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04-05 12:1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冠心病的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冠心病的护理措施,不仅可左右治疗效果,而且对病人的机体康复和预后都有重大影响。因此,要重视冠心病的护理措施是否得当,不断地改进和提升冠心病的护理措施。对冠心病人的护理,其护理措施包括下面几方面。
情志护理
冠心病属心身疾病范畴,无论在疾病的发生或恢复过程中,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都不可忽视。在冠心病的护理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身体因素,更要重视精神因素对本病的影响。护理人员必须随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喜恶嗜好等,要提供治疗性、安慰性、礼貌性、认真性的原则。让患者保持乐观、松弛的精神状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发怒。所以在本病护理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因素,更要重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本病的影响。如有的老年患者在病情好转出院的次日,因和子女吵架而病情恶化。情绪紧张激动可使冠状动脉痉挛,加重供血不足而诱发本病。冠心病患者往往脾气急躁,护理人员必须经常提醒患者遇事要心平气和。
饮食护理
饮食不当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健康的饮食可显著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冠心病患者需要禁食三高食物即为高胆固醇、高热量、高钠食物,应保持每天膳食注意清淡。清淡饮食是指少盐、少油、少动物性食物的饮食。食盐中的钠具有增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水肿的作用,有的冠心病的患者每天食盐的消耗量应限制在5g 以内。盐腌、盐渍加工的食物及酱油中均含有大量的食盐,应控制用量。味精虽无咸味,但其钠的含量是食盐的80%左右,冠心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多使用。通常情况下冠心病病人烹调应选择植物油,且用量应控制在每天 25g以内。鱼类含胆固醇少,且鱼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防止粥样硬化作用,故不必严格限制。
冠心病患者应戒烟限酒。香烟的尼古丁对心血管有直接的损伤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并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绞痛。酒精有扩张血管作用,饮用少量低度酒并不禁忌,但大量饮用烈酒是绝对禁止的。适量饮茶是允许的,但饮浓茶及咖啡可导致病人心律失常、心肌耗氧增多,对病人不利。
冠心病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体内生成,故能降低血胆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
饮食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还能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尼克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预防血栓发生。
冠心病患者忌暴饮暴食。冠心病患者要注意节制饭量,控制体重,切忌暴饮暴食。因为暴饮暴食可使血脂、血黏度突然增高,并增加心脏负担,尤其注意晚饭不宜吃得过饱。
运动护理
在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其运动的方法和运动量加以指导。冠心病人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进行适当运动。冠心病患者不宜长期静卧,长期静卧会使冠状动脉脂质沉淀加重,管腔更加狭窄,加速病情发展。指导患者在恢复期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它能促进脂肪和胆固醇的分解代谢,降低血脂,促进微血管扩张,改善心肌供血,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指导冠心病患者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如通过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体放松或通过气功、太极拳等活动,增强自身康复能力。教育冠心病患者体育锻炼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病情以不感过度疲劳为宜。
日常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的内容主要有生活环境,睡眠等方面。良好的环境使病人精神愉快,促进病体恢复,室内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注意冠心病患者的睡眠护理,冠心病患者多于夜间发作,应加强夜间巡视,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面色、口唇等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睡前可用温水洗脚以消除疲劳,不要夜间工作,养成规律性睡眠。
注意便秘的预防和护理。中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发生便秘,特别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病患者的便秘发生率高。这与患者的用药、卧位、生理、心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如病人长期卧床进食少,消化功能减退,易引起便秘。也有患者不习惯使用便器,大便用力时深吸气后屏气,可诱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心肌梗死病人大便时用力可促使心脏破裂。因此,重视病人的便秘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对冠心病患者要因时护理。这一方面的护理一般不为人们重视。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生理机能是随昼夜的流逝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因此冠心病患者心脏病人在昼夜的不同时间会表现不同的情况,所以要提倡因时护理。因时护理也包括根据不同季节特点进行护理,如春天百病生长,室内应注意定期消毒,开窗通风;夏天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凉爽;秋天应保持室内湿润;冬天应注意保暖等。
讨 论
篇2
【摘要】目的:探讨35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35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针对心理问题采取护理应对?结果:通过对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有350例好转?结论: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冠心病;心理状态;护理措施
在护理工作中,本人通过对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活动,认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1],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52例为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入的住院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病例中男219例,女133例;年龄43~92岁;
2?实施方法
收集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35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并查阅门诊病历,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确定健康教育方式,尽量符合个体化患者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如口头讲解,提问与讨论相结合;
3?实施效果
通过对我科352例冠心病患者不同心理状态的综合分析,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有350例好转出院?
4?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冠心病患者病前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均明显高,对患者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负性生活事件,最常见为家庭事件?工作事件?尤其是反复发作同时伴有性格障碍的患者,在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后,产生明显的负性情绪体验,易导致疾病复发?如社会心理应激?精神紧张?吸烟酗酒?情绪波动等,经临床观察,这些患者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焦虑?忧虑?恐惧?否认?角色紊乱等[2] .
