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经济管理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农业经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而做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影响着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和解决,以保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1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体制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步伐
近年来国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使得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却忽视了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革新与完善,总体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较低,不仅制约着农村农业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优化,也难以保证利益协调与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1.2 农业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
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农业经济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而现阶段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虽然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对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但还没有建立起专门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执行的监督体系,导致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执行中,规章制度内容与相应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1.3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足
许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都存在着综合素质能力不足的问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相关知识以及管理知识都有所掌握,然而多数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知识体系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单一性,综合素质与能力相对缺乏,加之多数管理人员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意识不强,导致管理工作难以与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经济形势相适应,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速度。
2加强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2.1 与时俱进,加快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为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需求,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必要手段,只有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跟上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才能扫清农业经济发展路上的障碍,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和国家也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国家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加大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开发先进的农业技术,适当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立足现状,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指导农业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最终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加强监管,保证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到位
为了保证农业经管理工作的切实规范落实,还需要尽快建立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管理需求相适应的配套监管体系,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的监督与管理,在确保各项管理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利益分配不均,管理不规范,以及违规操作的行为,予以查处并及时纠正,要严格监督农业经管理工作中相关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农业经济管理中各类不规范问题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2.3 以学促管,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快完善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和渠道,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高校方面主要是开设农业经济管理相关专业,通过系统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社会方面,可以借助社会教育机构提供成人教育资源与课程,既可以作为人才自学的途径,也可以作为现有队伍成员再教育的有效措施,兼顾农业经济与管理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支由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组成的优秀工作队伍,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以科学完善的教育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3总结
本文对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分析,从几个不同的角度着手,就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进而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中国是农业大国,为了推进社会经济建设,我们需要对农业发展进行强有力的经济管理,而社会经济管理的核心就是农业经济管理。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分析,旨在提出相关管理对策,为之后的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发展
农业的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农业的经济水平达到了相应的高度,不仅可以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还会对社会的平稳发展提供帮助。实际上,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农业的经济管理,这与当地农村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农业经济管理这一艰巨而庞大的工作。
1农业经济管理简述
农业的经济发展可以直接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并且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对农业、农业经济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广义上看,农村经济管理指的是一种管理活动,而这种管理活动是以国家的经济政策方针、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环境为依据的;狭义上看,农村经济管理需要与市场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想节后,然后根据国家在经济上当中政策方针,制定农业经济将来的发展目标,在这个工程当中,不只是要对信息化再生产过程当中需要的要素进行计划、决策、控制和组织协调,还要对生产资料当中的生产过程进行计划、决策、控制和组织协调,让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具规范化和法制化。
2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现在,我国正在不断的提升综合国力,所以比较重视工业发展方面的经济管理,从而忽略了农业发展当中的经济管理,因此导致农业发展当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实际生活当中,农村不具备前沿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不能及时了解和认识经济管理制度,从而不能以很高的管理制度对农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等进行管理,以致降低了经济管理水平。比如,在对农业经济的工作进行开展的时候,我们通常采用合作制的形式,这就会导致出现分配不合理的现象,进而引发经济纠纷,这些现象的发生就说明我们在管理制度方面不具备完善性。
2.2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在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一支具备专业知识的管理队伍。但是,现在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对于能否开展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专业管理队伍的缺失问题。因为农村无论是在地理位置、经济条件还是管理水平上面,都不可以与城市相提并论,因此,就极度的缺乏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这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而言是硬伤。
2.3管理模式存在滞后性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当中,人们都是采取纸笔形式记录和管理数据,但是如果数据的工作量太大,就会在记录、整理方面出现一定的难度,从而降低了经济管理水平,并且不能够达到理想的经济管理效果,这就体现出来农业经济管理的滞后性。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目前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对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管理策略,让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3.1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加强重视自身管理职责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息息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农业的经济发展提高重视,不只是要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引起重视,还要知道作为管理人员,自身应该具备怎样的管理职责和任务,在管理工作的实施工过程当中,管理人员要采用规范的方式进行管理。目前,国家正在大力的进行新农村建设,因此,当地政府应该要提高对农村经济重视度,清楚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并且要举办农业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培训合格了才可以上岗,在培训期间,要让管理人员能够明确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和对其社会发展的影响性,进而让管理人员充分的认识自身的管理职责。
3.2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每一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用管理制度进行支撑,这样才可以让工作的开展具备目的性。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们需要发展农业经济,而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针则是合理的管理制度,这样才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加快新农村的发展,同时增进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第一,我们需要改革户创新现有的经济管理制度,根据当今新农村的发展态势来改变管理方针,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必须要符合时代的当地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以下三点内容:首先,对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改变,在传统的农业结构当中加入经济结构,融入当今的经济发展木事,进而加快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然后,对农产品的外形进行改变,这是因为产品的包装盒食品的安全息相关,这种做法除了可以打开市场,增加销售量,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渠道;最后,在传统的农业当中融入新科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进而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产量。
3.3重视民众利益,加强完善利益管理机制在经济发展当中,民众的利益居首位,所以为了发展新农村经济管理我们需要重视和维护民众利益,解决矛盾纠纷,进而完善管理机制。
4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经济管理需要与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为了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我们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期能够为国民经济我稳步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罗卫江.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前沿问题与资助方向[J].时代经贸,2012(02):193.
