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带护理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脐带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生儿脐带护理

篇1

由于脐带结扎后留有脐血管断口,如果脐部感染,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脐血管的断口处并进入血循环,便会引起菌血症。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菌血症会很快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因此,脐带断端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每天清洁小肚脐

愈合中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这属于正常现象。脐带自然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由于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没有完全长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用75%的酒精轻轻擦干净,一天1~2 次即可,2 ~3天后脐窝就会干燥。

用干纱布轻轻擦拭脐带残端,也能加速肚脐的愈合。如果肚脐的渗出液像脓液或有恶臭味,说明脐部可能出现了感染,要带宝宝去医院。

保持肚脐干爽

宝宝的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一定要保证脐带和脐窝的干燥,因为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很容易感染上细菌。所以,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脐带脱落之前,不能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不要让衣物摩擦脐带残端

脐带未脱或刚脱落时,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宝宝脐部的刺激。可以将尿布前面的上端往下翻一些,以减少纸尿裤对脐带残端的摩擦。

如果脐带不脱落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1~ 2周脱落。如果宝宝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

篇2

【关键词】 脐带残端; 新生儿; 护理; 气门芯结扎法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2-0091-02

The Effect of the Ligation Again for Neonatal Umbilical in Neonatal Umbilical Care/LUO Yun-hong,XIE Shu-ling,LI Xiao-li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2):91-9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ligation again for neonatal umbilical in the neonatal umbilical care.Method:536 cases of newborn were selected in two years in our hospital.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two groups,and each group was 268 cases.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umbilical cord after delivery of the traditional handling of ligation.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ut off the umbilical cord and given the ligation again after newborn borned 24-38 h.Result:The umbilical cord stump bleeding ag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Umbilical cord stump; Newborn; Care; Valve core lig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Dongguan Dongkeng Hospital,Dongguan 523451,China

胎儿与母体的营养和氧气交换过程中,脐带发挥了关键作用。胎儿娩出后需做断脐处理,如处理不当,可引起脐带出血、残脐血肿、脐带脱落时间延长或脐部感染等[1]。临床研究发现,新生儿败血症中有60%以上是由于脐部感染所导致[2]。以往常用气门芯进行新生儿脐带结扎,但由于该方法是让脐带自行脱落,正是此原因导致残端感染可能性增高。现在对其方法进行改良,在传统的气门芯结扎法基础上,在首次结扎后1~2 d基础上再次结扎,发现脐部脱落时间缩短,而且并发症也明显减少,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生产的新生儿共有5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268例。观察组小儿体重为(2750±500)g,顺产97例,剖宫产171例,Apgar评分(8.6±0.9)分;对照组小儿体重(2800±450)g,顺产121例,剖宫产147例,Apgar评分(8.5±1.1)分。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消毒后,在脐根上0.5 cm气门芯结扎,结扎处上0.5 cm处用棉线粗绳结扎,后用纱布包裹残脐[3]。每天由护理人员给新生儿沐浴后残脐消毒。观察组则是在上述处理基础上,一般待24~38 h后移除气门芯,在原气门芯结扎处再次进行棉线细绳结扎,结扎部位尽量靠近脐根,然后消毒包扎,护理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脐带结扎后是否有出血,脐周皮肤是否红肿、流液等,有无残端血肿等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不良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残脐干燥的标准是脐残端干燥、质硬,为黄褐色或浅棕褐色[4]。残脐血肿是在断脐后1~2 d脐根部出现暗红色、直径0.2~0.5 cm的血肿[5]。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脐带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脐残端出血率比对照组低(P

表1 两组新生儿脐带情况比较 例(%)

组别 出血 干燥时间

观察组(n=268) 2(0.75) 160(59.70) 256(95.52)

对照组(n=268) 9(3.36) 82(30.60) 157(58.58)

字2值 4.37 17.50 13.55

P值

2.2 脐带结扎后两组新生儿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脐部感染以及血肿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2。

表2 脐带结扎后两组新生儿并发症比较 例(%)

组别 脐部感染 脐带血肿 肉芽肿形成

观察组(n=268) 1(0.37) 3(1.12) 0

对照组(n=268) 15(5.60) 31(11.57) 2(0.75)

字2值 11.90 21.74 0.49

P值

3 讨论

新生儿脐部是细菌容易入侵的特殊部位,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易导致脐部出血和脐部感染[6]。而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弱,一旦感染,不能很快激活免疫系统,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威胁新生儿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是很重要的,在预防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脐带结扎是产科中的一个常规操作,其目的是避免上述后果的出现。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较多,现常用棉线结扎脐带法、气门芯结扎法和脐带夹结扎法等[7]。气门芯结扎法断脐效果优于传统式粗棉线打结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8]。但气门芯方法对脐带结扎后只给予消毒等基本处理,不干预其脱落过程,是等待其自行坏死、脱落。而二次剪脐法,认为无需等待脐带残端自然脱落[9]。有研究表明,二次断脐后脐带出血的发生率降低[10],出血减少,使得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减少。二次剪脐的最佳时间为生后28~38 h[11]。并非所有新生儿均能单纯以时间作为二次剪脐的唯一标准[12]。具体到每个新生儿,时间的选择不仅需要医生结合小儿自身情况,还有自己的临床经验具体确定,一般是脐周皮肤局部干燥时可以再次结扎。在这次研究中,对选定的268例新生儿,在气门芯结扎脐带后,还进行再次结扎,结果发现该组新生儿的脐残端出血比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脐带干燥

综上,该操作不仅促进了脐带脱落,还明显减少了脐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新生儿裨益很大,安全而且可行。

参考文献

[1]马翠英,黄昌英.气门芯脐带根部结扎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29-31.

[2]刘春利,贺艳丽,杨荣.自制脐带帽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9):3523-3525.

[3]潘金华.两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比较[J].四川医学,2004,25(1):49-50.

[4]陆照娣.新生儿脐带残端结扎修剪方法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7):879.

[5]王长芹,徐桂霞,李松.改良式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23-25.

[6]唐学敏.二次断脐护理在新生儿脐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2):940-942.

[7]马秀春.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28(8):124-126.

[8]胡新瑞,梁素惠.应用气门芯套扎法断脐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3):307-309.

