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护理范文

时间:2023-04-05 15:5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人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人护理

篇1

瘘管的管理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若操作不当或保护不好,很容易出现血液栓塞。那么怎样才能预防瘘管栓塞的出现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要适当活动建瘘肢体,经常活动未建瘘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建瘘肢体皮肤清洁。

透析次日可用热毛巾湿敷,有利于活血化淤和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寿命。

外瘘(人工动静脉瘘)要勤检查,保持通畅。

瘘管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如皮肤出现瘙痒勿用手抓,可适当涂一些抗生素软膏,如金霉素软膏等,以防感染。

调节好血压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绞痛是老年血液透析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心力衰竭主要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以及透析不充分等因素有关;而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的发生主要与低血压有关。因此调节好血压非常重要。老人宜采取个体化透析,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必要时输血纠正贫血。

纠正低血压

血液透析过程中,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易出现低血压,且症状更为严重。因老年人多合并左心室肥厚、心肌供血不足等,导致老年患者心脏储备功能低下。当周围血管阻力降低时,心排血量不能相应提高,血容量相应不足,允许血压波动的范围小,血管充盈差,继而出现低血压。为防止在血透过程中血压下降过低,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透析期间控制体重增长,应小于2千克。

透析前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暂停服用降压药。

增加早餐量。透析时尽量不进食,因进食后增加内脏血流量,减少回心血量,诱发低血压。

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主要的但是可逆的危险因子。对于老年透析人群,血压应控制在140/80mmHg(毫米汞柱)到160/90mmHg之间。为控制好血压,应限制水和盐的摄入,并监测血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

树立信心

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着心理障碍,抑郁症发生率较高。一部分老年患者因丧偶、经济负担重等原因更易产生悲观情绪,不配合治疗,增加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家属要多与患者交流,鼓励他(她)树立信心。

患者则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病情在医生的悉心治疗下能够得到控制,积极配合治疗。并应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庭和社会活动。

相关链接

篇2

近日,笔者在网上也看到一则新闻,某国内大型保险公司在上海花费巨资兴建了一个高档养老社区。这个养老社区无论从建筑规模、装修档次、所属地段、护理设备,还是服务项目都非常让人羡慕。但是,这些是否是老人最想要的呢?

中国养老机构面临的问题

养儿防老是我国的传统观念。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入住养老机构很多情况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养老机构要想获得老人的亲睐,务必在体验上做到尽善尽美。

NEC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事业部专家袁军学谈了他对我国老人养老意愿调研情况:老人对养老机构的选择,首先关注的是养老机构的健康护理;其次关心的是人文环境,老人都害怕孤独,儿女不在身边,养老机构里最好能够有共同语言的人群。除此之外,老人才会去关注是否建筑是否高端、住宿环境、饮食条件等。

中国养老市场的发展前景,也促使很多养老机构的运营者,四处高薪挖人。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的竞争。但是,当真正运营一家养老机构之后,运营者会发现,人才有了,建筑装潢花了很多钱,引进了很多先进设备,但是仍然不能贴合老人的喜好,入住率会降下来。袁军学特别指出,根本原因是,很多养老机构忽略了最核心的东西――护理业务。不专业、不规范的护理,会大大降低老人在养老机构的体验。

我国养老机构的整体水平都不高,甚至有些服务水平还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层次。袁军学指出,有些养老机构,老人缴纳的都是床位费,有服务员每天给居住的老人打扫房间。很多养老机构推出的服务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提供的服务又不够细致,不便于员工执行和运营者监督。例如,陪老人遛弯,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护理员要做到耐心,耐心到什么程度,什么叫溜弯,一天溜弯多少时间,都没有量化。

通过对中国市场客户一年多的调研,袁军学发现,我国养老机构最缺乏的不是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而是对养老理念进行最基本的改造――把养老服务流程化,把服务内容细化和量化。这是我国养老机构应该迈出的第一步。

标准化养老服务和工作流

要解决养老机构遇到的以上问题,袁军学认为,必须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一个标准化的体系:一方面是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标准化,另一方面是对老人服务的标准化。

目前,养老机构运营者的理念比较模糊――该怎么样运营一家养老机构,没有具体可执行的工作流程。有时候,养老机构虽然有一些好想法,但是执行的时候发现无法量化,也无法获知员工执行的情况。对员工的考核,养老机构都是靠抽查、年终考核和听取老人的意见反馈等。而对于老人的投诉和意见反馈,养老机构的处理往往不及时、不全面,形成不了一个闭环,也不能帮助老人及时解决投诉的问题。

