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工作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对于少数有心理疾病障碍的学生,给予积极地咨询和辅导,及时转介高一级机构、医院等获得更好的治疗,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2、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做好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讲座。
三、具体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加强家长学校的互动合作,同时请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每月一题的问题回答,积极全方面的帮助家长、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3、与学校德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广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集体辅导。每月一次心理健康班队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2月份:学会打招呼。3月份:正确的学习方法。4月份:意志力训练。5月份:记忆力训练。6月份:自信迎考。
(2)心理咨询室。做好来访咨询和“心语信箱”的回复等工作,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心理辅导室以年级为单位,每天中午的12:10~12:30向学生开放。(星期一:一年级,星期二:二年级,星期三:三年级,星期四:四年级,星期五:五年级)
篇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的新职责和新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除了搞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外,还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将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视为己任和职责。因此,在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是身兼教师、班级管理者、心理健康医生等角色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工作者。渗透式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在不断的渗透中,不仅避免了小学生单纯依靠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更丰富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内涵。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契合的策略
纵观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很多中小学班主任已经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很多班主任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疏导学生心中的各种情绪,但是,由于很多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心理教育理论不足、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操作方法不当、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1.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渗透教育的基本原则
小学生的心智与生理都处于发育期,特别是那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需要老师的关爱。很多小学生将班主任视为自己的榜样,从班主任身上学习优秀的品质、干练的作风、幽默的谈吐、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稳定的思想情绪、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思维意识。小学生在了解班集体的内涵时首先接触到的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因此,小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小学生明亮的双眼监督下。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相互之间信任、依赖、认同,这样才能使小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对班主任说
2.营造和谐班集体氛围,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环境
人的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种无形的环境对小学生们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氛围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在正确的心理暗示和影响下,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更好发挥。因此,这就要求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创建良好、宽松、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在这种良好氛围影响下,实现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为避免学生由于紧张的学习而出现焦躁、紧张的不良情绪和心境,班主任可以在班集体中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远足郊游、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妙趣横生的班级活动等,都将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满活力。很多小学生在活动后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我们班真有意思!别的班就没我们班好!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通过非教育的方式培养了集体观念。
3.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小学班主任一般都担任着至少一门主科的教学活动。有的学校还对低年级班主任采取包班制的方式,即班主任既教数学,又教语文。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特点,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并结合教材的内容逐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心理因素的投入水平和效果,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由之路。班主任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前瞻性的活动,更是构建良好心理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班主任在设计心理活动课程的内容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班主任可以在课前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最讨厌什么、最关心什么、最喜欢什么,通过寻找共同的话题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对于中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树立合作意识、学习简单的情绪调控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等活动帮助学生成长。对于高年级学生一定要逐一对他们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会面对不同的挫折。另外,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够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结语
篇3
一、关注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所谓德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它主要是指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较为狭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虽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的差别,但我们依然要看到它们的联系性,其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目的上一致的,他们的根本目的都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其二,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同,教师在这两方面的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无外乎课堂讲说、课外实践,单独谈话等,不会出现实验、反复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得到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手段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学校里,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某个角度说就是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然而,我国的学校目前在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上,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区分度并不大,学校用高年级的标准对待低年级学生,使得他们出现较大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教师为实现规范性和纪律性,设置了许多条例,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易使学生产生叛逆、抵抗的心理情绪。