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运输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运输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总体目标
至**年底,全区渣土运输车辆实现车容整洁,市场行为基本规范,监管机制得到强化,企业素质得到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成立**区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整治推进协调小组
由陈升平副区长担任组长,区建设交通委副主任钟国定、区市容局副局长朱红德、区城管大队副大队长宋朝明、区交警支队副支队长侯彬武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区建设交通委、区市容局、区环保局、区城管大队、区交警支队、区建管所、区质监站、区废管所。在区市容局设立专项整治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朱红德兼任。
(二)严格资质和车辆管理
**年10月1日前,区市容局下属作业单位必须通过市市容环卫局组织的资质审批和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检验,指导区域内从事渣土运输的社会作业单位参加资质审批和专项检验。**年10月1日起,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委托具有渣土运输资质的单位和符合相关检测标准的渣土运输车辆运输处置渣土,不得与未获得渣土运输资质的单位签订渣土运输处置合同;区废弃物管理所根据市市容环卫局公布的渣土运输企业资质许可和获得编码证的车辆明录核发处置证。
(三)加强检查和执法
**年10月1日起,区城管大队和区交警支队要加强对全区建筑工地和渣土运输车辆的监察执法,重点取缔无编码证车辆从事渣土运输、未经审批擅自处置渣土、偷倒乱倒渣土垃圾、超限超载等行为;区废管所要对各建筑工地渣土产生、堆放、处置情况加强检查和记录,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在工地完成渣土处置施工后,区废管所将根据管理档案对该工程渣土处置情况做出书面评价。
(四)开展宣传动员活动
召开全区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整治活动动员会,研究部署整治工作。**年10月1日前,向区域内所有建设施工单位、建筑工地、渣土运输单位进行整治方案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告知,做到全覆盖;区市容局网站和投诉热线开通渣土运输违规举报专线,加强渣土运输投诉处理工作。
四、责任分工
(一)区建设交通委
执行建设施工工地管理标准和车辆技术、管理标准,加强对工地监督检查,对未达标的工地,取消文明工地的评比或降低企业资质等。
(二)区市容管理局
加强源头申报,使渣土的出土量、运输路线、处置去向等处于受控状态;加强对建设工地和运输车辆的监督检查,使建设工地按照管理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和出土,运输车辆按照管理规范进行作业,对违章施工和违章作业的工地和运输车辆进行取证后移送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组织建立运输企业诚信管理档案,及时向其他相关管理部门通报信息;对全区渣土运输、处置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三)区交警支队
对渣土运输车辆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如超载超限装运、牌照不清、超速行驶等),按规定实施处罚;根据日常推进办公室提供的违章信息,对相关渣土运输车辆予以查处;加大对渣土运输车辆的检验力度。
(四)区城管大队
对渣土运输车辆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按规定实施处罚,配合管理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篇2
摘要:在比较国内散粮集装箱卸料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种新型散粮集装箱卸料机,其具有以下优点:设备自重轻,机动性强;卸车速度快,工作效率高;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操作方便;性能稳定,运行可靠;采用远程遥控,操作安全。该机的研发应用将明显提高我国散粮集装箱的卸料效率,降低散粮集装箱卸料装备的投资成本,促进我国散粮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关键词 :散粮运输;集装箱卸料机;样机;研发
中图分类号:S229+.2
我国粮食产地与销地分布极不均匀,粮食调配运输量很大,而我国粮食运输中散粮运输仅占25%左右,与发达国家散粮运输占95%的比例相比差距很大。散粮集装箱运输作为散粮运输方式种的一种,相对于其他散粮运输方式,具有粮食货损货差率低,粮食运输质量高;运输效率高,工作强度低;节省包装成本,存储方便灵活;适货性好;信息化程度高;减少空返空载率;实现“门到门”运输等众多优点,是粮食运输的一种发展趋势[1][2][3][4]。
1 我国散料集装箱卸料装备的现状
在我国集装箱卸料技术领域,目前,除人工卸粮外,还可以采用移动式吸粮机卸粮、集装箱液压装卸平台卸粮、和集装箱车专用翻板卸粮等方式,具体如下。
1.1 移动式吸粮机卸粮
移动式吸粮机卸粮(如图1)。此机型在国内一定范围内使用,但由于使用过程中对粮食会产生破损,设备本身能耗也大,而使用很少。若采用移动式卸粮机卸粮,卸完1个标准20ft集装箱所用的时间需要30min左右,作业效率太低。
1.2 集装箱液压装卸平台卸粮
集装箱液压装卸平台卸粮(如图2)。集装箱液压装卸平台卸粮,卸完1个标准20 ft集装箱所需时间约为15 min,产量约为100 t/h。其操作步骤如下:①集装箱置于集装箱支撑平台上,集装箱门在卸粮料斗一侧,用锁定装置将集装箱牢固地锁定在平台上。②打开集装箱门自流,自流停止后启动液压系统,液压油缸将集装箱支撑平台举升至规定高度,卸净集装箱内的粮食。③将集装箱支撑平台降落至水平位置,关上集装箱门,集装箱运走。此设备由于在将集装箱放置于装卸平台的过程中,需要辅助设备(吊),工作效率较低,投资成本较高。
1.3 集装箱车专用翻板卸粮
集装箱车专用翻板卸粮(如图3)。将集装箱专用车开上平台,后挡装置卡住集装箱,平台逐渐起升到38度左右,将整箱粮食卸入地下卸粮坑。目前该装置平台长18 m,起升能力80 t,起升和下降时间共5 min,加上汽车停靠时间,卸车周期10 min 左右[4]。此设备由于在卸料过程中始终需要将集装箱挂车的后部一起升降,增加了额外的功率损耗。
由于国内现有散粮集装箱卸料装置存在着卸料效率低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散粮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因此,研究开发一种便捷、高效的集装箱卸料设备对于提高散粮集装箱的卸料效率,满足我国多数粮库发展散粮集装箱运输的技术需求,促进散粮集装箱运输技术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粮工程科技(郑州)有限公司组织力量开发了的集装箱卸料机,其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式,总体来说:新型散粮集装箱卸料机具有设备自重轻,投资成本小,卸车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的优点。该设备必将促进散粮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2 散粮集装箱卸料机的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
集装箱卸料机主要由底部支撑,平台支架,主轴,主油缸,锁紧机构,开关门机构,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组成。各部分主要作用列表如表3 所示。其设计方案如图4 所示。
2.2 机械结构设计
原方案确定后,经反复设计比较,其机械系统细化设计后最终确定,主要包括底部支撑,平台支架,主油缸,锁杆机构,导向杆,主轴,开关门机构,底部连接板等,加工制造后,样机如图5。
2.3 液压电控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简介:TZCB30 集装箱卸料机电控系统由主控制柜、无线遥控器、检测保护装置组成,可实现升、降油缸,开、关门控制,以及在设计的角度内任意停止升降。设备工作时通过主控制柜面板或无线遥控器进行操作图6为设备主控制柜操作面板。
3 散粮集装箱卸料机的主要操纵步骤
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用集卡、叉车或其他设备将集装箱放到设备内部合适位置(如图7)。②运行设备,将锁紧机构锁紧集装箱(如图8)。③将集装箱倾翻卸料(如图9)。④设备放平,用集卡、叉车或其他设备取走集装箱。
4 样机及试验
样机加工后,经过反复的空载及重载试验,设备性能稳定,升降平稳。在重载30 t情况下,平台支架最高可旋转60°,各项指标满足预期要求,保守估计每小时最低可卸料200 t以上。
综上所述,设备具有优点如下:设备自重轻,机动性强;卸车速度快,工作效率高;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操作方便;性能稳定,运行可靠;采用远程遥控,操作便捷、安全。
5 结语
散粮集装箱卸料机的成功开发,有利于提高我国散粮集装箱的卸料效率,降低散粮集装箱卸料装备的投资成本,促进我国散粮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华.粮食集装箱运输经济可行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陈艺.粮食集装箱运输发展前景分析[J].粮食流通技术,2009第06期.41-42页.
