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研究综述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研究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土地资源 约束 经济增长 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Stieglitz(1974)研究了自然资本(即自然资源)怎样限制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并认为技术进步和人造资本可以对自然资本进行替代,这种替代有利于减弱自然资本的限制;Nordhaus(1992)以索洛模型为基础,将自然资源作为变量,纳入到索洛模型中,构建了有资源约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并与无资源约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进行比较,测算出美国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力;Noel(1995)分析了能源不足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得出在能源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经济的增长要比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要低的结论;Bruvoll、Glomsroda、Vennen(1999)使用动态的CGE模型,来模拟由于环境阻尼引起的挪威福利的损失情况;并认为环境阻尼是环境约束而使社会所付出的社会成本;Romer(2001)提出了“growth drag”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C―D生产函数的模型,考察了自然资源影响经济增长的阻力;Copeland和Taylor(2003)分别分析了土地和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认为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的程度,提出了如何最大化利用土地来促进经济增长;Brock和Taylor(2004)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四个简单的模型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土地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国外关于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研究较少,大部分都停留在对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约束的讨论上,而进一步测算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限制程度的大小的研究很少。
二、国内文献综述
比较而言,国内关于土地资源约束经济增长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关于概念的综述
关于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是采用“增长尾效”、“增长阻尼”或者是“增长阻力”,学者们持不同的意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学者们在翻译“Growth drag”时,采用了不同的词语罢了。薛俊波(2004)、谢书玲等(2005)、崔云(2007)、雷鸣(2007)、庞亮(2010)、王家庭(2010)等均使用了“增长尾效”这一词;杨杨(2008)、曾伟(2012)、万永坤等(2012)等均使用了“增长阻尼”这一词;王学渊等(2008)、李文杰等(2010)、李娟等(2011)均使用了“增长阻力”这一词。这些词只是在叫法上不同,它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都表示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而导致经济增长降低的现象,在数值上等于“不存在土地资源约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存在土地资源约束”的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差额。
然而,杨杨(2007)认为,用“阻尼”一词比用“尾效”一词更贴切,因为“尾效” 一般是指一种滞后的效果或在当前没有发挥完毕的作用,其在后续阶段还会继续产生影响。本文采用了杨杨的研究成果,将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定义为“增长阻尼”。
(二)关于增长模型的综述
在模型的使用上,专家学者们也持不一样的观点,增长模型的采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使用索洛模型的变形形式作为增长模型,测算资源(土地资源)对经济的“增长阻尼”或“增长尾效”
有些学者研究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或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余江(2006)利用该模型,考查了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并且假定可再生资源的可再生率为一常数;段东平(2010)、王伟同(2012)分别将水土资源和能源纳入C―D生产函数中,测算了水土资源和能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
谢书玲等(2005)、万永坤等(2012)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引入C―D生产函数中,分别分析了它们对中国和北京市经济的“增长尾效”或“增长阻尼”。
有些学者专门将土地资源作为变量,纳入C―D生产函数中,分析并测算土地资源对经济的“增长阻尼”或“增长尾效”。 薛俊波(2004)、崔云(2007)、曹中强(2008)、葛杨等(2010)、李文杰等(2010)分别研究了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然,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杨杨等(2007)、罗黎平(2011)、万永坤等(2012)认为土地资源的增长率并不为零,而是为一常数。其中,杨杨等(2007)、万永坤等(2012)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未利用土地会被逐渐的利用,导致土地增长率并不为零;罗黎平(2011)认为由于土地的虚拟增长和土地的集约利用,导致土地的增长率不为零。
2、采用二级CES生产函数或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作为增长模型,测算土地对经济的“增长阻尼”
杨杨(2008)采用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构建经济增长模型,测算了土地资源对中国各省市经济的“增长阻尼”;李娟(2011)基于多要素二级CES生产函数分别构建了有土地资源约束的城市化模型和无土地资源约束的城市化模型,测算出土地资源的约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力;张琳等(2011)、曾伟(2012)分别采用二级CES生产函数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土地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和土地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
3、使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内生增长模型,测算资源(土地资源)的“增长尾效”
王海建(1999)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将耗竭性资源纳入模型中,构建了R&D增长模型,但缺乏实证分析;于渤等(2006)将能源耗竭和污染治理纳入模型,构建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模型;杨新梅(2010)在卢卡斯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中,引入水土资源要素,利用汉米尔顿函数,并根据增长尾效的概念,测算出中部地区水土资源的“尾效”;刘耀林等(2011)利用内生增长理论,将资源环境作为变量,纳入内生增长模型,并依据平衡增长解求出资源环境的“增长尾效”。
4、增长模型综述小结
由上述增长模型综述可知,增长模型主要来源于C―D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以及内生增长模型的变形。其中,C―D生产函数和CES生产函数都假定技术为外生,且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而内生增长模型将技术内生化,将技术进步视为内生变量。此外,内生增长模型重在考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C―D生产函数和CES生产函数重在考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关于变量含义界定的综述
在研究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约束关系的时候,涉及的变量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物质资本)、社会从业人员(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数量。在前三个变量中,学者们的意见较为一致,但对于土地资源数量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谢书玲等(2005)将耕地面积作为土地资源总量,测算土地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刘雄兵(2010)将城市建成区面积作为土地资源总量,测算建成区的土地面积对武汉市经济的“增长尾效”;
李娟等(2011)、万永坤等(2012)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张琳(2011)采用已经利用了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杨杨(2008)则是采用除未利用土地以外的土地资源数量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
薛俊波等(2004)、余江(2006)、崔云(2007)、曹中强(2008)、聂华林等(2011)将耕地、林业用地面积和可利用草地面积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
刘耀彬、陈斐(2007)将耕地面积、林业用地面积、可利用草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之和表示土地资源总量;李文杰等(2008)将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作为土地资源数量的总和;段东平等(2010)将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园地面积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庞亮(2010)选用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投入量。
众多学者之所以会对土地资源总量的界定持不同观点,主要是因为学者们对土地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糊不清以及数据获取较为困难。本文认为,只要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对经济增长有作用或者有影响,都可以将其作为变量,纳入到模型中。因此,本文将除未利用土地以外的土地资源总量作为模型的变量。
三、关于研究展望的综述
薛俊波(2004)认为他测算的结果更适用于第一产业的情况,而将耕地、林业用地和可利用草地三者之和代替整个土地资源的数量较为粗糙,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杨杨(2008)认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应分别考虑它们各自对经济增长作用;曹中强(2008)认为土地资源对第一产业作用要比土地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作用大,因此,应分别计算土地资源对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阻力;罗黎平(2011)虽然提出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虚拟增长会导致土地增长率不再为零,但是没有用实证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虚拟增长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增长率。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展望来看,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厘清,特别是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另外,从学者们的分析结果来看,在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关系缺乏理论上的统一认识,才导致各学者的分析结果迥异。另外,在部分国家或地区,甚至还会出现土地资源约束经济增长的伪命题,因为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土地资源根本不存在对经济的约束问题。
参考文献:
[1]薛俊波. 中国经济增长的 “尾
效”分析[J]. 财经研究,2004,30(9):5―14
[2]谢书玲,王铮等.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的“增长尾效”分析[J].管理世界,2005(7):22―25
[3]杨杨,吴次芳等.土地资源约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技术经济,2007,26(11):34―38
[4]罗黎平.基于土地虚拟增长的土地资源增长尾效模型研究[J].求索,2011:95―96
[5]Stiglitz Joseph E.Growth
