淤严重,水深不够,船舶进出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此处商船与渔船在同一区域航行,部分渔船设备落后且船员素质不高,非常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另外,茂名港进出港货物以危险品为主,港口防污力量不足,一旦发生较大污染事故,将难以应对。

作为茂名市第一大港湾,水东湾素有“南方北戴河”之称,这里的林带是全国第一条营造成功的最长的沿海防护林带;距岸8海里的旅游景点放鸡岛是国家旅游局规划的全国第一个潜水旅游基地;这里还有长达12公里、宽约300米,坡度平缓,海水晶莹,温度适宜,同时可容纳近10万人畅游和观光的碧海银滩。

10多年前的水东湾,尚以她纯自然的面目存在,供养着靠海的一方渔民。因有天然良港的条件,1988年10月,国务院决定开发水东湾,建设水东港,并批准水东湾(后更名为茂名港)为一类对外开放口岸。1993年6月18日起,茂名港正式对外开放。短短的十多年间茂名港的年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吨,成为一个新崛起的以石油化工产品运输为主的沿海大港。

但不管港口发展如何迅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渔民,仍然固守着“靠海吃海”的观念,将水东湾视为自己的“祖宗海”、“门前海”。甚至有养殖户诉说:“这段水域千百年来,我们祖辈都在这里养殖,现在怎么就变成不是了。”而早期农村时部分村甚至以海为田分配给当地群众进行生产。于是,这些人在此进行围坝养殖、网围养殖、软坝养殖、底播养殖、蚝田养殖、鱼箔养殖等活动借以谋生。

茂名市政协曾成立专题调研组做了一份《关于水东湾综合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过渡发展渔业养殖,乱填乱占海绵,致使还玩的纳潮量减少,水东湾的生态和海洋资源遭受到较大破坏,海湾淤积严重。

茂名海事局通航处的有关人员也表示,湾内入目可见成片的渔排,碍航现象相当严重,并且它们还在逐渐侵蚀为数不多的防台锚地,对避风锚泊的船只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篇8

[关键词] 旅游;营销人才;知识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 F59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0-0084-03

[作者简介] 樊盛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刘繁荣,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江西 南昌 330100)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一种服务行业。在现代经济中,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旅游业是根据消费者的身份――是不是游客――来进行界定,因此,它是一个以游客为核心,围绕食、宿、行、购、娱、游等消费活动开展经营活动的产业群的集合,包括旅行社、旅游景点、饭店、商场、交通运输部门等众多的实业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一直是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3.9亿人次,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9. 8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 7%左右,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开办高、中等旅游教育院校达1207所,在校生近46万人。

旅游市场营销是以旅游消费需求为核心,通过分析、计划、执行、控制和反馈等功能来协调旅游经济活动,从而有效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旅游顾客的需求,为旅游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态过程。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培养大批实用型的旅游营销人才对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水平,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尽管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十分迅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旅游营销的观念、方法和手段都显得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同行间盲目降价竞争、法制意识淡薄、网络营销滞后、缺少长期营销战略、忽视品牌营销等问题,造成我国旅游企业规模偏小,盈利能力差,缺乏竞争优势。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必须加大旅游类专业营销人才的培养力度。当前,专门为旅游行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旅游类高职院校正在成为此类人才最重要的培养机构,但这些院校旅游营销专业方向的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难以很好地迎合旅游业的发展要求,高职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未得到体现,本文站在企业人才需求的角度,通过对旅游业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了该专业的人才应当具备的知识技能,并探讨了在学校培养阶段有效达成这些教学目标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一、我国旅游营销人才的需求与现状

旅游业是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景点、旅游交通服务等多类业态的产业集群,它们无一例外都需要旅游营销专业人才承担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宣传、销售等工作。2004年湖南省进行了一次有关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抽样调查,在回答“企业最急需哪类人才”这一问题时,52.39%的旅行社样本、61.97%的酒店样本和56.25%的景区样本选择了“市场调查、营销策划人才”。在学历期望的选项中,38.3%的旅行社样本和52.11%的酒店业样本选择“大专及以下”学历。这项调查表明了对专科层次旅游营销人才存在巨大的现实需求。

