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调查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龄化社会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式
为积极践行和谐老龄化战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养老服务需求,从今年3月份起,常州市民政局和常州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调查采取实名填写问卷形式,利用民政和老龄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对市区城镇户口按一定比例抽取了10084名老年人。在地区分布上,武进区2300人,新北区1155人,天宁区3218人,钟楼区2711人,戚墅堰区700人;在性别比例上,男性占49.53%,女性占50.47%;在年龄结构上,60-69岁的老人占35.99%,70-79岁的占51.74%,80岁以上的占12.27%。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调查的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就餐、日间照料服务、精神关爱等方面需求情况。整个调查经历了准备、实施和汇总三个阶段,总共历时两个月的时间。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社区准入制要求,贯彻费随事转的原则,由各区按抽样调查老年人数印发《常州市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由社区具体组织填写,并将收集的信息录入网上填报系统,由社区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社区干部认真负责,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年人中间耐心调查,然后将调查问卷逐份上报,一旦发现差错及时纠正,问卷回收率达到100%。这次调查的一个明显特征之处在于采用实名制填写的形式,防止出现虚报谎报的现象,也便于以后的抽查,确保了此次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基本摸清了居家养老、社区就餐和日托服务等方面需求,为我市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加大老年设施投入和发展老年服务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市区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老年人基本状况
1.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调查的10084名老年人中,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分别占总数的11.57%和31.85%,初中、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占29.64%、8.42%、9.51%,而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上的仅占5.86%和3.15%,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征很明显(见图1)。
2.63%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从居住方式来看,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独居和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分别占11.38%、52.49%,与子女同住或与孙子女同住的占35.17%,老年人“空巢”现象日趋严峻。
3.身体状况与生活自理状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身体健康或一般的分别占32.53%、35.98%,有慢性疾病或有严重疾病的占27.60%、3.89%(见图2),说明我市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体处于较佳状态。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调查总数的87.98%,半自理的占10.26%,不能自理的占1.76%,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
4.配偶与子女情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配偶健在的占总数的74.21%,配偶不在的占24.26%,没有配偶的为1.53%。再从老年人子女的数量来看,有1个、2个、3个子女的分别占14.75%、37.50%、26.88%,居前三位,有4个和5个及以上子女的占12.22%、7.32%,无子女的占1.33%(见图3)。目前,多子女老年人还占多数,但已明显呈现日趋减少趋势,独生子女老年人目前虽还居少数,但也明显呈现日趋增多趋势,家庭小型化趋势不可逆转。
篇2
大家下午好!
我是___社工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区照顾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养老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我个人对养老服务的兴趣。我的学年论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区照顾的,题为《从“我国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视角看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而毕业论文就是对学年论文的深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浅薄研究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肖云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我国城市社区快速蓬勃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扩展和凸现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使之承担和发挥其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从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社区的境况、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优势视角、增能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初步应有。以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见。虽然这些相关研究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数研究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出发,比如对我国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的调查等;问题的分析多数也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空洞层面,分析还不够深刻细致,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解决,太过注重养老的物质层面,而忽略内心和精神层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体,也难以落实,同时也缺乏可行性。
篇3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文中的开篇。对目前的中国人来讲,尽管远不至于每个家庭都“各有各的不幸”但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迫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生活重压的当下,我们该如何照顾好父母?而白发苍苍的一日,我们又该指望谁?
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自2001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也不断延长。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架构也发生了改变,对于正在步入晚年或者刚刚进入晚年的这一代父母来讲,已经没有过去那样多的家庭成员为他们提供赡养支持。而丁克家庭、单身一族的出现,则让养老问题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的中国,经济社会急剧变化的现状让其“中国式养老”模式面临着诸多难题。
上下两难全的421家庭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今30年过去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他们的父母也正在走进老年人的行列。由4个老人、1个孩子、一对夫妇构成的“421”家庭面临着一个新的命题: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对于这批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来说,他们面临的赡养老人的压力究竟有多大?