NEC智慧养老信息化管理平台i-Care可以给养老机构运营者一套清晰的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工作流程,可以让运营者和从业者,尽快地把养老机构运转起来,而不用再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养老机构运营过程中,运营者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流程,再修改甚至新增一些流程皆可,也可以把自己的新理念先放进去。

NEC i-Care的出现帮助养老机构把所有围绕老人的服务进行量化,做到可执行、可视化,而不只停留在纸面上。袁军学认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养老机构才能提高服务质量。通过NEC i-Care提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每一个工作流和细节都能得到一个闭环的结论。例如,员工可以遵照标准的工作流程服务老人,然后根据流程的可执行度收集反馈信息,最后,养老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把这套标准化体系进行修改、提升和完善。

NEC i-Care可以帮助养老机构运营者固化标准的服务和流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养老人才的离职率。因为养老机构可以把自己的一套服务流程和理念,传递给中层、服务人员,把他们融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去。当一个人离职后,接任人很快就可以按照固化的工作流程去执行,养老机构的运营就不会停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NEC i-Care规避了一些人员流失造成的损失。

以老人为本的研发理念

NEC i-Care平台当初开发的核心理念是:帮中国把养老行业、养老观念,从以前的那种旧的传统观念过渡到一种新的养老服务理念,把一些先进管理和服务理念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体现出来。事实上,NEC原本有一套智慧养老系统,但是考虑到中国养老行业的特殊性,NEC中国通过两年多时间的研发,重新为中国市场量身订做了NEC i-Care。因此,很多养老机构最关心的本地化问题也迎刃而解了。目前NEC i-Care已经被国内四家养老机构采用。

从模块上来看,NEC i-Care拥有六大智能化系统:建筑设施智能化系统、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健康管理智能化系统、生活服务智能化系统、老年照护智能化系统、文化服务智能化系统,涵盖养老机构、老人和运营者的所有需求。

袁军学表示,NEC智能养老信息化管理系统、NEC健康监护系统和NEC智能定位及紧急呼叫系统等是最为核心的系统。其中,NEC智能定位系统采用一种超声波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老人的定位管理,甚至可以精确到厘米级,不管在老人卫生间、客厅,还是卧室都能够精准地定位到。

与其他定位技术不同的是,超声波的波段对老人佩戴的仪器没有干扰,经过国家验证,这个波段对老人的身体也没有伤害。另外,为了让老人的紧急呼叫得到第一时间的响应,NEC i-Care还与门禁系统相连。当医务人员接到呼叫后,通往救护现场的路上的所有门禁都会自动打开,还会为医护人员配备一个自动指路系统。

NEC i-Care还把紧急呼叫系统与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相连,当老人发出紧急呼叫以后,在医生的平板电脑上或者桌面电脑上弹出紧急呼叫的信息之外,还会弹出老人的详细信息,其中包括老人以往的病历,有没有潜在危险。救护人员会带着最可能所需的一些药和急救包快速赶到现场。

篇3

专家建议,患者家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上切勿轻信保健品。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主要是胆碱酯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调控剂等类药物,比较常用的包括艾斯能、安理申、加兰他敏、双益平、美金刚等。而一些脑代谢改善剂或r-氨基丁酸类促智药如喜得镇、脑复康等,被认为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对于现在社会上流行使用的“保健品”,部分厂商夸大其药用价值,声称或暗示其产品可以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属切勿轻信,要区分药品和保健品的差别,及时就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选用正规药品,以免延误患者病情。

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老年性痴呆患者为中老年人,高龄可导致患者身体的耐受力下降,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的有恶心、纳差,腹泻等消化道反应,以及头晕、头痛、失眠,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部分老年人服药后还会出现肝脏损害。为避免上述副作用,医生往往会建议家属从小剂量逐渐加量,以减轻或避免消化道不适感;或睡前用药,以减少头晕等不良反应(注意:失眠患者需要在白天服药)。家属务必在日常用药过程中,注意这些细节,同时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及时和医生联系,以调整方案。此外,定期到医院接受肝肾功能检查,也能很好地避免长期用药的副作用。

重视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老年性痴呆患者常常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老慢支,卒中(中风)等多种老年期慢性病,需要服用多种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疾病晚期出现精神症状时,还常常要用抗精神症状药物。药吃多了,难免互相冲突。