从需求层次的角度来看,旅游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结构的需求分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型:即营销决策、营销业务与管理、基层服务营业人员。高层次营销人才主要来自研究生和本科层次,但我国大学教育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大多重理论而轻实践,也就是趋向于宏观管理、教学和科研,不能满足企业对营销和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初级营销人才主要来自中专、职专层次,该层次的人才培养受学生自身素质影响,往往只能具有单一操作技能,只能从事基层服务营销工作,而不能从事相对复杂的市场营销业务与管理工作。相形之下,具备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实践应用能力突出的专科类人才比较受企业欢迎。就专业教育背景而言,旅游企业中科班出身的旅游营销人才非常少,其教育背景主要有三类:一是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若干年实践工作后转到营销部门,这一部分比重较大;二是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在旅游企业就业;三是其他专业如外语、企业管理等专业。这样的营销人才结构不能同时兼备旅游、营销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增加了企业培训成本和其他隐性成本。总之,旅游企业目前最缺乏的是同时具有旅游和营销理论知识基础、实践活动能力突出的复合型营销业务骨干人才。

二、旅游营销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

(一)知识结构。包括:1.具有旅游专业和营销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外语知识。2.具有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景点规划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3.具有历史文化、道德传统、风物民俗、音乐美学、地理交通等方面人文知识的一定积累。4.旅游营销的法律法规知识。

(二)能力结构。包括:1.基础能力。(1)外语应用能力:能够读懂与旅游营销工作相关的英文资料,可进行日常的英语口语交流。(2)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使用OFFIC软件,达到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3)写作与表达能力:能够撰写营销调研报告和其他文书。(4)沟通协作能力:与销售团队成员沟通协作,达成工作目标。(5)应变能力:适应环境变化,方法灵活。(6)创新能力:不拘泥于陈式,求新求变。(7)再学习能力:善于发现自身不足,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2.专业能力。(1)市场调查能力:能够通过实地和文献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场信息,为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提供支持。(2)旅游营销业务能力:懂得运用营销理论进行旅游产品营销,开展市场调查与分析,以及营销策划、广告促销等方面的工作。(3)旅游服务工作能力:有旅游企业基层服务岗位的实践经历,具备旅游服务人员的基本业务能力。(4)社交礼仪与公关能力:掌握基本的商务礼仪,具有建立和维护公共关系的意识和技巧。

(三)素质结构。包括:1.品德素质:恪守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遵从以“诚信、公平、竞争”为核心的现代商业伦理,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富于进取心,具有积极的财富观和价值观。2.文化素质:具备由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知识三者共同构成的良好知识体系,以及与之相应的良好个人修养。3.心理素质:乐观、坦诚、包容,敢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失败与挫折。4.身体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保持健康的意识。

在与能力需求有关的专项调查中,“创新能力”得到了平均超过70%的认同,高居第一,反映了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环境复杂多变的时代,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期望。“沟通协作能力”得到了60%的认可,说明营销工作作为一种人际工作,必须与客户交流,与同事协作,“旅游营销业务能力”则排在第三位。这些调查结果可以成为高职旅游营销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

三、当前高职院校旅游营销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技术能力强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高职旅游营销专业在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方面应该有三个重点要求: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二是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从旅游营销就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三是突出实践环节教学,培养旅游营销、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性人才。但上述目标在高职院校的旅游营销教学实践中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成为最突出的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未突出旅游特色。目前,高职高专旅游市场营销专业多以营销理论课和工商管理课程为主,旅游类课程并未被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以理论传授为主,旅游特色并不突出,培养的学生与一般的营销专业学生没能明显的区别,懂得一些营销的基本理论,但对旅游产品并不真正熟悉,大大影响其市场营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服务区域经济与旅游业的特色强调不多,体现不出高职旅游院校的鲜明个性。

此外,高职高专旅游营销教学计划几乎是普通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的翻版,有的甚至是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的缩编,连高职教育的特点也没有体现。教学大纲没有统一和规范,教学内容和方法单调,专门的市场营销专业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雷同。

2.人才培养没有体现就业导向。前文概括了市场对旅游营销人才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要求,但鲜有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加以研究,并制定详尽的计划达成培养目标,造成教学与岗位要求的脱节。在培养模式上,高职院校的旅游营销专业教学计划中只安排了一些简单的教学实习和综合实习,总体上仍以封闭式教学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走出校门,了解社会,了解旅游行业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此外,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整理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普遍不高。虽然当前旅游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看好,但经常是到岗不能马上上岗,企业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培训。

