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征地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民征地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民征地政策

篇1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s quickening, appeared more and more has lost the farmer. For the good solution loses the farmer to care for the aged the safeguard question, many areas promoted “the land to trade the safeguard” the policy, this article are right “the land to trade the safeguard” the policy to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ought that this kind of policy lost the farmer in the solution to care for the aged aspects and so on question to make certain progress, but this kind of policy still had many shortcomings, including lacked the fair rationality, the implementation restrictive as well as the system continuous and so on. Therefore if wants to safeguard earnestly loses farmer's life, depends on some kind of pattern or the system only cannot be lasting, the question solution needs various sychromesh.

关键词:失地农民 养老保障制度 土地换保障

key word: Loses the farmer to care for the aged the system of safeguards land to trade safeguards

一、失地农民现状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人口已经超过四千万人,且以年增三百多万人的速度增长,容易成为新的贫困人口。12008年7月出席全国政协常委会的全国政协委员陆仁达指出,在中国,每征用一亩地,将使1.4个农民失去土地。估计到2030年中国失地农民将达1.1亿人,其中五千万人以上处于失地又失业的状态,陷入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困境,这将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2同时农村中老年人绝对数量多,老龄化程度高。据预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现象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由此可见,农村的养老问题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失地农民作为其中又一特殊群体,其养老问题就面临着更多制度上和现实状况的制约。

二、“土地换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于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采用的都是一次性发放土地征用费、发放养老补助金等许多保障方式,然而这些保障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补偿标准较低,缺乏规范性,养老保障意识差等。因此许多地区推出了一种可以探寻的方式,即“土地换保障”,它是指从土地征用款中确定一定数额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这是实现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的重要机制。作为一种大胆的尝试,“土地换保障”的制度设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缓解矛盾和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困境的作用,有力地缓解当地政府一次性支付安置费、土地补偿费的资金压力。同时将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政策,它也确实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首先,保障水平较低,不能确保失地农民的权益。对于现在采取“土地换保障”做法的地区来说,首先要确定好土地的置换标准,即要达到一定的保障水平。而这种标准一般应有两个,一是失地农民从社会保障中获取的收益应至少同农地的经济产出水平相当,这是置换土地应当达到的最低标准。二是失地农民从社保中得到的收益高于农地的经济产出水平,这是符合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置换土地的标准往往被忽略,失地农民权益不同程度地受到侵犯。根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实施了土地换保障的地区保障水平都较低。

其次,政策衔接问题。政策衔接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养老保障制度本身的衔接问题。缺乏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城乡之间,以及不同人员之间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制度。二是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衔接问题。从一开始的招工到定期定额的发放基本生活费,再到一次性货币补偿,直至考虑养老保险,安置工作才算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招工的失地农民可以进入城镇,转换身份。但是领取生活费的或者一次性补偿的失地农民就将面对严重的问题,一旦无法寻找到适当的工作,并且无法维持生活,政府是否应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这将给安置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再次,失地农民就业机制不成熟。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失地农民的就业措施,包括技能培训、岗位安置等,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失地农民年龄偏大,缺乏就业经验,与市场缺乏沟通与了解,导致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最后,补偿权益主体不清,容易引起争论。在我国现有土地政策中,土地一直是作为集体所有,因此集体中的每个成员既是土地所有者又不是所有者,这就存在了分配上的矛盾。当失地农民通过土地所有权获得养老保障和一定的货币补偿时,对于失地农民来说自然是受益者,那么作为集体或者是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必将受到利益上的损失。

三、“土地换保障”政策实施建议

这种已经在部分地区实施的政策,已然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全面否认这种政策,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完善,同时要建立全面协调的综合系统,补充“土地换保障”政策本身的不足。

(一)政策的慎重推行

“土地换保障”政策应慎重推行,不宜大范围推广。首先,政府在回购农民自愿退出的土地时,应该以平等市场主体的身份,让农民可以自主发言,同时充分考虑农民的自身利益。其次,必须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土地换保障”政策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能够有充分的资金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即政府有能力兑现对农民的补偿承诺和社会保障补贴,有较高的资金风险承担能力。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土地换保障”政策才有实践的意义。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应理性对待“土地换保障”政策,不宜盲目实行。

(二)分享增值收益,提高保障水平

分享增值收益,确保失地农民的利益和保障水平。在现有的“土地换保障”政策下,失地农民虽然能够按月领取养老金,但养老金的标准一般低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标准,退休后领取的养老保险金为100~400元/月。3要想使失地农民拥有较高的保障水平,同时与其他人一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就必须建立农民能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机制。例如在征地时,给农村集体留下部分土地作为发展用地。农村集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环境状况选择一定形式的经济活动,从而获得长久的发展和持久的收益,为农民提供保障和带动农民的发展。

除了以上的几点外,还要加强法制建设,为制度实施确立法制保障。政府有责任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应尽力筹措可以惠及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基金。不仅仅是被征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还应包括更多的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提成,政府财政每年专项列支等,以此促进制度的实施和发展。同时,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方式在我国的保障体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社会养老的有益补充。任何养老的方式都无法替代这种饱含浓浓亲情的保障方式,尽管受到了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的冲击,但其影响力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当然,即便需要不断的完善,“土地换保障”制度还是存在着一些无法掩盖的缺点。因此,对于这种政策的研究将不断深化,并期望这种研究能带来更多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 董克用,王燕.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5~208

[2] 石秀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高勇.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何生活[N].人民日报,2004-2-2

[4] 张寿正.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4(2)

[5] 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2001(5)

[6] 张时飞,唐钧.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生机的可持性[J].中国劳动保障,2005(8)

[7] 张发恒.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探讨[J].安徽学农通报,2007(7)

注释:

【1】搜狐网网站:省略

篇2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河北省

一、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及问题

1. 补偿形式多样,解决部分农民就业。目前河北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为:一是拆迁与安置相对同步进行,做到了拆迁与安置相对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二是免费为被征地农民举办技能培训,推荐被征地农民就业,创造被征地农民就业机会;三是为被征地农民办理“农转非”,为部分被征地农民办理低保,解决困难农户的生活问题。

