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采购计划范文

时间:2024-02-02 17:5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品采购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品采购计划

篇1

旨在搭建行业最高规格的零售榜样高峰论坛,我们缜密策划、致力创新,诚意邀请了四川金甲虫化妆品连锁机构、南京百分女人化妆品连锁机构、上海歌诗玛化妆品连锁机构、辽宁丽都化妆品连锁机构、广西千千色化妆品连锁机构、山东千美化妆品连锁机构、福建跳蚤屋化妆品连锁机构、黑龙江中意化妆品连锁机构等众多国内知名连锁企业掌门人,作为对话嘉宾出席了各地的零售榜样高峰论坛系列活动。

通过各地区零售榜样高峰论坛系列活动的举行,笔者发现,作为目前中国化妆品行业第三通路的化妆品专营店渠道,无论在品类管理、店铺推广、团队管理以及店务管理等诸多业务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如何合理进行商品结构管理和会员价值开发,有效改善和提升店铺的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了化妆品店困局突破的关键所在。但是,围绕拉动客流量,提升进店率水平的基础性作业管理工作,笔者则还需要再进一步做简要的系统补充论述,具体观点如下:

好商品与坏商品

什么是好商品,什么是坏商品,这是零售业的首要问题。国内零售企业在总结经营状况时,总是说要找到好商品,剔除坏商品,经营状况不好,罪魁祸首是找不到好商品。笔者曾经问过很多化妆品连锁店的管理人员,什么是好商品,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好商品就是销售好的商品。

仅仅销售好,就是好商品,可以看出我们化妆品连锁店对于现代零售的理解,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假如一种手霜销售量很好,按照一般采购人员的理解,应该是好商品,但是这个商品的毛利率很低,门店卖一瓶只赚2毛钱,每天卖100箱,商店也只赚480元,获利不高,它是好商品么?

一种韩国进口品牌护肤品毛利率很好,达到了50%,卖一瓶可以赚到180元,应该是好商品了吧?可是这个商品的周转速度很慢,每个月才卖一两瓶,并且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店铺获利也很慢,它是好商品么?

假如一种面膜产品周转率很高,三天周转一次,应该是好商品了吧?但是这个品牌面膜占货架排面、库房面积很大,是其他商品的好几倍,管理费用比其他商品高,它是好商品么?

上面这些商品似乎都不是好商品,那么什么是好商品?

看来评估商品“好坏”的标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了全面评估商品在卖场中的作用,零售业目前采用了商品重要度PSI(Product Significance Index)这一指标。一般来说,商品重要度PSI指标可以由商品的多种表现进行多方面评估。

比如,进入秋季后,化妆品店铺内的润唇膏销量激增,润唇膏的主要作用是走销量,以高周转率、大销售量带动人气,因此商品销售量、商品周转率、人气度是主要考核指标,而毛利率、毛利额不应该是主要考核指标。

某品牌的深层隔离霜在店铺内的作用是获取毛利额,因此考核该品牌的重点指标是销售额、毛利额、毛利率,而不是销售量、人气度、周转率。

比如,某品牌的洁面乳被选中作为DM促销商品,因此该葡萄酒的主要指标应该是人气度、销售量、商品周转率、商品相关度,而商品的毛利额,毛利率不能作为考核指标。

又如海飞丝400ML的洗发水,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低价形成与其他商品的关联购买,因此该洗发水的主要考核指标是商品关联度、相关商品销售量,而不是其他指标。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商品不存在好坏,而是相对而言的。上述指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营销目标和重心聚焦来进行分配,以适应不同的主题阶段任务。

所以,店铺内的商品应该都不是坏商品,好商品所起的作用非常复杂,仅仅从销售额、商品数量、毛利率几个单独指标对商品进行衡量是不够的,要根据商品在店铺内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全面评估。

商品采购管理

现阶段,国内很多化妆品店铺在品牌引进和商品采购方面工作,大都还停留在店主喜好的主观评价阶段,有大广告、有大支持、有大配赠、有大明星、有大促销、有大利润就是好商品、好品牌,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客观地讲,时下,我们化妆品店在品牌引进和商品采购方面,距离正确距规范化、标准化的商品采购流程管理还相去甚远。

站在专业角度,商品采购管理主要包括:商品采购的操作流程、商品采购标准、采购订单,以及采购的考核指标四个方面业务指标。然而在这其中,当属商品采购的操作流程和采购的考核指标两项工作最为重要。

在商品采购的操作流程领域,主要工作步骤包括:1、确定渠道;2、考核商品;3、谈判价格;4、确定折扣;5、售后承诺;6、让利顾客;7、广告赞助;8、签订合同。

在采购的考核指标方面,主要作业标准包括:1、销售额;2、毛利率;3、非主营业务收入贡献;4、库存商品周转天数;5、商品的有效销售;6、新商品的引进情况。

为了优质、低价、高效地完成品牌引进和商品采购任务,并保证营销利润的最终实现,不仅需要一个论证充分、切实可行的采购决策,更为需要的是,还要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商品采购管理流程。

着眼长远、放眼未来,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完善的商品采购管理机制,将会强化店铺的系统免疫力,有效提升店铺的综合竞争力指数。

商品陈列管理

时下,放眼国内各地区的化妆品店,大到店铺气氛营造,小到商品陈列管理,其具体表现大都乏善可陈、难有建树。

众所周知,店铺的选址策略决定店铺的客流量,店铺的气氛营造和商品陈列管理则决定店铺的整店聚客能力和有效进店率。现阶段,在国内的县级市场上,绝大多数化妆品店经营者则面对着每天不到200人的进店人数,以及日均35—40笔的客单数水平,而燋头烂额、彷徨无措。

面对人气不济,日销水平低下的市场现状,很多化妆品店经营者都将这归结于货品结构的问题,很少有人会同店铺气氛营造的缺陷和销售陈列管理的短板相联系在一起!

商品陈列管理作为商品管理三大重心工作之一,伴随着零售业态的高度成熟和同业竞争水平的加剧,其作用力正在不断凸显。

至所以,现阶段国内化妆品店铺内的商品陈列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店铺经营者总是过分强调柜台和货架的重要性,而将商品陈列管理没有系统融入、考虑进去,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在笔者看来,无论地区差异、消费形态变化,还是零售业态饱和度的不同,化妆品店铺的商品陈列和货品布局,不是简单的商品堆砌和自然陈列,应该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作业标准和陈列规范。

篇2

关键词:运筹学;存贮模型;经济采购批量;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8)03-0074-04

在传统的存储订购模式中,订购部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不了解生产的进度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因此订购过程缺乏主动性,订购部门制定的订购计划很难适应制造需求的变化。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订购活动是以定单驱动方式进行的,制造定单的产生是在用户需求定单的驱动下产生的,然后,制造定单驱动订购定单,订购定单再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定单驱动模式,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供应链环境下的订购模式对供应和订购双方是典型的双赢,对于订购方来说,可以降低订购成本,在获得稳定且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还能取得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对于供应方来说,在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的同时,由于同订购方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能更好地了解订购方的需求,改善产品生产流程,提高运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比传统存储订购模式下更高的利润。

一般而言,采购存贮模式分为两种:其一为给定总采购经费指标前提下的各类型商品采购,其二为给定总采购数量指标前提下的各类型商品采购。前者体现了大多数时期按计划采购工作的基本特征,大多数商品是在假定已知条件下采购的,后者对应于某些商品的采购数量要求通过在若干时间内的采购而满足利润最大。本文重点研究寻求合理、科学的存贮订购模型与方法。

一、订购品种及其总量的确定模型

需要采购的商品品种众多,其订购数量和时间主要与需求量,消费的季节性及生产供货能力等相关。因此,首先需要给出商品采购品种及其总量的数学模型。

第一种商品的需求主要由在季节性消费的t时刻的需求确定,而由于未来市场周边环境,消费心理等众多因素难以准确预计,必然对该商品的需求预测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在难以准确把握主客观多方面因素情况下,可采用模糊数学预测方法对该类问题进行预测研究。

引入n个模糊自适应因子Kj∈[0,1],j=1,2,…,n,分别对应于某商品的正常需求量及正常零售点备用量,季节性消费波动量,不同分销商的订购偏好量Nij(t)等。这样,第i种商品在t时刻的需求总量Ni(t)为

篇3

第一部分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重点及新出现的采购模式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采购是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采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它不仅影响到企业正常的各项经营活动,而且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降低经营风险以及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企业采购模式(系统)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扩大市场占有,保持商品价格优势,企业对采购的要求越来越高,重点表现在:

一、随着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的应用,要求采购活动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经营方式,满足经营活动不断调整的需要,加速采购速度,因此,采购的及时性越来越重要。

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在调整引进中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因此,采购准确性的要求日益提高。

三、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对降低成本和提高销售利润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购成本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重视。

四、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要求在整个采购管理中,各个环节相互适应,防止彼此脱节,实现资源整合。

五、市场的开放使地域概念彻底破除,因此及时准确的信息成为采购的重要源泉。

纵上所述,我认为,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重点应该是:改变传统采购方式;树立采购管理观念;进一步创新采购模式。

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思想、方式和技术要求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一些比较有影响的专业公司采用了以下一些采购模式:

一、统合采购模式

在传统销售模式下,采购、库存、配送、销售等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缺乏有效的配合,难以形成总体最佳的效果。现代企业认识到上述问题,强调采购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推行零库存管理,实施集中采购、区域提货等方法,同时将采购与企划、财务、库存、销售等活动紧密连接起来,使得品质、价格、成本、时间、地点等都具有优势。

