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用地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贸市场用地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年7月份起,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全市现有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升级改造,逐步以设施完善、环境舒适、管理规范的新型农贸市场取代传统农贸市场,努力营造公平、卫生、方便、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升级改造的原则、范围、进度和对象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按照“属地管理、以镇为主、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由各所在地镇(区)政府组织实施。升级改造范围为全市现有的农贸市场。其中首批列入升级改造的市场为城区(含开发区)和镇()范围内所有农贸市场,第二批市场为农村镇政府所在地农贸市场,其余市场均列为第三批。具体升级改造的对象由各镇(区)根据城镇建设的要求确定。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计划在3年内全部完成,其中首批农贸市场必须确保在1年内完成,第二批农贸市场确保在2年内完成。上述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改造达标的农贸市场一律实行关、停、并、转。
今后凡本市范围内按规划新建的农贸市场,包括住宅小区、集中居住区规划配套建设的农贸市场均必须按《市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见附件1)要求实施。
三、职责分工
各镇(区)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系升级改造实施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市场经营单位、产权单位对农贸市场实施升级改造;制定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进度计划;认真做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宣传引导和市场经营户的安置、过渡工作,确保市场改造期间群众生活购物正常和社会稳定;配合物价部门打击以升级改造为名提高租金、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
工商局:负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实施项目的指导、监督,会同各镇(区)政府以及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做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指导工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审定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具体计划和方案,负责审核改造后的市场内部功能分区布局设置,组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考核验收工作和验收后的软件规范管理及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发改委(经贸委):牵头负责并会同建设局、国土局和工商局等部门制定全市农贸市场布局规划;负责按照规划及时办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的立项审批手续;会同工商局组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指导和督查工作;参与实施方案制定和考核;协调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程扶持资金落实等相关事宜。
财政局:负责落实升级改造奖励扶持资金,并会同工商局、经贸委等部门制定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考核奖励办法;协调项目审计工作;依据考核结果及时安排专项奖励扶持资金。
建设局:负责对城镇总体规划范围内农贸市场的规划审批服务;负责协调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改造建设的全程质量监督检查;负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供水用水服务、落实相关用水扶持政策。
国土局:对符合用地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新建农贸市场及时办理土地征供手续,对改建的及用地手续不全的逐步完善相关手续。对各类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提出用地方案。
建工局:负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施工许可和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农林局:负责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配备和使用管理工作。
卫生局:参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方案审查,参与工程验收。
公安局:负责加强市场治安管理工作,处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的治安矛盾纠纷,及时疏导交通,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行政服务中心:负责指导、督促相关审批部门及时办理涉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全过程的相关审批手续和各项优惠政策。
环保局:负责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环评文件进行审核并提出环保方面要求,参与后期竣工验收工作。
城管执法局: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期间,指导相关镇并配合公安局、工商局等部门在市场附近设立临时摊点,以方便居民生活和市场经营户正常经营,牵头负责市场改造期间城镇市容市貌整洁工作。
安监局:牵头负责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期间及其投入使用后的安全监督管理和督查工作。
监察局: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对各镇(区)、部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进行效能监察,参与项目的考核验收。
物价局:负责各农贸市场收费及物价的监督管理工作,打击借升级改造之机提高租金、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
法制办:负责农贸市场管理职能的协调和执法监督工作。
招投标办:负责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消防大队:负责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审查,按有关消防法规进行审核,并组织验收。
供电公司:负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供电用电服务。
四、扶持政策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改造”原则,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投资方式,统筹各方力量做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同时市镇两级政府也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政策扶持。
(一)对列入升级改造的市场按照《市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提升改造。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升级改造的工程,其中新建或改造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并按《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综合考核评分细则》(见附件2)经考核验收符合二级标准(140分以上)的市场,市、镇两级政府分别给予市场主办单位给予奖励,奖励资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其中市政府对新建或改建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的市场,第一批考核结果名列第一、二、三名的,分别给予相应市场主办单位奖励18万元、12万元、6万元;第二批考核结果名列第一、二、三名的,分别给予相应市场主办单位奖励9万元、6万元、3万元;第三批考核结果名列第一、二、三名的,分别给予相应市场主办单位奖励4.5万元、3万元、1.5万元。同时,对上述组织实施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推进有力、成绩显著、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升级改造并经竣工验收符合标准的市场,给予三年的优惠期。三年内(自投入使用之日起)每年按原市场实施升级改造上一年度所收各类税、费、基金为基数,超收的部分按地方留成给予全额奖励。
列入升级改造计划改建、扩建、迁建的农贸市场在立项、规划、建设、施工、开发过程中的行政性收费、基金给予减免优惠。
税务部门要对升级改造后市场内经营户给予适当照顾。
(三)为有效调动市场改造者的积极性,解决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成本较高的矛盾,在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的前提下,经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领导组把关,可按照市场升级改造建设的规模,拿出总用地规模的一定比例土地用于商业房地产开发,以弥补市场开发投入资金的不足。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必须规范运作,且不得与市场经营管理相冲突。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放心消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市政府建立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领导组,统一组织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牵头组织全市市场升级改造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工商局。
各镇(区)、各部门务必要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按照方案,认真有效地组织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协调、跟踪督查、考核验收等工作。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进度和结果,列入市政府对各镇(区)年度综合考核。
(二)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各镇(区)、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协调配合、统筹安排、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各镇(区)必须结合城镇规划迅速拿出切实可行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实施计划,确保两年内各镇(区)辖区内的重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到位,三年内所有农贸市场全部升级改造到位。市建设、工商、卫生、环保、安监、城管、消防等职能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加强对全市各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对不能按照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规划实施的,各镇(区)要会同相关部门迅速调整完善规划,加快实施进度,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包括农贸市场开办者、经营者支持参与。
(三)积极引导,确保稳定。各镇(区)、各部门要做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向农贸市场开办者及经营户宣传相关政策,坚决打击以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为名提高租金、哄抬物价等行为;要切实做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经营户的安置工作;要做好农贸市场周边居民的稳定工作,搞好市场周边、疏导点的管理,保证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篇2
自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对广大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尤其是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而言是个特大利好消息,也是农产品流通行业期盼多年的结果。但是除“两费”之外,社会各界对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地位和盈利水平还认识不清,行业发展还存在税负重、土地性质不清等几个突出问题,亟待尽快解决。
一、对农产品流通环节“暴利”问题的再认识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单位和个人认为农产品流通存在“两头叫、中间笑”的现象,即农民卖了低价菜,城镇居民却吃了高价菜,大量利润被流通环节赚取,所谓流通环节存在“暴利”。事实果真如此?我们从山东寿光蔬菜产地田间地头开始,跟随长途运输车,驱车26小时、行程1500公里到湖南长沙马王堆农产品批发市场,又跟随同批蔬菜进入长沙市区的农贸市场和超市,调研到的结论恰恰与之相反。
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进入终端消费,一般要经过产地收购、长途运输、销地市场批发、零售等环节。
首先,产地收购环节。寿光产地收购商与销区批发商(如长沙马王堆市场内的批发商)有多年的合作关系,产地收购商根据销地批发商的信息决定收购的品种、数量(一般用4―5吨的小汽车去多个产地收购不同的品种然后拼装成大卡车进行长途贩运),收购价格由市场决定(但由于农民分散小规模生产,通常是收购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没有定价话语权)。收购时,同时进行简单分等分级、装箱(贷)再进行长途贩运(有的先进行预冷以延长保质期,有的在产区冷库进行冷藏保鲜待市场行情看好后再销售)。在收购环节,为收购商提供收购服务的经纪人按收购数量获取每斤1―2分钱的佣金,不承担市场风险,收益比较稳定。
其次,长途运输。由于冷藏运输车耗能高、且不能超载,我国鲜活农产品长途运输多数采用汽车敞车加高加宽,棉被、加冰等土办法进行温度控制,少量采用冷藏车运输。山东寿光运往湖南长沙,全程1500公里、行车26小时,运输收入1.1万元(因公路运输服务市场竞争激烈,运输价格波动较大),除燃油、过路过桥费、汽车折旧、保险费、养路费、运输管理费外,运输户还需承担因交通事故、堵车等原因造成的农产品腐烂的风险(大部分蔬菜自采摘到消费者餐桌时间一般不能超过50小时),尽管收益相对稳定,但获利不多,且劳动强度非常大(26小时两个司机轮班开车,除加油外没有休息)。
第三,销地批发。销地批发商一般采取快进快出、薄利多销的方式,依靠大批量和快速周转赢利,需要承担很大的市场价格波动和商品腐烂变质风险,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由于销地批发商通常与下游二级批发商、零售商或采购团体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菜卖完,再将货款及时汇给产地收购商,以便资金能够及时周转和有效循环。尽管销地批发商收益相对较高,但由于竞争激烈,也不可能存在“暴利”现象。而且,如果没有这些批发商,山东寿光蔬菜在长沙销售就会陷入绝境。
第四,零售环节。目前农产品终端消费中,平均85%通过集贸市场销售,15%通过超市销售,超市售价高些。集贸市场的商户多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每天清晨去批发市场贩菜,白天贩卖,收益虽相对稳定,但也仅维持在城市的最低生活水平,远不能赚取高额利润。而且,超市租金、折旧、人工、管理、包装等成本较高,尽管价格相对较高,但通常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主要是为了吸敛人气,仅对生鲜类农产品保本或微利经营,很难获取丰厚利润。
上述情况表明,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分散,流通主体众多,决定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多、链条长,造成了流通环节“暴利”的假象。总的来看,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基本符合国情,各环节不可或缺,竞争充分,不存在暴利现象。两头叫的现象时有存在,但流通从业者也不轻松。农产品流通环节非但不存在“暴利”现象,相反风险很高、投入很大,需要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练。搞活农产品流通,是促进农民增收、降低居民消费成本的关键环节。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扶持农产品流通从业者做大做强,促进农产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
二、农产品流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税收政策不尽合理
