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销社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力争通过5年的改革与发展,全面完成社有企业产权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重点培育发展100家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全面完成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经营网点的改造,重点办好1000家农产品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1000家农资供应专业合作社(加盟店、直营店),1000家社区消费服务社(农家店);全系统经营总额和利润总额实现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资产负债率下降到70%以下,各项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标从位列全国第18位上升到前10位。为此,要着力做到“四个三”:
“三个放开”:一是向社会放开入社资格,凡是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的个人和经济实体都可申请加入供销合作社;二是向社会放开入社资本,凡是合法的个人或团体、企业资本都可入股办供销合作社;三是向社会放开使用人才,聘用懂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供销合作社领导。
“三个打破”:一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鼓励有实力的供销合作社跨行政区域办基层供销合作社或创办经营服务网点;二是打破纯集体所有制界限,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多种形式发展社有企业;三是打破行业经营界限,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扩大服务范围,实现多领域、全方位发展。
“三个转变”:一是从主要承担政策性业务的单位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多方位全面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二是从单纯流通领域的供销合作转变为农工商、产加销多领域的全面合作;三是从单一的经营组织转变为向农民提供经济、技术、信息和文化等方面服务的综合服务组织。
“三个建立”: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二是建立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购销和加工、农村消费品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主导产业及其服务网络;三是建立以社有企业、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社区消费服务社为主体的,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经营服务体系。
二、主要方法和步骤
(一)用2年时间完成社有企业改革,集中精力和资源发展优势企业。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对全系统3252家社有企业,分三类进行改革:对1/3经营状况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全面的体制改革,集中资源做大做强;对1/3有一定资产、主要靠收租过日子的企业进行合并重组或出让;对1/3债务沉重、无经营业务的企业,坚决停办,退出市场。对经营四大支柱产业和承担归口经营业务的优势企业,供销合作社保持控股地位,其他经营领域的企业实行社有资产参股或退出。社有企业改革要做到资产、组织、人员结构的优化,改革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二)在社有企业改革的同时,用3年时间完成全省1360家基层供销合作社和227万个网点的改造。以市、县为单位,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一是对占总数30%的资不抵债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实行重组,有条件的按经济区域组建中心基层供销合作社或以专业合作社替代,无条件的则关闭退出市场。二是对其余占总数70%的有发展基础的基层供销合作社进行合作制改造,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的原则,改造成为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现有经营网点在乡镇或村重点办好三类专业合作社,即:依托农资经营业务优势和农资经营连锁店,创办农资供应专业合作社;依托当地优势农产品,创办农产品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与村委会、农民、个体户等社会力量合作,兴办社区消费服务社。
(三)用5年时间完成经营业务和服务网络的整合改造,做强做大四大主导产业,建立高效、通畅、有序的经营服务网络。
1.大力构建农资连锁配送网络。发挥省、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龙头作用,推进区域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直营、加盟合作网络,把销售终端延伸到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社区消费服务社;县级联社重新整合区域农资经营资源,办好配送中心和农资专业合作社,扩大农资服务范围,建立健全信用和售后服务体系,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资商品质量,保护农民利益。
2.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网点资源,积极发展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业,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更加深入、广泛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产品直接配送进入超市、社区菜市场、便利店等,构建畅通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3.建设农村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以市、县联社为重点,以基层供销合作社的门店和社区消费服务社、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同各种大中型零售企业或生产厂家对接,办好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县联社要拓展总、总经销业务,带动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连锁经营。
4.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巩固提高现有1328个网点的经营水平,加快区域性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发展专业加工和综合利用处理为目标的一体化项目和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同时,加强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建设,通过行业协会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管理,整顿废品回收行业秩序,规范行业行为和强化自律。
三、注意处理好几个突出问题
(一)妥善解决供销合作社地方政策性亏损挂账。
我省供销合作社系统1992年前因执行指令性商品经营造成的地方政策性亏损挂账,各市、县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对于已清理核查的历史亏损挂账,要研究对策,明确责任,妥善处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财力许可,参照省的做法安排相应资金,扶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
(二)积极化解债务,盘活有效资产。
供销合作社系统历史债务错综复杂,各市、县供销合作联社必须对社办企业和基层社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明确债权债务。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措施逐步化解历史债务,盘活有效资产。同时,要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全面追收应收债权,建立债权追收责任制度,维护债权的有效性,对追收难度大的债权可降低偿还比例处置,尽最大的努力回笼资金清还债务。
(三)妥善解决拖欠职工经济补偿金、各项社保费及离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的相关费用。
各市、县供销合作联社要高度重视解决拖欠职工工资,拖欠职工经济补偿金、各项社会保险费和退休人员过渡性基本医疗保险金、移交街道社区的相关费用以及离休人员的相关费用问题,切实保障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加快省社直属企业的改革。
篇2
一、我县供销社系统的基本状况
*县供销合作社是*县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由县财政全额拨款。目前,县联社支部有党员9人;县联社机关共有人员15人(其中2人科技下乡),离退休5人。内设综合办公室、财务审计股、业务指导股,辖*、*、*、*、*、*等六个基层社和一个农资公司。基层社和公司通过企业改制、新注册综合服务社、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协会组织1*个(其中:专业合作社4个),在册人数为268人,退休人员216人。近年来,县联社大力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强力推进基层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扎实构建反腐倡廉体系,努力探索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为“三农”服务有了新的进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业绩。
二、我县供销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社机关人员公务员登记及编制问题没有解决。现有领导干部都是20*年以来由县委政府任命、以公务员身份从行政单位调入的,可县社机关有不少同志是老供销,由于个人身份及编制等问题,《公务员法》出台后,县社部分干部职工的公务员身份没有登记,直接涉及到干部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有一位老同志94年获得会计师资格证书,并在我社担任财务审计股股长,由于没有编制,得不到应有的工资享受待遇),与新体制下承担的工作任务明显不相适应,在分配方面与现行公务员制度产生碰撞。这次公务员工资改革及津补贴规范后,矛盾更凸显。
