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范文
时间:2024-02-02 18:1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3―0093―06
一、农村土地制度产权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1.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是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一道绕不过的坎。
2007年末,成都市共有农业人口516.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6.83%;实有耕地面积34.48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7公顷。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5.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0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84.9亿元,增长13.6%。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7.1:45.2:47.7。全市占46.83%的农业人口仅仅创造了7.1%的国民生产总值,即接近1/2的人口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1/10,农村人口创造的社会财富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效益。收入的增加总是与创造的社会财富成正比的。因此,只有在减少农业人口和增大农业经济总量上着力才能提高农村人均收入。减少农业人口,就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转移农村人口,剪断已经在城市定居和就业的人员与农村土地的联系,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是前提条件;增大农业经济总量,就必须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改变农村经济的结构,土地流转是前提条件,只有通过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土地流转才能加快。
2.凭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的优先权,率先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产权改革。
成都,从2003年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到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历时五年。成都的城市和农村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结构调整、从制度设计到思想观念、从公共服务水平到收入水平差距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2002年到2008年的城乡收入发展来看,成都市的城乡差距小于全国。同时,成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绝对数和增长速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
分析表1,可见成都于2003年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有了明显缩小,显示城乡统筹的实效。但到2006年,城乡收入差距较上年出现扩大迹象,表明如果不对农村土地产权进行改革,虽然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着力,其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能量趋近极限。“城乡一体化”的精髓是在“体”字上。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市场经济和明晰的产权,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可归咎于生产资料要素没有明晰的产权,市场经济弱小。因而“城乡一体化”就得实现城市经济体制与农村经济体制的一体化。由此成都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上进入农村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入农村土地产权改革这一“深水区”。
二、充分释放农村产权改革对促进农民增收的能量
2008年1月1日,成都正式启动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试行)》。此次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深化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构建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改革的基本原则:(1)严格保护耕地;(2)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3)切实维护农民利益;(4)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步骤是:(1)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明确产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到村或组。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和农民的房屋确权到户。(2)创立耕地保护机制。加强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行耕地分级保护,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3)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用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支持农村集体所有的未利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对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4)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规定程序报经有权机关批准后才能依法取得。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依法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建立对农民自愿放弃宅基地的补偿机制,加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5)开展农村房屋产权流转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房屋产权流转制度,加强农村房屋产权流转的管理,积极培育发展农村房屋产权交易市场。改革的保障措施是: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住房制度;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纠纷调处机制。
可见,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农民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主体地位得到制度的保证,由此带来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就是为了更好地强化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用“全域成都”的新理念,打破城乡界限,科学编制全域成都规划;就是为了激活农村土地资产的资本属性,增强农村发展的自身“造血”功能,发展和完善各种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产权与资本的有机结合;就是为了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产权和资本为纽带,通过多种实现形式将农户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就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向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从而为土地顺畅流转提供制度保证。
在推进此次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成都有四大举措:
第一,对各区(市)县试点村进行了“确权”,明确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对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农村房屋、林权等物权关系。通过对农户土地、房屋、林权的调查、测量及公示等一系列环节,最终颁给集体《集体土地所有权证》,颁给农户《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集体林地使用权证》。此次确权颁证不仅使集体对农地所有权得到明晰,而且也对农地使用权的完整性进行了全面梳理,包括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组织成员的重新界定、承包权的长期固化 和宅基地确权的洗牌。在颁给农民“四证”的同时还发给农民“两卡”,即耕地保护卡和养老保险卡。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222个乡镇(涉农街办)、1676个村(涉农社区)、24004个组(社)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涉及农户1 195891户。完成入户摸底调查1039268户,完成土地测绘827261户,完成确权结果公示570977户,完成确权颁证314949户。土地确权改革,为农民拥有合法的土地产权财富提供了具有前置条件的制度安排,为农民大幅度增加财产性收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第二,成立市和区(市)县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开展农村土地、房屋产权抵押担保贷款。成都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于2008年3月24日挂牌,不久,成都受四川汶川大地震影响部分地方成为特重灾区,成都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灾区农民,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灾后重建的资金问题。受灾农户自建住房,可以申请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或新建房屋所有权抵押承诺,向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抵押,获得灾后自建住房的贷款担保。由农村信用联社和成都商业银行发放农村灾后住房重建专项贷款。截止2008年底,已向4527户灾毁房屋农户出具意向担保函,正式签约2566户,担保贷款10704.2万元。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的组建,更加深远的意义还在于推动了土地产权资本化的进程,柔化了承包地、房屋不能抵押贷款的刚性规定。
第三,组建农村产权交易所,形成市、县、乡三级服务平台。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其主要职能为:开展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经济组织股权等农村产权流转和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融资服务。这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业农村经济提供了有效平台,为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土地产权流转,不仅使众多的规模经营成为现实,而且为形成众多的农合组织和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创造了条件。成都村产权交易所于2008年10月10日成立,截止2008年底,已有12个项目签约,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项目6个,流转面积为16557.9亩;涉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项目3个,流转面积153.28亩;涉及集体林权流转的项目3个,流转面积2888亩。
第四,加快发展农村金融建设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步伐,为促进农村土地资本化创造条件。成都积极推进市商业银行、农信社改革,加快组建地方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规范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创建村镇银行、各类小额贷款公司,探索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民间金融,建立健全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建立了邛崃、大邑、彭州等村镇银行,引入淡马锡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小额贷款服务,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后需要进行抵押贷款的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创造了使农户基本上能够享有现代企业一样的在扩大再生产和提高生产水平过程中的融资条件。
三、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增收的实效分析
首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了农民主体地位,增强了农民的土地观念和财产意识。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本身就是为了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在确权颁证过程中,成都农民自主成立村级议事会。,解决确权颁证出现的各种历史疑难问题和现实矛盾。议事会是在推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的一项创新,目的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使农民有充分的话语权,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改革,不仅充分调动出了农民的“主人翁”精神,而且也激发出了农民的创造性,让农民“自主、自愿、自治”。
