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这是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思想,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内涵,也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文明”的本质关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成果。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不但创造出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也不断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推动政治生活的进步,促进科学、艺术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一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三个文明”从来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这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或附属品,而应探求和遵循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自身的发展规律,自觉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归根到底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政治方面,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三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失去基础的危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不仅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满足和提高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而且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经济、政治建设的同时,能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关系到经济、政治发展能否获得持续的后劲和扩张力。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篇2
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就在提倡素质教育。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是一致的。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乃至社会舆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看重分数、升学率、重点率,轻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追求功利,缺乏人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得学生精神文化的缺失。尤其是中学生因其年龄特征、知识范围和对事物的认识都远比小学生宽阔、深刻。所以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不能只是注重教学质量,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与我国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不和谐的。美术作为中学教育的一分子,在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可以有更多的作为。
一、美术教育的功能
美术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一方面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又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美术作品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通过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美术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更为广阔的知识,接触到许多我们未知的领域。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直观地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从而增长科学文化知识。
例如:通过《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形象地了解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看到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可以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我们就会知道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从而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
三、美术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美术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审美观。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应当发扬,什么应当鄙弃,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帮助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美术作品对人们起着美的教育作用,从而提高我们欣赏艺术和感知艺术的能力,这种欣赏能力的积累,就是培养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进一步影响到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因此美术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多种形式结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美术在对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给学生的教育是形象直观的,利用好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在中学德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合理利用,各种方法综合进行,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1.通过讲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
通过教师有的放矢的讲解,学生可以快速地了解作品所要反映的社会生活、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具体作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2.通过小组讨论,深入浅出,自我发掘作品中的精神文明因素。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让学生分组对作品进行分析讨论。这样可以使学生针对作品,利用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如:小组讨论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老师提示:分析列宾画这幅画的时代背景、地点、事件、人物的穿着、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色彩等。画面反映了什么?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学到了什么?通过这幅画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珍惜,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学习观、生活观、价值观。
3.通过欣赏,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领域、提高精神境界。
借助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帮助我们周游世界,漫步历史,极大地扩大知识领域。不断激发学生再创造的兴趣,激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兴奋、崇敬、自豪。通过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精神境界,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精神文明教育的目的。
4.绘画表现,激发创作热情,直抒爱国热情。
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产生了创作激情。我们应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抒发爱国热情的阵地。绘画创作是一种最好不过的形式,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直抒己见。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5.作品展示,增强影响力。
篇3
高度精神文明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保障机制。对更高程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境界的追求,是推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只有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准得到大幅度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思想保证、可靠的道德支撑、强大的智力支持和雄厚的人才资源。
高度精神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每个社会对其成员都有一定的素质要求。这种素质要求是有阶段性和民族性的。个体必须具备适应社会和时代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和其他知识技能,才能成为被该社会接纳的合格成员。个体掌握这些观念、规范、知识、技能的过程,是通过社会学所讲的“个体社会化”过程来完成的,实质上就是精神文明素质在个体和群体中的培养和积累的过程。只有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具备了高度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才谈得上真正的全面小康社会。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核心任务就是要培育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和最深刻的体现。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昂扬向上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会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民族精神。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潮和文化相互碰撞、交互影响的背景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将其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中,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在新世纪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公民道德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面临着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加以解决,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的各种消极道德现象也不容忽视。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这种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必须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信为重点的;这种道德思想体系还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要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实践中,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准则的同时,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篇4
