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制度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2-02 17:5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收制度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前言
财政税收制度会对我国社会经济以及民生建设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从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现行的财政税收制度已经无法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的各方面发展需求,并对其造成严重制约。因此应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整合,将财政税收制度进行创新与优化,才能确保财政税收对中小企业产生的扶持作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财政税收制度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用分析
1.1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便是规模较小,管理模式呈现较为松散的状态。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与扩大,便需要数量庞大的资金做支持。根据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近些年,在我国中央财政预算中,针对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扶持项目数量在不断增多,其中各类的专项资金以及相关发展基金也对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例如我国实施的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中的财政税收也提升了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其中主要包含新型产业扶持资金、全面信贷扶持资金等。在中小企业实际进行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可以从国家下发的扶持政策中获得较大的利益,从而促进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与成长。
1.2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倾斜财政税收制度
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方面主要表现为,政府的采购行为逐渐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政府实施的采购行为,对中小企业来说,是较大的资金投入,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将自身的产品及时向经济价值进行转化,促进企业的发展。其倾斜的主要表现为政府进行采购的环节中,为中小企业承购构建其采购平台,还会为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持政策。在政府的采购定额中,其会为中小企业规划出一部分的份额,给予同等市场竞争条件下,会让中小企业优先对政府的采购行为质量与服务进行监管与指导[2],确保中小企业在政府的采购过程中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中小企业不能占据较大的市场竞争份额,但也会得到政府在采购方面的大力扶持。
1.3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革创新进程
加快中小企业要想获得稳定发展与规模扩大,仅仅依靠政府进行扶持是远远不够的,中小企业也会依靠自身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寻找发展与壮大的机遇。基于我国的发展实际情况来说,中小企业仅仅要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行便较为费力,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对企业的结构以及自主创新方面进行关注。而财政税收制度极其创新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扶持,尤其是在资金方面,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较好的政策优化,帮助中小企业顺应市场的发展规律将自身的发展角度、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促进其改革创新的进程不断加快,获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行有效的自主创新,并将企业内部结构进行有效整合,朝良性与科技方向发展与进步。
1.4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巨大便利
财政税收制度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不断将自身的融资担保体系进行完善,避免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严重的风险,提升其融资的成功率。①对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支持与扶持,确保金融机构可以对相应的风险进行准确判断,还可以开展有效的信用评估、等级等方面工作,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程度。②通过政府引导的资金,会参股到信用担保机构当中,成功设立出第三方的担保主体。政府对相关基金以引导性的方式进行投入,将中小企业作为投入的根本与基础,还可以及时弥补社会资本方面的不足。对于操作模式反面来说,其主要采用的为市场化的操作模式。财政部门并不会为中小企业直接提供资金,而是为其提供帮助,让中小企业获得相关金融机构的投资资金。③财政税收制度还可以对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进行鼓励,通过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等,担保机构的贷款担保会不断扩大与发展,还会对担保机构的担保金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财政税收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困难与瓶颈有效突破,从而提升融资的成功效率,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好的扶持,并成功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难题与问题。
2基于中小企业扶持背景下财政税收制度的创新策略
2.1将税率科学调整,减少中小企业承担的纳税负担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全球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小企业的相关纳税负担进行减轻,可以促进我国财政税收体系不断完善与创新。因此,应将国内的经济发展实情、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互相结合[3],对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率进行合理调整与制定。无论各个行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来说,都应将其纳税标准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以及降低。还应将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特点以及员工福利等方面问题综合考虑,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与规模扩大方面,应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扶持,从而促进中小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2构建完善的财政税收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以及政府的相关部门、机构应将市场发展的规律信息与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综合分析、考虑,才能构建出更加完善、完整的财政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将国家财政税收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创新。①国家与相关政府部门应将市场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要将中小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制定可促进中小企业进行进一步发展的财政税收体系与相关法律法规。还应单独提出与中小企业相关的各种纳税标准,之后将其收入到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当中。②应制定多种类型的国家财政税收模式,从而制定出更加完善、创新、高效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确保其可以开展各种相关工作。另外,还应提升财政税收的支持力度,将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合理调整。
2.3制定针对性的中小企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应制定
针对性较强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进行持续、长远的发展。要对中小企业进行一定的资金扶持,尤其对于优惠模式方面来说,通过直接优惠模式开始想间接优惠模式进行转换。对于直接优惠模式来说,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事后奖励,中小企业基于盈利情况下,才能对该种优惠进行享受。对于间接优惠模式来说,其更加利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若想对中小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便需要在其研发、发展阶段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而促进其持续发展。
3结语
只有将财政税收制度不断创新、完善,才能促进中小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与发展。在创新过程中,除了要为其提供相应政策扶持之外,还应为中小企业留足自主发展空间,才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正升.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125.
[2]毕雪芳.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探析[J].中国市场,2016,33:146~147.