一是农产品流通主体税负重。现行政策规定,对农民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外购农产品销售则属于征税范围。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环节一般有三类主体: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和个体工商户。目前从事农产品批发的主要是小规模纳税人,专门为超市进行配送业务的配送公司和经营农产品的连锁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农贸市场从事零售的全部是个体工商户。在税收实际征收过程中,由于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4%固定的增值税率远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率(如一吨大米平均售价2000元,按政策规定需缴纳80元增值税,而实际毛利也仅20元),目前普遍的做法是与税务部门协商实行包税制,征收方式主要由市场代收代缴;一些地区税务部门因征收难度大而免征。正是由于现行的税收政策,很多批发市场内经销户担心实行电子统一结算后,税务部门会按实际销售额征税,对电子统一结算系统有抵触情绪。
对一般纳税人,实行的是进项税额抵扣政策。现行政策规定,对农产品购销一般纳税人直接以现金形式、零星小额收购农业生产者自产的免税农产品或向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可由一般纳税人自行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以13%的抵扣率抵扣进项税额。因农产品收购发票由一般纳税人自行填报,且多为现金交易,开具对象又是大量的个体农民,乱开农产品收购发票,偷逃税收事件时有发生;税务机关为此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却使一般纳税人获得抵扣的条件非常苛刻,造成一般纳税人税负水平较高,很多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同样,因配送公司不能给超市提供全额增值税发票,超市就不能及时给配送公司结算货款,造成恶性循环。总之,现行的农产品税款抵扣政策已完全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限制了企业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也是造成农产品流通行业从业者多为小而散的农民的主要原因,亟待尽快改革和完善。
对个体工商户,由于税务部门难以核定其销售额,一般都实行定期定额办法执行,根据个体工商户所在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核定一个月应缴纳税款的额度。
二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方税负较重。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中心环节。但是,因国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普遍将农产品批发市场视为一般商业企业,普遍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多项税负,致使其税负较重,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二)绿色通道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绿色通道只对蔬菜、水果、水产品、鲜肉蛋奶、活畜等鲜活农产品开放,粮食、冷藏冷冻肉类等农产品没有被列入范围。同时。国家级“绿色通道”只有“五纵二横”4.5万公里,仅占收费公路总里程的20%。即使加上各个省市另外执行本性质区域内“绿色通道”政策的道路9.6万公里,也只占收费公路总里程的66%,1/3的道路仍需要全额交费。从山东寿光贩运到湖南长沙途经河南境内时,有两个地方公路的收费站仍需要交费。有的运输户还反映,走绿色通道虽然可以减少路桥费,但因为绕路反而会增加燃油费用,并且多耗时。一些运输户还反映有的地区绿色通道不畅通,照样收费,有时还因超载被查扣。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政策需要改进
随着城市规划的调整,现有一些销地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异地搬迁。由于批发市场主要是棚厅式建筑,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较大,不少市场占地均高达1000多亩。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用地政策,市场扩建用地按商业用地或工业用地必须要经过“招拍挂”,致使有的地区土地价格每亩高达100―200万元,市场难以承受,从而造成了国家明令禁止的土地“以租代征”现象十分普遍。正是由于土地价格高,很多市场异地搬迁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四)集贸市场设施简陋
尽管超市、大卖场经营农产品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集贸市场销售价格低廉、经营方式灵活、消费便利,加之老百姓长期的消费习惯,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它仍将是城镇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但是,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造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地价攀升,原有众多在市内、社区、街头巷尾存在的集贸市场,被规划建设为道路、写字楼、住宅、绿地、大卖场,从而造成集贸市场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仅存下来的集贸市场也是设施简陋、经营环境差,与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形成鲜明的反差。特别是由于集贸市场被拆迁或改造,造成大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失去赖以生存的来源。
三、政策建议
(一)减轻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税收负担
国家要研究改进农产品流通环节税收政策。一是鉴于农产品销售价格普遍不高、自然损耗大、流通环节增值较小的实际情况,建议仿效生产环节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对农产品流通实行零税率。对单纯从事农产品购销业务的纳税人,视同农业生产者自产自销农产品,全额免征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对从事农产品零售的一般纳税人,取消凭收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政策,划分不同品种,按营业额的一定比例,采用从低到高原则,确定增值税率。二是参照发达国家的作法将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公益性设施给予免税,减免征收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半征收营业税,并参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法,适当降低所得税税率。
(二)扩大绿色通道范围
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政策,将执行绿色通道的品种范围由鲜活农产品扩大到粮食、冷冻、冷藏的肉类等全部重要农产品,将免收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费的道路范围扩大到全部收费公路。要设立绿色通道举报热线,鼓励社会各界对其进行监督。
(三)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
篇3
一、发展房地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大力推进房屋商品化,城镇土地实行有偿使用,积极推行房地产综合开发,培育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并以房地产业带动和促进建筑业、建材业、冶金、轻工业以及旅游业、金融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发展目标:到2000年,全省房地产业总产值占全省城镇社会总产值的17%,上交利税占全省财政收入的6%:“八五”和“九五”期间新建城镇住宅6500万平方米,完成危旧住房的改造,并以解决人均居住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为重点,到2000年实现人均住房面积达8平方米的小康水平,住宅成套率达80%以上,到“八五”期末,全省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率,城市要争取达到60%以上,建制镇达到40%以上。
二、发展房地产业的措施
1、放开房地产市场。允许房屋产权单位和个人,将空余的房屋、闲置的土地使用权面向社会,上市流通。允许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对住宅和经营性用房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允许一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人从事房屋维修和部分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务。积极吸引外资,对外商以房地产经营的形式,带进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投资项目,在税收和土地有偿出让方面实行优惠。鼓励组建房地产开发集团,开拓国内外市场,对创汇型的企业集团,给予外贸企业的同等待遇。
2、多种形式推进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未经开发的城镇土地不得转让。房地产开发的内容由原来以住宅为主的开发,转向住宅区和商业区、旅游区、工业区开发并举。各地要围绕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统筹规划,妥善安排,重点抓好大中型商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业街的建设和改造,城市主干道两侧沿街要多建商贸营业用房;住宅小区中,要搞好商业铺面房的建设;在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要开发建设商业贸易等服务设施。要通过调整城市规划布局,把老城区黄金地段腾让出来,开发建设商业、服务用房和专业市场等,促进城市土地优化使用,提高城市土地的配置效益。
3、限制分散零星建设。今后,各单位的新建工程,原则上都应纳入当地政府组织的综合开发项目之内;对在原有土地上改建、扩建的工程,或因特殊需要,不能集中成片综合开发的单项工程,应足额收缴与综合开发建设相对应的配套费;按规划要求进行足额配套建设的,不再重复收取各类设置配套建设费,未按规划要求建设的,要补交相应的配套建设费用。配套费要专款专用。
4、建立房地产综合开发服务体系。要加快房屋互换中心、房屋信托公司、房地产咨询机构等服务机构的建设,积极组建房屋修建装饰公司和租赁公司,逐步把直管公房推向市场。提倡出售未进行室内装修的商品房,引导居民自费装修住房。
5、推行招标、投标承包制。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要改变以行政委托为主的老办法,实行公开招标。房屋大中修项目逐步推行招标制度,小修养护逐步实行费用自理制度或费用包干制度。加快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经营机制转换,推进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转轨,尽快完善企业经营责任制,真正把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推向市场。省建设厅要尽快制定房地中开发项目和房屋大中修项目招标、授标办法。各地都要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超前编制房地产综合开发建设规划,建立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库,为招标创造前提条件。
6、建立将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商品房屋价格管理体制。原则上住房价格适当控制,生产经营用房价格逐步放开,内销住房价格适当控制,外销住房价格放开。解困解危住房,在用地、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以降低售价,加快解困解危步伐。
7、大力发展房地产金融事业。允许各专业银行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债券)积极开展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在按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后,可以试办房地产专业投资公司或财务公司。
8、建立全省房地产综合开发科技发展基金。基金按房地产开发经营额的4‰提取,由建设主管部门掌握使用,用于组织科技攻关、奖励优质工程和有贡献的科技人员以及人才培训等。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建设厅另行制定。
三、做好房地产业管理工作
1、下放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权限。凡自求资金等平衡,总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下或总投资在1亿元以下的开发项目,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扩初设计,由地、市计划管理部门会同级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建筑总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下或总投资在2500万元以下的开发项目,由所在县(市)计划管理部门会同级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已经报批立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可凭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扩初设计文件,提前办理用地和房屋拆迁手续。
2、加强房地产市场建设与管理。房地产的一级市场(即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必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垄断,对房地产的二级市场(即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城镇房地产开发经营)和三级市场(即投入使用后房地产的交易,以及抵押、租赁等经营);在国家宏观管理下,放开搞活,实行市场调节。要加快房地产交易场所的建设,建立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和房地产市场纠纷仲裁机构等,完善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严禁房地产私下交易,偷税漏税。房地产转让,要按财政部有关规定征收增值费和地段差价。
篇4
__县是__区对内联接辐射内陆省份的前沿平台,是省边贸重点县,已成为__重要的商品物流集散地。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专业市场、连锁商业的发展,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完善成为商品流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是迫在眉睫。
201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5亿元。城区有120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超市3个,实行物流配送业务的企业6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流通龙头企业5家,城区有载货汽车250辆左右,年货运量近60万吨,货运平均运距80公里。
在建物流项目有二个:一是__(__)边界物流商贸城,占地面积187亩,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亿元。由六大功能区构成,即果蔬水产交易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汽贸城、副食品和百货交易中心、建材(含五金、交电、电器)交易中心、商务酒店及配套办公商住服务区。一期建设果蔬水产交易中心8100平方米,副食品区56000平方米;二期建设建材区32994平方米,物流仓储区__98平方米;三期建设汽贸城32000平方米,停车场9019平方米。二是__冷链物流建设项目,以满足__20__年前实现年肉鸡饲养加工26000万羽规模(鸡肉冷冻冰鲜产品年产约50万吨)为目标,形成高效有序的冷链物流体系,可增加鸡肉产品储藏配送能力30万吨。项目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其中新建冷藏配送中心2个(每个7171平方米、冷藏能力11000吨)、速冻库2个(每个1615平方米、速冻能力1000吨)、储运管理综合楼(2000平方米)、冷链运输广场、购置车辆160辆(含冷藏车)和装卸搬运设施、建设综合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等。