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问题;新农村;社会主义
从很早开始,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现在农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们国家整个社会的发展程度的高低。我国的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并且有大量的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逐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农业经济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对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有一定价值。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新农村的经济应该是青山绿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有强大的乡村产业做基础。比如农村合作社会越来越多,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地广人稀,合作社把和人分块的土地集中起来,使用现代化的农机进行耕种与收割,大大的提高了产量与效率,是农民得到了更大的实惠。随着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国家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深入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就是需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围绕国家有关经济和政治政策为中心来进行。例如,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基础设施和市场的消费能力都是需要在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中考虑的,合理分配资源,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得绿色且可持续。前文提到,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大国,因此农村经济一直以农业经营为主,农业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流部分,与其他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紧密相连。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的管理,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经济体系,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变得更加信息化、国际化。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存在缺陷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使得我国经济正在朝着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的发展速度和拓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国家虽然重视农村经济改革活动,但由于新型农村经济起步较慢,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导致出现新问题时往往不能迅速解决。在我国,仍然存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导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匹配,农业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出现了严重的偏移,导致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低下。为了促进国家广大的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党和政府把大量的政策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来,然而,实现这些建设政策的始终是地方的政府部门,这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政治和经济紧握着自由分配的权利,倘若当地政府能够做好本分的工作,这些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但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平衡,过分强调城市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仅仅给予城区中的中小企业的现象。大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并不注重当地的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常的补贴和优惠待遇仅限于传统的农业活动,不去积极地鼓励农民们从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虽然,也有一些地方政府鼓励农村经济发展,但他们往往缺乏科学的规划,想当然地去胡乱干预新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行为,不仅没有让农业经济发展起来,反而弄巧成拙,严重损坏农民们的改革积极性,甚至使得当地的农业经济倒退起来。
(二)农民自身素养没有跟上发展步伐在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里边的农业经济这一方面,大体上来看,它的主要目标是对应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也取决于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如今,已经有一部分农村经济的已经发展的农业地区,那么在这些地区,就会有研究学者进行研究其发展规律,并将这些总结出来的经验进行推广。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发展模式因地区而异,所以就导致了,固定的理论知识不能强加于其他地方。因此,各区域的专业人员必须实地考察两地的具体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来研究经济问题,以便为发展铺平道路。然而,这一领域的专家较少,负责管理农村经济活动的人往往年龄较大,技能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村地区许多人的文化素质都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一般都不敢参与到经济改革的活动中来,这就给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带来了诸多障碍。
(三)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农村经济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和经济基础上,它还依赖于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各种农业生产活动。在某些地区确实有提供相关的农业咨询课程,但情况因地而异。总结出来的理论知识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地方,所以农业相关研究还需要很多研究人员进行大量的探究和研究,但现在,这方面的专家很少。管理经济活动的工作人员学习能力低,接受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机械能力不符合要求,缺乏适应性。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缺乏实际经验和对业务机制都了解的人,就是说,目前还存在这经济活动与真正的农村发展是不相容的现象。此外村里有许多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城镇工作,其中大多数是老人和儿童,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短缺,这是因为农业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的管理农业经济的收入远远落后于城市就业的工人,这大大严重影响农民生产能力。此外,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低,许多人受教育程度较低,态度较保守,缺乏创业动力。
(四)相关领导没有足够重视,工作任务没有落实到位为了促进全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党和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不平衡,更加强调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针对的是特定城市的中小企业。但是并没有在农村经济发展上有更多的更科学的考虑,一般的补贴和优惠只针对某些传统农业活动但是却不鼓励农民从事生产活动等现代农业种植、休闲农场、乡村旅游业。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经济和科学规划的同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阻碍了农民创业,并导致当地经济的衰退。
三、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
我国的新农村经济主要有几点,第一方面,是农村产业的兴旺,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培育农村发展性的动能,第二方面,就是生态的宜居性,生态的宜居就是绿色的乡村经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格局,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第三方面是乡村风气文明建设,要传承与发扬,并且提升发展农村的优秀产业文化,使得农村的面貌变得焕然一新。以黑龙江省红卫农场为例,他们采用了创新的新型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首先他们完善高标准的服务模式,加强对于旗下公司的监管他们对于管理区的干部进行全方面考核,培育发展了新型的农村合作社。对于在市场当中没有证件或者是销售假冒伪劣的从事化肥销售的商户要进行严厉打击。最后他们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严禁焚烧秸秆。下面就农业经济管理提几点对策。
