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改善范文

时间:2024-02-02 17:5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质量改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质量改善

篇1

Individuals can do nothing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nly governments and large companies can make a difference.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范文

Nowaday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gard i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llenges. However, whether only governments and big firms have resources and powers to preserve our environment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My view is that every single citizen could also make a huge difference.

In the first place, it is clear that it is human activities that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throughout the history. Both 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 and conservation are the long-term process, and no single government or big company can meet this challenge alone. So whoever created the problem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solving i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needs every one of us to continuously participate in.

篇2

一、总体目标

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是对地区企业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进行整治,使地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废水、废气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不再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扰民现象;企业排污口得到规范,无暗管偷排等违法行为发生。区域水环境及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危险固废得到妥善处理,确保我市工业危险固废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奋战100天,实现园区企业“三废”达标排放,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地区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成整治目标,市政府成立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保局,由王金苟兼办公室主任。各有关部门、企业要按照整治的要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整治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整治范围

地区所有化工企业及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整治及园区排污管网的规范。

四、工作安排

从年11月1日—年4月10日。

1、宣传发动阶段(11月1日—20日)

要全方位地大力宣传此次环境整治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环保法律法规。各企业对此次环境整治要有深刻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环保工作,各企业必须要悬挂一副宣传标语,并同时要针对本企业情况形成治理方案,对不能形成治理方案的,将进行曝光。

2、综合整治阶段(年11月21—年2月10日)

各企业对照实施方案中的目标和措施,开展本企业的“三废”综合整治工作,使“三废”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有关规定。各企业整治完成后,向市环保局申请验收。

3、检查验收阶段(年3月1日—20日)

市环保局根据企业的申请验收报告,组织人员逐家对“三废”治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4、总结表彰阶段(年3月21日—4月10日)

为巩固整治成果,推广好的经验,同时总结教训,市政府根据市环保局对企业整治验收情况,对此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进行总结表彰,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治理任务,通过市环保局验收的通报表扬,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治理任务的,将按法律法规实行停产治理,并按环保法进行处罚。

五、整治内容

(一)工业废水整治

1、工作目标

(1)各企业外排废水标准要达到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且排污口要规范。

(2)电化大院及江维厂外排废水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3)污水处理厂运行后的外排水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4)园区污水管网不得有破损渗漏现象发生。

2、整治措施

(1)所有地区内企业必须安装废水在线监控设施,并且要加强对在线监控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该设施的正常运行,使监控数据准确、可信。未安装在线监测的企业一律不能生产。

(2)各企业的外排废水只能是一个口子外排,外排废水要按环保局的要求于年12月30日之前完成规范排污口工作,企业所有外排废水都要经过在线监控设施,不得私自暗设管道排放废水。凡不按要求规范一个排放口和私自暗设管道的由市环保局依环保法津法规按高限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关停,并追究法人代表法津责任。

(3)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水标准,即:COD:1000mg/L、PH:6—9,完善自身一级污水处理设施,如不能达到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企业废水不得外排。如发现外排市环保局将依法处理并征收超标排污费。

(4)电化大院及江维厂的污水处理设施要保证24小时正常运行,确保外排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如擅自停运污水处理设施,市环保局将依法处置。

(5)工业园管委会要对园区污水管网加强维护和保养工作,杜绝废水管网破损渗漏现象发生,在各企业污水管道进入园区污水管网处设置检查口,并设立醒目标志。

(6)污水处理厂要做好试运行工作,以早日投入正式运行,从而实现园区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目标。

(7)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二)工业废气整治

1、工作目标

(1)企业有组织排放废气经过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无组织排放废气得到有效控制,杜绝废气的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2)实施工业废气在线监控设施安装工作。

2、整治措施

(1)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气进行有效处理,完善有组织排放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有组织排放废气稳定达标排放。对擅自停用废气处理设施,导致废气污染环境的市环保局将依法严厉处置,并限期停产治理。

(2)企业对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采取切实可行的收集方法和处理措施,控制无组织排放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对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的企业市环保局依法进行处置,并限期停产治理。

(3)企业对陈旧设施、工艺管道要进行更新,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如发现企业对陈旧设施和工艺管道不进行维护更新,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的市环保局依法进行高限处罚,并限期整改。

(4)为有效监控企业废气排放行为,启动企业废气在线监控设施安装工作。

(5)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三)工业固废整治

1、工作目标

(1)减少固废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废资源,对固废进行无害化处置。

(2)完善企业固废贮存场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台帐。

(3)加快我市固废处置中心的建设进程。

2、整治措施

(1)各企业要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建立危险废物相关档案和台帐,市环保局每周对企业的台帐进行检查。

(2)各企业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对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要采取防腐、防渗漏处理。如不能达到环保要求,市环保局依法对企业进行处置,并限期整改。

(3)对危险废物的处置,在我市固废处置中心没有建成投产前,一律全部送九江市危险固废处置中心进行处置。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如发现企业擅自处置危险固废,市环保局将依法重罚,并责令企业消除危险固废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4)危险废物的转移、运输必须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无转移联单的危险废物。如不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市环保局将依法进行处罚。

(5)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五、工作要求

(1)依法行政,强化督查,环保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检查,重点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察和监测力度,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对恶意偷排行为要严管重罚。

(2)加大投入,提升能力,环保局要加强环境监测站、监察大队人员环境执法业务水平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全面掌握企业的各项工艺、产品性能及“三废”排放情况,建立和完善环境应急预警机制,增强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3)各企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对待此次整治工作,尽快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措施,完善应急方案,落实专项经费,确定专人负责,明确整治项目完成时限。

(4)宣传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将这次专项行动作为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此次专项行动和环保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知识,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公开曝光典型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同时要大力宣传一批专项行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篇3

关键词:煤炭消费;大气环境;改变;发展;影响

大量燃烧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严重破坏了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这也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空气中刺鼻的二氧化硫,令人痛恶的烟尘都是燃烧煤所导致的,包头市作为重工业型城市,长期延续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的高度依赖,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抓好煤炭消费结构调整,对包头市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包头市的实际情况作以简要叙述。

1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1.1 由于我国目前的现状,80%都是原煤直接燃烧,而且企业,家庭大量的消耗以煤为主的能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包头市主导产业耗能以煤炭消耗为主。从煤炭终端消费情况看,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2560余万吨,占到全市煤炭实物消费总量的81%左右。而火电、钢铁,铝业等主导产业耗煤量达2300余万吨,占规模以上工业耗煤量的90%以上,占全市煤炭实物消费总量的72%左右。其中,火电行业耗煤990万余吨,钢铁等金属冶炼行业耗煤600余万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耗煤300余万吨,上述三类产业分别约占规模以上工业耗煤量的38.7%、23.4%和11.7%,分别约占全市煤炭实物消费总量的31%、18.8%和9.4%,因此主导产业耗煤量份额相当高。

包头市经济增长依赖煤炭资源。在包头市二产占三次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位置,而二产又是以煤炭为主导的,就目前经济和技术来看短期内还要依赖煤炭资源。2013年以来,虽然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但全市煤炭实物消费量近3200万吨,与煤炭关联建立起来的钢铁、电力、稀土、铝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09.5亿元,占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0%。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1.2 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我国的能源资源现状是:煤炭很富裕,但油气资源紧缺,这样的现状至使我国的企业和家庭均以煤炭为主要资源,在企业中要耗费掉大量的煤炭,同时,在很多北方地区冬季用煤炭来取暖,这样也会消耗大量的煤炭,无论是工业用煤还是生活用煤都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烟尘等令人痛恶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