二、国际采购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迅猛,采购的国际化方兴未艾。仅以中国市场为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销售额所占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越来越大,相反在中国采购销往本土的商品销售额远远大于在中国的销售额。一些大型集团不仅在世界各地直接投资办企业,开展国际销售,而且建立全球最佳采购和供应体系,实行国际采购。比如,世界零售业的巨头把供应枢纽——全球采购中心迁到中国内地。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采购中心。这样就为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和企业的本土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三、信息采购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采购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十分显著。传统的人力作业的采购方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运营的需要,它不仅效率低、用工多、成本高、差错多,而且缺乏优势,不能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地区分散、集中调配和适时、适量采购的要求。

四、定制采购模式

现代商业解决了传统商业厂家生产什么,自己就采购什么、销售什么,实现了市场有什么需求就销售什么的转变,采取定单生产、定量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商业企业市场的被动状况,减少了对厂家供货的依赖。目前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建立起以销售为导向的定制采购模式,即根据顾客的需求向供应商提出采购清单,发展大规模商业定制(贴牌生产)。定制采购的商品以商业品牌为主,这些商品从企划、设计等环节就有零售商参与,以零售商的品牌销售。比如,华联、联华、农工商等目前都有定制采购商品。

五、共同采购模式

共同采购模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采购方式,是指几家零售商联合向批发商或厂家采购相同的商品。近年来,共同采购开始渗透到其它领域,比如,在家庭装潢材料采购上,顾客为了压低材料价格、确保材料质量,他们联合起来向供应商集中采购,这种模式受到不少家庭的青睐。共同采购比单一采购有很多优点,由于增加了采购量,增强了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商品竞争能力;由于实行有计划的发货和配送,设施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既减少了库存也降低了物流成本;由于采购量大,供应商愿意为顾客独立开发产品等。

以上几种新的采购模式,说明采购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结合日益紧密,采购管理的战略化方向日益明朗。

现代采购模式有六大优势:一是可以扩大供应商比价范围,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实现采购过程的公开化,有利于进一步公开采购过程,实现适时监控,使采购更透明、更规范。三是实现采购业务操作程序化。四是促进采购管理定量化、科学化。五是实现生产企业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六是实现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更加认识到采购活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贡献,企业战略与采购管理的结合日益紧密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专业公司必须根据其专业特点的不同,采用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采购操作系统。

第二部分公司所属专业公司(五金、医药)采购系统的

现状及难点

公司所属专业公司是从原来的传统商业模式转变而来,它的前身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而设立的一些零售网点。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的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商业企业也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原来经营的都是些经营范围较为广泛的零售门店和个别规模较小的三级批发部,因此,采购这门学问或行为不象销售一样受到广泛的注意和研究。在采购的环节中,我们只重视“勤进快销”的原则,甚至在商品短缺时期,商品也是有计划地分配给零售企业的。

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采购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显示出来,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放到企业的经营战略高度来重视。

近几年来公司针对自身的状况,加快了改革的进程,紧紧围绕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公司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集约经营实现降本增效,通过连锁经营彰显经营特色。公司在改革过程中,努力打造销售型企业,从改变思想观念、改造组织架构、再造业务流程、创新营销体系着手,促进传统批发零售业态向销售型企业转变。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一个传统企业要解决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企业的前进步伐要比其他企业来得沉重,因此,所花的力气也就更大。

我们现在已经清楚地看到,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企业已经暴露出了以下种种采购问题。

一、采购过程过多依赖手工作业。采购行为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程序,消耗了很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由于反应速度慢,很难及时掌握瞬息变化的产品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市场行情,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互相封锁,是典型的非信息对称博弈过程,采购成了一种盲目行为。

二、同供应商的关系没有客观地衡量标准。面对多变的市场,企业尽管很注重发展战略伙伴联盟,但有些采购人员仍与供应商之间摩擦不断,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关系,而且竞争多于合作,企业缺乏发展新的合格供应商的渠道,即使找到新的合格供应商,实现供应商转换的成本也比较高。

三、采购方式单一。传统采购难以实现根据不同的商品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因此,企业难以利用适当的采购策略来获得更多的价格折扣,降低采购商品的价格。

四、采购流程与开销不合理。采购流程层层审批,过于繁琐,采购信息不共享,经常存在独立采购和未经批准的采购现象,采购过程不透明,人为因素难以排除,从而导致采购效率低下。

五、企业的采购数据难以汇总分析。由于采购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难以进行前瞻性采购,而且不利于预测和控制采购中突发问题,不利于安全库存的控制。另外,采购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工作,无法在战略高度上担任起所负责项目的损益分析、评估和决策,从而难以优化采购模型,使采购管理工作上一个台阶。

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企业通过部门分工实现各部门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因此,传统的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着明显的界限,相互独立。但从企业完整的经营活动看,各部门都是业务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分离导致业务流程的断裂,容易发生部门之间的冲突,这是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不合理的基本表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目前公司所属专业公司(五金公司、医药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两个专业公司共性难点:供应商、商品分类管理问题以及采购控制问题;采购人员的素质问题。

各自难点:医药公司——采购流程的完善(再造);

五金公司——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第三部分公司所属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突破点及解决对策

从传统的采购模式和我们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难点分析中我们发现:要完善公司两大专业公司采购系统,首先要从其存在的难点上寻找突破口。

一、建立和完善供应商分类、商品分类管理系统以及采购的控制流程

1、供应商分类管理

将企业现有的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入库单有关信息进行组合,并记录供应商的信用等级、质量等级、交货周期、历史交易价格,使企业能够比较简单有效地进行采购过程的监管。将供应商分为A、B、C三个管理等级,实行不同方式的管理。此外,还可随时查询供应商在某时段内的供货情况,包括商品质量、实际交易价格、日期以及平均价格等信息,通过图表及数据列表做出比较,使查询更直观明朗、操作简单。

2、商品分类管理

将采购的商品实行ABC分类管理方法,按商品的采购量、销售额以及库存等要素分为A类商品(重要)、B类商品(次要)、C类商品(一般)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控制。

3、采购控制

采购环节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因此要建立采购控制流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物与信息同步入库。包括:入库作业处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及信息流程等。

(2)财务、审计双管齐下。包括:建立控制共建点、实行职务分离等。

(3)法律法规约束。包括:权法、合同法、保密法以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等。

(4)杜绝采购回扣。包括:在采购前、采购过程中和采购完成后都要有监督,做到行政监察、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

二、切实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采购人员的选用,过去一直比较重视的是“防止作弊,杜绝收授回扣”的观念,因此“忠厚老实”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随着采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知,采购的复杂性也随之日益凸现。它不再是拿钱买东面那么简单的事情,而变成了一门专业,采购工作不再是那些只具备忠厚老实品质的人就能够胜任的。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与工作复杂性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专业化的工作和能力培训达到甚至超过与企业和市场要求相适应的水平。因此,采购人员的选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现代企业来讲,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思想素养方面

采购工作没有固定规则可循,加上采购行为稽查困难,使得采购工作成为“良心工作”。因此,觉悟高、品行端正是一个采购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只有较好的思想品德,处处为企业大局着想,不贪图个人私利,才是做好采购工作的前提。因此采购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志士不饮贪泉之水。采购人员所处理的“订购单”就是金钱,而采购人员本身就是财富的代表,拥有采购权的业务人员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缺乏优势的供应商所包围。只有拥有正直人格的人才能给企业带来财富,才是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

(2)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指把采购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做。大家都知道拥有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有才华的人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作出成绩。采购人员敬业精神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供应情况。良好的敬业精神可以保证企业供应的稳定,从而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利运行。

(3)承受困难的毅力。采购工作是一项重要、艰巨的工作,要与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经常会受到企业内外的“责难”,采购人员具有应付复杂情况和处理各种纠纷的能力,在工作中被误解时,能在心理上承受得住各种各样的“压力”。

(4)虚心、诚心、耐心。采购人员和供应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占据主动地位,拥有局面的控制权。但是采购人员对供应商的态度一定要保持公平互惠,尤其对一些目前还不能建立供求关系的供应商显得尤为重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过程充满了艰辛,这要求采购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有良好的涵养。只有虚心和耐心地同供应商谈判,诚心诚意地与供应商交往,才会换来对方的合作,达到我们的目的。

2、知识技能方面

知识和能力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互独立的。知识是能力的强大后盾,能力是知识的反映。作为采购人员,只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参加实践的能力才是为企业带来财富的根源。

(1)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采购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外,还应多了解和熟悉政策、法律知识;市场知识;社会心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等。

(2)采购人员应具备的技能

知识不等于能力,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办好一件事,知识起的作用只有1/4,而能力起的作用占3/4,可见能力更为重要。要干好采购工作,采购人员同样应具备相应的能力,我们把采购人员具备的能力归纳为以下几点:

a市场分析能力。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在采购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b团结协作能力。采购过程是一个与人协作的过程,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打交道,如与财务部门打交道解决采购资金、报销等问题;与仓储部门打交道,了解库存现状及变化等。另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供应商打交道,如询价、谈判等,采购人员应处理好与供应商和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c语言表达能力。采购人员是用语言文字与供应商沟通的,因此,必须做到正确、清晰地表达所欲采购的各种条件,如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如果口齿不清,只会浪费时间,导致交易失败。因此采购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d成本分析和价值分析能力。采购人员必须具有成本分析能力,会精打细算。买品质太好的商品,物虽美,但价更高,加大成本,若盲目追求“价廉”,则必须支付品质低劣的代价或伤害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因此,在采购商品时要针对企业的市场定位,目标市场等诸多因素来综合分析考虑。对于供应商的报价,要结合其提供商品的品质、功能、服务等因素综合分析,以便采购到适宜的商品。

e前景预测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在不断变化,采购人员应根据各种产销资料及供应商的态度等方面来预测将来市场上该种商品供给情况,如商品的价格、数量等。

