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调查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产业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产业调查

篇1

关键词: 镇海旅游业 外语人才 需求调查

1?郾引言

杭州湾大桥和舟山连岛大桥的相继开通,极大地提高了镇海的区位优势,使未来镇海成为大都市上海与海天佛国舟山的枢纽,给镇海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而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更是给镇海旅游业提供了无穷的发展契机。随着镇海旅游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外语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外语人才的受用状况日益引起重视,怎样才能使镇海旅游业与外语人才携手共发展,使镇海旅游走向世界,开创一个新的时代,逐渐成为人们所关心的话题。本文通过对镇海与宁波其它地区,如江东、鄞州、北仑等对外语人才需求的比较,以及对外语专业学生的调查,初步了解镇海旅游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状况,剖析镇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2?郾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我们选取镇海、江东、鄞州、北仑等地区的30家旅游公司,采取实地考察、调查问卷,以及电话访问等方法,旨在了解它们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意向。通过对比镇海区与宁波其它地区对外语人才需求的不同情况,剖析镇海旅游业外语人才的需求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2.1实地访谈

我们与旅游公司内部人员进行了交流,交流内容如下:

1)贵公司是否已经吸纳有关外语方面的人才?

2)您认为外语专业人才从事旅游业就业前景如何?

3)旅游行业哪一岗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最大?

4)您认为证书重要吗?

5)贵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

2.2调查问卷

我们制定了两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1)(发出30份,实收30份)对象为镇海、江东、鄞州、北仑等地30家旅游公司,内容涉及有关外语人才从事旅游业就业前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等15个问题。调查问卷(2)(发出50份,实收50份)对象为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内容涉及其对旅游业的了解程度、择业标准、就业方向等问题。

2.3电话访问

我们就调查途中遇到的问题向相关单位进行了详细的咨询。

3?郾调查分析

3.1从镇海旅游业角度

镇海旅游业对外开放程度低,其在外的知名度不高,境外旅游发展较为缓慢。我们就镇海区与北仑区的比较,进一步说明镇海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问题。(如图一、二所示)

由上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镇海的入境人数远远少于北仑,自然外汇收入也不如北仑,这些现象都是镇海旅游对外开放不足的结果。可以说,镇海入境旅游发展程度低是镇海旅游业对外语人才需求量低的直接原因。

那么,是何种原因导致镇海旅游对外开放程度低呢?我综合本小组的调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镇海旅游业发展不完善,旅游氛围不浓厚,仍处于起步阶段。镇海旅游没有同周围的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产业集聚度低,这就导致到镇海旅游的消费群体零散,形不成规模。同时,镇海旅游资源分属各个行业、部门管理。由于旅游主管部门统筹协调难,镇海各地的旅游资源缺乏统一的开发和综合利用,镇海旅游业走出去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

第二,镇海开发的旅游资源的比较单一,所做的宣传主要集中在招宝山、镇海口海防历史遗迹、九龙湖等几个主要景点的观光旅游上,休闲度假、特色文化产品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开发不足,缺乏竞争力,对外吸引力小。而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寻求休闲性的旅游方式,更要求旅游形式的多样化。镇海旅游业单一的观光旅游方式已不满足人们的需求,入境游客自然会转向其它满足其需求的景区。相比之下,北仑旅游呈多样化发展。其乡村旅游持续火爆,洋沙山景区、湿地公园、游艇和高尔夫等项目已全面对外招商,大大吸引了外来游客。

第三,镇海旅游业的基础设施落后,其中影响较为大的是不便捷的交通。由于交通的阻隔作用,镇海旅游始终独立于溪口―宁波―舟山的黄金旅游线路外。外地旅行社在安排旅游线路时,一般不把镇海作为旅游目的地,交通成为镇海旅游业对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虽然镇海现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不大,但外语人才在镇海旅游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据宁波市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镇海旅游入境人数从2003年的0.11万人次增至2009年2.43万人次,外汇净收入从2003年的85.74万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326.26万美元。2009年,镇海区区长陈召华镇海区旅游发展大会上,充分肯定了镇海区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近年来我区旅游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旅游行业主体逐渐壮大“(陈召华,2009)。2010年,在“宁波镇海区举行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宁波市市旅游局副局长苏少敏表示,“虽然镇海旅游发展底子薄、起步晚,但增长迅速,态势喜人”(苏少敏,2010)。这些都证明了镇海旅游业的发展有出无限的潜力,而这对预要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外语人才来说,是极大的契机和动力。

3.2从旅游公司角度

由于镇海旅游业特殊的发展阶段,宁波各大旅游公司大多从事境内旅游,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少。据调查表看,在未来三年,镇海区的旅游公司仅需要三人以内的外语专业毕业生。不过当涉及各大旅游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大多数都表示会朝境外旅游业方向发展,也会更多地吸纳外语专业人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的一体化,大多企业都看好镇海旅游的国际化,也认为外语专业人才从事旅游方面的就业前景是良好的。

4?郾结论及建议

综合调查表分析,从镇海旅游业、旅游公司两方面看,现阶段,镇海旅游业对外语人才是有需求的,但需求量较少,不过从长远看,镇海旅游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是会增加的,外语人才从事旅游业的就业前景看好。

基于以上结论,本组给出以下建议。

4.1从镇海旅游业角度看

首先,加大对镇海旅游业的投入力度,健全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明确其发展模式。根据镇海区旅游发展实际,坚持“规划先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互动”的模式。唯物辩证法表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因此,镇海旅游业的发展也要因地制宜,确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旅游发展模式,这将会加快发展该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镇海旅游各行各业因通力合作,相互扶持,共同为镇海旅游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其次,该区还需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其战略重点。主动参与宁波市“一圈四带”旅游产业的分工和布局,充分发挥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建设一批水平高、特色强的旅游精品,构建以招宝山景区、九龙湖旅游区为龙头,特色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并重的镇海旅游产业格局。

最后,镇海旅游业还应关注其它旅游景区发展的动态,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镇海旅游的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从旅游企业角度看

4.2.1旅游企业作为镇海旅游业的先行者,应起先锋示范作用,搞好自身内部建设,将镇海旅游推向世界,迎接旅游新时代的挑战。

4.2.2正确衡量外语专业人才,提供可以学习的机会,积极促进外语人才与旅游行业的互动。

4.2.3多了解国际的信息,与国际接轨,为未来境外旅游的发展打好基础。

4.2.4加强各旅游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镇海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为了更客观地研究镇海旅游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客观地看待镇海区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前景,我组专门对外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经分析我得出以下结论: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表达及运用方面占有相对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将旅游文化传达给外国游客们,让他们能更好地体会中国本土的文化风情。同时大多数受调查的学生表示对旅游这行业很是生疏,不懂从事旅游行业应该具备的条件,以及对自己能否从事该行业的工作抱满了未知数。不过他们还是看好从事镇海旅游行业工作的前景,也会考虑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

因此,根据该现象,我组认为外语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同时还应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改善择业就业观,例如业余时间多参加职业生涯锻炼,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黄永兴等.年轻人职业选择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N].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1,VOL19,(5).

[2]纪俊超.旅游业发展与旅游专业外语人才的培养[N].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VOL21,(4).

[3]刘维龙,裴蓓,程善兰.外语与苏州市旅游业发展关系之研究[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4).

[4]宁波旅游局.北仑区旅游局围绕主题打造特色旅游业[Z].2007-12-03.