2 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几点建议

2.1 提高煤炭加工处理率,推广洁净煤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炭也将成为一种清洁的能源。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引进洁净煤技术,同时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通过不断的努力,洁净煤技术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洁净煤技术是以煤为主要的能源系统,这种系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针对该市应着力提高煤炭加工处理率。在工业用煤方面,对于地产煤而言,煤矿要配套建设洗选加工设施,原煤经洗选后进入市场流通消费环节,实现煤质就地有效提升;对于外调煤而言,加强以大型煤炭物流企业为主体,进行标准化、统一化管理,实现“门户式”控制此外,要大力发展和引进煤炭深加工项目,提高煤炭就地清洁化率,促进能源绿色、清洁输出和利用。

2.2 煤炭消费结构调整与能源利用的高效化

应该以能源消费结构的优质化和能源利用的高效化为前提,加快包头市煤炭消费结构调整。一是抓好增量控制。将能源消耗作为项目引进前的前置管理指标,对燃煤企业进行限制,从源头上限制煤炭消费企业总量增加。二是抓好存量削减。在工业方面,持续开展钢铁、电力等燃煤行业限期治理、落后淘汰和“再提高工程”,着力提升煤炭消费质量,减少煤炭的过度、低水平利用。

2.3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关于能源未来的方向,以及在市场导向的作用下,政府在未来的规划中将会更多的从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以及更多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将从政策,规划,法规等方面来引导企业和社会更多的人关注能源事业的发展。针对包头市应加强对煤炭生产消费的管控。强化煤炭生产与煤炭消费产业规划,在对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建立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基础上,对大型煤炭企业实施煤炭配额管理、限额限质,控制其生产消费。在工业用煤煤质管控上,要抓好煤炭入口、加工及配送各环节把关,统一标准,限制低质煤、高硫煤以及含有害元素的煤炭进入消费终端。同时要建立煤炭生产消费相关的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公布各地区考核结果及目标完成情况,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3 结语

虽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煤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长期的开采,利用,煤炭资源日益减少,然而我国目前还是主要以煤能源为主导,工业,生活都是以煤炭资源为主导,但是从长远的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来看是需要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改良森田治疗; 焦虑; 抑郁

The Study of Modified Morita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Induced by Alcohol/ZENG Xue-mei,CAI Lian-xiu,XIE Da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4):039-04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odified Morita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caused by alcohol. Method:80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induced by alcohol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4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dified Morita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drug treatment based 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the treatment effects,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and anxiety scal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HAMA,HAMD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97.44%,94.87%,respectively,total effective rate of HAMA,HAMD scor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76.32%,71.05%,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Alcohol induced mental disorder; Modified Morita therapy; Anxiety; Depress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Ganzhou City, Ganzhou 34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4.014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指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发生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焦虑、抑郁、人格障碍等。对于酒精导致的精神障碍,单纯的药物治疗仅仅能消除患者的躯体依赖,然而却无法消除患者对酒精的心理渴望,从而导致患者复饮率一再增高。森田治疗是一种超于理性和言语的治疗方法,它基于神经疾病为特点的心理治疗,改良后的森田治疗对精神病患者更为适用,逐步促使患者达到社会康复目的[1-2]。对此,本院特选取部分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良森田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80例。入选标准:(1)符合CCMD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2)HAMA>14分或HAMD>18分,提示存在焦虑抑郁症状;(3)意识清楚,无语言交流障碍;(4)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或阅读能力,文化程度小学以上;(5)住院时间>6周。(6)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阿立派唑,用苯二氮卓类控制戒断症状。排除标准:(1)认知能力缺陷;(2)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途脱落1例,参与研究39例,男37例,女2例,平均年龄(38.59±11.96)岁,平均饮酒史(15±3.59)年,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19例,高中及以上14例。对照组脱落2例,参与研究38例,男35例,女3例,平均年龄(36.03±11.61)岁,平均饮酒史(15.6±4.35)年,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18例,高中及以上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平均饮酒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改良森田治疗。首先采用常规剂量的精神药物治疗,其次改良森田治疗一个疗程为6周,采用团体治疗方式进行,每周5次,每次50 min,在每一期治疗结束前安排写周记,治疗师给予点评。各期有其治疗侧重点:(1)相对卧床期:该阶段时间为1周,也是森田治疗的静卧修养期,它和常规森田治疗又不同,即不要求患者绝对卧床,治疗师可建议患者多阅读哲学类的书籍来净化心灵,同时对患者讲解有关森田治疗的理论,以4人为一组开展讨论,其中阅读的目的在于从书中找寻解决苦恼的解决方法,阅读完毕后把自身感受写下来。(2)轻作业期:该阶段时间为2周,治疗师引导患者搭积木、折纸鹤、猜谜语等。鼓励患者在实际操作中打破情绪本味,感受成功与失败的内心体验,慢慢培养对生活的自控力。患者要充分接受、不断纠正及反复体验自己的紧张焦虑,以此打破恶性痛苦循环,促进康复。(3)重作业期;该阶段共2周,患者意志经过相对卧床期和轻作业期训练后逐渐增强,情绪也相对稳定,向往未来生活。此时治疗师可将治疗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开展音乐治疗,让患者打太极拳及球类运动等。目的在于培养患者忍耐力和持久力,延续轻作业期。(4)社会适应训练期:该阶段为1周,大部分患者住院的目的为早日痊愈,回归正常生活,有良好的社会交往。所以社会适应训练期就着重培养该方面的能力。如开展社交技巧训练等,并对森田理论进行一次回顾性巩固。此阶段的心理治疗多集中在出院指导,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方式,促使患者提升对生活的主观能动性[3-4]。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工娱疗法。首先采用常规剂量的精神药物治疗,其次开展常规康复训练,每周5次,每次50 min。即指导、鼓励患者参加工艺、音乐、舞蹈、书法、体育等不同种类的文体娱乐活动,以此培养患者参与意识[5-6]。

1.3 疗效评定 由专职心理测量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入组前和治疗6周后各进行评定1次,根据治疗前后HAMA减分率进行效果评定,减分率=(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总分×100%。减分率75%或总分≤7分为痊愈。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6周后,HAMA量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HAMD量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64、1.767,P

表1 HAMA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疗效比较

组别 痊愈

例(%) 显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9) 17(43.59) 11(28.21) 10(25.64) 1(2.56) 97.44

对照组(n=38) 4(10.53) 8(21.05) 17(44.73) 9(21.05) 76.32

表2 HAMD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疗效比较

组别 痊愈

例(%) 显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

率(%)

观察组(n=39) 8(20.51) 19(48.72) 10(25.64) 2(5.13) 94.87

对照组(n=38) 4(10.53) 7(18.42) 16(44.11) 11(28.95) 71.05

2.2 HAMA、HAMD 评分 经治疗,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单次相对大量饮酒可直接导致精神异常,若长期应用即起精神病性症状、戒断综合征及依赖等精神障碍[7-8]。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病因除了遗传因素、生化异常外,通过对酒精中毒者研究得知,该类中毒现象与其他精神障碍以共存的关系,约80%的酒精中毒患者自身就有普遍常见的抑郁、焦虑和性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尤其上述三类患者日常中也会大量饮酒。此外,有研究指出,多数因酒精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庭、经济及社会等因素有关,患者都曾通过饮酒缓解内心的焦虑和抑郁,进而不断强化饮酒行为。在临床中也发现,不少患者在疾病康复期因对疾病本身及即将回归社会工作和生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心焦虑,复饮再次入院的酒精神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引起其复饮原因也与其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交往应对技能不足等有直接关系。

森田疗法又称为根治的自然疗法,该治疗方法坚持“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理论原则,消除思想矛盾,使患者摆脱疾病观念[9-10]。所谓顺其自然也并非为所欲为,因为自身力量不可能左右情绪,顺其自然地接受所产生情绪,以行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11-12]。所以森田理论要求人们用自然的感情自然地接纳和接受烦恼,不要本能地排斥它,否则会引发思想矛盾和精神的交互作用,使内心世界的冲突更为激烈。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运用改良森田治疗方法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摆脱抑郁、焦虑等情绪造成的失望无助感[13-14]。为促使患者逐渐了解发病机制及有关疾病知识,特在治疗中引入心理疏导和知识讲解,不断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掌握了森田的核心理论,应用于工作和生活应激,而提高患者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运用改良森田治疗组的临床效果、HAMA、HAMD评分均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说明改良森田治疗能有效稳定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情绪,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患者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艳华,宋淑芹,于乐.改良森田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4(5):724-725.

