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前景

篇1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经济发展 作用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以农村的家庭承包制为基础,将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人或为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的人进行自愿联合并且进行民主管理的互的经济组织就是农村专业合作社。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随着党的十七大的盛大召开,农村生产的全面发展得到了很好的促进,农民的收入也日益增长,生活水平也有很大地改善,使农村改革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在农村改革的发展浪潮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在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农村经济要想再次腾飞就必须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扎实的基础,2007年7月1日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一法律有力地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让农业产业的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收入方面有了很好的转变。

然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掌握的科学技术含量普遍不高是其现存的问题。因为,农民是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成员,当地农民的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他们有的专业是种植,有的是专业养殖,其科学技术含量并没有达到当下的要求。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并不能够满足人们在农产品品牌与质量方面提出的要求。他们还处在市场经营方面的初级阶段,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薄弱,还不能适应国外市场。

另外,农村的名农产品和特农产品以及优农产品还没有知名度,而注册过品牌商标的农产品少之又少,市场品牌的经济相对较低。

而社员没有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学习,导致他们对名农产品和特农产品与优农产品的不断改良的发展能力也十分薄弱,这也是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充分地利用了农业科学的先进技术。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被党实施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大大提高,对其生产力有很好的发展作用,农村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民产品的丰收与流通大大丰富了城乡市场,从而使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促进,这一现象正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要地位的有力说明。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部分是农民,他们在这个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里,自愿地进行着合作制与股份制的生产和经营以及分配还有管理。农村专业合作是站在农村的基础上的,因此十分熟悉当地自然条件和农产品的品质以及人际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农业生产与市场两个方面有很好的掌控,把知名农产品当作基础,把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服务放在首要位置,运用灵活多样经营方式,在各大市场开展农产品的销售活动,不仅既激活了农产品的沟通,也带回了科学技术信息,调整了农业结构,有力地推动了“一乡一业”与“一村一品”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农村产业化基地、农产品示范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代化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社里存在很多有经营头脑和会生产与销售的人才,他们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把市场活跃和增加农民每年的收入。在特殊环境中还能稳定市场,在城市农产品紧缺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很多的成员,是一个大的家庭。每个专业领域都具有独特的技术,广大农民要熟练的掌握各专业的知识,对各植物动物的生长规律进行掌握对它们生理和生育的特征特性进行了解,才能在生产中进行开发研究从而获得高产量。而农民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争取高产的有效载体就是农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各种名农产品和优农产品以及特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基地。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农业与优势资源来进行有计划和有步骤的农业生产。

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是农村精神文明的传播阵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对党的相关路线和方针和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文件有所了解后来进行学习,对党富民政策有深刻了解。不仅学习了政策时事,还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精心研究市场信息,探索出了一条农产品深加工和增产增收的新道路。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紧密相连,他们谈着农业生产技术,讨论着市场信息,讲着党的富民政策。这样就减少了农村里的不文明现象。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中国特色农业与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有效传播。

四、如何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存问题

那么我们要怎样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存的问题呢?首先,政府要十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作为核心,对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严格规范并且推动它的发展。站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把主导产业当作纽带,始终遵循“民办和民管以及民受益”的原则,推行并采用“基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根据本地特有的优势条件,将特色农业与优势资源创办作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中心,鼓励农民参与到专业合作社中来,充分发挥他们在合作社中的作用。

第二,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工作,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人员的培训基地建设好,完善农民合作社社员的培训工作。

第三,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进行提高,使其职能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根据各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建立相应组织机构,确保运行机制与决策机制具有合理性。

第四,在政策上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民的法律知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还需要宽松的环境,因为它正处于成长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所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与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篇2

一、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民提高收入的有效途径,更是将分散经营的农户推向市场的桥梁。作为金融支农主力军的农村合作银行,应努力增加涉农企业的信贷有效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支持以农产品深加工、设施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为标志的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工程,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在继续支持传统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同时,农村合作银行应按照“支持一种优势产业,辐射一方百姓”的原则,紧密结合实际,大力支持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促进优势农产品相关产业建设。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针对平湖市产业结构现状,应把西甜瓜、蔬菜、蘑菇等特色农业作为信贷扶持对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可考虑试办大额农业信贷业务,特别是针对农户的大额信贷业务。

支持开发订单农业,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链条效益。农村合作银行要大力支持订单农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公司担保、联合共管、分环节投资”的方式进行信贷支持,即由公司担保,先为一般农户、基地种养大户提供生产性费用贷款;公司收购农产品时,转向对公司发放收购性贷款,及时收回农户贷款:公司对农产品实行加工、销售后,再收回公司贷款。通过这种支持方式,带动科技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效益。

支持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规模经营户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近年来,平湖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一些工商企业纷纷投资开发农业园区建设。农业园区的建设,使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初露端倪,庄园式农业正在形成,是平湖市效益农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农村合作银行应积极支持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规模经营户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一是确定信贷支持对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应重点支持从事国家或省、市级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项目的企业,在授信额度内企业可随用随贷,支持其做大做强。二是区别不同的对象,实行分类扶持。对辐射力强,经营效益好,并能带动农户就业的涉农企业,在信贷投入、利率优惠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兴起、健康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以及社员的愿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并呈现良好趋势,从最初的生产领域合作起步,已逐步向品牌、流通、加工等领域发展,不仅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和科技推广的有效主体,而且成为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快产业升级和品牌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平湖市已有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涵盖农林牧渔各业。有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在上海、杭州、嘉兴等地市场建立了直销窗口,统一包装,实行品牌销售。通过创品牌、树品牌、强品牌,带动了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标准化,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和附加值的提高。作为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农村合作银行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积极研究制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细则,加大对合作社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合作社增资扩股。针对合作社初期资本金偏小的现状,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并通过完善服务、利率优惠、贷款方式灵活多样等措施,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农村合作银行应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要积极参与中小城市和重点镇、街道、中心村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住房、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居住环境优美,促进农民建设美好家园。同时面对农民不断更新的消费观念,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工商业、助学、住房、大件消费品等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促进农村消费市场需求的有效扩大,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其经济基础薄弱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农村合作银行要针对村级经济薄弱、经济收入来源减少、部分村级集体经济债务沉重等原因,一方面要对村经济合作社贷款利率进行适当调整,对经济薄弱村的贷款利率通过一定的审批手续可执行基准利率,从而减少村经济合作社的利息负担;另一方面,对村里的呆滞贷款建议政府部门通过农村合作银行上交营业税中地方财政留存部分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农村合作银行,由农村合作银行予以收回此类呆滞贷款。

四、改进贷款方式,改善信贷支农服务,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农村合作银行应该进一步改进贷款方式,改善金融服务。要简化贷款操作手续,提高服务效率,建立“三农”贷款的绿色通道。努力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同时推行支农信用卡、农户联保贷款、乡镇农业贷款担保贷款等多种贷款方式,努力扩大农业贷款总量。对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可积极探索实行经营权抵押等方式,发挥农村合作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深入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培育文明乡风民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目标。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农村广泛开展塑造新风貌活动,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因此农村合作银行应大力推行以评定信用户、信用村镇为主要内容,以农村合作银行为中心,以支农信息员为纽带,以推行贷款证、贷款上柜台为重点,具有农村合作银行特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最佳结合的信贷支农信用工程。在促进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激发广大农民潜在的传统美德和文明底蕴,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

六、面向中小企业,做中小企业的孵化器和助推器。培育优良客户群体。

篇3

农村合作银行成立以来,首先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重要问题是,传统观念影响下的人员管理意识如何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接轨?多年来,由于在农村金融市场主体中唱惯了独角戏,没有竞争压力,在服务理念上个别人还存在“官本位”思想,导致传统的农村信用社工作环境与管理体制存在种种弊端,给在新时期市场经济大潮中参与竞争的农村合作银行笼罩了无形的桎梏。在人事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单一

与其他商业银行比基本上呈“大龄化”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农村信用社35岁以下的员工占40%,36-45岁的占51%,46 岁以上占 9%;其它商业银行工作岗位多,人员更新快,把年龄偏大的其它适合的岗位工作,有条件实施内部人员结构的调整。

2. 专业技术人才基本缺乏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工作人员的文凭与技术职称不在同一起跑线,尤其缺乏精通金融会计、计算机应用和法律常识以及外汇等必要业务知识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基层社,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再加上工作环境和待遇等方面的制约,即时基层有几个业务拔尖的专业人才,也会在主客观原因影响下被上级主管部门或其它条件好的单位调走。

