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农业合作社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级农业合作社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流通;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hinese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orld agriculture.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Denmark and Japa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mod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channels, development of.
Key words: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简称农合组织,下同)是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重要成员,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地区农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中国农业是世界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合组织发展路径,需要与西方发达国家农合组织的发展联系起来,后者在农合组织以及农产品流通方面走过的道路和轨迹对于我国特别是亟待发展的西部地区有着借鉴意义。
1 境外发展模式的比较
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已经实现了高度市场化条件下的产、加、销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现代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其中,农合组织在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户、农产品加工与商业进行了紧密的结合,改变了过去产、加、销分割的状况,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农产品产业链,联结成一个资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结成了紧密的纵向组织关系。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有所不同,其农合组织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根据农合组织发展现状、主要运行方式以及政府在农产品流通渠道中扮演角色等的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1.1 美国的跨^域农合组织发展模式
美国的农产品生产以专业农场为主,生产区域化程度较高,农产品流通渠道短,流通效率高。经过近200年左右的发展,农业合作社依然是美国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一个重要组织力量。具体来说,这一发展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业合作社通过减少数量、扩大规模,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农业合作社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美国农场与合作社整合趋势愈加明显,行业集中度较高,合作社营业收入不断增加,盈余返还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2015年,共有27个合作社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占合作社总数的1.3%,但却占所有合作社全部业务量的52%,占所有合作社总资产的47%。通过合作社之间的兼并、收购,合作社数量逐渐减少,2015年共有农业合作社2 047个,较2014年减少了59个,成员数量比2014年减少7.5万人。2015年合作社合计总销售量为1 249亿美元,比2014年减少228亿美元。但是,通过控制成本等方法,2015年合作社税后净收入达到历史最高,为7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7%①。2004~2014年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农业合作社主要功能,美国农业合作社可分为销售型合作社、供应型合作社、服务型合作社三种类型,主要从事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物资供应、提供与购销有关的各种服务等。从这三类农业合作社数量看,也是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见图1)。
(2)政府对合作社主要提供非政府机构不能提供的服务功能,一般不干涉合作社的内部事务。政府在农产品营销渠道成员间关系的优化与整合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美国农业部制定教育报告和合作方案,帮助人们决定他们是否应该组建合作社,以及如何合作。政府扶持逐渐从帮助建立合作社管理部门、政府投资、建立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等服务,逐渐退出,转为为农产品流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低息或无息贷款,对合作社成员提供价格补贴,参与市场调控,对发展农业实施各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内容,以促进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此外,美国农业网站、信息咨询公司等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化程度高,为构建通畅、高效的复合型营销渠道体系提供帮助。
(3)美国农业合作社采用“增值农业”的发展模式,包括改进相关技术、工艺与设备,提高农产品科学技术含量,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等。2014年,美国农业部提供4 500万美元用于支持增值农业,鼓励农户、合作社开发新的产品线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时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目前,该项计划还在持续进行中,并不断增加投入资金②。
(4)新一代合作社持续发展,合作社的治理规则发生改变,会员交易权可以转让和买卖,合作社股份制增加。2015年以来,农民合作社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开始显现,股权占资产的百分比由2014年的43%增加至46%。一些州为了增强合作社的灵活性,修改合作社条例,放宽会员、股金分配、民主投票等传统合作社原则,有利于新型合作社更加灵活的发展。
1.2 丹麦的欧洲专业型农合组织发展模式
丹麦人口约570万居民,其粮食产量可供给1 500万人,丹麦农业因其高生产力与高食品质量安全被认为是高效农业。从1990年到2014年,丹麦农业产值增长了22%。 同一时期,对海岸水的氮损失减少了43%,磷过量减少了83%,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16%③。丹麦农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养殖、种植和加工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有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和特色。
丹麦的主要食品企业是农民合作社,几乎所有的丹麦农民都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了一个或几个股份制合作社。合作社遵循利润返还给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公司由成员控制的制度,基本原则是不论农场规模和产量均实行“一民一票”。2015年,全国农业合作社的营业额接近丹麦国内生产总值的10%。因丹麦农业合作运用中体现的高水平的教育和合作组织,丹麦农业又被称为“强势农业”。近几年丹麦农业合作社营业额如表2所示。
丹麦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在丹麦的农产品产业链中,合作社通过嵌入到整个农产品产业链中,实现农产品产业链纵向协调。例如,丹麦的农业机械、肥料、咨询服务合作社为农产品上游产业链提前服务;农产品收购与加工合作社提供农产品产业链下游服务。
(2)丹麦通过合并、整合,合作社逐渐成为大型经济组织,部分农业合作社成为丹麦全国甚至全球最大规模的企业之一。同时,合作社加大关系投入,通过大规模的专业化分工生产,丹麦合作社把分散的家庭农场经营融人了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断增强的“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与关系投入,使得合作社参照力日益增强,带动产业链其它成员共同发展。
(3)完备的可追溯性系统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在丹麦,食品生产是透明的,所有产品和成分都是完全可追溯的。例如,只有在丹麦出生和繁殖的猪在丹麦屠宰场被屠宰。只有符合DANISH产品标准或更高级别保证计划的猪才能被屠宰场接受。所有丹麦猪场都在中央数据库中注册,所有运送到屠宰场的猪都可追溯到其原产地,从而为客户提供其出产的保证以及质量保证。
(4)重视农业教育。丹麦法律规定,购买超过30公顷土地的农场主,必须接受为期5年的农业学院教育。丹麦通过农业生产和农业教育的互动,使农业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和知识共享,使丹麦食品和农业集群具有创新能力。通过新的专利、产品开发和研究再投资来衡量,丹麦食品公司可称为欧洲精英,这一成果是建立在教育、知识共享和合作的基础之上的。
(5)资源利用率和高效生产力是丹麦食品和农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从农场到货场,所有流程都得到优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许多领域的持续创新使之成为生产力的先导,例如,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田间管理和资源利用率;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新的方法,如加入酶和微生物培养物以改善营养摄取和消化率等,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农民经济和环境的总体利益。
1.3 日本的综合性农合组织发展模式
在日本,农协是主要的农业合作组织,按照经营内容不同分为“综合农协”与“专业农协”,综合农协需要出资入股,专业农协可出资或非出资入股。日本自1947年建立以来,旨在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不以盈利为目的,按照比例返还盈余经营管理。日本农协成立以来,由基层农协、县级农协、全国农协三级组织体系向基层、全国二级组织体系转变。全国性的农协组织拥有一定的法定权利,在一定范围内制定行业内相关规定,以及教育、引导农户进行农产品相关知识培训。
(1)通过近百年的发展,几乎99%的农户加入到农协组织中来。在合作经济关系中,农协组织在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为社员提供着全面的服务,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农协向成员提供农业生存经营指导、生活指导、销售服务、采购服务、信贷、保险等多种服务,并在政府的指导下,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
(2)日本农协是链接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的桥梁,其在日本农产品产业链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合作组织的发展,日本基层农协数量逐渐减少(见表3、图2)。对日本来说,其国家级农业合作社本身具有一定的制定政策的能力,这些组织具有较强的合约力,能够影响各个地区、国内外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制定农产品政策,控制渠道秩序,促使渠道成T协同发展。
(3)在日本,每个农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身份信息记录了包括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各个要素,而且农协组织还负责农产品的安全检验、分级包装,物流配送与信息管理。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业合作社信息力增强,才能保障高品质的农产品。
(4)日本农户数量逐渐减少,农协改革力度增强。2015年主要从事农业的核心人数为17.44万人,也继续呈下降趋势。按年龄组别分布显示,65岁或以上的人占总数的65%,年龄在40岁或以下的人占10%,显示出显着的不平衡,农田整合和发展商业农民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面对新的农业发展环境,2015年1月,日本政府提出了《农业协同组合法》修正案的框架,将废除农协中的强制约束力,将在3~5年内转换成自愿性团体,促使地区农协和农户在农作物的价格、服务及流通路径方面自由竞争。
2 境外发展经验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启示和借鉴
2.1 建立纵向关系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
美国、丹麦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合组织结构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的类似性,都是以规模不断扩大的上游农户和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农产品加工者,以及下游的营销组织网络为主形成紧密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下的纵向产业链结构,一些号称全国性的合作社,其主要职能是协调和游说,通常不进行直接经营,强调通过专业化合作社加入产业链,提高纵向协作效率。日本是通过全国性的农协组织对成员进行广泛性和综合性的指导和帮助,并通过成立全国性的合作社公司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以上国家的经验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构筑起各类资源有效整合、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目前,我国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与以上发达国家80%以上农户参与农合组织相比,我国合作社总量少,农户参与率低,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农合组织仅限于提供技术、信息交流、培训服务等功能,真正参与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组织更少,没有起到农产品流通纽带的作用。我国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效率也较低。因此,如何发挥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中的带动作用,建立基于农产品产业链纵向协作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是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键。
2.2 增强报酬力,形成利益共同体
纵观国外典型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渠道,获得合理报酬是上游农户、农业合作社等渠道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利益流失,经济效力低的问题,成员难以获得满意的利益,参与热情不高,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状况也缺乏活力。因此,西部地区只有发挥农业合作社在营销渠道体系中的带动作用,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报酬力。
2.3 提高强制力,推动现代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形成
从国外典型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实践来看,农业合作社不断发挥规模化效应,提高组织强制力水平,不断推动现代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合作社总量少,农户参与率低,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只有提高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热情,不断提高合作社规模与组织化程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同时,合作社通过合约不断整合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使得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成为有序运作的产业链条,缩短中间环节,促使传统农产品营销渠道向现代营销渠道转变。
2.4 提升合约力,促使渠道成员协同发展
从国外典型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实践来看,政府在农业发展方面给予了保障性的政策支持,保证了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农产品纵向组织关系的协调运作,提高了农产品营销渠道成员合作关系水平。同时,在农合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也要注重建立退出机制,促进农合组织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西部地区农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准,政策干预不适当等情况,影响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的情况。农产品品牌意识较淡薄,缺乏品牌保护力度,造成合作社流于形式,合约力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合作社合约力,才能进一步协调渠道成员关系,促使农产品营销渠道不断发展。
2.5 增强参照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美国、丹麦等国家都有为数不多但实力比较雄厚、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业合作社作为龙头企业,通过参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农产品流通渠道、带动其它渠道成员进行农业生产。日本,也通过不断加大关系投入、建立示范社,不断增加组织规模,提高组织参照力,增强组织实力,提高收益水平。因此,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是引导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是带动产业链相关环节共同发展的核心,在合作互利的前提下,使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目前,我国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自我积累能力较低,合作社参照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龙头企业,依托农产品优势选择合适龙头企业,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合作社竞争力与辐射带动能力。
2.6 提高知识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在美国、丹麦等国家,农产品流通渠道从农产品产前服务延伸到了其它农业衍生服务领域,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相伴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合组织知识力较低,缺乏服务意识,政府的教育与培训力度也有待加强。
2.7 提高信息力,运用科学技术推动渠道模式转变
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了农业技术研发转化平台以及现代营销网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西部地区目前农村信息服务发展比较滞后,农业合作社不能及时掌握市场、科技等各类信息,生产经营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直接影响农户收益水平。因此,需要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合作社运用信息的能力,帮助成员获取信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整体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总之,合作经济下,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高效的农合组织,通过提高组织的报酬力、强制力、合约力、参照力、知识力与信息力,实现了现代营销渠道模式的转变,提高营销渠道效率。我国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农合组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注:①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2015年美国农业合作统计》。
②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网站:https://rd.usda.gov/publications/rural-cooperatives-magazine。
③数据来源:丹麦农业食品理事会网站:http://agricultureandfood.dk/prices-statistics/annual-statistics。
参考文献:
[1] 本杰明・克莱因,罗伯特・克劳福德,阿尔曼・阿尔奇安. 向一体化、可占用性租金与竞争性缔约过程[C] // 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经济学文选.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10-153.