[2]关爱华.心理护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25(15):90-91,94.

[3]石辉东.心理护理对酒精诱导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4,14(7):875-877.

[4]齐文博,刘锡亮,席巧真.酒精所致精神障碍72例临床分析[J].内科,2014,15(4):403-404.

[5]李艳青.中国森田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5(9):1429-1431.

[6]李椰,周晓芬.改良森田治疗对神经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2,12(4):402-403.

[7]梁洪金,万雪英.改良森田治疗在焦虑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5(9):1867-1868.

[8]华彩霞,季绍珍,马平都,夏朝云.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焦虑情绪及应对方式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10(4):212-214.

[9]张勇辉,黄芹,温云辉.改良森田疗法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1(3):267-268.

[10]张艳.森田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中的作用[J].德州学院学报,2011,14(4):60-62.

[11]李国威.18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特征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72-273.

[12]曾云珍,何芳梅.改良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J]. 现代医院,2013,11(6):87-89.

[13]闾金杰,拜有根,黄胜华,等.改良森田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远期疗效[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13(4):238-240.

篇5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 乳腺癌; 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val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 on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Method:The 10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selected from July 2012 to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istribution,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education path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on the base,the education path group received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and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th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 was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life,analyzed all of the patients health knowledge,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ntervention,intervention before 1, 2, 3 months after the quality of life.Result:After intervention,health knowledge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education pat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path; Breast cancer;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Fengcheng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Fengcheng 331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6.033

乳腺癌是指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导致乳腺肿块、溢液、回缩等症状,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及化疗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但由于患者不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致使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产生,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在患者入院后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以协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但由于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其效果已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而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对患者的干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2]。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探讨其对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6月本院确诊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常规组和教育路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年龄39~68岁,平均(48.27±11.36)岁,初中以下13例,高中24例,高中以上13例,已婚36例,离婚14例;教育路径组:患者年龄39~69岁,平均(49.38±11.79)岁,初中以下11例,高中27例,高中以上12例,已婚32例,离婚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超声检查、血常规等证实为乳腺癌;均行手术及化疗治疗;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性疾病;有躯体、四肢缺陷或残疾者;血液系统严重性疾病;精神病病史。

1.3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即入院后发放乳腺癌相关知识的资料,介绍乳腺癌疾病知识、医院规章制度等,常规指导饮食、休息等基础干预,教育路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具体如下。

1.3.1 健康教育路径小组建立及资料制作 成立健康教育路径小组,组长为科室责任护士长,组员为科室其他医护人员,收集整理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召开健康教育路径会议,分析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与健康需求,同时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相关健康教育建议,以时间为横轴,以标准化健康教育具体内容为纵轴制成路径表格,最终确定健康教育路径由健康教育时间、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施教日期、效果评价及施教者签名等部分组成,同时制作健康教育小册子、案例资料、健康知识问卷和护理满意度问卷等资料,其中乳腺癌健康教育路径表见表1。

1.3.2 教育方式及干预措施实施 在教育期间责任护士依据路径安排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系统、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言语方式按乳腺癌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患者进行相关内容教育,同时发放自制健康教育小册子、案例资料等资料供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并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亲身示范方式展示,指导患者掌握乳腺癌相关健康知识和技能,让患者更深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在健康教育路径表上做好记录。

1.4 随访和效果评价 所有患者通过电话、复诊或随机走访方式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生活质量,采用自制健康知识问卷和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估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情况,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入院1 d、出院前1 d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出院前1 d的护理满意情况及干预前、干预后1、2、3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

1.5 评价标准 (1)护理满意度评估标准:评估项目包括护理效果、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疾病知识教育、治疗指导等,每项20分,共100分,总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4-5],其中非常满意和满意视为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健康知识掌握评估标准:评估项目包括乳腺癌基本疾病知识、手术常规注意事项、饮食指导的重要性、术中配合方法、术后运动指导方法、化疗目的及重要性等,共50题,共计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掌握程度越高,其中>75分为掌握。(3)ADL量表评估标准:满分为100分,评分>60分基本完成,60~41分需要帮助,40~20分要较多帮助,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前,所有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教育路径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干预后,教育路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005,P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ADL得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3个月,教育路径组患者ADL得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除手术、化疗等治疗外,还需经过严谨的护理干预才可确保患者的疗效[6]。目前,健康教育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干预方法,通过向患者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来改变患者的行为,进而消除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但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医疗需求,故如何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对患者具有重要的价值[7-8]。

有研究显示,随着医疗技术的深入发展,临床护理路径已逐渐被应用于多种护理干预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9-10]。而李芳等[10-12]的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以时间为横轴及以护理手段为纵轴有效结合的教育模式,可清晰明确患者于什么时候进行哪种治疗或干预,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发现教育路径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表明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干预后1、2、3个月的ADL得分方面,教育路径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表明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护理干预过程中,传统健康教育向提供乳腺癌疾病相关知识的资料,使患者对疾病具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患者由于自身知识不足、不良情绪干扰等原因,导致信心不足,中途中断了对疾病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进而影响干预效果[13-15]。而健康教育路径是以护理操作大纲和患者的需要为中心制定的,医护人员通过健康教育路径表可有效明确知道于何时向患者提供何种护理干预,使患者事先了解整个健康教育流程及治疗的相关信息,克服了传统健康教育的盲从性、随意性,同时调动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更信任和信赖,引导患者自我护理理念,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而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自信心,减少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最终达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作用[16-18]。此外,在健康教育路径中通过言语、亲身示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系统、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知识问卷调查,可有效了解患者对知识的实际掌握,及时解决患者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患者更深刻了解疾病知识,从而使患者获得更系统、规范、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掌握更多自我护理技巧如肢体康复锻炼,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的健康状态[19]。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Kabisch M,Bermejo J L,Dünnebier T,et al.Inherited variants in the inner centromere protein (INCENP) gene of the chromosomal passenger complex contribute to the susceptibility of ER-negative breast cancer[J].Carcinogenesis,2015,36(2):256-271.

[2]杨敏,王华.乳腺癌术后患者分时段健康教育与功能锻炼的效果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8):89-90.

[3]刘红.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90-1091.

[4]聂晓莹.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5):271-272.

[5]高建学.将多媒体课件与QQ群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7):870-871.

[6]陈海燕,张金玲,王虹.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3401-3403.

[7]黄丽珊.演练式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8):202-203.

[8]葛鑫,薛萍,徐宁.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1519-1520.

[9]沈小英.健康教育路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8(12):40-41.

[10]李芳,王依琼,吴琳清.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2,29(14):72-74.

[11]王翠英.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4):155-156.

[12]吴如容,林丽华,徐松林.健康教育路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2013,25(3):155-156.