3. 业务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

由于前几年实行的信用联社人事管理政策的影响,导致许多基层社缺乏拥有专业知识的业务人员,而大批掌握专业技能的业务骨干向城区拥挤。大多数在最基层工作的人员,没有掌握足够的电算化会计知识,靠一些简单的短期培训起不到根本作用。导致电算化报表质量不高,工作效率差,业务功能在最基层的存、贷、汇上徘徊。

二、农村合作银行人才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由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迟缓,导致劳资改革工作相对滞后的客观存在现实,企业经营效益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大的突破,部分边远落后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甚至存在亏损的可能。改革进程的相对缓慢无法彻底解决人事管理的弊端,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最基层的一线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相对较差,铁的纪律无法规制员工的工作效率,单纯的业务考核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长期发展下去,企业效益和发展前景必然与其它商业银行形成差距,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也越来越与一些专业银行拉开距离。这是近年来农村合作银行面临的人才管理方面的主要困难,而且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对于工作人员日趋老龄化的年龄结构的威胁,行将导致农村合作银行背负重大包袱的现象,如果不进行及时而有效的人事制度改革,那种令人担忧的“吃饭多、挣钱少”的困境很快就会到来。由于受宏观政策和管理环境的影响,农村合作银行在接收大学毕业生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实际的困难,这无形中造成了农村合作银行在人才引进方面的瓶颈。

三、优化管理机制,吸引外部人才加盟

在过去的人事管理体制下,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工作效率与员工积极性同样成为发展阻碍,因为在合作化的集体团队工作环境中,每个劳动成员的薪资报酬与他所做的实际劳动贡献没有多大关联度,给人的印象是干好干坏没有太大差别。这种机制很难留住当地人才,更别说吸引外部人才的加盟参与。长此以往,人才问题成了制约农村信用社走入金融市场的包袱,由于环境因素使然,这就使几乎所有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有了偷懒的机会和理由。尽量使他人多付出劳动,而自己“搭便车”,由此带来道德风险问题。以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多年来最终还未明晰产权,所以多年来受“搭便车”问题困扰,只能是低效率运转。可以说,从上级主管部门到信用社自身进行新一轮的劳资改革,已经成为信用合作经济提高运行效率的必选之路。用新的劳资管理机制作为一条有用的“鲶鱼”,来激活池中其他鱼的活力与潜能,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健全完善一套科学的考核机制,应该是可行而必然的。由此可以参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人才竞争行列,以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政策吸引外面的人才,从而壮大竞争实力。

四、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挖掘内部人才潜力

通过多种渠道,设法加强现有员工的业务培训,注重全员素质的整体提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工作,特别是与市场经济竞争意识和现代化管理理念接轨的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培训,大面积增强员工业务知识,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的业务知识。促进全员整体素质由低层次向中、高、综合层次转变。注重后继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做好对基层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符合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人才。提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改善全员服务意识,真正为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在平时的工作中,适当考虑经过基层一线锻炼并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中专学生,以及在各个岗位贡献大、成绩突出的岗位标兵、技术能手和先进工作者,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在人事管理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竞争、竞聘上岗,引进竞争机制,按照“减员增效”的原则,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断锻造内力,增强经营与管理活力。

篇4

当前围绕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所进行的争论,其焦点在于合作制在我国农村到底具备不具备生存条件?如果具备,那么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该如何规范和发展?如果不具备,那么农村金融组织的主体形式应该是什么?实际上,关于合作制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这个事实本身可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合作制这种金融组织形式在我国农村确实存在着客观需求。然而,围绕合作制问题长期争论不休,而且至今尚未得出明确结论,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合作制是否存在客观需求,不一定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问题。最基本的问题可能是需要进一步认清现阶段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作出新的选择。

一、合作制问题为什么会争论不休?

关于合作制问题的争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不符合合作制的原则,所以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造现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龚方乐,2000)。这种观点可以称之为坚持合作制的观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不符合合作制原则的历史已经表明,这些原则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是行不通的,因此,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应转向组建和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谢平,2001)。这种观点可以称之为放弃合作制的观点。

根据合作金融理论,合作制原则包括以下一些要点:(1)实行一人一票制的民主管理;(2)对所有人平等开放;(3)不以盈利为目的;(4)不负债经营以保护会员利益等(史纪良,2000)。如果用这些原则来衡量,那么,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确是非常不规范的。但是,在不同时期导致不规范的原因却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不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改革开放以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既不存在市场经济主体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也不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环境,因而也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符合合作制原则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当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过是为打击农村高利贷而设立的、为农民发放口粮和基本生活(医病)贷款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事实上,当时不但缺乏实行合作制原则的主观意愿,也不具备实行合作制原则的客观条件。所以,对这个时期里合作制问题的争论实际上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其次,从改革开放以来到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也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然而,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银行基本上还是作为政府机构而不是市场经济主体来办,仍然相当缺乏经营自和承担经营风险的能力。所以一直由(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农业银行管理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也主要是表现为数量型的扩张,其性质和经营仍然主要受到行政体制的影响。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信用环境的初步改善,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在明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大方向是必须办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银行的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按照合作制原则来办的观点也日益成为主流观点。并且,合作的某些原则,如合作社“由社员人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等,已经写入了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之中。但也不能不看到,一方面,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进程必然会受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制约,即在国有商业银行尚未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之前,很难想像合作社原则会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另一方面,社会信用环境还相当不尽如人意,按合作制原则经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客观条件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在这个时期里关于合作制问题的争论尽管已经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却还难以有效实施。

再次,从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都进入了一个以注重规范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这一特征在金融领域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一系列整顿金融机构,规范金融秩序的措施陆续出台;无论在城市金融领域还是在农村金融领域都相继发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破产、关闭、兼并、重组等案例。这些案例,一方面暴露出一些原来早以潜伏着的金融风险并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这是早晚都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人们的风险意识,对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趋向规范和改善社会信用环境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从而为金融机构行为规范化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外部条件。所以,从9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合作制问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而且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以至于可以说,它已经不是一个能不能实行的问题,而是变成一个如何实行的问题了。

如此看来,坚持合作制的观点和放弃合作制的观点各有短长。坚持合作制的观点始终看到合作制原则在我国农村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这种客观需要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和体制条件的演变而变得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这是正确的。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是否具有按合作制原则办农村信用社的主观意愿也是实行条件之一,如果不同时具备这个实行条件,再强烈的客观需要也难以转变为现实。放弃合作制的观点则正确地指出,几十年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之所以远离合作制原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按照合作制原则去办农村信用社的主观意愿。而只要缺少这个主观意愿,不但在客观条件不具备时,就是在客观条件具备时,合作制原则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但是,正像客观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一样,主观意愿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尤其是当客观条件已经变化之后,主观意愿的变化就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而放弃合作制的观点正是忽略甚至否定了这一点。由于这两种观点各有短长,所以虽然争论不休,却很难有实际结果,而事物的实际发展很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果,这种结果正是我们下面所要讨论的。

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现阶段的主要特征

经过2O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都有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在城市经济领域有明显体现,而且在农村经济领域也有明显体现。一是由于各地区经济的普遍发展,国民经济总量水平显著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从而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正在从数量型扩张向效益型提高转变。这种转变对经济体制也提出了相应的客观要求,促成其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二是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经济结构明显趋于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多元化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各种经济发展水平

