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拓展激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拓展激励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拓展激励办法

篇1

    XX年年上半年,我行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总行、省行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狠抓落实。坚持从严治行、科技兴行,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强基础管理,调整经营策略,推进经营机制改革,促使上半年全行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各项业务状况明显改善,经营效益明显提高。至六月末,全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7399万元,比上年末增加 60427万元,增长16.9%,完成省行下达年增长计划104 %;外币存款余额1449万美元,比上年末增长529万美元,完成年增长计划10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0119万元(剔除剥离不良贷款63686万元),实际增投12181万元,完成全年增投计划的122 %,剥离后,不良贷款比年初下降11.9 个百分点;帐面利润1364万元,同比减亏4187万元,完成计划的137%,实际利润亏损875万元,同比减亏2870万元。 

 

     上半年,我们主要的工作措施及成效有以下几方面: 

     (一)、以资金组织工作为立足点,拓展筹资市场,促进存款稳步增长。上半年,我们在存款利率下调、国家开征存款利息税、股市火热、国债发行速度快,存款工作难度增大的不利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存款业务。一是抓好首季存款“开门红”。首季是组织存款的黄金季节,我们通过正确分析形势,促使全行上下提高认识,树立信心。制订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农行系统形象宣传的意见》,组织全辖开展全方位的形象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公关力度,有效提高农行的社会形象,并动员全行抓住有利时机,加强金融服务,促使首季存款工作出现良好的开局,首季各项存款净增55270万元,为全年的业务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发挥网点网络优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积极拓展系统性、行业性的代收代付业务,组织对公存款。如各行抓住首季学生入学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代收学费业务,发挥我行网点、网络优势,争取各级法院诉讼费用和代收中联通移动话费等。至6月底,全辖代收代付业务发生额21178万元。三是完善激励机制,调动资金组织积极性。全行在坚持依法按规的前提下,完善激励机制,把存款纳入综合经营效益体系,与单位费用挂钩,有效地调动干部员工组织存款的积极性。同时总结和推广了去年****、揭东支行学普宁、赶普宁抓存款的先进经验,有效推动全行的存款工作。四是抓住机遇,协调各方面关系,依法按规、积极稳妥地做好接收他行存款业务和兑付农金会股金工作。共接收中国银行**、**支行人民币存款23640.5万元,港币存款1948.8万元,美元存款57.5万元;兑付农金会个人股金4899万元,完成需兑付总额的58.8%。由于组织领导得力,准备工作充分,服务及宣传工作做实做到家,接收中行****属下部分存款业务交接顺利,平稳过渡,兑付农金会个人股金顺利开展,从而有效提高了农行社会形象,拓宽了存款市场,促进各项业务有效发展。至6月底,全行各项存款余额417399万元,比年初净增60427万元,在当地四行中,增量市场占有率44.84%,存量市场占有率28.83%,比年初提高1.83个百分点,暂居当地四行首位。 

     (二)、以不良资产剥离为重点,加强资产管理,优化信贷投放,提高资产质量。今年来,我们在做好贷款“清分”、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客户统一授信管理等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把做好不良贷款剥离作为甩掉包袱、加快发展的工作重点,把加强新增贷款管理、优化信贷投放作为效益的增长点,把加强清贷收息、盘活存量作为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措施。首先是做好不良贷款“内外部”剥离工作。年初按照省行部署,成立了资产管理部,结合****实际,制订了《****不良贷款分帐经营分步实施意见》,为不良资产剥离工作打下基础。实施不良资产剥离工作中,我们针对****存在剥离资产户数多、金额小、距省行路途远、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等实际困难,分行及各支行领导亲力亲为,周密部署,坐镇指挥,有关职能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日夜奋战,在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压力大的情况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不良资产剥离工作,剥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行共剥离不良资产69923万元,其中本金63686万元,利息6237万元,超过省行下达指标3138万元,为我行甩掉包袱,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是瞄准优质资产市场,实施信贷有效投放。新贷款投放贯彻年初全市农行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扩大会议精神,以“瞄准优质资产市场,确保贷款有效投放”为中心,坚持“三个有利于” 原则,继续实施“双优”发展战略。年初,分行信贷管理部门在基层行推荐的基础上,对推荐的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按照有关标准,严格考核,评选、确定53户市级重点企业作为XX年信贷重点支持对象,上半年支持信用总额17148万元,其中增投贷款7950万元,占新增贷款的53.8%,承兑汇票9179万元,占新开出承兑汇票总额的82.77%。同时全面实施新投贷款本息收回责任人制度,确保新投贷款的综合效益。至6月底,全行新投贷款到期收回率87.2%,利息收回率100%。第三是加大清贷收息力度,盘活存量。全行在做好经营管理自查自纠和不良贷款剥离工作的同时,坚持“二清”工作不放松,将清贷收息与不良贷款剥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考核力度,把清贷收息任务分解下达到基层营业单位,到岗到人,将清收实绩与收入挂钩,“二清”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到6月底,全行贷款利息收入69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31万元。 

推荐同主题文章相关于:2010银行上半年工作总结

| | | | | | | |

查看更多>>

     (三)、注重经济核算,狠抓增收节支,提高经营效益。一是全面推行综合业务经营计划。年初按照省行部署,以效益性、协调性、客观公正性为原则,对各支行(部)、业务部门的经营信息进行采集,编制了《XX年****综合业务经营计划》,分解下达了各支行(部)的经营任务,按季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对计划执行有差距的单位进行帮促,通过分类指导和有效控制,促使全行经营计划有效开展,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合理摆布资金,提高资金营运收益。针对上半年本外币存款大幅度上升,贷款规模小,资金充足宽裕的实际,加强了对资金的统筹安排,在保证正常业务需要的前提下,及时将闲置资金上存省行,最大限度增加资金收益。至6月底,上存省行资金人民币193695万元,上存省行资金利息收入2502万元,同比增加281万元。三是加强横纵协调沟通,及时做好剥离不良贷款的资金清算工作,使资金最大限度产生效益,至6月底,已剥离的不良贷款并进入资金清算的共69923万元。四是加强费用管理,杜绝不必要开支。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费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制订了《中国农业银行****XX年费用分配管理办法》,贯彻将基本费用实行定额管理,发展费用以收定支、比例管理,奖励费用与实际增盈减亏额挂钩的精神,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到6月底全行总收入14408万元,同比增收280万元,总支出13043万元,同比减支3908万元,帐面盈利1364万元,同比扭亏增盈4187万元。 

     (四)、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网络建设,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一是抓好储蓄网点直连省行大机工作,发挥网点、网络优势。至6月底共有72个网点直连省行大机,占网点总数的89%,全辖网络格局基本形成,网络优势逐步显现。二是创造条件,争取上级行支持,于3月份开通了活期储蓄存款全省通存通兑业务。三是拓展网络功能,开发代收代付业务操作平台,为代收代付业务的开展提供科技保障,其中代收中联通移动话费业务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四是在做好金穗信用卡加入全国自动授权网络的基础上,积极申办金穗借记卡业务。 

     (五)、强化内部管理,全面落实从严治行。管理是金融行业的生命,严管理才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严管理才能真正出效益。一是开展经营管理自查自纠工作。认真贯彻落实xx副总理《落实“三讲”教育整改措施,加强金融行业内部管理》的讲话精神,强化内部管理,落实从严治行,自第一季度起全面开展经营管理的自查自纠工作。在督导落实各支行(部)开展经营管理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检查组对各支行部自查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对检查中发现自办经济实体、财务收支和财务核算、信贷管理、信用卡透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项进行纠正,对现在能整改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对部分历史原因形成一时难以整改的,则进一步摸查情况,理顺关系,及时请示,待候处理。二是加强执法监察和安全保卫工作。落实了廉政教育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保卫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多次组成检查组加强对营业单位的安全检查和执法监察检查,对检查情况及时向被检查单位进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执法监察建议,做到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上半年,全行实现经营安全无事故。三是落实、完善挂点联系行制度。在总结去年挂点联系行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结合各支行(部)的实际,重新调整了行领导和职能部门挂点单位和帮促内容,把挂点联系行的内容重点放在清贷收息、市场拓展、自查自纠、基层党支部建设方面,对挂点联系方式做出具体的规定,切实改变了领导作风和机关作风,真正做到机关服务基层。四是改革完善经营机制。根据上级行改革精神,对分行内设机构进行职能调整,将分行市场拓展科与分行营业部的市场拓展部合并为分行市场开发部,成立了零售业务科,理顺和完善市场拓展机制。 

    (六)、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按照上级行部署,认真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严格按照总行明确的四个阶段的方法步骤和五项基本要求,不搞发明创造,不偷工减料,扎扎实实地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回头看”过程,分行 【2】

推荐同主题文章相关于:2010银行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2

200*年上半年,我行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总行、省行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狠抓落实。坚持从严治行、科技兴行,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强基础管理,调整经营策略,推进经营机制改革,促使上半年全行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各项业务状况明显改善,经营效益明显提高。至六月末,全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7399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0427万元,增长16.9%,完成省行下达年增长计划104%;外币存款余额1449万美元,比上年末增长529万美元,完成年增长计划10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0119万元(剔除剥离不良贷款63686万元),实际增投12181万元,完成全年增投计划的122%,剥离后,不良贷款比年初下降11.9个百分点;帐面利润1364万元,同比减亏4187万元,完成计划的137%,实际利润亏损875万元,同比减亏2870万元。上半年,我们主要的工作措施及成效有以下几方面:

(一)、以资金组织工作为立足点,拓展筹资市场,促进存款稳步增长。上半年,我们在存款利率下调、国家开征存款利息税、股市火热、国债发行速度快,存款工作难度增大的不利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存款业务。一是抓好首季存款“开门红”。首季是组织存款的黄金季节,我们通过正确分析形势,促使全行上下提高认识,树立信心。制订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农行系统形象宣传的意见》,组织全辖开展全方位的形象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公关力度,有效提高农行的社会形象,并动员全行抓住有利时机,加强金融服务,促使首季存款工作出现良好的开局,首季各项存款净增55270万元,为全年的业务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发挥网点网络优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积极拓展系统性、行业性的代收代付业务,组织对公存款。如各行抓住首季学生入学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代收学费业务,发挥我行网点、网络优势,争取各级法院诉讼费用和代收中联通移动话费等。至6月底,全辖代收代付业务发生额21178万元。三是完善激励机制,调动资金组织积极性。全行在坚持依法按规的前提下,完善激励机制,把存款纳入综合经营效益体系,与单位费用挂钩,有效地调动干部员工组织存款的积极性。同时总结和推广了去年****、揭东支行学普宁、赶普宁抓存款的先进经验,有效推动全行的存款工作。四是抓住机遇,协调各方面关系,依法按规、积极稳妥地做好接收他行存款业务和兑付农金会股金工作。共接收中国银行**、**支行人民币存款23640.5万元,港币存款1948.8万元,美元存款57.5万元;兑付农金会个人股金4899万元,完成需兑付总额的58.8%。由于组织领导得力,准备工作充分,服务及宣传工作做实做到家,接收中行****属下部分存款业务交接顺利,平稳过渡,兑付农金会个人股金顺利开展,从而有效提高了农行社会形象,拓宽了存款市场,促进各项业务有效发展。至6月底,全行各项存款余额417399万元,比年初净增60427万元,在当地四行中,增量市场占有率44.84%,存量市场占有率28.83%,比年初提高1.83个百分点,暂居当地四行首位。

(二)、以不良资产剥离为重点,加强资产管理,优化信贷投放,提高资产质量。今年来,我们在做好贷款“清分”、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客户统一授信管理等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把做好不良贷款剥离作为甩掉包袱、加快发展的工作重点,把加强新增贷款管理、优化信贷投放作为效益的增长点,把加强清贷收息、盘活存量作为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措施。首先是做好不良贷款“内外部”剥离工作。年初按照省行部署,成立了资产管理部,结合****实际,制订了《****不良贷款分帐经营分步实施意见》,为不良资产剥离工作打下基础。实施不良资产剥离工作中,我们针对****存在剥离资产户数多、金额小、距省行路途远、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等实际困难,分行及各支行领导亲力亲为,周密部署,坐镇指挥,有关职能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日夜奋战,在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压力大的情况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不良资产剥离工作,剥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行共剥离不良资产69923万元,其中本金63686万元,利息6237万元,超过省行下达指标3138万元,为我行甩掉包袱,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是瞄准优质资产市场,实施信贷有效投放。新贷款投放贯彻年初全市农行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扩大会议精神,以“瞄准优质资产市场,确保贷款有效投放”为中心,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继续实施“双优”发展战略。年初,分行信贷管理部门在基层行推荐的基础上,对推荐的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按照有关标准,严格考核,评选、确定53户市级重点企业作为2000年信贷重点支持对象,上半年支持信用总额17148万元,其中增投贷款7950万元,占新增贷款的53.8%,承兑汇票9179万元,占新开出承兑汇票总额的82.77%。同时全面实施新投贷款本息收回责任人制度,确保新投贷款的综合效益。至6月底,全行新投贷款到期收回率87.2%,利息收回率100%。第三是加大清贷收息力度,盘活存量。全行在做好经营管理自查自纠和不良贷款剥离工作的同时,坚持“二清”工作不放松,将清贷收息与不良贷款剥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考核力度,把清贷收息任务分解下达到基层营业单位,到岗到人,将清收实绩与收入挂钩,“二清”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到6月底,全行贷款利息收入69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31万元。

(三)、注重经济核算,狠抓增收节支,提高经营效益。一是全面推行综合业务经营计划。年初按照省行部署,以效益性、协调性、客观公正性为原则,对各支行(部)、业务部门的经营信息进行采集,编制了《2000年****综合业务经营计划》,分解下达了各支行(部)的经营任务,按季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对计划执行有差距的单位进行帮促,通过分类指导和有效控制,促使全行经营计划有效开展,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合理摆布资金,提高资金营运收益。针对上半年本外币存款大幅度上升,贷款规模小,资金充足宽裕的实际,加强了对资金的统筹安排,在保证正常业务需要的前提下,及时将闲置资金上存省行,最大限度增加资金收益。至6月底,上存省行资金人民币193695万元,上存省行资金利息收入2502万元,同比增加281万元。三是加强横纵协调沟通,及时做好剥离不良贷款的资金清算工作,使资金最大限度产生效益,至6月底,已剥离的不良贷款并进入资金清算的共69923万元。四是加强费用管理,杜绝不必要开支。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费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制订了《中国农业银行****2000年费用分配管理办法》,贯彻将基本费用实行定额管理,发展费用以收定支、比例管理,奖励费用与实际增盈减亏额挂钩的精神,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到6月底全行总收入14408万元,同比增收280万元,总支出13043万元,同比减支3908万元,帐面盈利1364万元,同比扭亏增盈4187万元。

(四)、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网络建设,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一是抓好储蓄网点直连省行大机工作,发挥网点、网络优势。至6月底共有72个网点直连省行大机,占网点总数的89%,全辖网络格局基本形成,网络优势逐步显现。二是创造条件,争取上级行支持,于3月份开通了活期储蓄存款全省通存通兑业务。三是拓展网络功能,开发代收代付业务操作平台,为代收代付业务的开展提供科技保障,其中代收中联通移动话费业务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四是在做好金穗信用卡加入全国自动授权网络的基础上,积极申办金穗借记卡业务。

(五)、强化内部管理,全面落实从严治行。管理是金融行业的生命,严管理才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严管理才能真正出效益。一是开展经营管理自查自纠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副总理《落实“三讲”教育整改措施,加强金融行业内部管理》的讲话精神,强化内部管理,落实从严治行,自第一季度起全面开展经营管理的自查自纠工作。在督导落实各支行(部)开展经营管理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检查组对各支行部自查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对检查中发现自办经济实体、财务收支和财务核算、信贷管理、信用卡透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项进行纠正,对现在能整改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对部分历史原因形成一时难以整改的,则进一步摸查情况,理顺关系,及时请示,待候处理。二是加强执法监察和安全保卫工作。落实了廉政教育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保卫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多次组成检查组加强对营业单位的安全检查和执法监察检查,对检查情况及时向被检查单位进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执法监察建议,做到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上半年,全行实现经营安全无事故。三是落实、完善挂点联系行制度。在总结去年挂点联系行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结合各支行(部)的实际,重新调整了行领导和职能部门挂点单位和帮促内容,把挂点联系行的内容重点放在清贷收息、市场拓展、自查自纠、基层党支部建设方面,对挂点联系方式做出具体的规定,切实改变了领导作风和机关作风,真正做到机关服务基层。四是改革完善经营机制。根据上级行改革精神,对分行内设机构进行职能调整,将分行市场拓展科与分行营业部的市场拓展部合并为分行市场开发部,成立了零售业务科,理顺和完善市场拓展机制。

(六)、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按照上级行部署,认真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严格按照总行明确的四个阶段的方法步骤和五项基本要求,不搞发明创造,不偷工减料,扎扎实实地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回头看”过程,分行党委对去年“三讲”教育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回顾,针对存在问题着重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推进农业银行发展和加强内控建设四方面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同时,重点抓好“形象工程”和“民心工程”的建设,积极做好营业办公大楼筹建及职工集资建房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分行营业办公大楼于3月30日破土动工,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职工住房问题也得到圆满的解决。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工青妇作用,组织开展乒乓球赛、蓝球赛、插花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巾帼建功”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把全体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性和创造力转化为推动农业银行发展的实际行动。

篇3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 第三方支付 战略定位 多媒介支付信息服务提供商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3-0079-05

1 研究背景

第三方支付是指独立于电子商务商户和银行,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支付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与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本文所研究的第三方支付主要包括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逐步渗透到网络购物、旅行预订和生活缴费等多个领域。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网络应用服务,其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推动了整体市场交易规模的增加。目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电信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相关各方纷纷加大营销投入,积极开发创新型支付应用,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作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重要参与者,运营商支付公司如何把握第三方支付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实现千亿级交易规模,成为未来战略发展的重点。本文从运营商支付公司千亿级交易额企业出现的条件和意义这一基础研究出发,结合运营商支付公司的使命、愿景和现行发展战略以及电信运营商转型分析,以关键成功要素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对标分析法、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战略地图等理论为指导,系统深入地对运营商支付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最终提出了实现交易额千亿级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关键成功要素分析法是以关键要素为依据来确定系统信息需求的一种总体规划的方法。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成功变量)。通过对关键成功要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关键成功要素的重要性置于企业其它所有目标、策略和目的之上,寻求管理决策阶层所需的信息层级,并指出管理者应特别注意的范围。若能掌握少数几项重要要素(一般关键成功要素有5~9个),便能确保相当的竞争力,它是一组能力的组合。如果企业想要持续成长,就必须对这些少数的关键领域加以管理,否则将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文通过运用关键成功要素分析法,对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运营商支付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多媒介支付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关键因素并分析其影响程度,同时结合波特五力模型分析、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等战略理论与分析方法,提出了战略制定的思路与实施的规划。