[3]王耀.推行散粮火车集装箱运输促进粮食“ 四散”进程[J]. 粮油市场,2009 第06期.19-21页.
[4]唐学军.集装箱散粮运输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粮食流通技术,2008第04期.19-21页.
[5]张峻岭.散粮集装箱装卸运输的现状及技术发展研究[J].粮食加工,2009第04期.78-82页.
收稿日期:2015-06-25
作者简介:谭保辉(1988-),男,硕士,助工;专业方向为粮食物流技术及装备研发。
陈艺(1969-),女,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为粮食储运技术研究与开发
张卓青(1964-),女,研究员;专业方向为粮食储运技术研究与开发
高兰(1975-),女,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为粮食储运技术研究与开发
本文受到了科技部2014年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
篇3
关键词:粮食仓储管理;物资储备;转仓登记
1 引言
我国粮食储存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国家储备;二是地方储备;三是企业储存;四是农户储粮。从整体情况看,国家储备和地方储备的设施设备、储存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较高,企业特别是农户在这方面的状况较差。随着粮食储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仓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减少虫霉危害、降低储粮数量损失,还要防止粮食污染、保持储粮应有品质。为了保护和利用粮食资源,粮食储藏科学技术和管理已向"三低、三高”方向(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和”三化“(装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经营集约化)方向发展。储存技术方面,伴随科技飞速发展和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粮食储藏工作不再是繁重的人工体力劳动,逐步向适应粮食储藏技术现代化发展。一批自主开发、先进实用的粮食储藏专用新技术、新装备,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粮食储存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粮食出仓、入库、检测机械,粮食储藏常规技术如低温储藏、机械通风储藏、气调储藏、化学及“三低"储藏、储粮害虫防治等技术方面。
2 我国粮食仓储技术的建设发展
粮食仓储管理虽不像其它行业仓储管理那样复杂,但其中也涉及到大量的基础数据。购、检斤入库、检(化)验、保管、出库等一系列过程中均涉及到数据统计,处理不当会造成帐目繁杂紊乱、数据信息散漫庞杂等诸多弊病。为加强粮食信息化建设,国家粮食局于2012年7月正式印发了《粮油仓储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该指南明确了粮油仓储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与功能、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以及各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要求、保障措施等。近期目标是在1-2年内,在部分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大型粮油仓储企业基本实现仓储管理信息化;中期目标是到2016年左右,在大部分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建成一批局域网络和广域网络的联网应用,包括远程监管系统、应急保障系统、粮食物流平台等;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形成完善的智能仓储数据库,搭建统一的电子粮食政务平台、电子粮食商务平台、远程监管平台、粮食物流平台。
3 粮食仓储技术流程
3.1 粮食入仓
3.1.1准备
(1)按上级下达的计划制定粮食接收方案,落实好进粮及运输协调接洽工作。
(2)做好粮食接收人员、设备、器材等准备工作,调校各种检验、计量仪器设备,确保使用有效。
(3)清消仓库,按规定铺好通风管道,熏蒸管道,布置好粮情检测设备。
3.1.2登记
检查来粮车辆,核对发货明细表,做好登记。
3.1.3检验
(1)按照质量检验标准,对每批次来粮进行抽样、检验,做好检测结果的登记。
(2)质量品质不符合要求的粮食,要坚决拒收,并通知发货方进行处理。
3.1.4检斤
由两个以上的计量人员对检验合格的粮食进行检斤,填写入库检斤单。
3.1.5入库
(1)保管员对入库的粮食数量、质量进行抽检,并做好登记。
(2)粮食入仓前须先过蹄,入库完成后,及时整理粮面,并全面检查,核对数量、质量情况,填写原始记录。
3.1.6其它
(1)根据粮食数量、质量进行统计结算,做到日清日结,并认真填报各种统计报表。
(2)对入仓粮食,核对数量、质量无误后,在经发货方认可,在明细表上签字。
(3)入库任务完成后,保管员核对粮食入库总数,及时建立帐、卡。
3.2 粮食出仓
3.2.1准备
(1)按上级文件要求或出库通知书要求,制定出库方案,落实好出库等协调接洽工作。
(2)做好发货前人员、设备、器材等工作准备工作,调校各种检验、计量仪器等设备。
3.2.2检验
按粮食质量检验标准,对出库的粮食进行检验,开具检验单。
3.2.3出库检斤
(1)保管员对出库的粮食进行检斤,填写出库检斤单。根据检斤结果和检验单,开具发货明细表,随货同行。
(2)及时组织人员清理散落粮食,保证现场清洁,仓房粮食出清后要立即清扫,清点归堆摆放仓内器材并对损坏设备进行维修。
3.2.4结算统计
(1)粮食出完仓后,结算出粮总量,并对照原始入库凭证,核算分批次的溢余或损耗,按有关规定处理。
(2)汇总发货明细表,以发运和接收双方认可的数量为准,对粮款和费用进行结算。
(3)保管员、会计核对出库无误后,核减库存数量,调整帐卡。
3.2.5粮食出库时,核对运输车,收粮单位和发货明细表,检查一致并登记后放行。
3.3 粮食转仓
3.3.1准备
(1)按上级下达的计划制定粮食转仓方案,落实好转仓及运输协调接洽工作。
(2)转入方做好粮食接收人员、设备、器材等准备工作,调校各种检验、计量仪器设备,确保使用有效。
(3)转入仓库做好清仓消毒,按规定铺好通风管道,熏蒸管道,布置好粮情检测设备。
3.3.2转出方检验
转出方按粮食质量检验标准,对出库的粮食进行检验,开具检验单。
3.3.3转出方出库检斤
(1)保管员对出库的粮食进行检斤,填写出库检斤单。根据检斤结果和检验单,开具转仓明细表,随货同行。
(2)及时组织人员清理散落粮食,保证现场清洁,仓房粮食出清后要立即清扫,清点归堆摆放仓内器材并对损坏设备进行维修。
3.3.4转出方结算统计
(1)粮食出仓完毕后,结算出粮总量,并对照原始入库凭证,核算分批次的溢余或损耗,按有关规定处理。
(2)汇总转仓明细表,以发运和接收双方认可的数量为准,对粮款和相关费用进行结算。
(3)保管员、会计核对出库无误后,核减库存数量,调整帐卡。
3.3.5转出方粮食出库时,核对运输车,收粮单位和发货明细表,检查一致并登记后放行。
3.3.6转入方登记
转入仓库检查来粮车辆,核对粮食,做好登记。
3.3.7转入方检验
(1)按照质量检验标准,对每批次来粮进行抽样、检验,做好检测结果的登记。
(2)质量品质不符合要求的粮食,要坚决拒收,并通知转出方进行处理。
3.3.8转入方检斤
由两个以上的计量人员对检验合格的粮食进行检斤,填写转仓入库检斤单。
3.3.9转入方入库
保管员对转入库的粮食数量、质量进行抽检,并做好登记。
3.3.10其它
(1)根据来粮数量、质量进行统计结算,做到日清日结,并认真填报各种统计报表。
(2)对转仓粮食,核对数量、质量无误后,在明细表上签字。
(3)转仓任务完成后,保管员核对粮食出入库总数,及时建立帐、卡。
4 结语
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始于建国之初,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不断的完善、充实和调整,初步形成了以中央储备为中心,地方储备和农村储备相配套的粮食储备体系。近年来,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与粮食企业实际融合,提高运行效率是我国粮食储备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国家粮食局.粮油仓储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S]. 2012.