4.1 焦虑的心理状态 老年病人的适应能力差,患病后住进陌生的医院,住院后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日常生活难以适应,病人性格变得脆弱,心情不定,情绪低落?由于病人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受疾病限制,需要他人照顾,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认为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从而产生悲观?失望?自卑心理,加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
4.2 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 由于年老多病,加之对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性质不了解,容易自我扩大疾病的严重性和受死亡的成胁,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
4.3 抑郁的心理状态 冠心病在其发生发展中,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其抑郁的发生率最高,抑郁往往会加重躯体症状,甚至影响疾病过程及转归?[3]多见于缓解?恢复期及老年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
4.4 否认的心理状态 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
4.5 角色紊乱的心理状态 患者住院后,要承担患者角色,原有的健康人角色可能暂时或长久的丧失,有的老年患者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
4.6 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 患者对冠心病病因?治疗及用药,病情预后?应注意问题缺乏了解,对疾病发展认识不足,虽有认识却满不在乎,不能从饮食?休息等方面加以调整,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5?护理措施
5.1 焦虑的护理措施 针对这样的患者,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及病情后,根据其病情及身体状态为其安排简单?轻松?有趣味性的活动,为病人制定可行的活动计划,帮助病人逐步先完成短期活动目标,使病人能接受活动无耐力的症状.并告诉病人即使增加少量的活动也可以改善精神状态和恢复自信,有利于减轻焦虑症状?
5.2 紧张恐惧的护理措施 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之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告诫病人不良情绪是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帮助病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树立一些良好的观念;接受自己的现况,勇敢地面对自己所患的疾病,为患者提供疾病的有关知识,是患者认识到冠心病是可防可治的,并指导他们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以宣泄?平息?转移等方法来调节心理平衡,控制疾病发生的因素,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
5.3 抑郁的护理措施 加强护士自身的素质修养,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术,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学会分析患者心理的技能,通过自己的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在工作中心境平稳,有效地影响患者,并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出院前向患者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让病人有信任感及安全感,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心?
5.4 否认的护理措施 经常陪伴在患者身旁,尽量满足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使他们感受到护理人员给予的温暖和关怀?与病人交谈时,要认真倾听,顺着病人的思路和语言,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并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5.5 角色紊乱的护理措施 我们要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急性期应重点加强生活护理,处处要体贴入微;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整齐舒适的修养环境,以同情?关心?尊重的态度为患者服务?紧密跟踪患者身心健康的动态变化,将心理护理贯穿到每一个护理过程中去?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提倡病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让他们在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中排除“孤独”?“被遗弃”等灰暗心理,鼓励患者自尊?自强,自己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参加病房的集体活动,逐步尝试新的行为方式,重建健康的心理,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6 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的护理措施 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介绍药物的作用与副反应以及不适症状的原因和缓解的方法,并给予详细的饮食?排便指导;主动向病人讲解治疗冠心病各阶段的注意事项,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对病人及家属也应进行冠心病知识宣教,绝大多数病人及家属不懂医学知识,更不了解冠心病的有关知识,通过宣教使他们对此病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出院前期,从药物?心理?生活?活动等方面制定详细?周密的出院指导,使病人出院后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我护理?自我调控,以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
6? 体会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有了信任感,缩短了护患距离,加深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占洁.急性心肌梗塞后胸痛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347.
篇3
方法:从药物、饮食护理及生活护理进行全面指导。
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掌握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疾病知识,饮食用药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达到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83-01
冠心病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其中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众多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药物、饮食、运动危险因素,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5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44~83岁,病程3~30年,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者掌握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疾病知识和护理知识,达到了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除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经控制血压及扩张冠脉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好转出院。