篇2
绿色税收制度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绿色税收制度是对污染行业和污染物的使用者加征税收,对投资于防治污染或环境保护领域的纳税人给予税收减免的一种税收制度。运用绿色税收制度对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其本身的优势非常明显:
第一,绿色税收制度可以从源头上防范各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绿色税收产生的初衷,就是通过让污染者负担与其污染排放量相当的税赋,实现企业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所以它能较有效地遏制负外部效应的产生。由于任何企业都是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者,而污染会造成外部成本,不少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往往会选择将这些污染成本排除在利润计算之中。如果对此放任不管,就会使那些高效能、低污染、符合环保排放规定的企业遭受不公平待遇,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就会愈演愈烈,最终导致那些符合环保条件的企业退出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绿色税收制度,就可以通过绿色税收这只“看得见的手”,实现惩罚与激励并存,导致污染企业排污行为的成本内部化,迫使企业主动减少污染,最后减少外部不经济的负面作用。
第二,绿色税收制度能为国家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提供资金支持。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给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压力愈来愈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但是,目前国家能专门投入到环境治理方面的资金非常少,征收的排污费及现有的资源税还不足以用来治理大规模和大面积的环境问题。绿色税收制度凭借税收本身具有的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以及绿色税收的“专款专用”性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资金缺口,对可持续发展发挥较突出的导向作用。
第三,绿色税收制度能有效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绿色壁垒是一个国家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环保标准对外国商品和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发达国家经常使用“绿色关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检疫”等绿色壁垒对我国的产品加以限制,各种形式的绿色壁垒在为发达国家企业赢得市场的同时大大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绿色税收制度则可通过征取绿色税收,促使企业倡导绿色生产理念,创新生产方式,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无可争辩的竞争力,从而可以较好地解决绿色壁垒造成的问题。
现行绿色税收制度的欠缺及其成因
绿色税收制度不是由单独的一个或几个税种组成,它是由旨在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多个税种有机组合的整体。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绿色税收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体系中的税种虽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其体系的整体效果看并不尽如人意。
首先,调节范围过窄。现行绿色税收制度体系中的税种设置大都没有以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初衷,这与当时开征时候的客观条件是分不开的,虽然政府在不断地增加相关的“绿色”条款,使得我国的税收制度体系已经初见“绿色”,但是体现在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上,“绿色”还是没有完全到位。
其次,税种设置不合理。绿色税收制度体系中没有设立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行为或产品征收的专门性主体税种,税种分布比较分散零乱,这样就使整个税收制度体系难以起到主、辅税种相互配合的作用,也难以满足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的需要。
第三,优惠措施存在缺陷。零星散落在税种中的优惠措施大多有时效性太强的问题,缺乏长期性、系统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并且这些优惠措施都是以直接减免为主,而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延期纳税、出口免退税、即征即返、先征后退等间接的优惠措施却较少采用。
第四,未能形成有效的税收征管体系。目前尚未建立专门针对绿色税收的统一征管体系,绿色税收制度执行效率不高。同时,还未能充分调动环保部门和税务机关的积极性,未能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建立起绿色税收收入合理分配的机制。
第五,缺乏长效激励机制。现行绿色税收制度中绿色税种和排污收费制度并存。排污收费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但这种制度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使其不能保证将收入足额、有效地应用于环保事业,它与绿色税收并存,不但未能产生互相“补位”的效果,却反而因为各自的缺陷而产生了矛盾冲突,不利于建立适应绿色环保要求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由于存在着上述欠缺,所以我国绿色税收制度尚未能在保护环境和资源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目前绿色税收制度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都是分不开的。
首先,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抵制制约了绿色税收制度的完善。绿色税收制度对排污企业征税,会使得企业为其排污行为“买单”,增加其成本,所以大多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排污企业都会抵制绿色税收的征收。
其次,地方政府扭曲的“政绩观”影响了绿色税收制度的完善。应该说,地方政府的“政绩观”是影响绿色税收制度发展的主观因素。对地方政府而言,如果以完善的绿色税收制度使当地企业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外部化”成本转化成为企业的“内部化”成本,就会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再次,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制约绿色税收制度完善的重要因素。税收要发挥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必要前提,而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却还存在着诸多缺陷,这必然会制约绿色税收制度的完善。
强化绿色税收制度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扩大资源税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应尽快将土地、森林、地热、水、大气等可再生以及不可再生资源均纳入征税范围,同时制定详细的征税条例,从而达到保护上述资源的目的,促进对于自然中各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对高污染资源的使用以提高税率的方式加以限制,以降低这类资源的使用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现有的关税、车船税、营业税等展开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优化绿色税收制度体系。比如,对于进口污染相对严重的产品以及仪器设备应提高所征收的关税,以降低对于该类产品的进一步引入以及使用。此外,对于开采木材、采集珍稀动植物的行业,应提高征收的税率,从而降低行业利润,减轻该类产业对于生态环境的高强度破坏。同时,应适当调整车船税的征收方式,对于使用新型燃料的汽车可以适当进行车船税的减免,而对于排气量大、高耗能的汽车应加重车船税税额,从而促进节能型汽车的推广。
在现有的税收制度基础上,应开征一系列新的保护环境的绿色税种。比如,可开征污染空气税、水资源保护税、垃圾税等,从而减轻人类活动对于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再比如,水资源保护税的征收可以以水资源的使用量以及重复利用率进行衡量,以税收形式监督居民、企业对于不同用途下水资源的使用行为,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率并增加重复利用率。
篇3
关键词:政策性;税收筹划;政策性税收
Abstract:Thepolicy-typetaxrevenuepreparationisinourcountry''''seconomiclifenewlyemergingthings,isdifferentwiththegeneraltechnicalstratificationplane''''staxrevenuepreparation,thisarticlesaidpolicy-typetaxrevenuepreparationreferringinparticulartoviewinOurcountryExtralargetypeenterprisegroup''''sonekindofnationaltaxpolicystratificationplanetaxrevenuepreparation.Lookingfromthedomesticresearch,becausethepresentourcountrymainlypausesaboutthetaxrevenuepreparation''''sresearchinthetechnicalstratificationplane,tothiskindofspecialpolicy-typetaxrevenuepreparation''''stheoreticalanalysis,generallyspeaking,hasnotarousedtheinterest.Butlookedfromthepractice,sincethemid-1990s,ourcountrycertainlargeenterprisegroupgainedincertainexperienceinthepolicy-typetaxrevenuepreparationpracticeaspect,andhasobtainedthegoodeconomicalachievements.Basedonthis,thisarticlewillutilizethenewsystemeconomicintheelaborationtheanalysistool,keyconductsthepreliminarystudytothepolicy-typepreparation''''sconnotation,basedonthisandproposesthepolicy-typetaxrevenuepreparationlogicandthetechnicalway.