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发展入手,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充分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决定,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在教学中,要一视同仁,不能一味地偏爱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反而忽略了成绩平平的学生。在发现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要及时地采取措施,避免事态的严重化。其次,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班风,积极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鼓励学生像自己一样充满自省精神,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减少矛盾,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升华思想的主要场所,在小学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从教材中不断的挖掘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课堂教学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完善学生道德品质。例如,在讲到“满招损谦受益”这一课时,教师不仅要阐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还应该将这个道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举出现实例子,从情感上帮助学生理解谦虚的道理,让学生真正做一个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
四、在课外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课外活动比沉闷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好,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课外教学活动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教师可以采取心理健康知识问答,好人好事评比,道德之星等多种课外活动形式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课外活动中考验学生的道德感,树立学生乐于助人的心态,让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例如,班主任在召开班会的时候,可以评选每周的“道德之星”,鼓励学生讲述自己所做的好人好事,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助人为乐,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课余时间,使学生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目前我国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难免溺爱了一些,从而滋长了一些不良习惯,例如,对待长辈不够尊重,不会将心比心,任性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问题,毕竟学生的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与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存在不良家庭因素(如单亲,留守等)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积极与学生监护人沟通,让学生家长在最大限度上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这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有积极的作用。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培养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个大环节。下面我将就此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从学校教育来看,需要做到以下这四点:(1)正确认识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培养的问题是前提。新课改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现阶段人才培养的方向,强调了教育强化育人功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学生的自理能力自然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所以要提高认识,将其纳入小学课程设计和培养方案中来,设置合理的教学途径和实现目标,将自理能力培养作为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考核的一环。(2)强化对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思想的引领。自理能力的核心是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而一个人的真正改变在于观念和意识的改变。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思想引领,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改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将一些不好的和错误的观念改正过来,自觉抵制一些错误的观念,形成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事物的看法和问题的解决能形成一套自己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和行为模式。从学生自身来看,往往自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在班上都更擅长和同学相处及沟通交流,在学生中间往往具有一定的威信和影力。所以从具体做法来看,可以采用树立典型和榜样、表扬先进的方式,激励学生自觉树立培养自理能力的理念,塑造良好的自理能力。(3)加强对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培养的“实战”训练。在2016的“最美教师”的颁奖典礼上,有一位奋战在浙江丽水农村36年的乡村教师王伟平老师,这位老师是小学自然科学的老师。由于农村小学经济条件有限,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于是王伟平老师就自己探索发展,利用平时的寒暑假时间去各个乡村小道寻找各种动植物做成标本展示给学生看,还会带着学生去野外捕捉蜻蜓,从而学会探索与发现自然科学,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察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不难看出,实践在育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传统教学课堂的延伸,是磨炼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在我们的农村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强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标准是身体和心理无疾病,同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农村还存在一些特殊儿童,像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这类的,应该要特别关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诱导,使这些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生活中充满正能量,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这类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要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批评,让他们树立信心,敢于去尝试、去做,最终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和技巧。