篇2
论文摘要: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构建的经验,对现代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比较分析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依据。
农业服务体系,也有称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多层次、多环节、多回路的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的全面系统化的服务,达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的网络体系,是综合性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机制。它是和农业生产部门(农场和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组成了一个包括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贮存、运输、加工、包装和最终产品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农业综合体(或称农工商综合体)。它包括系统结构、服务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狭小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克服自身的规模较小的弊病,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这种服务体系的发育程度,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点。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都有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我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很不适应,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我们对此进行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对比分析,寻找差距所在。
一、国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纵观国外尤其是农业发达国家的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其农业服务体系基本都处于成熟期,成为现代农业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农业服务构成了政府、合作社和私人公司三个层次的网络体系,即公共农业服务系统、合作组织农业服务系统、私人(公司)农业服务系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互有所补而又自我发展,形成了“政府+农户”、“私人(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组织+农户”三种常见的农业服务模式。
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政府的公共政策对农业的发展以及合作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政府对农业服务的支持主要通过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个方面进行,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的公共农业服务体系。政府不仅承担着从战略角度统筹、规划、引导、援助等促进农业发展的统筹规划任务,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一系列服务,如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等,使公共农业服务系统更加充满了活力。
2、“私人(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私人的农业生产服务公司,包括独立经营的家庭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公司,主要为农业提供系统的购销、加工以及产中服务,其服务范围几乎涉及所有领域。为农业提供服务的私人公司,不仅在农业生产的组织、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及时客观地反映市场运行状况,成为调节农业产品结构和组织生产的“指示器”,使得农业相关联的工商企业基于高度的专业分工建立起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由不同行业所组成的农业物流供应链供销一体化体系,通过后向一体化(主要是农用物资供应商与农场主的结合)与前向一体化(主要是农场主与农产品销售商的结合)为农业提供生产和经营方面的各种服务,在客观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对国家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起了重大的作用。
3、“农业合作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在农业服务体系中,合作组织系统为农民提供销售、购买、信贷、运输、仓储、灌溉乃至电力、电话、医疗保健、住房、植保、灌溉、家畜品种改良等方面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即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是农民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联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全方位的服务性质,其宗旨是代表农民的利益,为农民服务,其服务内容以流通领域的生产要素供应与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和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服务为主,重点是产前和产后服务,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国外农民合作组织经过多年发展,因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根据它们的显著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以某一产品或某种功能为对象组成合作社;第二类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社,主要特点是跨区域合作与联合,以共同销售为主,其运作遵循使用权拥有、使用者控制、谁光顾谁得利三个原则;第三类是以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所建的合作社为代表的综合性合作社,主要根据社员的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主要有农产品销售服务、信用服务等。
二、国内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政府+农户”服务模式是以国家的有关涉农政府部门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政府涉农部门的农业服务由两部分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设在县、乡(镇)两级的各类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设在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站、植保站、良种站等政府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机构。其服务的对象的主体是农民,提供服务的特点是无偿或微利的,提供服务的性质是社会化的。有关部门还采取政令、法律、试验等手段,以“深化改革,抓好落实;扩大试点,重点突破;完善机制,巩固成果”为总要求,以求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2、“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在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加工流通企业被喻为“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龙头”。公司(龙头企业)为保证生产原材料的批量与稳定供应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与农户合作,与农户通过合同契约的关系相联结,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通过引导和扶持,帮助农户建立生产基地,规定公司向农户提供关键性的生产资料和产中服务,承诺产后回收部分或全部产品,农户则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并保证按要求向公司提供全部或规定数量的合格产品。
3、“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我国至今仍普遍存在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形式,一般是松散的组织形式,会员入会只交纳少量的会费,依靠大户投资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合作组织收购和推销产品通常采取买断制、推销、中介或保险机构等经营形式。由于合作组织的财产基本由农民自己投资形成,决策者也主要是由农民担任,组织自主性、独立性、凝聚力相对较强,容易被农民接受。
4、“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十农户”服务模式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以集体所有土地和其他共有资产为边界的组织,它汇聚了社会组织、合作组织和基层政权组织的交叉功能,在农业服务中具有双重经营体制的作用,承担着乡(镇)村范围内的管理协调、生产服务、资产积累和政府委托的某些政权职能。其中的生产服务业主要以产中服务为重点,同时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等产前服务和贮存、运输、销售等产后服务。
5、“市场+农户”服务模式
该模式中的“市场”是指具体从事商品交换的场地,一般是由场地或集散地的农村社区集体利用其公用土地建立起来的场地设施,目的是利用市场集散商品的效应,为当地村民提供一个农产品销售场所,也为村组集体建立一个出租摊位和收取管理费的创收窗口。在这种模式中,农户与市场之间通常不存在固定的产品产销合约关系,农户只是作为各自独立的客户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市场带给当地农户的经济效益主要源自市场的客户集聚效应带来的较低交易成本。
6、“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主要是那些为农民提供各种综合配套和系列化全程服务的个人和经营组织。目前,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为农产品交易双方提供居间服务的中介,主要是一些熟悉销售渠道,掌握较多客户资源的专业大户和运销大户,他们往往在从事自有产品销售的基础上,组织周围村民的货源,联系外地客户,帮助双方达成交易,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有的还为双方提供库存、运输服务。这种模式,对那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地区来说,起到了疏通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当地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三、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1、相似性分析
世界各国基于本国国情选择了不同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各具特色,但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且现有模式也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呈现出平稳的渐进的发展态势。
第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来看,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起到重要作用。政府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立足于本国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服务模式,根据本国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地逐步实施;在充分发挥市场机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措施,辅以政策倾斜,协调工农发展关系,促进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与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推动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第二,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尽管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与其他组织相比,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生产者自己拥有和控制的组织具有许多的独特的优势,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主体力量。综观各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服务项目,可以发现它们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和主体的地位。国内近几年发展的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为农户服务模式正在逐渐兴起,而且成为今后农业服务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三,科技服务是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引擎,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受到十分重视的运用,往往将最尖端的技术首先应用到农业。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中都把科技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内容,通过科技服务,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以及化学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服务为科技兴农、科技兴村、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捷径,使我们今天的农业朝着生技化、信息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发展。
2、差异性分析
发达国家的农业服务体系根据其职能可分为公益性的农技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体系和经营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大类,分工明确,功能健全,达到了十分发达和完善的程度。而国内目前仍处于此类体系的初步构建阶段,面临着较多问题与障碍。
首先是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方面存在差异。农业服务体系在发达国家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即农业生产本身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结成一体,共同经营和发展,形成农工商综合体,实现所谓的农工商一体化。而国内现代的农业服务模式还处在产前或产中或产后某一阶段的服务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
其次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差异。在发达国家,农业服务是一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系统工程,其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包括国家有关的政府部门农民组织起来的各种合作社、私人企业、专业公司及个人等,它们互补优势,彼此配合,强调及时、高质与创新,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任何服务都可以通过农业服务体系得到满足,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而国内农业服务体系还处于以单向服务与政府服务为主,合作经济组织和其它私人服务机构为辅的服务主体单一化的服务阶段,创新能力受限制,农户获得各种服务的渠道较少,农户及村干部对现有服务项目的满意程度较低,导致农业服务供求结构差异较大,总供给不足,目前尚未没有形成系统化、全程化、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的有效完善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再次是服务实体化方面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上以合作社为主,它是农业生产者为了克服生产与经营中的困难以维护自身,经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企业实体化运作,立足服务办实体,体现了合作社系统所特有的服务优势。而国内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服务模式基本上还处于松散联合的形式,处于联合体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大企业抗衡还存在着市场和金融的风险,同时部分合作经济组织如供销社在农业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受重视。
最后是农业服务体系管理方面存在差异。国外的整体农业服务体系处于成熟期,其法制、体制基本完善健全,机构设置合理,职能职责划分明晰,资金保障有力。而国内受计划经济与“小农意识”的长期影响,农业服务体系普遍处于“线断、网破、人散、质弱”的状态,管理机制混乱、权责模糊、资金匮乏、人员素质低下以及混岗使用等现象严重,严重地制约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小结
对比国内外农业服务模式,可以发现尽管依据国情,各国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各具特色,但政府、合作经济组织与科技服务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体系以及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构建中,需要政府加速农业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农业法律监管体系,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信用合作社作用,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创新供销合作服务方式,在全面继续推进农业“体系”建设基础上,重点加强五大体系即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种子体系、植保体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内在规律性;创新;突破
中图分类号:D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3-0032-04
一
农业现代化发端于西方,这是一个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就已经开始了的漫长而艰难的动态演进过程。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手段,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把传统的封闭性农业转变为现代的开放型农业的过程。
