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习意见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学习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治学习意见

篇1

一、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2.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3.教会学生答题。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篇2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现状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53

思想政治课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关系着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教育的长远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对初中政治教学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也就导致初中政治课堂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在新课改的引导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兴趣不高,态度不端正

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那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哪个学科,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会大大影响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可以说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动力,因此,学生的兴趣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觉得政治课的内容比较无聊、死板,教师大多照本宣科;再就是学生的态度不端正,许多学生老有一种政治课是副科,学不学好影响都不大的这种思想,在政治课堂上不积极参与,听课不认真,课下更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政治。这些都导致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明显的教学问题。

(二)课堂效率低下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与学生的兴趣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不高,师生没有良好的互动,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组成的,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结合和互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和教师不能很好的配合,教师发出的指令和任务学生不能完成,这样当然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低下。

(三)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陈旧

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师的影响很大,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例如教师过于主导课堂,重视师道尊严,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等。因此大部分教师认识不到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和课堂气氛活跃的重要性。

(四)教学模式单一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如“上讲下听”的授课方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等,过于注重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另外在教学内容方面,许多教师不能进行一定的发挥,直接对教材内容进行复述,这样必然会对课堂教学有不利的影响,也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政治课堂教学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教材内容和实际教学情况作出调整。针对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状态。因此,在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时,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初中政治课程有个正确的认识,端正对政治学习的态度。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科目,在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改变那种政治课是副科的观念,要认真对待政治课程,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及时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导语的设置,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兴趣。导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用各种方法设置精彩的导语,如提出问题、情境描述等,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产生强烈的期待。此外,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课堂效率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追求,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在笔者看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能否做到良好互动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师生互动,才能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例如,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是主动学习的表现,通过预习能够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熟悉,并且找到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跟上教师的思路,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与教师较好配合。如在学习政治体制时,教师向学生提问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学生经过了预习就能够很好的回答问题,另外教师在讲解时也能很好理解,这样自然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转变教学观念

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影响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时刻注意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例如,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引导,而不是主导课堂,完全控制政治课堂。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那种教师应该严肃、保持威严等观念,不仅与学生做师生,更要与学生做朋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政治课堂教学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改进教学方法

篇3

一、初中政治学科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开课情况严重受中考“指挥棒”影响中考考与不考,开卷还是闭卷对初中政治课的教学起决定性影响。即使正常开课。但学校的态度是边开课边观望,一旦有不考的信息,三年级的政治课会很快停开,为中考学科让路。学生对政治课的态度也因侥幸心理而摇摆。一旦政治学科成为非中考科目后,政治教师不被重视,使政治学科的骨干教师流失。

(二)教学情况

(1)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不足由于政治学科需要与时俱进的特性,政治学科教材改革相对频繁,教学内容调整幅度较大,教材的变化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部分教师短时间内仅靠以前的“老底”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教师也难以对整个初中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大部分只能熟悉1-2个年级的内容,不能总体把握教材体系。目前对初中全部教材都能熟练掌握的教师较少。

(2)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由于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教师多采取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手段的落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题目稍一灵活,学生就不会了,从教育效果看,没有达到知行统一目的。

(3)教学观念陈旧,评价手段单一目前大多数教师教学观念还或多或少地停留在“应试”上,没有充分认识到政治课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同时在评价上,只能以考试成绩高低作为衡量和评价学生的标准。没有(或很少)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挥,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师资队伍匮乏初中政治教师平均年龄超40岁的趋向,年龄普遍偏大,教学的积极性和教研活动参与的热情较差,另外,有的学校班额少,一个人要教两个以上年级的课,有的老师教政治还要兼任历史等其它学科,加之政治学科教材变化速度快,给教学带来不便,教师负担很重,所以也很难潜下心里钻研教材,加之人们对政治学科的偏见,认为这个学科谁都可以教,兼任情况的存在实际上导致了政治学科师资队伍的匮乏和紧张。总之,以上诸原因导致初中政治学科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二、建议与措施