篇2

总体来说,新世纪以来,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地区差异性在减少,均衡度在增加;同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区域差异(或均衡)的波动性。山西省煤炭产业区域的差异性或均衡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6)迅速扩张阶段,是山西省煤炭产业差异变小,均衡性增大的阶段。这一阶段,国际国内煤炭能源市场需求旺盛,煤炭价格一路飙升,随之而来的是,高投入、高强度、粗放式、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但这一阶段是低水平的均衡发展,煤矿企业具有“多、小、散、乱、低”的特点,即煤矿数量仍然较多;煤矿规模普遍较小;集中度低,矿井布局分散;小煤矿私挖乱采,无序竞争;回采率低,生产水平低。第二阶段(2007~2010)波动阶段,这一阶段煤炭产业区域差异及均衡程度波动性大。这主要是受市场波动影响,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市场有所疲软,煤炭价格有所回落,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地区差异又有所加大。随后,2007~2009第一轮煤炭资源整合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初步完成,各地区的煤炭产能又都有所恢复。煤炭产业的区域差异在减小。第三阶段(2011~2012)稳定发展阶段。2010年,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各地市煤炭资源开采,煤矿企业空间重组提供了重要契机。煤炭产能的地区间分布渐趋合理,山西省煤炭产业也进入了国有大集团控股的大矿时代。2012年是山西煤炭产业资源整合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收宫之年,各地市的原煤产能经过调整进入合理均衡发展阶段。山西省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区域差异性逐步减小,各地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均衡。这一方面反映出山西省各地市对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性认识的趋同,都把旅游产业作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时间的推移,旅游产业空间扩展条件的成熟,区域差异变小,均衡性增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各种产业要素综合的结果,旅游资源、政策导向、资本投资、市场开发等条件的成熟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经历了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形象导向型阶段[4]。于此相应,旅游的空间分布主要经历了由极点到轴线再到面域,由聚集到扩散演变过程。在旅游资源导向发展阶段,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对旅游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条件好的自然山水和人文遗迹就成为了观光游的基础。晋祠、五台山、云冈石窟、恒山、应县木塔最能代表山西旅游特色,所以大同、太原旅游增长极首先形成。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交通干线的拓延,山西省旅游产业空间分布呈沿大(同)运(城)轴线、太(原)长(治)轴线、夏(家营)汾(阳)—太(原)旧(山)轴线的“大”字型旅游产业空间格局形成。各地市旅游产业如火如荼开展,区域差异进步缩小,均衡性逐步增大。旅游产业形象导向型阶段的到来,山西省逐步形成,覆盖山西省全省的三大旅游轴带、六大旅游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格局。三大旅游轴带是太行山、吕梁山、大运旅游带;六大区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太行山水、黄河黄土旅游区。各地市旅游产业差异更进步缩小,均衡发展的格局进步增强。

山西省煤炭产业与旅游产业空间性区域差异分析

一直以来,山西省各地市普遍把煤炭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全省各地市的煤炭产业均大幅提升。总体空间分布呈现差异变小的趋势。但根据煤炭产业的区域经济贡献率,可以把11个地市分为传统煤炭强区、新兴煤炭强区、潜力煤炭强区。传统煤炭强区为一直以来煤炭产业比重大,煤炭产量的年际变化较平稳的地市,如太原、大同、阳泉、晋城等。这些地市煤炭产业发展时间早、基础好,年际原煤产能增加的幅度有限,甚至有些资源枯竭地区,要限制产能。新兴煤炭强区,指新世纪以来,煤炭产业发展迅速,产能比重迅速增大的地市,主要有临汾、忻州、长治、晋中等。潜力煤炭强区主要指发展潜力大,2012年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后,煤炭产量会大幅增加的地方,如运城、吕梁、朔州。当然有些新兴煤炭强区,目前发展速度快,将来发展潜力也稍大,如临汾、忻州。根据产业发展基数、产业发展速度[5],可以把11个地市分为传统强势型、平稳递进型、跳跃速进型。传统强势型旅游产业发展地区,表现为产业发展基数大,产业发展速度稳定,如太原、大同。一直以来这些地市旅游产业在全省的产业比重大,虽然近年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平稳递进型,如临汾、运城、晋中、长治、晋城、忻州、阳泉,产业发展基础、发展速度均为中等程度。跳跃速进型有朔州、吕梁,空间信息熵较小,旅游产业基础薄弱,但是发展速度呈现出高速跨越式发展。

山西省煤炭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及其空间协调的途径选择

篇3

前  言 1

第一部分  旅游业的界定及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

1.1旅游的涵义 2

1.2旅游业 3

1.3旅游业行业分类 4

第二部分  郑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 7

2.1旅游资源情况 7

2.2旅游业发展情况 7

2.3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情况 9

2.4旅游星级宾馆发展情况 9

2.5旅行社经营情况 10

第三部分  郑州市旅游业增加值测算 11

3.1测算目的 11

3.2测算旅游业增加值的理论 12

3.3旅游业增加值的构成与测算方法 13

3.4测算过程 16

3.5旅游业增加值测算结果 26

第四部分  郑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研究 28

4.1发展旅游业的作用 28

4.2旅游的经济影响研究 30

4.3郑州市游产业的影响力研究 32

第五部分  结论及政策建议 36

5.1结论 36

5.2政策建议 36

参考文献 39

前  言

 

郑州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依中岳嵩山,北濒黄河,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已日益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高增长、高就业、高创汇、高增值的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由于旅游产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其范围的界定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成熟通用的定义。本课题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这旅游六大要素,以第三产业中的相关行业为主,把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和一般相关的部门进行归并,形成一个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旅游产业的国民经济行业概念。在产业界定的基础上,通过旅行社财务状况调查、景区景点经营情况调查及其范围内工商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全面清查、旅行社营业成本构成抽样调查和其他相关行业的财务状况调查,摸清我市旅游产业的“家底”,了解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进行旅游产业增加值测算及其对郑州经济影响的研究,客观反映我市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第一部分  旅游产业的界定及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1.1旅游的涵义

“旅游”从字意上来讲,“旅”是外出,旅行,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旅游产业的兴起,便出现了对旅游含义不同的理解。

法国学者让•梅特森说:“旅游是一种消遣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地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或文化教养。”

《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一书给旅游的定义是:“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一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著名学者于光远说:“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旅游”是以经济形式表现出的内容广泛的人类社会地域活动,它不只是游览、购物、花钱、享受,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寻幽探奇、博览风采、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度假休养、医疗疗养、文化交流和人民往来等。”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接受瑞士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于1942年出版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一书说:“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活动。”

以上这些对旅游的定义,尽管表述方式不同,但都是把旅游的各种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论述,都要涉及到旅游的各种要素。归纳之,不外乎是:离家外出,是暂时居留而不是永久居留;旅游的动机主要是观光、娱乐和求知,而不是为了赚钱;旅游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活动。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统计定义,“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并特别提出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其他”。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定义,游客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所以,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环境并停留在一个或多个地方,连续不超过一年时间,以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为目的的活动。旅游包括了吃、行、住、游、购、娱六个要素,旅游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这六个要素实现的过程。旅游六要素本质上组成了旅游产业的基本框架和产业链。

1.2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概念的提出是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但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

日本学者土井厚认为:“旅游产业就是在旅行者和交通、住宿及其他相关单位中间,通过办理签证、中间联络、代销,通过为旅游者导游、交涉、办理手续,此外利用本企业的交通工具、住宿设施,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报酬的行业”。

美国旅游学者唐纳德•兰德伯格认为:“旅游产业是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业。旅游关联到旅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他各种事物”。

山东大学副教授王晨光认为:“旅游产业就是为了充分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由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及两地之间的连接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结合,组成了旅游生产和服务的有机整体”。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黄安民认为:“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者为对象,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消费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一个集合性经济体系,它利用旅游资源及相关配套设施,通过与利用有关的组织,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因此,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以旅游者的需求为中心,连接相关的各个行业,提供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旅游者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经济综合体。

1.3旅游产业行业分类

旅游产业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购物娱乐、节庆活动等多种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经济产业,它主要包括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行社、娱乐等部门与行业,是一个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样而涉及多个行业的复合型经济体。因此,那些为旅游活动提供旅游商品的行业均是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根据旅游者主要活动的清单,旅游商品主要包括:

1、旅馆与住宿

2、铁路客运

3、公共汽车等地方客运

4、出租车

5、水上客运

6、航空客运(国内、外)

7、其他运输工具出租

8、餐饮服务

9、商业服务(零售业)

10、消遣文化娱乐(电影、剧场、音乐)

11、游览观光(旅游景点)

12、运动项目及参与运动

13、组织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

从服务于旅游者的特色来看,旅游产业主要属于第三产业,是各服务部门为境内、境外的旅游者提供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邮电通讯、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各种服务的集合。因此,我们认为,旅游产业的行业界定应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以第三产业中的相关行业为主,把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和一般相关的部门进行归并,形成一个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旅游产业的概念。根据国家统计局修订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具体行业名称及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如下:

铁路运输业

51

道路运输业

52

城市公共交通业

53

水上运输业

54

航空运输业

55

邮政业

59

电信

601

零售业

65

住宿业

66

餐饮业

67

保险业

70

旅行社

748

野生动植物保护

8012

游览景区管理

813

居民服务业

82

文物及文化保护

904

博物馆

905

烈士陵园、纪念馆

906

娱乐业

92

 

第二部分  郑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濒黄河,西依嵩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古都之一,是河南旅游的第一目的地和第一客源地。