3 内外部环境分析

首先,本文通过战略分析对运营商支付公司的行业环境、集团转型状况以及内部能力进行分析。

3.1 行业分析

当前宏观环境快速改善,第三方支付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快速发展,预计2014年交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面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机遇,电信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相关各方纷纷跑马圈地,市场格局动荡竞争激烈。目前行业应用日益成为市场增长新动力,给金融产品电子商务化带来新的蓝海,同时公众客户的多媒介便捷支付需求旺盛,给电信运营商支付业务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3.2 集团转型分析

面对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电信运营商正在进一步深化转型,一是主导智能管道开发,提供高速协同接入、资源自助指配、速率针对性保障的差异化服务;二是提供综合平台,面向全业务、服务多客户、承载多功能;三是积极参与内容与应用的开发,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嵌入自身能力,快速形成差异化服务和竞争力,而支付业务能够有效服务于电信运营商的转型战略,通过支付业务对电信运营商起到保存激增与降本增效的作用。

3.3 内部能力分析

当前第三方支付领军企业一般必须具备三大核心要素,分别为庞大的用户群、海量的内在支付需求和便捷的支付手段。而运营商支付公司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海量的电信业务支付需求,以及种类多、覆盖广、数量大的通信终端,可以天然地成为三大核心要素。与此同时,通过行业对标,对行业内的市场拓展、产品体系、平台与风险管控、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由内而外的发展路径是支付企业高速规模扩张的必然选择;二是产品体系完善与创新能力提升是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三是稳定的平台支撑、安全的风险管控是业务发展的保障;四是机制体制的持续优化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推动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运营商支付公司SWOT分析的结论:

一是优势,包括:客户基础良好,获取客户的成本较低;客户刚性需求稳定;支付终端转化成本低;广泛的渠道资源;强大的资金支持;央企品牌和公信力。

二是劣势,包括:发展初期基础能力有待提升,需要完善机制体制建设,以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缺乏具备行业背景的专业性人才;品牌认知度不高,客户知晓率低。

三是机遇,包括:翼支付业务是电信集团“新三者”转型的重要部署;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前景良好;广大公众多媒介便捷支付需求提升;行业应用成为增长新动力。

四是威胁,包括:竞争激烈,多方角逐支付市场;企业发展需要多方面资源支持;同质化竞争导致低利润或零利润运营现象严重。

总之,笔者认为,运营商支付公司应当充分运用核心资源,紧抓电信运营商转型机遇,迅速提升行业地位。

4 发展战略

基于对运营商支付公司的行业环境、集团转型状况与内部资源能力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本文提出了运营商支付公司的战略定位(图1):助力转型、服务民生,做世界一流的多媒介支付信息服务提供商。这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激增保存与降本增效为手段助力转型;二是以便捷、易用为优势服务民生,助力行业信息化。

基于运营商支付公司的战略定位,本文提出了运营商支付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路径(图2):未来三年运营商支付公司的发展将经历夯实基础、创新突破与优化提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将在市场发展、产品管理、创新发展与基础运营等四个方面面临不同的工作内容。同时,本文也从助力转型,用户、终端、商户、交易额,市场份额等方面明确了运营商支付公司未来三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5 实施规划

为了实现运营商支付公司的战略定位与目标,笔者提出以六力模型统领公司的发展,从前向客户、核心能力、后向商户、监管、资金与产业链六个方面形成公司发展的总体策略。六力模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前向客户:加快多媒介改造,为个人与企业客户提供便捷的综合支付业务;

核心能力:构建统一、开放的支付平台,持续提升产品创新、客户服务、风险控制、清结算能力;

后向商户:拓展线上线下商户,丰富民生应用环境;

政策监管:响应监管要求,保障客户资金与信息安全;

财务资金:充分利用自有与非自有资金,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

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合作,有效利用产业资源,实现产业合作共赢。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对支付行业、企业内部状况、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与总体策略进行研究,得出运营商支付公司进行战略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因此建立MPIB战略实施系统(图3),以涵盖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点,具体说明如下:

M——Market,市场拓展是主线,指导产品管理、基础运营和创新发展;

P——Product,产品管理是核心,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所在;

I——Innovation,创新发展是保障,是企业快速规模发展的动力之源;

B——Basement,基础运营是基石,是企业市场拓展与产品开发的坚实基础。

5.1 市场拓展能力提升

运营商支付公司提升市场拓展能力的总体思路为:助力转型,服务民生,实现高速规模化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以电信运营商省公司为主要目标客户,逐步丰富微支付应用场景,推进多媒介支付终端改造,激增保存。

二是以电信运营商省公司、基地、专业公司、商为主要目标客户,以电渠缴费与资金归集解决方案为切入点,降本增效。

三是针对公众客户,以“便捷+优惠+创新”三大驱动力服务民生。

四是针对行业客户,以资金归集型和金融行业为突破,逐步推广至电子商务,助力行业信息化。

五是探索创新合作,构建线上线下丰富的应用场景。

5.2 产品管理能力提升

运营商支付公司提升产品管理能力的总体思路为:完善产品体系,以产品创新带动规模突破。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完善符合支付商业模式的产品体系,针对不同客户与支付模式提出相应的产品、资源配置与定位策略。

二是学习标杆,形成新产品目录,完善产品开发合作机制,并做好产品投放工作。

三是聚焦产品创新领域,聚焦便捷性,弥补市场空白,为政企产品提供无缝嵌入的支付功能;同时完善产品创新体制,创新组织体制和运营机制,完善产品规范、建设方案、运营模式等细节。

四是根据评估体系进行产品评估与优化,定期获取电信需求契合度、经济效率、资源投入、运营成本与社会效益等相关报告,从中提取有关数据来支持产品的绩效考核和产品的改善建议。

五是创新产品管理制度,建立大产品经理承包制度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5.3 创新发展能力提升

运营商支付公司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的总体思路为:实现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资本运作和支付媒介四大创新驱动,夯实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优化组织架构,兼顾战略导向性与配置灵活性。

二是创新企业用工模式,巧借外力弥补自身队伍短板。

三是建设支付公司梯次化人才结构,充实人才队伍,激发人才活力。

四是完善内部晋升通道,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五是完善针对产品线销售和支撑核心团队的年度提成测算奖励办法,鼓励核心产品线发展上有所建树的团队和个人。

六是严格绩效考核,强化考核应用,突出考核导向。

七是建立员工培训体系,对员工知识、技能等进行深入培训,强化人才储备。

八是强化资本运作,提升运营及盈利能力。

九是加强创新终端产品研发及专利体系建设,为客户提供便捷的多媒介支付终端。

5.4 基础运营能力提升

运营商支付公司提升基础运营能力的总体思路为:从夯实基础、持续发展,从系统平台、清结算、财务管理、客户服务和风险管控五大方面提升翼支付的基础运营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双中心部署、统一支撑、打造面向客户的“四统一”平台,并且充实网络能力,统一IT规划、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构建统一清结算系统,优化清结算能力。

三是以商业模式为导向,探索提升企业价值的路径。

四是形成高效的客户服务能力。

五是分步骤实施,构建风控体系,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

6 资源保障

运营商支付公司要保障实施规划的有效开展,还必须满足资源协同保障需求和机制体制创新需求。

(1)资源协同保障

一是建立共享机制,共享电信运营商各省客户资源,建议运营商各省分公司成立虚拟的翼支付团队,拓展线下受理环境,接应支付业务。二是开放支付能力,包括小额代收费、客户端支付能力开放,以及应用能力封装开放,并开放统一充值能力与客户端封装应用。三是根据业务发展和目标客户进行终端改造,并强化省公司在支付业务的相关考核。四是在三年发展的关键窗口期(2012-2014)在关联交易结算价格、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资源支持。在集团统一管理下,允许支付公司根据发展需求进行相对独立的市场化对外并购和投资。

(2)机制体制创新

在机制方面,授予相对独立的权限,根据业务发展,自主动态配置人力资源。而在激励机制上,把支付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开展虚拟股权激励政策。

总而言之,需要集团在客户资源共享、转化缴费需求、改造终端等方面予以保障;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资本运作上提供创新。

7 结束语

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相关各方纷纷加大业务投入力度,市场竞争激烈。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政企客户行业应用是未来的新蓝海,而公众客户多媒介便捷支付需求也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运营商支付公司应抓住运营商深化转型战略的良机,有效利用电信运营商庞大的用户群、海量的电信业务支付需求,以及种类多、覆盖广、数量大的通信终端,明确世界一流的多媒介支付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坚定三年实现千亿级交易额的战略目标,从前向客户、核心能力、后向商户、监管、资金与产业链六个方面形成公司发展的总体策略,建立MPIB(市场拓展、产品管理、创新发展和基础运营)战略实施系统,持续提升公司战略管控水平,强化内部协同合作,实现企业价值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志刚.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07(6).

