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活动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研讨活动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篇2
关键词:教师 园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84
近年来,我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相当一批新教师的加入为我们的各项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缺憾:她们缺乏教育实践的磨练,需要寻求能够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途径。针对这一现状,我园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以级组为单位的园本教研形式,并确定每周三下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在年级组长的统筹安排下,年级组全体老师的共同探讨下,确定:本学期,我们把目标锁定在科学领域上,采用“一课两研”的形式进行活动。
1 “一课两研”1
“一课两研”1:就是由新教师设计活动方案――开展活动――自我反思――共同研讨――老教师调整活动方案――展示活动――共同研讨――对比成效。
具体实施:
先由新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制定好教学方案。并把教案印发到相关老师手中,开始进行“第一研”任务。在上过后请该教师说课,说课内容包括教材分析、目标确定、教学方法选择及理由、教学程序设计、活动安排等。接着要求该教师对“第一研”的活动进行反思,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在该教师自我剖析以后,每位教师必须围绕该教研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形成“人人动脑筋,个个说真话,争先提建议”的研讨气氛,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最后由老教师归纳、提升和再创造,完成“第二研”任务。
例: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这是请小朋友在游戏中探索两种不同物体的滚动路线问题。一种是圆柱体,这种物体在滚动的时候呈直线型的滚动路线。另一种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圆筒,这种物体在滚动的时候呈现的轨迹是一条弧线。滚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非常贴近小朋友生活的一个课题。活动中,小朋友的积极性非常高。好的课题加上幼儿的兴趣,按照常理分析就会产生好的效果。但是科学活动对于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很高,新老师更加难以把握了。试教下来发现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玩具收放。科学活动是操作性非常强的一种活动形式。多而杂的教玩具在活动中也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整次活动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乱”,孩子在新教师的引导下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主动进行合理、有序的收放。
问题二:科学记录。科学活动是一个探究、操作的过程,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才会慢慢的、一步一步地走近真理。同时,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地记录下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再现记忆,形成连续性的观察,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养成一个及时记录的好习惯。
在经过一学期的园本教研后,我们查阅资料,倾听意见,深刻反思,积极讨论,并结合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于是就诞生了“一课两研”2。
2 “一课两研”2
“一课两研”2:就是由新教师设计活动方案――开展活动――自我反思――共同研讨――该教师调整活动方案――展示活动――共同研讨――对比成效。
具体实施:
由新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制定好教学方案。并把教案印发到相关老师手中,开始进行“第一研”任务。在上过后请该教师说课,说课内容包括教材分析、目标确定、教学方法选择及理由、教学程序设计、活动安排等。接着要求该教师对“第一研”的活动进行反思,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在此过程中既可以让新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组织形式,调整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也让新教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体验成功后的快乐。
例“教研1”:科学活动《电动玩具》是一次幼儿在主动探索、发现的基础上,掌握装电动玩具电池的正确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第一次教研活动结束以后,在执教老师主动反思,级组老师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发现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收放玩具。因为科学活动重在幼儿的主动探索体验,这往往比探索结果更加重要,我们看重的是孩子对于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孩子真实的一个探究的过程。那么,探究活动结束了,老师跟孩子们一起总结知识经验,提升探索结果是少不了的。最理想的状态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必要等待后,孩子能够放下手中的玩具,大家集中注意力来进行讨论。玩具对于孩子的吸引力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怎样组织这样的课堂纪律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也就是玩具的收放问题。怎样做到“活而不乱”?怎样做到“收放自如”?