3.实践性教学是旅游营销教学的最大弱点。多数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未得到充分重视,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形同虚设。学校对教学实践环节的管理没有形成制度,缺少激励措施。该专业的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许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承担教学业务,实践经验普遍不足。另外,高职院校营销实践教学条件普遍较差。硬件方面缺少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高职招生规模扩大后,问题更突出,软件方面缺少系统的实践性教学教材、案例、背景资料、模拟实习用的全套单证等。最后,营销的实习和实训是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实际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四、高职旅游营销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

1.教学思路作出积极调整,推行“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为两条主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交替。在旅游营销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增加实习实训课时的比重,将其所占比例由20%(含毕业实习)提高至35%左右,并对实践教学的形式、内容、师资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课堂授课,应提倡新型的互动型的能力教学,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学校应为此制定激励措施,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

2.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学院按照旅游营销学生的培养要求并推出不同层次的模块教学计划,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模块组合,从而实现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特点的培养。高职旅游营销课程可以设置6大模块,分别是“营销专业、旅游专业、企业运营、综合技能、实践课程、人文社科”,每一个模块由一系列的课程组成,学生可灵活选择,但必须修满每个模块的学分和总学分。

3.大力推广和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思路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旅游营销的教师不仅要把已有的教学方法用熟用透,而且还要善于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方法,推陈出新,其中,课堂实践教学又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模拟实训法在课堂上创造(仿照)一种同实际活动类似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其实践技能,这些传统方法在旅游营销课程的讲授中都大有用武之地,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

4.建立起完整的营销实训体系。实训(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营销技能的核心教学过程。实训(践)教学注重针对性,采取循序渐进、综合强化、不断提高的策略。整个实训(践)教学可分为三段式:单项模拟实践项目是以学生小组形式进行自主营销实践,在这一环节,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实施相应的实训项目,并对成果予以评价;分组自主实训是将3~4名学生分为一小组,由教师联系企业或学生自己找单位联系小项营销业务,并自主完成相应的营销实务,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随时和各小组保持联系并适时现场指导;在综合实训阶段,学生被安排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实训,一般仍以小组形式独立顶岗,实训效果由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按评判等级评判。

5.为学生搭建理想的营销实践平台。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的选择,这种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能够上升到“产学结合”的高度,做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那这样的机制将使得学生的实践得到更充分的保障,收获也更大。旅游业的季节性特点使得旅游企业的经营具有天然的周期性,当旺季到来的时候,旅游企业往往面临人手短缺的局面,而在经营淡季,企业人员大量富余。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丰富的人才资源成为企业天然的人员调剂库,而短期的企业实践又正是学校所需要的。

当前,校办实训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实践场所正逐步被高职院校所接受。实训公司是由市场营销专业组建,模拟现代企业制度,由专业老师指导,让学生自主经营管理,以定向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实训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特点是把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直接与企业的实际经营运作结合起来,实行“课堂+公司”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江西旅游商贸学院就酝酿依托该校在本省旅游行业中的影响力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成立自己的旅行社以及旅游资源开发公司,将其作为学生实践的前沿,旅游营销的学生自然能籍此发展自己的才干。

参考文献:

[1]曾博伟.从统计定义出发 深化对旅游的认识[J].人文地理,2006,(4).

[2]湖南省统计局.张家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6).

[3]刘世杰,王立纲.旅游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旅游,20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统计公报[EB/OL]. http:// stats.省略.2007-09-27.

[5]李勇.我国旅游市场营销问题初探[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4).

[6]陈特水,殷章馨.论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行业需求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6).

[7]王亚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之管窥[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7,(1).

[8]王娜玲.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公司模式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7,(2).

