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垃圾处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4-02-02 17:5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件垃圾处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件垃圾处理方法

篇1

橙色垃圾箱

德国的垃圾分类非常细,分为纸、玻璃(分为棕色、绿色、白色)、有机垃圾(残余果蔬、花园垃圾等)、废旧电池、废旧油、塑料包装材料、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大件家具等)、废旧电器、危险废物等。

与此对应,你经常会在德国街头看到各种颜色的巨大垃圾箱并排放在一起。对这些垃圾桶的使用都有明确规定:塑料包装和复合材料必须投入黄色垃圾箱,蓝箱专门收集纸张类垃圾,生物垃圾投入棕色的垃圾箱,其余难以分类的生活垃圾则放在灰色的垃圾箱内。此外还有专门收集玻璃制品、有毒有害垃圾的专门垃圾箱。

柏林垃圾管理公司BSR(Berlin Waste Management company)一直致力于回收和再生废品,还拥有一个跨度庞大的回收中心。最近,他们对灰色垃圾箱中的废物进行评估,发现其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回收再利用,比如玩具、诸如平底锅之类的金属物品、小型电器和电子产品、无包装的塑料制品、旧衣服、木头制品。因此,他们决定多加一种橙色垃圾箱,用来容纳灰色垃圾箱中还可回收的部分。他们定下的目标是:每人每年多回收出17公斤的可再生利用垃圾。

在橙色垃圾箱之外,BSR还配套了“橙色街角”,人们可以把较大型的物品(比如旧家具)丢弃到那里,有需要的人则可以在这儿找一些合他意的东西,所有的物品将会定期撤移。

尽管前期收效不明显,一些市民团体发现,灰色垃圾箱的容纳物并没有减少,而橙色垃圾箱则成了多余的摆设,并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可回收物。但许多德国人也还是高度赞同这种为环境着想的点子。

日常垃圾处理

德国的垃圾收集体系分为收和送两个体系。一般居民家中,都设有机垃圾收集桶和剩余垃圾收集桶,每桶剩余垃圾的收集价格要高于有机垃圾:各户居民可根据自己产生的垃圾量,确定所需垃圾桶的大小,城市环卫局会定期上门收取和清空垃圾桶,桶的大小不同价钱也不同。居民小区内设有纸、玻璃(棕色、绿色、白色)和塑料等废旧包装材料(标有绿点标志)的收集桶,各住户可把废旧纸、玻璃瓶等送至小区的该类垃圾收集桶中。

德国对垃圾实行封闭式循环,让许多外来者不习惯,却是成功之道。但每个社区都会给新人住的居民发放小册子,详细注明应该怎样分拣生活垃圾,以及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的不同功能。环保部门也会抽查居民是否把垃圾放到指定的桶里,如果分拣垃圾不当,他们甚至会开出罚单。

对大件垃圾(大件家具等)、废旧电器、危险废物等则有专门的回收点。在汉堡市就设有此类回收点15个。但对一些特殊的物质,如废旧轮胎,居民丢弃时需付费,价格为3欧元/个。所有的企业或公司也都要对自己产生的垃圾付费。分拣处理后的垃圾将分别送往不同的加工厂,如纸或纸板送到纸工厂,含铝的材料送到铝厂,镀锡铁皮或马口铁送到铁厂等。无法再利用的垃圾,就要送到焚烧厂焚烧发电,一部分电力资源自用,多余的还可以出售给电网公司,而焚烧后的余灰则全部用于铺路等工程。

不同类型的垃圾还有不同的处理和利用途径。比如,玻璃、塑料包装等材料主要由DSD公司来完成,DSD公司从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到最后的综合利用、处置和处理,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但这些也不是由DSD自己完成,而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完成,合作伙伴可以是私人企业,也可以是公共处理企业。

据统计,德国每年产生4400万吨家庭生活垃圾,其中1900万吨能够得到循环利用,1000万吨的垃圾被用于焚烧发电,还有约1500万吨的垃圾被填埋。垃圾处理率达到70%,垃圾处理的封闭式生态系统已基本进入了良性循环。

完备的法律政策

实际上,德国也经历过为垃圾所困的时候。二战结束后不久,全德国的垃圾填埋在数以千计的填埋场地,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1960年代,主要在人口稠密区和大城市开始建造垃圾焚烧设备,使垃圾量降低到原来的20%-25%,但大气污染问题大量增加,疾病也随之增加。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德国才大力提高技术水平,先是在填埋过程中用矿物方法和人为方法实行与地下水隔绝,接着通过废水处理采集渗漏水,在垃圾焚烧部门花费高昂的技术代价,采用烟气净化体系,对所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1975年第一部“垃圾清除法(AbfG)”实施,在全德国开始了一种有序的垃圾经济。现在,不论填埋还是焚烧,德国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当时的5万多个低水平垃圾填埋场,现在还剩大约360个,且都是有序和集中堆放的。

此后有更多的法规政策出台。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废物处理管理机构的管理理念为:“减低,循环与再利用”。所有的生产商和销售商,都必须按这一原则进行产品设计,减低废物的产生,并确保产生的残余物质有可能循环再利用。1990年代中期,德国出台《物资封闭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要求:除已经实现的金属、纺织物以及纸制品的回收外,其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在进行分类收集后重新进入经济循环。

这样做效果明显:截止到2005年,德国60%多的市政垃圾得到再循环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垃圾再循环使用率甚至达到了65%。在一些领域,例如包装行业,原材料再循环的百分比高到80%,建筑业甚至达到87%。经过再利用的垃圾绝对数量也十分巨大:每年2900万吨的地方废物,3100万吨的生产贸易废物以及1.61亿吨的建设和清拆废物得到回收再利用。

从2005年6月1日开始,德国规定,未处理垃圾不准堆放在垃圾场,因为未处理的垃圾会进行化学反应,影响到渗滤液和填埋场气体。现在,德国的垃圾都会被焚烧,只有焚烧后的残余物会堆放在垃圾场。德国还将为某些产品(比如废旧汽车、废旧电器、废旧电池、废油等)开辟专门的处理途径,也将出台更多法规。

垃圾经济学

成功的市场化运作是另一法宝。在德国,每家每户、每个机构都必须按季度缴纳一笔垃圾处理费。政府则将垃圾处理的工作交由专业的公司,并付给他们费用。这样,垃圾反成了抢手的资源,许多垃圾处理公司纷纷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期获得更多的垃圾处理权。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和财政补贴,使垃圾处理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从而实现政府、居民和垃圾处理企业“三赢”的局面。

显而易见的是,德国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先进完备的环保政策和执行系统。德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垃圾处理产业体系,从业人员超过25万,涵盖工程师、工人、公务员等不同职业。在教育领域,德国的一些大学相继设立了垃圾处理方面的专业或课程,同时也提供针对垃圾处理专业人员的培训项目。这些做法为德国垃圾处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篇2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xxx城乡环境治理及品质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指示精神,市政环卫所于2020年4月开始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治理行动,现将目前阶段工作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快补齐市政设施服务短板,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一是市政环卫所工作人员全面拉网式排查城区路灯、下水井盖、人行道板等公共设施损坏情况,组织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处理,截止目前,市政环卫所共维修全城路灯240余盏,处理路灯线路故障10余起,维修下水井盖14处,维修交通隔离栏17处;二是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维护标准及措施,建立市政设施维修台账,督促市民爱护市政公共设施,促进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二)集中整治城区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提高垃圾收运效率。一是对城区内背街小巷、卫生死角、河道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清扫保洁,重点清除背街小巷遗留白色垃圾、大件垃圾以及以及清溪河、漩溪河道内漂浮白色垃圾,截止目前,共清理城内卫生死角3处、背街小巷3处,清收大件垃圾共44车;二是加大垃圾收运频次,按照“专人专责,日产日清”的原则,及时收运城内生活垃圾,达到主城区一日三收、乡镇一日一收,收运率100%的保洁标准,确保生活垃圾收运无堆码、果皮箱无滞留,及时转运至垃圾中转站。

