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保护地宣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保护地宣传

篇1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法律制度

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所界定的概念,自然保护地(protected areas)是“一块清晰界定的,以法律或其他有效方式予以认可的、旨在实现长期保存自然以及相关生态系统的服务和文化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and cultural values)的地理空间(geographical space)”。为加强对自然的保护,中国建立了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在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地。但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旅游资源的高度开发,“许多风景区出现商业化、园林化、城镇化现象,……这些‘乱象’的出现”,亟需社会各界做出回应。法制建设是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自然保护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模式问题对于完善自然保护地立法,促进中国的自然保护事业和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模式现状透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自然保护地立法从无到有;特别是开展自然保护国际合作以来,中国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地立法,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自然保护地的诸多事务作了制度安排。总体上看,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既形成了自己的模式特点,也存在许多不足。

1.1 特点:类型化部门立法与其他法律规范相结合

中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地立法与其对保护地的分类模式密切相关。中国没有采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保护地”的概念,而是以保护对象的自然属性为主要依据,设立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保护区、自然遗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等保护地类型。

从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的模式来看,综合性立法尚未形成,类型化部门立法形形。类型化部门立法是指,在将保护地按保护对象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由各主管部门就其管理对象制定单行法规。已有的立法如林业部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文化部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地质矿产部的《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等,都是基于这种模式的单行立法。

中国至今没有一部自然保护地基本法。国务院于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下文简称《自然保护区条例》)具有一定的综合立法的性质,然而《森林与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林业部1985年)还先于《自然保护区条例》制定,《自然保护区条例》作为《森林与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指导性上位法缺乏立法依据。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规范中的自然保护规定来看,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模式呈现出类型化部门立法与其他法律规范相结合的特点。

1.2 反思:现行立法模式的缺陷

中国现行自然保护地立法模式下的法律法规对引导和规范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立法模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1.2.1 立法层级低,法制统一性不足

在中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地法规中,《自然保护区条例》属行政法规层级,在层次上不能统领其他自然保护地立法,在效力上也不能有效地协调各自然保护地的部门立法。而《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等属于行政规章,其效力层级就更低了。承载着大量风景遗产和文化景观的自然保护地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旅游胜地,而且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文化传承的特殊区域。随着社会对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重视,行政法规的效力等级与自然保护地的重要地位已明显不符。检视其他国家自然保护地的立法情况,美国的《国家公园基本法》、俄罗斯的《俄罗斯联邦特保自然区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日本的《自然环境保全法》等,都是以保护自然为目的的高层级的综合性立法。

法制统一性不足首先体现在立法依据不统一上。例如,《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林业部,1985)的制定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海洋局,1995)则主要是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制定的。针对同样级别的自然保护地所进行的立法,在指导思想和上位法上并不统一。法制统一性不足还体现在立法内容的冲突上。例如,《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必须“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审批意见,报国务院批准”。但是《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农业部,1997)却规定,“国家级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需经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同意,由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国家级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其设立程序中却没有涉及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由此可见,不同效力等级的法律法规之间在部分具体内容上产生了冲突。

1.2.2 立法体系封闭,制度建设滞后于实际需要

如前所述,中国对自然保护地的分类是基于保护对象的自然属性,这与IUCN基于管理目标对保护地进行的分类不同。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根据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将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类别九个类型;与IUCN"保护地”的定义及分类②相比,它显然没有把国家公园、风景/海景保护地等保护地类型纳入立法。不仅如此,目前中国各类型的自然保护地部门规章只有六部,且类型与国家标准也不完全对应。自然保护地综合性立法的缺失和自然保护地分类模式的缺陷造成了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体系的封闭。类型化的自然保护地立法在保护对象上未能涵盖自然保护地的所有类型,存在不少立法空白。

中国的自然保护地是在强大的资源压力和抢救性保护政策导向下发展起来的。现有的自然保护地立法只是将自然资源保护规则和污染控制规则简单组合,是经济优先思想指导下的被简化的特殊区域保护法,其正面临着数量与质量、保护与利用及如何有效管理等各种问题,需在立法体系上加以解决。而且,中国已加入世界“人与 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和一些有关自然保护的国际公约,需要通过完善国内立法来兑现国际义务。还有一些类型的自然保护地立法尚属空白,亟需纳入法制轨道。

1.2.3 部门立法弊端多,地方立法缺乏协调性

中国现行的关于自然保护地的六部“管理办法(规定)”分别由国务院所属的不同部门制定,各部门往往不能从全局考虑,而是较多地考虑本部门、本系统的利益,从各自的角度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相关资源。各部规章之间相互协调性差,系统性不强,“不但未形成协同统一的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的规范体系,反而成为扩展部门权力、维护部门利益的工具”。如何在立法中达到各个部门利益均衡,实现部门责任与利益并举,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共赢目的,是自然区保护立法中的关键性问题。

部门立法模式导致中国现行自然保护地法大多属行政法规范。以部门规章形式表现的行政法规范受其自身能效的限制而给地方保护主义留下了可乘之机。例如,关于自然保护地的变更和撤销,能找到的法律依据只有《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自然保护区的撤销及其性质、范围、界线的调整或者改变,应当经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批准。”但是,条款中没有具体规定因何种原因、有何种情形、在何种条件下才可以为之,将撤销或变更自然保护区的权力交给了地方政府,这样,地方政府以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为由即可“合法”地裁剪自然保护区了。

自然保护地的地方性立法是中国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大多属于专门立法。单项专门立法的针对性虽强但往往缺乏综合性法所具有的全局意识和统筹优势,法制的内在协调性差。如,200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浙江省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以及舟山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的《浙江省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与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简称《条例》)就有诸多不协调的地方。《办法》对在风景区内采石、采沙,在建筑、树木上刻、划、涂、写等行为,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在风景区内设置大型户外广告以及张贴各类宣传品等违法行为规定的罚款数额与《条例》明显不符。完善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除加强各保护地内部的制度构建外,还要及时修正已经过时的或不协调的法规规章,以实现法律的协调和统一。

1.2.4 法律概念模糊,保护对象不明确

在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没有采用“自然保护地”的概念,而是广泛采用“自然保护区”这一概念。《自然保护区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然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三者之间存在交叉,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之间又存在重叠,加之主管部门不同,给管理和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因此,明确“自然保护地”这一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明确自然保护地立法的保护对象及其范围的关键。对同一保护对象在概念阐述或理解上不统一,极可能导致以下两种后果:一是出现对保护对象的多重管辖或无人管辖的局面,致使某些自然资源无法得到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二是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保护对象的范围与边界,无从适用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地的政策措施,也就难以实现自然保护地的管理目标。

2 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模式选择的考量因素

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模式的选择应是从中国的现实需要出发,综合考量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后的客观表达。

2.1 “和谐秩序”的价值追求

自然保护地的和谐秩序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然而,自然保护地开发建设中的种种“乱象”,暴露了政府规制中的工作重心“错位”――过于重视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漠视过度开发对于旅游资源的破坏;还暴露了政府规制中的利益“失衡”――过于照顾企业利益,损伤了原居民、旅游者的利益。因此,自然保护地立法的实质是建立健全以界定利益关系、规范逐利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协调机制。明确与自然保护地有关的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自然保护地立法应重点考量的因素之一。

在目前情况下应重点处理好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土地管理权与土地所有权混合在一起造成了地方政府希望通过自然保护区(地)的设立从中央政府那里获得利益,并同时利用土地管理权和实际上的土地所有权的优势地位,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与民争利。国家通过立法简单地禁止或限制在保护地内进行某些行为是一种对保护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物权的剥夺或限制,因此会导致管理机构对于资源保护的管理权和土地权益人的物权之间的严重矛盾和冲突。要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传统的类型化部门立法模式难以胜任。只有能很好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的综合性立法才能增强与自然保护地有关的各主体遵守和使用自然保护地法的利益驱动,实现自然保护地“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和科学发展。

2.2 “自然资源系统”的一体保护

20世纪的自然保护地法主要是以维护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自然资源利用法,在立法的指导思想及立法原则上,都没有突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土及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而这些精神正是自然保护区(地)法的“灵魂”所在。自然资源不仅包括生态系统层面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与文化相融而成的景观多样性,也包括诸多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各类保护地所承载的各种自然资源是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而共存于自然界的,其中任何一种资源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资源的变化,任何一种类型保护地的变化也极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类型保护地的变化。这就要求改变以往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内分区而治、各自为政的立法和管理模式。保护地立法模式的选择要着眼于自然资源系统的整体性,注重各类保护地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促进自然保护地整体效益的发挥。