keyword:Policy-type;Taxrevenuepreparation;Policy-typetaxrevenue
前言
政策性税收筹划是指特大型企业集团在不违背税收立法精神的前提下,与国家政府中的税务、财政等部门进行协商,试图改变现有对企业或行业不适用的税收制度,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财方法。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这种筹划实质上是一种税收制度筹划的创新活动。特大型企业集团发现现行税收制度的非均衡,从而产生的税收制度创新需求,政府根据这一制度需求对税收制度的供给进行调整,以实现税收制度均衡。政策性税收筹划是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税收制度来改进、替代另一种税收制度的过程。这一基本论断是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透视政策性税收筹划的基本依据。
政策性税收筹划起点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税收制度的非均衡可理解为税收博弈的参与人对现行税制不满意状态,从供求关系看,是指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不一致的一种状态。政策性税收筹划实际上就是对税收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
从政策性税收筹划的实践看,我国税收制度的非均衡主要表现为税收制度的需求缺口,即对新的税收制度需求的产生先于该制度实际供给的形成,从而造成税收制度有效供给的不足。税收制度的非均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源于税收政策实施中的统一性与行业执行特殊性的矛盾。因为现有的国家层面上的税法与各种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基于全国“一盘棋”的考虑,强调全局性、统一性、整体性。但从现实的情况看,由于国民经济中各行各业存在巨大差异,使形式上公平的税收法律和政策在实施中出现结果上的不平等,压抑了行业生产的积极性,势必会影响到该经济主体的利益,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失去同其他同类企业竞争的公平性,从而导致效率损失。税收制度的非均衡必然意味着现行税制安排的净收益小于可供选择税制安排的净收益,而基于行业特殊性的对原有税法与税收政策的修正和部分的改进,正体现了税收制度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运动,由于这种改进符合公平与合理的税收原则,国家的利益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为行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将大幅度增加,形成税收制度创新的潜在收益,导致新的潜在制度需求,从而构成政策性税收筹划的逻辑起点。
政策性税收筹划的逻辑路径
政策性税收筹划的过程是税收制度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税收制度的非均衡表明了潜在收益的存在,而这种潜在收益在现存制度中是无法获取的。只有通过改变原有的税收制度安排,选择和建立一种新的均衡基础上的制度安排才能获得潜在收益。税收制度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轨迹就是政策性税收筹划的逻辑路径。
这一逻辑路径的主要思想是,现行税收制度的非均衡是政策性税收筹划的出发点,政府和税务部门应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纳税人对税制的接受程度,不断地调整税收制度供给以满足税收制度需求,从而实现税收制度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运动。
需要指出的是,在税收制度创新过程中,参与税收制度创新的主体地位不同。政府作为税收制度的供给者,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税制设计和政策选择。同时,特大型企业集团作为税收制度的需求者,有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税收制度的动机。反映双方利益最大化税收制度的均衡既不单方面取决于税收制度的供给,也不单方面取决于税收制度的需求,而是由该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然而,由于国家追求税收政策全局性、统一性、整体性的目标导向和信息的不完备性,国家追求潜在收益的积极性相对微弱,相比之下,处于市场竞争的企业在生存本能的驱使下对这种潜在收益的追求要强烈和持久。因此,税收制度主体是企业,而国家只不过是名义的税收制度的供给者而已。
政策性税收筹划反映了特大型企业集团对更合理的税收制度的需求,承认了上述特大型企业集团在税收制度形成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即这些大型企业集团不是被动地接受国家既有的税收制度,作为市场竞争和国民经济建设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它还是我国税收制度创新的主体。从近年来政策性税收筹划的实践看,我国的石油、钢铁、电力等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在税收制度创新中发挥了主体性作用。
政策性税收筹划的技术路线
由于政策性税收筹划是对国家税法制度的筹划,它要改变不合理的、与行业特征不适应的税收政策,与一般性税收筹划相比,政策性税收筹划要艰难得多。根据上述政策性税收筹划的逻辑路径,政策性税收筹划的技术路线如下:
深入研究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进行政策性税收筹划的企业首先要深入研究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准确把握税收理论的前沿和税收制度演进的规律。国家税收政策代表着国家的利益取向,税收制度的改革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只有准确把握税制完善的方向,才能为政策性税收筹划营建成功平台。深入研究国家现有税收制度的非均衡性。国家税收制度的设计均是从全局和宏观角度出发,而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却是具体的、特殊的。只有善于敏锐地发现并深入研究国家现有的税收政策对行业生产的非均衡性,才能提出合理的税收制度改革的建议。
提出政策性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作为一种特殊的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筹划,不能将政策性税收筹划片面地理解为向国家“要政策”,政策性税收筹划要遵循“有理”的原则。我国石油企业在进行石油增值税筹划时就提出石油全生产过程理论作为其筹划依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与国家税务机关的交流与沟通,形成税制改革的基本意见。企业要向国家税务机关如实地反映情况,强调现有的税收制度由于对行业生产的不适应性,最终会损害国家利益,从而提出兼顾企业和国家双方利益格局的税收制度改革方向。
形成具体的国家税收修正政策的实施细则。作为政策性税收筹划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在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形成既体现国家利益,又反映行业特殊性的具体的国家税收修正政策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政策性税收筹划的完成。
与一般性的技术层面上的税收筹划不同,政策性税收筹划是高层次的筹划,它是在对自身生产特点和产业特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改变不合理的、与行业特征不适应的税收政策,其实质是国家税制的改革与创新。显然,这一特征决定了政策性税收筹划的使用范围。一般而言,政策性税收筹划只适应于我国特大型企业集团,这类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税收制度博弈的实力。企业进行政策性税收筹划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且可以丰富我国税收筹划的理论。
参考文献:
1.李庚寅,胡音。我国税制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4.3
2.王兆高主编。税收筹划[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蔡昌,王维祝。企业税务筹划策略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1.2
4.诺斯。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
篇4
一、我国现行税制的基本特征
我国新税制经过几年运转,逐步形成了一个基本稳定的税制格局,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流转税为主体税种。来自流转税的税收收入在我国税收收入总额中占了很大的比重,1994年流转税占税收收入总量的71.58%,1995年为69.22%,1996年为66.88%,1999年为70.1%.流转税在我国税制结构中是当之无愧的主体税种。
(二)所得税收入比重比较低。1994年我国的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率为20.63%,1995年为22.36%,1996年为23.28%,1999年为18.1%.这反映出在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所得税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偏低。这与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中所得税比重大于流转税比重的状况恰好相反。
(三)财产税类设置不齐全。我国目前税收制度中财产税类税种设置尚不齐全,已开设的财产税种只有房产税、城市地产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目前这些税种的收入总计仅占税收收入总量的几个百分点,而一些调控必要的税种,如遗产税、赠与税等都未开征,一些已经开征的财产税种又有一定的范围限制。
(四)社会保障税尚未开征。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采用的是行政收费制度,并局限于城镇范围,分省市区域运行。社会保障税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安全阀”的作用。我国现行的以费代税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发展,而社会保障税的缺位则在客观上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五)农业税制严重老化。现阶段我国农业税基本上是按每户的田亩数征收,而每户分得的田地数则是由家庭人口多少来决定的。而农业特产税则是一种农业的产品税,对农业产品收入进行总量的税收调节。此外对农民的收入还要征收村提留、乡统筹等各项费。我国现行农村税收制度老化与农村大量的行政收费并存反映了我国农业税收制度建设滞后的现状。
二、现行税制对收入分配调控分析
对我国税收制度作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我国税收制度在收入分配调控功能中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流转税对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流转税是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征税,体现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流转税在实现财政收入目标上具有突出的优点,在促进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上也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收入分配调控中对税收公平原则的贯彻上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因为流转税是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征税,并不是对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结果的直接征税,无法完全体现社会收入分配中“收入多的多征,收入少的少征,无收入的不征”的收入分配原则。因此,从税收调控社会收入公平分配意义上说,流转税对经济的调控的基点是立足于经济公平,而不是社会公平。在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中,这种特征更为明显。