2.1旅游资源情况

郑州历史源远流长,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拥有国家和省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4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有A级景区27家,其中:AAAAA级旅游景区1家、AAAA级景区7家、AAA级景区16家、AA级景区3家。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风景名胜区和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以及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康百万庄园、轩辕黄帝故里、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温泉、滑雪、演艺、都市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新型业态,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1999年,郑州市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2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郑州市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旅游产品体系得到了丰富,景区品味和档次得到了提升,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温泉、滑雪、演艺等旅游新型业态不断壮大。新型业态发展加快,旅游消费形成了新热点。《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旅游演艺节目的档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影响力扩大。发挥少林寺武术馆功夫表演团在国内外演出优势,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发展层次。

2011年,全市旅游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89.88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80.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接待入境游客38.4万人次,同比增长10.0%;外汇收入1.476亿美元(折合9.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5425.7万人次,同比增长13.1%。

 2011年在建的重大旅游项目36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119.35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59.73亿元,2011年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3.38亿元。

2.2.1入境旅游

2011年,入境游客中外国游客占86.8%,港澳台游客占13.2%。日本、韩国、意大利、美国和荷兰成为郑州的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地。全市星级宾馆饭店接待入境旅游者达32.9万人次,同比增长10.4%。来我市旅游的入境游客停留天数为3.4天,人均每天消费165.77美元。

2.2.2国内旅游

2011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425.7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国内游客1864.1万人次,占全区接待国内游客人数的34.4%,“一日游”游客3561.6万人次,占65.6%。调查显示,过夜国内游客在郑州市人均停留3.41天。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0.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国内游客在郑州市旅游人均花费为708.8元,不同国内游客在郑州市的旅游花费差别很大,“一日游”国内游客在郑州市内人均花费仅286.09元。

2.3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情况

全市现有旅游景区(点)87家,其中A级以上27家。2011年27家A级景区(点)共接待旅游者1687.6万人次,同比增长9.5%,其中境外游客23.3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营业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门票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13.2%。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和名品。在A级以上景区中,5A级景区嵩山少林寺景区在接待总人数、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上均名列第一,分别达到261.4万人次、1.94亿元和1.88亿元。列接待总人数二、三位的是丰乐农庄·丰乐葵园风景区和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接待总人数分别为235万人次和195.3万人次,列门票收入二、三位的是黄河风景名胜区和巩义市康百万庄园,门票收入分别为3037万元和1007万元。

2.4旅游星级宾馆发展情况

2011年底全市共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99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20家,三星级54家,二星级20家。2011年全市旅游星级宾馆饭店拥有资产64.72亿元,营业收入完成26.55亿元,实现利税1.66亿元,实现增加值8.39亿元。全市99家星级宾馆饭店中近半数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48.2%,平均床位出租率为66.0%。郑州裕达国贸酒店有限公司成为营业额最大的酒店,2011年营业收入达1.86亿元。郑州承誉德大酒店有限公司成为盈利状况最好的酒店,2011年利润总额为660.0万元(见表1)。

 

表1  2011年郑州市星级宾馆饭店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星级类别

资产总计

营业收入

利税总额

其中:利润

增加值

合计

647175

265496

16558

-1294

83906

五星

212130

55548

3475

-510

17900

四星

201877

103086

9544

2378

35260

三星

210343

93250

2795

-3016

27010

二星

22826

13612

744

-146

3736

 

2.5旅行社经营情况

2011年底全市共有旅游社220家,比上年增加5家,实现营业收入21.74亿元,同比增长20.8%;拥有资产8.69亿元,同比增长38.6%;实现利润5526万元,同比增长20.4%;创造增加值2.17亿元,同比增长17.4%;旅行社从业人数达4815人,同比增长31.7%。全市登记备案旅游车辆793辆,比上年增加2辆。2011年,企业规模最大的旅行社是河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其资产总计达到20265万元;业务最大的是河南中州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其营业收入21964万元;经营效益最好的是河南中原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其实现利润101万元。

第三部分  郑州市旅游产业经济总量测算

3.1测算目的

旅游经济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并相应涉及众多行业和企业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经济部门。首先,旅游活动的构成内容除包括人们通常说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主要方面的需求外,还包括通讯、医疗、洗理、修补、入出境等方面的需求,几乎囊括了人类消费需求的各个方面。第二,旅游活动既涉及自然方面的事物和因素,又涉及社会方面的事物和因素。在社会方面,既有文化的内容,又有经济、社会乃至意识形态的内容。第三,旅游需求使目的地国家或地区许多部门和行业为其提供服务。这里,既有经济部门,也有非经济部门,经济部门有交通运输业、餐饮业、邮政业、电信业、零售业、住宿业等,非经济部门有文教、卫生、公安、海关等。因此,旅游经济是一种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是第三产业的先导性产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旅游业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而且相应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带动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正是旅游经济的综合性带动功能,不仅促进国民经济现有部门、现有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旅游业能够兴一业而旺百业,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产业的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传统反映旅游产业的诸种指标,如旅游综合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旅游人数、海外旅游者人数等,统计覆盖范围过窄,难以反映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无法据以分析旅游产业的构成、效益及发展的真实水平,不能满足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的需要。为了研究郑州市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郑州市统计局和旅游局组织了有关人员专门成立课题组,通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专题调查、专家访问等多种方式,并在掌握现有经济和社会发展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测算了2011年旅游产业经济总量(增加值),为从宏观上定量分析研究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作用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信息咨询创造了条件。

3.2测算旅游产业增加值的理论

3.2.1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概念

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凡是涉及旅游产业范围内所消费的全部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就构成旅游总收入,将其定义为旅游总产出;而旅游总收入中的实物产品及生产服务产品所消费(耗)的中间产品和服务,并不是旅游产业所创造的价值,而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其它部门所生产和提供的价值,属于旅游总收入中的转移价值,称之为中间投入;从旅游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的转移价值(即中间投入)后,剩余部分就是旅游产业所提供的新增价值(增加值)。即旅游产业增加值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凭借,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包括这些所有常住单位在报告期内提供服务而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3.2.2旅游产业增加值与现有GDP的关系

必须明确“旅游产业增加值”不是对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破坏和重构,而是在GDP核算的基础上,独立于现有的核算体系,按照旅游产业的特点,利用现有核算资料进行的再次核算。由于旅游产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行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消费涉及相关的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商业、邮电通信及其他行业中,而这些行业既包括了旅游者消费部分,也包括非旅游者消费的部分,为了正确客观地反映和计算旅游产业增加值,就必须从上述行业中剥离出旅游者消费的部分,并纳入旅游产业增加值中。因此,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核算,不会增加或减少现有GDP数量,而仅仅是在现有GDP基础上的重新分配和结构调整。

3.3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构成与测算方法

3.3.1有关行业的选择

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凭借,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系列服务行业。在前述中,我们已根据旅游产业的涵义,结合国家统计局修订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旅游产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进行了分类定义,给出了比较好进行核算的行业定义。

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归指各类交通运输业中的客运部分以及行李托运、搬运、寄存等为旅客服务的活动。

邮政业、电信指行业中为旅游者服务的部分。

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单位)为旅游者服务的部分。

保险业指保险企业为旅游者服务的部分,如旅游意外险、航空保险等。

旅行社指为社会各界提供商务、组团和散客旅游的服务。包括向顾客提供咨询、旅游计划和建议、日程安排、食宿和交通等服务,还包括导游活动。

居民服务业指在宾馆、饭店或娱乐场所常设的独立(或相对独立)理发、美容保健服务、洗浴服务、洗染服务、摄影扩印服务。

野生动植物保护指动物园、放养式动物园(如野生动物园)、鸟园、动物世界、海洋馆、水族馆、海底世界、观赏动物的饲养等为旅游者服务的部分。

游览景区管理指指为游人提供休闲、观光、游玩、度假的各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和其他景观的服务活动。

文物及文化保护指对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并经有关部门鉴定,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活动;对我国语言、文字、民间文化艺术、民俗等非物质遗产的文化保护和管理活动。

博物馆指收藏、研究、展示文物和标本的博物馆的活动,以及展示人类文化、艺术、科技、文明的美术馆、艺术馆、展览馆、科技馆、天文馆等管理活动。

烈士陵园、纪念馆指提供瞻仰、参观等活动。

娱乐业指配有娱乐设施的娱乐活动及以娱乐为主的活动。

3.3.2有关指标的选样

本次测算是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指标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测算方案》中的指标,并结合测算中易取得的指标进行筛选,选取了与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及其他构成要素中与旅游收入和旅游经济效益有关的财务、统计指标。通过这些主要指标数据调查、统计、分析,以此作为我们进行测算的基础。指标的选择本着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满足测算需要即可,指标宜少不宜多,计算方法宜简不宜繁;二是应有可比性;三是在所计算的范围内,能收集到的有关的财务、统计数据;四是计算结果应符合实际情况。