[9]周梅华,昌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篇9

[关键词]798艺术区;旅游吸引物;文化旅游;中外游客;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3-0057-06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东北方向的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是原国营718联合厂的电子工业厂区所在地。该联合厂由798等数个工厂组成,建于1951年。1989年,工厂由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的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工人大批下岗,各厂均出租部分闲置厂房以渡难关。

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的隋建国教授租用了798工厂空置厂房作为雕塑车间。这一举动后来被认为是798艺术区发展的伊始。此后,陆续有一些艺术家进驻。

2002年,中外艺术家进入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段。他们在此创建自己的艺术工作室,推动了798艺术区在短时期内的迅速形成。2003年798艺术区举办了以“再造798”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规模空前,从此,798艺术区声名鹊起。2003年年底,土地所有者七星集团开始在798艺术区周边展开拆迁行动,希望把土地卖给地产商,以解决企业自身下岗、退休工人的安置问题。200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朝阳区委、区政府,市区两级的人大、政协,以及规划等部门陆续到798参观、视察、调研,而后决定保留798艺术区。

2003年以后,到798艺术区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购买艺术品的人越来越多,已经对到北京的中外游客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日益成为了北京市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北京被美国《新闻周刊》入选为“世界上最有风格的12个首都”之一,而798艺术区的存在和发展是入选的重要原因之一;2004年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夫人纳黛特・希拉克参观798艺术区之后,把这里称为中国正在苏醒的标志;2006年,798艺术区被国家正式评为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2007年,798艺术区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根据有关报道,美国CNN最新调查显示,798艺术区已经成为外国人到北京的第二目的地,在此之前,798艺术区已经被外国旅游者列为仅次于长城、故宫的第三个必须前往的景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考察2008年奥运会的准备工作时,也慕名专程前往798参观。现在,通过官方渠道要求在2008年安排参观798的奥运代表团就有30多个。2007年5月1日,世界著名的西班牙富拉剧团在798艺术区举行实验戏剧《帝国》的全球首演。

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废弃工厂区,在没有经过旅游开发规划部门预先设计的情况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成为了外国旅游者的热门景点,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笔者基于这一现象,对798艺术区进行了相关的考察。这一考察集中在对到访798地区的中外游客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市场中需求者的动机和偏好的了解,来考察798艺术区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价值所在。我们希望以此来探究这一地区是如何成为目前这个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的,很显然,它所成功的一般特征,应该对国内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

我们在考察798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意义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在问卷设计阶段,笔者除实地调研考察,从各种途径搜集与访问者需求动机及偏好相关的信息外,还特别参考了2005年9月北京市旅游局撰写的《“798艺术区”调研报告》中与访问者需求动机与偏好之相关题项。

正式调查发放的《北京(大山子)798艺术区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卷主体,共涉及了16道与访问者需求动机及偏好相关的问题;第二部分为个人信息,共计6道题。

正式调查采用以实地发放纸质调查问卷的方式。2007年3月底至4月初,调研小组针对798艺术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具有不同消费能力的中外访问者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此项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有效率为80.55%;其中,针对中国访问者发放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有效率为80.00%;针对外国访问者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61份,有效率为81.33%。通过推断798艺术区中外访问者所占比例的置信区间得出: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中外访问者样本所占比例的允许误差为8.04%,即798艺术区的中国访问者占49.89%-65.97%,外国访问者占50.11%-34.03%(推断过程见附录)。

关于798艺术区访问者需求动机与偏好的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在被访问者总体中,19.31%为艺术工作者,34.48%为艺术爱好者,46.21%为一般访问者。其中,在中国访问者中,48.81%为一般访问者,27.38%为艺术爱好者,23.81%为艺术工作者;在国外访问者中,42.62%为一般访问者,44.26%为艺术爱好者,13.12%为艺术工作者。

三、对中外游客的基本分析

1、关于中外游客到访798的动机与偏好

在调查中,我们使用了到访798艺术区的目的、对798艺术形式的偏好和看中哪些798艺术区的特质等几个选项,来主要考察中外游客的动机与偏好的情况。由于这部分我们使用了多项选择,因此,我们主要用一般的比例分析方法来说明中外访问者被调查的情况。

中外游客到访798艺术区的目的参见表2。

在表2中,中国访问者和外国访问者访问798艺术区的目的基本一致,均为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沟通以及购买艺术品等。

然而进一步的细分和归纳汇总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外艺术工作者都以观摩学习和交流沟通为最主要的访问目的,但他们各有偏重,外国艺术工作者注重观摩学习,中国艺术工作者更注重交流沟通。在一般访问者中,中国访问者主要体现为一般性的观赏,其他比例均较低,而外国一般访问者在各种选项中的比例则相对平均,可见,外国访问者不仅仅注重一般性的观赏,他们更热衷于各种体验活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外国各类别访问者的购买艺术品比例均高于中国访问者。

