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教育改革范文
时间:2024-02-02 17:5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教育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改革;尝试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和主导,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师生之间很少进行交流和互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的现象,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效果,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已然不适应新课改的教育背景,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师要实现生物教学的创新,首先就要注意转变自身观念,坚决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真正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具体建议可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的反应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并据此科学安排教学进度和目标,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绪,始终以温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拉近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喜爱,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放松心情,获得心理的安全感,同时学生还会把对老师的喜爱转化为对生物学科本身的喜爱,所谓“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
二、教师要注意把课堂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把授课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但可有效拉近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生物知识无处不在,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细菌”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向学生系统介绍一下食品保鲜技术,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时,可联系各种心血管疾病、义务献血等内容,不但激发了学生听课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
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比如:在学习“小羊多莉的身世”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伊始请同学们观看多莉出生的纪录影片,相信可大大降低学生对“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一问题的理解难度,进而更加深刻清晰地认识克隆全过程,又或者在学习“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事前利用多媒体搜集有关各种生物恶劣生存环境的视频和图片,在授课过程中请同学们观看,这种直观的方式可大大增加学生对这一课时内容的理性认识和把握,这远比教师单纯地讲授文字知识效果要好得多,更能增加学生的印象。
四、对实验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和综合生物素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传统生物课堂上,教师往往更注重对学生基础生物知识的传授,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并积极鼓励学生亲身动手进行探究,比如: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探究时,教师可让学生按照教材实验方案或是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如何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光等因素,如何在纸盒里设计明亮的环境等,这些都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和探究,教师从旁予以适当的指导,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不但可使之切身体会无限乐
趣,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五、课堂要适当添加游戏元素
在课堂上适当添加游戏元素,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兴趣,可大大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这一点对正处于中学阶段爱玩的中学生而言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适当融入一些游戏环节,以此来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比如: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课时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小游戏,具体来讲就是请同学们分别扮演水、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物质,然后请同学们按照相声的形式分别阐述一下各自代表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相信此举定可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在新课标背景下,要实现生物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教师秉持先进的教学理念,作出积极努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丁红艳.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生物的教学反思[J].生命世界, 2010(1).
[2]谭海玲.如何实施新课程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考试周刊, 2009(25).
篇2
论文关键词:生理学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生理学作为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护理医学、检验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为多门后续学科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随着生理学研究的日益深入,生理学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也要求不断更新。如何适应在新形势下教学的改革,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以重视素质教育为指导原则,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如何能够帮助学生转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固化学习思维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加强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等一系列问题,是摆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如何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取决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践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如采用演示性实验、论证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模拟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等。首先使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时,能加强对理论知识掌握和理解,再进行实验、实习,便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实践教学对生理学来讲,尤为重要。如果生理学的教学缺少或消弱了实践这一环节,就如人走路缺条腿一样,是不健全的,对于教学来讲就是不完整的。它会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减弱。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课堂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具体教学实践中,由日常多见的问题引人,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更易集中,从而起到较好的效果。并且,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到内容简洁、不繁琐。
例如骨骼肌的微细结构,消化道的结构等已由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讲解;脊髓和脑的结构等已由解剖教研室讲解;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学生在中学已经学过,可以留作自学等等。这些内容在生理学中可以不讲或者少讲,以便节省时间,使授课内容集中于基本点、重点和难点,有效缓解了医学生课程门数多、内容繁琐所造成的学习压力,效果佳。同时,也注意将本学科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前沿动态融合到教学中,以达到更新知识、拓宽视野的目的。
(二)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这一特点,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把元素部分分成若干专题,布置各小组,让学生查资料、写讲稿、并上台讲,教师再加以补充、归纳和总结。通过这一教学法,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进一步加强,给学生创造了合作学习、锻炼口才、造就良好心理素质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表达、展现自我的能力。
三、迎合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人才