[9]沈惠琴,马桂芹,齐玲.新生儿二次剪脐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5):512-513.

[10]张宏玉,蒙莉萍,谢春丽,等.临床脐带护理方式现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75-277.

[11]杨柳.二次断脐时机选择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120.

篇3

[关键词] 新生儿;脐带;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c)-089-02

新生儿的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做好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重点。我院2005年3月~2006年3月对新生儿脐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新生儿出生后48~72 h修剪脐带残端,局部创面用脐带包包扎(威海村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新生儿脐带护理包)。疗效较好,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3月~2006年3月出生52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4例,两组新生儿Apger评分均在7~10分,体重均在2 500 g以上,并且无宫内感染。

1.2方法

1.2.1新生儿脐部结扎方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用0.5%碘伏溶液消毒脐带根部,然后用消毒气门芯在距脐根部1.0~1.5 cm处结扎脐带,在离结扎部位0.5~1.0 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余脐血,用2.5%碘酒烧灼脐带断端,观察组用脐带包包扎,对照组用纱布包扎。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每日沐浴后用碘伏消毒脐残端、脐根部、脐轮周围皮肤,再用脐纱包扎脐部,等待自然脱落,下午再次消毒。观察组除常规消毒外,应用脐带包包扎脐部,并且在48~72 h后用钝头剪刀沿着脐根部呈浅圆锥形慢慢修剪残留脐带,对留下的创面用脐带包包扎。每日进行观察,脐带包每日更换。

1.3观察内容

观察新生儿脐部有无渗血、潮湿、黏液性分泌物、脓性分泌物、脐轮及脐周皮肤颜色,脐带脱落和创面愈合时间。对两组新生儿脐部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出院时指导护理方法进行电话随访,产后42 d来院复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潮红、黏液性分泌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脓性分泌物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脐部观察结果比较、新生儿脐带脱落和创面愈合比较详见表1、2。

表1 两组新生儿脐部观察结果比较[n(%)]

表2 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和创面愈合比较(例)

3讨论

新生儿脐部在正常情况下经过断脐、包扎处理后,残留的脐带逐渐干枯变硬,一般在1周左右脱落,创面在10~14 d才能完全愈合[1]。大多数新生儿脐带是在出院后才脱落,直至愈合。由于产妇和家属缺乏新生儿脐部护理知识,往往采用不正确的方法进行护理,易导致新生儿脐部的感染。我院自2006年3月采用脐带包包扎、护理新生儿脐部,并配合修剪脐带残端的方法,使脐带脱落、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3~7 d脐带全部脱落,94.6%在7~14 d创面愈合,并且脐部渗血、潮红、黏液性分泌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使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脐带完全脱落,创面基本愈合。从而减少了出院后由于产妇和家属护理不当而造成的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

对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进行修剪,可以有效地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黏液分泌物聚集以及脐带长期不脱落形成自然的感染灶而引发的感染。修剪脐带时,要注意掌握修剪的时间和方法。修剪脐带时必须根据脐带干枯程度选择修剪脐带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新生儿出生后48 h左右,对于粗大含华通胶质多的脐带,干枯慢可延迟1~2 d再进行修剪,以避免创面大,局部发生出血[2]。修剪脐带的方法是应用钝头剪刀从不同方向沿脐根部呈浅锥形慢慢剪掉脐带,切勿一下剪平,避免脐带残留。修剪后对脐部要加强护理。记录修剪时间,认真做好交接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血,如脐部出血可用脐带包加压包扎。每天沐浴后要将脐部消毒处理干净,脐部有黏液分泌物,用75%酒精擦净脐部,保持局部干燥并用脐带包包扎;脐轮周围红肿,用1∶5 000呋喃西林溶液局部湿敷1~2 d红肿可以消退;并且注意观察新生儿脐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新生儿脐部经过断脐、包扎、再次剪脐,3~5 d时间脐带就能完全脱落。如果长时间不能脱落,游离的脐带是细菌繁殖的场所,局部易出现脓性分泌物,异味,脐轮周围皮肤红肿,而发生脐部感染;甚至引起新生儿败血症,严重时可威胁新生儿生命[3]。因此,加强新生儿脐部护理,选择最佳有效的护理方法是护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我院采用的新生儿脐带包包扎、护理脐部并配合修剪脐带残端的方法,使脐带脱落、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在出院前新生儿脐带就能完全脱落,创面干燥,出院后减少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脐带问题的担忧。在提高新生儿脐带护理质量,降低围生儿感染率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沈玉香.280例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5):366.

[2]叶彩眉,马冬梅.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82.

篇4

[关键词] 脐部暴露;时机;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 R71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b)-0054-02

新生儿出生后,其脐带残端在未愈合脱落前为开放性创口,从而成为细菌侵入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加上局部血流、营养丰富,一旦潮湿或尿液污染,细菌极易滋生繁殖,如护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1-2],因此,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3-4],直接关系到婴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脐部残端早期暴露是近几年被证实能加速脐部残端干燥、脱落、愈合的另一个安全有效的措施[5]。本研究探讨新生儿脐部暴露的最佳时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在本院经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2000例为研究对象,产后Apgar评分>8分,体重>2500 g,排除宫内感染、羊水早破及胸腹壁裂畸形者。将20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00例,A、B、C、D组分别在断脐即刻、12 h、24 h、48 h暴露脐部残端,4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娩后脐带处理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娩出后1~2 min内按常规剪断脐带:胎儿娩出后,立即于距脐带根部10.0 cm及0.5 cm处分别上止血钳及一次性脐带夹(杨州市邗江头桥卫生材料厂生产)阻断脐带供血,0.5%的碘伏消毒脐带根部及周围,于脐带夹上方0.5 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血,新生儿脐带断面经0.5%的碘伏消毒后[6],A组暴露不覆盖纱布,B、C、D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1.3 脐部护理及暴露方法

A、B、C、D组分别在断脐即刻、12 h、24 h、48 h暴露脐部,出生及沐浴后每日予75%乙醇消毒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2次,无菌纱布覆盖包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若包扎纱布被尿液浸湿或污染时予更换,48 h后去除一次性脐带夹及包扎纱布,脐部残端暴露,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2次,待残端结痂自然脱落[7-8]。