(一)引入社会资本,整合基层劳动力资源在建设新农村地区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经济管理制度,需要引进社会资本来促进工业发展,需要整合当地老旧的社会资源。在农业生产方面,农民大多比较倾向于走出外地去打工赚钱,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给自己的家挣更多的钱,希望利用休闲时间增加家庭财富。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劳动力日益增长的需求阻止了许多农业工人在就业期间返回家园参与农业生产,从而加剧了农业生产的矛盾。也就是说,如果要增加农民家庭的收入,想要提高家庭收入,就要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矛盾,积极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通过地方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
(二)推动土地资源,大力推动生态农业适应当展的要求、生产和管理的集中化、流程管理和土地使用的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效率的农产品。这将确保有秩序的农业生产,还应大规模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大型产业,确保扎实的食品安全,成为整个教育,促进经济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农业管理队伍建设应建立高质量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拟定并通过了基于证据的管理政策,定期组织职员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发展以及最先进的农业经济政策的了解,这些措施有助于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最终加强优质产能。以及要提升作为农业经济管理层的人员在管理上的经济意识,并且根据重点区域特点加快建立相应的农业地区经济控制制度,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经济效益。
(四)引进一批专业化的经济活动管理人员,强化工作管理制度的建设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受到政府的阻碍,而且受到经济规划和管理人员的阻碍。因此,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选择一群真正有能力的人,并定期组织他们的培训。此外,应建立严格的职业行为评价和奖励制度,以监测和评价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五)政府部门要发挥好建设性作用全力推进跨越式的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各个地区的政府必须履行其职责,并建立各种服务性质的政府。首先,从文化上讲,政府正在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为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业工人学习创建社团集体,可以激发他们训练和创业精神。其次,在经济领域,政府应该大力鼓励赞同当地银行提供财政支持,为那些在农村从事一项经济活动,例如提供无息贷款,以解决创业资金问题,通过整合城乡资源,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建设,积极组织城市大企业去扶持促进农村小企业发展。
四、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第一方面是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培养农业合作社它是由个体自愿加入的集体组织具有一定的互利互惠性,在管理上也比较民主。对一些保护环境的措施也进一步出台,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环境与科学知识得到了双重的重视。才能让我们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更加稳定。第二方面,是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我国人口将近9亿为农民,这个庞大的数据说明我们国家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农业大国,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农业改革也要不断的进步,传统的农业观点要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要不断的进行农业生产与结构的转型。
篇4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措施
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关键性措施。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对农业经济管理方式进行了完善和创新,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在社会中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如今,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人均的耕地面积也越来越少。在对农业经济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我国与其他国家比较,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低,农业就业人口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结合社会经济实际的发展情况,积极转变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主要避免社会经济形势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在对我国整体农村经济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人均耕地面积不仅在下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也在不断降低,这些农村劳动力流失等问题,会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1]。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了秩序发展
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它涉及到了多个方面,要想加强对这些内容的有效管理,要完善制度,加强基础保障和人力保障的力度。农业经济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在加强对资源和人力进行有效应用的同时,还在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在维持农业生产秩序的基础上,对以前的农村经济内容进行了整合。在以前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为主,农民只能获得较少的经济效益,其市场经济也不够活跃。但是,在农村产业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农村市场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特征,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要采用有效和新型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加强对农村市场发展秩序的管理,不断规范农业生产活动,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有效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二)提供了发展条件
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发展程度还是滞后于城市。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之一,是因为我国早期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将资源和政策等应用在了城市发展中,还有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经济本身条件不好,在实际的发展中缺乏资源,其基础设备等也较为薄弱[2]。然而,农业经济管理在此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发展提供了条件,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弥补了先天不足等问题。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还要有效应用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加强对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持续发展。
(三)提高了农村整体经济水平
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对农村生产和资源等内容进行管理,保证资源的有效应用和配置,提高生产的质量。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在其中的有效应用,还能在提高经济指数的同时,体现在农村发展的实力,让市场秩序得到改善,对经济资源内容进行优化,完善产业链,增加农业收入,避免农村经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在对我国基层农业经济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的管理措施内容丰富,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和信息资源等新型管理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完善管理机制,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
三、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一)没有完善的监理体制
