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原则范文
时间:2024-02-01 18:1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教育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探究合作 学生能力培养 实践与探析
在学校教育中,高度关注对学生进行以探究、合作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霹雳神剑”和开创素质教育未来的强力引擎。然而,“任何社会变革都要历经一个逐步适应和不断完善的较长时期的过程”,教育领域同样也不例外。理论和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知易行难的教育现象,作为学校工作的组织者、主导者、施教者和推动者,教师要在深刻领会和把握新课程精神理念的基础上,努力克服教育短视心态,厉行摒弃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本着全面发展学生的目标原则,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发展性课题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践行。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一是要把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抓手。“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这就启示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疑问是兴趣的激活源,而问题与疑问是自主学习的起点,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意识的内发动力。因此,我们要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善于创设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特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学习情趣和探究心理,为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做好厚积薄发工作。
二是要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阵地平台。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克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无序性和不完整性,把积极开展灵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多年来,笔者紧紧围绕有效性教学这一中心目标,勇于创新、善于实践、不断总结,初步构建了“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形成问题—合作探究—练习迁移—提炼成果”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由此逐步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和良好习惯。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笔者首先发问:“《红楼梦》中没有《水浒传》那样惊心动魄的战场描写,没有《三国演义》那样令人叹服的阴谋阳算,没有《西游记》那样超然物外的光怪神奇,有的只是对大观园中那些钟鼎鸣食、富丽堂皇和缠绵爱情的生活描写。那么它为什么能够成为四大名著中最有研究价值,而使得红学会遍布中国内外的呢?从本文学习中即可一斑窥豹。”这种激情导入让学生们顿生好奇情趣,他们很快开始了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有效地启发、引导和点拨之下,学生们能够结合生活认知,深刻感受到显现其中的生活环境、人物形象、精彩场面、情感细腻和思想主题等方面的大手笔描写,纷纷发表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自主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是要把有效拓展延伸作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两个方面,前者指的是“愿学”和“乐学”,后者则指的是“会学”和“能学”。再说,“过去教材是语文学习的全部世界,如今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生动教材。”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在“争做导师”和“认真导学”之下,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把知识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是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从教材文本入手,教师可重点安排一些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自订学习目标”“自觉搜索信息”“自行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自动梳理总结”等,把教学窗口实行有效迁移,为更好地开展课堂自主教学活动奠基铺路。再如,可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学习需要和各类特长等,组织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或收集学习素材、积累资料,或就一些问题进行小组学习、探讨交流,或围绕某一专题进行模拟演练、辩讨实践……坚持不懈地训练这些“诗外工夫”,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在群体学习中实现资源共享,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大有裨益。
篇2
关键词: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77-02
“求美”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文化、艺术的教育是培养高品位、高素质人才的必要内容。只有学会欣赏美,才能创造美。先生在北大初建时期就十分重视在大学教育中提倡“求美”,他主张“美育与智育相辅而成,知识以外兼美感情,以图德育之完成。”活动教育作为学生自由发展的载体、经验积累的途径能够提升学校文化、丰富学校生活、增强学校活力,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一、“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概念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是指通过体验、养成、熏陶,使人文艺术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的教育过程。“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求美”品格。“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对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有选择的取舍,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健康向上。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大学校园文化历来被看作社会文化发展的潮头和先导,它相对于一般社会文化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对社会文化发展负有选择与创造的责任。如今,随着校园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扩大,社会上的各种文化观念、行为准则、生产方式也开始跻身校园。多元娱乐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出现,对学术、理性、审美等具有品味的校园文化冲击极大。高校面临着用高雅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用积极向上的内容和形式陶冶大学生思想情操的考验。
二、“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意义
1.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新时期,社会需要高等学校教育培养出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过去,高校普遍重视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教育,对其他的领域有所淡化或忽视,致使大学生在知识结构的构成上,更多的是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其思考和认识的视野比较狭窄。专业知识的教育只形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部分,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就必须有相对的辅助知识作为支撑。“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能有效的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融,通过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间的深刻对话,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使大学生的理性与情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得到和谐发展,从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2.文化艺术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社会性的培养
人的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了人类所特有的合作、理解、同情、关爱等主体意识,人具有了个体完整性。如果人缺乏了社会性,不仅仅是难以融入社会,而且容易产生远离社会的意识,一旦个体产生远离社会的意识,的偏激和偏见就可能滋生,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会影响人的健康发展。“求美”文化艺术活动,倡导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形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和修养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主义、人文关怀等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的社会性对于人、社会、世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使大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冲突与融合中,学会克服缺陷,充分理解他人和社会,减少片面的看法,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性。