2.3 “社会法治化”的客观要求

实现自然保护地立法的体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是自然保护地法治化的客观要求。自然保护地法治化是现代社会法治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在内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推进保护地法治化进程离不开上述各环节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从中国自然保护地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无论其表现为哪个方面的问题,追根溯源还是立法的问题,即现有自然保护地立法的不科学、不健全,法律制度建设滞后于实际需要。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源上着手解决问题。此外,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不应满足于点状、片状的局部保护,也不应是简单的区域分割和资源保留,而应该主动地去建设、管理、维护、恢复甚至重建绿色空间网络,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自然保护地立法 不仅要满足现阶段的需求,而且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立法模式既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又具有足够的开放性。

3 中国自然保护地综合性框架立法模式的构建路径

反思中国自然保护地现有立法模式的缺陷,借鉴他国的立法经验,是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地立法模式的必经之路。美国是世界上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其保护地立法体系的特点主要有:以《国家公园基本法》作为其他国家公园立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有与《国家公园基本法》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单行法律,如《国家公园及娱乐法案》、《国家公园署组织法》等;③对特定国家公园进行立法,如《黄石国家公园法》,通过此类立法解决特定国家公园内出现的特殊问题,从而使国家公园的立法体系得以完善;其他自然资源法律对国家公园也有相关规定,如《鱼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借鉴他国的经验,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

3.1 加强综合立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地法》

基于中国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现实需要,完善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提高立法层级,是克服现行自然保护地立法模式弊端的必然选择。也就是,针对中国自然保护地法制建设的现状,“制定一部能涵盖我国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地)建设与管理的综合性立法确有必要”。综合性立法就是基于系统论原理提出具有普适性的法律控制方法。综合性立法将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保护地的特点,对于保护地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活动做出原则性规定,能够很好地协调各保护地相关立法之间的关系。

从立法理念上看,自然保护地综合立法应充分尊重保护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体现科技立法、跨部门立法、跨区域立法和公众参与立法的特点和要求。应按照自然保护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公众参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从立法内容上看,自然保护地综合立法是关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体化设计。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制约作用,将自然保护地的设立与管理、土地权属与当地居民权利保障、资源利用与保护等做出统一的制度设计。

从立法名称上考虑,建议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地法”。虽然采用“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可能存在不妥之处,有专指“陆地”之嫌,但至少是创造了一个超越目前的自然保护区的狭窄范围而将所有需要保护的地理空间纳入其中的机会。在“保护地”前加上“自然”一词,一是沿用“自然保护”的用词习惯,二是“自然一词有两个主要的含义:它或者是指事物及其所有属性的集合所构成的整个系统,或者是指未受到人类干预按其本来应是的样子所是的事物”。自然的系统性和本原性应体现于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方式之中。而且,IUCN的“保护地”概念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本着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中国目前应该制定一部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地法”。

3.2 完善框架立法,构建合理的保护地分类体系

框架性立法就是将立法置于一个合理的法律框架内进行,是对各自为政的部门单行立法之固有缺陷的一种克服。自然保护地框架立法能够用一种整体的观念看待环境资源问题,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为价值取向的一体化制度设计,为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地提供一个灵活的法律框架。同时,保护地是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必须按照其不同类型,分别制定不同的法律,不能“一勺烩、一锅粥”。这是有效保护不同类型保护地的可靠的立法保障,否则只能空谈保护。所以,还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地法”的框架内,补充制定或修改完善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办法”,确保各类保护地实现其发展目标。必要时可以通过地方人大或政府制定具体自然保护地的“实施细则”。

选择综合性框架立法作为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模式,建立起合理的保护地分类体系至关重要。IUCN在2008年版的《保护地管理类别运用指南》(Guidehnesfo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s Management Categories)中依据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的不同将保护地划分为六类(具体类别前文已述)。对于管理目标,该指南作了“主要管理目标”和“其他管理目标”的细分。主要管理目标是划分自然保护地类别的基础。一类自然保护地具有一个主要管理目标,只有在主要管理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才考虑实现其他目标。同时,该指南还认为对主要管理目标的确定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某类划分为严格保护类别的区域,其自然恢复不能实现而持续的人工干预方法成为必需的时候,调整这类区域为其他类别则更为合适。这说明管理方法的选择在保护地类别的划分中还具有矫正功能。这样做可以避免自然保护地分类标准的僵化,为构建合理的保护地分类体系提供了可能。

有学者认为,对自然保护地按照“严格保护”、“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择项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利用”三个等级对自然保护地进行分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一分类方式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立法的目的,即通过立法来协调保护地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这一分类方式与IUCN的分类体系也不冲突。IUCN是按照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对保护地进行分类的,而管理目标的差异与保护或开发的力度是具有一致性的。这种按照对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或开发力度进行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分的做法能够革除目前我们依自然要素进行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分的弊端,既能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立法的目的,又不会与IUCN依管理目标而进行的功能性分类相冲突,具有合理性,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

4 结语

自然保护地具有经济、生态、文化与美学上的多元价值,需要从政府到个人、从科技到法律的多主体和全方位的关注。本文针对自然保护地立法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或许综合性框架立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而且这一立法模式的实践也将面临许多困难,但是,对中国自然保护地法律保护的理论研究不能受到冷落,各级政府或立法机关也不应该碍于某种阻力而延迟采取行动。

参考文献:

[1]Dudley N_(Editor),Guidelines fo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 Gland[z],Switzerland:IUCN,2008:8

[2]章尚正,马贤胜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制衡机制失衡与政府规制优化[J],旅游科学,2009(5):1-8

[3]王权典,再论自然保护区立法基本问题――兼评《自然保护地法》与《自然保护区域法》之草案稿[J],中州学刊,2007(3):92-96

[4]王献溥,崔国发,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40

[5]张强,薛惠锋,刘雪艳,自然保护区立法中部门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9(9):91-95,

[6]龚正,试论《风景名胜区条例》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兼论普陀山景区的应对[J],旅游科学,2007(2):73-80

[7]何吉成,徐雨晴,对铁路选线涉及的景观保护区法规的解读[J],中国园林,2010(3):36-39

[8]温兴来,包李梅,自然保护地的土地权属法律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0(8):35-36

[9]邓禾,中国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0]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中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6-17

[11]肖建华,胡美灵,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争议与重构[J],法学杂志,2009(10):67-69

[12]吴国盛,追思自然[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328

篇2

关键词: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空间数据的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分析和处理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具有强大模拟分析功能。GIS在地图制图、资源管理等方面已经比较成熟。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一定空间分布的地理实体。建立自然保护区GIS时,要考虑自然保护区具有一般自然区域的特征,同时还要考虑需要保护对象的现状,为管理决策服务[1]。GIS已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内少数自然保护区已经使用GIS,如长白山、梅花山、神农架、卧龙、盐城、西双版纳和武夷山等自然保护区[2-3]。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1月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较高,保护区管理迫切需要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建立GIS成为必然需要。

1GIS构建

1.1目标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建立GIS的目标,是对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监测和动态管理;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管理与保护;为保护区规划提供基础信息;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优化资源利用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利用GIS加强保护区宣传教育,扩大对外合作。

1.2标准化的基础信息数据库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GIS采用Photoworks、Intelli CAD及Arc/View 3.2 软件,利用1∶50 000地形图、1∶200 000植被类型分布图、1∶57 000保护区规划图和GPS数据,对水系、植被、主要居民点、渔场、牧场、道路分布、保护区功能分区等进行数字化输入。

目前保护区已经建立的数据库有:基础信息数据库,包括自然状况数据库、社会和经济状况数据库和保护区管理数据库;自然状况数据库,包括水系分布图、土壤类型分布图、地形图数据库、达赉湖自然保护区边界图、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植被数据库、珍稀濒危物种分布数据库、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等。

2GIS与保护区管理

GIS在保护区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信息与数据的分析管理、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管理、预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保护区生境评价与动态监测和保护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是GIS应用最基础和最关键的一步。运用GIS可以对保护区的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如地形、地貌、海拔、水系、土壤类型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贮、分析管理;可以对保护区的各种生境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动植物物种的分布等信息进行采集、存贮、分析管理;也可对保护区的人口及人的社会经济活动如工业发展、资源开发、交通、农业生产、生态旅游以及土地利用格局等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与管理[1]。

2.1保护区社会经济数据与管理

2.1.1数据收集、分析与管理。定期收集保护区内社会经济活动数据并将其输入GIS数据库中。建立草场承载量模型和渔业最大持续产量模型,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监测不同季节、时间、地点旅游人员数量,根据保护区具体情况,调节旅游人数,结合生物多样性监测结果,制定旅游路线,避免对生物多样性脆弱区造成较大干扰,这将对保护区资源的持续利用发挥重要的作用[4]。