一、指导思想
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线,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深刻内涵与我镇的实际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形式,充实内容,大力推进群众基础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目标任务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创建文明卫生集镇为突破口,以创优评优为动力,全面推进我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深入。今年,力争我镇重新取得省级文明镇,有两个申报市级文明村,两个申报级文明单位(窗口),五个申报市文明村,三个申报市文明单位(窗口)。
三、工作方法
1、深化理论学习。继续进行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把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的本质要求和内在特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切入点,全面推进创建工作的展开。
2、加大宣传力度。以镇中心理论学习为重点,围绕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着力宣传开展创建工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推出一批有竞争力的创建单位。
3、深化核心价值教育。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为牵手,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继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庄、文明信用户等创建活动。
4、强力推进集镇建设。开展文明集镇的创建,就是要以强化集镇管理和建设双重并进的原则,以管理治乱为契机,以卫生整洁为基本要求,以完善功能为基本目标,以十三项工程为主线,以提升集镇品位为目的,强力推动我镇文明集镇建设上台阶。
5、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在我镇广大农村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通过创建工作的展开,使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质的飞跃,改变一切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风俗习惯,教育他们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摈弃陋习,追求文明,从而使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思维能够与时代同步,与市场接轨,帮助他们在勤劳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开更加有力的步伐。
6、抓好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条件基本成熟的单位或窗口部门,要积极参与,自我加压,对照创建标准,自我完善,要开展多项创建活动,提升本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要以做好本职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进位意识,健全制度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创建内涵,积累创建经验,增大创建成果,完成创建任务。
四、工作机制
1、成立镇精神文明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
2、各创建单位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篇5
[关键词]:农村;农民;城市化;文明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关键期。对“农村城市化”有什么样的理解,必将会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性质、方向、量化、道路抉择等)。所以,辨清我国“农村城市化”概念将直接关系到甚至是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成败、成效的关键。当然,我们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摸索探讨,但是,没有(先进)理论指导的实践将会是苍白的。国外一些国家在农村城市化建设中所走的弯路就是一个明证。因此,要明“择”必先清“辨”。对我国“农村城市化”概念内涵理解的灵活化,将可以使我们对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探索、实践的灵活化,而且会更符合实际、更为有效。
一、我国农村城市化之“辨”
对“农村城市化”一词,早在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著名经济学家刘振邦曾提出了激烈的批评意见。刘振邦是一位长期研究世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学家。他说,农村城市化是一个非常危险而又极不科学的提法。彻头彻尾、彻里彻外谓之“化”,如果农村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变成城市了,农村也就消失了,生态也就不平衡了。因此,这样的提法会把农村的发展引向歧途,是和人类的发展背道而驰的。他说:“农村城市化这个提法最初出自于50年代的西方,二战结束后,当时西方城乡生活水平差距很大,为了消灭这种差别,一些国家盲目提出了农村城市化这样的口号,并把它当成一种模式,企图以此来把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和城市同等的程度。在此影响下,许多西方国家比如日本大量发展中小城市,结果农业用地越来越少,生态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日本政府认为这是他们经济发展史上所走的一段最大的弯路。法国在农村城市化的引导下,耕地每年减少1%以上,农村荒芜。这种现象迅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重视,到了70年代,就彻底否定了农村城市化的提法。现在,在西方任何一份报刊杂志和经济学理论中,都不再提农村城市化,而取而代之的是城乡一体化,实际上就是产销一体化,也就是说,城里需要什么食品,农村就生产什么,加工什么。比如,城里需要奶制品,农民就养奶牛,而养奶牛产前、产中、产后可分出若干行业,产业多起来了,农民自然就从粮食生产上转移出去了,而不一定非得造个城才能让农民转移出去。”[1]
刘振邦这一提点可谓振聋发聩,犹如及时雨般浇向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建设热潮。的确,农村城市化的提法是很危险,如果对农村城市化没能真正理解而盲目进行的话。但是,错误或危险并不在于农村城市化及其提法本身,相反,农村城市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的存在和发展,是基于人类的需求和文明程度基础上的,因此,随着人类需求的重点转换和多样化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农村和农民的转型或(相对于现代农村或农民上的)终结,也是可想而知的。
首先,农村城市化,根本上就是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本质上就是农村、农民的文明化问题。一部分学者提出,应该将农村城市化改为农村城镇化。他们认为这既充分重视了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又切实地从我国国情出发。以往我国形成的城市体系,大城市多,中小城市少,城乡脱节,缺少小城镇中介,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受限制。在农村城镇化体系中,既有少量农村流动人口通过社会流动进入大中城市,又以建设中小城市和县镇、乡镇为重点,使城乡更好地结合起来,起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其实,文明化是一个极富弹性的概念,既有历史文明的积淀,又有现代文明的演进。按城乡关系理论,农村城市化的实质在于城乡对立转为城乡融合,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共同享受人类创造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事实上,还应包括政治文明。因此,从这个大角度上看,农村城市化就决非如城镇化等,城镇化只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内容、层次、过程、方法或模式。适合本国国情的农村城市化是一个远大目标,是一个发展方向,是一个科学诉求,是一个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极为丰富、深刻而复杂的体系(或工程)。其中,农村城镇化或城乡一体化等都只是农村城市化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环,是农村城市化的各种形式或内容中的一种或一个层次,不能以偏概全。否则,农村城市化建设迟早会陷入深刻的迷茫之中,到时又须经历一番痛苦的思维方式革命或实践方法的洗礼,方能重新站起来,如此,农村城市化的成本未免就太大了。
农村城市化有内涵上的深广性,有层次上的逐升性,有过程(时间)上的递进性,有形式上的多样性等。这是农村城市化之作为文明化的本质所决定了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趋势。因而,农村城市化建设围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三大文明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必然展开的是农村、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精神(思想观念等)上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漫长过程。初级阶段上的农村城市化或许可以是通过政府推动下的暴风骤雨式或一夜暴富式的,显得迅速而卓有成效,但是,关键在于中高级阶段的“化”即对初级阶段成果的巩固和发展(暂且不论这初级阶段中某些过激行为的合理性问题)。如今所谓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县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工业化等等,主要是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焦点放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上(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做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做精神推动力。重点突出先后性,过程显示互动性,这未尝不失为一种科学而合理的选择。然而,我们在实际中的做法却常常偏离于我们之前的这种科学而合理的认识。思维的直线性,一刀切,是我们的惯性,所谓政治文明的保障作用或者是精神文明的推动力作用,常常被逼至角落,看着外面一片喧嚣杂乱而偷偷哭泣。农民的思想观念甚至是政府自身的发展观念、理念或思想观念常常被忽视,农民的意愿不名一文。农民只是棋子,哪是主体?!
