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02 17:5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城市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低碳城市政策

篇1

关键词:低碳城市 低碳经济 逻辑程式 核心功能 政策取向

问题的提出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区域,是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载体。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趋势。在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人口等各种压力和考验,特别是日益增长的城市能源消耗和超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城市的能源安全利用日趋紧张并引起气候异常变化,导致城市生态面临的负荷日益增加,阻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各国政府和学者针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变化,着手进行认真总结和评估城市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认为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背道而驰的,必须进行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来有效应对因碳基能源大量消耗而产生的CO2排放量急速增加、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为此,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低碳城市”概念及发展路径选择开始成为促使城市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的有效手段。

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来源于低碳经济。自2003 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后,很多国家和城市开始将低碳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为缓解城市“高碳锁定”现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和相关协议颁布,进一步推动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积极践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凭借技术革新和多元化激励机制,以碳捕获、碳蓄积、碳封存等手段降低生态系统中的碳通量,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最小化,尽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目标,从而达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因此,低碳城市成为城市政府为协调城市化、工业化与低碳化、生态化之间关系的战略选择,是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

低碳城市建设的逻辑程式梳理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运行程序即逻辑程式,也就是说低碳城市建设运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需要有一个顺畅的逻辑衔接。一个逻辑关系清晰以及简洁、优化的端到端的运行管理工作流程是保障和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为提高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既要弄清和理顺、规范运行流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关系(见图1),又要明确各阶段所承载的基本使命和功能。

(一)低碳城市建设内在需求和目标确立

伴随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工业高速发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碳基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致使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排放入环境中,超过城市生态系统的吸收和自我净化能力,使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特别是CO2等含碳物质的排放,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碳已成为全球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从而避免生态灾害、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现代城市共同的内在需求。这种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内在需求既是城市人民的一项重要福利和权利,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事实上,生态需求既包括人类对生态系统中生态产品的需求,又包括体验和享受生态产品而产生的愉悦等精神性生态满足的需求(蔡聪裕等,2011)。为此,在低碳城市建设时首先需要结合政府的工作规划以及参照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经验,将这种良好生态需求量化为城市低碳发展的具体目标值。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标值涉及经济、社会、能源、技术、环境等诸多方面,这些目标值的实现将有利于缓解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之间不平衡状态,进而不断提升城市生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

(二)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制定

低碳城市规划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的需求、目标转化为具体形式的重要环节。低碳城市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以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将低碳理念作为核心要素贯穿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维持城市发展的碳氧平衡为基点绘制出发展低碳城市的蓝图,并通过设置多元有效的科学途径和多维度的保障支撑体系,引导城市建设实现低碳排放、高碳吸收两大目标。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针对性。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是一项牵涉面广、线长、点多并需要多部门密切协作的复合型系统工程。

因此,低碳城市建设规划首先需要以系统观来考察规划要素,按照城市低碳排放指标制定总体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组织、城市建筑与各种基础设施、自然生态格局等方面入手(黄平利等,2011),科学引导激励和发挥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行为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功能,以规划城市的现有条件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寻求城市低碳发展的策略;其次需要构建一个长效的监督保障机制,要通过低碳环境监测机制、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等,为推动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得到有效执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与监控

建立起科学有序的低碳城市建设运行管理与监控机制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基准点。首先,需要构建一套规范的体系、组织、文化或技术操作方法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决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持久的执行力离不开规范、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坚持制度化管理、标准化作业,不断增强将规划目标转化于现实的能力是低碳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石。当然,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力是各方力量协同配合的综合体现,其整体执行效果的发挥会受管理体制、执行主体、观念、激励机制等很多内外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规范、控制、整合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在低碳城市建设运行中理顺关系、明确责任体系、形成相互支持、协调顺畅的工作氛围,为确保有效执行规划措施提供坚实支撑。其次,在低碳城市建设运行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对运行执行过程各环节的监控,从而确保低碳城市建设进度和质量。在监控中,要善于收集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中的关键信息,对各个要素的运行、配合、连接效能进行调查、分析、建议和评价,将实际绩效与事先确定的绩效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差距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弥补。由于环境变化、认识偏差、能力有限性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中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但是,可通过早发现、早控制,并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使整体低碳城市建设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四)低碳城市建设效果评估与反馈

效果评估与反馈是低碳城市建设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对低碳城市规划执行的持续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和反馈,有助于及时监测和全面掌握低碳城市建设绩效管理水平和进展效果,这对于选择正确的低碳城市多元化协同发展战略、探索有效的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方法意义重大。低碳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国内外许多城市对于其评估的模式和方法都在积极探索实践之中。欧洲环境局(EEA)于1999年开发了DPSIR模型。该模型对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连玉明(2012)提出从经济发展、资源承载、社会进步、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五大方面构建一套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低碳城市建设评估必须立足于从减碳和固碳两个角度作为评价的重要基点,特别是在指标选择上既要注重碳排放和碳产生的指标以及对碳排放和碳产生起重要影响的因素指标,还要注重对有利于固碳、捕碳、减碳的指标及其关键的因子选择。另外,反馈也是贯穿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没有反馈,将会消弱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效果。反馈是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成效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力,在具体运用时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功能透视

(一)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途径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与工业文明时代不注重保护环境以及对大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背道而驰的。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强调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生态文明是一种绿色文明。低碳城市建设所坚持的“尊重、顺应、保护”生态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一脉相承。低碳化发展符合并顺应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诉求之一。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架构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资源、降低碳排放,转变生产生活发展方式,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小化,从而推动城市生态质量不断改善,这充分反映了生态文明价值建构的理论诉求和实践向度。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通过低碳城市建设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功能,并且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有力武器。

(二)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负荷日益加重,城市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硬性约束,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限且缺乏后劲。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不断增强城市生态环境效益和容量成为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命题。此时,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重要特征的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以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的战略性转移为契机,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引领实现“碳解锁”,逐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日益摆脱对碳基能源形成的路径依赖,为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坚强的保障。资源环境持续承载能力的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以城市生态化理念为指导、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的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低碳城市建设与我国倡导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共同的精神实质,是增强城市持续竞争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寻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

(三)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内部、要素之间以及整个社会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有序状态”(王继明,2010)。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多维度的,其中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是其重要标志之一。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条件。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撑。生态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事实上,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利用确实已远远超过了其可再生的能力,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发生,严重扰乱和破坏了自然生态支持系统的正常循环,出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进而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阻力和制约因素。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温室效应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失和”现象,破坏了自然生态发展的基本规律。低碳城市建设正是切合了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出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与动态平衡的本质要求。低碳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成为顺应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低碳城市建设坚持走集约式、绿色、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坚持对生态治理的全过程控制。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目标的有力杠杆。

(四)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传统的城市发展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重要特征的运行体系,这种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致使城市的“高消耗、低效率和高排放”现象异常严重,造成“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发展模式上需要重新定位来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寻求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此时,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和运行机制为有效应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等不利因素以及增强城市的抗灾害性提供了新机遇。因此,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以及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后列等现实问题,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应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也是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大背景下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模式。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化建设转型不仅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资源能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而且在城市发展理念、生产发展、消费方式、生态治理、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实现了全方位的变革。低碳城市建设从概念到行动与传统城市发展的“高碳”模式有实质性区别。低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在城市发展模式选择上的新的里程碑。

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取向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发挥公共政策的杠杆效应来引导、支持、规范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公共政策作为一个管理工具必须整合和吸收符合低碳城市建设基本规律的价值思想理念作为其价值取向基础。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价值取向就是指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判断、价值确认和利益选择。政策价值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将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行为和结果产生方向性的影响。

(一)政策选择与公共利益取向

从标准的经济理论来看,政府应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担当关键角色,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利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导向为公共产品的提供保驾护航。众所周知,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就需要政府在公共政策选择上坚持公共利益取向,将维护社会根本利益和公民共同的生态利益作为公共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内容选择上和低碳城市建设需求之间实现长期平衡,避免出现因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利倾向。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评价政府的公共政策选择是否有效坚持了公共利益取向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否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状况、保持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从长期利益和生态角度看,是否在公共政策价值上充分体现了城市公众对日益良好的生态公共产品的基本诉求;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出发点是否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而非政府私利等。

(二)政策选择与市场化取向

虽然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但是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低碳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率下降。低碳城市建设要取得效率和效益,必须有赖于政府选择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支持政策,发挥市场化机制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调节作用。市场化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政府必须通过不断进行公共政策内容和功能的创新,选择有利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政策机制来放大市场的正效应,以有效的市场化机制构建来引导和规范社会、企业、公众等的行为,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市场化运行创造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一,加紧研究开征针对碳基能源的使用税及环境税,充分运用税收的杠杆效应来引导能源利用的供需关系及为此支付相应的环境成本;第二,通过提供贴息贷款、低息贷款、财政担保等多种经济手段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到低碳城市建设中来;第三,通过立法、金融、税收政策来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让“有形的手”遏制城市环境污染继续恶化的趋势;第四,对积极购买使用节能减排产品和设备的企业、个人等各类消费者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政策等。

(三)政策选择与公平价值取向

公平的政策选择既是利益整合的关键,又是获取政策客体的信任、支持、配合的根本保证。低碳城市建设会涉及到各类资源、利益在各种社会群体和个人之间的重新配置、平衡、可持续性分配。低碳城市建设市场需要公平的竞争规则、机制和环境。因此,必须将公平价值理念融入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中,通过实施公平的低碳发展政策来调节各方关系,从而为达到低碳城市建设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提供公平的制度安排。把公平理念作为制定低碳城市建设政策的核心价值向度和基本准则,至少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基本涵义:第一,在城市区域内生活的所有公民都拥有平等享受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权利;第二,城市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与承担保护的职责是一一对应的,即对城市环境形成的不利影响和承担的义务必须对等;第三,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政策选择中必须既注重代内公平,又要使代际公平不受损害。