虽然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在管理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并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监理工作不够重视,这将导致农业经济管理行为不够规范。尤其是在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农村生产中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监理部门在其中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善监理机制,可能会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出现各种问题。在此过程中,一些部门还不清楚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信息技术也没在其中得到有效应用,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质量。由于没有完善的监理机制,工作人员还不能及时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经常出现分配和下放时不公平等现象,对资金和资源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二)地域资源之间的差距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中,它主要依赖于经济资源、政策扶持以及法律支持等,所以在对其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还要认识到地域资源之间的差异性,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但是由于目前城市经济发展资源比较集中,没有在农村发展中得到有效应用,这将导致城乡地域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农村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缺乏资源,这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主要难题之一[3]。
(三)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在开展生产活动前要有土地和耕种技术的支持,但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由于资金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内容都受到了限制。随着农村耕地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大部分的耕地性质发生了改变,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会将其转卖给工厂和房地产商,这会导致农业土地资源受到压缩,土地的使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次就是耕种技术的限制,虽然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技术在实际的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部分农民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对新品种种植方法进行有效应用,再加上专业知识的匮乏,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应用,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型。农产品供销渠道也受到了限制。在对农产品销售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它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主要是由收购方决定产品销售的价格,这将严重影响农民在生产销售中的经济效益,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
四、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用的措施
(一)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机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农业经济要想在此背景下更加快速的发展,就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丰富管理方式,主要结合宏观经济市场内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积极调整,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增长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投入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大工作力度,主要加强农业经济与实际情况的结合,还要根据出台各种相关政策和给予的资金,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定,开展生产活动中,不断引入新的种植技术。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的手段,积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主要在过去的人为劳动模式转变为自动生产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当地政府部门还要对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方向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主要结合农业经济效益,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转变,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在其中的有效应用。此外,还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生态功能的发展,主要发挥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保护的功能,这样才能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4]。
(二)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内容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就难以促进农村经济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内容,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引进各项资源,为农业活动的顺利就进行提供基础。招商是引进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通过竞标方式招商,让企业为当地农民提供岗位,或者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当地的政府部门还要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对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电商合作也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农产品资源,但是在此过程中要不断丰富销售渠道,这样才能保证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可以与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进而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同时,经济支持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措施,当地政府要积极引导银行为农民提供一些小额贷款,进而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5]。为了加强农民对技术资源的有效应用,地方政府还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乡,主要加强农民对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向他们讲解最新的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从而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三)融入生态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为主,这种模式虽然投入的成本低,但是经济效益并不高,在实际的农业经济中还会出现能源浪费等多种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毁坏农业发展的根基。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要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生态农村经济发展理念,主要为农民讲解生态政策等内容,强化他们的生态发展意识,在其中不断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加强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应用,还可以发展生态产业,如观光旅游和采摘园等,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违规的农业生产活动,要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而保证经济管理措施的有效性[6]。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有效转型,要通过融入发展理念和完善经济管理机制等措施,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应用,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明.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8(10):148-149.
