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

篇1

关键词:农业 集体经营 合作经营 企业经营 创新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094-01

提出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改变了时期的农业生产集体生产经营模式,这是我国对农村土地生产经营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激发了农业生产的活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的改善了改善了农村生产面貌,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35年过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村经营方式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项改革同样是为了激发农业生产的活力,为农业生产经营输入新鲜血液,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1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近年随着年轻一代农民走向城市,农村的种田人员愈发老龄化,农业生产经营早已经不是农村家庭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种田成了老人、闲人的工作,农业生产严重缺乏活力。只有通过创新生产经营方式,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家庭农场经营户,龙头企业等有知识技术,有资金支持,懂生产经营农业生产生力军才能给农业生产带来活力,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

(2)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很多家庭农田无人耕种,土地闲置在有些地区很严重,在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现状下,耕地这样闲置实在让人痛心,只有通过创新生产经营方式,规范耕地流转途径和流转方式,才能让这些稀缺的耕地在种田大户、种田能手手中发挥更大的生产效率。

(3)零星分散的家庭承包种植模式,对于科学种植、高效管理、机械化操作,资金投入、信息化应用等现代农业生产不相适应,并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进程。只有发展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才能提高农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新型城镇化给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一强有力的助推力。城镇化解决了农民进城的居住保障,就业保障,从而就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这就解决了农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后农民的后顾之忧问题,降低了改革创新的风险。

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就是适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2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展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需要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2.1 土地集中连片问题

发展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必须要有大规模耕地作为基础,如何规范家庭承包地自由流转,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保障农民获取土地收益红利,保障农业大户,土地经营企业获取大片土地经营权,这是发展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的先决条件。《决定》指出:“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关土地流转政策给农村土地流转指明了方向,也给农村基层组织提出了任务,即指导土地流转工作,协调农民个体与经营大户的合作联系,确保土地流转工作有序稳定进行,维护农民合法利益。浙江,江苏等地建立的农村耕地流转服务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服务中心需要出租耕地的农民及需要承租耕地的用户都可以在此进行公平公正的交易,服务中心可提供耕地位置,等级、面积、价钱等多种服务内容,他是农民个体和农业大户和企业等进行耕地交易联系纽带,值得借鉴。

2.2 谁来种地,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发展农业合作社需要当地的农业生产经营龙头企业的带动,像四川新希望集团公司组织发展的农业合作社就极大的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农民企业共赢。联想集团也进军农产品生产经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浙江一对年轻夫妇辞去年薪20多万的上海工作回家乡发展葡萄种植业,这都与当地农业土地政策支持,农业补助资金支持,当地政府基层组织协调保护有很大关系。河北正定县辛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藁城市绿生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都离不开一个有知识技能,懂生产经营,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带头人。而这些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需要国家农业优惠政策的扶持,需要良好的农业生产经营市场的培育。

2.3 资金问题

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需要强有的资金支持,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与资金短缺有极大关系,多少年来我国的金融行业很不看好农业市场,农业信用合作社融资困难,农业发展资金匮乏,企业向农业融资更是少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给出了明确方向:即“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村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这些政策将有助于农业生产经营资金短缺问题的解决,同时《决定》还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些政策都将吸引金融资本进入农业。

3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风险防控

有关农村我国一直有多种不同的论点,有土地私有化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也有将农民土地生产经营权收归集体统一经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国的农地制度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即改革前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改革后是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归农民个人所有,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并行分置,即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权归农民个体所有,但经营权可出让给农业经营大户,集体、企业。这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相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大量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虽然土地承包权归农民个体,这对既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又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新农村;建设

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农机合作社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必然选择,是建设新农村的首选方式。农机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机投资,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农机产业的良性发展,努力为农村经济、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服务,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

一、发展农机合作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优化,机具性能增强。大型农业作业机具的应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减少人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抑制重复购机,并进一步提高农田管理水平及农产品的采收和处理水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农户土地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之后,能有效解决投资大、耗油多、作业质量差等影响粮食产量的问题,有效地增加农民的非土地经营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发展农机合作社,促进土地流转资源配置优化

农业在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中,农机合作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机合作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农机行业的各种服务资源,通过组织化进入市场。当前的农村社会,多数农民已告别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走出家门长期在外打工,土地无人或无力经营,而农机合作社就可以直接接受转让,这样一来,农民既可以不改变自己的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增加了个人收入,又可以使得农业机械以入股的方式集中起来,以便于合作社的统一经营,统筹安排农业生产,避免零散作业造成的资源浪费,增加农机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收入,从而实现农民和合作社的“双赢”。

三、发展农机合作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许多适用、有效、先进的农业机具应用于农业生产作业中,改善了生产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农机合作社实行机械化生产作业,土地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农村劳动生产率,使得农民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去,为农业资源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重新分配和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随着大型农业机具的增多,农机总动力的增长,使得更多的农民从事农机服务及其他农业相关工作,农民也在加入农机合作社中获得了收益,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发展农机合作社,加快农机新技术与新机具的推广

农机合作社的组建,有利的推进了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在促进农机新技术推广、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促进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耕地的生产能力。农机合作社不同于其他的合作社,它不但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发展的后盾,更有优秀的农机技术人才作为合作社的管理人员,这些优秀的人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强,更能快速有效的传达到农民的手中,使农民尽早尽快地应用新技术、新机具,有利于农机新技术及新机具的推广。

五、发展农机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业发展已取得相当的进步,农民的收入也已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农村、农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农业机具的统一调度,提升农业服务质量,在服务中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使农机合作社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且每个股东都有分红,使农民对农机合作社产生浓厚的兴趣。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为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

六、发展农机合作社,完善农业经营体制

多年来,过去的农业经营方式一直制约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机合作社的建立,可以开展更广泛、更全面的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使得更多的农民得以团结起来,解决农民难以解决的许多生产经营问题,使得落后的农业家庭经营方式向更多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式转变,提高集约化水平。另一方面,农机合作社通过代耕代种、农田托管、土地承包、股份合作等生产形式开展规模经营,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创新,使落后的经营方式向多元化、多层次的经营服务体系转变,完善农业经营体制,促进农业发展。

七、发展农机合作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处于薄弱环节,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机具的整体水平和使用效率,增强农业的物质基础,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农业生产,统一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整合农村农民的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等各项农业资源,加快农业先进技术和先进机具的应用,使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增强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3]。

合作社是极富活力的农机经营形式,必将与农机化事业一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日益壮大。农机合作社在未来必将成为主要的农机经营形式,是未来农机工作的一个重点。农机管理部门也要跟进形势,提高认识,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和应对这一事物,才能给合作社更好的引导和帮助。农机合作的内容与形式会越发丰富,必将引发全面的农业合作。现在就要把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在它前进的过程中还会有新问题出现,要跟进解决好。合作社必将向 组织更严密、分工更精细、管理更科学的企业化方向发展。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让我们期待它未来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洪蕾,吴丽娟.发展农机合作社推进新农村建设[J].农机使用与维护,2007,(1).