(3)采购人员应具备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采购观念,引导采购人员按客观规律办事,提高采购工作的质量。现代采购人员应具备的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

a战略观念。即从企业大局出发,把握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使采购工作符合企业整体发展要求。

b经济观念。即在采购过程中讲究经济核算,提高购进环节的经济效益。货比三家,择优而购,精打细算,节省开支。

c市场观念。把握市场发展规律,调整市场变化趋势,善于抓住每一个市场机会。

d竞争观念。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在采购过程中同样充满了竞争,既有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的竞争,又有与同行之间的竞争。竞争会给采购工作带来应力,因此要善于竞争,把竞争的压力转化为采购工作的动力。

e服务观念。采购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服务过程。一方面为供应商服务,在采购过程中着眼于长远利益,为供应商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如提供信息、协助推销、介绍新客户等;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来说,采购要为企业经营服务。

f创新观念。创新观念即出奇制胜,一方面在采购过程中要有新招数,如开发新货源或选择更好的供应商,以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在企业经营项目上独辟蹊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要提高采购人员的知识技能,就要对现有的采购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专业公司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学习采购基础知识,采购模式及优化途径、采购物流及表现形式和一系列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巧,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企业通过分析可确定“谁需要接受培训”“需要哪种培训”,使存在差距的采购人员通过培训得以提高。

三、医药公司——采购流程的完善(再造)

从医药公司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管理方式和观念已根深蒂固,要想立即改变也非易事。这主要是因为:

1、企业采购管理人员思想上抵触流程改变,企业为了强化稳定意识,不敢轻易改变现有的采购管理模式。

2、采购活动客观上比较复杂,也不是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改进采购管理模式的制约因素很多。

3、采购活动对企业流通成本、进货渠道、商品价格等有很大影响,因此改进采购模式有可能暂时要注入大量资金。

纵上所述,医药公司要发展,要走在竞争的前列,就要勇于创新,勇于改变传统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商业企业纷至沓来,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引进了采购管理的理念,从采购组织、采购流程、采购考核等方面给了我们专业公司很多启迪。

下面就如何完善医药公司采购流程探讨一些设想。

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要使采购工作高效而顺利地开展,保证商品供应不间断,企业经营业务正常运转,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采购机构。采购机构的设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精简的原则。这个“精”指人员精干;“简”是机构简化。尤其突出是解决好人员素质问题。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指责任,起约束的作用;“权”指权利,是履行职责的保证;“利”指利益,起激励作用。这需要对采购机制进行再造,确保采购组织工作的有效性。

(3)高效的原则。必须有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与层次。使其对市场信息动态掌握,落实简约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商品采购流程途径

商品采购一般包括确定采购商品种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洽谈交易条件、商品的导入以及追踪等一系列管理过程。

(1)商品采购步骤,如下图所示:

顺序

采购步骤

系统设置要求

1

选择商品(供应商分类管理)

选择的标准:商品的特色;效能;品牌;商品计划的能力;经营状况与财务内容;商标与宣传能力;商品的生产能力;进货对象;商品的组织和运输能力;情报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在流通业中的交易关系等

2

选择供应商(商品分类管理)

选择供应商有以下准则:可靠性;品牌、价格与质量;订单处理事件;独占权;提供服务;信息;道德;保证;长期关系;记录;销售增长;毛利;创新;地方广告;投资;风险等

3

评估供应商(建立供应商档案)

对供应商的报价进行审查,货比三家;注意调查商品的可比性;对供应商的各种证明资料进行审查和评估等

4

洽谈交易条件

主要有:质量;包装;价格;订购量;折扣;返利;付款方式;付款天数;交货期;送货条件;售后服务保证;退换货;促销活动;广告赞助;进货奖励;其他赞助费用等

5

签订购货合同

合同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商品的价格、包装、订单数量、售后服务保证、送货和退货、支付方式等

6

订货

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商品销售的库存准备等

7

商品的接收和处理

运送至仓库,或直接送到批发部(零售店);商品进库信息登录;标记商品的价格和存货信息;处理退货和损坏商品等

(2)供应商分类、商品分类管理。前面已讲,这里不在赘述。

(3)建立采购比价系统。通过采购比价系统可随时查看采购商品与多家供应商的对照表,通过比较价格、质量等级、信用等级、交货周期以及价格、合格率等参数,最终确认所选择的供应商是否合理。

3、健全采购绩效评估体系

采购人员所采购的商品无法为市场所接受,或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是采购的商品组合、促销方式等不当,都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利润。以下为常见的几种采购绩效评估指标:

(1)销售指标。销售指标应包含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以显示其专业公司经营管理能力。

(2)存货指标。考核存货指标能有效看出采购人员之绩效,主要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商品滞销之次数、天数与金额,商品缺货之次数、天数与金额数量等。

(3)毛利指标。进销差比例衡量采购人员为公司所创造的利润。毛利指标主要有两种,一是售价减进货成本,另一种则是实际售价减掉任何的销货折扣或销售退回。

(4)利润指标。利润指标主要是指毛利减任何因采购、销售及管理等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此一指标能看出采购的最终结果,为全公司最重要之绩效指标。

四、五金公司——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1、引进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公司近几年来相继对电脑管理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投资,建立了一套能实现多种管理形式的电脑管理系统。在运用电脑系统进行管理时,我们发现,先进的管理设备和五金公司原来遗留下来的操作习惯发生了一些冲突,如不改变原来的操作模式,企业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影响到五金公司的对外拓展进程。

五金公司要改变原来的操作模式,就是通过对电脑软件的修改(或增加功能),使得零售门市的动态库存和销售情况能在配送中心(或批发部)及时反映。采购部门通过每日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可以得出以下数据:某商品库存动态情况(销售动态情况)、某商品分布流程情况、某商品批量采购情况、某商品阶段动销情况、某商品的库存调拨情况、批量作价分析、采购次数与采购成本分析等等。通过对商品各种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从而可以顺利地降低采购成本,有针对性地对某种商品做市场营销。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对终端商品的管理,从而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2、建立采购信息平台(数据库)

五金公司在生产资料购销过程中,长期以来与许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供应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客户在采购管理上都相继采用了信息技术。与供应商的关系是采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采购和供应双方来讲,都要考虑成本和利润、长期伙伴和短期买卖关系等问题。好的供应商最终会带来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如何建立采购信息平台,是五金公司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点和突破点。

目前在现有的电脑管理系统中,只要新开发一个采购管理系统的软件就能实现这项功能。下面就采购数据解决方法的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1)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模块通过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改善了采购企业与供应商关系,使采购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由原来的交易管理转向关系管理,同时又提高了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为采购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实现供应商名录及其基本信息查询;

可实现供应商品名录及信息查询,包括实时价格、生产能力等;

可实现在线合同签订及合同分类分状态管理;

可实现供应商在线资信评估管理;

可以评估供应商的单个供应产品资信,也可以评估供应商的综合资信。

(2)产品目录管理

产品目录管理模块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建立企业产品目录与采购目录;

可建立供应目录(供应商);

可实现企业采购目录与企业产品目录关联,供应商供应目录与企业采购目录关联;

可设定目录操作、浏览权限控制。

(3)采购计划管理

采购计划管理模块能够帮助企业轻松实现采购计划编制、计划审核、计划汇总和请购管理等。

主要功能:

可实现采购计划与采购目录、库存相关联;

可实现采购计划按部门、按周期、按产品制定;

可建立采购计划模板;

可定制采购计划审批流程;

可实现采购计划按组织结构、时间或物品等汇总;

可实现计划内请购管理和计划外请购管理。

(4)提供四种电子采购方式:招标、竞价、谈判和直接采购。

(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模块可以实现采购成交后的合同管理功能,包括项目合同签订与审批、合同执行、合同档案、项目评估等。

主要功能:

可以建立合同模板;

可以实现项目与合同模板相关联;

可以定制合同审批流程;

可以实现对合同的发货、收货、入库、退货等环节的跟踪,监控合同执行状态;

可以实现合同分类、分状态管理等功能;

可以实现项目评估管理,包括供应商评估、采购人员绩效评估等。

(6)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模块贯穿了企业采购业务的全过程,对企业严格规范财务预决算、用款和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主要功能:

可以设定财务费用种类,如会议费、差旅费等;

可以实现采购收支财务预决算;

可以实现财务预决算与采购计划、采购项目、采购部门相关联;

可以设定用款、报销流程;

可以统计查询各种财务费用发生明细。

(7)决策支持系统

可以灵活统计查询采购项目的相关信息,为采购项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建立多种统计查询模板;

统计查询模板中的统计查询条件,可定义统计查询结果显示,可定义统计查询权限;

可针对战略层、管理层、业务层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统计查询模板;

篇4

关键词:企业采购;物流成本;成本降低;策略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大,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加强对企业采购物流成本降低问题策略的分析研究,以降低采购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有效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简述