2.1.2核心区居民监测。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所有牧民居住地均已用GPS定点,并对其家庭成员、民族、牲畜数量、居住面积、主要收入来源及年收入等进行调查记录。将这些数据输入保护区GIS,可使保护区对辖区内的人类生产活动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有利于管理和规划。如根据收入水平,将保护区内居民分为高收入者、中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绘制收入分布图。根据收入水平的不同,“分而治之”,加强与各收入等级居民的联系和沟通,努力寻找保护与发展的“交点”,建立合理的资源利用模式,减轻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解决很多相关的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策略,如草场的分配问题,人口分布和草场利用、动植物分布与保护,草场利用和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为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等。

2.2保护区规划

篇3

关键词: 保护区; 社区; 立体生态; 模式; 双赢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58-01

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由于受山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诸因素制约以及历史原因所限,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依然落后、林区群众生活尚未脱贫。那么,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加快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发展并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已成为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带着这个课题,我们从2009年开始,历时三年时间,对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生活等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采用了PRA调查法,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通过一系列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社区94.8%的村民渴望立体生态农业技术,全体村民盼望早日脱贫致富。

一、保护区及社区概况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02′~108°14′、北纬33°30′~33°44′之间。处于世界地理区划中东洋界与古北界的交汇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区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有22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云豹、金雕、林麝等6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猫、大灵猫、斑羚、鬣羚、鸢、血雉、红腹锦鸡等22种。森林覆盖率达92%,区内有种子植物约1528种。保护区总面积25485公顷。

保护区社区主要包括宁陕县四亩地镇。所辖的5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社区总人口4094人,共1098户。其中:男2140人,女1954人。在上述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35人,占总人数的8.2%;初中文化程度2615人。占总人数的63.9%;小学文化程度1078人,占总人数的26.3%,文盲66人,占总人数的1.6%。周边社区地处秦岭腹地,海拔较高,气温偏低,农作物生长期短、产量低,经济滞后。加之,交通不便,整个社区仅有一条简易道路与外界相连,甚至常常因水毁而中断,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这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社区村民主要以农业、林副业、养殖业、劳务输出等为其主要经济来源,外出务工也仅限年轻群体。多数村庄处于贫困或温饱状态,尤其是泰山坝村最为贫困。据统计,全镇2011年人均年收入1308元。

二、社区群众生产、生活习性与现状

(一)观念陈旧、思想落后

社区群众因长期身居林区,其靠山吃山的陋习依然十分严重,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淡薄。村民们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不明确,少数群众主观上不接受保护甚至抵触保护管理,普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二)生产、生活方式古老,资源消耗量大

目前,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所需能源几乎全靠森林提供。木耳、香菇、天麻等食用菌栽培仍以木材为主要原料,村民做饭、取暖等生活所需均以木材消耗为代价。据调查统计,林区年人均消耗薪材3~6立方米,保护区周边社区年森林资源消耗量约12282~24564立方米。薪材的过量消耗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给保护区的资源管理构成威胁,而且,严重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与繁衍。

(三)耕地少、肥力差

保护区地处秦岭南坡的高海拔地区,崇山峻岭、地形陡峭,沟谷平地少,适合农业耕种的土地不多,社区群众人均土地面积少且大多为坡地,据调查统计,泰山坝村人均耕地面积1.3亩。加之这些土地都是靠天吃饭的坡地,大多瘠薄肥力差,不仅农业品种单一,而且单产较低,社区群众难以靠农业生产维持生计。

(四)缺乏新型生态模式

由于保护区地处秦岭腹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周边社区群众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这就加剧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形成了“越穷越消耗资源、越过度消耗资源越穷”的恶性循环。林区一些先进的、节能的生产、生活模式还尚未在社区广泛推广和应用。诸如节柴灶、沼气、非林木食用菌袋料,等等。

三、开发立体生态农业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继续开展以“保护地球、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社区大力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宣传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宣传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的危害等。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广泛宣传,增强社区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保护意识,变被动保护为主动参与式保护。

(二)提倡退耕还林,逐步人口外迁

根据天华山保护区周边社区村民分布相对集中在保护区南部的特点,仅泰山坝村镶嵌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且村民居住分散,农户少,现还有28户村民在保护区内居住。这些村民虽然少,但由于在保护区内部对保护管理威胁较大,是保护管理的重点区域。

(三)逐步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模式,提倡节约、节能

在现代新型的能耗尚未被社区村民接受或难以全面推广的情况下,理应采取一些节约、节能措施,降低能耗,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量。

1.在社区全面实行改灶。将现在的大灶头改为小型吸风式节柴灶。据PRA抽样调查显示:目前,社区每户年均薪材消耗量为6582.48公斤,社区现有1098户人家,年消耗木材7227563.04公斤。如果都改成节柴灶,将节约50%以上的资源消耗,即每年将节约木材360万公斤。

2.改变明火取暖习惯。林区村民为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通常在入冬以后,开始用大量的薪材堆积一起燃烧取暖,用于取暖的木材多为大径林木,而且不管取暖的人多或少,火炉常常是整天燃烧不熄灭,这样不仅消耗资源多、热效率低,更重要的是浪费太大。

3.取缔“耳棒”栽培木耳、蘑菇等食用菌。社区村民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通常采伐栎类树木作为原料种植木耳、香菇、天麻等,所用木材虽然径级不大,但都是处于旺盛生长期的中、幼龄林或近熟林,过量采伐这些林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林分结构及树种组成,严重影响森林的正常演替规律,甚至还会造成森林退化或荒漠化,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四)大力推广新型生态模式,加快社区发展进程

1.积极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2.推广地膜高效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篇4

社区共管是_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好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__镇托洛顶自然村是_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__年度启动的社区共管示范村之一,该村位于保护区南部,海拔2700米,距__镇约3.5公里,距维西县城约80公里,属保护区周边社区,根据20__年调查数据,该村目前有35户村民,155人(其中男85人,女70人),全村有93个劳动力,18个在读学生,集体林300亩,耕地面积132亩,人均有粮308公斤,人均纯收入1125元(其中林业收入占50%以上,其它收入在50%以下),大小牲畜共622头(只)。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土豆、荞类、青稞、燕麦、豆类。

一、项目实施情况

滇西北社区保护地项目维西县__镇托落顶社区保护地项目,起止时间是20__年3月至20__年2月28日。项目包括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发放宣传挂历,举办社区[,!]共管、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技术和农业技术培训,推广科学养蜂和种植中药材技术,同时,村民在保护区的引导和动员下,充分发挥村民在项目中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了独具特色的资源管理计划和资源共管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发展,使社区从单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承受者变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同利益者,同时增加了他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增强了生态环境意识,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显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劳动技能得到了提升,增强了家乡自豪感,进一步树立了自信心,同时激发了村民更加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中。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3月21日至22日完成pra参与式评估,召开村民大会,成立社区保护地管理委员会;向香格里拉滇金丝猴保护协会提交了《托落顶社区pra调查报告》,4月27日修订村规民约,制定社区保护地管理办法;同时与县林业局协商,取得社区保护地授权协议。

(二)中期开展的工作

1、成立“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召开村民大会,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和社区经济发展计划;签订了“宣传碑制作合同”、“托落顶养蜂合同”、 “托落顶社区培训场地租用合同”、“托落顶社区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维护培训合同”等。

2、根据经济发展计划,开展替代生计示范活动(科学养蜂126窝,种植蔬菜及中药材等)。

3、根据需求,提供各项技能培训:邀请了维西县科技局的专家进行了科学养猪、玉米高产,蔬菜种植等农业科技培训,并为社区赠送了价值4000元的蔬菜种子。

(三)后期开展的工作

1、设计社区巡护监测线路和巡护记录表格,制定社区巡护制度,35户社区居民参与到野生资源巡护管理活动中,使保护地的资源得到有效管理,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为巡护提供必要的装备和技术培训:为社区配置了佳能数码相机两台,望远镜两台,巡护人员工作服35套。开展了环保知识讲座,制作发放了50份关于资源保护的宣传单;

3、社区巡护正常开展,要求每天填写一份巡护表格,一月形成3份正规的巡护监测记录表;

4、帮助社区发展替代生计,提高社区群众生活水平:为35户居民安装并正常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5、镇人民政府扶持20吨水泥、扶持户均建卫生厕所一个;

6、根据村民要求及愿望,为托落顶党支部订阅《农村百事通》一份。

7、镇人民政府把托落顶社区列入了20__年的新农村建设社区,配套资金替代房头板户均7000元,共计245000元,建设卫生路1200米,群众投工投劳,政府扶持60吨水泥,与此同时托落顶社区的20__年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州内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以集体管护,分户巡山,集体经营等形式全面响应了国家政策要求。