篇4

关键词:交叉销售;可行性分析;经济效益;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57-02

所谓交叉销售。就是发现现有客户的多种需求。并通过满足其需求而实现销售多种相关的服务或产品的营销方式,是为了鼓励一个已经购买了公司的A业务的用户也购买其B业务(Nash,1993;Dighton,1994)。其实质是在拥有一定营销资源的情况下,向自己的顾客或者合作伙伴的顾客进行的一种推广手段,是一种对企业的现有客户销售更多产品或服务的营销策略和新兴的营销方式。这种销售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两个具有相关用户需求特点的企业之间开展。

一、基于经济效益角度的可行性分析

(一)保险业交叉销售收益分析

企业的绩效水平取决于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实现,而非市场份额的扩张(Griffin,1995)。实现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有效地留住客户。客户留存率每上升5%,企业获得的客户利润净现值将提高35%-95%。其中。财险公司利润将提高84%、寿险公司利润将提高90%(Reich held。Teal。1996)。通过实施交叉销售扩大客户份额,保险集团子公司可以有效保持客户资源。实现更高的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从而提升销售利润。

保险集团子公司能够创造更多有效的客户接触点。从而增强客户对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的体验。增进客户对保险集团各业务领域的了解,借助交叉销售提高客户份额。降低客户搜索成本,提升客户消费效用,提高客户满意度。有助于提升客户留存度。同时也将带来更具意义的口碑效应,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与销售收入。若以客户份额的角度理解交叉销售,以客户份额为导向实施交叉销售,保险集团各子公司通过交叉销售所获得的利益将是一致的。可以实现销售利润与市场份额的同步增长。

此外。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交叉销售对价格战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只要价格相对公道。适度的涨价并不会使已购买多种保险产品的客户转投竞争者。客户希望能够稳定地维持同保险公司之间的服务关系。简化购买过程,一旦建立了稳定的关系,他们对价格刺激的敏感度就会降低。

(二)保险集团交叉销售节约客户交易成本

所谓客户交易成本,就是公司为获取客户,向确定的客户销售产品或者服务和维持客户而付出的各种代价,表现为资源的消耗。保险业的客户交易成本表现在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的成本等方面。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庞大的销售队伍必然会拥有相当数量的客户资源,这些资源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财富。保险客户对其保险人(销售团队)较为熟悉和信任,会从人处获取更多的保险信息,对于人为其提供与原来不同的保险种类比较容易接受,既节省了时间,又较易开展工作。节约许多不必要的成本。交叉销售实施后。对于保险集团内部分支结构和子公司之间可以加强联系与沟通,达到资源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和设置。节约许多与客户拓展的相关成本。也降低了营运成本。较大幅度地减少费用的向外支出,集团职工利益得到较高的提高,对于公司和职工是一个双赢的策略。例如,对于一个保险集团而言,用一个客户咨询和保险系统就可以完成整个集团的全部工作,其下属分支机构不都需要配备同样的信息系统。再如:对于新设的子公司。不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投入来壮大其销售团队,可以直接借用整个集团的人员。新公司的核心任务是开发新的产品、完善咨询服务、拓展客户业务关系即可。

二、基于市场营销角度的分析

在市场拓展和销售渠道方面。保险集团可以通过整合交叉销售产品供给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多样化要求以及运用集团的渠道销售能力,对适合交叉销售的现有产品进行改良或组合。其优势表现在市场前景广阔、培训简单、易于和销售技巧容易掌握等。交叉销售可以加强各子公司的沟通协作,联手开发集多险种功能于一体的创新产品。提升交叉销售的层次、广度以及渠道。从而建立客户、产品、渠道相互协同的销售系统,完善运作流程。理顺前台销售和后援机制的衔接,加强交叉销售各环节的风险防范。定期研究交叉销售工作。制定交叉销售渠道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方案。对可能出现的冲突。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基于销售团队培养的考虑。开展保险集团内部产寿险公司销售队伍的共同管理和共同建设。淡化销售人员产、寿险的身份归属,进而整合优势资源,搭建联合平台,开展共同增员。加强协同管理。这样。在不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的现状下,建立了一支分散性业务拓展能力较强的综合销售队伍,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体系,对交叉销售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实现了共建一个团队、共建销售职场、共同联合培训、共用考核办法、共享一个政策、共同实施联合晨夕会等共建模式,有效提升了区域市场综合服务能力。并可以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战略管理角度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有利于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对于整个保险集团而言。实施交叉销售,打乱了原来集团内部的分工安排。其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分工不再是寿险、财险、交通强制保险等经营内容不同的险种,其业务可以互动合并、相互。在服务咨询、客户资源区域开拓、不同保险环节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分工协作,进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达到有效协作。组织协调能力得以加强。整个集团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根据业务拓展活动的要求。建立起基于客户的新型部门和组织体系,协调好保险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及销售的日常交流互动。比如,对一项销售活动策划方案。集团公司与其分支机构形成了同步一致的关系。集团的交叉销售互动部门负责制订具体的激励方案策略,并统一策划组织本集团的大型营销活动,各分支机构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挖掘现有的销售渠道等,进行交叉销售业务的具体展业工作。

第二,开展品牌战略。提高影响力和综合服务优势。满意的客户会向其他人推荐保险公司或产品,从而为保险公司带来更多的客户,形成一定的口碑效应,实现品牌战略。特别是在我国传统消费观念和风险自救的情况下。根据别人推荐而找上门的客户,往往在质量上更胜一筹,相对于其他渠道获得的客户,更加有利可图。由于我国保险业当前的制度背景是分业经营,对于同一集团下新的经济体大力开展交叉销售,可能比较轻易争得市场的准许和认准,其业务内容可以向同行业进行大幅度的扩展和结构性的业务调整,达到整个集团的综合经营和协作发展的局面。整个集团在市场的份额和社会的认可度得以提高,增大了影响力。集团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做到业务行动同步性。市场品牌价值得以提升。可以进一步开展

“一站式”金融保险服务,发挥交叉销售优势。从而也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差异性需求。

四、促进保险业交叉销售的建议

在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注重对交叉销售工作机制和运作模式的探索完善。建立一系列机制制度,如完善业务拓展制度、建立客户资源管理制度、理顺利益分配制度、设计考核激励制度和学习培训机制等。

在数据库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整个集团应建立一个客户信息库,对客户信息进行记录和分类,进行有序的存储和加工,完善和改进信息质量,确保正确完整,从而提高信息交换效率。

在产品种类研发和设计方面,根据交叉销售的自身特征,将寿险和财险等巧妙设计在一张保单上,让客户进行像看菜单选菜一样的选择,服务和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切实提升双方合作的层次。或者根据较为成熟的产品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改进,使他们内容上互相补充,适合于更多客户,更有益于开发市场和客户,也更好的进行财险和寿险的协作与沟通。

在销售人才培养与储备方面,必须对展业人员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包括交叉销售技巧、市场拓展方法和策略方式等。从而熟悉各种保险产品,相关法律法规了熟于心。能够顺利沟通和协调。对于专业人员创造的交叉销售机会以及实现的交叉销售额相挂钩,以实现短期推动和长期业绩发展相结合。此外,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全面提升人才层次,通过联合和统一培训的方法,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吉生、金伟飞,建立保险交叉销售体系的若干思考,上海保险,2007,(05)

[2]沈桂林,关于我国保险集团交叉销售的可行性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04)

[3]刘朝华,基于客户价值的客户分类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胡曼,交叉销售在中国保险业的应用分析――基于数据挖掘技术[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崔晶,基于交叉销售理论的XX保险集团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MBA学位论文,2008

[6]魏华林、吴韧强,对保险集团交叉销售的再认识――基于客户份额的思考,保险研究,2010,(02)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营销信用建设策略

一、当前商业银行贷款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信用环境欠佳,金融机构投放信贷有顾忌。

一个国家或地方如果信用环境不好,金融机构就不敢投放信贷,外地客商也不敢前来投资,资金的良性循环、资源的有效配置,乃至经济的健康运行都无从谈起。由于受社会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现实中有些企业的诚实守信意识薄弱,故意以各种方式逃避债务,也有一些企业存在观望心态,能拖则拖,加上企业因经营活动困难,关停、破产等原因,逃避债务,给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的形成添置阻力。

2.金融机构贷款营销缺乏总体规划,存在盲目性和随机性,片面强调“大额贷款”,忽略“小额贷款”。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权普遍集中到上级银行,基层银行除了质押贷款等少数品种外,贷款权限很小。同时,由于每笔贷款要经过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内部授信、贷款调查、审查、贷审会审议、行长审批等程序。相对小额贷款来讲,大额贷款的调查、发放成本较低,因此在金融机构的贷款营销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重视大额忽视小额”,片面追求“大额贷款”是情况比较突出,对众多中小企业设定较为苛刻的指标等限制性条件,基本上是实行非抵押不贷,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很难达到银行贷款的条件,影响商业银行贷款的营销活动。

