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编制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事业编制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事业编制改革方案

篇1

关键词:事业单位 社会保障制度 问题 思考

一、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经过十多年改革计划的实施,总的来说,我国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相当大的阻力,同时还面临极其多的问题和困难。总结起来,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我国没有出台一个统一的方案

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极其复杂的工程,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改革方案的前提下,地方改革试点很难推进,直到目前,关于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有关事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仍然没有确定相应的具体的改革思路,只是有指导性的、针对性的制定了一些原则。由于没有统一方案,地方政府只能是先试点再摸索着逐步推开,但是地方政府不敢深入全面地铺开改革,也不敢有所作为,从而导致工作不好开展,由于各地方具体制度不同,于此同时也不敢对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和解释,怕地方制定的相关政策会与今后中央出台的政策有所抵触,到那时地方将面临巨大的转制成本。目前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各有关部门心存疑虑,可以说是处于观望等待的状态,从而导致我国近些年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两难的境地,进展极其缓慢。

(二)对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触及了广大职工利益,遇到很大阻力

对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触及了广大职工的既得利益,在此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几乎都没有涉及到职业年金或补充养老保险方面,只是涉及到基本养老保险,并且其方向正在逐步向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体系逐渐并轨。在当期我国事业单位没有补充养老保险的状况下,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职工在养老待遇上相差距离过大,因此他们担心自已的养老金在改革以后待遇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因此对改革的态度非常消极。如果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那么整个改革就无法顺利有效的推进,因为他们不仅是改革的对象,更是改革的推动者。

(三)财政投入逐步减少,基金支付压力逐渐增大

建立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为国家减轻负担,从当前事业单位的实践来看,其结果也是如此。在人事部门确定的养老保险金待遇几乎不变的前提下,财政投入陆续减少,并且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改革后养老金完全依靠基金积累获得,因此我们可想而知基金的支付压力有多大。就近几年来说,一些地方的基金可能略有节余,还可以继续维持,但是随着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相对的增加,而在职人员增加逐步减少,从而出现支出增多、费源减少的现象,甚至极其可能会出现收不抵支、不堪重负情况。在目前财政不兜底的情况下,有部分地区只能向当地财政暂时借款,入不敷出现象趋于严重,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基金的承受能力都要受到严重过的考验。

(四)管理体制分散,效率低下

在1998年之前,各地人事部门主管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工作。但是在1998年之后,事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要求,该项工作部分开始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除事业单位的进人计划、离退休审批、机构编制、工资管理等职能保留在人事部门以外,其他主要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执行。

人事部门审批的离退休人员的数量、进人计划以及机构编制等情况,是社保部门确定基金待遇的管理、发放和征缴的主要依据。然而人事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可能会为一些退休年龄不符合标准的职工提前办理了退休,不能充分考虑到基金具体承受能力。这种在职能上的脱节给相关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不便。

(五)待遇与缴费联系不紧密

目前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费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下,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进行上缴,在退休时,基本养老金应当按照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来计发,同时还可以按月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根据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一定值计算出来的金额,支付时限为120月。由于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的计发仍沿用按工龄计算的传统体制下退休待遇的办法,没有进行配套改革,参保后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只与个人缴费挂钩,与单位缴费完全不挂钩,从而严重影响了单位缴费的积极性,基本不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原则。目前的这种制度从义务和权利对等的关系角度来说,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几点思考

(一)应尽快出台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统一的改革方案

在我国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实践基本上是从各地先试点再推开,由于缺乏统一方案,地方政府普遍反映改革推动乏力,甚至达到举步维艰的程度。然而一些国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执行的的顺序上来说与我们是相反的,也就是先在国家的层面上进行方案的制定,以及立法活动,然后再将法律在各个地区进行推动。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改革试点之路,但是我国地方政府在此方面的进展并不是很大,需要结合各个试验点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继续观望,还是积极推开。如果国家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减少制度转接成本,对各个地方的不同做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规范,使改革能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深入和发展。

篇2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管理体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5. 066

[中图分类号] D6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5- 0100- 02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之一,也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更好地完成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转型。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变革涉及很多领域,比如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人力资源改革、财务管理改革等。本文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3个方面探讨优化措施,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

1 相关概念辨析

1.1 事业单位内涵

事业单位一般是指服务于社会的一些公共服务组织,涉及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其主要的特征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一定的服务性与公益性。事业单位必须履行一些社会职能,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事业单位的内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内涵。

1.2 人力资源管理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服务社会与国家的过程中,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使得工作人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员的素质,调动事业单位的一切有利因素进行社会服务。由此看出,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的核心资源,事业单位只有不断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与社会服务。

1.3 财务管理内涵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大致可分为全额拨款、财政补贴、参照公务员、自收自支4类,事业单位的分类与财政息息相关。由于事业单位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都来自于国家财政。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也逐渐走向了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遵守国家相关制度法规,转变事业单位的理财观念,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1.4 管理体制内涵

管理体制是指事业单位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并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实现管理的目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原则是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开。由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独立的企业法人,人员由国家正式编制的人员,转变成企业职员,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

2 管理现状分析

2.1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现在,我国部分事业单位还继续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本身专业素质比较薄弱,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技能,大多沿用传统的僵化的管理模式,使得人力资源的结构不合理,大量的人才被闲置或流失。例如:某医院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被安排从事一些无关紧要的日常工作,不能在临床第一线上发挥作用,而理论知识相对较弱、年龄偏大的人员却被安排在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第一线上,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员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打压了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2.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在财务方面,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合理,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制度与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一致,在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时没有相对完善的考核标准,财务预算管理监督漏洞,给财务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没有完善的财务监督管理体制,影响到事业单位整体的服务质量。