二、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通过香格里拉滇金丝猴保护协会及维西分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在社区群众的积极配合下,托落顶社区共管项目于11月13日通过了项目资助单位的监测评估,得到了来自北京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在20__年3月1日至2日通过了资助项目相关机构的检查验收,对一年来项目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这一年依托gef项目的培训技术和经验,从不同程度上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1、托落顶自然村森林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的集体林,同时集体林权改革中,把集体山林使用权授权给予了各村民小组,因分布在保护区内(属重点公益林),还是只有保护区许可后才能使用,但仍然存在着在建房和薪材方面利用量极大。居民建房,据调查,目前一栋房所需木材最少为100立方米,特别是房头板,对木材的消耗量更大。薪材是社区居民生活的主要能源,以云南松和栎树为主,据调查,一般的家庭每年薪材消耗量需19立方米。随着人口的增长,森林资源的消耗量也在增长,而砍伐薪材的距离越来越远导致了劳动量越来越大,对妇女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

影响,通过小额赠款项目的扶持太阳能热水器35台,直接降低森林资源消耗140m3/年,节约农村劳动力700个/年,节约资金17500元/年,不但改善村民的卫生状况,减轻农村妇女感染疾病的困扰,缓解了社区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轻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压力,而且有效促进了社区共管活动,推动保护区科学管理与持续发展;同时为了解决社区房头板的需求,工作人员和政府部门通过协商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资金户均7000元,共计24500元人民币,从最大程度上解决了社区群众的居住条件。

2、根据经济发展计划,开展替代生计示范活动(科学养蜂126窝,种植蔬菜及中药材等)。首先是科学养蜂: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群众,由于村庄周围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蜜源充足,他们守护着大山,有以养蜂为乐的习惯,他们把山上的野生蜂窝捧回家,用圆柱型的把野蜂驯养起来,蜂箱放在山上、房前屋后或挂在墙头。养蜂一年中很少需要管理,让蜜蜂在山林中自由采蜜,基本上不耽误农活。传统上养蜂采取一种自生自灭方式(蜂箱放出去,来了就养,每年收6月、9月两次蜜,一般会留下足够蜂群过冬的蜜,但种种原因,大部分会死去),保存率很低。近年来,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对蜂蜜特别厚爱,已成为社区群众增收主要途径,但由于当地养蜂技术落后,这种绿色产业没有兴起,反而对保护区产生了威胁。比如;养蜂村民随意到保护区把很多珍稀在内的大树根部挖成蜂巢,引起雪倒和风倒的损失。 20__年在项目的扶持下村民蜂种发展到了126桶,出售蜂蜜830公斤,价值人民币33200元。经过这次探试活动,保护区更加坚定了扶持发展可持续的养蜂产业为切入点,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条件,调动社区参与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养蜂增加经济收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轻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压力,有效促进社区共管活动;

3、根据需求,提供各项技能培训。邀请了维西县科技局的专家进行了科学养猪、玉米高产,蔬菜种植等农业科技培训,并为社区赠送了价值4000元的蔬菜种子,蔬菜有红角菜,大蒜,辣椒、大白菜等,由于地理优势,(托落顶村的日照时间很长),蔬菜的生长状况比其它地方都好,加上维西县科技局为他们提供了良种(过去由于离镇镇府较远,从来没有买到过好的种子),在20__年所种植的蔬菜不但自己改善了生活,而且有8户群众还带来了经济收入(把自己吃不完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去卖),据不完全统计,共计收入人民币3200元,通过今年的种植蔬菜村民们总结出,在托落顶最适宜种植大蒜,大蒜果实比集市上买的大得多了。

4、在各经过多方些助和扶持后,托落顶社区在20__年被迪庆州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突出社区”,加上村民的日常巡护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林权制度改革在该社区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在12月29日全州林权证的首发仪式在托落顶社区举行,给各级关心和支持社区工作的领导和合作伙伴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5、通过这一年的项目实施,托落顶的村庄有了焕然一新。

6、项目执行过程充分调动了项目地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他们通过参与社区内部以及同外界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接受了一系列能力培训,提高了环境意识、法律意识、保护本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提升自我发展规划、参与社区事务、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同时也加强了社区居民、当地政府、保护区管理部门以及地方ngo的沟通交流,采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减少了村民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有效采集、科学管理林下产品,逐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社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制定了相关的村规民约和管理措施,实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三、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资金不足。托落顶村民的积极性很高,对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充满信心,可以有许多途径去开展有关保护的项目,更进一步提高社区群众保护资源、利用资源的思想理念和实际行为,需要增加资金扶持;

2、项目周期短,才处于项目实施初级阶段,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托落顶村民小组地处__的东南面,离保护区边界约300米,村庄周围保存完整的森林,蕴藏着种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约300只的滇金丝猴种群,每年的春秋冬三个季节在托落顶村庄背后的尼空区域觅食,其它常见的野生动物有林麝、雉鹑、黑颈长尾雉、斑尾榛鸡、猕猴、班羚、血雉、勺鸡等,是滇金丝猴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托落顶是典型靠山吃山的村庄,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采集野生菌类、野生中药材以及森林蔬菜,非木质林产品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80%以上。采集活动干扰了滇金丝猴在家域内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经过项目实施,实现了项目的预期效果,也为社区打下了基础。由于项目实施时间截止20__年的2月28日,而后期的管理及村民的继续主动参与等方面要延续下去,仅仅依靠村民自身就成了很大的问题,许多活动还要依赖外界的援助才行。

篇5

【关健词】种质资源;调查搜集;方法;对策;研究开发和利用

引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林木种苗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精神,短期抢救与系统保存相结合,保存、评价与利用结合,统筹实施信息管理,建立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为我县林木种质资源的科学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我县于“十二五”期间制定了《种质资源长期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并在2012年编制了种质资源调查实施方案, 2012年3至10月对灌阳县林木种质资源现状与动态进行了全面调查工作,着力加强主要造林树种、乡土树种以及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保护对策研究,并对优良种源建立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1 种质资源调查范围和对象、方法

我县本次调查范围和对象:调查范围覆盖灌阳县全境,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行政区域内各类林木种质资源及野生林木种质资源。

我县本次外业调查的主要方法:(1)资料查阅法;(2)访问调查法;(3)踏查法;(4)样带和样方调查法标准地调查。

2 种质资源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由灌阳县林业局种苗站与桂林市林业设计院共同完成,通过这次调查,我县种质资源调查搜集出灌阳县林木种质资源有127种树种,47个科,74个属;其中有南方红豆杉、马褂木、刨花楠、重阳木、栾树、檫木等珍贵乡土树种。这次种质资源调查对我县珍贵乡土树种良种选育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并摸清了灌阳县林木种质资源家底,灌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也是丘陵生态区,山地面积大,高海拔山地多,山地间交错分布有较大面积的谷地,夏热冬冷,春秋温和,春夏湿秋冬干,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自然生态系统相对保持较好,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广西森林覆盖率最高、森林质量最好的区域之一,已建有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海洋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地位十分重要,生态发展优势明显,对于创建生态文明试点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县在2012年成功获得“国家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和“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全区“林业进步县”称号。

在《中国植被》区划上,灌阳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主要有壳斗科、樟科、杜英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为建群树种,在新圩乡、洞井乡、西山乡、观音阁乡、水车乡和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均保存有结构完整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带谱明显,从下到上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高山原始森林、山顶草甸植被;林间珍稀濒危动植物丰富,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福建柏、白豆杉、南方铁杉、红椿、榉木、青檀等以及猕猴、水鹿、灵猫、大鲵等动物,堪称“动植物博物馆”。

3 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保护对策及保存方式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群众保护林种思想不高

通过本次林木种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群众 对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重要基础性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还缺乏充分和深刻的认识,没有把保护林木种质资源放在应有的位置;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宣传和引导,使林木种质资源保护长期处在自发分散、低水平发展之中。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处于比较偏僻、落后的地方,交通不发达,信息不畅,保护者、管理者缺乏长期意识和忧患意识。还有一些零星的乡土珍贵树种在屋前屋后或后龙山,受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林木种质资源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如不加以保护,有些种质资源将会永久丧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1.2 科技支撑缺位

科技支撑是一项开展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关键技术、共性问题和影响全局的重要工作。由于林木种质资源科技支撑缺少应有的位置,使得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过程必须做的事情却没有做起来或做好。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研究的课题立项少,科研水平低,成果更少,导致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和保护地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在清查、保存、保护地建设、交流、利用等许多环节上服务组织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指导不到位。

3.1.3 资金投入空位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或短期内无产出的基础性事业,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微乎其微,职工工资难以支付,这种状况又严重制约了承担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主要责任的林业部门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投入,导致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设施简陋,管理粗放,生产水平落后。

3.1.4 开发利用越位

林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越位,就是做了相当一部分不该开发利用的、也开发利用不了、开发利用不好的事。如开荒农耕、砍柴伐木、挖药采石、兴修水利、工业扩展、商业利用、旅游开发、外来种侵入等人类非理的影响乃至破坏,导致林木种质资源的生境退化或片断化,物种资源锐减。

