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制度建设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制度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会计环境;生态会计
引言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当中,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空气污染以及水污染方面,其对于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更好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而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会计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特别是环境会计与生态会计,其在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研究当中,会计在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当中依旧存在的一定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要强化对于会计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更好的发挥出会计在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作用,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一、政府角度
在对会计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从政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通过在宏观政策上进行调控,更好的发挥出会计在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制定科学的政策
政府在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必须要充分的发挥会计的作用,制定科学的政策来进行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特别是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政府应该充分的发挥生态会计的作用,对于生态环境当中容易忽视的生态问题进行有效的补偿,从而更好的进行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政府在进行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生态破坏受损者、生态保护贡献者以及减少生态破坏者进行一定的补贴,从而充分的利用会计手段制定合理的补偿政策,通过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来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只有充分的发挥出会计手段的作用,才能对生态服务以及生态资产进行更为准确的分析,进而保证所采取的生态补偿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契合,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充分的利用相应的会计技术,更好的进行环境税制度的完善,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税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制约,更好的保证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特别是在进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充分的考虑企业与市场发展的情况,从而保证其所出台的各项政策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从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更好开展。
(二)排放权交易
在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排放权交易的手段,能够十分有效的解决一定的外部性问题。从本质上来看,政府所颁布的环境税是企业向政府来购买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权,通过增加企业的成本来限制污染物的排放,进而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而排放权交易与环境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政府并没有为其制定出明确的价格标准,而是通过法定程序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在进行分配以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排放量来在市场当中进行交换,在这一交换过程中,政府并不起到主体作用,而是企业之间的一种交换行为。这一政策的出台,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为节能减排而努力,通过自身的环保技术来进行排放权的交易,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但是在进行排放权的分配与计量当中,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出会计手段的作用,从而保证企业所制定的各项标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在形成完善的排放权交易体系之后,企业就能够更好的利用会计手段,对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制约,通过实现自身环保技术的提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企业角度
(一)对内生态会计
在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当中,企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生态文明。而在企业传统的会计系统当中,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在生态会计方面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更好的进行内部生态会计的建设,对于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当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环境成本进行有效准确的计量,进而对传统的作业成本法进行改建,充分的发挥出会计手段的作用,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开展内部生态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应实物单位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有效的环境绩效评价来更好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要通过准确的环境业绩指标,对自身的能源、物质消耗进行分析,从而对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进而在这一科学的分析管理基础之上,为社会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形成了完善的内部生态会计系统之后,才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制约,从而督促自身积极的改进生产技术,更好的保证自身的环保水平,从而在增强其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企业形象,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对外生态会计
在传统会计系统当中,企业的环境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在于环境问题所产生的企业财务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环境成本方面。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要求,企业必须要通过科学的外部生态会计来进行社会生态文明的构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对现有的会计系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进,对于和环境相关的支出与收入进行单独的计量与确认,从而保证其会计核算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此之外,在进行外部生态会计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规则的制定,保证自身的各项经营政策能与未来所面临的威胁与机遇相适应,从而在构建生态文明的同时,更好的保证自身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要对以往的会计体系进行改进,更好的适应目前社会发展当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的促进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社会角度