其次,作为农村城市化的主体——农民的文明化是农村城市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和关键点。秦润新曾给农村城市化下过这样一个很好的定义:农村城市化是指在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3]定义全面而深刻,突出了农民的文明化发展。现实中,农民存在着与现代城市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愚昧的文化心态。科学而准确地了解农民,是我国农村城市化步入良性运转的重要条件。否则,极易造成规划的失败。社会学家罗吉斯在谈到美国的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时说:“这些农民进入城市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们根本无法应付他们面临的新环境。他们不识字——他们本来的生活不需要识字。”但“城市就是一本书”,如果新进城的农民不掌握城市所需的职业技能,很难被雇用,生活就难以得到保障。由此可见,只是农民进了城,不一定就实现了城市化了。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概念。其中包括职业构成和居住环境的变化,也包括生活方式、职业技能、行为规范、文化心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在城市化的整个过程中,人自身的城市化是更为重要也是更为困难的。[2]另外,农民的乡土情结非常重,要注意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不要强迫农民放弃土地、转业或进城等。观念的转变以及丢掉由于无知而对城市(对未来)的畏惧、就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等等,都需要时间,搞农村试点的科学性根据便在于此。变革性突进与改良性渐进要进行有机结合,强调农民这个农村城市化永恒的主体,必须通过科学规划,逐步引导,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强调自愿性,不想走的可以留下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各省市、地区在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探索实践中,要谨防无视现实、无视农民意愿和现实状况,一味求快、求政绩的攀比行为,否则极易使农村城市化建设陷入困境,甚至引发各种不必要的社会矛盾,不利于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顺利进行。
再次,农村城市化未必是发展越迅速越完善就越好,也未必非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才算是真正的城市化。好比如,一个人之称为人,并不需要所谓什么统一的标准,符合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即可。譬如,某君行为怪异,与众不同,便被戏称为“外星人”,其实,事常出人意料,或许该君也在思忖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外星人”呢!非要给农村城市化设立一个所谓“最基本的标准”的话,必曰文明化,就如有理性之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标准一样。城市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最主要载体和凝聚体。各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具体国情、“地情”,未必每个农村都必须被建设成为与城市一样模式的才可称为“城市化”,这明显也不可能。人类对农业的必然需求等因素,导致农村、农民的必然存在,但是未来这种“农村”、“农民”的存在也可以如有工业必有工厂和工人一样的存在概念,而未必真得如现在所谓的农村。“农民”也可以转变为农业工作者,他们跟城市居民一样,是一个不象现在这样的处处受歧视和限制的群体,他们也是人类文明平等的承载者和传承者。
农村城市化——主要包括形式上的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城市扩建、人口集中等)和内容上的城市化(城市各种文明资源,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资源,也即软资源和硬资源的充分享受与“化”,由原来愚昧、落后的农民升华为理想状态意义上的比较文明的城市居民。)这里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在政治身份上的城市居民化,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以与城市居民一样能够享受城市各种政治资源(当前最突出的是户口改革);有经济上实现了非农化或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等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上的转换,以为农村、农民政治上的城市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上也实现了城市化——一种较浅层的城市之文明化;素质上(包括思维方式、思维品质、思想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等)的城市化——真正的内涵上的城市之文明化。
二、我国农村城市化之“择”
通过辨清农村城市化概念内涵,并从中得出发展目标和方向后,我们对我国的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道路、模式、方法上便更有了针对性。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即文明化,是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本质和必然要求,但“化”的水平、程度的不断提高定然需要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任重道远。每一个历史阶段,三个文明化之作为农村城市化建设中的重心或每个文明化自身的重心定然不同,需要逐次推进。甚至每个文明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或相互作用都会各有差异。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虽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毕竟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必然要围绕着文明化的目标,着重于先发展农村经济,以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充裕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起步和发展;而农民和政府的精神文明化和政治文明化则主要起辅助作用。各地区对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方法、模式、道路和目标等)因地制宜的创新,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但不可盲目攀比冒进。不仅农村城市化的模式、方法和道路可以多样化,而且农村城市化的形式甚至是内容上也必然多样化。
当前,农村经济产业化、工业化是主要动力,政策制度改革是关键,而人的思想观念、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等是辅助条件。政策制度在当前农村城市化中起决定作用,这些政策主要是指改革开放政策及由此产生的其他相关政策,诸如土地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及区划、社会保险政策等等。[4]不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即使经济上完全实现了非农化、生活方式上也完全实现了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在制度上属于农村社区,在公共政策上也实行农村政策,市政设施、城市面貌及各项社会事业与城市其它区域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变迁成果不能转换为城市化的成果,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5]就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来讲,直到现在,已有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称为居民户口,实现了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北京、上海两市也已下发了本市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实施意见,放宽了条件限制。公安部表示,为推动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上述地区的公安机关主动配合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教育等部门调整相关配套的经济社会政策。中国还将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促进人才交流和人口的合理有序转移;完善暂住户口登记,放宽夫妻投靠、老年人投靠子女及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落户的条件限制,放宽对投资、兴办实业和购房人员的落户政策,放宽各类人才落户政策,探索建立居住证制度。