篇4
一、目标及原则
(一)目标
为全区介入国家专项的农户配置彩色钢板组合仓,有效改善农户储粮前提,为建立农村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积累经验。
(二)原则
遵循“政府津贴、农户自愿、共同出资”的原则,采取中心、省级财政投资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作。
二、项目单位
区粮食局及参加专项的乡镇为项目单位。
三、建设内容及投资测算
(一)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门:一是为符合项目选点要求的1500农户配置单仓容量为2000斤左右的彩色钢板仓;二是对基层技术服务职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初步建立农户科学储粮服务体系;三是在农村推广高效低毒的储粮药剂。
(二)介入前提
原则上参加专项农户储粮在2000斤左右,并愿意承担专项要求的自筹资金。
(三)投资测算
1、仓型尺度
我省专项仓型选定为彩色钢板组合仓,执行国家的《农户小粮仓建设尺度》(LS/T8005—)。
2、仓徽
国家粮食局确定的尺度仓徽。
3、投资计划
省核定彩钢仓控制造价430元/个(含到仁和区集中点的运输用度),按照中心、省级财政和农户3:4:3投资比例,全区1500个彩色钢板仓,需要投入645000元,其中:中心投资193500元,省级财政配套258000元,农户自筹193500元。农户出资为自愿投入。
四、项目实施
区粮食局负责项目实施和管治、协调、督查,各参加专项的乡镇详细负责,区级相关部分协调配合。
(一)年11月底前,负责摸底调查,形成项目实施方案,并将项目实施方案报市粮食局存案。
(二)年12月上旬,召开项目启动大会。
(三)年12月中旬前,完成小粮仓的造册登记和小粮仓的招投标工作。
(四)年12月底前完成小粮仓的制作和发下班作,并做好本级验收及迎接上级验收的预备工作。
五、职责
(一)区政府对项目建设负总责,负责专项建设组织领导工作。
(二)区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拨付并监视项目资金的管治和使用。
篇5
关键词:振兴;粮食物流;发展研究
1 东北粮食物流发展现状
自东北第一次经济振兴以来,粮食产业比重就逐渐地向北方靠拢,在我国东北,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粮食人均净产出在全国排名前两位。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公告,2015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为6000多万吨,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粮食总产量1亿4千多万吨,13年来,东北粮食产量在全国比重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成为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进一步发挥了“大粮仓”和“粮食市场稳压器”的重要作用。再来看看近两年的数据, 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比2014年增加1400多万吨,增长2.4%。其中,东北四省区(包含内蒙古东部地区)粮食总产量比2014年增加500多万吨,占全国粮食增加量的36%以上。东北地区的粮食除供本地使用外,大部分销往华东、华南和华北等地区,粮食的物流输出占全国的60%以上。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布局到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商品实体运动,还包括粮食运输过程中的一切增值服务,是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一些国家已基本上实现了“四散化”粮食物流,即散装、散卸、散运、散存;也就是基本形成了信息化、自动化的粮食物流。在东北二次振兴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要巩固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条是国家政策上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东北振兴8条中的第一点内容,因此,着眼于东北二次振兴条件下的粮食物流建设,尤为重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形成比较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多元清洁的能源体系。近年来,东北经济发展过缓,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在国家“去产能”的大环境下,表面上看,对东北的重工业影响较大,但同时也会对粮食产业起到一定的影响,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会。东北始终还是中国粮食的主产区,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也占据相当的比重,农业在东北以及进一步拉动全国经济方面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流通成本较大一直是限制东北粮食发展的瓶颈,2003年东北第一次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概念,也是东北第一次振兴的开始,那时东北的经济形势和现在相比也是有很大的不同,文章将针对东北各省的粮食产业特点,分析东北区域优势、劣势。
开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最大的特点和重点,要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形成比较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多元清洁体系。而开放则必然面对着开放式的交流通道,在当今的物流结构下,以中小型产品和轻工业最为发达的江浙地区,已经形成了地区性的包邮优势,而相应的物流产能,向东北方向运输过程中,仍然面对着非常大的物流化成本,同比之下,东北的产能优势也面对区域性的物流方便,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打开。
2 东北粮食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东北粮食物流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目前面对的问题可以说是非常突出,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三个最重要的问题是:
2.1 产业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的落后,物流产业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
这将是制约今后东北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的最突出问题。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购销管理体制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原有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变成由多个部门进行管理。而分设就容易造成分割,各部门自我建设,自我完善,分别制定物流规划,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少联系与合作,导致了粮食物流资源基本局限于本部门内利用,不能充分发挥社会效益,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较重,增加了粮食物流成本和建设费用,也使全社会统一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系统难以形成。而东北拥有众多传统贸易,这些相对的信息不对称性和时空阻隔性,使供求产销难以有效对接,粮食经营前后不搭配,难以协调。
2.2 物流载体发展相对配套设施没有跟上,运输资源方面的利用率也有待提高,港口设施设备也需要革新
物流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是实现物流现代化所必备的技术基础。受传统观念影响,广大粮食企业和职工对粮食物流的认识仍局限于简单的粮食仓储、运输和装卸,基础设施和设备却不加改善,缺乏从整个系统优化和专业分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定位与发展,现有的散粮发放设施也与各业的仓储能力和装卸能力不匹配,粮食包装运输抛洒损失多,包装材料费用大,装卸自动化程度低等都是导致目前东北粮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致使东北地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依然缓慢。
2.3 粮食可利用性低,没有形成二次开发的高水准的开发产品
粮食在我国消费品结构中历来占有很大比例,然而市场上的粮食加工的食品却很少,品种往往也很单调、低端,并没有对粮食进行充分的利用。开发粮食的一系列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潜力也很大,却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
3 东北粮食物流解决方案分析
通过数据比对,将东北的粮食物流产业优势进行系统分析,进入十二五,东北工业及装备制造业方面的输出下降比较严重,但从粮食角度,黑龙江吉林两省依然有着强有力的人均粮食占有率和产出,质量上更是上层,下面。从线上、运输和粮食产品二次开发方面对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3.1 利用交易平台,进行农商交易,扩大物流网