with Exhaustible Resource:Efficent and Optimal Growth paths[J].Reviews of Economic Studies,1974(41):123―148
[6]Nordhaus W.D.Lethal Model 2:The Limits to Growth Revised[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2(2)
[7]Noel D.A.Reconsideration of Effect of Energy Scarcity on Economic Growth[J].Energy,1995(1)
篇2
人力资源会计,就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加以评估后,然后把它当作资产在财务报表上表示的一种会计处理程序。作为人力资源会计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运用对企业及各类组织来开发自己的人力资源,根据其所花费的成本来进行计量。当然,还需要对自己雇佣的员工进行计量,来反映员工对组织的经济价值。所以运用人力资源会计来计量成本数是会计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和研究可以为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使用者提供正确的信息帮助决策,以此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向政府主要管理部门和相关利害人提供有关企业履职信息放映其社会责任。
二、研究意义
1、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对于如何提供人力资源的获得、开发、配置、维持、运用、评估、报偿等一系列内控资金数据,便于企业经营者能第一时间了解本企业在人力资源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的实际效益。
2、对于广大资金投资者来说,人力资源成本让他们能真正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来了解人力资源项目,了解一个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真实的经营效益和状况。
3、对于整个社会会计来说,人力资源会计能了解社会资源分配问题,真正掌握整个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以及运用状况。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在人力资源会计研究领域中,最具有学术权威的是弗兰霍尔茨。弗兰霍尔茨认为一个人任职在某个企业是自身状况决定的,当然也具本文由收集整理有偶然性在里面,真正外界对其的影响不是很大,对于整个组织来讲需要通过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体现自身的价值,对于随即过程如何提供优质服务和为了报尝怎么样创造组织价值,这样的过程被称为有尝报偿的随机过程。赫曼森却一直认为由于人力资产素质上的不同,不同企业之间的水平差异直接影响其盈利水平,与此同时需要我们调整成本,如何运用效率来调整系数十分重要,职工的未来工资报酬根据企业定价标准来调整。”
布鲁梅特、弗兰霍尔茨和派尔等人(1968)认为人力资源可以计量,并介绍了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列弗和舒瓦茨(1971)认为如何通过预定的服务期限对运用贴现率来反映企业的利润贡献率。pouran(1981)认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可以影响财务分析师的决策,应在各期的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与此同时,众多国外专家学者对于运用人力资源会计以及其计量方法的探讨。不同的方法带来的思维方式对我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会计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和实践价值,同时也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潘序伦(1980)提出,目前我国最迫切需要开展的就是人才会计研究,如何确定计量标准,在讲成本的基础上也要讲效益。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已经从国外介绍转为系统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大致可分为:
1、对人力资源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
裴玉(2001)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核算、计量、报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建立是内部管理、国家宏观调控及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需要。葛小羽(2004)从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障碍、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若干设想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应该综合运用多种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与模式、加快付诸实践步伐和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创建宽松的社会环境。
苏晖(2004)着重于人力资源会计应用方面,提出完善用人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以提高员工的素质,明确劳动者权益。
2、对人力资源会计现存问题与难点所做的研究:
刘良惠(2003)提出只有人力资源产权界定清晰,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和计量,才能对人力资源权益组织会计核算,人力资源产权所有者才能参与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
程淑荣(2003)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人力资源会计需要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观念的更新、机制的引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篇3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评价 风险预警 研究综述
一、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及风险预警研究的意义
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我国于1993年引入营运资金这一概念后,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才逐渐展开。营运资金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司价值创造和财务管理目标紧密相关。因营运资金管理不善而导致的破产倒闭案例已屡见不鲜,2003年美国有着100多年历史的Kmart申请了破产保护,2004年在我国运营8年之久的普尔斯马特轰然倒下。近年来,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正逐步成为国内外企业关注的重心之一。
通过对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和风险预警研究,企业可以找出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关键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同时,可以判别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状况,进而对企业各环节发生和可能发生的营运资金风险发出预警信号。
然而,对目前关于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和风险预警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发现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有涉及营运资金安全性的指标,但是较少的研究能够把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与风险预警结合起来。显然,这不利于对营运资金管理评价的深入研究,也不利于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的规避。科学的营运资金管理应当能够在降低资金风险的同时增加企业收益,最终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
因此,本文拟从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和营运资金风险预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以期在梳理和把握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及风险预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及风险预警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二、关于营运资金管理评价的主要研究成果
对营运资金管理的评价基本上都是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展开。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也由传统的单一财务指标逐步发展为较完整的综合性评价体系,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营运资金管理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单个组成项目上,并且侧重于流动资产项目的研究,相应的评价指标通常采用应收、应付账款、存货周转率等单项指标进行评价,然而这类指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首先,这类指标忽略了流动资金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利用这类指标很难发现各流动资产项目的相互变动对营运资本的影响程度,继而无法对营运资金进行综合的评价。
鉴于实践中出现的这类问题, 有学者提出了采用现金周期(Cash Conversion Cycle)指标, 用以反映企业营运资金状况的全貌。Richard V. D.等(1980)提出了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状况全貌的现金周转期指标,指出:现金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这个公式后来被广泛运用到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之中。但该指标忽视了处于不同时间点、不同生产阶段的流动资产项目所占用营运资金在数量上的差异,没有考虑企业不同形态营运资金的占用情况,因而不利于企业全面、正确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由此,James A .Gentry等(1990)在现金周转期的基础上,引入了权重思想,通过对各阶段现金流量时间和数量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加权现金周期的概念。加权现金周期与现金周期相比,考虑了不同形态营运资金占用情况,加权现金周期融合了整个循环使用资金的时间和数量值,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营运资金绩效。但是上述营运资金绩效的研究都不是针对某个企业、某个行业的具体研究。Joseph Cavinato(1990)则以制造业为例,细化了产品-现金周转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短产品-现金周转期的方法。他提出了产品-现金周期指标来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同时,Martin Gasmen等(2003)提出了衡量零售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剩余日(Excess days)”指标。该指标可有效衡量零售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通过与具体行业的结合,使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综上,上述评价指标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虽然对营运资金风险的指标有所涉及,但是没有系统的展开研究,也就不能实现营运资金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1.高效集成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在对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国学者郁国建(2000)指出,传统的评价缺乏战略性和集成性,通过建立一种高效集成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以加强对营运资金的更有效管理,他创建了一个单一的集成指标购销周转率来考核营运资金的总体流转情况。然而,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上述各营运资金项目等信息需要进一步细化。由此,邵芬芬(2011)建议将存货周转天数进行细化,重新定义了“材料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天数”以及“产成品周转天数”。建议将传统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子改为收回应收账款余额,并进一步细化为收回账龄为1年、2年等的应收账款金额。显然,细化后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多的管理信息。可见,对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改进思路主要有:横向组合各单一评价指标,从而形成综合性的评价指标;纵向细化传统评价指标,从而划分不同项目进行考核,且改进了指标结构,使其更加科学。但上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改进的研究仍囿于传统视角,往往只侧重于一个方面,难以正确、全面地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齐彩红等(2011)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和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的评价体系,并将这四个方面作为第一层次指标的分类标准,进而选择包括“应收账款平均账龄”“现金流动负债比”等在内的14个关键指标作为第二层次指标。该体系给出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直观评价,但在指标选取、分数判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李争光等(2011)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选择涉及营运资金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的9项具体指标,建立营运资金绩效指标评价模型,同时选取三家家电企业2009年度财务数据,通过计算相应指标来评价三个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评价,为企业营运资金绩效管理提供参考。该指标体系便于企业间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比较,易于找出管理重点,但在指标权重、指标得分确定方面较为主观。
