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2 17:5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计划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产计划管理方案

篇1

(上海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Shanghai Xietong Technology Co.,Ltd.,Shanghai 200063,China)

摘要: 生产型科研单位逐渐从过去的科研为主生产为辅走向了规模化生产,但是由于这类单位的生产运营模式有别于传统企业,普通的商用生产管理软件不太适合。本文通过对这类单位的生产计划管理流程和特点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这类单位生产计划管理特点的解决方案

Abstract: The production-oriented research unit has ente

作者简介:马歆辉(1974-),男,上海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

1 问题提出

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是生产计划部门的核心工具,也是一个单位生产管理的信息载体。它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计划,结合生产能力、质量要求,指导生产,最终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同时也对整个销售、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信息支撑。

生产型科研单位随着产品种类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其产量接近甚至超过了很多普通的生产型企业,但和生产型企业相比,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客户订单的形式多样性、灵活性;对特殊客户的需求可以边研发边生产、先研发生产后签合同;科研单位自身的研发和生产流程以及财务制度等方面也有别于一般企业;另外,很多科研单位还承担了一些具有保密性的科研生产。因此,这些特殊的情况,使得普通的商用生产管理软件不太适合,有必要根据生产型科研单位的自身特点量身定做一套生产计划管理的解决方案。

2 生产计划管理流程和特点

2.1 管理流程

生产计划部门的主要工作是从市场部获取订单,拟制、下达生产计划,然后经过采购、制造、检验、档案等各部门的相关流程,直至产品入库、发货的一个闭环过程。生产计划部门和相关的领导能够监控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图1。

2.2 主要业务需求

①订单管理。

与一般企业不同,生产型科研单位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合同外,还存在着其它一些形式的准合同。比如,一些研发项目,应客户的要求,在整机尚未定型,但是主要功能部件已满足客户需求时,就开始先行生产,以缩短供货周期,此时产品的最终价格尚未确定,供需双方会先行草签协议作为订单;对于一些固定客户有稳定需求量的产品,会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在尚未获得客户合同的情况下,以内部预投的形式,在生产淡季先行组织生产。

这些准合同将会在生产开始后转化为合同,但是可能一个准合同会拆分为多个合同,也可能多个准合同合并为一个合同,且签署时间也会不同。但是不管是直接签署合同,还是后补合同,在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中不仅要根据最初的订单安排生产,也要对这些订单的变更过程能够跟踪。

②工作令号关联。

财务令号是单位内财务结算的需要。它将同一客户的几个合同归为一个项目,并给予一个工作令号,主要是便于诸如在客户现场服务发生的包括差旅、招待及其它费用,财务上能有同一个令号打入,便于结算。因此,需要建立财务工作令号和合同间的关联关系,并通知财务部门。

③生产批分配。

在生产计划管理部门拟制生产计划的时候,考虑到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会将不同合同中的同类产品进行归并,在满付时间的前提下,达到一定的量级后,再行组织生产。因此,需要在合同的基础上进行分解,将同种型号的产品合并,按照合理批量数,组成一个生产批。

④信息交互和过程监控。

目前很多生产型科研单位的生产计划管理,使用的还是办公自动化、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多个独立的系统进行报表级别的交换,这样的信息交互实时性比较差,一些还在流程中的信息由于处于各自系统的中,生产计划部门无法全面准确的掌握生产的开展情况,往往需要通过电话联系或者当面沟通,耗时耗力,不利于管理。

在生产阶段流程涉及到计划、档案、物资采购、制造、检验、仓库等部门的审核确认,生产计划管理部门需要实时了解每个计划在流程各个环节中当前的执行状态,并且管理产品的入库、出库,跟踪订单的完成情况。

3 解决方案

3.1 系统逻辑结构

系统从逻辑框架上分为人机交互、业务处理、对外接口三个部分。其中人机交互提供了操作者的界面;业务处理是负责后台的业务逻辑处理,与前台和数据库进行信息交互;对外接口负责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互,起到外部系统与本系统的隔离。如图2。

3.2 系统主要功能

3.2.1台帐管理

台账管理模块,建立起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各项基础档案,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

①项目台账。建立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接口。当财务部门有工作令号的增删改时,由财务管理系统发起信息同步指令,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在接收到指令后,对系统内的项目台账信息进行同步。

②产品种类台账。由生产计划部门编制各种产品目录,建立产品种类台账,在生产计划管理中每个产品的种类都来自于产品种类台账,每个种类都有唯一的编码;同时,产品种类台账中的信息,诸如产品种类的唯一编码,合同管理系统,以及相关业务部门的办公系统,也可以通过接口获取,使得这些编码能够在整个单位的各个系统中统一使用,保持唯一性,便于信息流转。

3.2.2 需求接收

需求接收模块,是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输入,通过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接口,获取订单的信息,维护订单的合同转化,并建立与财务的联系。解决业务需求中对订单管理、工作令号关联的要求。

①订单接收。订单接收,是使订单内容电子化。对于合同订单,通过与合同管理系统的接口,定期导入合同信息,对于准合同订单,由分管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导入相应的订单信息,从而确定订单的产品种类、数量、交货时间等信息,作为生产计划管理的输入。

这些接收来的订单,无论今后是否会转化为合同,如何转化,都给予统一的编号,作为订单跟踪的源头。

②合同转化。当发生准合同转化为合同时,配置准合同与合同的转化,建立起准合同与合同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订单变化的跟踪。

当最初的准合同被拆分、合并为一份新的合同后,可以通过关联关系,追溯到最初的订单源头。

③财务关联。建立订单和财务工作令号间的联系,财务系统可通过接口,获取订单与工作令号之间的关联关系,提供给财务部门,作为财务管理的信息来源。

④基本信息清单。

3.2.3 计划制定

计划制定模块,根据已经获得的制定计划的各项要素,编制出具体的生产计划。解决生产批分配的需求。

①计划拟制。生产计划的拟制,是把市场部门的订单转化为生产部门的生产批次。根据订单的内容、数量、交货日期进行分解,再结合产品台账将每个产品的生产特性(元器件组成、元器件库存、元器件采购周期等信息),将一定交货时间内的同种型号产品进行智能合并,并可通过人工进行调整,组成一个生产批,给出生产令号及该批的产品数量和完成日期等相关属性,建立生产计划台账。

②产品对象生成。对生产批次中的每个产品在系统中生成一个跟踪对象,每个对象对应一个真实的产品,给予一个唯一的编号,这个对象包含了其对应的生产批次信息、对应订单信息,用以明确这些产品在生产活动中的隶属关系;同时,每个对象还有各自的状态信息(包含了在整个生产周期内各个环节的状态),表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情况,这些状态在生产过程监控中,由各流程的授权用户进行状态的修改,一直跟踪产品到出库为止,并永久保留。