一般说来,经济增长中的效率增进具有三个“因子”:制度、技术与组织,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也有三个相互联系、在不同时期起着不同作用、处于不同地位的力量在推动着农业的发展。它们是:土地产权制度及相关制度的变迁,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手段在农业中的大规模采用,以及围绕着“家庭农场、公司农场和合伙农场”而进行的最终以较为完善的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为标志的农业组织创新。在这三者的历史逻辑关系中,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与不断创新则是农业现代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而且可以说,只有在形成了完善的农业经济组织之后,制度变迁和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进力量才能被真正地、明显地和完整地反映出来。
众所周知,资产阶级革命打破了封建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垄断权,解除了农民对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自此,土地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或外壳,其所体现的不再是封建式依附关系,而是基于市场导向的资源配置过程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不再是土地的单一产权主体――地主凭借其对土地的垄断以获得超经济意义上的“租”,而是在于土地产权的(作为复合形态的产权)各种主体(.特别是非所有者主体),以市场为指向,行使其分割的部分土地产权,并实现着各自的经济利益,其时,“产权”的核心不再是所有权,而是实际上的支配权。这种复合产权重心的移位,正如现代意义上的工商企业在打破传统家族制的藩篱之后而成为现代工业化进程的支柱一样,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直接逻辑起点和坚实的制度基础。随后,西方发达国家大体上是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使农业现代化进程真正开始。
应该说,农业发展仅仅依靠土地制度变迁是不够的,虽然土地制度变迁是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逻辑起点。在没有现代技术创新的传统农业演变过程中,传统农业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实现了传统农业的集约化――旨在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的作物密集、劳动密集和精耕细作农业。作物密集、劳动密集和精耕细作是其相互联系的三个基本特点。但必须指出和强调,传统农业的集约化显然不能算作是农业现代化,已经得到共识的是:现代农业是在应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化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第一次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大规模自觉地应用科学技术和农业机器的结果,也是一种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技术群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这就是说,没有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业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
二
从西方农业现代化的漫长实践过程可以观察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农产品产量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渗透与应用过程可以被“分叉”为两条轨道,一是大量采用节约劳动的农业机械以替代辛苦的田间劳力耕作的农业机械化,它以英美特别是美国为典型,其目的是提高农业中的劳动生产率,这一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半机械化阶段(18世纪末――)、主要田间作业机械化阶段(19世纪中期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全盘机械化阶段(20世纪40年代――80年代)。农业机械化之所以以美国为最典型,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其国情决定的。美国自18世纪后半期独立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疆土拓殖及西部大开发运动,使其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均可耕地面积相当之大,以至于对美国农业发展而言,其最大的“瓶颈”要素不是土地,而是劳动(农业劳动力),因此,美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一开始就偏向于能节约劳动并由此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农业机械化过程。
但是,欧洲大陆和日本自工业化以来,其耕地面积增加相对有限甚至有所减少,而在它们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启动之际,农业劳动力相对于农业发展而言还处于“富余”状态,而农民在从封建制度下的传统农业转向资本主义农业的初始阶段中,大多因为赎买人身自由而贫穷不堪,几乎没有可动用储蓄来添置农业机械化设备,大部分欧陆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都很小,如此等等,使欧陆国家和日本选择了另一种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进程,即注重研究与开发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即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为目标的农业化学技术,形成了农业化学化。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注重以农业化学化为技术嬗变轨迹的欧陆国家及日本并未排斥农业机械化,只是时间上晚于英美国家,历史事实表明,从1880年到1930年,欧陆国家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开始有了较大发展。
应该说,西方国家通过科学技术对农业运行的两大最基本的投入要素――土地和劳动的渗透,使农业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获得了空前提高,而且这一过程仍在强有力地继续着。在当今世界,被人们所广泛认知、日益显示其作用并将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农业科学技术是生物技术体系,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绿色革命”就是传统生物技术――遗传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小麦和水稻生产)中的成功应用。现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农业生物技术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不仅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现有农业品种,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新的非自然的植物品种,从而使农业发展有可能最终摆脱大自然的苛刻约束而面临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未来农业将可能名不副实,“农业”之名很可能会被“生物产业”或“生物工业”所取代,尽管这一取代还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三
上文对科学技术与西方农业发展关系的描述,旨在说明谁也不能否定科学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巨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本文的主要目的则是要强调科学技术嬗变及其在农业中的成功应用并非农业现代化的全部。这是因为,按照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伴随着农业科技应用所带来的农业产出率的极大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嬗变进程),终究会引发农业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矛盾――农民与市场的矛盾,或者说是极为分散的农户与高度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不对称性矛盾。上述农业基本矛盾的直接的外在表现则是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农产品供给主体――农民(农户)对其产出的自给性需求是极为有限的,他们所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外部市场的需要,因此,只有农产品能够顺利地商品化而被市场所吸收方能解决农产品的供求矛盾。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资料,1926――1927年间,小麦生产的商品化率已达84.6%左右,到1979年,这一指标高达95.99%,其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不仅如此,伴随着农产品商品化过程的是整个西方农业经济运行的市场化,或者说解决农产品价值实现问题直接催生了农业的市场化。这是因为,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顺畅,需要富有秩序和效率的专业产品市场网络的创新与建设。专业市场网络的建立和完善使农民或农业投资者们能够顺利收回农业投资,并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从而使农业运行成为具有良性循环的真正产业,农业投资者为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与劳动生产率),迫切需要吸纳已经被科学技术所渗透的高级要素以便来武装他们的农业生产与经营过程,这又促进了西方国家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在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农业的社会化运作才算真正开始。农业社会化运作的实质,是在农业中形成现化农业分工体系。它反映了农业内部分工所形成的各种相关主体与关联产业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和利益共享机制,因而,农业社会化与农业市场化应该是一回事。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早就说过,“分工受市场广狭的限制”――此即所谓的“斯密定理”。这就告诉我们,尽管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及其广泛应用将会使农业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但要将这种数量意义上的效率转化成反映农业真正发展意义上的效益,必须要不断地拓展与农业相关的关联产业和相关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农业内部的分工体系,使农业生产经营走向有组织、有秩序,从而形成分工有序的现代大农业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在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致包括:农用物资供应系统,它由农用物资市场、资金市场、土地市场等形成;直接农业生产部门,公共农业服务体系以及政府的农业信息服务与协调活动等;农产品运销加工体系,这主要是由农产品的购买、运输、储藏,销售加工等企业组成的一个农业关联产业群,其作用值得注意,它能够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进一步加工而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改变所具有的先天贸易劣势,创造并不断开发新的农产品,进而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有资料表明,在美国,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主的产业群的产值和就业人口分别占GDP的1/6以上和全国就业人口的近1/5。当然,由于美国土地资源相对于农业人口而言十分丰富,因而大规模的农场是美国农业经济中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也正因为此,它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强,贸易条件相对于世界各国农业而言十分有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像美国这样建立在优势国土资源条件基础上的高投入――高产出型的所谓“现代农业”的模式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可取,但有一点是要密切关注的,那就是,农业现代化是以农业生产经营的分工有序、组织有致作为支柱和外在表现的。
四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来说,在日本及欧洲大陆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组织创新方式较之美国模式而言,要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其中,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其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至关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欧洲是世界合作社发源地,经过100多年的实践,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渗透到其农村经济的各个大区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组织基础,在日本,“农协”早已声振世界,农协在其自身组织结构上更是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各层次所组成的完整的组织体系,农协的经营业务几乎是无所不营、无所不包的,而且具有相当高度的综合性。“农协”与欧洲的“合作社”虽然名称不一,但实质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称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或者更精确地称它们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日本及欧洲大陆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完善是有其必然性的,除去前述一般原因(作为继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科技广泛应用于农业之后的第三大创新――构建农业组织框架及内在组织机制)外,都有一个有别于美国的特殊诱因,即在这些国家所客观存在的由土地资源稀少而导致的人地制约因素,使直接农业主体的土地经营规模单位较小。分散的在小规模土地上经营的农户面临的经营风险大、抗风险能力弱、与外部经营主体(工商企业)的谈判能力低。在此情形下,他们要想获得社会化的销售服务、生产资料购买和技术指导服务,要么依赖于以营利为目的外部经营主体而任由其掌握自己的命运,要么是自己组织起来,以相互扶持、自愿合作为原则,成立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得自己应得的经济利益。事实上,在这些国家,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可以直接带来以下收益:第一,在生产交易中统一行动,扩大交易规模,增强谈判能力,减少中间商的盘剥。第二,在资金融通方面互相合作,谋求政府支持帮助,形成农业经济的信贷网络,如法国在1990年,农业信贷银行系统为农业企业的融资占农业贷款总额的95%。第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则力求合作经营,共享农产品增值的附加利益,联合起来的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并发展,使其摆脱了原有的单纯的只处于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者的劣势地位。第四,在共同使用现代化大型农业机械和设施方面,使本不能单独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农户甚至小型农户能够共同使用现代化大型农业机械和设施,互通有无,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率。第五,在农业内部分工日益深化的过程中,能够共享各种信息、知识、技术与服务。这些来自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综合收益表明了组织创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西方农业经济组织的创新与演进是西方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所在。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我们认为有两大突破需要完成:一是实现农业运行从“自给性方式”向“市场型方式”转变,其中关键的任务是为农业日益增加的产出努力扩张其市场疆域;二是要使农业摆脱其以低级要素为基础的运行体系,而使得农业也有机会吸纳社会资源中产业发展的高级要素(如外源式的融资、现代的农业技术和人力资本等),从而相对地改变其“弱势产业的地位”。这两大突破无疑标志着农业运行过程的逐步有序化,而其有序化的基础必然是经济农业组织的创新,换言之,适应农业发展需要而产量而产生的广泛的组织创新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一方面农业可以吸纳足够的高级要素进入农业运行体系,从而改变其依赖外生性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在前者的基础上,农业的产出结构将不断高级化,这不仅表现为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引导消费潮流的农业产业将不断涌现,“产业分化”必将改变农业被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局面而呈现出发展“强势”。
参考文献:
[1]罗默:《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October 1987。
[2]巴拉舒伯拉雅姆等:《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年版。
篇4
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环。美国、台湾等农业发达国家、地区都是通过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它们的成功经验或有差异,但都经历了产业化的道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领先者的历史和经验,也许就蕴含着今天的中国农村建设的成功之道。
美国:三类企业支撑农业产业化
上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中,美国形成了农业食品产业体系、农业生态产业体系等众多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农业食品产业体系在全球约有2万亿美元的销售额,大部分为跨国公司所控制,而全球从事食品行业的十大跨国公司中,有6家就是美国的公司。
美国农场大多数以产业化方式运作,美国农业企业主要依靠专业化分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美国的棉花农场专业化比例为76.9%,大田作物农场为81.1%,果树市场为96.3%,牛肉市场为87.9%,美国很多优势企业的成功大,都是紧紧围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展开的。
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发达的、多样化的深加工、销售和流通。在美国,有许多企业将生产和营销分离,通过合同关系,把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完全让给专业厂商来经营。按照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生产者和经营者结合的方式,目前加工企业主要有综合型、契约型、合作社型三种:
1.综合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这类企业是工商资本兴办的企业,工商资本直接渗透到农业,将农业生产与产前、产后各关联环节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体内,形成完全纵向一体化的综合经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经营范围涉及产、供、销各个领域。如科罗拉多州的蒙福特公司,在该州两个地方经营两个各有400英亩土地、10万头牛的肉牛养育场,年产肉牛40万头;在其他州拥有谷物种植农场和饲料厂。有运输车队、屠宰厂和包装供应公司,并按照合同向美国各地的定点饭店供应牛肉。