其次,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土地流转,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了土地规模化流转。如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镇洪安村,在确权颁证后流转了3500亩土地给黑金果业有限公司,用于标准化绿色葡萄生产基地建设。该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投入资金3510万元,完成了标准化葡萄基地内的道路、渠系、土地整理、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2500亩用于葡萄种植,1000亩用于彩色薯种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激发出了土地的增产增收效益。据调查,3500亩总纯收入为1100万元,每亩平均收入3142元,比流转前每亩纯收入1000元的基础上增加收入2142元。
再次,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促使劳动力转移,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土地流转后,让在农民获得更多租金收入的基础上拥有了工资性收入,促进了农民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农民将手中的土地交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业项目公司签订流转协议。土地流转后,农民每年每亩地收取900斤大米的租金,三年后开始递增,每年每亩递增50斤,到1200斤时封顶。这就使土地由原来的无偿使用转变为有偿使用,使农民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另外,农业项目公司也要雇佣当地农民务工,每天工资约40元。同时,从土地闲置出来的年轻人可以进城打工,使其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这样,以上三项收入加起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前提高了很多。另外,还推进了成都市的城市化进程。2008年,成都城市化率由2007年的62.58%上升到了63.58%。
复次,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守住了耕地红线。要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产权明晰是最好的办法。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用地、非农用地的规模不仅仅是一次摸底,而且也是对过去遗留下来的土地问题的一次彻底地理清。在不少乡镇,农民领到土地使用权证时,也领到了一张“耕地保护卡”。每年,成都市、县两级政府会从财政预算中安排26亿元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按照基本农田补贴每年每亩400元、一般耕地补贴每年每亩300元的标准,全部打入农民领到的这张“耕地保护卡”中。在这种情况下,一个30岁的农民,如果他的耕地没遭到破坏,到退休时大概可以领到3―5万元。显然这会调动起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即使将土地流转了,也会主动监督企业,不允许企业破坏耕地。这无疑能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从而使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在耕地得到保护的基础上,农民也获得了更多的转移性收入(即政策性收入)。
四、农村产权改革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2007年,成都农民人均纯收入5642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2520元、工资性收入2381元、财产性转移性收入448元,比重为47.1:44.5:8.4。2008年,成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81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人均2712元,工资性收人人均2752元,财产性收入509元,比重变化为45.4:46.1:8.5。 见表2
1.进一步健全土地产权流转市场,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
分析表2,在农民的收入结构中,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太小,这就意味着增幅空间大。因而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改革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农民土地产权的正当利益和合法的财产性收入,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积极培育产权交易非利害冲突第三方组织,即市场中介,发展能够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维护交易双方利益,为产权流转服务独立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比如估价机构、公正机构等。土地流转与一般商品交易不同,其运行过程比较复杂,涉及估价、谈判、签约、鉴证、登记以及违约处理等众多环节。所以,必须大力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的中介组织,培育农村土地经纪人或经纪公司,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促进土地流转高效、公开、公正地进行。
形成合理的土地流转对价。土地流转应该支付合理的对价。由于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收益低下,土地流转往往难以形成合理的对价。土地流转对价本质上是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体现,它由农户的生存保障价值、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土地的投入、土地流转的增值分成和土地的潜在效益等四部分组成。在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必须以合理的价格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同时,由于土地流转有一定的时间性,在流转合约中必须充分考虑到通货膨胀和物价变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收入不因通货膨胀等因素而缩水,特别是要防止应对实际对价过低而影响农民生活。由于流转中农民弱势地位,需要政府加强管理,制定土地流转的最低价格以保护农民利益。
允许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这样可以形成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真实市场价格,赋予农民更多土地价格制定的发言权,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土地增值收入的分配。法律必须明确公益性用地的范围,采用列举法明示其具体内容,限制地方政府判断公益性用地的自由裁量权。
2.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建多形式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推动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或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虽然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已经较大,但工资性收入来源还很单一,主要是外出务工,或当地打工收入。这些收入,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还没有完全接轨。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产权改革是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基石和动力,能够极大地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是一个大概念,涉及食品、医药、环保、工业原料、生态、休闲等领域。农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能够创造众多新的、较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可见,产权改革对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空间潜力较大。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不仅会形成新的农村经济活动,而且会新增众多新的就业岗位。比如,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这样就会形成一系列服务组织;比如,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这样就会新增加诸如管理、组织、生产、销售等新的就业岗位,使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家庭经营转向合作经营,在获取土地股份收入的同时还获得参与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经济建设的工资性收入。
3.坚定不移地推进土地产权资本化,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分析表2,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较大。但与从事其他产业的主业收入相比,社会平均效益并不高,平均每月220元。这也是不少农民宁愿撂荒也不愿精耕细作的原因。
产权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市场化。这就是产权制度的力量。一方面,由于产权改革,规模化经营成为普遍现象,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无论是现代农业还是其他产业,现代经营的基本条件就是负债经营,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必将使农业负债经营成为可能和普遍现象,由此,为了提高农业品种的附加值,或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或扩大再生产,经营主体有了充分利用外部资金的条件和可能。所以,加快农村土地产权资本化进程,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是提高农业经营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产权改革并不意味着土地一定要流转。在产权改革后,继续从事家庭经营的农户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家庭经营要向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提高农业产出效益”,这里所要求的“增加资本投入”,由于现阶段农户的收益极其有效,土地产权的资本化是实现“增加资本投入”的必要前提。因而需要创新农村金融,努力探索与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相适应的多种农村金融形式。
“增加技术投入”。首先,政府对科技农业的研发和推广纳入公共产品范畴,研发和推广主要由政府来做;其次才是农民享用或象征性购买科技服务。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使农民真正成为经营的主体、收益的主体。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后,农民对土地的关系更加紧密,主体地位明显增强,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热情明显提高,对发展附加值高的科技农业有内在冲动。政府加大对高附加值科技农业这种公共产品的供给,缩小农业经营与社会平均效益的差距,将极大地推动农民参与发展现代农业,进而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实现“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4.健全土地产权流转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农村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
要有流转的可控机制,实现土地产权的可控流转。对农户流转和抵押的产权要进行评估,抵押公司和流转中心必须把好关,不能让后续生存和发展无刚性保障的农户对承包地或宅基地及自住房进行流转。刚性保障包括居住保障和收入保障。在城镇有固定的住所,有可靠的非农收入来源,是可以流转的两大必备条件。
篇2
关键词: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征收补偿
Discussion on the system for land expropriation and requisition compensation procedure reform
Wu Yongwei
Abstract:Land i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regnant with human life and wealth. Along with our country the ceaseless development that economy builds, city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land is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implement land acquisition relates to the whole interest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directly affects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stability. Based on the land system reform and the expropriation procedure adjustment research, proposed that land expropriation is advanced smoothly, and that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the farmer gets ensuring, avoid impose cause social contradiction.