(一)激发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通常学生做的好的事情都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换句话说,如果想让学生认真的上好每一节政治课,只有让他们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但是光有求知欲,没有自信心那也不行。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烈、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强化初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近年来,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中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导学校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学校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确定尽了极大的努力,想了不少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还不尽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纪律、法制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理想、奉献精神等等或多或少还有偏差,有的甚至还有一些严重的缺漏。其原因在于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有误解,德育工作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业余的事无关紧要,思想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任务和地位、作用,在教学中,应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德育功能:思想政治的导向性;道德品质的可塑性;行为习惯的养成性。针对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1)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广泛性,分层次,讲实效,注意可行性。(2)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3)对思想道德教育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三)在新形势下创新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新形势下,在新的课程教学中要突出创新精神、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认真学习创造学理论,了解创新精神的表现,爱护学生的创新精神,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好创造性思维。其次,要加强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投入的情感被学生感受后再作用于教师形成一种教与学相互推进的合力。

2、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独立思考列为学生的第一常规训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思考题,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对优生“锦上添花”,对差生“雪中送炭”。

篇4

关键词: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09-02

从当前高职顶岗实习运行实际来看,学生顶岗期间,存在着管理、安全等诸多问题,一些院校对于顶岗实习疏于管理,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本来的目的。特别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教育、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更是薄弱,基本没有完整的工作体系和具体的工作抓手,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较为涣散无序的状态。对此,本文主要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浅谈如何构建和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

一、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职业类院校一般采取2+1教学模式,学生大三期间在校外顶岗实习,使得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此时正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磨合期,这个阶段环境的变化,对学生提出了很多他们在学校所思考不到的问题,对学生的择业心态、社会价值观等多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顶岗实习这一阶段对高校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1.做好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良好的思想政治前提。顶岗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必要环节,是学生身份转变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必将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承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企业等多方的压力,需要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因此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有利于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职业素养,从而顺利实现零距离就业。

2.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保障顶岗实习的效果和安全。自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下发以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职类院校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综合业务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顶岗实习恰恰是高职类学院实现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高职类院校必须做好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顺利平稳通过顶岗实习阶段,使学生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形成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

3.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为企业培育真正缺乏的人才。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以企业职工的标准从事企业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吸收相应的企业文化,感受企业价值观、企业操作管理规范等,同时,其思想政治觉悟也要跟上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只有在顶岗实习期间着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吸纳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为企业培育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当前职业类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身份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在校生变为即将进入社会的职业者,糅合了学生和职业者的共同特性。但由于现实的原因,学生很难适应心理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加之现在孩子生活环境的舒适,也使得他们对于顶岗实习的枯燥甚至不尽人意的工作环境产生心理失衡,导致与周围工作环境格格不入,产生适应障碍。

2.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发生变化。学生顶岗实习的环境与学校里相对单纯的学习环境相比,更加复杂多变,这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都将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另外由于顶岗实习学生区域分散度大,不能采取集中教育的方式,要更加注重针对性,从而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难度。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生变化。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具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必然对学生先前的思想意识产生冲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产生相应的变化,不仅仅是社会普遍认同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也包括企业本身的一些个性化内容,比如:企业文化本身、企业操作规程、企业规章制度和与之相关的一些道德品质。

4.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系尚不完整。主要体现在:大多学院对于顶岗实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没有具体方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没有真正组建起来;另外,企业与学院的合作力度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工学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育力度,等等。

三、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加大顶岗实习前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力度。我院每学年定期举办职业讲座8次,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为在校生讲授企业工作经验、工作要求以及当前的市场需求,让学生在校就能及时了解相关行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对就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顶岗实习学生返校之际,召开顶岗实习经验交流会,请顶岗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为低年级学生讲述了他们顶岗实习期间难忘的经历,分享了实习感悟和收获。调动学院全体同学提高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为下一级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顶岗实习前针对顶岗实习情况,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介绍顶岗实习相关考核办法,明确顶岗实习相关纪律要求,举例说明顶岗实习常见问题,提醒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思想准备。通过宣传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明确顶岗实习要务,确保顶岗实习保质保量有序进行;另外,我院还根据具体情况,学期内定期带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直观了解企业现状,为顶岗实习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

