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管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管理思想落后。中国烟草行业实行的是烟草专卖制度,烟草公司长期依赖专卖制度形成的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由于利润高、公司资金富足,一般不关注烟用物资的管理问题,在烟用物资的管理上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思想。在物资的采购、配送和仓储管理上都没有进行改进,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家承诺要逐步对国外资本开放中国的烟草市场,竞争压力增大,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思想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竞争环境的变化,亟需改进。2.烟用物资调拨、配送流程不合理。烟用物资一般由市公司负责采购,然后由市公司负责建立物资分配方案,并组织从市公司仓库向县公司仓库进行调拨;之后再由县公司向各烟草站进行调拨和配送,最终发到烟农手里,整个过程经历四、五次中转,产生了不必要的物资装卸、运输成本。同时,装卸过程多,产生的物资损耗也就多,这些损耗不仅产生直接成本,还增加了新的采购和物流成本。因而,物流配送流程的优化对于烟草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积极意义。3.仓储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水平低。仓库面积不足、仓储管理方法落后是目前烟草行业仓储管理的普遍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县公司和烟草站仓库面积不足,在部分烟草站存在存储烟用物资时由于仓库面积不足而直接将烟用物资存放到烟叶仓库的情况,这造成烟叶仓库的环境恶化,影响到烟叶的标准存放条件,并有可能最终影响到烟叶的质量。同时,仓储管理的方法落后,没有合理的登记备案制度,管理数据获取效率低,仓库管理人员因为未能准确把握烟用物资的进库日期而先发放新入库物资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了不必要的烟用物资过期损耗。总体而言,烟草公司目前的烟用物资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水平较低。4.信息传递不通畅。由于目前的烟草公司组织结构的设置大部分沿用国有企业的模式,属“金字塔”式结构,这一方式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慢、效率不高。信息传递不通畅给物流配送和仓储管理带来负面作用,增加了可能的管理失误,造成管理成本升高。更为严重的是,信息传递不通常,延长了企业对于市场的反应时间,影响到企业的形象。5.管理制度不完善。烟用物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由于人员的不足,在部分烟草站,存在烟用物资的发放、收款和做账都由物资管理人员一人完成的现象。员工的工作任务设置不合理,烟草站基层员工工作任务繁重,常一人兼几人工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管理考核制度的制定没有根据烟用物资管理运营的实践进行制定,考核的方式缺乏可操作性,导致考核流于形式,或者考核结论不科学,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当前烟用物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在管理模式的构建中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烟用物资管理模式优化对策分析
1.解放思想、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烟草行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变化、认真学习国家关于烟草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方针。只有管理者认识到竞争的残酷性,才可能在思想上对烟用物资的管理引起重视,同时,只有重视了,才可能关注管理思想的变革。所有的企业变革都是一次思想的革命,烟草行业要抛却垄断者的姿态,张开双臂迎接市场的挑战。要在烟用物资的管理上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要树立系统的理念、整体思考的方法,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的检验,要有进行彻底变革的勇气,只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在方法上学习先进、在行动上脚踏实地才能做好烟用物资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2.优化烟用物资“物流管理”模式。对现有烟用物资调拨和配送模式不能拘泥于局部的改良,要利用现代“物流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对现有流程进行彻底的分析和根本性的重新设计。对烟草公司烟用物资采购及调拨流程进行调研,掌握并绘制烟用物资采购及调拨管理的流程图,从宏观的层面掌握烟用物资管理的总体内容和框架。针对烟用物资的配送环节过多、设计不合理、运输成本过高的情况,重点研究物资调拨过程中不必要的中转流程,降低装卸成本和物资损耗。根据烟草公司的现有的流程和调拨节点分布,对关键业务流程和具有时间序列关系的环节进行标注,通过数学的方法,利用运筹学理论,对烟用物资采购和调拨流程及网络进行设计、优化提出烟用物资“物流管理”模式。3.建立科学的仓储管理模式。仓储管理是烟用物资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仓储管理存在库房面积不足、人员不足、物资过期、保管不善等现象,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在现代仓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借鉴成功的仓储管理经验,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仓库。研究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立可以操作的仓储管理工作流程,减少冗余的操作环节,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搬运和转移,降低物资损耗。建立科学的仓储数据管理体系,建立信息化的管制模式,减少数据录入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信息化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有效管理烟用物资的保质期,存储位置获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研究的成果,设计并建立标准化的仓库和仓储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化操作,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面积,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减少物资的搬动和损耗,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4.优化烟用物资“信息流”管理。目前,烟草公司烟用物资的信息管理主要通过传统的渠道,分级向先进行传递,中转过程较长,流转速度较慢,效率不高。优化烟用物资“信息流”管理需要重点研究烟用物资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采购、物流、管理、资金传递等信息的输入、存储、传递和保存等。研究最适合的信息输入和传递方式,要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和新媒体,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信息流”的优化将直接提高“物流”“、资金流”的管理效率。5.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对于模式创新研究的成果要通过制度的方式保存下来,科学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减少沟通成本,也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对烟用物资管理的工作任务,管理制度等进行分析,通过访谈和专家咨询,总结经验,改进不足,首先要优化各级单位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其次,要建立有针对性的考核和激励制度,通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来提高管理效率。此外,要寻求与供应商建立科学的采购模式和物流配送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建立以安全、便捷为导向的资金流管理模式,并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VMI 冷链物流 优点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鹤: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268-02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反季节果蔬和水产品为代表的高价值量农产品冷链迅速兴起。农产品及水产品具有的鲜活性、易腐性、易损耗性的特点,决定了其物流过程中的实效性和保质性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基于这种背景下提出了基于VMI管理的冷链物流模式。
一、冷链物流简介
所谓冷链物流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获(采摘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保质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品质和安全.防止污染。减少损耗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它由冷冻(预冷)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冷链物流系统(图1所示)。
根据储存温度的不同,可将冷链物流产品分为三种:分为冷冻产品,如冰棒、冰淇淋和速冻饺子和包子之类的温度要求在-10度以下保存的产品;冷藏产品.如鲜奶、酸奶、果冻、奶油等温度要求在2-80度保存的产品;恒温产品,如巧克力、糖果类的温度要求在10-15度恒温保存的产品。根据产品的性质不同也可以将冷链物流产品分为三种:初级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禽蛋类等;加工食品,如速冻食品、奶制品等;药品,如疫苗等。本文主要以农产品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为例。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模式的研究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其滞后的原因