(四)政策选择与公共治理取向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传统政府大包大揽的“强制-命令”型城市生态治理模式已无能为力。为了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良好效果,必须将治理理念融入其中,以拓展治理主体的形式实现城市生态治理创新。公共治理是以“多元、合作、民主、自治”为基本要义,既突出政府的“元治理”主导地位,又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居民等多元主体在生态治理中的功能。低碳城市建设的公共治理模式离不开恰当的政策保障,即通过有效政策体系的建立来确保公共治理的合法、和谐,从政策层面来为公共治理模式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功能的发挥提供支撑。因此,政府有效的政策选择必须在公共治理框架下来引导、调控各种可能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多元主体的行为;有效的政策选择应着眼于公共治理的战略取向来构建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表达机制以及做到要善于调动各类治理主体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资源配置能力。由此看来,不同的政策供给模式将会对不同主体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协同治理效应产生影响(Unruh G.C.,2000)。以公共治理方式来应对当前城市面临的高碳排放引起的生态问题,体现了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必须将增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协同效果作为政策选择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蔡聪裕,陈宝国.生态需求调动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管理学刊,2011(6)

2.黄平利,高程.大连市高新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1(34)

3.连玉明.中国大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估与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2(5)

篇2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化;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6-0023-04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的三位一体的变化。土地作为人的活动空间、城市的依托、农业的手段,因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地的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基础,也是城市化的结果和表现。城市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土地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土地利用问题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与核心问题。目前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湖南省城市化进程发展加速,但存在耕地侵占严重、土地利用率不高、用地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群的协调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因此,本文试将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即长株潭三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大城市,研究其土地利用问题,探讨城市化过程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结构效益与问题,以冀为城市发展的合理调控和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一、区域基本情况与城市化发展水平

(一)区域基本情况

长株潭三市位于湘中偏东, 湘江贯穿而过,土地总面积为28088.12km2。三市市区呈“品”字型分布,彼此相连,市中心之间相距为49km(长―株)、37km(潭―株)和51km(长―潭)。长株潭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2005年长株潭三市GDP达2412.6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7.3%;三市城市化率达4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位居中部6省前列。同时,2005年长株潭三市以占全省18.9%的人口、13.3%的国土面积占据了全省36%的一般预算收入、50%的国内外投资、74%的对外贸易。

(二)城市化发展水平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长株潭城市化发展呈快速增长势态。从1996-2005年长株潭城市化进程可以看出,整个区域城市人口由1996年的379.39万人增加到了618.62万人,净增了239.23万人。2000年以前长株潭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低于33%),且年均增长速度较慢;但2000年以后,其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达到47.97%,年平均增长速度在2.3个百分点。总体水平上,长株潭城市化水平仍然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2005年城市化率远高于湖南省37.00%的水平,也高于全国42.99%的水平。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分析

(一)土地总体利用结构的变化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主要指不同用途下土地资源的数量构成。近年来,长株潭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表现为总体用地结构发生改变:耕地的减少,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等的增加,同时也表现为城市用地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见下页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2005年长株潭耕地面积净减少93.80km2,而建设用地面积则增加了182.71 km2,其中公共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面积增长较快,分别增加了20.99 km2和20.51 km2。从上述分析可知,推进城市化过程带来的是耕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因而在长株潭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趋势下,实现在耕地保护前提下的城市化发展是长株潭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城市内部用地结构的变化

从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4种城市用地结构的分析来看,随着城市用地总面积的逐年递增,4类用地面积均呈增长的趋势。但4类用地中,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比重相对较高,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比重偏低。虽然近年来城市用地面积在持续增加,4类用地中除道路广场用地面积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之外,其他各类比重出现一定的波动,但变化较为平稳,没有出现剧烈振荡,说明长株潭在城市化过程中,内部用地结构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调整,但其变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随着长株潭城市化水平的日渐提高,内部用地结构调整的力度还将加大。

(三)城市用地效益的总体变化

从城市人均土地占用情况来看,2000-2005年长株潭人均城市面积呈现减少的势态,人口增长率明显高于用地增长率,这表明城市的土地集约化调控政策有一定的效果。而城市人均用地面积由2000年的392.49 m2减少到2005年的363.42 m2;若按非农业人口计算,则人均城市用地面积由495.93 m2减少到448.44 m2,用地面积减少了47.49 m2,这是人口城市化快于土地城市化的结果。

再以工业用地的产出状况来分析长株潭城市用地的效益。从长株潭工业用地产出情况来看,2000-2005年长株潭单位工业用地面积的工业增加值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增长较为明显,由2000年的45232.31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65489.85万元。这主要得益于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腾飞。但总体上工业用地的产出水平与国内其它城市群相比仍然不高,说明城市土地利用较为粗放,土地集约利用度低。

三、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

(一)城市用地规模增长过快,用地相对粗放

近年来,长株潭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对城市化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致使局部区域城市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增长快,城市建设呈现一种摊大饼式的外延发展,其结果是一方面加剧了城市用地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导致用地粗放,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偏低。据表1统计,2000-2005年长株潭建设用地增加了182.71 km2,平均每年增加了30.45 km2。其中,新增居住用地面积20.51 km2,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11.23%;新增公共设施用地面积20.99 km2,占新增建设用地的11.49%。同时,长株潭城市土地利用呈现出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如长株潭开发区占地规模偏大,而经济效益却表现出明显的地效性特征。

(二)城市化过程中占用耕地现象相对严重

城市的新建和发展,必然会占用一部分土地,但在城市规模的扩张过程中,大部分占用的是周围质量较高的农田或耕地。 从1998年开始,随着长沙市的“两区六园”为主体的20多个园区、株洲市的“一区九园”、湘潭市的“一区四园”为主体的8个园区等的建设,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强了管理,采取了土地整理等措施,耕地侵占的势头有所遏止,但问题仍较大。根据表1统计,2000-2005年长株潭耕地面积净减少93.80km2,而建设用地面积则增加了182.71 km2,这样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矛盾更加突出,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加剧。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今后各类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将呈增长趋势。因此,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保护耕地的形势将相当严峻。

(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

从用地结构来看,长株潭工业用地比重偏高,2005年高达23.12%,人均工业用地面积18.04 m2;而绿地比重偏低,人均绿地面积仅为5.33 m2,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大于9 m2的标准。并且,近年来长株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很大,表现在交通道路与广场用地扩张快,占地比重也逐年上升。城市工业用地规模较大,比重较高。城市主体工业占地较大,与中心区日益增长的土地价格不适应,不利于发挥土地的级差效益,使得城市用地效益不高,从而表现出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带来的弊端。而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具体表现在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居住、工业、商业等各类用地互相穿插、干扰,再者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加剧了工业在用地布局上的矛盾。尤其是有一些污染较严重的工厂企业还混杂于居住用地之间,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四)城市土地利用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005年长株潭地区人均耕地0.049公顷,10年来减少耕地9380公顷,通过与1996年人均耕地对比的粗略测算,长株潭工业化、城市化大约导致160多万农民失去土地。虽然部分农民已得到妥善安置,成为了市民、工人,但是还有大部分农民可能成为无地可种、无班可上、无社保可领的“三无”农民。

政府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主要是将目标定位于获取土地收益,采取“饥饿供应法”,造成城市房价上涨,而相应的配套政策还很不完善(如开发经济适用房、中地价商品房等)。如长沙市区当前房价在3000元/m2以上,而居民家庭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房价和收入之比高达13∶1,已远远超出3∶1~6∶1的合理范围,这使部分城区居民改善住房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失地农民想进入城区也面临着无力购买价格昂贵的商品房的困境,因而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得到必要的保障。

此外,在征地过程中,土地收益的分配结构不合理。当农用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时,它应该包含所有权价值和发展权价值。事实上,征地过程中的大部分收益都流向了当地政府。以长株潭某个工业园为例,2004年园区征收专用菜地和宅基地土地补偿费均为675000元/公顷,安置补助费为975000元/公顷,青苗补助费为37500元/公顷,而园区的土地出让价却高达3195000元/公顷。

上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成为阻碍长株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痼疾,甚至将进一步影响长株潭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制定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以顺应国家土地政策改革的趋势和符合科学发展观及“五个统筹”的要求。

四、协调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监管,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目前,国土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是我国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长株潭应以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为契机,积极努力建设基于3S等高新技术支持下的城市用地数据库和动态监测体系,从而实现对城市建设用地数据进行统一的采集、处理、综合和分析。同时也为保护耕地、动态监测其变化并实行有效调控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撑。再者,为了加强土地利用监管,应依据国家产业政策,不得批准新上新建禁止类项目,对限制类项目要控制区域内项目的数量和布局,严格限制占用农用地,控制用地规模。应按照从严从紧节约集约的原则,适时调整工业类项目用地的控制指标。而要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首先,必须进一步加大实施行政、经济和法律措施的力度,从严控制非农占地,积极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土地复垦制度和耕地补偿机制,综合运用税收和财政等经济杠杆,促进土地产权合理流转与重组。其次,应强化保护耕地的经济机制,适当提高新占耕地的征收和开发成本,合理引导房地产开发商尽量利用城市周围的非耕地,尽力降低城市用地增量中耕地的比重,确保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即占用耕地与整理、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最后,要建立合理的用地指标体系,提倡耕地质量的提高与改造,争取从质上实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动态平衡,促使农用地得到有效保护。

(二)完善土地供应机制,提高土地集约水平

首先,应该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增强土地利用区域协调性。紧紧抓住全国正在积极开展的编制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个契机,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组织,实现土地利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其次,利用建设用地指标体系,设置土地利用准入门槛。即利用定额指标控制建设项目,提高建设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的门槛,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保障。再次,实行土地置换制度,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园。为了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有必要实行土地置换制度,促进工业园区整合与企业退城进园。

(三)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一方面,应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总纲性,对于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的各类专业规划,应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防止宽打窄用和乱占滥用土地。必须依据国情和区域具体情况,在城乡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不同层次的规划中,对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基础设施配置等进行科学安排,确定合理的城镇规模;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和行政办公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大型商业设施和高档商品房用地;适当提高工业建筑的容积率、公共建筑密度,合理确定住宅建筑的密度和容积率,推广节能省地建筑技术,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另一方面,全面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充分运用地租地价杠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利用效率。逐步转换土地配置机制,由划拨配置机制转换为以出让、转让为主的市场调节配置机制,长株潭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等多种方式供应土地。建议设立长株潭一体化的土地收购、储备和供给机制,对城区和下辖县城的建设用地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原则。

(四)理顺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第一,要完善增量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积极保护农民土地利益;第二,完善存量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合理保障拆迁居民的经济利益;最后,建立土地换保障的机制,积极发展失地农民保障基金。

具体包括:征地补偿费用于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行分档补偿;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用地留存制度,确保生活保障基金的有效增值,使失地农民共享城市化的发展成果;建立失地农民集体资产管理组织,有效管理好失地农民的集体资产,维护失地农民的经济利益;建立就业培训体系,增加失地农民的择业竞争力;实行失地农民疾病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基金会,专门管理从工业用地出让金以及土地权属管理费中提取出来的用于农民养老保险的资金。

参考文献:

[1] 杨重光.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政策调整与人口户籍变更[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06):6.