徐玮(2013)则从供应链资金管理特点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的评价指标,将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作为目标层指标,将营运资金使用效率、营运资金安全性和营运资金绩效作为准则层指标,并基于煤炭行业对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进行了评价验证。该指标体系可以使企业根据所得到的分数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提高资源配置与经营效率,降低营运资金的风险,改善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可见,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注重指标选取、权重及分值确定的合理性。
3.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针对已有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对于营运资金的分类的缺陷,王竹泉等(2007)提出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重新分类,并相应的提出了新型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即基于企业渠道管理理念的评价体系。与传统基于要素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相比,上述评价体系不仅涵盖的营运资金要素更为全面,而且体现了渠道管理的思想。但是上述指标体系仅考虑了营运资金的周转期,而营运资金的盈利性状况未纳入评价范畴,使得评价结果相对片面。同时,在指出现有的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体系未能评价营运资金的盈利性的同时,王竹泉(2012)设计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流动性指标和盈利性指标,增加了由各渠道营运资金利润率指标组成的盈利性评价部分,对营运资金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评价。可见,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已经从营运资金的创新分类到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基于渠道的评价体系是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成果之一,并且从最初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体系发展到了涉及收益性和流动性评价的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此外,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分析中也可以明确地看出,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只是对营运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展开分析评价,并不能起到营运资金管理风险预警的目的。
三、关于营运资金管理风险预警的主要研究成果
营运资金风险作为财务风险的核心之一,虽然现阶段专门针对营运资金风险预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有关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财务风险预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已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可从财务风险预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得到启发,参照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的思路,初步建立起能够对营运资金风险进行预警的量化模型。
蔡佳茹(2012)在借鉴较为成熟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营运资金的行业特点,从对影响营运资金短缺风险因素的分析入手,以零售业上市公司为例,探索了营运资金短缺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思路与方法,并尝试性的建立起以多元综合预测模型为核心的营运资金短缺风险预警模型。
刘震宇(2013)运用灰色预测系统为理论基础,从经营现金流量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5个方面对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指标变量进行设计,创新结合灰色点预测和区间预测,构建出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模型。结合案例企业的特点,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过去5年的营运资金指标值,预测出未来5年的营运资金风险的大小。该结论能及时、准确发现物流企业集团营运资金管理中的异常信号,降低企业营运资金风险。但是由于灰色组合预测模型无法进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研究,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企业根据自身风险预测进行管理。
姚文伟(2014)同样运用灰色预测系统理论,选取能代表集团化企业营运能力的5 个指标作为预测变量,并选择经营现金流入流出比率作为确定阀值的变量,构建出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模型,旨在通过对营运资金的风险预警,提高集团化企业对营运资金风险的抵抗能力。但是本文只是对营运资金风险预警的初步研究,没有尝试纵向设计更多的营运资金或者是财务指标进行研究。
郑晨(2012)针对以往的研究都只是对营运资金的每个项目进行单独分析,却并未联系营运指标的项目进行分析,建立起一个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营运资金为主要参数的综合模型,同时针对以往的研究从未涉及过风险管理,在模型中体现出风险因素,选取了自2007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的所有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营运资金与风险管理效果成正比例的关系。但是本文仅对在国内沪深两市上市的生物医药制造类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而未将所有的制造类上市企业纳入到本文的研究范围内。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营运资金风险预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模型指标的选取上,量化指标选取的科学性有待加强,同时可以将营运资金预警案例引入到营运资金风险预警的分析当中,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而构建出适合各行业的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模型。
四、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及风险预警研究展望
(一)拓宽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的范围和视野
现有研究表明,关于营运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已较为成熟,但是实证研究较少。因此,从实证的角度展开分析,对营运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具体运用,可以弥补规范研究归纳和演绎的不足,充分的实证检验使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也便于企业管理者更好的加以运用。
(二)创新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及风险预警的研究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的研究局限,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与风险预警之间几乎是孤立研究,将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与风险预警相结合,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判断标准,对于加强集团化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评价体系所得出的指标数据进行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方面研究,如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指标数据处于多少区间表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状况良好;指标数据处于多少区间说明企业已面临着较高的营运资金危险,应谨慎对待营运资金风险管理问题。J
参考文献:
1.Joseph Cavinato.Accelerating Your Product-to-cash Cycle [J].Chilton’s Distribution,1990,(3):74-75.
2.Juan Colina.Working Capital Optimization[J].Plup Paper,2002,(7):64.
3.Martin Gosman,Trish Kelly.Working Capital Efficiencies Resulting from Large Retailers’Power[J]. 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2003,(3):25-31.
4.李文.企业营运资金评价指标分析[J].财会月刊,2012,(7):14-15.
5.李争光,李萍,施鲁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4,(12):39-40.
6.徐玮.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煤炭行业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5):76-81.
7.王竹泉,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85-90.
8.张婉君.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财会月刊,2010,(2):74-75.
9.王竹泉,张先敏.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财会月刊,2012,(9):11-12.
10.Hyun Han Shin,Luc Soenen .Efficiency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Profitability[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1998,(10):37-45.
11.柯宝红.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与企业绩效研究[J].财会通讯,2009,(8).
12.张梅玉.零售业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管理研究[J].南开大学商学院,2010,(11).
13.张宁.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与公司绩效分析[D].山东大学,2010.
14.逄咏梅,宋艳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经营绩效分析[J].财会通讯,2009,(5):6-7.
15.John C.Groth.The Operating Cycle:risk,return and Opportunity[J].Management Decision,1992,(2):3-11.
16.W.Steyn,W.D.Hamman,E.V.d.M.Smit. The Danger of High Growth Combined with a Large Non-cash Working Capital Base-A Descriptive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2002,(1):41-47.
17.徐晓玲.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管理策略探讨[J].现代商业,2011,(9):270-271.
18.王灿.国内企业集团营运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56-57 .