这类企业的特点:一是集生产和服务于一身,能减少各环节之间的交易费用,从而降低了经营成本;二是能够在内部各部门之间平衡盈亏,使总公司保持总体盈利;三是农业的产前、产后部门与农业生产直接结合在一个经济实体中,免去了许多中间环节;加快了产品进入加工和投放市场的速度。
2.契约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是指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和稳定的业务关系,通过工商企业负责向农场主供应农用物资,提供技术服务,保证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农场主则按照合同向对方提供农产品,并且保证合同规定的数量、质量、交货期限等条件。通过合同契约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连结起来。
这类企业的特点一是合同双方均保持经济上、法律上的独立性,各自实行独立核算。农业生产与产品的加工销售是由不同的经营者独立进行的,双方能够发挥各自的经营灵活性和积极主动性;二是通过合同建立了严格的经济责任和稳定的业务往来关系,从而保障了一体化经营的正常运行;三是把农产品的产、供、销诸环节整合咸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四是加工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3.合作社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这类企业由农业合作社兴办。合作社的每个农户都与合作社订立合同,一般为期三年。合同规定各种条件和双方承担的义务,如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供货期限和地点等。如果农户达不到关于产品质量的规定或其他要求,合同可以提前废除。期满后台同可以重订,条件也可以修改。
192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誉为“合作社大”的《帕尔・沃尔斯太德法》,对合作社成员的资格、权利、义务以及内部的管理和利益分配做了具体的法律界定。桑克斯特公司就是一家由农业合作社兴办的果汁加工企业,有6500个社员。社员生产的水果先由分布在全加州的65个收购点进行收购,然后分类、包装,质量稍差的水果送到桑克斯特公司加工成果汁或水果制品。该公司每年加工100万柠檬、120万吨柑橙,产品销往美国各地。以色列:犹太人创造“沙漠奇迹”
以色列政府一方面积极进行商品生产的宏观指导,设有专门的国际市场信息研究机构,负责定期向农户信息,指导种植。国家推广服务中心的市场委员会指导农民掌握市场信息,组织出口,供过于求时,指导农民进行农产品加工和新鲜产品储存,以减少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稳定市场,保护农民利益。
以色列国土面积少、耕地面积和淡水资源有限,农业品种着重朝优质、高产、高效、具有比较优势和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种植业主要以柑橘、番茄、辣椒和花卉等高价值、特色农产品为主,畜牧业主要以鸡、奶牛和羊为主。而价值相对较低的水稻、小麦和油菜等大宗农作物产品则主要依赖进口。
以最具特色的果蔬植物和观赏植物培植为例:农业经营者把农业温室当成工厂车间进行运作,使温室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温室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的900公顷发展到2005年的3200公顷。通过利用温室大幅度地提高了温、光、水、土地等稀缺资源的利用率。目前,鲜花生产已成为以色列一大支柱农产品,占整个农产品的7.6%,占新鲜农产品的31%,种植面积达2000多公顷,95%的鲜花销往欧洲市场,成为世界上鲜花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市场农业战略使以色列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资源,创造了较高的农业附加值,农产品大批出口欧洲、北美乃至远东市场。95%花卉、70%棉花常年出口,每年各类蔬菜和水果的年出口量分别高达9.5万吨和33.3万吨。2005年农产品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41%。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科技与农业的紧密结合,使科研成果得以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以色列建立了一套科研机构与农业相结合的科发体系。科研人员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培训,同时担当科技推广者和技术承包的实践者,科研人员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定期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使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为发展农业而发展起来的农业技术也成了为以色列创造价值的工具。在发展温室农业中,科学家成功开发了一系列计算机软硬件,实现温室中供水、施肥和环境自动化控制的温室管理技术,为适应以色列缺水的自然状况发明和发展起来的节水滴灌技术……都成了以色列的出口产品。
台湾:功能强大的农会
台湾的农业非常发达,农会是推动台湾农业发展的农村组织。独具特色,而且功能强大的台湾农会总会给参观者很大的震撼。台湾的农会能够办金融、推广技术、促进销售、维护农民
权益……台湾农会设理事会、监事会、总干事,下面还有信贷部、技术推广部、会务部、产品营销部、加工厂……
农信部是台湾农会核心部分,台湾农村一直是农会办信用社,一个乡一个农会,一个乡农会办一个农村信用社,也就是农信部。每个乡的贷款规模,一般在20亿到100亿新台币之间,一个乡才1万人左右,就有这么庞大的贷款资金。台湾一个乡的贷款总额是大陆一个县的几倍!而且他们的贷款利率极低。台湾农村的金融是农民的金融,农村信贷部的利息收益很庞大,利息收益用来推广技术、营销、加工农产品、支持农业策略联盟的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可以说没有农村农信部就没有农会,因为农信部提供了农会组织所需的运作成本。而且,台湾农民的土地、房子都可以在农信部作抵押。现在台湾农民1甲地,大概15亩,可以贷款900万新台币,有的地方更高一些。农会有一个土地估价的职能部门,而不是由政府部门来估价。
台湾农会的第二个部门是农技推广部和产销部,台湾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靠农会。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推广费用主要来自于农会,政府也给予补贴。政府按照自己的农业产业政策的方向,比如,分析国际市场,鼓励台湾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一乡一品”。如果某个产品在国际上面有市场,要推广这一项技术,就对产品有优势的乡进行技术方面的补贴,让它去推广这方面的技术。所以,政府的资金直接投向符合它的产业政策的方向。
农会的推广部门下边还有产销班,农会在里(村)里边建立产销班,产销班就是生产或销售的班组,按照农会的统一标准去组织生产,一个农会都有自己统一的农产品品牌。产销两方面都有自己农产品营销的部门。例如,台南屏东的洋葱最好,如果在台北市场里买到它的洋葱技术含量指标不达标,那么上面的条码可以追溯到哪一个农会生产的,哪一个产销班生产的,甚至哪一个产销班的哪一块地生产的,这个地的生产者是谁。农产品的营销系统达到这样的水平,必须按农会的统一标准执行,不能砸农会的牌子,谁要砸了农会的品牌就把他开除出农会,还要加以很重的处罚。农会与农会间有竞争,它们的技术标准是统一的,品牌的意识非常强,所有生产是编了班组,按照技术标准来生产的。
德国:将合作社精神进行到底
德国是世界合作社发源地,合作社对德国的农业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德国早在1867年就制定了第一部《合作社法》,后来又多次修改完善。
在运作过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反映了农民社会经济利益,对政府政策制定具有强大和持久的影响力,农民的根本利益可以得到保障。农民参加合作社还可以取得很大的经济利益:一是在生产交易活动中减少中间损失;二是在资金融通方面能免除债息过高的风险;三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共同享受增值的好处;四是在共同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和设施方面互通有无;五是通过农业产业内部分工,能享受和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如良种供应、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机械维修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
合作化精神也渗透到德国的土地政策中,德国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和出租,把原本规模很小、没有生命力的小农场联合起来,调整零星小块土地,使之连片成方,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粮食总产量跃居欧盟第二位。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的大多数农业合作社为了扩大影响力,纷纷走上联合发展之路。许多合作社都加入了地区性合作社联盟、专业性合作社联盟和全国性合作社联盟,这些联盟在互通情报、控制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场主投资开办的合作企业是合作化的第一层次,地区联盟或专业性联盟开办的企业就属于第二层次,而全国联盟或跨国联盟则算是高级层次。
启示录
对比我国和发达国家、地区的农业发展,可以看出我国不仅在农业生产技术、规模上还处于落后阶段,而且在农业发展政策、组织架构上也还有很多急需突破和完善。
1.建立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
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生产经营和势单力薄的农业经济,难以与大规模的工业和商业进行平等竞争,其利益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海外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只能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合作组织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应从政策上培育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让合作组织代表农民的利益,成为农民在产业化发展中的谈判代表。首先要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个分布在农村基层的经济联合体,由农民自身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在此基础上,将已建立起来的单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连接起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组成跨行政区域甚至全国性的合作经济组织系统,同样由农民在其中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应当作为组织的主体,而不是成立一个管理农民的各级行政组织。
2.工商资本介入农业市场
农业要实现产业化,必然需要延长农业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仅靠发展农村自己的加工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如美国柑橙加工企业桑克斯特,除了将柑橙加工成橙汁,还把橙皮做成生产饲料等副产品,剩余废料则加工咸电厂燃料,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美国晨星公司投建了85个不同种类的乳类加工厂,每年向市场提供400多种奶制品。比如有的企业能把玉米加工出2000多种产品……这些被高度延展的农业产业链和令人惊叹的深度加工,都需要有技术、有实力、专业的王商资本介入才能实现。
根据美国经验,通过合同关系,把深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完全让给专业厂商来经营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美国经验中,按照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生产者和经营者结合的方式,有综合型、契约型、合作社型三种类型,都需要有工商资本不同程度的介入。在我国,工商资本的介入,不仅需要有国家政策的允许和支持,还依赖于农村合作组织的完善。因为在目前一盘散沙的农村,工商资本进入后面临的合作谈判对手是个体的农民,合作不易达成。而且在没有形成一个农民合作组织之前,资本与农民之间的力量对比悬殊过大,容易造成资本掠夺农民的情况。只有通过理性代表农民整体利益的合作组织与工商资本建立平等合同关系,互惠互利,才能使资本在农业领域获得长远的发展。
3.改革农村金融体制
改革农村金融组织,应实行农业企业投入主体多元化。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应加大对农业企业投入,开列农业企业贷款专项资金项目,支持农业企业发展。
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农村各类金融组织,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以非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基于市场机制的受法律制约的、规范的、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各种农村基金(如农业企业基金、农业风险投资基金等),动员各种物质资源,连接各个农业投资主体,构建农村多元化的农业企业投资新体系。我国曾提出“在农村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组织”,但政策出台三年,全国没有一个成功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浮出水面,因为没有
生存空间。按照《银行法》及金融法规规定:经人民银行批准、实缴资本5000万以上者可以开办农村合作商业银行,拥有两个亿资金者可以开办私人银行。这个门槛太高,限制的是农村的金融流通,这样的金融组织在农村是很难产生的。
4.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各级供销合作社和外贸部门购销农产品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和农产品流通的信息网络体系,通过农村民间流通协会、农产品市场信息冈站及经纪人等渠道,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信息,帮助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大力发展和培植农产品加工和运销的龙头企业,实行以销定产,推行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切实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从而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积极推行农业清洁工作,大力发展国际畅通的绿色产品和安全食品,从根本上解决产后难销问题。
5.逐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农村承包制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若要让农民致富,则需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首先必须解决好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问题,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在保持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和使用,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一是实行土地经营权的绝对集中,实现绝对规模经营。这种经营方式有股份合作、反租倒包、转包等。二是实行土地经营权的相对集中,实现企业带动式的相对规模经营。三是实行产品经营权的区域化集中,实现市场拉动式的规模经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市场拉动和农民的自主选择,实现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相对集中生产,形成区域规模,以市场特别是批发市场为龙头带动各种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种植。
篇5
目前,项目化课程设计的最大弊端是会遗漏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因此,在多媒体信息合成课程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多媒体合成软件,并且每个项目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掌握主流的多媒体信息合成工具,了解三种典型工具在策划与页面设计等方面的异同之处。总之,在设计服务“三农”的项目化课程时,必须遵守以上的设计原则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的目标,达到培养服务“三农”的高级技术人才的目的。
二课程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目标包括:了解服务“三农”的基本思想;了解多媒体项目开发的工作流程、发展现状等;掌握多媒体项目的策划与脚本写作;了解各种多媒体合成软件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PowerPoint2010、iebook6.0、FlashCS5、FlashCatalystCS5等多媒体开发工具。2.技能目标目标包括:能熟练掌握收集素材、整理素材,使用多媒体工具加工的方法;能根据策划和脚本要求制作出界面美观、交互合理的电子名片;能根据电子杂志策划,写出电子杂志的脚本,并制作出完整的、精美的电子杂志;能根据用户要求,写出多媒体宣传光盘和多媒体教程的策划书和脚本,并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多媒体宣传光盘或多媒体教程。3.素质目标目标包括:培养学生为“三农”服务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多媒体制作技术的兴趣,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不断拓展自我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课程教学设计
1.课程项目设计本课程的4个项目,其中项目一是模拟项目,项目二至四都是企业项目。第一,“果蔬选购与食用指南”PPT设计与制作。“果蔬选购与食用指南”PPT项目内容是介绍6种果蔬的选购和食用方法,果蔬品种由学生自选,资料收集途径主要是网络搜索,多媒体合成工具采用PowerPoint2010、页面元素设计工具采用PhotoshopCS5和illustratorCS5。要求,不少于7个页面,每个页面通过按钮进行跳转,配以适当的音乐,页面设计和谐,色彩明快。第二,“农业科技知识”电子杂志的设计与制作。“农业科技知识”电子杂志,该项目由多媒体制作公司提供,项目策划已经完成,接下来进入制作阶段。该项目需要学生掌握电子杂志的页面设计原则、电子杂志软件的操作方法,根据电子杂志的策划,完成电子杂志的设计与制作,使用iebook6.0可以完成杂志的制作,同时还需要FlashCS5制作片头动画,PhotoshopCS5软件等处理图片。第三,“上海天马果蔬合作社”企业宣传光盘策划、设计与制作。“上海天马果蔬合作社”宣传光盘,该项目的客户是农业合作社为了宣传它们的产品而制作,因此,光盘的主要内容以产品营销为主。学生分组完成,按照各自的特长分工合作。每个小组选出项目组长,再由组长分配本组学生的任务:文本准备、素材收集整理、多媒体合成等。第四,“果木栽培”多媒体教程策划、设计与制作。“果木栽培”多媒体教程制作,教程的内容包含8种果木的基本属性介绍、生长特性介绍、栽培技术指导等。该教程面向的学习对象是农民,要求通俗易懂,内容表现形式丰富,每项栽培技术必须配以视频教程。项目使用flashCS5作为合成工具,PremiereCS4作为视频处理工具,要使用摄像、摄影器材实地收集素材。2.典型教学活动设计(见表1)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变革
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 改制 农村商业银行
以信用社和合作银行为主体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服务“三农”的主力军,2003年,国务院正式试点改革新型城乡金融系统,其中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改革、公司化运营以及股份制改造是改革的重点,如今其经营状况和发展轨迹都进入良性循环。2012年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超过2000家,其中农村信用社数量份额超过80%,相比2003年,信用社资产、负债和存款规模均超越之前6倍水平,主要风险指标持续向好,各项贷款余额中的涉农比例常年维持在60%以上。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机制束缚和不匹配的管理制度建设矛盾也日益突出,基于股份制形式的农村商业银行则成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向前的改革方向。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显性发展趋势