在进行社会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的过程中,除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努力之外,社会层面上的工作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加强社会监督方面,国家与企业应该积极的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对于各类环境信息进行及时的公开,保证社会群体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更为详细的了解。因此,政府必须要坚持政府问责以及政府透明机制,对于政府的环境信息进行及时的公开,通过利用各种会计方式与手段,对各个行业环境生产成本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除此之外,企业应该积极的公布自身的各类生产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对于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在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更好的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约束。所以说,在进行社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出生态会计的作用,将各类会计手段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相结合,在保证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强化会计作用发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社会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在发挥社会监督当中,利用会计事务所等社会机构的作用,对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成本进行分析,从而对其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制约,更好的发挥出监督作用,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生态文明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对于生态文明的要求也逐渐的提升。而在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过程中,会计信息的作用十分明显,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之下,会计信息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当中的作用更加的突出。但是在目前的研究当中,会计在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当中依旧存在的一定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要强化对于会计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更好的发挥出会计在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作用,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作者单位:新疆省伊犁州财贸学校)
参考文献:
[1] 崔莉;谈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篇2
《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源头保护、损害赔偿、责任追究上推行严格的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须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社会实践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就在于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的“硬约束”,形成和完善相关制度,进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本源性的意义,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保障。建设“美丽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期盼,是美好的理想和信念。把美好的画卷变成现实,则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不仅要有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决心,更要有付诸行动的精神与毅力。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以坚定的意志力,一以贯之,把握关键点,在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上,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竭动力,以刚性的制度和完善的治理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从理念到实际行动的转化。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十分紧迫。转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还需要依靠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的改革作保障;解决资源约束与环境问题,还需要通过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既享受经济改革带来的富裕物质生活,同时又能够感受山清水秀的美好环境,也需要通过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保障环境的治理和行为的规范。
篇3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重要意义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税收通过政府对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行为或产品征收税款,一方面有效调节纳税人的生产、消费行为,引导行为人选择更为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将课征的税款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环境保护事业,更为有效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体现公平原则,促进平等竞争。绿色税收按照“谁污染谁承担责任”原则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征税,而不是分摊到社会的整体中去。这些污染环境的企业必定得为其污染、破坏行为买单,为治理环境积累资金并用于补偿受害于环境恶化的地区或人,这不仅对于其他无污染的企业和其他无消费污染产品的消费者而言是公平的,也体现了对子孙后代的代际公平。同时,绿色税收对污染企业统一收税,不容易产生腐败行为,更具有公平性,更能促进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
体现政府强制性,增强保障力度。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任务变得十分艰巨,尤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仅依靠我国目前的财政专项拨款及排污收费等是杯水车薪的。而绿色税收以税收的形式统一收税,明确征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和税收优惠等内容,对于所有企业都适用,大大压缩了企业和政府官员之间的周旋变化的空间,更具有强制性和公平性。同时税收的法律效力更能保障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稳定来源,并用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绿色税收的建设现状及不足
我国绿色税收的建设现状
我国绿色税收相关税种的开征情况。我国目前没有开征独立的环境保护税,但是现行的税收制度中包含了不少与绿色税收有关的税种,这些税种的开征对环境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保护作用。我国现行的与环境资源有关的绿色税种主要有资源税、消费税、车船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其中,资源税征税的资源产品主要有原油、天然气、煤炭、原矿、盐等;消费税征税主要在于引导消费方向,比如对烟、鞭炮、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征税,引导人们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形成共识。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情况。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有利于环保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主要在资源综合利用、符合鼓励类产业目录以及环保产业所得税三个方面。目前,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政策运用最多的是增值税优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其中,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增值税优惠,包括免征、减征和即征即退等。而企业所得税优惠,主要对企业利用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所规定的资源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以及企业用于环境保护所购的专用设备等进行免征、减征或者抵免等。
我国绿色税收存在的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不少与环境相关的税种,其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是相对于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严峻问题,我国的绿色税收水平还很低,难以发挥抑制污染、保护环境的作用,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现有涉及环保的税种保护环境力度有限。如资源税,征收范围小,主要是针对矿产资源和盐类资源征税,而很多浪费严重、损害严重的可再生资源如森林资源、淡水资源、草场资源等都没有纳入征收范围。同时,因为税率偏低,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调控力度非常有限,无法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绿色税种少且缺乏专门的环保税种。我国现行的与环境资源有关的绿色税种较少,而且没有开征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目前,我国在治理环境上仍然以收费为主,在征收管理环节容易存在漏洞,无法确保征收的资金都用到生态环境保护上,缺乏科学性,而且环境收费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对于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难以及时有效的满足。同时,现行的“绿色”税种收入所占的比例很小,调控职能弱化,难以对环境污染产生较大的影响。