[2]赵长勇.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微[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9):177.
[3]徐翔.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消费导刊,2019(45):122.
[4]王爱刚.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市场,2020(13):45-46.
[5]牟艳红.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文渊,2019(6):430.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农业生产全过程管理的总称就是农业经济管理,所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一方面需要管理农业生产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协调组织相关人员,是国家管理农业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需求,研究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
1.1有利于落实农村改革任务
从实际调查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管理松散、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增大,以陵水县英州镇为例,实施了千亩芒果基地科技扶贫,通过“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对全镇红鞋村、大石村、岗山村、田仔村、万安村、军田村、新坡村等7个村的70户芒果种植户(其中贫困户16户,贫困人数87人)的芒果地进行挂牌跟踪技术服务。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农业经济发展真正的主力是农民本身,若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则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在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上,确保农村改革能够全面落实[1]。
1.2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不仅制定了一系列扶农、扶贫政策,而且各个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细化了实施措施,改善了各地农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管理,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陵水县英州镇为例,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视技术指导,海南雷丰良好农业技术服务公司(海南农业科技110陵水热带果蔬服务站)安排技术员对果农进行芒果生产技术指导。技术人员根据作物生长情况每隔7~10d深入农户芒果基地,通过1对1科技联结的方式,全程对农户进行芒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及技术咨询,为果农现场指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生产难题解决方案。并在果园技术指导过程中,把果园周年生长过程、气候状况、用药、用肥等数据情况,记录图文存档,作为科研数据和追溯文档。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当地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整体生活水平实现了提升。
1.3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对农业结构进行优化,让农村的经济发展富有地区特色,尤其是在“政府+企业+农户”模式下,能够慢慢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可以突出科学性和环保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周期性到果园现场指导生产,能提升果农科学施肥用药的水平,避免农药滥用,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农民的整体素质会逐步提升,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农业经济活动之中,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支持以及技术支持[2]。
2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2.1构建并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予以支持,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保障。首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农业经济管理要点,并制定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满足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陵水县英州镇为例,现阶段重点是千亩芒果基地科技扶贫项目,因此需要结合“政府+企业+农户”模式的特点,以“增产增收”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突出科学性和环保性,从而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其次,要将制度执行到位,基层干部能够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相关操作,使其能够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还要不断增强其整体素质,提升基层工作效率与质量。最后,加强技术性指导,通过全年技术服务生产管理,带动和提高芒果种植户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意识,使农户学习并掌握相关生产标准化技术的实施细节,从而提升产量、品质及售价,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周期性到果园现场指导生产,提升果农科学施肥用药的水平,避免农药滥用,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3]。
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助力农民整体素质提升,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采用由集中到分散、由远及近逐步完成网络覆盖,同时,还要加强相关的支持以及培训,让更多农户学会使用网络,可为农村电商经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加强交通物流基础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村镇道路的数量,另外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分析村镇条件,对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对材料进行合理选择,避免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的浪费。此外,村镇规划过程中,还要考虑农作物贮存,部分农作物、生鲜农产品需要冷藏以及专线运输,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在某一个或几个村庄的合理区域设置冷藏中心以及专门物流系统设备,可为农产品运输提供更大的便利,从而稳固村镇经济发展的基石。最后,重视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对医疗条件进行改善,从而保障农民身体健康。
2.3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
第一,构建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系统宣传农业栽培、土壤改善、水质优化等内容。以陵水县英州镇为例,可以通过信息服务系统对芒果生产技术进行宣传,并安排技术指导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指导。同时,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信息服务系统及时掌握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从而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还需要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对相关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例如财务管控、技术指导、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同时,还要强化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岗位工作中全面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发挥自己的价值,为地方民众提供优质的服务[4]。
3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效
陵水县英州镇千亩芒果基地科技扶贫项目在不断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2020年,项目芒果总产量847.5t,较2019年增产167.95t,涨幅24.71%;总产值463.54万元,较2019年增收41.27万元,涨幅9.77%;平均增产2.59t/hm2,平均增收6375.45元/hm2;最高增产5.95t/hm2,最高增收32575元/hm2,经济效益总体较好。对于芒果种植户,70%实现增产,9%产量与2019年持平,最高增产18.25t;52%实现增收,5%产值与2019年持平,最高增收9.99万元。说明该项目对当地果农经济发展的带动效果比较明显(图1)。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种植户存在增产不增收的情况,而芒果市场价格的波动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芒果出售时间,错峰上市,获得更好的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引入保险公司,并继续深化“政府+企业+农户”模式。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是乡村振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农业经济管理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清楚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施,这样才能让当地特色种植业增产增效,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攀博.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4):228-229.