的经济主体在市场中都已稳定地占有相当的比例,且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特点在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多层次化是指在全国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一特点在农村经济领域体现的尤为突出,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GDP水平相差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对经济组织结构也提出了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客观要求,并促成了经济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方向转变。三是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所发生的变化相适应,经济体制进一步呈现市场化。现阶段经济发展对经济体制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放权让利,而是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加以规范。削除不公平竞争,整顿不规范市场秩序,不仅成为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且也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一特点集中表现为各经济主体的市场风险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普遍得到提高。而市场风险意识的增强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进一步发育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现阶段的上述特征在金融领域也得到明显体现。一是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金融总量也迅速扩大;与此同时,金融业务的发展也呈现出从数量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的转变。二是金融机构也明显多元化,这不仅表现为金融组织体系的多元化,即非国有独资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而且表现为金融市场体系的多元化,即非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业务量在金融市场业务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三是金融体制也进一步市场化。金融作为高风险行业,在过去一些年里吃了更多不公平竞争、不规范市场秩序的苦头,因而也形成了更强烈的风险意识和规范竞争要求,这为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经济金融发展现阶段特征对农村金融改革的要求可以概括为:通过多元化和规范竞争促进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受单一化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总是想找到一种办法来解决所有问题。这种思维模式至今仍困扰着我们对农村金融改革思路的设计。如前所述,坚持合作制的观点尽管在主张按合作制原则来办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一点上是无可非议的,但似乎把合作制原则绝对化了,以为仅靠这一种办法便能解决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所有或主要问题。再如前所述,放弃合作制的观点尽管在分析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规范的历史原因方面是十分深刻的,但却因此否定合作制原则今后仍然可以得到贯彻执行,这就像因为国有商业银行过去不规范而得出今后必然不能规范的结论一样显得缺乏内在逻辑的~致性;而且用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单一化思路来取代农村信用合作社,实际上也流露出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的痕迹。说到底,像其它方面的改革一样,农村金融改革思路也不是一个单纯的主观设计问题,而是如何认识农村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按照或适应这种客观需要去设计。在农村经济金融已经并且还将更加明显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征的今天,我们需要对此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三、转换思路,推动农村金融组织向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为什么要提出农村金融改革转换思路,为什么要提出农村金融组织向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要从目前正在试点的以县为单位的农村信用联社一级法人说起。去年曾经提出过两种农村金融改革方案,一种是把农村信用联社改造为由农业银行控股的农村合作银行;一种是取消各个独立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资格,以县为单位组建只有一级法人资格的农村信用联社。后来在江苏开展了以组建县农村信用联社一级法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这项工作计划于今年内结束。届时有可能允许各地农村信用联社依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者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或者组建一级法人的县农村信用联社。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金融条件较差,距离组建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的差距较大,因此自愿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数量不会很多。即使在东南沿海经济金融条件较为发达的地区,也会因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要求高、经营约束严而缺乏自愿性。我们曾在宁波市9家县级农村信用联社(包括已于3年前完成了一级法人组建的鄞县联社)搞了一次十分深入的调查,结果表明,除了1家条件有一定差距的联社自愿改造为农村合作银行以外,其余8家(既有具备条件的,也有暂不具备条件的)都不愿意改造为农村合作银行,而只愿意改组为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其原因主要在于现有的县农信联社从主客观两方面都难以适应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造要求。如果可以另作选择的话,不少县农信联社愿意选择股份合作制,实际上是指望利用这种变通体制,既可以享受到股份制扩充资本金等方面的好处,又可以免受股份制治理结构对经营者的约束。由此看来,在目前情况下实际选择的结果很可能会是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远远多于农村合作银行。

那么,对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这种改革方案到底应如何看待呢?第一,这种方案不失为从实际出发的一种现实选择。但是,也不能不同时看到,这种方案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而且过渡期越短越好),而不宜作为一种长期性制度安排。因为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不是一种规范的金融企业组织形式,与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相比,它既没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基础,也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极易受到来自外部的行政干预而演变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第二,从宏观管理角度选择这种方案的一个主要考虑恐怕在于,通过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法人组织扩大,达到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系统性风险纳人到可控范围的目的。因为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庞大,且有国家信用作担保,其系统性风险基本上处于可控范围。而农村信用合作社各自为政,不成系统,其系统性风险没有国家担保,也超出地方政府财力的承受能力,所以需要采取某种方式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系统性风险纳入可控范围。但是,这可能是一种过高的期望值。以前通过扩大法人组织以降低金融风险的尝试(如海南发展银行兼并18家城市信用社)没有成功的先例;已有的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试点经验也表明,除非政府拿钱(如江苏),否则即使扩大了法人组织,县农信联社的风险也不会得到降低或有效控制(如三年前已实行了一级法人的宁波市勤县农信联社)。而如果政府有足够的钱的话,那么与其扶植过渡性制度安排,不如扶植长期性制度安排。第三,这种方案即使作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在选择时也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这就是要同时作出长期性制度安排。不但要明确长期性制度安排是过渡性制度安排的必然演变方向,而且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长期性制度安排能够同时生长。否则,过渡性制度安排将失去过渡的实际意义。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需要从以单一模式为主转变为以多元化模式为主,从以过渡性制度安排为主转变为以长期性制度安排为主。这里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两个转变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既然在现阶段经济金融发展条件下,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或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都不宜作出单一性的制度安排,那么,就应该允许(可以是逐步允许)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形式在农村同时生存和发展,以满足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这些适宜在农村经营和发展的金融组织形式不仅包括原有的农村信用联社(独立法人的和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的)、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等;还应包括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股份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股份制的农村合作银行(可以由农业银行控股,也可以不由农业银行控股)、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对原有的、以承担政策性业务为主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改造)、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甚至外资和合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等;以及证券公司的分支机构、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租赁公司的分支机构或网点等。

然而,允许多种金融组织形式在农村金融领域共同生存、竞争和发展,并非单纯出于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多元化的考虑,更重要、更长远的考虑在于把农村金融领域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和长期性制度安排结合起来,并且更突出地强调长期性制度安排。所以,除了县农信联社一级法人这种过渡性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之外,其它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包括政策性农村金融组织形式)都要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格外强调规范化。只有农村金融组织(从治理结构到内控制度)按规范化的要求进行组建或改组,其经营行为才能够规范,才能逐步形成规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农村金融风险。不同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其规范化的要求有所不同,但结合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强调以下几种形式的规范化。

合作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制原则前面已经列举过。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之所以不规范.主要是没有按照这些原则来办,而是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模式在办农村信用合作社,再继续这样办下去是没有出路的。应该明确,按合作制原则办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目的是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社区化的、互(非盈利性)的、数额有限的金融服务。那些技术要求高、数额大、盈利性的金融服务应该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去承担。因此,目前多数农村信用合作社都应该按照一人一票、民主管理、合作互助、非盈利性、社区化服务等原则逐步进行规范化改造。在欧、美那些经济金融条件高度发达的国家里,互的信用合作金融组织至今仍大量存在的事实表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无论在经济金融条件较不发达地区,还是较发达地区都有着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此,还需解决的另一个认识障碍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机构规模小并不是导致金融风险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力的原因,而组织制度和经营行为不规范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所以,通过规范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和经营行为才是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真正有效的途径。

篇5

农业是合作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应科技进步、经济发展需要而生的,是农业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农民专业合作社势必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探索与发展引人瞩目,无论是精彩纷呈的特色亮点,还是接踵而至的发展困局,都足以给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参照。

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由数量快速发展转变为数量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发展的规范化建设阶段。

截至2010年9月底,河南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2.3万家,入社和带动的农户占该省农户总数的16%。至“十二五”末,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将达到3.5万家,农户覆盖面将占50%以上,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

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焦锦淼说,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和载体。

“快、多、大、高”的河南特色

说起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多年从事农业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工作并担任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顾问的河南科技学院教师石晓华用“快、多、大、高”四个字作了概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河南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农民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入社农民平均收入比未入社农民高出20%,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分布十分广泛,涉及粮食、蔬菜、瓜果等多个领域。不仅如此,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在农机作业,农资经营,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沼气,农家游等诸多为生产经营服务的领域迅速生根开花。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跨区域合作,服务范围也由以本乡本村为主向其他乡镇、县域拓展。如武陟县绿康牛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入社社员160多户,社员遍布周边市县以及山西省晋城等地,产品远销上海、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乡辣椒合作社巧打“绿色牌”“生态牌”,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辣椒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远销广东、福建、浙江、湖南等地。水池铺乡辣椒还被确定为世博会期间供沪农产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从单一的生产资料购买、生产技术服务等合作,向开展标准化生产,进行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实施产品质量追溯以及产品市场流通、整理加工、品牌包装等经营领域拓展,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生产的产品注册了商标,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或地理标志认证。发展较快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把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生产和经营环节统一起来。如沁阳市仙鸿果业合作社不仅在产前、产中实行标准化生产,在园区建立无公害监测点,还在产后统一包装,使用“仙鸿”注册商标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年销售鲜果达150余万公斤。

大好局面下的现实差距

面对大好局面,石晓华表示: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可喜成绩,但总体来看,还存在着数量较少、管理欠规范、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大部分农民甚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对合作社这样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认识还不清晰,把合作社当成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的工具,参与合作社建设的主动性不强;同时,社员缺乏联合闯市场的合作意识,有利则合,无利则散,无形中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从整体上看,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稳定性较差,在服务功能的发挥等方面处于较低层次,开展的共同经营活动较少,内部管理制度和章程不够健全,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靠个人的权威来维持管理,靠领办人个人能力经营运作。另外,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问题也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发展壮大,展现蓬勃动力

虽然河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对此,石晓华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改善:

广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入社积极性和合作意识,同时加强合作社领导层以及社员的培训,提高其思想认识,提升其生产经营能力,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效、规范、不走形;相关部门也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合作社的经营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有关政策、法律要求,结合当地的规范化建设情况,建立一套可行、有效的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

合作社的负责人在带领合作社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加大合作社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将合作社理事长、经理和监事长列为骨干培养对象,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造就出一批有远见、善管理、肯开拓、乐奉献的带头人队伍。