1.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仅果蔬这一类每年损失就达1000亿元以上。而发达国家蔬果流通率达到95%以上。肉禽类和水产品流通率均达到100%,流通中的损失率不到4%。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而我国冷链物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巨大.就整个物流费用就占到易腐食品成本的60%,有的易腐食品售价中甚至有高达70%是用来补偿物流过程中损失的货物价值。
我国各类食品的年产量达lO亿吨。占世界食品总量的16%,肉类、水果类、水产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而用于冷链配送的车辆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汽车冷藏车辆约3万辆,只是美国的1/7,日本的1/4。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铁路冷藏车辆只有6900辆。占全国总运行车辆2%,而且大多数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辆。规范的、保温式的保温冷藏车辆更少。我国的冷库容量及低,很多的冷库仅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储藏。
2.我国冷链物流滞后的原因。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相当落后。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的农产品并未实现冷链运输。配送中心多数是常温仓储,没有专业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空间利用率和年利用率均不高。布局不合理,设施陈旧,部分冷库属于无证设计与安装.设计不尽规范,缺乏统一标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冷链运输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太落后,大多数属于机械运输式配送。导致流通过程中损耗巨大。
冷链物流的软实力跟不上。我国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大多数的冷链产品物流配送都是由经销商或零售商自己实施的,冷链产品的物流还处于自营式物流为主导。冷链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总体规划,造成冷链产品物漉的横向合作和纵向协调不够,没有建立战略技术联盟。无法实现上下企业的互利共赢。冷链技术人才缺乏,导致冷藏专业技术落后,而已掌握的冷链技术由于各种原因在目前还得不到很完全的应用,致使冷链成本居高不下。信息网络和服务网络不健全,无法保证供应链上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顺畅传递。
三、基于VMI管理的冷链物流模式探讨
冷链产品的物流配送一直是导致我国冷链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同时因为关系到冷链产品的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配送模式的研究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VMI是指供应商库存管理。在供应链环境下,由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等上游企业对众多分销商和零售商等下游企业的流通库存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其主要思想是实施供需一体化。
1.基于VMI管理的冷链物流配送管理模式。我国目前冷链物流的配送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主导运输的物流配送,此种方式中生产者、经销商和分销商之间只是普通商家与客户关系,冷链产品需要的特殊保存环境也得不到保证,基本都是常温保存与常温配送,供应链环节之间没有分销商的销售与库存信息共享,仅仅是简单的订单与发货信息传递;还有一种是自营式物流配送,经销商和分销商(超市)自己实施物流配送,此种方式中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要求生产者、经销商和分销商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都要有一定的的库存产品(多数都是在常温仓库或机械式冷冻仓库中保存)以备销售,冷链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环节之间缺乏衔接.企业之间无法实现互利共赢。
本文设计一种以专业仓储配送中心为核心的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如2图所示):冷链食品的生产者(农民)将取消自己的初级产品库存,只负责生产,预冷机构或加工机构只负责中转,可增加部分初级产品库存用于当前的加工成为半成品(农产品具有特殊性,消费者对于初级农产品、半成品、库存产品都有需求,购买之后都可以直接或是加工后食用,因此此处的半成品,主要指已经加工一半或已经加工好的但未放人专业仓储配送中心的产品);仓储配送中心可以作为经销商的角色,担任供应链上的蓄水池重任,负责整个供应链上产品的库存仓储,并联合物流运输中心负责为分销商调拨配送;超市和菜市场只作为分销商的角色,保持较底水平的库存以备流通。生产者、加工机构、仓储配送中心和分销商共同分享消费者的需求信息。
2.基于VMI的冷链物流运作流程。基于VMI管理的冷链物流运作流程如图3所示。(1)分销商(超市)将库存余量与每日销售量等信息传递给仓储配送中心;(2)酉己送中心将(1)中的信息及自己的库存信息与生产商共享;(3)仓储配送中心利用VMI系统对分销商的需求量进行预测;(4)配送中心根据VMI系统预测的需求量预先为分销商确定补充库存策略及生产商的生产策略性评估建议,计算出原始订单,并将原始订
单传送给生产商安排生产计划;(5)生产商对分销商的需求量进行策略性的评估,评估供给的增加与减少,并对自己生产、加工的产量进行调节;(6)配送中心根据原始订单和实际库存量修正形成仓储配送订单.然后根据物流管理系统计算出经济的运输安排,并将此订单和运输安排传送给分销商;(7)分销商队仓储配送订单的核对和确认,并将正式订单传递给经销商;(8)仓储配送中心根据正式订单,安排配送作业,并通知分销商已发货通知;(9)分销商依据仓储配送中心的发运信息,对产品进行验收入库;(10)配送中心根据发货后的库存水平和生产商生产的产品来安排车辆补充自己的库存。
3.基于VMI的冷链物流管理模式的优点。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1)从供应链的全过程来看,降低了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费用。集中仓储,集中配送。能减少冷库节点和仓储费用,集合有限冷藏车配送的能力.配送更多的冷链产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2)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更加具协调性与敏捷性。基于VMI的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增强供应链结点(农民。加工机构、仓储配送机构、分销商)间的紧密性。同时也提高了其整体供应链的敏捷性与协调性,对市场需求具有更快速的响应力。(3)供应链结点企业间衔接更加紧密,加强生产商(农民)和分销商间信息的共享与实时传递。有利于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民通过分销商了解每日销售信息和当前市场需求是什么,可以进行更为准确的生产和供应计划,从而降低了牛鞭效应的影响。(4)生产商(农民)的产品库存都转移到了专业的仓储配送中心,减少了仓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让农民能专心于生产而不用愁仓储和销售,使得原本由生产商库存控制与管理问题实际上就转化成了经销商的专业化库存控制问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能得到更好的控制。(5)经销商(以及生产商)对分销商的库存进行管理,降低了分销商的平均库存量,使分销商专业于销售而不用愁冷链仓储技术,并且使得有计划的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模式得以实现。
篇3
关键词:仓储 信息管理 JavaBean技术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1引言
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仓储运输环节从生产经营中脱离开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其面向的客户的数量、类型、需求都在不断的挑战着仓储服务理念。仓储管理作为物流行业的核心成为众多物流企业升级的关键制高点,信息系统的建立必然能够极大改善物流的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改变传统仓储的内耗模式,是仓储管理发展的必然途径。
2 JavaBean技术
JavaBean技术:JavaBean是一种JAVA语言写成的可重用组件模型,本质上是一个类,遵循共同的接口格式,以便于使函数命名、底层行为以及继承或实现的行为,可以把类看作标准的JavaBean组件进行构造和应用。JavaBean数据库访问组件技术主要用于封装业务逻辑、数据库操作,有效的降低不同类型数据库访问需要开发不同的代码,代码的重用性、可移植性强。
3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
3.1需求分析
仓库是物资流通供应链的最重要的环节,从业务角度来看,仓库要完成货物的入库、货物的出库、货物的管理、仓库的管理以及货物的相关统计分析盘点等工作。但是随着物资种类以及规模的增长,传统手工台账记录管理的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目前数量级的数据信息操作,建立动态、准确、高效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基于基础数据的主线业务和数据挖掘、统计功能是当前迫切的需求。
3.2系统设计
基于JavaBean的港口仓储管理系统采用分层体系架构搭建方法,从底层到顶层依次有数据层、业务逻辑层以及应用层。应用层为仓储管理系统,提供用户应用系统界面并能够完成在线交互操作;业务逻辑层为功能模块;数据层包括通用数据层、JavaBean数据库访问组件以及数据库存储。本次系统采用UML统一建模语言,通过用例结构流程图和面向对象编程的分析方法,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导出了7个功能管理模块,具体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如下:
(1)仓库管理模块:提供仓库基本信息的管理,具体实现仓库信息、仓库资源以及仓库库位等数据的增、删、改、查。 (2)客户管理模块:实现客户和供应商的基础信息和关联信息的管理,包括客户和供应商信息的增、删、改、查,客户合同的管理以及合同的审核流程管理等内容。(3)入库管理模块:根据货物实际入库的情况在系统中完成相应的货物入库信息的工作流程及标记,包括入库资料录入、入库资料审核、入库资源调度、装卸作业、验货作业、摆货作业、入库审核等。(4)出库管理模块:完成货物出库的业务,包括出库订单管理、订单审核、出库资料管理、资料审核、资源调度、拣货作业、装卸作业和出库审核等。 (5)在库管理模块:对仓库内部的物资进行现场管理,库存信息在线查询,实时掌握在库货物的资料,并能够实现移库作业、库存盘点、盘点差异报告等内容。(6)预警管理模块:提供用户设定阀值警戒功能,当在库货物数量小于或大于相关阀值时则主动预警提示,帮助用户辅助分析并作出应对措施。(7)仓库监控管理:对仓库进行实时监控,在线监测各项数据,包括仓库内部环境、库区周围环境、重点库位监控等方面。
4.系统实现
基于JavaBean的仓储管理系统采用Java语言和面向对象技术,基于J2EE开发平台及相关技术架构,为系统提供了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良好机制,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10,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仓库管理模块:在仓库管理界面编辑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四个功能按钮,在界面显示仓库的区域、资源、库位实时基本信息列表,如仓库编号、名称、容积、面积、地址、负责人、状态、备注等等。(2)客户管理模块:客户和供应商界面包括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四个功能按钮,显示客户和供应商的资料信息列表;客户合同的包括合同编辑、合同浏览、合同查询和合同删除功能按钮,并在合同管理模块中建立合同审核的工作流,可以有效的对合同进行审核、中止或重启等操作。(3)入库管理模块:仓库人员根据系统提供入库资料表填写,表单内容显示入库物质的单号、客户名称、资料状态、日期等等;资源调度中有已分配和未分配资源分类功能按钮对仓库资源进行调度统计管理;用户在装卸作业中可查询装卸情况及相关费用;验货审核通过后在系统中标记;摆放作业界面完成系统中录入货位等信息,最后形成相关入库单据。(4)出库管理模块:出库时仓库人员在系统内填写出库订单,包括编号、客户名称、收货单位、地址、联系人、预计出库时间等等,订单提交管理人员审核并标记,然后安排拣货人员完成出库,并在系统内执行拣货按钮完成记录,形成出库作业单。(5)在库管理模块:根据仓库资源占有情况,在系统内发起新增转仓、修改转仓、删除转仓和审核转仓等操作,执行完成后,形成转库作业单;当执行仓库盘点按钮,仓库人员完成录入盘点数据,形成明细供用户浏览查询;系统根据盘点结果,并与库存结果比对,形成差异报告。(6)预警管理模块:系统提供阀值门限设定按钮,当系统统计库存量与物资上限或下限发生正负偏离时,进行相关比较提示预警,并给出相关措施意见。(7)仓库监控模块:实时显示整个仓库的占用情况、仓库各个区域的占用情况,具体的库位占用情况,形成明细列表显示。
5结语
本文研究了B/S模式下基于JavaBean的港口仓储管理系统,在详细的需求分析基础上,重点设计实现了系统各项功能,满足了现代物流仓储地动态、实时、准确、高效等特性。在建立庞大的信息系统数据基础上,希望能够对促进实现自动、智能的标准化物流及仓储服务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物流仓库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论物流仓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某物流公司公司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6月10日
一、引言
劳动力是任何成功仓储最重要的因素。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处理的程序越来越复杂,人工成本占库存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是否能够分配好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作是高效仓储管理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人工管理技术可以帮助那些被员工困扰的仓储企业,辅助管理者决策所需仓储员工的数目,并且可以采用工程劳动标准和支持系统评估仓储工人的绩效。另外,公司应该提供激励措施给由员工组成的团队而不是个人,发挥团队的最大潜力。因此,解决物流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于物流公司有效的运行、培养物流公司的优秀文化和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某物流公司仓储部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员结构分析。是否能够分配好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作是高效仓储管理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目前某物流公司共有员工人37人,其中入库组5人,出库组5人,分拣组10人,包装组15人,单据录入2人。人员配备数量与业务量的配比不合理。
1、该企业历经数年的发展,应该要求向更大的规模发展,而当前的人数会限制企业规模的扩大,不利于企业的深层次发展。
2、各组人数分配不合理。包装组和分拣组人员过多,这样会导致该组管理人员的负担。
(二)人员素质分析。在一个企业中,员工的素质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对员工进行准确的素质结构分析是必需的。关于该企业的教育文化水平情况,只有几个组长是大专毕业,其他一线员工大都是中专或高中学历。
公司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不足20%,而中专或高中却占了超过80%的比例。从人员学历分布上看,公司的人员素质质量严重偏低,这会给公司带来很大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及工作的落实。
(三)人员性别比例。在企业中,尤其是服务业,男女员工比例是衡量一家服务业企业服务水平的一个考虑因素,相对来说应该是女性员工所占比重略高,因为相对来说女性员工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能力略强于男性员工。该公司虽然属于服务类企业,但是某物流公司物流仓储部作为需要较大劳动力的一个部门,员工的基本组成基本都是男性,人员性别比例较为集中。
(四)员工年龄结构。在企业中,如果所有员工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年龄梯队结构,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还有正值青年的主力军,还有充满年轻活力的新进员工,形成一个良好的经验分享与传承的氛围,那么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形成良好人群关系是有莫大的益处的。从某物流公司仓储部员工年龄结构来看,20岁以下的员工有10名,占最大的比例,基本上能够呈现一个比较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五)员工司龄结构。在一家企业中,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对企业忠诚的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员工,能够在一家企业中长久地工作,对员工本身来说就是一种荣誉。对企业来说,一名老员工所能带给企业的东西,不仅仅是工作那么简单,更是一种对于新进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从成本上来说,留住一名老员工,比培养一名合格的新员工成本更低。新员工越多,相对来说,企业需要付出的培训成本就越高,而且工作效率越低。该物流公司仓储部1年以下司龄人员占到了41%,而3年以下员工就占到了整个员工队伍的65%,比重较大,而10年以上的老员工,只占到5%。相对来说,这些老员工对新员工的影响范围或者影响程度就有可能较弱。造成公司培训成本过高,操作效率低下。
(六)现状分析及问题。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要想做大、做好,就一定要在招聘的过程中严格把关,招聘符合公司要求的人员,这是之后进行工作并且接受培训的一个基础。某物流公司仓储部相对来说员工招聘时素质普遍偏低,为其后公司进行数字化仓储,提高仓储操作水平,制造了障碍。
另外,企业在员工入职后,要定期地对员工进行各方面的培训,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理念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的效果会高于选拔招聘新的员工。在职员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而且对企业有一定的熟悉度与认同感,只要对他们进行文化上与技术上的提升,就会利于企业的翻新。
从员工工作习惯来看,多年的国企背景,造成了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随意现象比较严重,虽然有定位标准或者标准的操作程序,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工作场所存在脏乱差现象。对新进员工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某物流公司物流仓储部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人员数量较少。作为一个发展良好的公司,应当在员工数量与业务数量上呈现较好的对应关系,但是目前某物流公司的仓储业务,员工为37人,相对于其他公司来说,相对较少。
2、各组人数分配不合理。作为一个集体的流程项工作,各组人员应该在每天工作量以及单位工作时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人员安排。现在包装组人员有15名,明显高于其需求人员数,这样一来,会造成其他人员较少的组操作速度较慢,从而影响整体效率。
3、员工知识结构较差,对于后期所需先进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设备操作能力较差。目前,某物流公司仓储部所做的操作基本为手工操作和最初级的机械操作,较低素质的员工还能够适应该种类型的操作,但是由于目前公司计划引进更为先进的工具及设备,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操作,这就需要公司管理人员明确招聘标准和要求,并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基层操作部门需求,进行统一招聘。
4、对于员工进行的培训较少,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不能够深入员工的心中,对于公司后期推行部分活动有较大阻碍。公司员工对于公司提出的各项活动或者口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造成这些活动不能很好地推行。
5、奖惩制度并不十分明确。目前,虽然有计件制度,但是由于差别并不大,造成对于部分人员并没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对于违反公司标准操作流程的事项和人员,没有惩罚,以至于该现象较为严重。
三、对策和建议
