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制造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制造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绿色理念;机械设计制造;绿色发展

一、绿色理念阐述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三五时期的基本理念之一。绿色理念就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

二、机械设计制造绿色理念的优势分析

绿色机械设计和制造理念相对于传统机械设计制造理念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目前我国正在加大对绿色机械设计制造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自然生态设计、绿色环境意识设计等,目的在于对自然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机械产品能够满足可回收、再利用的目的,这也是绿色机械设计理念提出的最新要求。

传统机械设计制造都是以产品性能、勖为基准,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然后再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实现产品生产,但是这一设计理念不仅造成设计制造周期家常,同时也加大了产品生产装卸的难度,有些产品报废后还不能回收,大量资源和能源也被迫浪费,污染了周围环境。

与传统机械设计制造相比,绿色机械设计制造理念优势在于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保护性、原材料合理选择性等,不仅发挥传统设计理念中的优势,还能够降低原材料的损耗、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三、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的重要性

详细来说,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的重要性主要包括:

第一,提升机械设计制造的环保性。如果机械设计制造没有充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那么生产的产品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虽然我国科技水平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与预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部分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该问题。将绿色理念融入到机械设计制造领域能够综合全面考虑环境污染问题,将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因素排除,提升机械设计制造的环保性。

第二,提高废弃绿色机械产品的可回收率。机械产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但是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产品换代也在不断提升,导致废弃产品量与日俱增,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如果机械产品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设计和制造,那么废弃品再利用率比较低,但是在绿色理念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产生的废弃产品能够进行二次回收,环境污染也比较少,实现资源二次利用,降低了废弃机械产品对环境的危害。

四、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绿色理念融入到机械设计制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认为更好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对策主要包括:

(一)设计方案中应用绿色理念

在机械绿色设计制造中,可拆卸性设计、模块化设计和生命周期设计是目前比较常见的设计技术。可拆卸性设计优势在于后期产品维护方面,可以通过拆卸来提升产品后期维护的便利性,但是前提条件是产品可以正常使用。模块化设计优势在于将产品分为多个模块,并形成一个新的系统,不同模块拥有不同的功能,每个零件在产品废弃后都可以再利用,并且每个零件都可以随时更换来提升产品性能。生命周期设计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来完成设计,可以根据产品特点选择最为适宜的绿色方案,降低产品污染,提升材料可利用率。

(二)选择使用绿色环保的制造材料

绿色理念融入到机械设计制造方面首先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确保其绿色环保,同时还要对材料的安全性、经济学、相容性等进行考虑。传统机械制造使用的贡等化学物质会污染环境,材料可回收率也比较低,所以绿色机械设计制造应该提高材料选择的合理性、科学性,从设计源头应用绿色理念。首先需要考虑材料的实用性,满足制造产品的性能,比如材料是否抗冲击、耐高温等,不能选择对人体有伤害的原材料;其次需要采用有效措施加强对绿色材料的科学管理,进行合理科学分类并管理,严格审核材料的性能,加强对生产过后产生的废弃品进行合理回收,最大限度提高原材料的使用价值。

(三)提高绿色理念配套措施的应用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应该将绿色理念融入到每个参与机械设计制造的个体,加强设计理念的推动作用,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外一方面,国家政策支持是行业发展的重大动力,所以应该制定一系列可持续发展制度,提倡绿色设计理念,加强社会监督作用,增强制造业透明度。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机械设计制造的重要推动力,所以需要提高科技创新力,有效使用先进技术,实现机械设计制造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绿色产品设计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产品的环境属性,包括可持续性、可循环使用性、可维护性等,将绿色设计作为产品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资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及相关零部件的重复使用率。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应该对设计者提出更高要求,保证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在产品可拆卸性设计方面,机械产品是由多个部分共同组合而成,保证产品相关零件可以顺利拆卸,零部件不会受到任何损坏,提高材料的利用价值。可回收性也是绿色设计理念中的重要内容,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资源的使用,保证产品在废弃后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五)实施绿色机械设计制造的措施

绿色机械设计制造最终还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支持,我国应该加强绿色机械教育建设,提供相应配套措施推动其发展。比如可以在高校中增加绿色机械课程,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绿色产品设计和制造中。另外一方面,企业也是绿色机械设计制造的重要推动力量,所以应该鼓励广大企业引入绿色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层面综合考虑设计理念。

篇2

1.1提高对绿色设计理念的支持力度要想真正的将绿色理念应用到机械设计制造生产过程中,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就,仅仅凭借技术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增加对绿色设计理念的支持力度。例如,政府可以首先制定并且颁布一些大力使用绿色设计理念的法律法规,要求各个机械企业必须要将绿色设计理念真正的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然后政府也可以通过各种新型媒体来不断的宣传绿色设计理念,进而渐渐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另外,企业应该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企业的监督政策,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并且定期对企业的生产进行监督,如果发现违法的现象必须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另外,企业还必须要加大对绿色生产的投资力度,聘请部分优秀的机械设计制造专家定期对企业的设计者进行培训,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进而更好的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生产过程中。

1.2绿色机械生产决定了材料的选择众所周知的是,材料的选择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就要求企业在生产之前必须要选择绿色并且环保的原料。选择绿色环保的原料不仅仅可以增加产品的性能,而且能大大的降低废弃产品对环境的危害,同时,还能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在生产过程中选择绿色环保的原料对于我国资源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材料的选取。