1.4 出院后护理

出院后由家属在家进行脐部护理,出院前对产妇及家庭人员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健康教育,使其对脐部暴露、护理有正确的认识,教会其家庭人员掌握正确的脐部消毒和护理方法[9],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及潮湿,并由专职护理人员进行跟踪随访。

1.5 观察指标

观察4组新生儿10 d内脐部出血发生率、脐部感染发生率、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住院期间由专人观察并记录,出院后由同一人进行跟踪随访。

1.6 脐炎诊断标准

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或拌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和脐周皮肤明显红肿发硬,分泌物呈脓性,量多并带有臭味[1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4组新生儿10 d内脐部出血及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A组10 d内脐部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B、C、D组(P

3 讨论

传统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将新生儿脐带残端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持敷料干燥,生后次日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脐部2次并继续用纱布无菌包扎及胶布固定,甚至用绷带或一次性无菌脐带包包扎固定,48 h后暴露脐部,残端任其结痂自然脱落[11]。这种方法不仅影响新生儿腹式呼吸,造成新生儿不适[12],而且脐部包裹后局部潮湿不易干燥,也不方便局部观察,包裹的纱布及绷带被汗及尿液污染浸湿或脱落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更换,从而容易导致脐部感染[13]。在进行脐部护理更换敷料时常发现脐部渗出物与无菌纱布粘连,甚至出现残端渗血、红肿[14],频繁更换敷料不仅增加护理工作量,也浪费医疗资源[15]。

通常情况下,脐带残端暴露后逐渐干枯僵化,1周左右脱落,创口10~14 d完全愈合[16]。但脐带残端被纱布包裹后,脐部不易干燥,残端脱落、愈合时间延长[17],而脐带在脱落过程中会分泌胶质,引起脐部分泌物增多,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新生儿脐炎甚至败血症[1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早期暴露脐部,过早暴露脐部是否容易导致脐部感染是多数学者担心的问题,但研究发现,与传统产后48 h暴露脐部相比,产后24 h暴露脐部能降低新生儿脐炎、脐出血的发生率,甚至比48 h后二次断脐脐炎及脐部出血发生率还要低[19]。脐部暴露后,残端处于干燥状态,干枯结痂快,不利于细菌生长,大大降低了感染的概率,而且便于护理和观察,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可明显节约敷料,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对减少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亦有积极作用,24 h后暴露脐部也让产妇及其家属在护理新生儿时感到轻松,方便出院后家庭护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断脐即刻是暴露脐部残端的最佳时期,可提高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促使脐部残端愈合,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董莉,卢敏,梁丽碧.新生儿脐部包扎法与24小时脐部暴露法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4):27-28.

[2] 邵美仙,樊丽英,梁建红,等.75%酒精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182-183.

[3] 代洪波,吴媛媛,乔福元,等.健婴宝-胎毒清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包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7):2446-2447.

[4] 柴青松.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0,19(1):174-175.

[5] 叶金艳,祝建军,杜玉梅.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析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1299-1301.

[6] 范慧慧.开放式脐部护理二次脐带修剪法的疗效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840-2841.

[7] 蓝院琴,廖新阳,谭月坚.新生儿脐部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J].海南医学,2010,21(7):143-144.

[8] 汤隽.新生儿85例的脐部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735.

[9] 苏丽东,唐鸿玉.两种脐带残端处理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5A):51-52.

[10] 张丽英.3种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1, 27(17):2690-2691.

[11] 周蓉,刘锐.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9(6):89.

[12] 叶爱彬,罗淑媚,范杏娇.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方法及相应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0):112-113.

[13] 张国英.不同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价值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14):3088-3089.

[14] 朱鸿雁.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方法及相应效果[J].医学信息,2010,23(10):3699-3700.

[15] 杨柳.二次断脐时机选择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120.

[16] 陈慕刁,关惠慈,吴小麦.两种新生儿剪脐方法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48-49.

[17] 王小飞.新生儿200例的脐部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94-6795

[18] 李全梅.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8(4):6.

篇5

方法:采用不干预法,不取结扎气门芯,不进行二次断脐与传统的方法比较。

结果:使用不干预护理新生儿脐带,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比传统法平均缩短35天,新生儿脐部渗血、脐炎及脐部肉芽肿明显减少。

结论:实施不干预法护理新生儿脐部能促进脐带断端自然脱落,减少脐炎发生,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对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不干预新生儿脐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4-02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期护理的重点,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1]。2006年以前我院采取的新生儿脐部处理方法是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进行二次断脐。2007年元月以后,我们对新生儿脐部在出生后24小时进行沐浴,取下包裹的无菌纱布,消毒处理脐部,暴露脐部,保持其通透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2009年10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1442例为观察组。选择2005年~2006年在我院剖宫产出生应用传统干预法护理新生儿脐带1378例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选取胎龄在37W~40W,体重在2500~4500g,出生后1~5分钟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的新生儿,住院天数5~9天,平均7天,排除高危因素。

1.2方法。

1.2.1气门芯断脐法。两组均采用,新生儿出生后,将套有带线的气门芯的止血钳距脐轮0.5cm处夹紧脐带,在止血钳上方0.5~1cm处剪断脐带,将气门芯沿止血钳套扎在脐轮根部,放开止血钳,用10%碘酊消毒烧灼脐断端,并以无菌纱布包裹[2]。

1.2.2脐带护理。观察组采取不干预法护理新生儿脐部。①出生后24小时进行新生儿沐浴,让气门芯始终保持结扎状态,并连同脐带断端结痂一起自然脱落。②新生儿每日沐浴后,消毒脐部一次即可[3]。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①在新生儿24小时取下包裹的纱布及气门芯,沐浴后消毒脐部。②48~72小时脐带残端干燥结痂后,消毒脐部后用无菌剪剪掉结痂,用10%碘酊消毒并给予止血海绵加压包扎。③除每日常规消毒脐部外,二次断脐后每日增加消毒次数1~2次[4]。

1.3效果。

1.3.1观察两组脐带完全修复期间,脐带完全修复指从断脐后,脐带残端经湿润、干燥、结痂脱落,最后脐窝形成。

1.3.2比较两组脐出血、脐炎、脐部肉芽肿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两组资料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部残端修复时间比较和并发症发生率比例详见表1和表2。