2护理
2.1相关疾病护理。
2.1.1高血压出现心律失常进行心电监护持续吸氧,调节ECG导联至P波最明显导联如:Ⅱ导,胸部导联,监护电极放置应避开胸骨右缘及心前区,以免影响做心电图和紧急电复律。患者应避免左侧卧位以免加重不适。、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注意观察药效及副作用。
2.1.2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护理:胸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间断吸氧2-4L/分,维持血氧浓度90%以上。烦躁不安,疼痛剧烈可用镇静剂或考虑肌注吗啡5-10mg。监测心电图变化,有无进一步演化为心肌梗死的表现,如口服硝酸甘油后疼痛>30分钟无缓解,心电图ST段抬高,出现病理性Q波等。
2.1.3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此类患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而后限制活动量并取适当。应用强心剂、利尿剂可出现心率失常、电解质紊乱等,输液治疗中应监测电解质、尿量、尿比重,调节输液速度和量。
2.1.4高血压合并心肌梗塞的护理:此类患者应注意胸闷、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有无缓解,及时检测心肌酶。急性心肌梗塞应绝对卧床休息1周,持续或间断吸氧4~6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观察心电图变化,为抢救治疗争取时间。监测血压,血压一般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如疼痛缓解而病人收缩压低于80mmHg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脉细而快,尿量减少等应警惕出现心源性休克。
2.2药物治疗护理:用药前应充分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名称、用法、服用方法及不良反应。遵医嘱监测血压,根据血压变化及时调整降压药物,长期规范用药,一般年轻人血压控制在120~130/80mmHg,老年人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在应用洋地黄时应注意有无中毒反应,如出现脉搏
2.3饮食护理:合理饮食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甲壳类食物,少食多食,勿过饱,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一般每人每日不超过6g。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增加含钾含钙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通过口头宣教、书面宣传材料、宣传片等多种教育方式反复强化,使患者能持之以恒按饮食处方进餐。
2.4生活指导:指导患者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可选择散步、骑车、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运动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宜,一般每次运动持续20~60分钟,活动后心率增加次数10~20次/分为正常反应。患者洗澡时水温应适宜,以35~40℃为宜,温度太高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导致冠脉和脑部血供不足,引起胸闷、头晕等症状,水温太低引起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洗澡时间不宜太长,不超过15分钟为宜,以免诱发胸闷等不适。
2.5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疑问热情、耐心讲解,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变急躁易怒、争强好胜的性格,保持情绪稳定,使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以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作用,控制病情降低危险因素。
3讨论
高血压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血压控制不理想,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除了有效控制血压,还应严密观察冠心病的病情进展,监测血压、心电图的变化,有无心肌缺血,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尿量、输液量,并从药物、饮食护理、生活等方面指导,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近期并发症的出现。
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60-01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循环功能性的或器质性的改变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伤,多发于高血压、高脂血、高黏血、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肥胖等人群,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那么日常如何预防和护理冠心病呢。
1 冠心病的预防
1.1 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 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1.2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1.3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1.4 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1.5 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1.6 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1.7 预防冠心病应积极降压。下列病人达标血压应为130/80mmHg,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CAD)等危状态、颈动脉病(颈动脉杂音、超声或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异常)、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Framingham危险评分≥10%。无以上情况达标血压为140/90mmHg。
2 冠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2.1 起居有常 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2.2 身心愉快 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
2.3 饮食调摄 过食油腻、脂肪、糖类,会促进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沉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宜过食。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胖病人应控制摄食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2.4 戒烟少酒 吸烟是造成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烈性酒在禁忌之列。不宜喝浓茶、咖啡。
2.5 劳逸结合 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否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而产生疼痛,应注意保暖。性生活时处于高度兴奋,血液循环加快,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故宜严格节制。在心肌梗塞完全恢复后,宜控制在每月1-2次。