篇3

关键词:农超对接;多赢效应;农业合作社

一、农超对接模式简述

农超对接是一些西方国家和发达地区广泛使用的新型农产品生产销售方式,由农户和超市签订购销合同,超市从农户那里直接购买农产品,从而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保障食品安全,减小生产风险。

2008年,我国开始推广农超对接模式,由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到2012年,试点零售企业生鲜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的比例超过50%,2012年商务部又公布了一批城市作为农超对接的试点,大力支持农超对接的发展。

二、农超对接的多赢效应分析

从政府的角度看,当前,我国政府急于解决三农问题,农产品销售问题和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农超对接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优化结构来提高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和品质,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同政府相比,超市目标更为明确,即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通过农超对接,超市在与农业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后,便持续获得经检验合格的农产品进行销售,大大减轻了对于生鲜农产品进行供应需求的货源问题,降低了市场风险;超市直接从农户那里购买农产品,减少了流通成本,通过低价形成的价格竞争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源,也促进了顾客对超市其他产品的购买。

对农民和农业合作社来说,农超对接使超市和农户变成了利益相关者,超市为了顾忌自身利益,保证农产品供应的可持续性,不得不引导农户的生产方向,方便农户获取消费者市场不断变化的产品需求,使农户可以及时调整生产规模,科学改变生产结构,降低生产风险;通过农户和超市的产销结合,更利于区域农产品知名品牌的建立。

消费者也从农超对接中获益,一方面,农超对接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超市设立有相关食品检测部门,通过严格的食品质量监测环节,消费者可以买到安全有保障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农超对接使超市直接向农户购买农产品,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农产品价格降低,大大惠及消费者。

三、农超对接在河南省发展的现状

2010年以来,河南省大力采取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目前河南省农业生产初具规模化,但农超对接仍然面临很大困境,主要表现在:

1.产量与质量问题。机械化带来的农业规模效应是农超对接的精髓,但河南省的农业生产以小农经营方式为主,缺乏组织性和规模化,使河南省农产品容易受季节变化的限制,市场变化的影响,产量往往难以保证,这与超市的农产品供应可持续性要求相矛盾。超市为了提高销售额,也由于购销合同中保护价的限制,往往对农产品的质量与包装有严格要求,而河南省农民的质量管理意识较差,品质参差不齐,使超市与农户难以达成一致。

2.价格问题。农超对接与以往的农民-批发商-供应商-超市物流采购模式相比,节约了一定的物流成本。但在河南省内,大多农产品生产基地远离城市消费市场,超市不得不加大运输成本,从而更压低对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使农民觉得超市收购价和把农产品卖给批发商的价格相差无几。

3.结算与税收问题。大型超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往往采取银行转账结算等方式,但有一定周期,这使适应于现金及时结算方式的经济实力低下的农民难以接受。按照我国规定,超市收购免税农产品可以凭发票以13%的抵扣率抵扣进项税额,但合作社往往无法开具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而影响超市的税款抵扣。

4.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由于信息难以及时共享,或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等原因,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整个农超对接的供应链中,大型超市看似位于顶端,掌握着信息优势和主动权,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而农户则属于信息不对称的一方,议价能力较弱,往往对超市的要求采取妥协态度。农超之间普遍存在着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省薄弱的基础设施,落后的经营模式和生产技术,较低下的土地利用率和土地流转率也制约着我省农超对接的发展。

四、根据农超对接发展现状的几点建议

1.在农超对接中,大型超市担忧农产品供应的持续性和产量品质问题,农民则担忧生产风险问题,二者之间的信任博弈会影响长期合作。所以,超市作为对接的优势方,应主动引导农产品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生产,及时了解提高市场信息,洞悉市场变化,根据市场消费者需求导向正确引领农产品生产,同时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也应增强质量品质标准化意识。

2.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可以由实力强的合作社带头建立农业合作社联盟,提高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农业合作社可以购买有保证的农业用种,统一包装农产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建富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和知名农产品。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社。政府应出台包括财政,税收优惠等扶持措施,落实农产品进项税收抵扣政策,制定与完善相关的农产品发票使用与流通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投资,加大第三方物流发展,引导其前与农业合作社对接,后于大型超市对接。政府应在农业合作社和超市之间牵线搭桥,加强农超之间的信任,互动和合作,引导两者的顺利对接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涛.农超对接的模式困境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09).

篇4

1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意义

1.1促使农村土地流转

农机合作社是农业发展的衍生品,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一方面有助于农村土地流转更有效的实施,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引进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机合作社是将技术和农机设备转化为生产力的组织,在农村先进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依托于农机化,将农村的土地资源、资金以及劳动力有机整合在一起,科学合理配置,推动农业发展。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农业大型机械设备高效生产优势,为先进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发展空间,有利于农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全国不同地区开始大范围兴起,打破了传统农业局限,进一步加强了农民之间的生产凝聚力。

1.2提升农机管理水平

在农村创建农机合作社,将农村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金整合在一起,为农机推广提供更为良好的发展平台,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对农机进行统一管理,更为便捷。农机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对操作人员专业技术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农机操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能够更好的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普及农机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农机管理水平。

1.3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农机合作社不仅将土地资源和资金集中起来统一调配,实施委托管理经营,这种经营方式能够大大解放农村闲置劳动力,致使这些闲置劳动力从原有农业生产的桎梏中走出来,将更多经历投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中,在保证我国农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

2我国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就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来看,农民收入普遍偏低,致使农机合作社在成立之初资金筹集存在严重阻碍,难以具有充足资金购置先进技术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机技术推广难度;农机技术推广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农机合作社前期成立阶段,没有足够的积累......对原有落后的机械设备没有更新换代,生产效率仍然不高。加之农机合作社成立之初相关工作流程和制度还不够成熟,经营范围存在较大局限,难以为农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农机合作社的日常管理过程中,由于创办之初缺乏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造成工作人员认知水平存在局限,管理工作开展受到阻碍,内部缺少高效的工作氛围,致使整体凝聚力不高,有待完善。

2.2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农机合作社在最初诞生阶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经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在农业领域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此种模式自身特性,存在一系列缺陷,成为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我国当前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来看,建设规模普遍偏小,并且缺乏科学完善的农机发展机制,相关管理层更是缺乏有效执行力度,种种因素造成农机合作社迟迟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背景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当前的农机合作社尽管在实际推广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仍然难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迫切的需要创新和完善,提升其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发展农机合作社,加快农机技术推广

3.1做好试验工作

农机技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为了获得广大农户的信任和支持,需要做好相应的测试和试验工作,对于后续农机技术推广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一系列农机试验工作,观察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最终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机技术推广后,需要注重自身社会化服务作用,相关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应力求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有序开展;加强农机合作社建立以及农机技术推广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农户宣传建立农机合作社的重要性,新式农机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从实际出发,深入农村,通过专业农机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进行解决,最大程度提升农户农机技术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农户应用新式农机技术的信心,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2转变农机合作社经营方式

农机合作社如果想要获得长远发展,需要结合实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足够的竞争力。所以,转变农机合作社经营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只有这样,农机合作社才能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广泛应用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将农机合作社一些老旧的机械设备淘汰,结合农机合作社自身发展规模引进新式机械设备,优化内部结构,科学合理的配置农机设备;其二,转变传统经验方式,引导农民能够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多样化农产品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多渠道的进行加工和生产,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以求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此外,农技推广部门需要同政府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时刻关注政府的政策变动,争取政策向农机合作社方向倾斜,促使农机合作社在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篇5