我县物流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对物流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物流概念的理解仍停留在运输和仓储的集成上,而现代物流的功能是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物流需求,其特点是依据信息和物流专业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二是物流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我县目前没有一个专业的批发市场,没有一个固定的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落后。三是物流业发展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交警、运管部门执法偏紧,税务部门监管较严,有70多辆货车到省外办照挂牌,造成税源流失,也不便于交通部门的管理。四是货运市场低价竞争,不利市场培育和行业发展。我县货运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基于油料上涨,治理反超载超限等因素,货运成本大大提高。现今部分车主无法承受新的营运成本,宁可车辆报停,致使储运市场出现仓位空、吞吐少、运量低的情况。五是物流企业规模小服务功能少。现有物流企业普遍存在小(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小)、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网络分散)、乱(市场混乱、无序竞争)、弱(竞争能力弱、融资能力弱)、差(设施陈旧、机制僵化)、低(物流认识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据了解,我县物流成本约占企业生产总值的20%,而发达地区其比重仅为12%,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加强物流业项目谋划,策划和包装一批具有辐射带头作用,拉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项目。在重点抓好__(__)边界物流商贸城和__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建设的同时,抓好以下项目的实施。
1.大型超市项目。发挥我县省际边贸区位优势,城区择点建设1家大型超市,规划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并积极引导实施“农改超”工作。
2.专业市场项目。__省际物资交易中心,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__城南市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__城北市场,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完成司前、止马、华桥、李坊等乡镇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
3.社区服务业项目。对接省市有关政策精神,重点发展3-5个新型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含物业、餐饮、购物、医疗等传统与新兴服务功能,提升流通服务业水平。
1.强化组织协调。加强对现代物流工作的综合组织协调,成立__县现代物流业发展促进协调小组,统筹规划全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制定并逐步完善促进我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协调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各项工作。
2.落实优惠政策。我县物流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部门要切实结合各自职能,主动服务,简化程序,认真落实省、市、县扶持物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并将物流业项目纳入享受重点工业生产性项目同等的优惠政策待遇,全力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一是部门扶持。发改、国土、住建、供电等部门要从项目的审批报备,企业的用地,网点的规划,用水用电及项目的建设上给予最大的优先、优惠,全力支持物流业的发展。
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要在企业的登记、许可、征管等方面依照相应政策给予鼓励和最大的优惠。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盘活物流业存量建设用地,积极开发利用周边的低山缓坡地块,增加物流业用地储备和供应。对于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物流业重大项目,优先纳入土地供应年度计划,及时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办理农用地转(征)用报批手续,并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和省的重点项目,进入省统筹计划盘子。二是财税支持。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安排一定数额的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影响大、带动作用强、具有示范效应的物流业重点项目的贴息或补助,扶持服务业发展。支持驻地经济发展,凡在我县设立现代物流营运部门,且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或年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上,被政府认定为“总部经济”的企业,从第一个完整纳税年度起,按其对地方财政贡献额的适度比例给予奖励。鼓励物流业上档次、上规模,凡是在__注册的物流企业年纳税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按照其对地方财政贡献额的适度比例给予奖励。三是政策促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担保资金用于物流企业。扶持农村物流业发展,对大型物流连锁企业在乡镇设立连锁销售店或新建配送中心给予一定补贴,对需要重点发展的物流业和重点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3.促进企业对接。建立专门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分离生产流通企业的储运功能,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又可提高人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有益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县生产流通企业基本上“小而全”,即供、销、运、储等环节齐备,本应由物流企业完成的服务没有从企业中分离出来,部分仓储处于闲置状态,货车空载率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要组织企业主参观学习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引导生产流通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其提供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务,从而将资源集中配置到核心主业上,促进生产流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同发展壮大。要促进生产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沟通联系,为他们牵线搭桥。建立“__物流网”网站,通过建立专门的综合性物流网站,宣传报道物流事业,普及物流知识,开通网络受理物流业务,方便生产企业、个人与物流企业联系、沟通,促进物流业发展。
篇5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的实施意见》(川府函〔2007〕132号)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业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7〕44号)文件精神,为加快发展我市服务业,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重要意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扩大消费,富民惠民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我市正处于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期,已具备支撑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为此,各级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总体要求。按照市委二届十次全会提出的“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建设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的战略定位和“突出一条主线、加速三化进程、推进四大战略”的总体思路,坚持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并举,促进三次产业紧密结合、互动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增长动力,为城镇化拓展就业空间,为市场化注入发展活力,为产业化提升服务水平,为信息化增强技术支撑,使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力,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业富民的带动力明显提高,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目标。力争在“十一五”时期内,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达到220亿元,人均达到3000元,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50万人以上。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健全,服务设施完善,市场功能齐全,规范化运作,现代化水平较高,辐射力较强的服务业发展网络。
二、发展重点
(一)优先发展为建设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提供动力的生产业
大力提高我市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速度,以现代物流、信息、商务、金融、科技等服务业为着力点,建立互为保障、互为促进的机制,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形成与之配套、为之服务、并引领其发展的生产业体系。
1.强力打造现代物流服务业。坚持“产业立园、特色立园”的发展方向,狠抓西外综合物流园区和南外化工物流园区建设。对园区实行功能分工,以产业招商,以特色招商。围绕龙头企业和关联度高的项目,形成特色产业群,着力打造*物流产业链。统筹规划建设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建立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构建川渝鄂陕结合部物流枢纽。大力发展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生产商参与的分销物流配送、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物流配送和为生产企业提供原辅材料及零部件的配送服务体系。探索与电子商务、会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租赁等新兴行业需求相适应的物流方式,逐步形成一批大中型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专业物流企业。积极引进资金,设立采购配送中心,改造我市相对薄弱的物流配送业。通过对外招商引资或鼓励有条件的大型连锁企业面向社会,采取资源整合、股份合作等形式,打造培育第三方物流龙头型企业,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条。
2.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骨干基础传输网的带宽和传输速率,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及网间互联的要求,建设高水准的集数据、语音、视频服务于一体的大容量、大带宽、多功能、多业务和开放型的城域宽带网络。发展宽带接入服务,到2010年,全市宽带上网用户占整个互联网用户的80%以上。以信息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为重点,推进软件服务。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全社会信息化进程。促进政务公开、公文传送、网上审批、网上办公,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公共信息资源库建设。积极推进传统工业、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城市公用事业、社区和家庭等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2010年,电话普及率达到45%,互联网用户达到25万户以上,邮电通讯业务收入达到25亿元。
3.创新发展商务服务业。将广告会展、法律咨询、信息管理、会计审计、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公共关系服务等发展潜力大的商务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对待,理顺政策管理体制,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全力参加西博会、厦洽会、广交会等国内知名展会,不断创新各类具有行业特色的展会活动,积极承办各种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展览和会议。依托我市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努力培育秦巴地区综合和专业性较高的展会品牌。支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创办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以“民主、协商、公开、公正”的方式运作,促进各类商务服务业从分散经营、盲目竞争到联合经营协调发展。
4.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加快科技评估、研发、推广等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培育一批高中级专业科技人才,逐步形成与一、二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科技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提升本地特色产品科技含量,推动科研成果市场化。
5.有序发展金融保险业。完善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地方性金融机构、保险和证券业协调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争取国内外银行、保险和证券企业在达设立分支机构,完善服务网点,创新服务品种,改善服务质量,提高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加强金融生态建设,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二)大力培育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的消费性和公益业
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的思路,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布局,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着力推进旅游、餐饮、居民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改造升级速度,壮大发展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充分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终端消费服务。
1.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严格实施《*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优化商业资源配置,培育核心商业区,积极引进世界500强流通企业和国内百强企业投资流通业。抓好重点现代零售终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进一步推进特色商业街的打造,形成品牌,扩大规模、增强吸引力和市场带动力。加快农改超步伐,逐步规范乡镇农贸市场,实现农贸市场的全面升级。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流程和新的服务方式进入流通业,按照国家安全卫生、节能环保等方面要求,鼓励发展大众化美容美发店、洗染业、足浴保健业、照相洗印业、修理业以及搬家、保洁、家政服务中介等服务业。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263亿元,年均增长16%;连锁经营销售额实现70亿元,占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的30%以上。
2.优化培育旅游产业。按照建设秦巴地区文化旅游中心的思路,遵循“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构建“一城、两翼、三环、四个优先开发旅游区、七个配套旅游区”,形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集中连线连片,设施配套完善,有吸引力的旅游精品,全力塑造巴山风光、巴人文化、巴山三大品牌和“巴人故里,红色*”的旅游总体形象,大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区(点)和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把*建设成为中国巴人文化及大巴山绿色旅游与红色旅游目的地。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5亿元以上。