3.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形成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是着重于精神领域的教育,它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富有形象性、感染性的特点,使人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激起情感共鸣,从而使社会道德要求和善恶观念逐渐形成。文化艺术活动能展现美好的生活图景,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给人们提供区别善恶、美丑的标准,引起内心共鸣,使人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过分注重专业教育,使得大学生在思考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方面,缺乏伦理道德观念。当今,世界性的生态保护与地球的永恒发展问题、国际化与本土文化的问题、生物科技与社会伦理问题、国际政治与民族冲突、种族冲突与宗教伦理等等,都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通过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格,使他们尊重人的价值,获得超越人的生存的精神内涵,以其自主性、社会性思考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处理,并以伦理学的视角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关系,有利于培育形成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
4.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育
对美的不同观点,不仅是个体对美的评判标准,也集中体现出个体对美的感受、认知、理解和欣赏的素养,展示出个体在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因此,对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育,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以何种标准去评判、感受、认知、理解和欣赏美,而且关系着大学生以怎样的审美情趣在生活中创造美。学会以高尚的审美情趣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既是完善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营造和创建现实生活及追求未来生活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大学生已进入青年阶段,不仅关注自己和他人的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而且以更为细腻的情感和独立的思考来感受、认知、评鉴生活中各种人和事物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美,并以美的标准创造美。所以,通过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和创造从简单的、表面的印象提升为对丰富、深刻的美好意境的欣赏,升华到精神美的境界,激发大学生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和激情。
三、“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确定的原则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体系是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效实施的根本条件。其教育内容的确定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既要区别专业教育、学科教育又要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相衔接,因此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选择、整合、优化,这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原则。
1.导向性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的细化、文明的进步,现代社会将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品性,特别是人才的团结合作意识、人文素养、心智模式。因此,构建“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应该关注大学生品德、团队意识、创新精神、人文修养等特性的培育。让大学生获得一个合格建设者所应该具备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让社会逐步理解大学生这些素质的提升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2.基础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它主要是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通识性、广博性的基础性知识和能力。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教育,而是主要进行基本认识、基本素养、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构建内容体系。通常我们将人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知识、能力、修养。所谓“知识”,不仅是指专业知识,还包括人文历史、文明道德、科学技术、社会艺术等一般性的知识;所谓“能力”,也不仅仅是指专业的技能技巧,还包括思维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而“修养”更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石,表现为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的团队合作意识、文明的社会道德行为、良好的科学素养等。
3.民族性原则
在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应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要求大学生熟悉中国文化的精髓,知晓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这一原则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思想,儒家的“仁”、“孝”、“信”的理念,对待人生和社会的积极态度等思想学说,这些内容对当代大学生可能比较陌生。所以,坚持民族性原则,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加强对我国民族文化及思想方面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4.计划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如果不合理,就容易造成与专业教育和学科课程内容的交叉,从而冲击专业教育。要实现把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融入学校整体教育内容体系,既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又不至于冲击专业教育。因此,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内容体系进行精心、合理的设计,避免教育内容的重叠,使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尽量系统化、简洁化。
5.整合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不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和结构,而是众多相关学科基础文化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的综合,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适合学生各方面需要的内容整体。在内容选择上不是“杂、乱、散”碎片内容的堆砌,而应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围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整合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将知识性学习和体验养成性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由浅入深、重点突出、整体协调,从而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理解他人和社会,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倡导集体主义、人文关怀等时代精神。
6.体验与养成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不能单靠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来完成,而是要通过教育、体验、养成、熏陶,从而促使大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塑造他们的科学与人文精神。这就需要在内容的构建上强化体验性和养成性教育,把体验性、养成性的活动和方法作为教育内容,通过规范的引导、环境的熏陶、身体力行的实践,帮助大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人格。
四、“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
1.哲学知识普及活动
根据的观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哲学教育,增强其理论思辨能力,有助于他们高屋建瓴,把握整体,突破各具体学科的局限,超越人文与科学认识的界限。把哲学教育作为“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哲学思辨,去探究超越于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理想、信仰与终极关怀,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开设定期的论坛、讲座是进行哲学知识普及的最好形式。
2.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国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支配着大多数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意识形态因素,是一个蕴含着丰富内容的综合体。所以,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让学生重塑民族人文精神,树立奋进图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如开展诗词吟诵大赛、诵读经典活动、传统纪念日的纪念活动、典型历史人物的学习活动等。