19.蔡佳茹.营运资金短缺风险的预警模型研究――以零售行业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 服务行业 绩效评价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己经或开始意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它不仅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而且代表着贸易、营销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21世纪初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
中国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生产仍占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竞争,不仅是工业产品的竞争,同时也是现代服务业的竞争。随着社会竞争及经营的难度和风险加大,产前服务,如研究开发服务、市场调研等;产后服务,如广告服务、营销服务等将需求强劲,发展迅速。如何衡量中国服务业企业的水平,得出更加完善的绩效评价标准,从而促进中国服务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显得很重要。
一、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主要从其发展阶段进行综述,其中既包括理论研究又含有实证研究。其主要发展阶段如下:
1.资金、成本、利润业绩评价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
从资金、成本、利润角度来考虑企业绩效的评价,其中比较典型的研究是Zhu的电子商务价值。Zhu(2002)致力于研究电子商务价值的影响因素,根据Porter提出的互联网项目商业价值用财务绩效来考察的理论,Zhu提出了衡量电子商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二类指标考察,即利润、成本的节约、供应链效率。
2.财务业绩评价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九十年代)
在我国,这一阶段被称为经济效益评价阶段。时间为1993年财政部出台《企业财务通则》至1999年由四部委联合颁布实施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注重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人士对企业财务业绩作出较综合的评价,但只是财务方面的评价。
3.战略业绩评价时期(20世纪九十年代―目前)
这一时期,将财务指标和非则务指标结合起来考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现代管理人师彼德・德鲁克强调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强调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必须突出管理部门的思想意识;霍尔的“四尺度”论;克罗斯和林奇提出了一个把企业整体战略与业绩评价结合起来的金字塔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Barua(2002)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考虑,其中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影响最大。
4.经济增加值(EVA)指标(20世纪九十年代―目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跨国公司使用“经济增加值”(EVA)评价企业绩效,突破了传统的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评价方法,克服了现有绩效评价方法的不足,企业经济增加值目标模式采用最优化的财务政策,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与投入资本之比的最大化。它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体现公司的真正价值,是目前大多数企业运用的评价方法。
综上所述,关于企业绩效的评价主要分为财务指标方法和非财务指标方法两大类,其中财务指标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要比非财务指标要远远的丰富。国外的研究注重新理论新方法的定性探讨,国内的研究倾向于业绩评价的定量分析研究。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服务业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综述
1.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服务业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
有关中国服务业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其中主要的研究有:储节旺,郭春侠,李颖(2001),其在《电子商务贸易制度对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冲击》一文中提出应提高我国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郑友(2006)在《电子商务平台下的本国生产业发展研究》一文中指出生产业是当代经济良性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其文重点讨论了在现有形势下,如何利用高效、简捷、低成本的电子商务平台加速该产业发展。
对于中国服务业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比较典型的是对我国饭店的绩效评价。张晓明,何滢(2006)针对我国饭店业的经营特点,设计了一种新的绩效评价方法――“超额利润增长率”绩效评价方法。这个评价方法的设计借鉴了经济增加值(EVA)“资本增值”的新理念,吸收了“平衡计分法”在将财务目标作为企业最终目标的同时,强调市场经营、内部管理、企业成长等几个因素对最终财务收益影响的思想。这一评价方法以饭店本期超额利润比上期超额利润的增长速度为评价核心,整个体系由4个子系统、47个指标构成,其中20个财务指标,27个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有很强的互补性,共同组成全面考核饭店业的目前绩效及预测未来发展前景的指标体系。
2.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服务业企业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有关中国服务业企业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也较少。张彦(2006)在《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分析》一文中从我国社区服务行业的现状分析和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的变革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分析框架及竞争态势,并探讨了电子商务对传统的社区服务产生的深刻影响。
此外,金立印关于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金立印(2006)在《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的研究中构建了服务供应链管理活动同顾客满意及企业绩效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来自中国民航服务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服务供应链战略管理活动、运作管理活动和顾客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有效地提
升顾客满意感,可以增加企业绩效。
三、结论
根据前述分析,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服务行业绩效评价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学者对电子商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侧重不同,业绩评价影响因素的分类、评价指标也不统一;
(2)从研究方法上看,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差距较大。国内的研究理论缺少定量数据分析的支持,国外的实证研究提出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未经过我国企业样本检验;(3)大部分研究都很笼统,关于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服务业企业绩效评价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学者从电子商务对服务业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是多种多样的,得出的服务业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分类也很多,这说明电子商务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可能是十分复杂的,完善的构造一个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服务行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难度较大,但重要的是要从中国的市场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电子商务环境下符合中国服务业企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Zhu K, Kraemer K L. E-commerce medics for Net-enhanced organizations: Assessing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formation Systems value of e-commerce to firm performance in Research, 2002, 13(3): 275-95.
[2]Poter M E. 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J].2001,79(3):63-78.
[3]Kleijnen, J.PC and Martin T Smits. “Performance metric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Society, 2003.1-8.
[4]Barua A, Konana P, Whinston A B Fang Y Driving e- business excellence.MIT SloanManagement Review,2001(4):36一44.
[5]储节旺,郭春侠,李颖.电子商务贸易制度对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冲击[J].中国信息导报,2001,(12): 38.
[6]郑 友.电子商务平台下的本国生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创刊,2006 (10):101.
[7]张晓明,何滢.我国饭店业绩效评价的方法创新及应用研究.西北大学学报,2006,9(36)5 :40.
[8]张彦.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分析.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3): 21.
篇5
>>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社交网站:默认选项下的网络隐私保护 社交网站情境下隐私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侵权 社交网络中的位置隐私保护研究 为了隐私安全,远离社交网站吧 浅谈互联网上隐私权和侵权特点及保护原则 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服务中的隐私保护研究 基于位置大数据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轨迹隐私保护研究 中国社交网站盈利模式及问题研究 恶意软件隐私侵权问题研究 网络隐私权侵权问题研究 数字图书馆用户隐私侵权风险及对策研究 SNS社交网络隐私问题研究 浅论网络隐私权的侵权与保护 论新闻侵权与隐私权保护 侵权责任法对隐私权的保护 电子商务隐私保护必要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移动社交网络用户隐私安全保护相关建议 社交网络近邻检测中的位置隐私保护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EB/OL].腾信科技,http:///a/20141226/038806. htm.
[3] Westin.,A.,“Privacy and Freedom”,New York: Atheneum,1967.
[4] Parent,W.,“Privacy”,“Morality and the Law”,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12,1983.
[5] 吕光.大众传播与法律[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
[6] 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7] 张民安.隐私权的比较研究――法国、德国、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隐私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8] D. McQuail& S.Windahl,Communication Models,p10.
[9] 孙毅,郎庆斌.杨莉.个人信息安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10] 张秀兰.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1] Arthur R.Miller,The Assault on Privacy,1971,p211.
[12] Richard A. Posner,The Economics of Just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p235.
[13] 陈力丹,罗了.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提供与隐私安全[J].记者摇篮,2012(2).