[2] 王万茂、王群、李俊梅.城乡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研究[J].资源科学,2002,24(01):30-34.

[3] 李传裕.江西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02):75-79.

[4] 周国华、朱翔、罗文章.试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群体一体化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1,133(03):48.

[5] 熊鹰、王克林.湖南省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05):433-439.

[6] 周建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06):23.

[7] 邓楚雄、李晓青、龚黎君.湖南省小城镇建设合理用地探析[J].热带地理,2005,25(01):23-27.

[8] 张丽君、黄贤金、邬震、钟太洋. 宏观调控背景下快速工业化城郊土地利用分析及政策研究――以青岛城阳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01):235.

[9] 曹建海.我国工业性土地利用与土地政策[J].中国发展观察,2006,19(05):12.

[10] 马佳.枝江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05):892-893.

Analysis of Land Utilization in Changzhutan's Urbanization and Relevant Policy Research

Jiang Hongmei Duan Linxiang Zhang Wang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近年来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能源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剧,制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尤其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扬尘、噪音、空气污染等,影响了城市人居环境。市政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在城市建设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贯彻低碳经济管理理念极具现实意义。通过施工技术、利用方式等的调整与改进,能够实现对污染、浪费等现象的系统性控制,是市政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1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主要强调生态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实现二者协调统一,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其主要特征,确保生态效益最大化。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一方面,低碳建设模式缓解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低碳经济的指导下,市政工程施工应当不断革新技术,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加强施工阶段环境保护工作,合理控制碳排放量,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工作中,低碳经济理念也发挥着独特作用,加强对高能耗、高浪费现象的监督管理,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条件允许范围之内,确保各参建主体的经济利益。低碳经济理念有效整合了各类技术、方法,优化施工管理系统,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与市政项目的要求相契合。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低碳经济发展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其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其二,项目施工管理中应充分认识到低碳理念的重要性,严格贯彻落实低碳建设要求,尽量选择性能优良的低碳材料,掌握先进低碳技术。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也应加强对市政项目施工的监督,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低碳经济视角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数量及规模逐渐扩大,市政项目的节能减排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未贯彻落实低碳理念及政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环境保护及资源有效利用是低碳经济的主要任务,在节约能源资源的同时,促使其使用效率得以提升。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我国能耗总量中,建筑行业能耗所占据的比重达到28%,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能耗比例仍呈现出不断攀升状态。在施工材料选择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低碳材料及环保材料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制约了市政项目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此外市政项目属于政府公共项目投资,在施工阶段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首先体现在设计阶段,设计方案不合理不仅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后期还可能会出现设计变更现象,延缓正常施工进度。其次,在正式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缺乏科学管理,造成闲置、浪费等问题。

2.2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在碳排放领域中,城市化推进、城市交通以及建筑业是重要构成部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低碳经济理念贯彻落实不到位,导致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工程施工的碳排放不仅局限于施工区域,运输过程中碳排放、废弃物碳排放等与施工直接相关的活动也是工程碳排放主要表现,严重违背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市政项目施工阶段,组织管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环境保护措施,出现泥浆污染、噪音问题、灰尘固体悬浮物等一系列环境污染。由于施工操作不规范,破坏周边生态景观,造成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活动正常开展,也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2.3低碳技术有待推广

市政工程项目的低碳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现阶段我国低碳知识普及程度有待提升,施工单位尚未认识到低碳经济在市政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仍旧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思维模式,严重阻碍了项目节能减排的发展。就目前我国低碳技术发展情况而言,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对新技术的研发,导致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低碳技术投入不足,制约了低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低碳经济视角下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要点

为实现市政工程项目节能减排目标,应当摒弃传统的粗放建设方式,充分重视现阶段客观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解决对策,构建起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建设模式,合理控制建设施工阶段的碳排放,综合协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实现三者最优化。

3.1应用绿色低碳施工方式

首先应严格贯彻落实低碳政策,将低碳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尽量选取性能优良低碳施工材料,贯彻落实低碳经济基本要求。在进行主体工程设计时,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基本要求,遵循相关建设程序及标准,实现工程低碳化目标。结合市政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绿色低碳的施工方式,加强对设备、材料等的管理,避免将高能耗、低效率等性能较差的设备应用至施工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推行绿色低碳施工方式,控制施工阶段噪音、扬尘等污染,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及环境保护。

3.2推行精细化管理制度

施工精细化管理在提高工程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施工单位应结合市政项目实际情况,推行精细化管理制度。在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深化改革管理手段,构建全面化管理模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增强施工协调性,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理念,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中,实现了设备、材料、人员等全方面管理,为市政项目低碳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组织环境,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促使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及科学性。同时在施工管理工作中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确保市政项目的低碳化建设。

3.3加强低碳技术推广

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还应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明确低碳经济的目标及要求,加强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工程周边实际环境情况,有针对性加强保护及管理措施,降低施工操作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在市政工程项目低碳建设过程中,低碳技术居于核心地位,通过运用先进的低碳技术,不仅促使施工效率的提高,也从根本上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及破坏。首先应充分推广利用现有的低碳技术,将可再生能源、水资源再生等技术应用至市政项目建设之中,积极引进新材料、新工艺。同时适当扩大低碳建设资金投入,加强新技术研发力度,为市政项目低碳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构建碳排放检测系统,及时掌握碳排放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加强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完善。

3.4建立健全施工监管体系

为保证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体系,促进低碳施工规范化,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业主、施工单位以及建立单位的积极作用,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对低碳施工建设的执行力度进行有效监督。在施工阶段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掌握低碳施工的要求,规范施工操作行为,定期检查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一旦存在违规现象,必须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性供需矛盾,能源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工作居于战略性地位。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实现低碳建设是市政工程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及低碳理念,加强对低碳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促使节能减排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伊托邦 低碳新城 低碳经济 两型社会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加速发展,能源高效率利用和可再生资源开发是当今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为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共存的局面,“低碳经济”成为各国有意识转变的发展道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从能源资源条件、可持续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以及可能面临的减排国际压力等角度考虑,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环境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建设低碳新城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以建造低碳新城为试点,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房屋建设在影响GDP增长中是一个重分量因素。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从单个方面的企业或者行业入手带动其他领域发展。我们从中国“十一五”规划历年发展分析,推行大方向新的政策和发展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某些地区为示范点、起到推行作用的,考虑的基本前提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涉及经济、科技、环境、教育等多方面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融合问题。例如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随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两型社会的发展也是在城市观念的基础上推行的。

虽然2009年武汉市“两会”有提出发展城市圈低碳经济,但是从武汉整体发展模式来看,并没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规划以及具有政策指导作用的纲领性文件。结合武汉市目前资源和经济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武汉是一个在中部地区缺乏资源的城市,并且由于产业偏向重工化而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单位GDP中能源消耗率,全国平均为1.1,湖北是1.3,高于均值。从1995年至2005年的数据来看,武汉市人均生态承载力不到全球1999年人均数值的1/10,生态环境在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共同胁迫下出现功能性恶化。短期内要做到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使全部高碳发展的企业转向低碳模式是不现实的,而且武汉市的钢材、汽车、石化等产业发展较快,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大,冒然实施全市的低碳经济改革会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市首个生态城――东滩的建设经验,东滩生态城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建立的是一个低碳、节水、节能的生态系统,并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二氧化碳零排放)区域。所以,在上述理由的基础上,武汉市以建设“中国光谷・伊托邦”低碳智能新城为样本,旨在以小型仿真新城的建设和发展,挖掘低碳经济在武汉市兴起的特色之路,从而推行到整个武汉市,以力争成为全国低碳城市的示范区域,进一步更好地建设两型社会,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二、中国光谷・伊托邦的建设规划

“伊托邦”的英文E-topia,与Utopia(乌托邦)对应,意指网络时代下的理想生活新模式。生态伊托邦区别于工业时代的乌托邦城市梦想,它代表的是以信息网络时代为背景所构筑的生态和谐的理想城市。伊托邦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意味着人类未来和谐发展的构思,包括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作为中国首个低碳智能新城的建设试点,中国光谷・伊托邦以低碳经济为核心,以建设新城为框架,把生态、智能和文化实践在其中。武汉市两型社会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实践的阶段,以建设新城为样本区,更好地为开拓以后的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中国伊托邦经过6年的规划,终于落实在武汉光谷,光谷・伊托邦的建设位于江夏区五里界,并经历5个月的实地考察研究,形成了具体的方案和规划。之所以选择此地,是因为五里界所处的核心位置。它北依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光谷、庙山开发区、藏龙岛开发区,南邻湖北省水质最优的梁子湖;距江夏中心城区仅5公里,距武汉城市中心20余公里;沪蓉高速、京广高铁、南环线穿镇而过,梁子湖大道、花山大道分别从镇域中部、西部南北纵贯,交通畅达,发展前景广阔。光谷・伊托邦总规划面积约14平方公里,总投资多达100亿元。建成之后,其将会成为一个可容纳10万人的低碳智能新城。该项目按照“三中心三板块”的规划进行整体布局,打造武汉休闲商务区、新时代生态伊托邦。其中,“三中心”包括伊托邦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养生度假中心;“三板块”包括休闲商务板块、低碳科技板块、理想人居板块。