(一)人才招聘方向。从促进当地人民就业,满足公司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招聘更多高素质人员到该公司,并找到相应的岗位,将合适的人选安排在合适的基层工作岗位上,满足工作的强度和公司发展的需要,高层管理人员选择从其他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的外部引进模式。
(二)岗位培训及人才评估。各岗位人员招聘完成以后要对本单位人力资源引进情况进行评估,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入职培训,通过这个途径一方面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加深员工对公司的了解,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向员工展示本企业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传达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努力。
同时,可以对员工进行定期的测评和考核,发现其中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人员,并及时地进行在岗甚至脱岗培训,保证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员素质和技能都能胜任岗位要求。
(三)改善仓库工作人员态度和作风。培养仓库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从老员工开始,对新进青年员工形成良好的教育和示范作用,保证全体员工良好的工作态度。同时,倡导严谨、细心、负责、诚实、团结互勉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四)选择合理的激励机制。首先管理层和操作层员工可以进行双向交流,使管理人员了解员工的个人需要、能力和素质等,同时向员工阐明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奖酬内容、绩效考核标准等;在此基础之上,管理人员再根据员工个人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意向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岗位,提出适当的目标和考核办法,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并付诸行动;之后,以年、季度、月或周为单位对员工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工作进展及时进行了解和评判,以便管理者和员工双方再做适应性调整。
(五)选择合理的奖惩规定。在部门定期根据“绩效考核表”对员工的表现和业绩进行评估工作的基础上,检查和衡量工作是否得当,是否符合制度要求,评估工作要以一定方式与员工沟通,创造相互理解的工作范围,对未达到工作表现要求的员工,将被视为不能正常工作,并对其提供进一步的培训或调整岗位。
四、总结
以上就是以某物流公司为例进行的物流仓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的分析和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对于其他物流仓储企业,甚至于其他行业企业的作业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也同样适用,具有普遍的参考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唐俊辉,唐重振.试析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J].人才开发,2005.4.
[2]陈晓春,王小艳.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激励方式[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
[3]刘轶.仓库管理和物资管理会计协调策略[J].财会研究,2009.2.
篇5
原文
第一章引言
1.1选题背景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销售管理很多还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或者只是局部范围内的计算机管理方式,无论在资金、仓储还是在销售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传统的销售管理模式中,纸单据及手工管理是其主流方式。这种方式带来是风险控制能力差,数据可靠性差,重复劳动多,工作效率低下,统计分析难度大,抽取对企业有用信息的可能性极小!显然,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特别在我国进入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管理的难度提高,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1.2现实意义
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市场销售,降低销售及仓储管理的成本。建立相对完善的营销过程中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即建立一个有助于企业加快作出决策的稳定、可靠、可控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将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的计算机网络营销管理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课题选择韶钢钢材营销作为设计的标的,这是考虑韶钢钢材产品的品种规格比较多,企业的规模比较大,拥有几个相互独立的成品生产厂。并且选择大宗商品钢材的营销作为设计目标无疑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相当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2.1韶钢营销计算机管理现状
韶钢目前有一套以桌面数据库FOXPRO开发的各生产厂独立的产销存管理系统,该系统实际只具备简单的生产入库数据和销售数据的输入、修改、查询、统计功能,是一个局部范围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部门之间缺少应有的衔接,人控的可能仍然很大,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一致性差,简单的说,该系统只拥有一个简单的进出物流的管理而已,财务、销售、综合管理和统计部门基本无法有效使用该管理系统中的数据。
......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第三章系统设计
第四章系统实现技术
第五章系统测试与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王光晶、尹立民等.Decph:5.0开发与实例.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2.新思维创作室.Decph:4.0实用编程.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3.DogglasScherer等.Oracle8i数据库开发技术与技巧.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4.郭振斌,黄业清.Delphi高级界面特效制作百例.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
5.牛光涛等.Delphi6.0网络实例编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6.EvicSperleg.企业数据仓库规划建立与实现.人民邮电出版社1992
7.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8.王强王宏安金宏等实时系统中的非定期任务调度算法综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No.3
9.朱良根雷振甲张玉清数据库安全技术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No.9
10.吴敏薛风何蓓一类onetoone营销优化模型及解决方案.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4No.4
简单介绍
篇6
关键词:成本管理;SCM系统
酒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面临经济环境波动带来的多重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有效控制成本、获取成本优势,成为酒店行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随着产业信息化的逐步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于酒店行业的多重管理环节中,现代的财务管理思想与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的互相结合,成为了推动现代酒店的成本管理向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的源动力。SCM系统(酒店供应链管理系统)是目前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中普遍采用的针对采购和库存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在国际品牌的高星级酒店中,以MBT CHECK公司开发的SCM系统应用得最为普遍。本文以从高星级酒店成本管理的实际出发,以SCM系统的应用为基础,构建酒店成本管理模型。
一、基于SCM系统的采购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酒店传统的采购模式通常采用如下流程:经营部门确定采购需求提交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挑选供应商,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供应商发货至酒店,酒店仓库验收货物。财务部门跟踪整个采购流程,核对酒店采购订单、核对仓库验收单、核对供应商货物发票,核对无误后进行付款。
运用SCM系统优化后的采购成本管理体系则采用如下流程:经营部门确定采购需求并提交采购申请,采购部门审核采购申请并向供应商询价,供应商报价,SCM系统自动筛选最优报价、生成采购订单,供应商发货至酒店,酒店仓库从系统调取采购的订单自动匹配并验货,财务部门检验发票并付款,采购数据导入总账系统记账。流程图如图1所示。
基于SCM系统的采购成本管理体系优势在于:供应商合同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报价更新及时有效;采购订单、收货单自动生成,采购流程电子化无缝对接,提高效率,避免部门间传输的误差和责任不明;对于采购订单自动筛选供应商报价中的最优价格,也可采用人工筛选同自动筛选结合的方式,节省交易成本;自动评估供应商绩效,为筛选提供信息依据;采购分析报告全面,及时提醒采购部门成本管控漏洞和节点。