2、历史债务问题。供销改革是按照“零”方案执行的,房产用于职工安置,没有结余,资产用于上缴其他费用,由于种种原因,历史遗留债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1)、云财企[20*]146号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25万元,属1992年以前烤烟代收亏损。(2)、原白汉场供销社与*乡人民政府债权烤烟肥款2.26万元。(3)、全系统历史拖欠社保资金34.2万元。建议政府给予一次性解决。
3、新缺口资金问题。20*年我县供销企业改革,退休人员的医保费用按当时月工资基数730元测算,用资产拨离。截止目前现行月工资标准基数上调至1020元,按照改革方案拨离退休人员医保费用15年计算,全县退休人员216人,按现行工资标准拨离资金缺口45.1万元。建议政府引起高度重视并给予解决。
4、农资储备与督查工作问题。作为农业大县,农资储备与督查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它是服务好“三农”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加强农资督查是保障农资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严重制约我县的农资储备与督查工作,使我县的农资储备与督查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建议政府将农资的贴息与督查经费纳入年度县级财政预算。
5、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没有得到完全保障。(1)、供销社属困难企业,在参加医疗保险期间,只纳入参保了职工住院险和大病补充险,没有职工基本医疗险(也就没有建立个人账户),因此,企业职工看病,门诊刷卡报销制度还未建立。(2)、职工住院后,工会医疗互助报销比例较小,扣除“门槛、检查、治疗、药品”等等自费费用,报销部分很少。
三、关于我县供销社今后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1、要依靠县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紧紧依靠县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是深化供销社产权制度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供销社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没有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领导,没有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仅靠供销社自身孤军奋战,是难以完成的。在供销改革基本结束,供销社系统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惠农助农增收,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构建现代流通网络,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服务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民增收,更好地实现供销社的完美转型和“二次创业”战略目标的今天,我们更要依靠县委、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和一定的经费支持。因此,建议县联社领导要一如既往、积极主动地向县委、政府汇报,努力争取将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工作纳入到当地经济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为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要注重基础建设。按照强化管理的要求,要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推行量化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社机关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使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攀上新高度。建议学习借鉴毗邻单位考核好的经验与做法,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构建既有定性指标,更要有定量指标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奖惩作用,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
3、要高度注重班子建设。不断推进班子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严格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工作机制。通过班子建设的加强,为系统队伍建设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4、特别注重基层组织建设。注重体制创新,注重上下协调配合,注重全员素质的提高。要认真总结非公有制经济创建经验,抓典型,树标兵,在与供销系统工作有关联的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社会组织中加强党建工作,使创建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5、大力推进文明建设。发展壮大供销事业必须注重文明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再创新形象,增强凝聚力。要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保持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同心协力朝同一个目标努力。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通过创建形成动力,通过动力化作行动,促进供销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篇3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指示精神,省委政研室、省供销社组成联合调研组,到山东、新疆和我省仙桃、潜江、监利、公安、京山、当阳等地,就棉花产业化发展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报告,其要点是:
一、棉花产业是强省富民的重要产业
棉花产业涉及种植、收购、加工、棉纺、印染、服装、外贸等行业,是我省产业关联度最大、链条最长的产业之一,在全省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 棉花产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是我省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由产棉大省形成的纺织工业也是我省优势支柱产业。2004年,在全省工业行业39个门类中,纺织工业总产值249.76亿元,位列第4;工业增加值249.76亿元,排名第2。棉副产品具有很高的可开发价值。
2. 棉花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出售农业产品收入为1183元,其中棉花收入263元,占22.27%,排第2位,在大宗农产品中排第3位。2005年,棉花亩平收入1100元,比上年增加120元左右,使农民人均增收23.79元,对农民增收(209.19元)的贡献率为11.37%。
3. 棉花产业是我省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全省适宜植棉耕地达666.67千公顷以上,现有棉田仅占适宜植棉面积的60%左右。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湖北棉花总产量一直居全国第1、2位,2004、2005年产量分别居全国第7、第5位。湖北棉花品质独特,过去素有纺织“钢筋”之称,深受用棉企业欢迎。
4. 棉花生产在农业中有明显的比较效益。2004年,棉花种植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7%,产值(不变价)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6%,亩均产值459元,是粮食作物的184%、油料作物的215%。2005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85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427亿元,销售收入395亿元,利税19亿元,出口创汇9.97亿美元,全行业综合经济指标居全国第9-11位。同时,我省位于中部腹地,交通便捷,棉产品生产运输综合成本低。2004、2005年,棉花制品创汇分别约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0%、22%左右,是我省第二大出口创汇产品。
但是,我省棉花生产水平提高缓慢;棉花市场秩序较乱;棉纺织工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龙头企业不大不强;棉花产业化经营链条联结不紧;管理体制不顺,抓棉花产业化的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棉纺产业已出现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产业发展正面临一个重组整合、提档升级的新的洗牌过程。国内棉花市场供不应求;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化学纤维价格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化纤纺织品的生产,而增加了对原棉的需求,此种趋势将随石油资源的紧缺及其价格居高不下而长期存在,这就为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发达国家按有关协议承诺在今年内取消对棉商的出口补贴,将有利于稳定国内棉价、促进棉农增收。对地处中部腹地、有着众多优势的湖北而言,这是加快棉花产业化发展步伐的一个良好战略机遇。
二、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
做大做强我省棉花产业,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使棉花产业成为我省六个产值过千亿元的支柱产业之一。