现行税收优惠措施存在不足。如企业所得税优惠,主要是针对“三废”的综合利用和向环保产业的投资给予减免优惠,比较零散,免税范围较窄,在整个税收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同时,优惠措施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减税和免税,而国际上通用的延期纳税、再投资退税等方式并未采用,优惠政策吸引力不够,政策导向功能弱化。
立足于国情,建立完善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
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复杂、专业的系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借鉴国际经验与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注重分步骤、分阶段进行,逐步推进、逐步完善。
建立与善绿色税收制度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哈米德·谢里夫建议,中国政府应尽快改革资源定价机制,引入绿色税收制度,包括对自然资源开采、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征税,同时允许用污染控制设备投资来抵扣税款。这个建议对于我国扼制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而言很有积极意义,与十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建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不可避免地要借鉴国际的成功经验。现在,西方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绿色税收制度,而且将其作为本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国家在实行绿色税收的初期阶段也是由零散的环境税种组成,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是通过几十年实践建立起来的。
同时,各个国家的绿色税收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并针对每一税种具体实施条件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推进速度。从国际经验看,碳税主要在北欧国家征收,大多数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欧盟国家等均没有征收,而二氧化硫税,因其征收的要求比较低,所以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开征此税,而且开征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借鉴国际经验与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应逐步推进。
完善现有税种。推进资源税改革。目前,我国现行资源税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的功能相当有限,仅被当作一种级差调节手段。应加大力度推进资源税改革,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不可再生的资源以及浪费严重、损害严重的可再生资源如森林资源、淡水资源、草原资源等自然资源都纳入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加大税档之间的差距,对破坏程度不同的资源征收不同的税率,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资源要课以重税。调整消费税。继续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将在消费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都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如电池、塑料袋和一次性餐饮用品以及使用煤炭、火电等产品。同时,应该提高消费品的税率,尤其是对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征收高额税率,引导消费者选择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消费品。
开征新的环境保护税。结合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当时机,尽快开征新的环境保护税种,显然非常必要。而且开征新的环境税种越多,开征的范围越广,其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效果也就越好。但是在开征初期应借鉴国外环保税开征的实践经验,先选择征收条件要求比较低、易于操作,而且污染范围比较广的几个污染源进行征税,并根据国内经济总体形势、企业对税收的承受能力、公众对环保税的接受程度等各方面条件更加成熟的实际情况,再逐步扩大环保税的征收范围,形成国际意义上的专门的环保税。而且,目前国内的排污费制度日趋完善,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具备了向环境税过渡的条件。比如,可以将超标污水排污费改为水污染税,将超标噪音排污费改为噪音税。
同时,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税负不能太低,否则就达不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避免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选择治理污染成本的现象。环境保护税的税负,应高于企业为治理污染采取技术措施的预期边际成本。而且借鉴国际绿色税收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环境保护税应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制度,其税收收入应全部用于保护环境方面的支出,提高税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与效力。
可以预计,开征新的环境保护税在短期内会对我国企业造成一定的税收负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决不能为了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而放弃环境保护税,放弃绿色税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可借鉴发达国家绿色税收的经验,参照“税收中性原则”,在增加新的环境保护税种或提高税率时,相应减少其他一些税的税负来抵消,使其不要再承受其他的额外负担或经济损失,激励企业的竞争力,保持整个社会的活力。
完善税收优惠措施。如企业所得税,可以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范围,增加更多的税收优惠条款,加大力度鼓励企业治理污染。对生产污染替代品、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引进节能减排设备等的企业给予税收抵免等优惠政策;借鉴国际环保税“专款专用”原则,甚至在前期阶段可以由财政支出设立一部分基金用于研究污染控制技术、研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金补助,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还应加大力度对企业购置环保设备的固定资产的支出进行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等。同时,适当延长优惠期限,吸引企业进行环保投入。
建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需多个方面共同作用
良好的法律环境确保绿色税收制度的实施效率。从理论依据与现实经验来看,绿色税收制度的顺利执行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确保有法可依,才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并且在遇到矛盾、利益纠纷时可以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解决,提高制度执行的效率。
注重与其它调控手段相结合。绿色税收是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的经济手段,但是仅仅靠税收手段来解决污染问题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与其他调控手段相协调,共同作用,才能有效作为。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税制中普遍包括了与环境有关的各种专项收费和使用费等。所以在运用税收手段的同时,注意与产品收费、排污收费、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手段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篇4
近年来,重庆市环保局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加快环境管理转型,全面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2014年,全市环保验收建设项目2100个、涉及投资2800亿元。市环保局审查设计备案项目90个,批准投入试生产项目111个,验收项目185个,审查后评价项目6个,在促进环境保护的同时,服务了社会经济发展。预防为主,改革“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法律制度,是建设项目管理中预防新污染、保护环境的“法宝”。为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提高行政审批效能,重庆市环保局进一步简化设计备案手续,服务经济发展。
简化和规范房地产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对生活污水能直接通过市政管网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房地产项目,不再进行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备案、试生产审批及竣工验收监测。项目建成后经现场检查满足环评要求的,直接办理环保竣工验收手续,环保部门主要在此基础上注重加强对建设单位的指导和服务。