另外,由于我国农村及其人口过于众多,农民不离土不离乡的生活方式将长久地存在,要使中国农村、农民的城市化、文明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农村土地、矿藏、特色风景和人力资源等多样化资源进行整合发展的“就地多元化”是合理而必然的选择。这需要作为外力的城市对农村的耦合和推动以及农村内部推动相结合,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社会保障、教育改革等并行,共同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共同提高农村、农民城市化或文明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著名经济学家刘振邦说——“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危险的提法[N].新华日报,1995-12-7.
[2]辛秋水.“农村城市化理论研讨会”综述[J].江淮论坛,1994(5).
[3]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篇6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趋向,高科技
【 abstract 】 not only in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ject design perfect content,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promote people lif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which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at the same time to solve production employment,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industries, and promotes materi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are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ir own work reality, to the new time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and design related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talk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 key words 】 building decoration; Design, trend, high-tech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贡布里希认为:装饰艺术的兴起是人的一种天性。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物化时期,在掌握了必要的技艺,会制造简单的工具与器具的同时,装饰就成为人类一种潜意识的需要和本质的体现,装饰就成为人类重要的设计现象。爱美是人类的天性,装饰是人类表现思想意识、表现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人类在长期的制造与装饰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特有的装饰艺术,而装饰艺术的产生为当代设计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促进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因此,可以把装饰看成是设计师进入文化的一条通道。
一、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
建筑设计是人类起源较早的一项设计活动,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台体,作为一种设计文化,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的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地域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等因素决定了建筑的形式,各种风格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及、经济发展状况这种时空环境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而装饰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伴随着设计活动而共生,装饰活动是人类一种文化的体现,它体现了人的一种价值。
建筑装饰艺术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建筑的造型、结构对建筑的形体和空间进行美化,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主要采用绘画、雕塑、雕刻等表现形式,我们从世界各国的传统建筑中都可以看到具有各民族特点,表现各民族文化的建筑装饰。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产物,建筑装饰艺术在其中承担了创造精神文明的重要使命。正如拉斯金提出的:“装饰是建筑艺术的组成部分,建筑之所以被称为艺术,被看成一种文化与建筑装饰的参与有很大的关系。”
二、对新时期建筑装饰设计的一点感想
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不仅在完善建筑工程设计内容、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解决生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业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起步晚、差距大。在2l世纪我国的建筑装饰业,将以怎样的步伐迈进世纪的大门,这是从事本行业人员所关切的大事。认真总结发展历史,思考未来策略是本行业面临的历史性抉择。
2.1 以人为本,为大众服务是中国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工作的宗旨
现代建筑装饰是直接服务于人们生活的工作。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感受到生存环境的质量,进而达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从而促进人生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
以人为本,物为人用,表现人性和人权,体现对人的关心是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人员的职责和宗旨。然而,目前有些设计人员忽略了为人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例如:不符合人体工程的设计,使用对人有害的材料,不按规范设计等强加于人的设计。在人们对环境意识不强,对环境质量标准模糊的情况下,这些违反人心理、生理的设计仍可以侥幸流行一时。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的进步,现代建筑装饰工作已从旅游宾馆等公共建筑转向了普通百姓的家庭装饰。
新时期中国的居住建筑装饰已成为中国现代建筑装饰的重头戏。中国现代建筑装饰要从这些大量的居住建筑装饰实践中去普及提高大众装饰文化,要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引导人们从当前家庭装饰的误区中尽快走出来。
2.2 弘扬民族文化,制止新殖民文化是中国现代建筑装饰发展的战略思想