3.2 不断完善保护、保存策略

3.2.1 加强思想意识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以保护种质资源、展示科技革命、弘扬生态文明、提升管理水平为建设主题,以分类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管理、持续利用为建设主线,以与时俱进和开拓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主动力,以确保珍稀濒危树种、力保主要造林树种、同时积极引进国外树种、大力繁殖优势树种和努力示范推广保护新技术为建设重点,建成林木种质资源齐全、技术先进、布局合理、保护科学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思路。

3.2.2 保护对策

林木种质资源的总体保护战略为分类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管理,持续利用这十六字。在保全林木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木种苗产业,既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又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提供多样性的造林苗木,还增加保护者的经济效益,一石三鸟。通过这次调查我县把野生南方红豆杉作为灌阳的“县树”来保护和发展。2011年成立了“灌阳县红豆杉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健全保护机制,落实管护单位、管护人员和保护经费;编制完成了《广西桂北地区红豆杉种质资源保存与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西灌阳县红豆杉野生资源保护总体规划》、《广西灌阳县红豆杉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完成了红豆杉资源本底调查;建立了红豆杉资源监测体系;积极组织开展红豆杉人工繁育和种植,扩大红豆杉资源数量。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南方红豆杉野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全民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努力把灌阳打造成全国性的南方红豆杉保护和繁育基地。

3.2.3 保存方式

目前,被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主要包括核心种质与保留种质。保存实施,配合使用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形式。确保多世代种质繁衍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不丢失基因。林木种质保存的完整含义,包括保存、评价和创新利用。通过这次调查对于天然种群破坏严重或散生的物种种质采用原地、异地保存相结合。对于濒危珍稀物种的种质,以建立异地保存为主。因此我县拥有国家级千家洞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海洋山自然保护区。

3.2.4 研究开发和利用

从这次调查种质资源所获得的乡土珍贵树种都具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的优良树种,把调查出来的乡土珍贵树种结合建立种源试验林、子代测定林的形式收集保护,并进行异地保存区和繁育基地。由于不同植物种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不同,为了减少自然环境和人为的干扰,分区域建立种质资源原地保存林。如我县将西山乡下涧村、盐塘村等村范围内的野生南方红豆杉林分建设为原地保存林。并在黄关村黄关苗圃建立异地保存区,采穗圃等方式繁殖推广并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 截止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39个、面积为218万hm2的草原草甸类自然保护区。他们在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草地资源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以及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取得较快发展,但其也存在发展速度规模较小,管理体制落后、建设资金不足和科研基础薄弱等问题。为此,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优化保护区空间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完善运行管理体制,统筹自然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强基础研究,最终实现草地类自然保护区长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功能地位;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S 8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500(2011)04-0093

-04

面对人类因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而引发的对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带来的严重问题,世界各国通常采用建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地和禁猎区等方式,来保护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典型性的地貌遗迹以及人文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并采取有效建设和保护措施来减少人对各级保护区的干扰和破坏,以达到恢复生态环境、维护物种多样性、提供科研、宣传、教育和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之目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暖化和干旱化的影响以及草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天然草地生态条件与环境的严重破坏,已有草原9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严重退化面积高达480万hm2[1]。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产力下降,物种多样性减少,草畜矛盾突出,沙尘暴频发,水土流失,病虫鼠害猖獗,阻碍草地畜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减弱了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威胁到草地作为我国主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地位,影响草地作为濒危珍惜物种天然资源基因库的作用,阻隔优秀草原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人民的生产、生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为

此,在天然草地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建立保护区,将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干扰,保护草地资源及其他重要的自然历史遗产;拯救和储存珍贵、稀有、濒危物种,恢复因人为破坏导致的草地生态平障。本文就我国草地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功能和地位以及当前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回顾,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与范畴

尽管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对其准确的定义仍然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将其定义为:有相当大的面积;有一个或几个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该区域内动植物物种、地质地貌及其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学和娱乐意义,或者拥有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由国家最高管理机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面阻止或消除各种占用、开发活动,切实保护其生态、地貌或美学特征;在特定条件下,允许进行精神、教学、文化及娱乐为目的的观赏活动[2]。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定义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遗传资源的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3]。薛达元等[4]依据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2个类型;(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2个类型。尽管这些类型当中并没有包括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这一类型,但依据保护对象的范围,结合他人对天然草地保护区的定义,金良等[5,6]认为草地自然保护区是指以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的总称。主要包括以草原和草甸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草原与草甸类保护区,以荒漠草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荒漠生态类保护区,以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湿地类保护区、以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野生动植物类保护区、以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和今后有可能发展到的以人工草地、改良草地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等。按上述概念,将甘肃尕海等鹤类保护区、内蒙古毛乌素沙地臭柏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甘草自然保护区、陕西洋县朱保护区、巴尔虎草原黄羊自然保护区、新疆巴音布鲁克等天鹅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都将划归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但考虑到这些野生动植物类保护区和自然遗迹类保护区成为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准则尚未确定,人们对其的认同存在差异,在相关具体统计规范未明确之前,金良等[5]把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暂定为,包括以草原和草甸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草原与草甸类保护区、以荒漠草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荒漠类保护区、以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湿地类保护区。从这个定义范围可以看出,草原与草甸类自然保护区是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组分,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际范围远远大于草原草甸类自然保护区,且随着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所包含的类型不断扩展和延伸。但在本文中为了更为准确和便于利用现有资料说明问题,利用草原草甸类自然保护区来说明我国天然草地保护区的发展和分布。

2 中国草原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分布

1982年我国成立了第1个天然草地保护区―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由此结束了自我国自然保护区成立之后20多年没有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的历史。之后在1984年又召开了“全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调查规划会议”,会议通过《我国草原、荒漠和南方草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大纲》,规定了建立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目的,提出了《我国部分省、区拟建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初步方案》。方案中拟在云南、海南、贵州、四川、广东、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黑龙江、陕西等18个省、区建立49处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这次会议为我国之后的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注入发展契机,带来难得机遇。1985年我国先后投资兴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和山西五台山草甸自然保护区。至1990年底,我国已建立草原与草甸类自然保护区12处,总面积为1 267 502 hm2[7]。此后,草地草甸类自然保护区稳步快速发展。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草原草甸类保护区已达39个,保护面积累计2 184 261 hm2,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1.48%,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13个,市级4个,县级18个[8],保护区分布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四川、河北、辽宁、吉林、和山西等几个省区。在39个草原草甸类保护区中,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占有保护区数量最多,分别有21和8个,而辽宁、吉林和山西省均为1个(图1)。就保护区面积来看,所占面积最多,为1 809 853 hm2,占全国草原草甸保护区总面积的82.86%(图2)。

图1 我国草原草甸类保护区分布

图2 我国部分省份草原草甸类自然保护区面积

Fig.1 Distribution of grassland and meadow reserves in ChinaFig.2 The area of grassland and meadow reserves in some provinces

注:1、2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网站

3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地位

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的可更新资源,天然草地保护区不仅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陆地生态安全重要的绿色屏障,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无以替代的作用[9]。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0,11]。其主要的任务和功能体现在: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珍稀濒危物种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地生态系统的庇护所,是客观存在重要的“自然绿色生态工程”和恢复重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参照系统。有天然草地严重破坏,天然植被早已消失,由于缺乏参照模板,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过程,往往存在很大的盲目和随机性,探索适宜恢复途径,尤其是恢复到什么程度,衡量的指标和标准是什么?这些均可以从天然草地保护区中得到借鉴和参考。此外,天然草地保护区是具有无法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基因资源库。未来的世界里,基因资源将成为国际间争夺的主要资源之一[12],而我国是世界上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动植物种类约占全球动植物区系的10%[13]。天然草地保护区对加强野生生物资源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巨大贡献。天然草地保护区是发展草原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的主要载体;天然草地既有珍贵的古老孑遗、濒危物种,又有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剖面、冰川遗迹,火山、溶洞、古建筑遗址等,有着极高的美学、科研和生态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完整草地生态系统,涉及到草地生态系统中的诸多因子,是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资源。

