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范文

时间:2024-02-02 17:5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篇1

[关键词] 森林资源现状 造林地整地 播种 造林方法 造林后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129-01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越来越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筹码。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我国森林面积每年不断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林业也有多方面的劣势,就我们长安地区来说,尽管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仍有大片光秃的山岭和滩地正急需我们去绿化、去建设。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提高森林覆盖率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区实情和单位、个人工作实际,现就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现就常用的一些造林整地、造林的方法,浅析如下:

1 造林地清理与整地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即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干、倒木、伐根等清除掉。清理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因为我们单位地处山区地形复杂也为了不污染空气,我们一般采取割除清理的方法,即用人工或机具(平原地区),如割灌机、切碎机等进行造林地的清理。在整地方式上,我们采用了“品”字形布穴,即沿等高线栽植和设立植被隔离带;在山顶、坡脚、沟边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保留5-10米的原生植被,做到“山顶带帽,山腰系裙,山脚穿鞋”,保留一定的自然植被。

2 人工播种

播种分为撒播、条播、穴播和块播。撒播是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使种子在条件下发芽。该方法工效高、成本低,但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适用于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亟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径的树种等。

3 造林方法

分为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插条造林、插根造林、分蘖造林等六种。

播种造林 又称直播造林, ,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对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严格,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和山杏等大粒径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影响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植苗造林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苗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尽量做到随起苗随栽植,缩短间隔时间,最好在雨季雨后进行,确保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分殖造林该方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对造林地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对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要求较高。

插条造林是利用树木的一段枝条做插穗,直接插于造林地的方法。选择粗1.5~2.0 cm的枝条,剪去侧枝,剪成长30~40 cm的插穗,插穗的规格一般要求长度在30-70厘米,插深为使插条的上部露2~3 cm。如果土壤较旱,应该用细土覆盖;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垄作(可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应用此法)。具体工序为:先整好地,作垄,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再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片后,即可撤掉薄膜;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蜡速蘸插条的上切口,即蜡封,以防止插条水分过度散失,然后插入垄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头向下,小头向上。这种造林方式我场在建设天保苗圃时采用较多,林区山地内还未曾推广。

4 造林管理

指造林后到幼林郁闭前这一段时间所进行的幼林抚育。为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幼树生长和加速幼林郁闭必须进行造林后的管理。造林管理包括清除杂草、松土、灌溉和施肥,割灌杂草必须进行三年,速生丰长林必须连续进行五年,在肥料的选择上,应根据土壤的缺肥情况,合理使用化肥品种和数量,如农家肥,经济高效;表土还穴,可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抚育埋青,可增加林地有机肥等既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能保护林内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5 小结

为了给我们人类营造一份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做到造一片成一片,我们应当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重视林区造林地的清理、整地、造林方法,抓好每个环节的重点工作,达到最佳的造林效果。

参考文献

[1]抗旱造林技术措施[J]. 李党军. 陕西林业,2008(4):39.

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0 引言

黄山市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一般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环境适宜。近年来,环境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也取得突出成绩。叶亚平等[1]对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省域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由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组成,并分别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孙东琪等[2]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及其31个省市区、三大经济带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的变化态势。目前大多数都是针对我国以及省域生态环境系统的研究,而针对于地方市级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研究甚少。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黄山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有效地构建了黄山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环境治理与改善给出合理建议。

1 理论基础

假设n个评价对象有n个p维向量,构成n×p阶的数据矩阵X: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3]可以得到的新变量为N1,N2,…,Nm(m≤p),该线性组合表示为:

2 黄山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2.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分别选取自然环境指标:人均可用水资源量(X1)、人均耕地面积(X2)、C02排放强度(X3)、SO2排放强度(X4)、生活污水处理率(X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X6)、工业废物利用率(X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X8)、居住绿化的覆盖率(X9)。同时,选取黄山市2006年到2016年指标数据进行研究,同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2 实证分析

2.2.1 适应性检验

对于多层次、多指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进行适应性检验,如:巴特莱特球形检验、KMO检验[4]。结果如下表1所示:

由表1可知,KMO值为0.873,说明该指标数据可以做主成分分析。Bartlett球形测试结果伴随着概率为0.000,小于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形测试,这被认为是非常合适的主成分分析。

2.2.2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

初步判定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见表2:

(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λi、方差贡献率、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

由表3可知,主成分N1、N2、N3的累计贡献率为88.5%,说明这三个主成分足够反映生态环境系统体系绝大部分信息。因此利用N1、N2、N3对黄山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4)计算所选择的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写出主成分表达式。

(5)计算生态环境指数。

计算生态环境指数过程中,赋予每一个主成分不同的权值,则令指数计算模型为:I=w1×N1+w2×N2+w3×N3,运用熵权法对各主成分赋权,w1,w2,w3分别为N1、N2、N3的权重。结果如表4。

表4计算得到的生态环境指数存在正、负的情况。这仅代表生态环境某一年生态环境质量所处的相对位置既某一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与近几年来的平均水平的位置关系,以平均水平作为零点,零点以上越远,则相对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越好;零点以下越远,则相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越差。

3 结论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从多个指标建立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由以上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黄山市的生态环境从2006年到2015年总体评价正处于良性发展趋势,处于生态市建设的发展阶段,各个指数值保持缓慢增长,这说明黄山市生态环境质量已经处于较好的水平发展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

[1]叶亚平,刘鲁君.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3):33-36.

[2]孙东琪等.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及空间分异分析[J].地理学报,2012(12):1599-1610.