[13]张洪群.主管护士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4):293-295.

[14]郑宇.乳腺癌病人围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4,28(11):3914-3915.

[15]辛云辉,赵燕萍.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术后预防患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65-66.

[16]焦桂梅,张艳,李秀荣,等.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130-8131.

[17]刘红.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90-1091.

[18]葛鑫,薛萍,徐宁.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1519-1520.

篇6

关键词:环境质量;质量评价;环境风险

中图分类号:F124.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4)05002808

一、问题的提出

人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是对环境治理政策、过程和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对环境污染的地理和范围进行精确识别,而且是准确把握不同群体对其所处环境质量的可接受程度和容忍度的关键。虽然通过环境监测也可以反映环境质量状况,但是通过人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可以掌握不同群体对环境的主观感受及其偏好[1],更好识别环境质量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因而同样也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前提。环境作为一项公共物品,对其进行公共治理时,必须要评估对其进行治理的成本和收益。尤其是在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环境质量普遍不好的情况下,如何使财政资金进行更有效率的投入,以及采取怎样的环境政策才能使不同群体从环境中获得的福利最大化和均等化,都是目前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

围绕以上问题,目前学术界有如下文献进行了不同群体对环境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

第一,在环境质量的调查方面。訾非等对全国10个城市不同群体居民进行了环境质量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0个城市的得分在56.96~66.77分之间,各城市差距不大,均处于中间水平,城市环境质量有很大提升空间。在不同群体的评价方面,女性对环境质量满意度高于男性;23~29岁之间的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最低;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环境的满意程度越低;汉族对环境满意度高于少数民族[2]。黄季j等对5省101个村的环境污染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庄污染程度最高,1998年到2008年农村环境恶化的村庄占比达到43.6%[3]。卢淑华以本溪市为例,研究了居民身份与环境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人与一般干部相比,居住在污染程度高地方的机会较大,污染程度高的地方居住领导干部的比例低,而污染程度低的地方居住领导干部的比例高[4]。冯仕政采用2003年全国综合性调查数据,研究不同群体对环境污染的抗争意愿,研究表明个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社会关系网络规模越大或势力越强、关系网络的疏通能力越强,对环境危害作出抗争的可能性就越高[5]。

第二,在不同群体对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方面。王韬洋用正义理论解释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所遭受的环境待遇较差,并认为环境保护的重点是与人生活和生存密切相关的环境[6]。Ma通过河南省的调查数据分析环境负担的城乡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和农民工是环境污染的承担者[7]。王慧认为排污权交易、税收等市场机制虽然可以起到环境保护作用,但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由于搭便车和信息不充分等因素妨碍了低收入群体参与市场机制的运作,只能使其面临的环境风险问题加剧[8]。

基于以上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对于环境质量调查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1)就群体的分类而言,目前已有的研究在不同群体对环境质量评价方面不够深入,在不同群体分类方面还不够完整,在多种指标的综合讨论中往往忽视群体类型所隐含的意义,如职业本身所显示出的社会地位问题。(2)就抽样方法而言,多数研究采用街头随机抽样方法,没有采取固定抽样框,在人群分类结构上可能存在因被抽样数量较少而导致的数据不准确。(3)就调查范围而言,目前的研究普遍调查范围不是基于全国的大样本量调查,多数还是以几个城市或是几个省为抽样调查范围,不能进行省份之间的比较,同时不能得出全国的总体状况。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全国大范围、大样本量的抽样调查,采集基于年龄、文化程度等具有不同人口特征的群体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得出全国不同省份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并基于对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和差异来分析评价结果产生和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调查设计

(一)群体分类

对不同群体进行环境质量评价调查,首先是要对不同群体进行划分。本研究依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的人口特征指标对不同群体进行分类,年鉴中所列举的人口特征包含了省份、性别、年龄、户籍、城乡差异、受教育程度、国有单位或城镇集体单位就业情况、工资水平等特征指标[9]。因此,在借鉴该年鉴所统计的人口特征指标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省份、性别、年龄、城乡、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这7个人口特征指标来划分不同群体类型并进行调查。

对不同群体基于以上人口特征指标进行分类的原因如下:

1.对不同群体进行调查,首要是对由于空间地理分布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进行调查。因为我国国土面积较广,人口呈现出很大的地域性特点,不同区域可能由于其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也可能由于其人口整体性格特点不同而对环境评价产生差异,因而,对不同居民所在省份的调查是本研究的重点。

2.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政府公共服务的投入上都存在差距,因而通过对城乡居民的调查,可以反映出我国城乡之间的环境质量是否存在二元性特征。

3.性别是人口特征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在一定程度上与自身的收入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系,因而可能存在由于性别差异而导致的环境质量评价差异。

4.不同年龄的人群可能面临着不同环境质量,如退休人口的收入、社会资源的掌握和社会影响力都会有所下降,因而,可能存在因年龄变动而导致的环境质量评价差异。

5.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与居民社会经济地位有关,文化程度和收入较高居民,以及国家干部可能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在面对环境质量问题时掌握了更多对环境进行改善的主动权,可以避免更多的环境风险。

(二)调查区域与样本抽样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是通过2013年进行的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所获取,调查的范围覆盖我国29个省份77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以及除港澳台及甘肃省、自治区以外的所有省份、自治区的省会及首府。对地级城市的选取主要按照人均GDP排名分层抽样的方法来抽取,具体的抽取方法为:若该省人口低于5 000万,则选取排名中位值城市;若该省人口高于5 000万,则除省会城市以外再选取2个城市,按名次取第70%分位和40%分位的城市。

在所调查的城市里,调查样本按照城市和农村分别抽样,城市抽样按照职业类型的不同进行抽样,农村抽样按不同收入层级进行抽样,问卷量根据城市人口不同抽取60―100个样本。

(三)问卷设计和计算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获取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环境质量的评价可以包含对很多种不同环境构成要素的评价,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环境可以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等。本研究是基于居民对环境质量主观感受的评价,因而选取了居民能够切身感受到的5个环境质量构成要素作为问卷调查的问项,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质量、噪音污染、植被覆盖与土壤质量。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分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三、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计发放6 560份问卷,回收6 217份问卷,有效问卷4 803份。经过统计检验,对环境各个构成要素的调查结果具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信度进行检验的Alpha信度系数为0.944,大于0.9,表明信度很好,各环境构成要素之间有内在的相关性。对效度进行检验的

(一)东中西部环境质量评价依次提高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居民因为地域差异而享受不同的环境,同时地域差异而导致的人对环境的态度以及容忍度也不尽相同,因而会存在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导致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差异。本研究进行的调查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通过计算出的不同省份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东中西部区域,从而可以得到不同区域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差异(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东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分别为62.58分、63.44分和63.68分,呈现出东中西部环境质量评价依次提高的特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上呈现东中西依次降低的特点,从不同地区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的走势来看,环境质量评价呈现出随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降低的趋势(如图1所示)。

通过将所有调查城市的环境质量评价作为因变量,把各城市GDP 由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各城市的GDP数据最新为2012年,因此这里采用2012的GDP数据。 [ZW)]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结果R2=0.059,P值为0.033小于0.05,反映出GDP水平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影响显著,标准系数为-0.243,说明GDP水平与环境质量评价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GDP越高的地区,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越低。

(二)男性对环境质量评价高于女性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到,男性对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62.28分,女性对环境质量评价为62.12分,男性与女性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分值虽然较为接近,但是男性对环境质量的评价高于女性,其特点与通常所认为的男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相较于女性占有一定的优势相同,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性别差异可能导致对优质环境享受的不均等(如表2所示)。

