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增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30-02
一、人在情境中
20世纪初 Marry Richmond 和Jane Addams 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都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例如,Marry Richmond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中提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强调利用环境资源以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Goldstein,1995;引自曾华源等,2002)。这一点奠定了社会工作从环境角度理解和干预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框架,检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升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目标和手段。之后心理暨社会学派的汉密尔顿提出了“人与环境”一词,并用其来界定社会工作的特质。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Towle)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许莉娅等,2004)。随着社会工作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人在情境中”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原则。Holis(1964)明确指出个案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与他的情境”(person and his situation)。到了80年代,在对个案工作的概念界定中都广泛提及人与情境视角,关注社会与个人的背景(Goldstein,1996;P91;引自Cornell,2006)。随着精神分析和心理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社会工作于是将“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纳入到其定义之中。在1987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权威机构将社会工作界定为以“人在环境中”为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及服务(Northen,1995,P8;引自Cornell,2006)。“人在情境中”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核心。
“人在情境中”在英语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person-in-situation”,另外一种是“person-in-environment”。
心理暨社会学派使用的就是 “person-in-situation”这一表达方式,强调情境为个人的“situation”。该学派的“人在情境中”指个人受到其生存环境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人的内心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因此必须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许莉娅等,2004:23)。“person-in-environment”由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4年正式使用,“人在环境中”指用以描述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的知识系统,该系统兼顾了案主的问题和能力,强调问题不止来源于个体特质同时也存在于个人与环境的复杂性(Karls&Wanderl,1997;引自曾华源,2006)。
尽管“人在情境中”的表达方式不一,词汇背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假设也不相同,综合而言,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包含了三个层面:人的层面、环境的层面、人与环境关系层面。不同的理论对人的层面、环境层面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将根据这三个维度比较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比较
(一)人的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相信人的能力,认为个人是主动的有目标的,有能力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和选择,实现自我的发展。人的发展能力包括人际关联能力、胜任力等。人际关联指个人拥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始于亲子间的依附关系的建立,并因此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胜任力指通过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建立的个人掌控环境的能力,包括自我的效能感、建立人际关系、做决定的能力、获取资源和支持的能力(郑丽珍,2002:258)。
增强权能理论认为应将人视为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每个人都不能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要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个人需求不足或者出现问题无法实现自我,主要是因为人受到来自于环境本身的压迫,而产生无力感、边缘化、缺权化(郑丽珍,2002),因而无法与环境进行交流,缺乏掌控自己生活空间行使决策权力的机会。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主要关注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人性的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都对人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相信人的价值和能力。将个人的问题与环境的状况联系起来,避免对人问题笼统道德化的归因。
(二)情境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借用生态学中的“栖息地”一词来指代环境,栖息地指个人所在的文化脉络中的物理以及社会环境。首先,环境是结构性的。环境系统化分为不同层次。其认为个人所在的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观、中介、外在、宏观系统(Bronfenbrenner,1979;引自郑丽珍,2002:260)。同时,生态系统也将时间纳入到情境场域之中,主要指人的生命周期(life coerse)。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生命历程随着社会改变而改变,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工作以及社区的改变,还包括社会思想、价值和观念的改变(Riley, 1997;引自Germain&Gitterman,1995)。时间维度又可以具体包括:个人时间、历史时间以及社会时间(Germain&Gitterman,1995)。
增权理论的目标在于协助案主获得掌控生活空间和发展的动力,以降低社会情境的压迫。其所说的社会情境主要指社会经济结构下形成的情境,包括主流意识信念、社会阶级地位落差、社会权利不均、社会标签和控制因素等(郑丽珍,2002b;引自曾华源,2006)。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人们无法有效地从主流的社会环境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社会主流环境排斥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不断地被边缘化,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弱势群体感到改变无望,产生无力感。
在情境层面上,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情境的定义非常广泛,基本上将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到其中,建立了一个综融性的系统体系。尽管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包含的情境意义广泛,但其更强调面向人的情境,人生活的环境呈现由近及远的分层分布状态。相比之下,增权理论则更强调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环境,个人的自我实现无法实现其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和机构的不公平,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受到制度的压迫和钳制,无法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机会。
(三)人与环境关系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自身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思维(ecological thinking)”(Germain & Gitteman,1995),认为人在情境中是一个联合的交流系统,人与环境互相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的关系(郑丽珍,2002:257)。互惠性的关系体现在人与环境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相互影响的。人的改变会影响环境,受到影响的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个人。人作为环境的主体,个体问题在于个体能否适应环境,也取决于个体与环境间是否能维持良好的调和度。首先,个体依赖于环境。个人在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需要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如果个人胜任能力不足,就将无法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个体的问题。其次,个人需要适应环境。个人为了持续地从系统中获取资源以维系自身,需要与环境保持适度的关系,这一关系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称之为“调和程度(person-environment fit)”(German&
Gitterman,1995)。人尊重环境,如果个体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超过了环境的能力,那么就会逐步造成环境各系统的污染。人类一旦无法从环境中获取维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解组或死亡(郑丽珍,2002)。考虑到环境本身的结构可能也会对人产生的限制与障碍,即环境对于个体也产生反作用。
增权理论相信个体的问题不在于个体本身,而在于环境的压迫和限制。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权能障碍。直接权能障碍限制个体获取物质资源,间接权能障碍指缺少维系社会均等的资源结构和社会价值,个体缺乏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郑丽珍,2002)。缺乏权能将导致无力感,个人因而无法有效地与环境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弱势的个人将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他们在心理上会逐渐接受并内化主流环境对于他们的标签,逐渐缺乏改变的动力,弱势群体更加被边缘化。
回到人与情境的关系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展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为主体关系,人在情境中表现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惠交流关系。人通过提升胜任能力与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环境也会产生好的人际关系(曾华源,2006)。增权理论关注人与环境之间是循环关系(曾华源,2006)。其逻辑在于:社会结构的压制导致微观层次个人的无力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转而影响个体的社会参与。个体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首先要通过意识的提升,看到环境对于人的压制,提升改变的能力,才能去改变社会结构。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介入策略比较
对于界定问题的来源会影响社会工作处遇模式的方向和策略。根据上文的讨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对案主问题的成因持不同的观点,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介入模式。
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在生命历程中的事件会被界定为“问题”的,经常是发生在人与环境复杂的交流系统中所引起的落差或失衡,并进而产生压力或危机的感受,称之为“生活的问题”(German&Gitterman,1980,1996;Pardeck,1996;Hartman,1983;引自郑丽珍,2002:265)。具体而言,生活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困难的生活转型或创伤性实践,指的是个人与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的交替和演变,包括生理和社会的变动,预期与非预期的,长期或突发的,这个会带来个人地位和角色的改变;(2)环境压力,个人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以增进自己的适应能力,但环境本身的结构也会阻碍个人的适应性发展,比如不平等的机会、难以应付和没有回应的组织都会影响个人的生活;(3)功能失调的人际过程,包括剥夺、不协调的期望,不良的人际过程都会影响个人生活的结果和对环境的应对(Payne,2005;引自何雪松,2007:91)。
基于此,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生命模型”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干预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次文化、社区等各个层次系统,综合各种工作手法,通过多元和多面向的干预策略而增进个人适应能力或者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以达成个人与环境的调和度。具体的干预手段例如:增进适应性的技巧以降低个人源于压力而产生的挫折感;增进个人的能力以去除环境障碍,增进个人的人格动力等。当然,生态系统理论看到了环境本身可能对个人造成影响与困扰,强调环境改变的重要性,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分层,环境改变的重点是个人生活所处的微观与中观层面,对于大的社会制度等宏观情境的改变社会工作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增权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在于社会环境与结构,而不在于个人本身。个人受到环境的限制和压迫以及长期的负向对待,因而缺乏权能与资源发展和实现自己。那么,增权理论的干预策略在于增强“权能”。“权能”,即权力与能力,指的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空间与发展的各种有利动力,也指个人对自己受压迫处境的意识提升。社工主要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增权:(1)个人层次,使个人觉得他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2)人际层次,指帮助个人获得和他人合作促成解决问题的经验;(3)环境层次,改善社会制度或结构。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介入焦点都包括个人和环境,但是生态系统理论更强调个人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强调适应性仍说明了生态理论假设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秩序,而压制了激变社会变革的可能性(Payne,1991;引自周玫琪等,1995)。增权理论试图增强个人的权能以改变受到压制的环境,相比之下更注重社会环境的改变。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对于“人在情境中”的诠释不同,但是两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是融合的。生态系统理论在策略上同样也强调增权。增权是生态系统理论生命模式的重要实务原则之一(for example, Lee, 1994; Simon, 1994; Solomon, 1976, 1982;引自German&Gitterman,1995)。增权策略适用于“生活模式”的各方面。例如,对于个体进行增权,提升个体的自尊、胜任力、人际关系能力等(German&Gitterman,1995)。同样,在增权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利用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结构化框架分析案主面临的境遇,为增权提供了介入方向。
四、小结
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都强调“人在情境中”,关注个人和环境的关系。通过人的维度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于“人在情境中”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毋庸置疑,两者都对“个人问题”和“公共议题”进行了区别化对待,看到了个人问题背后存在的环境因素,避免了对个体道德化的归因。生态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人与环境综融性的分析框架,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在实际的操作上有诸多的限制,强调对于案主适应环境,使个体仍然顺从于主流的社会压力与结构,忽略了案主的主动性。相反,增权理论弥补了生态系统理论,首先强调环境中的压迫与限制,试图由个体的自我成长汇集成大的社会改变和社会运动(Torre 1985,引自郑丽珍,2002)。
通过对应性的比较分析,尽管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各自的假设与理念存在差异,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没有哪一个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这提醒我们必须以整合理论的视角看待人的问题与需求。
参考文献:
[1]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佩恩.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周玫琪,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3]宋丽玉,曾华源, 施教裕, 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境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 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2
[4]许莉娅 .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曾华源,黄俐婷.心理暨社会派、生态系统观点及增强权能观点对“人在情境中“的诠释比较[J].东吴大学学报,2006,6(14):63-89.