篇3

关键词:GRAY法;综合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5)02002506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GRAY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of Anhui province.By comparing and sifting evaluation index accord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onstruct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cities, the paper determines the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via Delph method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2013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 of Anhui province,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concludes the integrated sorting of urban ecological quality.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the southern cities of Anhui province is better while that of the northern cities is poor, especially that of coal resource-based two cities of Huainan and Huaibei which ranks last.Moreove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ent in those two citi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GRAY metho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

灰色系统综合评价就是从信息的非完备性出发研究处理复杂系统的理论,适合客观社会经济系统的比较评价,是根据被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性或差异程度来评价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方法[1],灰色系统综合评价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较少。本文将GRAY法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一些探索。研究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最理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关联系数反映的信息较全面,可根据关联系数找出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某些方面的不足,以便采取措施加大城市生态建设投入力度。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可对安徽省内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排序评价,比较城市之间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差异。本文利用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平、公正,具有可信度,为安徽省政府及当地市政府进行城市生态建设时制定政策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于GRAY法的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一)指标选取及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选取既要能突出说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又能搜集到相应的数据资料,本文参考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结合安徽省2013年统计年鉴,筛选能综合考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三类指标,一类是城市环境质量,包括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可吸入物(PM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流日平均值(SO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日平均值(NO2)(毫克/立方米)、城市市区噪声均值(分贝)、人均拥有公交车数量(标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万元)、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天)。二类是生态环境:包括森林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三是污染物控制:包括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反映城市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污染物

控制共11个指标,从不同角度说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利用Delph法通过问卷调查咨询相关专家,确定出11个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三)计算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灰色综合关联系数

计算安徽省16个城市与虚拟理想化城市的关联系数:

ξi(k)=miniminkΔi(k)+ρmaximaxkΔi(k)Δi(k)+ρmaximaxjΔi(k)(i=1,2,3,…,n;K=1,2,3…,P)

分辨率ρ取0.5 ,计算安徽省各城市与虚拟理想化城市的关联系数,如表3所示。

(四)计算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

进行加权计算灰色综合关联度,如合肥市的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为:

R合肥=∑pk=1ξi(k)Wk=0.868 3×0.04+0.855 5×0.03+0.869 3×0.02+0.607 1×0.1+0.849 0×0.08+0.864 7×0.25+0.913 4×0.08+0.348 5×0.12+0.431 3×0.08+0.840 6×0.12+0.788 3×0.08=0.735 9

同理可计算其他城市的加权关联度,最终评价排序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如表4。

三、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从安徽省16个城市环境质量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排序来看,最好的城市是依次黄山市、池州市、宣城市、蚌埠市、安庆市、马安山市、芜湖市、六安市、宿州市、铜陵市、合肥市、滁州市、阜阳市、亳州市、淮南市、淮北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城市主要是皖南的旅游城市黄山市和池州市,这些城市地处皖南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较好,水资源也丰富,加上这些城市没有污染严重的重工业,空气质量好,如黄山市、池州市大气总悬浮微粒(PM10)日平均值较低分别为0.055毫克/立方米和0.053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好于或大于二级的天数都是365天,森林覆盖率较高分别是79.63%和57.54%。从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排序来看,安徽南部城市基本上以服务业和轻工业为主,城市环境污染小,并且青山绿水环抱,森林覆盖率高,城市自身净化能力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是安徽省南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原因。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皖南的城市较皖北的城市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最差的两个城市是皖北的淮南市和淮北市。

淮南市和淮北市同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采煤造成地表沉陷,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都是以依托煤为主的火电业、化工业、水泥建材业等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集群城市,集聚的产业都是环境污染大户,排放大量烟尘(CO2,SO2、NO2)等,大气总悬浮微粒(PM10)日平均值较高分别为0.093毫克/立方米和0.089毫克/立方米,固体废物处置率较低分别为9.66%和 0.7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也较高分别为0.897吨标煤/万元和1.028吨标煤/万元。城市噪声均值较高分别为68dB和67.2dB,空气质量好于或大于二级的天数也较全省其他城市低,分别为346天和352天,森林覆盖率较低分别是18.77%和16.95%,城市自身净化能力弱,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日趋脆弱。

从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来看,皖北尤其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最差,两淮城市是重工产业集群城市,来自这些产业的污染源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差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煤炭开采造成的植被破坏,环境自洁能力差。煤炭资源长期开采形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大量土地塌陷,植被破坏,生态环境脆弱。二是环境污染。煤矿开采采出煤矸石堆积占用土地,其中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煤炭洗选深加工造成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以煤为依托的产业,如火电产业规模巨大,造成粉煤灰堆积污染环境,电厂烟尘排放(CO2,SO2、NO2)污染空气;煤化工业、水泥建材等产业排放的烟尘对城市大气的污染。总之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日趋脆弱,加强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建设尤为迫切,任务更为艰巨。

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针对地方政府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建议

1.加大政府对城市环境治理投入,履行政府职能

安徽省各城市都要以“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为契机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要持续加大对城市生态建设投入,加大城市治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绿化美化的投入,加大城市及周边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肺”,提高城市的自洁功能,打造山水宜居城市和花园式城市。

2.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产业低碳生态化发展道路

重点是对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坚持走以循环经济为主的低碳生态化发展道路。特别是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依托煤的产业较多,并都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严重的产业,更要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两淮煤炭资源城市以煤炭为主业,在原煤为主导的产业链上尽量延伸,形成以“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接近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反馈式链条,使循环产业链各环节做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低碳生态产业[3],构建以煤为主业的循环产业链:煤电粉煤灰建材产业链、煤开采煤矸石建材产业链、 煤矸石发电产业链、煤化焦产业链、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矸石综合利用产业链、煤化油产业链、煤煤化工甲醇-烯烃产业链、煤甲醇-碳化工产业链、煤合成氨精细化工产业链,煤煤制天然气产业链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煤炭产业向低碳化、清洁化发展。

3.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

由于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长期高强度开采,地表踏陷严重,生态修复治理难度大,需要巨资投入,仅仅依靠当地政府无法全额承担的,在争取国家煤矿塌陷区修复治理资金的同时,地方政府可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出资治理环境,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修复采取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加大激励措施,在投资配套、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调动民间资本投资治理采煤沉陷区的积极性,可实行多方以不同出资方式设立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在环境治理上共同出资,共同受益。

4.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对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和污染的企业提取生态补偿基金,由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补偿,建立依托市场法则开展生态补偿的机制,可由政府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还可探索城市境内碳排放权、节能减排权市内交易机制,使节能减排量超额完成的企业可出售超额部份给完不成节能减排的企业,或由政府购买。对完不成节能减排定额的企业政府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罚款上交财政生态补偿基金,用于城市生态修复、治理和建设。

5.加大科技创新,发展城市战略新兴低碳产业

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IT产业、汽车及零配件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和带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4]。