1、打造光谷伊托邦建立的核心要点

第一,伊托邦发展远景:中国首个低碳智能新城,创新城建设的一种全新模式,建设成深绿色的低碳新城、高科技的智慧新城、高品位的文化新城,成为大武汉地区两型社会的样本田和试验区。第二,伊托邦的发展战略:以围绕生态、智能、文化三大核心点建设,以低碳经济贯穿整个新城计划方案,以推动武汉两型社会发展为目的。光谷・伊托邦的竞争力在于它是以低碳经济为前提、由小城镇改造的,不仅可以通过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清洁能源革命,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城镇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带动城镇就业率提高,推进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三,伊托邦发展设计:伊托邦在规划时,对核心区域五里界镇进行了文化层面的梳理,将有价值的老街、老巷子和老建筑进行标注和保护,实施建设的同时修复原有的城镇肌理,在此基础上搭建新城的发展骨架,原地安置原住民,有意识地保留老城镇的味道。这也切合了将城市生活与田园环境相融合的观点。现时的五里界镇上,在光谷・伊托邦项目的中心区,所有居民将以原有价值三、四百元每平米的住房置换获得同等面积价值三、四千元每平米的商品房,并拥有产权,此后,还将利用酒店式公寓、出租式公寓、商铺经营等多种渠道来解决居民的收入问题。中国光谷・伊托邦开辟有绿色景观廊道,采用油菜、豆类、向日葵、红花草等生产性景观,并通过水循环处理、废物再利用等生态环保科技,融入太阳能等景观小品,成为全新的“低碳科技花园城市”的生态系统和景观格局。城市还将建立全国首家低碳智能产业总部经济园区,与光谷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并承接光谷人才、科技转移等。

2、建设核心基地五里界地区的规划

五里界城镇发展用地范围位于五里界镇域中北部,具体范围是:沪蓉高速以南、东坝港以西、幸福港以东、锦锈村、唐涂村和檀树岭村以北的7.03Km2的区域;相关范围23.27Km2。五里界的地区以武广客运专用铁路为界,规划区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偏北部的是大面积的绿色规划,重点商务领域在中北部。五里界2010年总人口为6.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2%,村镇等级规划分为城市组团+中心社区(特殊功能组团)。城市组团是武汉都市发展区的南部新城组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夏区“一主”城市组群的东部综合型新城组团以及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光谷・伊托邦理念前瞻、规划超前,以小城镇改造和低碳智能城市建设为抓手,深度实践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模式。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将高起点、超前的国际化建城视野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就业相结合,从而建设一个全民和谐、环境优美、低碳智能的理想新城。

3、建设光谷伊托邦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相关的政策性纲领。在武汉城市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2010年才提出来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虽然也有开展一系列低碳调查、举办与市民相贴合的低碳活动,但是市政府还没有制定出相关的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规划,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纲领性文件,还未将规划的相关目标和措施整合到其他各项规划和政策中,形成城市圈发展规划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第二,伊托邦与光谷板块的对接。中国光谷・伊托邦的开发以五里界城镇旧城改造为契机和中心点,其中的科技优势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光谷科技产业是推进伊托邦建成的核心。伊托邦所依据的先进科技技术不能光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多的要靠国内的开发和研究。如何利用光谷产业的科技技术来建设伊托邦,实行绿色建筑节能排减的功效;怎样吸引光谷的高科技企业支持光谷・伊托邦的发展,使之在科技领域内达到预先规划的环保、智能水平,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第三,伊托邦建设的关联性。以历时6―8年来打造的这样一个低碳智能新城,不仅耗费了财力、精力和人力,还在宏观层面上给武汉市发展低碳经济带来影响。我们的建设理念、建设主旨都是积极的,要探讨如何将这种理念正确引导城市发展的一面表现出来,避免新城建立之后只有五里界这一片的区域成为武汉低碳发展小核心,脱离与武汉主要经济区域的结合,成为“世外桃源”的新城。

第四,伊托邦建设的监督与研究。总体规划是前提,具体落实到新城的建设会涉及到许多问题。比如对五里界房屋的拆迁和居民的移居,五里界的居民多数为中老年人,安土重迁的思想比较深,不了解相关相关房屋拆迁的法律知识。如何做好前期动员,也是对开展后续工作的奠基。建设新城过程中,如何把高科技技术和节能排减运用在绿色建筑当中,对施工建设时采取哪些方面重点监督和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去打造一个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生活环境,这都是建设的重要问题。

4、完善光谷・伊托邦建设的建议

第一,以政府为主体的建设支持。光谷・伊托邦以低碳经济为打造理念,旨在推行武汉两型社会的建设。武汉作为中部发展地区的领军区域,市政府应在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的道路上作先驱者,应尽快研究制定出低碳经济组织构架,具体规划到各部门、各行业领域中。首先,政府应在税收、信贷等财政金融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政府可以对伊托邦达到低碳、环保的住房实行营业税减征政策,鼓励开发商建设环保节能型住房。对城建土地使用税,可以实行国家重点扶植项目免税。同时,市政府应该在信贷方面给予支持。伊托邦总投资需要100亿,如果一半的资金需要靠在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贷款,5年的利息至少会有两方面影响,一是增加资金压力,二是增加借贷成本,会使房价升高。所以,政府应给予项目资金上的支持,推动建设低碳新城。其次,政府应制定生态补偿,明确具体对象。市政府可以对当地房地产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主要包括绿色建材选购商、绿色施工技术提供商、生态环境友好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对建材垃圾等房地产开发商副产品进行分解和资源化利用的企业实施经济补偿和非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包括财政转移支付、专项基金等,非经济补偿包括实物补偿和技术补偿。

第二,以企业为主体的实施。伊托邦的建设应紧密联系政府、地区人民,充分利用地区、资源的优势。建设者是衔接政府与人民的关键点,既要把光谷・伊托邦打造成以低碳、智能推进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又要与当地市民保持联系。尤其是以小城镇打造的新城,应对建设基地五里界的居民进行项目宣传,例如宣传经过改建后的五里界将会带来上万个就业岗位、拆迁的房屋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助和赔偿,通过亲民的行动得到市民的支持与配合,加强低碳经济知识普及,进一步引导市民向低碳消费模式转变。

第三,形成可持续操作的模式。如果仅是在以五里界为中心展开区域部分的低碳经济模式发展,这个项目是没有可实施性和延续性的。光谷・伊托邦是有标杆引导作用的示范潜力项目,市政府在武汉城市规划发展中要发现并扶植这些示范项目,滚动扩大,最终以形成经验促进以后工作的展开。因此,伊托邦的建设目标是要形成具体、形象的可持续操作模式,比如说电瓶车在光谷・伊托邦交通领域中的运用问题、道路的设计问题、智能运用普及到新城市民医疗、日常消费等方面的问题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经验在武汉市推广。

第四,形成雏形吸引市场的关注。伊托邦分阶段的部分建设,定期要有成果展现给市民和政府,有了前期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案,给政府研究低碳经济模式有一个参考的方向,也会吸引各类企业、商家的眼球,投资商机就会应运而生。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可给光谷高新技术企业一个展望的平台,使之主动、愿意加入此项目中,从而更好地融合光谷产业与伊托邦的连接,高效率利用技术优势。

第五,对容纳居民做合理的分配。五里界是一个小城镇,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伊托邦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改造,还有一个直观的目的是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因此,要结合小城镇发展的特点进行规划。一个可容纳十万市民的新城,伊托邦的优势在于它有清晰的目标群体,光谷集中了四十万光电子等相关产业的科研人群,几十所高校的上百万师生都是信息技术使用最广泛的人群,他们是最有可能接受这座新城的人群。所以,光谷・伊托邦既要对小城镇原本的居民做好安排,也要大力吸引现代科技时代下的信息接受人群,不能只针对富人群体,依靠少部分高层次生活的群体是难以大规模发展低碳消费模式的,更要注重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消费。只有对大部分人进行宣传和推广,才能转换经济模式。

光谷・伊托邦的建设能够使江夏与光谷互补发展,是自然生态与高科技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结果,符合我国现在的宏观政策,也是促进武汉两型社会的具体实践,实现了江夏与武汉的双重发展格局。

三、两型社会发展的低碳新城之路

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本质都是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友好保护。武汉市政府选择建设伊托邦低碳新城作为两型社会发展的样本区,是将两型社会的理论具体落实到武汉现行的城市运作中。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武汉市作为示范点,在建设中会遇到产业结构转变缓慢、资源缺乏、人均生态赤字增加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建筑行业涉及到国计民生,中国光谷・伊托邦不仅可以帮助提供解决两型社会问题的方案,而且能够为整个中国城市化开辟一条新的要道。

首先,光谷・伊托邦的提出就得到了武汉市政府和江夏区政府的支持和关注。国家政府层面的肯定有利于低碳新城的后期历时6―8年的长时间建设,在边建设的同时边研究低碳新城对两型社会的影响,包括资源的高效率使用、绿化环境的范围以及对绿色GDP的影响。

其次,低碳新城是低碳经济由理论转变为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两型社会的广泛运用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各领域,所以选择建设新城为实践试点,从各方面的发展数据分析低碳经济在武汉哪些领域可以重点实施和推行,为制定低碳经济武汉地方政策作一个参考,可以实行更加符合武汉市发展的政策性措施以及低碳管理机制。

最后,中国光谷・伊托邦通过城市资源重组,大量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在深度保护原有生态资源的基础之上,以创建低碳智能全球化城市为建设方向,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多种困惑,尤其是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青年科技人才的就业与安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项目将着力营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大和谐,深度实践“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全国小城镇建设样板。

综上所述,中国光谷・伊托邦的建设是武汉市人民对低碳经济运用可以看得见、可以亲自体会到的生活方式,不仅对于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及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于中国城市从高碳模式转向低碳模式转变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5).