对这一矛盾,患者家属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以下措施解决①精简用药种类,有些无关紧要的药物尽量停用。②必须要使用的药物,选择相互作用小的。例如,一样用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会降低艾斯能和安理申等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疗效,应当避免使用,而氟西汀则没有这种作用,可以选用。

督促患者认真服药。由于老年性痴呆的疾病特点,患者往往自理能力下降,而且常常有漏服、多服、错服甚至拒服药物等情况发生。家属一方面务必敦促患者认真服药,另一方面也要对患者服药时间、剂量进行认真的管理,很可能大部分患者需要家属把药递到手中,看着他服下去。还要好好保管药物,以免被患者扔掉或多服导致用药事故。如果不能亲自照顾而是委托保姆或护理员照料,则要向他们反复强调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识别不同的药物,以增强护理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性。用分隔药盒把一天的几顿药都分配好,交给护理员的方法非常实用。

篇4

关键词:空巢老人;日常护理;产品设计

引言

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初始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老龄化现象还会加重,在老龄化的现象中“空巢老人”聚集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现实的生活中越发的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独立生活,身边没有子女及无他人照看,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问题正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智能化新时代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所以未来空巢老人护理产品的发展趋势也会与互联网严紧结合,未来空巢老人的护理产品也会在新时代的前提下变得智能化。针对空巢老人日常所出现的问题,其护理产品的设计尤为重要。

一、“空巢老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生活中缺乏精神上的慰藉,内心情感空虚

空巢老人内心最怕寂寞,空虚是他们内心共同的真实情感。他们的生活圈被禁锢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很少与社会交往,几乎脱离了社会的轨迹,再加上子女生活中无心无规律的陪伴老人,使老人缺少家庭照顾,无法享受家庭的呵护与温暖。同时,经过常年的身心劳累、精神上的过度空虚加上诸如想念亲人等复杂情感因素增加了空巢老人的身心负担,使他们的情绪抑郁、行为加速退化。

1.2身体机能下降,健康状况不乐观

空巢老人存在的最普遍问题是由于年龄的原因,身体机能的下降所出现导致的。由于认知能力的降低造成对不明药物的食用,因而带来无意识的危害。在疾病面前通常是小疾病忍耐,严重的疾病、慢性疾病是吃一些过去的药物,更多的老年人不敢给孩子的负担,来掩饰他们的疾病。大多数空巢老人的习惯或实际经济状况并没有做全面的健康检查。由于空巢老人身边没人照看,往往在突发疾病不能得到及时的抢救,生活经常受到威胁。与此同时,一些空巢老人很难照顾自己,缺乏自理能力。

1.3生活中安全问题存在隐患,容易成为事故受害者

安全问题,在生活之中对空巢老人来说是首要问题。往往会出现在疾病突发等紧急情况下,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空巢老人死于家中无人知晓的事件屡见不鲜,意外摔倒、不小心的跌跌撞撞对于老人来说都是致命的伤害。与此同时,一些空巢老人由于戒备不足,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对象,个人安全和稳定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此外,安全问题还包括生活用水用电、自然灾害等。

二、未来空巢老人护理产品的设计原则

空巢老人护理产品设计的核心目标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物质和精神上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关怀。通过以上问题可以得出未来空巢老人护理产品的设计原则。

2.1产品的实用性原则

受固有观念的影响,空巢老人的消费概念是实用、节俭,这是老一辈人的主流,当今市场大多数护理产品的现有功能设置与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由于这些护理产品的功能过剩,所以增加了购买的成本和使用的繁琐性,这些功能对空巢老人来说,基本搁置。一个好的产品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功能体验,在空巢老人护理产品设计中,确保主要功能达到实用性和真实性,以得当的选择和精确的功能定位来满足空巢老人对产品的需求。

2.2产品的易用性原则

空巢老人由于年龄的原因学习掌握能力相对于年轻人来说逐渐的衰退了很多,所以在产品的使用上相对较俗成的产品更容易被空巢老人所接受。当然这里所说的俗成的产品并不是最适合空巢老人的,但多年来固有的使用习惯和思想更利于在产品的使用上产生共鸣。当今出现的许多老年类的护理产品,本来有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一些功能,但是运用起来老年人觉得这些产品使用起来过于复杂,会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不了解这些产品的使用原理及其功能性,针对这一现象,设计师在产品的设计及功能的运用上应注重老年人对产品熟悉的使用形式,与老年人容易达成共鸣的同时展示产品的功能与特点。