二、基于SCM系统的部门营运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餐饮部门和客房部门作为酒店行业企业的两个主要运营部门,在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具有较大差异,运用SCM系统进行营运成本管理的流程和侧重点也存在不同,本部分内容将其分别讨论。
餐饮部门的成本费用主要由食品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和餐饮费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食品原材料成本所占比例最高,是餐饮部门营运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而食品原材料品类繁多、消费零散、不易保存等特性也增加了其成本管理的南都。传统的控制方法多采用毛利率管理法,管理角度较为宏观,不能全面注意到成本变动的具体细节和实际原因。"基于SCM系统的餐饮成本管理体系"综合前端销售系统、SCM系统采购记录、SCM系统菜品标准量化表,形成餐饮原材料成本的控制模型。在SCM系统中预先设置菜品制作需要的原材料种类及详细用量,规格要与前端销售系统菜单中规格保持一致,可以借助系统得到菜品的理论成本。结合前端的销售数量与原材料采购和耗用情况,SCM系统可以监控到实际耗用成本同标准化理论成本的差异,并筛选出差距突出的原材料种类反馈给行政总厨和餐厅服务部门,使得此体系成为反馈控制的有力工具。
客房部门营运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于客用物品的成本管理。客用物品数量多、需求多样、不确定性强,管理难度较大。"基于SCM系统的客房成本管理体系"综合客人预订系统、客人信息数据库和SCM系统采购与库存数据,依据客人的预订信息和对随机性客人需求的预估,确定酒店客用物品的采购数量,在保证安全库存的基础上,SCM系统可以提取客用物品的采购时间间隔、库存数量,从而实现严格控制,保证科学库存量,即可以降低储存成本,又可以减少库存积压,避免对营运资金的不合理占用。
三、基于SCM系统的仓储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基于SCM系统的仓储成本管理体系借助信息系统规范酒店仓库收、发、盘存流程,仓库存量的每次变动都由系统单据作为支持。为保证酒店各部门的正常运营,所需原材料和物资在经营计划期内不能发生短缺,SCM系统提供同前端销售系统、预订系统连接的端口,优化传统酒店企业依据经验预测来确定订货点和安全存量的方法,依据真实预订情况和客人数据库信息预测,科学确定订货点,防止采购过量或不足,使酒店仓库保持最佳库存水平,降低仓储成本。管理体系中的仓储模块将每种存货的尺寸、规格、条形码、存储位置等信息都一一细化分类,在盘点过程中,酒店可以借助借入SCM系统的条形码扫描仪等设备辅助,提高盘点效率和准确性。
四、基于SCM系统的酒店成本管理模型应用于我国酒店行业的建议
目前,SCM系统主要应用于国际品牌高星级酒店,从我国酒店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应用程度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而应用了SCM系统的酒店中也存在只作为基本工具、其成本管理功能未完全挖掘的情况。基于SCM系统的酒店成本管理模型的构建,突破了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将酒店行业企业的资源配置从酒店内部的成本管理外延到产业的整个供应链,对酒店行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财务管理的理念同信息化的先进手段紧密结合后,为酒店的经营提供了坚实基础,提升了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I:
[1] 郭美芸,浅谈作业成本法在酒店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0(05)
[2] 徐彩萍,酒店成本核算的探讨[J],财会通讯,2005(09)
[3] 金兰,浅谈如何提高我国酒店的财务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09(12)
[4] 张健,浅谈星级酒店的成本控制[J],经济视角(中旬),2012(03)
篇7
关键词:粮食安全;物联网技术;流通环节
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73-01
物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粮食物流产业意义重大,如果物联网技术能在粮食物流环节中广泛应用,必将使我国粮食物流的运作水平大大提升,同时也将为政府进行粮食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安全创造有利条件。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在粮食储存、运输、配送的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的活动中。物联网的技术可以解决和改善目前粮食在流通环节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一、物联网技术在粮食仓储环节的应用
粮食在存储期间,由于黑龙江省特定的环境、气候和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粮仓内的温度或湿度会发生动态变化,这极易造成粮食腐烂或产生动物危害。同时粮仓中粮食储存质量还受到粮仓中气体、微生物以及虫害等因素的影响。针对黑龙江省粮食存储的特殊性,粮仓监控预警系统一般以粮仓和粮食的温度与湿度为主要检测参数,以粮仓内气体成分含量为辅助参数。粮仓监控预警系统主要完成对存储粮食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参数进行采集、存储和向监控中心传送数据以及执行监控中心的指令等功能。在传统的粮仓监控预警系统中,粮仓与监控中心大多采用有线连接的数据通信方式,连线繁多,但是远程通信困难,当一个节点出现问题时就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顺畅。不利于粮仓的监控与管理。现在,可通过无线网卡传输信息把粮食管理部门所属企业全部联通起来。
二、物联网技术在粮食运输环节中的应用
物联网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RFID、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粮食物流过程中可实时实现车辆定位、粮食运输监控,在线调度与配送可视化的管理系统。目前,全网络化与智能化的可视管理网络还没有,但初级的应用比较普遍,初步实现了粮食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物联网技术在粮食运输工具之间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粮食运输效率。首先, 可以实现运输过程的可视化,做到粮食运输车辆的及时、准确调度, 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尽量避免无效运输;其次,把粮食运输车辆纳入物联网,实现对车载粮食的动态感知,动态监控在途粮食的质量与安全,以降低粮食运输中的损失;第三,可以实现对各供需粮点库存、在途运输量的动态掌握,科学做出运输决策,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运输的合理性, 实现粮食物流的有效流通。
三、物联网技术在粮食配送环节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基于传感技术、RFID技术、云计算技术、云存储技术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粮食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网络的系统,由此可以实现物流与制造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如:有这些先进的粮食自动化物流中心,就实现了机器人码垛与装卸,无人搬运车进行物料搬运,在自动化输送线上开展拣选作业,出入库由自动化的堆垛机完成,以及物流中心信息与制造业ERP系统无缝对接。由此,整个粮食物流作业系统与生产制造环节,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
四、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对策
(一)应用数字粮库系统
数字粮库系统能够大幅提升粮库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粮库业务管理系统,作业控制系统与粮库安防系统。粮情监控系统不仅能够帮助粮食管理部门有效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实现绿色低碳储粮,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还能够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二)政府对物联网技术应用提供支持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国政府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和国家粮食储备。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与水平。首先,通过把全国各大粮食仓储单位纳入物联网,可实现粮食质量、数量等信息的有效集并,使政府能更好地掌握国家粮食储备情况,既节约了粮库普查的人力与物力,又为国家进行粮食调运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其次,通过物联网,可实现规模不等的仓储、加工、销售点进出粮食数据的动态监控,真实掌握各地区粮食物流状况并进行合理供需预测,为政府进行储备粮的吸收及拍卖提供数据支持,能更好地平抑我国粮价,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再次,通过对各粮食节点的监控与感知,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粮食物流的真正流量流向,从而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提供有效的依据,减少浪费,降低政府粮食物流与粮食安全保障投资成本。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物联网技术与粮食安全的结合除了可以帮助各国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提高我国粮食的自给率,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有效地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保护有限的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物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粮食物流产业意义重大。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粮食物流环节中,必将使我国粮食物流的运作水平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谭章禄,刘浩,张长鲁,赵敦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粮仓系统研究与设计[J].物流技术,2013(11).