3.3.3有关方法的选择

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考虑到计算时的复杂性,结合实际情况,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测算方法分为两种,计算公式分别为:

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

本次测算时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使用了生产法和收入法。为了尽可能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测算方法,并结合郑州市测算出的各行业增加值数据,我们在对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测算时,将对不同的行业或部门采取不同的方法测算其增加值。

3.4测算过程

3.4.1交通运输业

1.铁路运输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铁路运输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铁路运输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铁路运输业增加值×旅游者铁路客运支出费用÷铁路运输业总产出

=612392×392151÷1170601

=205151(万元)

式中:

铁路运输业总产出、铁路运输业增加值,根据铁路运输部门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铁路客运支出费用,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2011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和“2011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以及郑州服务业单位统计调查,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火车交通费用支出取得。

2.道路运输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道路运输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道路运输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道路客运业增加值×旅游者道路客运支出费用÷道路运输业总产出

=1699606×316091÷3776902

=142241(万元)

式中:

道路运输业总产出、道路客运业增加值,根据市交通局、市有关公路运输部门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道路客运支出费用,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2011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和“2011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汽车交通费用支出取得。

3.城市公共交通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城市公共交通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市内公共交通及出租汽车行业。

旅游业增加值=城市公共交通业增加值×旅游者市内交通费÷城市公共交通业总产出

=138420×141575÷241444

=81165(万元)

城市公共交通业总产出、城市公共交通业增加值,根据市交通委及市有关道路运输部门、企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市内交通费,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2011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和“2011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市内交通费支出取得。

4.航空运输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航空运输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航空客运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航空运输业增加值×旅游者飞机交通费用÷航空运输业总产出

=77560×456132÷472839

=74821(万元)

航空运输业总产出、航空运输业增加值,根据航空运输企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飞机交通费用,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2011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和“2011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飞机交通费用支出取得。

3.4.2邮政业、电信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邮政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邮政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邮政业增加值+电信增加值)×旅游者邮电费用支出÷(邮政业总产出+电信总产出)

=(47825+746485)×79027÷(95649+928970)

=61264(万元)

式中:

邮政业总产出、电信总产出、邮政业增加值、电信增加值,根据邮政部门和电信、联通、移动、网通、铁通等电信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邮电费用支出,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2011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和“2011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邮电费用支出取得。

3.4.3零售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购物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零售业增加值×旅游者购物消费支出÷零售业销售额

=1750517×3815946÷14684371

=454897(万元)

式中:

零售业销售额、零售业增加值,根据限额以上商业零售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限额以下企业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资料,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

旅游者购物消费支出,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2011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和“2011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郑州景区(点)及周边单位经营情况调查资料及零售业抽样调查、居民消费支出调查,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及其他消费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购物费用支出取得。

3.4.4住宿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住宿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住宿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住宿业增加值×旅游者住宿消费支出÷住宿业营业收入

=217704×532780÷573975

=202079(万元)

式中:

住宿业增加值、住宿业营业收入,根据饭店、宾馆等住宿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住宿消费支出,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2011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和“2011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住宿费用支出取得。

3.4.5餐饮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餐饮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餐饮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餐饮业增加值×旅游者餐饮费用÷餐饮业营业额

=1345685×700259÷3378095

=278952(万元)

式中:

餐饮业营业额、餐饮业增加值,根据限额以上酒店、宾馆等餐饮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以及限额以下餐饮企业抽样调查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餐饮消费,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2011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和“2011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餐饮费用支出取得。

3.4.6保险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保险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保险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保险业增加值×旅游者保险费用缴纳额÷保费收入

=112078×1258÷256623

=549(万元)

式中:

保险业增加值,保费收入,根据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保险费用缴纳额由航空险、旅游险等构成,根据对保险企业的调查,取得旅游者保险费用缴纳额资料。

3.4.7旅行社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旅行社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旅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旅行社行业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8523+2223+4060+6936

=21742(万元)

旅行社增加值,根据旅行社企业的财务统计报表,采用收入法计算出旅行社行业增加值。旅行社行业增加值全部属于旅游增加值。

3.4.8游览景区管理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游览景区管理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游览景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游览景区管理行业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28717+2486+36887+27196

=95286(万元)

游览景区管理行业的增加值,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出游览景区管理行业增加值。游览景区管理行业增加值全部属于旅游增加值。

3.4.9野生动植物保护、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上述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这几个行业都属于旅游行业,它们的增加值均为旅游增加值,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取得。

1.野生动植物保护行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行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1495+59+24

=1578(万元) 

2.文物及文化保护行业

文物及文化保护行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3339+2+181+225

=3747(万元)

3.博物馆

博物馆行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4508+15+1709+14

=6246(万元)

4.烈士陵园、纪念馆

烈士陵园、纪念馆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1348+59

=1407(万元)

3.4.10文化体育与娱乐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文化体育娱乐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增加值×旅游者文化体育与娱乐消费支出÷文化体育与娱乐业营业收入

=282223×213935÷530315

=113852(万元)

式中:

文化体育与娱乐营业收入、娱乐业增加值,根据娱乐企业会计报表中有关资料和税收收入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文化体育与娱乐消费支出,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2011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和“2011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文化体育与娱乐费用支出取得。

3.4.11其他涉及旅游服务行业

1.旅行社代旅游者支付的消费形成的旅游业增加值

在参加旅行社组团出游和单位组织的游客的旅游消费中,有一部分住宿、餐饮、交通、文化娱乐费用是以团费形式出现,由旅行社代为支付给相应企业的。

旅游业增加值=相关费用支出×相关行业的增加值率

=23965×37.93%+19829×39.84%+61466×45.22%+678×53.30%

=45146(万元)

旅行社相关费用支出根据对旅行社的典型调查和旅行社企业财务指标统计调查取得。

2.农林牧渔业中涉及旅游的增加值

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相交叉的产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风俗民情、人文景观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农业生产形态。

旅游业增加值=旅游农业收入×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率

=151138×55.92%

=84516(万元)

旅游农业收入根据郑州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的农业专项调查资料推算取得。

3.医疗卫生服务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医疗卫生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就医疗养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医疗卫生增加值×医疗卫生旅游者收入÷医疗卫生总收入

=700904×693724÷1489956

=326341(万元)

医疗卫生增加值、医疗卫生总收入根据卫生医疗企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有关资料和税收收入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医疗卫生旅游者收入根据郑州居民消费支出调查和郑州市重点服务业调查取得。

4.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其他一些相关行业,涉及居民服务业中的洗染、美容美发、社会福利保障、银行、公安、海关等等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因为涉及行业众多,无法分行业进行测算,我们参考了国内相关城市的资料,经课题组成员多次讨论,确定了其他相关行业中旅游业的增加值。

旅游业增加值=216904(万元)

3.5旅游业增加值测算结果

全市旅游业增加值等于以上各行业增加值之和,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于旅游业增加值除以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反映为:

全市旅游经济增加值=∑因旅游带来的各行业增加值

根据计算,2011年郑州市旅游业经济总量(增加值)为241.7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2.25%(见表2)。在旅游产业构成的六要素方面,“吃”的贡献占总量的11.9%,“住”的贡献占总量的8.7%,“行”的贡献占总量的22.0%,“游”的贡献占总量的4.5%,“购”的贡献占总量的18.8%,“娱”的贡献占总量的4.7%。

表2  2011年郑州市旅游业分行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行业名称

增加值(万元)

结构(%)

铁路运输业

205151

8.5%

道路运输业

142241

5.9%

城市公共交通业

81165

3.4%

航空运输业

74821

3.1%

邮政业与电信

61264

2.5%

零售业

454897

18.8%

住宿业

202079

8.4%

餐饮业

278952

11.5%

保险业

549

0.0%

旅行社

21742

0.9%

游览景区管理

95286

3.9%

野生动植物保护

1578

0.1%

文物及文化保护

3747

0.2%

博物馆

6246

0.3%

烈士陵园、纪念馆

1407

0.1%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

113852

4.7%

其他涉及旅游服务行业

672907

27.8%

其中:农林牧渔业

84516

3.5%

医疗卫生

326341

13.5%

旅游业增加值

2417884

100.0%

 

第四部分  郑州市旅游产业经济影响研究

旅游的影响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了解和认识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相互效应,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大多数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设施的建设的初衷,是为了带动经济的增长;我国的情况更是如此。旅游在经济方面巨大的积极影响,是现代旅游得以迅速发展和大众化的最主要原因。