2.3产品的安全性原则

身体机能的退化是空巢老人身体体征的正常表现,所以在对事物的感知判断能力和应变反应能力上表现出了相对程度的降低,在产品使用中经常出现不合理操作现象,可能会危及空巢老人的人身安全,在这种状况出现时空巢老人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因此,在空巢老人日常护理产品的设计上,设计师要从用户的角度去想问题,降低产品使用的危险系数,并且综合考虑时间和环境等各种因素,做好使用前的综合预测,根据以上的这些因素,做出相对完备的设计将错误的操作尽可能的避免。

三、在当前智能化前提下解决以上问题,未来产品要包含的功能

在当前智能化前提下通过对空巢老年人特殊性的分析以及老年人对护理产品功能需求的总结分析,确定针对空巢老人护理产品实例的概念。技术层面,当前是智能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将产品的实物与虚拟的网络相结合,空巢老人日常护理产品也会顺应时代的发展。日常生活的需求以及所出现的问题,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捕获数据的使用云计算技术来有效地解决。在未来的护理产品中,空巢老人护理产品将基于互联网的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物理传感器技术等将空巢老人的身体及生活各项数据收集以物联网为媒介将数据传输到指定的账户,及时获取最新的健康数据及生活的各项指示参数,做好监测准备。通过便捷与高效的智能技术为空巢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为空巢老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功能设计层面,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与此同时,当居家的空巢老人面临紧急情况时对紧急呼叫的需求,针对紧急状况对社区医院及儿女亲属进行呼救。产品设计时考虑到的可延续性,在产品不使用时,可以使用其他额外的附属功能对该产品进行有效的再使用。包括根据空巢老人日常生活习惯划分屏幕的信息栏,将语音功能更加有效的利用在产品的其他方面,以及产品的各个功能之间达到有机统一循环利用,实现产品的功能丰富性和功能资源的可延续利用性。材料层面,产品的材料选择是对产品质量和产品舒适度的重要点评标准。绿色发展是时展的主题,尽量选择环保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材料,其次用户内心的情感及心理上的影响都与产品的材料有直接的影响。产品使用效果的直接性因素来自产品材料给用户带来的心理感受,例如金属材质通常会给空巢老人带来一种寒冷的心理感受,不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颜色,根据不同的色系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和心理触感,由于空巢老人的心理以及视觉原因,在材料的颜色运用上主要以鲜艳的暖色系为主,在提高了产品辨别度的同时迎合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使用流程层面,由于空巢老人生理功能处于下降趋势,在使用时需要考虑产品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空巢老人的记忆力降低,所以产品的操作流程上尽可能做到便捷性。在空巢老人的传统思想下将触屏功能与按键操作相结合使空巢老人减少在使用时产生的畏怯,使空巢老人更加自信的使用。

四、总结

篇5

关键词 高龄老人 压疮 银离子敷料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2-0022-03

Nursing of a case of the senior patient with refractory pressure ulcer

JIAO Zhiqing, XI Jie, PAN Xi

(1.Department of Nursing of Huadong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2.Nursing Collage of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 PU),是指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缺乏,致使皮肤破损和坏死。其发生与身体组织受压过久、皮肤经常受摩擦、潮湿等物理刺激及全身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1]。目前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效果常不理想,尤其是大而深的Ⅳ期压疮治疗更加困难。2013年7月3日,我科收治1例95岁卧床大小便失禁合并腰骶部潜行Ⅳ期深度压疮患者,采用全身支持治疗、局部治疗及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得以痊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95岁,因“咳嗽,咳痰,发热2 d”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压疮感染、脑梗死入住我院呼吸内科。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失语,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腰骶部可见压疮。追问病史,患者3月前发生腔隙性脑梗塞,长期卧床,出现腰骶部压疮2月余。体温39℃,脉搏102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10/80 mmHg。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15.7 mg/L,红细胞2.94×1012/L,血红蛋白105 g/L,血清总蛋白58 g/L,白蛋白33 g/L。痰液细菌涂片示草绿色链球菌及奈瑟菌生长。住院期间给予联合抗感染、同时行平喘化痰、增强免疫及全身营养等对症和支持治疗。经半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后,患者肺部症状和体征好转出院,压疮伤口见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出院后进行居家压疮护理,随访1个月,压疮部位上皮完全覆盖,创面愈合。