简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内容及形式。2014年5月23日印发了《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名录(2014年修订版)》,对备案内容及形式进行了简化,并强化了环保设计备案企业的主体责任。新名录在原来的基础减少了53类,将备案形式由原单一的审查备案调整为审查备案和形式备案两种形式,其中审查备案项目仅为原名录的1/3。
快捷高效,简化试生产审批
新《环境保护法》对行政审批有更加严格的要求,需尽量避免超期试生产。对现场检查符合试生产条件的,按审批程序办理试生产批复,首次试生产期不得超过3个月。对不符合试生产要求的,通知企业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并经复核后,再按程序重新报批。
规范试生产延期项目的审批。对试生产3个月后需要延期的项目,企业申请延期并制定整改计划和验收计划,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验收计划批准试生产延期,延期最长不超过9个月。将试生产负荷能达到设计能力75%以上,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运行调试,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配备符合上岗条件环保管理人员,具备自行监测能力并公布监测结果等要素作为试生产审批条件。
改革规范试生产制度。将试生产审批实行分类管理,颁布不需要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管理名录,简化审批环节,进一步减轻项目业主的负担。在审批试生产时更加严格试生产的审批,在试生产满一年的前3个月,对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进行跟踪督促,促使企业在试生产一年的有效期内完成验收。
关口前移,推进环境保护监理
环境监理作为环保部门改变目前重审批、轻监管的一项新的重大措施,也是当前环保监管引入中介机构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非常有必要的举措。重庆市作为全国环境监理试点的14个省市之一,着力推进重大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目前在建的42个环评要求开展环境监理的项目,已签订正式环境监理合同,合同金额1895万元。
探索制定了规范环境监理制度的一系列技术文件。研究制定了《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方案编制技术大纲》、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方案实施细则编制技术大纲》、《建设项目竣工环境监理报告编制技术大纲》、《各类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要点》等一系列技术性文件,为顺利开展环境监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南。
齐抓共管,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要将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落实到位,环保系统各相关处室和单位必须紧密配合。重庆市环保局建立完善了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内部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处室、单位的职责,规范了工作的运行。形成了建管、环评、一总量、监察、监测、固管等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局面,规范了总量减排、违法查处、技术审查、档案管理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效率。同时,主动加强向环评司、西南督查中心的汇报,建立了与西南督查中心关于“三同时”及验收管理的日常工作协调机制,对部批建设项目试生产及竣工验收进行联动检查。
重庆市环保局建管处与评估中心就建设项目试生产现场核查相关工作建立了四项协调机制。一是项目试生产现场核查工作分工。建管处和评估中心根据项目环评及批复、设计备案的相关要求共同制定专家现场核查表。评估中心负责召集专家、组织项目试生产现场核查会议并形成现场核查专家组意见、通知项目所在地区县环保局参与核查。二是项目试生产现场核查专家确定。评估中心原则上邀请3名专家库内专家参与现场核查,专家中至少有一名参加过项目环评或设计备案审查。评估中心确定项目专家名单后,及时书面告知建管处。三是项目试生产现场核查专项费用的管理。试生产现场核查由建管处年初纳入环保专项,项目试生产现场核查产生的费用按进度拨付给评估中心。四是试生产核查项目的周报通报,指定专人为联络员。
重庆市环保局建管处与市监测中心针对建设项目(工业类)竣工监测验收管理工作建立了五项机制:一是建立项目试生产现场检查机制;二是建立验收项目的月通报制度;三是建立验收监测方案的联合审查机制:四是建立项目竣工验收现场前的集体会商机制:五是建立项目的及时沟通机制,并明确了关于验收监测合同签订的有关事项。进一步规范提高验收监测工作质量,严格依法审批、按章监测,不断提升依法行政、主动服务的水平。
科技主导,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重庆市已建立了拥有320名专家的环境技术评估专家库,涵盖了环境影响、环保工程、技术经济等各类专家。建立了严格的专家考核制度,实行了区县使用专家报备制度,注重专家培训与激励,定期开展技术评估优秀专家的评选工作。依托成熟的环境技术评估专家库,在试生产现场检查、竣工验收现场检查、后评价审查等环节均邀请业务能力强、职业操守好的专家参与,为行政审批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篇5
排污权交易:从苏南向苏中苏北延伸
2008年开始,江苏省在太湖流域开展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初始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苏州、无锡、常州以及丹阳市和句容市、南京市下辖的高淳县和溧水县等地COD排放量大于10吨/年的工业企业和所有工业污水处理厂,以及新、改、扩建项目需要新增COD指标的企业,列入试点的排污单位约1357家,征收2009年和2010年排污权有偿使用费,确定COD购买为2600元/年・吨,S02收费标准为2240元/年・吨。
排污权并不意味着多买多得、多得可多排。在试点启动后,江阴动员了全市568家申请购买排污指标。先后三轮对申请购买排污指标企业的COD排污总量进行准确核定,也就是对企业的生产规模、治污效率进行核算后得出的排污数据,为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排污权交易正逐步向苏中苏北延伸。不久前,江都就通过排污权交易,通过市场方式将排污权从一家污染企业置换到了一家生产技术含量高、污染小的合资企业,演绎了一个环保“腾笼换鸟”故事,实现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
探索生态补偿:“以邻为壑”要付出代价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今年11月出台《关于印发通榆河水环境质量区域补偿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就淮河流域通榆河上下游补偿制定了试点方案,初步设置了15个补偿断面。这是江苏创新的生态补偿政策在太湖流域成功后,首次向淮河流域推广。
2007年底,江苏省出台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和太湖流域区域补偿试点方案,规定以河流断面为界,超标赔付标准为COD每吨1.5万元,氨氮、总磷每吨10万元。
2009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财政厅和水利厅在太湖流域正式推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制度,设置了30个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明确了各断面补偿水质目标,超标断面按照办法核定缴纳补偿资金。同时,流域各市还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地区的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实施办法。一些市县对出境断面水质超过控制目标的,河道沿线各镇向市财政缴纳补偿资金。出境断面水质优于这个镇入境断面水质的,由市财政从收缴的补偿资金中划拨给此镇。当月监测并核算数据,每个季度“算账”一次,建立起“断面水质超标,实行政府间经济补偿”的机制。
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2009年3月,江苏省公布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划分出12类重要生态保护类型,共计569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提供了基础条件。
试水环境污染责任险:为地方环境安全“托底”
2008年7月1日起,江苏省对航行在江苏沿海内河水域的油船、化学品船实施船舶污染责任保险。2009年投保油船、化学品船已达902艘,实收保费约710万元,有效保额13.5亿元。2008年,又在苏州、无锡等市开展了环保污染责任险。到2010年6月,苏州66家化工、制药、印染、水处理等高危风险型企业与保险公司签订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合同,每个企业每年缴纳保费约5万元,投保额总计达1.32亿元。无锡市在2009年首批有18家企业签订了合同,2010年对273家企业完成了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并有75家企业签订了保险合同。
篇6
关键词:行政生态;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运行问题;改进措施
为了配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云南省从政府部门选择合适的公务员下乡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指导,此即“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选派机关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这一计划有助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农村矛盾纠纷。为确保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顺利实施,应理性剖析现有行政生态环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1、基于行政生态视角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