篇5

今天是正月初十,节后第四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市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落实中央关于“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更高水平推动生态领先特色发展,低碳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必须大力抓;二是贯穿“聚焦创新、突出亮点、补好短板、体现均衡”的方法论,推动今年工作起好步、“十三五”发展开好局,低碳城市建设任务艰巨,必须重点抓;三是贯彻全省、全市作风建设大会的新要求,各项工作早上手、快推进、求实效,低碳城市建设基础良好,必须持续抓。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推动低碳城市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为开好这次会议,市政府精心筹备,晓明市长亲自牵头协调,洪水市长靠前指挥,分管市领导务实推进,各项工作做得很充分、很到位。刚才,市低碳办总结汇报了2015年工作情况,洪水市长就2016年重点工作作了部署,5家单位汇报了低碳示范项目推进计划,7个辖市区和市10个重点部门递交了责任状,会议开出了新动力,开出了好效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咬定生态不放松”,在坚守与创新中探索低碳发展的“镇江道路”,2014年底视察时评价“卓有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希望“继续努力,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全国作出更大贡献”。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和谆谆嘱托,让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2015年,我们按照“强基础、抓示范、明路径、争政策、造氛围、优考核”的工作思路,以“三个率先”为目标,以“四碳”创新为关键,以“九大行动”为抓手,扎实抓好规划引领、目标约束、行动减碳、平台支撑、机制保障等各个环节,拿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单,低碳城市“镇江模式”走在全国前列、走上国际舞台,极大地提升了镇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事实再次证明,一切在于干!新的一年,只要我们按照今天的会议部署迅速有力地干,按照既定的推进计划扎实高效地干,按照递交的目标责任状创新务实地干,就一定能干出低碳城市建设的更多精彩。下面,我从工作推进的角度,讲四点意见:

一、全局性的大事必须放在战略位置来推进

低碳城市建设是涉及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和实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以科学理念和系统思维来认识、谋划和推进。

1.要从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出发,认识低碳城市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每一个发展理念都指向现实的发展问题,其中对“绿色发展”,作了反复强调。1月5日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要求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再次作出深刻阐释,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绿色发展之要义,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这些重要观点突出强调绿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要从增创特色优势出发,谋划低碳城市建设。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打“生态牌”“绿色牌”,省委、省政府近期将召开的第一个全局性重要会议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大会。镇江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区、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和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市,更要立足“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众望所归、民心所向,优势所依、潜力所在”,更高层次谋划低碳城市建设,优化顶层设计和战略路径,推动绿色成为镇江发展的鲜明底色,推动“生态领先”成为镇江最重要的特色竞争力。

3.要从抓实“六个年”出发,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六个年”的部署,每个年都与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联。比如“创新转型提速年”中的产业中高端发展,“产业项目突破年”中的提高项目质量和园区集聚功能,“生态镇江提升年”中的加快工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强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改革开放深化年”中的完善生态云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四碳”创新,“民生保障强化年”中的重点民生项目包含了低碳项目,“治理体系完善年”中突出环境保护等三个重点加强地方立法,等等。全市各级要把低碳城市建设作为“硬抓手”来把握,作为“硬指标”来落实,作为“硬任务”来推进,努力干成“六个年”中最出彩的一项工作。

二、奋进性的目标需要全力作为去实现

2012年11月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伊始,市委、市政府就确立了“2020年在全国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总目标,这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了整整10年,充分体现了“奋进”的要求。目标鼓舞人,实现非易事。全市各级要自觉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去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目标变成现实。

1.细化“目标表”。统筹好当前和长远,在排定2016年任务基础上,结合细化完善“十三五”规划,结合市委全会提出的“力争率先创成全国低碳示范城市”目标,围绕2020年这一节点倒排序时,逐年明确阶段性目标,统筹谋划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具体任务,科学制定碳排放阙值、单位能耗、能源结构、空气质量、绿化水平等年度指标,因地制宜推出一批示范性强、带动面广、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确保低碳城市建设稳扎稳打、有力有效、久久为功,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2.织密“责任网”。责任状就是军令状。7个辖市区以及市各重点部门要按照“往下落一个层次”的要求,进一步把责任分解落实到位,确保说了算、定了干、干则成。坚持“项目化推进、清单式落实”,对低碳“九大行动”、低碳建设示范工程等任务,要把责任落实放在首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斜向到角的责任网络,确保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每个目标能落地、能兑现。

3.用好“指挥棒”。目标能否完成到位、责任能否履行到位,考核是重要的指挥棒。市低碳办要牵头建立强有力的督查跟进、调度协调和考核奖惩机制,联合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跟踪了解情况,督查建设进度,推动低碳城市建设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严格兑现奖惩,对因主观原因没有完成目标的单位和责任人严肃问责追究,以此倒逼责任落实和工作落地。

三、探索性的举措一定要抓在实处创经验

试点工作的一大特征,就是探索性开创性很强,没有现成模式可照着套,没有现成经验可拿着用,没有现成路子可跟着走。在低碳城市建设上,我们必须勇于先行先试、善于创新探索,深入推进低碳试点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为全国发展探路”中形成更多镇江特色和镇江经验。重点深化“三大创新”:

1.深化“四碳”创新。在已有基础上,以“生态云”为核心,更大力度抓好资源整合,着力提升数据分析比对、综合研判和实践转化能力;以碳排放达峰路径探索、碳评估导向效能提升、碳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碳资产管理成效增强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碳转型、项目碳评估、区域碳考核、企业碳管理,进一步打造我市低碳建设的突出亮点和优势品牌。要针对我市产业结构偏重、化石能源消耗占比较高的现状,发挥“四碳”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引领推动作用,一方面,对照国家考核和碳配额发放时间表,着力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做精生态农业,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集约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夯实低碳试点的产业根基。另一方面,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统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园区循环化改造、大气污染防治、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增加森林碳汇等重点任务,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低碳能源体系,确保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下降双控”的目标。

2.深化制度创新。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更多从体制机制上深处着力。一是全面落实并刚性执行主体功能区制度,以此为“龙头”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和城镇体系,推动全市各级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理念,有效遏制无序开发、重复分散、浪费资源等问题,加快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二是坚持以市场化机制推进低碳建设,包括推动碳排放权交易、设立低碳发展基金、发展低碳“互联网+”、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等,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争取各类支持来实现,以低碳发展保护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三是积极稳妥探索低碳发展地方立法,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碳排放管理,通过立法引领和执法规范双管齐下,更好地保障低碳城市建设在法治化轨道上行稳致远。

3.深化模式创新。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找准抓手,深入落实低碳“九大行动”,创新项目化推进的方式方法,尤其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等行动,必须扎扎实实抓到位,确保成果可观可感、可评可考,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更加注重典型引路,在全力打造生态新城重大亮点,加快推进“零碳岛”、官塘低碳新城等示范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技术应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慧城市建设等,积极谋划推进一批碳减排潜力大、投资强度高、带动效益好的典型样板工程,以点带面放大示范效应、促进整体提升。更加注重开放合作,拓展中美气候峰会、联合国巴黎气候峰会成果,在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领域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创造性地吸收借鉴国外的好做法、好经验,因地制宜转化成低碳建设的新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抓“三大创新”,一定要把出发点放在“有用”上、落脚点放在“实效”上,真正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中充分发挥“低碳效益”,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地促进“五大发展理念”的落实,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促进更高水平生态领先特色发展。

四、系统性的工作务必协调联动同心干

低碳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全市各个层级、各个条线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形成联动,构建“一条心抓推进、一盘棋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1.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由市低碳办牵头,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制定低碳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主要任务、重点内容、保障措施等,尽快形成文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讨论后下发。加强对规划的宣传解读,以具体生动的“蓝图”凝聚人心,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支持低碳城市建设。

篇6

晚上8点半,深圳市内很多地标建筑集体熄灯。在随后的一个小时里,市民们沉浸在黑暗中,欣赏皮影戏、听着不插电的民谣吉他弹唱。

这是2010年3月底的一天,和中国另外33座城市一起,深圳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对于深圳这座经济迅猛发展的城市,熄灯一小时意味着什么?广东电网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副主任陈海峰给出的答案是,100万度电,折成煤炭消耗量就是350万克煤。

深圳对于打造低碳城市充满决心。

早在2009年9月初,深圳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经济先锋城市”的概念。

2010年1月16日,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深圳转变发展模式的需要,也是深圳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历史责任”,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4月13日,《深圳市2010年改革计划》以《政府公报》的形式对外公布,其中包括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体制机制。

“深圳的低碳发展在全国行动较早,遇到的问题也最早,是在摸索中逐步积累”,综合研究院(深圳)副院长郭万达说。

好底子下的难以为继

“深圳没有传统产业的包袱,它的产业基本符合低碳的要求,碳排放强度已经接近日本和英国,起点是比较高的,选择深圳作为示范点也是希望它在原有好的基础上做得更好。”广东科学院院长陈勇对本刊记者说。

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市全市万元GDP能耗较低,该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其数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能耗的48%。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对新型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依赖和重视,2006年时,煤电、油电供电量还居于城市终端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仅两年后,比值已经降低为33.57%。

能源结构的转型,直接受益于这座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比如在2008年,深圳市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1%,高新技术、物流、金融与文化四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0%。

深圳如同一列和谐号,急速前行,人均GDP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7倍。

狂飙突进的道路上,它也提前遇到了一些别的城市尚未遭遇的新问题,比如“四个难以为继”――土地有限,难以为继;资源短缺,难以为继;人口不堪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

“与广东省其他地区相比,深圳的二氧化碳总量排在第5位,但排放强度明显低于全省其他城市,政府在发展低碳问题上算是意识比较早,底子确实有,同时问题也是最突出”,在郭万达眼里,深圳率先走低碳经济这条路,与“四个难以为继”密切相关。

事实上,而立之年的深圳,从未停止转型的思考。2010年2月11日,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许勤在新闻会上明确表示,未来5年深圳将斥资百亿推进这三大新兴产业发展,总目标到2010年形成6500亿元总产值,其中新能源产业年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成为国家新能源重要基地和低碳城市。

“6500亿,这相当于再造一个深圳!”郭万达感叹道。

非典型样本

深圳的低碳经济之路面临较大的减排压力。

按照深圳市政府计划,从2005年开始算起,到2020年,深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必须控制在2.3%~2.8%,只有这样,到2020年时,整座城市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才能控制在3300~3600万吨。

显然这不是一件易事。

低碳经济转型道路上,能否更快前行的一个保障,来自于这座城市中的企业,“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实践低碳经济战略的重要主体。”

在深圳,东部华侨城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样本。它坐落于中国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精心打造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早在2000年,该企业便开始规划自己的低碳之路。

项目初始,就是一条不同寻常的“披荆斩棘”之路――开发山路尽量不破坏原植被,这就给开发进程及成本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东部华侨城之所以“自设障碍”,来自其“创新保生态、生态保创新”的全新开发理念。

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莎莎介绍,园内开辟了生态特色交通,同时充分高效利用能源,如风力发电站群,风光互补路灯及太阳能庭院灯等,每年节电95万度,14万平米的湿地采用国际最新的三级水质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园林绿化、茶田灌溉。

企业广泛使用低碳技术意味成本的增加,在短期内看不到丰厚获利的情况下,深圳东部华侨城管理人员也坦言,收回成本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低碳发展之路就会显得犹豫不决。尽管成本巨大,但汪莎莎也有着自己的考虑:“我们要是的低碳理念,同时这也是企业宣传产品很好的亮点,再利用好国家的政策,就可以在低碳经济中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尽管在低碳之路上,深圳先行全国,然而在众多专家的眼里,深圳作为低碳试点城市,对于全国而言,并无十分普遍的意义,“让中国都发展成深圳这样的低碳水平,显然不现实。”陈勇说,对于中国其他发展中和后发城市而言,没有良好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产业结构调整、低碳技术使用、人才引进、政府支持的瓶颈将会更加突出,深圳的低碳之路本身也会面临一系列挑战。

目前,低碳经济发展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典型系统的案例,除了政府推动外,来自国际组织以及全球低碳先行国家的助力也很重要。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气候组织申报的英国“全球战略规划基金项目(SPF)”――“广东省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促进政策研究”项目2009年8月7日在广州正式启动。预计在2011年制定出“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帮助广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幅度节能降耗。

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气候变化与能源处领事 Timhason(韩天恩)介绍,实施该项目的目标是帮助广东省及深圳市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我们非常愿意支持中国,包括广东和深圳探索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增长(这对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的情况下实现经济转型。”Timhason说。

低碳发展“三驾马车”

低碳城市的关键之处何在?