企业采购物流成本指的是企业在采购、运输及仓储生产材料时耗费的各项资金总和。企业采购物流成本包括很多的单一项目,并且所有的单一项目都极大的影响着企业对总成本的控制,其中成本最高、影响最大的是运输成本。目前企业采购所用的物流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以及企业自供物流。第三方物流是大部分企业在采购物流过程中主要选择的物流方式,因为企业自行选择的供货商相对来说更有针对性,所选的生产材料也更符合自身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在物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物流企业对生产材料运输采购的专业性更强,所以相关企业自主选择供货商,然后由物流企业完成运输工作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省运输的时间,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供货商所选材料不符合企业要求的情况出现的几率。

三、企业采购物流的成本控制问题

1.制定商品采购计划过程的成本控制。制定商品采购计划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的工作,才能为购买商品时提供成本参考依据,进而实现对购买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制定商品采购计划的时候,要在全面考虑本企业实际的基础上,对材料的使用寿命、市场情况以及认证容量等进行缜密的研究分析,以提高采购计划的科学性。此外,为了更好的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相关企业还要在市场部门需要及销售计划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商品订单计划,并及时做好调整工作。

2.商品采购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商品采购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对材料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企业在采购的时候要以降低成本为目标,采购订单要尽量全面,商品运输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合理的运输方法,以此来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的目的。其次,加强对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要实行人性化管理;聘用综合素质高的采购人员以避免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犯低级错误。再次,加强对存储成本的控制。为了使材料符合标准,在材料入库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材料的存储;不断完善仓库管理制度。

四、降低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的有效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物流计划。科学合理的采购物流计划对降低企业采购物流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从宏观的层面对企业采购物流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科学合理的计划有利于企业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物流企业进行运输,还可以对采购的时间、采购的对象、采购的批量进行有效的规划。此外,还能根据市场情况实时的进行计划的调整,确定什么时候该加大采购的批量,什么时候该选择其他的采购对象或物流对象。因此,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物流计划,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和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了节省企业的物流成本,相关企业可以加强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和物流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每次物流时都要进行谈判的精力和时间,从而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极大的缩短物流的时间,进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可以建立激励机制以加强和供应商、物流企业间的稳定合作,以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从而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

3.建立健全的采购物流成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采购物流成本管理制度是降低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的前提。建立健全的采购物流成本管理制度就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建立起规范的采购物流成本管理体系;完善奖惩机制,以提高相关人员的采购物流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的竞争机制,以促使采购人员从思想上重视采购物流成本的降低,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采购物流的质量,进而实现降低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的目标。

4.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加强采购物流成本的控制提供了便利条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不仅可以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还可以提高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管理的效率,从而实现企业对采购物流成本全面、有效、科学的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有序运行。

五、结语

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对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想要获得更快的发展,就要对企业采购物流成本降低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并不断的探索降低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的有效策略,才能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及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睿俐.企业采购物流成本降低问题策略研究[J].经济视野,2013,13(19):331-332.

篇5

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是物资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为了保证物资管理有效开展,必须进行科学岗位分工,严格按着授权审批权限进行业务活动。企业通过完善的组织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体系,不断提高物资管理活动质量,才能实现本业务循环的控制目标。企业应设置使用部门、计划审批部门、采购部门、验收部门、仓库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上述组织机构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形成衔接和配合关系,组织机构责任和权限明确、岗位适当分离和有效的制衡。

一、计划的编制和申请

使用部门是形成采购需求的主要动因,也是接受物资的使用部门,根据企业内部制度和程序,编制采购计划,提出申请和对采购物资的要求。使用部门主要职责:考擦本部门的物资需求;及时向计划部门上报;按规定的格式编制计划单,计划单包括年计划、月计划、日计划;并经过审批程序报送有关部门;评价供应商物资质量和服务等信息;参与验收,监督物资采购实施过程。

民营企业主要存在问题:一是物资需求量报不准;二是使用时间不固定;三是所需物资规格型号不准确。造成了物资积压,供不及时,调换频繁。主要原因是使用部门人员专业水平不够,人员不稳定,业务不熟练。解决的主要办法是聘用专业人员,加强内部培训,岗位轮换不要太频繁。

二、计划审批

计划部门是计划审批的职能部门,属于事前控制。计划部门的任务是编制、汇总、实施和监控企业的物资采购和资金支付计划。主要的控制内容包括:按着年度、季度、月、日等会计期间编制采购计划,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当采购活动实际情况与采购计划出现差异时,负责办理采购计划的调整手续;监督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对偏离计划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对日常活动进行管理。

民营企业的优点:权利集中,决策果断,行为快捷。

民营企业主要存在问题:没有专职的计划人员,计划负责人都是兼职,只是对数量的审批,没有精力询价和确认供应商;采购监督力度差,没有采购跟踪,市场调研,总结分析;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人员少,一人多岗,工资成本低,没有比较人工成本与材料成本谁低,不能通观全局;解决的方法是设专职计划人员,定期走访客户,建立供应商档案,询价人员与选择供应商职责分离,建立货比三家,比质、比价、比服务。

三、采购实施

采购部门主要负责建立、实施本企业和供应商、市场主体的采购契约关系,编制和处理请购单,签署采购订单或合同,并执行企业的采购流程,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主管人员或审核授权人员还要负责审核采购发票的内容是否完整、合法,最后采购部门对采购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

民营企业主要优点:灵活、机动,效率高。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供应商不固定,资质差,产品质量低;供应商一般纳税人少,开发票经常出差,小规模发票多;合同签订不规范,预付款较多,公司法律纠纷多,经营风险大。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采购员都是近亲,监督力度差;没有固定供应商,询价和选择供应商都由采购员决定;采购员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责任追究制度。解决办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让没有关联方的人采购,询价与选择供应商权利分离。

四、物资验收

验收环节也是采购活动过程中重要的控制措施,验收部门要按着合同标准,负责对购进物资的数量、规格、质量等属性进行检查。具体的控制内容包括:根据购进物资的验收结果,评价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协助采购部门的选择决策;制定验收程序和验收标准,并将信息传达给采购部门;制定验收人员管理制度,对购进的物资进行实际验收。

民营企业主要优点:验收可观、及时,能协助计划、采购人员工作。主要原因验收岗位不受重视,由非家族企业人员承担,为了不失去工作能按制度验收。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验收人员不专业,没有专职验收人员。解决办法是按制度验收,验收时请专业人员和使用部门参加。

五、物资保管

采购的商品入库后,仓库管理工作一直伴随着商品的使用过程。仓库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采购商品的接受、储存和保管,实现商品在仓库内安全。主要控制内容包括:负责制定仓库管理制度,对接近商品的人员进行控制,出入库登记;根据库存商品的数量,负责审核使用部门的请购单;仓库自身需要物资的请购;按着企业要求妥善保管物资。

民营企业的优点:控制严格,跑、冒、滴、漏较少。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出入库登记是流水账,没有规范的保管账,出入库查找困难。主要原因管理层重视实物流程,不注重账务管理,保管员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和精力登记入账。解决办法减少保管员工作量,建立登记入账制度,建立保管账。

六、物资出库与废旧物资回收

物资出库是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部门领导审核,公司分管物资领导审批,才能出库;合理制定出库制度是成本控制和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点;出库与责任成本相结合,才能提高企业效益。

民营企业出库优点:出库灵活。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手续时而简单,时而复杂,不稳定。过简失去控制易丢失,过复杂效率低。主要原因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缺少懂管理的人才。解决办法引进人才,加强内部培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物资回收:建立完善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以旧换新,及时处理废旧物资,盘活企业资产。按一定比例对废旧物资管理人员奖励。

七、材料核算

会计部门负责对采购付款活动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控制,并确认、计量采购业务活动的会计信息,以及进行采购资金的结算和使用控制。会计部门主要控制内容包括:负责制定采购资金预算和使用规范;传递采购资金运动的结算单据和凭证;设置专门管理采购业务的会计岗位;对采购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民营企业材料核算的特点:国家审计部门检查少。

民营企业材料核算存在问题:出库成本不准确;使用范围不明确,预付款科目使用和明细准确。主要原因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采购员备用金较大。解决办法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减少预付款,减少现金支付,降低采购员的备用金额度。

篇6

关键词:企业 采购业务 内部控制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生产循环中重要的一环,而采购是存货业务流程诸多环节中的重点环节之一。采购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编制需求和采购计划、采购申请、供应商的选择、制定采购价格、采购合同的签订、验收入库、结算付款等环节。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既是企业“实物流”的重要部分,又与企业”资金流“密切相关。企业采购的物资和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企业应建立采购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对存货进行集中采购,实行物归一口原则,建立健全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加强采购业务的管理。

一、编制需求和采购计划

需求部门应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需求部门在提出需求计划时,不能指定或变相指定供应商。采购计划是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一部分,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的实际需要,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防止采购过高或过低。采购计划应纳入采购预算管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严格执行。

二、建立健全采购申请制度

企业应建立采购申请制度,生产经营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采购申请。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办理采购申请手续。具备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应严格审批采购申请。

三、供应商选择制度

选择供应商是企业采购业务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甚至出现舞弊行为。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信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健全企业统一的供应商网络。采购部门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供应商,在切实防范舞弊风险的基础上,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四、采购合同管理

企业应根据采购需要、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与供应商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采购合同,该合同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情况作出明确规定。对大宗商品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一般商品的采购可以采用询价或定向采购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双方协商签订的合同条款,应符合国家和企业的相关规定。

五、采购价格管理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采购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动态竞价采购等多种方式,科学合理地确定采购价格。采购价格应遵循“三同三比”的原则,即同名称、型号规格比质量,同质量比价格,同价格的比费用,分别采取询价、招标、专家会审、最高限价等形式确定采购价格。