4 问题和对策

尽管我国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和规模较小,与草地在国土面积所占比重身份严重不符。草原草甸类保护区与森林生态类、湿地类和野生生物类保护区相比,不论从数量还是面积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到2009年底为止,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 541个,森林生态类和草原与草甸类自然保护区分别为1 321和39,分别占全国总保护区数的51.99%和1.59%[8]。因此,在现有基础上,按草地、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等因素,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建设和完善一批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以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原显得尤为必要和关键。保护区建设力度不够,有些保护区建设和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保护区的发展。大多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经费未列入国家或省级财政规划和预算,也没有专项经费,目前,仅有少数建立较早的自然保护区有人员事业费,多数自然保护区没有相关费用,保护区的基本建设和日常管理经费主要依靠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补助来维持日常的工作,这种情况已严重的制约保护区的发展。保护区违规开发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一般面积都较大,在保护区开发矿产资源、在核心区发展旅游业等现象还屡见不鲜,这些都直接影响保护区的发展。保护、利用和发展未有机结合。草地生态环境的退化一方面源于内部的草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同时也与外界对其干扰影响息息相关。发展经济、增加财政和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的需求,都与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目的相冲突。因此,天然草地保护区一方面应走公众参与型的发展模式,使当地居民的利益与保护区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居民在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护区资源中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在保护区的规划和日常管理中,充分考虑保护区扰动对保护区产生的影响,使保护区在保护、适度利用中实现全面发展。保护区基础科学研究薄弱;天然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时间较短,加之大都分布在人烟稀少的边远落后地区,进入性差,基础设施落后,受关注程度低,导致一些草地类保护区基本综合科考报告、总体规划、管理条例等材料都较为缺乏。故而,应完善各个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自然景观、保护区设计、动植物种类和区系,濒危物种的现状、生境、分布、数量动态及濒危原因,物候观察、保护区的地理和历史、社会基本情况、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的专题研究;建立生态和物种监测和信息网络;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在内的科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使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监督科学化、指标化。保护区管理体制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尽管保护区管理机构较为健全,而且已完成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但是,这些机构过于庞杂、各个部门并未做到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而且这些机构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设备都过于落后,现代化程度不够,工作效率较低,严重阻碍了保护区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因此,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结构;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严格执法,防止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统筹自然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政策研究,最终实现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智山,刘天明. 我国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对策[J]. 中国草地,2001,23(5):62-66.

[2] IUCN, Guidelines for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M]. INCN And WCMC,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UK,1994.

[3] 金瑞林.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3-445.

[4] 薛达元,蒋明康.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4,14(4):246-251.

[5]金良, 姚云峰. 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 草原与草坪,2008(3):170-174.

[6] 金良, 姚云峰, 张文娟. 对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思考[J]. 草原与草坪,2008(5):70-72.

[7] 杨爱莲. 我国草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成就[J]. 中国草地,1994(2):57-60.

[8] 中华人们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zrbhq/zrbhq/201012/t20101214198664. htm.

[9] 赵有益, 龙瑞军, 林慧龙,等. 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J]. 草业学报, 2008,17(2):143-150.

[10] 李新文, 我国草原资源的功能, 属性及其利用战略转变的政策建议[J]. 草原与草坪,2008(5):77-81.

[11] 龙瑞军, 董世魁, 胡自治. 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与生态恢复措施探讨[J]. 草原与草坪,2005(6) :3-7.

[12] 崔国发,王献溥.世界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任务[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4):123-125.

[13] 薛达元, 蒋明康.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C]//钱迎倩, 甄仁德.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2-57.

The current status of natural grassland reserve in China

MA Zhong-ye1,ZHANG Ai-ling1,SUN Tao2

(1. Grassland Management Station of Sunan County,Sunan 734000,China; 2.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ibetan Plateau Ecosystem Management,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20,China)

篇7

湿地是“地球之肾”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中的“艳遇”,春天里的西溪湿地就有。

在它最绚丽的时节,随着荡漾的水波驶进密林深处,驶过的每一个转角,拐入的每一条汊道,都能享受这般美感。

2012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定为“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和人类”,口号是“湿地旅游,一种美妙的体验”。据悉,2012年,湿地公约对湿地与旅游给予特别关注,就是要研究旅游对国际重要湿地及其他湿地产生的影响,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宣传,以促进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它可以调节气候,使气候温和湿润,还能够分解净化污染物,有着“排毒”、“解毒”的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

浙江湿地资源极其丰富。从调查情况来看,浙江省湿地总面积为246.8万公顷,占全省区域总面积的22.7%,其中天然湿地为80余万公顷。

据悉,浙江省一直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建有多个与湿地有关的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公园,有效保护了湿地资源;还不断推进湿地保护的立法工作,并通过中国湿地博物馆等窗口,不断加强对湿地保护的宣传。

2011年12月1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有效地管理和保护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

如今,整个浙江都要行动起来,一起保护我省的湿地。

5月30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条例旨在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建设,保护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为此明确了各级、各行业的管理权限,并规定了对破坏湿地行为的查处办法。

湿地立法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强度不断加大,导致了一些区域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湿地生态功能下降,湿地的综合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

“总体来说,我省天然湿地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质量也在下降,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面临着严重威胁,杭嘉湖地区这种情况比较突出,尤其是嘉兴。”浙江省林业厅森林资源保护处的工作人员表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介绍,滩涂围垦和填埋是造成海岸滩涂湿地和湖泊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直接原因。浙江人多地少,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更趋紧缺,为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少数地方不断进行着滩涂湿地资源的围垦与湖泊湿地的填埋侵占。

水质污染也是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污染源增加了不少,而湿地成为了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承泄区。

外来生物入侵是湿地生态系统受到威胁的另一大原因。据调查,我省湿地的有害植物达18科36属47种,其中以水葫芦、加拿大一枝花等为主。东部沿海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引种了互花米草后,这种植物迅速在沿海滩涂蔓延。凡有互花米草生长之处,芦苇、盐地鼠尾栗等乡土植物都被驱逐殆尽,甚至连适应能力极强的大米草也难以与其竞争。

此外,过度渔猎也造成了湿地质量下降、功能退化,使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面临着严重威胁。

很多专家呼吁,要保护好我省现有的湿地,必须出台一部专门的法规。因此,我省湿地保护地方性立法迫在眉睫。

“条例的制定履行了国际公约,使湿地保护有法可依。”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对《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草案)》作说明时指出,1992年我国加入了《拉姆萨尔湿地国际公约》,目前我国关于湿地保护管理的规定分散于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为解决湿地保护无法可依窘境,先后有近20个省、自治区出台了地方性法规。为进一步加强浙江省湿地的保护力度,有必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协调湿地保护部门、兼顾各利益当事人来共同保护我省现有珍贵湿地资源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的制定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湿地资源保护的矛盾,减少和杜绝高强度的湿地开发,遏制天然湿地持续下降的现实需要。”楼国华说。

法律细数破坏行为

为了严禁破坏行为,条例对湿地内不能从事的活动,一一列明。

比如,擅自开垦、填埋湿地的,处每平方米10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

在湿地中擅自采集野生植物,捡拾卵蛋,或擅自猎捕野生动物的,也不被允许。

在湿地中捕鱼也不被允许。条例指出,禁止破坏鱼类等水生生物洄游通道,用法律、法规禁止的方式捕捞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

条例还明确禁止向湿地投放有毒有害物质,倾倒固体废弃物或者擅自排放污水。

如果在湿地内从事生产经营、观赏旅游、科学调查、研究观测、科普教育等活动,已经影响湿地生态功能或者对野生生物物种造成损害的,由有关湿地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根据情节轻重处2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旦予以立法,湿地将得以有效保护。

就拿西溪湿地来说,自《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旅游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景区品质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其间,景区共查处偷捕、偷钓鱼90余起,查处偷摘果实10余起,对违章建筑、违法破坏绿化行为也按照条例的规定进行了查处。针对破坏景区管理的行为,强化整治。对黄牛票、黄鱼车、无证摊贩等扰乱市场的行为,予以驱赶和取缔查处;对无明码标价、占道经营等行为予以查处和通告。目前,公园内偷捕偷钓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已经杜绝。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条例明确,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湿地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规定,湿地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当依法组织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在草案审议过程中,有的部门和专家提出,在湿地保护工作中,还要特别注意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通过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实现湿地保护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和谐发展。为此,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条例规定,申请设立省级湿地公园,必须是面积在20公顷以上。此外,还要具有独特的湿地自然景观和较高历史文化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在本省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价值中任意一个条件。

篇8

根据旗人大常委会年工作要点及主任会议安排,旗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我和常委会委员执法检查组,在旗环保局相关领导的陪同下,于6月17日至18日对我旗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听取了旗环保局的工作汇报,重点对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旗新址水源保护区、环美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检查。通过听汇报、座谈、实地走访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各地《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情况。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的基本情况

《水污染防治法》自年6月1日修订实施以来,旗环保局在旗委、旗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该法的贯彻实施,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各地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活动。

近年来,为了《水污染防治法》更好地得以贯彻实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宣传活动。旗环保局通过开展有奖征文活动,使我旗广大农牧民、中小学生了解了我旗水资源状况,认识到水污染防治和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物减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每年旗环保局都以综治宣传月、“五五”普法、世界环境日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水污染防治法》。年以来,旗环保局累计发放水污染防治法宣传单15000多份,出动100余人次。各办事处积极配合旗环保局工作,采取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广泛宣传。