4.1发展旅游产业的作用

4.1.1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支柱型产业,其社会性、综合性很强。旅游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导型产业,作为一种“无烟工业”,其高附加值日益令人瞩目。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极大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共同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加强旅游产业的发展能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

4.1.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是一个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旅游经济包括旅游食宿、交通、购物、邮电通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辅助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宣传与景区文化教育多个部分,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开放而又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大系统。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力。旅游产业的扩展与收缩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涉及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等直接经济部门;波及金融、保险、通讯、安全、卫生、医疗、海关等服务部门;影响到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七十个行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体国力的增强,整体国力的增强又再次正向作用于旅游产业的发展。

4.1.3拉动社会总需求

旅游产业已成为一个拉动经济发展的需求要素之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旅游,把不同形式的消费统一到一个过程中来,把单点的消费活动变成群体的规模消费,使个人可支配收入更多地流入到国民经济的循环体系中来,促进社会产品由生产到价值实现的飞跃,加快从供给到需求的转化过程。这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一种促进经济健康繁荣的重要力量。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消费,很大程度是进行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旅游产业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最好载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特殊的功能。

4.1.4促进对外开放

旅游本身是一种开放行为,旅游产业特别是国际旅游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旅游环境反映出良好的开放环境。通过发展旅游产业直接扩大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的对外贸易,吸引游客和外商投资开发;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一种开放的意识和氛围,提高整个城市的开放程度。

4.1.5加快城市化进程

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的产业,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旅游产品不是购物商品,无法到市场上直接交易出售,决定了旅游促销必须整体组织,打响城市品牌。因此,旅游就是知名度经济,旅游促销就是城市推销。通过各种旅游促销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旅游产业发展在市场需求、客源扩张、资金融汇、景区开发、产品进入诸多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在城市化进程中,旅游又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1.6市场前景广阔

旅游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旅游需求本身是最终需求,旅游消费可多次重复,即便是一次性消费的观光性旅游产品由于其不可替代性,也对结构调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旅游产品本身的不可替代性,不仅不会造成产业结构雷同,反而有利于各地形成特色,互相竞争,共同发展。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社会将进入旅游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社会将进入休闲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社会将进入度假阶段”。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旅游市场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而这个市场的形成又带动了相关产业,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扩展与收缩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特别是对第三产业的乘数效应。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产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商业、饮食、交通等第三产业产值就增加4.3元。

4.2旅游的经济影响研究

旅游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评估旅游经济影响的方法与模型也数量众多。评价旅游经济影响, 则必然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标准, 收集被评价对象的相关信息, 这更适合于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

4.2.1乘数效应

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第一个时期是以利用“乘数原理”为主要分析工具的简单数学模型时期。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所谓“乘数原理”,本来是考察投资增量与国民收入增加量的倍数关系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乘数原理应用于旅游研究时,变为考察旅游收入的增量和国民收入增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考察旅游就业的增量和国民就业增量的倍数关系。在1996匡林关于乘数理论的几个问题中有所论述。但是乘数关注的是这一变化的最初原因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而实际过程并不在它的研究视野之内。因而学者又进一步设计出其它模型。

4.2.2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I/O , Input/Output)可以清楚地显示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性,解决乘数研究无法回答的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过程问题,且有广泛的应用。投入产出分析的相关研究表明了中国旅游产业产业关联具有广泛的波及影响作用、相对较强的前向带动作用等特点。但是投入产出分析还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它假设:“技术系数”的不变倾向,即在同一张分析表中,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的各种投入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即将投入增加一倍,则产出可以增加一倍。投入产出分析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它相对重视GDP受益于旅游经济的影响,但是对旅游行业本身受到的影响分析不够,这就可能夸大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正面效应。

4.2.3旅游卫星账户

目前旅游卫星账户(TSA .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s)已经逐渐成为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最重要的工具,在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加拿大在1994年于世界上首次开发出综合性的旅游卫星账户。与I/O分析比较,TSA的优势比较明显。它也关注旅游消费的类型和数量,并通过小规模的抽样调查,将旅游需求与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即旅游供给)联系在一起。TSA弥补了I/O所缺失的细节性的旅游产业信息。然而我国目前还采用的是自行制定的国民经济统计账户体系,要利用TSA框架分析旅游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影响,还存在着产业分类、指标含义、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对接问题。

4.2.4一般均衡模型

旅游CGE模型的建立在实际应用当中必须依托于一个完整的国民核算体系,因此澳大利亚、美国等一些拥有旅游卫星账户、SAM(国民社会核算矩阵)账户的国家及地区应用该模型较为广泛。CGE模型揭示了部门间的相互联系, 而且反映出产出的价格变化以及宏观经济的政策变化对投入价格变化的间接影响, 是国外旅游经济影响测度的研究热点之一。宋涛、牛亚菲在2008年《旅游学刊》发表国外基于CGE模型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中有详细的总结分析。但这个模型在国内并没有太多应用。

4.3郑州市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研究

结合郑州国民经济统计和旅游产业统计的结果,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4.3.1旅游产业剥离系数

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是指含游客消费的服务行业提供的增加值中旅游者消费部分所占的比重。根据旅游产业分行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和郑州市2011年度国民经济核算情况,分别计算和旅游产业相关的各行业的剥离系数。(见表3)

表3  郑州市旅游产业剥离系数

旅游相关行业

剥离系数

交通运输业

0.186

零售业

0.260

住宿业

0.970

餐饮业

0.213

邮政业与电信

0.077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

0.274

保险业

0.005

其他涉及旅游服务行业

0.196

这些数据表明在各旅游相关行业中 ,以旅游途径为来源带来的增加值在各个行业总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从高到底分别是住宿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邮政业与电信业、其他涉及旅游服务和保险业,这一系数也反映了旅游产业对相关行业的拉动和辐射能力的强弱程度。

4.3.2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即产业关联,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前向和后向两个方面,并分别由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测量。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该系数大于1,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的平均值),反之亦然。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当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即需要该部门为其它部门的生产提供的产值量。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即各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的平均值),反之亦然。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国民经济发展对该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大。

根据2007年投入产出调查结果计算得到旅游相关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见表4)。

表4  旅游相关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

行业部门

感应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

铁路运输业

1.491168

0.820138

道路运输业

3.947241

0.798877

城市公共交通业

0.566144

0.846450

航空运输业

0.548087

1.061673

邮政业与电信

0.751634

0.642469

零售业

3.016221

0.708585

住宿业

0.732461

0.890898

餐饮业

3.719502

0.927672

保险业

0.648880

0.976320

旅游业

0.363502

0.959761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

0.391387

0.785451

其他涉及旅游服务

0.371225

0.843768

旅游产业

2.088735

0.853758

以各相关行业部门的旅游产出在整个旅游行业产出中的比重作为权数,加权求和可得到旅游产业的综合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

测算结果表明,郑州旅游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为2.0887,说明旅游产业的感应程度很高,对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很高,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旅游产业的发展才有基础,同时经济越发展对旅游的需求程度越大,这种需求远远大于社会平均需求。郑州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8537,说明旅游特征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波及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

将旅游特征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比较,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推动作用小于其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旅游产业是一个因经济增长而快速发展的产业。

第五部分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结论

将旅游产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标GB/T4754-2002)进行定义,有利于充分利用现行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核算方法,测算旅游产业的增加值,便于比较。研究表明,郑州市2011年旅游产业增加值总量达到241.7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6%,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2.25%。郑州旅游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为2.0887,影响力系数为0.8537。旅游单位(旅游社、景区景点等)每创造一个单位的增加值,就会分别带动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娱乐等部门形成2~5个单位的增加值。

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其不仅是一个比重日趋增长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基础,而且是产业关联性很强的、对国民经济有较大辐射和波及作用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部门发展的产业,具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条件。

5.2政策建议

5.2.1加强政府引导

旅游产业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需要旅游景观、酒店住宿、旅游交通、文化娱乐等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以求整体效应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目前世界形成了一个总体的态势,即“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更新观念,着重做好旅游整体规划,强化宏观管理,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防止职能交叉,政出多门,低水平重复建设,有数量没质量等问题。加大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力度,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做好政策扶持,鼓励相关企业单位做大做强。

5.2.2推进相关行业发展

发展好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社会公共服务业等旅游产业的上游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过程中要为旅游产业和其相关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努力营造二者协调发展的氛围,促进郑州市的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达到相得益彰、双赢的发展局面。

5.2.3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旅游项目

加强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加大旅游投资,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突出地方特色,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旅游购物占旅游总收入比重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达程度和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志。突出自身优势,开发研制出具有地方特色、科技含量高的旅游商品,以激发游客的购物欲望,扩大旅游商品销售,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5.2.4加强旅游统计监测

发展旅游产业是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统计监测是进行旅游发展规划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加强旅游产业发展统计工作,科学地、动态地对旅游发展进行监测分析,对适应旅游发展新形势,及时、客观、准确的反映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推动我市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测算方案.2011

2.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2002).