3.规范发展社区服务业。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引导企业运用连锁经营方式到城市社区设立居民购物、餐饮、洗染、家政服务等各类便民、利民网点,着力解决居民就近购买放心菜、放心肉等问题;在利用、改造和提升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完善基层回收网络,加强集散市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构建旧货、二手车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力争到2010年在*主城区和条件较好的县市初步完成社区商业建设和改造工作,基本实现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内得到满足;*主城区建成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
4.鼓励发展餐饮住宿业。大力吸收社会资本投资餐饮住宿业,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融资,培育发展餐饮住宿龙头企业,引领餐饮行业快速发展,提高宾馆服务档次和接待能力。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提高大众化餐饮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大众化餐饮的规模、质量和服务水平。力争到2010年全市餐饮住宿业实现销售额38亿元,年均增长20%;建成五星级宾馆1-2家,三星级以上宾馆15家。
5.壮大发展文化体育产业。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构建各具特色的企业、校园、社区、村镇文化。促进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档案事业、地方志事业等全面发展。加强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和多功能开发,到2010年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努力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积极培育以产业集团为骨干、各类中小型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群。加强历史文化和名人文化资源的保护、发掘和利用,加大对经典建筑、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人文化的宣传力度,到2010年文化产业产值达55亿元。加快规划和建设便民健身设施,大力提倡全民健身,引导和培育健身消费,注重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促进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建设为构建秦巴地区商贸物流中心提供支撑的服务业市场体系
抓住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改善地方投资环境和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完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服务业主体培育,大型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打造秦巴地区一级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形成一大批优良商业资本,为服务业发展增强后劲。
1.积极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鼓励服务业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业企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业,积极扶持中小服务企业发展,发挥其在自主创业、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优势。
2.加快建设商品市场。围绕*的特色资源和产业、交通优势,加快培育钢材、石材、五金机电等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加快建设汽车及配件、再生资源、苎麻、畜禽特色农产品等生活资料交易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区大型现代商品专业市场为龙头,县域特色批发市场为骨干,乡镇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城乡互动的秦巴地区商贸中心市场体系。重点培育区域性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型批发骨干市场,确保交易额逐年递增,以此带动*专业市场群的崛起,促进产业发展。加大对市场的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提高商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力,建成区域性的商品交易中心、信息中心、价格中心和结算中心。
(四)努力强化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的农村服务业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建设农村服务业市场网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的良机,扎实开展“万村千乡”、“双百”、“新网”、“千社千品”等市场工程,大力发展“超市+基地”、“超市+加工企业”、“超市+批发市场”等模式,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全面推进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生活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完善边远山区通信网络,加快发展农村通信服务,建立农业信息覆盖网络和协调机制。力争到2010年实现大部分建制村都能上网,移动通信更加普及。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做好农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业发展银行商业化转型,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服务作用。大力发展农村居民服务业,积极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努力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减轻农民负担。
三、支持政策
(一)加强税收扶持
1.对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中介服务业、会展业、涉农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的实施意见》(川府函〔2007〕132号)文件执行。
2.对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仓储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再生资源回收等民生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生业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7〕44号)文件执行。
(二)完善价费政策
1.民生业的动力用电价格按非普工业用电价格执行,照明用电价格逐步与非普工业用电价格并轨。全面清理涉及民生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各种资格认证、考试、培训等收费,并将收费项目及标准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民生业积极推广银行卡,金融部门应逐步降低刷卡费率。
2.生产业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严格按照四川省物价局《关于运用价格政策加快生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川价发〔2007〕167号)文件执行,并逐步实行与工业用水、用气价格并轨;生产业的动力用电与普通工业用电同价格执行并按照国家电价改革进程逐步实现生产业照明用电与普通工业用电价格并轨。引导生产业实行差别化收费,体现优质优价。对生产企业应缴纳的各种资格认证、考试、培训费以及行政事业性费用,其收费标准有浮动幅度的按低限收取,没有浮动幅度的由市物价局提出具体优惠措施。
(三)优惠用地政策
列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生产业项目用地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可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物流企业可利用原有的国有划拨用地依法办理国有土地出让手续,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城市建设征收或使用企业的旧仓储等物流设备的,政府依法给予补偿,并在城市物流规划用地上给予相应安排。
(四)加强资金扶持
鼓励服务业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争创服务品牌,对成功申请中国驰名商标和四川省著名商标的服务企业,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加大对社区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副食品安全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第三方物流、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项目的规划、论证、包装、推介,积极争取中央及省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市、县、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城镇市场体系、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奖励农家店、连锁超市(便民连锁店)覆盖率高、成活率高的服务业主,奖励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税收达到100万元的商贸流通企业。鼓励各类服务企业参加境外展览、展销、商务洽谈活动,市、县、区人民政府按照有关外经贸政策规定对参展费用给予适当支持。
(五)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货款担保体系,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发展服务业。广泛筹集民间资本,采取合作、参股、合并、收购、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兴办服务业。根据《四川省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川办函〔2005〕256号)和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协议规定,鼓励大型流通企业申请和使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加快网络建设、信息平台搭建、物流资源整合、农产品加工、加工基地建设和改造。
(六)优化发展环境
加大“治乱减负”力度,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摊派、赞助、评比等,依法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在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前提下,对连锁经营企业配送车辆特别是生鲜食品配送车辆在城区中小街道给予临时停靠便利,在交通干道和繁华路段非交通高峰时段给予临时停靠便利。卫生部门对取得卫生健康证,连续在餐饮行业工作的员工,在有效期内不再收取卫生知识培训费;餐饮企业员工的卫生健康证可在市内跨区域使用,在市内流动的,1年内不再重复体检。
四、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扎实推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市政府设立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研究拟订全市服务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协调组日常工作由市商务局承担。我市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协调机构,形成市、县、乡镇联动的工作机制。市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工作。
(二)建立运行监测机制
统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服务行业运行监测分析,要按照国际惯例和通行法则,结合*实际创新服务业的统计调查方法,完善统计项目和内容;相关部门要加强行业统计;积极鼓励有关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调查。逐步建立政府、部门和行业统计互为补充的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服务业发展动态,健全服务业发展的信息制度和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为引导市场和政府决策、制订规划、建立考核体系等提供依据。
(三)建立人才保障机制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引进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研发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科技型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流动机制,努力形成人才加速集聚,有序流动的局面,为加快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四)建立工作目标考核机制
篇6
[关键词]农副产品;供应链;农超对接;配送中心;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24-02
1 “新农超对接”的内涵
我国农业分布区域大多比较零散,作业不规模,一些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即使遇到丰收,产品却滞销,或者廉价卖给批发商。农民并没有提高收入,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却日益沉重。原因是我国目前的农副产品流通环节复杂,流通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严重。虽然现在农副产品通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走上市民餐桌依然是销售的主渠道,但“农超对接”是农副产品流通必然的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实行的“农超对接”,是农户和商家(不仅仅指超市)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农超对接的实质就是:首先对我国农副产品供应链进行价值链分析,找出非增值环节;创新流通模式,重新构建农副产品供应链;通过供应链的信息化构建与管理,严格实施农副产品物流环节监控,为市场提供有安全保障的、物美价廉的农副产品。本文将之称为“新农超对接”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副产品无效流通成本过高的问题,也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提供了可视性。
2 我国“农超对接”现状及问题
2.1 农户的认识需要提高,地方政府宣传引导不够
在某些地区,许多农民甚至地方政府,不知道农超对接是什么,更不了解它的重要意义。所以在与当地洽谈对接时,农民和地方官员的反应经常是不冷不热。在一定程度上,这成为农超对接进展较慢的一大原因,这令销售企业负责人非常着急。
2.2 农产品供应链松散脆弱,市场信息不对称
当前占据农产品流通主导地位的是批发市场,而其大多数仅简单地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易场地,功能单一,采供双方基于短期交易,缺乏长期协作。
我国现阶段农产品供应链比较松散而脆弱,其中农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产品数量多,供应分散,缺乏统一标准。供应链中的供应方主要是由数量多、规模小、无差异、较分散的农户组成。供应主体分散使得供应规模较小,无法形成由生产商主导的供应链。供应链的不完善使得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不畅,一方面增加了因盲目生产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使得采购主体不太容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缺乏一个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使得农超对接在全国推广当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3 农产品规模较小,标准制定不足
农民需要的是稳定的销售渠道,据商务部调查,我国有66%的农户认为目前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稳定,希望通过合同收购的农户比例达35%,希望企业收购的农户比重为27%。但由于资金及种植能力有限,单个农户不能够进行更有效地改善。很多农产品生产基地还不具备规模化生产和长年供应的能力,产品缺乏标准化,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难以跟那些农业发达的国家相提并论。另外,由于生产技术粗糙,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使得我们的农产品在质量上也得不到保证。