从城乡差异上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男性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均高于女性。城市男性居民的评价为62.29分,高于城市女性居民的62.14分;农村男性居民的评价为62.26分,高于农村女性居民的62.07分。在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中,男女所占比例也具有显著的区别,文化程度为研究生的居民,其男性所占的比例为57.51%,而且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其男女性别的占比大致上呈现出文化程度越低,男性所占的比例就越小的趋势。男性且是研究生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为61.56分,高于女性且是研究生的居民的评价61.35分。职位上所表现出的男女性别差异,尤其在党政机关这个选项上较为显著,可以看到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居民有58.70%是男性,而且其中男性的评价为63.72分,高于女性的评价62.56分。以上评价结果都能够反映出男女性别在评价当中的差异(如表3所示)。

(三)环境质量评价总体上随居民年龄增长而提高

从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趋势上来看,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大致上呈现出年龄越大对环境质量评价越高的趋势。年龄在60岁以上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最高,为66.86分,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居民评价最低,为61.28分(如表4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到,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要低于相邻年龄区间的居民,一旦居民越过31~40岁这个年龄段,其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则又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60岁以上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上升速度较快。

(四)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更低

城市和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是城乡差异比较的重点。从评价结果来看,城市和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表明城乡之间的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为62.21分,高于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62.16分(如表5所示)。通常认为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植被覆盖面积大、工业污染源较少,而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机动车以及其他污染源,因而农村环境质量应该好于城市,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低于城市居民,这应当引起对目前农村环境现状的重视。

(七)环境质量评价随居民收入上升而呈倒U型曲线

家庭月收入与环境质量评价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家庭月收入在10 000元以上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最低,为59.59分,没有达到及格水平。家庭月收入在3 001~5 000元之间的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最高,为63.30分。与通常所认为不同的是,居民并没有随着收入的增加,通过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等硬件设施,从而享受更高的环境质量。反而当家庭月收入超过3 001~5 000元这个水平以后,对环境质量的评价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出现快速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月收入大于10 000元的群体,其对环境质量的评价甚至低于月收入在0~3 000元的居民,反映出对环境质量的主观感受并不是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如表8、图5所示)。[KH*2]

四、讨 论

(一)中西部地区面临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风险

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评价依次递减,反映了其评价结果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关联。较早研究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Grossman认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其原因是在于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环境污染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加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环境改善的拐点,环境质量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改善[10]。由此可以认为,目前我国的整体上还处于Grossman所说的环境污染的上升阶段,从评价的结果可以分析得出,西部离环境改善的拐点最远,然后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离环境改善的拐点最为接近。这也表明,当东部地区开始进入环境质量逐步改善阶段的同时,也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质量风险会逐步加大。尤其是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大量丧失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把环境污染的风险带向中西部地区[11]。由于产业转移与环境风险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随着东部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持续进入中西部地区,未来中西部地区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风险。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属于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其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为56.74分,远低于中部地区均值,内蒙古居民的评价分值仅为49.58分,均反映了目前中西部地区的潜在环境风险。因而,中西部地区需要重视潜在环境风险,设立区域产业转移的环境门槛,防止污染的转移。

(二)性别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男性在文化程度和职业上相较于女性占有更多的优势。性别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虽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仍然发挥着作用,其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动解释力度在1%~2%[12]。部分人群仍然持有男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13],使得性别通过教育、晋升和行业等对个人收入产生显著影响[14],导致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更加困难,这与环境质量评价中女性居民要低于男性居民相一致,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女性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相关联。

(三)农村环境质量问题日益显现

城市和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分别为62.21分和62.16分,显示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环境质量差异。虽然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机动车数量和排放量也显著低于城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就更好。与城市对环境治理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生活废水、固体废物的处理厂,以及对城市景观水体、植被进行规划建设相比,农村地区对这些具有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性质方面的治理和投入存在巨大差距[15]。此外,大量污染型企业并没有设立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而是逐步由城市向农村布局,这也导致城市工业“三废”污染向农村蔓延,农村的污染问题日趋严峻[16]。因而,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差异,实际上反映出目前环境保护的重点更多集中于城市,而对农村的环境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还很薄弱,农村是政府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的短板[17],目前亟需对农村环境质量的治理进行更多投入,完善农村基本环境公共服务。

(四)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居民对环境质量更为认同

社会经济地位与职业紧密相关,虽然不同职业之间不存在类似于数量的大小关系,但是通过对环境质量评价由高到低的排序可以发现,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显著高于在企业工作的居民和进行个体经营的居民。这也与卢淑华对不同身份人群居住环境污染情况差异的研究结论大致吻合[4]。反映出任职于党政机关的群体享受了更好的环境质量,并能够将较好的环境分配到自身所在群体上来。

(五)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居民对环境质量有更高要求

从居民的文化程度上看,其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大体呈现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的趋势。反映居民在自身文化程度提升的同时,其对环境质量的预期也会随之提升,使得其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时做出较低的评价。这也能够体现目前中国城市居民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敏感,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当中,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除了迫使居民对环境质量提出基本需求外,居民平均文化程度的提高也会导致其环境意识的提高[18],从而在对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上反映其对环境质量的更高需求。

(六)收入增长拉高了居民对环境质量的预期

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与收入之间大致呈现出倒U型,收入水平在3 001~5 000元这个区间的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最高,之后则随着收入增长而下降,说明居民对环境质量评价会随着收入的变化出现拐点。这个拐点的出现是由于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对环境质量的预期也随之提高导致的,直到预期与环境质量评价相一致出现拐点后,再随着收入水平进一步增长,曲线向下倾斜[19]。这与Manuelli等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下降阶段的分析相似,认为曲线的下降是由于经济增长之后,人们随之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提高,从而对环境质量不满足造成的[20]。说明在研究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评价之间的关系时,应当考虑居民的容忍度和预期在当中产生的影响。虽然经济增长前一阶段与环境污染是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居民的容忍度较高,对环境质量的评价甚至可以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居民的容忍度下降以及对环境质量预期的提升,即使较低的污染也可能导致居民较大的福利损失。

五、政策建议

通过对不同群体的环境质量评价调查,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国环境质量治理以及改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风险,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将会带来中西部地区潜在的环境恶化风险。二是目前政府对环境质量治理的重心和投入主要在城市,而对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治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农村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低于城市居民。三是调查结果显示,在党政机关任职以及高文化程度的群体对环境质量评价较高,反映出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占有更多优质的环境资源以及环境改善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的话语权。在环境质量改善的过程中,该群体会存在优先改善自身所享受的环境质量的利益动机,在掌握环境质量改善话语权的基础上,使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转向对自身更为有利的方面,从而蚕食其他群体在环境质量改善过程中应当获取的收益。

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防止中部地区在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过程中,大量接收东部地区所淘汰的落后和高污染企业。综合规划产业布局和结构,设定合理的环境准入门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环境治理的投入,防止重蹈“先污染、再治理”的覆辙。

第二,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投入。重点投入与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农村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清理和整治,农村工业和生活废水的集中处理以及河道的清淤疏通等,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环境质量。

第三,防止少数人在环境治理的规则制定、资金投入等方面对话语权的垄断。防止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群体,如机关干部、高文化程度人群等既得利益群体对环境治理的误导,谨防社会底层群体的环境利益受到损害。

第四,对于面临较高环境风险的群体要给予更高的环境补偿,例如对农村地区、工业企业密度较大地区,以及处于垃圾焚烧、填埋厂等环境高风险区域的群体进行补偿。同时,提高与环境相关的教育和宣传的投入,提升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认知和维权意识,使居民的维权行为成为促使政府改善环境的动力和压力来源。

.参考文献.