2. 保障方式单一,农民真正获益较少 。2009年,河北省政府提出优先将失地农民纳入农村养老保险,但尚未提出针对性优惠政策,对于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则鲜为涉及。尤其在医疗方面,虽然部分农民参加了新农合,住院报销,但随着医疗费用的大幅攀升,致使“失地”农民医疗风险凸显,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愈演愈烈。医疗风险具体表现在有病不敢就医或无法长期坚持就医等问题上,“失地”农民“小病硬扛,大病等死”的现象并不少见,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3. 家庭保障方式弱化,农民自我保障意识差。家庭保障方式是农村主要的养老保障方式,这是依赖子女供给的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风险。这种保障方式从表面上看是子女赡养父母,实际上是土地为其提供了赡养依据和资源。农民一旦失地,那么家庭保障模式存在的基础和依据也就不存在了。加之被征地农民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在面临失去土地就相当于失业的情况下,将在更大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的家庭保障模式。

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

1. 征地补偿制度的缺陷。(1) 补偿价格偏低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费计算方式为“产值倍数法”,许多地方政府制定征地补偿价格是就低不就高,尤其是对符合公共利益目的的土地征地采用极低的征用价格。这种估算方法导致土地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差悬殊。另外,征地补偿标准未包含土地的增值部分,只是一次性“买断式”给付农民补偿款,这种征地补偿方式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财产的经营权,没有考虑土地承载的农民就业功能及传统的福利功能,导致农民失去土地后,各方面权利和利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影响。(2) 就业安置措施滞后导致农民失去保障。河北省征地安置方式主要采用货币安置方式、农业生产安置和社会保险安置方式三种方式。货币安置方式往往忽视被征地农民就业技能和就业问题的安置方式,被征地农民无法实现非农就业。农业生产安置对于大面积失去土地的农户根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社会保险安置方式可以解决农民养老问题,但不能解决农民发展和就业问题。河北省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较低,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尽管有的地区采取了相应措施,引导部分农民进入了二三产业,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在近期内无法迅速找到谋生出路,守着土地补偿费“坐吃山空”。

2. 城乡二元分割制度的存在。(1) 非农就业歧视导致农民就业不稳定。一是就业机会的歧视。被征地农民被无情的限制在次属劳动力市场,造成拥挤;二是就业待遇的歧视。主要表现为低工资待遇、同工不同酬和拖欠工资情况。三是就业安全保障的歧视。由于农民在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就业,安全保障就无从谈起。就业歧视和农民工在次级劳动市场的大量过剩,导致农民工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境地,就业极其不稳定。(2) 社会保障的真空导致农民工安全感下降。首先,用工单位很少主动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受害的往往是农民工。其次,失业、养老保险不健全,失去土地的农民工失业后,却一无所有。他们不能继续以土地作为养老保障,留在城市生活却又没有生活保障。农民工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选择

1. 被征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河北省政府可优先将失地后两年内不能就业的农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确定可采取两种方案。方案一:等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方案二:等于当地当年土地出租租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由政府财政、村集体和转入土地单位或个人共同出资,出资比例可按30%:40%:30%的比例。对于失地后能在当地稳定就业的农户,暂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2. 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一是劳动年龄段以上的人员,直接实行养老保障,通过建立专项养老基金,委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二是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员,即征地时男16周岁至59周岁、女16周岁至54周岁人员在一次性缴足养老保险费用后,达到规定的年龄时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参保人员享受养老金的待遇与缴费水平挂钩,分档次确定领取标准。参保人员养老金,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通过邮局、银行等社会化渠道及时足额发给参保者本人;三是未达到劳动年龄段的人员,当其进入劳动年龄或学习毕业,发给《失业证》,进入劳动力市场,作为城镇新生劳动力同等看待。另外,他们可自愿参保,由监护人筹集保费;四是对于残疾人员,无年龄限制,按残疾级别给予适当补贴和投保。

3. 被征地农民的医疗保障政策。在被征地农民较多的地区可优先建立家庭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的医疗模式。各账户的资金来源均是农民个人、地方财政、中央财政投入构成。在家庭账户中,农民个体的责任应当最大,地方政府次之,中央最轻,在统筹账户中则相反。根据河北省农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还可建立医疗券制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户发给一定的医疗券,被征地农户根据就业状况按比例适当增加.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到医院就医,医院定期拿医疗券到合作医疗中心结算。

4. 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政策。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保障机制,多渠道促进农民在农业、非农领域就业。对被征地农民优先安排在村办企业就业,当地解决不了就业的,村委会可进行就业培训,鼓励农户外出就业。同时,政府还要制定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优惠政策,以最终建立“失地建保障、保障促就业、就业谋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5. 被征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制度。被征地农民的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使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针对进城务工人员还应包括适应性培训等相关内容。具体做法是学校调查用人单位需求和农民的就业意愿和基本技能,列出培训内容,和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被征地农民根据就业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培训费用由政府和用人单位共同负担。

篇3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我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城市化变化,大量农民土地被征用流转,农用地变为非农用地,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人口,失地农民大量增加。由于土地征收政策的不合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健全,使大部分失地农民徘徊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成为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合理补偿问题,可推进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我国现行征地补偿方式分析

(一)货币补偿及其弊端

货币补偿是目前很多地区都普遍采用的一种补偿方式,它是指农民用土地来换取政府或者用地方征用土地支付的一定的货币。同时,货币补偿费为一次性货币补偿和分期货币补偿两种方式。一次性货币补偿农民能一次性获得一大笔收入,在当时相当可观,但是对于以后的就业问题和基本生活问题就无济于事。分期货币补偿方式虽然不能解决就业问题,但是能确保失地农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基本生活有保障。货币补偿成本低、操作简单,是最常见的补偿方式,但这种补偿方式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却是比较差的一种。对于失地农民来说,有限的安置补助费是他们失地后唯一的生活、再生产和养老保障。而且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再就业能力较弱,如果将安置补助费在一段时间内消费完毕,又难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将面临生存和养老风险。

(二)社会保障补偿及其弊端

社会保障补偿是指政府或者用地方征用土地后,拿征地补偿费为失地农民购买商业保险或者社会统筹保险的方式。不同于其他补偿方式,社会保障补偿方式下的农民通过按月领取生活保障金维持基本生活,他们的基本生活被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中。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补偿方式,但是失地农民多,社保缺口大,国家负担重。其次,靠社保过活的农民将成为无业游民,不利于社会稳定,还难以抚育下一代人,这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就业安置补偿及其弊端