1.1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政治生态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政治环境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指导员政治身份定位不清以及工作队凝聚力不强和工作缺乏农民的支持,这些影响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的运行效果。
第一,角色定位难。政府从城乡统筹的宏观角度出发,希望指导员能够在政策宣传、经济发展、调解茅盾纠纷、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农村提供支持。村民则希望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能带来看得见的现实利益,希望指导员能带来资金和项目,如果没有资金和项目,则希望指导员有能力服务农村,既熟悉法律又懂政策的指导员和懂经营、能够帮助农民做好农产品的推销。一部分既不能带来资金和项目,也缺乏服务农村的新农村建设能力的指导员,很难受到欢迎。
第二,团队凝聚力不够强。了解村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或提供惠民服务是指导员能被村民接纳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有效运行的条件。而村民的需求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而每个指导员的能力是有限的,单打独斗不利于更好地开展服务。
第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缺乏村民的支持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中遇到最尴尬的事是:当指导员费尽千辛万苦为驻村带来项目和资金的时候,村民对此表现很冷漠,有时候需要帮忙卸下完成项目的物资的时候,他们提出要劳务费等问题。
1.2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经济问题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最大经济困境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工作对象的农民具有认知体现感性、直观,具有朴实性,重视当前,讲究实惠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获得支持,就必须能为乡村社会带来实惠和支持。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在缺乏足够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和村级债务沉重的情况下,指导员即便可以对村级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提出有益的发展思路或建议,然而交付实践时也常常会因为缺乏资金而泡汤。一旦出现这样的结果,本身就缺少村民认同的指导员就将更为村民包括本地村官所冷淡,甚至被认为是花架子而从心理上加以排斥。
1.3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运行的文化问题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遇到的文化问题是不适应“熟人社会”的文化环境。当前,我国乡村总体上市场因素并不浓厚,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熟人社会的面貌。“熟人社会”成员间考虑到“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互济、宽容和平等是基本原则,其内部的平等性在面对陌生人时则会变为不平等性,会有排斥也会有压制。指导员正是上级政府下派的陌生人,其因而不免要面对这一现实难题:村民对其通常并不买账,想要介入和引领村庄这一“熟人社会”的政治生活,指导员的工作异常艰难。
2、基于行政生态视角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改进构想
2.1改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的政治生态环境
第一,合理定位新农村指导员的角色。农村工作最重要的是“实”字,乡镇希望解决实际问题,村民希望得到实惠,因此实事一定要办。但农村工作指导员是抓宏观的、抓指导性的,作为农村指导员,一定要站在更高的层次来看问题,要明确自己的“指导员”身份,不要使自己陷入具体的事务和矛盾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员的工作关键是要帮助村干部出好主意、当好参谋、培养好骨干,依靠村两委和村民自身来解决具体问题。
第二,强化新农村指导员工作队的激励机制。要增强工作队的凝聚力,派出单位的主管部门应有所作为,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对派出的指导员给予双重激励,这样就使指导员与工作队产生了一定的利益联系,从而激励指导员们努力工作。
第三,强化村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把新农村指导员制度与农民的当家做主紧密结合在一起。乡村治理不仅要强调专家的服务功能,更需要村民的广泛参与。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民应当有权自主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利益分配及监督和评估,有权力和责任参与揭示自身的问题,指出自身的需要,评估自身的资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2改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经济环境
要改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经济环境,除了加大政府支农力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尤其是加强与各涉农部门的合作。指导员来自各个不同部门,本身有着丰富的资源;与各涉农部门有着密切的协作关系,合作空间巨大。工作队的优势是人力的优势和组织的优势,若能把各自优势结合起来,理顺内外关系,加强协调合作,定能使整个政府系统投入农村的人财物力形成良好的配置。
2.3改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文化环境
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市场化进程是祛除村庄熟人社会排外性的根本,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下关键的工作是增强指导员在村庄复杂的宗族人情网络中良好的应对能力和工作能力。为此可从三方面着手:第一,由组织部门选配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乡村干部为指导员授课培训,传授管理宗族及其人情关系网络的亲身经验和技巧以及自身应培养和完善的伦理素质。第二,指导员应利用自身的知识和信息优势,向村民宣法、讲法、引导村民抵制宗族和人情关系的不良影响。第三,依赖和支持村民自治组织、农民合作社等体制内组织资源替代体制外的宗族组织发挥维护农民权益和抵御市场风险的作用,以限制宗族势力的扩张及其对指导员工作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3、结语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制度,往往会受行政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制约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作用的发挥。改善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的行政生态环境,是提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的根本出路与有效途径,值得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篇7
自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之后,国家就启动相关战略部署,推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随着思想理念、政策方针等核心内容的不断完善,国家又开始探索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融合。2014年7月,57个示范区获批成为生态文明的先行探索者,未来5年,将着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2015年,它们将迈出最重要的第一步。
关键之年,如何行动,牵动着社会各方神经。为此《财经界》记者日前专访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作为环境科学和管理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王学军非常关注生态文明的理论探索和国内外实践启示,对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很多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谈制度体系如何创新
《财经界》:2014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之下,各项制度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也是如此。您如何评价当前生态文明领域的制度建设?
王学军: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作在有序推进,顶层设计和一些具体制度的设计和完善都在逐步推进。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有关PPP模式的建立和实施、国家公园体制的设计,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价格、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改革所取得的进展。主要的难点仍在于需要有顶层的一揽子改革设计思路作为指导,这涉及到现行管理体制的改革、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的改革等等,难以一蹴而就。
为此,此次示范区建设中,更多的是要求其在现行体制机制框架范围内开展改革工作,以解决当地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财经界》:作为承担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的先行者,示范区实践可能会碰到什么难题?您有什么建议?