篇2
关键词: 开放性思维 教学 具体运用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但多种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谓开放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地看问题。把开放性思维运用到生物教学中是革新生物教学方式方法的有益探索,也是适应新课改教学的现实需要。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开放性思维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利用相邻学科知识,引导中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中学生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和地位作用。教育学认为:教育的核心是“知识迁移”,就是学科间的客观联系,能够形成学科知识的触类旁通。在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概念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完全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其它学科概念的帮助,从而突破学生在生物学思维上的障碍。其它学科知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对解决生物学教学中的某些难点,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时,这时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还没有,直接讲的话学生难于理解、记忆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出发,先引导学生回忆甲烷的结构式,使学生建立起碳化合物的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而说明甲烷的任何两个氢原子可以分别被叫做羧基和氨基的两个化学基团取代,形成的化合物叫甘氨酸。如果甘氨酸上的一个氢被甲基取代,就形成了丙氨酸,这个氢被不同的基团取代会形成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教师可以把这几种氨基酸结构式列黑板,把不同部位用彩色粉笔标出,引导学生分析出各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他们就很容易记忆和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特性。这样的讲授,学生容易接受,也能很快抓住重点理解难点。
二、利用生物学科知识,引导中学生理解人文社会现象
优胜劣汰是生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时,我给学生展示以下事例:某一草原上生活的草、兔、鹰等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所生活的无机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理解兔与草、鹰与兔存在着捕食关系,鹰与鹰、兔与兔之间为争夺食物、生存空间、配偶等也有竞争关系。同时启发学生理解鹰捕兔时不能捕光了兔;兔吃草时不能吃光了草,它们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否则,鹰、兔、草三者会同归于尽,草原生态系统也将不复存在。这种生物之间既有捕食、竞争又有相互依存的多重性,使学生对于竞争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时我继续向学生提问:人类应如何把握和运用竞争法则来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呢?在讨论中,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着生存竞争。而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对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竞争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利用生命现象,启发中学生确立辩证的思想方法
任何生物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它总是努力去适应一定的环境。但是,生存环境却是多变的,不少生物在其生存环境迅速变化时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不能生存或灭绝。恐龙的灭绝和其它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濒临灭绝,充分证明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生物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这种双重性深化了学生的适应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去思考生命现象和人类社会现象,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复杂多变的。例如现存的每一种植物动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那个时候的生物都是无氧呼吸,后来有了氧气,大多数生物都是有氧呼吸。把这些生命现象及其特征中蕴含的辩证思想挖掘出来,可使学生理解动植物界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从而帮助中学生正确地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辩证地评价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
四、利用系统理论知识,提升中学生思考问题的高度
系统观念是人们在考察某一事物时,从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层次上,从整体及部分的结构、功能,以及彼此联系上去考察事物的观念。例如:在讲授生态系统这一章时,我主要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平衡稳定性及人类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几个方面进行学习,注意启发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物质的循环和信息的传递,共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不断从太阳获取光能,也不断地消耗着部分能量并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着能量;物质被不断分解、合成、转化和利用、不断循环着;信息被不同的方式传递着,充分表现了该系统的开放性。任何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物质的摄取、利用与排出,能量随物质载体的循环而逐级递减,这些都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任何行为都要放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去考察,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不能破坏自然,要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强化了整体观念,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的高度。
五、结语
开放性思维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必然会对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益的方式方法,去更好地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篇3
关键词 生态位 大学生 就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10至2014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由575.4245万人增加至659.3671万人,五年间新增高校就业生人数83.9426万人,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在中国知网搜索“大学生就业支持”可以检索文章148篇。
生态位(niches)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美国学者J.Grinell(1917)最早在生态学中使用生态位的概念,Elton和Hutchinson也提出“功能生态位”和“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的定义。近年来很多社科研究者开始关注,生态位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关成果大多是借鉴生态位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对于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定义视角不一,学者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逄元魁等将就业生态位定义为:大学生作为求职者基于自身知识、技能、社会资本等资源,在求职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由此产生的就业能力(包括获取就业信息、具备就业素质、赢得就业机会三个层面)(逄元魁、刘璐,2009)。刘超认为大学生求职生态位即大学生依靠自己所具有的生体特征、知识、能力、社会资本等在求职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就业环境适应能力的大小(刘超,2014)。丁国昌则指出大学生自身特有的专业背景、能力、理想和价值追求、自身综合素质等构成大学生特有的生态位。(丁国昌,2007)
1就业生态位理论
生命科学领域“生态位”概念主体为种群,相应就业生态位理论中概念主体为“就业群体”,本研究认为:不同的就业群体不能进行人才流通,或者短时间可以实现人才流通但无法实现人才的持续职业成长。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就业生态位指:在就业生态系统中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依靠自身独特的专业知识体系、个人特质在就业环境中担任的特定社会角色及因行业类别、职位角色、行政地理区域的不同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关系。
关于大学生就业支持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多,但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就业支持较少。本文拟从生态位形成理论视角解析大学生就业过程,从而提出大学生就业支持的相关建议。
2“就业生态位”形成过程
“就业生态位”的形成过程就是就业行为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问题,其影响因素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制度环境、劳动力市场、教育政策、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企业因素等(应松宝,2006)。本研究拟从大学生“就业生态位”形成过程分析如何构建稳定的就业生态系统。
2.1大学生就业主体综合素质养成(人才培养)
就业生态位的宽度即生态幅是决定其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一般生态幅越宽表征一个群落所利用的资源总量越大。相应的就业生态幅越宽表征求职者对资源利用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自身具备的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更高,更利于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形成和稳定。决定大学生就业生态幅的核心因素是大学生作为就业主体的综合素质,其养成过程影响因素分以下四个方面:
2.1.1理论教学质量高低,专业教学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高校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教育的市场敏感性对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影响重大。大学教育模式和知识体系相对陈旧,个别高校教师竞争意识差,甚至出现“照本宣科、闭门造车”等现象,这都阻碍了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让大学生就业生态幅增大成为高校大学生培养的新目标。
2.1.2大学生就业实践教育水平