如今,互联网买卖的平台不容小视,而相比于小商品微商平台上种类的复杂性和不可辨别性,在微商或其他便捷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良好农商产品的交易,已经成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东北粮食输出的重要平台。在2015年,下半年,农商微商卖家数量呈现了井喷式的增长,现在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生产、营销、盈利模式。带给生产商利润的同时,也对粮食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全国54个最具有活力的物流中心,东北占据5个名额,这一比重并不明显,在未来,信息化、智能化将起到主导力量,加快粮食运输效率,依托精益研发平台,政府结合技术优势,既可以解决东北科技方面的问题,也能使物流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所谓信息化产业,指的就是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的基础建设,全自动化调动、调配和物流一体化进程,建立更加完备的物流体系,从三维立体化角度协同促进粮食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之前,物流运输中总是会面临一些速度和调动方面的困难,这对粮食输出来说影响很大,如果能研发出自动化,流程化和服务更得上的物流平台,以一、二线城市为技术输出终端,以三线城市为主要实施中心,就可以加快物流供应链工作流程,在之前的研究中,可以知道,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协调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若能形成自动化流程,各个实施方都能通过系统化思想来处理问题,将大大提高物流产出效率。
3.2 运输手段是物流的发展基础,应该放在总体布局的重点考虑的范围之内
基础主要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海运运输四个方面,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是全世界最为迅速的,目前,已经超越了美国,成为了全球高速公路长度排名第1的国家,公路运输也是唯一能够深入相对较偏远地区,直达粮食生产第一线的最佳手段。目前,东北发展最迅速的运输手段是高铁,近年来,随着哈大高铁主线路的启动,整个辽宁的主要城市,以及吉林和黑龙江的部分城市已经被高铁和动车组列车的运输方式所代替,目前,铁路、高铁建设让东北内连外通成效显著,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京沈高铁开通后,京沈两地高铁运行时间将压缩至两个半小时,与其他各条线路合理分工,将形成多条进出关的铁路通道,“东北振兴”战略与“京津冀一体化”也将因此更加紧密相连,实现互促互进,东北三省将很快迎来发展的春天,国内的粮食需求,更多的还是依赖铁路运输。2016年,在吉林召开了东北亚物流峰会,作为东北“金三角”的珲春市就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航空运输方面,哈尔滨的空港物流产业园也将在不久之后正式建立,而大连新机场投入使用之后,原来的老周水子机场,也有可能作为专门进行空港运输的基地。空港物流在追求速度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对于小型粮食及粮食方面的二次产品来说,可以启动巨大的推动作用。
海运方面,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海运运输力所受到的影响冲击非常强烈,韩国韩进运输集团也在不久前宣布破产倒闭,而辽宁港口业务方面,则面临整合的需求,全国10大港口中,东北占据两个,分别是大连和营口,但排名均比较靠后,作为天然深水港口的大连,有着一定的天然优势,2015年度上半年,大连港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亿度元,同比增长0.6%,各主要业务总体表现平稳。其中,散粮码头完成吞吐量186.9万吨,同比减少41.6%;之前,作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大连试图整合其他辽宁港口,但在单纯的业务范围内进展比较困难,而在东北二次振兴政府的推动下,设计新概念下的海运港口,将极大推动粮食物流的发展,粮食对外运输中,海运几乎占据全部份额,因此,依托二次振兴东北港口升级,对外粮食物流大有可为。
另外,需要依托东北地域优势,做好国内外粮食及附属产品的流动,近年来,韩日经济的发展过缓加之部分政治原因,导致东北对外贸易额度的下降,但日韩方面存在自给自足能力的缺失,尤其是土地粮食方面,因此,着眼于韩、日,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对外粮食物流,对东北粮食物流承载能力更是一种考验。
3.3 粮食副产品的研发,形成全套粮食供求体系
东北地区拥有多所综合性的农林高校,基础科研能力毋庸置疑,但和中国其他地区人员流动不同,流出东北的人口,以高水平人才和高校毕业生为主,因此,在东北全范围内建立粮食二次研发产品的输出基地尤为重要,可以保留农业高素质人才,也有利于基础科研和成果转化,当然了,其实东北并不缺乏相应的基地,辽宁大连拥有众多海参和及其他海产品工厂,其连锁店面覆盖全国。但相对来说,和以绿色化、健康化为主要特色的国外产品相比,东北产品对抢占国内高端消费市场方面依然有着很多工作要做,现在,诸多城市中都有食品类高端服务区,无论是餐馆、宾馆还是其他场所,餐食的档次分层都比较明显,相对于东北优势,占据肉牛产业链的,有新西兰和澳洲,海产品方面,国外的产品输出也具备一定优势,甚至在儿童用奶粉方面,东北食品制造业如果能够分到海外代购的一部分额度,未来的全部额度,都能给粮食产业带来巨大的优势。同时可以利用空港和海运物流,把东北生产的高端粮食产品销往海外。由于气候的原因,东北的粮食产品有自己的特色,从本质上说,是不能代表诸如东南亚地区的粮食特性的,但是,依托物流新格局,结合其他粮食品种,进行食品精益研发,完全有可能打开东北农业振兴的一角。
4 结束语
东北目前所面临的经济困局,是我国新常态下的一个缩影,任何的振兴都离不开阵痛的革命,关键的问题是能结合自身优势,为创新打开新局面。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而蒸汽机改变的正是人和物的运输方式,而粮食,又是地大物博的东北给全世界人们能够创造的最大的财富,东北经济二次振兴,既是很大的机会,同时也是极大的挑战,应该依托软件、硬件和基础设施平台,在农业产值和农产品研发基础之下,在东北亚发展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引领下,结合我国不断发展的高速公路、铁路,空港物流和海运物流的快速发展,打开粮食输入输出的新局面,东北有极大的潜力成为我国中、高端粮食产品的输出中心。
参考文献
[1]张雪.近代东北粮食贸易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张燕妮,陈杨.中国东北粮食物流发展问题浅析[J].粮食流通技术,2010(5).
[3]张大龙.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与振兴东北经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篇6
一年千亿斤:
粮食产后损失知多少
记者:目前我国粮食产后损失究竟有多大?
任正晓: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
我国农户存粮约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一半左右,由于储存设施简陋,缺乏技术指导服务,损失比例在8%左右,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损失400亿斤以上。
我国粮食物流方式落后,散粮运输比例约为15%,大多采用包粮运输方式,抛洒、遗留损耗大。全国粮食企业有近1800亿斤仓容属危仓老库,储粮条件差、损失大。这些环节损失损耗逾150亿斤。
由于消费习惯误区,成品粮过度追求亮、白、精,低水平粗放加工,既损失营养素又明显降低出品率,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也很低。加工环节每年造成口粮损失130亿斤以上。
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餐桌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有关方面估算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
2亿亩地:
一年浪费一个产粮大省的产量
记者:能否说损失浪费已成为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任正晓:完全可以这样说。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粮食生产离不开劳动力、土地、水及化肥、柴油等生产资料。浪费粮食就是浪费资源能源;节约粮食就是节约土地淡水;推进节粮减损,就是减少排放和平添无形劳力、无形粮田。
我国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近年来粮食进口量持续增加,每年进口的谷物和大豆在1000亿斤以上,而每年又白白地损失浪费上千亿斤粮食。如此对比令人痛心。粮食损失浪费如不坚决遏制,加剧国内粮食供需矛盾,也与全球资源供需形势格格不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仅意味减轻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压力,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有利于全球粮食供求改善。
守护天下粮仓:
这是勤劳节俭文明的底线
记者:何以说节约粮食已从守护粮食安全上升为坚守民族道德底线的问题?
任正晓: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反对浪费,从更深意义上等同守住耕地红线,更事关坚守中华民族勤劳节俭文化的道德底线。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一粒粮食都是辛勤劳动换来的,凝聚着农民的心血汗水。浪费粮食是对劳动的不尊重,对优良传统文化的背弃。
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浪费粮食折射出奢华的思想观念和浮华的社会心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浪费冲击的是思想的大堤,社会伦理的防线。既脱离国情,也有损民风政风,危害巨大,影响恶劣。
从伦理到法治:
探索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立法
记者:怎样把反对浪费粮食的理念落实为管理实践?
任正晓:必须转变粮食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动科技进步,以减少流通环节损失为重点,完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改变落后的粮食收储方式和消费方式,进一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全民参与的节粮减损机制,加快建设节粮型社会。
在强化宣传教育活动同时,我们将在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支持下,从2013年起至2017年实施“粮安工程”,打通粮食物流通道、修复粮食仓储设施、完善应急供应体系、保证粮油质量安全、强化粮情监测预警、促进粮食节约减损。