Key words: Land expropriation;System reform;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一、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土地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不合理,而土地使用制度的不合理又源于我国土地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在土地所有制结构改革方面,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虽然土地承包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需求,但是,由于土地征用制度的存在,使得土地集体所有制处在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改变这种现状,可行的办法就是打破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统一实行土地的国家所有,然后再由国家根据社会收入分配,以转移支付的方式给农民以必要的补助。
在生产关系方面,建立统一的土地所有制形态,改变基于不同土地所有制关系而产生的不合理分配关系。在户籍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劳动人口频繁流动的今天,这样的改革更有现实意义。因为,在农村的劳动人口不断增加,而土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按照既有的土地承包制度设计,总有一天会出现人口的增加导致农村土地无法承载的情况。
二、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理由
农村土地的国有化应当是我们未来改革的方向。其实,在现代社会,“民享”比“民有”更加重要,在土地国有化之后,只要建立完善的土地基金,并且用土地基金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还有,在未来解决农村土地问题,要改变以下观念:
1、要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的观念,将虚拟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改为国家所有制,建立统一的土地所有和土地管理制度。
2、要正视人口不断增加与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紧张关系,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土地制度的科学设计。
3、在改变二元户籍制度之后,允许现在的农民自愿选择与国家建立新型的土地使用关系,打破许多地区单一的土地承包法律关系。
4、在土地的流转过程中,国家应当考虑征收土地税或者设立土地基金,服务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5、在改变土地所有制关系之后,国家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生产力发展情况加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现在看来,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到现在,农村改革缺乏制度创新,土地承包制度30年不变,固然为稳定农村的土地生产关系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土地承包制度无法应对农村经济不断变化的情况,因而在一些地区已严重变形,导致农民仅依靠土地生活普遍相对贫困的境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面改革土地承包关系条件尚不具备,政府部门应当在土地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探索新的土地管理制度,并通过修改宪法和法律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土地逐步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制土地,在实现产权明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颁布状况,分别实行土地转移、出租、承包和其他的经营方式,并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土地的用途。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要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补贴,对那些不愿意进行土地经营的农民,要通过建立土地转移和流转机制以及生活保障制度,保证他们基本权利。
三、征收程序的完善
1、完善土地征收程序的相应法律法规或规章。我们国家也可以考虑制定专门的土地征收法律或行政法规,或者在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中增加土地征收的章节,或者制定相应的规章。
2、明确规定申请、调查与认定程序,界定征收适用的范围。尤其是在土地征收的申请被批准以后,必须予以公告或个别通知被征收者,以保证土地征收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3、完善土地征收的补偿程序。在土地征收补偿程序中,我们需要做的是首先要规定土地资产的调查与认定程序。对于土地价值的认定,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要委托专门的土地评估机构来进行。同时要完善协商机制,听取意见、审查或调查、协商并签订补偿协议。
4、完善土地征收的申诉程序,应将司法审查引入土地征收补偿争端解决机制。无可置异,在我国土地征收是经常现象,行政机关不能直接和人民群众经常发生土地征收的冲突。我国宪法里已经加进依法治国。牵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应该引导他们去法院,行政部门是相对强势的,人民群众是相对弱势的,会造成不公平协商的情况。所以,应当走司法程序解决,司法机关是专门解决这些矛盾的地方。
四、提高征地程序的透明度,完善征地听证制度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在涉及到征收公民财产权益的时候,必须赋予其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定权,因此必须提高征地程序的透明度,完善征地听证制度,以减少或消除征收与被征收者之间的矛盾,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权利的滥用。举行听证会,倾听大众的心声及解释为何要这样做,这不仅是民主的一种体现,更在消除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误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政策的科学性及可行性提供依据。所以,完善我国征地的听证制度,在当前显得迫切而必要,政府可以通过听证会公布相关的政策依据,解释相关补偿制度,村民可以提出对项目的疑问和建议,通过这样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征地的矛盾,为决策的合理性提供实在的依据。
五、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完善
为确保被征收者可以获得合理的补偿,法律必须规定补偿的范围、标准、种类等条款。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权益,首先,对于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而言,应采用公平的补偿方式,由征收双方以平等主体的方式对土地补偿费、地上附属物补偿费、劳力安置费等费用进行一系列的要约与承诺来完成,这种方式也最能充分体现土地所有者及使用者的权益,也很好地维护了谈判双方的利益,不仅包括土地的价格,而且青苗及附着物补偿费、新菜地开发建设、移民安置补助费等都应包括在补偿的范围内。其次,法律应该明确土地征收补偿的范围。再次,明确土地征收补偿的发放主体,尽管土地的所有权为农民集体组织所有,但土地征收也损害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所以,土地补偿费用也应该分配给农民一部分,针对出现的农民坐吃山空的现象,农民此部分的收益可以通过社会保障的形式实现。集体土地征收对于农民而言,最根本的影响在于其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基本生产资料,而非简单的财产权益的丧失。因此,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不仅要考虑农民丧失的集体土地自身的价值,更应当从农民日后生计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农民的长远利益提供保障。
六、提高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补偿和优惠政策,并实行监督机制
在我国,土地征收不仅征收了土地的所有权,还连带地征收了附着于土地之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文已经分析到,由于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先天缺陷,土地补偿费实际上掌握在少数管理者手中,如何合理使用,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保障农民利益的有效手段,政府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同时相关审计部门应对集体经济的合理使用进行跟踪,是否真正用到为农民办实事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社会的和谐。
七、总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不断扩大,在城市现有土地存量不足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日益成为新增用地的主要对象。由于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限制,征收农村土地成为扩大土地规模的主要途径。通过分析我国集体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明确我们完善法律制度的方向,借鉴和吸收国外土地征收制度中的先进经验,可以规范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的转变,保护集体、农民的土地权益,缩小城乡差距,加速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的进程,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用地保障的同时,对保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洪友 邹丽萍.《论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虚位性》,《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期。
篇3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59-1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产力与科技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农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城乡重心发生偏移,农民生活生产的主观需求提升。以城乡土地二元制为基础的土地征收制度不完善性和以为基础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合理性逐渐显化,引发了诸多问题。
首先,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难以实现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宗旨。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不能满足农民发展的需要。土地是农民长远的生计,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我国的用工制度已经从过去的“既要地,也要人”转变为“只要地,不要人”,一但农民失去土地,就无地可种、无地可耕,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保证,更无发展可言,农民发展权无从落实。随着耕地的不断减少,用地现状越来越紧张,矛盾愈来愈烈。
其次,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没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性,也没有实现平等的集体土地权能。
虽然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生产带来了无限量的附加值,但农业的发展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工业发展的速度,这就造成工农产品附加值差距加大,交易条件显失公平,最终使征地农民的受偿水平大大降低,收入大幅减少,挫伤了被征地农民热情和积极性。同时,现行的土地制度分设了不同的权能,但在法律上仅对农民土地赋予了资源属性。这就使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制约了市场流转的灵活性,导致市场的机动性受限,市场失去活力。
再次,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阻碍了农民自主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随着城乡之间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生产资料与劳动力配置出现明显的失衡。农村由于人均土地面积的减少,劳动力剩余增多;城市却因为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而急需大量的人力资源,这本是加快城市建设的有利契机,但现行的制度却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设制了种种限定,造成了土地使用权受阻,因而产生了“农民穷,民工荒”的怪异局面。再加上现行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职权和功能并不完善,土地的权利和利益主体界定不够明确,无法实施对土地的完全处置,不能充分获得土地的收入权益,造成了农民不能长期稳定的享有土地的完整权益。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要积极采取必要的改革和措施,尽快扭转这种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局面。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和国有土地享有同等的权利,允许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进行合理合法的出让,租赁等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的权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村集体土地权利体系,并对土地的各种处置权进行详细的划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财产权,使农民在法律上得到有效的保障。
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地产权制度的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征地补偿安置。制定公平合理的土地区片价机制,并长期保持不变,以使农民对征地政策有稳定的心态。
其次要使资源配置以及政府采购制度得到相应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的组织结构。政府应该根据各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管理水平以及经营能力制定一定的倾斜政策,给予政策支持,让农村集体土地有稳定、持续的收入。
要努力实现把监管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权利和责任实实在在地放下去,并加快改进征地工作的机制。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让被征地农民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农民的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并逐步构建以政府监管为基础、人民群众为主流,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导作用,实现农民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参与、自我实现,让农民成为改革真正的主导者和受益人。
另一方面,完善司法程序和机制,让政务公开透明。国家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法制建设,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并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和程序,充分显现司法的公正与公平。
将农民的利益纳入城市化进程,理性分析现有的政策和市场需求状况,合理安排用地,充分发挥每一块土地的最大效益,减少征地规模。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土地民事权利制度,让农民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得到应得的利益,并使土地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充分实现农民的利益,让农民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高飞.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 徐凤真.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创新研究.法律出版社.