“低碳三驾马车”,这是郭万达给出答案,郭万达认为,深圳乃至全国低碳发展都必须依托新城区、工业园、老城区这“三驾马车”,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的话,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就有了载体。

按照深圳市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的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光明、坪山新区等地区为试点,承接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技术标准试验和示范任务。

如今,在这光明新区区域内,所有新建建筑均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

而另一个试点坪山新区,是深圳市东部主要工业基地。它也是继光明新区之后深圳设立的第二个政府直接管理的功能区,也是作为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作为创新基层管理改革试点的又一个全新功能区。

从2009年建立之初起,该区就定位于打造“低碳生态之城”,在全球范围内邀请知名的规划设计公司参与坪山新区中心区的概念规划设计,而低碳模式将成为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

郭万达认为,未来的10~20年,中国的城市化仍然是“蜂速”发展时期,新区作为“低碳第一驾马车”至关重要。

作为第二驾马车的“工业园区的低碳”,在郭万达看来,就是新产业的发展布局,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新能源。

深圳市政府颁发了《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政策(2009―2015)》,目标在2015年新能源(包括核电)发电装机总规模占全市总装机规模的一半以上,重点培育太阳能、生物质能、风电及核电配套等产业,设立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新能源产品研发,鼓励新能源产业化。

老城区的低碳建设是低碳城市发展中最实际的一环,被称为“第三驾马车”,包括建筑节能、交通、市民本身的消费观念。

实际上,早在2006年,深圳就在全国率先了《深圳经济特区节能条例》,对既有建筑进行大规模的节能改造,新建建筑节能100%达标,2008年,建筑节能减少碳排放95万吨。

2009年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完成了大型公建动态能耗监测平台首期试点工程,全面启动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颁布实施了《深圳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方案》,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纳入政府年度投资计划,确立35个首批节能改造项目,改造建筑面积约129.1万平方米。

首批改造试点项目包括市民中心、市委办公楼等重点单位。36个大运会体育场馆维修改造项目也全部增加了建筑节能改造的内容。另外,全市共确立了44个太阳能示范项目,其中15个为国家级太阳能示范项目。

在这一年,深圳市成功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如今,中国很多城市都在试图让城市在低碳的道路上快步向前,也陆续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全球性保护组织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首批两个试点城市之一的河北保定市,目前已形成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六大产业体系,新能源企业达160余家。

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吉林省吉林市,目前城市碳生产力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远没有达到低碳要求,但这并不妨碍它谋划自己的低碳之路,这座城市已经制定出《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

篇7

4月2日,本市召开2011年全市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大会,总结“十一五”以来本市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发展改革委作本市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报告。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宣读了《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节能降耗目标考核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与会领导为节能降耗先进单位代表颁奖。吉林代表市政府与区县政府代表签订“十二五”节能指标责任书。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单位代表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签约。解振华、郭金龙为“北京市节能低碳发展创新服务平台”揭牌。

解振华在讲话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6.5%,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降幅居全国首位。特别是2010年,在已经完成“十一五”目标的情况下,单位GDP能耗又下降了4.04%,为全国完成节能目标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振华强调,“十二五”时期,北京市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希望北京市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争当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排头兵。

郭金龙在讲话中指出,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继续坚持把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务求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北京市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签署三个专项合作协议

日前,北京市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签约仪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以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为主业,所研制的产品涉及陆、海、空、天、电磁等各个领域。此次签约标志着航天高科技产业与北京市社会经济建设的融合即将迈上新台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将充分发挥航天高科技优势,大力推进北京航天产业园、航天信息园的建设以及重点项目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工作,积极投身北京市平安城市和科技强警建设,并探索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市政府与恒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日前,北京市政府与中国恒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国家时尚创意中心。恒天集团将与北京市携手,依托在服装时尚、文化创意方面十几年的积累和心得,以及北京宋庄已有的丰厚文化积淀,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共同建设好国家时尚创意中心,为助推北京早日成为国际时尚之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做出贡献。

北京市节能低碳发展创新服务平台揭牌

4月2日,全市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大会上,“北京市节能低碳发展创新服务平台”揭牌。该平台由北京市发改委、市科委、市经信委、等6个委办局和中关村管委会。旨在提升顶层设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发展。

“节能低碳创新平台”的核心功能定位是:对接节能低碳发展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供需双方,形成技术研发应用推广配套政策,促进技术节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篇8

关键词:低碳生态轨道交通产业园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基于现存问题分析的规划设计框架构建

1.1基地特征

(1)区位特征: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项目规划范围约4平方公里。产业园紧邻新会南新区,与南新区之间有多条轨道线路贯穿联通,设有两个轨道交通站点,即江门南站和城际轻轨新会站。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是城市新区的一个功能组团,也是城市的门户节点地区。

(2)生态基底:产业园滨临江门水道,处于生态廊道和几个生态绿地之间,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东侧的江门水道是新会的主要生态廊道之一,串联着六个区域级的风景旅游区和森林公园;而南侧数公里处是小鸟天堂生态保护区;西侧是规划的大型城市公园。基地内部现状用地平坦,以农田和鱼塘为主。

1.2规划要求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广东轨道产业园已有控规方案,但新的定位要求及新的城市发展趋势,需要对原方案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更高的定位要求:

(1)目标要求:项目委托方要求将本项目发展成为国际先进、全国一流的轨道交通产业园区规划需要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布局外,同时规划需要体现技术高端化、环境生态化,同时要体现江门本土人文特色。

(2)可持续发展要求:土地利用需要考虑远期产业升级的需求。目前计划进驻轨道产业园的主要是绕动车车辆修造基地,虑到未来第二产业升级到二、三产业兼容、甚至部分用地转变为纯第三产业性质的可能,规划需要配置相关的动车研发、服务、科研等功能空间。

(3)城市与产业园“一体化”的要求:规划需要考虑产业园与周边的衔接,特别是与南新区的功能衔接,包括就业居住之间关系、提供方便公共服务设施,梳理产业园与南新区交通衔接等问题。

(4)梳理轨道线站点和产业园的关系、依托轨道站点交通优势,打造城市门户形象。规划需要考虑充分发挥站点周边土地价值。

针对新的目标要求,规划方案对原控规进行了优化调整:土地利用更紧凑,增加生态绿地面积;提高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满足多层厂方建设需求;优化绿地景观结构:连通南湖公园与江门水道绿廊;增加四个公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工业地块划分;

1.3规划设计框架

(1)产业园规划主要是通过四方面体现和落实生态低碳理念,包括,1)生态格局:保留原有生态肌理和要素,梳理生态网络结构,与周边区域生态结构想衔接;2)低碳市政:建立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的生态循环水系统等;3)绿色交通:高效的客、货运对外交通系统,实验性轨道交通,特色水上交通,绿道网; 4)生态建筑:建议主要建筑的设计符合世界主流绿色建筑评定标准。[1]

(2)规划方案通过设置科研组团,以及给予部分土地利用兼容性,以适应产业未来升级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城市设计来引导研发办公建筑与工业厂房之间的空间布局关系。

(3)打造地域特色的滨水公共空间。规划方案保留了主要的水系肌理,通过绿线控制滨江生态绿地廊道,设置四个主要的滨江公园,并以具有江门特色及岭南水乡的格局进行景观设计。

(4)以TOD发展模式,依托江门南站、城际轻轨新会站的交通优势,适当提高周边用地的开发强度,承载城市和产业园所需要的商业服务、科研办公等功能。通过城市设计引导和规划控制,形成城市的门户空间节点。

2基于生态低碳理念的轨道产业园总体城市设计

2.1总体空间形态控制

(1)规划形成“两带、三廊、四园、五组团”结构。两带:生态景观廊道、商贸发展带;三廊:三条东西向绿化廊道,连接江门水道与南湖公园。四园:即南部门户公园、科技公园、文化公园、湿地公园;五组团:南站商业科研组团、轻轨站商贸组团、以及三个工业生产组团。[2]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综合考虑服务设施类型、等级、服务半径等因素,配置文化娱乐、商业设施等生活服务设施。设置4个公共服务设施核心:轻轨站交通服务核、文化公园公共服务设施核、南入口公共服务设施核、南站站前公共服务带。

(3)绿地系统规划:生态开敞空间系统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区域型):轨道绿化隔离带、江门水道生态廊道;第二层级(地区型):湿地公园、水城文化公园、滨水休憩公园、南入口公园;第三层级(地块型):绿化通廊、组团绿地。

图1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2.2生态格局梳理

根据基地现状与产业园的特点,主要在延续自然景观、控制污染排放、构建多层次的生态空间三个方面对产业园进行生态规划设计。

2.2.1与周边生态廊道相衔接,融入区域生态格局

通过对基地进行GIS系列分析,得出规划区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图。设计方案梳理出三条东西向的绿化廊道,将江门水道和南湖公园及南新区的城市绿廊联接起来。同时严格控制江门水道两侧的生态绿地,保证绿地的连续性,并与东西向绿廊相连,使轨道产业园融入区域生态格局中。[3]

2.2.2延续原有生态自然肌理要素

从自然肌理中提取出池塘、农田、农业组团、田坎、河流河涌肌理等肌理,然后抽象成相应的设计要素,从而控制组团和厂房的尺度,构建“廊道+斑块”的生态景观。

2.2.3构建多层次立体绿色空间

在尽量保留现状水网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立体绿色空间,包括现状河涌水系、园区道路绿化、地块内部绿地、低碳建筑、仿自然生态屋面等。通过立体的绿色空间,大大增加园区的绿化覆盖绿,实现满眼见绿的效果。