3.2.4 生产阶段信息跟踪

生产阶段生产批的流程涉及到计划、档案、物资采购、制造、检验、仓库等部门,当生产批次到达某个部门,该部门的管理人员将对该环节的要素进行审核,通过后,对这个生产批或者生产批中的某个产品进行状态标识,比如,档案部门需要审核生产批的所有图纸是否齐备,在齐备的情况下,该生产批的状态将标识为图纸齐备,这个生产批才能进入下一生产阶段;又如,在检验部门,质量人员对生产批中的产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的产品,将被标识为合格,这些产品可以进入下一生产环节,而未通过测试的产品,将被标识为测试未通过,同时整个生产批的状态也被标识为测试未通过,生产部门通过系统发现这个状况后,将对未通过测试的产品进行返工,直至全部合格后,该生产批的状态才会被标识为合格,这个生产批才会被允许进入下一生产流程。生产批和生产批中的具体产品,都可以被计划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实时跟踪当前的状态。

4 实施效果

作为本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在某研究所二级单位的生产管理部门进行了试运行。该部门原来采用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基本是依靠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生产计划管理文档的流转,实时性较差,同时由于工作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造成差错较多。

在系统投入试运行后,经过使用初期的磨合,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统计数据来展现。

①外部系统档案信息录入准确率,达到了100%。由于订单、财务等重要信息的导入,采用了与外部系统的接口传输方式,杜绝了原来人工输入的差错。②生产计划拟制的时间由原来的3-5个工作日,缩短到了1个工作日。之前的生产计划中生产批次的确定是依靠管理调度人员凭经验,通过人工方式确定的,由于涉及到的因素众多,非常的耗时耗力,在改为智能分配生产批后,这个工作由计算机辅助完成,管理人员只需要审核最终的结果,做一些微调即可。③生产各环节的跟踪实现了实时化,流程各个节点之间的流转由之前工作日的数量级缩短到毫秒级。在环节上的任何管理人员都可以在权限范围内查看到每个生产批、每个产品的状态。

5 结束语

本文所谈及的生产计划管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与外部系统的接口,无缝接入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并在系统内部通过合同转化、财务关联等功能,解决了生产型科研单位的订单的形式多样性、灵活性,财务制度特殊性带来的问题。并针对来自一线生产计划管理和运行人员的需求,通过生产批智能分配,生产批和产品的状态跟踪等方法,制定出一套符合生产型科研单位这个比较特殊群体的生产计划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涛,邵志芳,吴继兰.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生产管理系统;物料管理;系统设计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利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来推动生产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出一款适合现代制造企业要求、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生产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I由于利用目前已有的ERP系统进行改造的难度较大,实施起来难度也高。而市场现有的MES软件产品还不完善,多少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没有完全实现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化,在软件的实用性、重构性和扩展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弱点。所以本文提出一种的基于物料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可面向于离散生产企业。本系统将根据物料约束、生产资源能力等约束条件,形成系统的生产作业计划,根据生产订单要求和交货日期自动拆解生产计划并进行排产,可实现生产计划的跟踪调度和可视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的管理效率。

1.生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现代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管理主要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根据销售产品的供应链对生产管理开展相关的业务,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1)生产计划管理: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所需物料的数量及物料的供给时间,要对生产计划进行相应的管理,制定出公司的主生产计划。

2)车间管理:为了保证车间生产的正常进行,要对车间进行管理,确定与车间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其他相关的产品资源信息。

3)物料采购管理:对原材料及其他相关物料的采购流程进行管理,对采购订单等信息维护,以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正常供给。

4)产品销售管理:对产品销售的流程进行管理,包括对销售订单等信息的各项维护操作,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库存数量在正常合理。

5)库存信息管理:对库存信息进行相应的管理,可实现原材料入库、出库,产品的入库、出库、损耗等业务管理。

6)质量管理:为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管理业务中的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是保证公司信誉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对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测等,质量管理是提高公司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7)总帐管理:对公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涉及的财务账目进行管理。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2.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对生产管理系统所做的需求分析,可以明确该系统主要由基本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车间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总账管理和系统管理等九个功能模块组成。如图2生产管理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图所示。

其中每个功能模块又由若干个子功能模块组成,一起实现了公司的生产管理中各项业务的管理功能。

1)基本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对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基本数据进行设置。

2)生产计划管理模块。主要是ι产计划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的定义、产品需求与预测、主生产计划管理、物料计算、资源定量管理和资源使用情况统计等子功能模块。主要完成对生产计划相关信息的管理与维护、对产品需求量的预测、制定主生产计划(包括管理计划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产品需求量、预计库存量等信息)、计算生产所需物料的需求数量与使用时间、定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并将所需数据形成报表进行输出。

3)车间管理模块。对生产车间作业所需要的数据、产品的相关数据及流程等进行管理。包括对生产过程所需物料的管理,对产品入库、出库等的管理,对生产的流程的跟踪,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管理,可计算出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间相差的数据,还可对车间工人的工作量、车间生产的费用等进行统计查询,并生成报表输出。

4)采购管理模块。可对生产所需的原材的订单进行管理,录入、查询等操作。

5)销售管理模块。对要销售的产品订单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对销售产品的信息录入操作、对已销售产品退货信息的管理、对历史销售信息进行查询操作。还可根据原材料价格的浮动、产品生产成本的改变,自主地对产品定价进行调整。

6)库存管理模块。对产品及物料的库存进行管理。包括查询、调拨、盘点等操作。对产品或物料库存设置上限值与下限值,当数据不在正常范围内,系统可自动报警。

7)质量管理模块。根据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对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等的质量把关。

8)系统管理模块。对用户基本信息、权限等进行管理、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等操作,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3.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的设计

本文通过物料约束、生产资源能力约束等条件,形成系统的生产作业计划,调度人员根据生产作业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方案,大大地减少了计划排程的工作量,也可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生产计划的可视化和提高了透明度。

该模块利用了遗传算法,能充分考虑车间的产能和设备资源的可用状态,可进行多目标优化操作,根据排产结果可提供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可利用仿真技术验证这几种方案的可行性,并提供友好的可视化界面。大大减少了计划员的工作量,方便他们进行最佳方案的选择。其中,工序时间利用仿真手段来确定。财用仿真技术可以利用已有的排产计划,计算出每个工位在每个时刻的生产状态、库存容量的变化以及机器负载率的变化。利用遗传算法还可根据工序的优先级和生产条件满足即可进行生产的原则,计算出生产计划的总耗时长、所需库容量数据,关键设备负载率等。结果可通过图表给出,并可实现交互式排产,同时也支持通过拖拽等方式进行人工调整的排产结果。