问题二:制作示意图。在幼儿探索的过程结束以后,有一个总结、提升经验的过程,也就是总结装电池的正确方法。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大一点的、能够保证每个小朋友看清楚的示意图,因为,玩具本身装电池的地方是很小的,以集体观看的形式是不可能看清楚的。
问题三:拓展环节。在小朋友第一次探索的过程中,有的小朋友就没有能够发现这个秘密,没有能够顺利地将自己的小车开起来,也就是没有能够得到一个成功的体验。这需要老师提供再一次的操作、探索的机会,让每位小朋友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够对科学活动产生持久的兴趣。那么,已经发现秘密的小朋友就可以进行一个经验的拓展,尝试着装一下电视机遥控器的电池等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东西。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再让新老师上“教研2”的展示活动,那么以上的三大典型问题就能够得到顺利的解决。
3 “教研1”与“教研2”的实效对比
相同之处:“教研1”:都是由新教师设计方案――开展活动――自我反思――共同研讨
不同之处:在“一课两研”1的“第二研”中,上课的教师换了有经验的老教师,而需要再次锻炼、提升的新教师却成了旁观者,失去了再次亲临的机会。在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中,新教师出现了玩具的收放问题,在科学活动《电动玩具》中,该教师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全班小朋友因此受益,能够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养成一个有序的习惯,这对于小朋友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4 提供最适合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
篇3
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xx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中关于《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推动共同体建设工作的开展,促进共同体各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扩大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发展。特制定xx实验小学、xx实验小学、xx小学共同体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xx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落实依托基地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构建"基地出成果 校际共分享"的工作格局,促进共同体学校间的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依托基地校共同体,通过组织协作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组织机构
组长:孙xx
副组长:张xx 李xx
成员:刘xx 王xx 李xx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教师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增强专业化发展的意识。以师德工作为重点,加大师德学习的力度,通过事迹介绍、演播等形式在共同体各校间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活动,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认真开展"课堂教学效率年"活动,校际间组织听评课,汇报与交流,积极展开课堂效率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通过精心策划"绿荫文化讲坛活动",使共同体学校教师在艺术和文化的高雅氛围中倾听、交流、研讨,产生浓厚的文化向往,共同提高文化素质,体现校际合作交流的全员性。
(四)共同体各学校承担了《教师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必定会有新的研究成果呈现,当然,也会有新的困惑,共同体学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校际间的学习与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共同发展。
(五)调整共同体建设组织机构后,更加注重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做到规范化、科学化,保证活动的有效落实,同时协调和管理校际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加深了教师之间的友谊,提高教师的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了联动的氛围,为今后全方位、深层次的互助、学习打下基础。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20日之前)。制定共同体活动方案及具体实施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全面实施阶段(4月1日至12月10日)。根据本方案提出的要求,按照《共同体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组织开展"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的各项工作,落实责任,落到实处,并逐步健全各项制度,探索建立师培工作长效机制。
(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10日之后)。对共同体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对好的经验、做法要树立典型积极推广应用,更好地巩固活动成果。
六、工作要求
篇4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 农村本土化课程
我园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了有关的课题活动,在课题研究中发现走出幼儿园,开展多种多样、富有农村特色的活动,对开发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潜力,开拓课程改革思路,促进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实践课题研究成果,凸显农村自然资源特色
独特和丰富的农村资源为我园的环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是大量的农村自然材料,如稻草、泥巴和农村丰收的农作物(玉米、小麦等)。二是农村丰富的自然环境,如田野、树林、溪流等。为此,在环境的创设中,教师们精心构思,在活动区域放置了泥巴、稻草、玉米皮等各种自然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制作;在各个活动室中,开辟了生活区、艺术区、科学区、健康区等,让幼儿通过与自然材料的互动,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各个活动区内,展示着由教师和家长制作或收集的各种手工制品,启迪着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进行创造。小班“亲亲泥巴场”,中班开展的活动“认识小草”、“有用的石头”让孩子融入大自然,与小草亲密接触,采摘自己喜欢的野花、野草进行串花环、做帽子等游戏。
