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治经济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中,政治经济学的教材内容比较陈旧,相关的知识结构也存在雷同情况。使用这种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对于最新的发展动态以及理论创新的内容缺乏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知识构建,没有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现有教材存在的雷同或者陈旧的问题,成为阻碍政治经济学教学向前推进的关键因素。
2.政治经济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依然处在教学内容的主导位置,教师的讲课方式以及课程的考核模式影响着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学校希望用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中体现这种新型的信息技术资源。但是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新型的教学工具并没有提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也没有对课程内容进行渗透。
3.政治经济学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不高
从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环节分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内容的程度是衡量教师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科的学习兴趣程度不高,因此政治经济学学科的整体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程度不高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有认识上的误区,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比较少,而且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生活脱节,渗透薄弱,正是因为这方面的空缺,使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出现了很大的局限性。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改进措施
1.改进政治经济学的教材质量
由于政治经济学的教材比较传统,内容也比较陈旧,因此不能将政治经济学的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融合进来。在教材改进方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人员应该按照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专业性的内容融合,不断地提升政治经济学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将与时俱进的政治经济学展现在学生面前,从教材方面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巩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位置。
2.深化教师的理论基础
教师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提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有关键作用,所以,应该加深政治经济学教师的理论基础,深化对学科的认识。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首先,可以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将政治经济学学科教师集中起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按照整体的方向规划提升教师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其次,可以制订科学合理的科研计划,按照计划督促教师对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进行专业研究,逐步培养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参与学术讨论的习惯,从而更好地适应政治经济学学科对教师的要求。
3.提高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要改变他们对政治经济学无用论的认识。教师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科内容的理解,将生活化的内容全面融合进学科知识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这门学科给自己带来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加细致地掌握政治经济学内容的精髓部分,为实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创新和完善,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这门学科的要求。想要改进教学模式,就应该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全面的更新和完善,结合现代社会对教学模式的要求,将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全面优化,从而实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玉和.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5):212-214.
[2]曾凡仙,彭俊华.函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西方经济学》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2):9-11.
[3]蒋学模.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改进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J].学术月刊,1958(4):28-33.
篇2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入门课程。但是,在很多高校,特别是民办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多有被边缘化的现象。从民办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入手,笔者发现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一刀切都是造成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几点,笔者提出了高校应提高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优化教材内容,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整考核方式等对策。
关键词:
民办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法;改革
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高校的经管类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都把它作为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经济学入门课程,但就现实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而言,不甚理想,很多高校都存在着政治经济学课程被边缘化的现象。提出,要重视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党政干部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而作为政治经济学学习的大本营,高等教育更应该走在学好、教好政治经济学的前列。本文将以笔者所在的民办本科院校为例,探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且试图从这些困境形成的原因入手,探讨如何提高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民办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1.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说,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今年还包括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容。而笔者所在的学校只在大一上学期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而且也只有短短的48学时,这个课时长度只够讲授资本主义部分的内容。而笔者通过对于学生的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中所欠缺的就是对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了解,砍掉了社会主义部分,更是导致政治经济学课程与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改革脱钩这一结果。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构成基本上可以分为自有教师和外聘教师两部分。由于学校的教学任务重,自有教师的数量很难满足每年庞大的招生规模的需求,因此,从校外聘请教师也就成了必然选择,但是校外教师并不了解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动力进行教学改革,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非常低,学习效果也比较差,出现大规模的不及格现象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从自有教师的角度来说,迫于科研的压力,很多青年教师不会把研究方向放到政治经济学中,而会把目光投向西方经济学或者其他的应用经济学当中,从而导致青年教师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功底比较薄弱,承担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任务时也抱有完成任务的心态,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第三,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高中时期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属于政治课当中的一部分,致使学生并没有把该课程看成是专业基础课,并且就现在的学生而言,他们会觉得政治经济学说教的味道比较重,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另外,就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学生考虑的问题非常现实,那些与就业相关的实践性强的课程比较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而抽象的理论课会让他们感觉比较枯燥,这种观念会从高年级学生流传到大一刚入校的新生,更加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很多教师在讲解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囿于理论基础所限,只能照本宣科,完全按照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来讲,很少用到案例,也很少探索更新的教学方法。单纯从教学内容上讲,《资本论》出版于1867年,距今已经有100多年时间,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现实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在讲授时,若不注意到这些问题,不能和当代经济发展相结合,势必导致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精髓无法传递给学生,自然也就无法达成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从教材的选择上来说,现在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数量很多,但是,内容上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把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大块内容。资本主义部分的内容源于《资本论》,从逻辑体系上来说非常严谨,但是教材中讲解知识点时,相关的案例比较少,即使有,也非常古老,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而社会主义部分主要讲解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内容上来讲则显得比较松散,而且和资本主义部分的关联度也比较差,缺乏深度的理论分析,也未能充分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
3.教学方法单一
在政治经济学的课堂上,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依然大行其道,依旧是教师按照PPT讲解,学生要么抄笔记,要么抄PPT,而且心思经常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其结果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较少,对于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来讲,这种方式还有些作用,而对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本来就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弱,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更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随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有些课程对于PPT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教师只是把PPT上的内容讲了出来,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认为手里有了老师的课件就万事大吉,反正老师讲的内容也和课件上的没什么区别,这大大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课堂也显得很沉闷。
4.考核方式一刀切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对于政治经济学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由于平时上课就没有较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导致在考核学生成绩时,也只能或完全采取一刀切的闭卷考核方式。虽然有平时成绩,但是,并没有办法考察教师是如何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的,其结果要么大规模的不及格,要么就只能调高平时成绩,保证通过率。而正是这种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导致教师更没有动力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等互动教学,同时,也由于学时有限,教师更是不敢耽误课堂上的时间,当然,也认为没有必要。对学生而言,即使课堂包括了案例教学,学生也会认为,这和考试成绩关联不大,缺乏了参与的动力。这两个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平时上课听讲不认真,考前临时抱佛脚,只能死记硬背知识点,考试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很显然与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民办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1.提高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
对于民办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目标固然是应用型人才,但是,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必然也要考虑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自身遇到的问题时,会感到迷惑和彷徨。因此,从学校的层面来讲,不应该只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课的设置。那么,短短48个学时的政治经济学,想要既吸引学生,保证案例教学,又要理论联系实际,显然是一个挑战。同时,学校应进一步关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观摩,组织教师到外校进行考察等等。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要想讲好政治经济学,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非常重要。有很多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甚至没有读过《资本论》,其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仅仅是各种各样的教材。而理论基础的脆弱也造成了教师讲课能力的低下,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够很好地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现实,自然也无法传递给学生一个对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正确态度。
2.优化教材内容,更新知识结构
马克思经济学是科学的理论,它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本质分析,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机制的深刻理解,都已为实践所证实。但是,马克思写就《资本论》的时间距离现在已经100多年,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比如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并存,并且相互竞争的现象,在马克思的时代并没有出现。因此,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在教学中应注重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经济发展规律的讲授,同时还要突出经济学研究方法。注重讲授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并且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相比较。持续地更新教学内容,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
3.提升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1)案例教学法。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讲,单纯的理论教学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比如,教师在每一章开始时,可以设置导入案例,这个案例应该和本章内容相关,但是又不能太直白,关键能够吸引学生关注教师讲授后面的内容。比如,讲解货币起源时,教师可以应用人民币国际化的例子作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价值规律时,可以引用最近一段时间内猪肉价格的波动,追问:猪肉价格到底能不能“飞上天”?这些方式都可以激发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的兴趣。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尽量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接近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做足功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同时,教师在讲解案例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应把案例的答案囿于某个固定的点上,而应该刺激学生多思考。(2)参与式教学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就显得势在必行。参与式教学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辩论赛、课堂讨论、课堂论坛、学生主讲、角色扮演、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形式。举办课堂辩论赛。教师可以根据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辩题,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把握。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论,打开思想的大门。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选定适合辩论的辩题,如对于价值的形成,教师可以设置辩题,劳动创造价值还是自动化创造价值?教师可以按照标准辩论赛的模式设置正反双方,也可以抽签决定。这样,学生为了获得辩论的胜利,自然会认真准备,也就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辩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和总结,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3)讨论式教学。现在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广泛,对很多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就能完全让学生信服的,学生对很多问题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思考。教师应抓住并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讨论式教学。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本着宽容的心态,哪怕学生的想法比较幼稚,也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4.调整考核方式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如果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课堂教学,那么考核方式的改革就势在必行,必须调整唯考试论的考核方式。教学考核可以形成特定的考核方式,具体来说,要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尽量完全体现在考核当中,学生参与的每一项课堂活动,比如辩论赛、课堂讨论、课下小论文、调查报告进行具体量化,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在试卷的内容上也要进行调整,合理分配基本概念的记忆、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对于知识的运用等部分的比例,重点考察对知识的运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而不仅是记住。
总之,要改善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现状,教师就应该在讲授内容上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夯实理论功底,同时,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升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目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政治经济学能够成为受到学生欢迎的课程。
作者:孙亚君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参考文献
[1]甘元玲.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的探讨与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40-42.