目前,在学校普遍存在开课时数有限的问题,这样设备的利用效率就会偏低。为了加强和提高学生们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要考虑对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们带着问题随时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场所。应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协调好教学、科研、生产的设备使用条件下,合理安排教学与对外服务的关系。充分利用和发挥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潜力,实行对外开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设备的投资效益和利用效果,充分运用专业优势为社会服务,而且能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与生产实际的联系,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四、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目前,由于教师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上课讲话、玩手机、打瞌睡、等不良现象。笔者认为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做到重视讲课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生理学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用恩格斯在百余年前指出的“生理学当然是有生命的物体的物理学,特别是它的化学,但同时它又不再专门是化学,因为一方面它的活动范围被限制了,另一方面它在这里又升到了更高的阶段。”为开题,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重视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生理学的很多内容都是执业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的重点,在讲课时应该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渗透其中并加以强调,以便学生今后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重视教学思路,提高学习就业机会。考试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考试应有目的性,以便让生理学考试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接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检验一名医学生能否迈入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诊疗活动的标准,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所以,生理学考试的部分内容应该参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并在考试前列出复习提纲,指明重点,为其今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五、结语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针对生理学教学工作的现状,在寻找教学规律、改良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初步取得了理想的教改效果,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但此项改革还刚刚起步,有待今后与各位同行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玉涛.从学生能力培养谈医学实验教学改革[J].教学研究,2000.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 改革创新 教学成效
在新课程改革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是深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笔者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在实践中注重改革探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一是变“师徒模式”为“共同探究”。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采取师徒传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首先自己示范动作,然后学生进行模仿,反复训练,即使训练量不小,也还有学生掌握效果不好。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改进,针对教学动作,不是进行简单模仿,而是和学生一起分析研究动作要领,找准着力点,接下来进行教师示范动作演示,学生结合探讨分析的动作要点进行模仿感悟,教师分别予以指点,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提高教学成效。
二是变“机械训练”为“趣味练习”。在初中体育课上,许多教师在完成新授动作或技能教学之后,剩余时间一般是要求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体育教学活动本身消耗的体力就比较大,此时如果还是采取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训练成效都非常低下。对此,笔者进行了改进,将原来枯燥的练习方式转变为趣味性方式,如将训练技能改为小游戏,或者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训练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是变“统一标准”为“分层要求”。体育教学中,学生在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是难免的,作为教师如果忽视这种客观差异,必然导致教学活动陷入进退两难境地。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进行分层要求,对于身体素质较好、运动技能强的学生,适当提高教学要求,将优良作为标准,对于身体存在缺陷或是技能较差的学生,则降低教学要求,以及格标准作为教学基点,通过差别化的教学目标体现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
二、运用电教媒体,丰富教学过程,提升教学生动水平
一是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教学容量。体育教学中,除了技能训练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补充一些体育背景知识与卫生保健常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演示方式灵活等方面的特点,为教学活动增加大量的补充信息。例如,笔者在教学篮球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系统介绍了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还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世界著名篮球明星的资料,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提高了教学成效。
二是运用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在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深有体会,就是学生模仿练习过程中难以紧扣动作要点,影响教学成效。对此,笔者将多媒体引入教学过程,采取电脑模拟演示动作的方式,将复杂的动作进行逐一分解,用慢镜头和画面“定格”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观察更加详细明了,自己反复揣摩感悟,接下来在室外课教学中,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很容易抓住动作要领,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营造教学氛围。体育学习与训练的过程是枯燥的,学生容易产生乏味的感觉,需要营造一种相应的氛围情境,来激起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多媒体手段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在高强化训练中,笔者适当穿插一些进行曲等旋律激昂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营造奋进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成效。再比如在激烈运动结束以后,笔者一般会安排一些舒缓的音乐,配合放松操来缓解与消除学生身心疲劳,成效也较明显。
三、注重自身垂范,渗透思想教育,增强成长引导功能
一是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作为体育教师,应当时刻注重自身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部分青年教师不注重自身言行,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不好印象,降低教师的威信。笔者在教学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且做得更好。比如,笔者要求学生在室外课中穿着与体育训练相适宜的衣服,笔者就坚持穿着运动服上课。学生在寒风中进行训练,笔者要求学生背风,自己迎着风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生面前展示教师良好的形象,引导学生学习。
二是渗透体育品质锻炼。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要形成坚忍不拔的体育品质。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这种体育精神渗透教育,例如,在中长跑训练中,有些学生在中途就打退堂鼓,笔者在陪着学生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引导他们向班级意志坚强的学生学习,向体育健儿学习,不断挑战自身体能极限,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培养顽强品质。
三是倡导团结友爱精神。体育倡导竞争,在竞争中更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精神,笔者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开展一些接力竞赛活动,让学生感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团结友爱意识。此外,笔者还结合校内的体育赛事,组织学生成立啦啦队为本班体育选手鼓劲加油,在班级营造团结的氛围。经常教育学生在学习训练之中互相帮助,对于训练有困难的学生,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提高训练成效,以团结友爱的情感教育来促进体育教学成效的提升。
四、开展课外活动,拓展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学习需求,并不一定能够全部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得到满足,教师可以运用课外兴趣小组的方式进行补充,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例如,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笔者在教学活动之余组建了三个“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足球俱乐部和篮球俱乐部,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点拨,学生自行组织开展活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