3.金融机构贷款未完全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一味强调银行的经济效益。

在目前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中,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没有完全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往往只从银行自身角度和利益考虑,单纯注重自身贷款风险防范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企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在企业生产形势好时,急需支持,或者当企业产品由于市场周期作用或其它因素步入低谷,最需要银行的继续支持时候,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可能停止贷款,使企业陷入困境。在贷款营销对象上,通常集中在现有的有限的信誉度高的企业,而不注重新市场和客户的开发,造成供给与需求不一致。而对一些市场前景虽好,但目前仍处于发展不太成熟的企业,则不予重视,不予扶持、培育,从而出现不需资金的企业集中营销,急需资金的企业却贷不到款的情形。

4.商业银行贷款市场不完善,市场营销机制未完全建立。

商业银行正处于体制转轨之中,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一定程度上仍承担着社会职能,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管制比较严格;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业务经营、用工机制及分配方式等方面都要执行上级统一规定,金融创新空间小和动力不足,限制了市场营销的提升。大部分商业银行员工都认为,寻找优质客户是市场营销部门的事,从而存在整体营销不足、业务宣传过多的弊端。银行内部各专业部门之间缺乏应有配合,营销过程中往往是一个业务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营销整体,缺乏联动效应,难以通过产品交叉销售实现经营效益。

5.商业银行贷款营销人员素质不过关,影响贷款市场拓展。

合格的营销人员不仅要精通营销,还要懂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还要强调职业道德。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营销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市场营销要求,营销活动不规范,营销行为异化甚至偏差,直接影响市场拓展效果。

6.商业银行“惜贷”,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并存。

商业银行放出贷款会产生收不回的风险,可能会因为控制风险的能力不强而不愿放出贷款,宁愿将货币存入央行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造成了有款贷不出,或有款不愿贷的现象,叫“惜贷”。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国有银行商业化经营观念不断强化、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贷款越来越谨慎: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能力仍然偏弱。因此在市场中,银行资金宽松,社会又有较强的资金需求,但发生的交易却不充分。这固然有客户和市场的原因,但从银行角度来看,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还不善于从大量的需求中寻找商机,不善于从中小企业中选择优质客户。于是,出现了争先恐后“惜贷”。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提高信贷营销能力,加强信贷营销工作。

二、制约商业银行实施贷款营销战略的主要因素

1.商业银行经营决策指导偏差。

商业银行作为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者所确定的信贷战略偏重于大公司、大城市、大行业,信贷经营重点是上级银行,区域支行的信贷权基本被取消,基层行有责无权,缺乏应有的贷款营销自,影响了基层商业银行对区域经济的投入,能满足商业银行信贷准入条件的客户少之又少,这样,商业银行就不能有效地组织发放贷款,剩余闲置资金就不能生息获利。银行只有贷款达到一定规模,用好资金,才会产生最佳效益。作为银行的领导层,决策层要坚决消除“怕冒风险”的顾虑,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效地引导和调动信贷人员放贷的积极性,这才是上策之举。

2.商业银行信贷责任制考核不尽完善合理。

银行信贷责任制考核不尽完善合理主要表现在:银行的调查岗、审查岗、审批岗“三岗”未形成真正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信贷管理体系。只有调查岗承担全部放款责任,审查、审批岗无任何责任牵挂。这样,不可避免地对信贷的准入存在着一定的偏松现象。有的商业银行出台的信贷人员贷款终身责任追究制,这种做法有欠妥的地方,这对解决人情贷款、关系贷款、不廉洁贷款、防范信贷人员发放贷款操作风险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一内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不仅影响了基础行的贷款营销积极性,甚至使大批信贷员不安心本职工作,信贷人员认为与其背负责任,不如不放款,缺乏主动营销的内在动力。基层行营销激励机制相当滞后,对优质的营销项目没有相应的奖励办法,片面强调贷款清收责任,对信贷人员制定的责任追究制度始终没有回归到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上来。这种不分原因而把责任全部加于信贷人员的制度导致基层商业银行恐贷、惜贷甚至不贷。

3.社会信用环境恶劣加大了营销难度。

造成银行难贷款的重要原因就是当前社会信用环境差,企业或个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较为普遍,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也给银行开展贷款营销工作增加了难度。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有效需求满足,贷款营销渠道受阻,不是银行无钱可贷,而是有钱贷不出去,企业整体素质相对落后,银行贷款把关严格,审批谨慎,企业很难达到规定,因而获取信贷支持的难度大,同时,目前又缺乏减少信用风险的配套机制,社会担保体系迟迟没能建立,企业大多只能办理抵押贷款,环节多,手续繁,期限短,收费高,中间环节收费大大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增加了企业负担。因而,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客观造成了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双向矛盾,加大了贷款营销难度。

4.商业银行营销产品缺乏特色,阻碍了品牌开发。

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银行资源的有限性使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提出的全方位服务要求,也不可能拥有绝对的优势来应对所有的竞争对手,而目前基层银行贷款种类雷同,服务单调竞相争夺相同的贷款对象,银行普遍忽视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对市场的内在金融需求很少研究,金融产品大多还只是相互之间的模仿复制,没有有效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不能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差别化服务,不能结合本系统、本单位、本区域实际特点,突出营销重点和自身的经营特色,对优势行业、优良客户和项目,通过持续营销打造自己的品牌。

三、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的策略

1.加强商业银行营销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商业银行营销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是要调动信贷员积极性,信贷员是银行贷款营销的主力军,其的言行举止代表着银行的形象,所以必须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爱岗敬业的信贷员队伍,重点通过培训学习,让他们掌握各方面知识,要求加强学习信贷业务基础知识和信贷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在贷款活动中要多问、多听,在资料分析中要多做推理。

2.商业银行要加强贷款营销激励机制,拓展信贷业务。

目前,信贷管理制度的不断规范和贷款责任追究力度的加大,大部分银行工作人员在贷款营销上产生了消极思想,束缚了贷款的拓展,存在惧贷思想,对放贷款缺乏主动性,从而导致失去了许多优质客户。在盘活存量贷款中怕担责任,消极对待,造成大量资产损失。为了消除银行工作人员的为难情绪,促进工作,可采取不同的措施,培养银行工作人员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意识和正确的工作态度,完善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明确存量贷款的管理责任和清收责任,建立激励措施,对超额完成任务、收回率达标要重奖,以推动银行贷款工作的展开。

3.加强客户管理,区别对待,争取优质客户,善待中小客户。

商业银行要做好不同客户的筛选,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贷款政策。对黄金客户要重点扶持,对优质客户积极争取,精心呵护,对不良客户,限制贷款,提高利率;积极扶持有潜力的中小客户,商业银行对多数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支持,能够比较容易地转化为银企间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从而增强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目前商业银行都将效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因此发展潜力大、忠诚度高的中小企业已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

4.商业银行要积极推进诚信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诚信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作为商业银行,在积极推进社会诚信建设中,最主要的是立足自身,进一步完善客户贷款评级授信体系,对信用度好的优质企业,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鼓励客户诚实守信;要努力推动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增强公民信用意识;积极参与整顿社会信用,重塑银企信用关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不讲信用不贷款”的良好信用氛围。总之,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贷款营销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这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正确处理市场营销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市场营销观,采取有效策略,积极应对,确保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佟焱著.我国银行市场营销的发展与创新[J].金融纵横,2004(7)

[2]奚群,沈涛著.银行营销能力的培育途径[J].中国金融,2004(1)

篇6

[关键词]成本 绩效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2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国企医院与“母体”分离改制后,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抓医疗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实施绩效管理,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加强成本管理,建立院科成本核算组织。

首先,医院要成立绩效管理领导小组,院部机关设立经营管理部,基层科室设立成本核算小组和兼职核算员。院管理部门每月对基层科室发生的业务收入、人工成本、药品、耗材、水电气、通讯、维修、业务进修、差旅等费用等进行统计,并与科室成本核算数据对比统一起来,保证科室收支情况和院级考核结果相一致。基层科室每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了解员工基本工资、保险、福利等基础成本,明确员工个人的奖金来源于科室绩效。院可每季召开经济效益分析会,公开全院收支情况,基层科室成本核算情况,以及一些特殊费用院科合理分担的比例。按照效率优先、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季度绩效(奖金)分配细则。这样,一方面激励科室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多吸引病人;另一方面自觉控制成本,精打细算,降本增效。

完善考核方案,实行院务科务公开制度。

院季度绩效考核方案中,把科室医疗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包括人员工资、医疗设备、管理成本等,变动成本包括医用材料、药品、办公用品、学术会务、印刷、洗涤消毒用品等。院根据成本核算原则,确定成本支出的归属,制定院与科、科与科共同产生费用的合理分摊比例,确定一些特殊费用由院统筹的办法,如:科研经费、业务进修,药品收入、医用耗材等。明确违反医保规定,医疗纠纷赔偿、欠费在成本核算中的处理原则。院科实现微机管理,做到统计及时、准确,数据分析可靠可信,以节省成本核算的时间,减轻核算人员的工作压力,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事前的医疗成本预测,医疗成本控制和医疗成本分析上,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医院经营成本要靠每一位员工控制,杜绝乱收肥、多收费,把科室成本费用转嫁到病人身上。因此,院门诊、急诊、住院检查、治疗等费用实行“超市式”清单,大额化验、检查、耗材、用药履行告知义务,特别是药品、器材收入不全部纳入科室创收。院开通价格查询系统,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物价部门和病员家属查询,让病人明白消费,放心消费。院、科月度、季度、年度收支情况、奖罚情况及时、准确地向内部员工公开,让员工知院情、谋院效、监院事。