(二)加强了对饮用水源的保护。

饮水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旗幅员辽阔,大小河流100多条,大小型水库6座,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饮水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水资源管理任务日益繁重。我旗落户新址以来,旗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年11月,科尔沁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工程通过自治区环保厅和盟环保局验收,年乌兰河河源湿地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年协林嘎查在我旗率先申请建立了水源地保护区,其他各也都在积极申请建立水源保护区。随着这些工程和项目的推广,将有效保护城镇、农村牧区饮用水安全。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制度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旗环保局加大了对河流、水库的污染治理力度,围绕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加大投入,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批污水处理设施。目前,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项目已交付使用;博天糖业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正在施工阶段,预计今年6月交付使用;年5月科尔沁镇污水管线铺设工程竣工;草原兴牧污水处理工程和环美污水处理厂工程,预计年底前交付使用。仅环美污水处理厂一项,每年将减少BOD的排放2000吨,COD及其它有机物的去除率均达75%以上。随着这些污水处理项目的投入使用,将有效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我旗水污染防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进一步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旗环保局建立了水源定期监测制度和水污染环境状况信息制度,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体制与机制。重点对洮儿河索伦水文站断面、归流河大石寨水文站断面、归流河贾家街铁路桥断面进行监测,定期对奶站、屠宰场等重点排污企业进行监测,通过在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装置,使水环境质量数字与全盟和自治区联网,及时掌握我旗境内的水源状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是全世界的共识,也是各级政府环保工作的当务之急。尽管我旗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污状况不容乐观,在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工作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水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一)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意识不强。

虽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水污染防治法》的宣传力度,但仍有不少企业对水资源保护和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乡镇还存在“重经济、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的错误思想。许多群众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还比较淡漠,城镇居民挥霍用水现象比较普遍,“跑、冒、漏、渗”现象时有发生,广大农村节水灌溉不够普及,水资源浪费较严重,加重了污水处理负担。

(二)农村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我旗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环保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居民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和禽畜粪便,任意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没有妥善处理化肥农药包装物,任其散落在田间地头,其残留物随雨水排放到河流中,这些生产、生活污水成为农村水污染的主要源头。以为例,镇内有洮儿河、哈干河、满族河三条河流经过,镇区人口1万多人,近年来该镇又新建许多居民住宅楼,人口逐渐集中,日均形成生活垃圾4吨左右,处理难度很大。由于该地区主要是河流石状的地质构造,其渗透性强,全镇5个较大屠宰场的生产污水,几乎全部自然排渗到污水管道或地表径流,给当地水源和河流下游地区水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三)乡企、私企废水污染不容忽视。

我旗有些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经济实力有限,舍不得在污水处理方面投入资金,仍有一些企业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还有个别企业不能达标排放,偷排直排现象仍然存在,工业废水污染现实严峻。例如,俄体办事处义新村小粉坊达40多户,大多属于家庭作坊式生产,生产工艺落后,没有废水处理设施,严重超标排放,给水污染监督治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四)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函待解决。

目前,前旗新址的污水处理厂还未交付使用,垃圾处理厂还处于审批立项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环保需要,生产生活污水基本处于直排现状,给新址地表水源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各所在地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缺乏,严重威胁水源安全。

篇9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及其发展现状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并且一经出现就收到全世界政府与旅游者的喜爱,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满足生态旅游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以相对不受干扰的自然区域为基础。(2)不破坏、不降低环境质量,并能够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3)对被利用的自然区域作出直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贡献,并服从予相对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生态旅游较比传统旅游方式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二)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发达地区的生态旅游现状

生态旅游从出现开始就以迅猛的速度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的传播。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法国,瑞士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旅游发达国家,这种以生态旅游为特征的观光、探险、等形式更为流行。

在欧洲或是北美等经济比较发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人们休闲度假时间非常多,各国境内建立了超过3000座自然保护区或者森林公园,大多数国家的生态旅游的收入已经占到国内旅游收入的60%甚至更多,并且对景区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措施,防止生态被破坏。

2.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旅游现状

从世界范围看,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于欧美以及亚太地区的经济发达国家,而生态旅游的接待地区则大多属于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集中于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部分地区。这些地区仍然保留了较为原始的自然风貌,并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有些地区政府出于经济考虑,没能好好保持原始风貌,甚至为了迎合消费市场以破坏为代价来提高经济发展,从整体来说,生态旅游也在这些国家普及开来,政府为了保持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也加大了监管力度。

二、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问题

生态旅游所倡导的就是旅游者通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的知识,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素质,并通过自身了解更加广泛的宣传。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拥有良好的素养,这需要社会对旅游者教育的提高来达到,所以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生态旅游的环境问题

1.盲目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开发商与政府在开发之前缺少对生态环境进行正确评估、论证与规划,不经仔细考虑就盲目对景区进行开发。为了短期之内见到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不顾景区长远发展需要,肆意破坏生态资源,导致很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被浪费,甚至有的景区打出“野生大餐”的招牌来吸引游客,猎杀野生动物,更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失衡的原因之一。

2.肆意破坏风景区生态平衡

伴随着景区的开发以及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交通、食宿等等都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为此许多开发商开始修建大型停车场、星级酒店等等,有些开发商只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景区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景区规划出现问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发旅游而造成被保护对象的严重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3.污染风景区的环境

以四川九寨沟为例,2013年10月2日,由于大量游客涌入景区而造成的交通拥堵,数千名游客滞留景区,造成了“上不去,下不来”的壮观场景,现场场面十分混乱。这么多的游客,衣食住行全部都要在景区内完成,而相对来说我国国民环保意识较差,每年在景区中所丢弃的垃圾远远超过了景区的负荷,可谓是旅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就到哪里。

(二)生态旅游的教育问题

1.生态旅游的教育与发展不协调

生态旅游无论是在出行的人数,还是旅游者的消费水平,都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而且生态旅游各个景区提供的生态旅游形式、种类也日益丰富多样。据估算,世界生态旅游年平均增长率为20%一25%,是所有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

尽管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经济能力,但有时旅游者并不能真正做到二者兼备,这就需要社会对旅游者的行为规范化,一如上文中所述,由于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导致的资源退化现象比比皆是,可见旅游教育与发展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2.加强生态旅游的教育

学术界理论上应统一认识、明确生态旅游概念。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或者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产品,但一些旅游和生态专家在制定旅游规划中强调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强调了生态平衡,将生态旅游看作是一种规划方法,甚至作为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方法,而无视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产品。这实际上混淆了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生态旅游置于一个不很适当的位置,模糊了生态旅游本身的基本概念。

三、开展生态旅游教育的措施

(一)将生态教育普及到基础教育

将生态教育普及到我国基础教育当中,是当下急需完成的任务。生态旅游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同时又不损害满足下代人旅游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每代人的生态环境教育,强化到如同我们日常行为一样,成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良好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规范我们的旅游行为,减少旅行中不文明行为,提高旅游者的审美品位。

(二)树立环境道德理念

人们要倡导全社会负起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要对生物和自然界存有公正的言行;要在代际之间公平分配资源和环境;代内要公平分担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要敬畏生命,反对无故伤害生命;要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的多样性;要保护、拯救濒危野生动植物;取利除害要适度;要尊重自然的限度,反对掠夺性开发资

源;要节俭使用自然资源;要倡导适度消费,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崇尚简约生活,反对奢侈浪费;要参与绿色消费,抵制有害生态环境产品;倡导对环境友好的精神消费。

(三)通过媒体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

通过报纸、旅游杂志、专刊、以及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有效地向群众传达相关旅游知识,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各省市在每年度导游培训中要加入相关信息的培训,让我们的导游人员在带领团队游览时候通过讲解对我们旅游者进行教育,直接的说教和直观的视觉体验,往往比传统的广告宣传更有力度,同时导游人员也要担当起责任,对游览中游客不文明行为加以制止,并给予适当的劝说,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应从每个公民做起的理念。督促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从中体验生态旅游的真正意义。

(四)旅游行政部门加强立法与行政指导

新的旅游法颁布标志我国对旅游行业的进一步管理,其主要方面在于管理旅游者,旅游从业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对于生态环境方面较少涉及,对于针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是特别完善,对于破坏环境的代价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在国内已经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内甚至连一台必需的监测仪器也没有。针对景区内监管不力的现象,需要旅游执法部门加派人手和资源力量进行整顿。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的潜在性、持续性和累积性等特点,制定出一些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补充性规定,如明确规定出哪些区域严禁开发,哪些区域可适度开发,以及开放季节,对破坏景区环境的行为如何惩罚等。