篇3

[摘要]MRPⅡ、JIT 与TOC 是生产计划管理的有效工具。电力物资管理既有电力行业物流管理的特殊性,又有物流管理的一般性。通过比较MRPII、JIT、TOC三者在库存控制、计划控制、物料需求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三者各自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将生产物流中的三种生产计划管理模式集成,把MRPⅡ推动式计划应用到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制定层次,利用TOC及时调整瓶颈资源,并运用JIT 拉动体系对物资采购计划进行优化调整,将三者有效融合,对电力物资采购实施有效控制。

[关键词]电力物资;采购模式;集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019-02

1引言

从生产物流的角度来说,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依据,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的具体执行计划,是生产物流满足生产需求的关键依据。作为生产管理领域当今最流行的先进管理思想与方式,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MRPⅡ)、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JIT)以及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等理论为生产作业计划制订提供了较好的方法,但从系统假设、计划控制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来说,其仍存在不足之处。

由于上述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了对几种方法的改进模式,例如Johnny等[1]对JIT和MRPⅡ两者相结合,提出改进的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模式框架。在实际应用中,有学者提出了JIT和MRP[2][3]以及TOC与MRPⅡ的具体集成方案[4]。张凡[5]对三种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陈建华等[6]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

上述三种生产计划管理模型主要应用在生产物流中,而电力物资管理既有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又具备物流管理的一般性,本文通过借鉴生产物流的计划管理模式,通过对比三者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性,同时对三者基本思想加以整合,构建TOC、 MRP以及JIT相结合的集成化物资采购计划与控制模型,与电力物资采购模式相结合,对现有的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2集成背景和基本思路

21集成背景

电力物资需求管理的主要模式分年度物资需求计划、批次物资需求计划两种实施模式。省公司计划发展部制订电网规划,按照时序将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建设周期细化到各年度,已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可进入项目储备,具备列入年度投资计划的条件,形成里程碑计划,作为计划编制基础。公司项目主管部门根据年度里程碑计划中的项目投资、建设安排,将相应的项目物资采购需求形成下一年度物资需求计划,批次物资需求计划的提出需严格基于年度物资需求计划。

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制订后由物资部结合公司采购战略、经济发展趋势、产能情况、历史数据、价格走势等,对年度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公司年度物资采购方案建议。物资需求单位根据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和年度物资采购批次安排,在每批次内提报的物资需求计划形成月度物资需求计划,其为正式实施招标采购的物资需求计划。月度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由地、市公司编制,省公司汇总并审核,审核通过后报总部物资供应公司审核物资采购计划,审核通过后提交到总部物资部审核。经总部计划、招标审查会专家审核通过后实施采购。

22集成思路及集成化的计划与控制模型

对MRPⅡ、TOC与JIT各自优缺点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三者的侧重点和适用环境不同,并在追求目标、计划展开方式、物料需求以及能力控制存在诸多不同点,但并非完全对立,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通过取其长处,实现三者优势互补,与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相结合,定能更好地实行物资计划与控制的职能。

基于电网物资的采购流程和特点,建立如下集成电力物资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

首先,物资需求计划的制订采用的是MRP思想,通过物资需求预测,经分类汇总、综合平衡审批后形成公司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并作为电力物资管理的主要依据,用于制订公司年度采购策略,并进一步确定采购模式及采购方式等具体信息,为月度物资需求计划的制订做好准备工作。

其次,月度物资需求计划制订后,除将物资采购方案进行分配,还要考虑到采购方案的可执行性,作为采购计划的执行方,制订瓶颈平衡计划,对瓶颈资源进行调整,并考虑库存情况,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修正。

瓶颈资源平衡结束后,进行电力物资需求计划的制订。由于电力物资供应具有不确定性,除要考虑采购计划的执行外,为避免因物资采购延迟而对项目生产计划执行造成的影响,还要考虑项目部门的物资需求,根据项目实施进度、物资变动情况做出基本调整。物资供应公司应实时对项目物资需求信息进行了解,对已到货物资实施优先生产,对计划期内无法到货的物资向上层的月度物资采购计划及时反馈,对月度物资采购计划进行调整。

最后,将JIT采购管理模式应用到电力物资现场管理中,结合对关键资源的调度,实现对电力物资管理的实时供应,满足电力物资实时供应的要求。

3结论

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是保证电网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环节,通过三者集成思想,将MRPⅡ计划的优势应用到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制订这一层次,TOC及时调整瓶颈资源,并运用JIT保证项目类物资的及时供货,将三者有效融合,对电力物资采购模式的短板进行改造,才能从整体上优化整个采购管理模型。

参考文献:

[1]Johnny CHo,Yih-Long ChangAn integrated MRP and JIT framework[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1,41(2):173-185.

[2]Zhang Qinghua,Cheng Guoquan,Wang Zhuan,et alResearch on MRP/JIT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medical equipme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concerned with spare part manufacturing[J].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9(12):1106,1110.

[3]Li Bo,Wang Jun,Zhuang Wanyu et alResearch on integration logistics system of MRPⅡ and JIT based on BOM[J].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5(1):557,561.

[4]沈昭基于TOC与MRPⅡ的计划与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

篇4

关键词:军工企业;数字化;制造系统;方案;MBD

中图分类号:TJ08;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039-02

1 军工企业制造系统信息化应用的现状

本文从工艺技术、生产管理和生产车间三个层面对军工企业制造系统的信息化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1.1 工艺技术及制造业务

在军工产品的加工制造,特别是工艺技术对三维设计模型的承接方面,目前还是一个瓶颈,设计与工艺之间还存在数据断层;当前绝大部分企业生产制造均是根据二维设计图纸,利用CAPP、PDM等工具进行二维工艺设计,根据现场加工需要临时建立模型进行加工仿真、装配仿真,产品设计信息多次转换、传递缓慢,导致生产准备时间长,且无法实现从设计到工艺、从工艺到制造的快速推进。

1.2 生产管理业务

军工企业现有生产管理业务主要涉及生产计划管理、现场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等系统,部分优秀企业已基本建立了精益生产协同管理体系,打通了从生产计划到现场执行、质量检验、产品交付这一主价值链,但是该系统在生产策划、运营管控、生产准备、生产成本和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并且系统侧重于部门职能的实现,流程化管控较弱。