[1]程虹,李丹丹.中国质量出现转折――我国质量总体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4,(2).

[2]訾非,杨智辉,张帆,等.中国 10 城市环境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黄季j,刘莹.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全国百村的实证分析[J].管理学报,2010,(7).

[4]卢淑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本溪市的环境污染与居民的区位分布[J].社会学研究,1994,(6).

[5]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6]王韬洋.“环境正义”――当代环境伦理发展的现实趋势[J].浙江学刊,2002,(5).

[7]Ma,C.B.Who bears the environmental burden in China:An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sources?[J].Ecological Economics,2010,(9).

[8]王慧.被忽视的正义――环境保护中市场机制的非正义及其法律应对[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6).

[9]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0]Grossman,G.M.,A.B.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Z].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1991.

[11]陈计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2]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J].浙江学刊,2004,(6).

[13]刘爱玉,佟新.性别观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14,(2).

[14]李军峰.我国目前个人收入性别差异的通径分析――基于第二期全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2).

[15]杨妍,孙涛.农村公共服务与生态环境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16]王波,黄光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6,(12).

[17]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3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J].宏观质量研究,2014,(2).

[18]洪大用.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5,(10).

篇7

关键词: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模式

我国工业发展的步伐在逐渐的加快,产生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导致了空气的质量在逐渐的下降,在一些严重的地区,已经危害到了人们的安全。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办法,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人们更加的关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的改进工作,为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

1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

城市空气质量在评估的过程中,主要的目标就是能够完整的告诉各个关系人空气的环境质量,主要包括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能够对空气环境质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揭示。本文主要是通过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和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结合具体的城市案例来进行研究,使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式,以下是从宏观的角度对于城市空气质量评估模式的改进进行探索。

1.1 环境质量报告

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估主要是在环境质量报告书中进行记录的,报告书对于年度环境污染物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使用年均值来表示整个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但是经过实际的分析,发现年均值无法科学地反映出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尤其是在北方,受到采暖期的影响,导致了冬季与非冬季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年均值的代表性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利用污染物的季节标准来进行环境质量的评估,按照冬季和非冬季来进行划分,这样就可以保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模式的精确性。在冬季可以使用单独的衡量标准,这一衡量标准,可以低于非冬季的衡量标准,除此之外,还要对整个四季建立独属于哥哥季节的衡量标准,有条件的城市就能够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实施。冬季与非冬季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估标准是强制性的,对于空气质量环境较差的城市,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补偿机制,对于污染源的排放进行限制,普及清洁能源,还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使得城市的居民有着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冬季也能够保持空气的清新。

1.2 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

报告书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整个体系也变得十分的完整,τ谕臣频牡阄挥胧奔涠加凶畔晗傅幕分,也改变了传统的应用模式,空气的质量不在使用单一的数值来表示,这样就使得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模式变得更加的科学。

2 案例分析

城市空气质量评估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宏观来将主要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从微观来看,主要包括监测和统计两个方面。

2.1 对于现有的监测频率和统计方法的评估

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能够达到标准,保证人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现有的污染控制标准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却不能够改善城市的空气环境环境,这是因为在全年控制指标之下,无法体现出部分时间段的具体空气情况,例如全年中仅仅有一半的时间空气质量是达标的,而在另外的一半时间内,空气质量也没有达标,排放量也没有减少,从全年的控制情况来看,排放总量就会降低,但是从整体的控制情况来看,排放量超标的情况并没有得到一定的改善。

目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在监测的过程中,是使用年均值来表示的,有些国家对于小时均值和日均值也有着一系列的规定。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年均值的具体情况如下:一级标准是0.02、二级标准是0.06、三级标准是0.01,日均值的标准规定情况如下:一级标准是0.05、二级标准是0.15三级标准是0.25,小时均值的具体标准如下:一级标准是0.15、二级标准是0.50、三级标准是0.70。一级标准主要适合用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一些特殊的地区,二级标准适合用在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级标准为特定工业区。

下面以本溪市为例来验证以年为统计分析频率是否符合统计结果。

2015年本溪市的SO2年均值为0.057,国家二级标准是0.06,0.057

从上表可以看出,检验的概率值为0.217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12月份SO2排放量与正态分布无显著差异,可以认为服从正态分布。

12月份本溪市SO2浓度的平均值是0.089985,标准差是0.057,统计天数31天。即s=0.057,x=0.089985,n=31,u0=0.15。采用左单侧检验,假定显著性a=0.05水平。

设Ho:u≤0.15

则H1:u≥0.15

Z>Za,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不能说日均值显著的低于0.15。那么本溪全年应该也是看成没有达到二级标准,这说明用年均值衡量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的代表性不强,不能充分反映出当地的空气质量。

2.2 季节频率统计法

下面还是以本溪为例来分析冬季与非冬季之间空气质量的差异。

直观上可以看出冬季的浓度远远高于非冬季,如果完全简单的求出平均值,则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本溪的空气质量,容易给人造成错觉,认为环境很好,但这与当地居民的感受明显不符。把本溪市的SO2排放分为冬季与非冬季两类,为了验证冬季与非冬季是否有显著差异,采用Mann-Whitney检验。由于检验概率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冬季与非冬季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也就是说有着季节影响。

3 结论

理想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从时间角度看,监测必须是连续监测,实时反映当地的真实空气环境质量。《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应使用季度统计分析标准取代年均值统计分析方法。《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需要进一步分析现有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并且应该向大众公开。