就业安置补偿是指地方政府或用地单位根据“谁征地,谁安置”原则,按照征地面积安排失地农民就业。这种安置补偿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而且也有不少后遗症。比如,某些单位在拿到置业补助后宣告破产,就业农民下岗,生活难以为继。我国失地农民就业比较困难,而且就业质量不高,即使就业以后下岗也容易,失业现象较为严重,这是因为失地农民劳动技能缺乏,置业素质偏低造成的。

(四)留地安置补偿及其弊端

留地安置补偿是在征地过程中,考虑到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一个长远而稳定的保障,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

从事生产经营的一种安置方式。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是留地安置补偿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使用地区的局限性,在偏远乡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无用。其次是留地安置具有经营风险,补偿以后农民遭受市场风险,收入不稳定,有失业可能性。

三、结论

货币补偿政策标准低、分配方式不合理,特别是一次性货币补偿政策,是种短期行为,没有考虑到土地的保障功能,忽略了农民的长远利益,仅能作为一种备选方式;随着失地农民被迫转为城镇居民,与城镇居民相关的各种福利保障并未同时到来,或说仅是针对农民的水平较低的养老、医疗保险,失地农民面临严峻的生活形势;因为政府过多参与了征地行为,因此在利益分配时,很容易倾向于地方政府和集体,失地农民合理合法的补偿费用不能到位,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也是难点,政府在制定补偿政策时,不仅要关注就业,还要考虑不失业和再就业问题,要让失地农民能顺利融入城镇生活。综上所述,探索新的、更合理、更科学的失地农民补偿政策,是稳定、和谐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重点问题。

篇4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要解决农民主体法律地位问题。知情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人权而且是一项前提性的基本人权。而农民对地方政策的知情权则密切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目前很多农民对地方政策的了解严重匮乏,导致了农民的很多基本权利得不到法律保障和基本利益得不到实现。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对地方政策的知情权的现状及其原因并简要分析如何保障农民对地方政策的知情权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策;知情权;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67-01

1 知情权的概述

知情权即了解权,是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一方主体从另一方主体依法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的权利。知情权是公民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而非政府等强势团体的授予和恩赐,具有不可剥夺的性质。

2 农民对地方政策的知情权现状及其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尽管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多数农民对地方政策的知情权维护依然相当淡薄。笔者在走访江西省某市的几个村中了解到农民对地方政策知情权存在的问题及其内在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1)在法律赋予农民知情权方面,目前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现实的法律支撑和制度安排,相应地,也就无法转化为农民的实在权利。所以,农民无法享受知情权带来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等。

(2)在农民知悉地方政策的知情权方面,首先由于政府及相关机构宣传的不到位,没有给予农民群体特殊的热切关注。其次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不力,其主要表现就是一些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地方政府还往往打着政策创新的旗号进行政策规避,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中央的政令畅通,破坏统一的政策秩序,而且具有相当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导致了农民能够得到的法律信息和地方政策信息少之又少,严重阻碍了农民对政府政策的了解。

(3)在农民行使知情权方面,农民群体由于长期受歧视和种种物质条件的限制,本身的发展和进步相对缓慢,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等都相对落后,这种落后导致农民不了解如何行使法律所赋予的知情权来提高自身的主体地位。而更关键的村领导干部都来自这一群体,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低下同时有着浓烈的小农思想,这些人很多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农民的很多权利和利益置之不顾。村领导正是联系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桥梁,如果须有其名,就直接的侵害农民权益。通过笔者在农村走访中的见闻就证实到这一现状的存在。笔者了解到农民参与农村医疗合作的参与率由2006年近乎90%到今年的少于60%,大多农民反映因不清楚这个政策的具体规定怕白交了钱,村领导也只管收取合作费而不管医疗报销等问题。

(4)在维护农民知情权方面,由于当前我国农民知识结构单一、经济地位低下、缺乏长远眼光,害怕主张原应有的权利,从而缺乏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而且目前我国大多农村的现状是农民都外流到外地城市去打工,农民与农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农民对村领导和地方政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因此农民对地方政策的也更淡漠。很多确实可以给农民带去很大的切身的生产生活利益的地方政府政策在一种沉默中被农民放弃了。

3 保障农民的地方政策知情权的对策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以农民为主体的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要保证农民完整的民利就必须强化农民对地方政策知情权的保障,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完善的农民知情权保障体系:

第一,强化法治理念教育,树立依法治村观念。即“由过去的主要靠政策向现在的主要靠法治治理农村”。运用法治保障新农村建设“要以体现公共意志、反映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以及我国实际的法律规范来治理农村”,培育法治意识,使他们逐步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最大限度地将农村的一切活动纳入规范化的制度轨道。

第二,政府保障。针对我国普遍存在的政策执行的规避问题,全面推动政策执行创新,不断提高政策执行质量,根本治理政策规避的不利影响。

地方政府应该鼓励和提倡真正的政策创新来防范政策规避的发生。鼓励和提倡真正的政策创新来防范政策规避的发生,只有政策合理正确执行才能让农民受益。

第三,地方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农民的政策、决策和个人权益知情权。

一方面知情权的充分实现需以政府和新闻界的足够尊重等作为必要条件,各级政府要把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民的政策贯彻到千家万户,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知道和掌握中央的政策精神。另一方面要把工作做到位、做到家,让农民群众放心、理解和支持,此外,采取得力措施发挥农民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篇5

进农民工就业的关键阶段,需要发挥政府的多方面职能作用,更需要将有效的财税政策尽快落实到位,稳定增加农民工就业,扩大农村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迫切需要促进农民工就业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受经济周期影响,农民工转移就业形势波动性相当大。每当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时,农民工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就会减少,找工作难、工资率下降和福利待遇偏低的问题会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一些外向型中小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短时间内在经营和资金周转方面会遭遇极端困难,甚至发生倒闭等极端事件。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结果之一必然是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减少。目前,工资性收入已经在我国农民纯收入中占40%左右的比例。农民工资性收入减少,意味着农民的购买能力被削弱。如果农民预期收入水平下降,必然会选择收缩消费和投资。这样,扩大农村内需的政策就难以取得实效。