1.3 生产车间

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各军工企业生产车间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升,各类计算机和数控设备终端全部实现联网工作,MES系统的应用使计划下达、任务跟踪、工时统计等生产管理业务实现了信息化,DNC/CAM/CAE系统的应用使数控机床的部分功能实现了数字化,但生产车间目前的应用水平和数字化分厂的标准还相距甚远。

2 军工企业数字化制造系统构想

2.1 总体目标

通过构建数字化制造系统,将我国军工企业武器装备的研制水平提升至我国制造业先进行列,同时大幅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

2.2 框架组成

本文在综合考虑武器装备的研制特点、军工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现状、数字化制造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军工企业的数字化制造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化工艺设计平台、精益生产协同管理平台和数字化制造单元三大部分,框架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3 军工企业数字化制造系统的推进方案

3.1 实现数字化条件下的产品制造

主要实现六大功能,分别是:

①设计制造的紧密高效协同。

②数字化可制造性审查。

③基于全三维数字量传递。

④零件精确加工的数字化应用。

⑤装配过程仿真。

⑥在线检测技术的应用。

主要从建立基于MBD的数字化制造模式、完善PDM系统在武器装备制造过程的应用和实现装配过程数字化仿真三个层面进行推进。

3.1.1 建立基于MBD的数字化制造模式

武器装备的研制过程主要经历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产品制造和检验检测等五个环节。新一代武器装备设计部分已采用了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为满足新一代武器装备及未来军工产品的工艺承接和快速交付,以及对产品可靠性、安全性、可测试性、可维护性等使用要求,有必要建立基于MBD模型的数字化制造流程。

3.1.2 完善PDM系统在武器装备制造过程的应用

近年来,依托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PDM系统在军工企业开始逐步进行应用,但我们的应用规模、应用水平等与欧美先进企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有效支持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面对我国未来武器装备研制对数字化技术的要求,借鉴PDM技术在国内外武器装备产业成功应用经验和军工企业制造系统的特点,完善军工企业基于PDM的武器装备制造系统平台,重点实现产品工艺数字化设计方面的应用。

3.1.3 实现装配过程数字化仿真

在装配车间引入三维数字化仿真技术,它是在软件虚拟装配环境中,调入产品三维数模、资源三维数模和设计的装配工艺过程,通过软件模拟完成零件、组件、成品等数模上架、定位、装夹、装配(连接)、下架等工序的虚拟操作,实现产品装配过程和拆卸过程的三维动态仿真,验证工艺设计的准确度,以发现装配过程工艺设计中的错误;仿真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不断地调整工艺设计,不断地仿真,直到得到最优的方案。

3.2 建立面向供应链的精益生产协同管理平台

基于用户订单管理,融入精益生产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对“用户订单―生产计划―物资采购―制造执行―质量检验―产品交付―销售回款”等生产核心价值链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建立面向供应链的精益生产协同管理平台。协同管理平台主要涵盖了生产计划、生产准备、生产管控、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五个系统。

3.2.1 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面向生产的计划业务过程,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搭建基于信息化的生产计划管控结构,通过制定生产计划、执行生产计划、检查计划执行和问题处理四个过程实现对生产整个计划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一方面实现军工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统一和闭环,另一方面形成科学的计划节拍,实现准时化生产。

3.2.2 生产准备管理系统

主要包括物资供应管理和工装管理两大业务。通过ERP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实现采购计划编制、供应商选择及评价、采购管理、合同签订、评审及执行等物资业务全过程的信息化,消除信息流和物流之间的障碍,从而提高整个物资供应过程的效率,使物资供应环节更好地服务于生产。通过实施全面的工装管理,使工装申请、设计、更改、投产、状态监控、报废等业务的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军工企业统一的工装信息库,基于三维模型实现产品设计、工装设计以及工艺设计的并行进行,同时将三维工装模型及其几何、加工能力等参数信息关联到数控编程过程中。

3.2.3 生产运营管控中心

借鉴平衡计分卡思想,覆盖“计划、工艺、制造、质量、财务”等各主要生产,以面向流程和问题管控为主动力,利用系统集成、数据可视化等信息化技术,建立由计划部门主导、多部门参与的生产运营管控中心,实时监控生产主价值链流程的运行状况,推进企业制造能力建设,促进生产流程的优化,从而达到提升企业“价值目标与客户评价”的目的。

3.2.4 基于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系统

利用ERP等软件工具建立成本管理系统,实现对产品标准成本的管理和实际成本的自动归集,进行成本统计及分析,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揭示成本差异,建立成本预算、核算及过程控制的关联。生产成本管理子系统与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集成,实现动力燃料、固定资产折旧和人工费用等信息的传递,同时实现对产成品或零组件实际成本的自动计算。

3.2.5 质量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面向产品追溯性的质量数据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包括现场质量检验、不合格品流程审理、计量器具检定、理化试验委托、外场排故、质量体系审核、质量成本汇总和质量信息上报等功能模块,实现对型号产品质量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使生产质量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其处理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也便于动态查询,提高决策水平。

3.3 建设数字化车间

3.3.1 建立基于信息化的车间计划管理模式

①建立装配需求拉动生产的计划管理模式。改变当前计划管理模式,建立总装配套需求拉动车间生产组织的计划管理模式。车间合格零件直接入库总装库房,可使总装厂对配套零件库存及在制品情况准确掌握;总装厂直接下发配套计划,可使车间将有限的生产资源高效的利用。

②建立基于系统排产的作业计划管理模式。利用ERP、APS等软件实现系统的自动排产,将配套订单计划分解成工序级作业计划,并通过生产准备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各项制度的支撑,保证每道工序按节点完成,继而保证每个订单按节点完成,最终保证整个零件配套计划及总装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3.3.2 建立基于信息化的车间生产准备管理模式

①工艺技术准备。在PDM中实现电子签署,即省去了各物理区域的来回奔走,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工艺文件的可靠性;将协作工艺编制和工艺文件审核、审签并行进行,优化了签署流程;与其他管理系统互联,实现工艺文件的无纸化管理。

②生产物资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对刀量具、原材料、辅料等生产物资建立信息台帐,进行数字化管理,对已有的物资能实现快速查找、数据共享,对未到位物资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缩短生产物资准备时间。

③实现随行文件电子化。通过实施产品随行文件电子化管理,借助对外购/外协检验及生产现场检验的信息化管理,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和记录,保证从物资器材到组件产品的质量信息清晰、明确。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可通过电子化随行文件快速实现对产品的配套件、加工制造过程、加工人员等信息进行筛查。