从家庭教育来看,在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中,每个家长都应该反思自己在平时家庭教育中的方式和方法,是否存在不当的教育行为和不良的教育诱导。同时加强对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科学认识,真正意识到孩子人格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一些应该注意的事由,比如要避免过度溺爱孩子,出现一切“包办”的现象,因为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们每一天都有新的成长和收获,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孩子,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转变培养理念。具体方法是让孩子学着处理一些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和家务活等,并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总而言之,针对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唯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作用和发力,才能产生显著效果,使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并树立自我意识,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成为有独立思考、独立理解能力的人,相信这必将使其收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江琴.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赵越.朝鲜族幼儿园课程与家长参与教育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3.
[3]李铃.小学一年级新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D].宁波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
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质生活优越致使变化。在过去由于物质匮乏,小学生很容易得到满足,若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只需要奖励一颗糖,也会非常开心,并且非常注重外界对于自身的看法,尤其是老是以及家长的重视、表扬等。但是目前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物质奖励已经无法刺激到孩子,由于家长的宠爱,孩子需要的物品有求必应,因而造成了小学生已经不在乎表扬以及物质奖励。
2.祖父母看孩子对孩子的影响。目前很多小学生的家长都忙于工作,奔波于生活,很多小学生都由祖父母进行照看,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机会较少。而祖父母大多疼爱孙子孙女,在生活上对其照料周到,但是在感情交流以及心理教育上往往都较为缺乏,并且由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疼爱,很多小学生的能力都被限制,人际交往以及挫折耐受能力也相对较差。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单亲家庭”“问题家庭”日渐增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突显。
3.独生子女的集体意识较差。由于从小缺少玩伴,独生子女在集体中往往都不具有协作精神,并且很多家庭都是独门独户,小学生大多都是独处,以电脑或者电视作为陪伴,而缺乏时间同别人交流。由于缺少社交活动,因而很多小朋友并没有集体意识,不懂得相互帮助。
4.家庭期望过高。由于现代社会压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加的优秀,因而对孩子的期望非常大,孩子考试的分数成了孩子家长对孩子认同的标准。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中有近70%的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学生的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造成学生的学习焦虑,再加上家庭管教过严,一进家门就做作业,以至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发泄放纵。
5.小学生表现欲强。由于父母的文化程度得到了提升,因而受到父母的影响,现在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相对有所提高,但是有些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希望得到外界的肯定和认可,因而在上课时具有积极的态度,若是在课堂上老师没有提问到他,那么他就会在心里认定老师不喜欢他,从而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故意捣乱,其实就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
6.教学中的负面影响。首先在当前的教学中,我国教学制度以及方式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一点不可否认。教师的教育方式大多偏向于关注知识点,而没有重视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因而在小学时期,大多数的学生就形成了分数是最重要的心态。教师是小学生的理想以及目标的代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自己老师的关心、关注,若是教师在态度上存在问题,那么极易影响小学生,不当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小学生心理上的落差以及失望,就会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从而影响师生关系。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小学生对于同他人的交往也会出现抵触,最终影响到知识学习,影响其成长。
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不能忽视,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主旋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教师利用心理学原理融入到教学当中去,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届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如果教师给学生的信息量大,超出最佳水平,学生就会感到身心疲劳,产生信息回避行为;反之,教师给学生的信息量太小,没有新鲜感,学生则不会产生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的过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问题的设置进行预先的考虑,通过问题的设置,调动起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的欲望,问题不但要同学生的认识水平相互适应,同时还要配合其课堂知识基础,通过心理上的引导,产生一种想让其去探索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小学生的智力活跃度。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励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设立学习目标,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拟定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使之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必需是坚持事实求是、客观公证的原则,避免负面影响的产生;重视内在学习动机的强化;多用奖励,慎用惩罚。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奖励与惩罚,男生易受批评的影响,女生易受表扬的影响。对学生成绩较差、自信心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对于成绩较好但有些自傲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
3.开展竞赛活动,创设成功
小学生对新奇的各种竞赛活动很感兴趣。以往教师都开展“比一比”的活动,确实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也存在弊端。由于要求比较高,对差距大的学生来说,是怎么努力也赶不上的。所以,我改变形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立“进步竞技台”,不论学生是哪一层次,只要稍稍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低年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但无论其形式如何,老师都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心理教育。如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心理品质,在英语课中教给学生良好的记忆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其实,有些老师早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发地进行了心理教育,如果将它上升为自觉的行动,挖掘它的深度,丰富它的内涵,其教育意义将更为深远。现代化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单单重视学生的成绩,还需要全面照顾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必须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通过不断的探索,寻找最佳的教育办法,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学校教育