3.世界文化教育活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不同主张的自由化思想观念等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冲击很大,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立场和态度。通过对世界文化的教育,使大学生对世界文化及思想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脉搏,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可以开设国际文化交流论坛,邀请专家进行国际文化讲座,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开展西方经典电影、戏剧、文学赏析活动等。
4.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教育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改变,人类的活动影响了自然的自我发展,并严重危及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应该让大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和价值,思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另外,让大学生确立起“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一思想观念,使大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流,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通过开展“保护母亲河”主题活动、第三只眼看社会主题摄影展、“人与自然”主题征文等活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育。
5.文艺鉴赏教育活动
文学、艺术作品包含着人们对不同时期人的生存状况的描写和反映,同时也体现着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不仅能引发大学生的思考,而且能够升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润泽大学生的心灵、促进大学生人的本性的觉醒和提升。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文艺作品鉴赏,能够让他们领悟美的真谛,培养大学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对文学、艺术作品有一定的的鉴赏和评论能力,能借助文学、美术、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将追求完美的意识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去,升华大学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培养其高雅的审美情趣。可以通过戏剧、歌舞、器乐、文学、传统艺术表演等各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苟克鼎.课余活动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2000(2)
[2] 但武刚.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应该遵守的最主要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它以人们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价值为基础。根据国内外人们关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人们的生命伦理实践,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影响较大的还是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比彻姆和丘卓斯提出的“四原则”说,即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1)尊重自主原则。
尊重自主原则表示的是对个人自由和自主的尊重,其中包涵知情同意原则、隐私权等内容。自主原则强调患者和受试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力,认为施以他们的任何措施和行为,都应作真实全面的说明,由他们自主作出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原则上必须尊重。尊重原则指尊重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个体,对于大多数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自由他们自己行使,当然也承认了该个体拥有了基于个人的价值信念而作出自己的选择,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的权力。对于缺乏自主能力的人,如儿童、精神病患者等其自受监护人的保护,但监护人也要对患者负责地采取自己的行为选择。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患者权力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够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以积极的精神状态配合各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不伤害原则。
什么是伤害?在生物医学中,伤害主要指身体上的伤害,包括疼痛和痛苦、残疾和死亡,精神上的伤害以及其他损害,如经济上的损失。不伤害的义务包括有意伤害和伤害的风险。风险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可能发生的伤害,伤害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实际发生的伤害。不伤害原则主要内容是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对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种伤害包括物质上的伤害和精神上的伤害。物质上的伤害比如其他患者身体的疼痛、功能的损伤以及其他患者经济利益的损失。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注重病人的健康、关切病人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努力防止和避免各种因为不必要所带来的风险,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采取“两权相重取其轻”的原则。同时也要防止患者给其他人所带来的任何伤害,在医疗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自身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3)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比伤害原则适用的范围更广泛,不仅要求预防和避免伤害,而且要求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的行为帮助患者增进自身的合法利益。有利原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道德义务,是一种帮助他人以促进他人利益的义务。有利原则分为积极有利原则和效用原则。积极有利原则要求对患者确实有利,包括阻止、去除以及增进人类福祉。生命伦理学不仅要求从病人的生命角度确定自己的道德观念,而且要考虑生命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要求把患者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既要利于患者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不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伤害。
(4)公正原则。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生命伦理学中的公正原则主要是指医疗保健资源的公正分配,要求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不能因为医疗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性别、民族、职业、地位、信仰、党派、肤色、血缘和国籍等条件而有所不同,在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满足每个患者的需要,这时候在利用医疗资源方面就可能会发生冲突,如果一个患者使用资源越多,必然影响到其他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生命伦理学研究的过程当中,广泛的涉及到医疗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分配医疗资源应遵循公正的原则,使每一个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具体就是要求医疗资源的分配具有公益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2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有着一致性。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人类进步的前提。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仅是“三生教育”的基本价值导向,同时也是深入实施“三生教育”提供了参考标准。
(1)尊重自主原则与“三生教育”。
尊重自主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利。人无论就肉体生命的求生意志还是心灵上的情感依恋、理智领悟而言,都深深地执着于生命、执着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生命的权利,轻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单个人的发展,更强调个体生命和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整体发展。理解生命的本质,把握生活的规律,挖掘生存的本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力,不干涉他人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不伤害原则与“三生教育”。
不伤害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对他人生命的敬重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敬重,求生欲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求生欲也是自爱在自己生命方面的表现,是对自己生命的爱,是对生命自我的爱。因此。在现今教育的过程当中教育者要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同时要减少和制止对他人生活的干涉和阻碍他人生存发展道路的行为。那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严重的干扰了别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我们既倡导自己能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尊重其他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他人的生存、生活、生命为手段来博得自己的发展,这种行为我们是坚决反对和制止的。
(3)公正原则与“三生教育”。
篇4