当进一步探究中外访问者对798艺术形式的偏好时,我们发现,798艺术区的设计对中外访问者最具有吸引力(51.03%),其次分别是绘画(41.38%)、雕塑(34,48%)、摄影(28.28%)、行为艺术 (22.07%)、其他(15.86)。在中外访问者的对比中,除了对摄影这一艺术形式的关注度存在较大差异外,在其他方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图1)。

由此可见,无论中国访问者,还是外国访问者,在对798艺术区艺术表现形式的认同感上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798艺术区的哪些特质为中外访问者所看中呢?我们的调查显示,中外访问者所看重798艺术区的特质依次为:文化氛围(70.34%)、艺术价值(52.41%)、建筑风格(34.48%)、商业开发价值(17.93%)、历史价值(14.48%)、知名程度(11.03%),以及地理位置(5.52%),且中外访问者没有明显差别。

综上所述,吸引中外访问者的主要特征是798艺术区的文化艺术体验与感受。

2、关于中外游客对798信息的获取途径

我们的调查显示,亲朋好友是中外访问者公认的最主要的信息来源途径;旅游中介组织(包括旅行社)则极少成为中外访问者获取798艺术区相关信息的来源途径;中国访问者较多从电视广播这一途径获取798艺术区的信息,而外国访问者较多通过报刊杂志获取相关信息(表3)。

通过中外访问者对798艺术区信息的获取方式上,我们不难看出,798艺术区作为旅游吸引物是在不为旅游经销商所知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到访的游客属于散客旅游群体。

3、关于中外游客在798的逗留时间与消费

我们利用交叉量表的分析方法,对中外访问者在798艺术区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支出进行了相关分析,其结论是:中外访问者在798艺术区停留时间大体相同,主要集中在2-5小时,相比之下,艺术工作者比一般访问者和艺术爱好者的平均停留时间稍长一些。对于798艺术区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的自发形成的文化艺术区来说,这已足能证明798艺术区的吸引力及其未来发展潜力。而在消费支出方面,中国访问者在798艺术区的消费支出以0-300元居多,平均花费760.60元;外国访问者的消费支出以100-300元居多,平均花费844.03元。可见,798艺术区的访问者具有消费能力强的特点,外国访问者比中国访问者的平均消费能力略强一些。我们曾经在2004年对北京市高端休闲旅游市场研究时,对高端旅游市场的平均花费作过定义,即一个游客每人每天平均花费在500元人民币以上的旅游者,可以被认定为高端休闲旅游消费人群。而这里我们对照着这个定义,访问798艺术区的中外游客在平均半天的逗留时间里,每人的平均花费均超过了这一水平。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能够提供游客充分自由体验的旅游景点,往往是游客的消费支出更高。

4、关于中外游客对798的总体满意度评价

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我们采用了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的分析方法。

为了准确地了解中国访问者与外国访问者对798艺术区的总体满意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首先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均值的t检验,结果分析如表4和表5所示。

表4说明了中国访问者和外国访问者对798艺术区的总体满意度的均值分别为3.55和3.62,二者样本均值存在着差距。

表5列出了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F=0.586,显著性概率P=0.445>0.05,所以,可以得出假设方差相等成立,即两个总体的方差相同;此时,均值差的显著性概率P=0.446>0.05,所以,我们认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两个组的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中国访问者和外国访问者在总体满意度上没有明显差异;同时说明,样本问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是由样本造成的。

在确定了中外访问者在总体满意度评价没有明显差异的前提下,我们从交通条件、停车区域、环境状况、卫生条件、规划布局、艺术表达形式和宣传推广力度7大方面来测算访问者的感知评价。

图2表示了访问者感知评价的平均值折线图。平均值代表了样本总体的平均态度,总的来说,访问者对环境状况(3.66分)、规划布局(3.64分)和艺术表达形式(3.99分)的感知评价均高于总体满意度,最高为艺术表达形式;而对交通条件(3.39分)、停车区域(3.28分)、卫生条件(3.37分)以及宣传推广力度(2.88分)的感知评价均低于总体满意度,最低为宣传推广力度。这说明,当旅游吸引物能够为游客提供出足够的特殊体验和环境氛围时,即使没有进行充分的宣传营销,访问者仍然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