[2] 王常伟.大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3(8).
篇8
【关键词】低碳供应链 企业战略 供应链管理 实施
一、引言
在企业市场经营的过程中,低碳供应链的概念指的是:在系统环境中综合考虑能源应用效率、环境影响力的企业管理模式。低碳供应链是以绿色制造理论为基础,关系到生产商、供应商、消费者、产品回收等一系列的企业。相互联系的各个企业其关系是相互合作的,加大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最大程度上降低产品生产等环境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企业市场经营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市场中的各个企业在无成本的享受这一条件,各个企业也都希望最大程度上使用共有资源来提升经营的效益,也希望其他的企业来承担因为污染造成的费用。企业的这一搭便车的心理会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政府需要借助立法、罚款等措施来加大对高污染企业的限制,也会以补贴、优惠贷款等方式促进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的主题,为了在技术革新的过程中,积极的相应国家的政策,需要充分的利用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等收单,向高能效、低污染的低碳供应链方向发展。 耐克作为全球知名的运动鞋服生产企业,凭借环保减排的意识,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开创了鞋类产品的光明前景,耐克的低碳环保生产、销售、回收等环节给其他鞋企带来了良好的启示。
二、企业低碳供应链的路径选择与优化
(一)选取低碳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
在企业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企业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消费者购买产品是在企业产品供应链范围内的行为。因此,每个企业要对本企业上游的供应商负责,企业在开展上游企业评估的时候,需要将低碳排放的因素进行统筹考虑,要选取社会责任感高的企业作为合作企业。而在企业自身的减排方面,企业要通过提高近岸采购的比例,来降低采购过程中的能耗。近岸采购在提升企业产品与原料供应效率的同时,能有效的降低采购等过程中产生能耗,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近岸合作伙伴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提高产品物流环节的低碳管理效果
企业低碳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运输、仓储中心的能耗作为企业物流能耗的两个主要内容,在运输产品的过程中,汽车等燃油类设备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尤其是公路运输的高能耗。因此,企业在进行原料、产品运输方式的时候,要以降低能耗为目标之一,提高对清洁能源类运输工具的使用,最大程度上降低碳排放与产品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在产品仓储中心使用的过程中,仓储中心的建筑材料要更多的选用绿色的、环保型的材料,有效的提升仓储建筑的低碳化。
(三)加大企业经营等商业模式的优化
当前,在鞋类企业产品的分销基本上是以生产商、经销商、零销、消费者为主的产品销售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供应链,由生产企业到消费者需要多次的运输中转,而这一过程将会造成较高的能源消耗。因此,在企业低碳供应链发展与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优化商业发展模式,以电子商务平台等手段,让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订购所需的鞋品。同时,企业可以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数量来生产与配送,这一模式的采用,将可以有效的降低中间环节的能源消耗,促进企业低碳供应链的管理效果。
(四)做好业务流程与低碳供应链管理的整合
企业的低碳供应链管理活动,一方面注重企业内部的高能效绿色生产,另一方面也在追求与企业紧密相关的供应链低碳环保,这就使得整个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都需要积极的参与到各个环节中。借助企业的业务流程改造、升级等,对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业务流等进行有效的优化,在降低企业供应链运营成本的基础上,降低生产能耗、提升供应链运行的效率,为整条供应链全局的最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建立健全企业低碳供应链评价的体系
企业在低碳供应链的发展规划与实施的过程中,构建有效的低碳供应链评价体系,是促进企业低碳供应链管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一套高效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监督调控供应链内部各个合作伙伴的负面效应,提升企业的低碳供应链的发展规划有重要的意义。制定有效的低碳供应链评价体系,提升企业低碳产品的市场容量,针对那些非低碳的产品制造相关的壁垒,在绩效评估上鼓励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来发展低碳生产等,以供应链企业的合理来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环境问题,从系统的视角出发来优化低碳供应链,进而为企业整体运营成本的降低,提供有效的手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低碳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将环境因素落实到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中,企业在遵循低碳、环保、节能的市场行为基础上,加强对上下游合作者的低碳监督,实现供应链系统的高效环保。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加大对内部和外部的低碳供应链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低碳供应链的发展与规划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庆华,窦一杰. 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模型[J]. 管理科学学报. 2011,(06).