6.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化和提升产业层次

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优先发展生产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现代商务贸易等行业[4]。

(二)针对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建议

1.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城市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大巡视检查和突击检查频次密度,持续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对于污染大户要采取严厉措施,加强监管,杜绝非法排放,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让违法企业负出沉重代价。

2.城市垃圾实施分检和无害化处理

在城市垃圾分检和无害化处理方面国内外都有诸多大城市经验可供借鉴,安徽省内城市要借鉴这些大城市成功经验,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清洁美化城市。城管加大城市脏、乱、差的治理,制止占道经营,乱摆乱放,随地乱丢垃圾。

3.城市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文明意识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经常举办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生态城市建设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执行力。举办专题讲座,讲解企业生态循环生产成功的案例和经验,组织企业负责人到生态城市建设好的模范城市和企业考察观摩学习取经。

城市宣传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和发放宣传册,加大市民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动员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生态建设,普遍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参与日常的监督等,提高市民城市生态文明意识。

(二)针对生产企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建议

1.生产企业要转变观念,绿色生产

城市境内的生产企业,要转变生产观念,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实施循环生产,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变废为宝。在绿色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和技术创新,真正实现绿色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2.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开展治理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针对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不同,企业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专项治理资金,争取政府配套资金,对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城市生态造成的破坏进行进行治理修复,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近年来淮南矿业集团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企业出资,投入巨资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效,现已在报废矿区上进行回填、平整、绿化和生态修复,建成大通湿地公园。在谢家集区采煤沉陷区上建立起集办公、仓储、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淮南市鑫森物流园。对已报废的洞山小煤井、人防工程的建设形成的取土坑、采石场、弃土场等,造成的区域内的局部山体、植被及地貌等受到严重破坏,对洞山井沉陷区及舜耕山部分山体进行修复,修复面积约32公顷,现成为淮南城市中心的“绿肺” 。从淮南矿业集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进行城市生态修复来看,已取得成功经验,供其他企业借鉴。为其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了榜样。只有各企业行动起来,共同修复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一定能建成美好、清洁的宜居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式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参考文献:

[1]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21;111―119.

[2]安徽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罗开莎,束龙仓,谭炳卿.基于循环经济的淮南采煤沉陷区水、土地、煤炭资源同步利用模式研究[J].水利经济,2011,29(4):16.

篇4

[关键词] 长株潭地区;城市群建设;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Kuznets提出了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curve),说明人均收入与分配之间的关联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出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倒U型曲线被证实可用于表述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如工业生产产值与劳动力之间的比重,企业发展的运行轨迹,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等。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等人,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可能对美国本土环境的影响问题,首次使用42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研究分析了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发现部分环境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颗粒物等)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现倒U形曲线,即初期环境质量的恶化程度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质量的恶化程序会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趋缓,1993年Panayotou首次将这种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简称EKC)。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以来,学者们对其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笔者在综合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长株潭城市群1990年至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反映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物浓度中三个主要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总悬浮颗粒物)的相关数据,建立关系模型,深入分析其相互关系,并提出建议。

二、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及环境状况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9年,长株潭GDP总量达5509.04亿元,为2005年的1.74倍,前四年年均增长14.8%,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0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总量由2005年的40.6%上到至42.2%,四年上升1.6个百分点。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396.58亿元,为2005年的1.97倍,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7.1%上升到2009年的49.7%。规模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前四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0%,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3.6%上升到2009年的31.1%。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1.56亿元,占全省的40.6%,比2005年提高3.3个百分点;增长24.1%,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快7.2个百分点;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54.8%,拉动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5个百分点。

长株潭三市废水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钢铁三大行业,占三市废水污染总量的73%。而长株潭三市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酸雨污染严重,属于我国重酸雨区,也是省内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27.4%、28%、27.2%。废气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火电、建材、化工和有色冶炼行业,占三市废气污染物总量的88%。

三、计量模型构建与分析

依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提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因素,长株潭城市群实例选取人均GDP这个具体经济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侧面反映城市群建设水平),选取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总悬浮颗粒物三个具体的环境指标来反映环境质量的程度(或生态环境的好坏程度)。

长株潭城市群实例研究采用二次多项式简化模型,其形式为:

其中Yt表示为t时刻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指标,xt表示为t时刻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水平,即人均GDP指标,β0表示常数项,β1和β2分别代表xt、x的待估参数,εt为随机误差项。

从此模型可以得到,由于各β组合形式的不同,对应有不同的曲线,具体的区别为:当β1>0,β2

根据1990年到2010年(因部分年份数据无法确定,从中抽取6至12年数据研究20年的发展趋势)长株潭城市群人均GDP及环境污染情况具体数据,并利用上述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求解结果如下:

由三组计量模型的曲线及其趋势可以看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指标与生态环境指标的演变轨迹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呈倒U型发展。就总的趋势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已处于经过了某个转折点,经济增长在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阶段。从曲线具体数据分析可知,2002年以前,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恶化呈上升驱势,这主要是由于此阶段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业化发展急剧提速,社会意识主流形态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导向——以生态环境换经济发展,特别是到了2002年生态环境恶化程度达到了峰值。自2002年以后,政府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自2006年以后,随着高新技术、节能技术以及绿色概念的普及,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四、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找准各市定位,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监管,实行环境污染问责制度。将环境生态保护作为市场运行机制中重要的一环,建立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政策体系。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强化政府职责,形成生态环境准入制度,极力倡导绿色导向,形成社会舆论监督氛围。

[参 考 文 献]

[1]GROSSMAN G, KRUEGER A.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C]//Geneva: NBER, Working Paper, No.3914, 1991

[2]PANAYOTOU T. Empirical tests and polic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Geneva: Working Paper WP238, Technology and Employment Programme,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1993

篇5

我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早、形式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浙江是我国生态补偿和奖惩机制建设实践探索较早、影响较大的省份,不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有关政策,高度重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2005年,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比较系统的生态补偿政策)、《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省级财政专项补助暂行办法》(2006年)、《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2008年)等政策文件,经过10多年努力,初步建立了具有浙江特点的生态补偿制度总体框架和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全省各地实施的生态补偿机制主要有:

加大生态公益林的财政补助。主要是对国家级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实行财政补助,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标准从最初时的每亩3元提高到目前的21元,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已达到4000多万亩。不少地方还将市、县级生态公益林列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

设立环境整治与保护专项资金。自2000年起,省级财政专门安排生态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生态环保水利、千库保安、地质灾害防治、风景名胜区保护等专项资金,主要涉及8大工程的20类目,重点用于对欠发达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各市、县也开展了区域内生态补偿工作,重点是对市辖区内的库区以及水源地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如温州市从2008年开始每年安排不少于35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珊溪(赵山渡)水库、泽雅水库集雨区生态补偿;嘉兴市从2013年开始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

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我省陆续实行了矿产、水、环境、土地(包括基本农田异地代保)等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不断加大对土地、矿产等各种资源费以及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并提高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普遍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目前全省已累计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6670笔、12?郾39亿元,排污权交易2124笔、4?郾34亿元。

通过异地建立开发区(园区)等实行开发性补偿。如金华市在市区设立了金磐扶贫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源头地区磐安县的开发用地,并给予一系列政策扶持。景宁县在丽水经济开发区建立了3?郾83平方公里的景宁民族工业园。安吉、德清、临安等县市也出台政策,上游地区乡镇的招商引资项目进入县市开发区,产生的税利地方所得部分全部返回给上游乡镇。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自2006年起,省政府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补助钱塘江流域源头地区10个县(市、区)。2008年开始,省政府又在全省水系开展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将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库建设、流域水环境质量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等列入考核指标,并规定了转移支付的标准和管理措施,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省内全流域生态补偿的省份。2102年省财政安排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达15亿元。

探索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典型实例是义乌和东阳的水权交易。2000年,两市政府经过认真考虑,签订了东阳市向义乌市有偿转让横锦水库部分用水权的协议,义乌用2亿元水利建设资金购买东阳横锦水库5000万立方米优质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丽水市也从2001年起开展了水电资源开发权有偿出让工作。

此外,全省还通过省对市县的“两保两挂”财政政策,以及实施下山脱贫和生态脱贫、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千万劳动力素质培训、农民安全饮水等工程和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计划,加大对欠发达山区的生态补偿力度。

健全我省生态补偿机制必须明确主体、奖惩结合、综合实施

总的看,我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要求相比,与山区特别是欠发达山区发展和当地群众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除社会各方面对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补偿依据和标准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外,比较突出的是两个方面:

力度不够、激励不够、惩罚不够。主要是省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还比较低,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力度不足(2011年衢州市共获得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资金仅1?郾80亿元、丽水市共4?郾3亿元),难以满足山区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和山区政府加强生态保护的资金需求,影响了其积极性和能力的提升。而同时,污染排放多、生态环境质量差的地区,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却不高,惩罚力度和保护压力也不够大。

主体单一、形式单一、途径单一。现有的补偿多是政府特别是省政府实施的专项性补助,补偿资金也主要是省级财政资金,承担补偿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责任主体不落实。而且,补偿途径不够多、范围偏窄,除资金补助外,产业扶持、技术援助、人才支持等补偿方式不仅少、效果也差。从补偿内容看,多是森林、水源地等的单项补偿,区域间的综合性补偿机制还未建立。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涉及相关区域、相关主体间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首先必须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

今后,我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权责明确、积极有效,专项补偿与综合补偿相补充、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生态补偿和奖惩机制,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规范化、法制化,不断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全省加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

基本思路:必须着眼于实现全省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好转,始终坚持“谁破坏谁惩罚、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既要立足现有基础和政策,整合各方面政策资源,又要争取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既要着眼于整体制度安排和框架设计,又要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既要充分运用财政手段,又要积极运用产业政策及税收等政策杠杆,加大政策补偿力度;既要注意理顺流域上下游间的补偿关系,又要注意处理好区域间、保护者与建设者、受益者与受害者间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补偿模式(以生态环境要素补偿和流域补偿、区域补偿为重点);既要通过补偿加大对保护生态、治理污染工作的激励力度,又要通过补偿加大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既要通过补偿促进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又要通过补偿促进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全省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

立足全省现有基础和山区要求,下一步,着眼于加快健全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和奖惩机制,可从三个方面分步推进:

(一)继续实施单要素多渠道补偿。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现有的单项补偿机制,包括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各类专项资金补助、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各类资源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等市场化的补偿方式,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加大补偿力度,提高补偿实效。同时,可由省政府搭建协商平台,完善支持政策,引导开发地区和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上游与下游通过自愿协商建立横向补偿关系,采取资金补助、对口协作、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等方式实行生态补偿。根据各地意见,建议到2017年先将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分次提高到每亩50元(这是目前山区林地租赁价,按此计算每年需增加省级财政支出约11?郾6亿元)。

(二)探索实施单因子分类考评、分县市综合补偿。在完善单项补偿机制的同时,积极探索区域间单因素分类补偿的途径和办法。具体操作思路是:通过对每一年度各县市区土地、水、能源、环境容量等四大资源消耗(单位GDP资源消耗量)、主要污染排放(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生态环境质量达标(地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等情况,进行单因子分类监测评价,并根据各指标的全省平均水平,分别确定相应补偿标准、核算各县(市、区)应得的奖励资金或应付的惩罚资金,经简单加总后,确定各县市区的补偿资金,并由省政府在生态补偿基金中统一收付。

(三)适时实施多因子综合考评、分县市综合补偿。在单因子分类考评、分县市综合补偿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多因子综合补偿机制。具体操作思路是:按每一年度各县市区的生态禀赋(人均森林和绿化面积、人均水资源、人口密度等)、资源消耗(单位GDP土地、水、能源、环境容量等资源消耗量)、污染排放(单位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耕地和园地化肥农药使用量)、环境质量(地表水和地下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以及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等实际情况,按不同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后,计算各县市区综合补偿系数,综合评价结果差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市区拿出一定惩罚性资金,由省政府统筹安排,补偿给好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市区。

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基础条件和政策保障

完善生态补偿和奖惩机制,不仅需要理论和技术支撑,还需要政策措施方面的保障。从实施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条件和政策措施看,目前要特别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