由于超市采购需要规模,也需要更加有安全保障的农产品来源,因而,从零售业商家的角度,很难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进行直接合作。因此,“农超对接”的推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2.4 专业化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数量少,物流成本高
在传统运营模式中,在送到超市配送中心前,商品损耗一般由供应商承担,卖场里的损耗则由双方共同承担。但在“农超对接”中,由于是基地直接采购,商品在完成交易后才送往配送中心或各门店,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失都得由商家自己承担。所以,尽管当前“农超对接”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但长期来看,控制好损耗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格优势。按照物流运作的规律来看,只有建立在适当地点,拥有适当物流作业能力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才能够更好地平衡运输和仓储成本,发挥农副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包装和加工方面的效益优势,同时,也只有配送中心才更适合承担农副产品信息中枢的重要职责。
3 供应链理念的“新农超对接”模式
3.1 政府加强宏观控制
在现有“农超对接”基础上,针对市场指导下农民种植及销售的盲目性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向农户宣传农超对接,同时政府应出台扶持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设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在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在实际运作中,财政、国土、税务、金融等有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形成政策合力,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推进农超对接。
为了建立起“新农超对接”模式,应考虑以下几项策略:
第一,建立农副产品供应链优化的指标体系,如流通环节数量、价值增值水平、货损率等,以监督、考核和促进各地政府在推动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上的作为程度和业绩水平。
第二,鼓励企业投资兴建面向城市功能的大型配送中心,同时建立基于配送中心实体物流的农副产品信息化网络运营平台。国家应给予优惠政策,加强运作监管。
第三,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监管线,采用RFID和数据库等信息技术,对农副产品流通全程进行跟踪,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
3.2 建立大型配送中心,做好冷链物流
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目前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7千克,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初步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使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针对传统农超对接过程中出现的物流成本过高,货损过多的情况,商家企业必须将商品管理流程向上游延伸,优化配送收货的模式。大型连锁超市与大产地和规模化农村合作社的对接,形成规模化产业链,冷链物流自然摆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自建冷藏仓库、购买冷藏车等成本支出,短期内将给物流配送企业带来一定资金压力,而这部分投入将会通过产品价格提高转嫁消费者;在运输环节,冷藏车市场发展水平较低,缺乏行业规范以致二手冷藏海运货柜甚至敞篷车充斥于农产品的干线运输;在零售环节,卖场、连锁零售终端加工食品冷链柜销售率较高,但农产品冷藏柜销售率较低,二三线城市仍以传统菜市场甚至马路市场为主要零售终端。
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物流配送行业问题,更关系到民生,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非常关键。
3.3 建立农产品供销信息平台
一种是当地政府组织的农超对接的试点,政府会出面邀请农民合作社和超市的采购负责人进行当面对接,另一种就是专业的农超对接的网络服务平台,平台上有很多超市与农民合作社的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农超对接。
平台的对接成功率较高,目前农超对接做得比较好的有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的农超对接服务,该平台有农资和农超服务,其中农超对接服务已经成功地帮助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了农超对接,为超市与农业专业合作社搭建对接平台,疏通渠道,形成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
3.4 推进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化
规模化的销售企业需要有规模化生产企业与之匹配,提高农户的组织水平是做好“农超对接”的关键,这既有利于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又有利于解放劳动力,提高农民的收入,销售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但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农户的组织水平不高、农业合作社等组织规模和能力还比较弱等实际困难,因而更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进行细致有效的指导、协助,从政策、运作上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农产品的供应链更加完善,也使老百姓的菜篮子更加丰富、健康。
据了解,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农超对接”的试点工作进行部署。确定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9家超市作为第一批“农超对接”试点企业。按照部署,2012年,试点企业鲜活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比例达到50%以上。
作为农业职能部门,一方面要支持农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加贴标识,创建品牌;另一方面指导农业专业合作社根据超市的需求,实行统一采购种苗、统一采购和使用农资、统一记载田间档案、统一采收产品、统一检测农药残留。组织超市和连锁企业,提前介入农产品生产,从源头对生产进行指导和服务。
篇7
2009年3月,万山特区(现万山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时,《资源枯竭型城市贵州省万山特区转型规划(2010―2020年)》通过了国家发改委评审和省政府批准,谢桥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正式划入管辖,各项子规划编制工作相继完成,谢桥新城区建设和6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
应该说,这是推进万山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确立,推进转型有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撑;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为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城市基础设施逐步配套,推进转型有硬件载体。按照国家和贵州省有关规划,杭瑞高速、渝怀铁路复线和长沙-贵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铜仁至玉屏城际快速铁路项目和铜仁机场改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万山的交通“瓶颈”问题,为加快万山转型,促进区域对外开放和优势资源开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和一定规模的工业发展基础,使推进转型有了条件支撑。
此外,万山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张家湾汞化工集聚区、张家山新材料集聚区、老山口绿色工业集聚区和下溪资源型工业集聚区为重点的工业基地。拥有原贵州汞矿留下的一批科研技术人才、原贵州汞矿破产关闭后遗留下约50平方公里的矿区面积、10平方公里的工业闲置用地以及3平方公里的厂房用地。通过土地整治、收储以及茶店片区工业园区已规划工业用地,万山工业用地可达到50平方公里,这是黔东地区最大的一片工业用地,将成为促进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全面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支撑条件。
找资金抓项目
“财政资金保运转,项目资金促发展,招商、融资促跨越”。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要以资金和项目作支撑,不然只是纸上谈兵。
找资金是基础。力求建立融资平台,充分发挥万山开源投资有限公司的作用,加大融资力度。争取企业融资,采取B-T模式,通过借助企业资金进行城市建设。向中央争取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支付延长至2020年,向省政府争取从2011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万山转型基地搬迁经费1亿元。在转型基地建设期间,取消地方的项目匹配资金。并向地区争取“地市共建”政策,给予万山异地转型资金和相对应的政策扶持。
抓项目是关键。结合国发〔2007〕38号文件精神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万山特区做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积极向中央和省争取工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林业生态工程、城镇基础设施、交通、社会事业、节能环保、地质灾害等项目。并利用万山自身优势,围绕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
加快工业化发展
要实现工业化发展,万山将依托丰富的钾、锰、汞等优势资源,以万山镇、谢桥、茶店为载体,推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发展化工、新材料、轻工业等产业,壮大工业规模,力争把万山特区建成贵州工业重镇。
“软环境”建设是实施工业强区的第一抓手。建立“一站式”服务体制,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建立“倒逼机制”,要求第一时间内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建立县级领导和部门进入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现场办公制度,为企业提供“24小时随叫随到”的服务。同时极力营造一个“投资无门栏、服务无红灯、部门无关卡、发展无”的投资环境。
“硬环境”建设是实施工业强区的平台。按照“集约节约、规模适度、加快推进、规范发展”的要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重点实施好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为工业发展提供电力、用水、交通保障等要素支撑,构筑“环境磁场”,强化工业运行保障措施。争取适度宽松的土地政策,有效增加工业用地供给,确保项目及时落地。
通过推动产业发展,使万山初步形成汞化工、锰系合金、铝加工、钾化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中药材、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具体做法是:推动和支持现有汞化工企业走兼并重组、技术升级、产品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路子,力争将现有汞化工企业整合为1至2家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汞化工集团,建成全国最大的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汞产品研发中心、全国含汞废弃物处置基地、汞产品交易中心;推进铁合金产业升级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建成两家以上大、中型铁合金企业集团,打造黔东铁合金生产基地;加大锰、磷、钒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依托我省铝资源供应充足的优势,引进加工技术先进、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加工企业落户冶金产业园区,建成黔东铝产业延伸加工基地;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围绕含钾页岩综合开发利用,将钾资源开发及加工利用培育成万山支柱产业;引导和推动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发展农副产品的储藏、保鲜、加工、转化和增值,形成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中药材、室内装饰用品、装备制造业、建材业和纺织服装业等新兴产业。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强化服务管理。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和污染治理力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工业企业“三废”达标排放。继续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组织协调,解决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化解工业企业与周边群众的矛盾纠纷。
推进城镇化建设
要实现万山区成功转型,城市是基础。将谢桥作为万山的新城区,推进异地转型,扩大行政区域范围,把万山作为铜仁市的南部拓展片区融入市区发展,围绕铜仁市“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山水、园林、休闲、旅游”城市的整体定位,构筑城市建设新的框架,不断完善行政中心、商业、金融、居住、旅游服务及文化体育功能,建设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完善城镇发展规划。按照“黔东生态园林新城”、“贵州工业重镇”的总体定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和完善城镇建设规划体系,指导城镇建设有序开展。重点编制完成第三轮《万山区城镇总体规划》、《万山区“十二五”城镇化发展专项规划》和谢桥新城区、万山工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走有特色、集约化、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多样化的城镇发展道路。优化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成以谢桥新城区为中心,以茶店镇、老山口、万山镇为重要节点的城镇带;加快黄道、下溪、敖寨小城镇建设,努力形成梯次明显、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全面破解影响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城镇的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和吸纳能力;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实现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2个百分点;以谢桥新城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城市公园、公共绿地、水系景观建设;完善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农贸市场、公交、通信、学校、医院、体育、文化等社会公益服务设施;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建设;加强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大商品房开发力度,增强政府保障民生的能力。以此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集聚城市商气、人气,着力打造黔东园林新城。
篇8
这次全县建口工作会议,是县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去年全县建口各项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建口工作目标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发扬成绩,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建口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县城建局、国土局、城管局、房管局、城司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讲得很好,希望大家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各乡镇、各部门要协同配合,狠抓落实。会议还隆重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希望先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大家要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全力推进我县建口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就做好今年建口工作,我谈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工作自信心