大学生就业实践教育对大学生熟悉就业实践知识,锻炼实践能力,提前适应职业生涯环境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群体处于生理和思维的成熟时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实践能力差的现象。高校实践教育作为大学生进入职场的提前教育,其意义重大。实践教育合理、质量高,将是大学生顺利进入职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保障。也是大学生长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有利于明析大学生的科学职业发展观。
2.1.3社交礼仪、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不学礼,无以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均在传承中华民族尚礼的品德。社交礼仪、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贯穿一个大学生高校教育的始终,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所在。能适当融入“礼仪教育”的思政教育才是适应时展的有效教育,这直接关系大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
2.1.4就业能力的形成
彼得・奈特等提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技能、个人兴趣都将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个体禀赋(个人品质、自我认知、学习能力、家庭影响力)、综合技能(沟通表达能力、环境融入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学科理解力(基本理论知识内化、学习方法)、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韩玉平等,2016)。大学生在高校环境中其就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是社会、高校、家庭等复合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2.2大学生进入就业生态系统(求职匹配)
大学生进入就业生态系统的过程狭义来讲就是求职过程,广义概念则包含大学生的培养阶段。大学生求职成功与否影响因素分四个方面:
2.2.1就业市场需求和大学生求职知识背景的匹配度
高等教育相对于多变的就业市场环境具有信息反馈的滞后性,高等教育不可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进行人才培养以达到供求匹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人选择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会让就业生态系统不断的偏离稳定状态,并在负反馈机制下进行系统内的自我调整。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市场环境,大学生知识背景的市场匹配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效率,所以对供求匹配的满足是高校教育的一个关注点,但不能成为高校的唯一目的,高等教育产出的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应该关注市场,但不能盲从市场。
2.2.2就业信息的有效掌握
大学生进入就业系统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求职过程,对于有效求职信息的掌握是成功求职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但是这种多元化渠道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是接受了很多的就业信息,但是庞杂的就业信息,其质量的参差不齐,甚至存在虚假信息、诈骗信息等,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择业期的惶恐。
2.2.3必要的求职技巧和职业发展规划
大学生进入职业生态系统的第一步都是搜寻求职信息、获得用人信息、评估信息、满意后求职面试,进而进行公司、企业与个人的双选,成功则签订协议,否则持续进行求职。进入职场后则是系统的职业生涯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求职技巧是获取就业机会的前提和保障,而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则是个人职场顺利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2.4大学生和企业期待的匹配度
大学生进入生态系统的过程实际是大学生和企业双选的过程,这个时候双方期待的匹配度直接决定了求职成功的概率。当下就业生态系统存在,大学生求职难、企业求才难并存的局面。而且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容易导致失业,但这属于大学生基于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以及学费高昂条件下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是一种合理行为。但是降低就业期望的有效途经就是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实现多资源选择,给大学生理性看待大学成本的条件(吴克明,2005)。对于就业市场而言如果人力市场两个就业群体的资源利用曲线完全分离,则存在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人才供应的不匹配现象。
3 稳定就业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3.1生态位动态趋于稳定过程(市场选择)
根据就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行业内部激烈的竞争导致生态位的重叠,进而引发激烈的资源竞争,行业内部的竞争会使得就业个体扩展资源利用范围,引发行业间的社会资源的激烈竞争。生态位的动态稳定过程就是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市场选择过程,由于就业市场本身的负责性,本研究拟构建一个生态位形成模型,相应的模型假设如下:
(1)一个稳定的就业生态系统中不同大学生群体占据就业生态位不发生重叠,当发生重叠时会有激烈的就业竞争,引发优胜劣汰或生态位分离。
(2)在一个稳定的就业生态系统中,不同领域就业群体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群体间避免直接竞争,从而保证就业生态系统的稳定。
(3)一个相互起作用、生态位分化的就业生态系统,各个群体间在行政区域、社会资源、区域协作方面,都趋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多行业领域的人才就业生态系统更能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维持较高的社会产出、更具有系统稳定性。
4基于稳定就业生态系统模型的就业支持建议
稳定就业生态系统的维系,既需要持续稳定的人才输入,又需要合理的市场匹配负反馈机制,以达到就业生态系统的稳定。
(1)个人:大学生作为生态行为主体,应该尽早的定位,在客观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早日确定职业目标,设计和自身的职业规划。围绕目标积累关键资源、补足能力短板,通过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生态竞争能力,形成自己业内的基础知识背景和独特的个人求职优势。提早关注求职信息,有意识培养自身的求职技巧,并关注相关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提升自我维权意识,做一个生活中具有主动选择权的人。提升自我责任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
(2)高校:高校集“教育、服务、管理、指导”多种职能与一身,完善的就业支持体系对大学生的成长是服务保障,对高校办学质量更是无形的宣传。高校对大学生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情感教育是形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不断的提升高校专业理论教育的水平,提升实践教育效果,加强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
(3)从理论经济学角度,市场对各级各门类人才从数量到质量有一个总的要求,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实践教育等方面做出及时调整,才能使得高校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但是当下高校过多的关注招生数量、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成果。造成大学生的就业率也不尽合理,当前大学生自身差异和对就业期望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使得用单一就业率评价大学教育体系深受质疑。应建立合理的大学评估考核体系,要进一步优化大学评估指标。
(4)政府: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形成,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也尤为重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要求,制定合理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政策,并配套建设好人才交流中心、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将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功能能够发挥作用,减少用人单位侵权、大学生就业失信的不良社会现象。同时,政府导向的高校企业双选会,有利于企业和高校的信息交流,便于大学生求职,也会依托规模效应促进企业人类资源的有效补给。当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就业导向,有利于有创业期望的大学生开启创业之路,创业成功者则可以带动一批人成功就业,有利于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现状。
(5)家庭: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和就业观念的取向跟家庭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溺爱的家庭教育常常会酿成学生自私、懒惰、抗压力差等问题,对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非常容易导致对于所谓“好职位”的趋之若鹜,对基层岗位的忽视反感,引发就业市场的失衡。而大学生欠缺的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又会给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埋下隐患。所以家庭应该从三个方面做好就业支持,①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②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抗打击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逆商,让学生能够适应激烈的生态位竞争。③合理利用社会人脉资源,提高适当的就业信息和物质支持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6)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该多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实习平台,正确引导大学生融入工作团队,通过老带新,让大学生尽快掌握工作技巧,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工作职场的挑战。加强和高校的合作关系,一方面积极向高校提出用人的要求,寻求人才培养订单化,另一方面做好企业自身人才的战略储备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这将加快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稳定。
项目来源:郑州航院2016年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大学生就业支持研究”(zhjy16-(35))。联系人:李靖雨。
作者简介:李靖雨(1989-)女,河南南阳人,工作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管理)。
参考文献
[1] 逄元魁,刘璐.基于生态位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2] 刘超.大学生求职生态位分析―试论标签生态位与真实生态位[J].赤峰学院学报,2014(7).