篇7
根据国家“产区要按非农业人口3个月、销区要按非农业人口6个月的粮食消费量建立地方粮食储备”的要求,省政府下达我县地方粮食储备任务为500万公斤,品种为中、晚籼稻。地方粮食储备计划为指令性计划,实行指令性管理。储备粮由被委托企业从本县农户手中直接收购为主,入库成本价以当年新粮收购价加合理费用确定。
二、地方储备粮的储存
(一)承储地点。本着交通便利、设施良好、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原则,确定国家粮食储备库为我县地方储备粮的承储企业。
(二)入库时间。对企业收购的粮食,县政府每年12月底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地方储备粮的验收评审,并锁定到指定仓库。
(三)承储要求。坚持定点、定仓、定责任的“三定”原则,对地方储备粮实行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帐记载,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调得动、用得上,并随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三、地方储备粮的动用和轮换
(一)全县地方储备粮的所有权、动用权属县政府。未经县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二)地方储备粮主要用于调节县内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以及县政府认为需动用地方储备粮的其他情形。
(三)动用地方储备粮必须先由县粮食局会同县财政局、农发行县支行等部门和单位提出动用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动用方案应当包括动用地方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使用安排、运输保障等。
(四)地方储备粮实行滚动轮换。县粮食局及承储企业要制定轮换管理办法,每年按县级储备粮规模1/3的比例实行滚动轮换、动态管理,3年全部轮换一次,确保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达标。
四、地方储备粮的管理
(一)县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县粮食局、财政局、审计局、农发行县支行等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地方储备粮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县粮食局负责县级储备粮的日常管理,对地方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县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地方储备粮实行监督,据实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拨付地方储备粮的贷款利息、管理费用和轮换补贴;县农发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安排地方储备粮所需贷款,并对发放的地方储备粮贷款实施信贷监管。
篇8
关键词 秸秆焚烧;环境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2-0131-01
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交界线的蚌埠,是淮海平原上的种粮大市,小麦和水稻是其主要粮食作物。从几年前开始,农村大规模焚烧秸秆的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2012年麦收季节,蚌埠周边地区大规模的秸秆焚烧,致使一周多时间内烟雾弥漫,空气质量指数达到300以上,特别是6月9日,城区部分地段能见度不足20米。社会各界对此反映强烈,相关报道不断见诸媒体。为何现在秸秆焚烧成为问题?哪些因素阻碍农民接受、使用更有效的方法?又如何解决秸秆焚烧污染问题?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探究。下面,笔者试以蚌埠市2012年6月秸秆焚烧为案例,探讨相关
原因。
1 收割时间短,耕种繁忙,劳动力不足
蚌埠小麦收割一般从5月末开始,持续一周,紧接着种植其他农作物,例如水稻,共需十多天。期间,农民需要完成包括收割、晾晒、翻地、播种、浇水、施肥等农事,因为时间紧凑,农民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收获粮食的重量和播种的亩数以及播种的农作物品种上,而秸秆的经济地位远低于粮食,且运输、处理秸秆会耽误农时。
而且由于外出务工和进厂上班给农民带来比耕种更稳、更高的收入,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据中安在线报道,九成以上的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厂上班或外出务工,农村空巢现象极为普遍。农忙时,若进厂上班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未返乡抢种抢收,农村劳动力不足,焚烧便成为最好的选择。
2 机械作业的弊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收割机、播种机、插秧机等各种农业机械,基本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农忙时节,机械化使农民花费的时间大大降低。但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问题。
2012年6月,蚌埠地区有一万台左右小麦收割机,收割机总量多,但与2011年相似,分布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农机扎堆和空缺现象普遍,严重妨碍农事。其中收割机的功能仅限于收割、脱粒、包装,收割之后,残留秸秆,特别是部分农机追求节省燃料、时间,防止损伤机器,留下超过15厘米的高麦茬,严重影响耕作。此时,对于农民来说,焚烧便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3 生活方式的变化
如今农村由原先的散居转变为小区化居住,居住空间变小,缺乏足够的空间存堆放体积大的秸秆。以前农村留存秸秆是作为燃料、牲畜饲料和建筑材料,现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天然气、煤气等燃料走进农村,相比较而言能量低、灰烬多的秸秆便无人问津;农村牲畜养殖量明显减少,对秸秆饲料的需求也相应降低;钢筋水泥建筑彻底将秸秆挤出了建筑领域,秸秆在农村面临无处可用、无处可存的境地。
焚烧只是农民处理秸秆的一种方式,但现阶段提出的其他优化处理方式也存在各种弊端,下面将试以分析它们未大规模运用的原因。
当前,呼声较高的几种优化处理方案是秸秆发电、沤肥、制沼气、培养真菌等。这些方案在理论上已被证实比焚烧更能充分利用,并且依据蚌埠地区小麦秸秆总量计算,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利益,但在现实中,大规模实行却面临窘境。
总体上看,这些方案都需要大量运输、储存秸秆。蚌埠虽地处平原,但位于耕区的荆山、涂山、锥子山、淮河等瓜分地表;家庭经营模式在人为层面上继续细化地表,地面支零破碎,耕地与耕地的距离变大,分布零散,缺乏大规模的农场,秸秆的分布密度降低,运输距离长,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其次,储存是难题。秸秆收获后含水量大,容易变质,需要投入额外劳动力翻晒才能应用;而燃烧发电,气化发电所需秸秆含水率在15%以下,大于30%在锅炉内不易燃尽,而不达标的秸秆湿度大,存储时极易发热、变质,堆垛存储还会自燃。
最后,试论易为人们接受的方案——制沼气的可行性。一个沼气池修建的费用为3000元,使用时需长期投入劳动力一名。在蚌埠,秸秆产出的季节性强,冬天原材料缺乏,需增加配套设施,备用其他燃料,直接费用增加;由于原材料的供应量波动、技术水平低等原因,一些沼气池产气率低,不稳定;此外,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专业化、大规模的养殖场取代了农村舍饲,农村牲畜饲养量不足,动物粪便缺乏,沼气池原料单一,使用不便。
大部分方案对农民而言,缺乏资金、技术,无力承担。而对企业来说,利润空间小,风险高,其中的技术投入更是一个无底洞,投资者无力更无心承担此类项目。
从长远来看,焚烧秸秆不利于农业优化发展,一方面浪费大量秸秆资源,另一方面焚烧烟雾危害健康。而优化处理方式难以广泛应用,需要提出新的方法,则需要政府财力、政策支持。
若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有以下建议:
1)加强秸秆经济价值宣传,并以不焚烧的直接经济补贴(前提是补贴额度足以让农民心动)和经济诱导结合的方式,让农民有利可图,秸秆可以像谷物一样赚钱;此外,对循环利用秸秆的企业做出政策保护,例如减免税、财政补贴、贴息贷款、运输环节税收减免等,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2)改善农机,使收割机和秸秆打捆机或压块机结合,收割、包装谷物的同时,碾碎、包装秸秆,缩小秸秆,由此提高运输效率,不影响农时。据了解,当前中国在此领域没有独立技术。
3)针对蚌埠秸秆产出量、产出时间,秸秆质量、种类,其他农业垃圾(牲畜便粪等)的分布、重量,地方人文特色等,选择具体方案,例如气化、制沼气、固化致密成型等,投入资金,规模化生产。
4)对秸秆的经济所得进行利益分配,在保障投资者、农民获利的前提下,政府再利用市场杠杆,将经济所得商业化,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当前,很多蚌埠市民通过微博、QQ等途径谴责农民焚烧秸秆行为,认为他们短视,自私,应该为此带来的环境污染负责;蚌埠地区政府亦出台各种措施禁止农民焚烧秸秆,并对焚烧火点进行罚款等各种处罚方式。但这些举措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蚌埠的秸秆焚烧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焚烧小麦秸秆,从农民自身来看,只是一种趋利选择,应该从经济角度着手解决。
当下,高效率利用秸秆、减少环境污染、循环利用,若三者相权衡,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7:31-32.
[2]外出务工人数增加 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J].中安在线,安徽信息资讯汇总/zhuyeguanli/system/2011/04/26/003976775.shtm,2012,9,1.
[3]“蚌埠大量联合收割机无活可干 调查:市场失衡为哪般”[J].中国广播网,/xwwgf/201106/t20110601_508056133.htm,2012,7,21.
