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海洋经济规划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十四五海洋经济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十四五海洋经济规划

篇1

两地共建产业园的设想始于2010年初,其参与方分别为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江苏省沿海办(参与实体是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和启东市政府。根据江苏不久前出台的《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江海产业园被定义为苏沪合作共建的示范园区,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进制造业和生产业,打造成为一流的“产城融合发展新区”。

据江苏省沿海办介绍,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总体规划方案将时间轴线跨到了“十四五”期间,两地联手开发总计约39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有54%的面积(约21平方公里)需要填海新增。

2011年10月,填海造地工程将正式启动,也带来了一系列实质性话题,尤以风电场的搬迁为首要。

沪苏合作新模式

江苏省沿海办副主任梁学忠表示,上海与江苏合作共建产业园,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而带来的历史机遇。

长三角区域发展,上海是龙头,而主动对接、积极融入上海,则是江苏《沿海开发5年推进计划》的重要战略思想。

事实上,从区位看,位于启东的江海产业园,则是江苏在上海北部地区的一次主动对接。算上已是接壤的苏州、昆山地区,江苏对接上海形成了“合围”之势。

启东市委书记孙建华介绍道,伴随着沪崇启大通道的全面贯通,江苏沿海地区特别是南通与上海的区域同城效应日趋凸显,“江海产业园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仅50公里,是江苏沿海地区对接上海的第一站和桥头堡”。

梁学忠认为,江海产业园是沪苏两地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创新区域合作模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平台。

根据规划,江海产业园为沪苏共引共育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主要承接来自上海的产业转移,其北部为“新兴产业片区”,南部则定位为“汽车产业片区”,同时规划了新能源工程、信息通信工程、海洋医药工程、海洋装备制造、汽车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6大支撑产业。

孙建华表示,“十二五”(2011-2015)期间,园区采取“决战江海”战略,着力实现“打基础、拉框架、树形象”的目标,而“十三、十四五”时则作为园区采取“聚焦江海”战略,着力推动园区实现“聚产业、建功能、出效益”的目标,实现区域合作共赢,推进园区走上快速稳步发展轨道。

有与会专家认为,上海看中江苏的则是沿海开发中大片围垦的土地资源,是用为承接上海本土产业。这其中,上海水产研究所已获得约7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使用权(含建设用地等)。

现实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力图使得江海经济园成为沪苏合作的新突破,江苏方面已计划将其升格为省级开发区;作为上海的一片“飞地”,产业园也在同时纳入上海规划,作为两地合作的重要新举措。

“这可能是长三角范围内,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最好方式。”有关人士表示。

从当天的专家咨询会看,当下江海经济园的实质性问题主要集中四个方面:与上海总体规划的对接、园区规格升级、填海造地后的使用以及交通。

不过,当前取得土地证(陆地土地、海域和两者兼有)的面积已达666公顷,占到现有用地的68%。

而要取得更大范围的土地使用权限,则要对所属的镇进行规划调整,亦意味着人口的增加和规划的修编。

“当前的沿海滩涂水质与现状较差。”相关人士表示。事实上,淡水资源成为江苏沿海大开发中的前提性问题,“规划中总人口要达到144万,且要做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因此必须保证淡水的供给”。

上海城投方面的人士则表示,将建设最先进的雨水收集系统。规划显示,水域面积要占20%。

另外则是已规划成型对接上海崇启大桥的江苏沿海高等级公路,如东移5公里介入江海产业园则需要增加12公里的路程,预计增加投资约3.6亿元。

不过当前真正困扰且带来实质性阻碍沪苏两地的,则是围海造地中与风力发电方面的协调。根据上述总体规划,因填海所需,江海产业园东滨黄海海域将涉及到41个已建成的风电搬迁,以给沿海腾换出工业用地。

据悉,江苏于2005年就已出台关于海域使用的地方性法规,其海域使用权与陆地土地使用权享受同样的权限,亦可对外挂牌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