(三)开展垃圾分类试点行动,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机制。一是先以城内小区(华府国际、豪情骏座)、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重点区域为垃圾分类试点区域,以展板、垃圾分类手册、微信、QQ等平台为宣传手段,引导试点区域的小区居民、学生、机关干部职工掌握生活垃圾分类常识、自觉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二是在试点区域街道摆放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定期安排环卫工人回收分类生活垃圾,及时将有毒有害垃圾转运至指定堆放点,可回收垃圾进行资源回收;三是在试点推行垃圾分类的工作中,层层跟进,了解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进情况,主动询问试点区域居民、学校学生、干部职工意见,记录好每周回收分类垃圾的总重量,做好数据统计,为全市实行垃圾分类工作打好“头阵”,做好“先锋军”。

(四)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环卫市场一体化改革。一是按照xx省垃圾新三推项目工作计划,准备购置一批垃圾转运车和垃圾收容设施投放到农村的主次干道和场镇上,解决农村垃圾随意堆码的问题;城区优先购置一批餐厨垃圾收运车和大件垃圾收运车,以便于及时启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二是积极探索环卫市场一体化机制,通过学习邻区市县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改革方法,主动衔接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卫作业公司,再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完备的环卫市场一体化运转体系,降低环卫运作成本,提高机械化水平作业率。

二、存在问题

(一)城区大件垃圾随意堆码严重,影响市区市容市貌建设。

(二)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三)环卫工人数量庞大,实施环卫市场一体化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计划与打算

(一)继续加快市政设施维修力度,做到即坏即修,达到城区市政设施维修率100%。

(二)继续对城内卫生死角、背街小巷等重点难点区域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及时清除内存留的陈年垃圾、白色垃圾等,保证城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三)加大垃圾收运频次,及时转运城内大件垃圾、果皮箱内垃圾、垃圾房内垃圾至垃圾中转站,确保生活垃圾收运无堆码、果皮箱无滞留,收运率100%的保洁标准。

篇3

关键词:垃圾分类;垃圾处理;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0067-05

1 引言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对环境影响以及现有处理方式的要求,分离不同类别的若干种类。欧美发达国家与国内城市的垃圾分类经验带来的启示:垃圾分类是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东与德阳、资阳毗邻,西与雅安、阿坝接壤,南与眉山相连。成都市下辖锦江区等9区6县,代管4个县级市。2014年末,成都市辖区建成区面积604.1 km2,常住人口1442.8万人。1952年9月1日,正式获批为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成都市已将垃圾分类的工作提上了日程。笔者对成都市垃圾分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改善已有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此外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得到居民对于成都市垃圾分类现状的认识情况。在分析国外成功处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成都市垃圾分类实施的建议。

2 成都市垃圾分类的现状

2.1 成都市生活垃圾收运现状

目前,成都市生活垃圾基本上采用的是混合收集的方式。居民将生活垃圾装袋后投放到垃圾桶(箱)内,由人力车送往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压缩房;运输上采用国内外较先进的压缩式运输方式,压缩式运输可节约运输费用,也为垃圾的卫生填埋带来便利。可回收物的含量逐年上升,若将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瓶等可回收再生资源混入垃圾中,不对其回收利用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混合收集增大了生活垃圾的运输量,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不利于垃圾的后期处理。相对于混合收集,分类收集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节,是实现垃圾三化的必须方法。

2.2 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成都市区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主要是填埋处置,其他县级市、县的处置方式见表1[1]。从表1可见,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状况欠佳,处理方式单一,主要为填埋处置,现有的简单的垃圾填埋场或堆放场大多已趋于饱和,填埋方式也未达到卫生填埋的要求,对周围的大气、水和居民生活带来污染。随着垃圾产量的逐年增加,当更多的填埋场再次达到饱和时,必须寻找新的场地销纳垃圾。因此,仅靠单一的填埋处置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

2.3 生活垃圾的组成现状

2013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量约4835 t/d,较上年增长3.3%,预计到2020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量⒃龀さ皆7200 t/d。据生活垃圾监测资料,近4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具体组成如表2所示。

从垃圾组成来看,近几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以厨余类为主,占生活垃圾组成的50%~70%,其次是纸类和橡塑类,占生活垃圾组成的17%~22%,余下的金属类、玻璃类、灰土类等大致占12%~20%;从垃圾可燃性来看,近年来灰土、砖瓦、玻璃、金属等不可燃物占生活垃圾组成约5%~10%,呈缓慢增加的趋势[2]。

从垃圾回收的角度看,尽管中心城区生活垃圾中“纸类、橡塑类、纺织类、玻璃类、金属类”的比例大致在20%左右,但其中真正适宜回收利用的比例不超过10%,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①日常生活产生的回收价值较高的绝大多数可回收物(如纸板、纸盒、塑料瓶等)经过保洁人员、拾荒人员、废品收购人员的分拣分流,已进入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而实际进入环卫收运体系的大多是已无回收价值或回收价值较低的废品(如餐巾纸、厕纸、碎玻璃等);②部分混入环卫收运体系的可回收物受到高含水率的生活垃圾污染,可回收价值较低。

2.4 前端分类投放情况

2.4.1 分类方式

青羊、武侯、成华和高新区主要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锦江区按照生活垃圾能否回收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将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都归为不可回收垃圾;金牛区按垃圾的含水率高低将生活垃圾分为“干、湿”两类,将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归为干垃圾,将餐厨垃圾归为湿垃圾。

2.4.2 设施设备配置

各试点小区主要配备了塑料垃圾桶作为分类收集容器,桶身印有收集的垃圾类型名称,并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分类垃圾桶一般设置在楼栋单元门口或小区道路交汇处,主要由试点小区物业公司负责安装和管理维护。但由于资金投入和小区面积的不同,各试点小区分类垃圾桶设置数量差异较大,而垃圾桶颜色随意性较大,不利于推广。除了普通塑料垃圾桶外,武侯区还在试点小区安装了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在锦江区的分类试点小区中成都市绿色地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色地球)安装了可回收物专用收集箱,并向住户发放垃圾袋和二维码,首次将信息化产品用于垃圾分类活动。

一些分类试点小区还设置了二次分拣房,用于对分类垃圾进行二次分拣。但由于二次分拣的指导理念有误,分拣过程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周边住户,目前绝大多数二次分拣房均已废弃或另作他用。

2.4.3 二次分拣

二次分拣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包括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混杂的垃圾中分拣出特定大类垃圾,如拾荒人员从垃圾桶或果屑箱内将可回收物拣出,又如小区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时会自发地拣出垃圾桶内混杂的可回收物,这是分类的基础;第二个层次是对同一大类的垃圾进行细分,如将混杂回收的再生资源再按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纸类等细类拣出分类,甚至回收加工企业还会按金属类型、塑料原料类型等进行更细致的分类,这是分类的提升。除锦江区绿色地球公司外,中心城区大部分试点小区的二次分拣都停留在第一个层次。

3 调查问卷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内容设置

调查人群为居住在成都的市民,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围绕着调查的主旨,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①居民对于自身的垃圾分类意识及实际行动;

②居民对于成都市的环境、垃圾分类现状的认识;

③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推行不顺利的看法及对垃圾分类的建议。

3.2 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1)有效回收问卷100份,但是由于采用网络调查的形式可能老年人人数不多。

(2)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脱节。

近年我国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和立法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以及各级政府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投入,使得居民对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认知度较高。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垃圾分类迫切性的居民占76%,而其中只有40% 的居民会经常或每次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居民仅靠环保意识和公民意识很难再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行为习惯;

②多数家庭仅通过一个垃圾塑料袋储存家庭生活垃圾,客观导致只能将垃圾投入到一个垃圾桶里;

③居民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处于被动的状态

在问及对垃圾分类的建议时,多数的人都认为应该加强对居民环保意识的培养及分类知识的普及,可见居民都在处于被动的等待政府采取措施才能进行垃圾分类的状态。其实成都市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较从前已有了显著的进步,关键是市民意识的进步并未跟上设施的建设进步,举个例子:很多垃圾桶有垃圾分类的标识可是市民并没有主动的将垃圾分类投放。

4 走访垃圾分类居民示范点双流胜利镇

此次走访时间是2016年7月10日,地点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胜利镇街区,它是成都市垃圾分类示范点中的一个。