[3] 丁国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生态位现象”解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4]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篇4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电子信息产业;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5303
1国外产业生态化研究进展
产业生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69年美国学者罗伯特·艾尔斯提出的“产业代谢”理念。罗伯特·弗劳什和尼古拉斯·盖洛普受罗伯特·艾尔斯“产业代谢”理论的影响,在1989出版的《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中对“产业生态学”的概念明确了定义。他们认为产业生态学是一种用一体化的生产方式代替过去简单的传统生产方式。在传统的工业生产活动中,每一道工序都区别于其他工序。传统的工业活动应当转换为完整的产业生态模式,实现能源和物质循环得到最优化、废弃物产出的最小化以及工业流程中废料的循环利用。
产业生态学是一门刚刚兴起的综合性、涵盖多学科范围的应用科学。目前对于产业生态学的定义还未达成共识。
保罗·霍肯(Paul Hawken)1993年在《商业生态学》中将产业生态定义为一种人工生态系统,能提供大规模、整合的管理工具来设计产业结构,使得与生态系统相互联系。埃尔克曼Erkman(1997)指出,产业生态是一种以研究产业系统如何运作、规制以及与生态圈的相互作用,在我们对生态系统的认知的基础上,对产业自身进行调整,实现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国际电力和电子工程研究所在2000年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一门具有可持续能力的学科。《产业生态学》杂志主编Lifset(1997)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系统科学分支,它从局部、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上系统地研究产品、工艺、产业部门和经济部门的能流和物流。”
国外在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研究和实践较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化市场机制。需要企业自觉完成的主要机制有: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绿色技术开发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控制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尖端核心技术的开发、低污染高附加值的软件业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在产品设计方面,国外的公司注重尽可能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易于回收再利用。在电子垃圾资源化研究方面,欧美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电子垃圾回收体系。丹麦的卡伦堡共生体是工业共生体的成功典范。美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也较早,截至2005年,美国已经建立了近20个生态工业园,加拿大接近40多个生态工业园区。
2国内产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我国产业生态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生态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刘则渊(1994)的《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文中。刘则渊提出所谓产业生态化就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到大生态系统中,把产业系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大生态系统物质、能源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国内很多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集中研究产业生态系统这一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知识作了补充,对推动我国产业生态化系统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2.1产业生态化内涵的研究进展
张文龙、邓伟根认为产业生态化是当今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是产业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具有的高层次形态。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闭路循环模式以及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调整生产活动,实现产业系统的生态化,目的是为了达到资源循环利用,零废弃物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孔令丞、谢家平认为产业化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是产业的反生态性特征日趋削弱生态特征逐渐加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产业系统创造一个新的范式,将人造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中,逐步实现由线性(开放)系统向循环(封闭)系统转变。樊海林、程远(2004)在《产业生态——一个企业竞争的视角》一文中指出,产业生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用以研究产业系统和自然系统互动关系的系统研究方法(思想、学科),认为产业生态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倡导一体化的循环观念。在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以及经济系统内部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整体的。物质循环应贯穿于整个产业生产活动中,例如产品原材料的使用,加工生产、包装,以及废物处理的全部过程。②由线性的粗放型增长系统向循环封闭系统转变。也就是说,其中一个产业的废弃物可以作为另一个产业的生产材料。这是一种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③优化资源生产率为目标,这个概念适用于所有企业。④实现不同产业间的资源共享,例如生态工业园区的构建。总体来说,产业生态化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选择,是指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 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 以实现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 资源高效利用, 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的。它的本质是把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保结合在一起的产业发展过程, 要求所有的产业都要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要求。
在构建产业生态化上,国内著名的生态学者王如松提出产业生态管理的5种方法:生命周期评价(面向产品环境管理);产品生态设计(面向绿色产品开发);生态产业园规划(面向区域的规划);生态产业孵化(面向生态产业开发);生态管理(面向可持续发展)。其中我国沱牌集团是全国建立的第一个酿酒工业生态区,该工业注重生态规划,避免交叉污染;将生态理念纳入集团的成产经营模式,收效可观。孟祥东、李东升认为产业生态化的本质并不是局限于寻求环境保护,而是寻找一条适合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在理论层面来说,产业生态学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是转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的研究过程。在制度层面来说,他认为政府行为在产业生态化中扮演着束缚产业行为的重要角色,规范政府在产业行为并赋予更多的责任。在文化层面来说,他认为转变人类思维方式成为首要问题,进而决定了人们处理经济行为的态度。丁继锋认为产业生态化并不仅仅关心对资源和保护的问题,而忽视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产业行为可持续发展,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他注重充分利用产业废弃物,以较低的成本回收废弃物来代替原有的投入资源,提高产业的经济利润。产业生态化实质上避免了资源匮乏的困境局面。而且他还提倡构建生态工业园,运用生态学中“共生”的原理,通过加强交流合作,既减轻了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又能节约资源,使得不同产业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在产业面临的问题上,黄志斌(2000)分别从经济学和政府公共管理角度进行分析,阐明首先是市场失灵导致企业外部资源达不到优化,其次是许多环境资源公共化导致价格扭曲、资源廉价或是无价,弱化了厂商开发高效、低耗、低能源的绿色消费产品。厉无畏(2008)谈到中国产业生态化发展,其路径从产业系统内部、制度方面、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实现产业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加强法律和经济手段,将产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植入产业政策全过程;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和环境友好技术,降低物质消耗和交换。
2.2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的研究进展
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就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的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电子信息产业,以实现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标。
在理论层面上,袁增伟等(2009)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具体污染问题,将产业生态化内涵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提出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模式。首先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以技术创新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处理污染物排放的能力。其次是行业布局优化和规模整合;实施信息化和数字化战略;袁增伟等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倡导建设企业生态文化,以及产品回收责任制度。最后应当加强企业供应链的生态化管理,从绿色原料、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阎兆万(2007)在《电子信息产业环保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以“深绿色”环保战略纳入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过程中,形成具有规模化、效益化的环保型产业。它考虑是一种系统地解决产业活动同生态环境、社会、资源的关系,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的结构体系,并在全社会建立“深绿色”文化,引导生产者、消费者共同维护电子信息产业良好发展。
在技术层面上,高丽霞(2009)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效应分析》一文中通过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模拟电子信息产业对未来环境造成的影响,设计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影响系统流图。在图中得出的结论如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应该更注意改进废弃物的处理技术,通过长期提高废水达标率和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意义是重大的。蒋国瑞、高丽霞(2010)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效益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一文中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物质流的分析构建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即资源消耗、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环保投资的一级指标,另外还包含15个二级指标,得出能源消耗是影响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因子。
在构建生态产业园方面,我国起步较晚,截至2005年底,我国生态工业园示范园区累计15个。在实践方面,我国生态产业园建设重心转移到物质闭路循环和废物利用方面,却忽视了减量化生产这一原则,对产业生态化的本质缺乏充分的认识。
3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研究的思考
和展望由于产业生态学本身的复杂性、综合性和跨越性。产业生态学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外对于电子信息产业化研究早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方面的资料很少,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比较少。但是整体来说,都没有提出较为完整的生态化产业理念。在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方面应当将减量化生产放在首位,从更深层次来构建生态园区。笔者认为技术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法宝,最重要的是转变人类的价值观,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应当向微观设计和宏观决策两方面发展,未来的产业生态构建方面,运用社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从立法角度、企业生态责任以及责任制度延伸、构建生态文明、建立社会公众监督机制为切入点,研究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共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屠凤娜.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J].观察与思考.2008(18):36.
[2]孔令丞,谢家平.产业生态化——人工产业系统的生态性回归[J].前沿论坛,2005(4):47.
[3]王如松.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转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5):24.
[4]袁增伟,毕军,杨洁,等.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研究及其应用[J].产业观察,2004(S1):162.
[5]樊海林,程远.产业生态——一个企业竞争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3).
[6]厉无畏.中国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实现途径[J].绿叶,2008(12).
[7]张文龙,邓伟根.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0(7).