2.6 适当休息 心绞痛时最好稍稍躺卧休息一会儿。平时可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心肌梗塞诊断明确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在两周内,病人的一切生活活动均由旁人帮助完成,绝对严禁自己翻身,因翻身会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肌梗塞部位破裂或心跳骤停。宜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无严重并发症,一般卧床2-3周后,可半卧床上,每日3-4次。壹周后如无变化,则可下床坐在椅子上,每日3-4次,每次约半小时,再壹周后,可在卧室内散步。长期卧床对心脏恢复不利,酌情活动是必要的。三个月后可以进行轻便的体力劳动。
2.7 体育锻炼 运动应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等。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2.8 积极治疗 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对能加重冠心病病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必须服药加以控制。
篇5
【摘要】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期间住院56例冠心病患者,口服丹栀逍遥散加减,经过多方面精心护理。结果 56例患者中有52例取得良好效果,康复出院,有效率92.8%,4例无效,占7.2%。结论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但护理措施的实施也很关键。
【关键词】 冠心病;护理体会
冠心病属中医的“真心痛”、“胸痹”、“心悸”的范畴,临床上以胸闷、气短、胸痛、心悸为主要症状。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肝火。其发病常与心、脾、肝、肾四脏的虚损有关[1]。在护理方面,要根据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正确实施辨证施护,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40~79岁,平均54岁。
1.2 组方 柴胡、白芍、白术、当归、茯苓、丹皮、栀子、黄芩、丝瓜络、郁金。
1.3 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肝郁化火型冠心病,虽病位在心,但与肺、肝、脾、肾密切相关。以气虚、阳虚或阴虚为本,以痰、瘀、火、寒、实邪为标,形成本虚标实,所以在治护上应以调情畅志、引火下行为主[2]。(1)避免精神刺激。忌忧伤、悲怒,以免肝受压抑而增添肝火,加重病情。(2)药物贴涌泉穴,引火下行。用吴茱萸10~15 g研粉制成饼状,贴于双足涌泉穴,以绷带固定,夜贴昼取,以此降火下行。血压偏高者,用夏枯草10~15 g,20~30 g,每日1剂,煎汤当茶饮,既引火下行,又能使血压下降。
2 护理方法
在辨证护理方面,应把精神护理放在首位,“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统帅着人之喜、怒、忧、悲、惊等神志活动,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使之心情愉快。并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原则。病情好转后,在夏季进行适当身体锻炼,如太极拳之类,动静结合以养阳;秋冬季以上午9~11时进行散步活动,静动结合以养阴,促进恢复健康,减少发作[3]。
3 一般护理
3.1 病室环境 宜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各种噪音。重症者减少探视,保持充足睡眠。
3.2 情志护理 避免患者心情抑郁,忧伤或紧张,激动。主动关心患者,使其心情愉快,配合治疗,并告知家属共同配合,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
3.3 饮食护理 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饮食易消化,多食纤维膳食及新鲜蔬菜、水果等,少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等,禁烟、酒、浓茶、咖啡,勿过饥过饱。
3.4 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易温服或热饮,一般药物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剂量服用。胸痛时,应记录用药后疼痛缓解程度、时间。
4 健康教育
(1)保持身心愉快,消除诱发因素,忌暴怒惊恐,忧思过度,以及过喜。(2)饮食选用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制品,要少量多餐。(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4)根据体制注意适当锻炼,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以增强心脏功能。(5)掌握简易应急措施,随身可备小型保健盒,内装少许硝酸甘油、麝香包心丸。
5 体会
该病病机复杂,同时各型病症因季节、气候、体质、嗜好、治疗、护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常可交替或综合出现,因此应结合辨证实际,合理应用辨证施治与施护,如口服汤药、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等方法,对患者的尽快康复和预防及减少其再次发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韦佩松,吕冰.中医辨证施护在真心病实施体会.右江医学,2007,1:37-38.
篇6
经桡/尺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虽其远期疗效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无明显差异,但其创伤小、痛苦小、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众多冠心病患者选择该手术的重要原因。2007年8月~2008年6月用经桡/尺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56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一支冠脉病变狭窄程度>70%的患者56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46~82岁,平均60±19岁。根据胸痛症状、心电图ST段抬高及酶学改变确诊为AMI 33例,其中距胸痛发病6小时以内20例,12小时以内13例;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稳定型心绞痛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经桡动脉途径介入54例,经尺动脉途径介入2例。造影结果单支病变23例,双支19例,三支病变14例,均给予支架置入术,手术均获得成功。
治疗方法:常规患者入导管室前3天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75mg,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导管室前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均经桡/尺动脉途径进行冠脉造影。右上肢自然平伸外展30°~40°,选桡/尺动脉搏动最强处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法动脉穿刺成功后,应用5F或6F多功能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对明确局限性冠脉狭窄或闭塞段,采取球囊扩张,当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被球囊导管满意地扩张后,撤出球囊导管,送入携带支架的球囊导管到该处,经注射造影剂显影确定支架放置部位准确无误后,予以加压扩张。选用支架球囊与血管直径之比1∶ 1,扩张压力11~13大气压,持续20秒左右,将球囊抽瘪。重复造影,如结果满意撤出球囊导管。术后即刻拔出鞘管,应用专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
结 果
5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心肌梗死、室颤等严重并发症,1例出现桡动脉痉挛,经心理安慰及应用维拉帕米后缓解。患者均在手术后5~7天出院,随访6个月,预后良好。
护 理