篇6

一、强制支农的法理依据

农村信用社改革不同于商业银行改革。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全市场化的商业银行。改革后的商业银行目标是一元的即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目标除了解决农村信用社现有问题,提供一个健康的准金融机构外,更重要的目标在于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以此作为基本约束条件。显然,多目标比单一目标更具有操作性。由于农村信用社面临更多的政策目标约束,其改革的路径更为稀缺。事实上,农村信用社多目标的安排在法律上是值得商榷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的两个指导性文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2004]66号)明确规定:深化信用社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市场规则,明晰产权关系,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二是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四是按照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明确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落实对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同时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比照股份制的原则和做法,实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改造有困难而又适合搞合作制的,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合作制。两个文件着重指出:不论采取何种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都要在原有股权范围的基础上,做好清产核资工作,扩大入股范围,调整股权结构,提高入股额度,广泛吸收辖内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入股;都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都要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其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区农业和农民,即使是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的机构,也要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农。

上述规定对改革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目标和组织形式提出了要求。经营目标方面,一是盈利目标,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是坚持三农方向;三是服务社区。组织形式方面,可以视当地具体情况灵活地采用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部分学者已经从经济学方面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多目标冲突的问题。从法律角度这一问题同样有意义。如果是合作组织,以农户和农村集体出资,则其服务宗旨不会偏离支与服务社区的方向。合作制与农村信用社支农目标更为兼容。问题是如果实行股权多元化,放弃合作制定位,转型为股份制银行后,国家强制其坚持支农与服务社区的方向是否具有法理依据。

有的学者从特定地区农村信用社坚持支农方向且得到较好经济效益的事实出发,认为农村信用社坚持支农定位同样可以获得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认为支农与市场化并不矛盾。这种论证在逻辑上有问题,其一,不能因为支农是获得效益的一种途径就认为限制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经营范围的作法是合理的。其二,一时一地的情形并不能支持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其三,即使上述事实可以支持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依然没有从法理上为限制股份制银行业务范围提供依据。

二、农村信用社财产权利保护

在,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由来已久,但合作经济组织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农村信用社遗留问题的形成固然有管理的原因、外部干涉的原因,但如果有一部专门的法律保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情况肯定要好于现在。在农村信用社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政府对农村信用社财产权利进行侵害、介入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事例比比皆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法律为农村信用社的财产权利及附着在其上的一系列权利提供保护。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多次更换主管部门,发展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与法律缺失有关。鉴往知来,无论是坚持合作金融组织的定位还是转型为股份制银行,其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能否提供对农村信用社的法人财产权利、出资者财产权利及附着在其上的一系列权利的保护和尊重。现阶段,地方政府为实现其经济目标,加紧了对金融资源的控制。在此背景之下,在法律缺失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出资人的财产权利能否得到保证,存在很大的疑问。虽然国发[2003]15号文件明确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应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不把对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地(市)和县、乡政府,但在实际操作中,省以下地方政府决定农村信用社主要管理者人事任命的事例不在少数。地方政府介入导致出资人对农村信用社的控制权旁落的事实使花钱买机制的安排面临极大的挑战。要想以较低的成本使花钱买机制的安排达到预期目标,必须从法律上确保农村信用社的财产权利及出资者的财产权利得到应有的保护,使农村信用社的自主权得以回归。 三、信用社省联社的地位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银监会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对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指导意见的通知》([2004]4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3]14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提供了信用社省联社的基本规范。《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省联社是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市(地)联合社、县(市、区)联合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自愿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履行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职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在自愿的前提下可向省联社入股,并取得有关服务。《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省联社享有由社员社投资入股形成的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其合法财产及依法开展业务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侵犯和非法干涉。社员社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省联社承担责任;省联社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农村信用合作社市(地)联合社、县(市、区)联合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可向省联社入股,省联社不吸收其他法人和人入股。同时,《指导意见》第十一条规定:省级联社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实施对信用社的管理工作,尊重信用社的法人地位和经营管理自主权。由此可见,省联社既是一个市场主体性质的金融机构,又是一个行政机关性质的管理机构。这种安排不符合主体法律角色的单一性原则,即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只能有一种身份,管理者或经营主体。同时,这种安排也不符合行政机关的主体资格法定、行政机关的权力法定和行政机关的权力运作程序法定的原则(罗和平,2005)。《暂行办法》规定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不是政府序列内的行政机关,也不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政府来说,法无明确授权就不能做,省政府将行政管理权授权委托一个企业代为行使,对此法律并没有授权。所以,省联社不具备作为一个行政主体的资格,建立在主体资格基础上的权力和程序也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四、农村信用社的法律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办理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业务,适用本法有关规定。在实际监管中,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管机构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也是比照商业银行进行的。如果放在整个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角度考察,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弱势群体、弱质产业的金融组织,对其等同于商业银行进行管理是显失公平的。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从法律上确认了合作金融不同于商业金融的特性。比如,美国相关法律规定信用社是公益法人,具有非纳税团体的法律地位,使之与盈利性的银行体系并行,《联邦信用社法案》规定:联邦注册信用社的财产、资本、准备金、利润、其他资金以及经营收入,现在和将来均免除一切由国家、各州、领地和地方税收机关征收的税赋。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作法,为农村信用社单独立法,在确认其异质性的同时,解决上述法律问题。

1、谢平,《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2001.1

2、张杰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法学——以管理模式改革为视角》,http:www2.esnai.net,2005.6

3、陈崛,《论农村信用社立法若干制度的完善》,财贸经济,2005.3

篇7

关键词农村;资金互助社;存在问题;效益;对策

宁国市是安徽省第一被批列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之一。2007年,宁国市将农村金融改革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工作。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银行业金融机构[1]。在宁国市由农委组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宁国市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筹备方案》,按照“调查论证,筛选试点,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的思路,坚持“低门槛、严监管”,选择一个乡镇和一个行政村作为试点,组建百乐福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天目山农村资金互助社[2]。

1试点基本情况

1.1百乐福农村资金互助社

(1)运作模式。对城郊失地农民开展资金互助,引导和扶持农民再创业、再发展。以城郊南山办事处行政村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农村失地农民为主体,利用村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手中闲余资金优势,让失地之初无所适从的农民,通过互助、合作,选择投资现代农业、开办小企业、运输和经商等途径再创业发家致富。

(2)组织形式。“三会制度”即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

(3)运行情况。互助社位于宁国市城关滨河路7号,由南山办事处双龙村村民发起,2007年11月8日挂牌试运营,拟注册资金50万元,主要业务范围是在南山办事处行政区域范围内互助社社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每股设置为200元,社员入股为200元的整倍数。共吸纳农民、农村小企业等入股社员279人,入股资金276.68万元。现有工作人员9人,平均年龄29岁,大专以上3人,中专6人。试运营以来,共接受农民咨询约6万余人次,印发资料1.3万余份,走访农户7万余户,累计互助借款369.3万元,其中种植、养殖业互助借款138万元,占总互助借款37.4%,个体经商户互助借款140万元,占37.9%,农村小企业借款87万元,占23.6%,助学借款4.3万元,占1.1%,借款方式均以社员之间互助联保方式借款,实行分期借款,不垒大户,做到“借前调查、借时审查、借后检查”,有效地降低借款风险,确保资金按约定期限收回。

(4)互助案例。杨山村一失地农民倪厚生,自家的逾0.2 hm2土地征用后,不知如何选择从业去向。通过互助社对其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建议该农民发展养殖业,并及时帮助联系市畜牧局,通过为该农户提供养猪技术资料,带领参观学习有经验的养殖业发展示范户,并给予3万元资金支持。2008年,该农民通过养猪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在互助社的借款也按期归还;独山村一家密封件厂在开办初期,由于缺乏资金面临困境,互助社业务员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后,及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在管理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企业很快渡过难关。由此可以看出,农村资金互助社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价值,许多失地农民手中的闲余资金不仅可放心地放在互助社,而且还享受年终盈余分红,社员在发展生产和经商活动中遇到的资金困难可通过互助社及时解决,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当地农民称互助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和“农民理财的好帮手”。

1.2天目山农村资金互助社

(1)运作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社”,以合作社为依托,在社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合作社发展,帮助社员发展中药材生产,进一步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

(2)组织形式。“三会制度”即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自我约束和防范风险机制。

(3)运行情况。该互助社位于宁国市甲路镇庄村村,撤乡并镇区划调整后,原庄村乡改制为现在的庄村村,原庄村信用社一并撤销,当地几乎成金融服务盲区。该村有36个村民组,1 400户,4 000余人,有中小企业20多家和农特产品经营大户100多个,盛产莹灰石、山核桃、笋干等,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多数成员和核心基地都设在该村。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成员175人,资金不足一直制约着合作社发展,为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合作社社员发展中药材增加收入,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2007年11月18日由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联合甲路镇庄村村20名村民发起,组建宁国市天目山农村资金互助社。互助社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社”的运作模式,由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社员、当地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拟注册资本50万元,每股设置为100元,社员认购股份为100元整倍数,不超过总股金的10%。主要业务范围是在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员内部及甲路镇庄村村内社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办理社员存款、借款和结算业务。