1.增值税具有典型的税收中性的特征。现代税收制度中,增值税已成为流转税的主要税种。增值税是对各类商品和劳务普遍征收的税种,具有典型的税收中性的特征。从税收理论上讲,增值税具有较强的累退性和难以防止税负转嫁的特性。税负转嫁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变动来完成的,这又与商品的供求弹性和需求弹性直接相关。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强性较小,而奢侈品的需求强性较大,这就决定了生活必需品的购买者承担大部分的税负。因而具有累退性又易于税负转嫁的增值税难以真正体现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的功能。增值税不论是由作为生产者的企业负担,还是由作为最终消费者的个人负担,一般都不具有直接调控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2.现行消费税调节不具有普遍意义。消费税是以消费品销售或消费支出额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种的统称。因此,在不同的消费支出水平情况下,消费税对个人收入分配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消费税的实施也难以对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发挥调节功能。一是,现行的消费税只对特殊消费品课税,而不对消费行为课税,使某些已属于奢侈消费的消费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调节。二是,现行消费税税目的设置已不能准确反映社会消费现状,至使消费税的调节发生了错位。”
(二)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我国现行的所得税制度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类。
所得税以纳税人税收负担能力为原则,其立法所依据的原则是“所得多的多收,所得少的少收,无所得的不收”。正因如此,所得税在保证财政收入上不如流转税,但它的征收是以纳税企业和纳税个人的实际所得为基础,因而税收的征收是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税基之上的,从而能够更好地按照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能力来确定负担,并针对纳税人的贫富程度来调剂社会收入和财富分布的状态。因此运用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来调节纳税人的社会收入和财富分布状态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相比较于经济发达国家,我国所得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占的比重不大,仅占税收收入总额15%左右,而作为直接调节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的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仅占5%左右。这就决定了所得税在我国社会个人收入分配中调节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我国现行所得税制度在社会收入分配调控中存在的不足,除了税制本身不完善外,所得税的税收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例不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三)财产税对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我国现行财产税对个人收入分配调控的作用十分有限。一些调控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必要的税种,如遗产税、赠与税、证券交易税等都未开征。一些已经开征的财产税种也具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如房地产税的征收仅限于有限的区域范围,再加上财产税的征收上也存在着难度较大,税收收入额较小的情况,运用财产税调控个人收入分配是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四)社会保障税对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和个人收入再分配的经济政策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障税也称为薪给税、工薪税,它是为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而形成的一个税种,它是政府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财力源泉,因此对于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有着间接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社会保障税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社会收入再分配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
我国现行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是从1986年开始实行的,在缴费制度上,它以职工工资的收入为计费标准,按规定的比例来提取。目前这一比例为40.6%.“经过1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制度越来越不合时宜。一方面缴费率高达40.6%,远远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各地存在的社保费入不敷出,每年国家财政不得不提供巨额资金予以补贴,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所具有的覆盖面较窄,采用以费代税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方式,局限于解决城镇居民基本问题的基本特征使得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五)农业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税收作为政府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农村个人收入分配调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现行的土地税(或农业税)在某种程度上正发挥着累退税的作用,因而它起不到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不是有助于缩小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而是在扩大着收入差距。”而附加在农业税上的各种收费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三、结 论
篇5
1.1现行财政税收制度缺乏先进性
目前,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先进性,落后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财政税收制度受到传统管理模式与理念的影响,并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对市场需求与发展情况进行有效调查与分析,导致财政税收在实际运行中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1.2相关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制度与政策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导致企业偷税、漏税、逃税等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在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政策中,主要采用开发票收税的形式,并且己采用很多年了。企业通过开发票的形式缴纳相关的税率。然而由于我国关于财政税收的相关政策不完善,导致许多企业都追寻税收漏洞,使用虚假、不真实的发票方式实施偷税、漏税、逃税行为,严重限制了对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加上中小企业自身资金能力有限、融资困难、资金来源不稳定等问题,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深入发展。
1.3现行财政税收政策内容不合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家虽然对财政税收政策进行了有效调整,但由于调整内容相对较少,导致现行财政税收政内容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例如,我国财政税收对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税收标准不一致,所缴纳税收额度也不一致,导致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纳税方面存在的着很大的区别。除此之外,国家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一定的税收扶持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财政税收标准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现行的财政税收标准,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进而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制度创新的研究
2.1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财政税收制度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财政税收制度,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纳税经济负担,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财政税收制度的灵活发展是现代化财政税收改革与创新的必然趋势。
2.2有效完善财政税收相关法律法规
财政部门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逐渐完善财政税收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中小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财政税收相关法律法律的完善应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小企业发展两个入手,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制度,实现财政税收制度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促进财政税收工作的平稳、顺利开展,进而推动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篇6
现阶段社会正处速发展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其中医院作为我们的基础医疗保障机构,对其税收相关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对于推进医院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我国财政税收体系不断优化改良,财政税收作为其中的关键点,起到均衡社会资源、促进收入分配合理的作用,因此医疗机构需跟紧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以顺应时展、人民需求。
一、开展财政税收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经济体系的构成中,财政税收无疑占据核心地位,严把经济收入命脉,税收体制改革则在其中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均衡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医院财政税收工作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对医院未来的发展及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财政税收制度能够为医院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财政税收工作对医院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如下:
(一)助推医疗行业发展现阶段我国基层与城市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基层医院在发展中存在后期发展力量不足的情况,这也直接对基层医院未来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政府通过针对发展存在差距的情况,积极主动的制定相关政策来帮扶,通过对财政税收作出调整,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尤其是对于医院而言,城市医院的发展有先进医疗设备以及高质量医生及后备人才的支持,并且其在发展中还不断地吸纳国外医疗技术,定期对内部医师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在这一点上,医疗设备的简陋、专业人才的缺失、继续教育和学习机会的断层使基层医院与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但是,政府对财政税收相关政策的调整,使通过税收扶持医院发展成为可能,这对于进一步缩小城市和基层医院差距具有重要的推动性作用,为医疗事业的发展会提供更多助推力。