1. 大力实施优质棉花产业工程,提高棉花生产水平,保护棉农利益。一是逐步实现棉花生产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在保证棉花种植面积不少于600万亩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棉田布局,适度恢复集中、高产、稳产棉区的棉田种植面积,大力调减分散、低产棉田;支持江汉平原、鄂东、鄂北等三大优质棉花板块基地建设,提高棉花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强棉花品种改良,加大棉种培育、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栽培技术研发的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主攻棉花单产,加强棉花品种的培育和改良,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强化田间管理,力争3-5年内使棉花单产再次赶超全国平均水平,提高种棉综合经济效益。三是大力发展棉花合作社,把棉农组织起来,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耕作技术、同步管理,并逐步形成集中连片种植,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让棉农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2005年银丰集团与黄梅县小池镇刘佐乡石流港村合作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社,实行“合同收购,二次返利”,使农民与企业都受益的经验值得推广。
2. 狠抓棉纺工业,着力打造产业集群,提升纺织工业的整体竞争力。要支持棉纺织和服装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特别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一是深化国有纺织企业改革。完善并落实支持企业改制的社保、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国有资本比重,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制,进行产业转移,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发展新型纺织工业。二是加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品牌培育的支持力度。对纺织行业实行适度倾斜政策,支持企业引进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三是着力发展产业集群,完善纺织产业链。加强纺织工业园区和特色纺织产业建设,引导投资者兴办环保型印染企业,打破“瓶颈”制约,提高整体竞争实力。力争到2010年底,棉纺锭达到1000万锭,其中先进纺纱设备达到750万锭;布机超过10万台,其中各类无梭布机4万台;服装生产能力达到25亿件/套。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
3. 以贸工农一体化大型企业为龙头和核心,实行多层次联合,推动棉花产业朝一体化方向发展。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国内的棉花产业链出现了三种较成形的联合形式,且都是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导和核心。一种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的工业主导型,即依托集团的纺织加工能力,消化本地棉花资源,由集团通过棉花合作社与棉农签订产销合同,棉农按合同规定向合作社送交棉花,集团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向棉农收购,相互之间结成比较稳固的棉花供销渠道。另一种是新疆棉花产业(集团)公司的贸易主导型,即由公司整体购并棉花主产区――喀什地区棉花公司及轧花厂和棉纺厂,组建经营实体,发挥集团公司买全疆、卖全国的加工、储运和市场优势,基本控制区内棉花资源,主导棉花购销价格,稳定棉花市场。还有一种是我省银丰集团的贸工农一体型。银丰集团在发展贸易业务的同时,致力于发展纺织工业,同时通过兴办棉花合作社,以“订单农业”、“二次返利”方式与棉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加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格局。从我省实际看,由于棉纺行业历史包袱沉重,而现有龙头企业实力有限,企业兼并、资产重组难以在短期内取得重大突破,棉花市场也不可能“一统天下”,因而,银丰集团这种模式是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有利于企业快速增强自身实力。借鉴银丰集团的经验,以大型流通或加工企业为龙头,鼓励棉纺企业积极参与棉花产业化,组建棉花生产经营加工联合经济组织,逐步整合棉花收购企业,构建起联系相对紧密的棉花生产加工经营网络和棉花产业化体系,可形成规模优势。全省还应选择几家大型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导产业相对集中,培育1-2家先进纺纱设备达到50-100万锭的大型棉纺企业,支持银丰集团扩大贸易和加工规模,成为带动力强劲的行业龙头。
4. 进一步理顺棉花产业管理体制。发展棉花产业化,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整合、理顺棉花产业管理体制,解决多头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在推进棉花产业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供销社及棉花企业的作用,考虑让供销社系统担当更重要的职能,以供销社为主组织实施棉花产业化战略。供销社系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积极创新企业组织方式、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主渠道、主力军作用,大力推动棉花产业化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纺织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维护纺织行业的共同利益,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组织协调作用。
三、推进我省棉花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推进棉花产业化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同时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范围大,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棉花产业化发展,建议省里领导有人主抓棉花产业化,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省棉花产业化办公室,由省供销社牵头、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办公室挂靠在省供销社;由产业化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起草制订我省棉花产业化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具体政策措施,指导农民和收棉用棉企业的生产经营。
2. 建立棉花产业化专项发展基金。省里和棉花主产区各级政府应设立棉花产业化专项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棉花产业化。初步设想其资金来源为:一是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二是每年从全省农业板块基地建设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三是每年从技术改造资金中拿出一小部分;四是从省政府与国家农业发展银行签订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的专项资金中切出一部分。主要用于设立项目资金、配套资金和技术人才培训资金,支持优良棉种培育、栽培技术研发和病虫害防治,支持棉花生产基地建设、棉纺企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研发、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训以及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3. 大力扶持棉花生产。一是加大优质棉花板块基地建设力度。为加大对优质棉花板块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议今年起从全省板块基地建设资金中单划出八分之一,用于支持三大棉区、100万亩棉田板块建设工程,抓好优质棉基地建设,稳定棉花种植面积,优化布局,加强棉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棉花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建立棉花良种补贴制度。良种补贴花钱不多,但导向作用明显。建议参照粮食良种补贴的办法,由省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直补给棉花主产区的种棉农民,调动他们使用优良棉种的积极性。三是加大对棉花科研的支持力度。科技部门应优先支持棉花科研项目,农业部门要支持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推广主导优良品种和先进植棉技术。