同时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环境:溪流、田野、农家小院……把孩子带到小溪边,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寻找各种各样的石头,在小溪边采集石头的过程中,形成问题:“石头是从哪里来的?”“石头在水里和在沙地里有什么变化?”并把石头带回幼儿园进行“拼、画、变”,把石头变成各种有趣的图案。在主题活动“地瓜”中,老师带领孩子们到农家小院观赏各种各样的农具,再到田野里用不同的农具挖地瓜,其乐无穷。利用本地的稻田,大班的孩子们到稻田认识水稻,观察农民伯伯收割水稻,拾稻穗,体验到粮食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利用“稻草”这一资源,体验用稻草做游戏的乐趣,初步学习用稻草进行一些小制作。这一切都凸显了我园富有浓郁的农村环境特色。
二、依托教师个性才能,丰富课题活动中的乡土文化内容
每个教师都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思想,都有自己的特长所在。年长的教师对社区资源有着更多直接的感性经验,能对具体的操作提出改进方法;年轻的教师能通过现代化的设备获取大量信息;骨干教师对主题活动能有更多理性的思考,对于本土文化资源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社会渠道。在教研中,我们注重发挥他们的优势,构建起合作研究、互动学习的共同体,充分发挥各教研组集体的智慧,促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间的互动发展,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以课题研究为支点,形成美术活动、科学探索、语言发展等特色教学,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我们从教师的个性才能出发,比如像莲英老师有语言方面的特长,就让她负责编写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方案,在“有趣的米粉”活动中,莲英老师自编语言故事、儿歌“米粉怎么来”,向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语言教学活动。这样将已有的教材与本土特色联系起来,做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三、实践园本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个人能力发展
农村幼儿园在缺少相关的资源和理论获得渠道的现状下,积极探索,努力尝试将是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手段。教师通过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教育水平并丰富了自己的学科知识。
我园开展的研讨观摩活动“有趣的米粉”,刚开始接到这个主题的时候,觉得这样一个主题很难实施,缺乏开展相关活动的动力,经过课题组活动,大家共同商议、讨论,“有趣的米粉”的几个活动方案形成了,并进行实践教学研讨,从中发现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再进行整合改进,最后形成这个活动方案:让专人去米粉厂现场拍摄录像,制成碟片、幻灯片供组织教学活动使用。然后园领导及老师们参加听课活动,进行点评,又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各个活动再分析,教师们对“有趣的米粉”活动的实施设计分析透彻,执教老师对方案做修改并对自己设计实施的活动进行教学反思。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教师们不仅体验到新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在于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发掘中,还学会了拍摄录像、制作幻灯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一个课题方案的初步设想到生成,形成较完整的活动材料,都要经过教师反复的商议、讨论、修改,然后使主题活动逐步趋于完善。教师在不断的揣摩、思索中创新着自己的思维,寻找各自的教学特色,教师们的业务能力、教科研能力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提高。
在课程研究的背景下,教师由课程变革的“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在我园课题活动研究中,幼儿园放手让教师们实践,教师们用心参与了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园本课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推广乡村幼稚园案[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 农村幼教改革的十年探索[EWOL].,2006-11-20.
篇5
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哪些历史活动课类型是我们经常能够用到的呢?
一、历史活动课程的类型
1.交流研讨类
交流研讨类的活动课程是所有类型当中最常用到的,这种活动课往往需要教师或学生设计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来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形式上,可以有座谈会、辩论会等形式出现。在研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要尊重和吸纳他人的见解,这样才能够使得各讨论方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都获得一定的收获。
2.表演类
表演类的活动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课类型,因为学生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表演的时候,往往能够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课,学生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3.竞赛类
竞赛类的活动课程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年轻好胜的年龄段,通过各种历史知识竞赛,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更好地树立起自信,从而为历史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4.鉴赏类
在鉴赏类的活动课上,教师一般采用播放电影视频、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形式来展开活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我国与世界文明成果进行鉴赏,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访谈类
访谈类的活动课往往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学生在围绕某一历史问题进行访谈调查的时候,势必要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这对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二、历史活动课的原则
1.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所谓活动课程,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所开展的学生活动,因此,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独立解决各种问题,而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学生活动引导者的角色就可以了,这样才是实现活动课目标的正确选择。
2.活动课要遵循历史性原则