2 评估及护理

2.1 压疮评估

患者创面位于腰骶部,创面大小为2 cm×2 cm,1~6点潜行4 cm×5 cm,6~12点潜行6 cm×7 cm,呈烧瓶状口小、底深而广。伤口床表面覆盖白色坏死组织伴黄色脓性分泌物,有腐臭味,创面边缘皮肤发红。根据我国压疮分期标准[2],该压疮为Ⅳ期坏死溃疡期。

2.2 创面处理

2.2.1 清创处理

循证医学证据显示[3],溃疡面清创术是压疮处理的必要措施,是溃疡愈合的关键。合理的清创应包括彻底清除伤口周围高度增生的角化组织与坏死及感染组织,直至显露正常的新鲜组织或未感染的骨组织。本例的伤口深潜行营造了厌氧环境,有助于厌氧菌的生长,因此需要对溃疡面进行反复的清创处理。选择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坏死组织,直至新鲜组织。

2.2.2 敷料填塞

欧洲压疮顾问小组(EPUAP)和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PUAP)的《压疮治疗快速参考指南》指出[3]27,对于已经发生感染或感染高危的压疮伤口,可以考虑采用含银敷料以控制细菌感染,减少细菌负荷,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在清创处理后,裁剪适当大小的银离子敷料,填塞于伤口床内,使敷料直接与组织接触,注意不要填塞过紧。外层覆盖纱布,妥善固定,每周2次换药,渗液量较多时及时更换。定期检查伤口情况,确保凝胶样物质位于伤口基底面。

2.3 一般护理

护理包括4方面。①定时翻身 减轻局部压力是预防压疮最重要的措施。每2 h翻身1次,床头抬高不超过30°,以降低剪切力造成的伤害。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尤其是伤口周围皮肤,若发现伤口被尿液等浸湿,立即擦洗并更换床单。③营养支持 每天给予肠内营养液瑞代2 000 ml鼻饲,热量为1 800 kcal,外周静脉输入脂肪乳等营养物质。④改善循环 每日进行四肢被动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3 讨论

3.1 患者压疮难愈原因

①高龄 由于生理原因,老年人皮下脂肪和皮脂腺减少、汗腺萎缩、表皮细胞减少和再生缓慢、皮肤营养的供给不足,使得皮肤修复功能减退。与青年患者相比,皮肤受损后很难修复。②失禁 尿液与粪便污染,不仅浸渍皮肤表层、削弱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及改变皮肤的化学环境,引起炎症反应,更重要的是皮肤溃烂,并引发伤口感染,使伤口进一步恶化。③被动 患者长期卧床,运动功能严重受损,被动使腰骶部长期受外界压力作用,局部血供和氧供减少,促进了压疮的发生,并由于压力的持续存在,阻碍了压疮的愈合。④感染严重 患者此次入院时由于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严重,伤口处也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感染阻碍各阶段的伤口愈合,导致伤口愈合困难[4]。⑤伤口口小底深而广 伤口基底面坏死组织不易被清除干净,同时厌氧和细菌感染的环境不利于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阻碍了伤口的愈合。

3.2 银离子敷料的特点

银离子辅料应用于压疮具有两个特点:①吸收渗液与杀菌作用 银离子敷料对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原生动物在内的各种微生物都能产生强大的杀伤作用,且吸收渗液能力较强、透气性能良好,能够促进伤口上皮组织的愈合。②耐药性少 伤口局部血液供应不良,全身应用的抗生素很难在局部伤口达到有效抗菌浓度,且局部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而银离子具有其特殊的多重杀菌机制,很少产生耐药菌[5]。银离子敷料的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覆盖于伤口形成凝胶与创面紧密接触,可稀释坏死组织,吸收溃疡渗液,更好地清除坏死组织,加速伤口愈合和上皮修复。因和重力的作用,凝胶样银离子敷料会脱离伤口基底面,因此护理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伤口,确保敷料位于伤口基底面。

4 小结

压疮Ⅳ期是压疮的严重阶段,不及时治疗,细菌进入血液后可引起脓毒败血症,全身感染将危及生命。在本例护理过程中,有效地去除了影响伤口愈合的局部因素,并通过全身支持治疗、局部抗菌敷料治疗及出院延续护理,促进了创面的愈合。

参考文献

[1] 殷磊. 护理学基础[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28.

[2] 于瑛. 压疮护理国际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9): 18-20.

[3] 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quick reference guide[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2009: 25-26.