4. 积极支持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尽快制订和颁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规,明确棉花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鼓励、推动各地迅速组建和发展棉花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棉花专业合作社,提高棉花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按照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政策给予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兴办棉花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其用于扶持棉花生产的开支允许在税前列支。充实完善省棉花协会的职能,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5. 加强对棉花市场的监管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为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鉴于我省棉花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市场无序竞争的现状,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棉花市场的监督管理和调控,采取放开购销两头、严格监管加工环节的政策措施,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有序竞争。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新建棉花加工项目,促进加工能力布局合理化,防止再次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低层次竞争问题。落实2003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关于印发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两至三年内实现所有棉花必须使用400台型打包机加工,否则省农发行不予贷款。省内400台型收购加工厂的建设优先由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选点和承建;发改委和工商部门要加强对棉花收购经营企业的审查监管,严格按照准入条件审验经营证照,对无证照非法进行棉花收购和加工的各类企业坚决予以取缔;禁止各地采取划片、设卡等方式限制棉花购销活动。二是加强长江区域棉花交易市场建设。长江区域棉花交易市场是省政府于2000年批准建立的棉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议对所有利用农发行贷款资金收购的棉花,在进行工整检验后,全部集中到长江区域棉花交易市场进行仓单质押,并借鉴国家对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做法,对进场交易的棉花免收公正检验费和搬倒费。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交易市场软硬件设施建设,力争把长江区域棉花交易市场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棉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篇4
1991年,高明辉从山东纺织工业学校毕业,分配到泰安纤检所做棉花检验工作。他从棉花检验员开始干起,后来担任检验业务室主任,2001年担任副所长,2004年任所长,直到现在。
高明辉说起泰安纤检的历史,似乎是有些心酸:“第一天来单位报到后,我真感到失望。”高明辉回忆起当年简陋的办公环境:“租用的办公室狭小而简陋,仪器设备很少,业务范围仅限于棉花检验。虽然人少,条件也艰苦,但我感觉工作氛围好。”就这样,高明辉一干就是20年。从单一的棉花检验业务和十几万的年收入,到2005年以后棉花、纺织品、茧丝检验业务的全面开花;从 “上无片瓦,下无片土”的办公条件到今天2000m2的大楼,收入也稳步增长。
棉花零星产区的困惑
泰安不属于棉花主产区,历史上泰安市棉花的最高产量是1.5万吨,最近几年棉花产量衰退到3000吨左右,除去棉农自己使用,剩下可以轧制皮棉加工的数量寥寥无几。
泰安纤检所成立于1964年,原属于供销社系统,1986年划归泰安质监局管理,是全国110多家地市级纤检机构中资格较老的。2003年9月,《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后不久,在中纤局的牵头组织下,各省纤检机构开始研究商议建立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的计划。然而,在改革启动之初,泰安纤检所并没有被纳入棉花检验实验室的规划中。棉花检验实验室的去留问题成为泰安纤检所首先面临的一大困难。
“从省纤检局开会回来的老所长将这个消息告诉我时,我感到‘非常失落’。”高明辉清楚地记得记当时的感受,“心里很不是滋味,也觉得不甘心。”时任副所长的他向所长和市局局长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泰安虽然是棉花零星产区,但是有产棉的历史,泰安纤检所是老的纤检机构,棉花是我们的业务基础,我们有棉花检验的人员力量。更重要的是,泰安是用棉地区,有很多纺织企业,我们可以向省纤检局再争取一下。”他的想法得到了市局领导的支持和肯定,抱着不放弃的态度,泰安纤检所多次跟山东省纤检局和中纤局沟通、汇报。经过努力争取,泰安纤检所终于在2005年被纳入山东省10家棉花公检实验室。2006年9月1日,实验室开始运行。
提高棉花检验有效性的探索
2004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优惠政策,以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如给企业设备更新改造补贴、公证检验的棉花进入期货交易市场的优惠政策、农发行贷款的优惠等等。
在认真学习和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泰安纤检所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推动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新路子。
“我们通过对企业走访调研发现,改革不仅需要政策还应该靠市场来拉动。”高明辉谈道,“在改革的初级阶段,纺织企业对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认识不足,对仪器化公检的数据不了解,更别提使用HVI的数据了。”
如果用棉的纺织企业不参与甚至不理解棉花质检体制改革,那么改革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仪器化检验数据的有效性方面也无法体现。另一方面,在改革初级阶段,全国各地棉花公检实验室纷纷建成开工,但是,由于当时改造的新体制棉花企业少,新体制棉花数量有限,大部分实验室处于开工不足的状态,造成了实验室的闲置浪费。对于棉花产量本就不多的泰安来说,更是如此。
在2007年全国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总结会上,高明辉提出了为经营棉公检企业提供仪器化检验的想法,并就此向中纤局棉花质量监督处领导和局领导作了汇报,建议在纺织企业开展仪器化公检试点。中纤局领导经过研究决定采纳这一建议,并于2007年底在全国选取10家单位作为经营棉仪器化公检试点。
如何提高棉花仪器化公检的有效性是反复被强调的。为此,中纤局和西安工程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研发了基于HVI数据的计算机自动配棉系统。当得知自动配棉系统研发成功时,高明辉异常兴奋和激动,因为如何提高有效性一直是他思索和关注的问题。他亲自到泰安市5家经营棉公检的纺织企业分别走访,详细了解了棉花采购的情况,特别是了解到企业对国棉配棉系统的态度和看法。
泰安新申纺织公司是新成立不久的中型纺织企业,其采购原料都是经过公检的新疆棉,这是自动配棉系统的应用基础。高明辉找到公司总经理崔先生向他介绍了新的配棉系统的优势,崔总对此颇有兴趣。
2010年,泰安纤检所被中纤局列入自动配棉系统的应用试点,而新申纺织理所当然成为试点企业。8月,一套国产的自动配棉系统在新申纺织的前纺车间开始运行。
“传统的手工配棉是从每批棉花随机抽取10%棉包,根据纤维马克隆值、长度、强度、等级等指标来配棉,而自动配棉系统是将这些配棉指标的范围设定好,计算机对每一个棉包的公检数据优化组合来配棉,达到对原料最优化应用,节约了企业的用棉成本,并大大提高了配棉的稳定性。”新申纺织原料采购部王经理介绍。
试点开始后,泰安纤检所派出4位技术人员到企业指导使用新配棉系统。截至2011年8月,该企业使用新配棉系统配棉12批,用棉花450余吨,所纺纱线的稳定性提高,得到用纱客户的认可。
“这个试点成功以后,我们会召集其他经营棉公检企业开会,介绍推广这个配棉系统。”高明辉介绍,“如果纺织企业都应用了新体制棉花并使用公检数据配棉了,我认为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就成功了。目前从泰安这个试点来看,还是很乐观的。”
“在使用计算机自动配棉系统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和障碍就是经常会遇到公检数据滞后的情况,或者只有纸质的检验数据,而将这些录入计算机配棉系统要花费不少时间。每遇到这种情况,泰安纤检所都会帮助我们与新疆产地的纤检机构联系,协助我们尽快拿到检验数据。”王经理表示,在获取检验数据的及时性方面泰安纤检所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要在自己企业全面推广新的系统仅靠泰安所的力量似乎不够。
篇5
四十年来,贸易经济学科历尽变迁,其演变过程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以流通部门调整为依据,设置贸易经济专业.50年代初期,根据供销合作社和贸易部门共同组织商品流通的现实情况,许多高等财经院校在合作贸易系内设置了合作经济和贸易经济专业,以满足供销社系统和贸易部系统对管理人才的不同需要.1953年,随着贸易部的改组和商业部、粮食部以及对外贸易部的分设。50年代中期,在原有的贸易经济专业之外陆续设立同新设流通行政管理部门相适应的粮食经济专业。
第二,贸易经济学科体系的创立与演变明显受制于集中计划商品流通体制及变迁·产品经,济模式对贸易经济专业的影响不仅表现为流通行政管理部门调整对贸易经济专业的宏观结构变动的制约,还表现为按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变化设计和调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及其内容。贸易经济学科不少课程内容沿习传统商品流通体制,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某些政策规范移植为科学范畴,并按照传统的计划商品流通体制的实现流程安排学科体系。贸易经济学把商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分配产品和转移价格作为商品调拨并赋其宏观性质,使之成为贸易经济学的主要学科范畴,一段时期甚至按计划商品流通实现的购销调存环节为骨架安排贸易经济学的学科体系,这就自然而然地堵塞了贸易经济各学科的发展道路。
第三,按照产品经济模式处理贸易经济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按照行政管理意义划定贸易经济及其相关专业的界限,例如70年代,曾经严格地根据部门的工作职能将会计、统计等学科肢解成各部门统计和会计学科,从而出现了许多同贸易经济(商业经济)并列的财经学科,尽管这些学科的建立并未分解贸易经济学科体系,但对贸易经济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却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按照产品经济模式处理贸易经济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还表现在贸易经济的相关专业同某些系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上。
第四,模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设计贸易经济学科体系内各门课程的内容.传统体制下的贸易经济把计划流通及其实现放在学科建设的首位,而计划商品流通本身已经全然否定交换的客观经济过程的基本属性,把流通作为一种实现消费品分配和为农村集体经济配给农业生产资料的特殊社会性能。因此,商业经济学也就成为计划经济学在流通中的翻版。为了适应计划商品流通条件下商业企业的特殊地位,过去在贸易经济学科中曾一度取消了贸易组织作与技术这一带有微观性质的管理学科,代之以部门管理性质的商业经济管理学。这样一来,贸易经济学科体系就没有一门专门研究商业企业内部的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活动的独立学科。