更为严重的是,农民工就业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还可能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可能成为一些企业转嫁危机的对象。在经济环境无法很快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农民工权益被侵害的可能性将升高。农民工不但要承担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要忍受心理上的打击。这将给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隐患。

促进农民工就业,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能否持续增加、农村内需能否扩大,对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意义重大。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农民工就业具有阶段性特征

我们在研究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工的回流问题时,必须要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农民工就业的严重性及其阶段性特征。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货币金融来传导,而是对外贸出口企业产生冲击。2008年末,外向型程度高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受阻,资金回笼困难,企业减产、关闭现象屡屡发生。据农业部农村信息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估计,今年春节前全国回流农民工超过2000万人。农民工回流已成为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过完春节,大多数回乡和回流的农民工,又背起行囊,外出务工经商。他们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和调整工作岗位时期,一般都存在较好的预期,农民工就业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在短时间内可能并不突出,忍受困难和损失是这个阶段农民工的基本心态。但是今年与往年不同,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的环境已经发生改变,找到一份合适工作的难度更大,并且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尚需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严重性会更加显现出来。对此,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保持清醒头脑,付出更大的努力,促进农民工就业。

国家出台的财税政策对促进农民工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为了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扩大就业,国家已经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为扩大内需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及为减轻中小企业负担而实行的税费减免政策,都将带动更多的农民工就业。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增加了政府投资,启动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有助于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

减免企业税费,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行轻税负政策,不仅可以缓解企业经营困难和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有助于稳定对农民工的需求。

考虑到农民工就业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自动消失、农民工就业问题在不同时期会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必须将国家出台的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和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千方百计地提高促进农民工就业财税政策的有效性。

务必将促进农民工就业的财税政策落实到位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在重大项目的决策过程中,要把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能力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面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发生困难的现实,国家财政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要避免过度用机械代替劳动力,要在项目书中明确规定吸纳农民工的数量。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是当前促进就业和创业的重要举措。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外出务工经商和就地创业就业两大类型。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创业就业不但可以减轻城镇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全国农村的协调发展,有效扩大农村内需。因此,在落实减免税政策时,对农民工就地创业和就业的,应当给予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并不是出于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会与流入地人员产生就业竞争的考虑。大量研究表明,农民工就业一般与城镇居民就业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环境下,全社会的就业机会总体上是趋于减少的。这样,农民工

外出务工经商成功的几率必将下降。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如果不成功,既耗时耗力,又容易给流入地带来社会问题。

从农村发展的需要角度考虑,以及一些已经外出务工经商多年农民工的自身实力来看,鼓励农民工在家乡创办中小企业,不但可以解决其自身就业问题,吸纳其他农民工就业,而且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农村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地区往往是劳务大量输出地,缺乏经济发展起步必要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需求。那些多年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中,有一部分人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资金实力,积累了相当多的管理经验,形成了把握市场行情的能力,具备了企业家的基本素质。相信舆论的引导和各项优惠政策的激励,能

篇6

关键词:异地务工农民工;储蓄行为;积极政策导向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70-04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Savings Behavior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Policy Orientation

WU Wen-feng ,WANG Jian-qiong

(School of Economy & Managemen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overies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preferences which include choice of banking service, revenue controlling, and evidence of government policy orientation effects on their behaviors based on a field investigation. Results will be advantageous to bank’s differentiated service and to the positive government policy orientation which will be a direction for the social idle capital, so that coming into bette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effects.

Key words: rural migrant workers; savings behavior; positive policy orientation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进城务工,其主要目的就是多挣钱,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由于自身生活条件、投资理财的理念差异,进城务工农民的储蓄率不断上升甚至高过城镇居民的储蓄水平,导致用于农业生产投资的比例逐渐下降,对这些矛盾的认知和解决,在现阶段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减缓等形势下显得更为紧迫。王曼(2005)的调研表明,北京市有大约400多万的农民工,占据了北京市人口的1/4,他们在北京的衣食住行等所有活动都将会对北京各大市场产生影响,同时他们的储蓄行为对北京以及其家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也会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储蓄行为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国外学者也就此问题展开了相应研究,Pradeep Agrawal(2009)综述了南亚国家居民的储蓄行为及其成因,Patti J Fisher(2010)研究了储蓄动机和期限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但国外尚未有针对异地务工农民储蓄行为的研究。

1 农民工对服务银行的选择偏好及成因分析

1.1 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的偏好分析

本次问卷在成都地区进行,获得有效样本268份,分别对被试者选择服务银行的偏好进行了调查,统计描述见表1。

上述统计描述表明,在随机调查的农民工中,有11.2%的人选择了建设银行接受服务,18.3%的人选择了工商银行接受服务,4.9%的人选择了中国银行,29.5%的人选择了农业银行,2.2%的人选择了交通银行,29.9%的人选择了邮储银行。其选择服务银行的分布见图1所示。

由此可见,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时,邮储银行(6)和农业银行(4)所占比例较大,表明农民工对邮储银行(6)以及农业银行(4)更为偏好。为进一步揭示农民工在选择服务银行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0: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无差异;

H1: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存在差异。

对此,本文选择了卡方检验来揭示农民工对服务银行的偏好总体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见表2。

统计检验结果P值=0.000

H0:农民工在任意两家银行间接受服务的选择偏好无差异;

H1:农民工在这两家银行间接受服务的选择偏好存在差异。

两两比较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分别选择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与其他银行、农业银行与邮储银行以及交通银行与其他银行之间的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否意味着这些银行的服务之间存在显著的同质化呢?这为“同质化”服务的银行实现差异化服务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针对农民工在选择某些服务银行时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认为,很可能是由于各家银行的特点不同所导致,譬如说由于排队时间的长短、服务态度的好坏、办理业务的方便性等原因造成的农民工对银行的偏好存在两两的差异性,为了进一步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在问卷中设计了相应题项,便于进一步分析。