篇9
粮食现代物流是指采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粮食从产地到消费者的实物流动过程。它的重要标志是粮食流通的通道网络化,过程四散化(即散装、散卸、散存、散运)、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化,是传统粮食流通方式的重大变革。
为指导今后十年全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特制订本规划。
一、现状和问题
建国前,我省几乎没有标准的专用粮食仓库,有的也只是一些民房、民仓,设施十分简陋,保管技术落后,粮食损失、损耗严重。粮食运输多为人挑车拉、或依靠小木船运载,运量少、效率低、费用高。建国以来,我省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新建了一大批粮食仓库,基本满足了粮食收购和储存需要。随着铁路、公路的高速发展,粮食运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铁路、公路运输取代了人力运输,提高了效率,保障了正常粮食供应。粮食保管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虫、霉、鼠害严重损害粮食的状况得到控制。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90年代初,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新建机械化粮库1个,建成仓容5万吨。1993年以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近2亿元,重点在南昌、九江、宜春、吉安等地建设了12个粮食中转库和收纳库,建成仓容15万吨。1998年以来,利用国债资金12.4亿元,新建或扩建国家粮食储备库61个,建成仓容225万吨,同时,购置了一大批粮食进出仓机械设备。全省各地还通过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多种途径新建或改建了一大批粮库。到2005年底,全省共有粮食收购库点2065个,总仓容达1600万吨。粮食储存仓容严重不足,设施落后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粮食仓储条件和机械作业条件大为改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粮食物流的基本通道网络已初步形成。
但是,我省现有粮食物流设施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没有形成完整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粮库管理体制分割,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设施不能充分利用,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粮食物流节点不能有效衔接,物流通道不够通畅,信息系统没有建立。
二是粮食运输仍以传统的包粮运输为主,成本高、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
三是基础设施落后,不能适应“四散”作业需要。全省现有2065个储粮库点中,2.5万吨容量以上的库点只有96个,占总库点数4.7%,其余都很分散,且规模偏小,有的只有500-1000吨,布局也不尽合理。现有1200万吨仓容中,完好仓容只有850万吨,其余都是需大修或待报废的仓库。除国债资金建设的225万吨仓库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外,其余大部分仓库都只能靠人力装卸、搬运,机械化作业程度低。
四是粮食物流节点中转设施落后,缺乏应对市场波动的调控能力。主要粮食物流节点中转能力不足,规模偏小,接收、发放设施和运输工具落后,速度慢、效率低,机械设施不完善、不配套。
随着国家产业化政策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省跨省粮食流通量和省内粮食流通量会不断增加,解决粮食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促进粮食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同时,多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粮食物流设施逐步完善,交通运输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以及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也为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编制依据和规划期
(一)编制依据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现有的粮食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资源,发展社会化粮食储运体系、粮油精深加工和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粮食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规划期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06——2015年。具体分为二个阶段;2006年到2012年为第一阶段,2012年到2015年为第二阶段。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逐步在全省建立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由省政府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统一编制全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对全省物流节点和通道建设进行合理布局,以规划立项,并引导企业投资方向,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2、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粮食物流项目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运作,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公开透明、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规范有序地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属重点项目和公共项目由政府给予扶持,促进粮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3、整合资源、企业推进。按照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规划,对现有粮食物流设施,特别是近年来国债投资建设的仓储设施和世行贷款粮食流通设施,要充分进行整合和利用,使其在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粮食企业和其它物流企业是推进粮食现代物流的主要力量,在政策上和投资方向上给予积极支持,共谋发展。
4、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根据全省粮食生产的布局和粮食的基本流向、流量,依据现有设施条件,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规划期的第一阶段,重点解决省内粮食收购、集并、加工的“四散”问题,其次解决出省粮食的散装、散运问题,先在粮食主产区的主要节点上进行试点建设;在规划期的第二阶段,主要解决入省粮食的接收配送和散卸、散存问题。
5、技术先进、注重效益。结合我省省情和粮情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成熟的物流模式和技术,避免无效投资。注重项目建设前的可行性调研,保证投资效益。
四、目标和任务
(一)发展目标
经过努力,在规划期内基本建成全省主要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完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逐步实现粮食物流的散装、散卸、散储、散运,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初步建成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框架。
(二)基本任务
1、主要建设跨省稻谷外运和玉米、小麦流入通道。在稻谷主产区重点建设通往广东、福建、浙江和广西、云南等省市的跨省粮食流出物流通道;在省会南昌市和省内主要饲料加工、销售集散中心建设玉米、小麦的跨省粮食流入物流通道。
2、完善粮食重要物流节点。在交通枢纽和粮食主要集散中心增建或改造中转仓库,装配散粮发送和接收设施,提高粮食快速中转和配送能力。
3、发展铁路、公路无缝化联接的运输方式。在主要粮食物流通道上加强衔接,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逐步实现铁路、公路无缝化联接的粮食运输方式,减少环节,降低费用。
4、发展汽车散粮运输方式。在当前铁路运力较紧张的情况下,跨省流出通道运程较短的,以及省内粮食流通和县(市)内粮食集并尽可能发展汽车散粮运输,缓解铁路运输压力,争取在规划期末,汽车散粮运输量占总运量50%以上。
5、完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在粮食交易中心逐步建立功能齐全、交易方式先进、信息通畅、诚实守信、服务优良的现代粮食批发市场,并配合粮食物流设施建设,以商流带物流,物流促商流,使其逐步形成完善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
6、建立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现有粮食流通信息,建立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达到准确、快捷、畅通,提高为企业和为全社会服务的水平。
四、通道和节点布局
(一)全省粮食物流总体概况
近年来,全省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总产为1800万吨左右,商品率40%左右。目前全省粮食总流通量约为1600万吨,其中跨省粮食流通量约1000万吨(流出680万吨,流入320万吨),省内流通量约600万吨。预计到2015年,全省粮食流通总量约1800万吨,其中跨省流通量约1100万吨,省内流通量约700万吨。全省粮食物流总的流向是南出北入,即稻谷(大米)往南流出,玉米、小麦(面粉)从北流入。
1、粮食主要流出区。我省主产稻谷,流出的粮食品种为稻谷(大米),流出区为稻谷主产粮区,即南昌市、宜春市、吉安市、抚州市、上饶市、鹰潭市、景德镇市、新余市及赣州市、九江市、萍乡市的部分县(区)。年流出量为980万吨,其中流出省外680万吨,省内300万吨。省外主要流向广东、福建、浙江、云南、广西等省;省内主要流向城市销区及少数缺粮县。
2、粮食主要流入区。我省除主产稻谷外,玉米、小麦、大豆和其它小杂粮都是短缺品种,每年须从省外流入320万吨,以满足本省饲料加工和军需民食的需要。流入区为城市销区及饲料加工、销售中心,主要有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和萍乡市。以上粮食主要由东北四省区(含内蒙)、华北和山东、江苏、安徽等省流入。
(二)全省主要粮食物流通道
全省主要粮食物流通道为铁路、公路及水路,其中以铁路和公路为主,其流量约占总流量95%以上。
1、铁路物流通道
我省铁路交通便利,跨省铁路有京九线、浙赣线、皖赣线、鹰厦线、武九线、赣龙线和正在建设中的向莆线、赣韶线等,有向塘、鹰潭两个大型编组站,货运发达,是我省粮食物流的主要通道。
(1)流出通道。全省铁路物流流出通道有5条:浙赣线、京九线、鹰厦线、赣龙线及在建的向莆线。
浙赣线:起点为湖南长沙,终点为浙江杭州,横穿我省中部,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大动脉,现已改造为电气化铁路。紧靠浙赣线的宜春市、新余市、南昌市、鹰潭市、抚州市和上饶市是全省的主产粮区,流出的稻谷经浙赣线往东流入浙江、福建,往西经京广线流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年流量为200万吨。
京九线:起点北京,终点九龙,纵贯我省南北,境内长700多公里,途径九江市、南昌市、宜春市、吉安市和赣州市,是我省稻谷(大米)流往广东的主要通道,年流量200万吨。
鹰厦线:起点鹰潭,终点福建厦门,与浙赣线相连,是我省通往福建的主要铁路通道。流往福建的稻谷(大米)或经浙赣线转鹰厦线流入、或由鹰潭及省内各站点直接发运。年流量为100万吨。
赣龙线:起点赣州,终点福建龙岩,与京九线相连,是我省通往福建的另一条铁路通道。目前,虽已通车,但货运量不大,流入福建的粮食年流量不足2万吨。
向莆线:起点向塘,终点福建莆田,规划“十一五”期间建设,是今后我省生产的稻谷(大米)流入福建省的主要铁路通道,预计年流量为20万吨。
(2)流入通道。全省铁路流入物流通道为3条:京九线、皖赣线、武九线。
京九线:从东北和华北流入我省的玉米、小麦,主要经京九线运往省内各地,年流量250万吨。
皖赣线:起点南京、终点鹰潭。从安徽、江苏北部发运的小麦、玉米经皖赣线流入我省景德镇市、鹰潭市及上饶市,年流量约20万吨。
武九线:起点湖北武昌,终点九江,是河南、河北、湖北的玉米、小麦流入我省九江、南昌市等地的主要铁路物流通道。
2、公路物流通道
我省公路运输十分发达,到2005年底止,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580公里,南北走向的有福州至银川、樟树至吉安、大庆至广州、南昌绕城至厚田高速公路,东西走向的有上海至昆明、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其它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出省高速公路已与周边邻省省会城市形成了8小时经济圈。各等级公路已遍布全省,纵横交错,或与铁(航)路相连,或与高速公路相接。通往各乡(镇)的公路已基本改造成水泥路或沥青路面,为粮食的物流通道的畅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目前,公路粮食物流量约占总流量40%左右,其中,跨省150万吨,省内550万吨。
(1)流出通道。全省公路物流流出通道主要有樟吉和大广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和昌厦线。
樟吉和大广高速公路:我省通往广东、海南的主要公路干线。省内各产粮区运往广东、海南的稻谷(大米)经各发运点发送,沿省道、国道经樟吉和大广高速,直接运至广东、海南的各接粮点,尤其是吉安市、宜春市、南昌市相当一部分粮食都是经此道而直接运输的。