(一)法人机构和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2003年,国务院为调整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发展格局而适时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十五”期间以“明确产权、优化服务、国家扶持、地方负责”为基调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路线,将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到法人单位,以股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原则来对部分试点地区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同时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合作制金融机构建设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位一体”、“一大两小”的农村金融发展格局,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组织主体架构,信用社形式金融机构占据较大权重,合作银行和商业银行占据权重较小。
如表1所示,从金融法人机构数量的分类变动情况来看,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数量逐年增加,5年间增长接近13倍,而农村合作银行(B)和农村信用社数量(C)则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2012年各自法人机构数量分别为152家和1838家;从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分类变动情况来看,近5年来农村商业银行(A)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达到64.89%,农村合作银行(B)从业人员数量呈现出总体平稳的发展趋势,信用社(C)从业人员数量则出现大幅下降,农村金融资源由合作银行和信用社向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变动过渡趋势十分明显。
(二)金融机构的财务指标结构变动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A)近5年以来的资产比例呈现出逐年攀升的发展态势,资产份额由2008年时的13%跃升为2012年时的39.2%;农村合作银行(B)资产比例呈现出总体稳定、稳中有降的发展趋势,2012年资产比例为10.2%;农村信用社(C)资产比例大幅下滑,统计期间内下跌幅度达到21.5%。从负债角度看,近5年农村商业银行(A)负债比例增幅达到199%,而与之对应的农村合作银行(B)和农村信用社(C)负债比例在相同统计期间内分别下跌31.16%和29.20%。由于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分别代表资金实力和吸储能力,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一升两降”的发展趋势揭示了其改制的方向。
从所有者权益比例变动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A)占据比例由15.7%大幅提升到48.9%,农村合作银行(B)比例同期下降8.7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C)同期下降24.6个百分点。从农村金融机构税后利润比例变动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A)5年间年均利润增长率为27.46%,而农村合作银行(B)与信用社(C)的年均利润增长率则分别为-13.13%和-3.0%。所有者权益和税后利润是企业盈利能力和对净资产处置能力的体现,农村金融机构在这两项财务指标中依然显示出了商业银行优于信用社与合作银行的特征,后两者近年来的利润留存水平始终保持负增长。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内在合理性
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和财务指标在市场规律作用下显示出较强分化发展趋势的同时,金融机构的改制也必须遵从市场力量,农村金融机构的改制方向具有内在合理性,具体来说:
(一)农村信用联合社发展缺陷
农村信用社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历史因素使其产权性质存在异议,法人结构和股权结构之间的匹配性较差。以信用社县联社为例,作为省联社股东,县联社应有权利通过股东大会和理事会来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选举,然而现实是目前县联社高管均由省联社直接任命,其股东权利被剥夺,徒有虚名的社员大会使得股东不具备实质风险承担能力;从省联社角度看,政企不分的模糊定位使其既具有行政管理色彩,同时又兼具企业法人角色,多种身份并存,在目前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色彩早已淡去,甚至合作制原则也被抛弃。
(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缺陷
农村合作银行的利益主体包括辖区内农民、工商户、企业法人以及其它经济组织,以股份合作制为建立基础,是具有社区性质的金融机构。合作银行的股份合作制初衷是结合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双重优势,同时规避各自的短处,然而在农村合作银行的实践中这两种机制很难有机结合,股份制讲求资本回报率和按出资份额划分股东权利,而合作制以成员平等、民主和互利为发展原则,因此二者对于利益分配与成员关系处理之间存在协调矛盾,合作银行内部之间的合作制偏向力量与股份制偏向力量处于非均衡状态,管理人员很难兼顾股东回报和社员福利的双重任务。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优势
与合作银行类似,农村商业银行利益主体同样包括农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一方面,商业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财产权属清晰,以全部法人资产承担民事责任并享有民事权利,农村商业银行的入股者以所持股份享有资产收益权利,可以参与银行重大决策和选举管理人员,对于债务的追责仅限于所持股份,股东自由度较高;另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以效益、安全和流动性为建立和发展原则,风险自担,自负盈亏,经营的自主性较强,外部约束力量造成的发展束缚性较低,而且以饱经历史和市场检验的股权和治理结构进行运作,经济效率较高。
(四)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优势
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指标来看(如表3所示),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权益报酬率增加了4.12个百分点,同期农村合作银行(B)与信用社(C)权益报酬率分别下降6.28个百分点和增加0.33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的权益报酬水平优势显著;考察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收益率情况,2008-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A)资产收益增幅达到61%,同期农村合作社资产收益增幅为-1.54%,农村信用社资产收益增幅12%,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能力再次显示出相对于其它两种机构组织形式的发展优势,其在权益报酬率和资产收益率方面的高速增长形成了改制的“内吸效应”。
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的政策建议
本文提出基于改制方向、创新组织形式、政策扶持以及金融监管在内的四方面建议,具体如下:
(一)改制方向标定农村商业银行
经过对比农村商业银行与合作银行及信用社的相对优势,我国应鼓励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发展转移,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有步骤的消除资格股制度,不再成立新的合作社银行和信用社金融机构,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和股东大会实际作用,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互相制衡机制,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其它金融机构人员依附,以现代化的风险控制手段和企业管理经营标准运作农村金融业务,使得其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股东回报率、社会贡献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吸引其它金融机构进行并购或转型。
(二)创新发展农业互助金融组织
在众多的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方向建设靠拢后,正规的农业金融合作组织将趋于消失,但是我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特征不会消亡,农村依然有合作金融的内在需求,因此,创新农业合作金融要求在农村商业银行以外,从充分适应农业金融小、散的发展特点出发,必须进行多样化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探索,其中基于农民互助的资金合作小组将成为未来进行试点推广的重要农业金融创新项目,民间金融渠道也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桥梁作用,以此来修补农户融资需求和有限农业信贷之间的差距,以市场力量调节农业资金供求,互信资金小组和民间金融具有广泛的农业创新前景。
(三)提升多种形式金融监管水平
从表4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不良贷款率处于持续下降状态,资产质量较好,资金风险得到很好控制,这体现了良好的金融监管水平和商业银行自身的优秀风控效果,因此,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改制的过程中,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也要从建立健全风险监管机制出发,充分评估农村金融风险,一方面通过放宽市场进入条件来建立金融竞争制度,由市场实行优胜劣汰,加深农村金融机构的股权多元化建立进程;另一方面也要以利率市场化为调节工具,有步骤的为金融机构创新业务施压,实行风险覆盖式的资金拨备水平监管,减少行政化的低效率监管工作力度。
(四)政策扶植瞄准财政立法工具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三农”经济是我国长久以来的既定国策,而农业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血液提供者,我国要在传统农业财政贴息、支农贷款以及农业税收优惠等措施之外,加强对于涉农贷款比例较高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对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专项惠农补助计划,制定农业投资法案,减少农业发展资金流向其它高风险、高利率行业,在此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例如,美国《社区再投资方案》规定金融机构吸取的本地存款要不低于固定比例而对本地进行投放,这样就限制了资金大量外流而偏离金融惠及本地的初衷,我国农村金融改制立法同样可以参考类似法案条款。
参考文献:
1.张兵.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需求主题分析―兼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篇7
1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背景
目前,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还相对薄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较低,应用规模不大的“瓶颈”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民对公共科技服务的需求与实际供给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科技服务要求的多元化增加了服务难度,现有的省、市、县、乡四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资源整合、转型探索新的服务理念和建立新的服务模式[3]。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概念并不新鲜,近年来,国内各省市都有尝试建设,多以农资经营为主,辅助技术服务。例如,由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镇乡镇农技站建设的农村科技超市,由湖北咸安当地科技局和种子、农资公司建立的农业科技超市,由政府出资倡导,各农业大专院校和涉农研究所共同参与的吉林省左家“东北农业科技超市一条街”等。虽然形式和称呼不同,但在实际运行和发展中普遍存在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资源分散、各方力量协和力不强、运作机制僵化等突出问题[4]。
2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内涵
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以有店面、有队伍、有网络、有基地、有成果、有品牌等“六有”为主要模式,以有形与无形产品为商品,构建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信息流与技术流相结合、网络服务与专家服务相结合、日常服务与专题服务相结合、咨询服务与培训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总店为协调指导、分店为服务龙头、便利店为服务主体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组建专家服务队伍,筛选推广应用技术成果,运用报纸、网络等媒体,结合各类农业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服务活动(见图1)。
3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内容
3.1科技超市店面建设江苏省在交通便捷位置建立了总店、分店、便利店三级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店面,直接面向广大农户,提供科技服务。目前,在全省按地区产业需求建设总店1家,分店67家,便利店147家,每个县市一家分店带2~3家便利店。总店设立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店、便利店建在各地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型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地。参照商品超市管理建设模式,统一建设标准(形象统一、运行模式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质量统一),规范店容、店貌、店规,配套示范基地,并设有成果展示区、成果交易区、技术咨询区、信息区、培训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室等,总店面积约900m2,分店面积600m2以上,便利店面积30m2。此外,配备经过岗前专职培训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设定每日服务内容,并定期开展科技培训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等服务,便利店及时收集农户需求与难题信息,及时与总店、分店沟通,快速有效地解决农户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2科技超市专家队伍建设科技超市专家服务团队是保障科技超市顺利运行的核心力量,通过整合优化省内涉农科研院所科技人才资源,分别组建总店、分店、便利店三级专家服务团队。在大宗农作物、设施蔬菜、特色畜禽、特种水产、经济林果、意杨深加工、综合技术等7个领域组建近190人的省级专家团队(见表1)。专家团成员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既有较高科研技术水平,又有丰富的科技服务经验,许多成员都是国家级或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分店、便利店遵从本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的原则,从所在地区的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种子农资推广站等单位遴选专家形成分团和服务小分队。各专业领域设立分团长,负责召集专家团成员全方位为农户提业链一站式服务。管理上由总店面向全省公开征集专家成员,制定相关专家团队管理办法,设立年度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及奖励机制等,确保科技超市专家队伍的长期性、稳定性。
3.3科技超市信息网络建设目前,农业科技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网上超市是科技服务便携有效的新手段[5]。“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江苏省科技特派员网”是整个超市网络体系建设的重点,共提供“三农”政策、成果技术、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咨询平台、供需信息、服务基地、超市万村行等十大类信息。由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综合型技术团队负责建设和维护网站运行,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处理,辅助12396服务热线、专家电子信箱、在线视频、远程教育、定期网刊等多媒体手段,准确、及时、便捷地和农户进行信息互动交流,开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务。此外,还设定信息更新量、专栏点击率、互动服务数等考核指标来保障网站的长期有效运行。
3.4科技超市基地建设科技服务的最终成效要体
现在实际运用中,因此,各类示范基地的建设是科技超市网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选择基础较好、标准较高、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合作社作为基地,主要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创新,繁育优质种苗,将地方土地资源、区域产业优势和科研单位科技人才优势充分结合,形成品种多、技术新、科技含量高的综合性示范基地[6]。在实际操作上,设立江苏省农科院六合动物养殖基地和溧水植物种植基地为总店基地,分店基地面积在10000m2以上,便利店面积在3000m2以上,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养殖示范点,开放式的管理基地便于周边农户参观学习。
3.5科技超市成果收集成果(适宜推广与交易的先进实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是科技超市的主要“商品”之一,需要保证其持续供应、品种丰富、高科技含量、成熟稳定。围绕科技超市7个特色产业,按年度在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中广泛筛选、采集和引进国内外技术成果,目前,共收集第一批技术成果623项(见表1)。在成果筛选时,以实际生产增产或增收的效果是否显著,是否真正能为农民、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入选准则。同时,有计划地在总店、分店基地进行示范应用,经过基地集成试验示范后,将成熟的成果建立数据库,和相应专业的专家对应,由总店统一采购配送到各分级超市销售。此外,在网上实时更新成果信息,并定期制作成果汇编画册,各科技超市门店广泛宣传示范应用,通过科技超市大平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6]。
3.6科技超市品牌建设科技超市要实现最终的市场化运作和有偿科技服务,就必须加大对外宣传,树立超市品牌。除了各级店面的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增强科技超市品牌影响力。例如,编制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宣传系列丛书、专家服务团名册、科技成果汇编画册等,免费发放给农民、企业等,并在政府网站、科技超市网站、网刊上宣传,让更多的农户、企业了解科技超市,主动与科技超市建立合作关系;注册商标为科技超市产品冠名,强力推行成熟有销量的产品,在包装上增加科技超市品牌标识;在苏果、家乐福等商品超市,设立科技超市的优质绿色农产品专柜,衔接科技超市的销售环节;引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和追溯体系,严格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品牌声誉。