家住大连的韩刚便是这重压下的一员。11年前韩刚从安徽歙县的一个小村庄考入大连市一所高校,大学毕业后,他留在这个城市工作,然后顺其自然地娶妻生子。而今的他虽说不上事业有成,但小家庭也美满幸福,然而,作为家里的独子,他最牵挂的还是老家的父母,隔几天就要往家里打个电话。
“我也曾想叫他们到大连来和我们同住,但是现在我们一家三口都挤在不到60平米的房子里,父母一过来就没地方住了。加上我爱人也是独生女,总不能说只把我父母接过来而不管她父母呀。”韩刚一脸的焦虑。其实对于他来讲,最大的问题除了住房拥挤,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那就是经济问题。“现在我和爱人都在上班,孩子才两岁多,日子虽不至于过不下去,但随着孩子开销越来越大,经济问题也日渐凸显。真不敢想象如果老人加进来的话,我们要怎么过。”
韩刚的孩子现在放在托儿所,因为夫妻俩都要上班,白天没法照顾。“如果父母过来的话,人手照顾是另一大问题。”而对于自己以后的养老问题,韩刚表示,现在还无暇顾及。
对于421家庭来说,在养老问题上“钱”、“人”的双重缺乏带给他们的是巨大的负荷。而根据全国老龄办调查,1982年中国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4.4人,1995年为3.7人,2005年为3.13人,23年间家庭平均人口减少了1.27人,下降幅度约28%,城市家庭结构小型化更加明显。而且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这种趋势仍在延续。
潇洒背后的丁克一族
今年52岁的阿M可以说是国内最早一批的丁克一族了。在一家培训学校担任英语老师的她,先生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工程师。两个人的收入都算不错,两人都有车,有多处房产。而丁克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让他们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分外潇洒与轻松。“不用担心孩子的照料、上学问题。假期中和先生一起想玩就玩,完全无后顾之忧。”阿M告诉记者。
然而随着年纪的变大,问题出现了。“我们两个没有孩子,现在有个病痛也不像年轻的时候,上医院打个针吃个药就了事。再往后年纪更大怎么办呢?”作为老师的阿M,因为每天要站着讲课,落下了静脉曲张的职业病。而随着犯病次数的增加,她的忧虑也变得更深。“照料的费用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关键是谁来照顾我们呢?”
这不是一个人的忧虑。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导致很多夫妻都把精力放在职场打拼上。在没有形成一个好的经济条件前,不要小孩的心理也占了主导地位,种种心结导致了把生小孩的计划束之高阁。此外,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现在许多的年轻夫妇都愿意选择充分享受二人世界不被小孩打扰。这些变化的发生,直接导致的便是丁克家族的猛增。截止1994年,我国各大城市的丁克夫妇就已超过100万对,而根据2002年零点调查公司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已出现60万个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而如今,或是再往后,这批丁克一族都将不得不面对“身后无人”的养老这一严峻问题。
目前我国还缺乏较为发达的养老看护机构,而相关的管理措施更是不够健全。曾经潇洒的丁克一族们,在即将到来的养老问题面前,颇多担心与无奈。
单身“贵族”:我该把养老交给谁?
“我之前都挺享受单身的状态,但是最近开始犹豫了。”张生跟记者道着心中的纠结。张生今年35岁,目前在京城一家证券公司工作。收入不低,有车有房有贷款是他目前的生存状态。经济较为宽裕外表周正的他在择偶时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的没有谈妥。虽已过而立之年多时,但仍是单身状态,不过一个人的生活他也乐得逍遥自在。最近让张生纠结的原因,是有关父母照顾的问题。今年35岁的他,父母都已60多。“我的工作非常忙,现在父母生病需要照料的时候我完全顾不过来。”更有些时候,父母两人同时不太舒服时,张生更是一片焦头烂额。父母养老资金的支出对于他来说,并不是最大的负担。“我找不到也不放心把老人的照料问题交给别人。”尽心照顾着父母的张生,安静的时候想想以后自己的养老问题,更是觉得一片茫然。
篇4
(一)调查结果
1.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据调查发现,只有6.3%的毕业生认为现在的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对口,而认为与社会学有一点关系或完全无关的比例分别为33.3%和41.4%,不好判断的为18%。结合社会学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在被视为专业对口的领域,如各类学校、政府机构、城乡社区、市场调查或咨询机构、传媒或策划机构、NGO组织等单位工作的累加比例为40.5%,在其他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就职的比例为51.4%,自雇或待业比例为8.1%。此外,65.8%的毕业生至少换过一次工作,而换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职位或待遇不达预期(38.7%)、工作环境或前景不好(27.9%)、个人因素(25.2%),因专业不对口而换工作的比例仅为5.4%。调查发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求职时遭遇的困难中前三项分别是:专业岗位需求太少(71.2%)、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低(55%)和技术性不强(50.5%),后三项则是缺乏就业信息(4.5%)、毕业学校知名度不高(4.5%)、缺乏自信(6.3%);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观察分析能力(66.7%)、实证调查分析能力(53.2%)、独特的观察视角(44.1%)等方面,但在实践动手能力(3.6%)、应变能力(5.4%)、写作能力(8.1%)等方面则优势不明显。
2.毕业生对专业知识和培养模式的评价。从专业培养过程来看,社会学专业毕业生专业学习中受益较多的课程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69.6%)、社会心理学(44.6%)、SPSS社会统计软件(34.8%)、社会统计学(30.4%)、应用写作(25%)、社会学概论(21.7%)、经济社会学(20.7%)等;毕业生工作能力受益较多的培养环节分别为:专业课程实践(50.5%)、课外专业阅读(44.1%)、课堂教学(36%)、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35.1%)等,而课程作业或考试(6.3%)、考研备考(9.9%)、毕业论文写作(15.3%)等环节则是获益较少的环节;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按照其重要性降序排列依次为:个人涵养和道德素质、人际沟通技巧、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创新探索能力、专业实践、计算机办公应用知识、外语知识、其他学科知识。调查发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本位意识较为淡薄,而更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相对于社交能力,更重视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关于专业学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多数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主要是通过毕业后工作磨炼(83.8%)、毕业前后的求职经历(47.7%)和自己钻研体悟(40.5%)等途径得到锻炼的,而就业指导课(0.9%)、参加挑战杯等创新活动(4.5%)和大学期间创业(5.4%)等方面对学生工作能力提升的贡献较小。关于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在课程结构方面存在课程与社会现实联系不够(75.7%)、专业实践不足(73.9%)、未能凸显专业特色和优势(60.4%)等问题;改进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专业技能实践操作(71.2%)和调查统计方法训练(59.5%)等措施。同时,85.6%的毕业生赞同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观点,66.7%的毕业生认为应当将专业教学与科研活动结合起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比较分散,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寻找专业对口工作的意识较为淡薄,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也非常少。在针对部分毕业生的访谈中也发现,很少有学生会想到利用专业优势去创业。