第五,80年代贸易经济学科体系的调整逐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对商品经济体制的挑战,而且还同时提出了对传统的财经教育体制包括学科体系‘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十年来贸易经济开始实施了若干适应性调整。在专业结构相对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要求逐步拓宽口径。近年来在课程设置上增设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主要专业课程,并按照发展商品经济和改革经济体制的要求调整了商业经济学、商业企业管理主要专业课程的内容;其次通过开设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两个专门化进一步显示了贸易经J济多样化的专业特征。
二、贸易经济学科的发展现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不适应性
1.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有明显的产品经济特点。贸易经济专业经过长期的沿革与调整,特别是80年代以来,根据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所作出的适应性调整,使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大大地削弱了传统体制色彩,但仍然保留传统的浓重积淀。一些主要专业课程结构并末作较大的调整,仍以商业经济学、商业企业管理和商业物价学为骨干。教学内容调整也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其中一重要原口臼.场因是教材建设要求建立一个稳定的框架体系。而在体制变革过程中,围绕某一学科构造一个成熟的范畴和知识体系缺乏坚实的实践基础,这就形成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制定同现阶段市场经济推进的不适应性。
2.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宏观间题和微观问题难以明确区分。贸易经济(商业经济)专业笼统地提出培养商业经济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又提出了贸易经济专业同时为政府和企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这种板块式结合的培养目标,使得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常常面临许多尖锐的矛盾,有的教师甚至认定某些课程是专门为政府调节和宏观调节设置的,而另一部分课程则是针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了完整的统一培养目标的形成。
3.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由于培养目标不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缺乏系统性,严重妨碍贸易经济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贸易经济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极不相称。
三、加快贸易经济专业调整与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流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贸易经济专业的调整与改革将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这一调整与改革应当确立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适应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快贸易经济专业的改革,最根本的就是根据人才市场的长期需要,充分尊重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眼于大市场、大流通和大商业的形成和发展,适当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大力革新原有课程的学科内容,重塑衬全新的和有效培养模式,应当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改善为核心,通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流通市场运行状况、运用和总结贸易经营方式经验的初步能力。与此同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快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改造和专业建设:
(一)加强学科建设的应用性,显著提高教材的学术水平。加强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建设的应用性的关键是强化管理学科在贸易经济专业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在原来贸易经济专业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学科的地位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处理好贸易经济专业的经济学性质同管理科学的兼容间题,使二者内在的有机的统一起来,而不是板块式的拼凑。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建设要认真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并且把这一原则贯彻到每一具体学科的改造过程。改革过去硬性地划分某门学科,属于某个经济学或管理学范畴的传统作法。这也许给原部门经济专业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整和改造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则。流通领域购销形式和渠道的多样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要求改变过去教材解释政策的现象。诚然,提高教材的学术水平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因此,要使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中心地位在贸易经济专业改造、调整和建设的过程中一以贯之。
(二)坚定地走大贸易的道路,按照大市场、大流通和大商业的范畴拓宽贸易经济专业面。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仅使原有的商品贸易领域乃至消费品贸易领域形成狭小的分工范围得以改变,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股份制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的推动,许多企业获得了投资中心的职能,使得企业的贸易活动更为多样化,而就每一个专门的贸易经济领域设置一个专业,又不能适应本科的学容量。高等财经教育适应这一发展需求,要求贸易经济专业突破原有的分工界线,而向商品贸易、房地产贸易和技术贸易,调整已有的学科体系。为了处理宽与专的关系,可将全程教学计划分成两段:第一段主要是贸易经济专业基础知识。第二段为专门贸易知识,并由学生选择,但应作为必选课并实行主辅修制。现有的贸易经济不仅应在流通客体上突破原有的分工范围,而且还应从流通空间上改变原来的内贸和外贸隔绝的现状,特别是入关和开放服务贸易以后更是如此。因此,要求按照大贸易的方向调整现有的贸易经济学科体系,强化贸易经济专业的通用性。
(三)在学科建设中按照系统性、稳定性、适应性和通用性的要求设计学科体系。应当根据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在具体设计中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第一,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关系。贸易经济专业应当有一个稳定的培养目标和稳定的科学体系。因此,要保证某些课程及其基本内容的相对稳定。同时,我国尚处于经济体系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时期,流通领域的制度因素和发展格局复杂多变.贸易经济专业教育必须适应贸易经济活动领域的这一阶段性特征。这是一对制约贸易经济专业调整和改造的突出矛盾。除了在指导思想上要求我们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对待,还需要我们在操作上采取更为灵活的办法。例如通过主辅修制的办法,扩大辅修面,解决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知识准备问题。设计两段教学法,第一段主要安排较强的重要的基础课,第二段安排各种专门贸易领域的课程教学,并同主辅修制的实施结合起来.压缩现有的课程教学,扩大专题讲座的比重,通过专题讲座的灵活安排,弥补稳定的课程教学适应实践变化的相对不足。引入高等教育自修考试的机制.某些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不需要安排系统的课堂教学,只通过必要的专题辅导,系统地布置教材和学习资料,通过规范化和客观性的结业考试引导和检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第二,处理好通用性和系统性关系。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中通用性的加强一方面需要通过设置商学原理课程,并拓展它基本的学科范畴。使其同市场经济条件下贸易领域的延伸有广泛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还需要设置更多的专业贸易领域的课程。如果处理不好,专业贸易领域课程的增加。又有可能使全程教学计划的安排显得庞杂而缺乏系统性。这就要求一方面认真处理好专业贸易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又要对流通实践中的业务活动进行适当归并,在学科设置上再作系统化处理。
(四)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应用能力;二是通过校内外的各种学术活动,引导学生应用能力的培犷养。
(五)加强贸易经济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应当使教师定期到实际部门工作、业余兼职和围绕学术活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获得制度保障,并聘请有一定理论和学术水平的实际工作者来校兼任和专任专业课教师。同时,要把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同贸易经济专业重塑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战略和改革目柄飞紧密地联系起来。切实把教师的科学研究和学术研部的中心地位体现在贸易经济专业改革和整个办学指导思想贯彻的全过程,使科研活动成为教学过程的车头。