2.2.4 生态低碳规划指标体系

参考国内外先进地区相关指标,结合基地实际,从低干扰园区开发、高标准生态建设、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环境污染长效预防四个方面提出生态低碳规划指标体系,为建设国际先进、世界一流的轨道产业园区提供实施和考核标准。

图2立体绿色空间示意图

图3 生态低碳园交通产业园实施考核标准

2.3低碳市政技术应用

为了实现低碳市政建设,建立了一套低碳市政指标体系。根据园区的现状、规划定位和制约因素,选取了若干个市政建设控制要素对低碳市政建设进行指导,具体措施如下:

2.3.1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节水为核心,建立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系统,提高非传统水源使用比例。推行雨污分流制,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2.3.2发展先进的节能产能技术,制定推行节能减排的政策

以可再生能源的现代利用技术,全面推进园区能源利用结构的改变,通过试点示范工作,使太阳能热利用、节能建筑等技术不断规模化推广,进而投入商业化生产。

2.3.4结合先进的通信技术,建立高效的通信系统,搭建数字城市。

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科学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将轨道产业园建设成为高效、便捷、可靠、动态的数字化城市。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实现内部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2.4低碳建筑设计指引

低碳建筑针对“节约能源”和“降低碳排放”的要求,需要借助以下几方面技术策略:(1)建筑材料及技术的革新。包括建筑维护结构节能技术、屋顶技术、涂料技术、屋面技术等以及高效节能的采暖空调设备或系统;(2)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3)充分利用自然光与自然通风。(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室内植物景观绿化、建筑墙面垂直绿化及屋顶花园。

结语

生态低碳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高效集约、特色突出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低碳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尽管在操作层面各有侧重,但其系统框架主要均侧重在融入生态格局的集约土地利用、低碳市政技术应用和低碳建筑技术提高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蒋彦.低碳生态导向的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篇9

首先应完善给排水、电力等基本设施,特别是住区雨污排放系统,因为这跟住区的卫生环境有紧密联系。同时还要对住区周边的城市交通设施进行完善,拓宽道路的同时增加道路与整个截取环境的协调性。还要完善住区周边的商业、服务、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精神文化的需要。

遵守并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首先,应加强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不仅要对城市的功能分区进行合理规范布局,而且城市规划应该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更新和发展,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长远考虑。城市规划是城市的整体布局,还应注重城市的有机更新,不断提高规划设计的质量。另外,在住宅小区项目策划中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分析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建筑物与道路的关系、土地的使用方法、街区内建筑用地的比例结构、住区内的道路、公园等自由空间的配置等问题。还要把握住区内道路率、空地率、建筑密度、容积率、住户覆盖率等指标。既能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能满足人们生活要求。同时,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注重公众参与,采取适当的引导和奖励措施,鼓励公众自觉维护和改善居住环境。

转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城市中,尤其是老城区,居住着大量的流动人口。对于这些人来说,目前的居住环境是暂时的,所以他们不愿意对居住环境进行维护或建设。另外,也有部分居民对居住环境建设意识不强,环保意识不高。这是都是导致居住环境恶劣的人为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政府监督来引导居民对自身的居住环境进行保护。提倡居民多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为主的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的流量可以创造宁静的居住生活氛围。另外,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爱护公共绿色空间,住区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形成不乱扔、勤清理的好习惯。倡导低碳生活、绿色生活、生态生活,保护生态资源,爱护环境,从理念和精神上转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篇10

关键词:低碳城市;治理;路径;咸宁市

Abstract:Low-carb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s key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 Based on innovation drive and new urbanization, applied SWOT to study the key problems of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n Xianning, and constructed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governance road, and put forward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road map on spatial, policy, economy, participation and technical for Xianning City.

Key words:low-carbon city ; governance ; path ; Xianning cit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2-56(6)

低碳城市发展成为全球化、新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探索创新驱动的区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与区域高效、包容与可持续发展、扶贫攻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引领意义。在湖北省“黄金十年”与咸宁市“五个咸宁”战略背景下,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成为咸宁市发展转型、快速崛起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是落实咸宁“十三五”提出的“一江一山”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分析和解决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治理路线对引导咸宁快速健康城镇化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1 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

1.1 优势分析

1.1.1 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并日趋合理

自“十二五”以来,咸宁市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提高效益、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和发挥比较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夯实产业基础,拓宽产业领域,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主要支撑、农业特色鲜明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加快发展工业的同时,着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一是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突破性地发展旅游产业,主要以主题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健身养生旅游等形式推进咸宁市国家旅游标准化城市建设与发展,打造“香城泉都、美丽咸宁”的现代旅游新城。二是积极推进物流与流通现代化,培育现代物流主体,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通过构筑公共信息、物流配送、交通运输三大平台,打造咸宁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社区服务业。四是符合咸宁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发展总体战略的需求。目前,咸宁市旅游、金融、物流、房产、信息、休闲等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将给低碳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1.1.2 森林覆盖率高、碳汇能力强

咸宁市土地总面积981494公顷,其中林地面积561286公顷。在全市林地面积中:森林面积411095公顷,占73.24%;疏林地面积8563公顷,占1.53%;灌木林地91110公顷,占16.23%;无立木林地47452公顷,占8.45%;苗圃地3067公顷,占0.05%。全市活立木蓄积量8768293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8302520立方米,占94.69%;疏林蓄积量45516立方米,占0.53%;散生木蓄积量135271立方米,占1.54%;四旁树蓄积283795,占3.24%。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3%。2009年,咸宁市森林年固碳量达到10668627吨,农田固碳量达到6473832吨,水生生态系统固碳量达到494509吨,其它生态系统的年固碳量可达473315吨,并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1.1.3 能源结构渐趋优化,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咸宁市清洁能源发展以电源建设为核心,执行电力工业优先发展的方针,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电力发展中,要坚持优先发展核电,适度发展火电,加快发展水电、风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原则。“十二五”期间,咸宁市将调整能源发展战略,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等项目逐步启动,并在国家准许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核电。目前,咸宁市可用于发电的风电场规模约46万千瓦左右,主要集中在幕阜山脉。幕阜山脉面向东南方为钝角,面向西南方为锐角,有利接受东南风进入,是世界上季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十一五”期间,咸宁市已完成通山九宫山风电场一期建设(装机1.32万千瓦)。“十二五”期间,咸宁市将重点建设九宫山风电二期、崇阳大湖山风电一期、通城黄龙山风电一、二期,开展通山九宫山风电三期、太平山风电、大幕山风电、崇阳金沙、赤壁雪峰山、咸安斧头湖、嘉鱼长江风力发电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十二五”期间,咸宁市风电总装机规模达10万千瓦以上。

咸宁市小水电资源较为丰富,全市大小河流207条,主要河流是富水和陆水两大水系。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25.7万千瓦,可开发量21.6万千瓦 “十二五”末,咸宁市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5万千瓦。

咸宁市是农业大市,秸秆资源丰富,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具有较大潜力。其中,通山、赤壁、咸安等地均有条件开展秸秆发电,全市可用于秸秆发电规模约7万千瓦左右。

咸宁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均日照时间1754.5小时,年均无霜期245~258天,年总辐射量101-106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十二五”期间,咸宁市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总规模达到20兆瓦,发展潜力较大。

咸宁市地热资源丰富,所辖6县市区均有分布,至今已发现7处地热田,均属中小型低温地热田。初步统计总地热资源量为221.32×1012kcal,折合标准煤3162×106t,地热资源可开采量26164m3/d。

1.1.4 基础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咸宁市各县(市、区)、各部门紧紧围绕节能目标任务,通过强化目标责任,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重点工程,推动技术进步,强化政策激励,加强监督管理,开展全民行动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节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率达到17.93%,完成预定目标,并为今后节能、减排、高效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政府已出台系列支持低碳发展的政策,为低碳项目入驻大开绿灯,给咸宁新一轮低碳发展开启了大门。

1.1.5 示范引领效应明显

华彬金桂湖低碳示范园区项目已彰显其示范、引领功能,给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带来良好的经验与基础示范效应。

1.2 劣势分析

1.2.1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

全市2006~2015年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位居全省前列,产业结构呈231结构,渐趋合理,第三产业成长速度大幅增加。2006~2015年咸宁市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超过10%,人均能耗约达5吨标准煤,能耗量与能耗强度大。

1.2.2 高耗能工业行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

2006年~2015年,咸宁市典型高耗能行业的产值增幅高达91.87%。2015年,典型高耗能行业的生产总值占全市总产值的22.01%,比“十一五”上升了4.3个百分点。典型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总体仍然呈上升趋势,这与产业转型升级、节能降耗是总体需求是相左的。

咸宁市典型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从2006年~2015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咸宁市典型高耗能行业的企业能源消费量为233.1万吨标准煤,此后咸宁市典型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到2015年增加到约290万吨标准煤,较前一年增加近5%。

1.2.3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短期内难以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

咸宁市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天然气、电力和热力为辅。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2006~2015年间,随着咸宁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咸宁市能源消耗量在不断增长。其中煤炭消费量总体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石油产品消费增长较快,由2006年的29.32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5年的95万余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电力和天然气增长缓慢,尤其是天然气发展十分缓慢。

从所占的比重来看在所有的能源消费中,2006~2015年间,煤炭一直占据了70%以上的比重,甚至高于全国水平(68.9%);热力和天然气的比重很小;电力的比重变化不大。总体上,咸宁市能源结构仍然依赖于火电,清洁能源比例偏低。因此,能源结构优化需求强度大。

1.2.4 与发达地区相比,节能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主要表现为节能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特别是一些重大带动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发不够。同时由于缺乏鼓励节能技术推广的政策和机制,多数企业融资困难,节能技术推广应用难。

1.2.5 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比较弱

目前,咸宁市市民对节能减排方面的认知较为缺乏,而且认为节能减排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自己没有义务去节约资源,缴费消费理所当然;有人认为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不屑”节约。所以,要不断提高全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企业和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的主动性、积极性。