2.社会学专业的社会知晓度、认可度较低,这成为毕业生寻找专业对口工作的主要障碍。大多数毕业生认识到社会调查分析能力是社会学专业的一大优势,但却不知道如何在求职和工作中发挥这一优势。结合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社会调查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也缺乏独立完成调查项目的实践锻炼机会,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3.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专业课程实践等课堂教学之外的培养环节对毕业生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最为重要;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看,大学期间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比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发展更为重要。结合目前的培养计划来看,课程体系中一般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各门课的教学实践也没有明确要求,而专业实习多被安排在第7、8学期,与学生的求职实习等相冲突,专业教师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督导。
4.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中存在一定的学科知识与职业能力脱节的现象,重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专业技能的实践性。结合历届社会学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除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课程之外,其他的分支社会学多达20—25门,部分课程存在内容重叠、知识陈旧“、概论化”等突出问题,各门课各自为政,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堂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5.以强化社会调查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成为应用型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社会学理论方法范式复杂,分支社会学也很多,但从专业应用的角度而言,以实证分析为基础的定量方法(问卷调查为主)和定性方法(深度访谈为主)是社会学专学生业应牢牢掌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技能,作为专业应用能力的基础。
二、构建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一)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的特征
2004年发表的《21世纪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社会学专业的应用前景广阔,理论基础扎实、调查统计分析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学人才将会大受欢迎,并指出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为各类教学科研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信息调查和咨询、决策工作以及传媒策划机构的综合分析岗位等[2]。这实际上已为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首先应是面向职业,这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
1.在知识结构方面,熟练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技术,突出社会学专业在提高职业能力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这种“专才型”人才侧重于运用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成果,而非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2.在能力体系方面,强调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共同发展,学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探索社会学理论知识的意义,并将这种体悟转化为实践操作的动力和能力。这一专业能力的整体提升应成为职业能力成长的基础,具体表现为观察分析、业务操作、人际沟通、判断决策、领导协调、计划执行等能力的整体提升。需要说明的是,面向职业的专业教育并非要淡化专业意识,而是要以提高专业应用能力为契机提振学生的专业自信,以开拓者的心态面对就业市场,主动展示专业优势并最终征服就业市场,为社会学专业争取最大的社会认可度,“创造”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
(二)应用型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美国学者舍恩认为,专业工作中比书本知识更具挑战性的是“行动中的知识”。所谓“行动中的知识”,是指专业工作中那些书本知识无法发挥效用,而只能凭借实践者通过体悟、反思而形成的知识[3]。通常这种知识需要通过长期的专业实践慢慢积累,但也可以从大量模拟性实践训练中获得。专业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这种“行动中反映”的能力,通过“做中学”发展持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社会学专业要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目标,建立面向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应用型社会学专业的课程平台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原则为“实践主导、学用结合、必修选修结合”。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灵活、多元的课程平台,一方面着力强化核心专业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选择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照这一思路,应用型社会学专业课程平台应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1.学校、学院公共课。本模块主要是学校或学院必修的公共课,如外语、公共体育“、两课”、通识课程等。对社会学专业来说,这也是综合素养培养所必需的,但应适当减少课时,并安排在低年级修读。