1.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实施教育中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才能待到成功的效果。应从:
1.1胸怀祖国,面向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世界的未来,应经常性灌输:热爱祖国并为之繁荣富强,经济建设而努力奋斗,要树雄心,立壮志。
1.2对社会的责任感,事业心。教育学生要明确认识社会创造的优良学习、生活环境,要懂得珍惜。应对社会贡献才智,赋予责任感、事业心,并为之安定而敢于奉献。
1.3对集体的热爱。热爱培育自己成长的各级各类学校、班级。为集体争光,勤奋攻读,严守规章,赞扬好人好事,抵制批评不良行为。
1.4家庭生活的美德。在家庭中树立:敬老、养老、辅助爱幼、勤劳、自理、自助。
1.5个人奋斗的进取。树立前进方向并为之拼搏,走成才之路,成为德才兼备有用人才。以此坚持正确方向,理论教育,使之形成坚持拼搏向上,反对愚昧无知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学业观。
2.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
教育工作中,一定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教育理论很多,工作中必须结合实际,脱离实际失去理论的指导作用;反之,无理论指导的实际工作收效甚微。
3.坚持"说理"与"导行"结合的原则
工作中必须讲明道理又导之以行,教育对象是世界观未形成的青年人,就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行",怎样"行"。对明理行止的学生表扬,差的要"帮"。
4.坚持情理结合的原则
对受教育者,看到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事业的希望,要献出真挚的爱。热爱事业,热爱教育对象,这爱就是实施教育力量的源泉。反之,对他们反感,逆反心理,过分的恨铁不成钢,会导致教育者失去教育原则,为此教育者必须让受教育者明理的基础上必须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情"体贴人,以"情"转化人,使之在"情理"结合中提高道德水准,完善自己的言行。
5.坚持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搞好整体教育与管理,一般学生在整体教育中的效果明显言行都能以整体利益出发,维护整体形象而制约言行。然而个别学生由于受社会与家庭影响沟通,前阶段教育的失误,各个群体都会出现个别的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偷窃,打骂人等。对此类学生必须进行个别教育,分别管理也好,多做工作也好,都是转化他们所需要的,转化他们是教育者的重任,也是必须做好的。
篇5
1.1原理相同
“三生教育”强调学生的体验、态度和感悟,这正是人本主义的精髓。人本主义重视人的本性、需求、动机、兴趣和爱好,强调“来访者中心”,这些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反映。“三生教育”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活动,这与积极心理学致力建立积极的“心理免疫力”异曲同工,而积极心理学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4]。
1.2内容相似
“三生教育”主要分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大类,具体细化内容可以涵盖方方面面。“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角色转换和适应(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学习方式转变与同伴互助、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恋爱、婚姻与性、择业与就业等;这些内容都是囊括在“三生教育”之中的。
1.3原则一致
坚持主体教育、认知教育、行为教育、差异教育、全面教育,着力促进认知、体验、实践和感悟,这是“三生教育”的实施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保密性原则这六大原则。除“三生教育”未涉及保密性原则外,其余各原则两者均是一致的。
2“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行教学模式分析———以保山学院为例
2.1教学现状分析
保山学院“三生教育”课程为新生必修课,采用阶段式集中教学的方式进行。即只对新生开设,以专题形式进行,每学期一个专题,共两个主题;课程结束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评定学生成绩;成立专门的教研组,教师集中备课,统一批改考查试卷;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按教材实施教学,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一学期完成;必修课对新生开设,选修课则不限年级;课程结束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查的方式评定学生成绩。教师归属专门的教研组,教师独立备课,独立完成试卷批改;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配合适当课堂活动。
2.2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采用座谈会的方式及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反映较为积极,普遍认为贴近自己的实际,对个人学习生活有指导作用,实用性强,不枯燥,只是个别内容宏观性太强,缺乏针对性。相比之下,学生们对“三生教育”课程的反映消极,认为内容单一,教学时间有限,并不能够真正领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真谛,加上不存在学习压力,多数人对其并不重视,混课现象严重。
2.3教学弊端分析
现行的“三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两种平行的教育,不同的授课教师,相同的学生群体在不同的课堂时间分别进行。两种教育都要开展却困于教学时间、教学资源不够分配,于是乎许多高校往往采取压缩教学内容、增加额外的教学时间和要求学生自学的方式完成。由于一些知识点雷同、业余时间被占用的因素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倦怠,以致出现了学生对这两种教育从思想到行动都以敷衍了事的态度面对的不良现实。如此一来,不但未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反而使学生把这两种教育当成负担,从而丧失了学习的意义。
3“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学的可行性
“三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地位上来说同样重要,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从生命、生存、生活的角度去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和技能是必要的,热爱生命、学会生存并积极生活这对他们的一生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健康的身心也不容忽视,这也是“三生教育”得以保障的前提和基础。既然两种教育都是操作性的实用教育,又有相通相似之处,考虑双管齐下应该是一个好方法。对“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通知识进行融合捆绑的渗透式教学,既能够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亦可以强化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学生从两种教育中都受益的教学期望。
3.1整合教材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都是从心理学角度建构教材内容,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而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极端后果最终都归结为生命、生存、生活问题。如果尝试以“三生教育”的体系编撰教材,既是对开展“三生教育”的呼应,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更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正确反映[5]。
3.2整合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角色转换和适应、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学习方式转变与同伴互助、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恋爱、婚姻与性、择业与就业等,这些都可以在“三生教育”中找到归属。例如生命教育的部分,可以设置生命价值与责任、禁毒防艾、感恩教育、性健康教育等内容;生存教育的部分,可以设置环境适应、自我意识、生涯规划、挫折应对、情商培养等内容;生活教育的部分,可以设置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择业与就业等内容。这样一来,二者就真正互相融合了。
3.3整合教学资源
一旦内容实现整合,教师、教室、教学时间等教学资源也都能得到整合。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节约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避免了教师的重复教学和学生的累赘学习,也真正把教学落在了实处。
3.4整合教学方式
篇6
关键词:全面;发展;参与;辐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游戏为基本活动。”原色教育的理念,正是基于《纲要》之“幼儿中心,游戏精神”的特点。原色教育的理念指导下的活动体验课程设置,为“幼儿中心,游戏精神”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秋之思”科技节,是我园原色教育中活动体验课程构建的四大品牌活动之一。我园小班的科技节活动,构建了以《海洋世界》为主题的活动体验课程。“秋之思”科技节活动体验课程形式多样:有教学,有幼儿生活,有亲子制作……幼儿在多种不同的活动中获得不同的科技活动体验。纵观小班科技节活动,原色教育下的活动体验课程的构建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一、全面发展性原则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活动体验性课程设置,根据纲要精神,提出以活动为先,体验为本,围绕主题开展的活动丰富多样,避免了传统课程设置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单一现象。主题教学,让幼儿在课堂获得相关的知识。每日一问,丰富幼儿知识,拓宽幼儿的生活经验;我的问题树,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技现象,对周围事物引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亲子制作活动“船”,幼儿与父母一起动手设计制作自己心目中最美丽的船,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调动了幼儿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全园大型科技小游戏游园活动,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科学的秘密,让幼儿体验了科技的奇妙。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等原则让幼儿在多种不同的活动中体验科技活动,愉快地去观察、探索和发现世界,在不同类型的活动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和经验,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整体素质和个性的主动和谐发展。