4.1 垃圾分类设施

垃圾分类箱与平时所见的垃圾箱不同的有以下几点。

(1)有的垃圾桶是三桶一体,比两桶一体的多了有害垃圾的分类桶。

(2)在最常见的两桶一体的垃圾箱上,除了文字还有图示表明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其他垃圾。

(3)有只提供回收有毒有害垃圾的垃圾桶。

(4)垃圾回收站负责到人,工作人员的名字及照片贴在回收站外,利于监督。

4.2 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

总体来说,胜利镇街区的垃圾分类回收的配套设施建设的非常完善,可见政府的投入资金很大,且垃圾分类机构管理的很有效。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仍发现垃圾桶里的垃圾并未按垃圾分类来做,仍是垃圾入桶,但未分类,即未从居民家开始分类,垃圾的源头未分类。可见:

①群众对垃圾分类意识不强,政府对垃圾分类宣传的不够全面、深入。

②更有群众觉得垃圾分类的事情应该是当地环卫部门的事,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他们只是按照政策来做。体现出了不够主动,处于被动接受,未能深刻领会垃圾分类对于当地环境及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5 国外成功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

5.1 德国

德国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的很多方法值得学习[3]。德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如《废弃物处理法》、《废物分类包装条例》、《循环经济与废弃物处理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并强化配套相关实施条例。德国从垃圾回收到循环应用主要还是通过私营回收公司。由于法规严密,执行到位,德国政府通过垃圾分类有效地达到大量有用垃圾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加之财政政策的支持,使得参与其中的私营公司盈利颇丰,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比如在汉堡,每年年初,地方主管机构都会将新一年的“垃圾清运时间表”和“垃圾分类说明”挨家挨户地投到各家的信箱,以方便居民遵照执行。每个生活社区设置专门的轻型包装物回收箱,还有三个成套的专门收旧玻璃的回收桶: 分别收集透明、褐色、绿色的玻璃瓶罐。通常在每个小区也设立专门的收集箱。居民还可以按时间表的规定时间将旧纸捆扎好摆放在自己家附近的街道边,回收公司会及时收取,一般每月1~2次。对金属易拉罐和一次性饮料瓶等回收率较低的容器,实行押金制度。

德国的垃圾回收、运输、处理都由私人企业承担,一般按垃圾桶容积和垃圾类型向居民家庭收取垃圾处理费。如果未按垃圾桶类型投放对应的垃圾且未限期整改的,清洁公司就会直接撤走原有垃圾桶,换上一种高规格的垃圾桶,提高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从而加重整个小区住户的垃圾处理费用,所以一旦乱倒垃圾,不仅会招来邻居的谴责,甚至有可能被管理员赶出公寓。

德国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了分类体系的正常运转,其法规体现了几个主要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污染者付费,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共同承担的原则;合作的原则。对于不按要求乱倒垃圾的情况,会通过提高收费等手段进行惩罚。

德国在垃圾处理上体现了一个先进的理念。首先推行清洁生产、产生废物少的产品;其次对不可避免而产生的废物应以无害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如德国许多城市都有跳蚤市场供人们交易二手物品,回收纸类、塑料等原料;第三对于那些无法再利用的,通过焚烧处理回收热能,焚烧残渣进行卫生填埋。

德国许多城市实行定时定点收集大件家具、家用电器等,政府每年年初会将收集的时间安排等分发到每个家庭;德国人从小就接受垃圾分类的教育和指导,使得垃圾分类成为了一种社会常识,而邻居、房东等也会指导新来的家庭如何进行分类。

5.2 日本

虽然各个地区的分类方法有所区别,但是大体上可分为可燃资源垃圾、不可燃资源垃圾、大件垃圾、一般垃圾。这几类又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细分。比如,一个香烟盒,其间的纸盒、外包的塑料薄膜、封口处的那圈铝箔,这个香烟盒就要分为三类,外包是塑料,盒子是纸,铝箔是金属,所以这件东西就要分为三类丢弃。

东京市共有 23 个特别区,每个区的政府官网上都附有垃圾分类表,按照假名五十音图的顺序对垃圾进行逐一分类,总共可分为 14 类,分别是容器包装塑料类、可燃垃圾、金属陶器玻璃类垃圾、粗大垃圾 ( 长度超过 30cm 的家具、寝具、电器产品、自行车等) 、罐装类、瓶装类、打印机墨盒类、摩托车类、废纸、干电池、喷雾器罐、液化氧气罐、白色托盘、塑料瓶和不可回收类 ( 这一部分要交由专门的机构处理) 。

另外,垃圾的回收也是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的,住宅区管理人员给市民发放的日历中都有明确的标记。比如说新宿区在周二和周五是可燃垃圾的排放日,周四和周六分别为可回收垃圾 ( 资源垃圾) 和金属陶器玻璃类垃圾的投放日,而且必须在 8∶00前,其它日期和时间不可回收。

除了一些特定的公共场所,日本的街道上一般是看不到垃圾桶的,垃圾全部要带回家自己处理,而垃圾分类的时间限制又迫使民众养成一个良好的垃圾投放习惯,如果错过了某一N垃圾的投放时间,就要等到下一周,久而久之家里的垃圾便会堆积如山。这是日本政府为了保持街道清洁而采取的一项强硬措施,效果显而易见。

在日本,丢垃圾都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很多丢弃充满了感人的细节。丢弃的报纸会捆扎得整整齐齐; 丢弃的废电器,电线会捆绑在电器上; 扔掉可使用的自行车上会贴一张小纸条: “我是不要的”; 盛装液体的容器,是被空干、清洗干净后扔掉的; 带刺或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再放到垃圾袋里; 用过的喷雾器,一定要扎个孔,防止出现爆炸现象。

综上所述,德国和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成功经验可归纳为:①建立以“源头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再生以及回收处置”为核心理念的垃圾分类管理和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全程管理;②按照计类计量收费和产生者付费的原则收取垃圾处理服务费,通过经济利益来激励和引导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活动;③完善的法规体系和高效的监督执法有效地约束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处置及居民付费等行为;④通过垃圾分类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使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共识和生活常识;⑤分类方式和收运处置体系建设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6 建议

6.1 加快政策法规制定

加快《成都市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规章,以法律规章的强制性保障分类工作的长期有效性,使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等各个环节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奖罚分明,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对于不符合法律要求和规定的行为进行有力的惩罚,从而起到提醒以及制止这类行为的作用;对于严格遵守规定的行为的企业、个人进行鼓励,从而起到激励公众的作用。在如何对居民进行激励的措施上,可以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借鉴其他地区或者外国的成功经验。例如在巴西的部分城市,当地政府为了激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制定了用可回收垃圾换取食物或其他日常用品的措施,通过这种激励的措施来加强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制定并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激励政策,积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大财税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的扶持力度,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优先给予专项资金、土地、能源等方面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源头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再生以及回收处置”工作,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设立和完善财政补贴机制,研究低值可回收物、家用废旧电器和有害垃圾等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补贴机制。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引导群众分类盛放和投放生活垃圾,鼓励对生活垃圾实行就地、就近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推动分类积分兑换体系建设,对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活动表现杰出的单位、家庭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6.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展转运站改造、社区回收网点、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将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设施、垃圾转运站点、垃圾分选场地等纳入公建配套项目优先保障建设用地供应,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项目,应当以划拨方式供应建设用地。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信息化平台和生活垃圾溯源跟踪能力建设。

6.3 简化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加大宣传力度

可以用图片代替文字,这样可以加深阅读者的印象,也让阅读者更易接受; 也可以制定政策让企业在其生产的商品包装上表明其所属的垃圾种类,如在牛奶盒上标注 “可回收物”字样,这样做可以让消费者更乐于实行垃圾分类。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和各级学校大力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教育,也可以建立环境博物馆p环境保护体验馆之类的场所,从多方面普及环保知识,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6.4 合理布局和设置垃圾箱

应增加垃圾桶个数,特别是在居民区,可设置每栋楼专有的垃圾桶。其次,目前我国垃圾箱仅仅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借鉴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做法,可以将可收回垃圾、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6.5 推动垃圾分类处理产业化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垃圾处理资本行业已初步培育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与运营、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与运营、垃圾收运等几大市场。我国应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改进以配合垃圾分类回收产业化。

6.6 发挥行业专业优势

充分发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涉及的包装行业、再生资源行业、环境卫生行业、固废处理行业、物业管理等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开展行业自律和培训,建立行业标准,推进本行业涉及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方面的工作开展。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专业机构和相关企业的专业优势,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涉及的专业问题。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处置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参考文献:

[1]薛丹丹,刘 丹,杨 敏,等. 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08(11):100~102.