3讨论

3.1二次断脐人为造成脐部新的创伤,使脐带再次经历湿润、干燥、结痂,形成二次脐带修复过程,因此,完全修复到脐窝形成所需的时间延长,脐部刺激过于频繁,更容易造成脐部肉芽肿。

3.2二次断脐人为造成脐部的创伤,使关闭的脐动脉、脐静脉又可能被打开引起出血,甚至失血。而且二次断脐的时机和方法不易掌握,易使脐周皮肤受伤,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3.3不干预法完全顺应了脐带自然脱落的过程。通过持续的气门心结扎,致使脐动脉、脐静脉等管道始终处于闭塞状态,脐带胶质阻断,血供更彻底,从而促使脐带脱落的整个过程时间缩短。

3.4由表2可见,新生儿不干预法使脐部暴露,每日用碘伏消毒脐根至脐轮周围皮肤,大大降低了脐部感染机会。

3.5不干预法方法简单、省时、省力、节约人力和护理成本。

分娩是人类繁衍的生理过程,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也是个自然的法则,同时不干预法也是遵循了人类诞生的自然法则。

参考文献

[1]叶彩眉,骆梅.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631

[2]乐杰.妇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3—94

篇6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优质护理;常规护理;不良事件;家属满意度

脐带是母体连接新生儿的重要通道,其向胎儿运输氧气、营养,促进胎儿成长发育[1]。当新生儿娩出后,脐带仍连接着胎盘,医护人员采用专业的手法剪断脐带,而残余部分会裸露在外,若护理不当,就会造成感染,甚至引发破伤风、败血症等严重病症[2-3],故加强新生儿脐部护理至关重要。本次抽取120例新生儿展开研究,旨在比较脐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的干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120例具有完整资料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所用脐部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胎龄38~42周,平均(39.8±1.9)周,体质量2.6~4.2kg,平均(3.2±0.8)kg;试验组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胎龄37~42周,平均(39.4±2.1)周,体质量2.7~4.1kg,平均(3.1±0.7)kg。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标准:1)足月分娩;2)新生儿Apgar评分[4]超过8分;3)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2)存在重症肺炎、重症病理性黄疸等疾病;3)有宫内感染征象;4)出生时体质量过低;5)家属不愿意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脐部护理,即新生儿出生后立刻用5%聚维酮碘溶液对脐部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用双道气门芯于脐部根上0.1cm处行结扎处理,再往上0.5cm处将脐带剪断,残血挤净后,依次涂抹2%碘酊、75%酒精,加压包扎脐带断端。新生儿洗浴后,用5%碘伏对其脐部常规消毒,每日消毒2次。试验组:行优质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断脐护理:常规断脐,出生24h内不仅要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应注意观察新生儿脐部情况,若出现脐带过粗脆性大,或脐带过短致脐带夹脱落而引发渗血[5],应立刻采用止血钳,若渗血量过多,需重新消毒后再次进行结扎。新生儿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脐部,48h后行二次断脐,即常规消毒后上提牵引线,松开气门芯,使脐带与腹壁呈30°角,沿顺时针方向剪掉脐带残端,常规消毒,在肚脐上贴上脐贴,24h后去除脐贴,消毒,清理血痂,充分显露脐部。2)脐带脱落前护理:脐带结扎间断后会逐渐变硬变黑,一般于新生儿出生3~7天内脱落[6]。在脐带脱落前,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脐部时刻保持干燥:为避免细菌生长,护理人员需每天消毒包扎脐部,在为新生儿洗澡时,应采用防水贴保护,洗完澡后及时用无菌棉签将多余水分吸收,再消毒包扎。②尽可能减少脐部刺激:脐带断端经包扎后能迅速结痂,避免细菌定植于创面,但需注意的是,换尿布时操作不当,会过度刺激脐部,导致创面出现发红、出血情况,甚至引发感染[7]。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醒家属为新生儿准备透气、舒适的纸尿裤或纯棉尿布,排尿、排便后应及时清洗局部皮肤,在为男性婴儿换尿布时,注意将向下盖住,避免新生儿尿尿时尿液上冲浸湿脐带。③保持脐部透气:良好的透气对脐带断端修复具有重要作用,部分家属认知水平有限,擅自用油类或乳液涂抹新生儿脐部,导致局部闷热,延长创面修复时间,故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家属注意观察脐部情况,若出现脐轮发红、脐窝渗液、脐部周围皮肤糜烂等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用3%双氧水将分泌物清洗干净后,用蘸有75%酒精的棉签沿顺时针方向对局部进行消毒,显露脐部,使局部保持干燥。3)脐带脱落后护理:脐带脱落后会直接显露新鲜肉芽组织[8],护理人员应定时为肉芽组织进行消毒,每日2次,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衣物、尿不湿等刺激肉芽,引发感染。因肉芽未长好,局部会渗出少量分泌物,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这是正常现象,肉芽结痂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并及时用无菌棉签清除渗液,用0.5%聚乙烯醇醚络碘消毒,直至脱落面全部长出皮肤。脐带上存在2条动脉、1条静脉,部分新生儿在脐带脱落后可见血管残端并有少量渗血,这主要是因为脐带血管内部未完全愈合,注意用酒精消毒,加压包扎,若出血量过多,常规按压无效,则行血管缝扎术。4)出院指导:新生儿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告知家属具体注意事宜,特别是部分脐带尚未脱落的新生儿,护理人员应做好宣教工作,指导家属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技巧,提醒家属在为宝宝护理脐带前,注意洗干净双手,告知其如何正确为脐部消毒,保持新生儿脐部干燥,强调已污染的棉签禁止二次使用,以免造成创面感染。若2周后新生儿脐带仍未脱落,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结扎末端完全变硬,且未出现红肿、破溃、渗液等情况出现,无需特殊处理,仍保持原来护理操作,若出现感染征象,应立刻入院就医。

1.3观察指标

1)不良事件观察:统计两组脐窝潮湿、脐部红肿、脐部渗血、脐轮损伤等发生病例。2)家属满意程度观察:翻阅资料,自制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包括环境卫生、礼仪态度、业务技能、操作及时性、风险控制,共25个条目,各指标评分0~20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家属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正态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家属满意度为正态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x-±s),检验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结果