目前,互助社入股社员495户,吸纳股金387.5万元,其中普通股85万元,优先股284.1万元,流动股16.6万元,互助借款余额347万元,惠及农民500余户。互助社试运行以来的平稳健康发展,为当地农民和合作社成员的存借款资金需求提供便捷的服务,深受老百姓欢迎,有广泛的“草根”效益。

(4)互助案例。2008年初,天目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某社员,发展山核桃生产并采用林间套种药材“宁前胡”1.33 hm2,因资金短缺,向互助社提出借款申请,经调查核实后,同意其以社员联保方式,只用5 d时间就在互助社办好了3万元借款手续,及时购买了山核桃苗木、农用物资等生产资料。现在种植的山核桃长势喜人,在林下套种的药材“宁前胡”已收益,仅此一项收入就达3万元/hm2,借款也按期归还。另有一社员,2009年准备筹资兴办竹笋合作社时,一直苦于资金短缺,互助社在了解情况后,及时派人实地考查,经互助社理事会集体研究同意后,以其厂房抵押借款10万元,加工车间按期建成投产,该社员创办的百兴青笋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20多人,带动100多户农民致富。互助社内便捷的借款手续和资金的及时到位让农民深深感到加入互助社带来的好处。两年多来,互助社累计向社员互助借款800多万元,社员不仅在发展生产中得到互助社的帮助和扶持,而且年终参与互助社收益分配。互助社在这个偏远的乡村深深扎下了根。

2互助社效益分析

2.1资金互助贴近农民

资金互助借款行为只发生在大家彼此熟悉的社区范围内。一方面,贷款人对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还款能力、道德品质和信誉诚信度都有清楚的了解;另一方面,违约或失信的损失不仅影响当事人以及与其相关其他人的社会生存环境和质量,甚至还可能影响到后代,往往受到众人的谴责,具有广泛社会约束力。如天目山农村资金互助社累计互助借款800余万元,未发生不良借款现象,仅有2笔借款办理延期还款手续。这种以草根组织形式存在的资金互助社,把小额借贷送进千家万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2运行机制安全有效

首先,互助社的运行模式均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实行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组织机构健全,实行民主管理、社员互助、广泛参与、监事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其次,在借款业务开展方面,制定业务员互助借款操作管理办法和岗位责任制及经营管理考核办法,严格实行钱账分管、账款交叉复核、审借分离及印证分管制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可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业务操作风险的发生。

2.3办事公开,机构廉洁

由于互助社建立有效的社员监督体系,实行社务公开,财务公开,收益分配方案经社员(代表)大会通过执行。理事会实行民主决策制,重大事项须经集体研究,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如天目山资金互助社单笔互助借款2万元以上须经理事会集体研究审批。老百姓需求资金只要符合借款条件,手续齐全即可办理。

2.4互助借款方式实用

互助社以社员风险共担为基础,借款在入股资金10倍以内,采用“股金担保、社员联保与信用借款相结合”、“约期收款”等比较灵活的借款管理办法。如百乐福农村资金互助社实行分期借款,不垒大户,坚持“三查”制度,充分发挥社员互助、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地降低借款风险,确保资金按约定期限收回。

2.5社员权益得到保护

互助社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模式,为每个社员建立个人账户,记载入股金额、互助交易事项、提取的公积金按比例量化的金额和盈余分红。每个社员的产权明晰,保护了社员的基本权益。对有小额借款需求的当地农村小企业,可以通过入股取得互助社股权,参与互助社监督管理,享有互助社提供的小额互助借款服务。如南山办事处2家小企业加入百乐福农村资金互助社后,互助社多次以最便捷的手续及时帮助企业缓解遇到临时性资金周转款困难问题。

3存在的问题

一是组织自身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迫切需要身份合法化,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发展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有广泛的“草根效益”,农民需要,且在“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宁国市组建的2家互助社一直未得到金融准入许可,没有合法的身份,无法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设账户;二是老百姓对党在农村的金融政策知之甚少,对新形势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个新生事物的认识还有距离,持“等、观、望”态度,互助资金不足,经营规模不大,使发展受制约;三是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四是互助社在没有金融准入的情况下,暂由农委负责牵头、主管,业务指导力量不足,监管手段、监管力度和监管效果缺失,对其资金经营的安全防范措施,贷款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监管存在“空白”。

4发展对策

4.1互助社的定位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互质和较小的经营规模,决定了其仅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中的一种补充形式。互助社应该在银监部门指导下健康有序地发展,在乡镇或村行政区域范围内应以血缘、地缘、业务缘为纽带,其性质应该是坚持农民自愿的完全互经济合作组织,即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民间组织[3]。政府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大力支持互助社的发展,帮助指导和规范其运行[4]。

4.2发展思路和方式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按照“调查论证,筛选试点,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的思路,坚持“低门槛、严监管”。一是采取财政支持与农民入股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二是采取政策性银行贷款、财政贴息与农民入股相结合发展资金互助社;三是通过规范民间借贷组织使其转变为农村资金互助社;四是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五是围绕特色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组建资金互助社,促进产业发展升级。

4.3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开展互助社试点工作的地方应成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指导服务工作机构,抽调专人负责日工作,落实专项工作经费。

4.4加强互助社自身管理

在目前农村金融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一定要加强互助社内部管理,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内控机制[5],坚持审慎经营,规避风险,自觉接受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扎实为“三农”开展服务,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4.5制定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配套扶持政策

互助社的经营规模不大,服务的对象是“三农”,服务主体和收益主体均是农民。因此,在发展初期,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予以支持,制定扶持政策。一是银行业机构按照农村资金互助社资本净额的若干倍数进行授信,给予互助社内部社员的担保权利,向其他商业银行的社员融资;二是引导支农商业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探索批发经营与零售服务的合作办法,建立互惠机制,开展试点;三是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以争取政策支持;四是将农业开发资金、贴息贷款、新农村建设无偿扶持资金通过农村资金互助社落实到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避免跑、冒、抵、漏,同时调动农民投资投劳、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发挥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作用[6]。

4.6加强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层的培训

政府、银行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互助社管理层和业务人员的针对性业务培训,帮助农民理解和掌握国家政策精神,找到适合农民自身特点的互助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帮助互助社建立完备的章程,逐步完善内控机制和业务操作流程,促进互助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依法合规经营和促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参考文献

[1] 什么是农村资金互助社[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2):55.

[2] 李威.农村资金互助社起步期的行与思[J].中国合作经济,2009(12):29-32.

[3] 康蓉英.关于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的研究[J].理论导刊,2008(12):67-69.

[4] 段飞.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生存基础和发展前景的思考[J].武汉金融,2009(11):48-49.

篇8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功能拓展;互助联保

Abstract:Currently the financial function expansion based on farmer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have addressed peasant household’s financing problem effectively,materially the cooperatives have displayed the club mechanism,supplied the public product standardization“the foundation credit”,has solved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ical problem. Therefore in the current farmer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rapid scale development's foundation,under the policy impetus,should display the comparison superiority,solve the rural financing problem,and choose the cooperation joint guarantee financial function pattern,more suitable current cooperatives development phase.

Key Words:farmer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financial function expansion,cooperation joint guarantee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5-0034-04

一、相关理论研究

(一)信息不对称和信用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当前农村金融困境的一个主要因素,但多数学者对农村信贷市场上存在的不对称信息并未做进一步探讨。显然,这里不对称的“信息”肯定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个人信用信息,因为它存在于征信系统,是透明的、标准化的。而农村信贷市场上银行需要那些对称的“信息”呢?