为了找出影响访问者对798艺术区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我们又以交通条件、停车区域、环境状况、卫生条件、规划布局、艺术表达形式以及宣传推广力度为解释变量;以访问者对798艺术区的总体满意度为被解释变量,在检验数据满足多元线性回归的基础上,运用SPSS12.0软件来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6、表7和表8所示。

表6是描述统计量,可以得出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从这部分结果看出:相关系数R=0.799,判定系数R2=0.639,表示因变量“总体满意度”有63.9%可以由自变量“感知评价(7个方面)”来解释;调整的判定系数R2=0.621,回归估计的标准差=0.360,可以看出此回归的拟合优度还不是很高,这也说明多选解释变量还不是很全面。

表7是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多元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这部分结果显示:统计量F=34.673,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5,说明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是明显的,因变量“总体满意度”与自变量“感知评价(7个方面)”之间确有线性回归关系。

表8是回归系数分析,可以得出多元回归模型系数的显著性。从这部分结果可以看出:艺术表达形式的检验统计量t=5.837,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5;宣传推广力度的检验统计量t=4.827,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5;环境状况的检验统计量t=3.116,显著性概率值P=0.002<0.05;交通条件的检验统计量t=2.964,显著性概率值P=0.004<0.05。由此证明,艺术表达形式、宣传推广力度、环境状况以及交通条件对访问者总体满意度有着显著性的线性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访问者对798艺术区的总体满意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总体满意度=0.230×艺术表达形式+0.157×宣传推广力度+0.141×环境状况+0.122×交通条件。

在上面的方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艺术表达形式对中外游客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影响最大,其影响因子为0.230。由此可以看出,798艺术区的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和内涵决定了798艺术区对游客的吸引 力,如果能够很好地保留这个艺术区的创意氛围和自由空间,该艺术区的文化旅游价值就能够得到旅游访问者的认可。

四、我们的结论及引申的问题

798艺术区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区如何被转化为艺术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附带产品,就是它成为了城市文化旅游的资源,成为了城市文化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关键的问题是,它是一个市场自然生成的产物,而不是人为规划的结果。

实际上,类似798艺术区的现象在国外并不罕见。以美国纽约为例,20世纪40年代,美国纽约休斯敦街的南端有一个无人居住的废弃工业厂房仓库区,被称为Loft,一批贫穷的艺术家与设计师因为缴纳不起市区住房的昂贵租金,纷纷入住这里开办工作室,开始了他们自由的现代艺术创作。从此,Loft成为了现代艺术的一种符号,也被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后来这里被人称为“SOHO”区,全称为“South ofHouston Street”,SOHO已成为纽约美国现代艺术的发源地。同时,由于SOHO区的形成,各种艺术、文化、媒体很快驻守当地,接着,购物人潮及观光客大批涌来,自此,这一萧条的城市街区显现出了勃勃生机。美国纽约的SOHO区也是一个并没有进行规划而自发形成的旅游吸引物。

798地区原有资源的特性,就在于它的艺术功能和文化氛围,以及它所保持相对淳朴的建筑风格和开放格局,让游人能够在其艺术的表达中自由自在地徜徉,来体验它的艺术魅力。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旅游现象。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文化旅游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解释。从民族学角度来看,文化旅游可以定义为“基于需求一种全新的深层次文化经历,无论是在审美、知识、情感还是心理方面都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Reisinger,1994:24)。而从人类学角度来看,文化不仅仅是文化中心或旅游吸引物,让当地人表演的一些宗教仪式、典礼或舞蹈,文化旅游的更丰富含义在于这些活动与许多不为人们所熟知的传统习俗密切相关,也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Fridgen,1996)。玛萨森(Mathieson)和沃(Wall,1982)认为文化包含了行为的条件及其产生的结果。

篇10

我校刚提出教学改革的时候,不少领导和教师都提出质疑:教师反复教,学生都不会,现在让学生自主学习,行吗?有教师说:“学生基础这么差,教学设备又落后,新课程教学改革肯定要失败。”笔者认真分析了他们的质疑和想法,同时对教师进行了调查,大致原因有四:一是教师习惯了传统教学,不了解课程改革新理念;二是教师仍然担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没有一套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四是学校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因此,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让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一、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课改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具体组织工作由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务处领导指导并协调各年级各学科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工作,教研组和备课组协助教师学习掌握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组织教师实施,学校四位校长都必须对教学改革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新课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沟通、反馈并研究对策,指导教师修正教学方案。