(六)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考虑到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推进,教学改革方案应当具有较大的继续调整的弹性和可塑性,其原则设想包括:
第一,明确培养目标。贸易经济专业的培养目标(限于本科)应明确界定为贸易活动领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应当有针对性地提出为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多样化的贸易活动培养专门人才。
第二,调整课程设置。适应未来贸易活动多样化和多变性及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有效地利用教学总课时,因此,我们主之性对现有的全程教学计划实施分类调整:(l)压缩现有的政治理论课及某些人文科学的谏时比盆。改进外语教学,强调外语的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2)增加专门贸易课程,并列入必修课程中,增加物资流通、房地产交易、技术贸易和跨国经~营等课程。将关贸总协定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凋整后的教学计划,工商行政管理、资本论选读考虑列入选修计划。(3)大幅度地增加选修和令题讲座的数量。使选修课和专题的设置充分体现贸易经济专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动态进程的适应性。
第三,在教学管理体制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一个贸易经济专业中长期教学规划.规定贸易经济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选定和推荐部分核心课程。具体教学方案和全程教学计划则由各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和实际需要灵活制定和调整,鼓励各校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篇6
一年来,全市质监系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强化源头质量监管这条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源头质量监管工作新路子,突出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完善了整体联动机制。建立了划片监管的工作体制,实行质量、打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三责合一”,稽查机构、技术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管与服务中做到密切配合、信息共享、整体联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完善了督查督办机制。每月召开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系统工作调度会,整体把握全系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一些重要工作实行重点督办,加强了对县局、分局的工作指导。三是完善了部门协调机制。结合源头监管方案的实施,加强与政府、部门、基层单位的协调与配合,采取联席会议、报告、移送、联合整治等方式,丰富了监管手段,形成了监管合力。四是完善了考核激励机制。年初市局将年度各项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规定完成时限,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半年进行一次考评,年终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并依照规定予以兑现。完善的工作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和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名牌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确定9家企业11种产品为名牌产品培育对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名牌产品培育计划,加强引导和扶持。经过精心培育,××集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3种产品喜获“安徽名牌”称号,是我市历年来一次性获得省级名牌产品最多的一年。至此,全市已拥有××等11种安徽名牌产品。名牌效应使优良资产和生产力要素不断积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认证认可工作态势良好。认真贯彻国务院《认证认可条例》,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建设,推进iso9000、iso14000等质量体系认证,强力推行3c认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组织开展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与计量检测体系培训,帮助6家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成了6家实验室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监督评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3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分别有1家企业和1种产品通过了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为我市企业产品提高竞争力奠定了技术基础。
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帮助、指导企业制修订产品标准27项,新发展条形码系统成员16家,完成产品采标标志数3个,帮助2家企业建立了标准体系。完成了《××风景区服务质量要求》和《××风景区解说要求》2项服务业地方标准初稿。精心打造农业标准化这一“亮点”工程,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制定5项省地方标准,建成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1个,开展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完成××示范项目建设并以优异成绩通过省级验收,××单产由示范前的50公斤/亩增长到100公斤/亩,产值由不足2006元/亩上升到4000元/亩以上,全市面积由示范前的4000亩发展到现在的16000亩,并通过示范区建设逐步辐射到××等市,实现单产增长一倍,面积翻了两番。经过精心挑选和项目论证,将××项目申报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指导市供销社将××项目申报为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我市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已经走在全省前列,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受到省政府表彰。扎实有效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法制计量工作扎实开展。全市26051台(件)强检工作计量器具基本做到按周期检定。大中型企业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8.82%,较好地发挥了计量工作对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推进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提高企业计量保证能力,××供电公司通过了一级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公司通过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现场核查,“c”标志评价实现了零的突破。加强了农资市场商品量的监督检查,对市场上的“公平秤”及时进行检定,使“公平秤”公平、准确,真正成为“放心秤”。深入开展集贸市场和加油站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集贸市场和加油站的计量活动,有效地打击了短斤少两等计量欺诈行为。在春播秋种、午季和夏粮收购季节,对农资销售市场和粮、油、棉收购站点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检查,全年共检查站点200余个,计量器具达600余台(件),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
市场准入体系逐步完善。组织43家企业进行了人造板、眼镜、建筑外窗生产许可证管理细则的宣传贯彻,完成了白酒、水泥、汽车制动液等16家企业换发证工作。目前全市已有31家企业获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4家企业通过审查评审。全面推进许可证年审工作,完成了26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年审。加大无证查处力度,查处生产、销售无证产品违法行为9起。深入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受理小麦粉等五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申请39家,新十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申请2家,组织对已获证的55家企业进行了逐户复查,顺利通过了省局检查验收和抽查复审。完成了肉制品等十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必备条件调查,对新十类食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进行了全面宣贯。对获证企业,继续加强证后监管,保证企业生产条件符合发证要求。通过严格市场准入,获证企业生产条件、卫生环境、质量意识、质量管理都有了明显提高。
市场经济秩序得到规范。今年以来,全市质监系统实施质量打假行动60余次,办理质量案件382起,端掉制假售假窝点3个,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达500余万元,净化了市场,产品质量总体水平逐年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逐年提升,前3季度,共抽查892批次产商品,合格755批次,合格率85%,全市市场经济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二、狠抓源头、强化措施,扎实推进质量监管工作
(一)全面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工作。