[2]杜晨晓.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财富生活,2020(24):40-41.
[3]石兰兰.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思考[J].新农业,2020(23):79.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背景;农业经济;管理措施;管理内涵;现状
农业是农村得以发展的根本,提高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农业的合理发展。农业经济既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对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在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等多种条件,对市场资源进行再分配,使农业经济发展逐步步入正轨,积极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与科学性,农业经济管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调节手段之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信息化与持续化发展。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2.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将目光放长远,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央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为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中央相继出台了多部文件,然而,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不高,对新农村背景下管理农业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响应和配合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很多中央文件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执行力较差,部分农业经济发展仍处于家庭作坊模式,相互竞争激烈,不懂得合作共赢,无法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进步,无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最大的一份力量,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农业经济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将农业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发展方向,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新农村的更好建设。为此,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与健全。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较差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较低,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就必然导致了他们执行力较差。农业经济得不到有效管理,单纯依靠农民自己薄弱的力量难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建设新农村贡献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农业经济也逐渐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渗入到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注重食品生产是否安全、是否健康。对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商家良心的体现。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
3.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的现代化也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经济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农业经济的生产与管理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3.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农业经济也已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时代同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减少走弯路,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总结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现代化科技水平,都有利于弥补与完善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缺陷。
作者:张晶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政府农经站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方式
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经济占比非常大,当前,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稳固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共同国力的有效体现。随着当前经济水平和科技进步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正在逐步兴起,这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业市场的经济发展,切实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农村经济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定农业生产形式,各个地区要根据实际的农业经济形势来展开问题调查,为农业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1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经济管理的体制有漏洞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绝大多数的地区都已经选择了更加新颖的管理模式,但还是有部分的地区还在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走基层、为民众解决问题的原则,不断的找寻最适合本地无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确保管理中的每一项任何和规定都能够应用到实际发展中去。
1.2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的农业经济管理都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的情况。因为,部分农村人民都是住在大山里,人们的居住环境较为分散,且山区环境并不适合大量农耕作物的生产,从而导致粮食以及其他畜牧产业的生产率降低。虽然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还是有部分人们无法购买畜禽的幼崽,无法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
1.3农业生产效率低,产业链发展比较困难
要想进一步建设新农村、创新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就必须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以小户经营为主,且由于家庭经济的问题,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劳动力下降。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立虽然能够帮助农业经济建立新的产业链,但是大部分的农户不理解新型的创业模式,甚至仍然采用传统的小户传统农业生产的模式,大大的拉低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方式
2.1完善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提升专业水平
发展新农业经济管理最重要的是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帮助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问题。另外,管理者也要更新农业经济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首先,管理部门需要明确表示出农业经济管理者的职务和职责,鼓励农业经济管理者积极参与各个地区的劳动实践活动,为农民提供具体、完善的服务。其次,要加强对管理者的考核强度,尽量分季度的来评价每个管理者的服务工作,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效率和效果,让现代农业管理更具有现代创新性。另外相关部门要对各级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责任的划分,确保出现严重问题能够找到责任人,让经济管理责任划分区域更加具体化。从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以达到提高整体生产水平的目的。
2.2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制度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是在管理进程中一直需要做的工作,社会经济体制在改变,农业经济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从日常的实践工作中找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问题,从而进行完善,这会有效的为深化农业经济管理做出贡献。另外,管理人员要根据农业经济的区域特点,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专项工作,从保证农业经济结构的完善,尽可能的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解决当前存在的农业生产过于分散的问题。最后,管理人员要引入统一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化措施,采取更深层次的管理措施,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率。