(1)农产品连锁经营避免了传统经营方式的弊端。传统农产品经营方式以是农贸市场(由众多个体小商贩构成),农产品批发市场(由农产品批发商构成)为主。规模小、交易环节多、交易手段落后,流通成本高;农产品来源渠道复杂,市场仓储、保鲜设施不完善,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首先连锁经营购销责任分明,产品质量有严格把关,有助于净化市场,避免假冒产品流入市场。

其次连锁经营有助于规范流通秩序,提高流通效率。连锁企业实现大规模、快周转、低成本的优势,充分发挥规模经济,降低流通成本。再次,发展连锁经营,有助于形成统一、稳定的销售网络。

(2)农产品连锁经营有助于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是实现生产和消费对接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连锁企业能够广泛收集市场信息,使农民能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品种和产量,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提高农民在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力,能够提高农产品的整体价格水平,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农产品卖难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问题。

(3)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有助农村产业化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方面,连锁经营需要产业化的支撑。连锁经营的优势最终来源于整合过的农产品产业链上的资源,通过产业化支撑连锁经营。大流通必定要与大生产相适应,规模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连锁经营为产业化和订单农业提供市场前提。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中间企业必然要适应连锁经营的要求,提升规范化运作,进行订单式生产,逐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双赢,实现产业化经营。

2 农产品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目前已具备发展连锁经营的条件。首先,农业生产产业化程度提高,大生产必然要求大流通,传统的分散经营的方式必将改变。其次,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为农产品规模化流通和销售奠定基础。再次,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进步。对安全消费,健康消费和文明消费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在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无法发挥品牌共享的优势。生产连锁经营的优势就是在与连锁企业共享品牌和信誉,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服务。而我国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加工和无标流通,假冒伪劣的现象仍然很严重。许多连锁企业甚至不能提供相同的产品、服务和价格,所谓的品牌共享效应也就不能有效发挥。在构建农产品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和流通领域标准化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特别是一些非规范认证机构和乱认证行为的出现,不断扰乱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2)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产业链较短。产业链是产业层次、产业关联程度、深加工程度和产品满足消费程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可加工程度就越深。农产品产业链包括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配送、市场销售过程中的所有相关产业。我国农产品产业链相对较短。大部分农产品都是未加工或者是简单初加工,深加工程度低,竞争能力低,产品销售渠道狭窄,产业链短已经成为限制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桎梏。

(3)供应链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农产品连锁企业质次价高。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将核心企业和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相关企业连接成一体,重新整合企业核心资源,提高联合效率,减少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整体运作的效率和效益。供应链上各个企业是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战略合作关系,追求的是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每个企业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只专注经营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这样既能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于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又可使辅业务高效率、低成本地运作,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连锁经营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着供应链过长,相关企业合作关系不紧密,农产品经过反复倒手,质量下降,价格提高,使消费者转向农贸市场。

(4)缺乏高效的第三方物流支持,物流配送落后。我国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农产品和农资专业物流企业比较缺乏,现有的国有农业流通企业,例如粮站、种子站、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缺乏规范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效率低下,亏损严重。而且现有流通企业缺乏相应的保鲜、冷冻设施,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物流配送落后导致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流通半径小,流通环节多。据统计,物流成本约占农产品成本的30%~40%,而生鲜农产品甚至在60%以上。而发达国家一般控制在10%以内。

(5)连锁经营规模小,无法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由于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农村生产基地,经营网点分散,专业配送落后等原因,企业不能做到订单生产、批量采购、专业配送。导致各个经营网点大多各自从农贸市场采购,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3 推动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策略

(1)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从现有比较成功的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经验来看,有稳定的货源提供高品质产品是其共同点。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既能保证货源,又能保证产品质量。

生产基地为农产品标准化提供了基础。应该加快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对农产品的品质、保鲜处理、包装、计量等质量标准做出统一的规定,对主导农产品品种标准,产品质量分级,专用标准,生产规程,质量检测体系,农业投入品及其合理使用建立符合中国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动上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

(2)依托农产品龙头企业和深加工配套产业,实施品牌化战略。初级产品档次低、价格低廉、市场面狭窄,经过深加工既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尤其是品牌产品更是品质和服务的象征。对于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起到重要作要。选择与生产基地和农民联系紧密,有一定规模。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形成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为发展连锁经营奠定较好的基础条件。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进行资产与业务重组,建立产权清晰的股份制核心企业,以此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

企业联合为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条件。农产品及初加工品其可仿制和复制性非常大,也十分容易形成产品自身个性化和差异化特点,企业自有品牌产品设计和推广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实现农产品品牌效益。需要企业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制定可行的营销组合策略,充分发挥农产品品牌优势。

(3)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实现生产和销售对接。农业合作组织是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流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农村合作组织能够将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接起来,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其次,农村合作组织可以将农民组织起来增强谈判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对农产品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

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如专业技术协会、农业合作社、粮农、果农协会等,将生产农类产品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目前我国的农业合作组织有如下几种形式:①农户出资,用产权连接的“专业合作社十农户”模式;②农户不出资,用合同连接的“公司十农户”合作组织;③用会员制连接的农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的各类服务协会。

(4)依托第三方物流,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水平。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各企业相互依存。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一是要求供应链上的企业都要有核心竞争力,从事核心业务的经营,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二是加强各个企业的联系,培育企业间的信任。企业的自利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将极大损害整体利益。

对连锁经营而言,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生产和销售企业可将产品配送委托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专门的物流管理人才、先进的加工配送设施,具备高度系统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能够对物流资源快速整合,具有规模经济的基本特点。依托第三方物流不但可以减轻其自建配送中心的资金压力,减少其物流成本,使企业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且提高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农产品配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畅通无阻。

篇6

关键词 直销农业;调查;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 F3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350-02

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订单农业、出口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涌现。然而从我国国情及国际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农业流通领域还需要改造和升级,直销农业这一新型模式的出现适应现实需求,推进了现代农业高效发展。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大都市,近年来南京市大力发展现代直销农业,在推动农民增收、城镇居民降低生活成本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直销农业作为当前发展现代农业一种有效模式,值得研究和分析。

1 南京市农业和农产品产销现状

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华东地区第二大城市,城镇户籍人口545.97万人,农产品需求量巨大,为适应大都市“菜蓝子,米袋子”需求,历届市政府都十分关心现代农业建设和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模式。

1.1 农业特色鲜明

南京市积极推动农业“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形式,加快优势产业专业化生产的步伐,全市催生一批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专业镇、专业村,出现溧水县白马黑莓、栖霞区八卦洲芦蒿、高淳县固城食用菌、江宁区汤山奶牛、浦口区石桥优质家禽、六合区竹镇畜禽等一批种植、养殖基地。

1.2 农业产业化发展

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近200家,这些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强,政府正引导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适当返利、订单农业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力地促进农民的增收。

1.3 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近年来,南京市通过认定的无公害产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数量不断增加;通过评定的国家级名牌农产品、省级名牌农产品、市级名牌农产品也不断增加,品牌的树立带动了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

1.4 农产品流通环节过长

南京市农产品流通模式主要是农户(基地)—农业经纪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二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贩)等涉及诸多流通环节,流通环节过长,增加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消费者获得的农产品价格偏高,而农民获得的利润不高,利润消失在流通环节;较长的流通环节影响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透明度,消费者和生产者信息不对称[1-2]。