3. 唐伟昌,王民宣,王丽波.宁波市旅游产业对生产总值贡献的测算.《宁波经济丛刊》.2005(03)

4. 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旅游产业统计及对国民经济贡献课题研究.2002.3

5. 林梅.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分析.2007

6.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旅游附属账户编制理论与实践.北京统计信息网.

7. 邹炜,李兴绪.云南旅游产业增加值及影响力研究.昆明大学学报.2008.19(2).

8. 郑州市旅游局.2011年郑州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

篇4

(1)地理现状分析。大庆市是中国最大的陆地油田,是黑龙江省副中心城市、黑龙江西部中心城市,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资源,地上有大量可以用的土地、水面、湿地和草原,大庆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有着“绿色油画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的美誉,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聚集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虽为北方城市,但其经济状况、人文环境可与南方沿海开放城市相媲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景致各异,能够开发出相应的冰雪体育旅游项目,具备深化开发体育旅游集群化的条件,促进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成为除出产石油之外的另一个GDP的增长点。

(2)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分析。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城市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以集群的形式进行联合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以大型体育赛事以及开发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与周边的旅游项目、旅行社、餐饮、酒店、运动场馆、纪念品商店和休闲运动设施等相关的企业相关联,形成巨大的体育旅游产业链。本文通过对大庆市与体育旅游行业相关的行业进行调查发现,大庆市政府为了促进大庆市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配合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市政府的有效手段将工商局、旅游局、体育局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细化分工,还另外成立了大庆市体育旅游文化公司,为大庆市的经济发展和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从大庆市文体旅集团公司的2013年度统计数据看到,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要消耗二分之一行业的产品,绝大多数的行业都要消耗体育旅游产业的产品,形成体育旅游产业的后向关联。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需要,使大庆市的体育场馆、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等在各部门的协力配合下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则加速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3)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现状分析。目前,大庆市旅游局、大庆市体育局、大庆市商业局及大庆市的大型宾馆、饭店、通信、网络信息等服务行业都能够通力配合,市政府宏观统筹,加大各个行业间的联系,全面地对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的服务项目和服务策略进行统筹,通过网络、实体对大庆市的体育旅游产业进行联合,使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水平越来越好,各个行业达到“共赢”的目的。通过集群化使体育旅游者在旅游、运动、休闲、观光、娱乐、购物、住宿、餐饮等方面得到一站式服务。通过调查发现,大庆现已正规开发出的体育旅游休闲景点53个,近10个自然景观,各类特色展馆近10个,并成立了专门的网站对旅游者的体育旅游计划和体育旅游内容进行指导。作为北方城市,大庆市冬季旅游项目内容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冰雪条件,开发了“北国温泉”、“林甸温泉”、飞天滑雪场、冬季天然湖面的冰雪滑梯、滑冰场等冰雪娱乐项目。大庆市政府启动的“冰雪嘉年华”体育旅游系列项目,大大提升了大庆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竞争能力。

2大庆市发展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策略分析

(1)加大体育旅游产业的推广与宣传。近年来随着民众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旅游的投入,由于大庆是一座新型的城市,发展体育旅游项目的时间较短,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认知程度还不够,体育旅游的观念并没有普及。政府机关和社会有义务加强对民众体育旅游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这是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提高旅游行业竞争力的首要任务,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正面的宣传与引导,市政府已经做了大型的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对大庆市的旅游产业进行了宣传,通过网络、媒体、电视、报纸等传媒进行正面的宣传,提高民众的兴趣,了解体育旅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打消人们的顾虑,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2)开发特色旅游,建立完整的体育旅游集群化体系。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需要各个行业的通力配合来完成,而且通过行业间的配合提高产能效率,增强局部竞争力,提高团队运作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应展现出大庆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加强信息化、服务化产业集群化的同步发展,建成完善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体系,紧紧抓住十发展战略目标的思想,依托本地特有的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建立系统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体系。

(3)利用现有资源,形成旅游项目品牌化。大庆的经济基础较为雄厚,投资5亿元新建了有“小鸟巢”之称的奥利匹克体育场并已经使用,兴建了许多全民健身场馆和游泳馆等;大庆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湿地,湿地总面积占全国已知湿地面积的1/30,这些都为大庆市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政府开发了系列旅游项目并有雄厚资金支持,借助大庆特有的石油、湿地、湖泊、地理等特色,发展大庆独有的体育旅游品牌,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促进体育旅游集群化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4)实现体育旅游集群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看到生态环境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的灾难,大庆体育旅游的发展更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应该具有前瞻性,在开发自然资源和建设旅游项目的同时,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计划,要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政府要制定文件进行约束、指导,对于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自然生存环境的项目要坚决制止。体育旅游的发展要合乎优化环境的需要,真正走一条符合国际化标准的旅游路线,实现体育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3结语

篇5

>> 基于资源概念的张掖市旅游语言研究 智慧旅游战略下张掖市旅游企业智慧化建设研究 张掖市旅游产业升级对策研究 张掖市HBV感染的调查研究 张掖市甘州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张掖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张掖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张掖市旅游咨询中心建立初探 张掖市旅游目标市场分析 对张掖建设旅游大景区的几点思考 张掖市甘州区农民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张掖市生态城市建设路径探讨 张掖市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浅析 张掖市肉牛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张掖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研究 张掖市客运站规划设计研究 张掖市农村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 张掖市玉米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 张掖市生态城市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张掖市甘州区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的ELES模型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http:///canjian8838/item/58d8fafbdleba7e6-lb111fe6.

[6] ISO3864-1:2008《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中安全标志的设计原则》.

[7] 梁思平. 字体创意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5):2251,2272.

[8] 吕和发,蒋璐. 公示语翻译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11.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黑龙江;旅游业;地方特色

传统文化贯穿于我国历史的始终,在当下这个时代,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功能。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更是一条明智的选择。而对于黑龙江省来说,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好传统文化的作用。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旅游产业,黑龙江的旅游产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要利用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契机,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开辟一条更为崭新的道路。因此,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相关部门应该重视传统文化对于黑龙江旅游发展的带动作用,并逐步将传统文化带动黑龙江旅游发展的研究纳入重点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之一。

一、传统文化对于旅游发展的作用

1.传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旅游业之所以发展起来是因为各个旅游景点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更是如此。从旅游景点的发展来说,文化底蕴越是浓厚的景点,发展就越快。反之,没有文化底蕴的景点,就是没有灵魂的景点。因此,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也可以说,旅游业的发展须有文化底蕴的支撑、特别是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撑。

2.传统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在我国大部分的旅游景点中,其繁荣昌盛一般都是以悠久的文化作为吸引力的。例如,圆明园、故宫等等。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非同一般,它能带人回顾历史,体验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所以,传统文化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更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1.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问题调查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游客对黑龙江省旅游景点的了解主要渠道中, 电视或网络、他人介绍两种手段占据主要地位, 为 67.9% , 其次是报纸或书籍,再次是旅行社的宣传。旅行社宣传所占比率仅为5%, 这说明旅行社在自身文化旅游业投入的宣传力度不够。在旅游期间, 物价部门稳定产品价格应该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2.游客对黑龙江省旅游业的看法调查

经过游客对黑龙江是给你旅游业看法的调差中发现,黑龙江的一些旅游景点能够给人留下一定的印象,且通过调查分析,印象最为深刻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另一个是哈尔滨太阳岛。游客对景点感觉很好的占多数,这一点足可以表明游客对于景点的喜欢和肯定,但也有小部分游客表示不满意。而对景点相关的居住、交通、饮食等多个方面看法不一,因此可知,黑龙江省的旅游景点以及相关的交通、饮食等相关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促进传统文化带动黑龙江旅游发展的对策

由上述可知,传统文化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因而,对于处在发展初步阶段的黑龙江旅游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好传统文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黑龙江旅游业的发展。