1.2 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的成因分析

笔者随机对268名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4。

统计描述表明,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的频率优先序依次为:网点办理业务方便、网点多、服务态度好、营业环境好、排队时间短、其他、手续费少。说明农民工选择服务银行时最看重的是该银行办理业务的方便性和其网点的多少,即银行提供服务的便捷程度;而农民工在选择服务银行时觉得最不重要的是手续费的多少,很可能是因为各家银行的手续费的额度都相差不大,而在为农民工服务的便捷程度、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差别很大。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0:农民工对服务银行偏好的原因不存在差异;

H1:农民工对服务银行偏好的原因存在差异。

本文将农民工对服务银行偏好的原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见表5。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P值=0.000

结果说明,农民工并不是同等地看重所有的原因,而是对其中一个及几个原因最为在乎,为了更清晰地探明农民工对各成因侧重程度的差异,本文对所有原因进行了两两比较。提出如下假设:

H0:农民工对这两个原因看重程度无差异;

H1:农民工对这两个原因看重程度有差异。

将上述7个原因两两比较的卡方检验,结果见表6。

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分别对1和2,1和4,1和7,2和4,2和7,3和4,3和7,4和7,5和6这几组原因的看重程度无差异,即他们对银行的排队时间短与手续费少这两个原因看重程度相当;同样地,农民工对排队时间短与营业环境好、排队时间短与其他原因、手续费少与营业环境好、手续费少与其他原因、服务态度好与营业环境好、服务态度好与其他原因、营业环境好与其他原因、办理业务方便与网点多这几组原因的看重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1.3 对银行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农民工对服务银行的偏好及原因都存在差异,他们在接受服务银行时更偏好于接受农行和邮储银行,而他们偏好某银行的原因又大都集中于办理业务的方便性和网点多的特点上。这也是农民工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之所在。从统计学上说,对于社会所有大众而言,他们在选择服务银行应该是无差异的;而对于农民工而言,就不是所有的银行对他们的意义都一样了。之所以邮储银行和农行能博得广大农民工的青睐,是与这两家银行的特点和优势密切相关的。

(1)邮储银行

董玉洁(2011)的研究表明,邮储银行于2008年已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截至2010年10月16日,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2100个县市及主要的乡镇,4500多个网点已开办这项业务。2010年,小额贷款发放量突破1000亿元,从业务开办至2010年10月,全国累计发放贷款近400万户、金额2300多亿元,平均每笔贷款约5.9万元。因此,对于在外地自己做小买卖的农民工来说,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明显很具吸引力。

正是由于拥有大量的基层网点,邮储银行在农村发挥着其他银行无法替代的作用。邮储银行已经利用这种优势为农民们提供了许多便捷的服务,除储蓄业务之外,他们还提供汇兑、代收农村电费、电话费和电视费等服务,其中代收农电费解决了农民长期存在的实际生活问题。可见,邮储银行在农村开展了众多业务,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并且由于其他银行在农村的网点较少,因此对于外出务工且需要汇款回家的农民工而言,网点多、办理业务方便的邮储银行是他们很好的选择。

调研中也发现,邮储银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网点的窗口太少,排队太久,ATM过少等等。希望邮储银行能在保持住优势的同时,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2)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之一,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恩施州分行课题组(2005)的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所有金融机构共同存在的问题是:不良贷款比例过高,资产质量低。但在县域经济中,农行的金融债权维护比其他商业银行境况要好。农业银行在县、乡镇等地也设有网点,为农民工及其家人的服务提供了便利。

另外,在政策上,农业银行无疑拥有较大优势,因此为农民工服务有了政策指引和扶持,农民工也会更加放心。农行县级网点的贷款审批权虽然额度和范围有限,但毕竟还有信贷审批权,这比其他几家国有商业银行要好。二是一些县域经济内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壮大,获得了高等级信用资格,成了省级以上农行直接授信授贷对象。

农业银行目前虽然在乡镇设有网点,但是并不多,因此不够深入基层,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不健全,小额贷款力度不够,ATM数量太少。

(3)其他银行

对于其他银行,如中行、工行、交行、建行等,其共同的优势就是业务范围广,业务量大,业务品种丰富,技术先进,客户量大。但是共同的劣势就是在乡镇农村等区域设置的网点很少,有些几乎没有,而且多数在农村的网点自己没有信贷审批权,因此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较差。而且在大城市的这些银行也很少有针对农民工的产品和金融服务,并且由于客户量大,排队时间久和服务态度差也饱受诟病。

因此,本文建议这些商业银行能适当在县、乡镇等区域设置网点,并且给予一定的信贷审批权,这样农民工汇款回家家人取款或者在老家储蓄都会很便利。同时,在大中城市开发一些针对农民工的理财产品,并简化办理业务的手续和流程,方便农民工储蓄。

2 政策导向对农民工储蓄与消费行为的干预分析

不同的政策导向会对农民工的储蓄行为产生影响吗?对此,本文设置了以下三种政策情境,对农民工做了相应的调查。

情景1:国家将给予外来务工人员一笔额外津贴,将在一年内按月支付,每月200元,12个月合计2400元。

(1)您每月会增加[CD#5]元的消费?

(2)您会将多少额外津贴用于储蓄[CD#5]元?

情景2:如果国家改变了额外津贴的支付方式,在每年春节前当月一次性支付2400元。

(1)您会将额外津贴中的[CD#4]元用于增加消费?

(2)您会将多少额外津贴用于储蓄[CD#5]元?

(3)如果不在春节前当月支付,您预计将增加[CD#5]元消费?

情景3:如果您的津贴以一种5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发放2400元,即5年后您将收到2400元和利息。

(1)您每月会增加[CD#5]元的消费?

(2)您现在会增加[CD#5]元储蓄?