2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机械设计制造中的重要性

2.1有利于从源头上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我们知道设计是生产产品的源头,要想真正的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就必须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由于我国科技水平较其他发达国家比较落后,因此,许多机械企业到目前为止仍然采用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这种方法只是一味的注重经济上的收益,而忽略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而绿色设计理念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绿色设计理念要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原料,而且要尽量使用可以回收利用的原料,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产品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同时,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还可以大大的增加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而较少了资源的浪费。

2.2重新认识了废弃机械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各种机械产品渐渐的出现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机械产品的废弃率也大大的增加,从而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我们知道利用传统的方法生产的机械产品不仅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产品废弃之后很难再回收利用。而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机械设计生产过程中,不仅仅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节省大量的资源,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废弃机械产品的利用率,进而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应用绿色设计理念反应了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发展的趋势,提高了我国机械行业的竞争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

3小结

篇3

[关键词] 自主品牌 国际市场 绿色营销

随着国际消费者对绿色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各国政府对环保节能的不断重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绿色营销的重要性日渐突显。

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绿色营销的重要性

1.满足国际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环保运动的展开,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购买和使用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汽车制造使用的氟利昂破坏臭氧层,铅基涂料造成铅污染,油漆溶剂的散逸造成污染等;汽车噪声污染;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空气;汽车报废对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国际汽车消费者开始关注汽车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开始自觉购买可再生资源制造的汽车,使用环保节能或可回收利用的绿色汽车。中国汽车只有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满足国际消费者新的需求,才能在国际市场中不断扩大销售量。

2.赢得国际竞争优势

基于对国际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国际汽车业开始投巨资开发、生产“绿色汽车”。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新车上安装的催化转换器,能减少96%的一氧化碳和76%的氧化物的排放;德国BMW汽车公司推出全塑外壳轿车,报废时可l00%回收处理。日本的大发公司、三菱公司、德国的汽车公司和美国的汽车公司正在研究超级汽车。“超级汽车”大量使用由碳、玻璃或特制塑料等复合纤维材料,采用体积小、效率高、污染小的内燃机,采用超流线型设计,每100公里的耗油仅1.6公升。美国克莱斯勒公司还通过革新生产工艺,将生产过程中消耗臭氧的含氟烃使用量降低37%。面对国际市场“绿色汽车”的激烈竞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积极开发“绿色技术”,获得国际核心竞争力。

3.减少国际营销风险

各国纷纷制定法规限制汽车废气的排放。德国政府要求在2005年前把汽车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至少降低25%。美国国利福尼亚州规定,2003年在该州出售的汽车中无污染的汽车要达到10%。美国已有9个州仿此立法。日本实施“生态站2000年”计划,以此推动低公害汽车的使用。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汽车环保的标准会不断提高,进而形成绿色壁垒。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营销只有适应这些法规要求,才能减少国际法律环境带来的风险。

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绿色营销的障碍

1.汽车燃油利用率低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燃油的能源利用率仅为10.3%,发动机百公里耗油设计值比发达国家高出20%,单车能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2.小排量汽车比例小

近几年,国外小排量车增多,而我国却逐年下降,微型车占当年新车型的比例由1996年的34.8%降至2005年的22.7%,2006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同时国产小排量汽车车速慢、动力不足、制造质量不高等技术问题也是影响发展的因素。

3.环境污染严重

因为设计和制造技术跟不上,导致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低,发动机、轮胎、喇叭等绿色设计能力不足,造成单车能耗大,噪声大,加上材料使用及废物再利用等方面问题,使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三、我国汽车海外市场绿色营销的对策

1.塑造绿色企业形象

进行环保形象宣传,宣传的内容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经营理念,同时,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事业,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

2.绿色汽车战略

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小排量、低耗油和新能源汽车。提升小排量汽车的份额。对于我国定位于中高档汽车的企业,产品可以向下延伸生产高品质小排量汽车。对于普通型和经济型轿车生产企业,要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增加现有产品的品种和规格,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对于SUV、 MPV、大排量轿车和高能耗重型载货车的生产企业,必须进行产品改良,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多元化战略,以降低限制排量。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最新发展趋势,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优势,开发并生产非石油能源汽车、电动车或混合动力汽车。

3.重视绿色汽车的研发和设计

绿色研发就是从未来着手构思、开发和制造新产品,以便在产品的使用寿命结束时,其中一些部件可以翻新和重复使用,另一些可以被安全地处理掉。绿色设计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价值,除包括产品所需的功能外,还包括产品的可生产性、可装配性、可测试性、可维修性、可运输性、可循环利用性和环境友好性。汽车生产企业应积极采用新型车用材料,努力在设计阶段就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

4.推行汽车清洁生产

汽车清洁生产的内容有四个方面:(1)运用清洁的能源,提高现有能源利用效率,加速开发可再生新能源;(2)运用清洁的物料资源,清洁地使用原辅材料,提高利用率,加速汽车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替代技术的应用;(3)运用清洁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在汽车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自动化控制、生产过程的现场管理方面,尽量采用循环利用、再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4)制造清洁的产品,改善汽车使用过程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危害,使汽车失去使用功能后易于回收、再生、复用等。

参考文献:

[1]温力虎:绿色营销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1

[2]雷银生:绿色营销是汽车生产企业的必由之路[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09)