1999年8月国家教育部第一次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教育部门领导、校长、教师、家长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市及农村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河南大学33名心理咨询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在各小学的实习反馈结果显示,开封市各小学都已建有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与过去实施条件普遍偏差,时效性不高,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大改善。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开封市迎宾小学为例对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阶段是学生思维品质、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对其以后人生的工作学习有极大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归因方式、情绪表达方式、人格类型、个体素质等都是在小学阶段逐渐发展确立的,一旦该阶段学生遭遇到重大变故或长期处于不良成长环境(如:父母离异、亲人去世、长期留守、家庭贫困、过分骄纵、隔代抚养等),心理未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教育,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以理性、积极的态度看待压力性生活事件,在经历挫折后调节行动策略、坚持自己的目标,发展心理弹性,对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未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全体学生参与
大多数小学只对3-5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认为低年级学生的意识发展还不健全,思维层次较低,课程起不到作用;六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应该把重点放在知识教育,心理教育可以缓一缓。小学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须知识和技能的必备阶段,是学生勤奋感的获得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连贯,都会阻碍心理品质的逐步改善,甚至会造成已获得的良好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2.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我们观察到学生有压力、烦恼时更多选择与同学交流,很少主动向老师反应,没有学生主动要求进行心理咨询。学生往往认为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是有问题的学生,被咨询者也会担心被其他同学嘲笑,甚至会有羞耻感。而小学阶段由于上课时间固定,班级人数少,学生好奇心重等因素,保密性工作不能得到保证,这可能会造成被咨询学生更大的心理负担,也可能引起其他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恐惧和排斥。
3.心理问题干预的延迟与不足
小学阶段对学生学业、情绪、人际交往各方面了解比较多的是班主任,他们能及时发现学生状态的改变,非常重视学生心理状况的发展,并在教育过程中提供帮助。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和系统的心理辅导方案,同时担任多个班级的课程教学,使得班主任提供心理援助延迟或不能提供心理援助。其次,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由于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不能快速发现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心理干预的实施,第三,学校领导、各科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都很重视,但定位不分明,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加上学校制度的不合理也会造成心理问题干预大延迟。
三、关于以上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小学儿童的必修课程
我们观察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非常受小学生欢迎,在课程设置中主要以心理小游戏、心灵活动为主,家庭作业多是通过采取行动、言语形式完成(如:拥抱爸妈,赞美他人等),不仅不会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反而通过课程获得的心灵愉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形成良性循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小学儿童的必须课程是十分有利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班级特点设计课堂内容,不能硬板教材,事倍功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学习适应、学校人际、亲子关系、自我概念、生活适应五个维度,仅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2.建立完善小学三级教育系统
第一级由学校及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从教育管理方面支持、协助和督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第二级由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组成,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和技能培训,提高学校老师心理辅导技能,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开展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第三级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及家长组成,学科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密切配合,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构建完整的家庭与学校链接。完善的教育结构对促进心理
3.实行导师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学校所有老师(包括校领导)都要带一定数量的学生,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组建心理互助小组,老师不随学生年级增高而变动,学生随机分配也不随班级变动更换导师。依据学生特点灵活设计小组成长方案,商定小组协议(小组成员互相保密,按时参加等),每周固定交流时间,总结一周情绪状况,首先能了解到不同时期学生的整体心理状况,反馈给心理健康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次小组内学生互相协助解决学习、人际、生活适应等问题,在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中,发挥学生能动性,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第三小组内部互相保密,营造安全感和彼此的信任,促使学生敞开心扉与老师同学交流,并能逐渐转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对于将教育者的科学辅导建立在小学生的主动要求和参与的基础上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展望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普及,教育部门、教师、家长、社会各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愈加重视。截至目前,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以上问题,但相比过去已经有了极大改善,相信合理的课程设置、完善的教育体系、规律的心理援助对将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全明,黄希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9,02:274-277.
[2]汪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心理科学,2001,01:87-89.
[3]傅亚强,魏旋.心理弹性、压力认知和应对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5:735-738.
篇7
(一)基于课程性质的可行性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背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并非要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学科一样单列成科,完全可以采取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办法,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具有科普性质的心理辅导的讲解和演练,让学生从中体会和学习如何达到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客观、正确地面对自己在学习、生活、娱乐中遇到的问题,避免走入“死胡同”。《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意味着语文本身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语言表述和理解的基本能力,由于其他学科(除小学英语以外)的教材是通过汉字表述以及教师使用汉语教授其他学科,所以就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即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工具性”是从语文课程的外在目的加以看待而得出的“,人文性”是从语文的内在目的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有关语文课程的特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中,既尊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又能兼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三个特点。
(二)基于心理发展理论的可行性