过去的一年,全县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的工作情况,在刚才五位同志的发言中都作了详细阐述,这里,我就一些亮点工作,用“九个数字”作个归纳。
“一”:高标准编制了一个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北新区城市设计经多次修改完善,已基本定稿,为启动城北新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拉大框架修了两条路。三爪仑大道与高速公路同步建成通车,环城南路已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
“三”:资金筹集超过3个亿。一是积极争取省农发行支持我县城市建设,成功融资1.38亿元,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二是运作土地实现入账两个亿,创历史新高,两项加起来共3.38亿元,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主动作为造了4000亩地。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工程,完成立项4336.5亩,目前已开发新增耕地面积2084.5亩,正在实施开发2252亩,预计今年4月份完工。
“五”:城市建设抓了五个重点工程。一是老城区改造项目,地下综合管线改造、人行道翻新已进入尾声,天然气项目完成了街道主管道铺设。二是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厂已完成了征地、测绘和施工图评审工作,即将开始施工招投标。三是城北防洪堤项目全线铺开,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60%。四是继续实施城区小街小巷硬化工程,改造了16条小街小巷,硬化路面2.3万平方米,沿河景观休闲长廊基本完工,大大改善了城区居民出行条件。五是中心城区广场建设项目基本完工。
“六”:新建了600套民生房。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93套(其中廉租房105套,经济适用房48套,城区棚户区改造140套),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344户(其中新建、重建260户,维修加固84户),以上两项合计637套,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
“七”:建口工作得了七个奖。去年,我县荣获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群策群防十有县”称号,连续两年荣获省政府“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称号;县国土局被评为“全市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先进单位”;县城建局被省住建厅评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城市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县城管局被省住建厅评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评为“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八”:城建项目财政支出8000多万。这个统计口径的项目是由我县自筹资金建设的项目(不包含有上级扶持资金的项目),共支出8800万元,是我县近年来城市建设投入最大的一年。
“九”:报批新增建设用地9000多亩。共经批准用地11个批次,面积9291亩,保障了洪屏电站、昌铜高速、绿色照明产业基地、中部梦幻城等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一年,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最为明显的一年。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市对我们的关心支持,更离不开全县建口系统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在此,向受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向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大家要倍加重视:
一是人民群众对我们建口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里拿今年县两会上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一组数据作个分析,上周,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工作,县人大、县政协交给县政府办理的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共184件,其中,反映关于城市建设方面问题的15件,反映关于城市管理方面问题的36件,反映关于加强土地管理方面问题的10件,反映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问题的6件,加起来共67件,占了总数的36%,超过三分之一,建议提案最能反映民意,说明人民群众对我们建口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倍加重视。
二是土地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我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土地的瓶颈问题,征地难、报地难,保障发展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双重压力日益增大,我们要倍加重视。
三是违法用地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农民违规建房问题日益突出,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违法违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要倍加重视。
二、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切实把握工作主动权
抓城市建设,必须要明确重点,才能找准突破口,牵住“牛鼻子”,才能带动全局,促进发展,重点围绕“怎么建”、“怎么管”、“怎么保障用地”三个方面破题,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一)抓城市建设,要围绕“生钱、用钱、管钱”巧做文章
一是钱怎么来。钱的问题是城市建设最核心的问题。今年城市建设投入将是空前的,据初步测算,至少要保障3.65亿元。这么大的投入,怎么筹,任务艰巨,我想主要还是要牢固树立运作城市的理念,坚持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从以下三块筹集资金,一是抓紧土地出让金清收,二是继续争取市场融资,三是继续适度运作土地,通过这些方法筹集资金,解决城市建设钱怎么来的问题。
二是钱怎么用。有限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要用在急需建设的项目上,这一块主要是明确今年我们城市建设的重点,大家都要主动参与,主动服务,“十个重点项目”:
1、三爪仑大道绿化、亮化、人行道工程,确保3月开工,6月前基本完工;
2、环城南路,八月前建成通车;
3、城南老城区改造,4月前完成人行道改造,9月前完成街面沥青工程;
4、沿河路景观休闲长廊,3月前完工;
5、城北防洪堤,年底前全面完工;
6、全面落实816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4月前全面开工建设;
7、水上公园项目,上半年完成规划设计,下半年开工建设;
8、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4月前开工建设;
9、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9月前完成装饰工程,住院大楼下半年开工建设。
10、教育园区项目,城北小学教学办公综合楼3月开工建设,年底前竣工,城北小学生活区、青少年活动中心9月前开工建设。
三是钱怎么管。城建项目点多面广,资金量大,抓好资金科学、有序、安全管理十分重要。要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不断完善现有招投标办法,坚决杜绝串标、围标和借壳投标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确保能真正招到队伍好、价合理、业绩优、讲信誉的优质施工单位。要加强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实行项目资金财政集中支付,减少资金在中间环节的停留时间,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防止资金被截留、挪用等情况发生,保证项目资金安全。
(二)抓城市管理,要打好“品位提升、市容整治、控违拆违”三场攻坚战
一是“品位提升”攻坚战。一个有鲜明特色的城市,不仅能让生活在城市的市民感到骄傲,也能给外地游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但目前很多城市缺乏特色,“千城一面”,城市设计品味不高,建筑缺少精品点缀,不注重延续历史文脉,这样的城市即使高楼林立,也难以让人记住,难以形成强劲的竞争力。就我县来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山水资源、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应当说具备建设独具特色和魅力城市的潜质,要在“特”字和“精”字上做好文章。一是“特”,,山在城中,水在城中,是半城山色半城河,我们要倍加珍惜大自然赐给的山山水水,城市建设尤其要在“显山露水”上做好文章,树立亲水理念,加强城市水系建设,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中因势融入水的要素,积极创造宜居的亲水环境,使的水更清、山更秀、景更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精”,就是要精益求精、多出精品,特别是要加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打造,这方面也是我们的缺陷和不足,希望相关部门特别是从事城市设计、管理的专业部门进一步增强精品意识,加强学习,拓展视野,努力打造建筑精品,彰显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二是“市容整治”攻坚战。城市工作“三分建,七分管”,抓好建设是基础,搞好管理是关键。我们要以老城区综合改造为契机,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目标,全面开展城市容貌集中整治,全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通过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合理引导夜市摊点、马路市场,实现集中连片规范经营,着力解决城市“脏、乱、差”等突出问题。重点抓好环境卫生、占道经营、店招广告、车辆停放、遮阳篷、建筑垃圾等六项集中整治行动。要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能,通过大力推动“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积极探索小区、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着力提高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三是“控违拆违”攻坚战。遏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是当前一个工作重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一方面,各部门、有关乡镇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强势严管,坚决打击违法建设歪风,通过加大日常巡查,把违法建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建设农民公寓,鼓励农民以组为单位建设农民公寓,既可以提高建筑品位,又能节约土地60%以上。要严格控制“城中村”就地新建和改造住房,引导农户退城进郊,到城郊规划新村建房,既可以缓解“城中村”管理难题,又能空出中心城区土地用于城市建设。
(三)破土地瓶颈,要从“向上争、自己造、向下挤”三方面求突破
一是“向上争”。今年,省政府将对建设用地审批实行“两项改革”:一是实行用地计划指标“三个三分之一”的下达方式,即:国家下达的新增用地指标的三分之一,由省直接下达至县(市、区),三分之一按照原方式下达到各设区市,三分之一作为省级预留,今年市共分配建设用地指标9400亩,其中市本级预留了4000亩,其余5400亩分配至各县市区,分到我们只有300亩,这个数字远远满足不了我们当前发展的需求;第二项改革是实行重大项目用地“报账制”,即在重大项目用地报批时,先由项目所在地安排用地指标、审批供地、实施建设,再由省里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实际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踏勘,符合要求的由省里追补85%用地指标,不符合要求的省里不予追补,也就是说,即使列入了省重点项目,也还有15%的指标要从我们县本级的指标中解决,这样的形势,对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要继续千方百计加大争取力度,确保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少于去年,满足我县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做到不因用地问题影响项目落地。
二是“自己造”。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工作,通过拆旧建新,将农村分散、不便利用的碎块闲置用地进行复垦,整合成为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耕地资源,增加的周转指标优先用于城镇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对去年已立项实施的1495亩“增减挂”项目要抓紧推进,各乡镇要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尽快做好项目区的空地和拆迁工作。同时,继续大力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确保完成土地开发新增耕地1500亩的任务,满足用地需求和耕地占补平衡,
三是“向下挤”。深入开展闲置用地专项清理,对园区企业用地“圈而不建,圈多建少”和长期不能达产达标的情况,要严格落实国家土地政策,进行腾笼换鸟,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清理闲置用地400亩的任务。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切实提升工作执行力
2月17日,在全市建口工作会议上,市政府给我们下达了今年建口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下发了几个责任状,这些都是硬任务,我们一定要确保完成,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要加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确保执行到位。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建口的各项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人民群众十分关注。这个领域涉及范围广、矛盾多,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比较突出。相关责任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进一步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和任务,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集中精力搞建设,齐心协力谋发展,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发改、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管理,统筹协调好项目申报、资金调度等各项工作,确保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要改进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改进作风、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是有效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保证。建口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扑下身子抓工作,埋头苦干抓落实,扎扎实实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将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岗到人,做到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事事有着落。
篇9