1.5 农产品质量问题影响较大

农民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能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有损于人体身心健康的物质,农产品品质不高;全社会没有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不能有效监控农产品生产。

2 南京市发展直销农业的原因分析

2.1 直销农业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状况

直销农业是指按照市场销售主体的要求,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农产品,将生产的产品按标准加工,经分级、整理、包装、储运、配送后,使生产基地和销售点建立直接对接的关系,是农产品以品牌的方式进入大型批发市场、超市连锁店、直销平台等进行销售的一种现代农业的重要生产经营方式。直销农业发展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一部分人将多余农产品置于自发市场进行商品交换,这是最早的最初级直销农业;现如今农民自产农产品于集市自销早就存在于我国人们生活中。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直销农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直销革命”。直销农业的出现是适应城市现代生活方式和新型市场消费需求的有效农业发展形式,能较好地兼顾农民和城市消费者的利益,较好地促进产销衔接,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也有利于建立蔬菜消费安全和可追溯体系。直销农业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一是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垂直统合经营体系;二是整个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是标准化支撑的系统;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3]。

2.2 南京市、发达国家直销农业对比分析

2.2.1 西方国家现代直销农业。西方国家发展直销农业时主要从4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立组织化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主体。例如,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完整的全国农协组织网络,合作经济体系包括了所有的农户;美国310万个私营农场中,有50%左右的农场主参加“全国农场主联盟”和“美国农业联合会”。二是建立连锁化和超市化经营的农产品零售终端。法国有8 000多家农产品食品超市遍布全国城乡各地,美国有78.5%的农产品从产地通过配送中心直接到超市门店零售。三是建立专业化和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欧洲国家对农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做出了相应的生产要求。四是建立多元化和全方位的农业服务系统。发达国家重视发展农业,主要是构建了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4]。五是建立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和完备的法律体系。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方面有严格的立法规定,涉及农业税收、农业信贷、土地使用、环境保护、生产供应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方面,有效保障了现代农业发展。

2.2.2 南京市直销农业。一是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影响直销农业扩大规模。南京市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分散种植和养殖为主,具有品种少、现代化设施落后、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尽管南京市有很多农业合作组织,但短期内在品种、规模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直销要求,批发市场还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存在。二是零售环节投资过高,影响直销农业快速发展。大规模实施农产品直销,企业需要在配送中心、冷链设施、检测设备、店面设施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同时还要承担南京市区日益提高的地租、劳动力和运营成本,投入回报明显不对称,农业合作社和农户缺乏发展直销农业的动力,也缺乏经营管理的能力。三是政府政策问题。为满足农产品直销终端品种要求,一些合作社往往需要收购其他合作社的蔬菜,统一供应直销终端,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但是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协作提供农产品,则需要缴纳增值税。直销终端需要提供增值税发票增加了农产品直销成本。四是农产品生产环节成本增加。近几年农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种植、采摘、包装、运输、检测和理货成本大幅上涨,这直接导致农民向用工少、易于管理的低附加农产品品种转变,这有时会与消费者需求偏离。五是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直销农产品流通是与订单相连接,实施订单的前提基础是农产品的标准化,而我国大量农产品无标准可循[5]。

3 南京市发展直销农业的启发

3.1 建立适应直销农业的生产主体

分散化和粗放型的小农经营难以与南京市这一现代都市的消费模式对接,组织化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主体是发展方向。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学习日本和美国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成,成立农业合作组织,大规模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项目。另外,销售主体如超市等可以跨地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支持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申报农产品品牌,鼓励其参加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6]。组织化和规模化农业生产主体不仅可以解决分散生产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技术升级的问题。

3.2 建立新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烂、难储运等特性,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如果物流环节多,物流成本会更高。研究发现,欧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占其生产成本的40%,物流损耗为5%~7%;而中国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50%,物流损耗一般在30%以上。政府和企业应重视现代冷链物流建设,冷链物流建设应关注农产品质量、包装、采摘预冷、冷藏运输、农产品冷藏等问题;农产品流通企业还需要建设现代物流配送平台,配送平台建设应重视物流系统、物流设施和设备、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

3.3 建立农产品直销平台

南京市农产品直销平台应包括大型超市农产品直销专柜、社区农产品便利店、农产品直销店、农产品加盟店等。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整合分散资源,增强直销实力;大型商贸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实施并购重组,打造农产品直销巨头。直销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农产品需求量、土地成本、房租等因素,保证南京市民能在最短时间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加强直销终端管理,尤其人员管理、店面布置、直销店现场管理、成本控制等内容,其中成本控制是管理难点。控制成本可从直销店规模、农产品快速流转等方面进行规划,如农产品品种选择、农产品数量确定、直销店间农产品调拔、生产基地与直销店信息沟通等合理化。

3.4 加大直销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南京市直销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直销人才是关键。直销农业人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培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人才。随着农业合作组织规模扩大,农产品品牌化,合作组织需要高素质经理人、技术专家、营销人才、财会人才等。二是培养物流领域人才。农产品从合作组织向直销终端转移时需要高效物流系统,高效物流配送和冷链物流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高效物流需要物流系统人才、仓储人才、运输人才、配送人才、包装人才等。三是培养直销终端人才。农产品直销终端有效管理直接影响直销成本和农产品竞争力,终端市场需要有终端规划和管理人员、市场策划人员。为提升直销农业从业人员素质,高校应开设农产品直销课程,为直销农业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农产品直销企业还应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人才的引进。

3.5 政府政策支持

南京市现代直销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推动,政府应在土地、税收、财政、交通、城市规划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建议南京市政府在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要将直销农业的发展战略作为农业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支持直销农业发展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制订直销农业标准。政府制订财税激励机制,利用专项补贴或补助支持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以此为基础,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南京市民就可以获得安全的农产品。二是支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南京市应从土地使用、城市规划、信贷资金等方面支持农产品直销平台、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建设。三是财税调整。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渠道,增加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直销农业倾斜;税务部门应为直销农业的经营活动酌情减免相关税费。妥善处理农产品增值税问题,尤其是不同合作社之间农产品流通的增值税。

南京市发展直销农业有助于维持农民“菜园子”与市民“菜篮子”之间的供求平衡,保障农民和市民利益。全社会都应关注和支持直销农业,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李滋睿,屈冬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25-29.

[2] 李含琳.论直销农业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高效模式[J]. 甘肃理论学刊,2009(9):92-96.

[3] 杨菁.国外的农产品贸易与市场流通[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4] 陈畅.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分析[J].市场周刊,2008(4):6-7.