沪昆高速公路:我省通往浙江、上海、福建以及湖南、云南、广西的主要公路干线。我省东部产粮区与浙江、福建相邻,相当一部分稻谷(大米)经此道直接运往各接粮点。云南、广西属缺粮区,吉安市、宜春市所产稻谷部分用公路运往该地区。
福银高速公路和昌厦一级公路:我省通往福建的二条主要公路干线,在我省境内主要途径南昌、抚州二市,是我省粮食流往福建的主要公路物流通道。
(2)流入通道。全省公路粮食物流流入通道主要有福银高速公路和沪昆高速公路。
福银高速公路:与和做相连,从流入的玉米、小麦部分采用公路运输,入九江后沿福银线南下流往全省各地。
沪昆高速公路:与相接,经、等港口中转或进口的玉米、小麦、大豆等,小部分采用公路运输,沿沪昆高速公路流往全省各地。
3、航路物流通道
我省航路运输通道以长江、赣江为主,其流量约占总流量5%。粮食航路物流流出以稻谷,大米为主,其中主要为出口大米,采用水陆联运方式,先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至九江,经九江中转运至各沿海港口。航路物流流入以玉米、小麦、大豆为主,经沿海、沿江港口中转后流入省内。
(三)主要粮食物流节点
粮食物流节点主要包括粮食中转库、储备库、港口库、粮食码头、粮食加工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等。这些节点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和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粮源集中,仓容规模较大、设施条件较好,吞吐能力较强,是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和中转地。
目前,全省粮食流通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物流节点城市有南昌市、九江市、鹰潭市、赣州市。南昌市:省省会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全省粮食物流流量最多的城市。全市现有粮食中转库4个,储备库12个,总仓容105万吨,铁路专用线5条,大米年加工能力100万吨,饲料年加工能力120万吨,省级粮食批发市场1个,稻谷年收购量100万吨,粮食年销售量100万吨,年粮食流量总量达210万吨。
的北大门,素有“四大米市”之称。九江交通发达,紧靠长江南岸,北邻湖北、安徽,是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市内现有粮食中转库2个,储备库4个,仓容总量30万吨,铁路专用线2条,粮食专用码头2个,大米和饲料年加工能力50万吨,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1个,粮食年流通总量105万吨。
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发达,东邻浙江、福建等缺粮区,周边紧靠抚州、上饶产粮区,粮源集中。市内现有中转库1个,储备库5个,总库容40万吨,铁路专用线3条,大米和饲料加工能力80万吨,粮食年流通总量150万吨。
的南大门,与广东、福建相邻,交通方便,幅射的区域较广,人口较多,是一个重要的粮食消费城市。虽然粮食商品率不高,当地生产的粮食调出量不大,但由于紧靠广东、福建,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中转节点,年粮食流通总量达100万吨以上。
全省粮食流通量在50万吨的物流节点城市有吉安市、樟树市、抚州市、上饶市、新余市、景德镇市。这些节点城市地处交通要道,粮食仓储设施和加工配送能力都比较集中,而且布局合理,能够满足粮食收购、销售、中转的需要,能确保城市居民粮食供应,在处于紧急状态时,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五、建设项目
为实现我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建立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根据我省粮食物流现状,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和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建设
在各通道的主要物流节点,新建或扩建粮食立筒仓,平房仓等散粮仓容100万吨,完善和改造老旧仓房50万吨。拟在南昌市、鹰潭市、樟树市和赣州市新建粮食物流中心,整合现有资源,增加中转流通能力。
(二)散粮运输工具项目建设
我省粮食物流通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散粮运输工具项目建设重点是汽车和火车的散粮运输。跨省粮食物流的火车散粮运输配置服从国家统一安排,在南昌市、九江市和鹰潭市先进行铁路火车散运试点,并与省外对接。规划前期优先发展汽车散粮运输。省内粮食流通以公路运输为主,散粮运输汽车的研制、开发与改造是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根据我省情况,跨省汽车散粮运输和省内运距在100公里以上的汽车散粮运输,应配置大吨位的大型散粮运输专用汽车;10公里以上、100公里以内的,应配置中吨位的中型散粮运输汽车;10公里以内的,包括粮食收购的散粮运输汽车以小型为主。到规划期末,全省新增汽车散粮运输能力5万吨,力争汽车散粮运输量占运输总量50%以上。
(三)散粮接收,发放设施项目建设
在各通道的主要物流节点上,建设和完善散粮接收和发放设施,包括散粮运输火车、汽车、船舶及集装箱、集装袋的接收、发放工作平台、装卸机械、计量、清理设备,使粮食能快捷地从散粮车、船上顺利地接收,并顺利地转运到中转仓、储备仓或其它运输工具上去,或者通过散粮发放设施顺利地把储备仓、中转仓内的粮食发送到待运的散装车、船上去,实现粮食物流过程散装、散卸和散运化。
(四)粮食平房仓机械化出仓设施项目建设
我省三批国债投资新建和扩建的粮食仓库都是基建高大平房仓,总仓容达225万吨,多数集中在重要物流节点上,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资源。这些仓库的散粮机械化入仓设备都已配备齐全,且运转正常,但机械化出仓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为适应粮食现代物流需要,必须对这些平房仓的机械出仓设施进行配置,如吸粮机、扒粮机、平运机等,以充分发挥国债投资新建的平房仓的作用,满足现代物流需要,提高物流效率。
(五)粮食物流信息化项目建设
建设粮食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形成全省统一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系统,并与全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联网。
(六)粮食检验检测设施项目建设
以省级中心监测机构和区域监测机构为重点,在各通道的粮食物流节点上加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改造基础设施条件,建立检测数据库及服务平台。在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收购检测示范点,从粮食物流源头保证粮食质量安全。
(七)粮食批发市场项目建设
在主要粮食物流节点和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功能完善的新型粮食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兼顾现货和期货交易,扩大交易范围和交易场地,改造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交割基准仓库,规范粮食交割业务,建立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服务体系。
六、项目投资和进度安排
(一)项目投资
本规划建设项目投资,以企业自筹为主,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和地方政府须对粮食现代物流设施项目进行扶持。对全国性、区域性和战略性重要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应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给予大力扶持。对于地方政府投资并承担政府调控职能的粮食现代物流设施项目和中央粮食企业上报的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应争取中央给予投资补助。对于一般企业申报的符合规划的粮食现代物流设施项目,应对项目的固定资产贷款给予贴息补助。对于粮食物流信息化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粮食检验检测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争取由中央财政予以扶持。对国家扶持的项目,地方政府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予以支持,并在征地、拆迁、交通、供水、供电及地方性收费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
粮食物流企业应认真做好项目建设前的可行性研究,注重投资效益,积极筹措建设资金,通过自身资金积累,银行贷款,招商引资,股东集资等多种渠道筹集,防止盲目投资造成资金损失,或因资金不足,不能按期投产造成资金浪费。
(二)进度安排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实施分为二个阶段:从2006年到2012年为第一阶段,2012年到2015年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首先解决各物流节点的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化出入库的问题,为粮食现代化物流提供物流平台;第二阶段重点解决粮食物流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先解决散粮汽车的配置和接收发送,后解决火车散粮运输及装卸。在二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同时加强粮食物流信息化项目建设和粮食检验检测项目建设。通过10年规划期的努力工作,逐步构建起符合我省实际的粮食现代化物流体系。
七、组织实施
(一)实施机构
本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粮食局共同组织实施,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市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各相关粮食物流企业负责具体实施。
(二)实施步骤
本规划确定后,根据全国规划的建设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粮食局进一步编制具体实施方案,确定粮食物流节点和重点建设项目。需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先进行可行性研究,重点考察,经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粮食局审核同意,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粮食局审批。地方投资项目经当地发展改革委、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粮食局备案。
(三)项目管理
坚持依法、依规管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严格实行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等各项制度,严格资金管理,严禁挤占挪用。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粮食局抓好本省粮食物流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检查督促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各项目单位具体落实实施方案。跨省粮食物流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管理。
(四)加强协调
粮食物流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支持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各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协助。铁路、交通部门要将散粮运输纳入农产品绿色运输通道,研制、开发和改造现有运输工具,改善运输组织方式,合理调整运价,减少各种不合理的运输附加费用,降低散粮运输成本,促进散粮运输发展。
(五)改革体制
进一步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对于国债投资粮库建设项目、世行粮食流通项目、机械化粮库项目及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物流设施,要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使现有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益。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引进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粮食物流设施建设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推进粮食物流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
篇10
关键词:无锡;粮食;物流产业;物流园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075-02
1 无锡粮食物流市场体系的现状
作为粮食市场物流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的,连接粮食生产、收购、加工、贸易的重要结点的无锡粮食批发市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呈现着规模小且分散的局面。近年来,成交量虽有所上升,但成交总量偏小,效益较低,未能体现出“无锡米市”应有的地位和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市场、实现“藏粮于市”的功能。