篇4
关键词: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8-0140-01
近年来,随着土地违法问题的不断出现,我国相关部门进行了土地审批制度改革,主要进行了审批环节完善、审批权限明确以及审批方式创新。尽管我国进行了相关法律修订,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审批制度改革和完善,但在当前的土地审批当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从探讨当前土地审批制度缺陷入手,提出土地审批制度的完善措施。
1 当前土地审批制度的缺陷
1.1 审批前提条件问题和国土资源部门管理问题
在当前的土地审批制度实施当中存在审批前提条件问题和国土资源部门管理问题。在当前的项目备案当中需要做好前提准备工作,另外在土地项目评估、灾害评估以及听证当中也必须做好前提准备工作,且对于那些种类不同的项目用地来说,要想通过审批批准,必须提供所有相关文件,包括林地占用等资料。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国土资源部门还必须进行土地容积率审查,还要审查土地项目的投资强度情况,审查这些数据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2 审批程序问题和审批时限问题
在当前的土地审批制度实施当中还存在审批程序不合理问题和审批时限限制性问题。相关法律法规表明,针对县级人民政府和市级人民政府来说,必须严格根据土地利用总规划审批,在土地转用之前都应当进行严格的土地使用情况审查,在土地征收之前也应当如此。这就意味着在土地项目申请到申请结束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土地审批。而对于审批时限来说,要想审批申请成功,其时间长达一年多,甚至更长。这么长的时限,对于那些招商项目来说的话,很可能会错过最佳商机。
2 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对策
当前土地审批工作当中的问题比较多,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大大降低土资源部门的管理力度,也会增加部门与社会之间的一系列矛盾。因此必须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有效的土地制度改革。
2.1 进行科学审批、加强严进宽出
要治本,就必须进行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对传统土地审批制度进行完善,对传统审批结构进行创新,要完善建设用地流程。要进行土地报批模式创新和完善。要实现国家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城镇规划的有效结合,使得这三大规划内容可以得到良好衔接,这样可以提高土地征收项目的完成效率,提高审批效率。
土地审批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土地征收当中的问题,征地方案审批对农民经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征地方案审批过程中,可以进行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合并,使这两个方案共同审批。
2.2 土地审批职能的良好转换
通过土地审批,依法用地的高效性能够得到保证,当前土地审批当中还存在审批效率低的问题,这和审批权限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大的,要想提高审批效率,必须进行土地审批职能良好转换。要保证土地审批职能良好转换,要着重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进行土地使用计划合理调控,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有效衔接,落实耕地保护工作,增强土地监管。另外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来说,在当前的审批权限管理下,这些集体建设用地在审批过程中,不但要上报县级以上政府,还要办理各项手续,必须办理规划手续等,如果把这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话,不仅可以实现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能科学配置,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审批效率和社会效益。
2.3 依法审批,完善征地补偿标准
2.3.1 创新和完善征地补偿计算模式
要进行征地补偿计算模式创新和完善,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还要把补偿资金使用到农民的养老中。要想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就要进行标准模式创新和完善。要从处理平衡性问题入手,要坚持等量补偿原则,保证补偿标准在城市低保标准以上。
2.3.2 要有效解决征地遗留问题
在当前的土地审批当中还存在征地困难等相关问题,主要是征地遗留问题,要想解决该问题,就要大力发展留用地,可以通过开发经营以及出租的方式进行留用地处理。另外还可以通过办公房屋置换获取集体效益。要优惠出售集体房屋的政策,防止政策倾斜,实现村级经济平衡发展。
2.3.3 创新和完善医疗保证制度
在进行农村土地征收的同时要采取养老保障措施,在土地征收费用当中进行适当的保障资金提取,在落实土地有效征收和养老保障工作当中落实医疗保障工作。
2.4 适当减少审批环节
在当前的土地审批过程中,审批过程比较复杂,且审批环节比较多,在土地审批制度改革中,应当着重落实土地审批前权属核准工作,还要做好土地使用情况调查,落实数据建库工作,这样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在土地审批制度改革中,还要做好批前把关工作,在征地报批之间进行补偿公告,运用两公告一登记的模式,要适当减少相关审批环节,另外,还要减少土地报件中不重要的文件和资料。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当中,还存在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要完善土地审批制度,必须研究建设用地审批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完善新增建设土地审批和管理制度,在严格控制用地范围的基础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肖阳.“征转分离”土地审批管理模式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2,(28).
[2] 郭建伟.论土地征收审批制度的思路及其完善措施[J].科技资讯,2013,(2).
[3] 李红娟.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征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4,(1).
篇5
特别是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求进城务工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难题,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威信。 制度弊端
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成熟于80年代,其制度设计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以“城乡土地二元制”为基础的土地征收制度;二是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客观地说,在当时土地、资金相对匮乏的条件下,这两项制度有效推动了重点区域的快速城镇化、工业化,防止了农村土地的无序流失,避免了城乡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同时,保护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但在当下,城乡发展的重心和农民生活生产的主观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制度中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逐渐显化。 当下,中国城乡发展的重心和农民生活生产的主观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土地制度中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逐渐显化。
首先,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难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
土地征收补偿一直以被征收土地的农业年产值作为基点进行测算。与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当下普通公职人员的工资增长100倍以上,但粮食价格增长还不到10倍。由于农业产值增加远远赶不上工业发展的速度,农产品和工业产品附加值的差距越来越大,农、工部门之间交易条件不断恶化,造成被征地农民的实际受偿水平大大减少,相对收入大幅降低。同时,农地转为国有土地进行商业开发,政府获得了土地增值收益,开发商或其他投资者也能从土地涨价中获益,被征地农民却无法分享发展成果,造成城乡差距日益拉大。
当今社会的发展主要依赖第二、第三产业,这意味着必须持续将一定数量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在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土地是农民长远生计的根本依赖。过去征地制度是“既要地,也要人”,将被征地农民转为“吃皇粮”的非农人员,“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但在当下,政府已无法提供“吃皇粮”式就业机会,征地往往是“只要地,不要人”,普遍做法是给被征地农民发放一笔安置补助费,让他们自谋出路。所以,一旦土地被征,农民将面临失去生产资料的困境,并陷入丧失发展权的危机中。
此外,在现行土地制度下,集体土地仅被赋予了资源属性,但没有被赋予资产和资本属性,其仅在有限的情形下才可以进行建设和进入市场,这就限制了市场流转的可能性,客观上也限制了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导致他们在社会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
据有关研究测算,目前中国农民财产性收入仅占人均纯收入的3%,远低于城市居民,造成社会分配不公。
其次,现行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既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又不利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在法理上,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现实的情况是其权能并不完整,权利和利益主体在组织上界定也不明确,农民个人无法获得充分的土地处置和收入权益。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赋予农民的仅仅是承包经营权,土地使用权无法流转,土地资源整合困难,农业生产的企业化、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难以实现。
由于农民不能稳定、长期享有土地完整权益,还诱导种种短期行为产生。一个明显例子是,农民并没有对本应视为“命根子”的土地进行科学有效的养护,造成了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在被誉为“中国粮仓”的东北地区,坡耕地的黑土层厚度已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80厘米至100厘米减少到现在的20厘米至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2%下降到1%至2%,85%的土地处于养分亏缺状态,农业的后续发展堪称岌岌可危。
由于生产条件的变化,城乡之间生产资料与劳动力配置关系出现明显的失衡。一方面,农村人均土地面积逐步减少、劳动力剩余不断增多,迫切需要进城寻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也迫切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本是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有利契机,理应建立起合理机制,促进农村人口有序流向城市,但现行的制度设计却对这种流动给予种种限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这样一来,农民如果举家迁入城市,就必须放弃在农村仅有的土地权利,冒很大的生活、生存风险,去一个全新的环境白手起家。
所以,相当一部分农民选择“留守一亩三分地”,形成了农民劳动力资源闲置和第二、第三产业工人短缺的怪圈。 赋权思路
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由土地利益引发的矛盾也将进入激发期。
1996年-2010年,全国建设用地增加7410万亩,已造成3000多万农民失去土地。2010年-2020年,全国还需要安排新增建设用地5250万亩,其中占用耕地约3000万亩。按照目前全国人均耕地水平和现阶段每征收一亩耕地大约造成0.78个失地农民测算,这一阶段将有2300万农民失去土地。