王学军:制度建设需要顶层设计的指导,也需要体制改革、法律法规体系改革的支撑。由于在国家层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仍在进行中,因此示范区建设中有关制度创新的工作仍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尚难以实施更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
从现有实践也可看出,虽然示范区建设的时间比较短,在制度建设方面其实已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效,但更全面、更完善的制度创新仍要等待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的出台。
但即便如此,各地仍在可能的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工作,如生态补偿制度在特定地区的新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更多领域的实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实施等。
谈市场动力如何释放
《财经界》:事实上,在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之前,我国在循环经济等领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试点示范,但实践看来并未有大的突破,究其根源,有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未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您看来,生态文明市场化机制应如何完善?
王学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一些市场化机制,特别是在一些非垄断性行业和领域,已经实现了比较充分的竞争。在这些行业和领域,各市场主体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竞争,从而激发了其内生的发展动力。实际上,市场化最好的机制就是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在许多领域,将事前审批改为事后监管的效果明显好于前者。
当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特别要注意,诸如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活动与一般的经济活动有很大差别,完全靠市场推动难度很大,需要政府在合适的情况下“推一把”,实施有效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
《财经界》:具体而言,激活生态文明市场活力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王学军:未来进一步释放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活力,关键还是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要在强化资源和环境管理的前提下,通过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例如,资源环境领域很多服务的提供是社会公益性的,过去多是由国家大包大揽,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通过好的体制和机制设计,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私营机构的积极性,让它们充分进入到这个领域,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负担,从而能把有限的力量用在更需要的方面。
谈示范区未来发展布局
《财经界》:您如何评价当前生态文明总体建设情况?有哪些突破,又面临哪些问题?
王学军:事实上,近几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实现了一定的突破。
但长期快速经济增长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和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会瞬时逆转,生态文明建设因此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实践来看,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和资源约束状况不够协调,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尚未形成与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气候变化问题突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还有待完善,投入也尚待提高。
《财经界》:面对这些问题,示范区的先行探索有什么现实意义,明确了哪些重要发展目标?
王学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是在新形势下根据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开展起来的,因此,总体而言,与以往的其他试点(比如循环经济等领域的试点)相比,它更强调“五位一体”的总体要求,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密结合、高度融合,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提供有力支撑,结合自身定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从主要目标来看,此次示范区建设所提出的目标更加全面,更加具体,包括了土地合理利用、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
《财经界》:更加具体的发展要求,再结合当前经济的新常态趋势,您认为示范区的发展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王学军:当下,示范区建设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和环境保护将被置于更重要的位置,经济增长更强调高质量、低消耗、有效率,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另一方面,由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没有经验可循,顶层设计的许多工作也尚未完成,这为地方开展示范区建设也带来一些难度,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企业、公众等加强协同,共同努力完成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
《财经界》:然而,现实情况是,57个示范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情况都各不相同,在具体发展布局上您有什么建议?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 制度建设 完善
一、循环经济与制度建设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利用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市场机制为动力,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循环经济放弃短期的表面物质追求,通过把废弃物开发为新的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物质和能量,旨在系统地使经济中的总体资源增值,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很显然,循环经济是一种高层次、高端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其整个过程都贯穿了对制度建设的依赖性。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目前在国内的发展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和试点的建设方面,没有在全社会推广开来。从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制度建设是其推行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在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对制度的探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建议。
二、制度的内涵与功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纯以技术分析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已经无法为现实社会中的许多人类经济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于是,制度的决定性作用开始为人们所认知。随着制度分析理论和新增长理论蔚然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思想、人力资本和收益递增的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许多经济学家吸收并利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认识到若要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关注发展中的有关制度性因素,认为制度应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内生变量,有效的经济组织与制度安排对可持续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把制度看作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康芒思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方式”,是“遵循同一规则的交易活动的集合”。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定义首先由舒尔茨提出,他为制度做了经典性的分类,将制度分为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用于影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的制度、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框架的制度等,并把制度定义为一种涉及社会、政治与经济的行为规则。诺思则以个人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为背景,认为制度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对制度的定义都围绕着“规则”一词进行,新制度经济学则更强调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的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制度,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制度为人们提供了相互影响的框架。制度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对组织中的个人实施奖励或制裁,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激励或约束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制度来观察和理解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关于制度的功能,经济学家也有不同的解释:威廉姆森认为制度的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舒尔茨认为制度就是为经济提供服务;还有观点认为制度的功能是通过提供激励机制而使外部利益内部化。谭崇台认为,制度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塑造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提供并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和扩散信息”,促成“社会共识或一般性的认识基础”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帮助人们估计其他人可能的行为进而矫正自己的行为。”从循环经济的内在需求来看,制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经济主体参与循环经济活动提供激励。第二,对经济主体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为提供约束,抑制环境不友好的机会主义倾向。第三,使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将资源要素的投入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第四,协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中的制度问题