二、全面参与性原则
《纲要》明确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原色教育下的幼儿活动体验课程的设置应该遵循人人参与的原则,让每个幼儿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让每个幼儿成为积极的探索者。
科技节,我们为小班幼儿每人制作了一本小本子“我的小问号”,让幼儿把心里的疑惑告诉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记录下来,然后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解决。针对小班的活动主题“海洋世界”,我们设计了许多适合小班幼儿的问题。亲子制作活动“船”,每个幼儿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幼儿园为幼儿准备了展台,让每个家庭的作品一一呈现。
原色教育下的活动课程,不是个别幼儿的舞台,而是所有幼儿欢乐的海洋。
三、全面辐射性原则
“独木不成林。”《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课程设置如果得不到家庭社会的配合和认同,只能是风雨雷电一般瞬息闪逝。原色教育下的活动体验课程的开发,应该像阳光一样,由幼儿园向家庭,由幼儿向家长,由园区向社区形成辐射,照亮每一个角落,形成一种氛围。
如,“亲子小制作”活动中,星期五先发家长通知让幼儿带回家,让家长利用双休日和幼儿一起完成,再发“家校路路通”说明。星期一又发信息友情提醒。如,当桐桐的爸爸制作的造型完善、制作精致的超级大轮船送到幼儿园时,我们把这只超级大轮船放在教室的门口,让每个进教室的家长都能看见,既是示范,也是激励。
在全园“科技节”闭幕式上,我们每个班为幼儿准备了两个科技小游戏,给幼儿和家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虽然无法感受每个活动室的活动情形,但是我能感受到那儿的快乐。相信这一天,实验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被欢乐包围着。我更相信,这种快乐会延续,从幼儿园到家庭、到社会。科技之“火”同样会以幼儿园为中心,以幼儿为主力不断地向四处伸展辐射。
总之,原色教育在的活动体验课程设置,应该共同让每个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活动能调动家长、社会参与,发挥幼儿园的中心作用,让教育成果和教育理念全面向处围辐射,以促进教育取得更大更好的效果。
篇7
一、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应该遵循的三大原则
(一)兴趣导向性原则
兴趣导向性原则,即从幼儿自身的兴趣点出发,引导并帮助幼儿完成阅读。在江阴市峭岐中心幼儿园的100份抽样调查中发现,在孩子自己选择的阅读媒介中,选择动画片的比例高于纸质图书,前者为67%,后者为27%。而对于图书媒介来说,71%的孩子在阅读中更喜欢关注形象生动的图画,17%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更喜欢色彩鲜艳,只有8%的孩子在阅读中关注画面中的文字。因此,兴趣导向性原则在教学中可以被进一步阐述为:介于教学硬件水平的制约,教师应当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采用图画生动、色彩艳丽、故事性强的各种阅读媒介来引导并帮助幼儿提升阅读能力。
(二)生活导向性原则
生活导向性原则,即充分发挥幼儿园及班级中的条件优势,加强对幼儿的语言阅读教育。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现成“教材”可以说无处不在,而且很多都可以让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如玩具上的说明,幼儿园内标志上的文字等。而且,在上文提及的抽样调查中,当问及孩子是否愿意学习识字进而自己在报纸中找到动画片的播放时间或学习玩具的游戏规则时,有94%的孩子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可见,教师让孩子们阅读各种生活用品上的文字既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帮助他们拓展生活空间、培养生活能力。
(三)教育目的性原则
教育目的性原则,即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或提供的讲解要具有教育性或教育的目的性。幼儿时期,正值观察与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此时,对于辨别能力较弱的他们,选择优质的阅读图书,进行有目的性的培养对其今后的人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上文提及的抽样调查中,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遵循“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性别差异化原则。可见,在教育目的性的引导下,男孩与女孩阅读读物的选择应有一定的差异性,尽量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二、有效的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实践
(一)从口语入手,增强幼儿对语音与语法的感知力
儿童口语能力的强弱往往关系到儿童阅读能力与书面写作能力基础的牢固与否,而儿童口语发展的水平对其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关键的作用。根据我所带班级中孩子的特性,我发现其对具有绕口令特征的语言兴趣浓厚,且对许多同音或近似音的字词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和活动中,我有意识地组织一些以指导孩子们学习感知和辨认语音为目的的活动,并引导孩子们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文字先行,提升幼儿对文字与符号的敏感度
对文字的识别可以说是幼儿通向阅读之路的重要一步。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对其的识别如能用符号或图画来讲解,则有利于孩子们对其记忆与理解。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我特意参考了《说文解字》中的讲解,如“人”“日”“目”“羊”“手”“弓”“册”等字,我均采用了图画加文字的讲解,这样既使孩子们记住了文字的写法,又使他们理解了文字的本源含义。而培养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还可以从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的外在环境方面进行影响。
(三)以故事为主,培养幼儿对阅读与思考的习惯性
故事在激发幼儿阅读与思考的积极性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养成性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每天给孩子们一个固定的读书时间,使其养成读书是生活中重要部分的良好习惯。在读书后,我还会让孩子们口述自己听到故事音频、看到的故事画面以及读到的故事情节,而这些,均有利于培养其读后反思与质疑习惯的养成。
三、有效的儿童早期阅读教育中应注意的细节
(一)阅读材料与阅读形式
在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中,最常发生的问题就是阅读材料与阅读形式的单一性问题,教师对于阅读材料的选取可以从多方面出发,如以故事性材料为主,绕口令、儿歌为辅。而在阅读形式上,教师可以在开展完集体阅读活动后,增加延伸阅读的内容,如:亲子阅读、童话剧表演等,而增加各领域相互渗透的阅读活动也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听音乐、编故事等。
(二)幼儿园资源与家庭资源
在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中,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辅之以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十分必要。让孩子带自己的图书到幼儿园与同伴交换阅读,是一个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孩子在交换阅读中不但可以加强交流,还可以培养幼儿分享的品质。
(三)阅读场所与阅读习惯
在幼儿的早读中,一个安静而整洁的阅读环境不仅可以使孩子静下心来专心阅读,还有助于孩子平和心态的养成。而对孩子阅读习惯,如坐姿、翻书、指读、不折书、不撕书、不用脏手去翻书等等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其身心的发展影响密切。
参考文献:
[1]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浅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
篇8
[关键词]“三贴近”;思政实践课;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45 — 02
“三贴近”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三贴近”原则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有效拓展。“三贴近”原则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课的教育实效,丰富和拓展实践课的内容和形式,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的思想政治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
一、高职思政实践课“三贴近” 原则的适用性
高职思政实践课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思政教学的有效环节,可以教学相长效果明显、教学形式多样生动,实现感性体验到理论思维的升华〔1〕。然而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高职思政实践课仍然处于探索过程之中,“三贴近”可以为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创新发展开拓空间。
(1)“三贴近”原则提高对高职思政实践课规律的认识。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性是哲学的最鲜明特征,“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当代中国处于转型社会,因此,开展高职思政实践课就必须全面系统考察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考察实践主体高职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便准确把握实践主体的基本特征和实践条件,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政实践活动。“三贴近”原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以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主导,准确把握高职思政实践主体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政实践教育规律,保证理论知识转化为行为素质,能够成为指导高职思政实践的重要原则。