2.3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现状

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方面,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具有事业编制,例如:学校、医院虽然可以根据学生与患者的多少按一定比例给予工作人员事业编制,但是这些措施都缺乏客观性和科学依据。另外,一些人员进入了事业单位就觉得自己拥有了终身的保证,对工作的热情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

3 管理对策探讨

3.1 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应跟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转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为依托,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对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思想培训,培养其敬业奉献的精神,保持工作热情;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与考核制度,例如: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多劳多得,调动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2 财务管理改革

在财务方面,事业单位应该把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薪酬激励机制,使得员工的工资管理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相统一,有效地监督事业单位的预算情况;要发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监管部门的作用,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落实责任制,减少资金浪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3 管理体制改革

在管理体制方面,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政策,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部分转变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部分转变为企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例如:医院或某些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与事业单位之间职责明确,当行政部门安排特定任务时,事业单位可以提供有偿服务,以改变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关系混杂不清的状况;另一方面,通过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 结 语

事业单位的管理改革不仅仅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管理体制3个方面,还涉及多个领域。相信我国的事业单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何拾婷.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 才智,2012(4).

[2] 王沁瑜.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3(10).

篇3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8年1月21日举行的新闻会上透露,2008年将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2月29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据了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草案是在去年中上报国务院的。本届政府有关部门自2006年起,研究落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关事宜,目前改革试点即将揭幕,但事业单位目前的养老制度现状却成为推动改革的重要瓶颈。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终成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再无搁置的余地。

改革的思路非常明确,设定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其筹资模式、计发办法等均与目前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一致,并可衔接。

一个现实情况是,目前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退休待遇差别已远远高于以往,因此“平稳衔接”成为一个比以往更加敏感的话题,同时成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顺利推进的重要关口。

滞后的改革

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进程相比,事业单位这项改革晚了十多年。这项改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已提上议事日程,原人事部1992年下发的《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1994年10月在江苏镇江召开的全国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工作会议,如同国发[1991]33号文出台之前各地已经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早在1984年广东、江苏和辽宁等省的几个市县即进行了国有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一样,各地也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1993年前后,云南、江苏、福建、山东、辽宁、山西等省下发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文件,开始了局部试点。随后,河南、广西、河北、杭州等也展开相关工作。据人事部有关资料显示,至1997年,全国28个省(区、市)的1700多个地市县开展了试点,其中19个省(区、市)政府出台省级方案,全国参保人数超过1000万人,约占机关事业单位人数的1/3。但由于各地试点的适用范围差别较大,实施细节各不相同。比如,一些地方将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纳入企业养老保险范围,另一些地方则将其与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同等看待;还有一些地方甚至将公务员也纳入改革范畴。这些试点步调不一,一直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全面改革方案。之后也曾被历届政府主管部门反复考虑并向国务院申报,但最终均被搁置。

此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事业单位工资连续上调,退休人数增加。由于事业单位退休费与退休人员退休前工资额直接挂钩,政府财政负担其实十分沉重。因此,改革的目的究竟是“甩包袱”还是“建机制”,十分微妙。

改革开放初期,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水平,曾经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到目前为止,企业和事业单位两套退休制度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其中,企业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便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框架。在此框架下,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也需要交纳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费,未来养老金的发放与缴费情况相对应,具体参照职工的缴费工作年限、缴费工资额以及个人账户储存额。根据这种模式,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目前大约为60%左右,也就是说,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基本相当于退休前工资的60%。

事业单位则是另一种模式。在中国,事业单位按经费来源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类。不少地方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已经纷纷按照企业的方式进行管理,加入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但大部分由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仍按照原来的养老制度运行,退休金由国家统包,列入财政预算,实行现收现付,也没有基金积累制度。未来退休金以其工作年限和本人工资额为主要依据。根据目前的规定,其金额为本人工资的90%左右,也就是说,替代率高达90%。

从各地的情况看,事业单位人员定岗定编,在职人员规模相对稳定。而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退休人员却越来越多,加之近几年工资上调,扩大了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基数,更增加了财政或单位的负担。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资料,1990年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总额仅为59.5亿元,目前已经远远超过千亿元,增加了20多倍,导致财政和用人单位负担成倍增加。

很显然,如果完全套用目前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必然下降,自然,财政负担也会减少。然而,待遇的降低很难不引发事业单位的集体抵制,导致改革受阻,这也是以往历届政府将方案一再搁置的重要原因。

改革一再推后,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养老保险待遇上的巨大落差不断扩大,增添了今后的改革成本和难度。同时,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养老制度无法衔接,也严重妨碍了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为事业单位的改制分流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财政负担和待遇问题均不可回避。但为使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在2月29日由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特别强调了一个原则,即“妥善处理好改革前后待遇水平上的平稳衔接”,这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制定的方案当中的关键内容。

制度衔接与待遇难题成为改革的最大阻力

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划分管理是我国特有的模式。截至2005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35万人,是国家公务员的4.3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2006年7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经国务院批准,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并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选择浙江、山西和重庆三省市作为试点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无疑也是与事业单位改革相关的,但是2008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能否顺利推行,还是存在一些疑问。

2008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用一句话来讲,它适用于分类改革后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这一改革实行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相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缴费基数、缴费比例、计发办法等都与企业养老保险相同,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来看,三类事业单位当中的另外两类,经营性的事业单位估计是按企业养老保险的办法,这是意料之中的,也与各地此前的实践基本一致,而行政性的事业单位估计是与机关保持一致。按原人事部对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费比例的规定:(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与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与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企业养老金替代率已经降至约60%,按2008年试点方案,毫无疑问,改革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水平会明显下降。倒不是说削减既得利益就不是好的改革,因为任何改革都可能造成某些群体的利益受损。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主要是公办学校、医院等。将公益性事业单位与行政性事业单位和机关分开,似乎理由不太充分。考虑到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特点,其养老金水平不应该与行政性事业单位和机关有明显差距。况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早有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加拿大、英国、瑞典等都将医护人员、大中小学教师等公益性机构人员纳入公职人员养老保险。