[2]成都市市管委.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处置体系报告[EB/OL].[2015-06-24].http://.

[3]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透视国外垃圾分类[J].北京观察,2009(4).

[4]陈兰芳,吴 刚,张 燕,等. 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J]. 生态经济,2012(2):142~145.

[5]陈冰花,井宝莉,左玉辉. 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问卷调查[J]. 重庆环境科学,2001(5):49~52.

[6]彭少洪,卢舒麒,黄运凤,等.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问卷调查――以南华西街为例[J]. 环境卫生工程,2011(4):15~17.

[7]张宏艳,刘晓淳.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调查问卷分析[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395~398.[HT]

[8]陈少玲,王彤彤,洪斐佳,等. 北京市垃圾分类回收现状调研及解决方案探讨[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4):101~102.

[9]张发闯.成都市生活垃圾现状与处理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6,41(2):27~29.

篇4

【论文关键词】暴露垃圾;处理

【论文摘要】所谓垃圾不暴露,是指市民倾倒垃圾后,垃圾不再暴露在人们的视线里。过去,无论生活还是医疗等垃圾,人们都将这些污染严重的残剩物倾倒在垃圾池,甚至随意倾倒在路边、河边甚至房前屋后。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垃圾被越来越严厉地“管制”起来。如何治理暴露垃圾也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暴露垃圾的简介

1、暴露垃圾的分类

暴露垃圾是指在居住区、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城乡结合部等处随意弃置的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各类垃圾。

根据暴露垃圾性质,可以分为:生活垃圾、装潢垃圾、建筑渣土、道路施工残留垃圾、混合垃圾、大件垃圾等;

根据暴露面积,可以分为:零星暴露,指污染面积在0.2m2以下的零星堆点;成堆暴露,指垃圾已经形成堆积,面积超过0.2m2,少于5m2的垃圾暴露;成片暴露,污染面积超过5m2的垃圾暴露

2、暴露垃圾的产生

暴露垃圾是由少数单位和个人乱弃废物行为所造成。

3、暴露垃圾的危害

破坏整洁、优美的城市容貌,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暴露垃圾堆积,易产生恶臭,孳生蚊蝇,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市民的清洁、适宜的生活、工作环境。

二、暴露垃圾的责任划分

暴露垃圾区域管理责任的划分,体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的管理效应,以块为主、条块配合治理的办法,明确责任边界范围,集中力量管好社区、管好公共区域,全面实现暴露垃圾治理机制有效运行。

按行政属地化明确管理责任:暴露垃圾治理由区域政府负责,相应的区域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具体履行管理责任。下一级失职由上一级承担责任,相应的区域市容环卫部门必须履行管理责任,保证暴露垃圾治理达到无缝隙管理;暴露垃圾乱弃者不明,由所在地的市容环卫管理部门承担清除责任。承担清除责任的管理部门应组织查明乱弃者,并按有关规定处罚。

三、市容管理现状和问题

1、历年来市场化的探索。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通过几轮事权下放,形成了目前以市、区(县)两级管理的职责分工,在推进市场化进程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是管理层与作业层分开。市和区(县)所属作业服务单位积极推进“政企、政事、事企、管理和作业”四分开。二是探索服务市场开放。各区在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公共保洁领域已开始实施内部招投标选择作业服务单位,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三是社会资本加入。已建成运营垃圾中转站。四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一定进展。在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公司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或转制为保洁服务责任有限公司,或实行民营化改制。

2、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本市市容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仍相对滞后,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制约了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市、区(县)职责和事权调整滞后。生活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置产业链被管理体制分割,区(县)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源头减量动力不足,统一、开放的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尚未形成。二是作业单位的事业性质,难以形成市场竞争。绝大部分作业单位仍为事业性质,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缺少竞争与淘汰机制。同时,环卫行业的特殊性又使得现有作业单位富余人员现象严重。三是环卫作业服务市场相对封闭。缺乏统一的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平台,现有的部分作业招投标仅局限区域内部范围,垃圾清运、道路保洁作业服务招标的比例不足5%,垃圾水运作业服务则是独家经营。四是市场监管仍沿袭传统模式。市、区两级市容环卫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能不明晰,职责界面不清。由于环卫作业分散性、流动性、时效性,面对市场化运作的新格局,管理部门缺少管理经验,缺乏监管手段,相关的法规和规范也不完善。

四、暴露垃圾的治理的实施方法

(一)完善市容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监管机制

1、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市容环卫作业服务的政府采购制度、市场作业任务的招投标制度、资本进入的市场准入制度、行业内的中介制度等。通过面向社会的招投标组织采购,逐步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2、建立作业服务交易有形市场。在市市容环卫局建立市容环卫作业服务招投标办公室,加强招投标的管理工作。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推进和建立作业服务交易市场,有计划地提高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比例。

3、加强政府对作业服务市场的监管。确定专门部门负责对市容环卫质量监管和环境监察的综合管理;同时,制订和完善市容环卫设施项目的咨询、评审制度,推动设施建设市场规范、有序的运行。

(二)暴露垃圾的治理步骤

暴露垃圾治理实施步骤,原则上先生活垃圾、装潢垃圾,再渣土垃圾,然后其他性质垃圾;先内环和中环,再外环以内,最后其他区域;先市政道路(不包括弄堂,社区内道路等),再居住区;先市级层面启动,再区级层面启动,然后街道、镇级层面。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生活垃圾、居民装潢垃圾等城市垃圾;区域范围为内环线以内。

第二步:扩大到近期产生的全部倾倒垃圾;范围扩大到中环线以内。

第三步:再扩大到一年左右所产生的暴露垃圾;范围扩大到全市城市化地区。

第四步:对历史上形成的垃圾堆点、仍存在污染和市民反映大的垃圾堆点进行治理。

(三)推进建立生活垃圾收费制度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通知,结合实际,分步实行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拟先征收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然后逐步在居民中推行,促进源头减量,推进本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四)暴露垃圾治理实施归口管理

1、暴露垃圾信息处理,市级行政由市容环卫局(环卫管理处)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由市废弃物管理处实施。

2、市局环卫管理处与废弃物管理处对暴露垃圾信息处理采取信息在线对接。

3、在信息处理中,超出废弃物管理处处理权限的部分信息,应及时报告市局环卫管理处,由市局环卫管理处按照快速处理原则,视情况请示市局领导后处理。

4、对重大的、敏感的处理结果信息,由市废弃物管理处报市局环卫管理处或市局办公室请示市局领导后处理。

(五)加强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的信息处理

1、对暴露垃圾专项信息,各区县市容环卫管理部门与市废弃物管理处直接对接。

2、区领导对暴露垃圾处理批注意见的信息,应报市局办公室或市局环卫管理处,同时转市废弃物管理处的,应注明已报市局办公室或市局环卫管理处。

篇5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外在约束力

从总体上来说,垃圾可分为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从单位产出的数量上来看,生活垃圾可能远不及工业垃圾以及建筑垃圾,但却与每个人的行为密切相关。本论文中所提及的垃圾分类均为对生活垃圾的分类。

在中国,一说到垃圾分类这一话题,回答大体就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1、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分类;2、别人都不进行垃圾分类,就算我一个人做也于事无补;3、大家不都是这么直接扔的吗? 而这在邻国日本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必备技能。然而,日本的垃圾分类也并不是凭空而生的,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让日本逐渐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日本垃圾分类有哪些特点?对现阶段的中国又有哪些启示呢?本论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历史

日本街道出了名的干净整洁,这都归功于日本人的垃圾分类回收的习惯,但它也并不是在一夜间养成的。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开办期间,日本人也会有乱扔垃圾的情况。在街道等公共场所,空罐子、纸屑、烟蒂等垃圾散乱在街头,一片狼藉,当时的日本城市环境并不比中国好到哪里去。那么日本在之后的几十年间经历了怎样的治理之路呢?