明确各县市区发展主体功能定位。这是明确生态补偿对象、实施生态补偿的重要前提。要在全省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功能区(特别是各县市区)的发展定位,特别是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主体责任及补偿的权利和义务,并严格按照破坏者付费、使用者付费、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补偿的原则,逐步理清流域上下游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明确生态补偿责任主体。

搞准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基础数据。生态补偿涉及各方利益,都是“真金白银”,首先必须摸清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真实状况,重点是提高资源生态和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质量,这是实施生态补偿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补偿机制公信力的根本保证。要进一步改进完善资源调查和环境质量监测手段,科学布局监测网格、改进样本取样和信息采集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时效和准确性。同时,要改进和完善统计制度,特别是要研究采取更加科学的统计方法,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对比性和可信度。

研究确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补偿标准是否合理,能否兼顾和平衡补偿各方利益,直接关系生态补偿工作的公正公平程度。首先要研究完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包括不同产业资源消耗标准和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等,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健全符合浙江发展要求的环保标准体系。其次要合理确定补偿标准,根据生态环境价值、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和机会成本损失、生态保护地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等因素,多方面征求上下游群众、各级政府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综合考虑补偿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

多方筹措生态补偿资金。除了各级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通过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收取部分财政资金外,还要通过市场化、社会化途径多渠道筹措补偿资金,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重点要加强各类资源使用费收取力度,加大超标、超排等惩罚力度,进一步扩大资源使(取)用权、排污权、水权、能耗等市场交易范围,积极探索运用碳汇交易、生态产品服务标志等方式。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的投资。也可发行生态彩票,接受社会各方捐赠等。

完善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和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办法。通过考核,一方面,要提高各级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另一方面,要提高山区和源头地区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经济发展压力;特别是通过考核建立奖罚机制,对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地区,给予相应的奖励,反之则按不同程度收取相应的罚金,倒逼和激励各地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督促相关地区把钱真正用在保护山区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绿色特色产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群众生活等方面上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篇6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南京市地处长江中下游东部苏、皖两省的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地理位置在31°14''''~32°37''''N,118°22''''~119°14''''E,是江苏省省会,长江三角洲的副主城市,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南京市下辖11区2县,全市总面积6582.13km2,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624.4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3814.62亿元。南京市农村地区是指南京市域范围内、城区以外的农村地区,2008年农村户籍总人口为315.8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0.58%;农村地区土地面积5811.5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8.29%;农村地区生产总值对全市的贡献率为33.67%。

1.2研究方法

1.2.1评价单元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单元主要有点状的栅格评价单元和基于面状的矢量评价单元二类。面状评价单元包括行政单元、小流域和景观单元等类型。具体评价单元的确定,主要根据工作所需达到的目标来确定。为了便于获取评价统计数据以及农村环境管理,该研究以行政单元区为评价单元,选择2007年南京民政局最新行政区划方案,并结合城镇用地占镇域面积比例,确定研究范围涉及39个乡镇和10个涉农街道。

1.2.2分区方法

以农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目的,以乡镇(街道)为评价单元,基于两大类、三级农村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GIS空间分析功能支撑下,对农村地区进行生态环境分区,并确定重点环境整治地区。技术路线为,首先,对单要素表征因子进行分级,并分析其空间差异;然后,对单要素表征指标进行标准化统计处理后,根据熵权法对各指标赋以相应的权重,并通过专家评分法对权重进行修正,加权求和,计算环境压力和状态综合值;最后,对每个乡镇(街道)单元采用矩阵聚类方法,结合评价单元的实际进行修正,把各乡镇(街道)分为综合环境优良区、较好区、一般区3级。

1.2.3指标选取

生态环境分区的实质是以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价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差异[6,7]。市域尺度的生态环境分区,因区域空间差异较小,应选择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最为胁迫、最便于度量、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该研究结合南京市农村环保实际,选取污染源分布与强度(含工业集中区面积、耕地面积)、城镇发展水平(含人口密度、建设用地比例、路网密度)作为压力指标,选取农村河道水质(水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大气环境质量(含SO2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土壤污染综合指数作为状态指标。压力指标评价农村环境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状态指标评价农村现状环境系统质量状况。

2结果与分析

2.1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评价

污染源分布与强度由工业开发区面积、耕地面积(反映农田面源污染)分指标组成。鉴于南京市乡镇工业发展产业趋同度较高,工业集中区面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评价单元工业污染的强度,南京市农村地区工业开发区面积相对较大的地区为永阳镇、汤山街道、禄口街道、古柏镇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镇街;南京市受农田面源污染约束性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六合区北部以及高淳、溧水县的绝大部分地区。城镇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引起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将对局地气候、流域水文过程及环境污染带来影响[8]。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表明,2007年,南京市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为543.5人/km2,其中六合区农村人口密度最大,溧水县农村人口密度最小;建设用地比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城镇化水平,位于江宁区的秣陵街道和江宁街道以及六合区的横梁镇建设用地比例较高;路网密度是指城市中所有的道路总长度与城市总面积之比,城市近郊区以及高速公路穿越的乡镇(街道)路网密度较高,位于江宁区的多数镇街以及104国道穿越的浦口区永宁镇和宁连高速穿越的六合区少数乡镇(街道)路网密度较高。图2南京农村生态环境分区方案农村生态环境的状态分析表明,南京农村区域地表水水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离主城区越近,水质污染越严重;重化工业较为聚集的六合区农村地区SO2浓度较高,而溧水县农村地区和路网密度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江宁区农村地区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南京市农村地区土壤污染超标点位置主要在周岗、雄州、八卦洲、傅家边、长芦、东屏及玉带等地。南京市局部地区土壤已被检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特别是矿区、工业区周边、高速公路两侧等地区污染检出频率较高,部分区域土壤已不适合农作物种植[9,10]。

2.2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分区

综合上述单项因子的分析,考虑各因子正负关系,在加权求和的基础上计算环境压力和状态综合数值,选择采用Q型样本(乡镇、街道单元)聚类并结合矩阵聚类方法,把各镇、街道分为综合环境优良区、较好区、一般区三级(图2)。