似乎决策部门也意识到新的改革试点方案将会导致公益性事业单位养老金水平下降,所以提出“事业单位建立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我们都知道,企业年金制度实行10多年来,建立年金计划的企业并不算多。与企业相比,公益性事业单位还面临资金来源的问题,建立职业年金计划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与企业不同的是,学校、医院录用人员门槛较高,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学龄较长而工龄未必长,同时学校、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尽管是越老越抢手,但与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是一样的,这样在缴费年限等方面与企业职工会存在一定差距,使其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篇4

扎实推进我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实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医院发展后劲,根据县委政府的指示以及主管部门的要求,今天我这里隆重召开我院全员竞聘上岗动员大会。此我代表院党委和院长室,就如何要实施全员竞聘上岗和怎么做好全员竞聘上岗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全员竞聘上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全员竞争上岗是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形势的需要。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医院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医院必需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而医疗单位临时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职能配置不清,用人机制不活等弊端,与市场经济改革的形势十分不相适应。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兄弟医院发展的事实告诉我改革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出路。医疗单位必需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必需配套于市场经济改革,服务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问题是医院改革的核心所在从人事、分配制度入手,只有把用人机制搞活了才干从根本上搞活运行机制。

逐步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做到因事设岗、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评聘分开、择优聘用、减员增效,改革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提高我院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竞争力,早日实现基本现代化医院的创建目标,这是院这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员竞聘上岗的指导思想。

2全员竞争上岗是适应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

县及周边地区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南通瑞慈崭露头角,当前。乡镇卫生院改制后,灵活的经营机制,李堡中心卫生院等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后活力大增,以及已经开诊的海安微创医院和即将开诊的消化专科医院都对我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我必需居安思危,主动适应,不时探索进取,夹缝中求生存,竞争中求发展。院当前存在着不少的困难,竞争与发展的形势严峻,人民群众对医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我院所能提供服务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健康的需求,随疾病风险的心理接受力与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的客观存在技术风险之间的矛盾,还有社会、经济等多重矛盾,如果我仍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坐等良机就会坐失良机。面对困难我要知难而进,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寻求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时探索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方案。

3全员竞争上岗是医院在竞争发展中求活力的需要。

院虽然发展迅速,近年来。业务收入逐年递增,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员过多、机构过多、分工过旧、忙闲不均、相互推诿、人浮于事、管理无法到位,已经影响到医院的运转与发展。其次,用人上缺乏竞争机制,干的不如看的多干不多得,少干不少得,干好干坏一个样。按我院设岗规定,高级职称渐趋饱和,中级职称已大大超编(设岗208个,现拥有资格的为246个)以前职称晋升都是一旦拥有终身受用,使得一些同志职称到手,各种福利待遇都有,停止不前,不思进取,结果造成年青的同志、优秀人才、技术骨干上不去,而滥竽充数者下不来,严重挫伤这些同志的积极性,若再不实施评聘分开、全员竞争上岗,职工无动力,工作无活力,医院无竞争力。因此,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严格考核,优胜劣汰的原则,坚持资格与职务分离,职务与岗位一致,等级与能力统一的评聘分开、动态管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员竞聘上岗改革的进程。

(一)全员竞聘上岗的原则。根据海委发210号《关于深化县属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和海卫发338号《关于印发全县卫生系统有关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及办法的通知》精神。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制,实现全员聘用合同制,推动医院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岗位设置。1设岗的原则:岗位设置是专业技术职务竞聘的前提和基础工作。有利于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专业队伍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原则,岗位评价的基础上合理设岗,强化岗位意识,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2设岗的方法:按县人事局批复,高级职务按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5%正高占此比例的25%中级职务按40%确定岗位数,医院将依据各专业学历层次,专业岗位分布、工作量、床位编制等情况,对各种不同专业和岗位作适当调整,做到向重点专科、业务发展较快的科室倾斜,将各类各级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细化。全院共设高级岗95个,中级岗208个,初级岗258个,技术工人中高级工25个,中级工25个,初级工10个,工勤岗位56个。

(三)竞聘方法

其余专业技术人员报经院部审核后,1竞聘的范围:凡属我院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参加竞聘;正高、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科室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由院长聘任。由科主任聘任;管理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可以申报参与管理系列的岗位竞争,竞争上岗后原专业技术职务保存,可不占科室的编制岗位;即将退休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男57周岁,女55周岁)可不参与本次竞聘,聘任到过渡岗位上。

2聘用的形式:本次竞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平聘、高职低聘、转岗聘任、缓聘和不聘等形式。