二是开展体育特长训练活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完成正常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之外,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一些优秀体育苗子,进行针对性培养,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例如,笔者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通过竞争性项目训练来发现在田径等领域具有特长的学生,在征求学生本人意愿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培养计划,定期组织专门训练,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4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以往学生认为生物是副科,不参加中考,加上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科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学生根本不把这种所谓的“豆芽科”放在眼里,高兴时学一点,大部分时间则把生物课当休息课。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切忌盲目批评学生,而是要有耐心找学生谈心。经常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面对学生在探究中的大胆质疑、创新的设计研究方案,教师应及时表扬;即使有的学生因知识或其他原因所致使探究失败了,教师仍应肯定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特别是在传授知识时,应尽量收集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在有关章节的教学中,适当穿插介绍生物科学中尚待解决的难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生命知识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各尽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力求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学不仅仅是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书本上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去学,如何才能学到知识,怎样将旧知识合成新的知识。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该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解决实验材料等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各项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例如,在讲授《种子的结构》一章时,我曾让每位同学自己回家用绿豆或黄豆发芽,仔细观察种子的结构,并与课本中的图比较。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动脑去想:平时吃的豆芽是哪一部分?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尝试豆子发芽有几种方法?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做出推测和解释,发表自己的认识或看法,学生对种子结构的印象就深了。
三、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切教学活动均要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开展,克服“满堂灌”,做到“少讲、精讲”,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如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应强化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一节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我布置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然后把自己做出来的结果带到学校,再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探究实验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案;还要通过实验,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检验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的结论印象就更深刻,学习的热情更强烈了。
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目的
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77-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5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农村,体育教育也不例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河南省农村体育教育明显落后于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尽快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通过本校在河南省基层农村中学教育实习的学生调查走访了27所农村初级中学,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够重视”、“师资力量薄弱且专业素质偏低”、“场地设施严重缺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等。河南农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新课标的实施。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实施新课程,分析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期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能够在农村中学得以贯彻实施。
1 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不容乐观。在农村,体育课的正常开课率在85%左右,也就是说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尚有15%的初级中学的学生尚未享受体育教育。在开课的学校中完全实施教学大纲率和按教案教学率也只是分别占55%和80%。这种现状一方面可直接导致学生体质的普遍下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新课标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影响学校体育的开展,同时也制约了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主要有:
1.1 领导和教师重视不够
从调查的农村中学的课表来看,体育课每周节数随年级上升而逐渐减少。从开设体育课情况来看,体育开课率达90%以上,70%的学校每周每班开设两节体育课。但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一二年级开课率明显高于毕业班的开课率。这说明学校还是严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毕业班的体育教学,毕业班学生整日忙于文化课的学习,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毕业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 师资力量薄弱且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是搞好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调查中发现农村初级中学中非体育专职教师的比例竟高达35%,平均每个学校不到两名体育教师,尤其是在乡级中学中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用其他学科的老师代上体育课,还有的学校整个学校就只有一个体育教师。另一方面,由于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体育教学既不按规定教材,又没有自编教材,教师认为什么内容好上课就上什么,体育教学呈现“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教师都自由”的现象相当普遍。
1.3 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缺乏
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中学学生人均场地面积应达到6.8平方米。河南省农村中学,学生人均场地面积在2.5~2.8平方米,绝大部分不超过4.7平方米,和国家规定的尚有很大的差距。对27所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状况统计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没有正规的田径场地,很多学校就是用一片空地做操场(附两个篮球架和几个乒乓球台),所以在调查的基础设施中只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活动,其他的设施几乎不能使用或使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的空间很有限。多年来,陈旧的器材设备得不到更换,主要是因为农村学校财力不足,很多学校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器材,即使有钱也不会去购置体育器材,而是投入到其他科目的教学上。
1.4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体育教师单方面的教,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评价体育教学活动完成质量的好坏,在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身心健康观。在教学中和调查中可以发现95%的中学生都喜欢出来活动,但他们好像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他们喜欢出来自由活动,但不喜欢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女生,女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二、三年级的女生。她们喜欢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聚众闲聊,心血来潮打几下羽毛球,跳几下橡皮筋等轻微的体育活动,最怕测验长跑(800 米),几乎到了“谈跑色变”的恶劣状况。
2 对 策
2.1 利用政府及社会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
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的评估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好坏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早日走上新课程改革之路。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改变“重智轻体”的错误思想,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体育快速发展。