[2]左红艳,叶菊华,蔡正军.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轻工科技,2016(03):150-151+153.
[3]易正容.参与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2):95-96.
[4]李先科,李重燕.财经类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被边缘化”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6(06):84-85.
[5]张庆.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050:49-50.
篇3
一、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逐步加快,各类市场主体日趋成熟壮大,主体之间的“所有制边界”越来越模糊,体制内的矛盾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经济主体的行为乃至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多地受到微观利益冲突的影响,人们对经济制度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下降。基于此,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大量增加对体制与机制的解读,进而推演经济制度的量变与质变。尽管说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符合理论认知的一般逻辑,但是,过多的现象解读很可能误导或弱化学生对“经济制度”这一核心理论的掌握。比如,在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时,学生的兴奋点大多集中在公司制度、社会保障、公平效率、价格机制等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命题上,而对于这些体制机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热情。这种现象经常导致教学过程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先讲制度后讲体制,把体制看作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讲解体制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困境在地方高等院校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受到课时量和教学效果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安排了较多的课时解读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问题,相对而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与质变,以及对市场经济造成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变化等重要理论命题则“没有足够的时间”予以解读。在一些经济学科排名较高的“211学校”中,由于课时充足,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稍显缓和,但是也同样面临着“体制重于制度,现象多于本质”的教学难题。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以及各高校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定位等,但是从教学角度看,最直接的问题还是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面对“有限的课时、复杂的背景和庞大的理论体系”,讲好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凝练教学目标,归纳内容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法,即确立“意识形态教育、方法论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确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意识形态定位
政治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不仅要取决于政治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还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以及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从学科地位来看,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承担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对此目标,部分教师认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应归口于思想政治学科,而不应该放在经济学科。这种认识最主要的误区在于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界定过于狭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共同任务,这一界定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而且对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制度同样适用。以西方经济学为例,这些年来,中国学生和西方经济学的学者都很推崇西方经济学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西方经济学注重分析工具的运用,而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说教。其实,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是效用价值论和功利主义哲学观的结合体,其解释力集中表现为:以稀缺性为基础,以资本要素配置为核心,进而说明按资分配的合理性。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确实没有意识形态教育的痕迹,但是整个理论体系无一不是为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合理的。由此可以推出一个结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本身并不排斥意识形态教育,正相反,社会科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科学地解释意识形态的合理性。这一点正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学者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由此,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育不仅不能忽视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应该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首要目标,科学地凝练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增强对劳动价值论、阶级性和经济制度的专业解读。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方法论定位
政治经济学是国内大部分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而且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课。作为基础课,传授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对于应该讲什么样的方法,各院校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有的教材版本来看,大部分教材倾向于对马克思科学抽想法的解读,而对其他研究方法采取一带而过的方式。科学抽想法固然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但却不应该是政治经济学唯一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方法在内的其他研究方法在解释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都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课程的开篇增加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基础地位。此外,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传授分析工具应该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育的重心。从根本上讲,这种理解没有错,但却忽视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整体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各部分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性,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对分析工具)的解读必须联系整体认识局部,不能断章取义。这就要求在讲授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建立前后关联的整体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整个逻辑体系中了解局部分析工具的运用和作用。为此目的,在方法论教育方面,既要注意专业术语和分析工具的讲解,还要注意思维方法的传授。
四、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定位
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理论知识教育。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理论知识教育,意识形态和方法论就是空中楼阁。同时,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都要融于理论知识教育当中,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即便是课时安排最多的院校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而只能通过精选凝练,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社会经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地解读马克思的部分理论内容以及部分重要的理论发展,这种方式已为国内大部分院校采用。其主要的缺陷在于缺少经济思想的升华。马克思经济理论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除了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之外,还有其立意深远的经济思想,如果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升华经济思想,则很容易陷入“解释力困境”。可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教育不仅要包括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还必须包括经济思想。
五、化解教学困境的几点建议
1.内化意识形态教育。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对资本主义部分的解读基本贯彻了马克思的研究逻辑,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的解读则缺少对劳动价值论的贯彻。基于此,解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特别是经济制度问题),有必要首先分析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劳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分析公有制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价值增值,以及价值分配问题。进而突出劳动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凸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差别和创造性发展。
2.推动方法教育与理论体系的融合。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还应该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具有“通识”意义的认识方法。基于这样的要求,政治经济学应该强调“专业术语”、“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三位一体的方法论教育。为此目标,一方面必须强调政治经济学专业术语的规范性,既要反映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又要反映相关应用学科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增强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再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矛盾运动分析方法,更加清晰地解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篇4
一、影响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主要方面
(一)思想意识方面
一方面,由于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和对外开放的形势下,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样化, 为各种思潮乘机而入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导致大学生的社会思潮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是来自于西方经济学的冲突。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西方经济学的涌入,目前的状况是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二者并存。但是,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完全对立的, 如果把两种对立的东西硬捏在一起, 其结果必然是相互矛盾, 让人无所适从, 教师为难, 学生困惑。
(二)教材方面
从教材方面来看:首先,政治经济学教材内容与现实有差距。如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创造价值,而萨伊等人认为要素创造价值,从市场经济中实际的价值形成与价值分配的关系来看,学生更容易接受后者的观点。这类难以自圆其说的内容常使政经教学陷于尴尬。其次,目前国内通用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大致有三类体系:一般理论与特殊理论篇,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篇以及生产—流通—生产总过程篇。这些教材时而调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时而刻意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思想上缺乏协调一致性,势必会混淆教学。
(三)教师方面
教师是政经教学的核心,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一般而言,我们的传统教法是从基本概念出发, 通过逻辑推理演绎出一套经济学原理,然后围绕这些概念和原理引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加以分析和证明。实践表明, 这种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首先它忽略了某些概念提出的具体背景,使得知识之间很难具有承接性,自然很难让学生理解体系的来龙去脉,只能被动接受所灌输的内容,很难赢得学生共鸣。其次,教师投入教学的精力与能力都是不够的。教师常常疏于备课、一劳永逸,或是虽期望能够结合实际去讲授政经,却又不善于把握和提炼,再加上参考资料有限,教学相关资源不足,都制约了教师对政经教学的驾驭能力。
(四)学生方面
政治经济学课程往往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面对的是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新生。经济学专业属于文理统招型,每班文理考生比例接近。为数众多的理科考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时倍感吃力,抽象的论述更令他们感到空洞和说教,很快就对此门课程产生厌倦或畏难情绪。而文科考生在高中已经学习过部分内容,所以感到上大学后仍然在吃冷饭,于是对课堂教学漠然。另外,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有待改进,大学教学授课信息量大,讲课速度快,新生转换思维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
综上所述,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构建师生互动型的政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教学保障功能的系统。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教学目标体系
教学目标体系是指结合不同多层次的学生建立教学预期目标。具体目标又包括课堂教学目标、阶段性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等部分。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指每次课预期学生应掌握的具体内容;阶段性教学目标是指一段时间内(通常是以编为单位)预期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学期教学目标是指整个学期对学生的总的要求与预期目标。
(二)教学资源体系
这一部分包括教师资源建设、教研经费、教学设施(含软环境)建设。教师资源建设主要是用于教师培训的费用,教研经费主要指为帮助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促进教学科研化而投入的教研基金。而教学设施建设既包括教学网路平台建设的相关费用,也包括书籍或期刊的建设费。
(三)教学过程管理体系
这一部分是整个教学保障体系的核心,包括政经教材改革、政经教法改革、课堂管理以及政经实践教学四个部分。教材改革是力求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政经教材或自编政经教材;课堂管理方面则是力求设计出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践教学方面则是力求把政经教学与学年论文等项目挂钩,类似于西方经济学,组织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竞赛。
(四)教学监控体系
这一部分包括师资队伍评价、学生评教、专家评价三个部分。通过设计问卷及网上评教等办法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监控部分是对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反馈。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政治经济学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与摸索的,为此应为师生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本文建议建立以下四大平台,促进政经教学发展。
(一)构建教师教学发展平台,探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院层面应为教师能力的提升搭建平台。为此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具体内容应紧扣教学方式改革、教学理念转变等环节。另外,学校还应注重平衡教师的学科结构。政经教师对政经的相关课程与交叉课程都应有一定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以相对客观的视角,相对全面的知识结构来驾驭政治经济学的教学。