[4] Warriner R, Burrell R. Infection and the chronic wound: a focus on silver[J]. Adv Skin Wound Care, 2005, 18(Suppl): 2-12.

篇6

1病情观察由于记忆、智能障碍,老人不能主动叙述身体各种不适。当老人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精神倦怠、进食差等现象要及时测量体温,如有发热要及时报告医生。如有神志不清或兴奋躁动时需注意外伤、骨折等意外发生。如有攻击行为发生时,需采取措施保护老人,并积极寻找攻击行为的原因,观察老人是否身体不适还是情绪问题,还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刺激到了老人。

2心理护理痴呆老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如恐惧、自责、自卑等,护理人员要注意尊重患者,对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性格变化及异常行为给予理解、宽容,富于爱心、耐心、细心,并用诚恳的态度对待老人。与病人沟通时,宜使用简短语句并多次重复,多使用非言语沟通的手段,如表情、手势、身体语言等。应鼓励患者与家人和亲友交往,从思想上、情感上尽可能沟通,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

3饮食护理痴呆老人由于注意力很难集中,护理员应耐心引导,鼓励老人自己动手用餐,必要时由护理员慢速喂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并监督老人的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无骨(刺)、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防止吞食非食物物品。病情危重或吞咽困难的老人可予鼻饲饮食。

4皮肤护理痴呆老人的个人卫生需要照料者的细心护理。定期协助患者洗澡,每天固定时间引导如厕,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发生便秘及床边随地大小便。行走不稳的老人需搀扶或坐轮椅,保持地面平坦、干燥防跌倒,必要时设置扶手。对长期卧床病人,要做到定时翻身、按摩,进行肢体功能活动,防止压疮及其他并发症发生,保持关节功能位置。对大小便失禁的老人要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感染。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老人增减衣服,及时更换污染的衣物、床单。

5睡眠护理痴呆老人睡眠质量较差,容易半夜惊醒,护理人员应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和开关门轻;避免睡前兴奋,如喝浓茶、咖啡;晚饭不宜吃得过饱,睡前不宜多饮水,对有失眠症状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白天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户外活动,训练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6用药护理用药护理中应注意不能让患者自己服药,以免多服、漏服或误服,护理者应定时、定量给患者服药,做到服药到口,并注意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服药前需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方便给药。劝说无效、拒绝服药的患者可予鼻饲给药。

7安全护理主要包括上下楼梯,防止走失、噎食、误食、自杀等意外。痴呆老人记忆力、定向力发生障碍,不能正确判断周围环境,加上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安全护理十分重要。上下楼梯时应适当给予帮助,避免患者踩空、跌倒等意外;将老人置于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活动,经常巡视病房:外出时尽量有人陪同,防止患者走失;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安全,防止患者出现噎食、误食等现象,在患者的居室应注意不要放剪刀、火种、开水等危险物品,加床栏以免坠床。要时刻警惕患者的异常行为,保证老人的安全。

篇7

    将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分别测评情绪,记录心绞痛发作、心律失常发生、血压水平等情况,查心电图、生化结果进行判断。将各组住院期间发生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数量予以记录,在患者出院后加以随访半年,重点记录患者院外猝死率,再住院率后加以统计。将所收集的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在干预组和治疗组中可以看到有如下的变化:在住院期间经过对心理干预组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干预治疗,两组在各个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主要是:心血管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如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二者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常规护理对照组院内心血管恶性事件发作绝对值以及比例明显高于心理干预组。出院后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组院外猝死达到4例,比例高达8.3%,在随访的半年内住院有33例再次或者多次入院,比例达到68.8%。而常规药物护理药物治疗加心理干预组院外猝死仅发生1例,比例为2.1%。随访半年内有25例再次入院治疗,所占比例为53.2%。上述指标两组相比有显着差异,t=1.66~3.32,P<0.05。

篇8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老人体检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140-02

1 首先做好体检前准备工作

1.1 告知体检前注意事项:

1.1.1 常规通知体检者体检前3天,清淡饮食,不饮酒,停服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避免情绪激动,保证睡眠充足。

1.1.2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需要长期服药者,可在体检前一天晚上睡前或晨起服用常规药品,以防止意外发生。