报卫生局审批。3宣传发动。聘任委员会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宣传评聘分开政策、实行评聘分开的重要意义,3竞聘的顺序:1组建班子。成立竞聘工作领导组以及由单位负责人、工会、人事、纪检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院聘任工作委员会和各系列聘任委员会。2制定方案。将竞聘工作领导组及院竞聘委员会成员名单和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的竞聘工作方案。使大家知道竞争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时间、要求、方法、方法。公布岗位数额和岗位职责、聘任条件、硬件考核评价规范等。4公开报名。根据设岗情况,由具备竞聘条件的人员书面申请,聘任委员会依照竞聘条件审查竞聘人员的资格。自己不申请的作为落聘处置。5竞聘演讲。竞聘人抽签决定演讲次第,依次向科室全体人员述职演讲,全体工作人员参与测评打分。演讲的内容包括:自己基本情况、政治思想表示、业务技术能力、工作业绩、继续教育学习、受聘后工作打算等内容。6硬件积分。制定硬件考核评价规范并报卫生局核准后,聘任委员会按确定的硬件考核评价规范审核、公布竞聘人员硬件得分。硬件考核评价规范应包括任期内年度考核情况、各级惩处、科研效果、业务工作、继续教育等情况。7考核测评计分。参与测评的人员根据竞聘人述职、考核情况及德、能、勤、绩各方面表现情况,独立打分。测评分按科室竞聘工作组成员和群众两个局部分别统计。竞聘人最后得分为竞聘工作组成员测评平均分、群众测评平均分、硬件积分三项之和。其中竞聘工作组成员测评平均分占40%群众测评平均分占40%硬件积分占20%根据竞聘人员最后得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列,逾越设岗数名次的人员降聘一级,降聘人员不占用下一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数。8上报竞聘结果:各系列聘任委员会将各科的竞聘情况上报医院竞聘委员会,由医院竞聘委员会对所有竞聘人员的情况进行严格审核、评议、复议后,报院长办公会。院长办公会确定聘任名单,填写《事业单位人员聘任审批表》报卫生局和县职称办(技术工人报工考办)核准。9公布聘任结果:根据县卫生局和县职称办的批复,公布聘任结果,由院长向受聘人员颁发聘书及上岗证,并于受聘的次月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紧密结合科室综合目标管理、结合科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考核: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采用分级分类、量化积分排队的方法进行。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任工作期满考核。科室是考核的主体,科主任是考核第一责任人,强化岗位考核意识,切实把考核工作落实到实处。考核的要求及实施办法,依照海卫发338号文件精神另行制定。

明确竞聘上岗人员的责任,5聘期管理:医院或各科室根据职责与所聘人员签定聘约。尤其是将科室各类综合目标分解到组、人。完善持证上岗制度,加强聘期内管理。聘期一般为2年。聘期内,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须待有空岗或下届聘期参与竞争上岗并被聘用后,方可享受相应的待遇。

(四)人员的分流与安置:人员的分流依照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分流人员各尽所长,各得其所,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原则进行,主要途径有:

1实行内部退养。

①内部退养的对象:

至3年12月31日,按海卫发210号文件精神。男性年满55周岁、国家干部身份的女性年满50周岁,工人身份的女性满45周岁的人员(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技术人员需本人自愿,书面申请)

②内部退养人员待遇:

月生活费规范按自己退养当月基本工资(四项之和)85%发放。1内退人员退养期间由单位按月发给一定的生活费。

2单位按事业人员规范继续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平安及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由单位为退养人员料理档案工资调整手续,3如遇国家调整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相应提高其退养生活费待遇。

依照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退休费规范支付养老金。4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料理退休手续。

③内部退养人员的管理:

由医院参照退休人员管理。内部退养人员不占编制。

2缓聘和不聘

将予以缓聘和不聘①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一聘期内因病休养半年以上(含半年不能承担实际工作)者;

2未能完成岗位职责或未达到上岗条件落聘者;

3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直接责任者;

经查实情节严重者;4违反行风纪律。

5受行政记过以上奖励者;

6聘期内年终考核不合格者。

②缓聘和不聘的期限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缓聘和不聘期一般为一年;其他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缓聘和不聘一般为半年。依据性质的不同。

③缓聘和不聘人员的管理

原则上在原科室工作,1统一服从医院布置。占科室编制,但不占科室的岗位;

定期组织业务培训,2医院、科室严格加强管理、教育。自觉遵守院内有关规定,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达到竞聘岗位的条件;

经考核合格,3缓聘期满后。且科室内有空岗方可竞聘上岗;

4医院每年定期对缓聘人员进行考核评议;

经各级竞聘委员会审核仍达不到应聘岗位的上岗要求者将给予低聘,5缓聘期满。转岗聘任或不聘。

④缓聘和不聘人员的待遇

不享受岗位工资。1缓聘和不聘期内只享受基础工资和效益、效率工资。

再竞聘不上岗位的按县政府、卫生局有关文件执行。2缓聘期满后。

⑤缓聘人员再上岗的顺序

个人及时书面申请;1缓聘期满后。

系列聘任委员会推荐意见;2科室聘任工作小组对其进行考评、资料审核。

初步确定聘任意见;3系列聘任委员会对本系统内申报竞聘的缓聘人员进行统一审核、评议学术水平等。

尤其是对系列聘任委员会评议意见有异议的进行再评议。4院聘任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对全院达到上岗条件的缓聘人员。

5报请院长办公会批准。

6颁发《聘书》和《上岗证》并签定聘约。

精心组织,三、加强领导。齐心协力搞好全员竞争聘任上岗。

一定要掌握好政策,全员竞争聘任上岗牵涉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利益调整。周密安排、科学布置,密切配合、务求实效。

为了加强对全员竞聘上岗工作的领导,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医院成立专业技术职务竞争聘任领导小组,指导协调此项工作,并在人事科设立办公室。成立院竞聘委员会,负责高级职务的竞聘工作;成立临床、医技、护理及其他系列四个聘任委员会,具体负责本系统内专业技术人员的竞聘、考核、资格审核等工作,各科室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竞聘推荐等有关工作。各工作小组要加强对各自科室全员竞聘上岗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注意研究全员竞聘上岗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决方法和措施,确保全员竞聘上岗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全员竞聘上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加强预测和疏导,二要加强全员竞聘中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并在实践中及时加以解决,对职工要讲清楚上级的要求,改革的好处,改革的政策、措施,以取得职工的支持,做职工思想工作时,方法切忌简单化,更不能回避矛盾;各分管领导要依照各自分工,抓好全员竞聘上岗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全体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各个支部要充分发挥堡垒作用,一个支部,一片基地。要带领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这项改革工作中来。