(二)构建课程发展平台,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机制
在进行精品课程的建构中,应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也应逐渐尝试政治经济学实践教学等相对薄弱甚至是空白的环节,为政治经济学教学体系化创造条件。另外,还应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在全面把握现有教材理论体系的前提下,编写适合本校教学发展目标和学生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再进一步把教材发展为精品教材,为教学改革积累理论成果。即便是使用既有教材,也可以考虑删除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逻辑紧凑。
(三)构建学生能力发展平台,探索有效的政治经济学学习方法
教师应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有效学习方法。笔者认为:第一,可以组织原著经典读书小组,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这样才能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以及经济学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才能理解经济学明确的阶级立场与学术价值。第二,强化预习环节。比如可以通过课前测试或提问等方法来强化政治经济学的预习环节。更可以在一些相对简单或次要的章节安排学生讲课,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预习,也能发现教学中的一些新的问题。第三,对基础较差或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应该给予特别关注,引导他们树立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信心。
(四)构建科学有效的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最为重要的反馈测试环节。首先要进行政经师资队伍评价。其基本内容包括: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是否满足教学的需要;是否根据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完成对教师的考核、奖惩工作。师资队伍评价的责任人是分管校领导,由人事处、教务处具体负责监督。其次要进行教学经费投入与使用评价。其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经费的投入是否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生均四项经费增长的情况是否达到要求,相关部门和各学院每年的教学经费使用情况等。最后,考试环节评价。应尽可能实现期末考试环节的教考分离。
篇5
关键词: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经济;
中图分类号:D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20-02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一门国际关系分支学科,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探讨的是财富和贫困问题,以及谁能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体系中得到什么的问题。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种“对国际政治学和经济学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与此同时又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性质解释为“研究全球经济及技术之间相互依赖的发展同国家所构成的国际政治体系的持续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总之,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是将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联系起来,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国际关系的学科。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流派
在国际政治经济化和世界经济政治化的发展趋势下,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将经济学与政治学相互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一大潮流,其主要目标就是研究国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在国际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国家和市场在国际领域的相互影响。但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即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在将经济学和政治学联系起来分析国际问题时,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一)重商主义
1.重商主义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主要主张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重商主义认为经济从属于政治。强调单一民族国家的利益,国际利益决定经济活动。由于深受政治现实主义传统的影响,重商主义者将国际经济看作是一种零和游戏。冲突是必然的即争夺经济资源是国际体系的内在性质,认为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主要行为者和分析对象。
2.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被称为古典重商主义。他们吸收了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等人的思想,认为“正式的权威如果不能节制自我利益的追求其结果必然是残酷的‘自然状态’。因此,必须借用公共权威将个人利益转换为普遍的社会利益”。古典重商主义主张政府应该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损害和削弱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的实力。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9世纪,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强调从国家安全角度来论述贸易保护的必要性。将政治经济力量看作是一种保护国家生存的方式,外国竞争会对国内市场构成威胁。在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方面更加注重国家安全。
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总之,正如罗伯特・吉尔平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所概括的:重商主义的优点首先在于它将国家视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和经济发展的工具;其次,它深切关注国家安全和政治利益在组织与处理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性;最后,认识到市场必须运行到一个充满社会和国家竞争的世界体系中。其弱点在于把国际经济活动看作是一种不变的零和游戏,缺乏一种令人满意的关于国内社会、国家和外交政策的理论、强调保护主义。
(二)自由主义经济
1.自由主义经济的概述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国家间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凯恩斯的政治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认为在经济事务中的中心角色应当是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个人;人类的繁荣有赖于自由市场经济的自由扩张,而且这种扩张不会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之内,它会超越国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扩张。经济自由主义之父―亚当・斯密相信,即使政府不施加干预,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市场也会自然而然的扩张。经济自由主义认为个人在追求其经济利益时是理性的,当其把这种理性运用到市场之中时,所有的参与者都会获益,因此通过市场运行的“经济交换是一种正和游戏。市场将使个人、家庭和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国家间以及个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是一个互利性的合作领域”。
2.自由主义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亚当・斯密为主要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集中阐述了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从自然秩序的思想出发,反对任何形式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保护私人产权,要求实行放任的自由经济。同样是从自然秩序的思想出发,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涵可以看出其国际政治经济观:经济自由主义相信贸易与经济合作是实现和平的两大基础,因为在分工贸易之下,国家与国家之间是互惠共赢的,是一种正和的游戏;是相互依赖的,共存的关系。
第二阶段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又可以称为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反对古典经济学把生产放在第一位的传统思想,认为消费是第一位的,一切生产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消费。凯恩斯认为靠市场自发调节很难恢复经济,于是他一反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思想,主张政府要积极地干预经济。他认为“市场经济能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好处,但同时也具有潜在的风险、不确定性和无知”。在此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规范市场经济,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3.自由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影响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在思想上与国际关系中的理性主义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承认国际无政府状态,但国际政治经济学更重视有序的国际交往;“强调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和共同规范对国际社会存在所具有的聚合作用和由此带来的和谐性”。自由主义理论是从经济上阐述人是理性的这一思想,其核心是比较优势法则。因此认为国家间通过加深经济交往,会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能促使各国在经济竞争中寻求政策的协调,良化竞争。这种协调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来加以促进,如当今世界世贸组织等。因此,自由主义者认为在改造传统的权力政治特性或者解决特定的国际冲突时,市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国际经济交往可以形成相互依存的国家间的新型关系,因此发展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是实现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这种经济决定政治或改造政治的观点是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本质。
(三)政治经济学
1.政治经济学概述
以政治经济学对国际关系进行研究一直是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尽管马克思没有对国际层面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进行过系统的表述,但他的思想中也具有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成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制追求。同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随着商品和资本的输出,世界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会形成一种不平等的依赖关系,长期会形成世界范围阶级的联系和发展了世界性阶级对抗的政治结构。因此他们主张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经济内容所决定的。
2.代表主张
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他的起点是“世界体系”概念。世界体系以彼此相互依赖的某种政治结构和某种经济结构为特征。他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划分为一个具有核心区、区和半区的等级结构之上。核心区拥有先进且复杂的经济活动,具有成规模的市场工业和复杂精细的农业,而且这里的经济活动都掌控在资产阶级手中;区处于等级结构的最底层,这里主要是原材料的生产场地,工业基础薄弱,并且一切经济活动都掌控在来自核心区的资本家手中;半区在经济上混合,拥有相对比较先进的工业技术,处于核心区和区的中间地带。可见,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一种基本运作不平等的交换过程。经济剩余从区转移到核心区;利润从区低工资、低利润的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核心区高收入、高利润的生产者手中。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强国有能力要求弱国继续这种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就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核心区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剩余价值的占有。沃勒斯坦在分析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时,将经济置于首要地位,政治次之。沃勒斯坦的论述给分析增添了色彩。
总之,的基本观点是经济是社会阶级之间,尤其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不平等的根源。政治在很大程度上由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政治处于支配地位。国际政治经济学关注资本主义的扩张史以及这一过程所引发的阶级之间与国家之间的斗争。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必然会导致国家之间和社会阶级之间的新危机与新冲突。在者看来,国际政治经济的历史可以被看成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史。
二、结语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近年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解决当今第三世界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实现全球和平发展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通过对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进行的简要论述,笔者认为三大理论的分野在于:在政治与经济关系上谁是决定性的,分析的对象是国家、个人还是阶级,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本质特征是什么。用下图可以明确表示。
参考文献:
[1]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M].杨宇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2]倪世军.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杨宇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4]罗伯特・杰克逊,乔格・索伦森.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M].吴勇,宋德星,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篇6
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在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中一贯坚持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对一个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完全正确的、非常必要的,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毋庸讳言,近30年来,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在我国高校呈现出一种被逐步淡化、边缘化、萎缩以至被取消的趋势。在我国的许多高校,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课时越开越少,有些学校干脆取消这门课,只开西方经济学。有一些大学生听到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都觉得好笑,甚至一些经济界的人士都主张把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取代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笔者认为,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我国高校必须把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核心必修课来开,其理由是:
1.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政治经济学是其中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已经认识了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用上述哲学的自然观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也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中前进的。马克思的光辉巨著—《资本论》正是运用其哲学原理,以严密的逻辑、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走向灭亡,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党和国家才把以政治经济学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作为指导思想载人《》和《宪法》。这样看来,我国高校把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核心必修课来开,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认为经济学只是为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必须为社会主义制度所替代服务的,而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且是要发展市场经济,因而经济学不管用了,要用西方经济学取而代之了的说法。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看法。实际上永远是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我们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只能是经济理论。我们研究和考察任何经济问题都必须从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从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l1
2.西方经济理论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不行的
“西方经济学”其实不是一个科学的名称,按照时下人们约定俗成的理解,指的是西方国家各个时期的主流经济学,当前特指美国各派的经济学说及其教材。说得直白一点,眼下在美国暴发的这场危机,从本质上说是美国政府近30年来加速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金融理论和政策造成的。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有一个核心思想: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相信不受干扰的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新自由主义有四大主张:主张实行“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国家干预的最小化。在金融问题上奉行的是所谓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各种资产价格是对该资产所代表的各种信息的完全反映,金融市场不可能产生泡沫。在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上,提倡自由贸易和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因此,一些学者把新自由主义也称为“完全不干预主义”。上世纪八十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美国获得了支配地位,当时的里根、后来的布什、克林顿、小布什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政治上的代表人物。一种经济理论,当它还是以一种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存在的时候,不管其正确与否,它对社会的影响总是不大的。而一旦被决策者所接受,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时,那它对社会的影响就大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次金融危机,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支配下,美国政府既大大减少了对市场、尤其是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废除了大萧条后制定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允许商业银行涉足证券市场等;又允许私人金融机构涉足以前只有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才能经营的业务。让金融资本拥有太多、太大的特权,甚至可以脱离物质资料而独立循环(俗称体外循环),靠自身的流转实现“增值”(完全违背马克思关于资本只能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增值的原理),当然只能形成泡沫经济。此次源自美国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演变成为一场战后最大的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和西方自由经济理论的实质,使我们对资本的本质以及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功能有了充分的认识,更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提醒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能搞市场崇拜、不能以西方的自由经济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金融危机也使我们对资本主义西方经济理论的历史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坚定了我们在高校开设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决心。依据西方经济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是不可能很好地规范经济活动的。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是美国,但由于美国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庄家,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损失的钱主要是别国的(包括中国)。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损害,远不止这些。所以,为了保卫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高校必须开设政治经济学。
3.只有政治经济学才能救“市”
所谓“救市”,就是挽救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在“救市”对策选择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仍然是新自由主义经济与凯恩斯主义的较量。结果新总统奥巴马不得不放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推动一个总额为8250亿美元的直接救助经济实体(指资产阶级的大垄断企业)的刺激经济计划。与此相对应,我国的“救市”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我国计划用两年时间,启动一个总额为四万亿元人民币的扩大内需计划,安排一半用于改善民生。这就是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救市”问题上的本质区别。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言,从总体上看,从长远处考虑,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救“市”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功,原因是以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决定了他们的经济政策只能以西方经济理论作指导。说到底,他们是在坚持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还是坚持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之间作选择。退一步讲,即使他们的救“市”取得了暂时性的成效,也只能是治标,是治不了本的。因为他们所采取的一切救“市”措施是在不动摇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在维护华尔街那些“肥猫们”根本利益前提下下的赌注。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经济政策是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作指导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是以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正如当代学者程恩富所说:“马克思认为,……从发展趋势上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现代财产公有制度比财产私有制度更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更能够促进经济公平和社会公正,这一点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认知恰恰相反。”l2]说具体一点,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公有制决定了生产目的,这就直接决定了我国政府调控经济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所以我国与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在救“市”的指导思想和效果方面是绝对不同的。“从本质上讲,我国‘救市’是通过‘救民’达到‘救市’的目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解决好民生难题,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同时,强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文化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收人等工作同步推进,以解决过去在民生问题上的欠账。这些应对措施极大地解决了民生问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又为成功应对危机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圈这一切,提高到理性的高度来分析,不能不归结于政治经济学的功劳。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开设西方经济学
1.政治经济学不是万能的
按照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部分。而实际情况是作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只是指资本主义部分,因为马克思在世时,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马克思当然不可能写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而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经济的运行机制也由原来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150多年前的马克思不可能为我们今天的经济运行勾画出一个理想的曲线图表来。就讲《资本论》这部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也是对18世纪处在原始积累阶段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概括。按照哲学有关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某一个特定对象的认识,只能是近似的、不完全的,因而叫作相对真理。据此,《资本论》只能是巧0年前马克思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近似的、不完全的认识,那些结论即使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但巧O多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突飞猛进,资本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后继者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果还用150年前现成的认识去解释和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那只能得出不切实际的结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没有一种理论是万能的,政治经济学,它不可能解决具体的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具体来说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寻求改变这种生产关系的动力和掘墓人,阐述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回答了人类社会演化和社会变革的一般规律,但是没有回答一种社会形态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其经济运行的具体细节。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经济学,它的作用和功能也不是回答这些问题的。150多年来,它起到鼓动人民起来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今天仍然是我们制定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公有制决定了我们的一切经济政策和经济行为必须从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政治经济学的职能定位,也说明它不是万能的。
2.发展和繁荣中国经济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
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计划经济的失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崛起,也无可否认地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虽然二者建立在不同的所有制基础之上,国情也不尽相同,但从市场经济这一点看是相同的,都搞商品经济,都是社会化大生产,都要提高经济效率,因而在对经济现象的描述、经济机制的设计等理论体系方面应该有许多共性。西方的市场经济已经很成熟了,因为它有300多年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其设计并被实践证明了是比较成功的运行机制,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虽然自己也可以从头开始摸索,但要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当然应该选择研究和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和成果。这一点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的时候,就认真吸取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思想成果,为我们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一个光辉的范例。改革开放犯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西方经济学在帮助我们设计市场机制、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建立税收制度、打破行业垄断等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马克思说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形成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4]当前,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在中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如果我们拒绝西方经济理论的借鉴作用,那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在国际贸易中赢得自己应得的经济利益。一句话,那就是放弃改革开放,坚持闭关自守,最后自取灭亡。要消灭私有制,必须先保留私有制;要实现世界大同,必须先承认多元化格局的存在;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先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没有诞生之前,牛顿的力学三定律被人们确认为经典力学,而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问世之后,牛顿力学三定律所描述的则只是物体在作低于光速运动时的一种特殊情况(牛顿力学只不过是物体在低速运动下很好的近似规律)。但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看到物体的运动,通常是在低于光速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牛顿力学三定律仍然被现实世界的人们界定为经典。同理,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在世界没有实现大同之前,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里存在并为之服务的,而且会被那个社会形态确认为有意义的理论。即使将来实现了世界大同,我们也不可否认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的经济理论相对于那个社会形态的正确性,因为根据哲学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涓涓细流,才能汇成绝对真理的大海,相对真理也是真理(任何一个相对真理都是对某个特定对象近视的、不完全的、相对正确的反映)。综上所述,无论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角度,还是从创立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角度,我国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必须开设好西方经济学这门课。
三、开好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中要处理好两门课的关系,摆正好两门课的位置
不管在教学人数还是在教学课时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如何处置,两门课的关系应该是: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是主流,西方经济学是参考、是借鉴。政治经济学以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资本主义这个特定物质生产条件出发,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只有政治经济学才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最完整、最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当然我们讲坚持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是就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必须占据指导地位而言的。这里所讲的“指导”,是指对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评价应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不是说要用政治经济学去代替西方经济学。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既要求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又不局限于要求学生坚持某一个具体的观点或结论,主要是要求学生坚持的立场和方法,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新的实践。在如何对待西方经济学问题上,我国研究西方经济学的权威学者陈岱孙教授有一些中肯的论述,这里引用两段以表明笔者的观点:“作为一个整个理论体系,现代西方经济学不能成为我们研究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但不等于说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没有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利用的地方,……当然,相反的,由于某些方面有可借鉴利用之处,便盲目地全盘接受,或者食洋不化,对于给纵然有用的技术手段采取生搬硬套的办法更是有害的”;ls]“西方经济学无论如何,是植根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的产物。中国的实际在种种方面和西方实际大不相同。要借鉴、利用西方经济学一些理论分析解决中国今日面临的经济问题,我们不但要排除其在本国实践上已证明为谬误者,即使对在其本土已证明有成功经验者,我们也得详察其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le]。