篇4

    在机械制造产业发展与环境相冲突的大背景下,为了防止机械制造产业继续粗狂式发展,给环境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是绿色理念的战略含义。绿色理念(greenconceptions)的核心含义是一种“健康、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原则,或者是一种发展途径,健康、和谐是绿色理念的表现形式,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理念的发展模式,绿色理念引入机械制造工艺能够体现环境的重要性,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我国现在自然环境状况较差,许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空气质量较差,我国的“雾霾”现象困扰着许多的城市,而且也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威胁,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绿色理念在制造产业中的应用,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工艺(manufacturingtechnology)实质是指的是各种各样的机械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而且其中有很多的技术手段和先进设备的参与,才能够使其更加完善和完整。我国的机械制造工艺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传统的机械制造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尤其是其与环境的冲突,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绿色理念被引入机械制造工艺中。只有形成科学、绿色的发展模式,我国机械制造工艺才能够有更大程度地提高,创造更大的价值,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2绿色理念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与体现

    现在我国的机械制造工艺已经开始应用绿色理念,在选材、工艺和处理上都有绿色理念的体现。

    2.1绿色材料和能源的选用

    随着越来越多新型材料被研制和应用,在如今的机械制造工艺的选材也非常讲究,选材要使用可再生、污染小,而且要满足机械制造工艺的使用需求,材料也要与环境相互协调。现在机械制造工艺的选材都会秉承一下三点原则。首先,优先选择可再生的材料,材料能够被回收再利用,注重可循环发展,充分利用材料。其次,更多的采用原材料丰富,生产成本低的材料,避免使用价格昂贵,并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材料。最后,不采用有毒或者有放射性的材料,选择的材料与环境兼容性好,对人身体没有伤害。

    2.2研发和使用绿色加工工艺

    绿色理念不仅仅是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在绿色加工工艺的研发和使用上也是其自身体现的重要部分。如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切削工艺,传统的切削工艺的切削液对环境污染较大,对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危害,不能够满足绿色理念的要求。符合绿色理念的切削工艺,并且受到广泛认可的切削方式是绿色湿式切削法,这项工艺采用新型的切削液,并且切削液污染小,废液净化处理较为容易。一方面能够减少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这种绿色切削方式的适用性广泛,经济型强。

    2.3仿真技术的应用

    绿色理念的另一层含义还体现在,减少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上,机械制造工艺中的每一项技术都需要多次实验,来验证结果的可行性,以往的实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现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如matlab仿真技术的应用,这不仅减少了资本的投入,还减少了废料的产生。

篇5

[关键词]收益共享;产品的绿色度;契约;绿色供应链协调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14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者除对生活水平的追求外,也意识到生活环境的重要性。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基础上,绿色供应链模式产生了。[1]为使得其所管辖的企业重视绿色供应链问题,世界各国以及许多地区都出台保护环境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如何有效提高供应链绩效,为社会提供环保节能的绿色产品,成为供应链结点企业,包括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以及供应链下游的分销商和零售商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2]由此,本文对绿色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收益共享契约进行设计,使其能够协调供应链,达到整体及各方利润最大化,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的。

自绿色供应链的概念被提出至今,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其从各个方面展开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研究对于绿色供应链的各种研究成果,通过总结可以了解到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对绿色供应链有效驱动因素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管理障碍因素的研究 [3]、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相比的成本问题研究[4]、绿色供应链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其与制造商之间的博弈模型[5]以及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型[6]等方面,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相关文献均是对绿色供应链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文献不多。用契约来协调供应链在供应链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用契约协调绿色供应链,使供应链达到协调,总体及各方利润均达到最大化方面的研究较少。另外,如何表示绿色产品,用产品的绿色度来描述绿色产品,而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产品的绿色度会直接影响市场需求。目前的研究中没有考虑产品绿色度对需求的影响,已经不能真实地体现现代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心理了,大家更希望买到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产品。本文综合考虑产品价格、零售商利润加成和产品绿色度等因素,建立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模型,进而设计收益共享契约协调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系统。希望利用本文能够为供应链节点企业进行绿色供应链活动提供决策参考。

2绿色供应链基本模型建立及符号

本文考虑的绿色供应链模型中包含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两个结点企业。市场中包含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一种是普通产品;另一种是绿色产品。市场的需求受市场总规模、产品的绿色度和产品价格三个因素共同影响。消费者消费时,会结合考虑价格和绿色度两个因素。在实际的市场运行中“物美价廉”的产品,即绿色度高、价格低的产品,必然占用最大的市场份额。本出如下假设。

5结论

我国的供应链节点企业间成员合作问题,是本文考虑的焦点。综合考虑绿色产品绿色度、产品价格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建立两个节点企业的绿色供应链模型。同时利用收益共享契约协调绿色供应链,楣α唇诘闫笠档穆躺供应链管理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发现:在供应链集中控制模型中产品绿色度要高于其分散状态。在管理实践中,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协调绿色供应链,达到双方及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并实现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绿色度更高的绿色产品。本文所研究的绿色供应链模型是以双方信息完全为基础的,下一步可以考虑绿色供应链中不完全信息的情况。这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刘明绿色供应链核心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与协调策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3]朱庆华,窦一杰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6):86-95

[4]Ghosh D,Shah J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reening Policies Across Supply Chain Struc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2,135(2)