[14] 王忠.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的隐私规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篇6
关键词:传统媒体;数字化报纸;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Z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097-02
一、我国数字化报纸的发展现状
数字报纸又称“多媒体数字报纸”,中国内地出现的第一份数字报纸首显2006年,是由北大方正集团与浙江日报集团共同推出的。多媒体数字报纸融合了互联网媒体便捷的阅读方式和互动体验,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仅在2006年,全国大大小小进行互联网试水的媒体已达到40多家。
数字化报纸不仅仅局限于以受众的个人电脑为信息接收终端还包括可以上网的手机接收模式。2004年《中国妇女报》就先于网络版数字报纸进行了报纸版面的“手机化”尝试,极大地方便了用户随时随地阅读,新华社更将旗下《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半月谈》等知名报纸、杂志的内容融汇于“新华手机报”上,为4.4亿手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读报体验。近几年,全国几乎有一半以上的传统纸质媒体都推出了数字报纸,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增强中。数字化报纸极大的开拓了传统媒体的信息链,融合了互联网即时便利以及超大信息量的特点,用户只要有一个电脑或是能上网的手机,就可以阅读任何自己想要的信息,大大增强了受众的主动性,并为他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数字化报纸传承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延续了主流媒体的价值观和信息生产模式,得到众多传统媒体和业界人士的青睐。
中国报业纷纷上网的举措,是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强势入侵下,为寻求自身发展而不得已的“试水”。业内人士表示,传统媒体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崛起和带来传播方式的挑战,要不断进行自身结构调整和改造。最重要的是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传统媒体不应该抱着抵制的心态来对待新媒体,而是要与之联动发展,这样才能达到互赢。董年初提出三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欣然拥抱的对应策略:收购新媒体、创办新媒体以及合作开办新媒体,建立四种平台:传统平台、数字平台、互联网平台和移动平台[1]。市场青睐创新者,“宁要粗糙的新锐,也不要圆润的守旧”便是市场竞争中的箴言。传媒的特色是在创新中才得以保持的——只有永远比竞争对手快一步,才能不断获得因创新而生的市场“暴力”[2]。传统报纸想要在多媒体竞争的市场下分得一杯羹,必须要创新。然而从实际操作和效果来看,传媒的这种换汤不换药形式的“创新”,虽然可能短时间内,因为新开辟了一种途径而获得暂时的发展契机,但是存在诸多问题,很难获得长久动力。
二、我国数字化报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报纸缺乏独立的内容创作
内容是“王道”,传统媒体想要提高受众的注意力和订阅量,追求独家新闻或是原创性新闻是不二选择。报纸出版单位纷纷将自己的报纸搬上了网络,形成报网融合的格局,但是在数字化报纸内容制作上,仍是以原有的纸质报纸内容为基础来生产和制作的,也就是说只从形式上进行翻新。网络新闻只是“复制”、“粘贴”的简单模式,只是简单的将发表在传统媒体上的报道利用电子技术转化成适合计算机,或是其他移动设备终端如手机等形式显示出来,只是换了一种传播途径而已。电子版的报纸内容完全没有创新,直接照搬纸质版内容。这种依附于传统媒体机制下的数字化报纸的内容生产不同于门户网站的新闻采编。由于局限于现在新闻法规的限制,门户网站不具备新闻采编的权利。但是有纸质媒体出版平台的数字报纸却没有充分利用好自己在新闻采编上的优势,甚至是“炒冷饭”,这使得传统媒体在新闻采编上的巨大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造成了新闻资源的浪费。
在以内容为王道的文化产业竞争下,这只是粗制滥造的生硬嫁接。这种换汤不换药,使其缺乏同类新闻内容生产的竞争力,造成内容的重复率高进而造成新闻资源严重浪费。这种多数数字报纸依托报社综合门户网站的定位使其沦为其母报的简单翻版。这种形式的数字报纸不可能具备更多的服务功能,也就注定了其难以承载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2]。
(二)数字报纸多媒体化程度不深
内容上的复制决定了数字报纸相对于纸质媒体来说只是换了个传播渠道而已,没有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进行信息整合。在信息的传播形式上,数字报在传承传统报纸印刷版的版面风格的原则上,没有发挥出自身数字媒体即时迅速的特色;另外没有实现融合媒体的集文字、图片与视频于一身的传播模式,缺乏为数字报纸增值的原创新内容生产;没有及时对网络视频进行更新,更别说成立专门的网络视频团队了。另外,从事数字化报纸的从业人员仍然是服务于传统媒体的记者,还停留在用笔和纸记的阶段,而适应多媒体新闻采集和对相关数码设备使用能力的不足,使得大部分数字报纸多媒体程度不深,还停留在传统媒体采集新闻的阶段[3]。这种呆板的运作机制使得数字化报纸跟不上多媒体发展的技术,缺乏网络新闻的竞争力。
数字报纸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强、信息容量巨大的特点,适应网络媒体中信息传播和研究受众的特点,互联网传播模式下的要求集文字、图片、影片视频、声频等各种载体于一体,实现报纸、电视、广播与网络的大融合,利用超文本、多层次、多形式的进行数字化报纸的报道,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形式,这对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媒体记者只需要从事文字撰写工作的单一工种相比,在数字化报纸阶段,记者不仅需要在第一时间收集到海量的信息还要求会操作这些数字数码设备,需要记者跨平台高效率的工作,提供全方位全角度的报道。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教授约翰?帕夫利克在《新闻业与新媒介》一书中写道:“技术在新闻采集和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数字新闻收集工具的移动记者工作台(包括数字音频和视频装置),“确实为受过良好训练的记者在现场采访时,提供了将报道置于更好的背景中进行报道和在现场核查事实的能力,并且能在远方或不熟悉的地方或急于赶出报道的时候更有效率”[4]。
(三)数字报纸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
数字报纸推出以来,从目前来看,数字报纸还没有达到传媒报纸的那种成熟的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并且由于推广和宣传推广力度不大,使其在传统媒体阅读人当中的知名度不高,阅读总量远远没有达到传统媒体的水平。新闻网站在免费阅读的环境下,有人担心数字化报纸收费会造成阅读者数量的减少,从而降低报纸的知名度和订阅率。实际上,通过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反而会提升数字报纸的知名度。国外众多媒体的数字报纸已经在尝试有偿阅读的模式,终结网络报纸内容免费的时代,并进行收费系统的改造,收费阅读发行可能是未来多媒体数字报纸报业经营的方式之一。
数字化报纸的免费服务造成了传统纸质媒体的运营成本和负担。面对数字化报纸高额的运营费用,国外众多媒体纷纷启动电子版报纸的收费改革举措。拥有多家报纸的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在2009年5月上旬表示,他旗下经营的《华尔街日报》、《伦敦时报》、《太阳报》、《纽约邮报》等报纸将在一年之内尝试向报纸网站读者收取费用。其中已经开始收费的《华尔街日报》也在其金融危机下细化其内容收费项目,如为个别文章和某类读者提供专门定制收费的新闻内容,提高内容竞争率。另外一种收费的模式,可以借鉴日本建立的数据库盈利模式的经验。《日本经济新闻》通过设立经济研究中心的方式,聘请经济专家分析日本经济运营情况,每天包括股票、财经、金融等相关数据分析,给受众提供规避经济风险的理性分析,提供有竞争力的新闻,使得该网站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仿效日本的运行模式,上海文广传媒集团依托本身强大信息的能力和优势,也建立了财经类新闻的数据库,分析潜在特定客户的需求和特征,建立相关的档案管理,为专业类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分析财经指数并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财经信息。传统媒体集团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在所在区域的新闻资源和信息的权威优势充分发挥电子数据库的市场增值服务,这不仅拓展了本来业务范围,也使得数据化的媒体获得新的盈利能力。
有学者表示对数字报纸内容进行收费虽然是十分传统的盈利模式,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有悖于新闻自由以及与互联网自由获取信息的精神,但事实上数字报业的发展与其他任何新兴行业一样,需要这种特殊阶段的扶持和原始的积累[5]。
三、数字化报纸广阔的发展前景
传播学者罗杰?菲德勒在描述媒介形态的演变时说:“当比较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6]。
不必过分夸大数字化报纸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二者是互相融合和共同发展的关系。数字化报纸可以借助传统媒体强大的内容制造资源、稳固的受众群、成熟的经营模式,一个开设数字化报纸的传统媒体就已经说明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数字化报纸即时信息的特征弥补了报纸受制于排版、印刷等环节而使信息滞后的劣势,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上不能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的不足,弱化了传统媒体的弱势,大大缩短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时间,极大提高了信息的流通性。借助于网络技术的东风,随着报业对自身优势的不断巩固,在争夺受众资源的同时,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数字化报纸不能抛弃传统媒体对新闻客观性的专业主义的要求,要严格在内容上进行把关,跳出传统报纸的经营模式,这样才能适应细化的受众需求,走出一条多样化,混合型的文化产业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建新.新媒体:竞合与共赢——第四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综述[J].现代传播,2008(1).
[2] 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本质与竞争优势[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3] 苟凯.解开数字报发展迷题——现代报业数字化战略背景下的数字报纸发展探索[J].中国传媒科技,2008(7).