⑴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术前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术前紧张,要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介入治疗的目的、安全性及必要性,介入手术的一般知识,桡/尺动脉途径的优点,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②术前准备:术前24小时做碘过敏试验,抽血标本做配对和交叉试验,备血,做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测定;术前常规行Allen试验,阴性者不能由桡/尺动脉入路[1]。③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包括强心剂、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扩张血管药、镇痛剂、造影剂等,并备好除颤器、氧气等;尽管术前常规已做碘过敏试验,术中仍有可能出现碘过敏反应,故应常规准备地塞米松及非那根;并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有针对性的准备药品和物品。④手术器械准备:常规准备PCI手术器械,备齐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指引导管,引导钢丝及球囊、支架等。
⑵术中配合观察:①患者平卧,关心安慰患者,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平稳情绪,对减少心肌耗氧及配合手术十分有益。②术中加强观察,重视患者主诉,注意患者穿刺侧手指及手掌有无疼痛及温度、颜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提醒术者注意,及早处理。③要积极配合医生,认真观察心电图及生命体征。若心率减慢,给予阿托品静注。发生室颤时立即给予除颤,必要时给予临时起搏器安装。造影剂为高渗液,可加重心脏负荷,应不断提醒术者造影剂的用量。
⑶术后护理:①术后CCU室取舒适自由,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尤其注意患者心电图改变,有无ST抬高和压低,以了解有无心肌缺血的发生和程度,特别应观察有无急性再闭塞的症状,如心绞痛突然发作、颜面苍白、大汗、血压下降等。②术后指导患者饮温开水1500ml以上,促进造影剂排出,进易消化食物。如尿量过少,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③术后手腕穿刺部位的观察:术后4小时内每15~30分钟观察1次手腕部有无渗血及手指末梢循环和桡动脉搏动情况,4小时后每小时观察1次,直至术后12小时。④术后患者均应用桡动脉专用气囊压迫止血器,气囊充气一般16~18ml,根据患者手腕粗细调整松紧束带,以能摸到桡动脉搏动为宜,术后2小时开始逐步抽气减压,2ml/次,2小时/次,以不出血为度,6小时后可解除压迫器。⑤进行手腕部活动指导[2]:3天内避免在穿刺侧进行穿刺、测量血压等增加肢体压力的操作,穿刺点保持清洁干燥勿揉抓,避免腕关节剧烈过度伸曲活动。
⑷出院指导:实施健康教育,讲解口服抗凝药物的重要性,增加其保健知识,如低胆固醇饮食、忌烟限酒、少食多餐、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预防受凉感冒等。
讨 论
经桡/尺动脉路径是行心脏检查和治疗的新途径,其优点是局部并发症少,观察、护理方便。本组56例患者均经桡/尺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手术均获成功。实践证明[3],桡/尺动脉路径与股动脉路径相比较,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少;术后自由,减少了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腰背疼痛、排尿困难、甚至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短,费用减低。但其缺点为桡/尺动脉穿刺操作难度略大于股动脉,因其管腔小,易发生血管痉挛,部分患者血管弯曲和变异,操作不慎可能造成血管损伤,术后压迫止血不当可造成穿刺血管闭塞,若掌弓循环欠佳,可能造成手的缺血甚至坏死,因此路径的正确选择及成功的穿刺技术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桂茹,赵霞,杨绍芬.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技术支持与护理体会.中华心血管杂志,2002,3(30增刊):480.
篇7
【关键词】冠心病;饮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60-01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冠状动脉功能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发生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高年龄、吸烟、精神紧张、饮食不当、遗传、好强性格及体内微量元素有关[1]。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在逐年上升,为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各种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护理尤为重要,故本文阐述如何对冠心病病人进行正确的饮食护理。
1 脂类的控制
1.1 控制脂肪的摄入总量:人体摄入脂肪的质和量对血脂水平是有影响的,流行病调查的结果表明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与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正相关。饮食中脂肪的总量又是影响血中胆固醇浓度的重要因素。故减少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是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措施。《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规定,年龄45岁以上人群,饮食中脂肪的供给量应占20~25%。
1.2 控制P/S的摄入比值:脂肪的性能和作用主要取决于脂肪酸。脂肪酸是脂肪分子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不饱和脂肪酸(P)和饱和脂肪酸(S)。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血管,预防冠心病。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品为:橄榄油、花籽油、花生油等,主要为植物油。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家畜肉和乳类的脂肪,还有热带植物油(如棕榈油、椰子油等),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它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从而加速血管的硬化,增加冠心病的发病机率;但如果饱和脂肪摄入不足,会使人的血管变脆,易引发脑出血、贫血、易患肺结核和神经障碍等疾病。所以饮食控制好P/S比值尤为重要,当前推荐的P/S比值范围是1:1~2:1[2]。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冠心病的发病率:欧美高,日本低,我国的舟山渔民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冠心病。然而饮食调查发现,欧美人平均每日吃鱼20g,日本人每日吃鱼100g,舟山和爱斯基摩人每日吃鱼300~400g。研究发现是海鱼当中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故饮食中要多吃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1.3 控制胆固醇摄入:饮食中胆固醇的量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冠心病多发地区居民的血清胆固醇浓度要比低发地区居民的更高。我们应在膳食中控制每日胆固醇的量低于300mg。1个蛋黄中胆固醇的量大概为368mg,故冠心病的患者每日摄入半个鸡蛋就够了。冠心病患者因忌用鱼子、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羊油、椰子油[3]。
1.4 适当摄入磷脂:磷脂中的卵磷脂使胆固醇酯化,胆固醇就不易在血管壁沉积,还能使血管壁的胆固醇转入血浆而排出体外。黄豆卵磷脂就能有效地降低血胆固醇的浓度,并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2 适量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但蛋白质摄入过多对冠心病不利。有研究表明,供给动物蛋白质越多,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所需的时间越短,且病变越严重。动物蛋白质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比植物蛋白明显的多。所以蛋白质的摄入要适量,老年人每日每kg体重摄入蛋白质为0.8~1.0g,大概每天65~80g,占总热量的12%~14%,且植物蛋白应占人体蛋白质的总摄入量的50%以上,如牛奶、鱼、豆制品等[4]。
3 控制糖类的摄入量