2.2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体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体育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镇与农村地区的教师待遇差别。其次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最后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觉悟和专业文化素质,使其掌握丰富的体育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丰富其教学能力。
2.3 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适当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
农村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较差,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另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落后,缺少教育资金投入。扭转这种现状,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条件,应采取多渠道的措施筹集资金。首先,应最大限度地增加体育教育资金投入,购买体育器材和兴建体育场地。可以采取依靠上级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形式。其次,争取社会的捐助,即在社会上号召人们关心学校体育、支持学校体育。最后,自力更生,自制部分器材。在目前体育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各农村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号召教师和学生自制部分器材,以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2.4 分析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并做出相应对策
目前,农村初中生的年龄多在11~15岁,身体发育正处于第二高峰期,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等快速发展。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的时间被剥夺,造成学生的体育意识淡漠,几乎没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想法。因此上体育课学生能躲就躲,能逃就逃,缺乏体育学习的兴趣。其次,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单向传授知识,在加上教师教学方法和内容过于陈旧等,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再次,是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导致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差别,往往受情绪影响而淡漠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针对这些原因,找出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运动实践来体验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科学合理地安排场地、器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体育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3 结 论
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和教师重视不够”、“师资力量薄弱且专业素质偏低”、“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等方面。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新课程体育改革的角度入手,逐步完善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充分认识到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紧迫性,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增加教育经费,加强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倡导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段富贵.浅谈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J].焦作大学学报,2007(1):123-124.
[2] 陈宗学,吴峰.宣城市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1):83-85.
[3] 陈德林.湖南省侗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2):43-44.
[4] 杨爱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缺憾的原因及反思[J].教育学报,2007,3(1):24.
篇6
教育的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教育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有要求,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初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素质教育在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上都有了很多的改进。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摒弃传统老旧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和改变。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初中生进行有效地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加强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对提升教育质量有很关键的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改革成为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在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更加应该遵循这个理念,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
一、当前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与一般的课程教学没有异处,仍然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在讲台上讲,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者,只是将知识灌输给初中生,而不考虑初中生接受的效率如何。初中生在课堂上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单调乏味,教师的授课内容大多是偏重于理论性的知识,甚至是照本宣科,使得课堂的氛围十分不好。很多初中生根本提不起兴趣去听老师的讲解,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初中英语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2、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科性质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加强初中英语教育,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初中英语应用能力,使得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还比较陈旧,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使得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水平得不到提升。
3、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1)更新传统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管理观念
对传统的初中英语教育管理观念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保证和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相符合,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科教育进行改革的重要途径。当前的初中英语教育过程中忽视了激励和引导机制的影响,使得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生动性。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在整体的教育观方面,需要把握初中英语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从而可以使得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提升,加强初中英语问题处理能力的提升。
(2)构建创新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进行教学方法设计的一种指导和支持,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从几个方面出发。第一,设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而且是让初中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相应的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依据,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为了不断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初中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对学习的热爱,首先就需要让初中生能了解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应该学什么,怎么进行学习,才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要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传统的教学是让初中生等着接受,接受知识的传授,因此少了很多自我思考能力的训练。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多设置一些问题,让初中生积极思考。第三,教师应该把教学的设计与初中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探索的这一过程进行一个有机的结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比较老旧的知识与一些新的知识进行融合,从而可以产生一些全新的知识,使得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促进初中生的各种认知结构不断内化。第四,优化课堂设计。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时,课堂设计是一个关键,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给初中生提供更多有效的资源,通过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分组教学等,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多媒体教学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英语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使得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更高。对此,应该要加强各种多媒体设备以及资源的配备,随着学校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各种多媒体设备以及多媒体应用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要加大对这部分的经费投入,以满足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资源以及设备的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篇7