(2)“三贴近”原则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思政实践课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理论的理解,强化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三贴近”原则实现时展、生活实际和实践主体的有效结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生活,努力增强思政实践的主体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感染力,在实践过程中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证高职学生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三贴近”原则实现思政实践教育目标的转换。思政教育承担塑造社会发展主体的重要责任,思政实践课丰富和发展了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形式,“三贴近”原则指导实践课使传统的理论教学的一维手段转换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多维手段。第二,作为实践主体的高职学生在传统思政教育中处于单纯的被动接受方,其主体性和创造性无法得到真正体现,“三贴近”实现了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的有机结合,使高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实践主体作用,实现被动教育向主动教育的转换。第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评价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作为评价方式的,“三贴近”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高职学生能力为实践基础,提高实践主体的发展内涵和发展水平,使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转换为以能力为中心的评价,丰富和发展了思政评价方式,促进实践主体高职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思政实践课“三贴近”原则的实践构建
“三贴近”原则是指导高职思政实践课的有机系统,贴近实际是高职思政教育的核心,主要是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高职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是高职思政教育的源泉,主要是贴近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生活实际和高职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是高职思政教育的基础,主要是贴近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发展。
(1)贴近实际,丰富实践内容。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相互交织为高职思政实践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宏观背景下,思政实践课要联系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联系和谐社会建设实际和科学发展实际、联系行业发展实际与阶层行业社会生活实际,正确分析全球发展趋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显性影响和隐性作用,提高思政实践课的高度;在建设和谐校园的微观背景下,思政实践课要联系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调整实践视角,关注高职学生内在的心理健康,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切入点,联系的主导思想实际,引导高职学生认同的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实践内容的充实和发展。
(2)贴近生活,拓展实践形式。在具体思政实践课过程中,讲座、演讲、诗歌朗诵、参观考察、志愿者活动等往往是实践的具体形式,这些实践形式与社会生活以及高职学生生活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宏观社会生活中技术革命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成熟为实践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因此在注重实体实践的同时,有效利用网络媒体,发挥网络的功能优势,开发虚拟实践形式,规避高职院校在思政实践中面临的各种挑战,通过网络提高思政实践课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在微观高职院校校园生活中,高职学生参加和组织的各种社团、院校内部传播媒介、高职学生日常交往展现了丰富的高职学生生活方式,为实践形式融入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生活中获得实践形式,使高职思政实践课“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非日常生活中都既能适度地运用日常生活图式和重复性思维,又能自觉地求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3〕
(3)贴近学生,转换实践主体。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政实践理念,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高职学生是思政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把高职学生的理论需求和发展要求作为思政实践的基本前提,以高职学生关注的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服务和引导高职学生深入社会生活,鼓励高职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根据专业特点、学科背景和性格特征主动参与和思考;高职学生在参与实践方案的制定、计划实施和实践反馈中体现主体地位,实现由思政实践的被动接受者转换为实践的主动承担者。高职学生为实践主体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能够保证高职思政实践课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在思政实践中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使思政实践课真正成为高职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实践的过程,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三、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创新基本进路
05方案自印发以后在高职院校也得到普遍实施,由于思政实践课没有全国通用教材、高职院校之间的实践资源的差异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了高职思政实践课暴露了内容缺乏、形式完整、教师和学生被动参与等影响思政实践课的全面发展问题。“三贴近”原则为规避和解决高职思政实践课存在的问题,强化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地位和作用提供创新空间。
(1)认识创新:回归课程本性
高职思政实践课无论作为理论课程的延伸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的定位,都是课程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过程。按照05方案规定,高职思政课程有两门课,在课程内容上有重复的地方,这就要求思政教师根据课程性,立足高职思政课程的整体结构,将高职思政实践进行系统分类并形成适合两门课程的实践课,对两门课程的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时间、考核方式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制定具有一定的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规范、实践课程标准、实践课程考核的实践实施体系,硬化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内容、课时分配和实践考核,在“三贴近”原则指导下不断充实和完善思政实践课创新,促进高职两门思政实践课之间的系统组合和优化,使实践课成为有系统计划支持、具有明确实践目标、可以在实践中操作的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在学习两门课中的不重复实践,促进高职思政实践课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形成与理论课相互配套、相互支持的实践课体系。
(2)组织创新:激活实践参与
高职思政实践课的有效开展依靠科学的组织方式创新。高职学生是思政实践的主体,充分体现高职学生在思政实践课中的自主性是提高高职学生参与实践的重点。根据“三贴近”原则,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形成相互合作的稳定的实践团队;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社会发展和高职学生能力发展实际要求,确立符合高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符合学生思想特点的开放性实践主题,以提高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使实践团队能够在开放性选题中确立该团队的实践主题,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实践方案;确立实践主题以后,实践团队内部按照方案分工组织实践,实践方式、实践时间以及实践地点由分工的团队成员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践主题的实践团队填写实践实施手册、提交实践总结报告、制作实践演示文稿、实践交流。按照“三贴近”原则,科学的实践主题设计保证高职学生能够以组织方式参与,规范的实践组织创新保证高职学生在组织中的参与度,严格的实践过程管理保证高职学生参与组织实践的效果,以组织方式开展高职思政实践课能够引导高职学生通过思政实践课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高职学生现代政治人格的完善和塑造。
(3)制度创新:创造长效机制
高职思政实践课创新应该是长期规划,制度创新引领机制创新是保证高职思政实践课创新的重要途径。管理制度创新实现高职思政实践课的领导、组织、实施、配合和协调机制,使高职院校党委、行政、思政部门教师、相关职能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实践基地等形成推进高职思政实践课创新的合力。保障制度创新完成专兼职教师的科学合理配置、实践经费保障、稳定的思政实践基地开发,促进高职思政实践课能够按照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顺利实施,形成专兼职教师与实践基地之间的耦合机制。监控制度建立全程质量监控机制,保证高职思政实践课的质量,形成提高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压力机制;建立沟通制度,接受思政课程建设专家的督查,吸收和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实践经验,根据实践反馈及时修正高职思政实践的相关内容和步骤,提高高职思政实践质量,形成提高高职思想实践课的输入机制。评价制度创新建立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机制,实现考核机制合理、力求量化,确立评价标准,保证思政专兼职教师和高职学生参与思政实践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 考 文 献〕