全员竞聘上岗分三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3年11月~3年12月)医院成立全员竞聘工作领导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三要严格依照序时进度。依照布署。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2宣传发动阶段(4年1月初~4年2月上旬)医院召开改革动员大会,出台改革文件,对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各科组织职工学习医院改革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3实施阶段(4年2月~4年3月)各科依照改革方案,全面组织实施,不折不扣地完成改革任务。

篇5

【关键词】地勘单位 矿业权 地勘成果

2009年2月,国土资源部发起了“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汪民副部长提出“要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创新机制体制”的目标任务,要求地勘队伍改革要与地质找矿和矿业权管理协调配合,从而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重新被确定为重要工作。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历程在政策上主要由3个文件体现。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1997]37号)下发,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各省(区、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各省(区、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其中有一部分公益性工作仍然实行事业管理。同时,在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地质勘查单位转让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时,允许将部分或全部价款转增国家资本金”。2001年,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01]2号),对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冶金局、煤炭局、石化局、建材局、轻工局所属地勘单位进行改革,提出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实行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分体运行。同时明确“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单位,不受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既可以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施工任务,也可以承担企业投资的地质勘查任务,或投资矿产勘查和开发,成为矿业权的经营者或探采一体化的资源公司”,并要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上述2个文件,明确了我国从事地质勘查单位的事业属性和企业化改革方向。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地质勘查队伍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76号)进一步明确“维护企业化经营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合法权益”,“国有地质勘查单位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符合规定并经批准,其价款的部分或全部转增为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国家资本金”。

上述3个文件从政策上明确了地勘单位改革的方向,即保留国有地勘单位事业编制,但是在发展上要求进行企业化改革,逐步实现公益性和商业性地勘工作的分离。

虽然我国的地勘单位改革历经十年之久,各省地质勘查单位也在实践中探寻发展之本,在改革中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仍然充满矛盾和困惑。下面仅以河南省地勘单位改革为例进行探讨。

一、河南省地勘单位改革实践

1、河南省地勘单位设置基本情况

河南省的地勘单位布局形成了以局为中心的公益性的勘查单位地调院、能够承担地质勘查项目运作的地勘单位、能够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勘查公司为结构的省级地质勘查工作架构。以河南省地质勘查开发局为主,组织省内地勘单位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其中,地勘单位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及相关的辅工作;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地质类工程、市政建设总承包、境外基础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承包等;地质调查院主要承担中央与地方财政出资的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其服务领域主要是省内外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地质灾害、地质遗迹、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开发与综合利用规划,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信息化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与测量。

总体来看,河南省地勘工作单位保留了省一级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的骨干力量,将其余地质勘查单位逐步改组成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和管理的经济实体。在资金来源上,地勘单位通过参与国家地质大调查、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省地质周转金(主要是两权价款和补偿费)项目和部分社会性项目,以勘查项目形式争取资金。同时,省地勘局通过组建公司性质的企业,利用其自有资金和政府补贴,实施“走出去”方式的地质勘查开发工作。

2、河南省基层地勘单位基本设置情况

河南省的基层地勘单位一大部分是在当年专业化改组后又重新组建的综合性地勘队伍,还有的是水文和勘查组建的队伍,或者勘查和探矿组建的队伍等。而重新组建后的综合性地勘单位并非是回归以前的模式,这种地勘单位响应了国家对地勘队伍改革的号召,在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政策指导下,普遍采取了一种建制,称作“一队、一院、一公司”。一队,就是一个以专业技术为主的地勘队伍,取得一定的资质后,在公益性或者社会项目中主要承担实体技术工作,成为地勘单位的主业;一院,指的是建立一支以公益性地质勘查项目为主的队伍,专门组织开展公益性地勘项目,保证国家和政府的公益性工作有所依托;一公司,指的是建立一个现代制度管理的公司,主要发展多种经营和开展社会合作项目。这种地勘单位的建制和机构是地勘单位改革的产物,既有利亦有弊,在政策改变时极有可能成为一对矛盾。

二、地勘单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在针对河南省的地勘单位调研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地勘单位改革过程,地勘单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我国国情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地勘单位建制和结构保证了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公益性工作有所依托

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一直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经过改革,商业性地质勘查事业有所发展。但是,地勘单位属地化以后,编入地方事业编制,近几年仍然在财政投入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勘查项目中为国家找到了大量地质成果,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源供给,使国家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能够比较顺利的实施,并有所依托。

2、地勘单位专业技术、设备、人力等有所发展,保证了地质勘查主业有所发展

地质勘查队伍在经历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的经济困难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查事业重新定位,并在投入上有所加大。在2006年国务院作出对地质工作的重大决定以后,尤其由于近几年矿产资源热导致政府和社会对地勘投入较大,地勘单位的经济条件都有了重大改善。每年通过公益性和社会性地勘项目和其他以技术为主的工程项目,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施工、水文勘查、环境治理等积累了一定的自有资金,并且在技术和设备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有了较多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进入地勘队伍。虽然地勘队伍公益性项目较多,但是地勘队伍比较满载的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其技术等各方面的力量,使得其地勘主业有所发展。