2.1 统计描述

根据268份调查问卷,本文分别对三个政策情境的消费和储蓄金额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7。

同样是2400元,但政府不同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时点对农民工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

支付方式导向:在情境1中,政府分月支付的方式使得农民工大约每月增加97元用于消费,增加854元用于储蓄;情境2中,政府一次性支付2400元,使得农民工在当月的消费增加了502元,储蓄金额增加了929元;情境3中,政府将2400元及利息于远期支付,农民工预计现在每月消费会增加98元,储蓄金额增加617元。由此可见支付方式的不同导致农民工消费和储蓄行为也不同。

支付时点导向:在情境2中,笔者还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农民工在春节前夕拿到钱的当月消费即增加了502元,而在春节过后的其余月份,每月只增加了132元,这似乎说明了长、大节假日与其他时点相比,农民工更倾向于消费和储蓄。

2.2 不同支付方式下农民工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分析

(1)消费行为

为了考察不同支付方式下异地务工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的本质差异,本文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此提出如下假设:

H0:μ1=μ2=μ3,即政府三种情景的支付方式对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无显著性影响;

H1:μ1、μ2、μ3不全相等,即其中至少有两种情景支付方式对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

统计检验结果(P

(2)储蓄行为

同样地,针对三种不同支付情景。本文就储蓄行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假设如下:

H0:μ1=μ2=μ3,即政府三种情景的支付方式对农民工的储蓄行为无显著性影响;

H1:μ1、μ2、μ3不全相等,即其中至少有两种情景支付方式对农民工的储蓄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9。

统计检验结果(P

2.3 不同支付时点下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分析

从统计描述结果表7不难发现,情景2中的问题(1)和问题(3)在消费规模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分别为928元和132元),对此,本文设计了一个配对样本的T检验。提出如下假设:

H0:μ1=μ2,即政府支付时点对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无显著性影响;

H1:μ1、μ2不相等,即政府支付时点对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统计检验结果(P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消费是拉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储蓄则是社会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储蓄与消费既是一对矛盾也是经济增长动力和源泉之所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揭示了异地务工农民工对服务银行的选择偏好以及偏好成因的证据,同时,还深入比较了政府的政策导向干预对异地务工农民工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证据,为深层次地掌握农民工的储蓄与消费行为、改善银行差异化服务、制定合理的政策导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针对目前我国的金融形式,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强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基层服务,真正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实质性贡献。当前,仅靠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是远远不能满足基层服务需要的,不仅要延伸服务层次,还要拓宽服务领域,比如构建基于“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扶持体系;

(2)加强对异地务工农民工的专项金融产品开发,培育他们的金融理财理念;

(3)提高异地务工农民工的资金使用效率,在其务工地增加储蓄或理财投资与资金回流户籍所在地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期产生最大化的经济金融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曼.北京农民工消费与储蓄选择—基于实证基础上的理论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20(6):76-80.

[2]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恩施州分行课题组.论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银行优势发挥[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4:22-25.

[3]舒朝晖.中国储蓄资产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城乡居民为例[J].时代金融,2008,9:28-29.

[4]董玉洁.邮储银行的民生之路(下)[J].世界知识,2011,2:64-65.

篇7

论文关键词:“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反贫困,影响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是我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中央财政负责提供免费教科书,地方财政负责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尽快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解决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农村反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省,有14个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其中有少数民族人口429万,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62.9%。由于历史、文化、自然等多种原因,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贫困问题突出。截止2009年底,四川省有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个毕业论文格式,占四川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55.6%。四川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约135万人,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30%。近年来国家为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中“两免一补”政策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这项政策实施6年多来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反贫困起到了哪些作用,具体在哪些方面对贫困农户产生了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及怎样使政策更加完善,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二.“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对四川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反贫困的影响评价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它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增进个人和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学术期刊网。”[4]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有效形式,其实施必将对四川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业能力的增强、收入的增加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加快他们脱贫的步伐。

(一)贫困农户家长教育观念增强

家长的教育观念大概包括两方面:一是与家长培养子女的目标和终极目的有关,包括人才观(家长对什么是人才以及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看法)和生育观(家长培养教育子女的动机);二是与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的选择有关,包括儿童观(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和教子观(对教育子女内容和方式的看法)。[5] 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和约束着他们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并通过教养态度和行为影响着子女的个性发展。同时,家长的教养观念自身也受到社会文化、家长自身的经历、家长的文化水平及其所学的文化知识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文化,它直接影响家长在教育上的价值取向,并在其教养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

图1 教育观念转变对贫困农户脱贫影响流程图

“两免一补”政策在四川民族地区实施后直接影响到贫困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贫困家庭家长都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读书,民族贫困地区适龄儿童享受到了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失学率降低、升学率提高。随着入学儿童的增多毕业论文格式,贫困家庭的整体文化程度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劳动力素质,这样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从而帮助贫困农户加快反贫困的步伐。(见图1)

(二)小学、初中学生入学人数显著增加

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本年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工作实施总体方案,“两免一补”总投入4.1亿元。在“两免一补”政策的驱动下,四川省民族贫困地区的小学入学人数由2004年的122395人上升到2005年的153826人,初中入学人数由56990人上升到78115人。(见图2)

图2 2004年―2008年四川民族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入学人数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05年―2009年

对比分析四川民族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入学人数可知,小学入学人数、初中入学人数显著增多,但是高中入学人数增加并不明显,因为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因此“两免一补”政策不覆盖高中阶段的教育,家庭困难的子女在完成小学、初中教育后迫于经济压力一般难以继续升学。

(三)贫困农户教育支出成本降低,可支配收入增加

四川民族地区在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以后,小学生每生减负约200元、初中生340左右元。按我国2004年公布的绝对贫困线农村人均年收入882元计算,分别相当于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的22.6%和38.5%;如果加上寄宿生生活补助费,这个比例还要提高,这对贫困家庭带来了直接经济影响。具体而言,“两免一补”资金按标准落实到贫困家庭,即直接承担了贫困家庭的教育支出,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又减少了贫困家庭的总支出毕业论文格式,使其可支配收入增加,这样就使得贫困家庭的低收入状况得以改善,有机会将这些多出的资金投入到其它经济活动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见表1和表2)

表1 2004年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上缴学费标准 单位:元/人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书本费 85 80 92 96 95 96 180 120 80

杂费 168 168 168 168 168 168 220 220 220

篇8

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保护被征地农民权益,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29号)和原省劳动保障厅、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劳社〔〕1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要把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将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必经程序,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二)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依法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三)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原则上不得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调整提高。

(四)坚持分类指导。以劳动年龄段内被征地农民为就业和职业培训重点对象,促使其尽快实现就业;以老龄人群为社会保障重点对象,加快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与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保障对象

本行政区域内,16周岁及以上(以征地协议签订时间为基准)、被征地时享有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权、征地后人均耕地0.3亩及以下(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被征地农民,适用本意见。