如果继续沿袭现行的“只要地、不要人”的“一脚踢”模式,势必招致农民的抵制,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在现有土地利益分配格局下,大量被征地农民往往未能实现生产生活的同步发展,甚至变为新的“无产者”,加上少数地方在征地过程中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以及存在违反程序、克扣征地补偿款项等行为,引发农民强烈不满和抗争。
据国家局统计,当前群体性上访事件60%与土地有关。土地纠纷已经成为税费改革后农民上访的头号焦点,占社会上访总量的40%,其中征地补偿纠纷又占到土地纠纷的84.7%,每年因为征地拆迁引发的纠纷在400万件左右,且呈易发、多发态势。
要解决这个突出问题,从源头来讲,必须科学研判经济发展形势,利用土地价格机制加快第二、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缩短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进程,将建设用地的峰值控制在合理的规模;通过理性分析现有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状况,科学测算用地总规模,合理安排各个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切实做到“各类建设少占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充分发挥每一块地的最大效益,减少征地规模,确保留足粮食安全必需的土地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空间。
从根本来讲,必须坚持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16字方针,落实《物权法》精神,进一步强化土地民事权利制度,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强化产权的保护与救济,加快推进集体土地制度改革,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当下,应转变观念,将农民的利益纳入城镇化进程一并考虑,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充分兼顾公平和效率,秉承尊重民意、惠及民生的理念,加快征地制度改革。
如果赋予集体完全的土地权能、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权益,土地使用权便可通过市场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一方面有利于加大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和科技投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这样,农村所释放出的劳动力也将源源不断地为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资源,为转方式、调结构赢取宝贵的空间和时间,最终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集约高效配置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农民在征地过程中争取更加充分的利益,谋求坚实的长远生计保障。
其实,国内并不乏破解征地弊端的案例。比如,海南省三亚市城中村征地拆迁的“月川模式”和陵水县征收集体土地的“大墩村模式”,以及解决被征地后失地失业农民生产生活问题的“港尾模式”都依照相似的思路,即充分考虑农民应享有的土地用益物权,按照发展权益不减少的原则,实行“留地安置”,将有稳定和持久收入的出租屋、铺面等物业交由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经营,将出租车运输、园林绿化、土石方、建材、土地平整等风险小、收入稳定、管理要求低的项目和工程交由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成功帮助农民转产转型。同时,扶持成立村办股份公司,促进被征地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实现了“被征地群众利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政府财务和行政成本降低”的多方共赢效果。 改革建议
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经济突围、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社会管理升级的大文章。
第一,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一是明晰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权能。逐步赋予集体土地完整产权,包括土地的永久占用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并细化设置发展权、典权、地上权等土地权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强化土地权利救济和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土地合法财产权益,为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明晰的产权关系及资源配置的基础条件。
二是建立合理有序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在法律中明确赋予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权利,在符合相关规划前提下,允许农民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生产经营建设。
探索建立城市规划范围内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两种产权并存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城乡土地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资源要素的价格形成和利益分配调节机制,理顺政府、集体、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假设今后将10%的被征收农用地转为集体建设用地,留给被征地的农民,按照每年新增800万亩计算,20年后,留给集体的建设用地为1600万亩,与之相比,2020年的国有建设用地可能超过2.5亿亩,前者占比不及6.5%。这样,既不会影响城市土地国有的主体地位,又可解决较大的社会问题。
第二,按照“尊重民意、惠及民生”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一是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按照土地价格的构成理论,对土地权益者各项权利的产能价值以及因基础设施、规划用途改变等形成的级差地租进行全面核算,以土地平均用益物权为基础,制定土地区片价。同时,建立与社会总体收入、消费水平相适应的征地补偿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补偿安置标准的合理性长期不变。
二是鼓励推进多种方式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量化被征用土地的发展权益,按照“发展权不减少”的原则,以“留地安置”“换地安置”“留物业安置”等多种方式,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排相应的建设用地,并且通过用途安排、明确规划和修订法律等手段,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持续生存和发展能力。
三是改革资源配置和政府采购制度。农民土地被征收后,政府要适时引导农村基层组织形式的改革,调整农村集体组织的生产关系。同时,要根据“各阶层发展机会均等”的原则,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水平、经营能力等,给被征地农民制定倾斜政策,给“留用地”配套合适的商业机会和产业项目,将老百姓能够经营好的项目交由村民经济组织经营;同时定向采购农村集体的产品,让农村集体的土地转变为有稳定、持续收入的财产性物权,共享工业化与城镇化成果。
第三,按照“把监管和服务抓起来、把权利和责任放下去”的原则改进征地工作机制。
一是充分尊重农民集体、个人与政府、企业的平等民事权利主体地位,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逐步构建政府监管服务为基础、人民群众组织为主体、市场配置机制为主导的新格局。通过建立经费奖励、投劳投工报酬等新的利益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真正放手、赋权和让利,实现农民群众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发参与。允许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征地拆迁公司,作为实施征地拆迁的主体。地方政府经过合理评估后,将征地拆迁补偿费直接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节余部分归农民集体使用与分配。让农民真正成为改革的主导者、受益者,实现其从被动征地拆迁到主动自行征地拆迁的转变,有效化解征地矛盾和冲突。
篇6
文件解读:不是所有土地都可以入市,只有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才可以。
记者:三中全会后,一些地方摩拳擦掌,急于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您怎么看?
陈锡文:目前对有关改革部署,不要误读、误判,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这方面改革的要求和部署,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遵循最近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精神,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三条底线是不能突破的。第一,不能改变土地所有制,就是农民集体所有;第二,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农地必须农用;第三,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基本权益。
记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都可以入市吗?
陈锡文:《决定》指的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而不是所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谓“农地入市”或“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是误读,是不准确的。“入市”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却有着明确的前置条件和限制条件,前置条件是只有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这部分土地才可以,限制条件则必须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是因为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分为三大类: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经营性用地。也就是说只有属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如过去的乡镇企业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才可以进入城市的建设用地市场,享受和国有土地同等权利。
因此,关于“农地入市”的问题,是有明确的前提和限制条件的,千万不能认为农村土地可以随便使用、随便买卖了。
记者:那么,如何理解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陈锡文:土地要素市场和其他资源要素市场不同,区别在于土地利用必须按规划分类管理。农村的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不能随意变换用途;城里的建设用地也分为商贸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工矿企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按照规划,各类用地的价格是不同的。这么多类别的土地,不可能在同一个市场进行交易。我们所说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主要指内在机制、定价原则等方面的统一,而不是说各种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土地都在一个市场买卖。
记者:推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有何改进?农民的收益是否会随之增加?