(二)为医院未来发展奠基财政税收在工作模式上的创新,不仅对城市发展及企业变革形成一定的推动力,而且对医院未来的发展也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奠基性作用。特别是全球气候和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很多病毒的滋生已经对我们人类身体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对医院的医疗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科学的医疗卫生条件,能够及时对突发紧急的医疗问题进行应对。医院作为公益属性的单位,要提升医疗卫生条件,就需要财政税收给其提供帮助,给医疗资金的运作提供相应的保证,因此,财政税收工作对于医院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二、医院财政税收工作开展中的问题
对财政税收工作作出进一步的调整,是经济发展以及政府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控的基本手段和方式。现阶段的税收工作改革问题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针对财政税收工作的监督力度不足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监督,这样才能够规避偷税漏税问题出现。目前仍有部分医院的经营中,频频出现使用专用发票进行逃税漏税的情况,这种行为性质是非常恶劣的,也对国家财政税收的起到严重威胁。还有部分医院甚至通过虚报假的财务信息逃税漏税,这样的行为不仅对医院未来发展十分不利,而且对进一步开展财政税收工作形成了阻碍。存在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财政税收工作在开展过程欠缺完整全面的监督机制以及控制机制,这对财政税收的工作开展而言是一种抨击,逃税漏税的行为,也给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敲响了警钟,所以加大财政税收工作监督以及执行力度,是有序开展财政税收工作的基本前提。[1]
(二)相关制度存在一定问题财政税收工作相关制度目前尚存问题,主要是因为税收种类比较繁多,及对财政税收的监督不够重视,税收本应是医院战略发展的细化传递,但是现在却存在税收目标大大偏离组织工作的情况。财政税收制度上的缺失,对进一步开展财政税收工作来说非常不利,也因此导致工作内容的混乱、无序。在增值税转型阶段,增值税作为税制体系中的重要税种之一,医院在增值税方面频频出现税收负担过高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统一的管理手段,部分税种设计中欠缺合理性,让纳税变得复杂而不便捷。
(三)财政的税收预算尚存缺陷财政税收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以后,后续相应工作也一定要及时进行跟进,方可保证财政税收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在部分医院经营中,财政税收方面缺乏税收预算相应制度,对于财政税收的预算并不重视,而且在预算范围上也是非常局限。预算工作做不到位,在实际中就会存在频频挪用资金的问题,这对于进一步开展财政税收工作而言形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和阻碍。
三、开展财政税收工作的改革策略
医院经营和发展中,需及时对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及时作出应对,让财政税收工作变的高效,确保工作质量,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一)对财政税收工作提高监督力度财政税收是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负责任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如果在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中出现偷税或漏税行为,那么一定会对国家税收工作的有序开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想要更好地提高税收监督工作效率,就一定要在基础制度体系上进行完善,将工作的监督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保证税收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受到监督,财政税收工作开展的全过程都有参照标准,保证财政税收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在对财政税收工作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还要组建专门的监督部门,来对医院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让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开展都受到监督,从根本上杜绝财政税收不良问题的出现。对于部分存在虚报财务信息情况的医院,监督部门可以引进财政税收制度管理平台,通过平台进行统一监督和管理,对于上报的财政税收信息不定期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偷税漏税情况,保证税收工作顺利开展,这样不仅是对医院未来发展的一种保护,也更是对国家利益的一种全面保护。[2]
(二)对财政税收制度进行革新进行财政税收制度的管理,是进一步开展和创新财政税收工作的核心,是进行下一步工作的航向标,财政税收工作一定要按照相应的章程和管理标准来进行制定,保证财政税收任务能够高效完成,使国家税收利益得到全面保障,让经营主体能够对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在进行财政税收制度管理完善的过程中,首先要与国家税收政策互相融合,提出与之匹配的财政税收管理模式,让税收任务的开展都能够在制度体系下实现。其次,对于财政税收制度在工作上的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在进行调整时尽量使其与医院未来的发展相呼应,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提升财政税收工作实效性。如果出现重复缴纳税收或者在税收计算过程中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找寻解决方法,在税收减免政策上,一定要及时利用政府所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对财政税收的质量进行提高。[3]
(三)提高财政税收的预算管理力度开展财政税收工作时,对于预算的管理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预算的体系方面,完善财政税收预算体系,能够为财政税收预算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便捷,还会对在财政税收预算上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预算体系,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针对预算的范畴进行确定,能够保证财政部门在科学的预算基础中实现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4]。另外,财政预算是一个长久性的问题,进行预算时,一定要对预算作出长远设计,并且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在制定好相应的预算制度后,还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升级和优化,这也是保证财政税收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细致的预算计划,来提升财政税收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在进行年度财务税收的预算报表编制时,要以医院长久发展为基础,在保证医院财政收支都达到平衡的前提下,进行税收计划统筹的制定。预算的内容要细致,可以精确到具体的医院科室,然后制定与医院发展相符合的具体税收预算数据,做到准确的预算,精准的统计。另外,财政税收工作的进一步改革,还需要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明确资金走向及来源,对于支付比例进行科学的调整,合理规划每一笔资金。[5]
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外部性 环境税 税收制度设计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质量日益恶化的环境已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鉴于此,许多学者已经提出我国要开征环境税。本文试图借鉴国外有关环境税的经验,设计一套适合我国的环境税收制度,用以指导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设计的难点
税种的选择和引入的次序。开征环境税必须具备普遍性,将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一切生产经营行为均纳入环境税的征收范围,就我国而言,目前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所以,环境税收制度的税种选择应该不能过少。但考虑到可操作性以及征收成本等因素,而且开征环境税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只能是根据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和环保政策目标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目前我国尚缺乏这一税种的制度设计理论,更不用说实际征管经验,因此,要解决环境税收制度设计的第一难点,可以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
税率设计理论与实际应用的难点。在环境税收制度设计时,我们用一个一般均衡模型来设计了次优环境税率,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如真实的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的排放量、企业的利润和消除污染所采取的行动等,在确保这些问题的数据都真实的情况下才能根据理论上的设计得出最优的税率。而就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环境税款的专用问题。目前的许多研究者认为,环境税款应当专款专用,应当用于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但是,即便真的如此执行,也伴随其他相关问题,例如,按照相应的税收理论,认为税收款项应该进行统筹安排,不宜过于具体化,只有如此才能提升税收款项的使用效率。对此,税收款项的使用效率和环境税款的专用问题也就产生了冲突。而目前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文献还较为缺乏。
税种、税率及税款应用设计的国际经验借鉴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因此,环境税的具体设计和实践经验也不同。目前,我们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仍然是我们当前以至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同时环境不能再忍受这样的破坏和浪费速度,我们的环境税收制度还相当的不完善。我们需要在设计具体制度的时候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瑞典与荷兰环境税税种选择经验借鉴。瑞典与北欧邻国一起,是欧盟第一批在环境保护领域发展和实施经济手段的国家,在环境保护中广泛运用了环境税、费和其他众多的经济手段。其主要特点是税种集中,注重级差。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4年对其成员国作出的评估,瑞典实行了约70项以市场为基础的手段,是在环境保护方面运用最多经济手段的国家。而荷兰在世界上一直以环境优美著称,近年来,荷兰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他的环境税政策是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手段。这两个国家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是环境税收制度税种的选择方面。参照瑞典和荷兰的经验并结合我国过去对环境污染的收费情况,近期可开征以下税种:燃料税、水污染税、废物税和噪音税。