本文认为农村信贷市场上银行需要的“信息”是借贷主体的“广义信用”,即各种信用活动中涉及信任、资信、诚信等方面的信息汇集,是践约行为与能力的载体,各种活动正是以这种广义的信用为前提。本文中我们将这种广义上信用定义为“基础信用”,它产生于社会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诸如农户在本村的人品、口碑,与其有经营联系的上下游客户以及同行业农户关于他的经营能力和信誉的评价等信息,而这正是银行很难获得的不对称“信息”。

与基础信用概念相比较,传统意义上的信用是狭义上的概念,主要指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活动,主要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等。其中,商业信用指市场交易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之间提供的、以商品资本为对象的信用,包括商品的赊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委托代销等。而银行信用则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形式,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个人等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都是围绕信用主体融通资金或解决资金问题产生的活动,本文将其统称为“金融信用”。从信用的产生、使用和发展过程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资金需求的推动下,由不断产生、集聚和传播的基础信用,发展出原始的金融信用(最初表现为商业信用),而后逐步促成银行信用,最终形成现代金融信用主导的信用模式,金融信用可看作基础信用在金融领域发展出的高级形式和集中表现。

(二)基础信用的特性

基础信用产生于社会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其特点是分散性、非标准化和小范围认可。诸如前面提到的农户在本村或经营行业里存在的基础信用,它分散在村落、农贸市场、经营场所和各种合作社之中,无标准化形式的主观意识和评价,囿于农户的活动范围,收集成本高,传播速度慢,难与金融信用对接。相比之下,金融信用则是存在于金融机构间,有标准化的形式和正规的评价准则,易收集,传播速度快,如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系统就是金融信用的集中表现。需要说明的是,金融信用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需要借助基础信用信息来支撑、引领。因此,基础信用资源(产品)的供给程度决定了金融信用发挥作用的规模和领域。

由于农户参与经济活动的规模小,频率低,决定了农户的基础信用资源更加零散和单薄。将这种分散、零星的农户基础信用信息集中采纳,筛选并且进行评定,转化为金融信用的载体,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将需要更高的成本,成为银农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根源。而通过市场机制,让金融机构挖掘和使用基础信用,从而在农村地区形成信贷供给难度很大,农村金融的困境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基础信用资源的缺失才是信息不对称的实质,并造成了农村融资困境。既然基础信用资源(产品)的供给是市场失灵的,基础信用的供给如能演变成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通过“俱乐部”机制增加其供给水平将是破解农村金融困境一条理论上可行的途径。

(三)专业合作社和俱乐部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代表了农村经济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方向。作为俱乐部的一种形式,合作社发挥俱乐部机制的作用机理是:一是以特定供给者为中心,将产品的消费者由无限约束到一定范围,供给方仅对俱乐部成员提品,以实现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二是作为一种自主治理的制度安排,俱乐部在既定环境约束下,能够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攫取资源,获得外部信任,具有保护或增进自身利益或价值的职能;三是能够对不同层面的参与者提供各自所需的“选择性激励(惩罚)”,在对会员提供有价值资源的同时,对会员实施有效监督,使得会员背叛、违约和退出等具有较高成本约束(张善杰,2008)。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功能拓展:济宁案例

邹城市香城镇具有花生种植传统,花生品质好,种植面积大。2006年以来,香城镇依托本地丰富的花生种植资源,发展了一批从事花生收购、销售和加工的专业农户。随着生产销售规模的扩大,花生专业户资金需求增加,特别是进入9月份花生收购旺季,需要大量资金,部分收购大户资金需求额度达到300万元以上。但由于花生专业户普遍缺少土地证、房权证等有效抵押物,又难以找到资金实力比较强的担保人,只能采取一户或多户保证的方式在信用社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也只有几十万元,远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受制于资金约束,部分收购户只能收缩经营规模。

初期,专业户多以零散方式出售花生给南方厂商,由于分散经营,信息封锁甚至恶性竞争相互压价,专业户的市场议价能力偏低。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邹城市花生订单骤减,花生价格大跌,专业户受影响较大。9月份,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的启发下,为实现规模经营解决资金困境,以李某为首的3位收购大户联合本镇守法经营,资信状况良好,经济实力较强的14家专业户筹资15万元,注册成立了“邹城市大山花生专业合作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理事长(法定代表人)和执行监事,专门从事花生收购、深加工及销售,合作社适时购销信息,引进培育花生新品种,推广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社员之间相互沟通,加强合作,有序经营。

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社员经营实力提高,规模扩张,资金更为紧张,金融供给约束对其发展的影响愈加突出。2008年,为防范专业户的信贷风险,农信社决定要求合作社的专业户扩大联保范围,组成贷款“大联保体”。起初,社员由于担心承担大范围的连带偿还责任,参与积极性不高。随后在农信社的动员下,又召集合作社负责人专门座谈,终于在2008年末开始组织社员搭建联保体。按照农信社的指导,合作社首先成立了贷款管理小组,负责审查入会成员资格,为农信社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业务提供初审意见。组建“大联保体”时,专业合作社将其中一位经营不良的社员排除在外(专业合作社14位社员,其中13位组建“大联保体”)。进入授信阶段,农村信用社根据合作社提供的初审意见和各社员的申请,分别对合作社和社员进行信用评级和授信,其中8名社员获得A级,3名A+级,2名AA级,合计获得授信达1855万元,平均每户143万元,远高于保证贷款的额度。同时,按照农信社的要求,13户社员按照授信额度的10%缴纳互助金,共缴纳互助金185.5万元,由专业合作社担保,共同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实行比普通联保或保证贷款少上浮20%的优惠利率。贷后,贷款管理小组负责对成员贷款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协调和服务。对不遵守联合会章程、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的成员,采取警告、业内批评直至开除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在此模式下,截至2009年末,邹城农信社合计给该花生合作社授信3000多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892万元,没有一笔出现逾期。

据调查,济宁市金融机构以合作社为载体开展“三信评定”,联保贷款迅速发展,2009年评定信用A级农民专业合作43家,2A级以上20多家,合作社联保贷款余额6597万元,比年初增长26%。在合作社联保贷款模式的迅速发展和带动效应下,出现了更多合作社的金融功能拓展模式,比如兖州农机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的大型农业机械抵押贷款,邹城市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的“公司+合作社+社员”的贷款模式,鱼台县依托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的马成养猪资金互助社。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功能拓展的理论评析

(一)基础信用资源(产品)实现低成本的标准化供给

作为“俱乐部”的一种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基本的特点是社员之间同处一地,信息沟通频繁,农户品质、声望、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情况(即为基础信用)合作社掌握非常清楚。因此,合作社建立产生的专业农户改变了普通农户所具有的基础信用的特性。体现在:一是将零散的基础信用集中在有限的群体内部(即合作社),降低了搜寻范围。二是合作社成员生产经营的同质性和经营中频繁的接触,保证了基础信用的透明性,如贷款管理小组长对社员各种信息的掌握。三是合作社在成立时期和组建联保体时,对社员的生产经营、资金规模、道德人品进行的审查,作出谨慎选择,尽可能地排除基础信用劣者,实际就是一个基础信用收集、评价和筛选的过程,把非标准化的基础信用变为标准化的产品,而联保体就是标准化的载体,如邹城花生合作社将一位经营不良的社员排除在联保体外。四是小范围认可的农户的基础信用得到规模供给,使得合作社的信用评级覆盖率更高,专业户的评级授信也高于普通农户。因此,合作社基础上联保贷款的成功和快速发展,实质上是完成了基础信用资源(产品)的标准化供给,带动了信用的增强和信用自升级(均为银行信用)及与正规金融的基本对接。

(二)俱乐部机制决定高违约成本

合作社作为“俱乐部”的一种形式,发挥着内部监督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生产经营具有较强的同质性,便于相互了解和监督,保证信息的对称性和道德风险的防范。如果社员一旦恶意逃债而由群体代为赔付,将因失去群体的支持,失去在本行业立足的根本,增加了欺诈或违约的成本,使个体不能只顾及短期行为。鉴于这种监督机制,社员会更加珍视自己的信誉,极大提高履约意识,而社员之间的自我监督也将优于金融机构对借款者的外部监督。

(三)内部的金融需求和对外部金融的对接是合作社金融功能拓展的动力

在借贷市场上,合作社专业户与传统农户相比具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他们经济实力强,资金需求时间集中、额度大,如花生专业户在9月份花生收购旺季需求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这种内部强烈的领先性金融需求促使合作社按照金融机构的“动员”、“指导”和“要求”,完成与外部正规金融的对接,组建而成的“大联保体”耦合了俱乐部机制,提供了标准化的基础信用产品。因此,内部的金融需求和对外部金融的对接是合作社金融功能拓展的动力,在此激发下,经过必要调整(诸如由普通保证改为大联保,要求合作社担保,缴纳互助金)完成合作社的金融功能拓展,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依附性而非自发性。

(四)合作社金融功能的拓展建立在生产功能之上

农村经济合作社的生产合作是信用合作的基础,体现在:一是合作社通过提供诸如良种引进、生资供应、技术推广、信息交流、产品销售等俱乐部产品,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生产合作是基础;二是在生产合作过程中才能产生大量集中的透明的基础信用,并进行收集和评价,因此金融功能是“衍生”的产品;三是建立在生产合作基础上的“俱乐部”更加稳定,实践证明,多数单纯的信用合作“俱乐部”并不能持久发展。