4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创新点
4.1有效整合全省科技人才信息资源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体系的建设,首先是通过政府引导,先期汇集了省内外最新的优秀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成为科技超市的无形商品。前期围绕7个特色产业组建了200人的科技超市专家服务团,收集近800项先进技术成果,整合优化全省涉农科技人才队伍和产业链上专家,囊括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各生产环节。此无形商品是保证科技超市稳定运行的主要力量,也是有形商品的辅助支撑,能使科研和科技推广取得“双赢”,既能方便广大懂技术、会经营、熟悉基层情况的高水平专家全方位为全省农户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也能使实验室内的专家更了解实际生产需求、农业科技更新状态。
4.2综合运用现代媒体信息服务手段现代农业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受气候等外因影响大,因此,农业生产对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快速、便捷的手段采集、更新、维护各类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科技超市的建设也把信息技术的运用摆在了首要位置。由江苏省农科院信息中心建立的一支集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信息采集队伍,通过网站、网刊、电话、手机、报刊等方式,进行信息、在线专家咨询、信息查询、数据库搜索、视频诊断、远程教育、建立相关数据库等,既降低了科技超市运行成本,也快速及时解决了农户生产问题,还保证了科技资源的稳定新颖性,方便了各组成部分的信息传递与资源共享。
4.3全面打造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体系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体系的建设不同于以往的各类科技超市,它以总店、分店、便利店三级超市机构为主体,通过店面、队伍、网络、基地、成果、品牌六大类科技要素的组合,采用单双向链接各分级店的下设机构,参照现代商品超市模式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该体系的建设属全国首创,是在原有农技推广体系基础上的重要创新,一改以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网破、线断、人散”状况,整体建设覆盖农业生产全程、综合配套齐全、服务手段新颖、服务成效显著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体系[7]。
4.4建立切实有效的科技服务长效机制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基本上采用的是单纯的政府主体模式。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初期也是靠政府牵头,但目的是建立以政府为导向、项目带动、各方参与、多元投资、企业化管理的长效科技服务机制,最终目的是以市场化运作为主,通过开展有偿科技服务获得收益,打响“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品牌,走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实现科技服务模式上的创新[8]。希望通过科技超市的建设,实现科技成果推广与示范应用的“无缝衔接”,加快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转化速度。
5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1科技超市总店建设速度有待加快科技超市总店注册成非企业法人单位,按规定要成立理事会,理事会主要负责科技超市的总体策划、统筹协调和运行管理等各项综合事务。由于总店、分店、便利店是同步建设实施,总店规模大,人员复杂,特别是展示示范区建设规模档次较高,章程的制定、注册登记等法律相关手续烦琐,需要经过反复修改调整,所以建设进度相对有所滞后。此外,科技超市人员还未完全到位,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时常出现管理、协调工作难度大、效率低、影响整体进度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大政府推进力度,制订工程进度计划表,尽快协调各相关单位,落实建设科技超市实体工程,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设施。
5.2科技超市各层级联系不够紧密目前,科技超市的各层级店面均在建设和完善中,特别是分店和便利店的建设扩展速度较快,数量不断攀升。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分店和便利店的自主运行能力还有待加强,特别是相互间以及和总店间的交流沟通、信息反馈不够频繁,大多数还局限于完成总店安排的各项活动任务,对所在地区的影响力有限。因此,需要总店制定相关政策、规章调动各层级店面的积极性,或定期举行一些店面间互动的推广活动;各分店、便利店也应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取长补短,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主动从总店获取资源信息。
篇8
关键词: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driven effec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the development of Wanjiang city belt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y. As the core of Wanjiang city belt with industrial transfer demonstration area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Anhui province, Wuhu city became the national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pilot cities in 2015. The study of Wuhu city's development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path shows strong reality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uhu cit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draws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mature agricultural logistics, and finally constructs the logistics system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uhu c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logistic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uhu city.
Key words: Wuhu city;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development
1 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相关概念
1.1 生鲜农产品的概念界定
迄今为止,对于生鲜农产品的涵义界定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将鲜活农产品的范围界定为: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畜禽、水产品、瓜果、蔬菜、肉、蛋、奶等的深加工产品及花、草、苗木、粮食等,不属于鲜活农产品范围。
本文所涉及的生鲜农产品是指没有或经过清洗、修整、切割、分级、包装等初级加工的生鲜食品,在常温下不能长期的保存,一般包括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禽蛋等农畜产品。生鲜农产品表现为以下特性:鲜活性、易腐性;季节性、区域性、周期性、风险性;需求量大;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高;货架期短。
1.2 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含义和特点
1.2.1 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含义
生鲜农产品物流是农村物流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物流发展报告》将生鲜农产品物流定义为:是对生鲜农产品生产资料的采购和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分销、配送等从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控制与管理。
生鲜农产品物流是实现、保持和提高产品产后价值的重要环节。生鲜农产品物流就是要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值”,以创造鲜活农产品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
1.2.2 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生鲜农产品具有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和供求特性,从而使生鲜农产品物流表现出明显特征:
第一,生鲜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品种多,资产专用性高。
第二,生鲜农产品物流难度大、R敌郧俊!靶孪省笔巧鲜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生鲜农产品保鲜期相对较短,极易腐烂变质,这大大提高了对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第三,生鲜农产品物流包装难、运输难、仓储难。一方面,其运输、储藏、加工和装卸要求都比较高,要充分考虑其形态、腐变性、串味性、抗震耐压性、通风透气性和吸潮吸湿性等特点,以保证在物流过程中不变质、不污染;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要使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在包装、运输、储藏及装卸等环节上认真研究、统筹考虑,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
第四,加工增值是生鲜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物流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产品增值和物流增值,主要体现在生鲜农产品加工转化与加工配送。
2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概况及问题分析
2.1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累计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 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2.7亿美元。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拓展,芜湖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芜湖港跻身亿吨大港。2015年,芜湖市成为全国物流标准化城市先行区和智慧物流的实验区,一批物流中心、物流基地项目正全力推进。芜湖市201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5.2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0.2%、3.9%。
与此同时,芜湖市农业蓬勃发展。2015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6 55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7 14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4 956公顷。粮食产量143.43万吨,比上年增产3.6%;油料产量13.14万吨;棉花产量4.39万吨;蔬菜产量153.6万吨,增产6.8%。肉类产量16.18万吨,增长3.9%;水产品产量17.06万吨,增长1.9%。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家,芜湖市成为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市。新增家庭农场9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5家,无为县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市场已形成多方位、多渠道的流通格局。三产稳步增加,为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生鲜农产品种类多样、产量丰富,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提品基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提升为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创造优良条件。然而,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依然存在若干问题。
2.2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分析
2.2.1 生鲜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流通主体专业化与组织化程度较低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虽有所改善,但仍显不足。第一,乡镇系统尚未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形成多式联运交通网络,运输工具、运输方式、运输装备总体相对落后,特别是大多数运输车辆仍以普通车辆为主,冷运率只占到总运率的6.4%~15.2%;第二,物流仓储设施专业化与现代化程度较低,立体和低温仓库等数量较少,无法满足生鲜农产品的存储需求;第三,物流园区发展不健全,配送中心规模有限,辐射范围较小。
在芜湖,生鲜农产品流通主体虽然数量大,但大多实力规模有限,生鲜农产品的现代交易方式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农村经纪人帮助销售、网上交易等方式所占比例较小,尽管农产品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物流主体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倾向,但从规模上仍然难以满足市场和现代物流企业的需要。
2.2.2 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保鲜能力较低,深加工程度低,增值能力弱
“新鲜”是生鲜农产品的价值和质量保障,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特殊性质,生鲜农产品对流通渠道的保鲜条件和交易时间都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大多要经过多个环节,生鲜农产品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运销商―销售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业务流程过长,农产品要多次被装卸、仓储、运输,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物流服务普及率较低;另一方面,生鲜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水平低下,很多生鲜农产品产地忽视农产品采摘后的保鲜储备,大多数生鲜农产品在流通渠道中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进行流通,导致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运等流通环节的损失率达25%~30%,保鲜储藏比例不到20%,加工比例不到10%,粮食平均损失也有14.8%。一些生鲜农产品售价中甚至有高达7成是用来补偿物流过程中损失的货物价值,进而造成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成本较高。
另外,发达国家把产后贮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的30%用于生产,7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意大利、荷兰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率为60%,而日本则大于7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美国为3.7∶1,日本2.2∶1,而我国仅为0.38∶1。芜湖市生鲜农产品深加工程度较低,其加工产值仅占农业产值的20%,致使绝大多数农产品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的粗加工后就进入消费市场,生鲜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2.2.3 生鲜农产品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较低,尚未形成有效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芜湖市提供生鲜农产品物流服务的企业规模和专业性仍处于发展的阶段,行业之间协作性较差,物流服务的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营物流仍是主流,返程空车率较高,阻碍了社会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芜湖市第三方物流主要是省内、省际以及国内其它地区的一些运输专线,主要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对于物流综合服务,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得较少,对销售融资、货物质押、销售渠道拓展等增值项目的开发力度较小。生鲜农产品交易基本处于供、产、销脱离状态,长期以一家一户的形式存在,未形成有效完整的供应链,呈现出“小规模、大市场”的运作模式。
2.2.4 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行业物流信息流通效率不高
生鲜农产品物流主体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地区,农村网络信息化依然在普及,宽带用户数量比例不高,农民的信息意识还较淡薄。芜湖市特色农产品较多,特别是四县地区,虽然大部分建立农产品网页,较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这些实际运作中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更多的还是信息,展示企业形象,没有起到真正的交易作用。涉农信息Y源整合不够,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连接起来的网络,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整个农产品物流过程的信息链是阻断的,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2.2.5 缺乏专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芜湖市现有从事生鲜农产品物流工作的人员大多来自原有的运输、仓储、货运、贸易等部门,缺乏专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作业一体化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对物流方案的设计、有效使用物联网和互联网的人才。社会上也缺乏专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咨询机构,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3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3.1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