规范绩效管理,改革院奖金分配办法。

医院可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分配模式。基本工资因人、因事、因岗位、因职务职称而不同,相对固定。奖金分配是以科室业务量、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成本控制、团结协作、医德医风等为主要考核指标,并通过定性定量等综合系数评价,进行适度调控,原则上向临床一线、技术含量高、风险大、服务满意度高、效益突出的科室倾斜。机关、后勤部门执行全院平均数额。以前医院实行固定奖(平均奖),再加 浮动奖,是一种“折衷”方案,基本上是“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差不多,拉不开距离。现在科室员工奖金的全部靠考核,靠绩效,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具体奖金则由院考核下拨,科领导分配,院审核留存后,由财务部门统一打入员工银行卡上,杜绝可能发生克扣或“小金库”现象,尽量把分配过程中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和原始阶段。另外,科室老员工和新员工奖金收入基本保持一致,实现同工同岗同奖,提高年轻员工和新聘员工的积极性。院长单独设立科主任和护士长、科研进步和医学论文、特殊专家、先进科室和个人、立功竞赛、合理化建议、“三基”比武、市场拓展、带教老师、文体活动、好人好事等奖励基金,鼓励员工争先创优、奋发有为。

推行竞争上岗,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建立健全以岗位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将管理、技术、效益、行风、职责“五要素”纳入分配管理,不得不触及人事制度改革。如何科学地定岗、定编、定员、定额、定责,精兵减政、精干高效,把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求真务实的员工选拔到领导和管理岗位,并按科室专业岗位设置的需要,实行公开竞争、择优聘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民营医院绩效管理的基础。院科逐步形成了两级管理、两极聘任、两级考核、两级分配、双向选择的格局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特聘岗位、一岗一薪、岗变薪变、增人不增奖、减人不减奖、任期目标制等灵活政策,积极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不张扬的员工提供建功立业的平台和舞台,尊重其劳动与价值。院要畅通人力资源流动的渠道,及时清退富余人员和不称职人员,努力营造“岗位靠竞争、管理靠合同、收入靠绩效、发展靠和谐”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海外人才;培训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2

为了适应拓展海外市场的需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贯彻落实“订单式”培训思想,量身定做培训方案,全力推进海外人才培训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海外人才的培训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近年来海外人才培训工作现状

一是针对海外项目需求,抓好培训的针对性。

大庆钻探海外业务发展10年,境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项目管理标准及甲方对人员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我们海外人才保障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为进一步增强海外市场开发人才培训的针对性,通过召集各海外项目负责人座谈会,与项目人员进行广泛交流;通过深入到海外一线走访,与甲方有关人员面对面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化人才培训需求情况。组织下发《关于开展海外市场开发骨干人才培训需求调查的通知》,广泛征求所属各单位在外部市场开发骨干人才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周期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将培训调查结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有效地提高了海外人才培训计划的科学性。

二是针对海外项目发展,做好培训的前瞻性。

按照公司海外市场拓展目标和人才需求计划,我们启动了千名海外拓展人才培养工程,全面实施储备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加大海外人才的储备力度。一是拓宽海外人才选拔渠道。灵活选人用人机制,制定了《关于赴境外作业人员培养及选用工作的意见》,明确赴境外作业人员培养标准,完善选用程序,对拟赴境外作业人员进行严格考核把关,为境外作业人员选用提供了依据。在全公司范围内,遴选具有市场开发潜力和资格条件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和使用。同时,积极探索开发国际化、社会化人才资源,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引进高水平人才,解决公司的人才瓶颈问题。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库机制。2009年以来,公司开展涉外人才信息库建库工作,从国内现有的施工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海外储备人才,坚持用人才库机制选人、育人和用人的原则,加大对人才库中各类人才的培养。为满足国外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有序对外部市场开发人员进行补充和调剂,在新毕业的大学生中,通过英语口语及笔试测试,优选一些外语好、能力强、有志从事市场开发工作的青年纳入到后备人才库中,按外部市场开发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对他们进行集中理论培训,并有目的选派到国外项目的关键岗位进行实战锻炼。所属单位层面,重点对海外后备人选进行岗位业务技能知识培训,始终保持储备库人员充足。

三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抓好培训的实效性。

为了尽快打造一批涉外人才队伍,我们采取务实管用的培训方式,促进了涉外人才的成长。一是实施“订单式”培训。结合项目需要,根据不同人员的能力和潜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商务、出国人员资质等海外知识培训。为提高鲁迈拉项目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我们开展了以英语特别是口语为主、汉语和阿拉伯语为辅的外语培训,有效提高了项目人员的阅读、书写和翻译的能力。二是开展“实战式”培训。把海外优秀项目管理人员、市场开发骨干纳入公司内训师队伍,不定期组织海外业务研讨班,开展实战能力传帮带。坚持“以项目带项目,用队伍带队伍,靠人才带人才”的原则,选送优秀后备人才到海外项目工作,提高他们海外项目运作管理的实战能力。三是开展“激励式”培训。为激发海外人才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我们建立项目经理年终述职制度,强化业绩考核,深入落实《赴境外工作人员薪酬管理办法》,建立《海外员工奖惩管理办法》,加大对特殊贡献员工的奖励力度。深入探索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优先推荐海外员工的政策,充分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导向作用,调动海外人员提升素质、创造业绩的积极性。四是开展“便捷式”培训。为使培训工作常态化,我们把员工培训融入到日常生产、生活和工作实际。把现场常用的英语交流100句分别用汉语和英语对照录音,制作成MP3格式,将现场生产的常用工具排成图片,用中文、英文和阿文分别标注,将英文版HSSE标准和甲方制定的“黄金九条”等规章制度翻译成中文和阿文,排版印制成便于携带的小册子,下发到每一个作业队,保证人手一本,让相关岗位的员工能够加深记忆并准确用外语表达岗位业务知识。同时选用部分中方钻井工程师,随时随地对中方人员进行英语培训,对当地雇员进行汉语培训,选用部分当地HSE监督,对当地雇员开展英语培训,对中方员工开展阿语培训,利用项目部作业、技术、HSE等部门的当地高级雇员,开展管理人员的阿语培训,选用英语水平相对好的中方管理人员开展基础汉语培训,提高了项目部人员的整体语言交流能力。五是开展“送教式”培训。将国内选聘的优秀教师送到海外项目部,对涉外现场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培训,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近4年来,公司举办涉外人员储备、IWCF、硫化氢防护、境外雇员赴总部学习等培训班25个,培训2137人。派员参加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海外知识培训班24个,培训473人。

四是放眼海外长远发展,保证培训的持续性。

按照国际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我们着眼于提高涉外人才的竞争实力,通过不断完善机制、选拔培养、强化实战等方式,持续提高海外人员的市场洞察和国际商务运作能力,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属地员工管理、财务管理和国际惯例执行能力,提高平台经理的语言沟通、生产组织和安全防恐能力。

注重开发编译不同语种的各类培训教材。在继续抓好海外市场员工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岗位特点和工作需要,针对海外市场的不同拓展区域,赴海外人员不同的语种培训需求,组织相关人员对IADC和钻井技术等教材编译成英语、俄语、阿拉伯语等不同语种的培训教材,作为海外员工培训的第一手资料。

积极建立海外市场内训师队伍。评选优秀的项目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纳入到企业内训师队伍中。不定期组织海外业务研讨班,开展实战能力传帮带等培训教学活动。同时,利用倒班回国时间,有计划安排内训师分期分批对海外储备人才进行集中理论授课,提高储备人才的综合素质。目前,鲁迈拉项目已经完成6期61人的培训,对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的常用口语和听力方面进行了强化练习。

广泛搭建网络培训教学平台。利用油田公司内部网络平台,发展网络和远程教育,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将公司内训师的授课内容以课件的形式上传到网上,给员工创造学习的环境,打破学员在地域、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学习限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关键岗位外籍员工培训。为保证涉外项目运作,持续增进与当地雇员的合作关系,促进当地员工了解钻井、录井、测井、固井施工工艺流程,掌握整个施工过程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提高钻井、录井、测井、固井技术水平,满足施工现场技术服务的需要。

做好海外专业化培训工作。一是持续开展境外项目员工硫化氢防护培训。在以往培训108人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伊拉克项目高含硫作业风险,对硫化氢性质、危害、现场防护、急救等技能进行培训,提升员工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意识,减轻境外员工工作压力。二是持续开展境外项目HSE监督培训。在已培训43人的基础上,系统培训HSE规章制度、HSE管理工具应用、应急反应等知识,提高项目整体HSE管理水平。三是持续开展境外员工心理健康咨询培训。过去我们已培训了244人,下一步主要针对境外员工长期高风险环境下的工作减压、情绪处理,及对企业归属感等实际情况,开展身心健康、缓压技能的培训,提高境外员工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调动境外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海外人才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公司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高端市场对国际施工规范要求越来越高,海外市场对人员分类越来越细的、对国际化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的新形势,公司在海外人才培训上,还有些与目前发展不适应的问题。