被征地时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的人员,依据原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关于印发〈市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及就业服务实施办法〉的通知》(劳社就业〔〕21号)精神,享受相关培训和就业优惠政策。

60周岁及以上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的确定,要严格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劳社〔〕19号)的规定程序核准并予以公示后,报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被征地时不满16周岁的人员,按征地补偿规定一次性发给安置补助费,待其达到就业年龄后再根据就业状况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

三、保障标准

被征地农民年满60周岁时(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可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各县(市、区)政府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财力状况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养老保险金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一)已开展国家新型农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县(市、区)政府规定的基础养老金;

(二)征地社会保障费用补贴(用于补齐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

(三)当地政府的其他补贴。

四、资金来源

(一)已开展国家新型农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县(市、区)政府规定的基础养老金,通过新型农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途径列支。

(二)征地社会保障费用补贴从各县(市、区)征收的综合地价社会保障费用中支付,征地社会保障费用出现缺口时,由当地财政弥补。

(三)当地政府的其他补贴由当地财政解决。

五、资金管理

各县(市、区)政府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规定,设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专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转借或擅自将资金用于任何形式的直接投资。要加强资金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增值。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确保必要的工作机构、人员和经费,抓紧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具体实施工作。

篇9

关键词:土地征用;征地补偿;补偿监管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001-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城市化发展在我国也进入阶段。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征地是必然的,出现失地农民也是必然的现象。出现失地农民并不可怕,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关键是我们持什么样的经济发展理念,是以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经济的飞速发展,还是赋予农民以国民待遇,在城市化进程中妥善处理农民问题。

一、土地征用政策及补偿状况分析

(一)土地征用政策的简要分析

土地征用是国家为了公共目的而强制取得其他民事主体土地并给予补偿的一种行为,在我国,主要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政行为。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时期仍基本保持了原有做法,难以确保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尤其是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偏低,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标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寻求一条适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以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004年8月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第六款规定:“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在我国,征地补偿是以被征土地的农业产值作为补偿依据,土地的年均产值作为计算标准,采用“产值倍数法”进行测算的。这种补偿测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缺乏科学性。“产值倍数法”用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X=A×B。其中,X为土地征用补偿费;A为该被征地块前3年平均年产值(元);B为补偿倍数(6≤B≤10)。Y=A×B′×C/(C总/D)。其中,Y为安置补助费;A为该被征地块前3年平均年产值(元);B′为补偿倍数(4≤B′≤6);C为该被征地块的面积(公顷);C总为被征地单位的总面积(公顷);D为被征地单位的农业人口数。其中的年均产值和补偿倍数都是人为制定的,没有科学依据。

(二)土地征用补偿的现状分析

补偿标准偏低,被征地的农民难以维持生计,成为普遍的问题。有些地方在确认平均产值时,往往以一种农作物的价格来确定补偿标准,补偿不足以同代价相抵,严重不公平、公正,使得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受到更大的损害。更有甚者,这一标准也适用于对非公共目的的土地非农用途的补偿。如果被征用的土地用于商业,则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市场方式运作。超过申请费用和征地补偿费用之和的收入,归地方政府财政所有。这种操作方式,使地方政府有可能故意压低对农民的征地补偿费用,同时又把土地使用权以市场高价出让,为地方财政谋取利益。政府成为征地政策目标群体中的获益者,而被征地农民作为征地政策目标群体中的代价群体,其代价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其原因不言自明。

根据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占有,使用权归承包土地的农民。虽然国家对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有规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由于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组织的负责人对给予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费有很大的分配权,而且补偿分配过程中又缺少透明度,国家给予的征地补偿费多数被乡镇政府和以农村集体组织的名义拿走,农民个人获得的补偿只是很少一部分。更有甚者,某些乡镇和村集体的负责人利用负责分配补偿费之机,采取种种手段把一部分国家给予征地农民的补偿费据为己有。农民最终拿到手里的补偿费已是被层层截留后的劫后余额,所剩无几。

政府对待被征用耕地的农民,多数采用货币补偿的安置方法,也就是一次性买断。这是一种不顾及被征地农民失去耕地以后生计问题的安置方法。其他国家在处理土地征用给予补偿的标准和方式虽然并不一致,有的是按照市场价格补偿,有的是按照裁定价格补偿,有的则是按照法定价格补偿,但是,不论哪一种补偿办法,其中的根本性原则是必须确保被征地者不至于因为土地被征用而降低原有的生活水准。而我国不是按照土地的实际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的,征地补偿费因此明显偏低,不仅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也不利于保护耕地,使得农民在失去耕地之后,生活水准下降,被迫进入城市务工,从而使得农民工的数额增加,工作机遇变少。

二、土地征用补偿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 征地补偿过程不透明

对于征收土地的程序,新《土地管理法》对此没有严格规定。《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征地程序的规定含糊不清,导致地方政府征地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透明度不高。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不按审批程序,擅自占用、买卖、出租等非法转让土地和越权审批,先征后批,少征多占,以合法征地掩盖非法占地等违法现象。我国土地管理部门没有相关部门裁决征收中的争议及矫正征收双方行为。县、乡、镇政府部门是所有者主体的代表,同时又是征收土地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土地管理部门在重大决策上需听从政府,政府集多种职能于一身而无监督,致使政府部门产生大量违法侵占土地的不法行为。

(二) 征地补偿方式简单化

补偿的标准过低是指受损主体得到的补偿低于其受到损害的利益,这是目前补偿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补偿缺位,即公共政策没有对受到损害的利益予以补偿;一是补偿低于损失,即公共政策给予利益受损人的补偿低于其受损的利益。近年来爆发的各种矛盾大都是由于利益受损人不满补偿标准太低引起的,如河北定州群殴事件、湖南嘉禾强制拆迁案、重庆钉子户事件等。

补偿方式,也就是承担补偿责任的各种形式和方法。采用何种补偿方式,直接关系到能否对受害人合法权益提供适当的补偿,使用正确的补偿方式,对于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补偿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货币补偿,即公共政策损害了个人的财产权等其他权利,给予利益受损人一定的金钱补偿。而其他的补偿方式,如实物补偿、安置就业、社会保障、政策优惠、实际权利补偿等都运用不足,从而造成利益受损人对补偿方式不满,因为虽然货币补偿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但是有些损害是不能直接用金钱来代替的。