3.1.1 美 国
美国农业生产和贸易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一个庞大、通畅、复合、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美国生鲜农产品主要流通方式是通过超市到达消费者,一小部分通过批发市场或者对外贸易销售到零售商和贸易商,还有一部分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如图1所示)。
生鲜农产品物流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发达。美国的交通运输设施十分完备,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和网络发达,储运设备的机械化水平高。
第二,拥有发达的农业信息流基础。农业生产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共享为美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第三,生鲜农产品物流服务的社会化程度高。美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论是物流的哪个环节,只要农民有需要,就会有专门的部门提供服务。
第四,政府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政府对农民生产不加直接干涉,但对公共领域却有严格而有力的规范性措施,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3.1.2 荷 兰
荷兰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区,它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展农业物流,向世界各地配送优质农产品。荷兰是世界奶牛大国、蔬菜大国和花卉王国,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荷兰的公路上的货运车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车辆是载运农产品和食品,以向世界各地提供及时有效的物流服务(如图2所示)。
荷兰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建立电子虚拟的农产品供应链。通过网络连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形成农业供应链。通过电子化农业产品交易市场向全球许多国家的广大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服务。
第二,建设先进的农产品物流中心,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农业物流的城市中心主要是协调联运物流中心,如经营粮食、鱼、肉、水果等货物运输的鹿特丹;专门从事进出口可可豆的阿姆斯特丹港。荷兰的冷链物流非常发达,人均制冷和冷冻容积量位居世界第一,这一行业的公司大都具有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充分保证高质量的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和配送服务。
3.1.3 日 本
日本农产品几乎都是“以小搏大”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日本由于人多地少,自然资源有限,很难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为了解决小而分散的生产规模,降低农户单独进入市场的风险和交易成本,他们非常注重发挥农业协会的作用,并形成了以“海岛模式”为特点的蔬菜物流模式(如图3所示),通过建立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有效保障城市的农产品供应。
日本农产品物流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府主导、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为了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日本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这为农产品的输出和输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设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中央批发市场、地方批发市场以及其他批发市场需根据《批发市场法》和各种条例进行建设。市场开设者主要是地方公共团体、株式会社、农协、渔协等。
第三,农业合作组织是发展农产物流的主要力量。批发市场中最主要的产地供货团体是农协,农产品生产总量的80%
~90%是经由批发市场后与消费者见面的。农协利用自己的组织系统,以及拥有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技术优势,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担当了生产者与批发商之间的中介。日本农协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全程服务,其为农民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生产者、农协和批发商三者之间的委托销售关系是一种以高度信赖为基础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3.2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验借鉴
通过分析比较美国、荷兰、日本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可以看出,由于每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特点、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和背景不同,其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要根据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的阶段和背景、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等特点,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盲目的规划建设,导致物流业态的单一化。
但是,国外农产品物流的成功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不断地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强生鲜农产品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科学设置流通网店;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积极建设生鲜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以及政府要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鼓励生鲜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
4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模式
4.1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
芜湖市利用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契机,着重整合生鲜农产品物流资源,优化生鲜农产品物流业产业结构,构建与皖江城市带物流业紧密配套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联动体系。进一步加大对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规划、引导和支持,创建宽松、适宜的政策环境,并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鼓励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可由宏观和微观两部分构成(如表1所示):
4.2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模式
4.2.1 管理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供应链管理所强调的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战略管理、高柔性、低风险等优势,可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必然的趋势。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关键在于培育核心企业。另外,对芜湖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来说,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组织之间的相互选择和关系的确立以及维护关系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确定供应链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不同关系、类型、关系的紧密程度和联系方式。
4.2.2 运作模式
所谓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运作是指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主体、物流渠道和物流功能都由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决定,供应链主体是物流需求主体,物流节点即为供应链主体的经营所在地,物流活动的组织则由各节点功能特点决定。
适合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运作模式为二段式供应链。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起始点是农田(肉类、水产品则为养殖场),运至销地批发市场,这是生鲜农产品第一段物流。这一段物流主要由生鲜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从销地批发市场到各个零售终端也就是超级市场是生鲜农产品的第二阶段物流,这一阶段物流主要由销地批发商组织配送至各个零售终端。物流模式可以采取第三方配送中心模式。
5 促进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措施建议
5.1 完善生鲜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打造皖江多式联运节点,培育与壮大多层次生鲜农产品流通主体
首先,不断完善运输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货畅其流。规划提升湾石路、通江大道的公路技术等级,加强芜湖中心城区与芜湖县、南陵县、繁昌县和无为县城区的交通联系,进一步发挥内河航运优势,发挥长江航运的作用,形成层次清晰、网络化、市域全覆盖的市域城乡交通一体化网络。
其次,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中用“互联网+”改造传统的运输服务业,着重发展多式联运。优化多式联运节点,重点要以城南中国芜湖商品博览城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为契机,建设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公路、铁路、水运等三种方式的转运设施,加强县区、开发区的交通流和经济流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一定辐射范围和市场影响力的区域性商品集散枢纽,打造成为皖江重要的多式联运枢纽节点。
再次,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尽快培育有效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主体,根据芜湖市现有情况,可发展以下几种物流主体:传统的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市场内部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检疫监测中心,为农产品贸易发展服务;大力发展生鲜超市,加快芜湖市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培养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内部各环节的整合优化;发展代表农民利益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借鉴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的先例,以农民合作组织的形式专门从事生鲜农产品的运销。
5.2 大力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提高生鲜农产品加工环节增值能力及效率
针对鲜活、易腐、高附加值的生鲜农产品,建设完整的冷链系统,与生鲜产品销售商结盟,按条块开展冷藏及运输服务;与同行业进行合作整合,开展第三方冷藏物流业务;与连锁商业业态的销售结盟,开展区域性冷藏物流配送业务。要注意冷链系统整体性,给顾客提供安全可靠的新鲜农副产品。建设完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主要包括皖南r批市场冷链物流园、清水和城南冷鲜物流中心、繁阳冷鲜物流中心、湾b冷鲜物流中心、籍山冷鲜物流中心分别为市区与四县提供生鲜农副产品加工配送。
提高生鲜农产品附加价值的关键在于对生鲜农产品进一步深层次的加工。提高深加工业能力和水平。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提高生鲜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生鲜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有效途径在于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可以通过规模经营,辐射和带动广大农户,加工转化生鲜农产品,将相对过剩的生鲜农产品加工转化为能够进入市场实现大幅度增值的产品。
5.3 推动物流运营模式多样化,特别是发展第三方生鲜农产品物流服务,促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大力发展
不同生鲜农产品在运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也有差异,应根据自身情况,完善市场细分,创新生鲜农产品物流机制,实现物流模式的多样化运营。一是供应链加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使批发市场、超市直接与快递公司结对共赢。二是推广以多式联运为主体的物流服务体系,科学布局和合理规划物流网店。三是完善农村商品流通骨干网络和服务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通道,“十三五”期间,建设连锁超市100家、社区邻里中心50家、乡镇商贸中心10个、商品配送中心4个,建设改造县乡农贸市场10座。
重点发展第三方生鲜农产品物流服务。发展第三方生鲜农产品物流不但有利于保持农产品的“生鲜”,节约大量交易成本,保障供应的及时性,而且还有利于扩大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半径和流通量,使得在生鲜农产品仓储业、加工业、运输公司、配送中心以及零售商等各部门之间,形成表面上是各个独立的组织实体,而实际上却是由他们联合而成的一个以信息技术作为桥梁和纽带的虚拟大组织。与此同时,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和经销商可以将配送转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去做,各成员之间可以集中精力开发其专门领域的潜力,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又通过合作来降低整体的成本,节省的这部分资金可以投入更多服务,达到生鲜农产品的增值。
5.4 加快信息共享与公开建设,构建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
第一,在原有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目前,芜湖市宽带数据网已覆盖所有县区、乡镇和行政村,所有乡镇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站,76个试点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和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网页。
第二,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物流信息平台。各级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物流信息平台,同时打造电子化可视平台,传送流动信息,让农民随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芜湖市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芜湖名、特、优、新农产品门户集群”和“芜湖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等系统与平台,积极创新平台的资源建设和整合利用,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信息沟通交流。
第三,培育本地农业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引导农民使用电子商务,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设,构建“互联网+农业”新业态。不仅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对接,而且直接与种养基地对接,并根据时令的变化,适时推出不同的主题活动,将芜湖市的特色生鲜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加强网上宣传与推介,引导和鼓励更多生鲜农产品流通主体开展网上交易,活跃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促进城乡商品物资双向交流。
5.5 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
首先,可建立农业物流教育培训中心。一些物流专业应根据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特点,例如花卉物流、速冻鱼、肉和其它初加工、深加工食品物流,开展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农业技术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加快对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培训,建立生鲜农产品物流教育培训中心。
其次,物流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正规教育、在岗培训、岗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扩大高等院校物流本科和研究生的招收规模,培养中高级物流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对农业物流行业在职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多渠道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集中办班和分散授课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
参考文献:
[1] 阮冰花. 安徽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110-111.
[2] 雷勋平,王亮. 安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23.
[3] 范静.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 改革与战略,2016(8):146-150.
[4] 凌斌涛. 农产品物流“最先一公里”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2016(9):124-125.
[5] 王玉侠.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79-84.
[6] 吴波. 区域农产品物流基地选址研究――以安徽芜湖农产品物流基地选址为例[J]. 梧州学院学报,2012(10):7-15.
[7] 秦寒. 宿州市农产品物流发展路径探讨[J]. 宿州学院学报,2016(6):1-28.
[8] 荣兆梓. 论芜湖跨江发展[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37-138.
[9] 邱正来,李新剑. 芜湖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技视界,2012(12):14-16.