[4] (美)约翰?帕夫利克.新闻业与新媒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篇7
在供应链全球化的今天,竞争日趋激烈,供应链成员的目标可以通过缔结供应链契约连结共同利益而使目标更趋一致。但对决策者而言,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收益和风险需要同时考虑。传统的供应链定量模型在风险中性的假设下,已获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现实的决策者会出现具有风险规避特征或具有风险偏好特征。因此,在构建供应链模型时,将供应链决策者设想为风险决策者更具实际意义。
供应链中任意两环节的链接可称为二级供应链,已有关于二级供应链的研究已很多,并且在二级供应链契约、库存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三级供应链及多级供应链是指在链条中三个环节或三个环节以上的链接。三级供应链和多级供应链的研究涉及链条多方和多类型的不同模式和不同层级,是更为复杂的研究领域。其中三级供应链管理上的问题被称为供应链网络问题的缩影,通过设计合理的供应链契约,可以减弱或消除由于“双重边际化”和“牛鞭效应”等造成的绩效损失,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改善供应链绩效,可实现风险共担。供应链契约是供应链中的企业共担由各种不确定性带来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实质是对未来的投资决策,现资理论的丰富成果已逐渐引入到供应链的优化决策中。
自从Copula引入金融领域,金融风险分析就进入了新阶段。Copula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优点(Nelson,1999)。首先,由于不限制边际分布的选择,可运用Copula理论构造灵活的多元分布;其次,运用Copula理论建立金融模型时,可将随机变量的边际分布和它们之间的相关结构分开来研究,相关结构则由Copula函数来描述。这样建模问题大大简化,同时也有助于很多金融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另外,如果对变量作非线性的单调增变换,常用的相关性测度如线性相关系数的值会发生改变,而由Copula函数导出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测度的值则不会改变,因此由Copula函数导出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测度应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Copula理论最初由sklar(1959)提出;随后Schweizer & Sklar(1953)对其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在概率测度空间理论的框架内,介绍了Copula函数的定义及性质等;Joe(1997)从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建模的角度进行论述,展示和介绍了Copula函数的性质和参数族;随后Nelsen(1999)在其专著中对Copula方法作了系统的阐述,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集大成者;在前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Embrechts et al.(1999)把Copula函数引入金融学研究,探讨了在金融市场中采用线性相关指标度量相依性的局限性,建议用Copula理论来估计随机变量间的联合分布,在研究思想上对Copula的应用前景做了很好的展望。之后Copula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很快应用到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Bouye,E.et.al.(2000),Embrechts P.et.al.(2001)等人用数据拟合Copula函数进行了风险分析。
国内对Copula理论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方法创新方面,史道济(2004)用Copula计量方法研究了外汇组合的相关性,并改进了Copula对数据拟合的方法;韩明(2004)从计量的角度研究了Copula函数;张世英和樊智 (2004)研究了Copula-Garch模型对波动性的描述;刁心薇(2004)探讨了Copula函数的非参数估计方法;陶文龙(2005)对金融数据的尾部相关性用copula方法进行了度量;单国莉和陈东峰(2005)用QQ图方法进行最优Copula函数的选择;李平和黄光东(2005)则探讨了二元数字期权定价与Copula函数的关系:詹原瑞(2005)将极值理论和Copula理论结合起来探讨了灾难风险的建模问题;陈守东等(2006)结合国内证券市场,基于Copula理论,采用Monet Carlo模拟方法度量了市场风险。孙禄杰和柏满迎(2006)详细讨论了现有相关指标与copula函数的关系;包卫军和徐成贤(2008),结合SV模型和Copula技术,建立了两变量金融时间序列的Copula-SV模型。
综上统计,目前尚无结合copula函数对三级供应链协调的研究。在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综述的基础上,以决策者具有不同风险态度的三级供应链为协调目标,研究由一个供应商、一个分销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在具有不同风险规避程度参与者的供应链契约协调问题,各参与者的风险规避特征用Copula函数和CVaR方法描述,建立随机市场需求下契约协调的风险值模型,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风险偏好程度对执行价格、零售商和分销商最优订货量、供应链及各个成员的风险值和期望利润水平的影响,在比较静态分析中讨论不同契约组合在三级供应链协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尝试基于Copula函数CVaR方法测度三级供应链风险,建立参数为风险偏好、风险中性、风险规避三种的测度指标。建立零售商和分销商的不同风险值决策模型。利用风险值的次可加性,得到供应链基于负收益的 Copula函数和,得到不同风险态度下供应链契约协调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制定有效的复合契协调机制,使系统利润增量在成员间合理分配,促使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收益都得到帕累托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明恒,多金融资产风险价值的Copula计量方法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4),67-70.
[2]史道济,姚庆祝,改进Copula对数据拟合的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4),49-55.
[3]韩明,Copula-一个新的计量经济工具[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19)5,93-95.
[4]张世英,樊智,协整理论与波动模型一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及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刁心薇,copula函数的非参数估计方法〔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陶文龙,金融数据的尾部相关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5.
篇8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税收优惠 体系
2002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些政策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正视和完善的问题。
一、我国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1、税收优惠面窄,且期限短,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我国专门针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主要分布于《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后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号)、《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2号)、《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34号)、《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6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92号)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9号)等7个文件中。其中财税〔2005〕1号、财税〔2005〕2号已全文废止,财税〔2009〕65号第一条、第三条失效(分别参见财税〔2011〕100号和119号)。财税〔2009〕31号、财税〔2009〕34号执行期为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财税〔2011〕92号的执行期为2011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且税收优惠主要是针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和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党报和党刊以及动漫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较窄,并不适用所有文化企业,不利于文化产业公平竞争,也不利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2、税收优惠分散,缺乏完整体系
目前文化产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还比较分散,除上述7个有针对性的文件外,其他散见于《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等21个文件中,详见表1。这导致税收优惠政策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较难形成合力,且容易造成管理混乱。
3、税收优惠边界模糊,操作难度大
在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内,依据《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和《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的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具体范围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另行发文明确。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下文明确。
4、税收优惠导向失灵
一是由于财税〔2009〕34号规定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至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执行期为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一部分文化企业由于前期投入大,投入期较长,还未盈利就已经过了优惠期。2013年转制的企业或以后转制的企业就有可能享受不到该优惠。二是由于文化企业普遍存在“小、弱、散”的问题,大量上游非源头性文化企业营改增后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从中受益。而以原创等服务性质为主的源头性企业,由于不能取得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由于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不能抵扣,税负反而增加。三是目前我国的文化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可享受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在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之后,这些文化企业可能不再属于中小企业,由此导致税负加重。四是营改增后,由于出版业中的作者稿费及版权购买支出成本、影视制作业中的剧本创作和制作成本、广告业中的广告创意成本、艺术品业中的购买艺术品支出成本、演艺业中的剧目创作成本、动漫产业中的作品创作及购买支出成本、报刊业中的稿费支出成本等都不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加重了相关企业的税收负担,抑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完善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考
1、延长执行期,扩大企业所得税优惠面
将财税〔2009〕34号文件的执行期延长至2018年,并将其中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面延伸到新办的文化服务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的文化企业,并以开始获利年度计算减免期,即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文化企业兼并重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2、明确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具体范围
明确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具体范围,提高文化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可操作性。具体范围应包括:增强舞台艺术表现力的声光电综合集成应用技术、基于虚拟现实的舞美设计与舞台布景技术、移动舞台装备制造技术和演出院线网络化协同技术;地面数字电视与有线和直播卫星协同覆盖与综合管理技术、影视动漫生产与集成制作技术以及新媒体集成管理与分发传播技术;全媒体资源管理与集成技术、语义分析搜索及自动分类标引技术、多介质多形态内容技术、彩色电子纸等新兴数字显示技术;数字印刷和绿色环保印刷技术,数字版权保护关键技术;文化创意设计与展示自主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专业化媒体超算与协同式创意设计云服务平台;文化主题公园关键技术及装备;网络信息集成传播技术及前沿引导技术,民间文学、影视、音乐创作与传播技术;互联网群体互动的新型文化生活服务集成应用技术,网络社会系统安全监控监管技术;文化科技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集成技术,新型网络娱乐化学习模式与云服务平台技术,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的集成应用;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出土出水文物保存、无损检测及保护技术;文化安全信息监管、文化安全评价及文化传播平台安全管控技术,版权公共管理与举证服务平台;文化科技专业孵化器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
3、提高文化产品研发加计扣除的比重
允许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按其销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创意开发基金,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并允许将研发准备金在所得税前扣除。
4、对部分文化产业增值税采取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影视业、广告业、动漫业、会展业、出版业等文化产业,按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现即征即退政策。
5、运用税收优惠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途径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对于个人和企业投资博物馆、展览馆、修复古建筑、电影、电视等,可以按投资额20% 的比例给予税收抵扣。鼓励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包括私人文化基金和外国人在国内设立文化基金,对相应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收入及其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博物馆和展览馆、农村电影放映、书报刊分销等领域,对于用税后利润再投资于上述领域的给予再投资退税。
6、完善对文化创意产业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借鉴美国、英国等国的做法,给予艺术品捐赠者一定的税收减免,鼓励个人或企业购买艺术品捐赠给国家和公益机构,并降低购进艺术品的进口增值税和关税。
7、规范整合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将专门针对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零散分布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整合,尤其是要做好文化企业中高新企业的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中技术先进型文化企业的认定工作。适当降低文化产业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对出口文化产品及相关设备的免税、退税范围,对进口文化产品及相关设备的免税及抵免范围,根据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完整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体系。
(注:湖北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莹莹:我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2(36).