篇6

低碳经济,是人类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在时代大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气候变化这一全球重大问题而产生的。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涨、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个必须要面对的严峻问题。针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各国都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并已经开始了采取相关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其中,低碳经济是各国在解决气候问题变化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低碳经济,其内涵包括了三个方面———碳排放量的减少、提高碳的生产力和低碳经济自身的阶段性。低碳经济所要应对的主要目标,是应对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效应,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手段、加强污染排放处理和管理手段,减少碳的排放。低碳经济的衡量,是通过每个单位碳的排放量所生产的GDP总量来衡量的。在当前一个时期,低碳经济的发展,有两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在能源消费方面,碳的排放量要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其次,在保证正常发展的提前下,使碳的消耗不断下降,而碳的利用率则要不断提升。简而言之,低碳经济,就是以科技带动发展,在保证社会供给量充足的前提下,碳排放不断下降、碳的生产力稳步提升的一个过程。

2企业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性

在未来,发展低碳经济,必将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以保证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更应该重视低碳经济对于企业集团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当中,融入了绿色供应链的管理,不仅仅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在社会的生态效益方面,也能起到积极作用。企业发展中,解决好经济活动中,污染环境、资源浪费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自身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力。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对于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能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解决当前时期我国经济的增长,依旧存在的能耗高、污染大的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企业要想进一步的发展,首先要在社会和消费者当中,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做好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助于企业承担好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的塑造,有着积极作用。如福建南平铝业有限公司进行环保节能电解铝技改项目建设,其中环保设施投资3000多万元。实践证明,电解铝技术改造环保效果十分明显,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各项指标均达标排放,实现了增产减污。公司先后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并获得国家级绿色社区称号。绿色供应链的实施,需要企业深刻认识节能减排的在绿色供应链中的意义。企业要建设绿色供应链,首先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正如该公司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所取得成效,与企业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有密切关系。长期以来,该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造福社会作为公司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负责制为核心的环保管理体系,同时确定了走“依托技术进步,防治并行,实现清洁生产”的路子,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最低限度地削减“三废”的产生,同时变废为宝,实现污染物利用的最大化,在环境效益、经济上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3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实现所涉及的问题

绿色供应链的建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企业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因为供应链的建设发展,往往涉及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绿色供应链的建立,在制造行业中,涉及着很多方面。首先是绿色供应链的目标,企业要在实现供应链对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寻求企业经济的最大化,绿色供应链管理,要在减少污染、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垃圾处理等方面,有所作为。在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建设中,还要考虑绿色供应链的产出和运作流程。绿色供应链的产出,概括为一个产品———绿色产品,供应链的产出,是否达到了标准要求,取决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落实情况。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的运作,包括了企业产品生产流程涉及的方方面面。绿色供应链的整体运作中,企业要关心产品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和环境的友好度、生产所需要的资源等等。该公司在绿色产业链的建设中,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创新。作为省一家典型的高耗能资源利用型大企业,是省工业企业的耗能大户。近几年,公司投资十多亿元进行了240KA大型预焙槽及铝加工等一系列大规模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形成了年产7.5万吨电解铝、15万吨铝铸造、10万吨铝型材、5万吨板带材、100万平米氟碳铝材等生产能力,以项目技术改造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打造好绿色产业链,使该公司成为国家环保局公布的第一批符合环保规定的电解铝企业。

4在低碳经济下,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转变

在低碳经济下,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克服这些差异,从传统供应链管理中,转变成为绿色供应链的管理,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三方面的努力。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将其中可借鉴的部分,借鉴过来,为我所用。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构建中,政府可以颁布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落实。政府在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可以对表现优异的企业,进行奖励,提高企业对绿色供应链构建的积极性。对于企业自身来说,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认识,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规模、所拥有的资源,稳步实施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企业建设中,从企业节能减排开始做起,对企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等,进行处理。该公司现有的烟尘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噪声等各项环保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使厂区、生活区及附近大气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的建设中,不能仅仅以供应链建设为目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巩固好企业产品的上下游关系,实现绿色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共赢的目标。

5结束语

篇7

关键词: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是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一大批技术能手和大国工匠,并能够适应现代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职业技能大赛是展现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窗口,现已纳入对高职院校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能够引领专业建设方向、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内容优化、推动高职院校转本技能考核改革。本文以机电一体化项目技能大赛为例,其能够培养扎实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人才。