美国的税率设计。美国是世界上环境税税率设计比较合理的国家之一,其在具体的环境税率方面的设计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第一,对于化学品损害臭氧层的征收消费税。在此种税收方面,是按照相应的不同的化学品进行确定税率,而这个税率以某个基础税额以及调整因素计算而来,计算方法为以基础税额乘以该类化学品臭氧损害系数。第二,和汽车相关的税收。在美国,和汽车使用相关的税收是环境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油税来说,不同的州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目前的税率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除了汽油税之外,美国联邦政府对卡车使用者征收消费税,其税率为12%。第三,资源开采税。资源开采税是环境税收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美国各州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州总收入的1%以上,其税率比较高。第四,环境收入税。其税率为0.12%,其实行比例税率,税率比较低。在目前我们还不具备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我国环境税税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设计我国的环境税税率。
波兰专款专用性质的环保基金制度。从国际上其他国家环境税款的应用来看,波兰专款专用性质的环保基金制度值得我们借鉴。波兰从1970年起就有了环境税与资源税,当时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污染者调整其行为。像大多数中东欧的转型经济一样,波兰主要依靠一套环境标准与环境税、资源税相结合的混合系统来处理环境问题。就环境税的应用来看,它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税率调整的污染税为环境保护投资筹集资金,并采用了资源税和一些与环境有关的税收手段等措施来鼓励环境投资、资源再利用与绿色产品的消费。环境税的收入被用来对污染削减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90年代,波兰的环境投资开支有了大幅度地增长,其原因被认为主要是专款专用机制,而不是税收本身。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设计路径探析
建立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相关建议。首先是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环境。当前,我国应对排污费收取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征收环境保护税,将征收的范围从“排污”扩大到所有环境污染的行为,并且提高征收的标准,将环境税收纳入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切实加大征收力度,对于违反征收规定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依法按照法律规定予以严厉惩处。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既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兼顾我国具体国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是设计和完善环境税征税的管理系统。针对环境税的技术性比较强,征收难度大的特点,为了提高环境税征收管理水平,必须设计建立科学严密的征收体系,建立一套正常的环境税收征收管理程序和工作平台。应建立由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组成的环境税收工作平台。以国家税务总局为核心,国家环保总局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家税务总局设立环境税收司。专门负责全国环境税收的政策制定、征收与监管工作;在各级税务机关(包括国税局和地税局),设立相应的环境税收部门。负责本地的环境税收政策制定、征收与监管工作,并负责与环境保护部门相协调。
再次是保持我国环境税征收的稳定性。现代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设立环境税,提高企业环保意识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国的许多企业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较而言普遍具有较大差距,企业的实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若环境税征收过高,势必增加企业的成本,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所以税率不应太高。
健全完善环境税制相关配套措施。环境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说建立上述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环境税收制度就等于可以付诸于实践了。从理论设计到现实的实现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
一是建立环境会计系统。在我国,环境保护问题已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将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建立企业环境税收制度已经成为目前促进企业关注环境问题的重要制度。企业环境会计系统的建立应包括:企业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研究;环境资产会计的研究;环境费用会计的研究;环境效益会计的研究;环境会计报告研究;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研究。
二是培训环境税收人员。环境税收制度的组织实施是一项系统性的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要涉及多个部门、多门学科,尤其是税收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其工作量十分巨大,同时,对于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污染排放的测量等工作涉及许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及多方面的技术问题。在征收环境税收的过程中,对税收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求其懂得基本的税收知识,还必须懂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才能保证税收工作的高效进行。所以,我国目前急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环境税收队伍,要针对队伍培训的需要专门编写培训教材,切实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环境税收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环境税收征收工作的需要。
结语
我国环境收税制度的设计应从如下方面进行:从制度的功能上来说,我国的环境税收制度应该是激励型环境税,完善现有的环境税费制度,具有税收特点和功能的收费制度改为相关税种,规范其征收,不具有税收特点和功能的继续以收费的形式发挥作用;改革相关税种,提高其绿化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然后全面提高我国税制的绿化度。本文为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建立提供一种思路,为未来我国环境税收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积极的作用。
篇8
关键词:绿色税收;可持续发展;环境税
当今,伴随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环境保护问题日显突出,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强调人类经济活动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发展,由此达到现代和未来人类利益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税收收人的可持续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相辅相成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同样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一矛盾,建立和推行绿色税收制度是其有效途径。如何建立绿色税收制度,以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税收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绿色税收制度的定义及西方国家的绿色税收制度实践
(一)什么是绿色税收制度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机,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极大重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一些具有环保特点的经济概念,诸如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绿色会计、绿色营销、绿色税收等相继出现。这些“绿色”概念,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将环境资源的消耗与补偿纳入经济范畴,从而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绿色税收”一词的广泛使用大约在1988年以后,《国际税收辞汇》第二版中对“绿色税收”是这样定义的:绿色税收又称环境税收,指对投资于防治污染或环境保护的纳税人给予的税收减免,或对污染行业和污染物的使用所征收的税。从绿色税收的内容看,不仅包括为环保而特定征收的各种税,还包括为环境保护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
1975年3月3日欧共体理事会又提出,建议公共权利对环境领域进行干预,将环境税列人成本,实行“污染者负担”的原则。九十年代初期以来,经合组织成员国在环境政策中运用经济手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些经济手段中,环境税的运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在欧美一些国家通过改革调整现行税制,开征对环境有污染的环境税(包括废气税、水污染税、固45/液体废物税、噪音税),实行对环境改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使税收对改善环境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据经合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对损害臭氧层的化学品征收的消费税大大减少了在泡沫制品中对氟里昂的使用,汽油税则鼓励了广大消费者使用节能型汽车,减少了汽车废弃物的排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虽然美国汽车使用量增加,但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比70年代减少了99%,而且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减少了97%,二氧化硫减少了42%,悬浮颗粒物减少了70%。通过实施环境税收和其他努力,美国确实已经实现了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因此,人们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形象地称为“绿色税收”。
(二)西方国家“绿色税收”制度的实践
西方国家的“绿色税收”主要有三类:一是对企业排放污染物征收的税,包括对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的课税。如英国、荷兰、挪威等征收二氧化碳税,美国、德国、日本征收二氧化硫税,德国征收水污染税;二是对高耗能高耗材行为征收的税,如德国、荷兰征收的油税,美国、法国征收的旧轮胎税,挪威征收的饮料容器税等;三是对城市环境和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税,如美国、日本征收的噪音税和工业拥挤税、车辆拥挤税。
目前世界上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处于前列的主要国家有美国、荷兰和瑞典。美国的“绿色税收”制度包括对产生臭氧的化学品征收的肖费税、对汽油的征税,对与汽车相关的其它征税、开采税、对固体废物处理的征税等。美国无论在联邦层次上,还是在州层次上对环境税收越来越重视,从现有的环境税收的实施效果来看,它们的作用是显著的。荷兰特别为环境保护目的而设计的税收主要包括燃料税、噪音税、垃圾税、水污染税、土壤保护税、地下水税、超额粪便税、汽车特别税、石油产品的消费税等。瑞典的“绿色税收”包括对燃料征收的一般能源税;对能源征收的增值税、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电力税;以及对化肥、电池等的征税等,已经占到税收体系的重要部分。其环境税的核心是对能源的征税,而对能源的征税是从多方面来进行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征税使能源的消费水平下降,并促进技术革新。