1.1.3 通知老人按时到指定地点候车,体检车上要备有医护人员及抢救器材和药品。

2 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体检环境

2.1 宽敞、舒适、明亮的体检大厅布置要恰当,如:座椅放置要整齐,有明显路标及各科室布局图,白色墙壁上挂有健康知识及常见病防治图文宣传栏等。

2.2 营造人性化的体检环境。考虑的高龄老人大多数反应缓慢,腿脚不利索等特点,为防止意外伤害,保证安全,整个大厅地面铺上地毯,所有厕所地面都铺上防滑垫,除洗手池和小便池以外墙体都装上扶手栏,使用座便。确实做到尊重,爱护和体贴老人,把人性化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以老人的安全和满意为本”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2.3 大厅内设有饮水设施及配备轮椅护士,使老人体检时有如到家的温馨感受。

3 强化导医素质

3.1 导医选择:挑选年轻、热情、有爱心及责任心、知识全面、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当。

3.2 导医岗前培训一个月:培训导医流程、熟悉工作环境 、工作范围、强化注意事项、服务标准,导医礼仪等,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3.3 导医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 老年人属于弱势人群,无人陪护,身边需要他人帮助,尽量减少走动、离开座位,防止走失和意外发生。

3.3.1 按导医人数平均分配每个导医体检人数,由始至终带队有序进行体检。

3.3.2 各组导医先做自我介绍,使体检者认识和了解本组导医,有利于沟通和联系。

3.3.3 各组导医依据体检者自身条件以弱者优先的原则依次编号,按编号顺序体检,各组体检者检完一个项目后交替轮换下一个体检项目,直至体检项目全部检查完为止。这样做到有秩有序、无声、不乱的高效良性体检。既要缩短体检停留时间又要保证工作效率。

3.3.4 体检完后导医代表清点体检人数到餐厅用餐。

4 确保体检中安全

考虑到体检者均为75岁以上老人,体检者中存在行动不便、反应迟钝等特点,把“安全第一”作为护理工作首要任务。

4.1 严格 “三查四对” 体检前、中、后查对编号、姓名、性别、人数,确保无体检者走失或检查项目漏项。

4.2 每天固定体检时间及人数,早7:30~9:30,每天体检60人左右,一来防止老年人因空腹时间过长而引起低血糖;其次,大热天时,可防止天气太热而造成一些应激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绞痛等发作,所以每天体检时间不宜过长,大约2小时左右,相对固定人数。保证体检质量和安全。

4.3 开通绿色通道。

4.3.1 体检中发现有潜在危险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并告知体检者。如血糖过高或过低、血、尿常规中异常结果立即报告,当场处理,如果体检者已离开要千方百计通知本人及家属,以免耽误病情,贻误及时治疗良机。

4.3.2 体检中如有体检者血压心率过高或过低,护士应立即与医生沟通,给予相应处理,暂停体检;引导体检者到指定地点休息,待血压心率平稳后再继续体检其他项目,避免病情恶化,保证安全。

4.3.3 体检中心要设有急诊抢救室,成立抢救小组,开设绿色通道。一旦意外发生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使患者能迅速得到应急处理。

5 体检后的工作

及时详细填写体检结论,建立健康全电子档案,并将体检报告及时随访,送达到老人所在各社区社保部门,让老人就近取。

篇9

临床资料

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61~94岁,平均70.3岁;50例患者中股骨颈骨折30例,股骨头坏死10例,先髋5例,关节炎5例,均有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指征。

通过术前、术后密切观察与护理,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平均住院13.5±3天后康复出院。

护理方法

术前护理:①术前健康教育: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特别对高龄患者更为重要。床上训练使用大小便器防止术后因不习惯而导致尿潴留和便秘1。停止服用非甾体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以防止出血或影响患者肾功能。指导下肢功能锻炼方法,同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提高其治疗信心,以最佳状态面对手术。②术前准备:常规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皮肤的无菌准备,吸烟患者要暂停吸烟,鼓励患者进低脂、适量蛋白质、多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注意食物色、香、味,提高患者食欲,以储备能量,达到耐受手术的能力,术前禁食10小时,禁饮8小时2。

术后护理:①生命体征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神志、面色、尿量的变化,并记录。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失血较多,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术中失血量、补液量等,警惕灌注不足的发生。如引流液超过300ml/日,色呈鲜红或在短时间内引流量较多时,应报告医师,及时采取措施。②安置:术后卧床期间保持患肢于外展30°中立位,患足穿丁字鞋,两腿之间放置梯形枕,使用便器从健侧置入,防止患肢外旋、内收、髋关节过度屈曲,以防脱位3。术后24小时可抬高床头

出院指导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告知患者做到“六不”: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卧于患侧,不要坐沙发或矮椅,坐立时不要前倾,不要弯腰拾物,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

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位,避免内收、内旋,避免急速行走、登山、赛跑。

出院后6周、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如发现有其他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由于术中所用假体属于异物,术后可能发生脱位、疼痛等不适症状。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高龄患者顺利进行手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较好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刘花转,李爱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J].实用护理杂志,2002,8(8):24-25.