选择小学高年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意味着在小学中低年级不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通常在11~12岁)正处于心理转折期,由于青春期的到来,身体各方面发生的改变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出于羞怯、恐惧等心理。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的理论,11~12岁的儿童正从潜伏期向生殖器过渡,对性的兴趣剧增,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独立生活,他们或许会表现出一些不属于这个年龄阶段该有的行为;认知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在划分认知发展阶段时也将11~12岁作为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段的分界线,此时青少年的认知结构得到了重组,抽象思维开始形成,喜欢做假设和推断,这种系统的、演绎的思维可以帮助他们考虑问题的各种可能解决的方案,选择性增加,进而其误入歧途的概率就加大,所以更加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完成心理的转折,度过难关。但是,正是由于该阶段思维的重组使儿童获得了抽象思维才使得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话语更容易被理解,因为心理本来就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
二、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我国学者已经发现了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例如“学科化倾向、德育化倾向、课程设置、教材选择随意化、课程运作形式单一、课程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等,除此之外,文章对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如下:
(一)过于形式化
在许多小学,乃至初中和高中,学校为了践行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完成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务,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开办心理咨询室,然而通常心理咨询老师是由学校里某个年轻教师兼任,并不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很难满足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通常也解决不了实际的心理问题。更有甚者,所谓的心理咨询室只是一个“空壳”,通常情况下都是大门紧闭,只有在上级部门领导下来视察的时候才会打开。此外,在空间范围上,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是设立在学校中偏僻的角落里废弃不用的房间,许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师。过度的形式化对于解决小学生实际的心理问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加大了学校校际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验交流的困难,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不起任何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师岗位边缘化
在全国各大教师招聘网站,其岗位需求呈现一种不均衡的现象,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老师要求量过大,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要求则过小,心理健康教师通常只招1人或者根本就不招。由心理健康教师岗位边缘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①打击学生报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了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输出,师范院校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一头热”,较之于师范院校所培养的该方面的人才,社会提供的岗位严重不足;②小学生面临的普遍心理问题,例如对学校的消极态度、学习障碍、交往障碍等,不能得到全面的、系统的、正确的引导,成为了青少年期不良心理发展的“祸根”;③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会降低;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进程大大地受到阻碍,学校校际间由于各自的经验不足导致经验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从而减缓了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步伐。
三、小学高年级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语文教学途径与方法
(一)语文课程资源扩大化,与心理健康知识相互交融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能将目光局限在有限的课本上。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从自然、社会与人文三个方面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其中在开发社会与人文资源的过程中就涵盖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例如在讲到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创设情境的方法将课堂延伸到教室以外,让学生感受一下当时饥寒交迫的感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当时的感受,也能通过将心理学中的“同理心”的相关知识的应用结合课文和创设的环境进行讲解,使学生习得换位思考的社会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体会同学、老师、家长的心情并反思自己的言行,实现功能多样化。
(二)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篇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学生缺乏健康的心理,那么,素质教育便是一句空谈,也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与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是不相符的。小学美术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在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落实,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绽放。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其实很多地方是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的。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只会从美术学的角度去解读教材,对教材中蕴含着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注意到,并且,很少进行深入挖掘,使之成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善于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深入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之中进行渗透。
(一)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爱”的元素
一个人心中充满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如果一个人对于人和事怀着恨的心理,那么,他的心理肯定的不健康的。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很多地方蕴含着“爱”的元素,教师要善于对其进行充分挖掘。需要指出的是,对小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小学生学会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亲亲密密一家子》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画笔画出自己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让小学生学会爱家人,他们就能够在幸福家庭生活的感染下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理想”的元素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理想的驱动力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具有正确的理想观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理想”的元素,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现在和将来》一课,每个学生对未来都有一个美好梦;这一课的主题是指导孩子以想象中的未来为题材进行创作,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小学生今后理想的元素,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想象,说一说自己长大后的梦境。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教师还要善于让小学生在创作梦想画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心理。这样,教师就能够通过学生的画作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剖析,如果小学生在画作中表现出了不健康的心理,那么,教师就要对小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从而让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无痕渗透。