(五)金融功能拓展模式多样

合作社在基础信用供给优势的条件下,获得了领先性的信用评级,同时各类抵押和担保资源也迅速集聚整合,实现了规模开发,便于银行的进入和开发,出现了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一是以土地为入股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土地流转等多种经营权质押贷款、鱼池经营权质押贷款、林权质押贷款。二是对以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社员”的贷款模式,发展了企业为社员担保、订单质押和仓单质押等组合贷款。三是在依托合作社开展的内部资金互助,如2009年鱼台县马城养猪资金互助合作社、邹城市农友资金互助合作社,吸收社员互助金928多万元,资金周转量近2000万元。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功能拓展的比较优势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村主要合作经济组织,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

据济宁市农办的统计,截至2009年末,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00余家,占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67%,连接基地80万亩,入社会员15万人,平均每个合作社390人,带动非成员农户占全市农村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已经成为经营规范的市场主体、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生产经营体系。以合作社为载体充分发挥金融功能拓展解决农村资金困境,具有坚实基础。

(二)制度规范和金融机构参与,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明确了合作社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与农民专业协会等社团组织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通过制度规范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正式的章程和完整的财务会计制度,保证了合作社组织的稳定性。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又明确提出,“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标志着困扰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融资渠道被“合法”打开,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进来。诸如山东省农信社就专门出台了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大联保体”贷款的办法。

(三)保险覆盖率高,防御系统风险

在合作社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成为农业保险的承载主体。如济宁市围绕各类专业合作社,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品种包括奶牛、油菜、水稻、大棚蔬菜、露地西瓜、柑橘、林木、生猪、鸡、鸭、鹅、淡水鱼等,并把专业合作社列为重点参保对象,保险责任以保大灾为主,保险金额为承保对象物化成本的50%左右,省、市、县(市、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保费补贴。2009年累计向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保额达1.2亿元的保险保障,为l4家提供了35万元的理赔服务,减少了农业自然风险造成的损失,有效防范合作社的系统性风险。

五、结论

综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功能拓展的快速发展,证明俱乐部机制是提供这一准公共产品的良好途径。因此,诸如批发市场、商会、行业协会等具备俱乐部性质的组织,都可以把基础信用信息加以整理、加工,经过内部的评定和筛选,实现与正规金融的对接,引领和支撑了银行信用的介入。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规模发展的基础上,理应发挥合作社金融功能的比较优势,解决农村金融困境。同时在当前农民生产合作社金融功能拓展模式多样发展的现状下,鉴于专业社社员资金需求时间的集中性,资金互助模式对多数合作社来讲还不可行,并且从实际运作来看,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资金互助社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公司+农户”模式也无法回避该模式的权益不对等问题。因此,选择合作社基础上的联保型的金融功能拓展模式应该更适合当前合作社的发展阶段。

如此:一是建议地方政府和金融部门以合作社、各类协会等为载体,开展农户信用评定;二是农民合作社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可以由互助联保向资金互助、金融结算等多样的金融功能拓展;三是积极支持土地、林权、海域使用权等流转,充分发挥合作社集聚资源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善杰.俱乐部机制与制度耦合:枣庄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商会效应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8,(11).

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对策

农村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扩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农村金融文化建设得到加强。但也存在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农村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落后的问题。现就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 的对策做粗浅探讨。

一、常德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农村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并不面向一般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农业银行虽然有涉农贷款,但主要面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很少向农户贷款,能够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组织资源短缺,是造成我国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一个制度因素原因。

(二)农村金融创新不足

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等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但是整体进展较慢。市场体系不完善,各地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是信贷市场,其他市场发展严重滞后,相互配合促进的市场体系没有建立,市场配置简单,交易内容单一,信用工具单一,市场功能无法实现,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三)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选择性贷款现象严重

农村信用社的分支机构基本覆盖了广阔的农村,但是由于受到商业因素的考量,农村信用社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采取选择性贷款。这就决定了其放贷的范围、对象都具有严重的局限性,一般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不断降低。同国有商业银行相同,在追求利润和加强风险控制的强烈要求下,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也存在向城市及大型乡镇企业流动的趋势。作为主要面向农村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户的正规金融组织,其经营业务“非农化”倾向相当明显,可以说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合作”这一原则。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常德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不佳以及担保体系不完善。使得金融机构自我维权能力不足,对恶意逃债人缺乏强有力制裁手段。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影响了农村正常金融秩序。也就无法满足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外部环境。

(五)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不足

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严重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是管理国家的政策性借款,业务范围较窄,在基层一般不设营业网点;中国农业银行由于商业化的利润目标驱使,其基层网点正在逐步收缩,同时对广大农村的业务量也在不断减少,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和有关农业基础设施的大型项目上;其他原来在县一级设有机构网点的商业银行(如工行、建行)正在纷纷撤点,而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也大都集中在城市。这样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支持与服务的组织就只有农村信用社,并且近年来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巾,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趋向于建立省、市一级的信用社法人地位,试图取消县一级信用社法人地位。我国并不缺乏大型化银行,但是缺乏为农村地区服务的微型金融机构。

(六)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缺乏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据国家统计部门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的资金需求总额为18万亿元左右。通过中央与地方财政、国内外各金融机构以及各类社会资金可以筹集到的新农村建设资金约l2万亿元,尚有6万亿元左右的资金缺口。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巨大,而我国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缺乏,资本不足使农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一方面是农村金融资金来源缺乏,另一方面是农村金融资金大量逃离农村市场,使之状况更加恶化。

二、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障体系,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保障

完善财政补贴和风险补偿机制保障体系,各地政府部门应引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形成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也可由政府牵头出资、农民和 农村企业参股,建立专业化信贷担保机构,整合各方面信用信息,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稳定。

(二)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农村全融服务的供给

整合金融资源,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竞争性、多样性的金融体系.构建符合农村需要的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和其他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各金融组织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有机互动。同时强化监督考核,建立一套具有公信力的、系统的、客观的社会责任评级机制,进行考核,促使农村金融机构较好的履行好社会责任。

(三)大力发展真正意义的合作金融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难点在偏远落后地区,在那些地区,商业性金融根本无法生存,并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合作在我国农村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渗透到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合作金融的纽带作用,把农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抵御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市场地位。

(四)逐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体制的重大改革,影响深远。慎重起见,需要在试点中逐步推广。村镇银行作为全新的银行,可以纳入存款保险制度的首批试点范围。这是因为村镇银行作为新生的小银行,影响面很小,没有历史包袱,不受条条框框因素的制约。

(五)继续加强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支持

农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目前国家已经给予农村金融机构部分优惠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农村金融改革中,必要的政策支持不可少。首先,应当继续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有限度地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同时鼓励本土农村金融机构跨地区经营,逐步形成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服务落后的现状。其次,国家在财政补贴、税收政策、利率管制方面仍应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优惠,让农村金融机构根据本土条件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再次,国家应当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各项资金流入农村市场,并构建资金回流农村的激励、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农村市场资金外流,将大量资金留在农村,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德富,剧凌峰.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分析[J].决策探索.2007(9).

[2]张丹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J].当代经济.2006(07).

[3]张宁,刘刚.农村金融的困境与发展对策[J].中国发展观察.2007(11).

[4]袁冰.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3).

[5]蔡则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2 (04).

[6]徐家元.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4 (05).

[7]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R].2008(09).