一、浅析机电一体化项目技能大赛发展趋势

(一)专业技能覆盖广、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大赛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时,专业技能考核面较窄,随着每年的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同时适应现代产业转型迫切需要的综合技术技能人才现状,现今的机电一体化项目职业技能大赛涵盖了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多专业的专项技术。涉及如机械设备装配技术、电气与气动技术、传感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工业总线技术等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在技能大赛中,各专业技术紧密结合并要求较高的核心技术技能,需要参赛选手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专业技术技能;也需要选手在限定的竞赛时间内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技能大赛考核评价客观细节化。分析职业技能大赛考核评分标准,竞赛考核评价结果公平公正。以笔者指导过的技能大赛为例,评分标准不够明确,大赛考核评价有主观意向。如,参赛选手完成任务但设备未完全按要求动作或未运行时,裁判评分时按设备动作效果或选手编制程序的情况进行赋分,易形成主观分。每年技能大赛参赛队伍众多,若无客观细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裁判评分耗时耗力,也会影响各参赛队之间的公平公正性。现技能大赛以世界技能大赛为标准,考核评分规则做到客观化,评分标准细节化。例如裁判按评分细则:按下某按钮,应有相应执行动作或指示,若有对应情形则按相应分值赋分,若无相应情形则不赋分。大赛考核评分细则蕴含专业核心技能评价要素,考核要点依据重要性进行赋分,同时有的考核要点赋值甚至到0.1分,考核细化全面,能客观全面有效的反映选手完成任务情况,更能反映技能大赛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化。(三)心理技能凸显重要作用。职业技能大赛不仅是参赛选手专业技能比拼,更是参赛选手心理素质技能的较量[1]。职业技能大赛已体现需要选手有较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叶百胜(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才能适应激烈的赛场竞争。参赛选手经过长期的重复训练之后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若比赛任务书有变化时,选手心理产生波动直接影响比赛结果。例如,某年机电一体化项目技能大赛,选手按照常规竞赛模式训练只装配颗粒上料单元和加盖拧盖单元,实际比赛时有6轴机器人单元需要装配,多数参赛团队未能过心理关没有完成该单元装配,实际上选手在冷静情况下是能按时完成任务。又如,选手日常训练时只使用NPN型传感器接线,但在比赛时提供PNP型传感器和中间继电器,参赛队员未训练过此时会无从下手,心理就会发生变化影响任务顺利进行,这就需要选手冷静思考并运用平时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应变这些变化。因此过硬的心理技能也是决定技能大赛成绩的重要因素。(四)绿色智能制造成为新潮流。传统的职业技能大赛一般未把耗材使用情况纳入到考核内容,参赛选手使用耗材不受限制,最后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在技能大赛考核中,裁判评判机电设备执行动作的准确性,未考虑控制系统设计的智能性。参赛队伍按时完成任务但在竞赛任务中未能体现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理念。为适应工业制造新趋势,施耐德电气提出,“绿色智能制造”理念,并不是简单的概念叠加,而是希望把两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能源和工艺效率优化上的互相促进[2]。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成为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趋势和新潮流[3],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能体现绿色智能制造新潮流。在一些技能竞赛绿色制造考核中,电缆、气管等耗材使用情况纳入考核内容,选手在完成电路接线和气管连接等基础任务后,对各参赛队剩余耗材进行称重评分,未完成基础任务的队伍该绿色制造考核部分不得分。智能制造是未来技能大赛的主要发展方向,为顺应新的发展趋势,技能大赛考核评价体系仅依据参赛队伍完成任务流程情况赋分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把优化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作为考核内容。

二、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一)将大赛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中,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与大赛项目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课时。教学过程中对大赛项目进行分解、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即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大赛项目融合,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实用的技能[4]。以三向公司SX-815Q机电一体化设备为教学载体,选择合理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安装、编程、调试等教学。根据竞赛考核项目设计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学习内容,如下表1所示。(二)运用职业技能评价模式,革新课程考核。传统的课程考核内容有上课签到、课后作业、实践操作、理论测试等。注重学生理论测试成绩,未能有效的反映学生机电一体化设备实操技能水平,同时传统的实践操作考核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编制程序和设备运行情况赋分,未能客观全面考查学生专业技能水平。针对传统的考核方式,在改革课程考核中,要突出实践操作考核的重要性。依据课程专业核心技能点与技能大赛考核评价标准制订实操考核标准表,以机电一体化项目颗粒上料单元单站考核为例,设计实操考核评价表,如下表2所示。如何高效使用实操考核评价表,让课程考核改革真正落地,需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决定。一是依据项目的难易程度,考核时间设置30分钟或45分钟、个人考核或两人团队协作考核方式等进行组合。二是在学生水平能力层次不一的情况下,依据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分为基础技能考核、提升技能考核级别。运用课程考核评价结果可作为选拔职业技能大赛选手的重要依据。(三)模拟大赛情境,强化心理技能训练。职业院校的学生从高考、单招、中职、社会人员等多途径入学,缺乏自信、学习主动性不强,当碰到难题时,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不主动积极寻找途径解决。因此,需要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培养心理自信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上课“轻松”感受不到压力,所以在课程考核中,特别是在实操考核中,模拟大赛情境,严格按照实操考核表执行,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实操考核情境。在学生知晓考核情况后,教师在布置平时的实操任务时,能够让学生有适度的紧张感,让他们真正的“动”起来,这样心理技能的训练内化于实践与考核中。心理技能训练必须要长期化、专门化和科学化,才能形成稳固的良好心理素质[5]。(四)绿色智能制造理念,深入课程实践。当前一场以“智能、低碳、绿色”为特征的新技术创新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正在加速融合[6],绿色智能制造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如何把绿色智能制造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之中?一是严格管理耗材使用,在实施实操任务时,指导教师应加强对电缆、气管等耗材的合理分配,从源头上杜绝耗材任意浪费现象;二是运用技能竞赛规则,在绿色制造考核时,把分配的耗材使用情况纳入考核评价表;三是鼓励创新控制技术,优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控制设计,节省生产时间、提高效率实现智能制造。

三、结束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交流、竞技的重要平台,不仅能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技能人才,更能驱动职业教育教学革新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融入技能大赛的元素,让人人能成为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为现代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宇容.高职职业技能大赛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培育研究[J].高教学刊,2018(22).

[2]庞邢健.庞邢健:以绿色智能制造助力中国制造“能源+数字化”双转型[J].今日制造与升级,2020(3).