3、地勘队伍对地质成果有所要求,进入市场的要求较强烈

首先,在地质勘查成果的分配上,地勘单位普遍认为,地质勘查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作,地质人员需要投入技术和智力,其找矿成果包含了智力投资,因此,在提交成果时应该考虑智力投资所得。其次,地勘单位进一步认识了地勘工作的特殊性,认为地勘单位改革不能与其他行业改革一并而论,应该遵循其特殊性规律。同时,通过进入市场进行地质勘查和其他技术性工作,地勘单位认为立足于市场的基本定位就是其过硬的技术力量和装备,在以地勘业为主的前提下,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技术项目是完全可行的,应该形成多条腿走路,对进入市场有一定的信心。

目前,地勘单位普遍有了探矿权的财产权意识,密切了与矿业企业和矿业投资人的合作,从变现探矿权向在矿业企业占有权益的方向发展。地勘单位正由自己找矿、自己筹钱、自己开矿的小打小闹,逐步向矿业的社会化大生产靠近。

三、对地勘单位改革存在问题

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是,地勘单位的改革过程中一直存在矛盾和问题,作为被改革的地勘单位和地方政府、中央管理部门,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导致利益要求不同,从而对于地勘单位改革方向和定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主要针对地勘单位自身改革谈几个问题。

1、地勘队伍的事业单位性质与走企业化发展模式的改革体制出现矛盾

这一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改革初期,国有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对地勘单位实行事业化管理,但要求其进行企业化发展。这一政策对地勘单位的稳定和国家公益性地勘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稳定和依托作用,在改革过程中应该给以肯定。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单位事业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却制约了其发展。在进入市场的初期还能够简单发展,但是随着以资金、资本等形式进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事业的体制不能满足市场化的要求,从而使得地勘单位在实际操作上不能剥离其资产和资本,不能运用相应的市场工具和与社会项目合作,由此矛盾日益凸现。另一方面,由于地勘单位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些惯有思维和观念,对于事业体制在思想上依然依赖至深,面对市场不愿意轻易摘掉事业的帽子,但是,市场化的改革又要求其必须尽快改变这种体制,因此,地勘单位改革在体制上和思想上存在着重大矛盾。

2、地勘单位仍然处于为政府和企业打工的地位,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目前,地勘单位主要是承揽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地勘项目从而参与到地勘市场中来。其中地勘单位与政府进行项目合作的形式包括两种:一种是承担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地方政府申请到中央地质调查项目以后,对地方所属地勘单位进行招标并进行任务分解,地调费用也相应拨付,然后按照项目组织规则进行检查和成果验收,地勘队伍对项目资金没有自主使用权利,对项目费用不能结余留用;一种是地方性质的地质调查工作,其组织过程和国家大调查基本相似,地勘成果完全提交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对找矿成果形成矿业权后,进行市场招拍挂出让矿业权,政府和地勘单位对地勘成果没有分配和共享关系。

地勘单位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的形式为:地勘单位与企业以合约的方式成为企业的委托人进行找矿项目,企业为地勘单位提供勘查资金。找矿成果提交给企业完全所有。在进行成果提交后,如果成果好,有的企业会给予一定的奖励,但是企业一般不接受技术入股或分成等形式。

通过上述项目运作可知,地勘单位并没有参与地勘成果的分配,他们与政府或者企业进行合作的关系完全是委托与被委托关系,不存在任何经济形式的成果分配,不能成为地勘市场的主体,被称为“打工”。

3、不具备多种经营的能力和条件

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中尝试了多种方式的经营,包括对其他行业的涉入,如机电、服务、食品加工等产业。但是大多地勘单位对多种经营一般发展的并不好,由于在这些领域没有专业技术作支撑,也没有经营经验和资金条件,往往不是破产倒闭,就是处在基本能够解决职工就业的状态,赢利水平较低。

4、地勘单位风险勘查参与资本市场程度极低

地勘单位在地勘工作中的资金大都来源于财政预算和企业,这些资金基本上没有风险。对于地勘单位的矿业权项目融资,由于其事业体制,不能到银行贷款,更不能上市融资,因此,其参与资本市场的程度极低。

5、地勘单位在制度和政策上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

一是地勘单位在承担项目上没有成果分配权,政府在政策上没有考虑地勘单位技术和智力投资,不能取得这部分成果收益,也因此不能通过主业形成一部分自有资金的积累;二是地勘成果形成矿业权时,国家政策和法律没有对地勘单位赋予优先取得的权利;三是在政府出让矿业权时,地勘单位缺乏资金,不能与社会资金竞争,往往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取得矿业权;四是地勘单位虽然在历史上形成了一部分矿业权,但是由于不具备自己开发的技术和资金,因此,探采一体化对地勘单位存在困难;五是地勘单位没有足够的资金对自有矿业权进行维护和投入。

上述几条分析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勘单位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拥有矿业权,不能通过矿业权的经营积累自身发展资金从而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失去了在市场上的可持续发展条件。

四、对地勘单位改革的两点建议

1、对地勘单位的事业编制进行彻底改革

将公益性和商业性队伍进行体制上分离,保留公益性地质勘查队伍的精干人员和技术力量,分离出的商业性队伍通过合并或者与大公司联合等形式组建现代化的资源勘查等形式的企业(公司)。这种体制上的分离,不仅有助于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分离,而且有助于理顺地勘单位体制,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参与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能够与市场经济接轨,全面进入地勘市场,成为真正的主体。

2、充分认识矿业权是地勘单位进入市场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应该以矿业权有效配置为前提,配置矿业权的国家法规和政策要有所倾斜与支持,在改革过程中允许地勘单位对地勘成果进行分配,在政策上对成果收益进行一定比例的分成或奖励,或者在矿产资源法中对地勘单位在参与地勘成果转化时要享有优先权利。在与公司合作中充分体现其智力投资,与公司形成成果股份制运作,让地勘队伍积累市场化后的自有资金。