1.3 机遇与挑战分析

1.3.1 低碳发展与绿色转型是国家创新驱动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路径,给咸宁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随着全球变暖与能源资源枯竭,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借此作为世界新一轮产业竞争、技术竞争、经济增长竞争的关键。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需要、缓解在全球排放等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的需要。这既符合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又可以面对来自国际上的挑战。2010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气候司下发《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将贵阳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保定八市,以及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为国家低碳试点省市。这一大背景,为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3.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需求

武汉城市圈2007年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后,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土地集约利用和财税金融支持等8个重点领域的33项专项任务上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支撑武汉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建设。当前咸宁市倡导以能源的可持续供应为支撑的低碳经济,促使地方形成低碳发展理念,培育低碳产业,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正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1.3.3 经济社会梯度差异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差距明显,继续拉大区域间竞争水平的差距;知识经济发展的不同也将进一步拉大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距,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分工中将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中西部地区资源加工业和农业仍是重点;由于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差异,外资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还需要一个过程。咸宁市地处中部丘陵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中部发达地区和武汉城市圈发达城市。咸宁市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巨大,给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造成了威胁。

1.3.4 产业结构转移的压力

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上受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资本向外扩张的需求强烈,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地区大批产业已开始梯度转移。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政府主导号召到市场自发探索期后,在近期中央宏观政策的引导下,突破了初期的粗放形态,以市场为主导,呈现三大特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项目不断增多;投资来源多元化,来自东部“三大区域”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投资增多;第二产业项目具有投资额大、产值高等特点。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有一大批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耗能的行业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咸宁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耗能的产业转移,给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

1.3.5 国家在世界低碳发展上的承诺,给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

2009年12月18日,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时,向全世界承诺:中国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 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5年中国单位GDP CO2排放量为6.6万吨/亿元(GDP以1990年不变价计)。根据总理在哥本哈根对全世界做出的承诺,结合咸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定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单位GDP CO2排放量下降45%,达到3.63万吨CO2/亿元(GDP以1990年不变价计);“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咸宁市全市单位GDP CO2排放量比2005年单位GDP CO2排放量下降20%,达到5.28万吨CO2/亿元(GDP以1990年不变价计)。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技术发展等方面努力。我市可结合发展实际,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与要求,着力在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模式转换、生活与消费等方面出台政策,支撑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这是符合国家可持续与科学发展需要的。

2 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研究表明,低碳城市发展以技术创新、生产方式转、生活方式转型与低碳理念为核心的清洁发展模式,低碳城市的发展一种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持续、健康发展模式。因此,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可以从空间、政策、经济、参与与技术体系等方面实现。

2.1 空间路径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交通的发展是影响城市碳排放的重要因素,紧凑的土地开发及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是当前城市低碳竞争力强弱的空间支撑,合理的交通方式引导城市有序开发,城市土地开发方式与交通系统的耦合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系统(潘海啸,2010)。所以,城市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依靠轨道交通的发展,重要的是依靠未来产业定位与整体区域空间结构现状,减小郊区中心与城市中心不必要的便捷性联系,加强郊区的紧凑化发展及混合城市功能土地利用。基于此,咸宁市城镇化进程中,应按紧凑型精明发展与紧凑发展模式,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与高效利用,并实现中心、哺育与反哺育式互动发展格局;咸宁市城镇功能划分应坚持混合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区划方案,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减少土地消耗与浪费。

2.2 政策路径

政策是低碳发展的基础与规范依据,既承担引领、规范功能,又起约束、调控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从创新驱动、城镇化带动双轮驱动,产业化引领角度,着力支撑低碳化产业的发展与开发模式,规范开发行为,确保低碳转型的成功实现与快速推进。搞清资源开发与碳排放的关系,实施开发与保护并举,在进行科学规划及开发的同时,按照深度加工、高效利用的原则,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与设备,提高资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及碳生产率。对于合理利用资源的企业,健全开发与资源利用的环境补偿调节机制,划分责任主体,实施污染及排放收费制度。在工业性主导的城镇地区,根据碳排放强度,实行生产企业的环评制度,设定企业门槛,将CO2排放量纳入企业的评定指标。对高耗能、排放大,效率低的企业要进行果断关闭。基于长江大保护战略需求,建立资源环境责任清单、建立低碳发展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明确目标与责任,在社会营造氛围。同时尽快出台咸宁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意见和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规范确保产业低碳转型。建立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宣传体系,并鼓励公众参与,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低碳发展联动格局。

2.3 经济路径

产业路径上总体围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引领下的转型与升级道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引领、带动和辐射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一是依托国家标准化旅游城市品牌,利用国际温泉旅游节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与会展产业,并与中三角地区建立联动关系;二是依托武汉光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武汉电子商务城市、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东风,以基地对接、保姆对接模式,与武汉形成产业互动发展格局,补齐咸宁创新发展的短板,带动咸宁产业技术创新与突破,形成与发展一批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或产业集群;三是第一产业以生态农业、立体观光农业为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带动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优化与转型,增加第一产业附加值;四是借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契机,营造咸宁文化产业品牌,以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打造咸宁城市品牌。

能源路径:一是传统能源的技术升级,实现节能与降耗;二是有序推进发展新能源,实现新能源主导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建设,配套建设输电通道、发电厂(站)接入系统电网建设工程、大用户接入系统工程,将咸宁建成全省能源大市、华中 “大电谷”、全国洁净能源 “示范区”、国家能源 “博物馆”。

2.4 参与路径

政府、企业、公众是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三元主体,依靠市场性、规制性及参与性手段、制度或社会机制及个人努力实现城市低碳竞争力发展的治理目标,强化经济发展同时大幅提高HDI指数(HDI/GDP)。因此,在参与层面,基于HDI的社会福利追求首先是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核心价值。公众参与体现社会公平,倡导机会平等,并保障公平合理地分享社会资源及人类发展成果,增强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低碳城市发展必须使民众在建立低碳型社会基础上摆脱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充分意识经济增长带来的高消费、高排放与福利增长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社会的发展及城市进步的标志在于人们生活质量及福利水平的提高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发展。

2.5 技术路径

低碳城市发展的技术路径涉及整个城市的系统入口环节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为标志的替代技术;在建筑、交通及生产过程环节上的循环处理技术以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CO2排放(GDP/ CO2),提高城市生态绩效;在新技术的应用及建筑控制系统上使产品或建筑的节能效率显著提高,通过交通工具及交通设施的技术改进使未来城市发展体系建立在高能效的基础之上。在企业的生产环中加强新型节能产品、工业产品、混合动力汽车、废弃物的再利用、引导智能型垃圾自动收集机器人技术及各种建筑材料的企业研发,以绿色科技的应用与技术创新实现城市低碳发展。因此,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中必须坚持创新引领与城市化双重引领功能,应努力营造一个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支撑路径,同时需要建立政企合作、校企合作、企企合作的多维协作模式,促进产、学、研、应一体化的良性互动格局。

3 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治理路线图

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多方共同参与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政府、企业/市场、公众是低碳城市治理的主体(图1)。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起到领导、指导、引导的作用,通过政策、规划等实现对低碳城市发展施加影响;企业/市场是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运行主体与维系主体,通过技术流程再造、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生产活动的低碳化;公众是低碳城市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并通过参与、诉求影响政府、企业/市场行为而影响低碳城市的发展;企业/市场、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低碳市场需求与产品导向,实现关联与影响,是低碳城市治理模式依托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政府、企业/市场间通过技术、资金、政策、环境的营造影响彼此行为,从而实现相互关联与影响,并建立协同关系链;政府、公众间通过参与、诉求建立关联链,而影响彼此行为。

根据低碳发展的技术要求与治理模式,基于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与滚动效应,在治理路线上应坚持多元主体、多维联动、差别化责权原则,走专业人士制定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和民间社会“自下而上”的参与之间的平衡路线。

3.1 联合行动

世界城市低碳发展表明,联合行动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各个城市政府认为,要应对气候变化在地方带来的挑战,在全球层面联合开展行动是非常重要的。这使得城市政府能够参与到全球的讨论和分享中,一方面分享自己的经验,从而对其它城市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互相交流可以获得技术和资金支持。因此,城市联合、城乡联合是必然要求。

3.2 工作机制调整与创新

为了推动社会各部门参与行动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政府需要创新的机制,包括与相关机构签署正式的谅解备忘录、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也包括建立专家工作组、技术顾问团、气候行动指导和监督委员会等。

3.3 参与式的统一行动

建立低碳发展行动指导委员会与专题工作组,由其提供一种让整个城市的行政部门能够制定整合统一的政策措施的机制。通过论坛、实践展示、会展等形式予以推进。指导委员会和工作组也负责推动和组织居民和企业进行公众参与,具体形式就是定期的意见征询会、研讨会、讲解会和论坛等。

3.4 整合政策

政府必须走向整合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和绿色经济增长政策的道路。为此,政府首先会对现有政策行动及其成效进行了一系列的梳理,以便了解在国际、国家、省和地方层面,已有哪些法律、政策和项目能够采用。在梳理的基础上,确立补充并配套相应的资源和人力,解决跨部门之间的冲突和障碍,形成整合的行动方案。

3.5 伙伴关系

与更广泛的政府部门、非盈利机构、工商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伙伴机制可以解决发展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实现多方合力打造低碳发展的长期愿景。

3.6 示范行动

政府的行政管理也具有消费者的特征,也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城市政府带头示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模式。一方面减少了自身部门的碳排放,另外可以对某些运作模式进行尝试,既取得了公众和工商业信任,又能找到成功模式、刺激市场、推动企业和公众开展更广泛的行动。因此,地方政府有能力通过示范引领城市迈向低碳未来。

3.7 绿色投资基金与评估的碳金融体系

低碳金融体系是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碳交易形式实现。可以建立包括政府债券、多边基金、政府激励资金、公共和私人部门资金多位一体的基金,确保绿色发展的资金需求。通过碳权交易实现碳流通,满足区域发展需求。通过针对发展的绿色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不同行业、部门的发展给予差别化政策待遇。

3.8 绿色就业、创业计划

就业、创业是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的重要路径,绿色就业与创业是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要求,可以通过提供绿色项目、绿色岗位,吸引不同人才的需求,既解决就业问题,又解决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如可以在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碳交易和碳金融、城市农业或园艺等领域都会提供数量不等的“绿领”工作。

参考文献:

[1]潘海啸.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0(1):40-45.

[2]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12-17.

[3]诸大建.低碳经济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吗[N].解放日报,200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