3.3.3 完善车间数据收集、传输系统

完善DNC网络技术,实现NC程序的有效管理与传送,同时实现机床状态在线监控,保证车间管理层对底层设备状态的有效掌握。建立生产现场数据等信息反馈终端及展示看板,实现生产现场显性化管理,使生产管理、工程技术、生产保障、物资供应等部门以生产现场为中心,对生产活动做出快速响应,使问题产生即暴露、暴露即解决。

篇5

(一)生产的前提

对于任何企业,其生产的前提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如何进行人员的分配,市场调研之后就需要进行生产设备的监测,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是否需要更新、是否需要检修等,都要根据当前的公司情况以及市场需求与生产价值而断定。以运营管理为中心的一些成熟软件和优化技术成果在诸多企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在不断的发展,结合实际提出了企业系统集成整体结构模型,并对模型中涉及的模块进行了基础分析,生产分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就需要相关领导平时的仔细观察以便于关键时刻及时进行分析而选择最适合的人员进行相关产品的营销、运输、宣传。适当时候要利用当前社会当中的现代化手段以及软件进行模式分析。

(二)生产计划的开展

生产计划是公司生产经营当中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公司的直接效益,甚至公司的存亡,市场目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更加细致的生产计划的开展便非常值得注意,而且生产计划并不能单纯的只靠一套,还要进行多套方案进行备案以便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的应急之需。生产计划是公司的活动计划、组织工作等的总称,包含着成长过程组织、成产能力的核定以及资源的平衡等。对于狭隘的概括来说是指对公司整体系统的管理,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广义的生产计划是指对一个公司整个体系的管理,是对所有与产品的制造过程密切相关的各方面工作的管理,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经过生产组织,直到产品产出交到用户手中相关的生产、技术、质量、产品研发、设备、人力、销售、运输、信息化建设等等所有相关专业。

二、生产计划

(一)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

生产计划的开展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为了使计划更加合理和操作需要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公司的竞争力,结合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也是十分关键的,安排最适合公司的发展计划和方案。计划制定之后还要根据实时信息进行计划的时刻改进,不能计划制定之后就不管了。要时刻根据当前的社会情况不断进行分析和方案的跟进,要进行预知问题的断定,以防出现紧急情况而不知所措。

(二)效益型与战略性

同步在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公司的效益与战略同时进行着。如果想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就应该时刻进行战略安排,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进行市场调研。制定最佳的采购计划,制定最适应当前公司的生产方案。生产计划是公司日常生活的依据,对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计划以及人力设备等的妥善安排。生产计划可以让公司更加均衡并且有节奏的进行生产,而且要对公司员工的技术含量以及公司产品研发专员进行学习安排。

(三)合同的效果

对于部分企业会有合同的制定和安排,会有相关的合作厂商进行合同的安排与签订。对于合同的签订需要进行相关细则的仔细拟定,销售合同是制约企业内部人员的准则又可以与其他企业进行销售合同的签订以确保销售的有序进行,采取合同的拟定对公司的发展是很有利的保障,所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于合同的问题要仔细斟酌。

三、生产计划与经营管理

(一)经营方案生产计划是保障

公司正常运行的首要前提,而经营管理是与之相配套的方案。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在公司的发展当中会有很多个部门与生产环节相关,各部门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进行各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与融洽的交流工作会更加顺利。分析项目的各种参与者在各个阶段对项目进度控制的影响,制定出最全面的计划。

(二)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

各个环节之间的部门应该进行适当的沟通,加深员工的感情基础会让工作氛围更加轻松,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是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作为公司的管理层,可以定期举行员工聚餐、集体活动、定期的旅游等让同事之间的陌生感越来越少。加强员工的沟通,加深员工的情感基础,是作为一种心理经营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心理问题作为一个严肃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三)心理管理作为企业的员工

不仅要做到业务熟练,还要做到心理健康,目前的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对于工作有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定期释放员工的压力,并且定期的进行员工的娱乐活动的开展,既可以加深员工的感情又可以舒缓心情,一举两得。作为新时期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案来讲,心理管理也应该提到日程上。国外的公司就有把员工的生日以及员工爱人的生日都标记清楚,并在当天进行礼物与卡片的发放并写上温暖的话语,这就会收服员工的心,让员工体会到公司的关爱,从而更加发奋的工作。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油田 全面计划管理 研究

全面计划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内外环境及条件变化,结合长远和当前的发展需要,合理地利用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组织筹谋企业全部经营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一、石油企业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应该把握的几个要点

1.从重生产转向重生产经营

长期以来,石油产品作为国家的基础能源和战略物资,其生产销售完全由国家统包统配,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高度集中在国家政府部门。原油价格由国家统定,原油生产、地震和钻井工作量等由国家统一安排,原油产品、物资供应、劳动组织由国家统一调配。企业的任务就是完成国家安排的生产计划和各项工作量指标,石油企业的计划就是生产和工作量的执行计划。石油企业改制上市后,完全与国际接轨,产品价格与产量均由市场来决定,企业的计划就必须做到生产经营一盘棋,因此,石油企业的全面计划管理是由生产计划管理向生产经营计划管理转变。

2.从重投资转向重经营效益

在计划经济下,石油企业的投资是由国家统一安排无偿使用的,投资没有与经济效益挂钩,企业的计划也就成为分投资、批项目计划,考核企业的是地震工作量、钻井工作量、产量完成多少,而对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利润不考核,企业投资要得越大,工作量完成得越多,企业的贡献越大,造成了企业争投资、要项目,摊子越铺越大,成本越攀越高,投资规模难以控制。石油企业改制上市后,资金的筹措量、投资规模的大小、经营效益的好坏,就成为计划部门考虑的主要问题,全面计划管理是由重投资向重经营效益转变。

3.从重短期转向重长期

企业原有的计划管理工作重点是对指令性指标进行年度计划管理,中长期计划相对薄弱,战略研究和项目前期调研论证工作滞后。企业虽然也制定了五年、十年规划,但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编制规划的要求,是堆工作量、上项目、要投资的规划,成本连年上升,投入安排较大,给上级留有砍一截的余地,对企业没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石油企业改制上市后,股东看重的是企业长期发展前景,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取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中长期计划。所以,企业全面计划管理是从重短期向重长期规划转变。