篇5
1.1对人力资源主体的影响
低碳经济是为了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涵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工业革命以来的高碳经济还是绿色经济,本质上都是通过“人”这一能动性要素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人力资源经济,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人”,而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影响则主要是对人力资源主体的影响。传统的工业化生产及城市化进程,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传统高耗能高投入的发展特征下,人力资源主体是以工业生产领域的产业工人为主的;而在低碳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主体则是以集中在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工作者。因此,低碳经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当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人力资源主体的变化,必然带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变化。
1.2对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影响
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由于产业结构及具体企业发展的差异,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以“事”为中心的管理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无法完全摆脱作为企业管理辅助职能的地位,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被单纯的认为仅仅是为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在低碳经济时代,由于人力资源主体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要转向以“人”为中心。因为只有以人为中心,加强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企业才能占有更多的知识,并依托知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因此,低碳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有效整合知识工作者的知识积累,为知识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知识工作者利用自身知识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1.3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影响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内容必然是在考虑企业或组织工作目标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员工个人性格、能力、特长及发展要求等,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企业或组织与员工个人的双重发展。在低碳经济时代,由于企业或组织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与生态责任,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具体而言,低碳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多的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等理念,从“人”这一根本要素出发,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如招聘、培训、绩效考核与激励等)强调“绿色”“低碳”“和谐”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整个价值链,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竞争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本身不仅要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本身的利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2.1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界定
前文述及,在低碳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为企业的战略服务,还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实现。因此,基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依据既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期“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又要反映生态和谐、内外和谐、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故本文认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能仅仅以低碳经济理论为唯一支撑,还应融入绿色经济理论、和谐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系统理论的有益思想。基于此,本文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以低碳经济为基础,融合绿色经济理论、和谐管理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系统理论的有关思想;通过构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以往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注重环保、和谐发展等“非绿色”与“非和谐”问题;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环境(如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管理环境),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职能管理迈向系统管理,开发和培养具备“绿色”“低碳”“和谐”思想的人才,并合理安排人才的使用;推动企业或组织的宏观管理走向“绿色”“低碳”“和谐”,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从粗放式增长向低碳集约型增长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从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最根本要素——人的角度出发,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从各种人性假设的前提下解放出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对“人”这一要素的管理,为企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从传统高碳粗放式增长向低碳集约式增长转变。
2.2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绿色”“低碳”“和谐”的特征,是与低碳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特征相吻合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从企业或组织的微观角度出发,但着眼于宏观层面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实现;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否定以往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的前提下,系统的分析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环节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的思想,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与和谐。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明显区别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特征:
(1)绿色性。
绿色思想的核心是环保、无污染、低排放的原则。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仍然遵循绿色思想的基本观点,注重对各类资源的节约利用——也包括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非必要消耗。因此,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绿色性必然要体现在要求员工关注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绿色企业文化的建立,同时倡导低碳健康的办公方式以及关注企业内部运转与外部信息交换的整体健康。
(2)生态性。
自古以来,人的活动就是处于一定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中的。尤其是在一定的文化、制度、经济的社会生态环境下,人这一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最根本要素才能够得以体现和发挥自身功能。因此,人力资源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下,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发生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必然要体现生态性,以求得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
(3)和谐性。
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和谐的本意是从人的不确定性出发,探讨企业与环境、社会、市场、政府以及企业内部之间的和谐。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可以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实现信息沟通便利和无纸化办公,达到缓解生态压力,节约能源的目的。企业内部环境的和谐则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状态是以“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人本管理,主要通过绿色企业文化来塑造健康的员工心理、积极的工作态度、员工之间和睦稳定的人际关系。
3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措施
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内涵可以看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非绿色”与“非和谐”问题。因此,首先需要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绿色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的理念,并最终通过各项职能活动的实现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3.1企业内外环境的绿色化
企业外部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及生态环境等。企业外部环境的绿色化,需要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转型创造有利的大环境。在经济建设上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文化建设上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倡导“绿色”“低碳”“和谐”的发展观念和生活理念;在社会建设上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意识,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创新能力建设上,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发和应用各种新能源技术与工艺,生产绿色产品或提供绿色服务。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等。企业内部环境的绿色化,需要企业从资源配置、研究开发、生产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都要从低碳化的角度出发加以考虑,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与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特征相匹配的战略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同时,企业要建立绿色企业文化,审视自身所处的行业,了解行业技术革新的方向,在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树立起“绿色”“低碳”“和谐”的理念,并建立企业绿色品牌。
3.2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绿色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活动包括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等。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绿色化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招聘环节的绿色化,要求企业招聘人员应充分熟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了解有关环境法律及其他环保方面的知识。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可以采用无纸化招聘的方式,同时优先选择具有环保意识的应聘者,尤其是环境敏感行业内的企业,如化工、石油等行业。企业还可以考虑设置专门的环境部门,或者设置环保方面的高层职位。培训与开发环节的绿色化,要求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需要包含企业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及和谐发展思想等方面的培训。使公司每位员工牢记公司的生态责任与社会责任,梳理企业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思想。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时要注意培训信息要简单明确、培训以非正式的形式,多次分开进行,尽量使用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来支撑培训与开发。企业培训与开发要注意保持创新和主动性。绩效管理环节绿色化,要求企业在员工的职责里纳入社会责任、生态责任等相关方面的指标。对于员工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的行为要给予积极的提倡和宣扬;对于非本职工作范围的绿色行为,例如提出改善公司环境形象的建议,个人或小组的节能措施等,也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激励。以此引导企业员工树立为公司整体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改进作贡献的思想。
4结语
篇6
数字生态城的内涵
“数字生态城”是数字与生态两方面的深度融合。数字生态城并不简单等于“数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是指一个复杂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需要城市具有高度发达的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繁荣昌盛的社会、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安居乐业的人民,需要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且失业率低,高新技术占城市经济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数字城市是信息化技术在现代城市集成创新应用的综合体系,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而数字生态城则是数字理念和生态理念在城市复杂系统中的融合应用,主要结合了三方面基本理念:一是运用数字理念高度整合服务和管理。
主要涵盖卫生保健、教育、商业、智能化运输、物流与建筑、城市管理和服务供应等领域,实现数字化与可互动的信息服务。二是运用生态理念确保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落实。生态理念将涵盖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层面。这些措施包括产业的生态化建设、经济的生态化运行、能源的可再生利用、废弃物的循环处理、资源的产出率不断提高等。三是运用城市理念实现多样化功能。数字生态城严密的城市结构将有助于抵御因社会变化和宏观经济条件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高效物流,创新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以及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城市数字生态化建设需要对城市系统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经济结构、人文景观、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社会和经济状态等各种信息进行有机整合;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数字化采集与存储,动态监测与处理;在生态化和数字化理念方面进行深层融合与挖掘,对各种关键问题进行有效识别、动态模拟、准确预测。数字生态城的建设和标准设立应具有区域发展特色。
数字生态城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新趋势,自江西省共青城市首次提出后,北京门头沟、江苏省丹阳市等地也陆续提出建设目标,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生态城、上海崇明岛生态城等也不断融入数字元素。“数字生态城”的建设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有南方、北方、东部、西部等来自不同城市发展基础的因素,其建设过程和标准设立只有融合当地的城市建设基础、产业布局基础、人口分布基础才能构建出适合地方发展的城市需求,才能引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生态城的特征要素
城市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即为社会提供物资和信息产品;二是消费,即为城市具有利用域内外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及其他资源,生产出各类“产品”(包括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三是调节,即保证城市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能力,使城市综合系统具有消除和缓冲自身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能力。围绕这三个方面基本功能,数字生态城将建成以下7个要素平台。
(1)城市综合环境管理监控平台。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使城市“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在政府与居民、企业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循环的新型关系。
(2)城市土地生态功能监控平台。土地生态系统是土壤、地形、水文和空气为环境气质和一定相应的生物群落组成一个紧密实体的生态系统,科学技术、政策导向等因子对土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对每个用地单位所占土地的物质生产力、自然生态服务和社会生态服务效果进行年度生态监控,促使可更新能源利用率、环境净化能力、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等自然生态服务功能优于或至少不低于原土地的功能。
(3)城市生态系统监测信息化平台。建立多个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生态监管和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发展平台。依托现代通信技术,构建环境公共信息网、环境质量预警网及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及时实施对自动检测、远程监控、信息、决策分析等功能,为城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城市规划、建设、城管、公安、文化、卫生等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在决策分析、任务派遣、目标考核等方面实行数字化管理。架构上分为两个层级。一级指挥中心主要负责事件受理派发、应急指挥调度、工作绩效考核、辅助决策分析等工作;二级指挥分中心主要负责信息上报、事件处置、应急响应等工作,耦合执法、应急、服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在功能上,主平台下设城市常态综合管理、应急管理协调、统计分析及辅助决策、综合应用支撑四个部分。
(5)城市生态保育发展平台。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依据城市自然环境基础条件,找到当前的城市与自然生态相融共生状态下的城市差距,建立发展水、土、气、生、矿的自然生态修复、涵养、保育业。