建筑装饰是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并且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从事本专业的设计人员,除了保障人们生活的适用性外,还要发挥精神文化建设及教育民众的作用。虽然本专业在这方面的作用远不如文学及戏剧那样直接,然而本专业却能在日常生活的适用中传播真善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陶冶情操、培养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装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建筑装饰史中的光辉篇章。
2.3 提高理论水平,多出精品是中国现代建筑装饰繁荣的标志
中国现代建筑装饰工作同发达地区相比,起步晚、差距大。不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尽管近几年我国现代建筑装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行业人员没有认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难以推出具有中国时代特点的系统的有权威性的理论著作。设计思想的混乱、过分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及物质享受,忽略了长远的精神文化建设,致使高品位的现代建筑精品难以产生。
中国现代建筑装饰是从培育到发展,再由规范到繁荣。为些,从业人员应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全面总结,寻求中国现代建筑装饰的繁荣之路。
三、现代科技下的建筑装饰设计问题
篇7
【关键词】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安全生产
在国家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石油企业不仅肩负着经济责任,更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要本着对国家、企业和个人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安全物质文化建设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安全物质文化是整个安全文化的硬件设施,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础。首先必须打好安全物质文化这个基础。企业的安全物质文化应包括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工具设施、安全防护用品等。因此,要严格按标准为员工配齐符合劳保要求的防护用品,对安全设施进行必要的完善,并提高已有安全设施的安全性能,而且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的标准;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将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必须依法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依法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和设备,努力提高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这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抓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安全投入问题。
二、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依法办事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制度保证。2002年起,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了《安全生产许可条例》等60件法律法规和100多件部门规章。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发实施为我们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并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氛围。企业而依据此制定的内部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也是安全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的特点。随着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企业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业务链的不断延伸,一些领域和环节中的安全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要加强企业的制度体系建设,把制度逐级转变成规范和流程,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坚决纠正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行为,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提升企业的安全工作水平。近年来,石油完善HSE制度标准,共组织制(修)订HSE管理制度17项、企业安全标准23项,补充完善了13个专业安全生产禁令等等,推进了安全文化的深入落实。
三、安全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的方法、心理素质,安全生产的心态与环境、企业安全风貌、企业安全形象、工业安全科技水平、安全生产机制、安全文明氛围等。就石油企业而言,所开展的安全培训、安全文艺演出、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与探讨、安全会议等都属于精神文化建设的范畴。构建规范有序、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要利用一切机会对员工开展扎实有效的安全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的安全技能符合岗位需要,并培养其良好的安全意识。要积极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如通过“安全生产月(周)”活动的扎实开展,让干部员工亲自参与和感受安全文化氛围。要建立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做到奖惩分明,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要建设现代化的安全教育基地、安全文化室(街、廊),充分发挥社区教育阵地的作用,促进安全文化进基层、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认知水平。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和局域网的舆论宣传主渠道作用,大力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等安全文化核心理念,广泛宣教生产安全、生活安全和出行安全知识,深入宣贯《安全生产禁令》等安全规章制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形成“共担安全责任、共保安全发展、共享安全成果”的共识,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
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和安全精神文明建设三者息息相关,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是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和安全精神文明建设承载体;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制约和规范着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精神文明的建设;安全精神文明建设是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和安全制度文化建设的理论内涵。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是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和安全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石油企业的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断加大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的安全意识根治于思想深处,保证石油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学风校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风气、整体水平的具体体现,综合反映了学校的管理制度、教育理念、文化氛围、学习风气、人文风貌等相关内容,是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依据。其含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文化的意义