第一阶段:混合收集填埋处理

20世纪50至70年代,日本急需从战争的残骸中复苏,优先发展经济,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视而不见,对垃圾只是进行简单的混合收集填埋处理,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与日扩张和以生产和消费为特征的“一次性使用社会”的出现,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急剧攀升,垃圾处理工厂对垃圾的处理能力严重滞后,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1971年发生在东京的垃圾战争。东京曾经试图将全部垃圾送到集中分布于江东区等海湾地区的垃圾焚烧厂,当时这些未经分类的垃圾中,残存有很多厨余垃圾的水分,由于很难进行完全的燃烧,最终造成黑烟,在海湾地区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与卫生问题。

第二阶段:收集焚烧减量处理

处理垃圾的方式,一共只有两种,一种是填埋,垃圾来到焚烧厂,通过焚烧进行减量,最后是填埋。也有一些垃圾不做中间处理直接被拿到填埋场。但是焚烧垃圾会带来环境污染,20世纪70年代后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曾有过很激烈的抗议活动,可能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使居民认识到垃圾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

但毕竟垃圾处理厂是需要的,抗议之后,下一个问题是到底应该把这些垃圾放在哪,因此产生了这样的意识,尽量减少焚烧的过程,减少建立焚烧的工厂,减少填埋垃圾的处理地点。这些问题摆在眼前,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进一步应对。

第三阶段:再循环利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的资源越来越匮乏,而从国外输入的能源资源又加重了人们的生活负担。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产品的再循环利用上,特别是一些旧的电子产品,如果不进行循环利用,就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上世纪80年代,各行各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垃圾分类试运行,日本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办法,慢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日本各地区也设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一旦有不遵守者被发现,将会被处以罚款。为了让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日本政府部门在每个社区都设定固定的垃圾箱,甚至会安置监控系统。不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就会找到他,给以严重警告。而且,日本从幼儿园就开始教育孩子垃圾分类的方法。

进入90年代后,日本政府又对以往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了反思总结,提出了3R的概念。先后制定了三个层次的法律:第一层次为基础层次,于2000年12月起颁布实施了《促进建立循环经济》。该法明确了建立循环社会的政策措施:减少垃圾产生量;以法规形式规定“垃圾产生者责任”;在产品回收利用到评估的整个过程中增加生产这责任。第二层次是颁布了综合性的2部法律,《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第三层次是根据产品的性质规定的法律法规,如:《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汽车再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理法》、《食品回收法》及《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由此,日本垃圾分类的法律趋于完善,对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起到了一个制度保障。

日本垃圾分类的特点

一、分类精细,回收及时

虽然各个地区的分类方法有所区别,但是大体上可分为可燃资源垃圾、不可燃资源垃圾、大件垃圾、一般垃圾。这几类又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细分。比如,一个香烟盒,其间的纸盒,外包的塑料薄膜,封口处的那圈铝箔。这个香烟盒就要分为三类,外包是塑料,盒子是纸,铝箔是金属,所以这件东西就要分为三类丢弃。

东京市共有23个特别区,每个区的政府官网上都附有垃圾分类表,按照假名五十音图的顺序对垃圾进行逐一分类,总共可分为14类,分别是容器包装塑料类、可燃垃圾、金属陶器玻璃类垃圾、粗大垃圾(长度超过30cm的家具、寝具、电器产品、自行车等)、罐装类、瓶装类、打印机墨盒类、摩托车类、废纸、干电池、喷雾器罐、液化氧气罐、白色托盘、塑料瓶和不可回收类(这一部分要交由专门的机构处理)。

另外,垃圾的回收也是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的,住宅区管理人员给市民发放的日历中都有明确的标记。比如说新宿区在周二和周五是可燃垃圾的排放日,周四和周六分别为可回收垃圾(资源垃圾)和金属陶器玻璃类垃圾的投放日,而且必须在8点前,其它日期和时间不可回收。

二、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除了一些特定的公共场所,日本的街道上一般是看不到垃圾桶的,垃圾全部要带回家自己处理,而垃圾分类的时间限制又迫使民众养成一个良好的垃圾投放习惯,如果错过了某一种垃圾的投放时间,就要等到下一周,久而久之家里的垃圾便会堆积如山。这是日本政府为了保持街道清洁而采取的一项强硬措施,效果显而易见。

三、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在日本,丢垃圾都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很多丢弃充满了感人的细节。丢弃的报纸会捆扎得整整齐齐;丢弃的废电器,电线会捆绑在电器上;扔掉可使用的自行车上会贴一张小纸条:“我是不要的”;盛装液体的容器,是被空干、清洗干净后扔掉的;带刺或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再放到垃圾袋里;用过的喷雾器,一定要扎个空,防止出现爆炸现象。

日本垃圾分类背后的文化根源

日本人能够坚持垃圾分类与其所受良好的教育及素质密不可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日本的国民性格对其行为的影响。日本文化中有一种羞耻感,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历史的简单梳理和日本人日常行为倾向的观察总结,认为日本人将羞耻感纳入自己的道德体系,形成以“耻感”为主要基调的文化。“羞耻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一个人感到羞耻,是因为他或者被公开讥笑、排斥,或者他自己感觉被讥笑,不管是哪一种,羞耻感都是一种有效的强制力。但是,羞耻感要求有外人在场,至少要感觉到有外人在场。”(第154页)生活在羞耻感中的日本人“只须推测别人会作出什么样的判断,并针对别人的判断而调整行动。”(第155页)日本人能遵守这些繁琐的规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规则是大家共同认同的,如果不遵守就会被当做另类,感受到强烈的羞耻感。羞耻感还表现为日本人不喜欢给别人造成麻烦,因此他们在垃圾分类时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别人带来不便,所以才会有在丢垃圾前对垃圾的一些清理工作。

日本垃圾分类对中国的启示

在中国,虽然一些城市进行了垃圾分类的试验,但只是简单地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太过宽泛了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不易于实际操作。比如说丢弃的脏衣服到底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分类标准就很难把握,打击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另外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识也存在区别,不加以细分垃圾分类就形同虚设。但是,要将如同日本般细致的分类方法照搬到中国,实行起来确实有些困难。毕竟,从国民性格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既不像日本人以“耻感文化”贯穿民族性格始终,也不像欧美国家那样具有产生于内部约束力的“罪感文化”,因此,只依靠民众互相约束是绝对行不通的。必须营造出一种外在的约束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首先,由国家层面大力提倡垃圾分类,做足宣传攻势,目前政府部门虽然也在此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是还不够,还未能营造出一种不进行垃圾分类就会遭人谴责、非难的氛围。在柴静还未录制纪录片《穹顶之下》前,整个社会并未对空气污染保持如此巨大的关注度。在垃圾分类方面更是如此,人们对其认知只浮于表面,并未达到心灵上的震撼,因此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极其薄弱。

其次,必须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避免形象工程的出现。据笔者了解,有一些在华日企,沿用了日本的垃圾分类方法,并对中国的员工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培训,每一位员工在严格的管理指引下都进行了合理的分类,但是到了垃圾回收的时候,分好的垃圾又被垃圾回收管理人员统一倒在了垃圾回收车里。其实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中国的垃圾分类基本上都是形象工程,在路边摆放了几个分类垃圾桶就交差了事,根本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

再次,在教育方面,也要从娃娃抓起,加大幼儿、中小学教育中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比重,让孩子从小习得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总之,垃圾分类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让垃圾分类形成一种潮流,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垃圾分类回收一定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晟 钱丽艳.东京23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启示[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1

[2] 金熙德.极致的日本垃圾分类[J],世界知识,2008,6

[3] 西伟力.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现状[J],环境卫生工程,2007,4

篇6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参与意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规模不断膨胀,很多城市遭遇了“垃圾围城”的困境。据测算目前全球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约为15亿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1.6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活垃圾生产国,且仍有8%~10%的速度递增。城市生活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环境危害,危及人类健康,如垃圾堆放占用大量土地,造成水体污染;在腐化过程中会产生氨、硫化氢和甲烷等有害气体;垃圾场是病菌孳生的温床,危险废弃物会危害人体健康等。然而,城市生活垃圾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再生资源,被誉为产出率最高的“城市矿产”,如废旧电子垃圾里可提取大量的金、银、锂、锑等稀贵金属,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富的“金矿”[1]。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低下,主要采取填埋方式处理,如果垃圾不经分类处理,大量如塑料、纸张、橡胶等可回收资源将得不到再利用。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培养人们的资源意识与环境意识,并为此展开了大量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旨在分析我国高校学生的垃圾分类回收参与意识,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