[3]齐美娟.绿色制造成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趋势和新潮流[J].中国国情国力.2019(12).

[4]魏国莲.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与教学融合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

[5]华欣欣.世界技能大赛新视角——心理技能训练成现代技能训练发展必然趋势[J].职业,2013(33).

篇8

关键词:绿色创新;中小制造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31

目前,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环境规制压力的不断加大和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日益觉醒,以创新的方式协调企业发展和环境责任之间的矛盾,被认为是企业的策略选择。企业环境创新(又称为绿色创新、生态创新),是对企业所开展的一系列有助于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的创新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企业为避免和减少环境损害而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以及实施新的或改进了的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制度等。环境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革新活动。中小制造企业作为一类特殊的企业群体,在制造业企业总数中占有99%的比例。推进该类企业开展环境创新活动,不仅有助于我国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还与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相一致。

1绿色创新的概念

绿色创新(又称为绿色创新、生态创新或可持续创新)是近年来广为提及的一个新概念,它可以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Fussler和James(1996)在其《绿色创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突破体系》一书中提到该词。在随后的文章中,James(1997)将绿色创新定义为一种大幅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给客户和企业带来价值的产品和工艺的创新活动。此后,不少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绿色创新进行了界定,如Klemmer等(1999)将那些导致生态公平改进的一类创新归属于绿色创新;Clayton等(1999)指出,绿色创新通过开展消耗更少资源、产生更少废物和制造更少环境损害的活动,来降低企业对环境的影响。Rennings(2000)、Halila和Rundquist(2011)均认为,绿色创新这一概念可用来将对环境有益和有助于环境持续发展的创新活动从一般创新活动中区别出来。

20世纪初以来,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及其后来者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绿色创新与熊彼特提出的技术创新相比有两点不同:第一,它是有特定内涵和指向的创新活动,它强调的是能够减少环境影响、降低外部环境成本的创新;其二,绿色创新的外延较为广泛,它不仅包括产品、工艺、营销方式和组织创新,还包括社会和体制结构的创新。

2绿色创新的驱动力因素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绿色创新不同于一般性的创新活动,它具有双重外部性,即知识溢出正外部性和环境危害减少正外部性,由此导致投资意愿的不足。这两种外部性相互作用导致的市场失灵,使得通过政策介入以驱动绿色创新活动变得异常重要。

除环境规制以外,学者们还关注了企业绿色创新的其他驱动力因素(技术推动、需求拉动、企业特定因素等),主要有以下结论:(1)关于市场需求拉动因素,Kammerer(2009)引入了市场营销中使用的“顾客利益”概念,并发现了它在绿色创新中的关键作用;Jens Horbach等(2012)的研究发现,需求因素对于所有类型的绿色创新均有重要性,尤其对于能源消耗方面的创新作用明显;由于环境友好产品定价较高,部分学者对市场需求因素的驱动力度表示怀疑。(2)关于技术推动因素,学者们一致认同,知识资源和技术能力对于绿色创新的驱动作用明显,包括企业的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和与外界的知识联系等。(3)关于企业特定因素,学者们的观点有一定争议。Jens Horbach等(2012)在考察不同类型的绿色创新活动的决定因素时,强调了环境管理w系、知识转让机制和网络联系等企业特定因素。Johnstone和Labonne (2006) 也突出了环境管理体系和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框架的重要性。S. Sinan Erzurumlu等(2013)强调了企业R&D和资本强度等经营性驱动因素。Angela Triguero等(2013)从供应方角度,提出了成本节约因素。

综上可以看出,绿色创新的驱动力包括外部因素和内因素,学者们对于外部因素(市场和管制因素)的观点较为一致,而对于内部因素或供应方因素则持有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只强调技术因素,其他学者则较为全面地考虑了企业内部因素对绿色创新的驱动力作用。

国内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激励,例如政府R&D资助刺激了企业R&D支出,但激励的程度并不大;与“波特假说”的观点不一致,管理者环境关切是企业环境创新战略采纳的决定性因素,环境规制和利益相关者压力和环境创新战略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李勃昕等(2013)发现,我国工业行业研究与开发效率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R&D产出效率呈倒“U”型关系,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反而不利于工业行业R&D产出效率的提升;在技术密集行业以及环境污染程度较小的行业中,环境规制对R&D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会更加显著一些。

王瑞梅(2004)认为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源于政府、企业和公众3方面的因素。王丽萍(2013)分析了环境技术创新的外部和内部动力,各种动力形成的综合驱动力驱动着企业实施环境技术创新。李斌、彭星(2013)的研究结论表明,现有的环境规制工具的设计并不完善,还不能提供资本体现式技术创新激励,难以形成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系统。赵红(2008)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作者指出,目前我国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虽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激励程度还很小,通过创新补偿作用对企业经济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还不够大。Ying Dong等(2013)在分析生态创新类型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企业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行为是由环境规制的要求导致的,其他类型的生态创新行为,其目标并不局限于此,而包括改进资源效率、获取全生命周期内的生态利益,以及扩展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方面。

3中小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

根据欧盟(EU,2012)的统计数据,中小企业占据了99%的企业比重,吸纳了2/3的私有部门的就业人员,80%有污染问题,占国家污染总量的60%。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已成为政策制定者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发达国家的企业日趋意识到其促进环境绩效的潜在好处,欧洲委员会(EU)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生态创新的措施,称为“生态创新行动计划(EcoAP)”,旨在通过创新减缓环境压力,并呼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和支撑服务。