2.3积极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的民生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积极建设农业的民生工程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尽可能的保证民众的高质量生活标准,对于农业的生产来说,任何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与水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政府部门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地区所存在的蔬菜基地、经济作物等提供充分的灌溉水源。另外,轻便的运输是必不可少的,交通的发达能够为更多的农作物打开销售途径,特别是对于山区的村落来说,交通的便利更能够提升民众的幸福度。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这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提。交通问题的改善将提升民生服务的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有大部分的农户在进行畜禽养殖时候存在着更多问题,这与农村的生活条件有关。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诸如自然灾害之类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对于此情况,政府应该降低购买畜禽产品的门槛,尽可能的出台更多的补贴政策,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够买到畜禽幼崽。另外,重要的是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继续实施有关的创业支持政策和方案,同时吸引投资,提高农村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建立农村生产网络,扩大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2.4加快土地之间的流转效率
为确保农村地区大规模设施的有效利用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政府应该加快土地流转效率,尽可能的保证每一块土地都有人种植,从而实现了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同时,为了使有关机构和人员规范农业生产模式,关于对土地的管理要实行精简规范的管理模式,让农业生产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可以对土地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向科学化方向转变,实行土地流转机制后,国家可以用相当面积的土地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产品的选择和生产进行科学管理,而且还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篇8
1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1农村发展的资金不足
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制模式,多年来重心一直都集中在城市,资金投入上也基本上以城市为主,这就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地处偏远地区,相对比较分散,交通不便,教育又相对落后,农业基础薄弱,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始终处于一个低水平的运行状态,在发展资金上明显不足,这在我国是个普遍的现象,虽然近些年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
1.2管理体制的落后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中,以往的管理制度都是建立在二元制经济模式基础之上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旧的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旧模式下形成的体制及观念已经对新形式下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这种新形式和旧体制间的矛盾,对农业发展以及多方利益间的协调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矛盾加深,发展滞后。
1.3农业管理人员的意识落后
多年来旧体制下的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思维观念上都形成了固定的定势,虽然新农村发展建设中,国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规章制度及管理规定,但在传统思维的束缚下,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一些农业管理人员没能认真重视起来,在管理上缺乏规范化,很多好的方法及方案都未能有效的执行到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4农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落后
很多农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都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加上多年来自我成长过程中又未能充分学习,所以知识结构老化、业务水平降低、专业能力不强是农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特征。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对新技术、新产品接受较慢,自身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发展,人员专业水准不高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认识
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教学教育手段,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政策宣传以及专业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提高思想认识,认真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经济建设,促使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2.2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中,中心目标就是要建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过合理的规划,科学的调整,建立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最终达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农村面貌彻底改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所以要深入研究新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彻底转变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系,在具体的管理中能有效处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协调利益、保障权益、表达诉求,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得以统筹与协调,保障新农村建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稳步进行。
2.3 努力建设城乡一体化
过去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各自走不同的路子,城乡的结合度不高,多年的发展结果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发展对农村发展没能起到带动作用,而农村的发展也未能对城市起到促进作用,但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和农村的关联度进一步加强,谁也离不开谁,城乡一体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发展趋势,城市的工业产品离不开广大的农村市场,农村丰富的农产品也离不开发达的城市市场,产品、原材料、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循环流动,更离不开两个市场的融合统一。
2.4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促进农民增收
现代农业管理服务体系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建立科技服务站,将建设、运营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三农领域的现实问题。科技服务体系必须把农业生产的基础要素组合在一起,强调市场重新配置生产要素,为农民致富提供多元空间,进而帮助农民解决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多方面的民生问题,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为农民生产、生活建设一个管家式服务平台。
2.5多渠道融资,加大资金投入
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财政支出也差次不齐,所以在农村的发展中,各地情况也不一样。政府要统一规划战略布局,除政府的拨款外,还要想方设法帮助各地的农村多方筹集发展资金,借助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在政策、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吸引社会各界进行农村投资、兴办企业,解决农村的发展资金及劳动力剩余问题,促进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
篇9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1太和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太和县是一个较典型的农业经济大县,全县农村人口在157.9万,年增长1%左右,可耕地12万hm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2亿元,年增长3.7%以上。粮食总产103.6万t,年增长0.5%以上。肉类总产量9.96万t以上,年增长2.1%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8元,年增长8.7%以上。全县拥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3家,总面积0.112万hm2,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3856家,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
2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必须进一步研究,加以解决,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来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无法紧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节奏,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及时改革和更新,导致了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国经济体制不相符,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更好发展。亟待相关单位制定一套系统科学的适应现代农业的方案,以便更好地推进农业经济良性发展。