篇9
关键词:银行集中度;经济增长;协整;葛兰杰因果检验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银行的经营活动无疑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银行竞争会提高存款利息降低贷款利息同时导致储蓄和投资的增加,CarboValverde,Humphrey&RodriguezFernandez(2003)即阐述了这一问题。Cameron,1967;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Shaw,1973强调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是必要的,发展良好的金融市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许多研究都表明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同时RousseauandSylla(2001)认为经济增长会导致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时促进金融业发展。
Caminal&Matutes,2002;Greenbaum&Thakor,1995;Schnitzer,1999通过局部均衡模型得出了银行集中对于整体经济是有益的,会产生稳定经济的作用;Cetorelli,1997;Guzman,2000b;Smith,1998却通过一般均衡模型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银行集中阻碍经济的流通对经济是有害的。
实证研究方面,Berger&Hannan(1989)和Hannan(1991)发现,银行集中度越高,中小企业面临的贷款利率越高,个人存款的利率越低。一些学者研究了银行集中度与中小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如Petersen和Rajan(1995)研究发现,较高的集中度反而使它们面临较轻的信贷约束,同时使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面临较低的贷款利率。有关银行业结构与银行绩效、金融稳定、企业融资、企业规模等的关系方面,Beck、Demirgü"-Kunt&Levine(2005)检验了银行集中度与银行系统发生危机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发现集中度高的银行系统较为稳定。Demirgü"-Kunt、Laeven&Levine(2004)利用不同国家的银行数据,检验了银行业管制、银行集中度、国家制度等因素与银行利差收入之间的关系发现银行集中度与利差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国内也有一些对银行集中度的研究。黄旭平、张协奎(2005)检验了银行集中度、制度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发现如果不考虑制度因素,则银行集中度与银行效率存在显著的关系,如果考虑制度因素,则银行集中度与银行效率的关系不再显著。谈儒勇,叶海景,范坤祥基于31个省份1999-2003年间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各省份银行集中度的提升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但上述研究要么未考虑银行集中度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要么只进行进行相关分析并未继续探究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更无法考证这种关系的方向和时间跨度。
二、指标选取与检验方法
(一)指标选取
1.银行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企业所占的销售份额。一般地,集中度越高,市场支配势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市场集中度是在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计算得来。市场集中度的计量方法有多种,本文选择CRn指数来说明。CRn指某行业中前几家最大企业的有关数值的行业比重,式中n通常取4或8。一般地讲,这一指标数值越高,表明行业垄断性也就越高。它同时综合反映了企业数目及规模分布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方面,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在银行业中我们把这一指标定义为银行集中度,下面用公式表示:
CR4t=∑4i=1LOi,t∑ni=1LOi,t
其中,LOi,t代表第t期第i个银行的贷款余额,分母用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代替。现阶段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利润来源仍然是贷款,因此使用贷款额来代表市场份额是最为合理的。我们选择四家国有银行即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来作为行业中最大的企业,他们的贷款额排在了所有商业银行的前四位而且历史较长有助于实证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经济背景等原因,我们使用1989到200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全部数字来源于中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和Bankscope数据库。
2.经济增长的指标。与多数经验分析一样,我们选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变量。本文对并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这样做一是符合经济增长理论的一般形式;二是将指标取对数,最后利用对数来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原始数据误差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二)检验方法与检验模型
本文采用葛兰杰因果检验作为检验方法。葛兰杰因果检验在考察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时采用这样的方法:先估计当前的Y值被其滞后期取值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入序列X的滞后值是否能提高Y的被解释程度。在本文中的模型即为:
检验的原假设是序列LnCR4(LnrjGDP)不是LnrjGDP(LnCR4)的格兰杰原因,即
β1=β2=……=βk=0
同时,进行葛兰杰检验之前还必须进行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三、实证检验结果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几乎所有表示绝对量指标的宏观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的,具有时间趋势。因此我们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变量的平稳性作检验,只有变量在t阶平稳(I(t))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协整分析。本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lnrjGDP和lnCR4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ADF检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P值
lnrjGDP﹣1.108﹣3.066﹣2.6730.686
lnrjGDP﹣2.788*﹣3.066﹣2.6730.082
lnCR42.911﹣3.052﹣2.6671.000
lnCR4﹣5.344**﹣3.052﹣2.6670.006
注:(1)表示变量的一阶差分。(2)*、**分别表示检验值小于10%、5%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
先对原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值均大于5%的临界值,所以有必要对原序列进行差分。一阶差分后的检验结果(结果见表1)显示,lnCR5一阶差分后的ADF检验值均通过5%临界值的检验,即在一阶差分后序列处于平稳状态。而lnrjGDP一阶差分后,虽然没有通过5%的临界值检验,但是通过了10%的临界值检验,所以认为lnrjGDP在一阶差分后也处于平稳状态。我们认为上述变量均是一阶单整的,即为I(l)。对于这些非平稳的经济变量不能采用传统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而应采用协整方法进行检验分析。
(二)协整检验
协整(Co-Integration)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人手,探求非平稳变量间蕴含的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提出的方法来检验银行集中度变量lnCR4与lnrjGDP之间的协整关系。前面已经检验了变量序列lnCR4与lnrjGDP都是I(l)的,由此可直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结果显示lnGDP和lnCR5的检验值均通过5%的临界值,即lnGDP和lnCR4之间存在长期均衡,这表示我国银行集中度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相关关系。
(三)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协整检验结果知道,lnCR4与lnrjGDP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采用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检验葛兰杰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检验结果来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滞后期为2年时lnCR4是lnrjGDP的葛兰杰原因,即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根据谈儒勇,叶海景,范坤祥的对于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我们知道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负,即银行集中度越低,经济增长越快。而根据上述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我们知道银行集中度是经济增长的葛兰杰原因,这也就意味着,银行集中的降低或者说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分析起作用途径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低于新兴综合性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这样银行集中度降低提高了银行业的整体素质;(2)竞争加剧导致银行利差缩小,这样就同时促进了存款与贷款的增长;(3)与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取向不同,中小金融机构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因为它们资金少、无力为大企业融资并且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
四、结论与启示
利用我国1989-2007年的跨年数据,实证研究表明:1.银行集中度是经济增长的葛兰杰原因,银行集中度的降低或者说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2.我国银行业垄断程度仍然较高,在市场进入和业务经营上仍旧有严格的管制,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外开放度有限,银行业的组织体系建设方面还有许多欠缺,只有通过在管制制度上做进一步改革,以此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在我国建立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完善高效的现代银行体系,进而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arboValverde,S.,Humphrey,D.B.,&RodriguezFernandez,F.(2003).Deregulation,bankcompetition,andregionalgrowth.RegionalStudies,37,227?237.