篇7

由于各级党政的大力支持重视,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呈蓬勃发展的迅猛态势,对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还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一些地方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产业化,上项目广泛周密的调研和科学规划不够,对本地区的优势和特点抓得不准,盲目模仿,跟风发展,干部自作主张搞“万亩果”、“万亩藕”、“万亩茶”、“万亩鱼”工程,靠行政行为一哄而上,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成效甚小。2、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产业结构趋同,规模小,带动效应低,标准化程度低,质量难保证;松散型多,紧密型少,提供的多数还是初级产品、粗产品,高耗能、高污染、低收益十分普遍,我国农产品产后产值与采收时的产值之比为0.38∶1,而中等发达国家达到3∶1,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的差距更远;同时,与农民的利益共享机制不够合理,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3、政府支持的越位错位。政府是应该大力支持的,但不少地方好心没办成好事,把“产业化”及业主当成包医百病的良药和救世主,从土地、信贷、税收、财政等给予多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和优厚待遇,树立起一些农民高攀不上典型、盆景,堆金积玉形成了许多畸形“龙头企业”,红极一时便昙花一现,销声匿迹,给农民造成损失,产业化变成了“惨业化”,农民谈产业化色变,产业化业主成了“红色资本家”的代名词;事实上造成了市场扭曲,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农民真正需要的扶持服务却得不到。4、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模式上的简单划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组织化程度低,特别是宏观层次的。因为只有宏观层次的产业组织才能充当社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载体。充当农民代言人的合作(联合)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的发育很不充分,势单力薄,很不完善;“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微观组织化模式下的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简单化、形式化了,已对实际部门产生了严重的误导效应,比如,有些地区一谈产业化就是建“基地”,抓“龙头”,搞“公司+农户”。其结果造成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龙头企业凭借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大量扶持,迅速做大做强,形成区域“垄断割据”获得超高额利润,而产业经营中农户始终处于被挤压剥夺的弱势地位,商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使农民不可能获得应有的平均利益,个别的业主为了暴利,甚至肆意打压价格;有的企业纯粹为了套取财政资金,也成了一些官员权钱交易,产生腐败的温床。

二、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的有效形式

“农业产业化”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兴起的,国外农经理论把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济现象简称“农业一体化”(AgriculturalIntegration)。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都实行了高度集约的农业产业化,美国实行“农业一体化”有三种模式,一是垂直一体化农业公司,即把农工商置于一个企业的领导之下,组成农工商联合体。二是大企业或大公司与农场主通过合同建立起合同型农业和加工业企业。三是农场主自己建立加工增值和销售的企业、商业组织。通过这些形式形成了一个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机联系的一体化经营体系,从而使美国农业在加深加工和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了各部门的配合协作。美国的农业合作社遍布全国的农业领域,为美国农业的高度集约化经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个体农场主(农户)为了增强经营活动能力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位一体互助合作经营性质的组织,具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职能。其组织成员由合作社董事会、理事会选聘使用。农业合作社不像私营公司以营利为目的,也不像政府部门可以进行无偿服务,而是在商品交换原则的基础上,以社员获利为基本宗旨,作为农户的组织代表,在合作社内,生产环节是一家一户经营,相互之间只存在质量竞争,而不存在价格竞争,产前、产后服务,特别是加工、筛选、销售环节是合作社负责经营,社员按照入会时的承诺把自己的产品全部交给合作社,按统一标准进行筛选、分级、包装、销售,合作社成员一起分担加工过程的各种费用,然后根据各人售出的情况,共同分享利润,如果亏本则共同承担。法国实行的是农业联合体,一类是建立农产品购销服务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信贷合作社;一类是将工业、商业、金融等与农业有关的部门用合同或经济控股形式组成农工商联合体,法国约有1/4的农户与私人公司、合作社或国家机构签定此类合同。日本农业就其社会化服务看,主要依靠农业协同组织,使农产品从农场到超级市场,形成了一套科学、有序、高效的产业化体系,从而推动了高效农业的发展。

三、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化”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些行业中也有过成功的实践,在90年代后得到大马力推进。借鉴吸取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对促进产业化良性循环发展至关重要,可以简单概括为:引导在政府,启动在市场,转动在龙头,成龙在服务,关键在主体,保障在基地,活力在创新,稳定在机制。为此,农业产业化要做到三个转变,处理好三个关系,抓好三个关键。

1、做到三个转变:

①必须尽快从传统农业以生产者为中心转移到现代农业以消费者为中心。产业化的目的是实现多元主体效益,效益来自市场,来自消费者,市场是商品生产的唯一依据,是刺激生产的根本动力,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把握市场需求,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施名牌名品战略,潜心研究市场,为市场而生产,在市场中求效益。

②从小而全的经营理念转变为分工协作,规模推进,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来管理指导农业产业化,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产业化,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打破行政区划为基本经济单元的体制局限,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配置资源。从发达国家和先行地区的经验表明,一个高效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在产值构成上表现出,畜牧业产值大于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产值大于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的总和,为此必须正确把握重点环节和重点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工,以提高品质和效率。

③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已由自由竞争走向资本垄断、技术密集、跨国竞争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希望形成橄榄型的产业化经济形态,而不是中间(龙头)畸形膨胀,两端(农户和消费者)异常细小的经济模式。政府部门作为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依照法律法规发挥宏观控制,制定规则,引导,协调,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强化服务,市场监督管理等重要职能,构建科学的发展保障体系,政府搭台,龙型组织及农民唱戏。要健全完善统一的稳定的财政、税收、信贷支持政策,制定产业化区域战略发展规划布局,根据优势资源和市场取向对农业结构进行多环节的全局性战略调整,制定产业化促进法、反垄断法等法规制度,促进龙型组织间形成有序的充分的市场竞争;建立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化体系,加强完善检测监测手段,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质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坚实的技术质量保障体系(技术壁垒);政府的经济投资支持应从直接生产领域退出,主要用于关键性、基础性、公益性的设施、设备、科研攻关及社会化服务环节,让企业和农户成为市场的主体,促进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和良性循环发展,而不是过分偏爱和干预,不是嘴上喊着市场经济的口号,实际另作一套。加强对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农民产业化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本领和驾驭能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忙而不添乱;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避免“九龙治水水更大”,“梢公多了打烂船”的现象发生。农民愿意办能够自己办的事情应尽量交给农民自己去办,尽量避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包办一切的做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引导农民走向成熟,又有利减轻政府部门的负担。

2、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产业化与农民的承包经营自的关系。产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在尊重农民自身权益的基础上进行,应通过一户带动一村,一村带动一片,当农民看到效益后会自觉主动跟着干,积极性就会高涨,以产业化为名强行收回农民的承包地或搞“两田制”,是违反《土地承包法》和有关政策规定的。二是产业化与农民减负的关系。产业化切忌盲目讲场面,做样子,图虚名,花样翻新瞎折腾,今年挖塘养鱼,明年填塘种果,后年砍树种粮;农民最怕巧立名目强行摊派、乱集资,加重农民负担。三是产业化与综合效益的关系。既要放水养鱼,也要讲投入回报,既要看农户和企业的利益,也要讲产业化对财政的贡献;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眼前利益的老路子,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碧水青山,要走良性循环发展的可持续“绿色产业化”之路。

3、抓好三个关键:

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的全面商业化经营的过程,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户平不超过0.4公顷,是极小的微型经济,当前农业一半左右还是自给自足性生产,与全面商业化相差甚远。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如何从微观企业走向宏观组织化,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产业效率,其突破口在于理性培育社会化产业组织体系,形成社会化大生产的紧密完整的产业链。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结合,用合作制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腾飞的现实选择,国内外实践的效果表明,世界上以“土地为主体型”的农村合作制几乎无成功的先例,而以“流通和服务为主体型”的合作制则长盛不衰,要重视这一深刻的国际经验,彻底否定和摒弃传统的农村合作模式。同志指出,要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再也不能搞那种剥夺农民利益、归大堆的所谓集体经济了,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财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培育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化企业家队伍,产业化的关键是选准、办好能够开拓市场,带动千家万户的龙头组织。有了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和服务手段的龙头组织,才能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带动基地、联结农户。龙头组织可以是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企业。“农业综合开发集团+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对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支撑作用和孵化器作用。农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应是产业化的主要组织模式,它通过自愿联合型载体组织农民共同进入社会化大市场,形成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组织体系,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应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合理分工协作,形成规模优势互补,突破面面俱到自给性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要使农民在市场上买生活资料,比自产自用划算。形成不同特色的专业村、专业乡,通过两种形式上市,一种是农民自己办加工业、办贮运、办销售,通过处理、加工、包装、贮运一条龙直接上市,进入超级市场或专业批发市场,大部分利润由农民所得;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由工商业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篇8

关键词:土地托管;特点;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36-02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由之路,但这个过程要与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农业人口转移程度相适应,要与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适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土地托管作为一种新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悄然出现。

一、土地托管的主要做法

(一)主要做法

以封丘县亲耕田种植合作社为例,它是封丘县托管土地规模最大的,最多时达到20 000亩,其主要做法是:

1.“一包产”给农户吃上“定心丸”。封丘县亲耕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探索土地托管初期,农民普遍观望,态度不积极。合作社在对农户承诺小麦每亩最低产量不低于当地平均产量的情况下,流转200多亩地作为托管试点。通过对土地进行统一供种供肥供药,全程提供高质量农技农机服务,在当年全县赤霉病严重的情况下,托管田小麦最低产量达到了1 060斤/亩,而与此同时农民自耕地的小麦最高产量只有960斤/亩,强烈的对比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农民土地托管的积极性。

2.“三牵头”协助合作社搞托管。一是科技服务站牵头,亲耕田合作社在全县设立28个新农村科技服务站,每个服务站设一名负责人,协助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工作;二是村委会牵头,托管合作社与村委会合资购买农机,合作社负责提供技术、农资服务,村委会则负责农机服务;三是种粮大户、种粮能手牵头,以种粮能手为依托,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农户加入托管行列。

3.“六统一”为农户量身定制托管服务。根据农户的不同需求,合作社提供了全托、半托两种土地托管服务。“全托”主要针对不愿种地又不想丢地的农民,由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并按照高于国家最低粮食保护价收购农民的粮食。“半托”主要针对种地劳动力少、技术不足的农民,合作社负责“耕、种、收”等主要作业环节,农户自己负责田间管理,甚至只负责浇地等简单业务员的点单式服务。

(二)成效凸显

1.实现农业增产。以封丘县亲耕田种植合作社为例,小麦良种亩产高达1 200斤左右,玉米良种亩产高达1 300斤左右,每亩能实现增产200斤以上,切实保障了粮食高产稳产。

2.实现农民增收。一是农业收入增加,比如,亲耕田合作社在粮食收获后按照国家收粮最低保护价加0.05元~0.1元收购粮食,农民每亩直接增收300元~400元左右;二是非农收入增加,土地托管后,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丰富了收入结构,实现了农民增收。

3.促进农业转型。土地托管实现了从家庭生产到规模经营的转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托管后土地成方连片,机械化效率显著提高,据测算,农机耕种效率比以前提高50%~60%,收割效率比以前提高40%左右,土地的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生产助推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

4.实现科技兴农。土地托管推广良种化、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科学除草、科学防治病虫害,将农业科技落到了实处,解决了多年科技兴农上热中喊下盼难落实问题。

5.提高水电设施利用率。土地托管前,灌溉所需的水泵、电线、龙带,各家各户自购自用,利用率低。土地托管后,灌溉动用水泵数仅为以前的1/6,动用电线、龙带数不到以前的半数。水电设施利用率成倍提高。

6.促进劳动力转移。土地托管后,在保障农民承包经营权主体权益不流转的前提下,解决了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农民可以“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与家庭承包经营的矛盾,既保护了农民土地承包权利,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土地托管的特点

(一)土地托管不必让渡土地承包经营权

无论是把土地出租还是入股都可以认为是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种让渡——前者让渡的是承包期,后者则让渡了部分经营权,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农民失地。而土地托管不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平衡了土地的商品属性和生活保障属性,既实现了规模经营和土地效益最大化,又消除了农户对长期流出土地的担忧,顺应了农民的恋地情结,维持农地对于农民的生活保障基本功能。

(二)土地托管适用于城镇化工业化较低地区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土地托管的对象都是位于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农民,这些地区的农民一方面不愿放弃转移就业带来的可观的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务工经商的农民在城镇从业的不稳定性和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让他们不敢轻易放弃土地这一保障,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于是出现了农闲时出外务工、农忙时返乡抢种抢收的现象,而土地托管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自己的地还是自己说了算。

(三)土地托管能扭转土地流转中非粮化倾向

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县土地流转非粮化倾向严重,非粮化比例最低的也超过了当地流转面积的50%,最高达到80%~90%。面对粮食种植投资大、利润低、周期长的特点,非粮化成为经营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但随着非粮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张必然影响当地的粮食产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粮食安全。但就目前土地托管的情形来看,托管后土地用于粮食种植的占绝大多数,再加上托管主体的良种化、科学管理,实现稳产增产就有了保障。

(四)土地托管表现为渐进型土地流转模式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加快、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认知的不断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土地托管终究会被土地出租、入股等流转形式所代替,比如,封丘县亲耕田合作社初期托管土地面积达20 000亩,到目前为止已减少到5 000亩,其余15 000亩全部以出租形式流转给了合作社,因为农民在土地托管后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实现了打工收入和土地收入“双丰收”,他们切实体会到了脱离土地的好处,自觉自愿地实现了从托管到出租、入股的转变。

三、土地托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土地托管是土地流转形式的一种新探索,对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解决未来我们国家“谁来种地”、“怎样种地”两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存在问题

1.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以往的流转形式中,农民有偿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经营主体,获得流转收益,而土地托管不同,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主体地位不变的前提下,需要农民向托管主体缴纳一定管理费用,通过托管主体的规模经营、良种推广、科学管理,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而缴纳管理费正是农民无法接受的地方。

2.托管主体存在资金瓶颈。在托管服务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特别是发展中、后期,随着托管规模的扩大,购买大型农机具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封丘县做过测算,1 000亩地从种到收的农机投入最少要60多万。但由于缺少抵押物,托管主体很难从金融部门获取贷款。融资难、贷款难是影响土地托管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方面是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不到位,原来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土地规模小,对土地平整度、道路等要求不高,农用机械都是小型化、家庭化,托管后土地成方连片,对土地平整度、道路、水利等要求高,加大了土地托管成本。另一方面是仓储和晒场等农业生产场地配套不到位,尤其是秋玉米的储存和晾晒问题是目前阻碍土地全托管的重要问题,也是土地流转经营主体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对策建议

1.坚持农民自愿,在政府引导下开展土地托管。政府牵头、合作社与农民共同认真核算农业经营成本,制定区域性的土地托管管理费用标准,确保将农民成本降到最低,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探索土地托管这一土地流转模式。

2.依托托管主体,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重点培育几个托管主体提供“耕、种、收”等主要作业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尤其是对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这一方面提高了农机具利用率,增加了托管主体收入,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经济的事情,降低了他们的经营风险,从而带动更多农户或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粮食种植,有利于扭转非粮化倾向,加快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步伐。

3.加大政策扶持,提高托管主体抗风险能力。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扶持。一是各级财政应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土地托管的发展,对托管主体给予一定农机补贴;二是金融部门要积极创新适合合作社的金融产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一是整合土地综合整治资金,优先投入到土地规模经营地区,高标准建设水利、田间路渠等设施,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制定地方性农业基础设施用地标准,解决粮食的储存和晾晒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同山,孔祥智.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及其比较[J].现代管理科学,2013,(6).