(6)生态环境社会监督平台。建立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的公开力度,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7)区域产业共生发展平台。把城市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平衡协调、和谐共生、生态资源可持续性作为重要尺度,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建立城市产业共生发展信息平台,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缓解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破坏而造成的生态脆弱和生态失衡,使城市最终走向产业良性循环轨道,最大程度上从源头减少排放量。
数字生态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可持续发展,从社会角度来看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动态平衡;从资源角度看是城市资源的保护、开发、循环、修复及再利用的动态系统平衡;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主要是强调利用生态规律和数字化技术手段来科学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议程》中指出其主要着眼于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生态质量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协调处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城市化速度与质量、城市管理手段、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及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产业率等。
1具有相关协调性数字生态城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两者有着共同的作用对象,那就是实体城市,但两者之间也有着不同的概念和研究背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而数字生态城指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生态系统理念构建低排放、高循环、高智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必须始终贯穿整个数字生态城建设和发展过程之中,可以说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1)数字生态城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动力。
数字生态城建设体现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及最系统的思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新兴动力。数字生态城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推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通过对城市传统产业进行产业生态化和产业信息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二是创造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数字生态城作为高新技术集成应用的基础平台,其建设和发展过程本身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活力。三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数字化的管理为城市综合管理提供了便捷条件,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四是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数字生态城可以在顶层设计角度进行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更加有利于解决城市可持续问题。数字生态城建设通过信息化和生态循环技术及产业共生理论改造城市传统发展模式,优化现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三废”排放,将改变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原有的矛盾性和不适应性,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平衡。
(2)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数字生态城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保证。
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数字生态城建设提供最基础的支持。首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持。其次,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济基础为数字生态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环境优化、美化的城市为数字生态城健康运行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基础。
2具有偏好冲突性
数字生态城市的城市发展动力和社会的信息化转型,引发短期产业发展冲突性。传统城市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形态均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进行数字生态城建设转型中,这些组织和管理形式及产业形态可能已经不能适应城市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一些曾在城市发展中起过支撑作用的大型企业,可能由于不能实现转型而丧失竞争力。同时,由于数字生态城的经济将从规模经济向效率经济转化,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化,城市人口的显形失业和隐形失业都会相对上升,部分产业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处于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建设过程中,在这种背景下,进行数字生态城建设对这种冲击就显得尤为严重。
篇7
【摘要】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美食化、健康化方向发展。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也越加明显。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必须致力于对发展生态农业环境、开辟绿色农业产品等课题的研究。本文在对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意义及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意义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理念的雏形是英国生态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AlbertHoward)于1935所提出的“有机农业”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W.Albreche)在发展有机农业理论时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系统科学、生态学理论、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它即强调吸取传统农业的优点,保持作为生态一部分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也强调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提升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速率。它要求农业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发现生态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手段遵循规律,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保持农业生态的自然活力。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那种完全回归自然、摒弃现入的“生态农业”主张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废弃物质循环利用;规避常规现代农业的弊病(单一连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通过用系统学和生态学规律指导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如推行立体种植,病虫害生物防治),改善其功能;以及推进农户庭院经济等。在从村到县的各级生态农业的试点上,曾普遍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起到关键作用,并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能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1、在我国的农业生产正面临重大的历史转型的关键时期,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会对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生态农业的宗旨和理念以保护农业可再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将生态观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能够实现保护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程度、满足人类的需要的多重目的,最终实现生态合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社会生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这些事实背后,是农村人口数量的有增无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副作用。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被看做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水资源是有限的,耕地资源一旦被污染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难以恢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留守在农村的大多为老弱病残弱,这样的一个农村群体怎能承担农业高质量生产的“大任”?因此,有必要彻底改变现状,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走向国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1、科学技术及成果转化的限制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获得了较长一段时期的快速增长,但是,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很快就达到了临界点,传统的依靠增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获得产出的方法,并未能使农业经济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转变生产方式,使其转到提高全要素的利用效率和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出的道路上来。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应用和创新方面表现的并不尽如人意,发展的步伐相对缓慢,不但在农业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严重短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相对较低,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也呈现出严重流失的状态,这些都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效果不佳。
2、生态农业的观念还未能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实施有赖于个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由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生态农业的观念还尚未成为指导人民行动的主导观念。首先,在农村由于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农民的文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认识还存在着不足。数据显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中。35%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而在德国,接受过专门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占了53%,在日本,75%的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虽然文化水平不一定代表着个人素质的高低,但由于生态农业是一门融合多门现代学科的综合理论,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实践产生障碍。其次,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还相对不足。农技推广经费在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左右,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其比重也有0.5%左右,而在我国,一方面农业总产值还相对较低,农村人口众多;另一方面农技推广的经费只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2%,这表明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的总额和人居额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投入经费的短缺,直接阻碍了生态农业相关理念和技术的传播。
3、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涉及到众多领域的学科,比如生态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他需要这些学科的密切配合和相互融合,因此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系统学科。过去,我们往往只将生态农业作为一门独立和特殊的学科,从而重视了某一方面和某一部分,但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这门系统理论的综合提升。此外,我们过去在产、学、研三个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环节上,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和分离现象。
五、改善我国生态农业所存在问题的建议
1、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对生态学规律、自然规律保持充分的认识,认真遵循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则和规律,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促使生态农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结构进行整体性的调控和优化,促进资源和能量的合理循环和流动,并以环境的承载为限,与自然环境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持生态农业的开放性和稳定性,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原理组织和安排农业经济活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处于高位。
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3、生态农业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加强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
4、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六、总结
在我国当前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深刻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农业经济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提出的真实的要求。为此,除了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投入,最大可能获得预期的产出外,还应该积极的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只有这样,农业经济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贲可平.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农业发展论丛,2011(2)
篇8
编者按:
2010年1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签约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绿色教育以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包括以“绿色―生命―爱与尊重”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课堂改进行动、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名校品牌建设工程、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优秀师资培养项目和北京•石景山绿色教育论坛等五个项目。绿色教育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与行动,其意义就在于:在和谐发展过程中真正享受绿色教育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喜悦。
绿色学前教育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和谐”是绿色学前教育的伦理之韵。从伦理的角度把握住“和谐”一词的指向,非常有助于人们认清与搞好绿色学前教育本身。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矛盾不仅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重危机,也是今后若干代人必须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是一个连续性的研究课题与教育话题。绿色学前教育的提出正是对这一社会与教育问题的回应。绿色学前教育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原则,并致力于回答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教育过程中,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二是如何通过教育使人与自然达成和谐。
进而,绿色学前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环境创设等方面做出了如下规定。
1.教育目标
使儿童拥有环境意识是绿色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在认知方面,要求儿童初步认识环境与环境保护;在情感态度上,要求儿童养成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行为的自觉性;在行为上,引导儿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这一目标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目标是一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儿童做到“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这要求儿童不仅要亲近自然,认识自然,还要了解自然环境与自身生活的关系。
2.教育内容
环境教育是绿色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幼儿教育机构应设置专门的课程来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师应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与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与各个环节中去。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设有专门的科学课程,其中也部分涉及了环境教育,例如认识水、石油等自然资源,了解造纸活动的流程等。一些幼儿园也会组织幼儿开展采摘、踏青等活动,甚至在幼儿园内专门开辟出动植物园区。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的比例还不足,环境教育有的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中渗透得也还不够充分。
3.环境创设
绿色学前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机构及其运作本身就应该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因此,园所绿化与废弃材料的回收利用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两项重要工作。
园所绿化不是单单地增加绿植面积,还应考虑绿植与师生活动、绿植与建筑以及绿植之间的协调关系。例如,在园所面积固定的情况下,绿植的栽种不能使师生原有的活动空间大幅减少,更不能妨碍活动室内的采光。同时,绿植之间应高低错落,交替相映。