二、我国绿色税收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缺陷分析
我国现行的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与措施,主要是为鼓励企业有效利用资源和综合回收“废弃物”而制定的。虽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但更主要的还是出于经济目的。这些措施包括:对“三废”企业的税收减免;对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和环保投资的税收优惠;限制污染产品和污染项目的税收措施;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优惠等。但是,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我国的税制严重滞后环境保护的需要,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未形成规范绿色税收制度
现行税制没有就环境污染行为和导致环境污染的产品征收特定的污染税。目前国家治理环境污染,主要是采取对水污染征费,对超过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生产单位征收标准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恢复费,这种方式缺乏税收的强制性和稳定性,环保成果难以巩固和扩大。我国现行税制中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税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靠分散在某些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措施来得以实现,这样既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很难形成专门用于环保的税收收人。
2、各税种自成体系,相对独立
现行税制中对土地课征的税种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各税种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一方面税种多,计算复杂,给征纳双方带来许多麻烦;另一方面税制内外有别,不利于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现行的资源税也很不完善。
3、税收优惠形式单一
我国税制中对绿色产业的税收优惠项目较少,且不成体系。主要是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中减免项目。为了环保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减税和免税,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了税收优惠的实施效果。
(二)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
1、增值税:对原材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研石等废渣的建材产品和利用废液、废渣生产的黄金、白银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免税优惠。
2、消费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鞭炮、烟火、汽油、柴油以及摩托车、小汽车等消费品列人征收范围,并对小汽车按排气量大小确定高低不同的税率。
3、内资企业所得税:规定利用废液、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
业,可以在5年内减征和免征企业所得税。
4、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规定外国企业提供节约能源和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专有技术所取得的转让费收人,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其中技术先进、条件优惠的,可给予免税。此外,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也对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应当肯定,这些税收政策在减轻和改善我国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构建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定位原则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既符合我国环境政策目标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又能通过征税为治理污染提供所需资金,并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因此,建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其定位原则是:
1.以国情为本
建立并完善我国的环保税制,当然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应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本,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环保税制,而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他国做法。
2.公平与效率相协调
环境保护税应该体现出“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企业和个人征税。同时,环保税应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以提高效率,更好地治理环境。
3.依法征收
在以前与环保相关的税收征收上,经常出现“人情税”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在新环保税制中,应体现对破坏环境的企业和个人必须依法征收的原则。
4.专款专用。
税款专用是环保税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应当把税收用于政府承办的环保设施和重点环保工程上。同时,又要为环保科研部门提供科研经费,用科技手段来加大环保的力度。
四、构建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几点建议
我国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在进一步完善现行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税收措施的基础上,尽快开征环境保护税,使其成为“绿色税收”制度的主体税种,从而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绿色税收”制度。
1、变排污费为环境保护税
首先,应将已经实行的。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的特征,比收费更具有约束力。而且税收由税务机关统一征收,征收成本也比收费低。同时环境保护税收人将作为财政的专项支出,有严格的预算约束,可以保障宝贵的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在排污等领域实行费改税已势在必行。这有利于税收政策措施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的措施包括:将二氧化硫排放费、水污染费、噪音费分别改为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和噪音税。其次,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对环境污染破坏程度征收环境保护税。具体设计是:以排放“三废”和生产应税塑料包装物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以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及塑料包装物为课税对象;对不同的应税项目采用不同的计税依据。对“三废”排放行为,以排放量为计税依据从量课征,对应税塑料包装物,则根据纳税人的应税销售收人按比例税率课征;在税率的设定上不宜按全部成本定价,以防把税率定得过高,使得社会为环境保护付出太大的代价。此外,应将环境保护税确定为地方税,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并且环保税收人作为地方政府的专用基金全部用于环境保护开支。
2、改革消费税,开征燃油税
我国消费税对汽油、柴油各规定了一档税率,以定额的方式征收税款,在当前国际油价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国家的相关税收收人。因此,可考虑取消消费税中对汽油、柴油的课征,对汽油、柴油、重油等在其销售环节从价开征燃油税,一方面控制燃油的使用,保护大气环境;另一方面增加国家税收收人。可适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收负担,以抑制含铅汽油的消费。
3、以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注重环境保护
我国现行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应在减税、免税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手段对原有政策做出完善。首先,制订环保技术标准,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予以税收鼓励。可供选择的措施包括:技术转让收人的税收减免、技术转让费的税收扣除、对引进环保技术的税收优惠等。其次,制定环保产业政策,促进环保产业的优先发展。如环保企业可享受一定的所得税的减免;在增值税优惠政策中,对企业购置的环保设备应允许进行进项抵扣,从而鼓励企业对先进环保没备的购置与使用;对环保没备实行加速折旧;鼓励环保投资包括吸引外资,实行环保投资退税;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政策中,对于企业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改进环保设备、改革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所发生的投资应给予税收抵免;对于环保产品在出口政策上给予税收支持等等。
4、税收政策的制定要致力于促进再生资源业的发展
再生资源业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电有利于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对再生资源业利用废旧物资允许按10%作进项抵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再生资源业的发展。今后,在绿色税收政策的制定上,还应进一步促进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5、适当拓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我国现行资源税征收范围过窄,仅对矿产品和盐类资源课税,起不到全面保护资源的作用。因此,我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应尽可能包括所有应该给予保护的资源。把矿藏和非矿藏资源列人其中。并且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以扩大资源的保护范围。可将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并人资源税中,使资源税制更加规范、完善,以进.一步促进我资源的合睬护和开发。
6、税率的确定要有助于扶持企业的成长
篇9
关键词:税收分配 公平 差距 贫富
一、遏制贫富差距的重要性
1. 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当前的基本国情,在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执政者,社会主义国家是没有阶级的,人民都是平等的,因此,遏制贫富两极分化是尤为重要的。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贫富分化的出现显然背离了这个宗旨,因此,遏制贫富两极分化势在必行。
2.国家稳定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要实现完全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但要保证相对的公平,让社会上各个阶层都能接受,达到心理平衡。如果贫富严重,甚至达到了两个极端,那对于国家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贫穷的一部分人由于长期从事着大量的体力劳动,而获得的报酬却和付出不成正比,长此以往,就会对社会产生不满,甚至做出危害国家的事情。因此,遏制贫富两极分化不但是保障人民的生活幸福,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通过税收调节贫富差距存在的问题