关键词:心理素质;数学思维;个性化;人性化
为了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提出了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四有青年的教育方针,目的是培养出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有素质的合格人才。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点是要对当今课堂体制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革,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适应这个时代的快速变化。
通过一些考察和调查,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
学习不仅仅是对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心理的成长,初中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消极的负面情绪,教师在教会初中生如何做题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初中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引导,要让学生树立一种应对难题有信心、应对问题有决心的观念为目的,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方面提高初中生的身心素质。作为老师不是要让学生会做多少道题,而是要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具有独立完整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的分数制度,注重初中生的综合能力,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
举例来说,笔者曾经遇到过如下的情况:一位能力不错的初中学生小李在遇到一些题干繁多、图形复杂的难题时,会不自觉地紧张,导致本来仅仅是一道题干大而难度低的题被误当作高难题的题,可以得全分最后得半分甚至不得分。这种消极的心态在初中学生中非常普遍,而产生这种情绪就是因为初中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困难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
素质教育的奥义体现在提高初中生的各方面素质,而不是仅仅注重初中生的得分能力。心理素质是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左右学习效率的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心理素质差、浮躁、胆怯的初中生往往会被较难或者貌似难度很高的题所吓到,心理上就先溃败了,做题时更是战战兢兢,这样不仅会失掉这道题,更可能会影响后面的发挥。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向难题发起挑战,要勇敢面对困难,尽自己全部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如果自己都放弃了自己,那么是不会有人怜悯自己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服软的人是不会尝到胜利的滋味的,要激起学生的斗志,挑起学生的勇气,让学生敢于向问题挑战,不向任何困难低头,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二、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旨在重视起初中生各个方面的素质,综合全面而不拘泥于其一。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的核心,数学的学习更是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技巧,举一反三,灵活变通是学好数学的有效方法,只有让初中生拥有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才能够让初中生从容应对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现今的应试制度下,初中学生片面地以考取高分为目的,以题海战术为主要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更是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在不提倡题海战术的前提下,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数学思维的培养上。
典型例题具体剖析,教师要重点注意初中生对典型题目的掌握程度,万变不离其宗,初中生只有对常见问题的核心有了深入透彻的认识之后,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对于典型问题的变形题,教师要庖丁解牛,把原理分析的透彻清楚,在对简单的变形题进行教学之后,要留给初中生自己拓展的余地,不要把问题说死,要留有变化的空间,对类似题可能出现的分支变形,教师要点到为止。
初中生在做好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形题的准备之后,就不会再出现面对变形题手足无措的情景。避免了那种做一道会一道,做两道会两道的情况出现,改变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初中生的解题能力,加强了初中生的学习能力。
三、人性化课堂设计,尊重初中生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的存在,客观地改变了社会整体的发展速度。同样,在一个班级内,初中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学的进度和质量。是否能够产生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要依靠教师采取的教学方针,取决于教师制定的教学引导方向。
初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是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重要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对数学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喜欢数学,在这方面很有兴趣,学习热情饱满。有的学生对数学兴趣一般,甚至存在着严重的抵制、叛逆情绪。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不同的初中生素质和整体的教学进度,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例如初中生小王在数学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不仅投入的精力大、思维反应速度也很快,教师一点拨他就明白,在掌握了笔者提出的基本问题之后,笔者特别注意了这类型学生的学习内容安排:不要急于学习新的知识,要先把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对于更多的拓展类型题要多去接触、练习,在已经扎实掌握了已学知识的情况下,去进行更多的平行拓展。
对于情绪消极、不愿意学习数学的学生来讲,教师要不断地注重基础习题的练习,不要急于加入过多的变形,不仅增加了这部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境遇,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疏而不堵,要积极开导学生,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例如学生小赵,笔者在对他进行基础题型练习的同时,还给予了他更多的鼓励、在判分的时候酌情多给分,让他发现自己在做出数学题之后取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无形中给了他一种学习的力量,促使他去对数学增加更多的注意力和兴趣。果然在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特别训练之后,他不仅在成绩上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对数学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篇8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全乡中学进行,共发问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篇9
一、我国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够明确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注重找寻合理的生物教学目标,进而有效的为后续的生物学习过程提供参考指标.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目标制定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对于生物教学的明确目的,对于目标的制定的参考原则也相对比较单一,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与此同时,进行对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将游戏和生物的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看出,目前的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在目标制定和方法制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不够贴合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
现阶段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课本教初中生学习相应的生物词语概念,让学生加强对生物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生物教学内容的单调和游戏精神的缺失会导致初中生的学习方式也缺少主动性,只是机械地学习,而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也导致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不够高的问题的产生.