篇9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融通仓;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1 选题背景
1.1 融通仓服务升级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支持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融通仓,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内容的创新,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支持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根据数据以及相关新闻显示,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增加经济总量、经济结构调整、贡献财税、扩大就业以及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已超过3 000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占利税的40%,创造75%的就业机会,占出口总额的60%。然而,却存在着融资难的突出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升级融通仓服务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支持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1.2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模式研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现代化社会的今天,卖方市场正向买方市场转变,顾客对产品要求呈现多样化、定制化、高质量化,对服务要求专业化、标准化,对物流要求及时化、信息化;同时,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在企业生产中,物流成本是除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支出项目。所以如何有效降低中小企业成本、缩短产品的流通时间、提高产品在供应链中的流通效率、满足顾客要求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面对的课题。融通仓,作为中小企业资金融资的一种手段,也是中小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一环。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站在供应链的角度思考,研究如何降低融通仓服务的成本,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是其面临的新课题。
1.3 构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模式是适应新环境的选择
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的全球化,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有来自国内市场的企业,更严峻是来自国外具有先进技术和充裕资金的强大企业。Martin Christopher教授说“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业银行及中小企业,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必须寻求新的途径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力。融通仓,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新型服务,连接着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其切实可行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模式构建是适应新环境的选择。
2 融通仓的含义及模式介绍
2.1 融通仓的含义
根据字面上意思来解释,融是指金融,通指物质流通,仓指物质仓储。融通仓(finance,transportation and warehouse,FTW)最初由罗齐和朱道立(2001年)提出,朱道立、石代伦和陈祥峰(2004年)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融通仓的理论框架;是融、通、仓三者的集成、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所以融通仓是一种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结合起来的创新,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和风险管理服务,以及这些服务的互动与组合。有效合理地开展融通仓业务不仅能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也可以为其解决融资问题,同时也能拓宽银行服务对象范围,扩大信贷规模,调整信贷结构,提高银行资金运作效率;此外,也能给物流企业带来更多、更稳定的客户,扩大物流服务的品种和规模,提高收益等。
2.2 融通仓模式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金融服务的模式多种多样, 但是归结起来只有二种基本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可以结合自身的条件进一步创新, 选择适合本企业和服务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
2.2.1 仓单质押模式。仓单质押贷款,是制造企业把商品存储在物流企业仓库中,物流企业向银行开具仓单,银行根据仓单向制造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物流企业代为监管商品,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既可以解决货主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同时保证银行放贷安全,又能拓展仓库服务功能,增加货源,提高效益。如图1所示。
首先,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利用仓单质押向银行贷款,可以解决企业经营融资问题,争取更多的流动资金周转,达到实现经营规模扩大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其次,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开展仓单质押业务可以增加放贷机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因为有了仓单所代表的货物作为抵押,贷款的风险大大降低。
2.2.2 统一授信模式。统一授信就是银行把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物流企业,再由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结算。物流企业向银行按企业信用担保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提供信用担保,并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银行则基本上不参与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该模式有利于企业更加便捷地获得融资,减少原先质押贷款中一些繁琐的环节,也有利于银行提高对质押贷款全过程监控的能力,更加灵活地开展质押贷款服务,优化其质押贷款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环节,降低贷款的风险。如图2所示。
3 基于供应链的融通仓模式
非供应链环境下的融通仓模式(仓单质押和统一授信)仅仅考虑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三方,以物流和资金流作为连接三方的系统。其缺点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系统的牢固性不够,以及系统缺乏市场竞争力。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本文站在供应链的角度,构建了4种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企业的融通仓模式。
3.1 委托模式及其运用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的委托模式与融通仓质押担保融资模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委托模式是从供应链的视角研究融通仓的具体运作。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委托模式中将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客户和用户纳入到融通仓模式中,从整体上去追求供应链利益的最大化。其模式如图3所示。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委托模式的具体应用如下:
(1)批发商向经销商下达订单。
(2)经销商接到批发商的采购订单后,就需要及时向中小企业发出采购需求计划,并与中小企业签订采购合同。
(3)中小企业在于下游客户签订采购合同后,就需按计划履行合约,就应该着手从供应商处采购。此时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就需要采取融资的方式,向商业银行申请融资。
(4)商业银行根据中小型融资企业提出的融资申请,寻找第三方物流企业,并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其对货物进行监管、对供应商及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货物价值的鉴定、货物的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功能。
(5)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对供应商及中小企业的评估情况,发出四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的请求,要求四方签订合作协议,并规定协议的具体内容:由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垫压采购物料部分或全部货款,将货物运送至第三方物流企业指定仓库进行监管,并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同时规定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开立回收货款账户。
(6)协议签订后,供应商根据要求发货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
(7)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对货物的掌握情况,传递货物监管信息给商业银行。
(8)商业银行根据收到的信息,垫付货款给供应商。
(9)原材料经贸易商简单加工之后,经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发起四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下游客户、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并签订四方协议书。并规定具体内容: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下游客户将货款汇到指定银行账户等。
(10)产成品的物流服务。
(11)货物销售。
(12)货物资金回收。
(13)将资金汇至指定账户。
(14)商业银行根据货款收到情况,将实际情况反馈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15)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收到的商业银行信息,放弃对其它原材料的监管,并解除合同。
3.2 保兑仓模式及其运用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保兑仓模式与融通仓保兑仓模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从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出发,为了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具有资金优势的供应商承诺回购销售给融资企业而没有被利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以及下游客户保证订单的有效性,减少坏单,减少融资企业库存占用大量资金,从而减少融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保兑仓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委托模式一致,具体的运作也差不多,仅仅是四方合作协议不同。委托模式下四方签订的是委托协议,而保兑仓模式下还签订保兑仓协议。具体的模式在此就不重复画图。保兑仓模式的具体运用和委托模式类似,不在赘述。
3.3 统一授信模式及其运用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统一授信模式与融通仓统一授信模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从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出发。其模式图如下图所示。从提升整个供应链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供应商、中小企业、经销商、批发商需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此模式中商业银行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定的信用,允许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具体的运用和之前的委托模式类似,此处不在赘述。
3.4 联盟模式及其运用
融通仓的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与商业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联盟关系,为中小型融资企业提供融资。具体的模式如下。图的下面依然供应商、中小企业、净销售以及批发商组成的供应链的一部分,上半部分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商业银行组成的战略联盟。在这个联盟里,即提供资金服务,又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其具体的应用也和之前的其他模式的运用类似,此处不在赘述。
4 案例分析
UPS联盟模式的运用——成功解决东南亚中小企业与沃尔玛之间的资金问题。
2001年5月,UPS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first international bank),将其改造成为UPS金融公司(UPS Capital)。从此之后,UPS就可以做代收货款、存货抵押的业务。作为物流业务的增值服务,UPS提供的融通仓服务,成功解决了沃尔玛与东南亚中小出口商的资金问题,并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2003年,因为资金的问题,沃尔玛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分公司无法从供应商取货,因为沃尔玛之前的应付账款拖欠太久,且短时间内又无法支付,这样就形成了两难的局面:沃尔玛无法得到自己所需的货物,而供应商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货款。此时,沃尔玛借助强大的UPS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务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UPS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在两周内垫付沃尔玛拖欠供应商的应付账款的一半,但前提条件是拦下了其出口清关,货运等业务。这样,中小型出口商得到及时的现金流,沃尔玛得到及时的货物供应,UPS则从中得到可观的收入。这一实际问题的解决就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联盟模式的成功运用。
5 现实意义
5.1 服务内容升级,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一方面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物流业务量大幅下降,国内生产消费双双下降;另一方面买方市场的形成,客户要求越来越苛刻,而且,客户服务是物流企业的核心。所以,为了满足客户要求以及增加业务量,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基本功能已远远不够,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要实现物流客户服务的增值,需要不断进行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是当前物流服务创新的一大亮点,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融通仓服务,尤其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服务,升级服务内容,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5.2 实现利益共享,增强供应链竞争力
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如何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是供应链中的企业正在思考的难题。实施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服务,有效降低成本、缩短产品流通时间,提升产品流通效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满足顾客需求从而实现利益共享并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
5.3 协助银行拓展服务领域,有效减弱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间的激烈竞争,也迫使各商业银行寻求服务内容的创新。融通仓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有利手段。然而,我国的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服务以外的其他领域的经营活动,所以对动产质押物的仓储、监管等就得依赖第三方实施。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能力,商业银行外包职能范围以外或不擅长的业务,从而拓展服务领域,有效分散风险。尤其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业务,特别是融通仓保兑仓模式的实施,将极大地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5.4 有效解决供应链的资金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介入,让中小企业成功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而缓解应付账款拖延状况,减轻上游供应链的资金压力,进而有效解决供应链的资金问题,更好地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
6 总 结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融通仓模式目前在我国物流企业中没有具体的运用,但可以作为一个值得借鉴的方向,效仿UPS的成功案列,针对企业中的实际需要,提供相应的模式下的服务,为我国物流业的服务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奕. 工信部:中小企业未现倒闭潮融资难问题突出[EB/OL]. (2011-07-22)[2012-09-13]. http://.com/a/20110722/001099.htm.