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中国,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使用、浪费,和为追逐高额利润而污染环境的行为,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副效应。因此,加快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就尤为迫切。根据诺思的描述,制度就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其主旨在于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制度是制约人的行为的一种准则。我国的资源浪费严重,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少一种制度制约人们的行为。循环经济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制度作保障,没有完善的制度作基础,循环经济就根本不可能实现。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推广,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制度在其中的重要性。最早高度关注制度在经济活动中所起重要作用的是科斯,他创立了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产权清晰,交易成本较低,经过有关当事人的自愿协商和谈判,就能导致一种有效率的结果。后来,阿尔钦、德姆赛茨、张五常及诺思等人通过对制度的发展创立了新制度经济学派。他们继承和发展了科斯的理论,认为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而交易成本的降低,则有赖于合约(或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威廉姆森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个人以及企业行为的研究,得出提高经济效率必先提高制度的效率,并且,随着经济活动的变迁,制度也应随之改变这一重要结论。到了诺思这一代则直接认定制度与制度变迁就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控制变量。历史也不断证明:有效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不当的制度安排则会使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不仅包括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而且也包括非正式约束机制。制度是演进的,不断变迁的。制度演进中存在着较强的“路径依赖”,即制度的演进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就会沿着既定的路线和方向发展且会得到自我强化。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和突破固然重要,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则更为重要。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从这两个国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被视为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如德国早在1986年起就先后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和《循环经济法》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使废弃物从避免或减少产生到循环使用再到最终处置。另外针对不同的行业还专门制定了如《废旧电池处理规定》、《限制废车条例》、《饮料包装押金规定》等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可为我国提供不少有益的、可资借鉴的经验。目前,我国尽管已经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创办了生态工业园区和开展了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省的试点和示范工作,但总体上说我国的循环经济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发达国家推进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我国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方面的欠缺就显得尤为突出。当前阻碍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因素主要有:其一,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保障。不解决制度和机制问题,仍按传统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去管理,而将对生态和资源的管理排除在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无法建立。其二,旧制度路径依赖的存在。制度变迁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建立循环经济的新制度体系势必要遭到传统旧制度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因此,循环经济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三,环境产权难以界定。为使外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成本内部化,十分有必要界定环境产权,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其产权难以界定。另外在中国,由于环境产权的主体是国家,能不能以及如何将环境产权转让和交易是一个难题。
四、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分析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表明,要实现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变,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要依靠制度建设来规范政府、企业、等循环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必须意识到,我国面临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背景,发达国家所具备的殖民地和全球生态资源背景,以及现实的资本、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对于伴随着快速工业化而来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没有可供转嫁污染产业的空间和回避社会问题的余地。因此,起源国外的循环经济理论只能部分适应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相应地,循环经济制度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式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政策、计划、规划等;二是人们约定俗成共同遵守但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非正式行为规则,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三是循环经济制度的实施机制。循环经济建设需要在上述三个层面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要构建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两方面。法律法规制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因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的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资源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因此,我们既要加紧研究制订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同时也要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为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从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来说,关键要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财政政策和产品价格政策。要利用经济杠杆对资源利用、清洁生产、废弃物排放等进行管理与协调,从经济激励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入手,有效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其次,要对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制度安排的构成要素之一,非正式制度安排与人的动机和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是影响市场秩序、制约经济发展的一种无形力量。环境制度的失败的思想根源在于狭隘的经济增长主义,因此,要实现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第一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摒弃将人与自然相对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二要改变“自然资源无价”的错误认识,树立自然资本的观念,将资源和环境视作与土地、劳动一样能够参与生产活动并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利用价值规律和价格杠杆来纠正人们滥用资源、破坏环境的错误行为。第三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鼓励公众自觉参与各种形式的循环经济活动,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良好氛围。
再次,制度实施机制。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彻底变革,客观上要求形成经济系统与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自运行机制,要求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协调统一。因此,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推进、公众参与”的方针,从试点示范入手,从微观的企业层面、中观的区域层面和宏观的社会层面协调推进。具体而言,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划及政策,对各微观主体的环境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励或约束;需要企业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其总体的创新、发展和经营战略,自觉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上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对公众来讲,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自愿选择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推动整个社会向循环经济方向转变。
(注:本文受广东省自然基金资助,基金编号:07001793。)
【参考文献】
[1] 鲍尔丁:宇宙飞船理论[J].工业生态学,1997.
[2] 康芒思: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1.