2.有关教学内容方面应注意的地方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广泛而松散的名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可以理解为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者对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市场运行方式所作的理论概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西方经济学就是当代西方的市场经济学。其基本理论包括三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现在本科使用的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鸿业任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它坚持了用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洋为中用,并且每章都加了评议,应该说还是比较好的。而政治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本既理论联系实际,又与时俱进的教材。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西方经济学双重性质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既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面,因为它的阶级性、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造成的局限性,又因为它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因而又有在特定条件下的实用性。我们在社会主义大学课堂里同时开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有双重意义:其一是通过比较可以坚定对经济理论的信念;其二是通过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的成分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从笔者了解的一些高校的情况看,两门课的权重比例有不合理(无论从课程种类、课时时数看,还是从学分看都这样)的地方;教学内容是政治经济学太单薄,西方经济学太厚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只讲教学内容,不加评议的情况,更严重的是讲西方经济学时只注重讲它的实用性,忽视了它的阶级性和局限性。比方说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宏观经济学中把工会视为垄断势力并把它视为工资—物价居高不下、形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等,这些东西我们不但不能接受,而且要用的观点进行评议和批判。为此,笔者觉得,要适当压缩本、专科学生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微观经济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对本、专科学生应侧重多介绍一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并注意用进行评议(每章课后的评议一定要讲),而且要配套开设《经济数学》这门课程。
篇7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改革;课程教学
1前言
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1]。为此,全国各高校都在过去推行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致力于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并同时开展一些提升多媒体教学水平的相关研究,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科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等[2-5]。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政治经济学》课程对于促进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经济理论的知识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对经济管理需求迅速增加的趋势,许多相关联的各类社会经济问题都需要《政治经济学》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6]。
2《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文献[7]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应该坚持相对稳定性和与时俱进的统一,既需要《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内容的新颖性,也需要教师能灵活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应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入手,教师应该把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应该高度重视自学方法。文献[8]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从引入情境开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方案,结合学习过程实施过程性考核,对学习情况实时进行评价反思,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创新实践能力。文献[9]从教师、学生的角度分析原因,进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为使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价值观,文献[10]对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文献[11]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在坚持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的基础上,除了实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外,还需要处理好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促进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多元化,提倡经济学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增强政治经济学的定性定量分析与数理分析。文献[12]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进行时空拓展教学模式探索,该模式融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学科研究于一体,教学空间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教学时间由一年级向大学阶段延伸,学习主体能力由个体研学向协同探讨发展,着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文献[13]认为,提升课堂教学学术含量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是不断更新知识丰富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以上文献综述结果表明,把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直接对接起来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监控和管理不力问题则恰恰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实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制作再精美的课件,如果没有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课件也会黯然失色;同样,没有现代的教学手段相配合,教师的满腹经纶也难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和学生就很难体验到教学上那种特有的酣畅之美感。因此,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监控和管理,对提升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
3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框图如图1所示。
3.1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出《政治经济学》课程特点
众所周知,《政治经济学》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实施,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可有机融合价值规律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或者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等《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增加《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信息量。考虑到《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经济管理类学生认识各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体现其地位和作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因此,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习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归纳总结能力的形成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而目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呈现整屏展示“答案—结果”的教学模式,当然不利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学习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归纳总结能力的形成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多信息量传播功能和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突出《政治经济学》课程特点是指引《政治经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的方向。此外,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是开设经济、管理和贸易类专业的本科院校,针对经济、管理和贸易类专业对政治经济学知识的需要,充分考虑到学时、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合理优化课程内容。
3.2增加《政治经济学》课程相应的实践环节
(1)举行《政治经济学》课外研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小型比赛,认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增强利用经济规律的自觉性,减少经济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2)组织《政治经济学》的科技创新活动,重点把握运用的分析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路和技巧,提高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3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有关《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的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广泛使用,可使有关《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具体化和生动化,有助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学习。考虑到目前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演示图像仅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简单演绎,图像背景音乐也仅为动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已,并不能真正有效训练经济管理类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思维能力和领悟能力,当然更谈不上提升他们应用政治经济学分析和解决具体社会经济现象能力。显然,形象地表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对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语言文字表达《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例如,教师可在播放剩余价值规律短片的同时采用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对剩余价值产生、资本增值的规律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启发经济管理类学生带着剩余价值能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问题进行思考地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有效地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形象思维能力。
3.4不断提高《政治经济学》多媒体教学软件质量
在制作的《政治经济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时,教师可根据《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有效设置《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政治经济学》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每章课程教学内容结束后,对该章所讲授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给经济管理类学生提供一些判断题、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进一步强化他们对该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也必须不断提高Word2007、Powerpoint2007和Flash等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多媒体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辅助教学的目的。
3.5有机融合现代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
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图片、画片、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电影等)相结合,并重新构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学习的热情。3.6建立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模型根据当前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利用灰色模糊多层次评价理论构建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模型,加强多媒体教学的监控和管理,提升多媒体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
4结论
作为经济类大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应积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实践环境中,“在环境”中扮演角色,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将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本全,叶谦.高校多媒体教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教育,2006,(1):35-38.
[2]赵玉华.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提升学术含量问题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72.
[3]左红艳,王涛生,叶菊华.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轻工科技,2013,(10):162-163.
[4]赵南江.《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1(4):80-81.
[5]李向宇.论探究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7):57-59.
[6]刘红霞.《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235-236.
[7]韩金华,孙殿明.谈《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8,(4):34-36.
[8]邱东博.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2):113-115.
[9]陈婷.增强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活力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2,(10):89-91.
[10]郭洪涛.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3):18-20.
[11]赵茂林.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应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2):187-189.
[12]韩留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5):1-2.
篇8
关键词:民族主义;自由主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拓展到民族国家之外,经济活动的主体从个人发展到民族国家与跨国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已经不再是民族国家之内的问题,而是一种国际的政治经济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构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