[2] 陈祥峰,石代伦,朱道立,等. 融通仓的由来、概念和发展[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11):103-106.
[3] 陈祥峰,石代伦,朱道立,等. 融通仓系统结构研究[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12):134-137.
[4] 祁洪祥. 基于供应链的融通仓业务模式研究[J]. 现代物流,2010,32(11):61-64.
篇10
【关键词】RFID 物流信息 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标签
一、引言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信息获取和识别技术,它是利用射频通信的方式对RFID标签进行扫描和读取而实现对物流信息管理的。在RFID技术中附着在物体上的标签是该技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RFID标签具有使用寿命长、容纳的信息量丰富、体积较小并可以多次快速的重复写入等特点。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的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和管理的难度,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服务顾客的水平,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经营收入、促进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RFID的工作原理
RFID技术系统包括标签、阅读器、应用软件等若干部分,RFID的标签是一种存储目标对象相关信息的芯片,阅读器是由多个收发、耦合模块等组成的标签信息获取装备,而相关应用软件则是对标签信息进行读取或写入以及信息管理的系统。RFID的程序结构如图1所示。
RFID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当标签处于阅读器的有效扫描范围时,标签内部的耦合元件将接收到的阅读器射频信号进行转化驱动标签内部元件将信息发送出去,标签利用天线将信息传输给阅读器,并经过阅读器将标签所发射的信号传输给相关软件系统进行分析和解读。
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一)系统功能需求
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是设计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所必须首先考虑的内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所应具备的系统功能应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物流设备管理。物流环节中涉及到的物流设备较多,主要包括:仓储设备、运输设备、装卸设备、管理设备等。物流设备管理需要做到对这些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所处地点、规格、产权性质等进行记录,从而可以实现对设备的管理,并合理调度与使用设备。第二,设备的日常运行与维护管理。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RFID标签及时的了解物流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信息,并进行集中的分析和展示。第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应当采用MVC设计模式并进行多层构架设计。即除表现层、数据层外、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模型、视图及控制器设计的Browser/Server模式;系统架构应具备分布式部署的能力还要充分考虑部署的灵活性。并且保证系统未来更新、功能和设计增加时的灵活以及兼容。
(二)系统性能需求
在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中涉及到的主要系统性能要求如下表所示:
(三)系统安全需求
设计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还必须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的安全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户信息安全需求。系统要保证用户使用的信息安全,用户在利用网络访问时要通过一定的账户和密码才能使用,当用户登录后系统还应当要记录用户的操作。第二,系统功能和数据安全。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设定用户在规定的功能范围内使用,防止用户操作非权限范围内的功能。第三,程序数据安全。系统的RFID检测程序以及流向检测程序,通过系统提供的webservice接口获取系统数据。调用时,接口有用户和密码的验证来保证系统功能安全,防止功能和数据被非法的接入。第四,可维护性。当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应该为开发人员或者是维护人员提供诊断和维护的权限,并在系统出现错误时能够及时的保存信息,降低系统故障带来的损失。
四、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型
受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于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产品从制造到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有越来越多的信息来进行服务,从而让各方更好的掌握产品的状态。这些信息包括:产品的制造数据、使用性能数据、存储及运输需求数据、运输状态数据等。
(一)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方案
为了动态的掌握和展现系统跟踪目标的信息数据,可以在目标物上嵌入RFID标签,而将标签的数据读取设备分别配置在整个物流环节中的节点位置,如生产、加工仓库,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等。位于这些场所的电子标签阅读器应当以固定的频率来自动扫描可扫区域内的电子标签并将获得的信息通过GPS/GIS模块将信息发送到通讯网关,再由通讯网关提交给系统其它模块来进行分析解译从而展现出所需要的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和物流追踪。从提高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和定位性来看,可以将RFID阅读器与GPS模块进行融合。最后,物流信息系统还应当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存储并以一定的规律来进行分类,从而为供应链环节上的各个企业或个人提供信息服务。
(二)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型设计
根据供应链物流的相关理论要求,结合当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定位技术、职能交通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出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首先,要分析RFID技术对于物流过程中的采购、仓储、包装运输、加工配送以及销售等过程的影响;其次,要对这种影响所产生的新流程进行划分并采用统一的建模语言来进行建模;再次,对获得的模型进行仿真,以找出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和值得肯定的优点,从而对模型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进一步优化模型。最后,可以得到基于RFID技术并且集成了GPS/GIS技术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型。设计流程可以用图3来直观的表达:
(三)系统模型的分析与评价
本文设计的系统模型是基于RFID而开发的,目的在于对物流信息的全面掌握和反映。本系统可以分解为以下3个子系统。
第一,生产过程跟踪与监控子系统。本系统的实现过程为:将写入有产品用料数据、完成时间以及产品的检验结果、产品型号、保质期以及防伪信息等内容的RFID标签嵌入到待测目标。随后在关键性的部位上设置RFID阅读器,及时的获取标签信息并传输到后台,从而实现对产品状态的及时掌握。
第二,运输过程跟踪与监控子系统。本系统的实现过程为:在产品的RFID标签上增加输入产品的出厂时间,运输时间、工具、路线、人员以及运输的单位和现场提货人等信息,并借助GPS/GIS技术实现对运输过程的追踪和实时监控,从而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绕道、偷梁换柱等行为。
第三,库存、售后跟踪与监控子系统。本系统的实现过程为:当产品到达提货处,利用RFID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读取模块来获取写入到产品中的各方面相关信息;随后,在产品的RFID标签上增加采购地点、单价、产品分类、产品出入仓库管理人等相关信息,从而提高末端的产品销售和清查效率,实现对产品销售的动态管理并方便销售商对产品售后的跟踪服务。
各子系统可以用图4来直观的表达: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规模的扩大涉及到的物流内容也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适应了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RFID技术在物流信息管理上有便捷、高效、动态以及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因此,其发展前景巨大。但是,RFID技术由于发展还不成熟其应用成本较大,也是制约该技术普及的一大因素。所以,对RFID技术的深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促进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罗风.RFID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2]宫晓鹏.RFID在新疆棉纱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
[3]黄学成,何远标.RFID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105-106.
[4]吴砚峰.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4,23:453-455.
[5]李振汕.RFID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11,04:73-75.
[6]王彬,秦永平,边根庆,权西瑞.RFID技术在烟草仓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3,01:84-87.
[7]郑宁.RFID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01:92-94.
[8]吴英豪,杨化云.RFID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3,34:26-29.
- 上一篇:农业合作社的申请条件
- 下一篇:部门考核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