一、总体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是沈阳大工业区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工业必然需要大服务作为支撑和配套。当前,沈阳市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进入服务业快速发展阶段。因此,于洪区服务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为工业化服务,为城市化配套的方针,抓住经济发展规律给服务业发展提供的机遇,特别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给服务业发展提供的逆势发展机遇,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优空间,提升形象,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一)明确目标:于洪区服务业发展要发挥优势,错位发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在沈阳西北部建设若干区域性商业中心和物流服务平台,不断提高竞争力,逐渐形成功能齐备,特色鲜明,适应大工业区发展要求的服务业网络体系。2012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80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区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0%左右;人均占有商业网点面积达到2.52平方米,增长0.96平方米。
(二)突出重点:于洪区服务业发展要根据城市郊区特点,突出特色。在产业选择上,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旅游业和科技服务业,重点建设1个科技服务平台即大工业区科技服务平台,4个物流园区,6个物流中心,5个市场集群,8个星级宾馆,10个区域性购物中心或大型超市,18条特色商业街;在区域发展上,要重点建设“一区、两城、四带”,即黄海路中央商务区暨沈阳西部CBD,于洪新城和丁香湖新城,北金廊现代服务业产业带,浑河旅游休闲带,304国道韩国风情休闲带和九龙河休闲观光带。
(三)做优空间:空间是发展的平台。于洪区服务业发展要根据现有基础,梯次推进。在具体空间布局上,大致可以分为核心区、提升区和拓展区。核心区包括三环内的陵东、北陵、北塔、陵西、于洪、迎宾路、城东湖、南阳湖八个街道。这一区域是目前于洪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占地面积118.2平方公里,总人口45.6万人,适合发展为城市化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和为社区居民生活配套等传统服务业。提升区主要包括三环附近的沙岭、造化两大辅城和大兴地区。这一区域占地面积114.3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人,是沈阳大工业区规划发展的工业园区集聚区,适宜发展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现代物流业、专业市场、科技信息和中介服务等产业。拓展区主要包括马三家、平罗两个街道和光辉乡,这一区域占地面积288.4平方公里,总人口9.3万人,是沈阳大工业区规划发展的九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休闲观光产业带,适宜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农业观光旅游业和为农村居民服务的生活服务业。
(四)提升形象:于洪区委抓住沈阳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加速三环内城市化进程,将于洪新城建设成为滨水生态新城;黄海路中央商务区建设成为沈阳西部CBD;陵东地区建设成为总部经济集聚区;以丁香湖为标志的北陵地区建设成为商贸繁荣、环境优美的宜居地区;加快三环以外的两在辅城和中心镇建设,逐步形成区域性商贸中心,提升三环外的城市化配套水平,搭建工业化服务平台。通过城乡一体,共同发展,把于洪区建设成为服务业发达的商贸新区。
二、基本前景
纵观我区地理、环境、人文、资源、政策等方面,我区服务业发展正进入一个黄金阶段。
第一,环境优良,主要从三方面看:
一是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跨国企业及跨国经营得到了迅猛发展,国际间的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急剧加大,对国内服务业的冲击和影响逐步增大。对于国内的服务行业以及服务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外资的大量涌入,必将抢占国内企业已有的大量市场份额,给国内的企业生存带来危机;另一方面,面对危机形势,国内企业必然会调整经营战略,更新经营理念,采取先进手段来应对,这就会提升国内服务行业及服务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二是从国内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国内与国际接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随着国内产业政策的逐步调整和规范,对服务业的投资限制被打破,鼓励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正在出台和落实,必将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是从地区来看。国家陆续出台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沈西工业走廊、近海经济区、沈阳大工业区的建设,这些都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服务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等自身优势,必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第二,优势明显,主要从四方面看: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我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背靠母城,面向广大农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消费群体庞大,具备发展服务业的各种有利条件。
二是土地资源丰富。随着我区城镇建设和村屯改造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置换出大量的土地资源和经营资源,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是基础设施完备。十五期间,我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有线电视,形成了畅通的交通、信息、服务网络。
四是政策环境宽松。我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各项政策,为服务业的发展打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三、重点把握的问题
2009年是金融危机下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机遇年,也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五年规划的第二年,扎实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今年服务业工作目标是: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13.1亿元,增长15.4%,力争完成114.1亿元,增长16.4%;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亿元,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8亿元,增长16%,力争完成58.8亿元,增长20%。为完成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抓住沈阳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而采取的扩大内需措施给服务业提供的机遇,结合于洪区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区服务办的综合协调功能,全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凝心聚力,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全力推进服务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力争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要在重点产业上有所突破。一是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今年要建设大润发等7个区域性商业中心或大型超市,推进迎宾路汽车产业大道等5条特色商业街建设,打造崇山东路总部经济区,发展社区商业,培育五彩新村等商业示范中心。二是稳步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推进李红路综合物流中心、沈阳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陵东钢材物流中心等5个物流基地建设,推进鑫北辰仓储物流项目异地扩建,打造东北最大生活资料仓储物流基地。三是加快市场改造升级。今年对东北汽配市场和塔湾旧机动车交易中心进行改扩建,对新塔湾钢材市场进行搬迁改造,制定金山建材市场和北塔钢材市场改造规划,提升市场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发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引进金融服务机构,加快小额贷款公司筹建进度,争取已批准筹建的五家小额贷款公司上半年全部开业。做好村镇银行前期筹备工作,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满足“三农”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二要在重点区域上有所突破。一是黄海路中央商务区要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放大地铁经济拉动效应,争取家乐福超市年底开业,华润万家商业广场主体竣工;提升黄海路品牌专卖和特色餐饮一条街的整体水平;加快以红旗台物流加工中心为重点的李红路综合物流中心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推进亿峰国际、辽宁瑞孚兴邦等4个汽车4S店建设。二是北金廊现代服务业产业带要加快土地资源整理和开发利用,加快乐山宾馆、乐天商城、龙逸酒店、盛京新都会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于洪新城要提升东部房地产开发和商业设施配套水平,加快北方不锈钢市场、碧桂园凤凰酒店、奉天1929商业街等项目建设速度。四是北陵地区要加快大润发超市、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大现有闲置楼宇招商力度,提高永强农贸市场和装饰材料城等现有市场的管理水平。
三要在项目建设上有所突破。一是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今年要整合楼宇资源和可建设商业用地资源,策划包装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开展一次服务业项目招商会,重点引进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项目、大基地落户于洪。二是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建立项目跟踪责任制,对在谈项目实行专人跟踪商谈,直至正式签约落地。对在建项目要建立服务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力争早竣工、早出形象。加强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的服务业运行分析,及时调查了解运行状态,把握运行趋势,加强与市服务业办的沟通联系,建立互动机制,及时上报信息,确保项目建设顺得推进。三是加大重大项目扶持力度。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服务业项目扶持政策,要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扶持政策,有针对性地对于洪区现有项目进行包装,逐级上报,特别要及时上报新引进的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50强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争取尽可能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四是大力培育服务业领军企业,鼓励企业打造品牌。今年要开展服务业品牌评选活动,推动服务业品牌建设。
篇10
一、正确估价上半年工作,进一步增强保增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力度,着力保增长,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作为保增长的主要抓手,举全区之力加大推进力度,切实加强对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千方百计保持有效投资快速增长。
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按照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创新方法的工作要求,把浓厚氛围作为招商引资的首要任务,年初区委区政府召开的第一个全区性的会议就是招商引资动员会,分解落实招商引资任务,研究并出台了2009年度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把企业密集度高、土地要素瓶颈突出的*、*等地区作为招商的重点区域,配强招商小分队加强对接,区委区政府还专门组团在*和*召开投资环境推介会,现场签约项目8个,协议投资额达6.86亿元。把以商引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突破口,坚持产业招商,充分挖掘信息,加强对接,形成产业捆绑,抱团投资,实现“1+X”的招商效应。上半年全区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共79个,协议投资额18.87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6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
二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的政策机遇,主动与国家、省市等相关部门对接,积极谋划、编报项目向上争取资金。目前,全区共有20个项目列入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累计争取资金4300余万元,名列全市第三。加强项目建设与管理,研究出台了*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加强国家扩大内需国债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三个小组”(新增国家投资项目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和服务小组),健全“四项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标投标制、项目合同管理制、项目工程监理制),完善“五大机制”(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和协调制度、项目工作例会制度、项目建设进度月报制度、项目进度督查难点问题交办制度、项目员制度),保证项目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区政府通过每月的项目工作例会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按一季度抓项目开工,二季度抓项目推进的总体要求,加大力度抓好重点建设项目。上半年全区61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已开工项目51个,开工率为83.61%,同比增长9.25%;31个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3.25亿元,同比增长9.*%,已开工项目18个,开工率为58.1%,同比增长20.4%。扎实推进一批省市重点项目,黄衢南高速*互通至320国道接线工程(双江线*段)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西立交、双港西路、北门街等一大批城市拆迁改造项目的政策处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积极做好国家战略成品油储备库项目对接争取工作。
三是资源要素配置保障有力。科学把握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按照有效整合、科学调度、保证重点、集约利用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着力缓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加强政银合作和银企对接,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服务,有效缓解了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四家政府投资主体今年实现新增融资1.61亿元。加大推进园地开发工作力度,安排垦造耕地项目2万亩,已开工实施耕地1万亩。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浙江林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等签订院地合作协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二)加大企业服务和农民增收工作力度,着力抓转型,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在转型升级中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推进三次产业持续协调发展。