传统意义的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从一般的政治经济学中发展而来,都是力求探讨社会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并吸纳一般政治经济学的众多理论与研究方法。但国际政治经济学所关注范围更大,“尽管不是完全地,(但)主要是集中于国际行为体(国家、全球公司、国际组织、社会运动等等)间的活动”①。国际政治经济学又不完全拘泥于国际与国内的界限,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家内部的政治和经济活动也可能影响到国际间的政治与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也对国家内部的政治与经济产生作用。但国际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行为主体主要是民族国家体系内的国家等国际行为体而不是个人,因此,国际政治经济学有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
国际政治经济学融合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众多内容,但它不是两者的简单结合,而是在两者基础上的新综合。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国际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是研究国际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但其中的政治、经济因素不同于国际政治或经济中的纯国际政治或经济因素,还包括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甚至是文化的因素。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自60年代末出现后,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于这一学科的交叉性,它的理论来源的多样化,研究的角度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最新的发展还包括文化因素)相混合,其理论分类较为多样。但目前最为人们广泛引用的是吉尔平的分类,即:民族主义(也称重商主义、现实主义或国家主义)、自由主义(也称全球主义)和①。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一部分,吉尔平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分类应该说是以国际关系理论分类为基础的,与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分类相一致②,具有相对的包容性。但其自身由于研究内容不完全等同于以政治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关系理论,因而这一分类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一、民族主义理论传统及其当代代表
1 理论渊源。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民族主义理论是诸流派中最具历史传统的理论。从政治经济学上,它可以追朔到16世纪以来的重商主义思想,在政治思想上,它源于修昔底斯、马基雅维里等人确立的政治现实主义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和已有很好文章论及③,这里不再赘述)。另外,韦伯的国家社会学中的许多思想也是民族主义理论重要来源之一。重商主义传统 古典重商主义是最早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进行研究的思潮和向当权者提供的政策建议。古典重商主义者如博丹、柯尔培、托马斯·孟等人的思想本质正如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所归纳的那样,是使所有经济活动服从于当权者的国家利益④。古典重商主义者吸收了如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等人的思想,认为正式的权威如果不能节制自我利益的追求,其结果将是残酷的“天然状态”。因此,必须用公共权威来使个人利益转化为普遍利益⑤。古典重商主义是顺应建立现代世俗国家要求的。因而在欧洲新型民族国家初创的一百年间它得到了普遍采纳。但由于它对财富认识上的缺限和在实践中的矛盾性。到了18世纪,受亚当·斯密等人严厉批判;加之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霸主,一时重商主义似乎失去了昔日的光采。
19世纪初前后,重商主义思想又以一种经过改造的面貌出现。汉密尔顿和李斯特是代表。两人都主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论述贸易保护主义的必要性的。汉密尔顿把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年轻美利坚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强调经济活动的布局与国家的生存息息相关。为此国家必须要“拥有一切必需的供应品”①。这种“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思想的雏形不久又影响了李斯特。李斯特不仅从政治还从经济上较科学地阐述了其重商主义思想。首先他认为自由主义论点是一种静态和短视的学说,忽视了长期的和动态的比较优势和经济利益。其次,李斯特认为自由主义者漠视了国家具有不同于个人这样的经济主体的利益特殊性,国家所处的现实环境和它的历史发展程度决定了国家间的对外经济政策也不可能也不应该一致②。汉密尔顿和李斯特及其以后重商主义思想在西方学术界(主要是经济学)并不占主导地位,但在国家的决策者中却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后起的工业国。
经济学家维纳对重商主义这种带有强烈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理论总结如下:财富对国家来说是实力的基础,不论为了防卫还是为了侵略;实力是国家获取财富并使之成为必要和有价值的手段;财富和实力是国家的两个根本目标,从长远看两者是统一的,但在某些时机为了长远的经济繁荣,国家有必要作出某种经济牺牲③。韦伯的国家社会学对国际政治经济民族主义理论的影响 韦伯的国家社会学中也体现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尽管韦伯不否认市场的效能和社会阶级的力量,但国家在韦伯思考的政治经济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他认为政治与经济存在着互动关系,在领土范围内合法强制手段的垄断使那些当权者具有对敌对社会力量的明显优势;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既能支配市场又能控制社会阶级,而现代国家的发展依赖于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不能脱离国家而存在,国家产生于市场,经济过程又不能远离社会与政治的过程,而是两者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两者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的具体结合④。韦伯的政治经济思想与以往的重商主义在两个方面是相似的,第一,认为民族主义是经济活动的推动力量,经济国际化是民族主义情绪的强化与外化;第二,把经济活动放入到一个社会和政治是某种限制性或决定性因素和环境中来分析的。另外,韦伯的“理性”现代官僚的概念对国家经济利益的决定对后来的民族主义理论微观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学民族主义理论的特点和代表。
特点 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民族主义理论虽继承了16世纪以来的重商主义传统和政治现实主义传统。但当今民族主义理论的根基是已经演进的并更加系统化的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他们认为国家对权力与财富的执着追求来源于人的政治动物本性(这一观点最早来自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摩根索在其《国家间政治》中把它作为国际权力斗争的最终决定因素)或者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哈斯是较早论证了这一点的,后来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将此作为国际政治结构理论基础)。因此,民族主义论者强调国际关系的动力来自于这种国家的政治动物本能或国际政治的独特结构,这也自然地反映到国家经济关系之中。所以,他们认为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政治环境和政治结构决定经济关系,或更简单地说是政治决定经济。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民族主义论者是从以下三个假设来思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第一,民族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主要行为者和分析对象。主权国家是其行为的最高判断权威;其他行为者服从于主权国家,它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基础受制于国家权威。同样,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也服从这一法则。第二,民族国家是权力最大化的追求者。权力对国家来说既是目的又是实现其他目的手段。这是国家的政治动物本性或国际政治结构的自决定的。第三,民族国家是理性。以成本 收益法则行事,但这种收益不是绝对收益而是相对收益。因此,由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国家之间对权力与财富的追求不是平行的和相等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是一种互为消长的“零和游戏”,具有相互冲突性①。此外,民族主义论者还认为国际权力分配格局是决定国际经济关系形式和状态的因素。由于民族主义论者以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的基础来思考国际经济,他们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前途大多是持悲观态度的,强调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现状维护和管理。
在民族主义理论中有两种研究角度。一种强调国际关系权力分配格局或国际政治结构是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基础,它与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理论的联系较为密切,是一种宏观的研究;其理论核心是所谓的“霸权稳定论”②。这种研究具有浓厚的实证主义和历史循环论的特点。另一种重视国内的官僚制度、政治体制、政治特征和利益分配关系对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作用,它的一些研究方法受一般政治学和行政学中的理论影响,如被称为“官僚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受到两方面理论的影响,一是韦伯的“理性”现代官僚概念,二是美国组织理论中“非理性”官僚概念③。后一种研究可称为微观研究。这两种研究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只是各有侧重,宏观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国内政治因素作用,微观研究中也是以国际政治结构为前提的。宏观理论的主要代表有吉尔平、克拉斯纳等,微观理论的代表有克岑斯坦、艾文斯等。由于微观理论多从国内政治特点来分析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往往带有比较政治经济学成分。
代表作品 在宏观理论中,吉尔平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堪称宏观国际政治经济学民族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在此书中,吉尔平从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则出发,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循环过程,国际权力政治的现实决定了国家间在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中总是追求“相对领先”,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经济强国必然要利用发展起来的经济力量要求获得政治上相应的权力,而衰微的强国必然利用旧的制度权力竭力阻止新兴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上的崛起,维持其原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这种新旧势力的较量最终可能是战争,结果是建立新的权力分配格局和新国际经济体制,这种现象周而复始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④。
在微观理论中,克岑斯坦的《权力与充裕之间》是较有影响的一本书。书中通过对6个工业化国家国内结构的解释来试图弥补宏观理论过多注重国际和跨国因素而较少触及国内因素的缺限。克岑斯坦认为在面对世界经济的共同挑战中,民族国家的内部结构是产生不同反映的主要原因,离开这一因素,就不能理解国际相互依存与政治战略的关系,国际环境和国内结构共同作用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对外政策,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如霸权衰落时,国内的政治结构在决定国家的对外经济战略上显得尤为突出①。
二、自由主义理论渊源与当代代表
1 理论渊源。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国际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经济解释。它是从经济的角度解释国家间合作可能性和必要性。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凯恩斯的政治经济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 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鼻祖当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斯密从个人理性出发,认为以绝对成本差异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在不受政治因素的干扰下将最终导致个人和社会效率的提高、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的和谐,从而增进国家的实力和国家间的和平。因此,自由贸易是人类理性的最佳选择,经济不应该受政治机器的干预②。在亚当·斯密之后,李嘉图、穆勒等人发展并改进了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李嘉图以相对成本法则来代替绝对成本法则,这使自由贸易理论更适用于一般的条件,更具普遍性。其次,亚当·斯密的理论在研究方法上是哲学的和整体性的,把政治经济学放在一个道义的和历史的背景下,而李嘉图把理论注意力缩小,但使理论更具说服力,把经济问题和政治与社会问题更明显地分开并提出更为精炼的解释;虽然亚当·斯密的研究主体是个体,但李嘉图比亚当·斯密更明确地为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了方法论个体主义(methodologicalindividualism)的基础,使之可以应用于各种条件下的个体,如国内经济中个人、集团和国际经济中的民族国家经济,并为后来的经济学一直所沿用。
尽管古典政治经济学没有在其理论中用其自由经济理论来详细阐述国际政治经济的关系,但从其理论的内在涵义中可以看出其国际政治经济观:经济自由主义相信贸易与经济合作是和平的源泉,因为分工贸易下的国家间经济关系是一种“双赢”的游戏,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国家间相互依存的互惠权利,有助于巩固国家间的合作关系,从而对国际间的政治和平与稳定起促进作用③。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影响 凯恩斯与马克思一样,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与消费存在着失衡,并且这种失衡是市场力量所不能解决的,必须依靠政治力量。这不仅在国内政治经济中有着重要意义,对国际政治经济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凯恩斯又一次把“纯经济学”带回了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凯恩斯认为,优先考虑充分就业在一个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既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又影响国际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方法之一是扩大出口,但各国都以扩大出口来解决就业问题就又回到了重商主义的道路。如何解决竞争与国际和平这一矛盾,凯恩斯在反思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中各国在贸易上采取“以邻为壑”政策所造成的政治经济恶果后,提出了以国际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凯恩斯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从某种意义上引入了经济宏观管理和协调的思想,他认为在无政府的国际结构下,建立类似政府在国内经济中所起作用的国际制度是在竞争中促进合作有效途径。这一思想对70年代以来的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特别是相互依存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
2 当代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特点及其代表。
特点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在思维上与国际关系中的理性主义思想是一致的。一般都承认国际无政府状态,但他们更重视与这一状态并存的还有有序的国际交往;强调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和共同规范对国际社会存在所具有的聚合作用和由此带来的和谐性。因为这是人的内在的理性本质使然,人的这种内在理性本质使人能按照自然的法则,在合理保存和造福自我的同时发挥其固有的群体秉性①。自由主义理论正是从经济上阐述这一思想的,其核心是比较优势法则。自由主义理论按照这一法则,认为国家间的经济交往的加深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总体上对民族国家的“自治”有着一定的削弱作用;并且国家间经济相互交往的加深在利益上造成的“一荣俱荣、一毁俱毁”状态可以促使各国在经济竞争中寻求政策的协调,良化竞争,而不是回到重商主义的“以邻为壑”的相互残杀之中。这种协调可以用一定的制度加以保证和促进,如当今世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等。因此,自由主义者在国家与市场的矛盾关系问题上,更多地倾向于市场的力量,认为国际经济交往与相互依存关系的存在可以改造传统的权力政治特性或消融国际政治的冲突性,发展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是实现世界永久和平的重要途径。这种经济决定政治或改造政治的观点是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本质。