与大型企业不同,中小企业在环境规制压力承受能力、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治理和管理水平以及环境社会责任表现等方面,均呈现明显的弱势。在创新方面,大公司具有物质优势(Rothwell等,1994),在融资、吸纳创新人才等方面的阻力较小,在创新项目上具有规模经济、成本消化和风险承担优势;相对而言,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优势表现在组织灵活性(Bos-Brouwers,2010)上,它们在应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方面更灵敏,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便于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中小企业的研发活动似乎不如大企业“正式”,但更适合做前端生态创新(FEEI)。EU(2012)特别指出,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可以成为生态创新的孵化器。Damanpour和Wischnevsky(2006)建议激进型创新适合于新建立的小企业,而创新成果的引进开发由大企业来完成。与此相反,Forsman 和Annala(2011)则发现小微企业较多开发的是渐进性创新,而不是激进型创新。类似地,de Jong和Marsili (2006)发现工艺创新在小企业中更为常见。

安同良等(2006)以江苏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微观行为数据层面揭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R&D活动的行为模式,发现除行业和产权结构因素外,公司规模引致了企业研发行为的差异,R&D强度的趋势与公司规模间存在着明显的倾斜的V型结构关系,在引入新产品或新设计方面,小公司比大公司更具有效率。张俊峰(2009)基于历史统计数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低成本运营路径依赖,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动力不足。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只停留在购进技术和设备上,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的投入很少;从实施技术创新的目的上看,多数为了节约成本和提升品质,倾向于选择投入少、风险小和见效快的工艺类创新。秦雪征等(2012)从产业、所有制及企业规模等角度考察了四川德阳地区中小型企业的创新特征,发现发明专利密度与企业规模呈倒U形关系,而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的密度与企业规模呈覆相关关系;政府研发资助存在选择效应,规模较大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政府的创新扶持。

4研究趋势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及动力机制研究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为研究样本,缺乏对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的研究。未来研究趋势是将研究对象拓展至发达国家以外的区域,结合发展中国家独特的制度背景、市场结构和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研究其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力机制。

篇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模块化设计的推动下,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加速发展。鉴于机械自动化产品分为不同的类别,那么在设计机械自动化产品单元接口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符合产品类别的各项接口,模块化设计就是为了适应这一需求。特别是对于新产品的研发,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还要对于产品单元进行标准化设计。机械自动化产品的单元包括机械接口、环境接口、电气接口以及动力接口等等,那么在进行接口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到通用性,以促进机械产品的系列化发展。比如,新研制的机械设备要实现包括控制单元,如测距、图形处理以及图像的识别;动力单元,如智能减速、电动机减速等等;以及各项典型操作,就要设计保准单元,以利于各项单元的有效实施。可见,模块化能够突出产品的巨大优势,以利于机械自动化产品的技术创新。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数字化发展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成为了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中心环节。机械制造企业所传递的信息经过了数字化处理之后,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不仅仅是知识和图形的传输,包括技术能力在内,都已经实施了数字化技术处理。数字化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机械设计资料的搜集、分析,重新组合以及规划处理。这其中所涉及到的计算机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数据库以及环境的虚拟化等等,实施机械产品的方针设计、生产组织、加工重组等等,为满足用户的需求。由于数字化技术是将制造技术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有效结合,因此制造业对于自身的产品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建立起行业联盟,以实现优势互补的基础上研制出机械产品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

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绿色化发展方向

工业化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与此同时也对于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日渐减少的自然资源。人们已经逐渐地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成为了发展理念影响到全社会乃至全球。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在绿色环保理念的影响下,各种绿色产品应运而生。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以及由于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机械制造业,绿色环保意识也很自然地注入其中。特别是在制造业产品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的构思与设计,产品的制造、销售以及产品的使用和维修等等,都离不开绿色环保理念,即便是机械产品的回收阶段和再利用或者再制造阶段,都要首先考虑到环境保护。产品的制造必然要与环境相适应,那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向“绿色”自动化发展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发展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中,智能化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系统的智能化,就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所具备的各种智能操作行为,其主要构成为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从控制理论的角度而言,智能化机器行为涉及到多领域学科,诸如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混沌动力学以及运筹学之外,智能化部分主要涉及到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技术,其中涉及到生理学和心理学。在智能机器的协作下人类专家的工作就会被优化,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人类专家的脑力劳动。在实施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分析数据,针对于数据进行推理和判断,并据此而做出决策。另外,智能化机械自动化产品还具备思维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以控制为目标进行独立决策。可见,在机械自控化产品的设计上注入智能化技术是可以实现的。

五、结论

篇10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V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失衡的威胁。这些都对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环境与资源问题是社会问题,不是一个企业能够独立承担并完成的,需要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共同配合,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等目的。绿色供应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但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推动其发展。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的支持下,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于1996年首次提出了绿色供应链(Green Supply Chain)的概念,旨在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来考虑制造业供应链发展问题。绿色供应链本质上来说是环境意识、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是实现绿色制造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的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它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与传统供应链星币绿色供应链具有如下特点:(1)供应链是“通向未来”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因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满足环保要求,以社会生态市场营销为发展理念;(2)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全过程”的绿色化管理,包括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分销商都需要进行绿色化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从产品生命周期出发,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绿色消费和绿色回收整个过程;(3)绿色供应链的核心是“生态管理”视角下的协调与合作。绿色供应链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时,综合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得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大众福利为代价。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 绿色供应链概念模型