1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

1.1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

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或为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2]。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等;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等食品类废弃物,经生物技术处理可生产废料;有害垃圾需特殊处理,包括过期药品、废水银温度计、废日光灯管等;其他垃圾包括渣土、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垃圾分类,是指按可回收再利用和不可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对垃圾进行分类。垃圾分类回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主要作用如下:

(1)避免垃圾占用土地。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不易降解物质,能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能回收、不易降解的物质,从而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2)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如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物质的垃圾,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等。

(3)回收大量资源。如回收1吨废纸,可减少砍伐用于生产0.8吨纸的林木;回收1吨废塑料可生产0.7吨的二级原料;回收1吨易拉罐可少采20吨铝矿等。

1.2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

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的垃圾分类回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有广泛的普及度,设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和公司执行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对这些国家的居民来说,垃圾分类的理念已非常深入。

(1)日本。自1980年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垃圾分类回收实施最好的国家之一,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日本的垃圾分类很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的,可资源的垃圾具体分为干净塑料、旧报纸杂志、纸张、旧衣服、塑料饮料瓶、金属饮料瓶、玻璃饮料瓶等。此外废旧家电必须和专门的收购商联系,并需支付一定的处置费用,大件的垃圾一年只能扔4件,超过数量需另外收费[3]。

(2)美国。美国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垃圾分类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政府为垃圾分类回收提供了诸多便利的条件,除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外,定期会向每个社区派专人,来清运各个家庭分类出的垃圾。在纽约垃圾处理被称为“垃圾管理”,街道两旁到处设有黑色或深褐色的垃圾集装箱[4]。

(3)德国。早在1904年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制度,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通常德国每栋住宅楼都有3~4个垃圾箱,分别存放各种包装物、纸制品、玻璃瓶和不可回收垃圾。垃圾回收公司根据住户的密度,决定垃圾箱大小,确定住户需要缴纳的垃圾处理费用。废旧家电、家具等垃圾则采取定点收集处理。父母和老师还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习惯[5]。

1.3 我国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

为推广垃圾分类制度,我国不少城市采取了很多创新性举措。如北京市在2011年新增了1200个城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政府向试点小区免费发放分类垃圾桶;在上海市,居民将垃圾进行分类提交指点,可换取积分,获得一本“绿色账户”,加入“绿色账户”不仅可以兑换礼品,还有可能获得上海市动物园等五大公园门票;深圳市对小区垃圾分类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标准,比如垃圾收集分为室外容器内垃圾的收集和室内垃圾收集两种方式;在杭州市,部分社区绿色塑料袋上标明每袋垃圾的门牌号,居民每天扔出的厨房垃圾,都会有专人蹲守验收打分,得分情况则公示在垃圾分类试点积分栏上。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垃圾分类水平还存在显著的差距,不仅是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存在一定问题,关键是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严重缺乏,绝大多数居民不能清楚地说出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依旧比较模糊。相关部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力度不大,在过程中的监督也不足。

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与分析

2.1 研究说明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设计与发放等工作,调查高校大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参与意识情况。调查地点选在江西的几所高校,调研期间总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968份,回收率为80.67%,经认真分析,有效问卷826份(填写完整,不存在乱填现象),回收有效率为85.33%,并采用SPSS 16.0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2.2 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目前高校大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问题很少留意,很多学生对其从不关注,只有少数学生对其很重视,如图1所示。这反映目前高校大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很低,这也正是垃圾回收制度在我国很难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目前高校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相关知识(34.75%),其次是网络(30.87%)和报刊杂志及其他渠道(20.34%),如图2所示,因此媒体电视、广播和网络是大学生认识关注垃圾分类回收最重要的渠道。

图1 大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视程度

图2 大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知识的渠道

(3)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接受调查学生的大部分家庭未形成良好垃圾分类回收氛围,一般对有价值的废弃物分类出售,其余直接投放到垃圾箱(55.45%);很多家庭直接将全部垃圾扔进垃圾箱(24.70%);只有少数家庭除部分废品出售外,其他分类后投放到垃圾箱(9.44%);其他处理方式的占了10.41%。因此,我国家庭垃圾分类意识急需进一步增强,这将对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产生很大的影响。

(4)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较差,一般不会按照垃圾桶的分类方式丢弃垃圾。调查显示大学生其中随手将垃圾任意扔进垃圾桶的占到86.92%,只有少数学生会按照垃圾桶的分类方式丢弃垃圾,占13.08%。

(5)在调查中,学生家庭所在的社区很多都未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活动,约占到70.94%,社区的垃圾回收状况不甚理想,回收活动开展不多,故难以激发居民进行垃圾回收的积极性。

(6)调查对象中,缺少垃圾资源化意识、觉得垃圾回收与自己无关的学生占29.30%;认为是未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导致的占27.72%;认为垃圾分类麻烦,不愿意去分类的占了19.25%;觉得垃圾分类对自己没什么益处,回报低的占11.38%,见图3所示。总体来看,很多学生不参加垃圾回收活动主要是政府其相关部门缺乏宣传教育,导致垃圾分类意识淡薄,责任缺失。

图3 大学生不参加垃圾回收活动原因

(7)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如废纸、塑料制品、废玻璃、易拉罐(铝罐/汽水罐)、剩菜剩饭/果皮、水银温度计、废旧日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旧家电等分类的知识掌握不太理想,正确率在75%~100%之间只有15.50%,正确率50%~75%之间占24.58%的,正确率25%~50%之间占47.46%,还有12.47%的正确率25%以下。所以有必要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知识的普及工作,才能让人们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8)很多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责任意识不正确,认为垃圾分类回收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38.38%)和环卫工人(31.96%)的责任,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是公民应尽的义务(19.85%),见图4所示。

图4 大学生垃圾分类回收责任意识

总的看来,目前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依然非常欠缺,在投放环节垃圾没有进行分类的占了绝大多数。整个社会缺乏垃圾分类的环境,大多数家庭也未形成良好垃圾分类回收氛围,很多学生及其家庭还未进行“大类粗放”式的分类投放。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的认知主要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渠道,但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非常欠缺,对垃圾所属类型不了解,不清楚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垃圾分类回收责任错位,未养成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和习惯。

3 相关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1)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等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让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认识从小融入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建议政府在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中多加入垃圾分类等环保教育的教学内容,让人们从小养成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思维方式。由于垃圾分类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好的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日本,学生在校都会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通过学生来引导家长和老人,形成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周围舆论压力的环境。只有人们都抛弃嫌麻烦的思维,才能做到垃圾分类赶上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众行动”的原则,营造垃圾分类回收的社会氛围。政府是该类活动的主导者,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宣传栏、宣传单和标语等载体,向人们广泛深入宣传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使垃圾分类制度成为常识,提高人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度和支持率,增强人们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如可在媒体开一些此类的公益栏目,在报纸开专版,电视台开专门的节目,请专业人士普及知识,也可以请普通民众谈谈体会。全方位营造一个良好的环保氛围,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3)加大在校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的力度。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组织“绿色学校”评比活动,把学校垃圾分类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同时,加强在校园宣传栏宣传垃圾分类等知识,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周,开展一些关于此类主题的讲座,举行一些相应的知识竞赛等。

(4)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很多学校、社区的垃圾分类设施还很不健全,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形成完善的垃圾分类设施及配套设施,使垃圾中可回收的资源得以再生利用。

总之,我国尚需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垃圾分类投放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营造出良好的垃圾分类回收的氛围,从而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Khetriwal DS, Widmer R, Kuehr R, et al. One WEEE, Many Species: Lessons from the European Experience[J]. 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 , 2011,29(9): 954-962.(下转第248页)

(上接第174页)[2]阎宪,马江雅,郑怀礼.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标准的建议[J].环境保护,2010(15):45-47.