1.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要想促进黑龙江省的旅游业发展,首先离不开黑龙江省政府的领导。政府在发挥宏观管理时,一定要突出战略性,既发挥黑龙江省传统文化的作用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只用政府加强在这方面的重视,并推出相关的以传统文化为引领的旅游业的相关政策,才能在最大程度使黑龙江省的各个旅游点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从而将传统文化添加到旅游业中,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确立旅游业发展重点,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北部,冬季时间长,同时也是下雪最早,停雪最晚的城市之一,为黑龙江省发展冰雪旅游业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所以,可以将冰雪旅游作为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然而,冰雪很多城市都有,那么又如何成为特色就是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如冰雕、灯笼、窗花等特色吸引广大游客。

3.做好做大特色旅游节日

特色旅游节日一般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发展黑龙江省的旅游业,就要将特色旅游节日做好做大。黑龙江省的特色旅游节日有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哈尔滨金源文化节等等。节日要比平常要更具喜庆,因此,黑龙江省要利用好这一节日,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以上仅仅提出了促进传统文化带动黑龙江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对策,然而,对于很好的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黑龙江省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研究,黑龙江的旅游业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大的突破。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于黑龙江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就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的旅游业来说,更需要传统文化的带动,使旅游业的发展更为壮大,从而促进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黑龙江省旅游业的相关部门要重视传统文化对于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根据黑龙江省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为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带来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廊坊等环京地区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面对京津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廊坊市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自身,提高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GEM 模型的理论构架及其应用

加拿大学者Tim Pad more和Hervey Gibson在迈克尔. 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了GEM 模型。目前,该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在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GEM 模型把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可以分为基础、企业和市场三个因素对,每个因素对分为两大因素。如基础因素可分为资源和设施,企业分为供应商和辅助行业与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市场分为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两个因素。

(一)GEM 模型的量化

GEM 模型用量化的方法来评价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首先对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六个因素从最高分10分到最低分1分来赋值,10 分表示非常优秀,而1 分则表示很差。其后,运用GEM模型集群竞争力的量化表达式[GEM = 2.5(Πi=1~3(D2i-1+D2i))2/3]来计算该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总分。

(二)基于GEM 模型的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

本文在 GEM 模型基础上,从上述三方面六因素来选择影响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因素对1中“资源”可分为:交通区位、综合经济水平、政治区位、资本资源、从业人数、人力成本、人力素质。

因素对1中“设施”可分为:城市交通设施、展览场馆、信息通讯设施、政府对该产业的投资力度、政府对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会展旅游行业协会的权威程度及服务水平、科研能力、居民生活环境。

因素对2中“供应商与辅助行业”可包含:会展旅游企业的实力与规模、会展旅游企业管理水平与发展规划、会展旅游企业营销能力、会展旅游企业财务状况(E14)、会展旅游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

因素对2“企业的战略、竞争与结构”可包括:参展商规模与实力、辅助行业实力与服务水平、会展旅游企业间的沟通与协作。

因素对3中“本地市场”包括:本地会展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本地会展旅游业竞争程度、本地会展旅游需求规模、本地会展旅游业发展前景。

因素对3中“外部市场”包括:外部会展旅游市场规模和增长率、本集群所占外部市场份额、外部会展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外部会展旅游市场进入障碍。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指标权重后,根据GEM 模型量化表达式计算总分。

二、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文以GEM 模型为基础设计了评价指标和调查问卷,并于2014年9月至10 月通过网络和实地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发放。其中向会展旅游或产业集群专家发放“指标的权重问卷”9 份,有效回收9 份,回收率100%。向会展旅游业界发放“指标评价问卷”40份,有效回收28 份,回收率为70%。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整理与数据运算, 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和得分,最终计算出个因素和因素对的得分,结果见表1。对于权重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六因素的随机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 10,即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表1 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因素得分 因素对得分

基础 资源 6.75399 6.484965

设施 6.21654

企业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5.07334 6.122965

供应商和辅助行业 6.17259

市场 本地市场 6.681324 6.550627

外部市场 6.41993

(二)廊坊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

参照GEM 模型的计算方法和表1调查所得的数据,计算廊坊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得分为:

2.5×[(6.75399+ 6.21654)× (5.07334+6.17259)× (6.681324 + 6.41993)]2 /3≈407

计算结果表明,廊坊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407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但竞争力不强。

各因素对得分情况的分析:

1、“资源(6.75)”因素得分最高,表明廊坊市在会展旅游业资源方面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其中 “交通区位(7.23)”和“政治区位(7.56)”得分高于7分,表明具有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但“从业人数(5.48)”得分较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设施”因素得分高于6分(6.2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但尚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其中“信息通讯设施(6.83)”和“居民生活环境(6.75)”得分较高,说明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较高,但尚未形成全国范围的竞争优势;“会展行业协会服务水平(5.42)”和“科研能力(5.12)”得分较低,仅具有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的实力。

3、“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因素得分在六因素中得分最低(5.07), 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没有竞争力。其中 “会展企业产品、服务创新能力(4.52)”得分低于5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廊坊市会展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而其它几项的得分来看也仅仅具有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的实力,表明廊坊市会展企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管理和经营水平上都有待提高。

4、“供应商和辅助行业(6. 17)”因素得分高于6分,表明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竞争优势。其中“会展旅游辅助行业能力与服务水平(6.85)”得分最高,“会展旅游企业之间沟通协作(5.62)”得分最低,只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由于廊坊市会展旅游企业间的沟通与协作不够而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强。

5、“本地市场(6. 68)”因素得分也高于6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但未形成全国的竞争优势。其中,“本地会展旅游业发展前景(7. 35)”得分最高,超过7分,具有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也说明被访者对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的乐观态度;其它几项得分都在6 分以上,说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尚无竞争优势,尤其在本例会展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方面尚待提高。

6、“外部市场(6. 42)”因素得分也高于6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未形成竞争优势。其中,“外部会展旅游市场规模和增长率(7.56)”和“外部市场发展前景(7.54)”得分超过7 分,表明廊坊市外部的会展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优势。“集群所占外部市场份额(5.46)”和“外部会展旅游市场进入障碍(5.16)”得分最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廊坊市会展市场竞争激烈,而本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外部市场中竞争力不足。

三、提升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一)实施差异化战略

廊坊市在发展会展旅游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身优秀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同会展旅游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合作,找准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防止盲目建设和恶性竞争,促进本地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廊坊市还可依据自身在物流、休闲农业、管道、养老医疗等产业的优势和资源的特点,发展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专业会展旅游品牌。

(二)提高行业协会服务水平,促进会展旅游企业内核建设

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中,行业协会应有效地与政府分工协作,营造会展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环境。行业协会从中观方面从道德和行业自律的角度出制定行为规范,以仲裁和调解为补充,加强行业协调管理。除此之外,行业协会应发挥自己强大的“智库”功能,为廊坊市会展旅游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科研创新等多种服务。促进会展旅游企业内核建设,提高本地会展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三)培育核心企业集团,推动产业融合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园区;产业链

一、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概况

1.概念。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园区的一种,是以一定的具有旅游功能的区域为平台和发展空间,聚合了文化会展、文化旅游、艺术品和工艺美术、艺术创意和设计、演艺、动漫、文化娱乐、游戏、网络文化、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文化产业门类活动的园区。其中一定的区域可以是旅游景区,也可以是文化街区。园区内旅游业是基础,在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聚合发展其他文化产业形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园区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偏重文化旅游产业,以文化旅游为产业发展核心,以旅游景区或者园区为基础。

2.类型。根据主题和主要依托物,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有八种类型。古城文化旅游园区型,如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等;主题公园型;旅游商品文化基地型,如镇平县石佛寺镇玉文化产业园区、禹州市(神垕)钧瓷文化产业园区;景区文化旅游产业型,如龙门文化旅游园区;历史文化街区型,如开封宋都御街、洛阳老城南大街北大街、西安鼓楼区、南京夫子庙等;区域传统文化园区型,如南阳社旗县赊店商埠文化产业园区;庙会型,如宝丰马街书会、洛阳民俗庙会(隋唐植物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区型,如少林寺禅宗音乐大典、印象刘三姐演出、少林寺武术表演、开封东京梦华等。