〔1〕费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律探索〔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篇9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产生根源的分析,探讨了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与方法,进而探索挖掘了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现代价值及对当代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重视以“孝悌”、“忠义”、“仁爱”为主要行为规范,以父母兄长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集中体现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教育理念中,强调父母、兄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一、传统家庭教育观产生的根源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首先,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传统经济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在我国传统社会,生产方式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相对独立的家庭经济体是儿童接受教育及成长发展的主要场所,儿童从父母等长辈那里受到勤劳、俭朴品质的教育,并且学到各种生产劳动技能。可以说,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的决定因素。
其次,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的传统生产方式决定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和消费封闭循环,自给自足。在家庭中,由于生产是第一位的、是家庭存在的保障,生活由生产所支配,并服务于生产。家庭生活和物质生产是直接统一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活动是吃、穿、住和劳动。传统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得以体现。古人传授给儿童一生中所需要掌握的各种生活技能和要领。因此,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传统我国社会家庭教育的直接条件。
第三,传统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讲求“忠、孝、义、仁、礼”等伦理纲。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家庭观念强,对家庭的依赖性大。在家庭与个人及社会的关系中,往往把家族视为枢纽和关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服从于“齐家”,“齐家”又是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对儿童的教育是首先着眼于“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而且通常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培养儿童劳动、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文明行为,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1.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
我国古代的家庭是缩小了的社会,它集生育、生活、生产的功能于一身,整个国家实际上也是以无数个分散的家庭为基础的。可以说,家庭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维护家庭的利益是家庭成员的重要使命。家庭中的每一成员都要有安身立命的责任感,也接受着这种观念的教育。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将德育放在首位。讲究儿童的“认识上的笃信、意志上的锻炼与感情上的陶冶”三个环节,把加强“知”、“情”、“意”的修养与锻炼作为儿童德育的主要内容。
2.传统家庭教育的原则
其一,重视早期教育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孔子提出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精辟见解,后来的颜之推提出,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就要用仁孝礼义来要求他们,当儿童知道了颜色,懂得了喜怒之后,便要开始教育他们。这一原则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有深远影响。
其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有言教和身教两种,并且特别重视身教的作用,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谈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它强调家长要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后代。
其三,维护家庭集体利益的原则。在我国传统家庭中,父母教育儿童要主动地维护家庭与集体的利益,要做一个“仁孝”的人。要志存高远、孝顺长辈,要维护家庭、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家庭、集体的利益产生不一致的情况时,个人利益要主动地服从整个家庭、社会集体的利益。
3.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其一,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在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非常普遍。史称康熙皇帝教子严格有方,为家庭教育中的楷模。他要求皇子们“从小就在劳动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并习惯于食用粗糙的肉类”,正是这种严格教导、杜绝溺爱的家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接班人。
其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式的教育方法。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由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易于接受直观形象教育。因此,道德教育不能采取长篇大论的说教,而应“行不言之教”。父母兄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儿童,这种榜样教育的效果胜过言教。
其三,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在处理家庭教育爱与教的矛盾方面,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古人用“严父”和“家严”来形容父亲,用“慈母”和“家慈”来形容母亲。而司马光说过,“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就是指父母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是完整的家教。
三、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现代价值
1.要重视儿童的品德培养
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对儿童良好品格的培养。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然后才是其他教育的问题。反观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一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只是片面的重视智力开发,简单的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孩子将来的发展就好,结果造成有些孩子“高分低能”,有些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眼光狭隘”毛病;还有些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导致性格孤僻,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加强儿童智力开发的同时,应重视对儿童的品德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和幸福。
2.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父母长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加以借鉴和利用。对于儿童而言,终日与父母相伴,父母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样学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要牢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
3.教育儿童应磨练其意志,锤炼其情感
清代名臣身居要职,家庭富足,但其对子女要求却是异常严格,不搞任何特殊。认为,现在让孩子多吃一点苦,多在困境中磨练,能让孩子将来少受点苦。尽管平时常年在外,但他会定期给儿女们写家书,通过家书来教育子女,即著名的《家书》。后来,的子女们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今天,我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大幅提高,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然而,溺爱式的教育,虽然极大的满足了儿童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对儿童意志的磨练。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意志一般比较薄弱,情感淡泊,遇到困难往往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父母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这样一来反而害了孩子。由此可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关注其物质条件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儿童意志的磨练和情感锤炼,唯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地成长,长大后顺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汪凤炎.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1998,(6).