2.1两组不良事件控制情况观察

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0.00%,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1.67%,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家属满意程度评估情况观察

对照组家属满意程度评价量表单项指标评分及总评分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脐部是细菌侵入的重要地方,新生儿出生后会剪断脐带,为细菌在脐部繁殖、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若护理不当,局部会出现化脓情况,据调查,约有30.2%新生儿会发生脐部感染[9]。加之,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细菌侵袭脐部后会经血管断口进一步渗透至血液中,进而引发败血症、脓毒血症,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10]。优质护理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内涵,通过强化基础护理、落实责任制度,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使患者保持身心舒适,提升社会满意度[11]。我院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结合以往护理经验,制定了详细的脐部护理计划。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家属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1)二次剪脐能缩短脐带干燥时间,促进脐带脱落,降低脐部感染风险[12];2)脐带脱落前以脐带残余部分消毒为主,严格遵循干燥、透气、少刺激三项原则,能有效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3)脐带完全脱落并不表示万事大吉,若此期间掉以轻心,极容易导致脐窝渗液、渗血,故仍需加强管理,注意观察,切实保证宝宝健康;4)许多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了解不多,加强院前宣教,能提高家属认知水平,确保其能正确、有效护理新生儿脐部;5)脐部优质护理不仅能使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且能提高新生儿舒适度,减轻家属焦虑、恐慌情绪,使其以轻松、愉悦的心态照料宝宝,故满意度评分会增加。综上,做好新生儿脐部优质护理服务对减少风险事件、改善家属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靖云.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5,30(43):209-210.

[2]张国荣.探究优质护理应用到新生儿的脐部护理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350.

[3]杨敏.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48-149.

[4]罗正琼.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5,5(9):203-204.

[5]吴琪.新生儿脐部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6,29(3):212.

[6]钟玉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4):180-181.

[7]端木艳艳,刘彦彦,洪黎,等.优质服务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40(4):297-298.

[8]钟伟红.优质护理应用到新生儿的脐部护理的价值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3):129-130.

[9]孙爱华.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0):2852-2853.

[10]林晓芬.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J].饮食保健,2016,3(2):101.

篇7

[关键词] 延迟断脐法;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渗血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a)-0175-03

Impact of delayed umbilical method for neonatal umbilical infection, umbilical cord stump off time and the oozing of blood

YE Gui-yan

Delivery Room,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unde District in Foshan,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elayed omphalotomy method of neonatal umbilical infection, umbilical cord stump off time and the oozing of blood. Methods 226 cases of newborn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11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elayed umbilical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umbilical method, neonatal umbilical cord stump wound dry,umbilical cord stump off time and complications of umbilical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neonatal stump wound good drying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 umbilical cord stump off time was (6.45+1.67) d,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89.4%,(10.13±2.66) 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Delayed umbilical method;Umbilical infection;Umbilical cord stump off;Oozing of blood

新生儿娩出后需进行断脐,在脐带残端脱落前,脐带断面为开放性创面,是病原源细菌入侵的特殊门户,新生儿抵抗力较差,若处理不当,易发生出血及脐部感染,且新生儿脐部与血管相通,脐部感染时,病原微生物通过脐带进入血管,严重者产生败血症及脐炎,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新生儿出生时脐带的处理方法是围生期的重要操作程序,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而大多数医院在新生儿出生时采取立即剪断脐带的方法,并用纱布覆盖脐带残端,这种断脐法脐带残端脱落较慢,往往在出院时尚未脱落,新生儿母亲及家属在家庭护理时较为困难,处理不当极易出现感染[2]。本文采用延迟断脐法处理新生儿脐带,加快了脐带残端脱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出生的新生儿226例,均为单胎头位,脐轮直径≤2 cm,无宫内感染,排除有吸入性肺炎、先天性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3例,男54例,女59例,产妇年龄23~37岁,平均(27.9±3.6)岁;新生儿出生时孕龄37~42周,平均(38.7±2.4)周;出生体重2530~4280 g,平均(3257.6±128.5)g;出生5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9.46±0.41)分;分娩方式:阴道分娩73例,剖宫产40例。对照组113例,男62例,女51例;产妇年龄24~38岁,平均(28.7±3.3)岁;新生儿出生时孕龄36~41周,平均(38.4±2.7)周;出生体重2510~4260 g,平均(3196.3±146.2)g;出生5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9.53±0.35)分;分娩方式:阴道分娩68例,剖宫产45例。两组在产妇年龄、新生儿孕龄、体重、Apgar评分及分娩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延迟断脐法,娩出后,清理胎儿呼吸道,将胎儿放置在产妇两腿之间,平行于胎盘,并给予保暖,待脐带搏动停止后即出生后2~3 min,用两把止血钳夹闭脐带,两钳相距2~3 cm,使用无菌脐剪从两止血钳之间剪断脐带[3]。用酒精消毒脐带、脐窝及周围皮肤,在距脐轮0.5~1 cm处夹上套好双气门芯的弯血管钳,距血管钳0.7 cm处剪断脐带,擦净脐血和黏液,消毒脐带残端,将双气门芯套扎在距脐轮0.5~1 cm处,松开血管钳,再次消毒脐带断面及周围[4]。断脐暴露于空气中,给新生儿穿着宽松的衣服,沐浴后或出现尿粪污染时用酒精消毒脐带断面及周围皮肤,保持脐带及周围干燥[5]。对照组采用常规断脐法,胎儿娩出10 s内立即断脐,其他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方法

统计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感染、脐部渗血、脐周发红发生情况。判定方法:①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2 d后创面干燥、无出血,且无炎性分泌物为良好,2 d后创面有渗血、渗液、异味为差;②脐部残端脱落:1~7 d脱落为正常,反之不正常;③脐部感染:脐部及周围红肿,残端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且有臭味,细菌培养有致病菌;④脐部渗血:有活动性出血或渗血;⑤脐周发红:脐部及周围皮肤呈现红色、发硬,深及皮下[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及残端脱落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残端创面干燥良好率、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分别为100.0%、(6.45±1.67)d,对照组分别为89.4%、(10.13±2.6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及残端脱落时间的比较