可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中蕴含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进行充分挖掘,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化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说教的形式肯定是无效,而应该在教学中进行无痕渗透。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美术学习体验等方面推进教学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
(一)渗透于快乐的课堂环境之中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之中,自然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形成健康的心理。但是,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由于过于强调向小学生进行美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因此,小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实,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是最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的。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快乐的美术课堂学习环境,要在这个课堂环境之中让小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美术学习心理、健康活泼的心理品质,从而让小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美术学习,这样,就能够把心理健康教育无痕地渗透其中。
,!(二)渗透于主动的美术实践之中
小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仅仅从美术技巧的角度进行学习,那么,这样与“画画”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小学生有效的美术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想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就能够进行美术创作,这样,小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主动的美术实践之中。
例如,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手工制作的教学内容,这一些教学内容往往通过小学生一个人的努力是完成不了的,需要他们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因此,对于这一些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这样,他们在自己的美术实践活动中,就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与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丰富他们的情感表达形式和创造力。
(三)渗透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美术素养的提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发展。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小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我的成长记录》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导,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欢笑与幸福,也有泪水和遗憾,在成长的道路上,有那么多激动人心难以忘怀的瞬间。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通过自己的画笔表现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并且,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美好前程的展望,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让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由于有了良好的心理体验,因此,小学生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注重激励——提升评价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效的评价是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过多地注重对小学生美术素养方面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往往是静态化的,并不能够有效地对小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善于注重激
励性,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评价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一)美术学习成果评价,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善于在对小学生美术学习成果评价的过程中突出激励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天空》这类开放主题的课堂中,教师对小学生所画的画作评价不能仅仅从小学生画得像不像、好不好等方面进行评价,因为低年级小学生的绘画功底薄弱,想象力要大于现有的表现能力。对于他们的画作评价要善于找出其闪光点,要善于从学生的闪光之处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有效培养。
(二)美术学习实践评价,注重对学生成功感的培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让每一位小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实践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注重对他们成功感的培养,这样,就能够使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美术评价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实践过程提供彰显成功的平台,要通过优秀画展、优秀创意画等活动让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成功感,这样,小学生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心理熏陶,从而让美术课堂更加有效化。
篇9
中小学教育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健康的学生,他们往往缺乏自制力,对充实的生活和实现理想没有明确的概念和方法,因此国家要求全国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专门帮助青少年儿童探索自我认识、养成良好习惯、探索人生目标和理想规划、解决情绪困扰、青春期性教育等青少年儿童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本文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面向全体学生,在自然或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对所有学生施以积极的、正向教育,给他们输入正能量。在教育领域中,孟万金教授创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集中表现在一切从“积极”出发,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问题,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这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模式不谋而合。
2.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定位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途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心理健康课列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逐渐效仿。陈家麟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要求,综合运作系统方法,对参与教育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的过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必须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活动和游戏中充分体验和感悟。此外,还可以是主题辩论,也可以是角色扮演,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方式,都可以尝试。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对心理健康课程进行科学设计,无疑是提高课程效率的有效途径。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视角,本文对小学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进行了以下探讨:
3.1教学目标上,重在全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助人成才,培养一批全人格、高德学、新智慧的新时代少年,关注学生课堂上和生活中的积极面,关注学生的积极感受和良好状态,同时也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关注学生积极独特的个性,如爱、勇气,并且促使学生的潜能最大发挥。