篇10
[关键词] 规则意识 规则执行能力 家园合作
一、问题的提出
什么是规则?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保证社会生活、工作、行为有序规范。它是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的规定。
规则意识及规则的执行能力,对幼儿的一生具有重大的作用,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观察、模仿、评价,幼儿获得规则意识,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个性品质,自然地以行为方式表达和表现出来。但是这一时期的幼儿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评价能力,他们通过他人的评价与行为来理解什么时候遵守什么规则,作为幼儿教育主要场所的家庭和幼儿园,有必要对目前幼儿规则教育进行反思。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生活中家庭成员的行为及教养态度、方式将影响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在我国,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特别近年来独生子女的普及,幼儿规则意识淡漠,自我中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在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教育态度与观念的错误与不统一,是造成幼儿规则意识混乱的实际原因。所以仅仅在幼儿园中强调规则意识是不够的、片面地,家园合作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教育现状
为了弄清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现状及教师、家长就此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我们对教师和家长作了问卷调查,通过我们的调查看出,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方面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家长对社会性教育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追求高学历与升学,择校等,又使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偏差。注重知识传授,重视技能技巧的培养,过度保护,包办代替,在入学准备过程中期望过高,急于将孩子从“游戏人”变为“学习人”。家长在教育方法,教育认识,教育态度方面显示矛盾。教育认识与教育态度不统一,特别对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上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投入精力少,培养不重视,要求不严格,而且部分家长自身忽视社会规则的不良行为,大大影响了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教师对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方法贫乏。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近几年来虽然有一些转变,开始重视对孩子社会性适应的培养,但没有深刻认识到幼儿社会适应性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对幼儿终生学习的重要性,在方法上流于说教,脱离幼儿生活,忽视幼儿“生活就是学习”,不够重视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规则教育,不重视与家长在统一目标,统一方向,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同步教育。
三、思考及策略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应该给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给予相当的重视,不断改善和反思,家园共同合作作好幼儿早期社会性的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和教养策略。
(一)转变教师、家长教育观、儿童观,正确认识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在社会性适应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加强教师对家园同步教育实质的认识,使家园在统一方向、统一目标、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及自觉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
(二)探索家园合力促进幼儿规则意识执行能力的具体目标、教育途径、方法、措施。指导家长了解、掌握儿童年龄特点。
(三)形成情感共鸣
1.提高保教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热爱每一位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体能和智能的幼儿,以高质量的保育教育工作和优质服务赢得家长的信赖,使家长乐意遵从和接受教师的家教指导,愿意与幼儿园协调一致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
2.信任家长,注意尊重家长的教养方式。用个别交谈、家访等形式了解并理解家长的教养心态,教育行为,注意尊重家长的人格,以平等、友善、建议式的口吻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增强之间的感情和吸引力。
4.教师、家长采用积极、友善、关爱的态度,将情感变为动力,使规则和规范内转化为幼儿自主、自觉行为和终生受益的习惯。
(四)坚持四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
(1)将幼儿一生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
(2)将幼儿园与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认识、统一方向,统一目标。
(3)将一日各活动各环节、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日常生活、学习、游戏、各项活动中。
(4)将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与其它社会适应性的培养作为一个整体,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着重研究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
2.主体性原则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家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力,充分调动幼儿主人翁的责任感。
3.个别针对性原则
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有的放矢,制定有层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有趣方法,使儿童乐于学习。
4.一致性原则
家长和教师的认识、方向、目标一致。家庭成员的认识、态度和方法一致。
(五)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
1.环境创设法:为幼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融洽、关爱、接纳、激励的集体生活氛围和家庭生活氛围,愉悦的学习环境。
2.家园合作法:家园在统一方向、统一目标、统一原则下,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创设有利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探索制定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目标,研究教育内容,参与班级管理。
3.运用榜样,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让幼儿理解遵守规则给自己,给他人,给家庭,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建立初步的社会角色意识。
4.家园一致共同施教,在充分尊重幼儿、理解幼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家长制定在园、在家应遵守的生活、学习和游戏规则,并贯穿于一日生活中。
四、小结
家园合力,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幼儿才能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意识的能力,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培养。一个人社会化的程度,将会制约终生成就的程度。重视早期社会性的培养,将使我们的孩子更顺利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庆文.幼儿规则意识的引导策略.早期教育,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