高脂血症分为脂肪性和碳水化合物性高脂血症。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或直接摄入过多的糖,也就是说一个人正餐吃的淀粉类物质太多或正餐之外过多的吃甜食、糖果、点心、巧克力、饮料等,就会使摄入的糖量大大超过人体需要,就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①热量过剩,超过了人体的消耗,那么多余的糖就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堆积起来,长此以往则会使体重增加引起肥胖、血压升高、心肺负荷加重,便会进一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血栓等。②冠心病多见于老年人,然而老年人胰腺功能降低,对糖的耐量下降,过多吃糖会引起糖代谢紊乱,血糖便会升高,引发和加重糖尿病,糖尿病又会加重脂代谢紊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③肝脏是利用游离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来合成VLDL,故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越多,会使血甘油三酯的浓度越高,引起高脂血症。众所周知脂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都是冠心病的易患的危险因素。我国人民的饮食中大都是以米、面为主食,然而这类食品中均含有大量淀粉,也是人体糖类营养素的主要来源。这些淀粉经消化以后即可转化为葡萄糖,故冠心病病人应该控制在天天主食不超过500克,并在正餐之外限制糖的摄入。
4 多摄入维生素
4.1 维生素C:维生素C能够影响心肌的代谢,增加血管韧性,使血管弹性增强、脆性减少,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是胆固醇氧化为胆酸从而排除体外,如缺乏则胆固醇在血中堆积,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5]。故要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柑橘、柠檬、紫皮茄子等。
4.2 维生素E: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预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磷脂的氧化,提高氧的利用率,使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增高,增强心肌对应激的适应能力。维生素E还能够抗凝血、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毛细血管增生、改善末梢循环,防预动脉粥样硬化。如缺乏则胆固醇在血中堆积,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E广泛地分布在动植物的食品中,如麦胚油、棉籽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莴笋、橘子皮以及几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
4.3 维生素B1:维生素Bl又叫抗脚气病维生素或硫胺素,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参与脱羧酶的辅酶的构成,参加糖类的代谢。缺乏使心肌代谢障碍,严重可引起心衰,发生脚气病性心脏病临床症候。维生素B1供给要充足,热能越多,碳水化物和蛋白质比例越高,则维生素B1需要量也越大。含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有谷物、酵母、豆类、干果、硬果等。我国规定成年人维生素B1的供给量为0.5mg/1000kcal。
4.4 维生素B6:维生素B6易溶于水,微溶于脂,不耐热,当他与亚油酸伴随应用时,能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因维生素B6,能促进亚油酸转变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的浓度。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鱼类、全谷、奶类、豆类、白菜等,并且人体肠内细菌可部分合成。
5 微量元素的摄入
钙、镁、铬、锌、硒对心血管疾病有抑制作用,缺乏时可使心脏性能和心肌代谢异常。①钙可预防高血压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富含钙的食物有奶类、豆制品、海产品等。②镁可抑制血脂代谢和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抑制凝血或对血小板起稳定作用,防止血小板的凝集。富含镁的食物有小米、玉米、豆制品、桂圆、枸杞等。③铬能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富含铬的食物有酵母、牛肉、肝、全谷类、红糖、干酪。④锌过多或铜过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增加,锌铜比值高时,血清胆固醇也增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冠心病发作率高的国家锌铜比值也高。富含锌的食物有肉、牡蛎、奶、蛋等。⑤硒能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的损害程度。富含硒的食物有仙贝、虾皮、巴鱼、海虾等。
6 其他
应多摄入一些保护性食物,如洋葱、大蒜、紫花、苜蓿、木耳、海带、香菇、紫菜等,忌饮烈性酒、忌喝浓茶、戒烟。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防治过程中的非药物治疗中的饮食护理非常之重要,调查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配合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能得到明显的缓解,心电图也能明显的好转,心脏的功能当然也会随着血脂浓度的下降而明显好转。
参考文献
[1] 高健群,熊红霞.内科护理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蔡东联.临床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刘惠.从提高遵医行为论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
篇8
【摘要】总结22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家庭护理。良好的护理,尤其是家庭护理,可延缓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不但要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且要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这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1]。现将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20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3.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发作,心功能Ⅱ-Ⅳ级(按NYHA标准分级),稳定型心绞痛7例,不稳定心绞痛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心肌病变4例。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时主动热情地接待,介绍主管医生以及一切和患者有关的事项,使其消除紧张感、陌生感,尽快适应新环境,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治疗。在护理工作中讲究科学性、针对性。对心绞痛患者,针对其特点,了解发病原因,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进行劝慰、引导,平息其激动的情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惶恐不安、悲伤绝望的心情,应尽可能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以减轻心理压力。
2.2 生活护理 提供生活照顾,促进身心休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需绝对卧床1周,避免搬动,限制探视,协助翻身、进食、洗漱、排便;第2周允许在床上做深呼吸及伸屈曲双足,或进行轻缓的四肢主动与被动活动,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第3周可坐起,每次20~30 min;并逐渐增加,适度的运动可降脂、降压、降体重、改善耐量,增加机体的氧摄入及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若患者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重视病人的主观感觉,认真观察其病情变化,如出现心慌、胸闷或气短症状,要卧床休息;如休息后不缓解或胸痛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口含硝酸甘油效果不如过去应及时送医院救治,避免意外发生。