认真组织实施市政府“质量兴市”工作意见和“质量优秀产品和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县“质量兴县”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获优秀等次。××县启动了新一轮“质量兴县”工作。开展了2006年度××市质量管理奖和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全市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前3季度全市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8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筑竣工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服务质量大为改善,诚信氛围更加浓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积极探索监管模式,进一步强化生产源头监管。
为将“从源头抓质量、提高工作有效性,从基层抓落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目标落到实处,市质监局积极探索生产源头质量监管的路子和方法,根据企业分布状况划分监管片区,成立片区监管组,履行质量、打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三个责任制,实行综合服务、综合管理、综合执法,形成“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系统协调、划片监管”的管理工作体制。建立了源头质量监管的协调指挥机制、工作运行机制、许可准入机制、部门配合的联动机制、质量诚信机制和责任追究奖惩机制,规范了工作流程,制定了环环相扣的工作措施。一是建立企业档案,二是实施分类监管,三是加大检查力度,四是加强监督抽查和后处理,五是实行检验检测分析报告制度,六是突出源头打假,七是强化安全监察,八是优化服务质量。新的监管体制运行以来,全面摸清了辖区内生产企业基本状况,建立了电子监管系统,根据企业质量状况及规模,结合企业质量信用记录和监督检查结果,实行分类监管。并且在全市8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聘请了84位联络员,在市区20个社区居委会聘请了31位信息员,构建了覆盖全市的执法打假信息网络。这项管理体制的创新得到了省局的充分肯定,并向全省质监系统推广。
(三)加快建立质量信用体系,引导企业实现自律。
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质量状况普查工作,整合标准、计量、安全、许可证等信息资源,建立了全市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在质监网站上质量信息,在媒体上报道产品质量抽查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质量信誉等级评价细则,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征信和授信体系。对失信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曝光”等惩戒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监管、市场规范运作的信用管理和服务机制。通过扎实开展质量诚信活动,企业的诚信意识普遍增强。
(四)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主题,坚持执法检查与监督服务相结合,打假与扶优相结合,全面履行整顿和规范市场的重要职责。全系统出动执法人员2200多人次,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节市场打假、农资、知识产权、汽车配件、奶粉、生活生产资料市场等专项整治活动,同时积极做好禽流感、非典疫情的防控工作。重点抓了四个专项整治工作。一是扎实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刚在媒体曝光,市质监局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率先行动,组织执法人员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参加,开展了对奶粉市场的全面清查,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了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把粮、肉、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白酒、饮料、桶装饮用水、非b瓶啤酒、炒货、儿童食品等列为重点产品,把城乡结合部、生产比较集中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地方以及食品制假售假活动易发地区作为重点区域,把生产、加工、使用环节作为监控重点,查获黑名单所列或有质量问题的奶粉5种0.8吨,无qs标志的小麦粉3吨、大米0.5吨,封存涉嫌质量问题的大米近40吨。二是积极开展农资市场的专项整治。在春播秋种季节,重点对生产、销售企业的农药、化肥、农机配件等生产生活资料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同时,开展了“送法下乡”活动,向农村经销户、农民宣传农资产品标准要求和识假方法,发放宣传材料,引导经营户依法经营,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加大节日市场的专项整治力度。在元旦、春节等节日到来之前,组织了对白酒、饮料、绿豆糕、月饼等节日食品、消费品的专项监督抽查,不合格品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抽查结果在节前进行公布,引导消费。四是认真开展了建筑用钢材的专项整治工作。在2006年下半年对小轧钢生产企业查处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联合经贸委和供电部门切断了电力线路。彻底停止了全市小轧钢企业轧制螺纹钢筋的行为。
(五)加大安全监察力度,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制定了全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善了安全监察责任制度,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监管到位的动态监管机制。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督查整改,出动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人员550多人次,组织开展了冬季、“两会”、安全月、黄金周等安全大检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专项检查以及重点场所锅炉安全专项检查等10个检查活动,检查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538台次,发现事故隐患180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45份,取缔土锅炉8台,立案查处29起,消除了2处特大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市无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完成了压力管道普查工作,建立了压力管道普查数据库,通过了省局验收。加大监察力度,严厉查处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行为,引导企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做到产权转移、充装许可、定期检验三个基本到位,规范了液化气充装市场。
(六)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服务工作成效。
进一步贴近企业需要,服务经济发展,从夯实质量基础入手,积极推行“一揽子”服务,针对企业需要,开展质量、标准、计量、安全、认证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运用咨询、培训、“诊断”、检测等方式,向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今年以来共签订“一揽子”服务协议170余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近400个,成效十分明显。针对水泥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年审中发现的问题,不是一罚了之,而是积极帮助整改,召开了企业座谈会,分析原因,采取解决措施,受到企业的衷心欢迎。组织开展了对全市非金属矿产业及其产品质量状况的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为扩大××非金属矿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市质监局已着手完善标准体系,并积极筹建省级非金属矿产品检验中心,为我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标准、技术支持。
(七)积极开展宣传培训,普及质量法律法规和质量知识。
通过报纸专栏、电台热线、电视专题、自办简报、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质量论坛、培训讲座、座谈交流等方式,以3?15、安全月、质量月等大型服务咨询活动为平台,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宣传层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质量法制意识,不断增强质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与市电办了2期“981”热线栏目,在《××日报》上开辟宣传专版2个,在××电视台制作专题宣传片12期,市电台对我局3?15宣传服务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上报的政务信息被市委、市政府采用6条,省政府采用1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质量报》等市级以上媒体播发稿件75条。开展质量法律法规、质量管理、标准、名牌产品、计量、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20多次,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各类技术骨干500多人次,编印并发放各类资料5000多份。质量月期间,与市工商联联合举办了68家企业80余位负责人参加的××市质量管理论坛;邀请国家级质量专家为我市大型骨干企业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普及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升企业质量管理理念;与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天方杯”我为质量作贡献演讲比赛,营造了全社会进一步关注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质量监管情况工作报告为契机,为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加强宣传,将《质量技术监督常见问题50问》、《政务公开服务指南》、《农业标准化工作手册》和《××质量信息》等资料分别呈送给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列席领导,进一步宣传质量工作,宣传质监职能,宣传质监部门,取得了良好效果。