(三) 征地补偿费用不及时

在我国目前的补偿中,征地农民在征地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得不到补偿,严重影响了征地农民的生活,也给公共权威当局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一般来讲,征地农民相对于征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来说是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而且土地对农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受到损害的利益得不到及时补偿,一方面会给征地农民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另一方面,会给以后的补偿带来麻烦,比如说补偿标金额的计算问题,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情况下,财产都会升值。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主体和受益主体一般都不会按照现在的标准补偿,但是如果按照原来的标准补偿,势必会引起被拆迁人的不满;此外,由于补偿的滞后导致的财产的利息、利润等在补偿过程中被忽视,这样也会导致实际补偿低于应有的补偿。

三、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政策的措施

(一) 明确征地补偿具体项目

法律规定土地补偿费是因国家征用土地对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的投入和收益造成损失的补偿。安置补偿费是为了安置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取得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的生活所给予的补助费用。地上物的补偿费,包括地上、地下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如房屋、水井、道路、地上地下管线、水渠的拆迁和恢复费用,被征用土地上林木的补偿或砍伐费等。青苗补偿费是指农作物正处于生长阶段而未能收获的,因征用土地需要及时让出土地而致使农作物不能收获而使农民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土地承包者或土地使用者以经济补偿。由此可知,土地补偿、青苗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都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对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补偿。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土地所有权补偿、土地使用权补偿、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

(二) 明确征地补偿留存比例

全国可以统一将土地补偿费留存比例规定在10%―30%的比例范围内,再由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并最终由村民大会在法律规定的比例范围集体讨论、自由裁量。对于村办企业效益好的地方,如果村农民集体的公积金已经达到相当高数额,就可以按比例的下限留存;而对于公积金数额较少的,则应当按比例的上限留存。由此,既可以保证村农民集体用于公益事业的必要经费,同时亦可有效地防止任意留存而损害被征地农民的个人利益。

(三) 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关键是要落实保障资金。应本着“群众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原则,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予以筹集。其中,政府出资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列支;集体承担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40%,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个人承担部分从征地安置补助费中抵交。同时,按照以上“三个一点”筹集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总额的5%,在土地出让金中提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风险准备金,以应对未来的支付风险。上述四部分资金,由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费用拨付过程中负责统一办理,及时足额转入财政部门开设的社保基金专户中,并抄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到位。

参考文献:

[1] 陆益龙.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9,(1).

篇10

高质量城镇化的核心是改变过去要地不要人的旧城镇化模式,解决人的城镇化,实行完全的农民工市民化。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官方统计数字是51.27%,但这其中,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却只有35%。与中国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其城镇化比率远高于中国,未来中国城市化的理想比率应该在70%以上。

让在城镇打工者能够买得起房子,享受同等的城镇社保、医疗等待遇。 如果不解决农民变市民问题,继续让3、4亿甚至更多的农民工每年像候鸟一样到处迁徙、漂流,是很危险的,是低质的城镇化。农民工在城市买不起房子,多人挤在一块,住“老鼠窝”,而他们老家的房子是“空心村”,被“老鼠住”,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原因当然是现在的半截子城镇化,城镇的房价太高了,他们根本买不起。如果这些20%的农民工能够在城市买得起房子,他们老家的房子与村庄则可置换出来,多出土地来种粮。

我国目前有2.6亿农民在城镇工作,基本上属打工者,有房者的比例低于1%。这部分人如果真正地留在城市置业,假定一半需要房子,也就是说需要城市提供1.3亿套房子。另外如果我国要达到世界城镇化的平均发展水平,目前与我国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其城镇化的比率一般都在70%以上。达到70%,我国还差20%,还再需要增加1.3亿套房子。这两个1.3亿套房子是解决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因为社保、子女上学等问题相对住房比较容易解决。城镇化的最大的难点是如果让这些新移民能够安居乐业,买得起房子。

目前的城镇化征地垄断体制只能带来高房价,要想让新移民买得起房子,必须破除垄断征地制度。其实深圳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当初一个小渔村,被划定为特区后,如果按现行的城镇化土地制度政策,搞征地,搞拆迁,估计建成现在的规模最少得百年。而那个小渔村却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已建成1200万人口的大都市。主要房子是谁建的?当然是农民,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起了房子。这些房子虽然差一点,但价格低,进城农民住得起。大量的农民因为建了房子出租出售也富了起来,大量的农村也因此分得了城市化的红利。最主要的,相应的社会矛盾也因此减少许多。如果按照目前的土地政策,所有城镇化的土地都得靠征地,由政府垄断,政府与开发商拿走90%以上的增加值,农民只拿10%左右,深圳估计现在还只能是一个小城市。那种制度一方面建不起来那么多的房子,建起来的部分,把价格搞得让人住不起。

目前的城镇化征地垄断带来太大的社会问题,应该破除,实行同地权同利,让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也能够真正入市。除了非征不可的道路、学校等纯粹公益性用地外,其他的非农建设农地都可以让农民成为交易的主体,让企业通过租地的形式向农民获得,让农民成为地主。大大压缩目前的征地范围,除了纯公益性用途外,其他的应该由用地单位与农民协商解决。商业用地要按市场价由农民与开发商共同解决。“公共利益”应该有具体规定,可以采取列举的方式。农民应直接成为土地交易主体,打破地方政府处于垄断地位,一手低价拿地,一手高价卖地带来的高房价问题。让农民为进城农民建房是深圳过去快速从小渔村变成大都市的成功秘诀,这个秘诀也应该让全国人民一起享用。

防止住房被炒作,应尽快出台房产税。记得去年在国外与一美国教授聊天时发现美国的房价比北京上海低多了,问她为什么美国人不趁机多买房搞投资,据她讲,美国人买第一套房费税很少,但如果买第二套房,第三套房等,每年则要交数量庞大的各种房产税,让你养不起。所以多数居民只能买一套房。其实我国早该出台相应的政策,现在我国一部分人囤房获得暴利,另一部分人买不起房、没房可住,所以征收房产税迟早都要推行。征收房产税的目的不是让所有人都交税,而是要让囤房的人因囤不起房而把房子吐出来,让没有房的人有房可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