三、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分析

由于企业成本、技术因素以及本身环境意识的缺乏,不能自觉加入低碳供应链的管理行列,使得供应链不能有效运行。

在产品研发上,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对绿色材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的控制不够,容易陷入“小批量、低水平”的规模不经济状态。核心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一项新技术的前期开发成本较高,从产品的研发到投入市场,被市场认可,需要很长的过程。作为投资方的考虑,会减少对绿色的投资。

在合作上,供应链中,每一个节点企业即是后一节点的供应商,又是前一节点的顾客。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强调相互合作和信任,避免短期利益行为的发生。但是毕竟供应链是由多个具有理性和决策能力的独立法人构成,他们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局部利益的冲突。

在政策制度方面,目前我国有对绿色产品的认证、标识制度还不够健全,需要加强全社会的“绿色”宣传,对制造商动机不足、成员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的存在,政府应加快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

四、绿色供应链激励策略

绿色供应链激励对象包括供应链自身、成员企业及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激励属于一般企业激励机制研究的范畴,而对成员企业及供应链则要从制度与市场两个角度去激励行为主体选择与环境相容的行为方式。本文将绿色供应链看作一个整体,着重从绿色供应链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探讨对绿色供应链的激励。

4.1 绿色供应链外部激励

(1)政策激励

政府首先要在全社会中加强对环保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其次,政府要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督,加大由“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的监控力度。解决实施绿色供应链企业动机不足、避免代内及代际间负外部性、减成员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2)经济激励

经济激励是通过运用一定的经济手段,来引导绿色供应链的成员企业进行行为选择,纠正或公平分配因外部性所带来的利益损失,以此来实现企业个体利益、供应链整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互促进的一种激励模式。其主要措施包括:排污收费、产品收费、可买卖许可证、补贴以及其它制度。对传统企业进行环境方面的严格管制,相当于加大了传统企业的运行成本,使绿色供应链的运营成本相对降低,有利于传统供应链向绿色供应链转型。

(3)观念激励

观念激励有很多方式,比如商誉激励,绿色消费观念激励。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极其重要。商誉主要来自其他企业的评价和公众的声誉,反映企业的地位。对于绿色供应链来说,一方面,绿色供应链整体商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供应链成员企业的预期收益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一个企业加入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绿色供应链,在很大程度上可提高该企业的商业信誉。只有在核心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和广泛的知名度后才能对其他绿色供应链企业具有激励作用,从而对整个绿色供应链形成一种激励机制。

4.2绿色供应链内部激励

(1)价格激励

绿色供应链各个企业之间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供应链的各个企业在利益分配上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它包含了供应链利润在企业间的分配,合理的价格能增强企业的积极性,不合理的价格会挫伤企业的积极性。绿色供应链利润的合理分配有利于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稳定和运行的顺畅。价格激励的主体一般是上游企业和优势企业,客体是下游企业和劣势企业。

(2)核心企业激励

核心企业对链上各企业有效激励能大大调动企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进而使绿色供应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企业可通过持续不断的尊重与承认成员企业的作用,让成员企业参与核心企业的绿色供应链战略制定过程及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过程中,满足成员企业的成就和自身成长的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成员企业的积极性。绿色供应链管理各个企业的利益分配主要体现在价格上,价格包含绿色供应链利润在所有企业间的分配、绿色供应链优化而产生的额外收益或损失在所有企业间的均衡。价格对企业的激励是显然的,高的价格能增强企业的积极性,不合理的低价会挫伤企业的积极性,利润的合理分配有利于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稳定和运行的顺畅。因此,价格激励是核心企业对成员企业的一种激励方式。

(3)信息共享激励

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提高绿色供应链企业的柔性生产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适应全球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绿色供应链必须实现信息共享。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资源,从而获得激励。信息对供应链的激励实质上是属于一种间接的激励模式,但是它的激励作用不可低估。信息共享不仅可以降低“牛鞭效应(The Bullwhip Effect)”,提高绿色供应链整体利润水平,而且能够改善成员企业的活动与环境相容的水平,增加福利。

(4)绿色文化激励

文化激励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仅仅靠政府管制、经济激励等“硬性”或物质激励来实施绿色供应链远远不够。绿色供应链上的企业在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时,要从符合供应链要求的企业中选择和培育具有积极环境管理意识的企业,由此通过绿色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采购、生产、运输、包装和分销、回收及废弃物处理的绿色性来达到整个供应链的绿色性。绿色文化作为各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体系,是绿色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实现良好沟通和协调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和企业员工对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看法以及反应。文化对于绿色供应链的激励,主要体现在是否有积极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绿色管理意识、能否进行管理职能的整合、成员企业间和企业内部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等方面。

五、结语

本文将绿色供应链视为一个整体,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从绿色供应链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了一些绿色供应链的激励策略。随着管理模式、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激励的模式和方法也会不断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健,红.绿色供应链激励策略与激励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09,(13):221-222.

[2]杨红娟.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激励机制探讨[J].经济问题索,2007,(3):161-164.

[3]金常飞,王馨.再制造绿色供应链中企业决策与政府激励策略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3):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