陈锡文:过去在征收农民土地时,长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农民土地被征收后,土地所有权都转为国有;另一个则是征收集体土地对农民的补偿标准比较低,农民不太满意。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恰恰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改进。第一,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不改变所有权就进入城镇建设用地市场,这部分用地仍归农民集体所有。第二,根据《决定》精神,今后应提高农民征地补偿标准,兼顾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补偿款不够,可以从当地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提取,现在很多大中城市的补偿标准都突破30倍了。
误读二:土地承包权可以抵押
文件解读: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的是经营权,承包权作为物权依然不许抵押。
记者: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到底是什么权?这个权又能抵押给谁?
陈锡文:三中全会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与过去的规定相比是一个突破。
按照现行法律,农民对承包地只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并没有处分权,所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不允许抵押、担保的,因为抵押、担保实际上就是一种处分权,因为一旦抵押担保,到期无法偿还贷款,那土地就变成别人的了,变成事实上的农村土地买卖。
但是,现实中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又需要资金,商业银行每一笔贷款都必须有有效抵押物,而农民又缺乏,造成了贷款难。所以这次中央就把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单独分离出来,允许抵押担保,但承包权作为物权依然不许抵押。这样既能缓解农民的贷款难,又能做到风险可控,即便到期还不上贷款,农民失去的也不过是几年的经营收益,并不会威胁到他的承包权。
至于谁能接受抵押担保的土地,我认为只有有资质的银行机构才可以做,一定要避免一般自然人和普通企业法人做这件事。
记者:鼓励工商资本下乡,会不会造成变相圈地?
陈锡文:工商企业到农村去租赁土地,原有法律就是允许的,但也是有限制,第一不能改变所有权;第二不能改变用途,原来是种地的你不能去盖厂房;第三不能损害农民的权益。这一次三中全会《决定》对什么样的工商资本能下乡,表述得更加明确,限定得也更加严格。首先要适合企业化经营,农民一家一户干起来很难的或干不了的,就适合工商企业来搞,那就可以引进、鼓励;其次,企业进来就是要搞现代种养业,不能搞房地产也不能搞旅游业。
误读三:宅基地可以自由买卖
文件解读:农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土地则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记者:农民住房财产权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什么要提出住房财产权问题?
陈锡文:住房财产权是个新概念。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这是一个新的突破,在于积极探索农民财产权的一种可能实现形式。
记者:农民住房财产权可抵押担保转让,是否意味着农民马上就可以将房子轻松变现?城里人很快就能去农村买房了?
陈锡文:这种情况还不会出现。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是一个重大问题,必须慎重稳妥推进,选择若干地方先进行试点,摸索经验。抵押完了还不上怎么办?房子收走了流离失所怎么办?转让在什么范围进行?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经过试点才能够得到答案。应该指出的是,这些试点必须按照程序依法获得授权,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自行其是、擅自开展。
记者:住房财产权可以转让,是否意味着农民的宅基地也可以买卖了?
篇7
关键词:集体土地 利用制度 改革 建议
一、我国土地利用制度的总体形态
我国土地所有制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态,国家所有土地包括城市的土地、依法征收的土地等,主要类型是建设用地,也有占比较少的国有农场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包括农村土地、城市郊区土地、自留地、自留山等,主要类型是耕地等农用地,也包括占比较少的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等集体建设用地。我国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将土地分为农用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除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和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可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外,其他各类建设项目需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建设用地,其取得方式包括出让、划拨、出租、转让、作价出资入股等。
二、我国土地利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在土地利用制度设计上重国有而轻集体,对集体土地特别是集体建设用地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
(一)重国有土地开发而轻集体土地利用
我国通过物权法、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出让转让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设计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划拨、转让、抵押等使用和流转制度,规定除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和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可以使用集体土地外,其他建设项目必须使用国有土地。这客观抑制了集体土地经济效益的发挥,使国有土地成为各项经济建设的必需品,推动国有土地价格逐年升高,地王不断涌现,土地收益成为政府重要财政来源和支撑。
(二)国有土地物权制度完善而集体土地物权制度缺失
对国有建设用地,物权法等规定了建设用地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地役权等完备的物权制度,而对集体建设用地,虽也有物权保护内容,但零星而不完整,表现在:一是用益物权中,集体建设用地只规定了宅基地使用权、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使用权和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严格禁止房地产、工业商业和国家建设项目占用集体土地,也无出让、划拨、出租等多样性供地方式规定。二是担保物权中,除规定乡镇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设定抵押其所占用集体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外,其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设定抵押,从而大大限制了集体土地融资功能的发挥,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之间流转的单方面性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通过征收程序把集体土地变为国家所有,但被征国有土地则不能再回转到集体所有状态,从而在总量上形成了国有土地逐年增加,而集体土地逐年减少的态势。
(四)征地补偿标准和国有土地出让价格比例失衡
国家在征收集体土地过程中,要对集体经济组织及失地农民进行征地补偿,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费,而这些补偿费标准偏低,以东营市各县区为例,补偿费一般只占到土地出让金的10%至40%左右,而像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这一比值差距会更大,形成巨大的剪刀差。
三、对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放宽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限制,逐步赋予其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权能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5年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6.6%,农民收入主要还是依赖传统农耕,缺少其他收入渠道。土地为财富之母,在国家严格规划管控下,应逐步赋予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的各项权能,探索建立集体土地出让转让制度,扩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范围,发挥集体建设用地潜在经济效益,以增加土地收益在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并规定将土地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二)扩大和完善集体土地物权内容和范围
在现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乡镇企业用地及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用地使用权的基础上,放宽使用权范围限制,在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前提下,允许工商业在一定条件下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并赋予除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用地外的其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担保物权权能,以充分发挥集体土地融资担保功能,激活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三)严格限制土地征收条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为公共利益需要”征收集体土地这一规定过于原则而不具体,实践中只要符合产业政策的各类工厂、加油站、写字楼等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一般都可以通过征收集体土地进而取得土地使用权,致使“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无限放大,集体土地征收的随意性增加,从而侵害了村集体的物权利益,因此建议在立法上采用列举或排除式的规定,明确哪些属于公共利益而哪些不属于,以严格征地原因条件。同时,应改革征地补偿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探索建立征地补偿标准与城镇基准地价、土地出让均价等相挂钩的机制,缩小征地补偿费与土地出让收益的剪刀差,切实维护实地农民利益。
篇8
1.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现状
1.1所有权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状况是: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农户拥有一定期限内的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可以在承包期间依法、自愿和有偿转让,但不能用作抵押。这一制度虽然是对传统农地制度的创新,但是在中国的一些地区,所有权的模糊性已经产生,导致土地关系混乱,这不仅表现在土地产权主体的二重化上,还表现在“集体”作为土地产权主体所引起的概念上的模糊性和虚置性。前者表现为“集体”究竟是指村民小组、村委会还是乡镇,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从实践看,三方都在扮演“集体”的角色,都在行使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后者表现在“集体”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行为能力,即没有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能力,这样,由村民小组组长、村委会主任、书记,乡镇长、书记等代行集体土地所有权也就成为必然,但这同时会产生复杂的委托关系,最终导致土地利用的低效率。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农地产权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农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集体依法组织土地发包或对土地进行再调整;二是农民获得农地承包权和使用权,农民可自由安排生产;三是国家对农民的承包经营权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这种共同所有制的制度安排下,农民仅作为名义上的所有者,并没有拥有对农地的真正处置权,因此农民对农地的所有权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所有权,而是一种不完全或称作“有限的农地所有权”,还存在着外部力量对农地所有权的种种侵蚀,容易导致产权残缺。由于所有权不明晰,形成了集体和农民双方对自身权利的虚幻和错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许多农村,农地频繁调整,农民很难长期稳定地使用土地。
1.2 收益权现状 我国目前模糊的土地收益权导致农民沉重的税费负担。所谓土地收益权指的是拥有土地带来的损益的权利。具体是指土地的收获物、土地本身增值或贬值、土地转让、转租所获得的益处等。收益权的完全与否,依赖于各种土地合约的条款、土地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其非正式制度的限制。由于我国农地的产权关系模糊导致了农民所交费用缺乏明晰的体制,村镇干部的“寻租”行为严重,农民应得权益得不到合法保障,农民的负担沉重。虽然规定:“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是自己的”,但在实际执行起来成了一种模糊的土地收益权分配方案,这是因为具体的标准是由村镇自行制定,他们往往除征收国家法定税费外,还要在一段时期内向农民征收各种费用以弥补政府财政支出,而农民对其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与能力,导致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更有不少地方的村镇集体借助于这种不透明的收费机制,大搞不合理的摊派,成为他们“寻租”的手段。