既然是历史活动课,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当然就不能离开“历史”两个字,教师和学生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围绕“历史”来进行,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则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这样的活动课才能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活动课。
3.注意历史方案的可行性
无论制定什么样的活动方案,前提条件就是要保障方案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否则就会使得之前所有的努力变成无用功。因此,在制订活动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活动课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方法的使用上讲求科学性,务求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4.注意综合性的原则
“文史哲不分家”,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学科综合性的问题。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但是历史学科并不是孤立于其它所有学科之外的,而是与各个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一门融合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为一体的学科。因此,在开展历史活动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其它学科知识,这样不但能够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遵循活动课程的趣味性的原则
相对于呆板地坐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适当开展一些让学生可以发挥自我的活动课很显然更为学生所喜爱和接受。事实上,历史活动课程本身就承担着调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任务,因此,在开展活动课时,教师和学生要尽量把活动搞得生动有趣,这样才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而轻松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帮助的,并且这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课程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有效的。
6.遵循历史活动的实践性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它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把学科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而历史活动课更是如此,开展历史活动课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可以有效地把课本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设计活动课程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选取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材料作为活动课的内容,这样才能在开展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7.遵循创新的原则
篇6
一、在等待倾听中了解孩子的需要
在教学活动集体观摩研讨中,实施活动的教师认为,活动方案是预先精心设计的,临时改变不但会影响活动目标的实施,而且还会影响教师对活动重难点的把握。其实,这样的教育行为中教师没有真正地把幼儿的需要放在首位,教师受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方案的牵制太强,心中只有目标和过程,从而影响了教师对孩子各种想法的倾听,没有从细心的观察、耐心的倾听中了解孩子的需要。
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螺丝》活动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幼儿操作活动前出示了一张操作记录卡,运用自己预先准备的介绍方案进行提问和讲解,自己以为非常清楚到位,殊不知在记录过程中由于对记录要求和记录卡内容的不理解还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活动后,我们经过研讨,认为对记录卡的认识过程应该让幼儿观察和充分表达,教师所要做的是倾听,在孩子的表达过程中发现问题,捕捉孩子对记录卡不了解的地方,再针对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在第二次集体教学实施活动中,由于关注了幼儿的需要,因对记录卡的不理解而产生的记录问题迎刃而解。
二、在有效追问中激活思维的火花
教师问、幼儿答是集体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那是否每次的问答活动都能达到有效的师幼互动呢?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对幼儿回答问题时的答案要求仅仅停留在是否答对,没有深入地进行追问,远远达不到师幼有效互动的效果,孩子对问题的理解也就停留在表面,从而影响活动目标的达到。
如,中班绘本阅读《我也要搭车》中,教师让幼儿观察动物们坐在车里不遵守规则的那副画面时,是这样提问和追问的。教师:“动物们在干什么?狮子爷爷怎么样?”幼儿:“长颈鹿的脖子伸出窗外、兔子在蹦蹦跳跳……狮子爷爷很紧张。”教师:“从哪里看出狮子爷爷很紧张?狮子爷爷为什么这么紧张?”幼儿:“因为动物们影响了狮子爷爷开车,会有危险的。”教师:“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情呢?为什么”……乘车时各种危险动作的危害在教师一步步的追问中层层剥离,幼儿在这样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对乘车规则的理解也就熟记在心,活动目标自然就达到了。如果教师在幼儿回答出动物们在干什么就草草收场,直接翻到后面讲述汽车翻车的情节,那幼儿对故事寓意还会理解得那么深刻吗?显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在互助平等中尊重孩子的想法
每次教学活动中,总有一小部分思维活跃、喜欢表现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作为教师,也希望总有这么一群孩子,顺利地接住自己向孩子抛出的每一个“球”,使活动始终围绕预设的主干道顺利前行。然而,有些并不擅长表现的孩子听到教师表扬自己的同伴后,就更加不愿意再次表达。长此以往,自信心会受到挫折,在集体活动中会一直扮演听众的角色,也变成了老师眼里内向的孩子。因此,教师在预设活动方案时,设置的问题首先要具有难易结合的特点,根据自己对孩子能力的了解决定叫哪些孩子回答你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体验到有效互动的快乐;其次,问题还要具有开放性和封闭性相结合的特点,开放性强的问题答案具有不确定性,每个孩子的想法都是特殊的,教师要鼓励和激发尽可能多的孩子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而封闭性的问题,当某一幼儿回答后,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再征求其他孩子的意见:“你们同意吗?谁有和他不一样的想法”……让其他的孩子来参与评价。在这样的师幼应答中,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互动效果。