[3]王子彦,丁旭,周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研究:对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经验的借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17.

篇7

Abstract: The recycling economy based on high efficiency and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economic growth way to realize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Shaanxi, it has rich biological and mineral resources. But its economic growth mode is extensiv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So in southern Shaanxi, it should develop circular agriculture, circular industry, circular tourism, green tertiary industry, transfer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ultivat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realizing breakthrough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ern Shaanxi.

关键词: 陕南;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

Key words: southern Shaanxi;circular economy;economic growth mode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149-01

0引言

陕南,即位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地,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陕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药库”、“中药材之乡”,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是全省水力资源最为富集和最优良的水电梯级开发地区,是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地。陕南秦巴山区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是省内已探明资源中最重要的多金属矿产资源富集区。陕南历史文化悠久,特别是两汉、三国古迹较多,是文化旅游的胜地。同时,陕南也是我国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最丰富、特色最突出的地区。陕南经济发展所依托的丰富矿产和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相矛盾,为了实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

1陕南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陕南经济增长一直延续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利用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致使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强,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规模偏小,缺少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延伸不足,专业化程度较低。

1.2 矿产资源承载压力大陕南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储量较大,品位较高。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83种,目前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50多种,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为主,其中铁、钛、银、锑、镁、铼、重晶石等2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全省最多,金红石、钾长石储量亚洲第一。然而,长期的不合理开发,使得矿产资源的承载能力明显下降,粗放型、高耗费的经济开发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如果继续沿袭拼资源、拼消耗、拼能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必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效益低下。唯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程度低工业固体废弃物由于回收、加工处理的技术落后,对废弃物综合加工、再利用的能力较低,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尚未健全。大件垃圾、有害垃圾及厨余垃圾尚未形成单独处理系统,垃圾分类收运未能推广实施。垃圾处理大多数采取填埋方式,资源化和减量化程度低。

1.4 循环经济技术应用存在障碍陕南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自身技术开发水平比较薄弱;缺乏专门研究开发清洁生产的科研机构,一些新技术由于宣传推广不够,未能转化为生产力;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性强的项目不多,由于投资成本大,获得清洁生产技术的渠道、途径不畅通,企业投入清洁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1.5 节约意识不强陕南各地节约制度与措施尚不完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污水回用、中水利用设施建设滞后。城乡居民和企业对节能和节能产品认知不足,节能市场尚未发育,节能奖惩机制、节能服务体系和节能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2陕南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2.1 构建循环型农业在陕南全面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通过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鼓励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建立绿色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因地制宜鼓励引导农户之间联合,形成“生态种植业—生态饲料加工—生态养殖业—有机肥料—生态种植业”的循环产业链。

培育“种-养-加工”一体化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发挥农产品加工连接一、二、三产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提高陕南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能力。扶持“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循环型生产模式的农业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建设高标准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促进畜产品、水产品、农产品加工企业横向联合,促进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2 构建循环型工业陕南各地政府应依法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采用绿色工艺、技术和设备,从生产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依法取缔高能耗、高水耗、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落后工艺,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广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集约循环使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提高工业效益。

2.3 构建循环型旅游业在陕南各旅游区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生命周期评价和绿色开发与消费等活动。加强风景旅游区污染控制设施建设,完善景观与生态保护宣传、环境保护标识、废物分类收集等设施,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农业观光旅游。实现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有机结合。

2.4 构建绿色第三产业推进陕南现代生态物流园区的建设,强化生态物流标准,推进物流经营者物流运作的绿色化,培育壮大一批绿色物流企业。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管理,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源。构筑企业网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陕南等信息平台,提高信息技术辐射的力度和强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构筑循环经济体系中的能源综合利用、废物资源化的信息交换平台,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

[1]崔兆杰,张凯.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 低碳城市;治理模式;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3-0012-06

进入21世纪,随着后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能源安全和全球变暖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在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之中,旨在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同,并成为新时期人类发展的目标。从利用更少的环境资源消耗,产生更少的环境污染,但是获得更多地经济产出的“低碳经济”,到提倡减少碳排放的新的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的“低碳社会”概念,低碳的理念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迅速地推广。各国纷纷从国家层面推出相应的规划和计划,确认低碳理念在国家发展方向上的指导地位。例如,最先提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概念的英国在其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明确提出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到2050年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快速增长到2000年的36.22%,平均增长速度超过每年1%。据预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在2010年为46.50%左右,2014年可能超过50%,预计2023年可能超过60%。GDP在过去20年间保持近8%增长速度的同时,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2005年为例,美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71.5亿t,而据联合国统计,同期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为56亿t,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过50亿t。我国的百万美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是日本的9倍。快速的城市化同工业化的进程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必须摒弃发达国家在19世纪工业化初期采用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而遵循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单元。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低碳发展的关注重点。从2007年开始,低碳城市的实践和概念拓展成为低碳发展的新兴领域。本文从低碳城市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入手,探讨我国低碳城市的概念和发展特点,借助国外发展低碳社区和低碳城市的经验,对我国地方政府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建设低碳城市治理模式的建议。

1 低碳城市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1.1城市脆弱性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凸现并加强

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人均能耗是农村地区的3.5倍,而超过75%的温室气体从城市产生。城市发展的速度、城市承载的人口数量、工作机会、城市各产业创造的财富、城市能源的消耗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都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与变革,城市因此成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焦点所在。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尤为突出,也是考虑所有发展问题的时候不能规避的重要因子。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城市总数从193个增加到661个,其大、大城市分别从13和27个增加到54和85个。中国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着三项严峻的挑战:

首先,城市中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工业、建筑和交通是城市用能增长的主要领域。在城市的生产活动中,传统的重工业依然占据主要的地位,2005年中国重工业对工业的贡献率超过70%,对GDP的贡献率接近50%t。中国城镇既有建筑约150亿m2,并且以每年10亿m2的速度增加着。中国城市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住宅能耗高3.5倍,每平方米建筑用钢55kg,比发达国家平均高出20%。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也快速增加,截至2008年9月已有1.68亿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每年近千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将导致城市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其次,在城市中,能源利用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交通噪音、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等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虽然逐年得到改善,但是依然还存在严重问题。例如,受城市规划、公共交通配套建设、机动车保有量和尾气排放标准等因素的影响,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空气的第一大污染源。2005年,整体空气质量评选中依然有27%的城市处于“劣三级”状态。城市居民生活废水的处理率只有32%,有193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为0%。

第三,能源和环境问题同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密切相关,具有长期性和惯性,非常复杂。当前的城市治理制度没有将低碳的目标纳入进来,因此,城市建设缺乏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以我国城市中的能耗“锁定效应”为例:大型的设备、基础设施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一旦投入使用,其能源的来源和效率将会保持一定的水平。如果在修筑时缺乏必要的规划和节能设计,有可能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将当地能源的使用锁定在一定的程度上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衰减。同样,居民的能源消费习惯对于城市长期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而当前的城市治理机制在引导居民正确消费方面功能不健全。39%的城市化率表明中国刚刚进入城市的快速发展期,还将经历一个城镇人口急速膨胀的发展阶段。在消费方式上,是遵循大型住房、大排量汽车的模式,还是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模式,中长期而言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2007年5月为止,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了300万辆,上海也早已突破了200万辆的大关。汽油的消耗和尾气排放都直线上升,而汽车使用的主动权直接掌控在城市居民手中。因此,城市政府必须设计有利于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居民生活消费模式,并从制度上进行保障。杭州市采用的免费租用公共自行车以及“一元钱”购买节能灯泡的政策就是对居民消费模式进行低碳引导的尝试。

1.2建设低碳城市为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城市越来越暴露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带来的威胁中,传统的发展模式并不能提高城市的抗灾害性。当前的城市发展呼唤新的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低碳城市不仅为

城市发展的瓶颈提供解决方案,而且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2.1低碳城市成为新型城市发展和规划理论的有力支持和有益尝试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新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理论指导力量逐渐衰弱,发展型国家理论随着东南亚经济危机受到重创,这些都造成了当代城市发展理论的空窗。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关注整体的城市要素,而不是碎化的个人要素;需要强调政府与企业、个人的协同作用,而不是单一一方的努力;需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基础和特质,而不是在不同的城市硬性推行同样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城市探索性地开展了低碳城市的有益实践,低碳城市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讨带来的是城市发展观上的变革,是城市治理和管理制度上的变革。