3.生物教学方式还需调整
在初中生物教师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物知识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引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进行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现在的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方式只是机械地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教学,难以充分调动初中生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导致初中生的生物能力难以快速提升.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生物课程教学观念的影响
生物作为我国的初中的重点学科之一,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我国还拥有着数十年的生物教学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生物教学观念在我国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核心就是“以教师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方法的制定,导致初中生难以将生物能力转化为自身的能力,进而导致初中生在进行生物习题演练的过程中,难以从开放的视角进行思考,对生物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也相对比较浅显.
2.应试思维严重影响教学方法设计
截至目前为止,虽然我国已经进行了数年的素质教育改革.但是,目前的中国教育还是主要采用的应试教育的人才选拔方式,而应试教育最主要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此同时,应试教育所考核的教育内容十分复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也体现不出教学的创新性精神.
3.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考核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最关注的一点就是学生的生物考试成绩,这也就导致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敢擅自创新教学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只是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感受的考虑,这就导致有效的教学方式难以真正的在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得到普及.
三、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1.明确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目标
为了有效地发挥出生物课程教学方法的长处,就需要在进行教学方法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实际特点,来制定出合适的生物课程教学方法,并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贯彻教学的创新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初中生学会生物综合素质能力为首要任务,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学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例如,可以在进行生物昆虫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昆虫知识的延伸,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偏离教学的中心目标,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2.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充分发挥出创新性的生物课程教学方法的优点,就需要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内容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对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保证生物课程教学内容的制定充分的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其次,要保证生物课程教学的内容的制定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最后,要保证生物课程教学的内容的制定要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考虑到学生对于生物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
3.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到对于教学方式的选择,就很容易产生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对于教学方法的总结创新,制定出适合学生的生物课程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在上开展动物名称猜谜等教学方法,利用丰富的游戏形式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4.进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教学;素质教育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生物教师需提高教学事业心。提高师德修养,主要是关爱学生,要求教师不能只给予教师的父母之爱,应该满足社会需求,给予学生更为博大、更为高尚的教育之爱,热爱教育事业必须热爱学生。
其次,注重继续教育。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加强知识更新,针对生物学科,老师应热爱生物学,学习生物学和生活、科学、社会的关系,掌握高科技领域的生物知识和研究成果。增强教学的基本功,提升授课教学质量,集中精力解决教学效率、效益。提高教师自觉教学意识,针对教学互动,开展自我评估,修正教学过程。
最后,参加教研。教师参与教研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熟悉教学规律,掌握教育新动向,增强教师责任感,提高教育理论认识。同时,有利于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策略、方法。
二、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生物课堂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
而传统教育主要为应付考试,追求升学率、提倡升学考试的教学。素质涉及文化科学、学生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等内容。由于时代不同,教学需求侧重点不同。现阶段的素质教育,除加强文化科学知识培养,还需加强科学精神、态度、思维、方法的培养,而素质主要为突出智育,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平等、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生物教学展开了大量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改革,例如,实验探究法、情景教学法、目标教学法、过程式教学法等。经过新课改的分析、思考,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必须确定恰当、全面的教育目标。全面是指学生身体技能和文化科学的培养水平,具体是指通过哪些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哪种品德、能力。恰当指由实际出发,制订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长远、艰辛的实践过程,加强生物教学的素质教育,实现效率、公平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能够在合作教学中培养发挥、发现的技能,实现全面发展、创新时代、创新教育的生物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