2.2两组新生儿脐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感染、脐部出血、脐周发红发生率分别为3.5%、1.8%、2.7%,对照组分别为21.2%、15.9%、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新生儿脐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脐带为浊白色,直径≤2 cm,包含2条动脉和1条静脉,血管周围包裹着含水量丰富的华通氏胶质[7-8]。脐带剪断后,脐血管因自身的收缩及重力作用,大量脐带水分逸出,脐带残端迅速干瘪收缩,与腹壁表皮相连处出现裂口,进而脱落形成脐[9]。分娩后立即结扎、切断脐带是产科常规操作,但近年来,相关学者发现,立即断脐对新生儿存在危害,过早结扎脐带导致过多血液积存在胎盘,残留脐带中也残存少量血液,导致胎盘剥离困难,威胁产妇安全[10]。另一方面,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常伴有少量渗血和炎性分泌物产生,脐带残端使用无菌纱布覆盖,残端干燥慢,愈合时间长,且易发生脐部感染[11]。

研究发现,新生儿未建立呼吸循环之前,保留母体血液供应,可减少胎儿窒息,并使胎儿获得足够的血供,增加铁储备,有效预防贫血[12]。延迟断脐法可使新生儿多接受60 ml以上的血液,提高血红蛋白浓度[13]。延迟断脐法选择在脐带停止波动后断脐,此时脐带静脉内血液较少,断脐后不易发生渗血,加快脐带干瘪收缩,完成“生理性结扎”,且脐带断面基本没有血液及渗液,脐部感染发生风险小[14]。国际倡导断脐后采用暴露护理,有利于脐带水分逸出和蒸发,有利于保持脐部干爽,降低脐部感染发生率,残端创面干燥较好,促进脐带残端结痂、脱落[15]。

本文中采用延迟断脐法的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创面干燥良好率为100.0%,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断脐的对照组,且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感染、脐部出血、周发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由此可见,延迟断脐法可缩短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减少脐部感染和渗血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柳红,黄雪霞,许雪洁.新生儿脐带暴露法对脐部感染和脐带残端脱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1):1419-1420.

[2] 苏丽东,唐鸿玉,陈业芳,等.新生儿脐带残端两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1):3031-3032.

[3] 邱立志.延迟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00-101.

[4] 吕丽,王清凤,王星,等.新生儿脐带改良式结扎方法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3):454-455.

[5] 黄建辉,袁秋影.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J].护理学报,2014,21(9):42-44.

[6] 梁文波,沈美云,曹美红,等.3种不同处理脐圈方法对新生儿脐痂脱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29):3277-3278.

[7] 吴烈华,温小玲,林可珊,等.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愈合效果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2):1814-1815.

[8] 李英华,付义霞,杨启冰,等.延迟断脐法在新生儿脐部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31-32.

[9] 孙桂君,赵磊,沈爱红.延迟断脐结合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2):53-54.

[10] 孙敏.新生儿两种断脐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1):60-61.

[11] 王戌萍,陈永华,陈桂花,等.晚断脐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4):621.

[12] 董健园.新生儿断脐的改良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2):3243.

[13] 华少萍,,张宏玉,周红,等.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2):1572-1575.

[14] 路静,任胜巧,张静茹,等.晚断脐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3,6(7):151.

篇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01-02

新生儿脐断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 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 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 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 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将危及生命[2], 死亡率达18.06%[3]。为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 降低新生儿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 国内护理同仁在脐部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护理技术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主要因素

1.1 产前因素在子宫内已感染, 脐带水肿、糜烂,出生后未做预防感染治疗措施。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低下, 易受细菌感染发生脐炎[4]。

1.2 产时因素产时并发胎膜早破及产程延长, 均有利于细菌上行污染羊水而致脐带污染; 分娩过程消毒不严、断脐器污染、脐残端接触消毒不彻底的手或敷料, 是致脐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脐带结扎位置太高(结扎部位距脐根部0.5~1.0 cm) , 不能直接结扎脐根处血管, 使结扎处与脐根之间较长的脐带仍有血液供应, 故坏死晚。脐带长时间游离, 使脐窝潮湿分泌物增多, 引起细菌繁殖。如果脐带粗大, 结扎位置过高, 接扎下方容易出现血肿, 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3 产后因素产后脐部护理不当是造成脐部感染的直接原因。新生儿父母对脐部护理知识缺乏, 或对脐部卫生保健认识不够, 不及时更换尿布或更换不合要求, 脐部皮肤常被尿液、粪便污染, 延缓了脐部创面的愈合; 而粪便污染又增加了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机会。新生儿沐浴时, 脐残端浸泡在非无菌水中, 沐浴后仅对脐部表面做了消毒处理, 忽视了脐窝底部的消毒, 引起脐窝分泌物增多, 脐周红肿感染; 另外, 带菌的护理者及照顾者, 对新生儿传播细菌也是致脐部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1.4 环境、卫生因素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它的定植率在新生儿为50%~69%, 也有达89%的; 定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自于新生儿周围环境, 包括空气、日用品、医护人员、产妇等。如果分娩室、新生儿室、母婴同室没有彻底执行清洁、消毒、监测制度, 医护人员接触新生儿前后没有严格洗手, 就会增加新生儿医院感染机会。另有研究提示: 在妇幼保健网络健全的城市中心地区, 新生儿脐部感染率相对较低, 且主要来自于医院获得性感染; 而在经济状况较落后的农村、郊区,新生儿脐部感染率较高。

1.5 其他原因当脐部有畸形时, 由于脐部经常有分泌物, 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分泌物侵蚀皮肤, 破坏其屏障功能, 易使细菌侵入扩散, 并发感染。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 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够成熟。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 损伤后易发生感染; 新生儿抗细菌定植能力差; 免疫球蛋白IgA 和IgM不能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 使其易感染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 新生儿脐部感染预防技术的研究进展

2.1 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护理管理定期对分娩室、新生儿室、母婴同室、NICU 内空气、物表、工作人员口、鼻、手、无菌物、消毒液等进行清洁、消毒和卫生学监测; 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强化无菌观念, 严把消毒隔离关。

2.2 新生儿脐带结扎技术的改进

2.2.1 脐带结扎位置脐带及早干枯脱落是防止脐部感染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脐带结扎的位置过高可影响脐带的早期脱落。

2.2.2 脐带结扎方法传统的断脐方法有线扎法、气门芯套扎法、钳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所需时间较长, 容易伤及新生儿, 同时增加污染环节。