篇6

随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变迁,现行事业单位会计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改革难度大,一直倍受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2月财政部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并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收支分类改革对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顺利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体系、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强化预算监督,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以及进行国际间财政信息交流与比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府收支分类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收入分类具体的变化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范围,在原来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债务预算收入的基础上,将预算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都纳入了政府收支分类范畴,并形成了统一编码;二是体系上做了调整。新的收入分类按照科学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收入划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等;三是科目层次更为细化。比如,各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过去科目中没有具体的收费项目,新的收入科目则作了规定。新的收入分类可以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的具体来源。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科目不再按经费性质设置,而是建立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对任何一项收支进行“多维”定位,从而可以看出每一笔资金的多个特征。

如一笔笔资金是由哪个部门开销、做何用途、如何开销等,按照这种思路,支出功能分类设置类、款、项3级。类级科目反映政府的某一项职能,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工作,项级科目反映某一方面工作的具体支出。比如农业事业单位附属小学所使用的资金按功能分类就应选择“教育”类级科目,“普通教育”款级科目,“小学教育”项级科目。而这笔资金的具体使用就要通过经济分类“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商品和服务支出”等科目来反映。因此在实际支出核算或编制支出预算时,先要找准支出的功能科目,然后根据支出的具体内容分解到相应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去。如未实行归口管理的农业事业单位的离退休经费支出,应先在功能分类中找到“农林水事务”下的项级科目“农业事业机构”,再根据离退费支出性质作经济分类,分解到“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中“离休费”、“退休费”等款。新的政府收支改革后,收支业务的会计处理更通俗明了,非专业人员也能看懂,这就有利于社会各界加强对政府预算收支的监督,同时也有利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2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革的问题

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经过1年多的实践,给财政部门和一些信息的使用者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结合会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根据财政部财会[2006]10号《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精神,结合会计实务、“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支出”科目,从2007年开始,设“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二级明科目。其中“财政补助收入”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进行三级明细核算;“事业支出”科目则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同时事业单位应设置“财政拨款支出备查簿”,逐笔登记每1项财政拨款支出的具体情况,并反映每个会计期末的财政拨款结余情况。事实上这样设置会计核算体系不仅操作起来繁杂,而且也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首先由于“财政补助收入”下的明细科目是按功能分类设置,而“事业支出”下的明细科目是按经济分类设置,这样使收支没有一个直观配比。比如“财政补助收入”中的“农业事业机构”下的资金在使用时不仅有用在基本支出中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也有用在项目支出中的专门支出,而“基本支出”下的“工资及福利费”又包含“农业事业机构”及“普通教育”或者更多功能分类下的资金。这种“分类不清”是造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沿袭传统的“不分资金和渠道”的核算方式,年终部门决算时则采取“分析填报”、“编决算”的最重要原因。

其次,笔者认为如果业务简单或者财政拨款较少的情况下,设置财政拨款支出备查簿是可行的。若是业务繁多,则操作起来不太现实。但是一笔财政拨款的使用情况必须随时掌握,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在支出中先按功能设置,再按经济分类设置。因此“事业支出”科目须分五级明细核算,这样功能科目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便一目了然。当然“项目支出”也可利用账务系统所提供的项目管理功能核算。为了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增强分录的可读性,笔者认为最简便的方法是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升为一级科目核算,取消“事业支出”科目。这样常用的四级支出明细核算体系就能满足功能分类与经济分类同步反映的要求。

2.2改进非税收入的核算方式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尤其是国库集中支付实行后,按照规定非税收入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收入过渡账户被取消,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的管理制度,即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当事人持相关票据到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缴纳,所有收费全部直接缴入国库。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此项业务的处理规定是平时开出票不作账务处理,待收到财政部门核拨款时,再依据“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批复”或“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等借记“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专户返还收入”或“事业收入”等科目。对于这种处理方法,笔者认为有不妥之处。就农业事业单位而言,检测检验等收费是单位自主创收的重头,是弥补经费不足的重要来源,若无法及时反映执收单位当期收费情况,将不利于该单位的资金协调,同时财政核拨也需要单位提供申请数额。所以为掌握收费情况,建议对非税收入的核算做如下改进:(1)对于收费很少的单位只需按照开出的票据设置收费明细备查账即可;(2)若收费项目较多,可仍然采用过渡科目的方法,如在开出票据时借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同时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借贷相抵后此科目被冲平,该科目的发生额即是单位取得的非税收入,实际收到核拨款时再按现行会计制度进行核算。超级秘书网

2.3基本建设拨款纳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统一核算长期以来,受旧体制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财务与其它财务是分离的,会计核算也是分开的,因此就有了单位预算会计和单位基建会计之分。随着部门预算和政府收支分类的改革,若再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基建会计分开势必影响信息的质量,不能保证其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不利于单位对基本建设项目和资金的管理。首先,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来,发改委安排的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与其他财政补助收入的用款额度都在同一个零余额账户内核算,因此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就失去独立核算的条件,也就超出了《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所适用的范围。其次,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在支出功能分类上取消了基本建设支出科目,将其列入“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农林水事务”和其他各功能科目中。在支出经济分类上将除发展与改革部门以外其他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科目下核算,若是再将基本建设拨款与行政事业经费分别进行会计核算,则难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配套。

再次,农业事业单位在结转自筹基建时直接作为支出,反映的信息不真实,并且预算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和自筹基建款分别核算,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分别报表也不利于反映单位的整体收支情况。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以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应合二为一,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增设会计科目核算基本建设资金。提供的基本建设资金方面的会计信息,要能满足本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的需要。如可在事业会计制度中增设“预付工程款”等基本建设项目专用的科目;设置“基建投资支出”一级科目,按具体工程项目分“建安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进行二级明细核算。这样即使不改变现行的预算管理方式,合并后会计核算资料同样可以向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需要的会计报表。

3小结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使得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需要进一步改革。只有尽快出台新的预算会计制度,农业事业单位才能适应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重大改革。

参考文献:

[1]徐琴,许成昌.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1,(11):28-29.