2.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我院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思想政治指导老师和一名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另外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实习学生提供一名技术过硬、品质优秀的专业技术导师,加上学院每个年级一名专职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学校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经常深入顶岗实习单位,与企业联系密切,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协调各种问题和困难;企业单位的技术指导老师在言传身教中影响着学生,使学生能够主动提升职业技能和素养,形成优秀的职业习惯。我院的顶岗实习学生在思想、技术等方面都有老师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措施,我院充分发挥了辅导员、班主任、实习指导老师、企业相关技术指导人员等多方力量在顶岗实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3.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学生顶岗实习因较为分散,难以实现教师一对一的常规教育管理。因此需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党员、干部在顶岗实习中树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顶岗实习小范围内争做先锋。另外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切实利用起学生中的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能量。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党员和积极分子担任顶岗实习小范围内的临时负责人,负责学校与顶岗实习学生的联络和调节工作,经常性开展顶岗实习经验交流,在与相关老师沟通交流中及时发现顶岗实习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顶岗实习的具体要求,敦促学生认真完成顶岗实习周记,及时总结反思,主动分析并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规程,主动发挥专长,弥补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素质,从而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4.建立完整的顶岗实习考评机制,提高学生思政工作实效性。我院通过顶岗实习指导老师、顶岗实习单位、所在班级班主任推荐,学生自荐申请书等形式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综合考评,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评优激励制度,每个班级评选优秀顶岗实习标兵一人、优秀实习生两人,并给予推荐选的优秀实习生相应的奖励措施。在实习结束后,在全院召开顶岗实习表彰大会,激励低年级学生在今后的顶岗实习中争当先锋,营造良好的顶岗实习氛围。另外,我院坚持学生在顶岗实习学返校后,召开顶岗实习座谈会,认真了解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给予下次顶岗实习以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切实增强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思政教育平台,增强思政教育实际性。目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接受外界事物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学院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灵活运用网络阵地,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班主任、辅导员等通过微信、QQ等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建立班级qq群、召开网络班会,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关注学生顶岗实习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通过网络及时给予指导。

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我院的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虽然已初具规模,但是在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个庞大的政治理论教育体系下,仍然有很多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秀常.高职生顶岗实习与就业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21).

[2]金志宇.顶岗实习阶段职校学生学业评价之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

[3]龙伟忠.学生顶岗实习伤害事故预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29).

[4]朱萍萍.提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7).

篇5

需要考数学,本文就如何提高数学复习效率,如何提高数学考试成绩谈几点复习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单招;数学复习;运动员

(2010)23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运动员文化教学方面的要求,强调要“不断提高运动员文化教学质量”,“研究制定和编写符合运动员文化教育特点的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质量评价体系和教材”.广东省(粤体青(2011)59号)和珠海市(珠文体旅字(2012)98号)也在最近出台了相应文件,明确提出:“文化水平未达标的运动员不得向上一级训练单位输送.”这样对运动员文化教学的研究就更加引起广大教师和领导的重视.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简称“体育单招”)是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具备二级运动员或二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参加的选拔考试.每年3月份报名,5月初考试,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科.高等学校根据学生的文化考试和体育考试成绩,按已确立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高职“3+证书”的普通高考给了中专、中职、技校学生一次同高中生一样考取大学的机会.在报名时须持有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全国英语或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或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证书”(以上证书之一即可)才具备报名条件.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与普通高考考试时间一致.

本文就以上两类考试数学科的复习谈几点建议:

一、熟悉考试大纲内容,复习内容要明确

1.“体育单招”数学考试内容有:①平面向量;②集合、简易逻辑;③函数;④不等式;⑤三角函数;⑥数列;⑦直线和圆的方程;⑧圆锥曲线方程;⑨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⑩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B11概率.

2.“3+证书”数学考试内容有:①集合与逻辑用语;②不等式;③函数; ④三角函数;⑤数列;⑥平面向量;⑦平面解析几何;⑧概率与统计初步.

3.“体育单招”数学考试内容包含了“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不等式中的均值定理”“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而“3+证书”考试无此要求.明显体育单招考试无论从试题难度、内容的广泛程度均高于“3+证书”考试.“3+证书”数学考试2011年新增了概率中的统计初步,而“体育单招”考试无此要求.“3+证书”数学考试相对于“体育单招”要容易一些.

二、了解试卷结构,抓住复习重点

“体育单招”考试满分150分,其中选择题、填空题约占100分,解答题约50分,而“3+证书”考试近三年基本上以固定的选择题75分、填空题25分、解答题50分的形式出现.

从试卷分数的分配上可看出,选择题、填空题总共约占总分的三分之二,且题目均以基础知识为主,而解答题的要求相对较高,但解答题中往往以一个大题中设几个小题的形式出现,尤其是第一小题往往比较容易解答.