1.校园文化之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最基本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是一个学校校园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物质依托,对培养学生的情操、美感享受、良好心态和素质提升等有着全面的、积极的作用。2.校园文化之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由校园中的各种活动和人际交往而产生的文化,主要通过外在的言行举止来表现内在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对于培养热情积极、向上乐观、融洽和谐、文明友善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3.校园文化之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建立在学校管理理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的,是形成正常有序的校园环境的重要保证。因此,培养学生了解规章制度、恪守规章制度是学校的教育任务之一。4.校园文化之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集中体现了师生的政治思想倾向、人生价值追求、人才培养观念、职业道德教育和科学民主精神,是校园文化内在的最本质的东西,是学生内心的理想家园和精神依托。5.校园文化之师生文化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活动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理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但是知识传播者与聆听者的关系,而且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果从外在和内在都得到了升华,在和谐校园创设中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体现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学校教育中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塑造人格与价值导向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传播着各种人文气息,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2.凝聚人心和行为约束校园是师生共存的生活环境,体现了群体的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校园文化代表着大家的心声和要求,反映了广大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校园文化也对校园人有着较强的约束力。这并不单指制度约束,更重要的是在无形中通过其他载体或各项活动,影响个体行为,并对其产生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其对行为具有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3.愉悦身心和智慧启迪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内容也日趋丰富,对精神方面的要求也在提升。现代的校园不仅是知识的海洋,而且汇集了各种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活动,使我们从中受到熏陶启迪,锻炼能力,提高素养。
三、技工院校的校园文化现状
技能教育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技能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由于技工院校教育形式的特殊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重视力度不够,既不利于校园的文化宣传,也忽略了校园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所在。而要改变这一状态,实现技工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深入了解技工院校目前的发展现状。1.技能教育重于文化素养技工院校以技能教育为主,注重学生们的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忽视了文化素养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制约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2.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缺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在重视文化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和完善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学校内涵,使校园风貌从本质上得到改变。3.重外在轻内涵有些校园建设盲目追求物质化的形式建设,而其实质内容往往被忽视,其核心价值没有被体现,不能达到理想的作用和效果。难以形成自己学校的校园风格和校园文化。4.重课堂轻业余学校工作以教育为主,而学生的身心发展除了课堂教育之外,丰富充实的业余生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技工院校业余生活的重要性被忽视,加之现代网络信息的发展,使得很多学生闭锁在虚拟的网络中,失去和老师、同学交流互动的平台,不利于身心发展。
四、技工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1.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搞好技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改变原有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所起到的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要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结合新时代特征、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适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形成文明和谐、积极向上、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校风学风的体现,凝聚了技工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传统观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加强人际关系建设、加强校园活动建设等几个环节入手,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3.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使每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乐园。4.加强校园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先行。在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助于保障校园建设的顺利进行。还要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利于学校的教育和发展。