篇9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现阶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传统分散式农业发展模式已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如何利用现代化经营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承接农业投资的重要载体之一,能够直接推动农业的全面进步,进而健全我国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
(一)有利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而言,下的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由于其资源集中度低、投资力度小,因此无法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同时也带了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在不变更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多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实现土地的有序流转,一方面可以将农村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高效的资源配置,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总体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还可以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实现农产品经济中各个环节,例如种植、加工、销售、售后服务等一条龙业务,进而降低了农业产业链总体成本。
(二)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实践证明,增加对农业生产当中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开拓新的市场[2]。在当前的农产品市场竞争格局当中,同一类型的农产品竞争力的高低与其所包含的科技含量呈正相关。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并非所有的农业生产者都可以很轻松地使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生产,新技术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实施效果如何要受到技术使用方人员素质和硬件设备的影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因其具有规模化经营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集中培训,使其具备熟练运用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对基础硬件设备的投资而使得技术运用有可以施用的载体。因此,农业科技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给予其转化和应用的平台。目前,贵州省已有16家专业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省内的农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固合作关系,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得以成功转化应用[3]。
(三)有利于农民的直接增收
当前在广大农村,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然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分散式经营模式。在此种模式下,个体小规模经营的农户缺乏对农产品市场信息进行及时把握和决策的能力,很容易出现“丰产而不丰收”的局面。同时,因个体农户无法直面消费市场,其所生产的农产品很大一部分利润被经营农产品销售的大型贸易公司所赚取,从而在市场分配格局中明显处于劣势。相比之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具有明显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等优势。一方面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能够将个体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有效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整体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4]。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优购有效延伸农产品整体产业链,做到产供销一体化,从而破除市场分配格局中的渠道壁垒,真正获取较高份额的利润,达到使参与的农户直接增收的目的。
二、贵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及发展特点
近年来,贵州省转变农业发展思路,把加大农户的专业化组织力度、多途径建设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并通过出台支持服务“三农”发展与改革的文件及配套政策措施来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构筑政策氛围。目前,贵州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贵州省共登记注册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5134个,会员人数达541326个,带动农户2120076户,覆盖全省农村总户数的9%。目前,贵州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结合其所在地区的发展目标,在建设的过程中也行形成了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组织主体多元化
由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各自经济组织发起方式有很大不同,以发起主体为依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农业经营大户为主体,这也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要经营主体,发起人一般在早年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了原始资本和经营经验,依靠个人的威信和能力吸引本村的农户参与或者与其进行合作。二是以农产品生产企业为主体,通过与当地的农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获得更加优质和稳固的农产品原材料供货渠道或基础性生产基地。三是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为主体,主要由分布于农村的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进行牵头,通过宣传、培训农民来使其获得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新理念或新技术水平,或者直接同农民进行生产合作,同农民构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二)组织模式多样化
由于各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所经营的内容和方向多种多样,因此其组织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业专业协会,此种模式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农业产业或者农产品开展原材料或者设备采购信息服务、最新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农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等多类型服务,其性质是非营利性的公益社团组织。二是农户专业合作社,此种模式主要是以合作制或股份所有制为设立原则,通过资金入股或土地等资产入股的方式,将资产聚于一体而开展经营,入股的农户按照一定的分配方式取得分红,具有典型的商业化性质。三是行业协会,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构建政府和农业生产者之间的沟通纽带,主要通过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提供农产品参考价格等具体业务内容而开展工作,一方面协助政府进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为协会会员建立公平竞争渠道,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
(三)承载内容不断丰富
对比以往的农业合作形式,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经营内容、运作方式以及合作的环节和领域方面都有了创新性的发展[5]。在加强原有的技术服务与支持、产供销一体化联合等传统合作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土地流转入股、劳动力联合等新型合作方式,更加紧扣农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满足了多方的需求。结合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一些以农业为背景的众创空间也逐渐发展起来,将政策导向、资金、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等各种创业元素汇集于一体,支持返乡农民工或大学生回归农村进行创业。同时,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合作的内容也从单一的农产品基础原材料生产逐渐向高附加值的新型绿色农产品推介、农产品流通等环节进行拓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仅仅将经营着力于生产、加工、营销的全过程,更致力于打造跨区域的资源配置网络,甚至形成了跨国经营网络。
(四)运作方式规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在经历了探索、转变、创新的历程之后,逐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实干精神和丰富经验的组织人才,以及组织结构合理和运作规范化的成熟组织个体。这也意味着,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基本结束了运作随意、管理混乱、分配不透明不合理的局面。从运作和管理层面来看,大部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构建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定了合理的规章制度,面对新形势已有了较强的适应能力;从分配层面来看,更加兼顾效率与公平,特别是随着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参与者的利益得到了更加全面和稳固的保障[6]。总体而言,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尽管在组织主体、组织模式、经营内容等方面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都有着成熟规范化的个体典型。
三、贵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参与率不够高
我国在普遍实行之后,曾一度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并创造了较强的生产力,但在这种经营理念之下,小农意识也开始在农民中逐渐蔓延开来。这也使得农民在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时,当被要求公开自身经营内容或者参与土地流转时,一些农民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认为会损害自身利益而拒绝同他人或者集体进行合作。目前,虽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贵州地区数量上逐渐增多,但质量较高的却很少,很多新成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由于刚刚起步,经济效益一时难以提高,一些农民希望退出时却被强硬劝阻,从而严重挫伤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其他农民望而却步。
(二)资源与产业链整合力度有限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运作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实现农村中现有资源的高效整合配置以及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链的延伸[7]。然而,贵州地区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受到各地方农村特殊情况的影响,一些村经济合作组织在资源与产业链整合方面遭遇了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贵州地区多山区,许多农村分布在大山深处或峡谷当中,交通极为不便利,其农业资源的整合受到了地理空间位置的极大限制。二是贵州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设施与设备硬件建设不足,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本身当地农村群众生活就比较困苦,基本无可以汇集的闲置资金,融资的困难使得部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无法获得资源整合的启动资金或者发展资金,从而发展困难甚至夭折。三是农村地区因其生活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到高级人才到农村进行创业或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人力资源整合的先天缺陷,往往使一些发展较好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无法实现向更高层次的资源与产业链汇集方向实现突破。
(三)法律与政策环境不健全
虽然现阶段,贵州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提供环境氛围和实质支持,但总体而言这些扶持的政策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影响力也不够广阔,主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治保障不到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外衣,从事非法集资活动造成农民血本无归,还有一些犯罪团伙假借新型农产品推介,引诱农民走上了非法传销的道路,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自身利益,也使得农民对一些正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了不信任,从而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正常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8]。二是法制宣传过于滞后,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文规定才能予以开展,然而一些农民甚至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因其法律知识匮乏,再加上农村地区缺少法律宣传的途径和力度,往往在从事农业相关商业活动的过程中明显触犯法律而不自知,不仅要面临经济上的法律惩处而且可能面临刑法的处罚[9]。三是政策环境渲染力不足,一些地方政府缺乏简政放权的意识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造成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与业务发展过程中行政审批环节过于复杂,从而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遭遇审批壁垒和时间延误成本。另一方面一些政策执行部门由于没有及时形成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面对基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面临的实际困难充耳不闻,只是循规蹈矩地开展正常工作,从而使一些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困难无法进行解决。
(四)利益分配体系不完善
参考国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和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对利益分配体系及细则的重视程度。然而,就贵州乃至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现状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经济效益建设,长期忽视甚至回避利益分配问题。在其成立初期,由于没有在章程或规范性协议中明确分配的原则和分配的具体条款,从而使面临分配问题时无章可循,一方面可能会使组织中的会员蒙受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会动摇会员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信任程度。同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会员之间的纠纷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产权问题,具体来讲主要是经济产权与管理权限。例如,入会时缴纳的费用究竟哪些属于成本,哪些属于股权?经营决策时,究竟是按照会员人数进行表决还是按照股本贡献进行表决?这些问题都属于亟待解决的产权纠纷问题。
四、推动贵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引导机制建设,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
首先,政府尤其是基层政权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引导,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对正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和可信度进行大力宣传,破除农民的思想误区,提高农民对其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以来源于农民身边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优秀领导者为典范,通过现实实例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其次,要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民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可以通过现场进行技术服务、赠送新型农产品、设立长期大讲堂等生动的形式,缩短农民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其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最后,引导机制是否能够畅通关键在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否能够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发挥,只有让已入会的农民切实获得到利益的甜头,才能够形成口碑效应,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二)加强资源与产业链整合力度,突出整合的方向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资源与产业链整合的关键并不在于其涉及范围有多广,而在于是否能够实现具体某一方向上的有效整合。就整合的内容而言,主要是资金、资源和人才三个方面。第一,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要想办法拓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资金来源渠道,使其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类资金实现其经营的周转和业务的新发展。第二,要鼓励资源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加快土地流转、公共设施利益共享等资源集中化进程,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程度。第三,可以通过培训返乡农民工、吸纳城市未就业大学生、招引农业管理人才等具体途径,进一步补充农村人力资源力量,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奠定人才基石[10]。
(三)健全法律与政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法律与政策保障是实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进步的前提保障。就贵州省目前法律与政策环境而言,要想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大对利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背景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通过强有力的出击,从根本上破除违法犯罪行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危害;二是要深入农民群众当中,广泛宣传农业经济相关法律知识,使农民能够形成遵循农业经济相关法律进行贸易活动的基本意识,并在进行具体贸易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觉进行自我约束;三是地方政府要切实将简政放权和服务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落实到位,通过简化减免行政审批程序、深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解决实际困难等具体行动,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构建良好政策生态环境。
(四)完善利益分配体系,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首先,要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通过采取政府管理、行业协会监督等具体方式,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可具体操作的流程规范,从而使广大入会农民清楚了解自己究竟有哪些应得的利益和如何取得该项利益。其次,要在规章制度的框架下,切实实现农民的基本权益,对于出现的经济产权与管理权限纠纷,可以通过申请相关部门仲裁、政府出面调解、会员集中听证等多种途径,将已出现的纠纷化解,可能出现的纠纷防范于未然。最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当加强自身组织体系和监督体系的构建,以带有自我约束力的制度为切入点,通过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执行力度,取信于入会农民。
参考文献
[1]向林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普通县域经济体发展的推进器[J].农业科技与经济.2013(11):45-47.
[2]杜秀林.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5(6):21-22.
[3]张明超.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20-21.
[4]唐黎标.发达国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和启示[J].上海农村经济,2013(2):57-59.
[5]宋申猛.服务型政府视角下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33-35.
[6]张毅.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3(7):14-16.
[7]敬待黎.健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15(2):8-10.
[8]甘建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农地利用的影响路径及其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15(22):16-18.
[9]陈小京.如何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24-25.
篇10
关键词:曦园 素质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会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精神,注重本土性,就地取材,我校结合校情,以打造劳动实践基地――“曦园”为平台,积极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代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以劳动实践基地为平台,全面实施综合活动新课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新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将结合活动开展的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和体会,以供商榷。
一、立足校本,创建“曦园”,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搭建舞台
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2007年秋,学校将校园东部通道外一块闲置的空地占地约10亩开辟成集劳动与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取名为“曦园”。
曦园被划分为六十畦,高一各班把它作为社会实践的班级劳动基地,其余由高一、高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之用。两年来,曦园经细致规划,合理布局,整个园地池圃错落,阡陌纵横,园畦规整,果木扶蔬,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2009年初,又开辟了“共青园”,使广大青年教师也积极地投入到农业种植的队伍中来,以身示范,在脑力劳动之余从另一个方面起到育人的效果。
曦园的建成不仅使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升了校园的整体美观,同时也填补了本校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以及课题研究的无实践基地的空白,较大程度地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二、依托“曦园”,注重过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提供熔炉
学校除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之外,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寻求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情趣化,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利用基地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一)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学校根据园地的特点与学科的联系,由学校生物教研组为龙头,成立了课题研发小组,编写了劳动教程《曦园飘香》,通过结合遗传、生物的新陈代谢等等知识与环境的关系开展宣传教育。基于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曦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由于课题切合实际,符合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又来自于学生真实生活,起到了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或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在实践与体验中,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者由于时间保证,地点固定,活动正常,制度齐全,师生共同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收获。两年来学生课题获省、市县奖的就有8篇,获奖人数达50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按新课程的要求,学生必须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而“曦园”刚好为学生全员活动提供了一个大平台。学校以集体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劳动小组由学生自愿组合,各小组结合《曦园飘香》中的种植植物材料进行自由选择种植品种,在政教处的统一管理下,通过苍南黄金柑果业有限公司、温州市田头青农业合作社等单位的帮助以及学校生物组老师具体指导,2008年曦园收获西瓜4000多斤、花菜7000多斤,还有许多丝瓜、白菜、豇豆、大豆、茄子、豌豆、冬瓜、南瓜、玉米等。这样,劳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每个学生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他们除灵活地运用劳动技巧外,还需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同时,这种劳动集体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教育因素,学生在集体劳动中,会更多地想到集体的劳动效果,集体的荣誉,看到集体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又促进了集体主义意识的形成。
在劳动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与欢乐。当前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弱,但他们渴望成功,综合实践活动能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愿意学习,体验成功,收获快乐。
曦园既是学生实践、培训实用技术的基地,更是提高普及科技兴农意识的试验地。它加强了对学生劳动观念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又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基本的生产劳动技能,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品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三、审视“曦园”,反思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之旅永无止境
曦园作为劳动实践基地,不仅收获了瓜果蔬菜;更重要的是,还收获了劳动知识、劳动经验以及研究性课题成果。但我们沉浸于丰收的喜悦之中时,更应清楚地看到,在基地建设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改进。
(一)在有效指导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进行协同指导,把教师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聘请的农业专家有限,不能全程指导到每个劳动小组,学生只能在自行探索中体验、实践,获得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校内指导师缺乏基本种植实践经验是我们必须改进的问题。
(二)在科教结合“服务三农”方面需要提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着重将“三农”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其实我们可以利用教师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尝试将劳动实践基地面向农民,把实践基地办成“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农技培训站和推广站,发挥服务“三农”、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使新品种、新技术在劳动生产中各有所传,做到“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在作物栽培方面如何兼顾经济收益问题也需要再探讨
劳动实践基地目前主要停留在学生实践活动与学校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实践活动的基础研究和活动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创新上,没有较好地考虑到经济收益。长期这样会造成资金的投入不足,影响基地建设。以后应该朝双赢的方向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困惑与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继续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薛进立,陈吉万主编.《曦园飘香》.
- 上一篇:农贸市场用地政策
- 下一篇:网络安全等级测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