因此,复习的重点应落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在选择题、填空题上争取较多的得分,并且不忽视解答题,尤其是解答题大题中的第一或第二小题.

三、树立自信心,目标稍微定高一点

不少学生对数学存在惧怕心理,他们总说:“哎呀,数学一点都不懂,考试能拿30分就不错了.”我跟学生说,你们把目标定到30分,可能考试20分都拿不到.实际上,选择填空就差不多占了满分的三分之二,把目标定稍微高一点点,在50分~80分之间努力一下,或许会达到你所要求的目标.有些学生还会辩解说,数学好难,我一点都不会.在此,不妨举例说明如下:

例1 2010年体育单招(11)题:

分析 如果按照常规解法,求反函数,估计运动员会解的不多.根据反函数定义域与值域的关系,观察发现:原函数的定义域不大于零,值域不小于零,则其反函数定义域不小于零,值域不大于零,符合此要求的就只有D选项.

这里就涉及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了,下面继续谈:

四、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得分效率

不少考生平时学习不认真,基础不牢,到了最后一两个月开始临时抱佛脚,针对这种情况,除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复习,还需要传授给考生实用的一些解题技巧和策略.

1.巧用特殊值,设数解答

不少选择题、填空题均可使用此法假定一些特殊值进行试验、猜想,得出结论.

其中1月份的通话时间为460分钟,月话费为86元.

(1)求a的值.(2)若小王2,3月份的通话时间分别为300分钟、500分钟,求其2,3月份移动电话话费的总和.

分析 本人在教学中,先分析题目,当学生读懂题后,他们是根本没有什么困难解决的.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你是否看懂了题(审题)?

由学生回答老师,题目都说的什么意思.

教师逐字逐句进行提问分析,学生都能看懂题意的.

(2)此题有12分,你能说一分拿不到吗?最容易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学生:能拿到,当通话时间300分钟的话,因为0≤300≤360,所以不用计算就可知道月话费是68元.

(3)如果是500分钟呢?

学生:得先求出a来,因为通话时间460分钟的话,月话费是86元,所以有86=68+a(460-360),得a=0.08(元),然后y=68+0.08×(500-300)=84(元),2,3月份移动电话的话费总和=68+84=152(元).

另外,有些解答题往往有几个小问,而第一小问或第二小问往往比较容易解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体育单招(含高职3+证书)考试数学复习过程中,除了要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需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教育和树立,掌握一定的比较灵活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运用得好的话,常常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考生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大提高自己的解题信心和能力以及灵敏性,从而提高得分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实践技能 高职思政教学 必要性 现状分析 模式改革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分。而高校思政课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承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推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必要性

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程教学并非强调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要求实践和理论之间真正融合在一起。在课程目标维度上,实践技能导向的思政课目标是促进学生技能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真正“会做”、“能做”,较好地完成相关工作中的任务。在课程内容维度上,实践技能导向的思政课以工作任务需要的实践能力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维度上,实践教学过程在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即开展实践性学习。在课程评价上,实践技能导向的思政课以反映实践能力为重,提倡真实性评价,强调从多种情境中收集学生学习信息进行评价,评价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与反思的机会[1]。在我国倡导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高职思政课与社会现代化建设联系密切,既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又强调能力培养,具有开放性、时代性等特点。思政课的这些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实践资源,把理论付诸实践。在开放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实践中进行思政课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思政教学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知识模块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课程知识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为大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供良好的平台,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为大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实践平台,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思政课建设,高职思政课的地位不断提升,思政课程得到进一步规范,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但目前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

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

高职思政课教学目的是知识层次的目的,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个体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组织比较困难,为了便于操作,一般高校都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分开实施,如有些院校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教学上,仅仅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并没经过理论讲授―实践结合―理论升华的过程,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效性。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授的内容缺乏新意,有的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解释,单一地从书本理论出发,忽视社会实际的应用,课堂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学效果不佳。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3.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不太重视。

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日渐多元化,他们更关心自身的发展,对学习目的趋于实际化,存在实用主义思想。许多高职学生学习知识以就业为目的,漠视思政教育的功用,认为学好专业尤为重要,而思政课似乎上与不上都一个样。由此,部分学生思想上产生不认同、逆反的心理,表现为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不积极、不主动,缺乏学习热情。