2王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8):75.

篇10

【关键词】居家;养老;护理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有1个多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人口老龄化,无疑会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诸多问题,如:养老、家庭、环境、社会福利、收入保障等,但是,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福足的具体标志,同时老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宝贵财富。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初级阶段,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仍然难以面对如此庞大的就医需求,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从而,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化、家庭化成了必然趋势,老年人将会是社区、家庭健康护理的主要受益者。

要做好家庭老年人的护理,必须了解老年人的特点:

1、老年人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生理、心理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也是各种疾病的好发时期,因此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及时予以生活及心理护理,能不同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2、心理特点

当人步入老年后,社会角色会发生重要改变,似乎已退出了社会舞台,退休后的失落、与子女的代沟、与社会的脱节等渐渐被忽视凸显了他们的矛盾心理,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力感,也会相应引发一系列特征如:自卑、孤独、固执、落寞、怀旧等。

3、生理特点

进入老年,从外观到内在生理代谢、器官功能都有相应变化,外观形态的变化自然一目了然,如须发渐白,稀疏。老年人皮肤弹性减弱,皮肤松弛,眼睑下垂,面部皱纹增多,额头、眼角出现抬头纹、鱼尾纹.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褐色斑.反应迟钝,步履蹒跚等。

3.1代谢功能改变―基础代谢率下降、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基础代谢率下降,加之老年人体力活动量减少,结果是能量消耗减少。

3.2中老年人骨的无机盐含量下降,导致骨密度降低。一般在30岁~40岁时人体的骨密度达到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高逐年下降,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绝经期妇女更是严重。

3.3消化系统的变化,如牙齿松动、脱落,会影响食物咀嚼。舌上味蕾减少,使老年人味觉明显减退,对甜、咸味都不敏感。老年人胃酸分泌不足,各种消化酶活性下降,影响对食物的水解及消化。将导致各种营养素的吸收率降低。肠蠕动缓慢,易患便秘,同时增加了有害物质在肠内停留时间。

3.4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由于老年人心肌细胞内有脂褐质集聚,胶原和纤维增多等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减退,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承担过重的体力活动,又因血管硬化,中老年人易患高血压,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远高于其它年龄段人群。

3.5视觉器官的功能变化,老年人眼球晶体弹性降低,眼周肌肉的调节能力减弱,视力减退。易发生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患。

3.6神经系统变化,老年人记忆力、听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肢体动作不到位导致老年人易发生意外伤害。

3.7 免疫系统功能改变,伴随老化进程的进展,免疫功能逐渐降低,使老年人对外界的刺激、伤害的应变能力下降,对各种疾病更为敏感,整个机体的协调作用和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也会减退。

3.8此外,神经与心理功能、肾功能、肝代谢能力均随年龄增高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9老年人的体成分、新陈代谢、器官功能等的改变,是一个随年龄增高而缓慢的生理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可因疾病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加速或延缓。老年人个体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加强身体、心理各方面的保健对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及推迟生理功能老化进程尤为重要,在膳食营养方面的妥善安排与调整亦是重要措施之一。

4、 老年人需要的是安静、舒适、卫生、整洁的生活休闲环境,家庭的环境因素有:

4.1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当所处环境的噪音在50^60分贝时,会有吵闹感,并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长期停留在嘈杂的环境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此外,对于心脏病的老年人,安静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家庭中创造一个宁静、优雅的环境,同时,老年人起居的房间,光线要比较好,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消毒、杀菌作用,日光照射,可以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状况,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保持最佳的湿度一般在50^60%,给人以舒适感,有利于老年人修养身心,每日应开窗通风,新鲜的空气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4.2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饮食起居环境:

老年人的饮食,是老年人健康的保障,但是,由于老年人的牙很多失落,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减弱,所以,我们要争取老年人的意见,选择适合她们的口味,同时保证老年人的营养,老年人的床,以床垫不下陷为宜,床的高度应以小腿的长度相等,便于起居,必要时选用辅助器。

4.3保持老年人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