参考文献

篇8

我们认为环境金融创新将是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模式、金融市场、金融交易制度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创新活动,如“碳金融”创新交易实践就包括了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合作等多领域的创新。此外,除了在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领域里进行环境金融创新以外,还可以运用包括环境产权交易市场、中小环境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知识产权抵押融资以及环境基金、风险投资、海外资本市场、中小企业集团债券等环境金融创新形式。[10][14][15]另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会导致一项企业或项目因为忽视环境、资源和生态因素而遭受谴责、处罚、成本增长甚至失败,如小火电、小造纸、小化工等企业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被关停,这一过程会给金融机构融资资金带来风险。因此,在一般传统融资项目中,金融机构也需要针对环境需求、环境影响和环境监管的变化进行项目评估和业务操作层次上的创新。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声誉理论模型Tadelis(1999)的研究指出,声誉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其形成需要长期积累并付出艰辛努力,是具有价值的企业最主要的无形资产类型。DunbarandSchualbacb(2001)的研究认为,声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声誉源于客户、供应商、投资人和政府等各利益关联者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一般来讲,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收益状况、诚信状况对企业声誉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因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形成其声誉的重要影响因素。Fombrun(1990)的研究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意识与能力已经构成对其声誉形成的重要影响。BrownandDacin(1997)的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影响企业声誉,并因此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服务的认同与选择。SenandBhat-tacharya(2001)、MohrandWebb(2005)等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影响企业声誉,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市场选择行为及价格定位。[16]与一般企业比较,品牌和声誉等无形资产对于从事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利用一切机会树立客户信心和政府监管信任,除了保持经验安全、防范风险意外,随着人们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要求的提高,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也是金融机构树立品牌形象、积累良好声誉的重要方面。金融机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属于金融机构的重要社会责任,金融机构的环境意识与行为除了影响其金融创新市场选择之外,一项重要的影响是其企业品牌声誉,并潜在地影响其市场地位、产品定价和长期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中,“赤道原则”为金融机构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制定了基本原则。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必然能够树立负责任企业的形象,从而提升企业声誉,取得消费者市场选择和政府监管的充分信任,提高金融机构的品牌价值,间接为企业创造收益积累基础条件。因此,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业务一方面需要从市场角度进行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应从社会责任和企业声誉角度形成环境行为的自我道德约束。政府的公共环境金融理论模型政府公共支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税收等行政渠道,但税收等形式的政府财政收入受到税法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各个区域政府年度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在需要增加开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金融渠道筹集资金,以获得政府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配置,我们可以将政府这种通过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并用于公共支出的方式称为公共金融。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环境属于公共品的范畴,需要通过政府财政形式的公共支出来保障供给。但是,我们认为政府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便是完全需要由政府负责提供的环境公共品,也可以通过金融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以政府和金融的共同力量结合使环境产品与服务获得更充足的供给,在时间与空间上提高资源在环境领域里的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向公众或商业银行发行环境治理债券等金融形式筹集资金以保障环境投入,我们将这种由政府以金融方式进行的环境投入称为公共环境金融。我们认为政府尤其是区域政府可以运用公共环境金融并按照各区域的环境需求进行投入,通过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吸引各方面投资并使本区域各项要素增值,增强区域的要素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从而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偿还环境金融融资资金。[18]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区域性视角,我们下面的实证分析将基于以下假设:假设1: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具有关联性,即区域金融发展会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或积极的影响。这一假设暗示,如果在区域金融发展中金融机构与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没有环境因素的关注,则会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通过金融视角和金融环节关注环境、制约环境损害行为、激励环境改善,则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关注环境问题,有利于环境事业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假设2:区域环境金融投资能够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即通过金融方式筹集资金对环境领域的投资能够对改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传统理论认为环境治理主要是政府的公共责任,财政投入是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资金来源,尽管已经存在金融来源的环境资金投入,但是环境金融投资对环境改善的作用程度必然受到其规模和方式的制约。因此,这一假设事实上暗示如果环境金融尚未对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需要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使环境事业能够更多地利用金融这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充足的资源配置。假设3:环境金融具有区域性特征,即处于不同经济区的省、区、市环境金融规模与形式存在区域差异性。环境金融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市场化水平、公共服务能力等因素相关,中国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环境金融在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应存在差异性。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报以及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统计年报对于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的统计主要包括气体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等指标,我们认为其中空气污染影响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涉及范围最广,是最具综 合性的环境质量指标。空气质量指标中“二氧化氮含量”的来源既包括工业源又包括生活源,主要由广泛使用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燃烧产生,而且是国家统计局城市空气质量指标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指标,能够较为综合地反映区域环境质量。因此,我们选取“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示各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需要说明的是,“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明的是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因而其为负向指标,即该指标越低表明环境状况越优,反之亦然。“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综合反映了各类金融产业、各类金融业务的发展水平,较能综合反映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因此我们选择这一指标作为代表区域金融的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为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包括内地29个省、区、市(由于数据缺少而没有包括青海、2省、区,以下相同)的相关数据,未加特别说明的数据时间均为2007年度。我们建立如下式(1)的计量分析模型:(式略)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代表以“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表示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从实证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有较为显着的解释作用,对于我们的基本假设1,实证检验结果首先表明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有着较为显着的关联性;其次,我们发现解释变量“区域金融业产值”指标的回归系数为正值,由于环境质量指标“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因此说明区域金融发展尚未将环境问题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目前的金融活动没有重视环境因素,金融机构尚未在其业务活动中将环境作为关注目标,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无论通过自身的直接作用或是通过其融资业务的间接作用都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检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目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提示我们可以从金融角度关注环境问题。环境金融的区域环境质量效应实证分析中国目前各区域针对环境治理的各项投资来源中,来源于金融方面的投资是否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了显着性贡献是我们关注金融影响环境问题的又一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对中国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解释变量。我们仍然采用空气“二氧化氮含量”表示区域环境质量;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各区域2006年度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数据,以“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各投资来源指标均采用各区域的人均数据,“银行贷款”即环境金融形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采用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指标为2007年度数据,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指标为2006年度数据。我们认为,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存在1年的时滞是合理的。我们建立如下式(2)的计量分析模型:(式略)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j(j=1,2,3,4)分别代表“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F4即为我们要检验的环境金融投资。数据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所显示的实证检验结果中,我们发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4项指标中,“排污费补助”和“政府其他补助”两项来源于政府公共支出的项目,分别在10%和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具有较为显着的解释作用,而“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来源的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均不显着。表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环境金融尚未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显着性贡献。同时,由于我们所采用的表示环境质量水平的指标空气“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而政府投入中发挥最显着作用的“政府其他补助”对环境污染程度指标的影响为正,说明各区域政府的环境投资仍为被动模式,是迫于环境压力而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公共环境影响行为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这一检验结果也暗示中国各区域未来需要向统一环境投资规划、环境风险防范、预先环境投入、优化环境质量主导的环境投资主动模式转变,以提高环境投资及环境影响行为的效率,降低环境投资和环境影响行为的成本。环境金融的区域效应实证分析尽管我们的上述实证检验显示中国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尚未对各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产生显着性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仍然关心各区域间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是否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即发达区域是否已经先于欠发达区域开始重视环境金融的投入,从而检验我们基于基本理论分析对于环境金融区域性特征的认识和假设。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表明各经济区域性特征的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以上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中的“银行贷款”指标各区域人均额表示;区域虚拟变量则包括表示东部、中西部区域的虚拟变量等反映区域性特征的相应指标设定。我们采用虚拟变量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经济区域特征,将青海、外的中国内地29个省区市划分为东、中西部2个区域①,分别以RGi(i=1,2)表示东部和中西部虚拟变量,则有:(式略)依据前述理论分析和基本假设,我们建立环境金融区域效应分析的计量模型以对理论分析、模型和基本假设进行检验。我们基于年度时点水平建立基本计量分析模型如下式:(式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的东部效应和中西部效应均达到10%的显着性水平;东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中西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东部区域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普遍明显高于中西部区域。尽管实证分析第二部分的检验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区域环境金融尚不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显着性影响,但是环境金融区域效应的实证检验仍然表明环境金融具有显着的东部、中西部区域效应,即东部省市区域的人均环境金融投资额普遍显着性高于中西部省、区、市。一方面,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仍属以制造业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也带来了对环境治理投资的相应需求;另一方面,东部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领先发展已开始更多地运用金融方式增加对环境的投资,改善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中国当前阶段环境金融总体未对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显着性作用。根据理论分析,我们认为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可以通过环境金融创新、金融机构环境金融声誉、政府公共环境金融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对区域环境建设和区域环境改善产生影响。首先,对于能够私人化的环境需求,可以进行环境金融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使企业、个人的环境需求以一般商业金融方式得到满足,并形成正常的商业金融循环模式,类似实践中《京都议定书》配额项下的碳金融交易形式等在形成环保新机制的同时也在促进金融创新和开辟金融业务新领域。其次,对于正常的融资活动,基于市场声誉的考虑,尤其是在未来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国际化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增强其环境领域里的社会责任意识,遵循国际间已经达成一致的环境保护共识,形成系统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金融监管部门也可以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强制性规范,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影响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公共监管以及激励。再次,对于政府财政所承担的公共环境供给,可以通过政策性环境建设金融或商业性环境建设金融补充政府财政在环境投入方面的资金不足,也可以采用发行环境建设公债等融资方式,利用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未来公共收益偿还融资

篇9

浓缩洗衣粉最初由日本开发,很快控制了市场。目前已占整个世界洗衣粉市场的72%。由于能耗低、化学物质少.包装节约,对于顾客、零售商和运输来说都有好处。液体纤维洗涤剂,开发得比较早,十八世纪中叶在欧州市场上已经有此产品,估计现在占洗涤剂市场的20%。它的好处是使用方便.外观吸引人,最近又开发了浓缩型的液洗.减少了包装及运输等。