三、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

1.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模块教学法、案例研讨法、演讲辩论法、问题探究法、情境体验法等。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教学活动主导的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组织每一堂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如情境体验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带着情感感知具体情境,领悟教材内容,达到陶冶情感之目的的教学方法[2]。要使教学成功,就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动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如能从本学科特点出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把学生思维带到情境中。另外,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采用模拟生活情景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把现实生活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出来,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探讨的空间。

2.拓展社会实践渠道。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一线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应该增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包括社会调查、社区研究、市场考察、企业参观、人物采访、座谈等。结合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整合多样化的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的全面理解,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只有同企业、行业结合,充分利用企业、行业资源,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以实践技能为导向,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育和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建立实践考核体系。

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摈弃那种传统的、由教师单方面做出评价的考核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采取内容上注重能力考核、形式上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查评价体系。实践教学活动本身就可以看做对学生的考核,通过观察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其行为等做出综合评价。而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要求学生自评、互评,通过建立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既重课内学习,又重实践教学。这种考核方式不但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大大增强了。

总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主体性上,以实践技能为导向,既实现学生知行的统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00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02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得到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并彰显出其重要意义。随着国内外的思想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一步加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当代大学生受到网络思潮的影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加多样,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说教形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也很难让学生真正得到教育。因而,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汲取知识,接受教育,反思提升,成为当下研究的课题。

一、艺术实践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艺术实践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运用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知识,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拓展视野、丰富学识、接触社会、增长才能的活动。现如今,艺术实践活动不仅是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一种方式。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主要是指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素质的相互协调发展。艺术实践作为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方面,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使学生将个人的艺术感悟融于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能力中,能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从新的角度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进一步进行合理的自我调整。另一方面,参加艺术实践活动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的创新思维,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最终促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二、校园艺术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当前,学校围绕舞蹈、音乐、体育、摄影、绘画、书法、曲艺等各种艺术形式,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月、艺术社团、文艺会演,举办各种艺术讲座、专场音乐会及各类大学生艺术比赛等艺术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是全方位的。总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艺术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

艺术实践活动实际上是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通过声乐舞蹈等,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思维、四肢、眼及多方面感官的同时并用可以促进身体和思维在潜意识层面的进一步融合,提高对更加美好事物的向往,向往一种有助于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方式,换而言之就是提升自身的理想信念。正如马克思、等历史伟人往往有着高于常人的艺术鉴赏力。这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所阐释的道理,高雅的艺术实践(生理实践)能潜移默化地改造出高尚的理想信念(心理活动),最后对社会做出积极有效的事(社会效应),而又彼此影响着。

(二)艺术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道德素质的养成,往往是从“教化”走向“内省”,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同时需要积极的引导。在大学生的每一次具体的情感运动中,其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在不断的美育熏陶中,学生培养了健康的审美观念以及陶冶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生通过艺术实践与社会中形形的人直接打交道,体会不同人对艺术的感受。大学生在这个过程所感受到的除了自身的付出外,更多的是掌声、笑容、他人对于自己的赞许和对艺术的欣赏,这种积极的反馈信息也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艺术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是接触自我概念,对自己的存在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以及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艺术实践作为较高形式的实践活动,需要人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不断思索才能不断娴熟和取得成果。这个过程能培养大学生有效的自我控制和加深对自我的全面评价。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够使一个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有希望的人、能成功的人,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需要他、肯定他,那么他就会为改变现实和实现理想自我而更加努力。

(四)艺术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基本工作能力、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寻求职业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对比,在校艺术类大学生和非艺术类大学生不难发现,艺术类学生从小在外学艺,对于专业社会实践比较积极,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不仅锻炼了独立自主能力,心态好,而且学生个体进行的专业社会实践更符合本人专业发展需求,有利于学生核心就业力的提升。因为当今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大学生的艺术实践则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有利方式。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艺术实践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艺术实践教育作为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阵地。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与研究中,我们看到,大学艺术实践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于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艺术教育并非专长性的技能性教化,而应作为一种普及性的,以培养人文素质、审美能力为要义的综合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大学生艺术实践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增加艺术实践课程设置,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高校的公共文化课、专业理论课课程都有专任教师担任,而艺术实践课目前基本上都还是空白,既没有纳入教学计划大纲,更没有专任老师负责,活动常常按照社团组织开展,由团委学工部门指导学生参与。这就导致很多老师都不是专业的艺术专业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无法深入地指导学生。学生也只是被动地参与,没有获得提升和帮助。因此,应将艺术实践作为艺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第二课堂,实行学分制,通过奖励机制鼓励艺术专业老师参与进来,组织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艺术鉴赏和自身的体验融合起来,充分发挥艺术实践的功能。