2.3 脐部护理操作技术的改进

2.3.1 脐部护理消毒液的选择(1)济安舒能是一种长效抗菌膜。(2)3%过氧化氢为强氧化剂, 具有消毒、除腐、除臭及清洁作用,。(3) 2%碘伏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剂, 有较强的收敛作用。

2.3.2 脐残端的保护(1) 药物保护: 将具有止血、消炎、抗菌、生物相容性、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的甲壳质医用无纺布制成的新生儿脐带包直接对准脐残端, 松紧适度地绕腹部1 周固定。(2)用具保护: 在日常护理中, 采用一次性手套遮盖护脐法卧式洗澡, 避免脐部感染, 降低感染率。

2.3.3 二次剪脐 二次剪脐是指新生儿出生断脐后若干时候对脐残端进行再次修剪。

2.3.3.1 二次剪脐的时机剪脐最合适时机应以脐带干燥为准, 而不能单纯以时间为准。

2.3.3.2 二次剪脐的方法暴露脐部, 局部消毒。

2.3.3.3 二次剪脐后残端处理用5%碘酒擦脐带断端, 然后用无菌明胶海棉三折压迫局部, 再盖上无菌纱布, 用新生儿护脐带包扎。

2.3.3.4 二次剪脐时注意事项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外, 剪脐前还要观察脐部及周围组织有无异常。

2.3.4 加强宣教加强宣教, 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防止和减少胎儿宫内感染。鼓励提倡新法接生。

3 展望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存在着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 其危害严重。综上所述, 选择适当的方式断脐,认真做好脐部护理, 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教, 可以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金艳,祝建军,杜玉梅.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析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 10) : 1299- 1301.

[2]杨秀菊,谢景玫,苏春勤.新生儿脐部消毒前后的细菌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 4) : 392.

篇9

关键词:护理方法;新生脐炎;应用效果

新生儿脐炎是指由于断脐时或者出生后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脐部炎症,由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较多。病情较轻患儿体温及食欲正常,重症患儿则伴随有发热、食欲不振症状[1]。因此,在治疗新生儿脐炎的同时,还需要相应护理,进而提高治愈率。为了不同护理方法在新生脐炎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新生脐炎患儿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以来收治的63例新生脐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新生脐炎。临床表现:脐轮与脐周皮肤有红肿,且有浆液浓性分泌物。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3-11)天,平均年龄在(5.52±4.52)岁,20例轻度患儿,11例重度患儿。观察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3例,年龄(2-10)天,平均年龄在(6.52±3.12)岁,23例轻度患儿,9例重度患儿。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各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1)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普及肺结核疾病的相关知识,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及药物使用方法,并告知患儿家属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鼓励患儿家属多提出问题,并耐心解答患儿家属所提出的问题。可制作宣传手册,提高家属对脐炎疾病知识掌握度[2]。(2)心理护理:由于新生儿脐炎发作,加上新生儿年龄小,家属极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鉴于此种情况,护理管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3]。引导家属将心中所焦虑或抑郁的事情说出来,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培养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引导患儿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

对照组给予捆扎脐带布护理法,药物治疗:若为轻度患儿采用2%的碘酒联合75%的酒精给予清洗,并选用无菌纱布覆盖患儿脐部,用脐带布将其包扎。注意脐带布的包扎不宜过紧,过紧会影响患儿呼吸;也不宜太松,过松脐带布极易滑落。每日护理2次。若为重度患儿,则给予3%的双氧水给予清洗,然后采用生理盐水清洗,每日护理2次。

观察组患儿给予不捆扎脐带布护理法,药物治疗:若为轻度患儿采用0.15利福平胶囊加入到20ml的生理盐水中,混合制成溶液,并取无菌纱条,将其浸泡,湿敷于患儿脐带处,每日换药2次,在换药前采用75%的酒精做消毒处理;待脐带分泌物消失后,则采用利福平药粉进行干敷。若为重症患儿,则采用3%的双氧水、生理盐水对脐带局部给予清洗,待敷药后不捆扎脐带布。均连续护理7天。两组患儿中若满10天者,且脐带残端未脱落者,则应修剪脐带残端。

1.3评定标准 将护理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无效,其中治愈:患儿脐带处分泌物完全消失,且红肿完全消退;显效:患儿脐带处分泌物有所减少,且红肿得到明显消退;无效:患儿脐带处分泌物未消失,且红肿未消退,甚至加重。总有效=(治愈+显效)×%。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均采用百分比表示,用方卡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给予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87%,经统计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54,P=0.012<0.0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观察组

X2

P

31

32

-

-

18(58.06)

23(71.88)

-

-

8(25.81)

7(21.88)

-

-

5(16.13)

2(6.25)

-

-

26(83.87)

30(93.75)

6.254

0.012

3、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尤其在实施断脐后,脐带残端会出现开放性切口。由于原有脐带内有较丰富的血运,在停止血运供应之后,脐带将逐渐变干且硬化,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将自然脱落。而在脐带脱落过程中,由于伴随有脐带分泌物,容易滋生病源微生物,如:厌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据相关数据的不完全统计[4],新生儿在出生第4天,正常的新生儿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还有表皮葡萄球菌。若在脐带护理过程中护理不当,极易使细菌侵入,并大量繁殖,进而引起脐带炎症。临床治疗脐带炎症主要是采用局部用药,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利福平抗菌治疗,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G+。同时还应做好相应护理。由于脐带布包扎极易被尿液所浸湿,且若不及时更换脐带布,容易增加分泌物,并加重局部感染。因此,不捆绑脐带步,可减少新生儿腹部的束缚,在护理过程中也较方便,减少分泌物量等。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脐炎新生儿采用利福平敷脐不捆扎脐带布护理法的疗效确切,易于患儿家属接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芝兰,郭庆玲.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09-110.

[2]张国英.不同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价值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14):3088-3089.

[3]宋红辉.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中的作用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170-170.