[2] 张艳霞,刘全清,张宏彦,孟昭峰.当前农村土地经营现状及托管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

[3] 王润年,马斌雨.长安“土地托管”创出新模式[J].当代陕西,2009,(9).

篇9

关键词:农业保险 政府补贴 金融市场 资金来源

政府补贴农业保险的局限

(一)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对提高参与率的作用有限

政府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对提高农户参保率有促进作用,但是一些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提高补贴比例并不代表农户的参与率会有相应比例的提高。以美国为例,在1980年以前美国的农作物参保率不到10%,在1980年开始全面开展农作物保险制度,第12次修订《农作物保险法》,将农作物保险作为农业灾害保障的主要形式,并把保险项目扩展到所有农业占重要地位的县,为了提高参保率,该法规定,以作物平均产量的50%和65%为其保障水平的投保农民,政府补贴报废35%。即使在这种政策的推动下,美国农作物的参保率也没有达到其预期的50%。1989年,美国农作物的参保率为40%,而赔付率却由1980年以前的平均1.01上升到了1989年的1.41,而且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农户对于政府财政补贴的敏感度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主要是因为保费并不是农民参加农业保险所考虑的唯一因素。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首先,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受到其他可选择的风险管理手段的影响,只有那些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且不具备大量资金的农民才更愿意参加农业保险。其次,大量农民是“风险爱好者”愿意自己承担生产风险,而不是转移风险。除此之外,当时的美国还存在着农业保险与传统农业灾害补偿相重复的问题,使农民更愿意把灾害补偿看成是免费农业保险而不再参与农业保险的问题。

(二)经营管理费补贴降低了保险公司的风险责任

保险公司经营的根本目的在于盈利,保险公司的经营中同样存在着逆向选择现象,因此政府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补贴有可能成为保险公司牟利的手段。

比如保险公司会自觉选择更利于其获得更多政府补贴的经营方式,但这种经营方式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可能是不合理的。市场的供给过剩必然导致价格走低,而由这种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也必然要由农户和保险公司共担。

(三)政府补贴并不是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有效途径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是农业保险在推行过程中的两大难题,主要原因在于通过收集信息资料来减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成本过高。为了确定准确的补贴比例,政府所付出的成本与保险公司获取信息的成本同样是巨大的。美国学者JerryR.Skees于2000年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曾做过如此的评价。即,“如果效率是农业保险的一个实施目标的话,那么世界上没有一个例子能够证明政府补贴下的农作物保险是成功的”。Halcrow就此提出消除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有效途径是要实行区域性的保险的方法。也就是将参保农户按照县或其他单位进行划分组,拟定补贴比例时以县域而不是单个农户的平均损失为单位计算。由于扩大了赔偿单位,从而降低了保险公司获取信息的成本,而单个农户不再具有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动机。但是区域险也并非无懈可击,其问题就在于保护了大部分农户及保险公司的利益,却使那些损失比例高于县域平均水平的农户无法获得充分的赔偿,提高了这部分农户的相对损失。实行政府补贴,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获取更加微观信息的成本,而如果将之交予地方机构,其成本可能会更高。加之由于能够获得政府补贴,农民只需要付出很小的成本就能够获得赔偿,他们更容易放弃预防风险和灾害管理的努力,从而加剧道德风险的发生。

国外政府补贴农业保险的经验

(一)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为基础

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离不开以法律为基础,农业保险补贴是农业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用法律规范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是提高农业保险补贴效率的关键。从一些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几乎都离不开循序渐进的立法为基础。在一些农业保险实施比较成功的国家,都有专门的法律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比例进行规定。并且这些法律会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得到不断修正。美国自1980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作物保险至2000年,共经历过三次相关法律的修订,每次修订,都对政府补贴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见表1)。

(二)适当推行强制性投保以保证一定的参保率

由于保险业经营要求符合大数原则尽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分摊风险的特性,农业保险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必要选择适当推行强制性投保方式,以保证一定程度的参保率。这一点也是从国外一些农业保险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讲,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其他国家都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由政府提供这种现代化的农业风险管理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无法或难以由农民及商业保险公司自发的达成,不能或不容易形成所谓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适当的强制性投保是推动农业保险制度迅速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不断开辟新的资金来源

农业保险政府资金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农业保险补贴是长期的投入,这对于任何国家的政府来说都是一种财政压力,因此一些国家在实践农业保险的过程中开始寻找除政府补贴之外的资金来源。以美国为例,1987-1995年的年平均巨灾赔偿超过150亿美元,1997年巨灾风险使农业保险业损失超过220亿美元。据推测,每一个灾害事件最大预期损失可能超过500亿美元。单纯依靠再保险市场已无足够灾害能力应对农业灾害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始考虑将保险市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把金融市场的资金引入农业保险市场。具体说,它通过发行具有特定约束条件的要求权,并将其直接卖给金融投资者来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并取得了成功。

对我国推行农业保险政府补贴政策的启示

(一)完善农业保险补贴的基本框架

建立完整的农业保险补贴框架是保证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农业保险事业方面作用的关键。纵观国外开展农业保险的实践经验,通常会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经营框架,而农业保险补贴依附于农业保险的经营,贯穿农业保险经营的始终,就会自然的形成一种多层次结构(见图1)。

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补贴的基本结构是以政府为主导,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还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农业保险补贴的执行,农业保险补贴与地方财政资金缺乏严格的区分,有必要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整的农业保险补贴管理模式。

首先,要成立专门进行农业保险管理的国家级保险公司或风险管理机构,这个机构不直接经营农业保险,而是作为农业保险的经营的最高级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农业保险的相关政策,规范农业保险的承保标的,确定各地区的补贴比例及农业损失的理赔标准等,并对农业保险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为各个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或农业合作社提供再保险支持。其次,中央财政预算依然是农业保险补贴的最高级资金来源,直接面对地方财政和中国农业保险公司,我国现有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保费的机构可以在新的农保补贴框架中继续应用,但不仅要提供直接保费补贴,还要为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税收优惠及经营管理费补贴。

商业保险公司或农业合作社是具体承办农业保险的机构。虽然完全政府经营的农业保险在起步阶段可以使农业保险补贴尽快走上轨道,但国内外的实践经验都证明,完全的政府化经营往往会导致效率低下,运行僵化,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且不能有效的遏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或农业合作社经营的农业保险将是我国农业保险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为具体承办机构,可以得到中央及地方两级政府在税收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补贴,又由中国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业务,这就同时降低了经营农业保险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从而提高其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