基金项目:“常德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Y1129)。

作者简介:

篇10

一、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会计信息化现状

(一)组织建设沿袭

供销合作社要更好地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前提是了解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密切供销合作社系统与农村和农民的联系,加强与基层合作联社的联系。而财务统计处配合供销合作社改革,更好地发挥系统中的行业指导职能,需要及时获取全市供销合作系统各阶层的财务信息,同时建立在了解和熟悉基层情况的基础上。

多年来,传统的市供销总社、区县供销合作社和基层供销合作社三级组织体系,建立起上下贯通、协调运转的运行机制,起到连接供销合作系统与农村、农户的作用。但是在新时期的改革背景下,也显露出在信息时效性和自下而上反馈信息以及主动获取信息等方面不足。根据沪府发〔2016〕16号文的要求,推进服务体系创新,更好履行为农业服务职责。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加快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是供销社系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传统行政架构下的行业体系外,构架新型服务平台的可能性。

(二)会计信息化现状

目前部分企业推出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云会计概念和云会计平台。云会计是指构建于互联网上,并向企业提供在线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的虚拟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统计处可以借助构建基于会计云服务平台的过程,通过为基层供销联社乃至农户提供免费财务会计服务的方式,政府构建信息化为农业服务平台。一方面以财务会计为切入点,构建传统供销社系统体系外的新型信息体系,同时完成自身的机构和组织改革,更好地发挥行业指导能力,为整个上海市供销合作系统的改革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服务创新,提升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平台构建后,通过不断拓展平台内涵,最终成功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业服务体系。从而实现政府要求的,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和专项托管服务,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会计信息化改革

(一)云平台基本设想

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体系,局限于单体企业或企业集团,考虑利用上海网络条件好、地域覆盖小的特点,运用云会计技术构建网络化的、面向所有供销社成员的开放式免费财务会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利用云平台,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财务统计处联合各级区县供销社财务部门,整合自身资源,同时引进社会资源,通过提供财务会计方面的免费服务和管理,搭建覆盖全市各区县并延伸至基层供销社乃至更基层的供销联社和农户的为农业服务网络。云平台的构建过程中,为适应云平台运行的需要,相应地改革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财务统计处的部门职能、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以及对全市供销社系统的管理、服务和行业指导模式,从而推动和实现财务管理体系的整体改革。通过提供服务方式,加强和完善对全市供销社系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服务和行业指导能力。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利用云平台信息,还可以为农村金融、新网工程、对农项目基金投资等其他涉农服务,收集数据并提供信息支持和后续管理,为涉农服务和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二)云平台建立目标

1.云平台基本功能

采购市场上适合的云会计系统,包括会计应用软件、应用服务平台及具有存储和数据计算能力的基础设施组建网络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使之能够适用于供销社系统及所属企业、单位乃至个体农户的需求和核算特点。基本要求包括:系统的适用性,既能满足大型企业集团的需要,也能满足中小企业甚至是一家一户农户的需要;系统的可拓展性,一方面是功能上的拓展:从单纯的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资金管理领域延伸,乃至跨越单纯的财务会计领域向投融资服务领域发展;另一方面是管理范围的拓展,在完善财务统计管理范围基础上,逐渐开放信息,提供社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其他处室管理职能衔接的接口;系统的兼容性,包括与各级政府部门,全国供销社体系及审计、评估、法律等社会中介机构、投融资平台等单位数据对接的可能性;系统的可移动性,能够适应移动办公及数据上网实时查询和处理需要。

2.云平台建立推广

由于平台建设需要资金投入巨大,建设周期较长且发展前景不明,可考虑由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牵头,作为重点专项,由市社自筹启动资金的同时,申请全国供销总社、上海市地方财政给予资金扶持。同时引入社会资源,与有兴趣在云会计服务领域发展的软硬件厂商、各科研工作者合作研究、开发和实践。

推广过程可以考虑先行在目前供销社三级体系自上而下试点,实现市社与各区县社及社属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系统的全面接入。试点的同时利用供销社系统和社属农资、农贸、小额贷款公司等涉农企业,在农村的传统优势进行大力推广,通过提供免费会计服务、税务咨询服务、农资及农产品信息推介等方式,调动广大基层供销单位乃至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完善平台建议。

3.云平台目标战略

近期目标:完成平台软硬件设施、内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系统的测试,基本完成供销社三级系统及社属单位财务会计系统上线,为基层供销联社和农户开展免费会计服务,为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进行人力资源的组织、储备。

中期目标:基本完成平台推广,范围上实现上海市范围内80%以上基层供销合作单位的上线,并实现一定数量的农户入网。功能上实现从免费的、单纯的会计服务向财务管理、投资项目咨询等方面拓展。这一阶段平台可以适度考虑开展农资及农产品推广等增值信息服务,从信息的使用者获取相应的中介服务收入。

长期目标:拓展云平台功能,由单一会计功能发展为集财务会计、预算管理、资金营运、投融资服务、社会征信、中介服务推介、农资推广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同r服务的地域范围将向上海市周边地域范围适度延伸,功能范围将由财务统计处的职能范围向社务管理、资产管理等职能部门开放。最终建立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和专项托管服务,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一阶段随着各项综合服务的推进,会产生一定规模的服务收入,逐步实现云平台自身盈亏平衡。

长期目标实现,云平台的运营范围将超过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财务统计处的职能范围,启动新一轮的改革。届时云平台可以吸收外来投资,组建独立的运营实体,而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财务角色将由平台开发者转化成平台使用者。

(三)云平台组织架构改革

1.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财务统计处职能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与上海昊元(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使用同一团队,未严格区别各自的功能定位。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财务统计处、集团财务统计部合一,未能完全体现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作为省级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机构及服务三农的特点,未能在全上海范围内完全发挥行业指导性作用。要充分发挥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财务统计处的行业指导性,需要将市社与集团的财务部门独立,单独设计市社财务统计处的职能定位。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本级财务机构的功能定位改革思路:在原有本级核算、社属企业管理与供销社系统数据统计和区县社财务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云平台逐步推进并强化在全市供销系统财务会计工作中的管理、服务和指导功能,具体分为:

(1)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本级的费用控制与核算及直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利用云平台,结合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全面预算控制能力。由原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执行分析的事后管理模式,逐步向利用OA系统对预算执行实行实时跟踪,实现全过程预算管理的方向发展,提高预算执行的控制能力和控制效率。

(2)供销社系统会计及统计工作的合作与指导。改变原来的文件下达、上报,报表定期报送等传统系统工作模式。通过云平台统一管理系统财务会计信息,实时管理和收集会计统计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社务管理等其他职能处室在新网工程等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的申请、资金管理与实施过程监督和实施结果验收等方面,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

(3)加强与区县社财务部门合作。整合系统资源,适当引入社会资源,构建为基层合作社、基层农村合作联社乃至个体农户,提供免费财务会计管理、税务服务咨询、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以服务为纽带,在完善现有供销社管理体系的同时,通过提供咨询服务、资金管理等方式密切与区县社、基层联社、个体农户的联系,提供涉农信息的双向交流渠道,为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涉农投资提供信息支持,为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发展农村金融打好基础。

2.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财务统计处组织构架和工作职责

财务统计处的组织架构应当适应云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而不断改革,在云平台建设的初始阶段,应考虑设置以下运作单元:

(1)网络运行维护单元。财务统计处的改革围绕云平台建设开展,云平台的运行与维护成为部门工作的基础。该单元的工作内容包含:云平台系统的软件、硬件管理和维护,与软件供应商合作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系统流程的梳理优化,系统信息的安全管理,相关数据接口的维护与升级等。

(2)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本级会计核算单元。该单元的工作内容包括市社本级的核算与管理。

(3)系统会计服务单元。是直接为系统内成员提供服务的单元,需要整合全系统财务部门资源。该单元运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是否能够成功,该单元的工作内容包括:整合全市供销合作系统财务部门的资源,构建全网络服务人员库;开展云平台的系统推广及服务接入工作;分配和实施对客户的免费会计服务;汇集并反馈平台客户及其他使用者的意见,改善和加强系统信息服务能力;评价平台运营质量并提出平台阶段性的拓展目标等。

(4)数据分析单元。该单元通过数据分析为全系统的改革发展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投融资服务、征信服务等增值服务提供数据支持。该单元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单元,是云平台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该单元的工作内容将随云平台建设的不同阶段而逐步发展。

随着云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平台功能从单纯的财务会计服务,向投融资管理等方向拓展,未来可以考虑设置资金管理单元、客户推广与服务单元、投融资咨询服务单元等独立的运作单元。

3.云平台人力资源配置

云平台建设最大的难点不在于资金投入等有形资源,而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源。对人力资源而言,云平台的建设、推广和管理,从单纯会计服务向综合业务的拓展,对人力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广度要求从原来单一的财务会计领域人力资源,拓展至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管理、软件维护与开发、市场推广和营运、客户服务与管理、资金管理与金融投资等多方面的人力资源。而深度要求以上各方面的人力资源需要建立不同层级的人才梯队,特别需要在以上各方面具备相当管理能力的团队管理人才。

财务会计、资金管理等领域的人力资源,可以由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财务统计处牵头,整合全市供销合作系统财务部门人力资源,形成全系统的人力资源库。根据云平台建设的发展战略,实行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的预算管理,逐步建立财务系统的人力资源梯队,适当进行人力资源储备和现有财会人员的培训。全系统人力资源库建立后,还需在用人制度方面加以改革,打通系统内部人员流动的渠道,增加内部人员流动与晋升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挖掘内部潜力。

市场营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其他领域的人力资源,除了利用全市供销系统内部相关人力资源外,平台建设及业务拓展的初始阶段,可以考虑在采购第三方服务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的同时逐步组建自身团队。而从长远发展角度,根据云平台建设的发展战略,实行人力资源的预算管理,逐步建立起自身的人力资源梯队是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