1.个人所得税征收处于初级阶段
在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的当今社会,通过个人所得税来调节这种差距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针对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制度,无论是征收水平还是被纳税人的认可程度,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不完善的方面。对于这样一个尚在发展初期的阶段,税收的许多潜在功能和作用是无法发挥的。
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必须建立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透明的基础之上,如果个人所得税的税源是无法追踪和无以为据,那么整个个人所得税制度就没有了存在的前提,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要确定纳税人的身份和应税所得,如不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那么税收的调节作用只能是纸上谈兵。
2.相关税收制度的缺乏
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税收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制度的缺失造成了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大。在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中,所得税的税收制度在税收总额中的所占比重过大,而其他税种比较缺乏,例如消费税和财产税,这些税收制度在世界发达国家早已经实行,这些税收制度能够协调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对这种差距能够达到动态的全程监控,有效地控制了贫富两极分化。通过这种消费税和财产税的征收,可以使一些人的隐形收入和非法收入得到控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税收制度还处于空白,因此,这也是使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发挥税收收入分配职能遏制两极分化的具体措施
1.使个人所得税税源清晰化
可以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征税制度,对银行存款实行实名制,官员任职期间个人财产变动公示等措施,使个人所得税的税源清晰化,确定征税的对象和标准,达到相对的公平。
2.对个人所得税进行合理设计
由于我国经济既要面对国际上竞争又要承受内部发展的压力,因此,对个人所得税的科学合理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应尽快明确个人所得税的档次和各项扣除的标准,使税收制度尽快发挥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调节作用,避免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大众化,从而使个人所得税制度真正能够成为缓解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3.完善税收制度
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机构的调整,使我国经济尽快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扩大对外开放,促使我国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从而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这才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途径。
在不断完善和调节分配制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税收制度的建立健全,要主动借鉴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经验,对税制结构和征收办法进行合理改制,减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最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加强监管,提高意识
国家要加大力度对税收进行监管,尽快提高税法体系的法律层次,在宪法中明确限定政府的征税权限,在实际征税中,进一步加强税收的监管措施。
另外,要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让公民了解纳税的重要性,虽然暂时是付出,但却是保障人民长期生活稳定的举措,因此,要明确税收的重要性,坚决杜绝偷税漏税等现象。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上贫富分化现象严重,针对这种状况,国家和社会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这是涉及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生活幸福稳定的关键因素。虽然目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较大,但相信,通过国家法律政策的制定,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排除万难,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并且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一颗璀璨的新星。
参考文献:
[1]任晓莉.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分配功能对于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的评析[J].中州学刊,2008
[2]刘玉琼.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遏制我国贫富差距的对策与方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篇10
[关键词] 银行业; 流转税; 税负
[中图分类号] F81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9—0153—03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据法律预先设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税收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它还能通过税负总水平的选择和税收制度的结构性安排对中观层次的产业部门甚至对社会的总供求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通过个别税制要素的设计影响具体企业的经济利益。可见,税收影响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在银行业,税收问题研究主要围绕流转税及其制度设计、税收政策展开。
一、是否对银行业征收流转税的研究
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了相当长时间。学者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给出的政策建议各异。
Hoffman,Poddar和Whalley(1987),Merrill和Adrion(1995)认为应该对银行业征收流转税。其理由是:如果不对银行业征税,相对于其他征税产品的价格,银行所提供服务的价格就会偏低,这种价格的扭曲会导致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改变,进而影响到生产结构和资源配置,造成经济扭曲。所以,为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保持税收中性,应该对银行业征收流转税。
Harry·Grubert和James·Mackie(2000)认为,金融服务只是便利实物消费的一种渠道,使消费者能够在不同时期转移资源,并且使消费流变得顺畅,但它们本身并不是实物消费品,也不产生效用,所以不应对金融服务征税。若对金融服务征收流转税,非但不能确保税收中性的目标,反而会扭曲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加重消费者的税收负担。
虽然这些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他们都遵循的基本思路是:减少银行税收对既定的资源配置格局和市场均衡的影响。价格是市场机制条件下引导资源配置的主要信号,也是研究是否应该对银行业征税的重点,几乎所有研究都是围绕着税收对相对价格的影响展开的。分析逻辑是:若对银行业征税改变了消费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就会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而改变生产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不能在银行业征收流转税。
同时,西方学者根据金融服务的不同途径将银行业务分类,一类是个人消费的最终金融服务(最终产品),一类是商用金融服务(中间产品),对这两类不同的金融服务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
在个人消费的金融服务要不要交税的问题上,Chia和Whalley(1999)、Jack(2000)、Auerbach(2002)、Boadway和Keen(2003)、Grubert和Mackie(2000)以及Rousslang(2002)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但是,要想建立一个公认的、合理的模型远非易事,至今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可以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模型。还有一些学者从金融服务的特殊性入手,提出不应征收流转税的结论。但是后来的研究者认为,尽管金融服务有其特殊性,但这并不是对其免税的充分理由。总的看来,理论分析证明,有必要向银行提供的最终金融服务征收流转税。
作为中间投入品的商用金融服务,与其他中间产品一样是生产成本,为了避免重复课税,不应课税,这一点大多数学者已经形成了共识,只有Jack(2000)等少数学者持有异议。
二、银行业现有税收政策分析
许多学者研究了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现行的银行税收制度,主要是从所得税、流转税两个方面来阐述。
就银行业税收制度体系而言,国外对银行业一般采取所得税为主,流转税为辅的税收制度,我国对银行业则实行所得税与流转税并存的税收制度。由于发达国家银行业务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成为其经营的主要内容,为了支持银行业发展的这一趋势,在税收制度方面,以尽量减少税收产生的超额负担及保持税收中性为目的,所得税成为主体税种,流转税只起到辅助调节的作用。李文宏(2005)认为,这种税制结构对银行的超额负担较小,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但是要实行这种税制结构,必须以银行盈利能力较强为前提。目前,在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低下的约束条件下,只能实行所得税和流转税的双主体型税制结构。
当然国外流转税制度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如多数OECD国家实行增值税制度,而其他一些国家则对银行业普遍实行免税或低税政策。其主要政策是将金融业务细分为核心金融业务和辅助金融业务,分别实施不同的征税与免税政策,以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核心金融业务是指银行业的主营业务,包括存贷款业务、兑换外币业务等,对核心金融业务实行不可抵扣的免税政策。辅助金融业务包括财务咨询、安全存款箱、债务托收等业务,对辅助金融业务与其他服务一样,征收增值税。虽然这种做法避免了计算金融服务增值额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做法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病。由于对最终金融服务实行免税政策,降低了金融服务的相对价格,会导致消费者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而且,实行这样的税收政策要将金融服务划分为应税业务和非应税业务,加大了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和征税人的征管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