自由主义理论也是从三个基本假设出发的。第一,个人是政治经济学分析的主要出发点和行为角色,尽管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占重要地位,但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最终要归结到个人。第二,个人是理性的和功利(而不是权力)最大化的追求者。因为个人这种功利是主观自我满足的最高价值水平,是“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的选择的绝对利益的增加,而不是民族主义者的相对利益的领先。第三,个体间的这种利益机会成本间的选择是促进彼此间合作的重要手段,因为这种条件下的经济交往不再是一种“你得我失”的“零和游戏”,而是一种“双赢”的互利。另外,自由主义论者尽管认为国家力量在经济生活中应越少越好,否则会干扰市场的作用和回报,但也主张国家提供某些“公共商品”来为维护市场的自由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或阻止市场失败②。因此,自由主义论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是持乐观态度。因为,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国家的利益认定不是现实主义者的权力增加,经济交往的结果是彼此经济和福利的增进,进而对国际关系的和谐有积极的作用。
自由主义理论内部在具体的研究上也有一些特点。一种是宏观的自由主义观点,强调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国际政治的改造作用。在宏观理论中有极端主义的观点,认为民族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过程中已经让位于市场,国家主权受到了一些巨治结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正在逐步过时,并将其权力转让给更能适应新的国际环境的跨国组织,声称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使经济消融政治已不可避免①。但更占主流的是吸收国际政治现实主义思想的相互依存理论。另一种是微观理论,它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国际经济关系对国内政治的改造上,注重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对国家内部政治关系的作用上。这种研究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比较政治经济研究的色彩。但与宏观理论(应该说宏观理论中也有对国内政治的分析,但研究的重点是国际政治特征)相比,影响力较小。
自由主义理论与其他两个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不同的是,它更多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不象民族主义和理论主要以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为主。
主要代表著作 自由主义理论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相互依存理论。这一领域进行最早研究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他于60年代末所写的《相互依存的经济学:大西洋共同体的经济政策》是依存理论最早作品,并使相互依存这一概念普及化。库珀在此书中认为技术进步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经济的条件,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比较成本的差异似乎正在消失,贸易利益明显地来自竞争优势;而且全球经济一体化可能阻止了世界市场的均衡,在常规的周期内,未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较之以往可能更加频繁,而且规模更大,鉴于此,库珀采纳了凯恩斯的经济合作思想,提出国际政策协调是在依存世界中唯一能实现各国经济目标的途径,重商主义既会引发失败的竞争又为目前的国际制度所限制②。但他和凯恩斯一样,较少考量国际政治条件是否能促进还是阻碍国际协调,只是假设各国领导应从功利“理性”出发摒弃自私政策,进行政策的协调。
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在70年代中期推出的《权力与相互依存》是相互依存理论中最具影响作品之一。他们认为当今世界相互依存的现实已经使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解释部分失效,应该用一种新的、更全面的理论来补充或替代现实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就是他们称之为“复杂相互依存理论”的理论。这是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自由主义理论,但却深入地分析了相互依存的现实对国际权力政治的改造。在书中,奈和基欧汉认为现实主义理论的三大假设在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已经不再绝对化了。因此,在相互依存的条件下,传统的一元化领导不可能有效,需要国家间多层次政策协调,使各国特别是弱国都认同国际制度的合法性③。奈与基欧汉此书可以说是自由主义理论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对后来的相互依存理论研究起了极大的影响。但它也存在这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南北关系中的合作基本涉及很少;第二,国际制度的建立和维护论述不够充分。80年代中期由基欧汉所写的《霸权之后》,就是对国际制度的建立和维护进行进一步深入论证的专著。此书是较典型地采用科学研究方法,用博奕理论论证了自私者之间从理性出发也可以在竞争中的进行合作,并认为合作的程度取决于制度的功能①。同样这一著作对南北关系也关注很少。
国际政治经济学及其当代的研究
1 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观。
以政治经济学对国际关系进行研究一直是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一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尽管当代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与经典作家在一些观点上有所不同,但唯物史观作为这一流派研究的理论指南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而且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分析得出的一些重要结论如剩余价值理论也一直是当代国际政治学研究中重要基础。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的理论 尽管马克思没有对国际层面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进行过系统的表述,但他的思想中也具有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成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制追求,其造成的社会政治结果是:社会再生产的不断破坏和贫困人口的加剧。另外,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是外向扩展性的,随着商品和资本的输出,资本主义在改造世界面貌的同时也带来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不对称的依赖关系和全球性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统治,并且促进了世界性的阶级联系和发展了世界性阶级对抗的政治结构,这种阶级结构关系使马克思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以推翻资本主义,而且这种革命的物质条件也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准备好了。
列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列宁的政治经济学观应该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它是在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并结合了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现状建立起来的,其中吸收了罗莎·卢森堡、希法亭和布哈林等人的的政治经济观。列宁的理论集中地体现在《帝国主义论》这部著作中。在的基础上,列宁从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五大政治经济特征出发论证了其对外政治经济扩张的必然性,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在国际上或暂时进行妥协或进行争夺经济资源的战争;无产阶级可以在战争中从最薄弱的资本主义环节夺权,进而实现世界性革命的成功。因为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不论从政治上、经济上还是社会生活中已经腐朽和没落。列宁的理论在很长时期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研究的主导理论。
2 战后政治经济学研究②。
特点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尽管与经典作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见解,但在一些最基本的观点上仍然与经典作家保持着一致。如:认为资本主义创造了财富的两极分化,并且否认个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必然的导致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样自由主义的观点,相信资本主义体系作为一个具有内在冲突的体系应该也必然地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因此,尽管在革命的道路和方式问题上有一定的分歧,但国际政治经济学否定旧制度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合理性,要改造这一体系,建立新体系的革命性没有变化。从具体上讲,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以下几点体现自己的特色:
第一,大多数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仍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占主导地位仍是经济决定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上,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质决定了资本的扩张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格局,这种经济格局又决定着世界的政治面貌。第二,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主体和分析单位是阶级,或者资本和劳动。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划分就表现了国际阶级划分色彩。第三,他们认为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阶级的行为是为了本阶级物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第四,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质决定了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不可能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且在经济成果上必然“你得我失”,因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是“零和”的①。
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集中反映在三个领域:一是对第三世界的贫困和持续不发达的研究;二是对全球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的研究;三是对不断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工人运动命运的研究②。第一方面是以“依附理论”为主要特征,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既有第三世界的一些学者,也有一些西方的持观政治经济学学者;第二方面是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理论和西方者的“葛兰西学派”为代表。第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工人的权利和对资本流动的反应与斗争策略的研究。最后这一内容的研究不如前二个方面研究有世界范围的影响(所以下面不做介绍)。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上是以宏观为主,除“依附理论”和西方工人运动研究中有些对具体国家和地区的个案研究外,绝大多数都是侧重整体研究。
代表性观点 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输出并没有导致不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的加快,是“依附理论”研究的起点。1957年保罗·巴兰在其《增长政治经济学》中首先提出这一问题,并认为:资本从亚非拉地区榨取剩余价值后,并没有把剩余价值用于开发第三世界,而是返回到发达国家,从而造成这些地区的发展停滞③。在这位“依附论之父”的观点基础上,其他学者后来进一步提出各种“依附理论”④。其中现在较有影响是卡多佐的理论。70年代起,随着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卡多佐认为: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所谓的“历史结构”条件时,即外来资本、本国资本和本国的政治统治处于一种相互有利的关系状态下,外来资本引入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同于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而是一种联系性的依附发展(associated depen dentdevelopment)①。
篇9
20世纪80年代,学界在对传统教科书体系进行整体性反思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在这场讨论中,与人本主义的关系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首先展开的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在这场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研究路向与理论兴趣:一是人学研究思路。代表性的学者是吉林大学的高清海先生,他受到马克思关于人或社会的三种形态理论的启发,即最初的人类以族群为本位(“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经过个体本位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才能到达人的最高发展形态(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态),即由人的“类”本性决定其必然去向,由此形成了“类哲学”的思路。[1]二是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思路。有许多学者基于对苏联理论体系的反思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他们在文本层面上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论著关于“实践”的论述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理论层面上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来重新解释哲学,以“实践的唯物主义”来概括哲学的特征本质,形成了一股颇具影响的哲学思潮。三是哲学史的研究思路。从学理上讲,关于哲学本质的回答需要回到经典作家即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因此,人学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路向之争便直接引发了哲学史研究的重大理论分歧之争。其争论焦点是,代表马克思成熟思想的经典著作,到底是人学韵味浓厚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更为强调现实实践逻辑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或《德意志意识形态》?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无意识地突破了人学与实践哲学的范式之争,十分敏锐地提出,马克思晚年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动向,也是哲学研究中无法绕过的问题;但在当时,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末,俞吾金先生便已将思考的目光定位在人类学问题上,他当时提出马克思对社会人类学问题的思考贯穿其一生,在思想发展上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哲学阶段、政治经济学阶段和文化学阶段。[2]但总的来说,在当时人类学问题对于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整个学说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整个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学界未能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与人类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局限于传统教科书体系(即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关。哲学的发展需要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研究突破作为支撑(正如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发展与他的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实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哲学一个重要理论特质;在当时,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并未同时取得与哲学一样的进展,因此单纯依靠哲学界的自我革新很难实现理论的整体性创新。