2.2.1农村环境优良区

这些地区主要特征:污染源及强度小,来自城镇发展的环境压力弱,同时现状环境质量良好。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浦口区西南部和六合区的西北部,秦淮河上游的溧水县以及高淳县的固城湖附近地区。上述地区主要采取保护与防御兼备的环境战略:首先是在划定生态功能保护区基础上,严格按照保护区条例和管制措施维护生态环境质量和原生自然地理条件,根据不同生态功能空间类型,因地制宜实施分类保护措施;其次预防来自周边地区带来的环境压力,在地理交接地段设置与建设生态缓冲带,通过合理规划建设用地与交通网络既能满足周边地区发展的需要,又能实现这些地区环境保护的要求。

2.2.2农村环境较好区

这些地区主要特征:各项指标均较好,但相对环境优良区而言相对较差,即污染源及强度较小,来自城镇发展的环境压力较弱,现状环境质量较好。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在环境优良区的,包括六合区的东北部、浦口区的西南部、溧水县和高淳县的大部分地区,但某些乡镇在部分指标上有所差异:六合区的新簧镇、横梁镇、东沟镇、龙袍镇及靖安街道以及溧水县的晶桥镇、高淳县的漆桥镇和古柏镇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其他指标较好;而其他地区在污染源和环境压力上又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水平。这些地区主要采取保护与整治为主的环境战略: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空间实施严格保护,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体系;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整治措施,对污染压力较大地区进行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城镇发展布局,对环境质量较差地区加强环境整治投入,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2.3农村环境一般区

这些地区主要特征:各项指标相对上述两类地区较为一般。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在各县区的行政中心所在镇或街道,大体为城市地区的外延地段,但在某些指标上有所差异:六合区的程桥镇、马鞍镇、新集镇及江宁区的谷里街道、湖熟镇等地区的污染源与强度相对较弱,但来自城镇发展和交通的环境压力大,现状环境质量也差;其他地区污染源强度较高、城镇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较大且现状环境质量差。这些地区主要采取整治与生态建设为主的环境战略:对这些地区污染源分布较多的地区实施优化改造措施;现状污染较重的地区采取整治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对重要的生态空间实施保护和管制措施,限制大规模城镇与产业的发展,大力提倡生态产业建设。

2.2.4重点整治和保护地区

(1)重点整治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环境较差区中各项指标得分最低的乡镇、街道,主要分布在主城(图3)。对重点环境整治区分布特征及主要环境问题,明确环境整治的主要方向与途径:对于主城周边农村地区,包括汤山、龙潭、秣陵等街道,处于都市发展区范围,是城市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城镇发展和交通压力大,工业污染源强度大,因此,需要对主城扩展及城镇布局进行生态引导以及对乡村发展实施生态调控,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与措施;对于县城地区,包括淳溪镇、雄州镇及江浦街道,城镇发展压力和工业污染强度大,是城镇化重点优化地区,因此,需要促进产业生态转型,合理调控城镇发展规模、方向和布局,在实现城市功能扩散的同时维护周边生态敏感空间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将自然引入城市,构建环境优美乡镇;对于其他乡镇街道,包括盘城、江宁等街道工业污染强度大,城镇发展压力也大,同时处于生态敏感地带,因此,需要从生态基础设施网架搭建的需要来重新衡量城镇布局,合并、集中过于分散的小村落,可以视其所处区域生态敏感性高低,确定由弱而强的生态引导模式,同时依据乡村的分区特征,确定各自的发展道路,重点解决农村饮用水源及抗旱灌溉用水的保障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2)重点环境保护区。主要集中在老山地区和六合北部,以及秦淮河上游江宁段和石臼湖-固城湖流域地区。该类区域为主要水系源头和分水岭,有保护完好的核心区,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组分比例高,是区域性自然生境和乡土物种保留地,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控制性和生态源的作用,具备区域生态流通的源功能。这些地区的主要整治措施:限制开山采石,积极开展采矿破坏地的生态修复,严格保护和积极营造山区水源涵养林,积极保护和改良丘陵、草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有效保护沿江各个区域供水水源地;控制高密度房地产开发及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持原生态状况,着力提升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保护基本农田为主线,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及生态观光旅游产业。

3结论与讨论

(1)以乡镇(街道)为评价单元,选取压力和状态两大类、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矩阵聚类分析方法,将南京市农村地区分为环境质量优良区、环境质量较好区和环境质量一般区。分区结果显示,农村环境质量优劣与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程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篇7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andan city type diversit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is located in Shanxi four province area at the confluence of the Haihe River basin upstream, is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must pass through, the ecological location advantages. Howeve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population growth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ad to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deteriorating, not only reduces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but also a threat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staine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must develop a long-term,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ity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evalu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984

1、环境质量现状

(一)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邯郸市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为降尘、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其中降尘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尤为严重,其污染负荷占到了总污染负荷的75%。1996—2000年邯郸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污染较为稳定,属中等污染。2000年末,大气环境质量较1995年有较明显的改善。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邯郸市生活饮用水源地——羊角铺地下水源地和岳城水库水质清洁,适宜饮用;地表水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以氮类化合物污染和有机污染为主要特征;地下水体水质较为稳定,主要为无机型污染,整体上属轻度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硝酸盐氮和氟化物。

(三)城市声环境状况

邯郸市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污染类型属轻度污染。

(四)自然生态状况

邯郸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全市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2000年末,森林覆盖率为19.2%,水土流失面积为2732平方公里,全市每年水土流失量达到了4600万吨;农药、化肥和农膜的使用量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体污染现象普遍,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占用耕地现象严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滞后,自然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管能力薄弱。

2、邯郸市生态功能区划

1、区划原则与依据

依据生态功能分异及景观生态结构一致性原则、主体生态功能突出,局部灵活多样的原则,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等,根据土壤、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地区的生态适宜性,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和有关远景发展规划,制定邯郸市生态功能区划。

采用主导因素法,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叠加水资源图、工业布局图、城镇及农村人口分布图、交通旅游图、行政区划图等基本图件,结合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行政界线和大的景观类型斑块界线与远景规划,在计算机上提取各区划单元界线,以生态系统基本单元外部界线为准,确定各功能区间的界线。在ARC/INFO中建立拓扑关系,形成区划单元多边形,统计各区划单元中所有生态功能单元的特征,根据区划特征确定每一个区划单元的适宜类型与生态功能。