目前,无锡粮食物流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方式: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其中主要以水路运输为主。京杭大运河穿越无锡,使得水路运输较为便捷,且运费低廉,因此成为物流方式的首选。公路运输速度较快,但运输量不大及运输费用相对较高,在长距离运输中较少选择,却是短距离运输的最佳选择。
2 无锡市粮食物流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无锡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虽具一定的基础,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市场的规划布局、功能定位、运行方式、政策法规、管理调控、外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2.1 粮食批发市场布局不合理,分散且规模小、功能不完备
由于粮食批发市场建设过多过乱,彼此竞争多,错位运营少,市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很难发挥出市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除无锡粮油中心批发市场外,四个粮食批发市场均受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不符合“城内大商场、城外大市场”的布局要求,不具备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很难承担起稳定市场供应、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
2.2 粮食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缺乏活力
粮食市场体系的运行依赖于市场主体的生成,而当前无锡粮食市场的发展受市场主体不成熟的约束。民营粮食经营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经营规模小、成交量低,组织化程度低,因而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原国有粮食企业,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大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还未真正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未能达到掌控市场的能力。
2.3 粮食市场多头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
粮食批发市场和众多的集贸市场对场内的粮食交易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交易规则和质量安全要求,粮食市场管理政出多门,职责不清,重收费,轻管理,还未形成良好的粮食交易规范。作为本市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粮食批发市场,由于小而分散,给粮食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粮油质量监测体系,粮油质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2.4 支撑粮食市场运行的基础设施和交易手段落后
目前,无锡粮食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差,粮食交易实现的手段和方式落后,尤其是农村和中小城镇的粮食集贸市场大多只是在农贸市场中划出一块地方摆摊设点,场所简陋,设施不全;粮食批发市场配套设施、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在交易方式上以传统的现货交易方式为主、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粮食流通方式和手段还未形成,员工素质低,无法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要求。
2.5 粮食市场建设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由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和许多历史的原因,政府在对粮食市场体系的建设,特别是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政策。另外,粮食交易期货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现未来价格,回避风险的重要功能,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不足。但由于我国对粮食期货交易仍管得过死,限制过多,目前还未设立稻谷(大米)的期货交易,广大粮食生产和经营者缺乏规避风险的渠道。
3 无锡市粮食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
3.1 建设粮食物流园的策略
3.1.1 建设无锡粮食物流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粮食物流业是粮食收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而粮食物流园区,也称为物流园地,是一家或多家物流(配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1)建设无锡粮食物流园区是粮食产销市场化运作的客观要求。粮食购销市场化带动了农业结构的大调整,同时也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市场化。
(2)建立无锡粮食物流园区是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的必由之路。粮食物流是粮食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安全、快捷、及时、经济的粮食物流配送既是实现粮食使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整体效益、市场化运作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根本措施之一。
(3)建设无锡粮食物流园区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采取强力推动措施,培植发展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有利于催生大型现代化粮食企业,促进粮食企业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打造有实力参与国际粮食商战的巨人,占领国际粮食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3.1.2 无锡粮食物流园的选址原则
(1)适应性原则。粮食物流园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及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进行,与辐射区域的粮食物流资源分布和需求相适应。此外,还应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整体性原则。粮食物流园应对粮源、流向、建设条件、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比较方案的技术经济优劣势,择优确定,促进流通体系网络的形成。另外,选址时应考虑近期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和适宜的地形坡度,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3)协调性原则。粮食物流园应与当地粮食的集并及发放辐射半径、园区的主要集疏运方式、粮库流通作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相互协调。
(4)经济性原则。选址应遵循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在粮食的产区或销区,建设便利快捷、经济合理的交通运输网,减少与外部铁路、公路、港口的连接线路,缩小工程量。保证物流流向顺畅,物流组织分布合理,坚持总费用最低的原则。
(5)生活性原则。粮食物流园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市政基础设施,并应远离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
3.1.3 无锡粮食物流园功能定位设想
从粮食物流的本质要求和无锡地域的特殊性来看,无锡粮食物流园区应包含以下功能:
(1)储存功能。为国家、地方政府确保粮食安全提供载体。
(2)加工功能。园区内将引进年加工小麦、稻谷的粮食加工厂和若干个粮深加工项目,既使太仓的粮食就地加工增值,又增加了本地劳动力就业和政府税收。
(3)中转功能。园区将建设专用码头,一方面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粮食企业提供中转服务,既提高园区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4)贸易功能。园区内建有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通过粮食储备、加工,吸纳四面八方的原粮流入,同时粮食轮换、加工又把成品粮和深加工产品向外辐射。这些无疑会使粮食市场贸易兴旺起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5)配送功能。根据客户对不同粮食及制成品品种的需求,将园区内粮食及食品进行分类,集中配货、配送。
(6)展示展销功能。
(7)检测功能。为减少园区内企业重复投资,同时也确保粮食质量,园区将建专门的粮食质量检测中心,对进出粮食全程跟踪检测。
(8)信息功能。园区将建立信息网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园区企业乃至其他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9)服务功能。
3.2 提高素质,增强和培养企业现代粮食物流意识
物流人才是粮食物流发展的关键,是推动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粮食现代物流的各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聚效应,提升粮食现代物流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要进一步深化和普及现代物流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按照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要求,增强物流服务能力。
3.3 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设施的功能
粮食物流园区是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其建立和完善需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前期工程基本结束,后期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加大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引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3.4 大力抓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实现粮食“四散化”
发展“四散化”即散装、散运、散卸、散存一体化运行,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粮食流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现代物流理念为先导,引入信息化和高新技术,加大传统物流企业流程架构重建和设施设备改造,不断提高粮食“四散化”作业率,降低粮食物流成本,加速粮食物流现代化。
3.5 利用政府提供的配套政策,为粮食物流护航
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属于国有企业,政府扶持政策明显,在自身区位优势基础之上,利用政策优势更好的发展。政府部门应为既有的物流资源的整合挖潜创造条件。在国家整体政策的牵引下,在当地政府具体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物流园特点和特长,充分发挥优势,发挥物流中心地位。
3.6 积极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技术的创新是粮食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首先要注重“产前物流”,要合理规划粮食产业的结构和布局,改变传统上粮食产业小规模、分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扩大优质粮食流通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其次要注重“产中物流”,要在粮、细、深加工方面做文章,加快粮食加工企业建设,延伸粮食产业,精心打造企业品牌。第三要注重“产后物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粮食流通的现代化。为促进粮食合理流动,作为主产区我们要和销粮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互惠互利。
3.7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集成整合各区域、行业、企业物流信息中心和政府相关行政信息资源,形成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物流信息网络。尽快开通“中国无锡米市”网站,将网站建成无锡新米市的宣传平台,即宣传米市、宣传客商和无锡地区的粮食企业;信息平台,即提供行业新闻、粮食行情以及供求信息,便于粮商开展业务;交易平台,即开展电子商务。把光纤宽带网络通到每个商铺,将市场办成名副其实的信息化米市。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粮食安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