(五)使生态教育与市场开发相结合

一味的保护教育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开发,但是一味的开发也要注重保护,所以教育的目的在于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起来,将教育市场化,进而指导开发商的开发规划在有效地合理范围之内,开展生态旅游要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因为这是生态旅游本身性质所决定的,这也决定了生态旅游教育必须有市场化的倾向。

四、总结

篇10

江豚如此短期内大量密集死亡,在长江流域生态史上十分罕见。解剖发现尸体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胃里没有任何食物残留。江豚绝望哀号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航运、采砂、非法捕捞、水污染等对江豚生存的威胁问题。

无食可吃是元凶

长江安庆段全长243公里,黄金水段航运发达。2007年,安庆市级长江江豚自然生态保护区成立,设立核心区、缓冲区和半自然保护区。3个核心区分别为宿松小孤山、皖河口和枞阳铁铜洲一带,一直是江豚的主要栖息地和索饵场所,故严禁渔民捕捞。安庆还把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保护江豚宣传日,连续11年市财政每年拨款30万元用于长江增殖放流等渔业资源管理。安庆市渔业局拥有2条专门用于江豚保护的执法船,对交通航运部门在保护区内水下工程作业如炸礁石、航运疏浚等严格环评。此外,安庆市渔业部门还在长江江豚种群出没较为集中的皖河口和小孤山江段,各设立保护观测点一个,聘请有一定经验和较高素质的6个渔民担任兼职保护员,配备相机、高倍望远镜、摄像机等器材,每天对江中出现的江豚数量及种群情况进行记录,形成较完备的第一手资料。

尽管如此重视,但今年春节以来,长江安庆段还是发现8具死亡江豚尸体。

安庆市农委副主任、市渔业局局长周锦云认为,长江沿岸许多湖泊本来是不少长江鱼类的产卵场,但如今江湖河流闸坝林立,阻断了许多洄游性鱼类去内河产卵繁殖的通道,这对野生种群是毁灭性打击。更可怕的是,在与长江连通的各大湖泊中,“迷魂阵”“网箱”密布,围湖养殖成为长江鱼类濒临灭绝的“致命杀手”。与此同时,湖泊的面积由于不断开发或自然淤塞,面积在迅速减少,功能也逐步退化,湖面面积缩小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在湖区围垦形成的“垸子”里的居民们,接着在湖岸围湖养鱼、网箱养鱼,进一步蚕食野生长江鱼类的生存空间。

另外,沿江两大湖区及长江干流的采砂活动、航道疏浚深达6米也破坏了沉性卵繁殖水域。

然而,鱼儿无处产卵的窘境远不止这些。

沿着长江中下游地区行走,两岸都栽植有大片挺拔荫翳原产意大利的“意杨”,这些树林下,除了稀疏杂草,不见其他任何灌木植被。而之前,江岸种植的是根系极其发达的“水柳”。“水柳”种在江岸不便船舶停靠,但对于鱼类而言,“水柳”纵横交错的根须却是野生鱼类天然的产卵附着地,同时上面依附的小螺蛳、水藻等是鱼类天然理想食物。而今,存在几百年的“水柳”几乎消失殆尽,加上原来江岸滩涂上大面积的芦苇逐渐被人们破坏、垦荒,长江沿线能够作为鱼类产卵场的场所越来越少。

拯救江豚须先解放湖泊

失去栖息地,长江鱼类日渐减少,江豚的日子自然难熬。虽然长江实施了十几年的春季禁渔,投入甚大效果却甚微——水体渐进式污染下,渔民电、炸、滚钩、迷魂阵等非法捕捞齐上阵竭泽而渔,鱼类资源迅速减少。江豚的智商非常高,不是被逼无奈没食物,绝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到内河觅食。今年3月,长江支流池州秋浦河屡现成群江豚身影,它们就是来觅食的。

“要解决当前江豚的原地保护危机,首先要‘解放’湖泊,这样才能让长江里有足够的鱼,江豚才不会灭绝!”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道平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沿江围湖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只是短暂的蝇头小利。以安庆为例,该市每亩湖面租给养殖户的租金大约在几十元到百元不等,以一个10万亩的湖面计算,即便沿岸水面全部租出,一年收益也不超过300万元。但这样却使长江鱼类进入湖泊后“有进无出”,种群退化,加上大面积高密度养蟹使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激增,湖泊原有的调蓄功能沦为单一的“换水排污”。为此,于道平呼吁:“管理应该与技术同步,我们为什么不能效法林业部门设立生态公益林、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举措,在长江沿岸设立一些国家级的公益型生态湖泊呢?”于道平认为,“只要在长江中下游宜昌到上海江段近1800多公里的两岸,每隔100公里左右,选择设立一个水域面积10万亩的沿江湖泊,作为长江鱼类洄游索饵畅通无阻的避风港即可。据估算,设立18个生态湖泊,每年投入不到一个亿就可让鱼类休养生息,远远低于国家每年增殖放流、禁渔巡逻、渔民补贴等巨大投入。如此,不仅长江渔业资源迅速枯竭的现状可逐渐缓解,地方政府也可借此开发一些水上休闲观光、垂钓度假等旅游项目,从保护环境中获得经济效益。”

而今,随着长江中下游港口航运业的繁荣发达,在长江里建保护区只能减缓江豚消亡的速度,不仅成本很大,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冲突。专家们寄希望于遵循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希望采取迁地保护的办法,把江豚引进适宜繁殖生长的长江故道进行研究保护。

迁地保护可望不可及

目前,全国沿江建立了3个国家级、2个省级、2个市级共7个江豚自然保护区。江豚迁地保护人工饲养繁殖有两种成功模式:铜陵半自然人工夹江喂养和湖北石首天鹅洲投苗后江豚自然捕食模式。

位于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边上的一条不起眼的10公里长江故道名日西江,水质清澈,鱼草充盈,杂鱼丰富,且与长江互相连通,原本是长江上的一条重要航道,随着长江截弯改道而安静下来。西江水面虽属国家所有,但上世纪70年代一直由海口镇使用至今。西江水面宽阔,非常适合江豚这样的大型水生物种,更适合投苗捕食模式,可放养50头江豚。周锦云告诉记者,专家组调研认为,安庆西江是长江中下游目前最理想的江豚迁地保护地。但周锦云也很无奈,尽管市里有这个设想,可现在迁地保护仅仅是个设想。启动这个庞大项目涉及资金支持,对于西江使用权政府可以收回,但西江沿岸群众土地少收入低,征地补偿款不是个小数目;而且抓放江豚还是个技术活,光养一头江豚一年费用就要好几万,以目前的能力很难做到;此外,还需要一个专业的科研团队来落实。目前西江边的两个村尚有不少农民在那里搞养殖,而一旦迁入江豚后,西江将不能有任何经济活动,包括摸鱼、洗衣、游泳、摆渡、养殖、钓鱼等都不可能了,甚至地表径流都将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农民对此都不太支持。

江豚保护不可各自为政

与野生江豚一片哀号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安徽铜陵国家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内的一条夹江里,今年5月14日、20日、22日,3个江豚妈妈先后产下3头健康可爱的小江豚,这标志着保护区半自然水域夹江已完全适应江豚的生长及繁殖,同时也证明:迁地保护是对江豚最有效的保护方式。

据了解,江豚属胎生哺乳动物,怀孕期长达10个月至11个月,一般两年仅产一胎,种群扩散能力弱、繁殖率低、成活率也低。保护区最早由安徽省畜牧水产部门批准,从基地附近老洲镇江边成功捕获两雌两雄4头江豚,放入基地夹江中驯养繁育研究。目前,保护区夹江水域中拥有12头江豚,是国内最大的长江江豚人工繁殖种群。

安徽铜陵国家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总工蒋文华认为,我国的淡水豚研究保护工作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存在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这项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农业部,但铜陵保护区的前身铜陵白鳍豚养护场却是由原国家环保局投资,所以归环保部门管理,这就造成铜陵保护区与国内一些淡水豚研究保护系统在联系协作上不能同步。蒋文华认为,长江流域野生物种保护体制应符合自然条件,江南、江北不能割地保护——长江野生物种具有的最大特征是全流域流动,长江干流与湖泊不能各自为政,这样会导致信息不对称、技术规范不统一,资源也不能共享。物种保护必须打破地域限制,绝不能再重蹈白鳍豚覆辙。

江豚养护费用不菲,10多头江豚每年的养护费用约在35万元,除了直接的成本饵料,还包括补充维生素、水质处理、疾病防疫,以及电费、人员巡逻、捕捉运输软释放、防止芦苇烂根划伤江豚的河道清障费等间接成本。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郑邦友告诉记者,虽然保护中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理论上发展生态旅游会给保护区带来一定收入,但来参观的多是基地附近的中小学生,由于来到基地需要渡过一段接近2公里的长江支江,汽车无法直接抵达,影响了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