2.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模糊 根据我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存在多元主体,主体界定模糊,有主体交叉现象。《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民法通则》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从两法中可以明确看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有国家、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农民。那么哪些土地归哪些产权主体所有?首先,《宪法》中哪些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哪些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规定不明确,在操作中也不明确。其次,《民法通则》中规定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代表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或村民委员会,也可以是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但村、乡(镇)两级谁为所有权代表规定不明确。另外,《土地管理法》规定: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属于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各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据此,土地可以属于村民委员会所有,也可以属于村民小组所有,与《宪法》、《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上述法律规定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多元主体对农村土地产权交叉所有的问题。
2.2 农村土地产权界定不明晰 农村土地产权界定不明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所有权界定不明晰。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经济组织,但究竟属于哪一级集体经济组织,是乡(镇) 、村还是村民小组并不清楚。由于“三级所有”的历史原因,也由于行政区域的变更,造成所有权的界定不清楚;土地使用权界定不明晰。在刚刚过去的15 年的承包期中,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土地进行过多次小调整及不同程度的大调整,调整的实质是调整土地使用权,这与农民土地使用权稳定的期望是不相符的;处置权界定不明晰。由于所有权界定的不清楚,必然导致土地处置权的混乱。
2.3农村土地产权权责混乱 我国现行农地权利制度权项内涵不清,权责混乱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 “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对土地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没有明确的程序和形式;另一方面,土地承包者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具体的规定。在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内容、界限和法律形式等都不明确的情形下,明显缺少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资产利益约束。农民在耕地上的权利也很不明确,时常面临被乡村两级政权组织征调他用的风险,或者被收回重新分配,各地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农民与乡村政府因土地使用权造成的纠纷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这种排他性很低的权利制度下,难以形成土地投入积累机制,在土地经营上的短期化行为以及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在所难免。
2.4基于农村土地产权的管理机制乏力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土地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农村土地权利已经由原来笼统的土地所有权细化为土地占用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土地抵押等权利的使用现象也十分普遍。有些地方的荒山、荒坡、荒地和荒滩在不改变其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进行了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权拍卖。根据物权公示原则,在设立、变更、转移、消灭物权时,必须履行一个能让外界承认该权利变动的程序。对于土地物权而言,该公示就是登记。但我国现行法律仅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确立法定的登记发证制度(实际上有些地方连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登记工作也没有很好地开展),对大量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和未利用地却没有设立使用权。未依法进行登记的各项土地权利,其主体权益难以保障,同时又给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3.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3.1要考虑路径依赖 在设计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一步改革方案时,不能不考虑到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作用。如果离开中国特定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去改革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必定会遭到土地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抵抗,结果会事与愿违。考虑到路径依赖问题,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强化农民对现有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并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给予农民用、养土地的激励,以克服短期化行为和粗放经营惯性,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要注意两种模型的使用和配合 制度变迁有两种模型: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的变迁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它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具有盈利性、自发性、渐进性的特点。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来实现,主体是国家。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都遵循成本—收益原则,都是对制度不均衡的反应。改变目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需要两种变迁模型并用。一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进一步延长土地承包期限以克服短期化行为;运用法律等手段保护农民的利益,严格控制占用农业用地;对非农用地的占用要依法、合理,并给予合理的补偿。二是尊重农民的自发创造性,对目前农民自发尝试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如反租倒包、土地有偿转包或转让、土地投资入股、土地信托服务、土地互换等,要允许试验并加以规范和引导。
3.3要注意制度变迁的两个层面 制度变迁有两个层面,一是形式或技术层面,这个层面的变迁完全可以大胆借鉴国外经验,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技术和操作程序。二是利益和基本制度层面,如土地的所有权制度、使用权制度,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过程。各国的产权根基、法律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这一层面的制度变迁无法照搬外国经验。
篇9
【关键词】农村 土地利用 管理改革 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88-01
对于农村土地的利用和管理来说,它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完善和配合的问题,首先的一点就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明晰以及合理化权益保护等。农村土地的使用和处置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中,一方面确定了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另一方面,农民对于土地拥有处置权。在以往的农村土地管理过程中虽然强调了农民的土地处置权,但是在土地的利用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征地的过程中农民依然是处于弱势的地位的,进而导致了农民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缺少保障。与此同时,一些农民对于土地的认识不够清晰,混淆了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差别,进而也就导致一些农民将土地视为私有财产。
一、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认识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村土地使用和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些土地的管理制度没有能够很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集体农地流转,与公与私人都在滥用集体土地征收权。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开展,土地的经营和管理权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对于土地的处置和使用上就要注意经营性和公益性用地的管理问题。第二,政府在征地补偿标准中以被征地农民为代价大获增值。随着城镇土地市场逐步完善。土地资产价格攀升与法定征地补偿标准呈反比,加之政府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低补偿和强制性措施。更有安置补偿和补偿费分配既不到位又不规范。使被征地农民生计严重受损与地方政府获取巨额土地增值收益同在。第三,完善被征地农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辩权的协商机制。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陈述意见、质证和申辩的权利。根据农村土地利用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于农村农村土地利用的发展来说,必须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根据当前发展的需要以及内部控制和管理的需要进行原则的制定,进而有效的去规范。从当前的问题来看,农村土地利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应该重点放在建立一个财和物相分离的内部机制。与此同时,针对于内部的构架以及内部的分工管理等,我们都要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控制管理,另外,在建立完备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对于执行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做得好的给予适当奖励,反之则给予相应的处罚。
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发展
通过以上的相关分析,我们对于农村土地的管理问题等也已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的利用以及管理问题等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重点做好以下的一些问题。
1、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针对当前农村土地管理的相关问题,我们要进一步的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约束性。农村土地的利用和管理要在相应的规章制度下进行,根据当前城乡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新要求,我们要重点做好相应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土地、人口以及产业布局的相关分析和了解来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一般来说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需要我们改变以往土地的利用方式。注意从传统的粗放型的经营管理转变为当前更加精细化和集约化的管理发展之路。规划的实施,要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并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量等约束性指标的落实,防止约束性指标变成概念上的东西。对于农村土地的利用和管理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落实土地权责管理体系,要有科学明确的职责划分,其中包括相关的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对内部控制建设,同时在执行和失效时应该具体承担的责任范围,这些都是我们在土地利用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土地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要点。对此相关的管理部门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不能出现违规或者是管理混乱的情况。因为这些都给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带来困难。
2、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征用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我国出台的相应政策和规定当中多次提到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因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原因,土地制度的管理上要更加严格,尤其是在土地征用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征地的规模,同时加快土地制度的改革,进一步的保护好农民的权益,既要做好相关的补偿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在具体征地的过程中,要界定好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同事注意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征地的处置和管理一定要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并严格落实相应的补偿管理原则,只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并完善好相应的法律法规,我们才能够在最大的限度内确保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征地活动的进行必须从实际的土地管理情况出发,避免过分的行政干预,甚至是强制性的土地征用和管理。