教师新课程教学改革热情的高低、方法是否对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能否以身作则。笔者提出四位校长在新课程改革管理上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吃透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积极投身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必须抓好一个课改教研组,参加所抓课改教研组规定的课改教研活动;必须参与课改课题研究;必须为课改教研活动作专业引领,能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中层干部受校长们的影响,行动不懈怠。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教师逐渐领悟新课改理念,对教育教学原理、教材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加大了钻研。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得有兴趣了,反过来又催生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教师对课堂突发生成的处理能力也提高了。同时,教师的探索积极性又给新课程教学改革增加了活水。

二、制定多元的课堂评价,制订学校的激励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有学习的兴趣。要想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就必须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一)实行学校管理和课堂评价新标准,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

教研组和备课组不仅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更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实践团队。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专门制定了对教研组和备课组以及课堂教学的多维评价标准。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课改课题研究相结合。即要求学校所有教研活动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二是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课改教研活动,如课程培训、教材培训等。同时课改教研活动中要求做到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

学校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推行集体备课制,备课方式是“分块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修改、个人反思”。教师要积极参与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勇于表达思想,平等交流,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及时解决教学困惑,让每一个教师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学校还先后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师徒结对制、教师外出学习讲座制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新课程改革活动,提高课堂质量。

(二)稳步实施新课改,让教师成为课改的推动者

有了新课程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如何推进新课改才能让学校稳步发展,这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学校对新课改进行专项调研,形成新课改调研报告,学校领导特别是教务处领导认真研究调研报告,最后决定从初一到高三的每个年级选取2个班为课改班,课改教师由学校选定和个人报名相结合,第一学期进行开放探讨,第二学期进行修正、再实践、汇报和评估,根据新课程评价标准对课改班与普通班进行对比,再决定新课改如何推进。第三学期再在全校推行成熟的课改模式。让教师在课改路上能积极探索课改问题,享受课改的快乐教学,乐意成为新课改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三、探索新课堂教学范式,让课堂呈现学生原生态的活力

课堂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自主生成、探究生成和动态生成,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生成、参与生成和在学生活动促进下的突发生成,这样的课堂自然就会呈现学生原生态的活力。

(一)相机诱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多元思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要看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情,不要忽视学生的缄默知识,诱导学生探究问题。对简单的知识要让学生自主领悟,放手给学生主动学、主动生成结果、主动发展;对有规律的知识可以选取其中精彩一处加以点拨,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其他同类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生成;对复杂的知识要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的点拨适可而止,不要教师以讲代教,教师应“授之以渔”,让学生自己体会问题的实质;课堂上可设置游戏、对白、模仿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情景创设,获得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教师必须允许学生自由质疑,自由发言;要多创设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小组学习中,不仅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也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教学相长,催生师生探究问题的激情和个性思维,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既育人又推动师生个性发展的目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要充分倾听学生的观点。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发表不同观点的机会,鼓励学生想到什么说什么,在他们讨论时,教师要及时发现精彩发言,捕捉富有创意的观点,从中进行个性化评价,再进行点拨,诱导学生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多元评价,尊重学生个性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潜力,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课堂评价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多元评价。

课堂评价要尊重学生,因人而异,鼓励为主。学生在探究问题时肯定会出现丰富多彩的观点,教师对学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对独到、精辟的观点要肯定;对不到位的观点,要鼓励;对错位的观点要引导,委婉地指出不足,找出优点加以表扬,树立学生发表看法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教师的课堂评价还应多样化,要不断变化,调动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营造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形成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时时充满活力。

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师生自主探究和共同发展。

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利用校本资源的独特性,通过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要把开发校本课程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要求教师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融合和改进,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特色化,同时结合地方和学校的历史、地方风俗、民间传说、旅游景点等开发新的校本课程。例如:《客家文化研究》《游泳与救生》《客家人家》《人际交往应注意的礼仪》《电影人物欣赏》等。这样,教师通过开发多元、个性的校本课程,既给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多元知识,让他们对本土文化有认同感,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