一是培训的实战性不强。以往的涉外培训,多以培训内容为中心开展,而不是以涉外人员为中心组织开展。多以取证为目的,而缺乏涉外人员适应海外现场岗位开展的培训,缺乏现场应用口语培训和石油钻井专业现场岗位英语培训。

二是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按照上级有关要求,项目外派人员名额受到严格限制,没有条件将涉外储备人员派到海外现场进行实战培训。由于缺少现场实践环节,涉外人员初到海外现场工作,不适应现象较多,既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运作,也会给甲方留下了员工素质不良印象。

三是培训与使用衔接不畅。从海外人员储备数量上看,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海外市场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从海外人员培养周期上看,由于人才培养耗时较长,满足不了海外项目对人才的急需;从海外人员职业发展上看,由于受现实岗位编制的限制,海外人员培训后的职业发展路径与最初的职业生涯设计存在较大差距,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海外人才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海外人员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大庆钻探海外市场拓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海外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形势,海外人员的培训应该跟上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管理。针对海外人才的培训特点,利用公司目前拥有的培训资源,建立海外人才培训团队,系统对海外人员进行培训管理,用制度约束培训,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用性。

二是建立健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学习培训效果的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工作与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外员绩效奖励挂钩,同时,有选择性地给考核优秀的人员高层次的培训奖励,从根本上改变员工对培训的态度。

三是探索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遵循井控、HSE培训的特点与规律,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结合、长期培训与专题培训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宽学习培训渠道。尤其要海外员工作轮休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片、网上教学等优势,适时对海外员工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培训的实效性。

四是做好借脑育人,抓好内训工作。利用海外骨干的海外工作经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涉外专业知识等,每年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任务,抓好海外员工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内训评比,建立内训师队伍,实现以人带人,以队伍带队伍,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篇8

一、经济环境分析

20__年,__地区生产总值由20__年的124.4亿元,提高到20__年的236.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5.45%,超过“十五”计划目标5.45个百分点。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2亿元,增长19.6%;财政总收入22.5亿元,粮食总产值达到32.4亿元,增长指数9.1%;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7.78亿元,增长3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3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80元,分别增长12.3%和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5亿元,年均增长下降0.1%。

“十一五”期间,是__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__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__市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较为有利。国家继续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我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为__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创造了条件;近年陆续上了一批大项目,为__市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带动效应将会逐步扩大。__市拥有两个国家一级陆路口岸,中俄两国政府积极支持地方间开展经贸合作,为利用沿边优势,做大做强对俄合作提供了舞台。__资源丰富,能源充足,生态良好,为吸引投资和产业集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__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为吸引战略投资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国家政策和地方鼓励之下,__的大经济环境进一步向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各种保险的需求将明显增大,同时为财险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二、财产险行业分析

(一)财产险整体发展状况

保险市场的改革与开放使得__地区的保险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20____地区总保费收入9.625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财产险收入1.1682亿元,同比增长142%,财险深度0.49%,密度61.03元/人。虽然财险市场飞速发展,但市场开发程度仍然落后于发达地区,存在发展空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保险业在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布局中的定位更加清晰,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保险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__市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把保险业纳入自身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社会各界对商业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重要作用的认识逐步提高,保险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改善。黑龙江保监局出台了《黑龙江省保险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了非寿险主要预期目标为:到20__年,全省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4亿元,年均增长16%。

(二)财产险市场情况分析

__地区财险业务统计表(截止至06年12月份,单位/万),__地区各公司保险业务统计表(截止至06年12份,单位/万)

第三部分实现目标的关键举措

一、业务措施

(一)市场定位

城市市场是个现实的大市场和业务发展制高点,必须站在战略着眼点的高度抓好城市市场布局,在占领城市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农村市场。一是坚持中长期业务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确立两个中心,两条腿走路的战略构思,做到城乡并举,协调发展,先抓城市上规模、培养县域攒后劲,全面开展农村市场,夯实基础快发展、扩张队伍占市场。二是在基层公司设置上,采取中心辐射周边的办法和小机构多网点的策略,发挥专员职能作用,在农村网点、个人人队伍、运营管理机制建设方面下功夫,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三农为切入点,加大农村业务拓展深度,建设起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抢占农村市场。

(二)推行积极的业务发展推动政策

用足用活上级给予的政策,落实产险专员制度,完善产险专员进驻寿险营业单位相关管理工作,策划全系统产险专员业务竞赛方案,贯彻落实积极的业务发展推动政策,为业务发展创造宽松的良好的业务发展条件与环境。

(三)全面实行目标考核激励机制

强化目标管理,逐级量化考核。建立一个以保费、资金、费用、赔款、应收保费、利润等主要综合指标为基础的经营绩效评价系统,以此推动基层公司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鼓励加快发展业务,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将薪酬待遇与经营目标挂钩,多劳多得,深化人事用工制度改革,职务晋升、薪酬、奖励等方面给予关怀,为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舞台和空间。

二、队伍建设措施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吸纳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好的人组建过硬的领导班子,要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作风过硬、政治稳定、富有朝气、勇于开拓、精诚团结的战斗集体。

加强直销队伍建设。在员工队伍建设中,重点建好专业化员工队伍。建立诚信、专业、高效的直销团队。制定直销基本法和业务操作流程,招收高素质营销人才,进行不断强化的培训和绩效管理。

加强中介渠道队伍建设。坚持低成本、高质量和互惠互利原则,整合市场中所有能够为我们所用的渠道资源,争取多种模式的合作,建立策略型、战略型合作关系。

加强专业与互动队伍管理。按照总公司要求组建互动专管员队伍,原则上在每个有业务的国寿股份营业职场配备1-2名专管员,寿险各县区支公司和营销部组织相互业务,开展业务培训。

三、内控管理措施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贷款对策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中小企业作为一类特殊企业群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76.6%的工业新增产值、57%的销售收入、60%的出口额、40%以上的税收以及75%以上的就业岗位均来自中小企业。作为一支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生力军,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难。为此,笔者从银行经营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中小企业贷款工作中的难点,探讨制定相应措施,推进中小企业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受银行业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实际的影响,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在观念、体制和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障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自身不符合贷款条件。目前银行贷款方式主要是抵押贷款和少量的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几乎没有。贷款抵押物必须是土地、房产、设备或其它不动产,同时还必须有健全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而目前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普遍不实。据调查,现有中小企业真正完全符合贷款条件的不足五分之一。

二是中小企业产权不明晰。一部分企业采取的是承包或租赁经营,没有独立自主的产权可办理抵押;而且土地、房产、设备等手续不完备,特别是只有土地使用权证没有房产证的情况和土地集体性质的较多,不符合贷款条件或难以办理抵押手续;再次企业抵押物价值小,主要是土地面积少、土地评估价值低、抵押能力不足。

三是企业普遍对信用等级评定不热心,导致企业综合授信额度低,新增贷款难度大。个别企业信用意识淡薄,还款意识差,导致信用低下。目前各地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缺少担保公司、典当行等为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服务的平台,企业担保能力不足。

二、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的难点

一是产权问题。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抵押一般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为10%。据调查了解,中小民营、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没有完善土地、房产等登记手续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土地、房产及公证等部门收取的评估费用、公证费用等较高,使企业望而却步。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如果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成本相近,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加上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评估登记的有效期限短,与贷款期限不匹配,企业为此在一个贷款期限内要重复进行资产评估登记,重复交费。其次是大多中小企业的法人代表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目标,自己不愿意完善土地、房产等手续。且各地产权关系没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使中小企业产权普遍不完整不明晰,影响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

二是信用问题。中小企业潜在的信用风险,决定了其信贷偿还能力较差。信誉不佳,没有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银企关系紧张,缺乏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基础,这又是影响拓展中小企业信贷的重要原因。

三是风险问题。中小企业的市场风险较大,提供担保困难,缺乏防范风险的基本保障。中小企业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形式、经营机制和发展历程,具有明显的二重特性。一方面,中小企业转产快、发展快、机制灵活。另一方面,普遍存在技术老化、产品老化。难以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单位。目前在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措施中,最主要的是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

四是贷款手续相对繁琐,环节过多,时间较长。目前,各家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权限大多实行集中管理的办法。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要经过授信额度和支用贷款先后两个审批流程,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月,不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急、快的特点。由于信贷审批决策链条拉长,难免使企业错过许多商机,与当前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存在着矛盾。

五是信贷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灵活,计划性较差,且绝大部分都是流动资金贷款,贷款需求要得急、频率高,形成了“急、频、少、高”的明显特点。而与之相对应的银行风险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存在误区,工作人员存有恐贷、惧贷心理,也影响了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六是维护金融债权难度较大,金融环境有待改善。通过企业改制、申请破产、转产、注销法人甚或一逃了之等方式悬空或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基层银行反映,司法部门对维护银行的债权不够积极,对逃废债务的行为打击不力。银行与这类企业对簿公堂,常常是“赢了官司,赢不了钱”。

七是贷款担保难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企业既不愿意给别人作担保,也不愿意请人为自己作担保,免得“礼尚往来”后,碍于情面又不得不为别人作担保,给自己添麻烦;效益一般的企业,银行又不允许作担保人。而中小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往往是一家企业出了问题会连累一批企业,这通常又被认为是社会稳定所难以承受的,使担保常常变得有名无实。因此,各家银行担保贷款比重在下降,抵押贷款比重呈上升趋势。