[2]孙宝霞.改进我国预算写作论文会计制度的思考[J].绿色财会,2007,(6):12-13.

[3]王保红.浅论政府收支分类的改革[J].时代经贸,2006,(1092):35-36.

[4]侯丽芳,薛长陵.完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几个问题[J].山西财税,2006,(11):9-10.

[5]林钢.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J].财务与会计,2006,(11):46-47.

篇7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财务会计制度 问题 措施

农业科研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农业基础性的科研工作。现代事业单位已经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其资金的来源渠道较过去有较大的差异,从国家财政供给转变为自身争取经费。因此,现代农业科研单位的资金来源是由国家财政供给、相关部门投入、社会单位投资及其他方面共同构成,资金的数量较大,在资金的消耗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科目,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资金的浪费问题、摊入项目的规范等,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加强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可有效地管理措施对于单位财政健康、稳定发展、资金使用效率等,都是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一、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特点

农业科研单位原来主要是靠国家财政拨款来保持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的资金与收入来源有所变化。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来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

(1)作好资产保值是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的主要目标。要想实现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其必须不断地开发和研究出新的科研成果,而要想有新的研究成果,就必须需要科研经费。因此,农业科研单位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这是资金保值的一个内在要求。此外农业可按单位生产的产品具有公益性,因而其产生的效果可能是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因此,如何提高经费的效益性,做好资产的增值保值是科研单位财会会计核算的主要目标。

(2)农业科研单位核算内容比较多。农业科研单位涉及很多的研究试验点,管理内容也比较复杂。例如,从事良种繁育的单位核算的内容主要是种子、种苗等成本费用;从事森林保护的单位核算的内容则以造林营林成本费用为主;从事病虫害防治的单位则以农(兽)药、机械设备为主。

(3)核算的对象特殊,需要借助专业判断。农业科研单位的业务活动与自然环境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其会计核算具有区别其他事业单位的特点。例如,种子和种畜的核算,就比较特殊,这种核算常需要进行专业判断,需要借助专业人士对整个农业科研业务活动的熟悉程度和了解,从而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例如,我们农业科研单位将一项科研成果认定为无形资产,如何判断这项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如何对此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都需要借助专业的人员利用相关知识来进行。

二、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基本建设会计的核算问题。我国很多农业科研单位在基本建设方面采取按基本建设投资单独建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有关基建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行本制度。这项规定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了一个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了两个会计主体,一个单位执行两种会计核算制度,编制两类会计报表。但是由于财政拨的基本建设款都放入了事业零事业零余额账户,如果该账户中不体现这笔收入和支出显然是不完整的,而基建账对其进行核算,资金的操作权又没办法掌握。对两种生产活动的核算执行两种会计制度,分开建账,造成单位将整体经济活动的记录人为分割成两部分,导致了任何一种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均不够完整,从而不能满足农业科研单位相关利益者全面了解其整体经济活动的需求,也不利于农业科研单位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完整。

(2)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研活动以及其他业务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加强固定资产核算,是农业科研单位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按照相关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核算上,采用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设置“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科目同时核算。这就非常容易在资产负债表上存在虚增资产及净资产的问题。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不能有效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情况。因此,不能有效客观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不能为评估固定资产更新和再生产提供保障。

(3)会计报表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报表内容主要包括了:“资产负债表及补充资料”、“收入支出总表”、“事业支出明细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组成。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会计资产负债表格式采用的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原理,不仅报表内容与其名称不吻合,而且与收支表的关系显得重复累赘,而且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对其进行分析。

三、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进措施分析

(1)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是财会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原则,采取权责发生制可以有效地记录在会计期间内的,各项会计事项的收入与成本,而考虑具体是否付出了现金。权责发生制是不管本期是否收到了款项,也不管本期是否费用进行了支付,只要发生了相关的经济事项,就应该对此进行记录,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权责发生制是可以综合反映农业科研单位的收入与费用配比的财务结果,从而可以为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利益者提供切实的资金来源、运行成本、成本收益、资源消耗等各方面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变动情况,从而有助于农业科研单位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

(2)基建会计应该建立统一的核算制度。本文认为在不影响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对基建信息需求的前提下,将农业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纳入事业单位会计统一核算。通过在农业科研单位会计中增设会计科目和调整有关报表体系,全面、完整地重构基建资金和事业经费统一管理与核算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3)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是财务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农业科研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目前在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上一般不计提折旧,这种方式造成的结果是:容易造成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背离,不能有效地核算农业科研单位的成本,不能有效地对固定资产产生的价值损耗进行补偿,保证农业事业单位的再生产能力。因此,本文建议,可以通过采取提取修理和维护自己的方式来保证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同时在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上,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确保账账、账实相符。同时要提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4)建立完善的会计报表体系。首先,农业科研单位应该提供详细的报表,这些报表应该对本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充分的说明,主要包括了:关于农业科研单位的单位总体情况。例如,目前农业科研单位的重点研究课题是哪些,研究的方向,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等;关于本单位除财政拨款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对本单位的收入、费用、成本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并找出原因,进行总结;关于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情况,要通过对这些工作的总结来进一步提供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的水平。其次,农业科研单位应该增加能够有效反映其现金变动、收入与流出情况的现金流量表,从而可以有效清晰地把握住该单位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其他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用信息。

随着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需要,新理论和新机制也会在发展的同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财务人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继续关注和学习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最新知识,力求做好科研项目的服务。

(作者单位为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