从世界低碳发展的历程看,国家层面的宏观计划多于微观层面的实施原则,而针对某个地区的具体行动计划多于可以推广的制度理念。因此,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探索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低碳发展将有深远的含义。我国大多数城市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类别繁多,特点各异:有的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有的以制造加工为主,有的城市主打生态牌,有的城市注重现代化建设,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的定位迥异,进行低碳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也各不相同;而我国城市地理位置不同,文化风俗差异很大,如何针对地方特点进行低碳建设,这些宝贵的实践和理论归纳都将为世界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丰富的知识。

1.2.2低碳城市的建设为部分城市提供了发展上的后发优势

在中国,城市间的竞争是国家发展、地方进步的巨大动力。各个城市政府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投资,拉动城市经济生产和社会消费进行不懈的努力。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2007年公布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均作为重要的竞争力指标,是城市社会发展的指示。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也将可持续发展做为确保城市与周边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因子计人到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实力和发展潜力。具体指标包括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速度,生态环境退化率,以及资源利用效率。

低碳城市的发展为多数城市提供了赶超其他城市的机会。很多城市政府认识到:不进行低碳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最终是要受到限制和惩罚的。及早面对减排压力,及早调整城市治理模式,可以让依赖传统工业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城市通过产业机构的调整、环保监控的执行、城市居民理念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自身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是世界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凸现城市特点,提升经济盈余,增加城市吸引力。

1.2.3低碳产业形成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和城市的发展都依靠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产业以及相关的环保产业不仅提供了这样的产业选择,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地区性就业机会。以保定市为例,2007年,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中的骨干企业达到160余家,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42.9%,占地区GDP的13.3%;实现利税17亿元,同比增长65%;出口创汇完成4.3亿美元,同比增长95.5%,完成年度计划的190%。保定市还在筹建自己的静脉产业园――建设废旧汽车加工回收、废旧金属加工回收、废旧塑料加工回收等重点静脉产业。在城市所属范围内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面构建并实施“收集一转运一集中处置”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2 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尝试

中国政府是第一个将节能减排列为国家发展重要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九五”计划明确表明国家将节能率确定为每年5%,并削减主要的污染物排放量。结合中央政府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科学发展观,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一级政府在建设低碳城市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积极有益的实践: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创立环保产业、构建生态城市规划、发展可持续交通、绿色建筑、推动节能高效的低碳生活方式等等,都在不同的城市里得到推广。事实上,国内的很多城市,也纷纷从低碳建设的角度调整城市发展方向,见表1。

以保定市为例,该市充分认识到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机会,而是要“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符合我市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并在国家的“十一减排计划之上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到2010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5%以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控制在3.5吨以内;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

国际组织也已经开始行动,通过不同的项目在我国推行低碳城市。2007年4月,世界自然基金(WWF)在我国选择了保定和上海作为低碳城市的试点,分别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角度和建筑节能的角度尝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WWF同时在北京开展了相关政策的研究与普及,从一个侧面说明政府的力量和政策的引导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气候组织(Climate Group)指出,在未来的3至5年内要在我国推进15个低碳城市的建设。该组织特别强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外,项目主要选择在二、三级城市中探索低碳的发展模式,以二氧化碳减排做为城市发展新的契机,通过提升生产力、创造就业、改变消费模式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范围内的金融海啸。

3 低碳城市概念的辨析

与国内外蓬勃发展的低碳城市实践相比,低碳城市的概念依然处于初期讨论中。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8 Low Carbon Economy)”的报告,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007年,日本环境部了“低碳社会”规划草案,提出了实现低碳社会的三个原则,即:在所有部门减少碳排放;提倡物尽其用的节俭精神,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高质量的生活,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与大自然和谐生存,保持和维护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的本质追求。

我国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低碳城市进行了描述。付允、汪云林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

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胡鞍钢认为,在中国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低碳城市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低碳能源,提高燃气普及率、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废弃物处理率等方面的工作。

综合以上的论点和当前低碳城市的实践,我们对低碳城市的界定如下:低碳城市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这个定义虽然简单,但是明确了低碳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首先,低碳城市发展决不是牺牲发展换取环境的模式,而是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综合考虑发展的方式和可能性的一种发展模式;其次,低碳城市的建设最终要依赖于城市治理者和居民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才能发生。特别是从低碳城市治理的角度而言,当前理论和地方实践都在不断尝试,试图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出新的,适应经济和环境需要的治理模式。

4 低碳城市治理模式和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低碳城市发展需要建设相应的治理模式和配套制度。基本原则可以用图1说明。其中包含三个参与主体:政府、市场和公民。政府治理的最新发展摒弃了政府作为解决公共问题的单一主体的认识,转而强调政府、市场和公民之间形成的三角型的关系,即政府需要依靠市场机制以及公民社会的合作来共同解决公共问题。这样的治理架构可以动员更多的资源,争取更多的支持。新的三方合作治理架构适用于低碳城市的治理模式。三方共同为低碳城市目标而努力,这种努力既来自于各方主体本身的功能调整,也来自于各个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调整。

4.1低碳城市是政府,公民、市场共同协作的新的发展模式

低碳城市既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同于政府高度掌控的环境治理模式,而是一种政府同市场,同公众三方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首先,政府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起到领导、指导、引导的作用。在考虑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从而展开相应的城市规划,并同本地的企业和公众合作,同上级政府、其它城市合作,甚至同国外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多方合作,顺利执行并监管低碳城市的建设。其次,低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形成和良好运行。低碳产业和与其相关的环保产业形成了低碳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将现有的市场体系引导到低碳方向,完成产业节能技术的升级、减排能力的提升,形成低碳技术开发的大环境,并积极开发低碳产品,积极引导低碳的消费,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中嵌入低碳因素,是建立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方面。第三,低碳城市的核心和可持续的动力是拥有低碳理念的城市居民。进行低碳消费引导、低碳理念教育和低碳生活宣传是提升公民低碳意识的基本手段,也是未来建立低碳决策的全民参与、以及设立低碳的全民监测体系的基础。

三方之间的互动也是低碳城市建设治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政府,有责任与义务规划低碳相关的产业结构,不仅为提倡发展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还要为企业创造相关的低碳融资环境;对于公民而言,政府的教育和宣传是他们了解低碳概念的主要渠道,宣传力度和内容直接影响到当代和后一代的公民在低碳城市建设上的兴趣与动力。而在企业和公民之间,建立良好的低碳市场需求与产品导向,是低碳城市治理模式依托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

4.2低碳治理的制度设计是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

低碳城市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新的规划、实施和监管制度的确立过程。同新自由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不同,低碳城市的发展理念注重政府的综合主导力量。政府的主导力量主要体现在低碳治理的制度设计方面。

以清洁发展机制(cDM)为例可以看出良好的制度设计的重要性。为了解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减排义务与责任的纠纷,《京都议定书》设定了CDM这个灵活的协议履行机制。CDM允许附件1国家与非附件1国家合作进行二氧化碳减排项目,并取得双赢的效果:附件1国家可以将项目的减排计算到他们承诺的减排数量中,而非附件1国家则可以从附件l国家中获得部分项目资金和先进技术。CDM“资金+技术”换取“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机制试图解决科学研究的市场失灵问题和全球减排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是低碳发展中的良好制度创新。截至2008年10月24日,全球共有近4200个CDM项目处于项目开发和实施的不同阶段。这些项目如能顺利注册、实施成功,则预计到2012年将累计产生29亿t的核证减排量(CERs),将有超过2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已签发的CERs中,中国的签发量为0.75亿t二氧化碳当量,可为国家直接带来超过5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资金。

4.3低碳城市的发展强调历史传承性

高速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在低碳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政策考量。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表明,他们将交通问题以及住宅能耗问题作为低碳城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能耗降低等应当是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城市众多,城市特点各不相同,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也有所区别。而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制度的设计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制度、经济、文化、历史、价值现状。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进行低碳城市制度设计时必须考虑本地的区位特点和当地产业结构特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规划实践需要结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现状和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步伐,探讨新的制度保障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