3、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的经济建设问题以及土地管理问题也需要我们注意起来,其中农村土地的管理和改革对于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我们要进一步的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进而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在这方面,我们做好土地管理工作,要注意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只有形成更加系统和完善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城乡规划布局,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支持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保持粮食稳定增产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这方面需要严格坚持耕地保护制度不动摇,并注意地政策也要向其他民生领域倾斜。为了更好的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土地调查,做好统计和记录,这是打造集约化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提高土地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撑,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4、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重点做好城乡建设过程中的用地管理。我们知道,城乡的统筹发展也往往涉及到土地的使用和重新规划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我们要充分的发挥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进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全国土地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其中也推出了土地复垦以及开发项目,这是推动农村土地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是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础。在农村相关经济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将土地问题给处理好了,“三化”会同步推动。如果对于这一问题没有够及时有效的处理,那么就很可能顾此失彼。
三、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做好农村土地的利用和管理成了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在这方面我们要进一步的落实相关的土地管理制度,积极做好农村土地的规划,进而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振伟.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J].农林经济,3009,(09):78-90
[2]王善强.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分析[J].西部大开发,2008,(08):77-86
[3]周良文.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J].西部大开发,2010,(11):177-186
篇10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有关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服务中心,深化改革,全面做好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计划、利用管理、执法监察、依法行政等工作,努力实现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双保双赢”。
行动主题:惠民生促进科学发展,守红线坚持数质并重。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和保护耕地红线为主线,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贯穿落实到土地利用、管理、调控和制度改革的各个环节。在保发展方面,坚决落实中省经济调控政策目标,把保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科学发展;在保红线方面,把实现耕地面积净增长,质量有所提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为筑牢耕地红线打下好的基础。
主要目标:(1)保证中央调控政策的实施,做到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应保尽保。(2)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现耕地面积净增长,质量有所提高。(3)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和工作机制,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县(区)达标建设,为全市三年实现达标奠定基础。(4)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得到加强,土地执法形势继续好转。(5)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在土地征收、建设用地审批等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法制、政策成果。努力实现我市“国土资源服务管理水平大提升,违法违规用地宗数面积大下降”的目标。
三、工作重点和具体安排
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双保工程”年行动分为中心任务、专项工作和策应工作。我市坚持以保护耕地和合理供应土地为中心任务,以专项工作为重点,以策应工作为支撑,加强重点工作和制度改革、基础建设、舆论宣传等的衔接配合,保障主要工作目标有效落实。
(一)中心任务
1.完善土地调控政策。
工作目标:保障土地调控政策规范执行,坚决杜绝向违
反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的项目供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市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应保尽保。
具体任务:优化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布局。每季度形成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报告。配合省国土资源厅修订出台《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年本)》,指导各县(区)制定完善适合地方特点的限制(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和其它供地政策。修订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和实施政策。严格执行土地供应和利用政策,遏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项目用地。坚持土地招拍挂制度,完善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编制实施房地产用地供应计划,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应保尽保。对房地产用地供应和开发利用进行动态监管,适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2.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工作目标: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做好农村土地整治,确保耕地保有面积实现净增加,实现耕地质量有所提高。
具体任务:运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和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监督占补平衡到位,上半年完成和通报年度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情况。完成我市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将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深化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成果,开展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
制定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配套文件,对全市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建设田间水利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专项工作
1.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工作。
工作目标: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考核评比办法、激励和约束机制,树立一批节地典型,引导各县(区)政府和部门、用地单位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具体任务:配合省国土资源厅提出新的《国有建设用地划拨目录》和《国有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修订建议;完成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按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安排公布评价成果,针对开发区用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相关政策和对策;完成单位GDP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评价考核,扩大考核结果的应用范围;配合省国土资源厅积极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区)创建活动,表彰年度模范县(区),落实对模范县(区)的奖励措施,推广节约集约新模式、新机制。
2.执法监管专项工作。
工作目标:做好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努力实现违法违规用地宗数面积大下降的目标;建立健全全市土地执法监管体系,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
具体任务:4月初完成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动员、部署和培训;4至7月完成卫片执法检查实地核查、查处整改和督察验收工作;8月上报全市核查数据和验收评估报告;9月以后启动约谈问责工作。同时,每季度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一批典型违法案件。
3.制度改革专项工作。
工作目标:完善土地征收和征用安置补偿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违法责任追究制度改革,形成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具体任务:探索改进我市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意见,指导做好报批工作;探索改进单独选址项目报批意见,提高重点项目审批效率;对连续两年被部省问责的县(区)以下国土资源部门主要领导,研究制订引咎辞职问责制度。
(三)策应工作。
工作目标:通过检查、调研、培训等指导各县(区)落实“双保工程”重点任务,总结地方土地管理机制创新经验。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综合监管能力建设。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促进全社会认识、理解资源刚性制约的紧迫性、长期性。
具体任务:加强督导检查工作。5月份前做好年以来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抽查的准备;配合部省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治的监管办法;8月份做好省对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的准备工作;年底前完成对全市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检查考核。
完成“双保工程”督导工作。第三季度做好部省“双保工程”年行动的调研督导检查准备工作;年底前做好对全市“双保工程”年行动的调研督导检查工作,并形成调研报告和一批典型经验报告。
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更新遥感监测和土地利用数据库;完善监管平台,推进应用成果;在上级指导下完成“金土工程”二期工程立项及后续建设工作;建立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加强地质资料的开发应用。
做好宣传培训工作。4月初制定“双保工程”年度宣传工作方案;积极参与《国土资源报》“双保工程”年行动百人谈活动;利用节日和重大活动,宣传营造社会氛围,开辟“双保工程”专版、专栏、专稿,宣传工作推进情况、成效和经验;组织县(区)搞好各项单项工作的培训工作。
四、保障措施和要求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推动“双保工程”实施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的协调联动,凝聚深化改革的合力,保证年度重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国土资源局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双保工程”年度行动的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对承担的重点任务及早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安排,加强对全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形势的分析及宏观调控政策执行过程中土地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深入调研、及时评估,形成政策建议及时报省。
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关组织协调机构,加强部门联动。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双保工程”年行动的工作方案及组织领导机构人员名单,要在今年4月15日前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双保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加强督导检查。“双保工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按照重点任务分工协作,通过调研、培训、会议、检查等,加强对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统筹安排好有关专项检查工作。各县(区)要掌握工作进度,把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明确目标,强化责任,主动推动工作,分解落实任务。
(三)加强宣传交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加强组织策划,会同各新闻媒体加强对年行动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地方典型经验的宣传,把握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突出宣传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决心与信念,宣传“双保工程”的工作进展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