4.从重局部转向重全面

以前从生产经营的过程看,仅仅是生产阶段的计划管理。由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需要企业自己决定,对环境的调研、市场的预测、内部信息的分析也就显得次要,制定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也未能重视;原油销售不需要企业自己推向市场,企业的经营计划相对薄弱。从资金的来源看,投资由国家无偿拨给,企业的贷款计划和其它资金筹措计划元足轻重。从资金的投向看,为完成上级生产任务,企业资金计划是切块使用,层层下拨,无资金投向的选择权和责任,投人后产出的效益如何问津较少,投资决策管理薄弱。石油企业改制后,投资者与经营者分开,要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使投资回报最大,取得最佳效益,其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都不可忽视,所以全面计划管理是从重局部向重全面转变。

二、实施全面计划管理的具体对策

随着石油企业重组改制上市成功后,企业真正踏上了股份化、市场化的轨道,外国大石油公司的参与,使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石油企业内部资金筹措、人员结构、劳务提供、资源配置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决定了石油企业计划管理的观念必须转变,并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全面计划管理模式。

1.强化企业发展战略计划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石油企业全面计划管理应将目标管理放在首位。企业通过对外部环境的了解,明确企业所处地区的油气勘探程度,通过对远景资源量、预测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探明资源量的构成综合分析,确定企业的油气勘探方针,是在本地区扩大勘探或是到异域拓展新区;是发展油气主业,还是压缩勘探投入,开发新的产业;并预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达到的目标。企业通过拟定多个目标方案,经科学的测算及专家对目标方案的优选,从而确定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2.真正实现以项目为主线条的全过程计划管理

项目计划管理应是石油企业全面计划管理的重点。按项目计划管理的优点是:线条清晰,目标明确,利于操作。石油勘探开发包括区域预探、评价勘探、试采开发等,具有投入高、风险大、工期长的特点。为了提高勘探开发的整体效益,可实行项目全过程计划管理。首先,对项目进行分阶段预测,预测出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确定盈利目标,再进行分阶段计划管理。区域勘探阶段计划管理,通过资源预测和经济论证,实现控制资源量最多且单位控制资源量的资金投入最少。评价勘探阶段计划管理,实现探明储量最多且单位探明储量的投入最少。开发阶段计划管理,效益评价以一定的投入建成多少产能为标准;生产经营阶段计划管理,效益评价以一定的投入获得多少收入为标准。同时,在全面计划管理过程中,结合石油勘探的特点,加大投资风险计划管理。

3.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全面生产经营计划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重组改制后,油田成本核算要与国际接轨,立足于投资者最大回报,追求效益最大化,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企业的计划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全面生产经营计划管理。

企业要改变以往的先干后算为先算后干,确保产出大于投入,效益第一。以企业的最终收益为目标编制企业计划,以保证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呈现的是围绕市场运作的独立系统,其内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是系统的一部分,计划就如同这个系统的链条,贯穿于始终,为使这一系统正常有序运转,应实施全面生产经营计划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瑞峰,兰州石化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优化[D].兰州大学,2007.

[2]钱伯章,朱建芳.世界天然气供应和需求预测[J].天然气与石油,2006(4).

篇7

关键词:炼油;生产计划;重要性;优化

中图分类号:FTE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20-02

炼油生产是利用各种加工装置,经过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将原油转化为不同用途的产品,包括燃料产品和化工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炼油企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炼油企业必须对原油、生产方案及产品结构做出及时正确选择,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一、炼油生产计划的重要性

炼油生产计划管理是炼油生产管理的首要环节,炼油生产计划的制定主要是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原料的供应情况、企业的生产能力等,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利用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优化组织生产。

二、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炼油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经验编制方法、线性规划方法和流程模拟编制方法。

1.经验方法

计划人员在多年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按企业当前原(料)油资源及装置实际运行情况,根据原油及产品市场情况制定计划。

经验方法做出的生产计划准确性及时效性差,受计划编制人员业务水平及主观判断能力影响较大,对当今规模大、复杂性高的大型炼厂而言,手工编制生产计划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2.线性规划方法

炼油厂生产流程基本符合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建立原油及装置相关数据库,采用线性规划与递归(如PIMS软件),以整体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可以实现原油品种选择、中间物料流向、产品产量的自动优化,特别适合大型炼厂使用。缺点是不能反映装置机理模型,当装置工艺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测算会出现误差。

3.流程模拟方法

通过对炼油厂生产的全流程模拟来编制生产计划(如RSIM软件),准确度高,能准确反映装置操作条件变化影响,但需操作人员具备相当水平的全厂各装置相关知识。其软件涉及变量多、范围广、复杂程度高、运算时间长,多数软件不能进行物料及产品的自动优化,一般用于对单个装置进行优化。

三、生产计划优化应用

生产计划优化主要从加工原油品种、中间物料流向、产品结构调整等三个方面进行,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原油资源的优化

原油成本占炼厂总成本的90%以上,对燃料型炼厂而言,原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更高达95%以上,因此,原油加工品种及加工路线的优化是炼厂提高效益的关键。原油加工品种的选择受装置结构及能力和产品质量要求限制。在原油性质或价格相近时,通过简单的价格或品质对比就能做出正确选择;而当两种原油价格及性质都存在较大差异时,就不能通过价格或品质简单比较的方法确定哪种原油加工效益更好。通过对不同原油组合及结构进行计划排产,测算不同原油的加工成本及产品收入,进而确定最佳原油结构。炼厂年度不同原油结构生产计划优化测算结果见表1。

从测算结果看,通过调整原油品种,在原油整体品质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效益可得到显著提升。

2.中间物料流向的优化

炼油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连续生产过程,产品种类及牌号多、工艺路线较长、同一种原料存在不同的加工路线,一套装置的产品可能是另一套装置的原料,一套装置的原料可能来自不同装置的产出,装置之间联系密切,不同的物料流向其加工成本及产品结构会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中间物料性质、装置对原料的适应性、装置结构特点等综合因素,对装置进料性质及进料量按要求进行约束,通过生产计划优化,对中间物料不同流向的进行测算,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实现炼厂各装置的整体最优。炼厂渣油在既可进催化加工也可进焦化加工情况下,催化不同渣油掺炼量月度效益测算结果如表2。

从测算结果看出,催化常渣加工量在40吨/小时时渣油优化结果最好,太低催化渣油加工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太高则催化原料过度劣质化,产品分布变差,效益反而变差。

3.产品结构的优化

炼油产品品种较多,产品价格存在很大差异,增产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产品是炼厂产品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效益重要手段。但是,受工艺流程条件及产品质量标准限制,炼油企业产品不可能全部是高价值产品,而且高价值产品大多生产成本较高。炼油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必须考虑企业原油及装置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企业潜力,对不同生产计划下的产品及成本进行测算,从中选择最优方案下达执行,以此确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从测算看,生产京V汽油会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但产品结构变化后,产值增量大于成本增量,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有需求的情况下,应以生产京V汽油为主。