3.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加快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是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已经被作为国家层面重要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载体,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2)有利于促进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本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有助于形成区域性的文化产业集群,实现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改善文化产业布局。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园为文化旅游企业的兼并、收购、重组等整合活动提供了便利,大大加快了文化旅游企业的扩张和聚集,进而组建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的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集中度。(3)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建设不但有利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改善地区文化产业布局,还对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促进文化产业中精神因素的扩散,推动产业的文化化,从而实现当地国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内涵式增长。(4)有利于促进旅游景区产业化发展。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将更多的旅游景区改造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是旅游景区发展的一个飞跃,有利于旅游景区旅游产业系统化、规模化,有利于构建旅游景区产业化运作新体系,有利于旅游景区各要素的整合提升,有利于提升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有利于促进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全面提升,有利于旅游景区整体环境的全面改善,从而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园区其中的一种,是文化产业园区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近几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2010年6月文化部通知:《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2010年7月文化部出台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到,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年2月文化部《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作为文化产业园区其中一种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将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机遇期。(2)园区发展初见成效,并出现了一批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园发展历史还比较短,但总体看,发展势头猛,数量增加快,园区发展初见成效。目前,就全国范围看,不同主题、不同规模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在各地纷纷筹建。全国经过国家有关部委正式批准的文化产业园区1300余家。其中,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家国家文化产业实验园区,还有四批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2012年2月文化部发出通知,要求做好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命名工作。“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建设10家左右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重点扶持300家左右具有领先示范意义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园区区域分布不均。从地区分布看,我国文化产业园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园建设相对滞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同时,各地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投资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像四川三星堆产业园预计总投资60多亿元人民币,小的只有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目前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形成了5大产业集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古城历史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集群、以深圳为中心的主题公园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以北京为中心的古城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历史文化和旅游商品文化产业集群。

篇9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互动

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的原因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于旅游各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游客的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有风景可以看的观光旅游产品上,而是更多的追求一种精神的满足,渴望通过旅游使游客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可以大致归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体验需求

随着旅游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强调旅游者的“参与”,由此,“体验”一词就与旅游紧密地结合了在了一起。而体验的设计要求“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使印象达到和谐、淘汰负面因素、提供纪念品、重视对顾客的感官刺激”。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将这五项要求融入体验设计之中,就需要文化和创意的元素。尤其对于主题化和感官刺激这两个要求,文化创意的作用就更为显著。

(二)文化需求

在现代旅游中,游客的旅游动机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文化需求”。也正是这个原因,“文化旅游”越来越成为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一种热门选择。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出境旅游的三人动机之一。文化旅游的外延在不断扩大,“活”的文化旅游形式吸引了更多的旅游者。如许多旅游者认为“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吸引物;还有旅游者认为,应当将“历史”生动的展现出来。这就是说,文化旅游本身也有不同的层次。旅游者旅游经历的丰富和经验的积累,对文化旅游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这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旅游需求,就需要文化创意。

(三)文化产业有其特殊的规律

就是“越界―扩散―渗透―联动”,能够与其他多个产业包括旅游业实现互动发展。因此,当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把文化内容投入到旅游对象、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旅游节庆等的开发中,就可以大大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从而更加吸引游客。而游客的行为又会将多样性的文化带入目的地,从而达到文化的相互交融,又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常州的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现状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和统筹兼顾的原则进行开发,要选准旅游文化的“重点”和“亮点”,综合当地的旅游文化特色,实施重点区域的集中开发,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由于常州有优质的文化品牌以及人文资源的优势、地理优势,为了进一步刺激文化产业同旅游业的互动以及有效的融合,结合五大模式,笔者认为适合常州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互动的模式是“从遗产传承到创意旅游的联动模式”,把观光农业和体验娱乐、创意设计和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农业科普和动漫游戏等结合起来,采取以实体型的创意农业示范园为核心,以农副产品和旅游产品加盟店、授权店连锁经营模式为网络的规模效应,设立创意农业乐园网,开通网上销售配送渠道,实现线下线上互动运营、信息共享,是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联动路径。

出行旅游有物质需求,但更深层的则是精神文化需求。在旅游活动中,人们参观历史古迹、游览名山大川、体察风土人情,时刻都在触摸文化脉搏、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常州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这些旅游资源在省内知名度较高,但是从全国来看,知名程度比较一般,常州加大了对这些资源的宣传和推广;同时要从旅游资源中的挖掘文化内涵,只有凭借文化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才能得以传承,文化才能得以保护。

参考文献:

[1] 孙国学.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中国商贸.

[2] 李秀梅,李晶琳.旅游与文化联姻打造龙江旅游文化工程[N].黑龙江日报,2008-05-30.

[3] 杨阳腾.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旅游文化演出产业[N].经济日报,2009-05-02.

[4] 汪清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模式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2).

[5] 褚劲风.世界创意产业的兴起、特征与发展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2005,(12):20-24.

[6] 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5.

[7] 宋冬英.创意产业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

篇10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旅游业 产业创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之受到了影响。高龄老人已经渐渐成为旅游产业所不容忽视的一支重要的人群。较之年轻者,高龄老人在旅游方面的选择会明显不同。旅游地点、旅游时间、交通工具、食宿条件等等,都需要旅游产业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本篇论文将会在人口老龄化的这一社会背景下,讨论旅游产业对此变化所做出的相应产业创新。

一、关于旅游地点的产业创新

旅游地点是一个重要发展方面。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会形成产业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促进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高龄老人较之年轻的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年轻的旅游者倾向于选择繁华的城市,或者去往具有异国情调的外国。但是对于高龄老人,幽静的自然景色,不喧哗的环境才是理想中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在以后的产业发展中,可以选择加强开发具有幽静特点的自然地点作为旅游的目的地。在旅游目的地方面的产业创新,可以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吸引更多的高龄老人,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对旅游目的地这个方面做出相应的产业创新。

二、关于旅游时间的产业创新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时间分为旅游旺季和淡季。在旅游旺季中,有大量的旅游人群,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旅游者受伤和事故发生的次数就会相应的增加。而处于旅游淡季中,旅游人口便会相应的减少。对于旅游者而言,人身的安全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更好的保障。不同于年轻旅游者,高龄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行动反应能力都相对较弱,因此在旅游的过程中,人身安全有必要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相比于人口相对多旅游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旅游旺季而言,旅游产业最好在旅游淡季为高龄老人提供旅游服务。在旅游淡季中,旅游人口并不是很多,工作人员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使得高龄老人在旅游的过程中免于发生意外。同样,在旅游人口相对而言较少的淡季,可以避免过于拥挤的状况,高龄老人们可以避免被推挤受伤。他们的人身安全不禁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在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以悠闲的心情更好的享受整个旅游。

因此在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产业应该在对老龄人口的旅游时间上,做出相应的产业创新,以此来促进产业的发展。

三、关于交通工具的产业创新

在旅游产业的兴旺发展过程中,交通工具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确定旅游过程中采用的交通工具时,相对于年轻的游客有所不同,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等重要因素都需要考虑在内。对于距离相对较远的旅游目的地来说,飞机无疑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但是根据调查显示,近60%的老人并不愿意乘坐飞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火车。在他们的观念中,飞机的危险指数明显比火车要高很多,尽管事实并非如此。因此,考虑到社会老龄化的不断深化加强,当老人参加旅游时,向他们提供火车而不是飞机座位交通工具无疑是正确的做法。同样,在交通工具是船,渡轮的情况下,老人们也对此强烈的排斥。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能忍受晕船的难受感觉。但是对于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就渐渐下降的老人而言,晕船明显更加难以忍受。因此,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关于交通工具的采用而产生的问题都需要关注和解决。

因此,面对社会人口老龄化,旅游产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交通工具做出相应的产业创新。

四、关于食宿条件的产业创新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食宿是重要的方面。一方面,食宿都是旅游整个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在另一方面,旅行社可以取得较大的利润。因此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食宿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高龄老人的身体条件,健康状况以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相对于年轻人,都已经相对的开始退化。因此在食宿的安排方面,对年龄偏大的老人游客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为了能够促使老人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享受旅游,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慎重考虑和选择来保证高龄老人游客的肠胃健康,食物选择应当清洁、营养、易于消化。在这样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老人游客才能被吸引,才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住宿方面,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调整和创新。随着年纪的增长,老人的睡眠食粮也已经开始慢慢的下降,在喧哗拥挤的不利于睡眠的环境下,他们通常不能够入眠。再者,由于老人的抵抗能力已经渐渐的下降,住宿地点的室内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样,相比于年轻人,老人通常会比较早睡。因此在选择住宿地点的过程中,晚上安静的场所是很必要的。过于喧哗会让老人不能入眠,他们的睡眠质量便得不到保证,那么接下来的旅游就会感到疲惫没有精神,不能够很好的享受整个旅游。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食宿做出相应的产业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发展背景,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五、结语

社会人口老龄化在旅游产业中的旅游地点,旅游时间,交通工具和住宿条件这些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因此对这些方面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创新,以此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大环境下,取得旅游产业的整体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卞金梅. 旅游产业的管理和发展.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何冰.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影响.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3]吴青. 交通工具和旅游产业的联系和发展. 上海: 意林出版时.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