五、小结
篇9
关键词:国学;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015-02
西方管理方式重视制度,倾向理性,而中国的经济社会管理看重人情。经过近三十年向西方管理模式的学习,中国经济社会管理界开始意识到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困难,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人心浮躁,缺乏归宿感,幸福指数不高。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是可以畅通无阻嫁接使用,但是管理看起来不可能,于是管理界开始另辟蹊径,在管理理念中嵌入中国传统文化,渐渐发现很多需要重视的东西,都可以从《论语》里找到依据。因此管理界逐渐意识到不能照搬西方管理方式,而需要根据中国本身的特点进行微调,管理战略认同度大大提升,使管理更具艺术性与人本性,于是转而向国学求解。
一、国学文化是中国富强的关键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和文化密不可分。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复兴,没有建立一种适合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在于经济,而经济社会管理的成败与否在于文化。国家要强盛,经济要发展,要借助于文化的力量。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经济管理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国学文化是人类现代化的宝贵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是那些能够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感觉的天然来源。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很多,中国应该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现代化管理,国学思想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化管理的一个文化资源。国学思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将重新参与人们的精神生活,培养自觉的高尚道德意识最终造就一种具有理性特点的和谐社会秩序。
我们要构建一种适应中国国情和现代社会需要的文化模式,就必须注意吸收和挖掘国学文化。国学文化在历史上对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国学文化的精神内涵将依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智者的启迪。国学文化在后工业时代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将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资源,国学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当今市场经济社会物欲横流、名利勃兴,国学思想和伦理对于现代人建立良好意识具有关键作用,世俗伦理的提倡可以调整社会风气。特别是在21世纪竞争异常激烈,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与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更加需要一种守信的伦理精神和诚信文化来和谐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得社会秩序富有理性。“人无信不立”,“言必信,信必果”的国学信条,恰巧能够为没有经过工业革命和发达商品经济阶段的中国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伦理工具。国学文化以“和为贵”与“和而不同”等理念为人类提供了对话、沟通、协调来取代误解、冲突、对抗,这种理性方式对于新世纪的社会良性发展有巨大意义。
二、国学有效化解现代经济社会管理危机
发达的西方管理对于现代管理科学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但对于深化管理目标和方法的管理哲学思想的确切认知还是比较缺乏,导致管理中出现了许多的危机。这些危机突出表现为:首先是“兼并化”的危机,尽管一些单位、企业和个人发达兴旺了,但完全是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换来的,完全与“人性善”的道义和精神相背离。其次是“机械化”的危机,现代的科学管理致使资源与人力的使用过于机械化。“赚钱”和“牟利”作为管理的主要目标,因此缺乏让人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价值、更加能够舒展身心的更高目标。为了谋生劳动者被迫从事自己毫无兴趣的工作,使得工作成为对自身的折磨,造成工作者心理不稳定,产生精神上压抑和苦恼,身心疲惫,最后导致“过劳死”。再者是“社会性”的危机,由于过多地向追求物质财富的方向倾斜,西方管理把这个世界变成一个被物质财富主宰的社会,贫富两极的极端分化使得社会公平已经严重失衡,人性善良真挚的退化产生出一系列的社会危机。
在物质的层面上而言现代西方的管理是成功的,但在人文精神层面上却非常失败。和西方理性的管理模式相比,中国国学文化中蕴涵的实现人性为重点和以开拓人文的人本管理、社会管理及国家管理的人文精神自成一套更符合自然规律的人性主义的管理体系,这种体系着眼于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注重人性的舒展和精神的内涵,强调长期的社会共利而绝非短期的个体私利。国学管理哲学强调的是顺应人性的自然舒展和人际关系的调和,恒常的学习与反思,身体力行和实践表率作用,注重自内而外的内化作为动力以实现目标的精神,互信互助和忠诚的责任的道德理念,追求利益以求心灵安和、愉悦舒展生生不息的锲而不舍意志。国学文化中的中心理念和价值观能够凸显深挖人的潜能和充分发挥人性的管理特色,确实能够弥补现代西方管理的弱点和不足,通过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内而外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时实现的管理目标。国学文化的价值不单是指经济价值,更主要还是在其崇高及独立的人生和社会目标。将国学文化应用到管理的社会目标上去所产生的效益与效率将更大。
篇10
关键词:博物馆 历史文物 文化建设 文化传承
如果说文物珍藏与遗迹保存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社会教育与传承文明则是博物馆建设的灵魂。博物馆作为全世界缩微的历史胶片和文化剪影,囊括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精神的精髓。从横向的文化传播上讲,博物馆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蕴涵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世界各民族提供了文化交流与精神互补的交流平台;从纵向的文化适应上讲,博物馆为各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提供了文化母本,为深入挖掘人类优秀文化提供了文化参考。
在全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现代社会人类精神层面的探求与填充远跟不上时代要求的步伐,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人类信仰缺失、社会追求失衡、人类精神食粮严重匮乏的时代。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地和优秀文化的发散地,博物馆发挥着以“博”促“文”、以“物”聚“博”的广泛社会教化功能,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延续历史文脉的伟大使命。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旗帜鲜明”地依托于学校教育,弊端之一是让教育部门不堪重负,把社会教育仅仅当成一项任务而弱化了教育的本质性与价值性,再者,学校教育毕竟影响范围有限且空间狭小,故社会影响力实在有限。因此,如何扩大教育的社会影响面、完善社会教育的功能性与实效性、延续精神文明的历史传承、共享人类文明的集体智慧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作为社会文化机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应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发挥更大的教育功效与社会功能 。
一、鉴证历史 碑刻文明:历史文物――精神层面的物质文明