篇8

关键词:数据采集系统;卷烟生产;生产计划;生产过程

中图分类号:TP274.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展,烟草行业正在越来越普遍的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操作与业务开展系统。自动化的管理系统,能够保障生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为业务开展提供高效率保障,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烟草经营行业所面临的环境转变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化应用,现代化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在逐渐的被引入到烟草生产行业,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将原有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进行升级,在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生产规划进行统筹管理的基础上,集成生产车间机械设备的生产数据,建立相应的信息处理数据库,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保障,同时也为MES系统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在全球步入信息化管理的新时代,烟草行业引入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现科学的企业的生产规划管理、实时的了解车间生产数据、实现员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降低企业生活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1 生产计划数据管理设计方法与处理流程

生产计划管理的目标实现企业年度、季度、月度卷烟厂生产计划的统筹规划与生产调整,并结合国家烟草局和省级局的宏观调整政策制定相应的匹配性生产制度。具体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如下设计方法:

(1)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地方管理局制定的年度、季度生产规划方案来指导并调整地方烟草企业的生产计划指标和控制指标,并将相应的生产数据录入国家烟草专卖局生产计划数据库。

(2)烟草生产规划数据库系统应与国家生产规划数据库建立信息通讯上的实时性连接,在国家生产规划更新后,通过网络传输信息及时调整烟草企业生产规划方案,并将数据写入烟厂计划指标库。

(3)烟厂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应用服务器申领的段码量受制约于烟厂生产计划指标,经检验合格后,系统自动分配码段,并将其发放到烟厂生产管理数据库。

(4)烟厂在进行日常生产排产时,严格按照通过审批的烟厂生产规划来指导生产,只有排产内容经过生产计划控制校验后,才能将排产码段分配到相应的打码机。

2 卷烟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系统

2.1 系统的总体架构

卷烟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对象为卷包车间,通过对卷包车间相关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统筹管理卷包车间的现场生产、设备运行、质量控制和生产监控四个方面,同时建立于MES系统、物流运输等第三方系统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机制。

2.2 数据采集的主要范围

卷包车间的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设备种类广泛,涉及到卷烟生产的每个环节,具体设备包括卷烟机、成型机、发射机、残烟机、封箱机、质检设备等,每种设备又包含不同的型号,所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是一项工作量巨大、且信息处理繁琐的工作。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以及提供工作效率,有必要针对不同的设备采用相通性较高的终端操作界面。此外,采集系统应将与生产相关的辅设备纳入数据参考范围。

2.3 数据采集系统各设备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

2.3.1 PROTOS70卷烟机组的数据采集方案

PROTOS70卷烟机组的数据采集系统有SRM系统负责,在具体统一化配置调整中,可将SRM系统升级为HJYSRM系统,其系统显示走终端采用的是西门子的PCBOX620,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操作平台,为数据采集提供极高的可操作性和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性,通过可兼容数据接口的植入,通过TCP/IP数据传输协议与终端63161端口实现数据传输与交换,这样便能实现系统对卷烟机数据的录入与分析处理。对于PROTOS70卷接机组,数据采集软件直接安装在用户操作WINDOWS系统终端,无需新增其他硬件设备,数据采集软件通过以太网接口与车间以太网进行连接,实现信息数据的双向通信。

2.3.2 ZJ112卷烟机组数据采集方案

ZJ112是我国生产制造的新型卷接机组,其电控系统亦是国内公司独立开发,采用S7PLC控制,其采用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与PROTOS70卷烟机原理相似,可以设置同样的技术处理方案。

2.3.3 ZB47包装机组数据采集方案

ZB47是目前卷烟厂采用的新一代包装机组,其电控部分采用的是MICROII系统,其设备在设计上具有完整的数据采集功能。在系统设计上,ZB47包装机组内包含有两个主站(CNT),并且设置了以太网接口在OPC上,这就极大的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方便性,不必像传统的GDX1/X2,需要借助GD-LAN来采集原始数据信息。另一方面,ZB47包装机组搭载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数据存储系统采用的是ORCAL数据库系统。在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可操作时,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为对其数据库表结构进行信息处理分析,进而筛选有用数据服务于数据采集系统;另一种方案为增设相关的数据接口,通过接口软件来处理信息数据,进而读取机器信息。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案能够实现信息采集速率的高效化,所需的信息处理中间环节少,缺点为容易出现因结构分析不正确而造成的数据偏差;第二种方案信息采集的可靠性较高,缺点在于因为中间操作环节的增设,如果接口软件出现问题往往导致数据不能正常上传。

2.3.4 质检仪器数据采集方案

卷包车间质检仪器一般包括质检室内综合检测台、机台现场安装的在线检测仪器以及机台现场安装的电子秤等设备。电子秤一般带有RS/232接口,增加光电隔离装置,由机台数采站通过RS/232接口与之相连,可实现烟支重量数据的采集。对于质检室内的检测仪器,目前一般是英国莫林斯公司生产的QTM系列烟支综合测试台。经过查阅资料,其数据接口为一个25针的串口。按其针脚定义找出RS、TS、GND三根线,转换成通用的9针串口,通过RS/232接口卡与现场工作站连接,实现质检仪器的数据采集。机台现场的在线质检仪器一般为近年安装使用,其数据可以直接通过以太网接口写人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采集。

参考文献:

[1]饶运清.MES――面向制造车间的实时信息系统[J].信息技术,2002(02).

[2]罗卫东.烟草行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分析与思路探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篇9

关键词:冬季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 裂缝 控制

        0 引言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一个很普遍的技术问题。近代对混凝土强度理论进行亚微观研究结果以及大量工程实践所提供的经验都说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现代混凝土施工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施工,外加剂、掺和料等在混凝土中的广泛使用,导致混凝土裂缝普遍存在。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工艺所具有的特性,裂缝更容易发生。冬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取、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混凝土浇注过程的严密组织、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的精心养护等几个环节的严格把关,有效的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1 冬季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冬季施工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安全生产。冬季施工的措施方案金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最少,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缩短工期。

        1.2 本工程部分雨、污水管线处于冬季施工,因此必须生产计划中统一安排,并提前落实,做到合理搭接,尽量减少冬季施工的作业面。

        1.3 已确定进入冬期施工的项目,在冬施材料、设备落实后,要保证施工力量,做到连续施工,避免造成不必的浪费。

        1.4 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及冬季施工信息的反馈情况,布置年度冬期施工原则及实施方针,根据公司总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编制一般工程冬季试过女冠措施和重点工程的单位工程冬期施工方案,主要内容有:冬期施工生产任务特点部署,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热源设备计划,保温材料、外加剂材料计划,冬期施工人员培训计划,施工管理工作,冬期施工项目及热源安排。