回收利用废弃材料为幼儿制作玩教具,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同时,在废弃材料的再制作过程中,教师拥有了更多的教育创造的空间,也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因此,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展了这项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在绿色学前教育提出之后,其所倡导的和谐理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承认,并将其扩展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层面。正如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认为的那样,人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是一个社会性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环境系统与个人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具体到绿色学前教育领域内,对人与社会的和谐做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规定。
1.构建民主、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从人与社会和谐互动的角度来看,要想确保儿童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民主、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首先,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应讲求人性化的设计与处理,考虑儿童的生活与发展需要。其次,幼儿园的文化环境与制度管理应做到宽严相济。即,幼儿教育机构应在其内部处理好纪律与自由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教师应当在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约束与引导的同时,给予儿童足够自由与多样化的活动机会。教育管理者也应当在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规范与纪律的同时,给予教师足够自主的教育权利与空间。因此,绿色学前教育非常注重幼教机构管理文化的改观。
2.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
对于儿童而言,幼儿园、家庭与社会都是与之相对应的外部环境。首先,每一个教育环境都应与儿童的自然天性相协调;其次,每一个教育环境自身都应是一个内部和谐的生态系统;再次,三个系统在教育理念与方法上应能做到和谐统一。这是绿色学前教育的应有之义。
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但是目前,从社会的整体情况来看,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功能有所减退,幼儿园、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教育矛盾还十分突出。因此,绿色学前教育重视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之间的互动,以尽可能使三个系统协调运转。
3.品牌幼儿园建设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联合互动
除了社会对幼儿园建设的影响以外,对于单个幼儿园而言,其他幼儿园也构成了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在教育系统内部,单个幼儿园与其所在的区域学前教育发展之间也存在着和谐与否的关系。根据绿色学前教育的要求,品牌幼儿园的建设必须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形成联合互动的关系。单个幼儿园的发展需要区域学前教育建设的支持;反过来,单个幼儿园的建设也会带动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这样的品牌幼儿园建设才符合人与社会和谐的原则。
三、人与人的和谐
绿色学前教育源生于自然生态理论,珍爱生命是自然生态理论的核心价值。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其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之中。为了使个人的生命焕发生机与活力,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交往关系。为此,人与人的和谐是绿色学前教育和谐理念的第三个层面。绿色学前教育重视人的生命,强调要尊重、关爱学生与教师的生命与价值。
人与人的和谐首先体现在人们的彼此尊重上。在绿色学前教育中,尊重生命更多地意味着,宽容彼此的差异性与特殊性。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师生在交往过程应时刻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在尊重的基础上,绿色学前教育倡导师生之间彼此关爱。教师应主动地关心儿童发展中的困难与进步,为儿童提供比公正本身更进一步的仁慈。教育管理者应积极地关怀教师工作内外的心理感受,使教师感受到工作与自身生命之间的意义关联。这样,幼儿教育机构在其内部营造出一种互助共享的氛围,使每个人都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关爱。
四、人自身的和谐
和谐不仅是个体与其他人或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个体自身内部也存在着和谐问题。在绿色学前教育看来,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不同领域之间也存在着协调统整的问题。因此,绿色学前教育将和谐理念贯彻到了人自身的和谐层面。
1.坚持儿童整体发展
从不同的角度,儿童的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的方面。最简单地说,儿童的发展可以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当然,根据教育活动中的五大领域或者多元智能理论,儿童的发展还可以细分为更多的方面。绿色学前教育坚持儿童整体发展的原则,强调儿童不同发展领域之间的协调统整,坚持儿童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以造就健康快乐的儿童。
2.坚持儿童发展的连续性
从纵向的发展阶段上来看,儿童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连续性也是儿童自身和谐的一个方面。绿色学前教育重视儿童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有机联系,认为学前教育是儿童后续教育的基础。因此,绿色学前教育重视幼小衔接,并且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绿色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实践,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趋势,研究如何从“人”这一基本要素出发,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从而推动企业管理实践走向管理走向“绿色、和谐、以人为本”,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就具备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1 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1 对人力资源主体的影响
低碳经济是为了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涵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工业革命以来的高碳经济还是绿色经济,本质上都是通过“人”这一能动性要素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人力资源经济,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人”,而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影响则主要是对人力资源主体的影响。传统的工业化生产及城市化进程,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传统高耗能高投入的发展特征下,人力资源主体是以工业生产领域的产业工人为主的;而在低碳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主体则是以集中在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工作者。因此,低碳经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当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人力资源主体的变化,必然带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变化。
1.2 对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影响
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由于产业结构及具体企业发展的差异,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以“事”为中心的管理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无法完全摆脱作为企业管理辅助职能的地位,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被单纯的认为仅仅是为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在低碳经济时代,由于人力资源主体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要转向以“人”为中心。因为只有以人为中心,加强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企业才能占有更多的知识,并依托知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因此,低碳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有效整合知识工作者的知识积累,为知识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知识工作者利用自身知识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1.3 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影响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内容必然是在考虑企业或组织工作目标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员工个人性格、能力、特长及发展要求等,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企业或组织与员工个人的双重发展。在低碳经济时代,由于企业或组织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与生态责任,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具体而言,低碳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多的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等理念,从“人”这一根本要素出发,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如招聘、培训、绩效考核与激励等)强调“绿色”“低碳”“和谐”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整个价值链,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竞争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本身不仅要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本身的利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 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2.1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界定
本文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 :以低碳经济为基础,融合绿色经济理论、和谐管理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系统理论的有关思想;通过构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以往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注重环保、和谐发展等“非绿色”与“非和谐”问题;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环境(如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管理环境),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职能管理迈向系统管理,开发和培养具备“绿色”“低碳”“和谐”思想的人才,并合理安排人才的使用;推悠笠祷蜃橹的宏观管理走向“绿色”“低碳”“和谐”,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从粗放式增长向低碳集约型增长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从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最根本要素――人的角度出发,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从各种人性假设的前提下解放出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对“人”这一要素的管理,为企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从传统高碳粗放式增长向低碳集约式增长转变。
2.2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绿色”“低碳”“和谐”的特征,是与低碳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特征相吻合的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从企业或组织的微观角度出发,但着眼于宏观层面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实现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否定以往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的前提下,系统的分析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环节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的思想,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与和谐。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明显区别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特征:
(1)绿色性。绿色思想的核心是环保、无污染、低排放的原则。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仍然遵循绿色思想的基本观点,注重对各类资源的节约利用――也包括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非必要消耗。因此,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绿色性必然要体现在要求员工关注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绿色企业文化的建立,同时倡导低碳健康的办公方式以及关注企业内部运转与外部信息交换的整体健康。
(2)生态性。自古以来,人的活动就是处于一定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中的。尤其是在一定的文化、制度、经济的社会生态环境下,人这一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最根本要素才能够得以体现和发挥自身功能。因此,人力资源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下,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发生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必然要体现生态性,以求得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
(3)和谐性。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可以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实现信息沟通便利和无纸化办公,达到缓解生态压力,节约能源的目的。企业内部环境的和谐则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状态是以“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人本管理,主要通过绿色企业文化来塑造健康的员工心理、积极的工作态度、员工之间和睦稳定的人际关系。
3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措施
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内涵可以看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非绿色”与“非和谐”问题。因此,首先需要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绿色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的理念,并最终通过各项职能活动的实现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3.1 企业内外环境的绿色化
企业外部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及生态环境等。企业外部环境的绿色化,需要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转型创造有利的大环境。在经济建设上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建设上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倡导“绿色”“低碳”“和谐”的发展观念和生活理念 ;在社会建设上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意识,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创新能力建设上,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发和应用各种新能源技术与工艺,生产绿色产品或提供绿色服务。
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等。企业内部环境的绿色化,需要企业从资源配置、研究开发、生产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都要从低碳化的角度出发加以考虑,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与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特征相匹配的战略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同时,企业要建立绿色企业文化,审视自身所处的行业,了解行业技术革新的方向,在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树立起“绿色”“低碳”“和谐”的理念,并建立企业绿色品牌。
3.2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绿色化
培训与开发环节的绿色化,要求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需要包含企业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及和谐发展思想等方面的培训。使公司每位员工牢记公司的生态责任与社会责任,梳理企业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思想。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时要注意培训信息要简单明确、培训以非正式的形式,多次分开进行,M量使用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来支撑培训与开发。企业培训与开发要注意保持创新和主动性。
4 结语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并不否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而是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及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的绿色化,来有效改善企业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非绿色”“非和谐”的弊病,为企业创造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好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有力地推动企业转型,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绿色”“低碳”“和谐”发展。当然,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毕竟时间尚短,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及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光.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绿色化[J]. 管理评论,2003(10):8~10.