篇10

【关键词】新生儿;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82-02

新生儿初离母体,往往生理机能和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于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1 2]。一旦受到感染或患病后,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升高。有效的新生儿常规护理对于提高新生儿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策略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生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胎龄

1.2 方法

(1)新生儿脐带护理: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在脐带未脱落前的沐浴注意保护,防水污染残端。(2)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3)新生儿腹泻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粪便颜色和星状情况。(4)新生儿发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5)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因摩擦而造成感染,不应经常揩洗口腔,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6)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

2 结果

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

3 讨论

新生儿各种调节中枢和各种脏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耐受能力较差,机体免疫力低下,并且产妇经验不足,新生儿常会出现各种护理问题[5]。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简短后直径约有1cm,对于新生儿是较大的创伤,同时也是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途径,常可能引起新生儿破伤风、败血症等疾病。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通过3%碘伏消毒,换上无菌纱布,在12-24小时去除,如果包扎时间过长,纱布很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造成污染,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保持干燥,密切观察脐带有无出血、脐部清洁情况。新生儿出生后3-6d常会出现生理黄疸期,新生儿黄疸常会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进而累及胎儿。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新生儿腹泻护理,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出粪便,颜色呈现深绿色,呈现黏糊状。一般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呈现黄色或金黄色,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多是淡黄色、土黄色,糊状偏干,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大便略为黑褐色、糊状。新生儿发热,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和散热容易失去平衡、体温易波动,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一般发热的原因主要有:(1)非感染性发热:室温超过30℃时,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可能是由于新生儿包裹过厚引起的,此时的体温可能达到38℃-40℃。人工喂养新生儿可能因牛奶过于稠密,水分总量较少,导致高蛋白脱水热,体温可能可能达到39℃-40℃。(2)感染性发热: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引起高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同时密切的观察新生儿临床发热症状,如是否有呼吸、急促、喘憋、腹泻、尿色变黄、全身有疹子、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发热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保暖、睡眠等,护理人员每次进行护理洗手消毒,从而防止手上的细菌感染患儿。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因摩擦而造成感染,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如果有鹅口疮患儿,遵医嘱用制霉菌素对口腔进行涂抹。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喂养时注意将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放在的上方和下方,托起成直锥形,手掌根部将新生儿颈背部托起,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养母乳时将孩子抱起来进行喂养,一侧乳汁排空可以更好的刺激乳腺分泌,喂养频率为每隔三小时喂养一次。出生两周的新生儿因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吃完奶之后可能因搬动导致溢奶,因此喂奶后应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除胃内的空气,早期吸吮练习、巩固吸吮反射,促进产妇脑垂体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从而增加子宫收缩,刺激乳腺腺泡发育,促进乳汁排出,利于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家属讲解新生儿常规护理和注意问题,耐心的讲解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腹泻、感染等症状,指导家属对产妇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支持。加强健康宣教,增加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通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新生儿常规护理效果明显,无黄疸、腹泻、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春玲,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医药,2006,46(14):85.

[2] 王雪丽,于宏,张英伟,小儿常见病的家庭疗法及用药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9):168-169.

[3] 杨杰,杨彬,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项及策略[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22.

[4] 燕爱关,谷翠珍,新生儿常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48-1649.

[5] 徐小红,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2010,7(1):187.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新生儿临床资料,通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结果: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结论:新生儿常规护理效果明显,无黄疸、腹泻、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82-02

新生儿初离母体,往往生理机能和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于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1 2]。一旦受到感染或患病后,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升高。有效的新生儿常规护理对于提高新生儿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策略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生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胎龄

1.2 方法

(1)新生儿脐带护理: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在脐带未脱落前的沐浴注意保护,防水污染残端。(2)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3)新生儿腹泻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粪便颜色和星状情况。(4)新生儿发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5)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因摩擦而造成感染,不应经常揩洗口腔,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6)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

2 结果

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

3 讨论

新生儿各种调节中枢和各种脏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耐受能力较差,机体免疫力低下,并且产妇经验不足,新生儿常会出现各种护理问题[5]。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简短后直径约有1cm,对于新生儿是较大的创伤,同时也是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途径,常可能引起新生儿破伤风、败血症等疾病。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通过3%碘伏消毒,换上无菌纱布,在12-24小时去除,如果包扎时间过长,纱布很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造成污染,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保持干燥,密切观察脐带有无出血、脐部清洁情况。新生儿出生后3-6d常会出现生理黄疸期,新生儿黄疸常会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进而累及胎儿。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新生儿腹泻护理,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出粪便,颜色呈现深绿色,呈现黏糊状。一般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呈现黄色或金黄色,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多是淡黄色、土黄色,糊状偏干,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大便略为黑褐色、糊状。新生儿发热,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和散热容易失去平衡、体温易波动,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一般发热的原因主要有:(1)非感染性发热:室温超过30℃时,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可能是由于新生儿包裹过厚引起的,此时的体温可能达到38℃-40℃。人工喂养新生儿可能因牛奶过于稠密,水分总量较少,导致高蛋白脱水热,体温可能可能达到39℃-40℃。(2)感染性发热: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引起高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同时密切的观察新生儿临床发热症状,如是否有呼吸、急促、喘憋、腹泻、尿色变黄、全身有疹子、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发热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保暖、睡眠等,护理人员每次进行护理洗手消毒,从而防止手上的细菌感染患儿。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因摩擦而造成感染,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如果有鹅口疮患儿,遵医嘱用制霉菌素对口腔进行涂抹。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喂养时注意将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放在的上方和下方,托起成直锥形,手掌根部将新生儿颈背部托起,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养母乳时将孩子抱起来进行喂养,一侧乳汁排空可以更好的刺激乳腺分泌,喂养频率为每隔三小时喂养一次。出生两周的新生儿因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吃完奶之后可能因搬动导致溢奶,因此喂奶后应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除胃内的空气,早期吸吮练习、巩固吸吮反射,促进产妇脑垂体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从而增加子宫收缩,刺激乳腺腺泡发育,促进乳汁排出,利于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家属讲解新生儿常规护理和注意问题,耐心的讲解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腹泻、感染等症状,指导家属对产妇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支持。加强健康宣教,增加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通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新生儿常规护理效果明显,无黄疸、腹泻、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春玲,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医药,2006,46(14):85.

[2] 王雪丽,于宏,张英伟,小儿常见病的家庭疗法及用药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9):168-169.

[3] 杨杰,杨彬,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项及策略[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22.

[4] 燕爱关,谷翠珍,新生儿常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48-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