在无法获得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学科支持的情况下,哲学单兵突破的局面必然受挫,从而使得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等问题的讨论不能突破哲学的学科意识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理论天地。当前学界所热议的理论整体性问题以及“现代学术建制和理论研究的学科化对理论整体性的影响”正是针对这种学术分工体制的弊端提出的。[3]从研究范式转换的角度来看,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的哲学研究开始摆脱教科书的“体系意识”来思考自己的“问题意识”。不过,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这种问题意识其实是一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这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开启了中国化哲学的学理性思考与学科建构,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学科建设意识的主导下,哲学研究呈现专门化与学术化的趋势,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专业,但与此同时彼此之间也越走越远,甚至有分道扬镳的苗头与趋势。从哲学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最重要的经验是打破经院哲学(即所谓的学院哲学)的束缚,而其最重要的理论支持则是来自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剩余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理论前提之一,因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4]161。哲学学科意识的束缚以及理论研究中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缺失,对于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研究而言,直接导致的问题是没有理解马克思“历史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与人学、类哲学的重要关系,同时也没能与西方学者的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对话。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人学思想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历史科学与人类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人类学把自己的学科定义为“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这一学科体系的形成,虽然与殖民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紧密相连———它在19世纪的学科分工体系中被定位为对原始社会或文化的研究;但是,随着殖民体系的解体,人类学已突破异文化研究的局限性,正在重新定义其对人类整体多样性的研究。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人类学学科除了从某一学科的角度进行人类学研究,更为前提性的则是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即涉关存在论———基于人作为一种存在来探讨人类发展的起源、人类发展的动力、人类创造的文化、人类发展的规律、人类前进的方向等。[5]人的本质是什么,不仅是人学研究所关注的哲学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类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而智者学派把人定义为具有智慧和美德的政治动物。基督教神学则认为人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绝不可能是像动物一样的自然存在物,使人学回落到神学逻辑中。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成就是以人为中心对抗基督教神学的以神为中心,它不仅重视人的自然本性,也关注人类的理性和意志,从而引发了近代哲学的“主体性”问题大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进化学派观点把人看作是由猿猴进化而来,从而将自然主义人学推向了极端;作为自然主义人学思潮的反向运动,欧洲大陆的思想家们则在对宗教神学的反思中发展出了理性主义人学思潮,这一基于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中被准确地表达出来———“我思”是人的本质特征,“我思”是人与动物的关键性区别。这种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发展到了某种理论上的极致。德国古典哲学不仅把“我思”(观念)理解成人的本质,而且把它作为哲学的对象来进行研究,从而建构起庞大的观念论思想体系,并最终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达到顶点。而在德国的观念论思想之外,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向,即发现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动物,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产物,因而提出了“历史哲学”的问题,这一问题域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等思想家的不断探索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感和历史哲学韵味的人类学思潮。这种具有深厚历史感的人类学思想路向,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便是历史科学。今天,随着马克思哲学研究以及国外研究的深入,我们应当重新拾起一度中断的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并将这种反思推向一个自主性的理论建构。这是中国学界走向理论自信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学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包括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上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我们重拾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提供了极好的学科背景。我们应当在这个基础上将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类哲学)有效沟通起来,以打开哲学与人类学研究的新视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出的人类学只是一个在学科意识的束缚之下不得不采用的“名称”———因为学科话语体系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者的行规。换言之,人类学这一提法只是一个“方便法门”,读者可以不必拘泥于这一名称本身,重要的是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关于这个问题,涉及两个重要的理论:一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二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学(人道主义)思想。关于第一个问题,即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过去我们之所以无法把政治经济学与类哲学有效结合起来,是因为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受限于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实际上,在马恩经典著作中,他们所阐发的政治经济学跟苏联所编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有差异的,其重大差异我们可以用恩格斯的定义来解释一下。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广义层面,一个是狭义层面。狭义政治经济学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面谈论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货币、商品等这些实际上是隶属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设想,马克思有一个宏大的理论构想,但并没有完成,只出版了其中的一卷(即《资本论》第1卷)。根据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设想,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应当有六大部分,分别为资本(这部分后来演化为《资本论》的整个体系)、国家、土地、国际市场、国际贸易,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劳动的问题。换言之,苏联学界所理解的政治经济学,只是马克思本人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马克思生前还没有来得及把他整个思想完整地建构出来。而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实际是历史科学,按照恩格斯的定义,它指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规律的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范围上更为广阔,它不仅仅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也包含前资本主义社会,另外还包含东方社会,这是一个更大的范畴。这一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恰恰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相重合,而狭义政治经济学则与经济人类学具有诸多共同之处。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关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不得不提到他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在此我们主要以康德和费尔巴哈为例来说明。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康德最后出版的著作便是《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认为它“是康德二十多年讲授‘人类学’课程讲稿,也是康德本人自己整理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康德毕生的书斋生涯其实都是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他那一切令人生畏的思辨最终都有一个集中的主题,这就是人的存在和使命”;因此,“仅仅从认识论上的‘批判哲学’来看待康德哲学已经显得过于狭隘,必须从人类学的立场来考察康德整个哲学体系”。[6]1-2从这一角度来看,康德哲学的重要贡献是将神学(宗教问题)人类学化。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思考路向显然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费尔巴哈作为直接影响马克思的思想家,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对宗教哲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以期恢复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这使马克思豁然开朗。
篇10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对象;职业发展前景
【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要求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具备极强的综合人文素养。经济学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重要学科,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新经济时代无论在经济建设方面、生产生活方面都将发挥极大的作用。若想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贡献力量,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对经济学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因此,笔者针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职业发展前景”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经济学概述
(一)经济学概念
经济学(economics)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针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人类为谋求进步所从事种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本质,以及经济活动中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学术研究。经济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得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实践,如:生产、交换、配置、消费等。经济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中进行,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经济活动实践中产生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的总和,在各类经济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发挥最大功能的是生产关系[1]。
(二)经济学发展历程
经济学是与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相生相伴的一门科学。人类文明发展到奴隶社会阶段,经济活动开始产生,这一时期古希腊开始出现经济学萌芽,以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主要代表,针对经济学开始进行系统分析,如色诺芬的《经济论》、亚里士多德的商品交换理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理论等。伴随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这一时期经济学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针对农业生产进行经济讨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成熟;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19世纪末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学开始发展,这一时期,经济学更加注重对经济现象的讨论和分析,经济学逐渐脱离政治成为独立的知识理论体系,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经济学完全取代了政治经济学,成为了独立学科。一路走来,经济学可谓凝结了无数智慧和汗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杰出力量。
二、经济学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广泛、涉及领域多元化的学科,伴随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呈现动态趋势,若想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以不同的角度分析,以下笔者针对经济学产生根源和经济学形式划分两个方面阐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基于经济学根源
经济学是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科学,人类在从事任何经济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应用相应的资源,经济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所以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的欲望之间出现了矛盾,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指导,这种矛盾将是不可调和的。经济学的产生可谓为上述矛盾开出一剂良方。针对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将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生产机会作为研究核心。同时,资源稀缺性为经济学带来了四大研究课题:第一,在经济活动中需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第二,利用多少劳动力、多少成本、什么样的技术进行生产?第三,生产出的产品将会去向何处?第四,在该项生产中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价值?根据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以上四大问题是其主要研究对象[2]。
(二)基于经济学标准
经济学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用的部分,如:按照时间标准可以将经济学划分为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按照应用的标准会出现政治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但是最为权威的划分方式是按照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区分,按照这一标准经济学可分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和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两部分。宏观经济学将国民经济总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么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形式上可以总结为“观林而不观木”,即学科术语中的“bird's eye”。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是针对个体经济单位行为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么决定和变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形式上可以归纳为“观木而不观林”,即学科术语中的“worm's eye”[3]。
三、经济学职业发展前景
伴随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经济学已经成为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学科。因此,经济学的职业发展前景广阔。首先,研究经济学能够掌握金融相关知识,未来可以在具有商业性质的银行系统进行发展,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亦可将职业生涯规划方向着眼于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第二,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所以就业范畴可以拓展为各类具有经济性质的行政单位,如财政、审计、海关等部门。第三,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研究经济学之后可以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方面工作。总而言之,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经济学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对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论点系统分析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最后根据全新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引发莘莘学子对经济学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经济学原理和知识,能够应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我们日常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人文素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经济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邱海平,张宇,郑吉伟,等.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1年)[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12(01):3-65.
[2]周靖祥.改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度探析研究与评价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3):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