三、拓展中小企业贷款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并适应企业生命发展周期的融资需求,着力培养和拓展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结合中小企业现行的一些情况,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1、贴近客户,完善组织管理机构

商业银行要设立专门部门和机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制订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实施方案,加强管理,抓好落实,建立起一套拓展中小企业业务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是对目标客户营销进展情况进行监控。建立工作台账,对客户营销过程中的客户拜访、开户、评级、授信及贷款等及时归档记录;此外,还要制定计划和目标。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进度地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对年度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进行预先计划,重点考核客户新增和贷款新增两个指标,推动当前这一业务领域的发展。

2、扩大业务办理区域

由于在中心城市办厂开店经营成本极高,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极少。相反,郊区、乡镇的经营成本低,企业容易扎根,其生长过程对金融服务依赖性很高,中小企业业务金融资源丰富。因此,对中小企业业务定位上应该是哪里有资源,哪里就可以发展,改变人为因素造成地区之间中小企业业务发展不平衡问题,积极扩大各区域内的优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

3、进一步优化业务产品

金融产品要因客户而异,为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来决定相对应的产品构造,以适应不同的客户群体。因此,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要突出满足企业业务需求的“短、平、快、急”特点。商业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中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推出功能多样、担保方式灵活的信贷品种,使中小企业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业务需求。

4、制定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改变过去注重对大项目、大客户的奖励,忽视对中小企业的营销奖励的做法,加大对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激励力度,提高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一是要针对小企业贷款的经营和管理特点,构建区别于大银行大客户的激励约束机制,摒弃传统的对单笔、单户贷款追究责任的做法,综合考核小企业信贷人员所管理客户的整体回报情况。二是要制定公开、透明、量化的信贷人员薪酬激励办法,将小企业信贷人员的收入与业务量、效益和贷款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在保底工资的基础上,辅以奖金、车补、培训、旅游等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要完善小企业贷款的问责制度,在整体综合质量及回报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制定贷款管理中相应的免责条款,保护小企业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5、建立高效的审批机制

改革信贷管理模式,提高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效率。在综合分析贷款抵押方式、额度、风险及自身贷款管理等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灵活多样和区别对待的贷款审批程序和管理模式。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短、平、快”的融资需求,加强风险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再转授权,将审批权限全额再转授至经营机构,实行贷款审批人“双签”或“单签”审批的特殊审批机制,提高会签的审批频率;同时,实行审批服务期限承诺制,限时审批,严格规定受理信贷审批业务时间。

6、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抽调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能兵强将”充配到中小企业信贷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客户。加强对信贷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建立竞聘上岗的激励机制,并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交流、培训,综合提高信贷人员整体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

7、加强产品宣传,提高知名度

各银行要积极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营销、宣传活动。如在新闻媒体刊登介绍本行特色信贷产品信贷业务。派出人员进社区,宣传中小企业业务品种,通过向经营业主、企业高管人员、财务主管等进行产品宣传,提高中小企业业务产品知名度等。

篇10

陈杰打算把促销费用从原来的185万元提高到240万元,难度陡然上了一个台阶,他将就此同上司展开一次小小的谈判。

用客户说话

要在去年费用的基础上获得增长,促销资源申请的第一部分,就要总结上一年度的战况。

依据“2005年客户促销简评表”,陈杰简要陈述了促销不到位引发的市场问题,强调“客户需求”带来的压力。(表1)

“兰州家世界是我们区域最大的客户,销售额占兰州市场的1/4强,没有家世界的增长,就不能保证兰州市场1600万元的目标。2005年,我们在家世界30万元的常规促销费用缺乏冲击力,增长难度相当大。2006年,我们计划在家世界提高周末促销的频率,促销费用至少要增加到40万元。”

“……整个兰州市场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无论是卖场还是经销商,都因为我们的促销投入过少而颇有怨言。要挖掘销量,我们至少需要140万元的促销投入。”

“……这样下来,我们需要比去年增加90万元的促销来刺激销售。”

用对手说话

市场总体增量无望,业绩要增长,就意味着与对手进行更加残酷的份额拼抢。因此在促销计划中,总结对手的促销情况非常必要。陈杰希望总监能够明白:促销对于甘青宁市场来说,不仅是促进销量的发展问题,更是“存亡”问题。

陈杰手头缺乏竞争对手详细的促销数据,因此他以案例方式评述对手促销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S是西宁的经销商,向二批供货时提供百赠十的优惠,对我们在西宁传统渠道的销售压力过大,本月已经有三个二级经销商没有要货了,而S上个月在西宁的发货量增加到了50吨。如果我们在西宁的促销力度不加大,恐怕会失去部分渠道和市场,尤其是部分二批。要彻底粉碎S在西宁市场拓展的计划,至少要在西宁增加30万元的促销投入来巩固我们的二线渠道。”

“……因此我们在甘青宁的促销投入不能低于240万元。”

用利润说话

“不要老是讲要投入,投入是为了产出,你老是问我要费用,那我问谁要利润呢?”老总关心的显然是最重要的问题:没有利润,销量有再大的增加都是徒劳。这点陈杰也很清楚。

申请促销资源,少不了做促销预算,以增强上级对运作区域市场的信心,也能更清楚地表明促销对提升销量与利润的重要程度。预算最好详细到每个客户,并同上一年度比较。

陈杰的预算如下表,细化到了各个城市市场。(表2)

“只要促销到位,实现15%的净利润增长不成问题。现在的关键是没有促销就没有销量,没有销量的增加我们何谈利润的增加?”

用销量说话

“给你240万元,你的促销就能到位?”

老总的质问告诉陈,“必要性”和“结果”是两码事。要表明“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描述过程。促销计划最重要的部分是具体的促销方案,以及这些促销项目在整个年度计划中扮演的角色。

陈杰首先介绍了2006年的促销方针和主要项目。

“为实现‘突破重点,巩固周边’这一年度区域方针,我们将促销重点放在兰州、西宁两个城市,提高这两个城市的终端促销频率和力度,就能增加700万元的销售额。其他三个城市保持原有的促销频率和强度,通过改善促销效果促进新的增长。”

随后他向上级展示了总促销预算:(表3)

老总对他的介绍一脸茫然,但并没有要打断他的意思。陈杰开始详细介绍他的方案:

“第一个促销方案是面向兰州、西宁5家KA卖场的‘周末风暴’行动。11月份我们在家世界试点了现场烹饪促销,效果非常好。11月26日和27日,对A和B两款产品开展了现场烹饪活动,一共投入临时促销、促销台、展架、烹饪材料1500元,加上2天的活动、15天的堆头费和产品特价差价,一共是4076元。两款产品2天的销售额就超过了1.8万元。这两个产品确实是亏了,但现场烹饪活动带动了公司其他产品的销售,2天的销售额达到5.7万元,比前一周周末的销售增长近100%。未来一年,我准备持续在兰州、西宁的5家KA卖场开展‘周末风暴’。以家世界为例,每月只要增加4000元的促销投入,就能够增加6万的销售额。”

“……5家KA卖场,总共增加35万元(其他店面投人大于家世界)的周末促销费用,另投入10万元开展美食节和三八、五一社区活动,以提升品牌形象。我相信,这45万元的投入将为我们增加350万元的销售额。”

看到老总略感兴趣的表情,陈杰轻松了许多,开始继续介绍他的兰州、西宁周边市场的拓展计划。

“……对渠道的买赠激励,将增强两大经销商向下铺货的动力。同时,我们在公路沿线的墙体广告和市县电视台的广告将大大拉动消费需求。我想,这不仅能撬开市场,还能一举粉碎S在二线市场突围的计划。”

总监的兴致更高了。趁热打铁,陈杰把促销计划的第四部分――促销执行和评估也作了简单介绍。

“……促销项目的考核已经加入各销售代表目标责任书的管理指标中了,执行不到位的将罚以现金。促销项目的最终以销售额来评估。”

用品牌说话

“这个计划还行,看来这一年你有长进。不过,我看你的计划有200万元就能够了。你需要适当压缩一下促销的频率,‘过犹不及’嘛。我还建议你:取消你的广告计划――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还是要把工夫下在渠道上!”

老总不温不火地点评,意味着陈的“预谋”没有完全“得逞”,但他并不想就此放弃――争取一点是一点!

“广告不能不做,”陈杰着拿出一张照片,拍的是一个县城小店,“这是上次从兰州到天水,半路我去买矿泉水时看到的。J的产品刚刚进入当地,而那里的小店听都没听过我们,这不能不考虑呀!”

“你的货铺不下去,怎么会有人知道呢?说明还是你的工作有问题呀!”

“我们尝试铺过了,有一些进展,如果再加上广告拉动品牌,将大大加速我们拓展市场的速度。万一让S捷足先登,我们就太吃力了。况且,在这些地方建设公路和墙体广告费用非常低,10万元的投入就能让600万人知道我们的存在。马上带来的销量增长可能不大,不过一旦建立品牌,每年都会有增长。” 陈杰对在场的品牌经理使了个眼色。

品牌经理随即附和道“我看可以,现在我们低档产品的销售增长太缓慢了,西北的县级市场或许是个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