一是工业提升步伐加快。紧紧围绕工业经济“超双百”的目标任务,出台《关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提升工业的目标责任体系。坚持总量扩张、质量提升、服务优化,推动工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业总量不断壮大,上半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2.14亿元,同比增长6.6%,扭转了一季度同比下降13.6%的下滑势头。工业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1-5月实现利税总额3572万元,同比增长11.41%,其中利润总额1906万元,同比增长29.64%。两个工业“主战场”建设加快推进,东港*工业园完成1100亩土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和1300亩土地的征用工作,航埠工业功能区兴航路改造及西入通组织工程主干道完工通车。加大企业技改投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节能降耗。以“企情百宝箱”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三服务”活动,开展企业清费减负专项治理,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涉企行政事业型收费“减免缓停”等政策,加大涉企收费和各类达标评比活动的监督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农业转型成效较好。面对柑桔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和一季度农民收入下降16.1%的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一手抓柑桔销售和品质提升,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出台了柑桔促销政策,连续两次共落实4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柑桔销售奖励,有力地促进了柑桔的销售。以“三疏二改”为重点的柑桔产业品质提升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全区疏树面积近4万亩。出台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26条”政策措施,安排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其中新增补助资金达1000万元,极大地激发农民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全区共调整“三低”桔园8600亩,落实早稻面积3100余亩,新增蔬菜基地面积6355亩,转型发展养殖业农户达到520余户。鲟鱼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总投资2.5亿元的鲟鱼加工中心和国家级标准化养殖中心正式落户我区,现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用地政策处理,预计8月份开工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2家。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区累计流转土地3000多亩,并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航埠镇曹门村成立全市首家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的专业合作社。
三是商贸服务业稳步发展。按照加大投入、改善配套、加强培育的要求,加快推进专业市场的建设和繁荣,浙西五金城、*物资调剂市场一期主体工程等市重点建设项目已基本建成,*柑桔加工贸易城建设进度加快。积极开展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新凤朝装饰材料市场被评为“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灯具市场被评为“省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市场吸引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市场实现营业交易额37.8亿元。家电下乡工作扎实推进,上半年,共销售家电6475台,销售额1262.6万元。“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全区所有乡镇都建有连锁超市,村级连锁超市覆盖率达到59.7%,265个行政村建有放心店。推进社区服务规范化,府山街道办事处“卫生长效保洁服务”被正式列为浙江省街道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积极开展“*区来料加工订单超市”活动,并通过以奖代补等扶持政策,引导和激励我区经纪人积极开展来料加工,上半年新增来料加工村(点)84个,发放加工费6000多万元,实现人均增收2896元。进一步规范提升“农家乐”经营水平,多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上半年,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同比增长26%,营业额近1300万元,同比增长19%。“社区就业超市”工作扎实推进,目前全区已有“社区就业超市”6家,开发就业岗位4000多个。
(三)加大新农村建设和五城联创工作力度,着力优环境,城乡协调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规划调控,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城乡建设。一是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快。以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为抓手,以集中连线联片整治为重点,继续抓好示范村和环境整治村建设,新建“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206个。启动农村联网公路项目建设,全面完成黄茶至大俱源公路改建工程和巨化滨江大桥改建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下山脱贫工作,搬迁农民448人。扎实推进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计划提前一年完成2010年目标。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简化审批程序,发放贴息贷款1865万元,直接受益农户1261户。扎实推进生态区建设,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全面启动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化“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对全区10多家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检测,实施58家规模生猪养殖场治理工程项目。二是五城联创深入推进。继续深入开展社区创卫、市场创卫、城中(郊)村创卫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45个整改问题,顺利通过全国爱卫办组织的创卫技术评估和省爱卫办技术评估交办问题“回头看”检查。加强对马路临时菜场和7个农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市场秩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做好物业小区创卫监督工作。坚持实行“四定、三统、两分、一奖惩”、“日查周比月评”等长效保洁机制。扎实推进“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建设,完善城乡社区“牵手协作”、部门结对帮扶机制,我区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先进区”称号。
(四)加大城乡教育均衡和公共医疗卫生工作力度,着力重民生,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农技110、工业110功能,健全网上技术市场,切实培养有竞争力的科技项目,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抓好*区富民强县行动计划和低残柑桔果实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深化“一校两区”的实践,启动并实施了农村教师宿舍改造、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省农村教育新四项工程,切实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年初通过了省教育强区的复查。认真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龙灯制作、农民画等民间工艺项目,推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开展体育强乡(镇)、城市体育先进街道(社区)和农村“小康体育村”创建工作,提高群众体育工作水平。完成新一轮新农合报销方案调整测算工作,出台并实施了2009年度报销方案,提高了筹资额度和报销比例。加大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力度,提高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筹资水平以及五保户供养标准。稳步推进区人民医院二期改扩建、花园中心卫生院新建医疗综合楼等项目建设,逐步改善城乡卫生服务硬件设施。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工作进展顺利,检查率大幅提升。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扎实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参保平稳有序,上半年共办理新增被征地人员即征即保683人,参保率达100%。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4050”人员再就业105人,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帮扶就业84人。
(五)加大“村情百宝箱”制度推广和公共安全责任制落实工作力度,着力促稳定,和谐社会基础进一步夯实。深化工作领导责任制,全面推行“村情百宝箱”制度,强化基层工作网络和工作规范化建设,确保事项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上半年发生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23%、7%和38%,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开展“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把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区创建纳入到区政府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中,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遏制了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用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行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扎实推进,积极落实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学校督查、社区随访等综合防控措施,全区无暴发疫情出现。重视农村防疫、防汛、防火等公共安全。开展“社区矫正规范年”活动,在全市率先实行“社区矫正承诺”制度。进一步拓展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积极推进“一站式”法律援助,办理法律援助138件。重视公众聚集场所易燃可燃装修材料和重大火灾隐患的消防安全整治,组织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社会稳定得到新加强。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我区被省老龄委评为“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区”称号。与此同时,人民武装、统计、审计、人防、档案、外事、侨务、台务、民族、宗教等工作继续加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总之,在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严峻形势下,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知难而进,真抓实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加快发展面临问题和困难。
一是部分指标完成压力较大。从年初人代会上确定的11项经济指标增速看,除了一产增加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项指标增速达到要求外,其余9项都还没有达到目标要求,特别是外贸出口总额和农民增收工作差距较大,如:上半年,全区进出口总额4417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631万美元,同比下降了13%。从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看,仅有三产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3项指标达到。
二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虽然上半年,区委区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但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再加上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困难等农民减收的因素不断增加,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今年受柑桔市场价格低迷影响,全区柑桔收入减少1.2亿元,造成一季度全区农民现金收入同比下降16.1%,预计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534元,同比下降4.0%。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要完成增长7%的目标,难度较大。
三是企业经营仍然困难。从效益上看:1-5月,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十一项经济考核指标得分220.42分,比去年同期低26.59分,列全市第5。部分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扣除亿元企业利润后其他规模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18万元,同比亏损1095万元。从融资来看:上半年贷款多集中在政府性投资项目、国资公司和几家大企业上,一些小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等原因,融资依然困难,贷款增幅增加不大,资金紧张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生产能力的完全释放。
四是收支平衡压力增大。一方面今年减收因素异常突出,如:国家实行以减税增支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免征个人利息所得税等政策措施,直接导致财政收入增幅趋缓;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刚性增强,二季度全区财政支出2.7亿元,同比增长52.0%,增支9000多万元,特别是随着公务员津补贴规范、义务教育绩效工资的实施,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保重点、保民生的增支因素较多,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
五是招商引资工作不容乐观。虽然上半年,全区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都有较大增长,但项目资金到位缓慢,上半年已到位资金1.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3.1亿元的12.2%,滞后时间进度37.8%。虽然两个主战场新签约项目大多数交付定金,但是开工建设的项目不多、项目到位资金偏少。虽然一些单位招商引资任务完成较好,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认识还不到位,畏难思想严重,存在等待观望心理,缺乏招商主动性。从工业实际到位投资来看,上半年有46个单位完成比例不到20%占77.9%,其中有23个单位完成比例为0,占38.9%。
六是社会稳定面临新的压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快,就业需求不断增加,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维稳工作压力增加,去省赴京越级上访和集体访有上升趋势,土地、社保及特殊群体利益诉求类量增多,协调难度加大。各类突发事件、安全生产以及自然灾害等安全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压力加大。政府自身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够。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 上一篇:高质量庭院经济实施方案
- 下一篇:高级农业合作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