四、在积极回应中提升孩子的经验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经常在不经意间运用重复孩子言语的方法进行回应。造成这一教育行为的原因很多,其一是教师对活动方案了解不够深入,只停留于问答的表面现象,漫无目的地重复孩子的语言;其二是当某一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会担心其他的孩子倾听不够仔细,想通过重复的方法来让其他的孩子听得更清楚,当孩子的回答比较有价值的时候最为突出;其三是当孩子的回答出乎老师预料之外时,更会让老师乱了阵脚,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只好以重复孩子的话或者是运用:“你真棒!”之类的语言一带而过。
教师如何从容机智地回应幼儿呢?首先教师在预设活动方案时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知识经验,对有可能产生的答案进行预先考虑,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梳理回答内容;其次是充分了解活动目标,对今天的活动需要孩子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教师要做到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回答进行总结提炼,体现教育的目的性。还是以绘本教学《我也要搭车》为例,当幼儿答:“不要在车内跑来跑去”时,教师可以这样回应:“你真会保护自己,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拉好扶手才是最安全的。”当幼儿答:“上车时要排队”时,教师回应:“排队上车不仅安全,还能做一个有礼貌的小乘客呢!”这样的回应既充分肯定了孩子的想法,又巧妙地向孩子传达了安全乘车的方法和重要性。
篇7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这门学科在学前教育培养方案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上承“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这几门课程,下启教育实习及学前教育专业招聘考试及教师招考的面试,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在校学生说课、授课能力的实训课程。本门学科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教学活动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为日后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学科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现代型幼儿教师应有的“写、说、授、评”几种能力。写,即学会书写规范的教育活动方案及说课稿;说,即掌握说课的技能;授,即能够组织实施教育活动;评,即对看到的教育活动给予评价。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努力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实际,学前教育专业对课程方案进行了改革尝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作为教学改革中的一门课程,从提出到加入培养方案再到开始实施,经历了摸索和反复的思考过程。至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这门学科已经在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上进行了实践教学。为了让本门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实行小组项目任务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这门课程在开展时,把学生分成小组,实行小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体头脑风暴,共同去研讨授课的教学方案,收集模拟授课时要用到的教学材料,一起去研讨书写规范的说课稿件。在模拟课堂中,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说课,另一名同学来模拟讲课,其他同学配合讲课。小组项目任务对于班容量大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式,组成的小组尽量是以宿舍为单位,这样便于同学之间交流想法,集思广益,避免课后偷懒。
2.运用四步教学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学生教学能力必须要经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提高。鉴于在正常的教学环境下去实际教学基地观摩实习不便,这门课程在开展时采用了四步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首先,选取经典的案例来观看分析。按照“幼儿园指导纲要”的要求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相对地划分为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选取这五个领域当中反映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视频观看,分析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授课时的教学程序环节设计、教育的准备、实施时所使用的教学游戏等方面进行分析,透彻分析优秀的教学视频为学生后面的教育活动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结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的要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题目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教育活动方案要求目标表述准确、格式规范。第三,进行模拟教学。这个环节是展示学生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此环节要求学生把前面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以授课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锻炼学生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第四,反思提升。模拟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和同学一起来评价此次教学活动,从内容的选取、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的准备、教学组织的能力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提升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四步教学法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题材知道如何去设计教育活动方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均有一定的好处。
3.开展教育活动设计技能比赛