2、区划方案

根据以上原则和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结合全市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的功能特点、景观组合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及不同地区发展状况,把邯郸市划分为4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域(见图1)和11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域(见图2),4个一级功能区域分别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生态良好区和城市生态功能区。见附表1-1~1-10。

图1

图2

附表1-1~1-10

3、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

1、岳城水库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总面积136.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岳城水库、漳河(观台断面以下河段)、清漳河(涉县城以上2公里至刘家庄断面河段)及周围陆域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漳河及支流和相关的陆域保护区。

2、东武仕水库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总面积为5.6平方公里,包括滏阳河(张庄桥断面至河水厂取水口下游300米河段)及相应的陆域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总面积82平方公里,包括东武仕水库、滏阳河(水库出口至张庄桥断面河段)及相应的陆域保护区。

3、京娘湖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

4、羊角铺地下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总面积0.67平方公里,包括水源地所在的羊角铺村行政区。二级保护区总面积37平方公里,包括水源井周围4公里范围。

4、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原则

一级保护区的保护原则为确保直接取水口卫生安全;二级保护区保护原则为在充分考虑水体自净能力的条件下,确保取用水源的卫生安全。对保护区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改变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对已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认真组织生态重建与恢复,基本遏制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5、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

1、制定和颁布《邯郸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和《邯郸市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

2、制定实施计划,落实责任单位,建立监督管理机构和工作程序,尽快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和保护区管理工作。

3、尽快制定城镇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详细规划。

6、水土流失重点控制区

(一)水土流失重点控制区范围

全市主要水土流失区域面积为2732平方公里,包括磁县、峰峰矿区、涉县、邯郸县和武安市的38个乡镇、266个自然村的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区。

(二)水土流失控制与保护措施

1、在《邯郸市水土保持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区域水土流失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规划。

2、结合邯郸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坚决关停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采石场和采矿点。

3、对允许运行的企业加强环境管理,要求资源开发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制定水土保持方案,承担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

4、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按照地质灾害危险区—河流和输水渠道附近—居民点附近地区—交通干线两侧的顺序开展工作,首先对尾矿和矿渣场采取固定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和环境污染加剧,逐步开展生态恢复工作。

5、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支持布设鱼鳞坑、水平沟、 修建梯田、建设谷坊坝、拦沙坝等拦沙工程,科学合理兴建塘坝、水池水窑等小型水利工程项目。

6、划定封育区,区内严禁陡坡开荒、毁林开荒及幼林地放牧;加强造林绿化、封山育林育草,坡度大于25°的耕地坚决退耕还林、还草。

7、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提出与进展的改善

目前,邯郸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再创新高,达到320天,比上年增加9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21,较上年下降4.33%;滏阳河、洺河等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岳城水库和羊角铺水源地稳定达到饮用水质标准。污染减排工作深入开展。2009年共安排限期治理工程和减排项目96项,完成投资16.2亿元。全市电力企业大型机组全部完成脱硫任务,全市安装脱硫设施的烧结机总数达到16个。全市集中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19座,15个县(市、区)垃圾处理场全部完成主体工程,提前一年实现了县县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目标。2009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2.5%和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势推进。深入开展“拔除烟囱、净化蓝天”活动,对废弃烟囱实行。全年计划拆除208根烟囱,实际拆除219根,完成任务的105%,既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又美化了城乡环境。从2009年7月起,在滏阳河、洺河、漳河、老漳河、留垒河等5条河流21个跨界断面全面推行水质目标考核,对超过断面水质标准的县(市、区)实行生态补偿金扣缴政策,目前已收缴生态补偿金20万元,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奠定了基础。

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生态环境;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2) 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提升经营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

    (1) 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 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 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对游客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 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高档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乡村旅游经营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 3 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 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

篇9

[论文摘要]环境保护作为应对城市环境改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众多研究者对基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保护这一领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从方法论、城市 经济 和城市环境变化机理的角度剖析环境保护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主要观点是:以波特为代表,认为长期有效的环境政策能刺激技术创新和 管理 创新;基于“囚徒困境” 逻辑 推理出不问国家或地区竞相采取次优的环境政策使得全球环境恶化加剧的“环境竞次理论”;“污染避难所假说”从内在机理剖析环境力对城市竞争力的传导机制,以为重视城市竞争力中的环境力、环境保护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是该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重点。

城市发展引发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19世纪末期,英 国学 者e.howard首次在其著述《田园城市》中试图用理性的规划方法协调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就此揭开了世界性的城市和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序幕。时至今日,关于城市与环境及环境保护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涉及的层面极为分散,既有宏观层城市与生态环境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也有微观层环境保护对企业的影响分析;既有定性的机理探索,还有定量化的测度和 预防 研究。更多的学者是就环境、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环境问题,就环境、环境保护探讨城市竞争力作用的学术成果相对较少,研究深度仍有待提高。企业、产业、城市是交叉、更迭、相互依存的系统体系,之间的影响是相互传递和响应的,分析城市竞争力的环境影响问题不可避免地要论及企业、产业、城市,笔者搜集和归纳了相关的研究成果、经验以资借鉴和参考。

一、国外关于环境保护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最早把自然环境引入城市竞争力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ouglas webster(1990),他将决定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划分为四个方面:经济结构、区域性禀赋、 人力 资源 和制度环境。他提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能够生产和销售比其他城市更好的产品的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他的研究中,首次提出自然环境对城市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把自然环境纳入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框架,从自然环境对不可转移特性的区域禀赋的影响进而推及到城市竞争力的过程进行描述。