(二)打造精品化艺术实践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积极参加

从枯燥的高中生涯步入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每个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达到放松心情,拓宽知识面的目的。然而现阶段高校各类艺术实践活动,虽然看似种类繁多,但是大多表现在唱歌跳舞等缺乏人文内涵的活动,真正有教育意义的少,而且很多活动针对性不强,使艺术特长不明显的大学生反而形成了自卑的心理,羞于表达自己。因此,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艺术活动至关重要。高校开展学生艺术实践只有以育人为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争先创优的精神,达到寓教于乐,才能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三)结合艺术类和非艺术专业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开展艺术实践教育

“重艺轻文”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典型特点,由于艺术生性格比较张扬,而且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公共课普遍不感兴趣,如果不加以积极引导,容易导致个人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和人文素质欠缺。专业的艺术教育变成了单纯的技术教育,失去了美育的功能, 未能起到完善人格,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作用。然而非艺术专业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长期“重智育,轻德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多在大学才得以锻炼提升,因此艺术实践需要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分类进行指导,增强艺术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高校可利用社会文化资源为学校艺术教育服务,将学生的艺术实践课堂放到所在地省市区文化教育部门组织的文艺展演和文体活动中,放到民间艺术展览的观摩中,增强活动的公益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此外,还可以加强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的联系交流,定期邀请专业队伍,组织师生观看高水平的演出,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循序渐进,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 沈宝莲.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05,17(6):34-35.

[2] 段伟伟.论大学生艺术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3(4):93-96.

[3] 叶 刚,蔡景彬.试述校园艺术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成功(教育版),2010(6):18-19.

[4] 王玉华.简论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的作用[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102-104.

[5] 夏兰.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83-85.

篇8

关键词:“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思政教学;高职教学

前言:思想政治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学生未来走上社会的立命之本,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精神指导。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学生正处于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很多事物的探索欲望极高,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对此阶段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运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则可以让学生对于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予以充分应用,并通过实践方式对理论知识予以夯实。

一、建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其重要的职业素养。“四位一体”课程教学的开展则注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教学内容综合在一起,注重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来,通过实践深化理论教学的认知。通过“四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建,学生能够深入到理论、案例、实训、实践即“四位一体”的专题话教学体系之中,能够真正领悟政治W习的重要性和特点,能够更好地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特色,提高思政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二、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 教学体系的基本途径

1.课堂实践教学体系

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实践教学因素引进课堂,使课堂教学目标与社会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符合,将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中,将典型的事例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关于学生课堂讨论方面,可以提前布置讨论的题目,让学生自行进行资料收集,为讨论做出充分的准备,也可以在课堂中展开即兴讨论。关于问题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社会生活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也可以选择教材中的难点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提高其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第二,关于案例的分析研讨方面,在对案例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重案例的及时性、方向性、趣味性和准确性,可以选择大学生比较困惑的问题,也可以选择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运用这些典型的案例,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提升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第三,关于课堂的辩论方面,在做好辩题选择工作的同时,通过辩论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不断加强对其感染力和吸引力。第四,关于课堂的答疑方面,一般是在课程结束前10分钟左右进行,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能够踊跃发表自己见解,使学生认知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培养其创造能力。第五,关于课后作业方面,将学生专业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到一起,来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通过作业的完成,使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2.校园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区域是校园,院校不仅与学生的生活有紧密联系,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圣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实践教学中,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团学部门结合在一起同时开展。第一,与校园文化教育衔接到一起,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理想信念以及爱国主义教学内容板块中,可以结合团学部门校园文化教育规划来开展,在五一、十一、中秋及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开展相关的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第二,注重发挥楷模示范作用,可以将各行各业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请进校园,也可以把部分优秀毕业生请回校园,通过其亲身经历的讲述,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从而让思想政治进行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三,注重网络实践平台的创建,在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可以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网站,也可以开设网络咨询与讨论平台,当然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来进行教学。对校园实践教学教育活动进行认真的设计,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使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