2.2相关管理人员认识不足
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农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有些农业管理人员固守着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接受和尝试新的管理方式,不与时俱进,在处理一些相关事务过程中,执行力相对低下,使得管理效果不够理想。另外,管理人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专业的培训,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农业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相关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提高管理人员对相关管理的重视程度。
3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3.1构建新型的农产品销售体系
为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需要构建一个新型的农产品销售体系,实现营销主体的规模化、组织化,交易方式的现代化,批发市场的功能齐全化,物流配送系统的高效化,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销售常态化。
3.2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为适应时代的潮流,应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逐渐将信息化技术渗透到农业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提高农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培育优秀的人才投入到信息化技术生产中,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规范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及时向农民反应市场运行情况,促进农业稳定持续高速发展。
3.3改进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的组织,合作社的成立节省了农业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农民市场谈判地位及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更好地进行农业经济管理,需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相应的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人力因素、制度因素、物质因素、商誉因素等关系到合作社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商誉因素与物质因素影响显著。要打好信誉战,创名优产品,做强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合作社的盈余,除一小部分留作公共积累外,大部分根据合作社成员与合作社发生的交易额的多少进行分配,实行按股分红与按交易分红相结合,要做到让每户农户满意。对农民合作社的物质资源进行适当增加,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及自身的服务能力。
3.4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
管理思维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农业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意识,消除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行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克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障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适应时展需求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推动农业经济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体系,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3.5实行农业经济产业化
篇10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处于农业经济的转型期,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重要性可见一斑。另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提高了农业科研的能力,一大批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增加了农业经济的收入,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切实提高,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 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要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农民群众获得信息的方式还较为落后。
2.2 信息资源开发缺少前瞻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互联网所含有的信息量很大,但能够指导、预测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却少之又少,这显现出我国对于信息资源的开发缺少一定的前瞻性。
2.3信息化建设人才相对不足。人才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因为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环节都需要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来操作。但现阶段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并不多,这大大地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2.4 信息化意识淡薄。农民群众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计算机知之甚少。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识淡薄。另外,有的地方的政府部门也没有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足够的重视。
3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一个健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关的部门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认识到其对农业发展所能够起到的巨大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体系,实现网络的户户相通、家家覆盖,使各种信息能够实时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组织农民群众关于互联网的讲座,使他们能够利用网络及时获得需要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应用于农业生产。
3.2 信息共享,提高服务水平。建立管理农业信息的交流平台,将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也就是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广大农民群众就能在此查询到需要的信息,也就是农业公共数据实现了共享。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加强农业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发掘,使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不仅如此,涉农企业和相关的部门也能够实时获取需要的信息。要积极挖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中来,争取与通信运营企业和广播电视传媒等企业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合作,这样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建设的成本,还能够提升服务水平,使服务向着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向发展。
3.3 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各大高等院校不仅要教授信息化人才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综合型人才。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可见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人才是关键。应提高这方面人才的薪资待遇,使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够留在农村、扎根农村、奉献农村,将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可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将更多新的知识得以推广,为人才不断充电,保持知识更新,加快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速度。
3.4 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
(1)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工作,普及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知识,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培训农业生产经营者,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增强信息化的意识。
(2)加紧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团队,可采用逐级培训和在线培训等形式来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各级信息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可建立一支农业信息化专家团队,致力于培养同时具有扎实信息技术知识和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尝试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来参与研制开发农业信息技术,为建设农业信息化提供智力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