2.3 解除疼痛 心绞痛发作时,立即让患者安静坐下或半卧位 ,给予精神安慰,减轻恐惧,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使全身肌肉放松;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并观察用药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时,尽快解除疼痛,按医嘱给予哌替啶、吗啡。
2.4 心电监护 立即送入监护室,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5~7 d;必要时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注意尿量、意识等改变。控制心力衰竭,吸氧,心绞痛时给氧2~4 L/min,急性心肌梗死时以中等流量持续给氧,改善心肌缺血,减轻疼痛,缩小坏死范围,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防止心原性休克和心律失常。
2.5 用药护理按医嘱给予镇痛剂,心绞痛给舌下含硝酸甘油0.3~0.6 mg,或含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10 mg;舌下含化药物时应保留一些唾液,让药物完全溶解,不要急于咽下;如出现头昏、头痛、面红、心悸等症状应让患者平卧,以防止低血压;静脉输液时控制滴速和输液量,滴速一般控制在20滴/min,以防止心脏负荷增加;进行抗凝治疗时,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除需观察有无颅内、皮肤黏膜出血外,还需观察痰、尿、呕吐物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 h内应尽量避免应用洋地黄类药物,以免诱发室性心律失常[2]。
2.6 饮食护理 饮食治疗和护理有多数冠心病病人不能控制饮食中的盐含量,不能保证低脂饮食。因此,家庭成员应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饮食计划,控制食物中脂肪的摄入,限制食盐的用量。应选择一些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低,而维生素、食物纤维、有益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较多的并有降血脂、抗凝血作用的食物。
2.7 预防并发症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致命性急症,因此要告知病人放松精神,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避免身心过劳及情绪激动。家属还应注意为病人保暖,避免诱发心肌梗死。
2.8 健康指导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识别低血糖的能力,了解有关预防低血糖的措施,熟悉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了解低血糖的危害,避免严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在病人活动能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加强有关疾病的宣教,让病人和家属了解心肌梗塞的发病机理、治疗以及诱发因素、及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3]。定期随诊,保持精神开朗,就可以减少再发。在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疏导工作,使病人和亲属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环境。
3 结果
本组22例冠心病患者在科学、有效的护理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均康复出院。
4 讨论
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心情及治疗效果。护理工作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完成工作任务,而需要护士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精神面貌。要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住院环境。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不要与其争吵,要以和蔼的态度,恰当的语言,引导和帮助患者消除烦恼。同时护士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在临床上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做到护病、护身、护心有机结合。在护理干预中,定期的、规范化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促使病人逐渐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达到知晓、信任、行动的统一,最终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早日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兴会,赵应芬.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J]. 当代护士,2011,11,118-119.
[2] 丁翠霞.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与保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4):129-130.
[3] 魏洪岩. 浅谈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178-179. 2012-2-5
作者单位:232072 安徽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新庄孜医院
(上接第164页)
(5) 防治消化系统并发症:患者长期卧床,胃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出现腹胀和便秘。可鼓励多饮水,多食含维生索丰富的蔬菜和水果,经常给予腹部按摩,必要时服用缓泻剂或进行灌肠治疗。
(6) 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肢体畸形:在医师的指导下,协助患者在床上做上肢的伸展运动和下肢肌肉静态收缩,每日活动两次,动作轻柔,尤其注意防止足下垂,将踝关节维持于中立位。
2.3后期护理
在伤后或术后4周至患者康复出院为后期。此期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促进骨折愈合,在医师的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直至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1) 促进骨折的背养护理。骨折后期,骨折端血肿已吸收,软骨细胞经过增生变性、钙化变成骨质,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高钙、高锌,高铜的食物,以利骨折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同时,口服补肝、肾、壮筋骨之中药,促进骨折愈合。
(2) 采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医师的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首先,手法按摩双下肢。使关节囊、韧带、肌肉得到放松;然后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活动,练习起坐和双手支撑身体并能掌握平衡,逐渐过渡到立位训练,配合使用轮椅或其他辅助练习器械。前者为被动活动,后者为主动活动,由于每个患者年龄、体质不同、损伤的程度不同,在训练内容和强度上应有区别。每日训练总量应在2h左右,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心肺功能的变化,一般在伤后或术后6~8周,指导患者扶拐行走;12周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后方能负重行走。
参考文献
[1] 张明.300例骨盆骨折并发症的处理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5,4(2):158.
[2] 卓锦蜂.骨盆骨折的并发症与护理[J].齐鲁护理,2002,68(8):421.
[3] 陈艳勤.骨盆骨折合并内脏器官损伤患者的护理[J].护理杂志,2010,27(11):843-844,846.