篇10
关键词: 文学; 生态学; 伦理学; 转向; 对话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118-02
前言
生态学转向和伦理学转向是当前的文学跨学科研究领域出现了两大转向,这两大转向相互影响,互为对话。生态学与伦理学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转向令人吃惊,表面上看似毫无关联的生态学和伦理学具共同点和共同发展趋势。生态学和伦理学以上的共同点和发展趋势为二者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融合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二者在文学研究中对话。
一、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文学生态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态学和伦理学领域都出现了巨大转折――两者都向着非还原论的、跨学科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生态学从一门纯生物科学发展为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学科,派生出了人类生态学、心理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同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过去有关“文化―自然”关系的各种假说逐渐被一种相互依存又有所差异的新的观点所取代,这种观点融合了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各种学科,即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文明并不排除在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能量循环之外独立存在,恰恰相反,这三者间互相依赖且后两者是人类文化的灵感之源。同时,文化生态学还注意到文化作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自我指认的发展态势,虽然其他各个学科也越来越关注人类文化对自然的依赖性以及自然在文化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但是只有文化生态学对文化演进与自然进化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行了辨析,遗传规律决定着自然进化;而信息与交流则是人类文明的演进的主要动力。
很多的学者致力于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葛雷格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在《精神生态》(Ecology of Mind)中首次对生态与文化进行了类比。彼得芬克(Peter Finke)认为贝特森的观点融合了部分系统理论的概念。这对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学分支也同样适用。文学都拥有自己的能量,都在遵循自己内部的力量进行着自我更新,这种不断的调整自我的能力让其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又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葛诺特(Gernot)和哈特穆特布约默(Harmut Bohme)等哲学家所提出的生理文化生态学对贝特森的精神文化生态学的观点作了补充。
因此,以语言和交流为目的的文学本身即是“文化生态主义”中的典型形式。文学以各种全新的方式探索着文化系统、人类和非人类的之间的关系,并不断的在探索中获得了自身创新和更新的强大力量[1](P49-60)。可以说,文学在语言和更广意义上的文化理论中发挥了生态式的作用――将原本的理性中心结构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极富变化的形式;原本的“逻辑空间”具有线性的、概念化的思维方式,而文学将其转变为非线性、复杂的反馈关系的“生态空间”。由于该观点认为,精神和生理,理论与生活,人类社会和非人自然间的相互联系组成了人类所负责任的必要背景,因此文学的这一作用同时也明确包括了生态伦理学。从本质上来说,文化生态学是“对话多向式”的而非“单项式”的,因而它与其他文化以及科学都是紧密相连的。正因如此,生态学,尤其是文化生态学,在最近几十年中,逐渐演变成了跨学科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前沿阵地。
二、伦理学、生态学、文学生态伦理学
与此同时,伦理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强调丰富性、多样性以及交流性。伦理学领域也逐渐的向生态学和文学逐渐靠近。可以说,文学、生态学和伦理学三门学科似乎同时发生了相呼应的转变:生态学开始关注文化,而伦理学则开始强调生态和文学,文学则向二者转向。
在伦理学的文学转向中,理论家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2],保罗利科(Paul Ricoeur)[3]从不同的角度所指出伦理问题的研究离不开文学的叙述性模式。它需要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叙述,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坚实的例子。文学可以以充满想象的方式超越自我的桎梏,实现伦理学的价值。一方面,伦理区别于道德,当伦理学为人的思想和行为设定了一整套固定的、传统的且客观的规则体系的同时,它对道德体系亦做出了十分准确明了的界定。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伦理观念要求树立“全新的伦理直感”[4]。艾迪加普拉滕(Edgar Platen)和马蒂阿斯梅尔(Mathias Mayer)致力于将这种带有叙述性、虚构性和比喻性的文学研究中的文字的力量与其中所蕴含的伦理观念结合起来。梅尔摒弃了传统的道德说教。对“文学伦理学”进行了着重阐释,展示了大量当下的文学伦理学理论[5](P5-20)。
在伦理学的生态转向中,艾曼纽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提出的观点也许是近来最具影响力的学说,他认为只有当人实现对其他事物或者人的义务才有可能实现最高的价值。这是伦理学首次涉及生态问题,而这是前所未有的。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哲学家让・佛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属于隐士的学科”[6](135-13),且这门学科与语言、文本及文学一样具有反推论或超越推论的力量。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解构尝试超越了人类社会,扩展到了动物世界中去。其1999年的作品中表述:“我存在因为我是动物”[7](372)。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从束缚人类的“人类世界”,向“人和动物间的过渡地带’进行探寻”。在德里达看来,这是一种跳出了人类中心论的眼光来思考和叙述的思维方法,比在哲学模式,它更容易在文学模式中得以实现。因为后者可以使我们以“动物”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它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特性。
伦理学、生态学及文学组成了人文学科的跨学科框架,这一框架日益成为当代论战的焦点。斯瑞内拉・艾文诺(Serenella Iovino)从生态学的角度反思了哲学伦理学,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艾文诺把这一全新的伦理学角度称为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文主义。托马斯克莱文思(Thomas Clavies)进一步发展了列维纳斯的理论,对由生态学所激发的伦理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正是由于以上理论的诞生,才使得当今的伦理学与生态学的共同之处变得尤为明显。也正是因为上述理论,文本范式和文学范式逐渐演变为上述学科间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和连接手段。目前,国外的文学批评中的生态伦理学研究可谓如火如荼。
结束语
20世纪以来,由于认知论的偏差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空前加大了对地球资源的掠夺,人类这种肆无忌惮地破坏地球生态资源,归根到底是一种扭曲的生态伦理观在起作用,这已经引起全球知识界的忧虑,包括文学研究领域。文学是记录人类生活、精神的重要手段,文学史是与地球的发展史同步的。文学必须要反映人类发展的真实、原生状态,这样的文学才有存在的实际意义。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将文学的力量有效的应用到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中来。因此文学生态伦理学研究赋予了文学作品更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Hubert Zapf. The State of Ecocriticism and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 as Cultural Ecology [A]\\Nature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Transatlantic Conversations on Ecocriticism[C].ed. CatrinGersdorff and Sylvia Mayer. Amsterdam: Rodolpi, 2006, 4969.
[2] J. Hillis Miller, The Ethics of Reading [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7.
[3]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M].trans. Kathleen Blamey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1992.
[4] Judith Butler, Giving an Account of Oneself [M].New York: Fordham Univ. Press,2005.
[5] Mathias Mayer. Literaturwissenschaftund Ethik [A]\\Theorien der Literatur: Grundlagen und Perspektiven [M].ed. Hans Vilmar Geppert and Hubert Zapf.Tubingen, German: Francke,200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