六、验收入库制度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采购验收标准,各级验收部门或人员、采购部门、请购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批准的合同订单、合同协议等采购文件,对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严格验收,以确保其符合合同相关规定或产品质量要求。对验收合格的物资,填制入库凭证,加盖物资“收讫章”,登记实物账,及时将入库凭证传递给财务部门。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相关机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采购部门要按照合同约定向有关单位进行索赔。

七、结算付款

篇7

一、培植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强化釆购质量意识

随着IS09000族标准的普遍采用,质量管理领域发生了观念上的变革,一些新的质量管理理念不断涌现,而这些新的理念极大地促进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企业在采购管理中应培植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强化采购质量意识,要做到这点,就要求企业领导在组织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时,企业采购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检验人员在从事采购商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活动中,必须树立和强化“质量第一”、“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协作精神”、“注重质量效益”、“顾客至上”等理念,增强关心采购质量和保护质量的自觉性。质量意识的形成和提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可通过以下方法强化质量意识的形成:

(一)通过学习、宣传,提高采购人員的质量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使采购人员提高对采购商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地提髙业务水平和操作技术,提髙学法守法的自觉性,严格按质量法规、质量标准做好有关工作,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明确没有采购质量,就没有产品质量,就没有企业效益,就没有个人利益,不断增强质量意识。

(二)提高领导质量意识

提高采购质量意识,关键在于企业领导层质量意识,只有领导决策层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髙度重视采购质量工作,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中心工作真抓实干,才能提高质量意识,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采购质量。同时,企业领导应善于聆听采购人员的心声,通过沟通,使采购人员认同企业采购质量目标,贯彻执行企业采购质量策略。

二、选择优秀的供应商,构建全新的采购质量管理模式

采购是企业与一个或多个供应商之间的交易活动,采购商品质量与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经验表明,一个企业要是能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质量管理精力花在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上,那么企业过程质量和成品质量起码可以提高50%以上。所以,选择优秀的供应商,构建全新的采购质量管理模式,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提出明确的采购质量要求,选择优秀的供应商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是采购的首要工作,是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合格的供应商应具备完全满足规范、图纸和订单等质量要求的能力。为此,企业亩根据供应商的信誉,对比类似产品的历史情况,对比其他用户的使用情况,供应商提供的样品,供应商能力,是否取得有关质量认证机构的质量体系认证等来评价供应商是否具有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要做好评价工作,应做好如下工作:

1. 对供应商进行调査。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派出一组有资格的调研员对供应商进行访问调查,对供应商是否有可能交付优质产品作出科学预测。要使调査结果反映实际情况,企业就需要对调查的方法和内容做认真细致的考虑。调查方法切忌形式主义,调查内容力求全面,调点应侧重于工序能力、工序控制、员工培训和资历考核等方面,同时,调查要避免重复劳动,善于利用社会性质量数据库。

2. 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保证能力评估。要采购到优质商品,企业必须充分掌握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为此,企业可选派有经验的审核员或委托有资格的第三方审核机构对供应商设计资格、制造资格、供货质量、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质量控制能力等进行审核。此外,在审核过程中,还应对被审核方的顾客满意度、职工素质、技术装备、过程能力、服务水平、财务关系等进行调查。审核和调查应形成明确详细的审核报告和调查报告。通过审核,对供应商的合作经验、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履约能力、服务与技术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

3.做好样品小批量试用的鉴定与审核。企业应按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新开发供应商的:样品进行鉴定与审核,并在样品合格后,进行小批量试用,试用合格后再批量供货或芷式使用。这样,不但可验证供应商产品与样品同技术要求的一致性,还可验证供应商产品满足企业工艺要求的能力以及供应商供应质量的稳定性程度。

经过质量调查、论证、开发样品、小批量试用等过程的选择,符合企业质量-求的即为备选的供应商。但是,供应商的选择除了考虑质量要求以外,还要考虑价格、信用、管理水平等因素。另外,同一商品的供应商数目应根据商品的重要性程:度和供应商的可靠程度而定。一般:可以保持2~3个,以保证供应的可靠性和形成竞争,有利于商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加强质量合作,与供应商:建立和保持互利共赢的关系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己成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IS09000:2000标准中把“互惠的供应商关系”作为质量管理的8项基本原则之一,其目的就是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建立和保持互利共贏的关系。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加强与供应商的质量合作。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之所以创造出我国汽车工业的奇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与供应商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合作中,上海通用和供应商一起研究如何在小批量、多品种、快节奏的生存环境里一'起成长发展,双方建立了联合发展委员会,上海通用公司用企业的一部分利润为供应商提供培训和服务,帮助供应商改善和实施他们的供应系统,提髙产品质量,并帮助其争取出口项目,扩大出口规模,从而获得了双贏的局面。上海通用公司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为使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持续地满足企业的需要,与供应商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应做好如下工作:

1. 制定联合质量计划。采购现代商品,需要把供应商与企业双方的能力对等协调起来,协调的最佳办法就是制定联合质量计划。通过制定联合计划,确立共同遵循的质量方针和质量要求,明确质量职能,建立起迅速、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使各方获得最大的价值,以保证双方沟通渠道畅通,持续保持和提高产品质量。

2. 掌握供应商质量状况,对供应商进行监督检查。根据需要,企业可派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应商商品质量进行全程、全面地监督检査。通过监督检查,有利于全面把握供应商的综合能力,及时发现其薄弱环节并要求其改善,从而从体系上保证供货质量,满足企业的质量要求。

3. 帮助供应商引入新的体系和方法。为有效地控制采购商品的质量,企业应对供应商引入自己多年总结出的先进质量管理手段和技术方法,主动帮助、指导供应商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质量保证能力。对供应商的帮助应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帮助供应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和质量培训,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实现检验和试验的标准化、规范化,贯彻IS09000族标准,争取质量体系认证,帮助供应商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如6Sigma系统等。对供应商的帮助重点是加强商品质量的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商品质量的关键问题,从中获得长期、稳定的优质商品。

(三)加强对供应商的动态管理

要提高采购商品质量,应保证在合格的供应商名单范围内采购,同时,应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为此,企业应按照采购质量要求,对不同采购商品进行定期质量缺陷分级评定,据此对供应商进行等级评定。另外,也可定期对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售后服务水平、供货及时性和供货量的保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优秀的供应商继续保留或提高等级,对不好的供应商进行降级处理或从供应商名单中剔除,实现供应商管理的良性循环。

三、层层把关,加强釆购全过程质量管理

采购过程涉及到供应商的选择、与供应商谈判及成交、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对供应商商品质量进行验证、进货运输、进货检验与验收等活动。可见,采购商品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格把好每一个环节质量关。

(一)明确各部门的质量职责,建立相应的盾量控制程序

采购质量并不仅仅是采购部门的事,还与设计技术、质量管理、检验以及企业上层管理等部门有关。因此,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商讨、分析、明确质量职责,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加强配合和协作,保证质量职责的落实。同时,应对采购质量形成的各环节进行分析,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做到采购质量管理程序化。

(二)建立健全采购质量管理制度

为保证采购商品质量,必须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与采购有关的人员行为,防止暗箱操作。对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人员应给予奖励;对个别有章不循、损公肥私、定人情货、采购质次价高甚至假冒伪劣商品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人,应坚决处理,情节严重的应送司法机关处理,以保障采购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树立质量监督的权威性。

1.建立起较完善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制度。对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审核、验证,都应建立完善的程序,严格按要求和标准执行。

2. 建立采购商品质量档案制度。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重点有选择地对大宗、关键、技术性强的采购商品建立相应的质量档案。质量档案的内容要全面,主要包括商品的合格证、试验报告、化验单、使用说明书、验收记录、保管保养记录、出库检验记录、使用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意见等。企业应建立质量档案的管理制度,设置专人对质量档案进行管理,以供选择、优化供应商时参考。

3. 建立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管制度。全过程质量监管是指从计划、审批、询价、招标、核算等所有环节都有监督,重点是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质量控制、质量验收4个环节的监管,以保证对供应商选择和验收不降低标准,不弄虚作假。全方位监管是指行政检察、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

(三)严把采购商品检验关,加强不合格品的控制

企业应根据采购批量、采购商品种类与性质、价值以及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科学合理地制定检验方案,并严格按要求实施。检验应在双方认可的条件、方式和环境下进行,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记录,以满足可追溯性要求,并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分析,做到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防范措施落实。

四、夯实基础,全面提高采购商品质量的管理水平

为保证采购商品质量,企业应做好采购商品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做好采购商品质量信息的收集、加工、存贮和传递工作

采购商品质量信息是进行采购质量决策的依据,是改进采购商品质量、改善采购各环节工作质量的最直接的原始数据。要使质量信息在采购质量管理中发挥作用,应使质量信息满足及时、准确、全面、系统的要求。为此,企业应加强采购质量信息的收集工作,建立一个髙效、灵敏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对质量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编写好采购质量文件

为了保证采购商品符合质量要求,企业采购部门在采购商品时,常根据申购部门提出的具体质量要求和规格,编制采购质量文件,向供应商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让供应商充分地理解这些要求,如所购商品的规格、图样、等级、质量标准、验收检验规则、质量保证要求等等。作为企业采购部门,应制定采购质量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使用和管理等一整套程序,特别应做好采购质量文件的编制工作。

1. 编制的采购质量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应齐全。采购质量文件至少应包括:采购商品的准确标识,采购商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和保证能力提出的要求。

2. 确保采购质量文件的有效性。编制采购质量文件所引用的标准要保证是当前的最新版本,确保所编制的采购质量文件的现行有效性,同时,还要尽量地与ISO等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相接轨。