历史是国家、社会和人类的传记,文物其实就是现实的历史文明。没有一样物品能比文物遗迹更能说明历史,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博物馆更能认清历史。例如,如今破败不堪的圆明园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语言,一种精神层面的物质文明,记录着中华民族在当代残缺的文化体系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遗迹,一方面,它不遗余力、公正客观地还原着历史上满清王朝的无能与腐朽,惨不忍睹的向世人展示着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华民族的千疮百孔;另一方面,它又以历史的真实警戒着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历史的真实激怒起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抵御外辱的决心,以历史的破碎激昂起华夏民族重振雄风、再造辉煌的不懈斗志。历史是一本教科书,文物则是一面镜子。历史文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集史料价值与现实价值于一体,本身就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层面提供着具体的物力支撑和文化支持,让文化建设有史可据,让精神文明有史可袭。
文物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展示着人类的伟大与劳动创造的文明。伦敦艺术工会主席乔治・高德曾说,“让一个工人了解艺术作品,可以使他变得举止高贵,富有自尊心,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使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工人,充满愉悦,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达到灵魂净化和升华”。可见,文物在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同时,就已经与社会进行沟通、与人类进行对话,荡涤着人类心灵,震撼着人类灵魂。文物的价值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鉴于文物的特殊价值属性,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历史文物的研究开发与保护利用。因历史展示出现在与过去的一种对话,且在这种对话中,现实采取并保持着主动。因此对待历史不仅要消除偏见,还应该孕育热情,人类社会是一部不断发展的历史,我们对待历史的眼光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对历史文物的开发与保护利用当中,我们应尽量避免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缺位,只有当历史达到了对现实的启迪与教化作用,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当代博物馆员的职责不仅仅是保护好历史文物遗迹,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已有的“物质文明”进行科学研究和再开发、再利用,以达到至高的历史教化与启迪意义,从而更好的为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二、承载史训 传播文明:博物馆――社会建设的精神支点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如何从历史的教训中借鉴经验,书写现世富含价值的历史,给予后人更有价值的参考,是博物馆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成为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博物馆在现代社会承担着还原历史、重现辉煌、审视不堪、记录知识与经验教训等重要作用,文博事业为社会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历史借鉴与强大的精神支撑。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收集、保护与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地方,也是集研究开发史料、集中展示优秀文化传统、重塑时代精神与先进文化、达到社会教化功能的文化机构,狭义上来说博物馆是它所代表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厚度,广义上来说博物馆是传承历史文脉的先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阵地。首先,其丰厚的馆藏文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基石和源泉;其次,众多致力于文博事业研发与保护的馆员是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民族文明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是宣传革命真理、重塑高尚信仰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构建人类和谐社会,需要以史为证的勇气与以史为鉴的决心,也需要后人不断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当代博物馆业的的发展,应该继续以挖掘历史文物的深厚价值为依托,以培育敬业、实干、高效的研究人才为支撑,借鉴吸收人类历史上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优秀成果,研究开发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争取文物价值与人才价值的极大化利用以完善社会教育、启迪民族智慧、凝聚民族力量、培养共同理想,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与和谐的人类社会。
在博物馆的建设中,要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博物馆被定义为公益性事业,本着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方针,可以探索社会教育价值的多种实现方式。一是走出去扩大影响,“把博物馆送上门去”。博物馆业也倡导“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去粗取精,也要对各种优秀文化兼收并蓄,妥善处理好不同文化间的对立和冲突,引导多样性文化的和谐共处,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压抑和消解多样性文化。为了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可以尝试采取外出展演、文物对接、馆藏共享、考古合作、交流探讨等方式,增强教育宣传力度,把各个地方的文博特色与地方精神兼收并蓄,并取众家之髓放大为国家文博特色与民族精神,一方面可以推动文博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扩大社会影响与教育宣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精神接壤,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二是可以采取在各地联办教育基地,以实地的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民族主义熏陶与教育为阵地,并注重针对不同游览人群的讲解与引导。例如,对集体参观游览的中小学生,可以从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方向进行讲解引导和宣传教育;对单位集体、成年人群的游客则可以从价值追求、公众道德、社会信仰与个人信仰以及工作信念等方面进行宣扬与疏导;对国外游客、外地游客则可以从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民族精髓与民族认同、地方精神文化展示等方面进行讲解与宣扬,彰显民族正气与地方文明。另外,博物馆还可以探究让游客把教育宣传带回家、让更多人接受教育与洗礼的方法,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实现社会教化目的。笔者认为,采取实地拍摄情景剧再现历史情景、复制历史珍贵照片以供回忆、出版史实揭秘重现历史剪影等方式是可取的方式。总之,博物馆是人类文化的缩影,是人类历史的鉴证,它的文化本质决定了它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它的历史属性决定了它不可否决的历史本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