3.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建立相关的学习小组,成立专门的学习小组或相关社团,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开展相关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原著进行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先进典型人物进行访问,使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建立志愿服务网络,在该网络覆盖范围方面,一定要将学校周围的社区包括在内。可以开展相关的扶贫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公益机构,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道德、法律、环保、文艺方面的宣传等活动,使学生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对他人进行帮助,同时也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与启迪。第三,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为了使学生能够接受传统革命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博物馆、烈士陵园、革命纪念地等进行相关参观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可以组织学生到经济发展成效明显的地方和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培养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注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关于实践教学基地的选址方面,要依据专业或教育主题来进行选择,可以选择在本省,也可以选择在外省来进行建立,在实践基地建立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可以与企业、景区、单位、传统文化纪念传承地结合起来,使社会实践常态化、基地化、项目化以及长远化。

4.家庭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建立日常家庭和学校联系,可以创办相关报纸或网络联系平台,通过现代化的通讯网络技术,不断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在教育理念方面多开展沟通和交流,除此之外,也要加强情况通报等其他方面的联系与沟通工作。第二,在假期注重安排实践任务,当假期来临时,要给学生发送相关家庭社会实践表,对学生的假期生活进行适当的安排,使其能够学习家务以及其他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同时促进学生获取相关生存技能,坚持家庭责任承担以及多种技能的同时学习。与此同时,还应当要求学生开展假期社会调研活动,对家乡目前的实际情况及相关变化进行调查,也可以对人们的生活现状及物质和精神需求展开调查,在调查工作结束之后,还要出具相关调研报告,通过调研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国情和民生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不断加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断提高其学习、实践积极性的同时,使其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结语:

“四位一体”进行理念的深化和提升真正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让学生能够通过思想政治的引导为自己确立明确的方向,通过“四位一体”进行理念的应用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作用,促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专题化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项目编号:14sdgxszkkg03)

参考文献:

[1]张林.以“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65-66.

[2]李兵.关于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78-80.

[3]马荣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66-68.

[4]季士强,任建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75-78.

[5]宋晶.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14,(12):7-9.

[6]杨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 继续教育研究,2013,(08):135-136.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 教学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全国中、高等职业院校掀起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作为学校思政教育主阵地的政治课该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成为每一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许多职业院校出现了重技能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职校生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大量压缩、减少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不少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么选择改教市场营销等比较热门的课程,要么干脆离开教学岗位。这种错误倾向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在职校生健康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实践证明,职校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既需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又需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因此,笔者认为,在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特殊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

第一,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提供明确、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这些内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职校生来说,不啻一场“及时雨”,保证了他们在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成长。

第二,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对于不断提高职校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校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在职业院校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职校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职校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职校生必须在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职业院校政治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途径

1.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真正遵循职校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摒弃“假、大、空”的说教,降低单纯理论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明确党和国家对职校生的希望和要求,明确自身成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及成长成才的途径方法。

2.改进教学方法

以往职业院校的政治课堂教学都是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政治课堂教学的需要。笔者认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要力求贴近职校生的实际,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另一方面要走出课堂,走进寝室,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3.注重学以致用

篇10

    作为一种应时展要求而诞生的新型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融合着现代教育理念及新课程所倡导的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是我国教育界近几年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的过程。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给思想政治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在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研究学习却又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着重探讨目前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一、目前农村初中政治科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没有充分重视研究性课程改革。不少学校受中考升学率的影响,把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优劣和教师业绩大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只是把研究性学习放在课外活动中,一学期搞一两个兴趣小组就算应付完事,而没有组织教师深刻了解和认识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目的、方法等重要问题。目前,政治科在中考只是等级科目,政治教师搞研究性学习更不能引起学校的重视。

    2、教师方面。由于有些政治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及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还不完全,影响了中学政治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效果。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形成定势,不能明晰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导致研究性的学习的形式过于简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地去尝试、探索和抉择,更好地发挥个体的创造潜能,成为课堂学习和社会成长的主人。但在我们的农村学校中,部分政治教师囿于传统、限于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也仅仅就是一个学期组织学生进行1~2次的社会调查,最后便出现了“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的现象。社会调查可以说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它确实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社会,但若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这与研究性学习的生成取向是相悖的;或者只是将其简单当作课外活动的形式之一,并没有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大转变,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第二,有些政治教师盲目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闻不问,也不提供任何咨询、帮助,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走弯路,甚至会误入歧途:有些政治教师不能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的关系,无法正确指导学生的研究,不能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这样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形同虚设,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第三,在评价研究性学习成绩时,一部分教师没有处理好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关系,没有认识到研究性学习过程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偏视甚至漠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合作态度,一味依照结果评定成绩,这是对研究性学习评价标准的误解,极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另外,对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对学生在评价中应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