目前学院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较多,班容量大。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本门课程通过开展说课比赛、晒教案、教学能力展示的方式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较多,组织教学技能大赛工作任务强度大,有难度,但教师仍克服各种困难组织比赛,实践证明竞赛的方式的确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说课,厘清学生对教育活动教学组织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晒教案的形式,督促学生规范自己的教案格式,形成不同形式的教案。教学能力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课堂教育活动的组织,提高学生课堂的组织能力。技能比赛的形式,激励了学生的斗志,互相之间为了在比赛中获胜要更加认真地做相应的准备。技能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夯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锻炼了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说课能力
说课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的一种形式。在本门学科教学改革中,把说课放在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通过说课,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自己要讲授的内容,吃透教材。在写说课稿的过程中,为了说清楚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从而提高了理论水平。
2.提高了学生的授课能力
模拟试教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具体场景,学生在这种场景中模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授课能力。良好的授课能力包含一定的操作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课堂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幼儿的观察能力等,这些能力必须要在实践中反复的练习才能提高,而它恰恰是学生所缺乏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授课能力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促进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
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他们上岗就能上手,促进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到目前为止,2009级毕业生有77%的学生入编,2010级有67%的学生考取事业编制。良好的就业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实训课程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反馈信息,面试时除了弹唱跳技能的考核之外,主要看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而考核的方式就是说课和试讲。这两种方式恰恰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这门课程主要培养的两个方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为他们就业赢得了很好的机会。
四、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质量的相关建议
篇8
近几年来,“一课多研”因具有“展现个性教学”“促进自我反思”“实现合作共享”等作用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推崇,它在幼儿园、小学乃至中学的校本教研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各地对“一课多研”的认识尚存在分歧,在实际操作中也有所不同。下面,结合本人在幼儿园一次音乐活动“小蛋壳”的教研体验,对“一课多研”的组织与开展粗浅的看法,求正于大方之家。
一、“一课多研”的涵义
关于“一课多研”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一课多研’是校本研修的常用途径、手段,它能有效地优化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1]“‘一课多研’是指教研组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同一老师或不同老师进行多次实践研究的活动。”[2]综观各地的教研实践,结合本人的思考,笔者认为,“一课多研”应该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多位教师实施教学,大家在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评课中进行比较、切磋,对教学作几度改进的教研形式。它融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于一体,并相互渗透、相互整合,有效地优化教学设计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实践反思能力,营造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二、“一课多研”的基本特点
综观各地的教研实践,结合本人的思考,笔者认为,“一课多研”中的“一课”是指立足相同的一个课题,如果教学内容不同,则在研讨中不方便比较,也就难于形成一致的看法。而“多研”则应有以下几种基本特点:
(一)“多研”应该是参与的教师多、受益的教师多
“一课多研”的主要目的应在“师”而不在“课”。具体地说,“一课多研”的目的应该不只是为了推出某个优质课,而应是通过一组教研活动让更多的教师明白怎样教才是更好的。同时,只有让一定数量的教师参与,才能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先进经验进行接受、运用和完善。“小蛋壳”一课多研研讨活动就是由园的五位老师共同承担任务的,教研的结果不只是个别教师受益,多数乃至全体教师都在听课、评课、议课的过程中受益。而为了扩大教师的参与面,让更多的教师有展现个性、践行参与研讨后的体会的机会,幼儿园还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网络在线研讨,让这一次的研讨得到时空的扩展和延续,得到教师更广泛的参与。
(二)“多研”应该是受教的班级多
在每一次的研讨中,受教班级应不同。同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最好在不同的班级进行,让更多的班组参与。这样,才能保证教研活动在常态教学中进行:研究教学中的常态,追求常态中的精品课,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而每一次研讨的结果也应该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来展现。唯其如此,才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彰显教师和幼儿个性的舞台;唯其如此,才使我们的教学更显生命的活力;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在不同的课堂对比中找到共性,发现规律,其结果也才有推广的实际意义。
(三)“多研”应该是设计的教学方案多
笔者认为,“教学方案多”首先可以体现在第一次研讨时每一位参与的教师应该都备有自己的教学方案。其次是每一次研讨后,下一次的教学方案应该都有所改进,在反思中继承,在反思中改进。