(二)农业保险走向金融市场且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美国通过农业保险市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引进金融市场资金从而提高农业保险市场自身造血能力,降低了国家财政的压力。美国这种模式是在其农业保险制度已经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实施的,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立即引进这种具有相对高风险的资金执行和管理模式,但是,这为我国农业保险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标的不断丰富,补贴水平不断增长,如果有新的方法使农业保险市场能够完成自主造血,就可以将更多的资金应用于其他国家建设部门。仿照美国的模式,可以由中国农业保险公司成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加入到金融市场运营中去,在政府的引领下,运用金融市场的衍生工具,利用资本市场与农业风险的极小相关性特点,适当提高利息率来吸引社会投资。

当然,农业保险要想成功的参与金融市场,就必须促进农业保险技术创新,包括农业保险风险监测技术,农业保险的理赔技术等,使运营制度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提升农业保险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使其逐渐走向成熟和可持续发展。

(三) 确立差别化的农业保险补贴比例

农业风险的多样性导致了农业生产损失在勘定及赔偿方面的复杂性,这就对政府制定农业保险补贴比例带来了困难。各国在确定其农业保险的补贴比例方面也遵循了不同的原则,如美国的农业保险补贴比例是按照保障水平的不同来区分的,保障水平越高补贴比例越低;日本则按照不同地区的不同风险发生频率来确定补贴比例的,风险高的地区,通常政府的补贴比例就高;在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亚洲地区,农业保险补贴往往与其他一些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如菲律宾就依据农户是否参与贷款来规定不同的政府补贴比例,有贷款的农户被强制要求参与农业保险,非贷款农户享有的政府补贴也要高于贷款农户。

综合看来,政府确立农业保险补贴比例时可选择四种方式:一是按照不同保险费率确立补贴水平,保险费率越高,补贴比例就越高。二是按照地区差异确定补贴水平,这主要考虑了农业风险发生的区域性特征。三是实行固定保费补贴比例,即将保费按照一定比例在农户及保险公司之间分摊。四是按照不同标的提供不同比例的补贴,给予每一单位相同保险标的固定的保费费用。后两种方式虽然固定的对象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实行固定保费补贴比例的。从实施的复杂性上考虑,固定补贴比例的做法也更容易达成。

1.庹国柱,李军.农业保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龙文军.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保险[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我县;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分析;建议

阳高县是山西省大同市下的直辖县,北隔长城和,地域广阔,在实施合理科学的农村合作社管理后,在2010年,阳高县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56146万元。与此同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农村合作社需要全面展现出其对于经济管理的重大价值,强化政府和农户间的联系,促使农村合作社迈向更大的发展空间,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发展农村合作社的重要价值

1.1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脚步

发展农村合作社,能够提升农村产业化目标实现的进度,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链能力,健全农业发展措施。能够推动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程序。但是,在此过程当中,单凭借群众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还不能完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科学的把诸多分散农户相互连接起来,即,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成农户间的相互合作。与此同时,为合作社成员奉献诸多智能服务,更进一步提高农民在市场活动当中的价值。

1.2可以解决当前农业范围内存在的显著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和现代农业的需要存在一定的距离。尤其是目前农业生产方法仍旧是小规模生产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诸多成本,并且劳动生产率较低。与此同时,在现代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当中,服务体系缺乏完善性,并且仍旧处在分散性经营中,生产步骤与销售步骤的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农产品质量与信誉若想实现统一,存在一定的难度系数,科学技术含量较低、缺少增值能力,这会影响农业总体效益。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标准

就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而言,主要由农户与政府组织构造,然而政府和农户间却缺少服务性组织,这会影响每一项政策的准确落实。农民合作社是农民自发构建的组织,借助发展农村合作社,可以把农民有效组织在一起,并且参与到市场当中,不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市场竞争准则,并且对保护农民权益有重大价值。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借助构建农村合作社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产品的竞争水平,抵抗市场风险。

2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过程

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济不再是集体生产的方式,而是制定了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这种全新农村经济经营体制。将每一亩田地划分到每一户中,农民需要独自耕种并且要自负盈亏。此种经营方法激起了个体农民的主动性,为农民奉献了激励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新农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适当的增加了我国的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也实现了显著提升。但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我国加入WTO组织和农业展现产业化发展,这样个体承包经营为根本的农业生产方法逐渐显示出诸多问题,其一:个体农户的生产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业的生产资金投入,减低生产效率,不可以展现出规模经济所存在的价值;其二,个体农户在变换无穷的市场前,未能积极有效的应对,不具备强大的抵御风险水平。除此之外,我国农业根基非常弱,缺少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信息流通途径不顺畅。由此可见,我国的家庭承包联产责任经济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严重阻挡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在此种状况下,健全的农村合作社能够针对上述状况实施优化,农村合作社可借助诸多途径找寻科技信息在有效的时间内为有需要的农户提供一定的帮助,以此规避农户在生产当中出现盲目问题。

3做好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相关措施

3.1将专业社作为主力,综合社当成辅助

在国际上,一般会把农村经济合作社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农村经济综合合作社,另一种是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具体指购买、销售等为根本的合作社,譬如:欧盟及北美国家的农村经济合作社。综合合作社的具体职能是为农户奉献经济数据信息,和另外综合服务的农村经济合作社。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社经济模式隶属于专业合作社模式。参照目前我国小农户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当前实施的农村合作社需要把专业社管理方式当成主力,辅力是综合社管理方式,两者之间相互依存,才能够更好的取长补短。

3.2增强农村合作社间的相互合作

在当前构建的合作社当中,不一样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借助强化每个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实行全新农业合作经营方式,务必要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应用土地流转渠道将土地更多的集合在合作社当中,这样可以将更多的农民在土地解放出来。不一样的合作社借助强化生产经营合作,应用诸多模式实施沟通与合作,相互合作,补充生产与营销当中存在的缺陷,促使农村经济迈向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够走上致富之路。

3.3实施国际化的经营管理方式

为促使产品融入到亚洲甚至是国际市场,打开和其他国家交流的渠道。农村合作社需要实施国际化经营,这也是经济全球化所必须具备的准则。譬如:丹麦人口数是460万人,但却是养猪大国,此国家三分之二的猪肉都是合作社生产的,在1999年,猪肉出口数额到达了190亿克朗,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与此同时,在丹麦最大的合作社当中,有3万余名员工、28个生猪屠宰场及7家熟食加工厂。此产业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养猪户的经济利益,改善了其生活水平。

3.4积极构建联合社

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社包含两个组织,一是基层社,另一个是联合社。联合社成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其一,积极为农户奉献社会化服务;其二,获得规模经济利润,社员联合构成基层社,然后再构成联合社团,其最为重要的完成目标是,获取经济利润;其三,为政府或者另外管理人员提出政策意见。譬如:阳高县在积极创建联合社后,就2010年而言,猪饲养量已经达到60余万头,比2009年提升了1/5的饲养量,由此,农户的经济收入得到显著提升,生产积极性也逐渐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阳高县迈向更大发展空间。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参照世界其他国家农村合作社的丰富经验,我国家的合作社制度由原本三级转向二级。笔者认为,在经济和文化程度较为落后的农村,可在合适的时间参考当地农户的文化能力,实施基层社和联合社的双向模式,这样的方法不但能够促使合作社迈向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可以节省合作社的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经严丽,邓玲婉.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问题研究———以田东县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