篇9
男42例,女26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52±3.0)岁;所有患者通过临床表现、冠脉造影等明确诊断为冠心病[2],其中合并糖尿病的24例、高血压的34例、肺炎的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针对个体差异选择心理护理方法,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增强护患间的沟通互动。
2.2评估患者的心理特征
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诸多因素可以诱发冠心病患者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有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社会应激以及吸烟酗酒等,其不良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否认等。
2.3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2.3.1针对焦虑的心理护理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呈昼夜变化的心律失常,频繁反复的病情变化,会导致患者心不定神不宁,情绪欠佳,睡眠质量较差,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对此,为患者讲述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的治疗原则、平时生活饮食中的注意事项,耐心疏导,使其对本病的发展及预后有深层次的了解,能调整情绪,消除或减轻焦虑状态,主动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增加抵抗疾病的信心。
2.3.2针对恐惧的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病情发作以夜间常见,昼夜节律明显,对于夜间安静睡眠状态下发病,患者尤其感到紧张,担心发病时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危及生命。诸如一些抢救的场面、一些医疗仪器对于患者就有一种恐惧的刺激,长期处于恐惧紧张的状态,会加重病情进展。对此,护理人员进行疾病一般知识宣教,教会患者识别疾病发作时的常见症状并及时发现,多与患者沟通,经常巡视病房,进行操作时熟练稳重,让患者从心里了解疾病,掌握疾病的变化规律以积极应对,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紧张恐惧感。
2.3.3针对否认的心理护理
患者角色发生转变,从健康正常人到病人,部分患者不能适应角色变化,对自己的疾病不相信,不能意识到疾病的严重程度,过度相信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忽视疾病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不重视疾病的医疗护理,进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我们应宣教冠心病的发展及可能预后,明确其严重性,有选择性的告知患者的病情,让患者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病人,疾病的恢复需要医疗工作及自身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预后。患者转变了角色,明确了自己患病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灌输冠心病的可治性,强调冠心病发展预后的诸多诱因均可影响疾病的进程,从而增强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主动性,利于疾病的迅速有效恢复。
2.3.4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逐渐升高,患者亦是,医护人员应该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多方面的要求。在给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还应照顾到患者的心理需求,介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进程,告知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讲解常见急诊病例的诱因、药物的使用方法及作用机制。让患者在身体接受治疗的同时,心理也接受一定的护理治疗,促进疾病的恢复。
3观察
指标培训进行调查的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3d内进行护理满意度情况的调查;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恐惧及睡眠的状况,具体方法为:入院时所有患者进行焦虑、恐惧及睡眠状况的评分,经过住院期间的护理后,于出院当天再次对所有患者进行焦虑、恐惧及睡眠状况的评分,并记录分析;焦虑评价,依据1971年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对护理前后所有患者进行评分,焦虑程度随分数的增加而加重;恐惧评价,依据恐惧自评量表,对护理前后所有患者进行评分,恐惧程度随分数的增加而加重;睡眠评价,依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护理前后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分数低表示患者睡眠的质量较好。
4数据处理
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两组患者护理
前后的焦虑、恐惧及睡眠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恐惧及睡眠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相应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改善较明显。
5.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
提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讨论
篇10
关键词:冠心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64-01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发血管腔阻塞或狭窄,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以及坏死造成的一种心脏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且该疾病呈年轻化趋势增长,死亡率较高,给社区人群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1]。为分析冠心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选取本社区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社区护理干预,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本社区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8±3.7)岁,平均病程为(3.5±1.1)年;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9.7±4.2)岁,平均病程为(3.6±1.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社区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冠心病相关知识教育、心理护理、运动指导、饮食指导以及病情观察等。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数据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用X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每月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3±0.2)次;对照组每月平均发作次数为(3.5±1.6)次,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运动锻炼、合理饮食、戒烟戒酒、按时服药与定期复诊等方面的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临床症状为心绞痛、心悸、乏力、血压下降等,严重患者可出现猝死,冠心病患者可闻心包摩擦音、心音较弱等现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频率不断加快,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疾病是在多种作用因素下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需以预防为主,社区护理干预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2]。
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冠心病相关知识教育、心理护理、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3]:(1)冠心病相关知识教育。积极在社区中开展健康宣教,可先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患者薄弱环节采用知识讲座、科普录像、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现场答疑等方式进行知识宣教,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2)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尤其是患者心律失常频发时,易出现焦虑不安、心神不宁、暴躁易怒等不良情绪,不仅降低了患者遵医行为与治疗效果,也影响了预后恢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的心理情绪,提高治愈信心;(2)运动指导。患者可进行慢跑、步行、游泳、太极拳、登山等有氧运动,适量运动对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4)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低脂、低热量的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少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并叮嘱其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5)病情观察。医护人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访问或电话随访,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并定期对患者心律、血压、心率进行监测,关注其病情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综上所述,两组患者每月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3±0.2)次,(3.5±1.6)次,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杨虹,龙飞.社区护理干预46例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