(八)推进技术机构改革,提高技术保障能力。
大力实施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本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确立了“立足现有、着眼发展、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的改革思路,制定了技术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改革方向和措施。强化内部管理机制,推行企业化管理、全过程成本核算,实行人员聘用制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基础的工资模式,以岗定薪、绩效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加大投入,添置了一批先进设备,提高了装备水平,提升了检验检测能力。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筹建省非金属矿产品检验中心,为我市非金属矿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项目市场化”和“投资多元化”的前提下,开展项目合作,拓宽投融资渠道。已有多家企业主动提出融资意向,项目洽谈已取得了积极进展。
(九)强化行风政风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全系统按照“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树立行业形象”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大力加强行风、政风建设。一是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建设学习型机关。系统地学习了十六届五中、六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纪律处分条例》等,深入开展了“学、比、查、树”学习教育活动和查问题、查认识、查措施的“三查”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保国安民的责任感。局党组制定了学习计划,以政治、法律、业务学习为重点,坚持周五职工学习日和执法人员周六集中培训制度,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通过学习教育,干部职工讲政治、讲学习、讲奉献、讲团结的氛围日益浓厚,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二是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核心,建设效能型机关。制定了行政效能建设意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制度,实行“阳光行政”,建立并实行办文办事限时制和首问责任制,扎实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强化机关内部管理,树立机关廉洁、高效形象。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组织系统学习3次,加深了对《行政许可法》的了解,为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础。市局代表队在全市《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上荣获第一。规范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法程序,完善并认真执行行政案件办理程序和各项制度,对案件审查严格把关,全系统共办理案件382起,无一件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加强行政执法的层级监督,开展了实施法律法规回头看活动和执法检查,促进了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三是以行风、政风建设为抓手,建设廉洁型机关。集中开展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认真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八严格”、“七禁止”的规定,不断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有力地促进了全系统的行风建设。认真推行服务质量跟踪督查卡制度,开展了服务质量问卷调查,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分析,并在工作中合理采纳。全年全系统没有发生一例违法违纪行为。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人人都是质监形象,个个都是质监窗口”活动,以创建促政风、行风,市局和××县局积极申报了文明单位,市局被评为双拥工作先进集体,市行政服务中心质监窗口被评为“红旗窗口”。进一步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意识,坚持诚信引商、服务安商,介绍引进投资项目1个,引资额950万元,占全年任务数的380%,超额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县质监局引资120万元,也超额完成了引资任务,并填补了我市锅炉制造业的空白。四是以迎接省人大对质监系统工作评议为契机,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召开了迎评动员大会,制定了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市、县局党组成员主动登门,虚心听取省人大代表的意见与建议,接受人大代表和企业的监督。认真开展了实施产品质量法律法规情况自查自纠,查找工作中的不足,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加强与市人大的联系,向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报告了全市产品质量监管情况,进一步展示了质监部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成绩,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
三、正视困难、超前谋划,理清2006年工作思路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面对新形势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新形势下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企业质量意识、质量基础有待提高,长效监管机制有待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二是质量监管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边远地区、作坊式小企业的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三是检测手段和检验能力亟待改善,技术机构改革和能力建设有待实现新的突破。四是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2007年,市质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创新思路、锐意进取、艰苦创业,推动全市质监工作再上新台阶。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三转变”、“三不变”、“三贴紧”的工作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牢牢把握服务经济建设“一个主题”,突出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两个重点”,强化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三个意识”,认真抓好队伍建设、技术机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政风建设等“四大建设”,努力实现源头抓质量、执法打假、文明创建、技术机构改革、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等“五个突破”,达到“建立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树立一流形象,创造一流业绩”的“四个目标”,努力将质监部门建设成为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社会赞誉、群众信赖的部门。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全力打好食品质量安全攻坚战。
二是推进名牌战略,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建立全面高效的服务工作机制,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等质量基础工作,加大从源头加强质量建设工作的力度,引导企业走品牌效益发展之路。
三是把“质量兴市”工作引向深入。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开展“质量兴市”工作意见》,真正做到政府重视、部门联动、企业参与,将“质量兴市”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四是围绕监管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对源头质量监管进行“流程再造”,确保监管责任主体明确、过程环环相扣,使源头监管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积极推进技术机构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增加检验、检测机构投入,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五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切实加强安全监察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安全事故隐患的检查、监管和整治的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 上一篇:大学竞选班长竞选稿
- 下一篇:乡镇网络舆情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