例:我园在“小蛋壳”音乐课的研讨活动中,每位老师都各显神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知识背景、情感体验从不同的视角对“小蛋壳”这歌曲首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分析,再依据本班级幼儿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能力水平设计出了五种各具特色的活动方案。体现在:①教学引入切入点不同。如:陈老师以“鸡妈妈爱小鸡”的故事引入主题;何老师以清脆可爱的小鸡叫声吸引孩子,引入了教学;②教学提问侧重点不同。陈老师的问题在于引导孩子对歌词的理解。何老师主要引导孩子感受优美的旋律。赖老师巧妙利用图谱,配合手势,帮助幼儿理解几个新词。③结束环节游戏要求不同。陈老师扮演鸡妈妈带小鸡做欢快游戏,使整个教学设计首尾呼应,孩子自始至终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何老师的游戏环节是让孩子听音乐表现小鸡出壳的情景,生动有趣,孩子们兴趣盎然。赖老师抓住音乐的主题思想,让孩子们在柔美的音乐声中表现与妈码相亲相爱的情感,教学过程丰满、流畅、自然。可以说,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个性鲜明,精彩纷呈。
由此,本人深切感受到:同一个内容,不一样的解读,不一样的设计,一课多研,引领着教师展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风采。
篇9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落实教育局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要求,我校从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适应小学跨越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培训内容:
1、开展师德培训,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2、全面实施新课程培训。
3、开展教学技能研讨培训。
4、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四、培训形式:
1、自学——反思
自学是在学校规划与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要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取上网浏览教育文献,系统学习教育专著,学校博客网站阅读学校推荐文章、到校阅览室学习教学杂志,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每学期写7000字的读书笔记。
2、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2)开展“同上一节课”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参观教师的备课本,学生的作业本,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加强家校合一的研究。
(4)开展教师基本功的培训,坚持每天一页钢笔字的练习。
(5) 开展教师沙龙活动,交流学习心得,探究热点问题,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以达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6) 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科研课题上好每一节课。
3、专家引领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定期来校进行指导,举办专题讲座,零距离地与教师接触,手把手地进行辅导。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相结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指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校本培训主阵地作用,各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本组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4、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围绕学校科研课题,修改完善每一位教师的子课题方案,围绕方案,各课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5、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研读一本业务杂志;每月上交两篇教育故事,每学期开放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做一次专题演讲。
六、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严世萍
副组长:王厚安、毛祖全、乐孝彬
组 员:潘运智、祝光涛、阎 婷、向 淼、李普娅
承担的主要任务:
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度,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七、时间安排:
三月:
1、制定学校校本培训计划。
2、修改完善各课题组科研工作计划。
3、“开展同上一节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5、建立教师培训档案。
6、完成两篇教育故事。
7、完成“我的学生我满意”活动方案。
四月:
1、 检查教师自学笔记。
2、薄弱环节,薄弱学科教学研究。
3、课题小组会议,汇报各小学教研、科研工作情况。
4、德育活动课研究。
5、专题报告会:①学校科研课题诠释;②教师怎样做科研。
6、 开展“我的学生我满意”活动
五月:
1、检查教师教育故事。
2、“家长开放日”开放课堂、展示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本。
3、教师沙龙活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4、教科研领导小组会。
六月:
1、完善教师培训档案。
2、总结培训工作。
3、检查教师培训计划落实情况。
篇10
为了多渠道、多形式强化教研活动,促进校际间连片教研的有效开展,实现各学校教师的相互交流,进一步提高片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中心校教研工作安排,我片计划在3月10日-3月14日参加为期一周的“连片互动”听课教研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教学质量中心意识,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镇为本,营造良好教研氛围,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中心学校为示范,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一)、在连片教研中,以讲课、评课为载体,引导教师在主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理念,技能和经验,互动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以此改进、加强和完善本校的教研工作。
(二)、为各校的教师搭建一个有效的学习平台,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组织领导:
组 长:谷京然
副 组 长:王喜军 魏宇
成 员:各校骨干讲课教师
四、连片学校:张村北街小学、东里村小学、西里村小学
五、活动地点:张村北街小学、东里村小学、西里村小学
六、参加人员:三所学校的教导主任及参加活动的教师。
七、组织形式:以张村北街小学为龙头学校,联合东西里小学共同参与活动,教导主任集体到各所小学听评课。
八、活动形式:
(一)观摩课堂教学
(二)课例评价、互动研讨
(三)评估总结
九、活动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参加连片教研筹备工作会
2、各校先在本校内选拔授课教师
3、教导主任到三所小学听课
(二)、现场活动
本学科教师及能调开课的教师参与活动,并做好听课笔记
- 上一篇:乡镇制度建设工作总结
- 下一篇:社区新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