3.2教学对象上,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原则
小学阶段处于儿童期,这是一个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个体从天真烂漫的幼儿走向具有社会化标志的青少年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显著特征: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急剧性;情绪变化的波动性;自我发展的矛盾性。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也是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近年来,由于小升初的竞争愈演愈烈,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与日俱增,学习焦虑、单亲家庭、离婚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应试教育下导致竞争意识超前移入和枯燥的学习生活等引起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3教学内容选择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础
教学内容的设置依据小学各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定。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树立规则意识、纪律观念和时间意识。小学中、高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
3.4教学方法多样化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以学生的主动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高度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身心投入,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朋辈群体互助,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4.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指教师提供一定的主题情境和表演要求,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示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感受或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目的。角色扮演的具体形式有相声表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小品表演等类型。
3.4.2价值观辨析法
这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将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对比,解决价值冲突,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符合社会要求。主要种类有小组讨论法、两难故事法和头脑风暴法等。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
3.4.3案例法
案例式体验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有关案例提供给学生,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3.4.4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孩子在做出一个好的行为以后,呈现一个对其而言愉快的刺激。比如孩子作业认真按时按质量完成,奖励他去楼下玩30分钟。负强化是在孩子做出一个期望的行为以后,去除一个对其而言的愉快刺激。比如,孩子上课说话,教师不表扬他。批评是一种惩罚。
4.教学过程要完整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课程包括三个环节:暖身活动,导入课程;情感体验,展开课程;总结深化,结束课程。暖身活动的方式既可以通过身体放松、拍掌活动、投影、录像、新闻报道、小游戏等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情感体验,展开课程环节是教学实施阶段,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体验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总结深化阶段,对本节课进行巩固与小结,让学生畅谈感受,通过经验分享将他人的体验与自己整合,提升认识的高度。
5.多角度评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篇10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对这一文件进行了修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文件印发以来,大多数中小学都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教师,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中,沙盘游戏设备常常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中,沙盘游戏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深受中小学生喜欢的心理辅导方法。事实上,沙盘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心理辅导工具,还是一种可以运用于心理教育的新方法。本文将首先系统介绍沙盘游戏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然后介绍沙盘游戏在中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一、沙盘游戏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1.沙盘游戏的概念
沙盘游戏(Sandplay Therapy)是由瑞士分析心理学家朵拉·卡尔夫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心理求助者用小玩具在盛有沙子的沙箱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一个场景,从而展示自己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此外,求助者制作沙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治疗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求助者了解了自己的内心,化解了自己的困惑,还激发了内心自我疗愈的力量,进而能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2.沙盘游戏的主要形式
最初,沙盘游戏只有个体沙盘游戏一种形式,即一个心理咨询师面对一个求助者,利用沙盘游戏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20世纪80年代,迪·多美尼克开始使用团体沙盘游戏疗法。沙盘游戏疗法引入我国之后,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所谓团体沙盘游戏疗法是指一个团队(4~8人)共同使用一个沙箱和一套沙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沙盘游戏。个体沙盘游戏主要目标是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治疗,团体沙盘游戏主要是促进团队协作和提升团队凝聚力。
3.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卡尔夫是荣格学派的分析心理学家,她创建的沙盘游戏是以分析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因此,沙盘游戏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荣格学派的分析心理学。荣格为了把自己的理论与精神分析相区分,将之命名为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涵盖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心理类型划分、共时性等内容,又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以及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等内容。这些内容也是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沙盘游戏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英国儿童心理学家洛温菲尔德创建的世界技法(The World Technique),沙盘游戏的操作形式源自于世界技法。世界技法与沙盘游戏一样,也是利用一些小玩具在沙盘中制作一个场景,因为这个场景犹如一个小世界,因此被称为世界技法。与沙盘游戏不同的是,世界技法主要是根据心理投射的理论来对制作者进行心理测量,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是荣格分析心理学,而且更强调对制作者的心理治疗作用。
除了分析心理学和世界技法之外,卡尔夫还在沙盘游戏的实践中运用了东方的哲学思想。卡尔夫在童年时代就学习了中国的道家思想,对于“以柔克刚”“道法自然”等道理很感兴趣。在创立沙盘游戏技术之后,卡尔夫访问了日本的禅师,对东方的禅学思想也有所了解。因此,卡尔夫认为沙盘游戏在心理治疗中也要遵循“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咨询师要营造出安全、自由、保护的环境,让求助者回到健康成长的自然规律上去。另外,卡尔夫认为在沙盘游戏中,最关键的是求助者自己对症状有所领悟,这犹如参禅一样,关键是自悟而不是他人的教导。
分析心理学、世界技法和东方哲学是沙盘游戏的三大理论基础,卡尔夫将其融合在了一起。
二、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