[2]Cameron,R.(1967).Bankingattheearlystageofindustrialization.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
[3]Cambridge: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Caminal,R.,&Matutes,C.(2002).Marketpowerandbankingfailure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1341?1361.
[4]Caminal,R.,&Matutes,C.(2002).Marketpowerandbankingfailure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20,1341?1361.
[5]Berger,AllenN.,andTimothyH.Hannan.ThePrice-ConcentrationRelationshipinBanking[J].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89,71(May):291-299.
[6]Petersen,MitchellA.,andRaghuramG.Rajan.TheEffectofCreditMarketCompetitiononLending.
[7]Beck,Thorsten,AsliDemirgü-Kunt,andRossLevine.BankConcentrationandFragility:impactandMechanics[R].NBERWorkingPaperNo.11500,August,2005.
[8]Demirgü"-Kunt,Asli,LucLaeven,andRossLevine.Regulations,MarketStructure,nstitutions,andtheCost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J].Journalof
Money,Credit,andBanking,2004,(June):593-622.
[9]黄旭平,张协奎.我国银行集中度、制度与效率的实证分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3):92-94.
[10]谈儒勇,叶海景,范坤祥.我国各地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12)
[11]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J].经济研究,1998(08).
篇10
一、引言
企业并购是一个古老而又长青的话题,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不是通过并购重组发展起来的,也很少有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发展起来的。自从1897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历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多元并购”、“融资并购”和“战略并购”五次大的并购浪潮,涉及的企业数量和金额呈不断上升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面临如今经济体制改革下,企业并购事件更是年年递增。
二、企业并购对绩效影响探究
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方式,面对大量的并购事件,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并购真的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吗?怎么样的并购才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什么样的并购才是成功的?围绕这些问题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关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按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脉络进行综述,由此阐述目前的研究成果与方法,探讨企业并购与业绩的关系。
(一)为什么并购并非总是会创造价值?
并购是企业为扩张进行的一种活动,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并购最终是为了给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并且根据有效市场假设,在收购方成功完成一项并购交易之后,其股票市值应当大幅度攀升,或者至少维持其在收购交易之前的市场表现。但是,学术研究表明,收购方往往会在并购之后出现股票市值的负增长,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设在现实中的“ 无效性”。并购发生后收购公司业绩下降也被称为并购的损益之谜。国外学者很早就进行相关的研究。Jensen 和Ruback(1983)在总结13篇研究文献的研究成果后指出,成功的收购给目标公司股东会带来收益远大于收购方。冯根福,吴林江(2001)分析和检验了1994-1998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结果表明市公司并购绩效从整体上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尽管国内外学者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却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那为什么在并购并不能为主公司创造价值的情况下,并购活动和并购事件却层出不穷呢?由此不由引发了学者们的思考和研究,总结来看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并购业绩的评价方法和并购动机两部分角度来解释这个原因。
(二)研究方法角度
在对企业并购以及绩效关系研究中,主流的做法是实证研究方法。争论的焦点主要聚集在对企业并购长短期业绩的衡量之上。目前国内外主流的方法主要是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研究法,但是这两类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尝试采用不同方法来度量企业的业绩
1.事件研究法
这种方法把企业并购看作单个事件,将收购公告前后某段时间(事件窗)内并购双方股东实际收益R与假定无并购公告影响的那段时间内股东的“正常”收益E(R)进行对比,得出所谓的反常收益AR(abno rmal returns),即AR =R -E(R)来检验该并购事件宣告对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效应,这种方法在对实际收益R的计量一般是计算测量区间股价的变化和股息的支付,而对“正常收益”E(R)的估算则学者们通常采用所谓的“市场模型法”来估算E(R),即通过个股收益“市场”股票收益的关系构造回归模型,估计有关参数,进而以这些参数来计算个股的“正常”收益。
2.会计研究法(长期绩效研究方法)
财务和会计数据来进行比较分析最早由国外的Parrino和Harris(1999)提出。该方法利用会计数据资料,通过选取财务指标或财务指标的组合,或根据多个财务标进行因子分析,对并购前后企业经营业绩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检验并购绩效。我国学者冯根福,吴林江(2001)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就提出学者常用的以股价变动(事件研究法)来衡量企业并购绩效的方法并不适合于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而提出采用一种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来衡量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动,并以此分析和检验了1994-1998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财务指标法不受市场有效性的制约,但它也存在以下两方面缺陷:(1)财务指标选取具有随意性易受到人为的操纵,而且多个指标之间相关性大,导致评价的重复。(2)财务指标本身在绩效评价方面也有不足之处。如财务报表中长期用来评估企业业绩的指标―――税后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因为没有扣除股本资本的成本(或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导致成本的计算不完全,无法判断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准确数量。尽管会计利润指标经常会受到操纵,但陈晓等(1999)的实证研究还是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报表盈余数字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并且冯根福,吴林江(2002)认为,任何会计指标操纵也只能是暂时的,如果给予足够长的会计期间,企业业绩的变化最终都要反映到其会计报表之中。张雯,张胜,李百兴(2013)认为我国学者常用的以股价变动来衡量企业并购绩效的方法并不适合于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而采用一种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来衡量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动。
三、总结和讨论
本文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对于企业并购与业绩的研究进行了详尽的归纳和总结,并由此提出一些问题和方向。在企业并购和业绩的关系中一直存在着业绩之谜,国内外学者从动因以及财务、战略、人力资源、组织行为和业绩衡量方法等方方面面角度进行了解释并且试图说明怎样的并购才能够取得成功,最终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学术界对于怎么样衡量企业业绩始终没有找到最为合理有效的方法,并且我国学者对于业绩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很少几个方面。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企业并购中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这亟待理论的发展去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考文献:
[1]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1):5461
[2]刘笑萍,黄晓筱,郭红玉.产业周期、并购类型与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
[3]王艳,阚铄.2009.企业文化与并购绩效[J].管理世界,2014
[4]赵 息,张西栓.内部控制、高管权力与并购绩效――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2):7581
[5]周绍妮,文海涛.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
[6]张雯,张胜,李百兴.政治关联、企业并购特征与并购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2):6474
[7]鲍婷.浅议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与绩效[J].企业导报,2012(5):7071
[8]丁焕明等.科尔尼并购策略.张凯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