3. 要有一定的审批程序。为了做到有章可依,有法可依,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防止购回不合格商品,每一企业应根据组织机构设置,明确质量职责,合理确定采购质量文件的审批程序,采购质量文件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才能生效。

4. 编写采购质量文件所用语言要简明、通俗、准确。采购质量文件是为指导采购人员正确使用而编写的。因此,采购质量文件必须对采购人员和企业生产高度负责。要求采购质量文件措辞准确、逻辑严谨,用词禁忌模棱两可,以防止不同采购人员从不同角度产生不同的理解。此外,还要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不要使用生僻词语或深奥难懂的术语及地方俗语,在保证技术条款无误、准确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充分考虑采购人员的阅读习惯和理解方式,使不同层次的采购人员都能正确理解,一看就懂,以便按要求进行采购。

篇8

连锁超市作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配套设施之一,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连锁超市的发展,其物流管理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物流管理通过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使连锁超市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对于连锁超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一、连锁超市及物流管理的涵义

连锁超市是指经营同一类别的商品和售后服务的若干超市以一定的形式合并成统一的整体,通过企业外表形象的标准化、经营管理活动的专业化、组织人事规范化以及内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做到使复杂的商业活动实现相对的简单化,从而达到规模效应。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是指只在一个地区的范围内进行连锁经营、规模较小的超市。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二、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采购效率低、成本高。

通常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统一采购比例不足50%,其余商品都由各个门店单独采购。因为各个门店销售状况不一,对货品的需求情况比较复杂,超市在进行综合统计后进行采购,在采购环节的收集信息,询价,比价、议价,评估,索样,决定,请购,订购,协调与沟通等效率较低。构成采购成本的采购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订单费用等过高导致采购成本较高。

第二,配送中心作业效率低。

配送中心是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组配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往往配送中心作业效率低,未能及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来配送中心的货物进行快速分拣,拣选、加工等作业低效迟缓。

第三,配送中心库存过大。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对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商品有着大批量的需求,导致桃心岛超市配送中心库存过大。很多储存期短的货品和滞销的货品占用配送中心的仓库场地和资金。库存过大对企业的资金流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第四,配送成本过高。

配送是物流企业重要的作业环节,它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通过配送,物流活动才得以最终实现,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完成向门店的配送活动的代价较高。

第五,配送补货不及时。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配送计划性不强,发生缺货后的配送补货不及时,造成了缺货成本的提升,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商誉损失。由于缺货,可能造成一些客户会转向其他超市,在这种情况下,缺货导致失销,对于超市来说,直接损失就是这种商品的利润损失。

三、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物流管理落后的原因分析

第一,采购方式及采购制度落后。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采用传统的采购方式,仍然使用人工管理和电话联系和纸质订单等方式来进行采购活动,相较现在的网上采购等先进采购方式效率较低。超市的采购制度不够完善,物资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并不流畅,采购人员时常产生违规行为,采购成本随之增高。

第二,配送中心设备落后。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缺乏现代化物流设备,仍旧采用传统的人工来进行分拣,加工等作业。

第三,与供应商沟通不及时。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与供应商沟通不及时,物流负责人不能把握不同商品的流转速度和销售特点,不能保持合理的库存量。

第四,运输费用及其他费用过高。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向门店进行配送时,车辆满载率低。并且,和配送相关的费用如车辆费用、营运间接费用、分拣人工费用、分拣设备费用、配装材料费用、配装辅助费用、配装人工费用、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材料费用等都是使配送陈本过高的因素。

第五,销售门店预测不准确。

销售门店的经理缺乏销售知识,没有准确及时地了解销售现状,把握超市种类繁多的不同商品的流转速度和销售特点。对于畅销货物的销售情况没有进行合理的预测,并且及时补货,造成了超市的缺货损失。

四、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的优化措施

第一,采用先进的采购方式并完善采购制度。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网上采购的方式,对可以在网上采购的货品,尽量从网上采购,对网上采购物资信息进行严格的处理,力求降低采购成本。

可以学型连锁超市在采购制度上的成功之处,不断完善采购制度,制定采购的详细作业流程,并严格执行,一切作业从严按照制度实施,规范超市的采购活动,提高采购的效率,降低采购的成本。在采购价格上进行进行成本分析,了解供应商成本的高低。通过对规格与品质,采购物料的供需关系,生产季节和采购时机,交货条件,付款条件等条件的分析,参考市场调研的结果,制作预算。

第二,引进先进设备。

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地区性小型超市引进先进的设备,可以提高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发挥配送中心的功能。

超市为了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有序的完成配送商品的任务,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保障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作用,配送中心通常要兴建现代化的仓库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仓储设备,存储一定数量的商品。不但要在配送货物的过程中存储货物,而且它所存储的货物数量较大,品种较多。由于配送中心所拥有的存储货物的能力使得存储功能成为配送中心中仅次于组配功能、和分送功能的一个重要功能之一。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在订货或进货时,每个门店对于货物的种类、规格、数量会提出有差异的要求。针对这种需求情况,为了使配送中心有效地进行配送,即为了同时向不同门店配送多种货物,配送中心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组织来的货物进行拣选,这时,使用先进的分拣设备将大大提高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

第三,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并且提高对仓库的利用。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可以通过合理的订货来保持库存,这要求物流经理必须要具有相当的销售知识,了解销售现状,把握超市种类繁多的不同商品的流转速度和销售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库存总量。不同的商品流转速度和消费的季节差别都很不同。物流经理了解到这些商品之间的差别,掌握其流转速度和销售特点,就能更好的和供应商共享信息,降低不必要的库存,保持合理的库存量。桃心岛超市现有的仓库并没有最大程度的利用,我们可以再重不压轻、大不压小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现有的空间和仓储能力,这样可以优化仓库的管理。我们可以根据商品的特质和存放规格要求的不同,科学地使用现有的仓储空间。当仓库堆放不合理,对仓库空间资源造成浪费的时候,要及时整理仓库。对破损或者过期的商品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在取货时才发现商品破损或者过期导致不能销售,而仓库的空间已经被占用很长时间。

第四,优化补货流程和方式。

配送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先进物流方式,是物流企业按用户订单或配送协议进行配货,经过科学统筹规划,在用户指定的时间,将货物送达用户指定地点的一种供应方式。从整个物流系统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活动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搬运、包装、保管、运输于一体,通过一系列物流活动将货物送达目的地。特殊的配送则还要以流通加工活动为支撑,严格来讲,整个物流活动,没有配送环节就不能成为完整的物流活动。

配送的主体活动是配送运输、分拣、配货及配载。分拣配货是配送的独特要求,也是配送中有特点的活动。以送货为目的的配送运输是最后实现配送的主要手段,常常将配送简化看成运输中的一种。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配送时,商品的出货拣选、组配、商品盘点、装车等一系列的作业大部分都是由人工完成的,没有一套完整的扫描、盘点设备。出货外包装不加贴或遗漏运输、送货的条码。根据超市分店订单和桃心岛超市分店的分布、所处位置、运输路线,配送货物的体积、重量、特性、运输要求的条件、装卸要求的条件等来完成桃心岛超市的配送计划,按照计划来组织配送。按天汇总门店的需求,了解配送到不同门店所需的时间,确定每日各配送点的计划。桃心岛超市可以按日期排定各分店所需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送达时间、送达地点、送货车辆与人员等。在此基础上,优化车辆行走路线与运送车辆趟次,尽量走最短的路线,出最少的车次,并将送货地址和车辆运送路线在地图上标明或在表格中列出、根据各分店的具置、沿途的交通情况来选择配送距离短、配送时间短、配送成本低的线路。

配送路线合理与否对配送速度、成本、效益影响很大,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是配送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确定配送路线可以采用各种数学方法和在数学方法基础上发展和演变出来的经验方法。并且超市配送中心还必须满足这些要求:满足所有零售店对商品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满足零售店对货物到达时间范围的要求;在交通管理部门允许通行的时间内进行配送;各配造路线的商品量不超过车辆容积及载重量的限制;要配送中心现有的运力允许的范围之内配送。

在配送活动中,临时配送、紧急配送或无计划的随时配送都会大幅度增加配送成本。临时配送由于事先计划不善,未能考虑正确的装配方式和恰当的运输路线,到了临近配送截止时期时,不得不安排专车,单线进行配送,造成车辆不满载,里程多。紧急配送往往只要求按时送货,来不及认真安排车辆配装及配送路线,从而造成载重和里程的浪费。而为了保持超市的服务水平,又不能不进行紧急配送。但是如果认真核查并有调剂准备的余地,紧急配送也可纳入计划。随时配送对订货要求不做计划安排,有一笔送一次。这样虽然能保证服务质量,但是不能保证配装与路线的合理性,也会造成很大浪费。

第五,制定配送申报制度并、提高门店的预测能力。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为了加强配送的计划性,可以在尽量减少超市存货、尽量减少缺货损失的前提下,相对集中各门店的订货。应针对不同商品的特性,来制定相应的配送申报制度。

对鲜活商品,可以实行定时定量申报、定时定量配送。因为鲜活商品对于新鲜要求很高,门店一天申报一次,货量确保可以在当天销售完,卖完以后不再订货。由配送中心根据门店的定量,每天送货。