        1.5 外加剂的准备材料部门应根据计划采购订货,其他资源的准备:保温、覆盖材料的设备,根据工程任务特点及主要施工方法,确定保温、覆盖材料的用量,编制计划,组织进场存放和保管。

        1.6 技术培训,进入冬季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测温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一下内容:学习有关冬期施工规范、规定;学习公司制定的冬期施工原则,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学习冬期施工中要采用的新技术;学习冬期施工日常的管理工作和安全消防措施。测温人员的培训应包括的内容:了解测温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责任心,学习掌握各种测温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习各分项工程的测温要求,学习记录各种测温数据和填写表格。

        1.7 施工现场所有准备工作,必须在砼浇筑前完成,达到进入冬期施工的条件。现场准备要求:原料加热设备符合要求,保温围护好;外加剂有储备,保管好,无破裂;供水消防管线,模板的保温措施已完成;测温工作已开始进行,测温记录齐全,现场生活设施做好入冬准备,并符合安全消防要求,未完成工序进入冬期施工前应停在合理部位。

        1.8 冬季施工计划管理,进入冬期施工前,将冬季施工准备工作项目和用工纳入生产计划和用工计划,并结合各级施工方案,统一安排生产计划。冬季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冬期施工技术规定》中的要求和冬期施工方案确定的原则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速,国内房产政策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定制家具和电商模式的日益兴起,家具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再加上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让家具企业内部问题重重:实际销售和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偏差过大,导致企业成品和部件库存大量积压;靠经验估算制定采购计划,造成生产与采购不匹配问题频发;客户的异型改制方案不能及时由门店传到生产单位,客户满意度直线下降;人工排产导致生产计划滞后与延迟,订单不能按时交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弱,信息资源无法做到共享,降低了运营效率……

面对家具企业的诸多发展瓶颈,鼎捷软件为家具生产企业和家具流通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信息化解决方案。基于多营运中心的管理架构体系,构造了以供应链、分销零售、生产管理、财务一体化为核心,协同HR、BI、OA等无缝集成的一体化管理体系。鼎捷软件通过提供家具行业专属ERP管理软件,使得家具生产企业和家具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充分整合,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并深挖其潜力,大大缩短了原始信息从传递到决策的反馈时间,管理层与基层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快捷和通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掌握终端,建立实时互通的分销渠道及终端门店管理体系

鼎捷软件的POS门店经营管理终端系统,可与集团营销中心(区域销售中心)实时联通,自动、及时上传门店销售数据,自动随时接受上层销售中心销售政策,更新并调整POS销售作业。

POS门店经营管理终端系统支持连线自动联通、断线本地销售数据缓存及连线后自动回传断据,可以满足家具行业前台销售收银作业需求,具有收银销售和预订货订单多种店面销售形式。

POS门店经营管理终端系统支持门店退、换货及门店维修管理流程,支持店面库存管理及多店间库存调拨作业,支持门店销售报表分析,支持门店形成采购计划,向上层销售组织要货,并自动汇总及营销总部。此外,该系统还能实现门店现金自动结算及结算,并向总部结汇。多品牌、多业态的集团营销体系管理

鼎捷软件的产品可以实现总部统一商品资料及商品策略制订,商品资料及商品策略自动下发到经营终端。

该系统能够自动收集渠道及终端销售数据,总部及分区域多种价格策略可以灵活定义;总部及分区域可以实现统一营销/促销计划管理,并且支持多种灵活搭配的促销方式;具有集团统一会员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功能;可以自动收集下属终端的要货计划,实现商品自动分配及铺货计划管理;促进集团销售分析、销售预测计划模型的建立。鼎捷软件的产品可以对新店开店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并可与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无缝集成应用。

集团型多区域多层级物流配送管理

借助鼎捷软件的产品,企业总部储运中心和多区域分储运中心可以实现多级配送管理;总部及区域可以动态平衡物流需求;企业可以轻松实现自有车队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发送管理、自有车队车辆及司机的管理、运输路线规划及配送点装卸顺序管理,并可依据要货计划、配送计划自动形成相应出货及装车。此外,鼎捷软件的产品还可以生成第三方物流发送计划,对第三方物流运输费用进行核算。

建立高效协同的研发设计和多品种生产运作管理体系

鼎捷软件的产品可与设计软件协同集成运作,支持从门店设计和工厂生产的有效协同,并可通过PDM/PLM,快速将3D/2D图档转化成物料清单和工艺。

鼎捷软件的产品支持客户的订单多层BOM选配管理,在可变型产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客户的需求,可以产品多属性配置器为主要工具,进行产品快速配置,或通过对产品部分或局部的修改,进行相关功能、结构或参数的设计,并且在配置后自动产生料号、BOM等资料。

鼎捷软件的产品还可以支持异型改制和生产的协同,快速了解异型订单状况;依据MRP结果自动生成生产计划和采购建议;进行生产排程管理和工序级生产控制;其电子看板管理功能可以实现对生产进度的可视化跟踪;支持生产过程中的快速条码报工管理;支持板式家具的包件条码管理和出入库控制;支持实木家具的单件条码管理和出入库控制;支持酒店办公家具和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支持办公家具的快速选配件设计和生产管理;支持整套家具的配套生产和发货管理;支持家具企业的生产产值管理和现场报表生成;支持车间生产管理看板和计件工资管理;支持家具行业的边角料管理,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自动核算,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的集团化财务、资金统筹管理

鼎捷软件的产品还具有以下功能:与业务各管理系统完全无缝集成的业务、财务一体化整合管理解决方案;业务管理单据直接生成结转应收付管理及凭证;生产成本依据生产实际发生自动核算实际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费成本、其它成本);全面预算管理支持预算编制、预算事中控制及预算分析管理;预算控制与业务单据无缝集成;构成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支持直营门店、加盟门店终端财务自动核算方式;支持门店核算日清日结;支持现网银集成化应用;支持集团各法人间内部交易管理;具有集团财务报表自动合并分析功能;支持按区域分区逐级合并、自营及加盟、合资体系分别合并,多业态、多品牌纵向等多种财报合并方式。

联邦家私作为家具行业的标杆企业,以自身成功的信息化之路完美阐释了鼎捷软件家具行业解决方案的价值。

被誉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常青树的联邦家私于2008年6月开始携手鼎捷,启用客制化的TOP-GP ERP管理软件构建集团信息平台,向信息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