    第四,一部分教师偏重指导学生进行重大问题的“研究”,要中学生就建立起科研能力,这样空易使研究学习变成学习尖子生的学科竞赛,而忽视了其本身所应具备的广泛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不是为培养小科学家,不是面向尖子生的,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面向全体学生方面做的很不够,很难摆脱“精英主义”倾向。

    第五,一部分教师对学生指导的方法和手段都过于陈旧。有些教师所掌握的信息量远远不足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信息量,他们只是关心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对一些先进的而又成为必备的科技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对学生的指导还停留在纸笔运算上,这不仅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也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

    第六,中学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教书育人,许多教师从未参与过科研活动,缺乏科研的意识和能力,个别教师偶尔也写一点文章,都停留在课堂教学研究和解题研究上。这一点在农村中学尤为突出。

    3、物质条件方面。由于多种原因,农村中学较为落伍,或校舍破旧、或缺书少凳,硬件、软件一件都不行,即使添置了一些新的设备,也往往因为投资的不到位不能正常使用而形同虚设。目前,多数教师上课主要是靠粉笔、黑板、教材。比如:我们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引导学生去阅读、研究相关的报刊杂志,但无论是学校图书室还是学生家庭都不具备充足的研究参考资料。再比如:城市的孩子可以携带着照相机、甚至是数码相机、摄像机走进工厂、走入社会,亲身体验;可以静坐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可以汇聚网上点击世界纵横环宇,积极探究……而我们农村孩子他们渴望的仅仅是:学校能有更多的书、更多的电脑,从而让他们更多的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因此,我们要开展研究性学习便遭遇到了物质、技术、资源的障碍。

    4、家长方面。农村家长对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理解明显的观念较为滞后。他们囿于历史的、传统的、文化的原因,禁锢于眼前的、局部的、狭隘的利益,把全部的希望与梦想押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梦想着通过书包来翻身、摆脱农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于是他们唯一要求子女的便是刻苦、再刻苦;而政治比较容易,何况现在是开卷形式,不过就是抄抄书的,重理科轻政治的观念根深蒂固,什么研究性学习、什么社会调查、什么综合实践无非都是影响成绩的不良因素。另外,家庭教育观念上还存在着“学校轰轰烈烈抓素质教育,家庭扎扎实实抓分数教育”的一冷一热的现象。这些认识和观念是影响研究性学习开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比如:我校学生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家庭教育方式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为课题的专题研究,课题组成员调查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有些家长不予配合,理由是:这与中考有关系吗?

    二、农村初中政治科研究性学习的改进意见

    1、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政治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改变农村初中政治科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当务之急是要求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它要求教师在知识的储备上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一桶水”或“一井水”,而应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溪河”,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学科知识整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整合,然后转化为指导能力。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作为政治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自己。

    首先,应全面提升知识培养、拓宽知识面。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目往往涉及到课内外、校内外,内容丰富,范围极广,因而教师有限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优势就在于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看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但如果面对一个连教师自己都不了解的课题,无异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并且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也是很难的。因此,作为新形热下的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以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树立经常学习、终身学习的观点,不但要学习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其它稳中有知识,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全面提升知识素养,拓宽知识面,成为“T”字型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

    其次,积极倡导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造性教学能力。教师是引导学生走向创造的领路人,必须让自己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充分挖掘潜能,开展创造性教学。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对学生形成无形而强有力的精神召唤。反之,若固步自封,以“尊师”为中心,缺乏创造的主动性,就很容易扼钉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信任学生,相信“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相信学生能成才,能胜过自己。

    再次,自觉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新时代的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完善的稳中有知识结构,还必须具有基本的研究能力。教育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视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参与教育科研不仅能增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还能使教师解放思想,善于应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大胆尝试,锐意创新。因此,教师应自觉增强教育科研意识,自觉由“传授型”、“经验型”转变为“学者型”、“科研型”、“交流型”,既有学者的风范和知识,又有学生交流情感和思维成果,这不仅是完成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教育向教师提出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