对普通商品,应实行定期申报、定期配送定期申报是指零售店定期向配送中心订货,订货量为两次订货之间的预计需求量。这种情况下,各门店的要货相对集中,配送中心可以将订货单按商品分类、汇总,统一完成配送。同时,门店不用高频率的清点库存,减少了工作量。门店是向众多单个消费者销售商品,不确定因素多。实行定期申报,零售店只需预测订货周期较短时间内的需求量,降低了经营风险。零售店定期发出订货申请,配送中心定期送货。送货的时间间隔与订货的时间间隔要做到统一。关键的地方是如何确定合理的时间间隔。间隔的时间过长,每次的发货量就会过大,配送难度就会上升,配送次数也会上升,最好的情况就是保持较少的库存而又不缺货的前提下,集中门店的订货。

提高门店的预测能力。以产品的销售为中心的,产品的销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市场需求潜量、市场占有率、产品的售价等等都对其有影响。这些因素对预测资料的要求,预测方法的选择都有所不同。确定预测目标是销售预测的主要问题。在预测目标确定之后,为满足预测工作的要求,必须收集与预测目标有关的资料,收集到的资料够不够与对不对对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对收集的资料必须进行分析,并满足这些条件:首先,资料必须与预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其次,资料必须是实际的。再次,资料应该是完整的。所以,必须采取各种方法,以保证得到完整的资料。最后,对于同一种资料,出处不同,也可能差别很大。所以在收集资料时,对所得到的资料必须进行分析,如删除一些随机事件造成的资料不真实性,对没有可比性的资料通过分析进行调整等,以避免资料本身原因对预测结果带来误差。

篇9

历史

1970~1987年:一些大型服装工厂和日用品加工企业利用工厂的仓库销售订单尾货,开始在它们的仓库建立起OutletStore,基本上是一家工厂一个OutletStore,所集商品既是优质品牌又价格低廉,所以吸引了大批顾客。

1988~1996年:Factory Outlet开始繁荣起来并有大的发展,去工厂直销店购买商品的顾客越来越多。因此,很多工厂就把直销店集中在一起开设。这时的购物中心一般都是真正的“工厂直销”,然以名牌和低价吸引顾客,但没有形成规模销售。而且离城市较远,一般在60~80英里(100~150公里)左右,开车要一个多小时。

1997~2001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Outlets业态在美国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1996年,美国境内已经建立了300多家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并且有了奥特莱斯开发商的加入。这种营销形态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首先是供货商从过去单一的商品工厂,发展为拥有商品工厂,品牌所有者、品牌商、品牌批发商乃至大型百货商店共同参与的专门供货渠道;其次是功能更加齐全,休闲购物一体化;最后是开始讲究购物环境并向城市靠近。因此这种直销中心渐渐发展成为大型或超大型购物中心。特别是近两年,销售额屡创新高。据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美有275个大型奥特莱斯中心,销售增长率逐年大幅递增。目前,在美国、欧洲、日本甚至东南亚国家,均已出现这种业态并蓬勃发展。

特点

OUTLETS吸引顾客有三样法宝:

1.驰名世界的品牌――荟萃世界著名或知名品牌,品牌纯正,质量上乘;

2.难以想象的低价――一般以低至1~6折的价格销售,物美价廉,消费者趋之若骛:

3.方便舒适的氛围――远离市区但交通方便,货场简捷、舒适。

经营管理

同其他零售业态一样,奥特莱斯的经营管理也是由采购、运输、验收、储存、盘点及销售六大环节构成。但奥特莱斯的业务基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采购、运输、验收和存储;另一方面是盘点及销售。前一方面涉及:采购组织、商品计划、市场调研、货源管理、商品评估、谈判购买、处置商品等等,其重点应是采购环节;后一方面涉及:商店形式与规模、空间分配、人力资源管理、商店维护、能源管理、库存管理、安全管理、保险和信用管理、危机管理、计算机化等等,其重点应是销售管理。

与国内零售模式相比,奥特莱斯涉及海外采购、谈判、商品计划、商品评估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对整体经营起到核心关键作用。

采购组织的建立

奥特莱斯经营首先是建立一个采购组织,以保证销售计划正常进行。组织内应有专门的人负责商品决策,保证商品采购的合理性和及时胜。

对于国内的奥特莱斯运营商来讲,可以选择内部人员组成或通过外部机构负责。外部机构通常服务于若干无竞争关系的零售商,具有专业的商品知识,这是通用采购人员不具备的。但是内部人员构成的团队更能适合内部的企业发展策略,也更能将采购与商品经营相结合。

因此,如何构建奥特莱斯良好的采购系统,应是运营商重点研究的问题。

谈判购买

当货源已经选定、购买前评估也已完成时,零售商开始就购买及其条款进行谈判。一次新的或特定的订货通常要求签订一份经过谈判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下,零售商和供应商将认真讨论购买过程的所有方面。另外,一次例行的订货或再订货通常只涉及签订一份格式化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条款是标准化的,或者已经为双方所接受,订货过程按例行方式处理。

不管是谈判的还是格式化的合同,都有许多购买条款需要具本磋商,包括送货日期、购买数量、价格和付款安排、折扣、送货方式及所有权转移时问。

利润评估

首先需要考虑奥特莱斯商品的成本构成:厂家供货价、运输费用、保险费用、费用、报关费用、关税、增值税等。一般来讲,各项费用占供货价格的5%左右,关税平均为20%左右,增值税为17%左右。

其次还要考虑商品之间的价格组成,测算出不同种类的利润水平。例如:高利润商品(售价高于进货总价的2~3倍);正常利润商品(售价高于进货总价的1~1.5倍);低利润商品(售价高于进货总价的0.5倍左右)。

在实际运营中,个别品牌、款式可能以3倍或2.5倍卖出,可能出现其他组合,这都是正常现象。只不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销势不好,就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造成积压。一般情况下,正常价格销售比例不应低于70~80%(进货量比)。

综上所述,奥特莱斯的经营管理有其特有的程序和规律,对其经营管理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奥特莱斯业态的运营水平。因此,对于奥特莱斯经营问题的研究需要零售专家、商业地产的开发者和运营者共同参与。OUTLETS运营模式专题研究――奥特莱斯(OutIets)最早诞生于美国,迄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香港司培思商业经营管理集团

Outlets最早就是“工厂直销店”,专门处理工厂尾货。后来逐渐汇集,慢慢形成类似Shopping Mall的大型Outlets购物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零售业态。虽然Factory Outlet这种业态在美国已有百年的历史,但真正有规模的发展是从1970年前后开始的。按照发展规律来讲,商业业态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国外,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出现了仓储式的购物中心,达到1万美元时出现了Shopping Mall,在中产阶级和大量品牌涌现的时候会有OUTLETS。OUTLETS简单来讲就是指品牌厂商或者品牌制造商的直销店,是伴随着大批的中产阶级产生而产生的。

历史

1970~1987年:一些大型服装工厂和日用品加工企业利用工厂的仓库销售订单尾货,开始在它们的仓库建立起OutletStore,基本上是一家工厂一个OutletStore,所集商品既是优质品牌又价格低廉,所以吸引了大批顾客。

1988~1996年:Factory Outlet开始

繁荣起来并有大的发展,去工厂直销店购买商品的顾客越来越多。因此,很多工厂就把直销店集中在一起开设。这时的购物中心一般都是真正的“工厂直销”,然以名牌和低价吸引顾客,但没有形成规模销售。而且离城市较远,一般在60~80英里(100~150公里)左右,开车要一个多小时。

1997~2001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Outlets业态在美国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1996年,美国境内已经建立了300多家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并且有了奥特莱斯开发商的加入。这种营销形态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首先是供货商从过去单一的商品工厂,发展为拥有商品工厂,品牌所有者、品牌商、品牌批发商乃至大型百货商店共同参与的专门供货渠道;其次是功能更加齐全,休闲购物一体化;最后是开始讲究购物环境并向城市靠近。因此这种直销中心渐渐发展成为大型或超大型购物中心。特别是近两年,销售额屡创新高。据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美有275个大型奥特莱斯中心,销售增长率逐年大幅递增。目前,在美国、欧洲、日本甚至东南亚国家,均已出现这种业态并蓬勃发展。

特点

OUTLETS吸引顾客有三样法宝:

1.驰名世界的品牌――荟萃世界著名或知名品牌,品牌纯正,质量上乘;

2.难以想象的低价――一般以低至1~6折的价格销售,物美价廉,消费者趋之若骛:

3.方便舒适的氛围――远离市区但交通方便,货场简捷、舒适。

经营管理

同其他零售业态一样,奥特莱斯的经营管理也是由采购、运输、验收、储存、盘点及销售六大环节构成。但奥特莱斯的业务基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采购、运输、验收和存储;另一方面是盘点及销售。前一方面涉及:采购组织、商品计划、市场调研、货源管理、商品评估、谈判购买、处置商品等等,其重点应是采购环节;后一方面涉及:商店形式与规模、空间分配、人力资源管理、商店维护、能源管理、库存管理、安全管理、保险和信用管理、危机管理、计算机化等等,其重点应是销售管理。

与国内零售模式相比,奥特莱斯涉及海外采购、谈判、商品计划、商品评估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对整体经营起到核心关键作用。

采购组织的建立

奥特莱斯经营首先是建立一个采购组织,以保证销售计划正常进行。组织内应有专门的人负责商品决策,保证商品采购的合理性和及时胜。

对于国内的奥特莱斯运营商来讲,可以选择内部人员组成或通过外部机构负责。外部机构通常服务于若干无竞争关系的零售商,具有专业的商品知识,这是通用采购人员不具备的。但是内部人员构成的团队更能适合内部的企业发展策略,也更能将采购与商品经营相结合。