含有柔软剂的洗衣粉,可以改善洗后织物的手感。但这种产品的发展似乎不好,因为其效果不如洗后再用柔软剂好。加酶洗涤剂,除了加蛋白酶以外.最近开发的脂肪酶,在室温去除脂肪污垢.效果很好。

此外具有抗静电、增白、去溃等性能的多功能洗涤剂的开发也很成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洗涤制品的性能要求将越来越高。科学技术在迅猛地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性能的洗涤制品来满足人们的各币},要求。

2洗涤剂制品的环境质量是今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今夭的消费者受过良好的教育,常常考虑环境问题。他们更喜欢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产品。“绿色运动”的出现就表达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

洗涤剂制品对人们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儿乎离不开它。另外洗涤剂与水一起使用之后又作为废水排放,影响环境质量,这就成了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环境质量不好,很易受到公众的批评.同时也会受到政府法规的种种限制。因此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将成为今后产品的开发、研究的主要驱动力。

过去洗涤剂工业在注意环境保护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例如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问题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已将难以降解的支链烷基苯磺酸钠(ABS)改为易降解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为解决“过肥化”的问题,用4A沸石代替了三聚磷酸钠;以及不断开发生物降解性能好的新型表面活性剂等等。

然而,社会公众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我们要对每一个产品从其“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称为生命循环分析LireCy。Icallalysis)。因此今后新产品的开发的难度将更大,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将更多。

例如:用纸袋包装,还是用塑料袋包袋好。纸袋是可再生的,而塑料袋是不能再生的。仅考虑这是不全面的。有人分析过在制造100。个纸袋时,需要相当于47公斤的油(即不能再生的能量),而制造1000个塑料袋只需要相当于32公斤的油。而美国对于纸杯和聚苯乙烯饮料杯排放总量的测定结果是:每吨纸排放到空气中的量是22.7公斤,而每吨聚苯乙烯是53公斤。但是这个公斤数也没有专门的环境意义,因为不同的化学品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因此.要通过生命循环分析全面考虑再下结论。

再如A&W公司生产的脂肪醇有二种,一种是由棕搁仁油脂肪酸制得的,另一种是从石油原料制得的。这两种脂肪醇在性能上略有不同.但从配方技术上能克服这些差别。现在他们的供需平衡主要取决于二种醇的价格,即与经济循环有关。这种经济循环给他们调节二种醇的生产以很大的回旋余地。但是究竟哪种原料制醇对环境更有利,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棕搁树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它在提取、运输、精练和加工中也需要化学品,大片的棕搁树栽培对于传统的多种生态体系是否有影响也要进行分析等等。解决如此复杂的多种因素的问题的最好的工具是“生命循环分析”。

在当前“绿色运动”的压力下,有些制造商急急忙忙地把“绿色”标签贴到老产品上。这种做法是愚蠢的、幼稚的,它会毁坏我们的洗涤剂工业。我们应该把人们对产品的环境质量的关注看作一种新的竞争,应该极大地利用“生命循环分析”技术来指导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因此,洗涤剂制品的环境质量将是今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3产品的环境质t与经济效益

改善产品的性能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产品的环境质量的改进是否能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呢?制造商们还存在着疑虑。因为改善产品的环境质量所需的投资无疑是很大的。

例如:醉醚硫酸化时,会产生1.4一二嗯烷。其产生的量随着反应条件的剧烈程度的减小而减少,我们要求减少其生成量,因为它有毒性.1974年A衣W公司进行了老鼠喂养研究,在老鼠的饮用水中加入1.4一二嗯烷,当剂量超过每日looomg/kg时,可使老鼠产生肝和鼻子肿瘤,1986年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CGIH〕上也提出了二嗯烷是致癌物质.AaW公司近几年来,大约花费2千万美元于研究如何减少醉醚硫酸盐中的二嗯烷,CESIO要求从sooppm(以表面活性剂为100%计)降到目前20~50ppm,A&W公司计划进一步减少到10PPm或更低、以满足顾客的要求.在欧洲,表面活性剂工业界已花费1亿美元做这样的工作。

当然,这些花费是否值得,是有争攀的。有人赞成,.也有不少人认为是一种错谋的导向,还有人认为应把这些花费用于真正的改善环境—例如减少空气中50。的排放,用于液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或减少能量消耗等等、因此在环境投资前要做好投资和利益的关系分析这一项基础工作。

篇10

“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约束性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胜利完成。但与老百姓直接有关的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是否完成尚无结论。当下,中国正在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如若不及时对“十一五”污染物控制思路加以修改,脱离环境质量的污染物削减,弊病还会延续。

不可再一刀切

全国人民都知道2010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种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较2005年削减10%。为落实削减率,基本上是全国各级政府都一刀切地控制这两种污染物。近日,从环保部传来2011年较2010年再削减1.5%污染物总量的要求,大气污染物削减要增加氮氧化物,水污染物削减要增加氨氮。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还要继续,全国指标从中央分配到省,再由省分配到地市,层层分配指标的新一轮行动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地方仍然期待中央政府统一下指标的威力。

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水污染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数量上都切同一个百分比削减,这意味着不管北方水少,有采暖,南方水多,无采暖;也不管东中西部工业化发展差距多大,都用同样的削减比例换取同样比例的环境质量响应。照此方式,“十二五”再推行下去,一个最大的后果是,污染物总量控制越来越背离其技术内涵和科学基础。比如,北方各城市,煤烟型污染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可吸入颗粒物仍为环境主要超标项目,不像南方有大片的酸雨区,需要控制二氧化硫。但因为国家要考核二氧化硫削减,于是南北方就都要努力削减二氧化硫。这对于东北区域,用的是低硫煤,二氧化硫大气质量大多不超标,仍要一刀切地上脱硫措施,投资浪费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老百姓会更多地发问,拿纳税人的钱在干些什么?

与环境质量挂钩

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项目和指标,应以当地环境达标为目的。

首先需要考虑环境背景值有不同的达标需求。如黑龙江、内蒙古境内的一些河流,耗氧有机物指标或常年高或汛期高,处于天然状态,森林、土地、草原多少年就成为河流耗氧有机物指标高的输入来源,若要求削减污染物总量,改善水质,就成了向大自然要环境改善。德国黑森林地区,广茂的森林,肥沃的土壤也孕育了黑森林地区河流超标的耗氧有机物指标,这是环境背景值使然,德国环境部决定保留之,保护之,如此而已,无须去人为干扰大自然的杰作。

其次应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的环境质量响应,因为同样的污染物排放,在不同区域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响应后果。例如同样是含氮、磷的污水集中进入湖泊、水库,会产生富营养化爆发蓝藻,人们闻知色变。反之,这些污水进入农田,就成了肥料。恰恰是现行标准导致,一方面,为了排放达标,花钱去除有机物;另一方面,为了产量,花钱再买有机物。先进、富裕的欧美各国,都允许用这类污水科学灌溉,我们为什么就不行呢?大气污染物的区域性差异则更突出,这就需要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一条河流一条河流,去分析环境背景、容量和标准,从而决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莫等“十三五”才变

由于2010年之前没有完成的总量削减指标其环境质量的影响是累积的,因此2010年虽然能实现削减10%目标,但是环境质量的欠账仍然存在。

脱离了环境质量区域性特征的总量削减指标,只是数字。必须代之以哪里需要解决什么环境污染问题,就在哪里削减对应的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