在方法论上,以美国学者park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充分利用生态学和 社会 学 的原理将城市化外部生态问题的研究转向城市内部社会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面,从此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学研究方法成为主流;berry应用生态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因子,开创了生态因子研究法的先河;fitter和jovet在实践中分别从生态规划的角度研究了伦敦和巴黎等城市的过度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演替关系问题;i-kharabsheh、deosthal等利用先进的gis与rs、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城市发展引致的水资源问题,如水污染、地下水开采过度、水资源绝对与相对缺乏等进行大量的长期定位研究。进行大尺度数据处理,在时空维度进行过程模拟和空间分异;日本学者中野尊正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城市化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绿化、城市环境污染及防治等问题。环境经济研究中贡献较大的成果是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grossman和krueger用计量 经济学 方法,以42个发达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揭示出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倒u型的演变规律。根据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横截面数据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气和水污染在人均收入达到5000美元-8000美元之前以增速递增,超过此水平后污染水平开始回落,环境质量逐步好转。这一现象在经验上也得到印证,美国1940年的洛杉矶光化学事件、伦敦1952年的烟雾事件、比利时1930年的马斯河谷事件等等都集中发生,20世纪30至60年代正是这些国家处于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峰值时期,因此也支持了这一规律。这一曲线无疑带有悲观的色彩,但结局是乐观的,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许多学者对此进行重新研究和修正,他们认为如果这是一种规律的话,那么占世界大多数地区的发展

值体。城市 环境 质量对城市产业价值体系产生的是直接影响,环境质量差、严重污染对城市企业生产要素资源造成侵损和破坏,导致企业直接的价值损失,影响企业价值创造活动和产品的质量,从而削弱城市产品的竞争力。他还认为城市环境的非流动性对城市吸引人才、吸引高附加值产业都有重要作用,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需要动态辩证地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城市依赖环境发展相关产业但可能会丧失其他甚至更高价值的产业机会,同时处在污染情况下的企业经过技术创新,可以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在降低企业 成本 的同时扩大产品的 市场 份额,增加城市产业的收益,从而改进城市的价值体系。他的研究特点是沿袭了波特的钻石体系,以企业绩效、效率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他的研究结果是环境力对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和贡献弹性系数分别为0.063和0.01。然而,其研究也有局限:第一,环境力涵盖面狭窄,没有考虑 工业 化发展对城市的环境压力;第二,没有考虑环境保护对环境力的作用,因此环境力没有体现城市环境改良的潜力和能力;第三,环境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局限于企业、人才、产业的吸引,环境力对其他分力的传导机制分析流于一般。

宁越敏考察了城市综合 经济 实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学技术竞争力、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国民素质、政府作用、 金融 环境以及环境质量等十个方面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环境质量是后期加上的,之所以增加这个指标在于我国环境质量普遍较差,有待改善。他认为良好的环境质量不但是创建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吸引人才、吸引外资也很重要。环境质量中包括了大气状况、水环境质量、绿化情况、垃圾处理情况等。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iud)以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把生态环境列位于对城市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九大主要方面之一,就其对城市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所做出的贡献分别从动力、能力、活力、潜力、魅力和积聚力、扩张力、增长力、控制力的形成过程进行描述。

一 环境 为主体的生态关系放到以人类一环境关系为主体的研究上,使得生态学密切地联系了当代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对解决世界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有重要意义,也为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进一步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同时也掀起了

篇10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资源;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0-0122-02

1 概述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的好坏,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北戴河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几年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环境建设生态化理念,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了北戴河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建设幸福北戴河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夯实了生态环境基础。

2 北戴河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状况

近年来,北戴河区委、区政府在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农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1 积极开展生态示范村的创建

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生态示范创建考核指标涉及当地经济水平和村容村貌、农村饮用水水质、生活垃圾和废水处理、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清洁能源普及率、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因此,我区将生态示范创建作为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载体,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以规划为龙头,以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镇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使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改善。

2.2 加强农村饮水源地保护

农村饮水水源保护直接关系着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区重点做好地下水保护,主要采取污水流向规范化、集中化措施,用统一防渗管道排放污水,以消除地面污水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在农村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不得使用持久性毒性或剧毒农药,不得建渗水厕所、渗水坑,500米内不许堆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排放污水,防止对地下水源污染,从而切实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

2.3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区农村逐步建起了集中式住宅楼,生活污水对环境带来的压力逐渐增加。为此,我区不断将污水管网基础设施谋划和建设力度,逐步向农村延伸覆盖,将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市管网,切实减少农村污水排放对区域河流水质的影响。针对位置偏僻的农村,学习考察无动力生态湿地处理工艺,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经验,大大缩小了污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 北戴河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能力较弱

我区部分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容易受到污染,虽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一定保护,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3.2 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北戴河区农村生活污染主要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由于新农村建设及近几年乡村旅游业、家庭旅馆业发展较快,生活污水集中排放量激增,对区域水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3.3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难度较大

我区农村畜禽养殖大多为分散小型养殖户,污染防治及粪便综合利用设施不配套,集中治理难度较大。

3.4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我区实施了清洁种植工程,但仍有很多农户缺乏对农田的精细管理,随意使用普通化肥,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着一定威胁。

4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机制建设

各镇政府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实行责任分包捆绑制度,镇干部包村、农村干部包片。各镇要重点推行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要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星级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农村环境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农村环境保护标本兼治。

4.2 加大农村环保设施投入

政府应每年安排一定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到位;安排一定比例的排污费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治理。采取政策倾斜,对于环保类项目及其他环保设施完善的企业优先考虑资金补助。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种类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区域生态补偿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4.3 突出抓好环保工程建设

环境治理对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改善生活环境,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采取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重点,切实推进连片整治村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采取污水入网和简易处理方式,将具备条件的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管网集中处理,不具备条件的村庄采取建设污水处理站或分散简易处理设施形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确保区域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目标。深入开展清洁种植和清洁养殖工程,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督导检查力度,进一步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技术、农药使用技术、化肥配方施肥、沼液和沼渣使用技术等,大力推广使用配方肥和生物肥、缓释肥,定期收集清运,解决田间有害包装等垃圾随处丢弃、污染水体问题。规模养殖场必须建设粪污贮存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和雨污分离设施等污染防治设施。

4.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

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努力使环保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着力培养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实施清洁种植、清洁养殖,主动做好垃圾集中分类收集,做到集中堆放、清运、处理垃圾。要定期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环境,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对环境卫生文明户的奖励机制,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4.5 进一步加大生态示范创建力度

在抓好载体工程建设基础上,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村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力度。要对照创建指标逐村调研,查找差距,针对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制定抓好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这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5 结语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纳入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北戴河区农村生态示范园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科学规划、综合整治、公众参与等有力措施,促进了农村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联的自然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