因此,如何构建奥特莱斯良好的采购系统,应是运营商重点研究的问题。

谈判购买

当货源已经选定、购买前评估也已完成时,零售商开始就购买及其条款进行谈判。一次新的或特定的订货通常要求签订一份经过谈判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下,零售商和供应商将认真讨论购买过程的所有方面。另外,一次例行的订货或再订货通常只涉及签订一份格式化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条款是标准化的,或者已经为双方所接受,订货过程按例行方式处理。

不管是谈判的还是格式化的合同,都有许多购买条款需要具本磋商,包括送货日期、购买数量、价格和付款安排、折扣、送货方式及所有权转移时问。

利润评估

首先需要考虑奥特莱斯商品的成本构成:厂家供货价、运输费用、保险费用、费用、报关费用、关税、增值税等。一般来讲,各项费用占供货价格的5%左右,关税平均为20%左右,增值税为17%左右。

其次还要考虑商品之间的价格组成,测算出不同种类的利润水平。例如:高利润商品(售价高于进货总价的2~3倍);正常利润商品(售价高于进货总价的1~1.5倍);低利润商品(售价高于进货总价的0.5倍左右)。

篇10

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属湖北省水利厅直管单位,下辖十二个堤防、涵闸管理分局,五个局直单位,所辖单位分布在江汉平原七个县市,担负着汉江中下游752KM堤防的常年维护、管养及防汛任务。2008年,我局列入部门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经费571万元,利用自有资金列入政府采购商品180万元。项目经费571万元包括堤防维护经费533万元,正常防汛经费38万元,按湖北省2008年政府采购目录规定,堤防维护费和正常防汛费支出必须纳入政府采购范畴,截止10月底,通过政府采购程序项目经费实际到位291万元,未到达280万元,包括1.4万元正常防汛经费。堤防维护经费和正常防汛经费是我局完成年度堤防岁修养护、涵闸整修任务不可缺少的经费,资金到位的早晚对当年的安全渡汛影响极大,然而2008年汛期已过仍有近半的资金没到位,由于资金不到位,有的分局仍没能完成当年的堤防岁修计划。此外利用自有资金采购商品实际申报112万元,其中已下达政府采购计划函70万元,正在申请办理政府采购确认函。因得不到及时批复,为了保持单位的正常运转以及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的单位不得已对堤防管养所需的除草机、堤林翻耕机等急需物品未待批准自行采购。当前,政府采购工作已成为我局正常运转的最大障碍,造成我局政府采购进展缓慢、执行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政府采购手续繁琐,操作难度大

2007年湖北省根据《政府采购法》制订了《湖北省政府采购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分采购程序、采购行为、采购文本三部分规范共22章,12.5万字。其中采购程序就有预算管理、计划管理、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质疑和投诉、合同签订、履约验收等程序,每一程序又有若干环节,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但是对基层单位(特别对省直、厅直在武汉市外单位)可操作性不大。依照《规范》我局各二级单位所需政府采购物品首先经汉江局汇总,再上报水利厅,然后由水利厅汇总上报财政厅,小到传真机、碎纸机,大到工程项目,一概必须此程序,而现行《规范》明确规定,绝大部分协议供应商在武汉市区,我局所辖却分布在江汉平原的七个县市,包括询价、协议等必须跑很远的路,有的二级单位分散在偏僻的乡镇,这样层层上报,层层下达,加之政府采购本身的繁琐程序,大大增加了工作强度和运行成本,有的单位为几百元的急需物品,也得跑出几百元的申购费用。此外,按照《规范》,有的基层单位在加油、打印、会议费等支出根本无法实施政府采购。

2、政府采购行为滞后,造成隐患多

按照现行的财政改革要求,政府采购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各单位采购活动纳入部门预算,而部门预算的编制本身就有“二上二下”的漫长过程,一般在次年的三月人大会通过后才得以实施,在部门预算没有批复之前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各级财政部门为各预算单位预拨经费,但政府采购却只有在人大批准部门预算后方可执行。部门预算的批复在基层单位一般也就拖到四月份以后了,这意味着每年的前五个月无法购回所急需的办公用品、设备等。我局2008年堤防岁修任务按原计划拨付体制,应在前一个年度的冬季即预付开工,2008年汛前即已完工,然而今年汛期已过,却有近半数的资金没有到位,造成应维修涵闸无钱维修,很多堤坝无钱养护,这无疑加大了我局所辖的堤闸的隐患,对堤闸安全渡汛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有的管理段危房改造、维修项目因当年采购工作推迟而推迟,有的管养点用房甚至在房屋倒塌后仍没有等到房屋整修的批复。

3、政府采购刚性有余,缺乏灵活性

按湖北省政府采购目录,项目经费必须进行政府采购,而作为我局正常的堤防维护费和防汛经费即被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可是堤防维护费实际用于全局堤防日常维护,其开支主要有诸如堤面整修、堤身除草等项目,防汛费也是用于日常防汛检查等支出,况且全长752公里的大堤分布在江汉平原的七个县市,项目支出涉及到上百个点,无法集中实施政府采购。而政府采购的这一硬性规定,正是造成我局2008年项目经费无法及时到位的主要原因。《政府采购法》及其《规范》虽然对所须按政府采购的商品、工程、服务等进行了规范,但没有对临时性、突发性的采购行为作具体规范。《政府采购法》第三十条提到了“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货物或者服务,可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规范》第三章也只提到“不属于年度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采购人需要调整政府预算的,按照政府采购预算调整有关规定执行。”但这只是使采购工作回到了重新申报的起点,无法起到指导作用。我局今年5月在水管爆裂的情况下,采取紧急措施,将本已纳入2009年部门预算的水管项目提前开工,在申报政府采购时,水管改造已经完成,这暴露出了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缺乏灵活性。

4、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政府采购法》虽然颁布实施多年,但在基层才刚刚起步,有的基层单位对政府采购的认识十分肤浅,重视不够,主要表现有几点。一是认为自有资金不需办理政府采购手续,随意购买,自行其事仍很普遍。2008年各二级单位利用自有资金自行采购的设备、办公用品等41.99万元,没纳入采购计划的项目工程70万元。二是对政府采购与集体采购的概念没有分清,以为只要是集体行为的采购就是政府采购。三是对政府采购工作人员配备不强,不能及时按《规范》程序办理政府采购申报手续,造成已申报的政府采购材料多次被打回,有的询价单不是真正由供应商参与填表,而是由采购单位一人完成,有的中标单位与发票开列单位不一,甚至银行账号也填错,没有采购小组签名等等。四是政府采购计划编制粗糙,没有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在编制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时,一定要对本单位所需商品进行初步的市场询价,做到心中有数,如有的单位,需要10万元的小车,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没有认真作市场调查,结果在政府采购计划下达后,再进行询价才发现市场没有所同价位的小车,致使当年的采购行为大打折扣。五是政府采购工作后续管理混乱,《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政府采购资料保管期为十五年。可是有的基层单位在当年申报完成后,就无法查找申报资料的踪迹。

5、现行政府采购工作与有关法规相抵触

依照《规范》,列入《政府采购目录》范畴的商品、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政府采购,这就包含了纳入预算之内利用自有资金采购的《目录》中规定的商品及工程项目。自有资金采购程序是:采购计划申报,政府采购主管部门下达计划函,基层单位再组织询价、签订采购合同等,将此资料上报采购主管部门批准采购确认函。按规定的程序,确认函下过后,基层单位即可实施采购行为,在询价、签订合同的申报材料中,规定必须附上采购发票,然而真正的采购业务并没发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基层单位为开发票的确犯难,特别是在现今发票管理越来越严的条件下。

二、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建议

1、完善并创新《政府采购实施规范》

《政府采购法》虽已颁布实施几年,但要达到其最终目标,必须经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并不断创新的《政府采购实施规范》,才能真正发挥《政府采购法》应有的作用。省级预算管理部门应在《政府采购法》的框架内深入调查,制订符合本省实际切实可行的《政府采购实施规范》。

2、省政府采购管理部门适当放权

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应在“管而有序,放而有度”的原则上,适当下放当前政府采购目录下的货物、工程项目、服务等政府采购权。一是将用于堤防维修项目经费、防汛经费与重点工程项目经费分别对待,对纳入部门预算的堤防维护费和防汛费可视同人员经费一样,按工程进度拨付,或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审核即可。二是对利用自有资金采购的手续进一步简化,探索并扩大分散采购的办法,如将自有资金采购审批权改为属地审批原则,这样既节省了采购繁琐的手续和时间,提高了政府采购效率,也节约了采购成本。事实上,《政府采购法》第七条明确了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这为分散采购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3、加强基层单位政府采购的基础性工作

基层单位的政府采购执行的好坏,对政府采购工作顺利推行影响极大,关系极深,必须加强基层单位政府采购基础性工作。(1)加强对基层单位政府采购的宣传,要把《政府采购法》、《湖北省政府采购工作规范》、《预算法》等财经法规以及当年《政府采购目录》在基层单位进行宣传贯彻,要在基层单位领导、职工中增强财政改革的观念,使基层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日趋规范,杜绝违规采购行为。(2)加强对基层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政府采购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政府采购程序多,牵涉面广,采购对象涉及工程物质、一般性商品、服务等众多类别,这对从事政府采购人员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如从事政府采购工作的职工必须熟知招投标、合同法以及所购商品特性等相关知识,因而必须加大对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3)基层单位要适时设立政府采购机构,配备专职政府采购人员。要根据财政改革要求,设立新的政府采购工作职能部门,逐步形成基层单位政府采购稳定队伍,形成强有力的工作专班,促进基层单位在政府采购计划、采购、验收、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