[3]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4]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篇9
其中,有“三江源头”、“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更是大刀阔斧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启动下调GDP增速、不断加大生态投入等一系列重要措施。
实践表明,青海去年生态保护建设全面加强:三江源二期工程全面启动,探索完善易地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管护机制;青海第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半壁江山,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七成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开始突破性化解;淘汰水泥、铁合金落后产能27万吨,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全省人口最密集的西宁市、海东市的空气优良率均在70%以上。
生态权重不断加大
在GDP与生态孰重孰轻的选择题中,青海将目光坚定地投向后者。
本刊从日前举行的青海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获悉,自去年将GDP预期增速从10.5%左右下调至9%以上,实际完成9.2%的基础上,青海今年再次将这一数字下调为8%,以适应新常态,更加积极地推行生态保护第一战略。
同时,今年以及即将启动的“十三五”规划,青海省将继续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等重大生态工程。三江源地区坚持不考核GDP,同时把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环境损害等生态文明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加大权重,新考核办法预计今年一季度修订并实施。
去年投入116亿元生态资金
据了解,自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后,青海就把支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责任,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生态保护机制,去年共投入116亿元全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为支持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7.5亿元,支持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生态综合治理等全面启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湟水流域综合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积极支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湿地保护和修复等工程,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城乡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投入资金24亿元,支持以西宁为重点的东部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整合节能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和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对工业企业污染减排技术改造等予以补助。支持启动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实施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环境整治,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而为进一步完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投入资金34.5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9+3”教育经费保障、异地办学奖补、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监测、草原日常管护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有效落实,并重视补偿政策之间的衔接,不断优化补偿程序和补偿范围,逐步建立起动态的补偿标准调整机制。
生态领域改革总体思路基本形成
事实上,青海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生态文明融入“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后,就开始对全省全面深化改革能形成特色、打造亮点的重点领域进行总体部署、系统谋划、整体设计。
经过一系列精心谋划和设计,青海目前已基本形成省级生态领域改革的总体思路,并成立了由省长担任组长的生态领域改革专项小组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针对具体工作,生态领域改革专项小组起草的《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规划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6个重点领域、19项主要改革举措和30项具体改革任务。
在全省生态领域改革“设计总图”正式出炉后,青海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今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三个着重点:一是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点,努力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二是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加速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三是把握宏观政策与主动作为的结合点,全力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具体落实中,首先要加快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好节能减排降碳工程: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的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完成西宁市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煤改气,西宁、海东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继续保持在70%以上;实施清洁水行动,巩固提高湟水河治理成果,开展重点企业废水深度治理,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今年所有县城要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营等。
其次,积极发展生态经济。编制全省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规划,以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为主要模式,支持建设一批生态型重点示范工程。东部地区抓紧谋划实施一批环保产业项目,柴达木地区着力推动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耦合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扶持发展生态畜牧业、民族传统手工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积极推动可可西里藏羚羊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等工作,着力打造一批世界级的生态品牌。
篇10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亦是生态价值观对于人类的物质、制度、精神层面不断渗透、改善的动态关系。换言之,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所应当达到的文明程度: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形成了生态行为文明与生态产业文明;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应以环境介质的保护为基础来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即形成了生态制度文明与生态管理文明;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人与自我的关系同时,应当秉承环境伦理观念,即形成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不协调现象,是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据中科院测算,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为7.5%,而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矛盾仍然扩大,环境损害更是给社会各主体的环境权益及环境权造成了严重损害。将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之中,是确保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唯一路径。经过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Causali-tyTest),可以得出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二者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达到了10%的显著性水平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证明了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及对外贸易是“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换言之,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及污染破坏会制约生态文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工业化发展所增加的技术研发投入有利于控制环境损害,故应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大环境修复力度、增强环境管理制度,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因果关系,决定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只有将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融合,即向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转型,才能够正确认识和解决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存在问题,确保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对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思考
所谓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即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融入到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中,融入到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文化价值观中。发展生态文明,就是建设与自然界良性互动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将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发展生态文明应当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及循环性等基本特征,换言之,需以宏观的视角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进行审视,立足于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视角促进各学科交流,发展清洁生产与低碳绿色经济,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降低环境损害,以促进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第一,以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系统为立足点,即发展经济社会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容量限度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发展方式应当顺应自然界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善待自然,爱护自然,将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如产业发展、考核标准、生活消费、制度设计等等);第二,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即坚持从整体主义的视角来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坚持可持续发展;第三,以发展生态文化为重心,促进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播,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使得生态伦理观在人类社会中树立。具体而言,生态文明发展模式集中表现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产业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是国家在宏观层面推动生态发展的表现。生态文明制度具体包括社会发展评价制度和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两方面。所谓社会发展评价制度,即符合生态文明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及奖惩机制。政府的行政规划应当具有整体性、长远性、综合性,尤其对于涉及生态安全、长远发展的问题或事项,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容纳限度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把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环境损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政府在编制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应将生态保护纳入行政考核标准,把环境状况作为行政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把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确保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的实施。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建设,主要表现为具体的环境基本制度完善,如生态修复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确保对环境损害进行救济,对于受损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进行针对性的修建和恢复。明确生态修复的责任主体和参与主体,明确各主体的权限责任分配及协调合作机制,明确生态修复的对象并科学的进行分区和规划,对于生态修复的财政拨款及其他来源资金建立专项基金,明确构建生态修复管理机制、生态修复监督机制及生态修复激励制度,完善生态修复规划制度与评价制度。同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健全生态补偿的协商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及恢复治理的力度。
(二)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循环经济,即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能力利用效率的经济。把环境保护与产业布局相结合,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限制排污总量等方式,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中。鼓励企业向高科技、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转型,确保高耗能、高污染的设备及产业链被及时淘汰。提高新兴产业项目在产业结构的比重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例,发展节能产业及生态能源循环产业,刺激以能源资源产业为中心的多元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应强化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维持企业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动态平衡。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企业进行低碳绿色生产,开发高新技术推动能源行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清洁生产,不断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加大对于自然资源的循环式开发利用,开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鼓励第一公共部门(政府)、第二私益部门(企业)及公众的良性互动,以充分发挥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引导规划作用,提高企业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公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 上一篇:小学班级德育教育
- 下一篇:农业合作社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