1.个体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
个体沙盘游戏主要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因此个体沙盘游戏在操作上需遵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一般规则,应在开始之前通过1~2次的咨询来获取来访者足够的信息,然后再将沙盘游戏介绍给求助者,双方达成一致之后再正式开始沙盘游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从步骤上来讲,个体沙盘游戏一般分为五步,即:求助者制作沙盘;求助者感受和调整沙盘;咨询师与求助者就沙盘进行交流并对求助者进行干预;对沙盘进行拍照存档;拆除沙盘恢复原貌。
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关键在于求助者在制作沙盘的过程中实现意识与潜意识的交流,再就是心理咨询师所创建的安全、信任与保护的空间,让求助者能够移除成长道路上的阻碍,走向健康。
2.团体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
团体沙盘游戏主要用于团队建设,促进团队成员互相之间的理解和交流,进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团体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需要和一般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相结合,一般而言,团体沙盘游戏分为四步,即:团体按照一定规则制作沙盘;讨论团体沙盘制作时的想法;给沙盘命名;拆除沙盘恢复原貌。
如果将团体沙盘游戏运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团体心理咨询的技术;如果只是运用团体沙盘促进团队交流,咨询师只要做到保持中立,推动团队内部力量前进就可以了。
三、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沙盘游戏传入中国之后,这一技术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由于沙盘游戏具有趣味性、非言语性和间接性,对中小学生或存在语言交流困难的人群具有突出的优势,因此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1.沙盘游戏可以用于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强,他们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体验,也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对于他们,言语面谈式咨询会显得较为困难,而沙盘游戏疗法则不需要语言交流,正好适合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当这些低年级学生将自己的挫败感和心理创伤以沙盘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学业失败、心理沮丧、社会技能缺乏等问题也会得到很好地解决。
2.沙盘游戏可以治疗注意缺陷、多动等心理行为问题
注意缺陷、多动属于认知与行为问题的一种类型,常出现在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中,主要表现为注意困难、刺激过多、多动、冲动性、容易激怒以及无法容忍满足的延迟等。运用沙盘游戏疗法能帮助注意缺陷幼儿或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种可具体感知到的、自我主导的活动,沙子和沙具的可触性、可移动性,能通过触觉与运动觉作用于个体的大脑神经,从而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具体的物件和活动。此外,沙盘的沙箱是一个有边界限制的空间,将个体的注意集中于这一有限的空间内,也有助于对他们注意力的训练。
3.沙盘游戏适用于攻击的矫治
情感宣泄是矫治攻击的重要方法。对于自控力弱的幼儿或学生来说,烦恼、攻击、挫折、愤怒等侵犯性情感是点燃攻击的导火线,侵犯性情感积聚越多,其表现攻击的可能性愈大。宣泄可以减弱侵犯性情感的强度,而过分压抑侵犯性情感只能使其获得暂时的安宁而不会因此消失,反而深入到无意识中,危害其身心健康。过分压抑的结果,往往会爆发出突然的、猛烈的攻击。沙盘为此类幼儿或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意象的空间里将其愤怒、攻击性的行为和情感物化地演示出来,以替代性活动耗散其攻击性心理能量,并从沙盘所建构的故事情境中习得与人相处的适应。
4.沙盘游戏可以缓解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问题
学习和考试焦虑是当前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课题之一。沙盘游戏疗法是一种集认知重构、情绪表达、感觉统合、心理动力等于一体的临床心理方法。通过玩沙子、沙具模型,个体可以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让自己得到放松。当来访者面对沙盘这一内心意象时,也会重构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认知。有研究表明,沙盘制作过程提高了个体的创造力,这种感觉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等。国内的心理临床研究也证明沙盘游戏疗法对考试焦虑的学生具有长期的咨询效果。
5.适用于注意力不集中、厌学、人际交往困难等适应问题
有些儿童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厌学等问题,对于这些现象,靠语言的交流很难说服他们,也很难从他们那里获得有效信息。如果用沙盘游戏,效果则十分明显,只需要他们摆放一个沙盘作品,就很容易找到他们逃学、厌学的心理原因。
在人际关系的改善方面,沙盘游戏也很有效果。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可能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质量,所以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在增强团体成员协作能力、促进团体整合、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确立自我概念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在沙盘游戏疗法的世界里,成员或个体以虚拟而又注入真情实感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人际关系,并在沙盘游戏疗法的帮助下调整社会认知系统,从人际交往的成功行为中习得社交适应行为。
四、沙盘游戏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新发展
2012年底,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下属的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开始“沙盘游戏治疗师”的认证培训工作,这是沙盘游戏在中国职业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与此同时,笔者承担了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沙盘游戏在幼儿及中小学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与一些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合作,共同探索出一套将沙盘游戏运用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方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心理课堂上的应用
传统意义上,沙盘游戏主要用于个体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虽然也有团体沙盘游戏,但是人数一般不超过10个人。笔者将沙盘游戏引入心理课程中,让人数在60人以上的班级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全班每个学生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放在沙盘之中,然后每一个学生都介绍一下自己选择的玩具代表的意义及其背后的故事,以促进学生之间彼此的了解。如果时间不充足,教师可以根据观察和经验选取部分学生来介绍所选取玩具的意义。以这样一种大团体活动的形式,心理教师还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设置一系列的主题课程,比如以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为目的的“我不认识的他(她)”,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为目的的“我们的班集体”,以鼓励沉默的学生勇于表达为目的的“今天我要说”。此外,还可以多名学生以同一个题目在不同的沙箱中制作沙盘,然后比较异同,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中的应用
如果每个教室都能配备一套沙盘游戏设备,那么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开展沙盘游戏。帮助人或心理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活动安排。每个小组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小组长组织成员讨论活动内容,活动可以包括团体沙盘游戏、个体沙盘游戏等形式。
3.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家长学校中的应用
很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家长的问题造成的。对于存在一些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心理教师可以邀请其家长来学校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沙盘游戏。通过沙盘游戏的过程,心理教师不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还可以帮助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理解和体谅孩子。
4.沙盘游戏的其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