2.专业基础课。本模块主要由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等理论和方法课程构成,作为必修课在第1—3学期开设。为了强化专业知识基础,可以把一门课程分到2—3个学期开设;成绩评定则分为结课考察和专业实践考察,前者采用书面考试方式,后者则以学生自选科研项目的实践成果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拉长课程教学周期和改变成绩评定方式,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突击”应考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的弊病。
3.专业实践课。本模块是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核心,可以统称为“大应用社会学”。所谓“大应用社会学”是将各分支社会学专题化,依据专业特色、师资条件以及学生意愿设置若干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兴趣和偏好自由选择3—5个主题课程,并在第4—8学期之间完成。在教学方法上则采用教师主题讲座、学生选择研究课题的方式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并完成相应的研究课题,并以研究成果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大应用社会学”课程平台的设计应遵循“面向职业、应用为主”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设置。结合前文的调查结果和相关研究,应用型社会学课程可以分为社会问题分析(如青少年越轨、老龄化、收入与财富不均、族群矛盾、社会流动等)、实用市场调研(如产品市场调查、民意调查、消费行为调查等)、政策与项目评估等大类。学生自选主题,从研究设计到撰写调查报告,独立完成。此外,还可以将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与实践课程结合起来。通过这一设计,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4.专业拓展课。这一模块是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或研究课题,自由选修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比如,研究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学生,可以选修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课程;研究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学生,可以选修心理学专业的相关课程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式
篇5
为期三周的社会调查实习已经接近尾声,我只能说这是次与众不同的实习经历,它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在这三周中,我经历了过去二十多年所不曾经历的一切,学会了很多学校交不了我的知识和技能,看到并且尝到了世间百态,经历了调查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能说,过去我只能算是法律上的成年,经过了这次实习,观察社会,才发现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的简单。
在实习第一周刚开始的时候,我原本以为会比较轻松,至少不会是多么复杂的一件事,可是接下来的事情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下面,我将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述我的调查经历,描述我情商的成长历程。
一、问卷设计初试身手,审核修改屡遭挫折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经过了分组和调查课题,我们组的课题是“养老”。说实话,我非常的高兴,也很重视,因为我对这个课题真的非常感兴趣,而且,由于我国老年人的人数不断增加,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并由此产生我国养老金缺口扩大化的现象。因此,我觉得我们的调查课题非常有意义,我也很想从这次的调查中真正可以学习到些知识,了解我国目前的养老政策,以便以后可以更好的学习养老保障这么课程。
第一天的实习分组后,我们安排了这周的活动日程安排。可是当我们真正去了解这个问题时,我们才发现我们自己对养老这个命题和概念的了解是非常不够的。当我们想做问卷基本内容时,我们却发现我们连养老最基本的内容、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都不了解。当我们具体的讨论内容无法进行的时候,别组同学却已经和指导老师讨论完毕后进行设计问卷的环节,那时我心急如焚却还要保持平静的心,不能让自己自乱阵脚。经过第二天和老师的讨论,我真的平静了下来,因为,我们讨论后的问题经过老师的指导后变得豁然开朗,明确了我们调查的主体人群、调查的地点和调查的具体内容。经过这次和老师的讨论,我们明白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我们也开始着手我们的问卷设计。可是接下来的工作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沮丧和无奈。我们经过集体讨论后设计出了问卷的初稿,本来以为我们的问卷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是没想到经过老师审核后被修改的面目全非,当时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在看过老师修改的稿件后,我们的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明确。我们按照老师修改后的版本又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并且在星期日的时候我们拿着自己印制的问卷去了和平市场、核工业二零八小区、火车站等地方进行了问卷的试发放。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的心情一片阴霾。在被多个老人以各种不是理由的理由拒绝后,我对这次调查实习的问卷填制工作几乎丧失了信心。
以前,在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这是多么难的一门课程,哪怕是在老师布置了我们进行问卷设计作业的时候,我也不认为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虽然考虑的事情比较多,但也算是基本上顺利完成了。可是经过这次的问卷设计工作,我才发现要真正做好一份问卷,并且这份问卷可以反映我们想要得到的问题以及结论是多么的不容易。哪怕这份问卷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经过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它也会在实际调查中遇到问题和质疑,现实的生活往往不是我们所能概况的。怎样可以做出一份真正可以反映社会问题、概括社会现状的问卷,是我们今后在学习、工作中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二、外出调研填制问卷,能力提升重塑信心
经过我们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经过两天艰苦的外出填制问卷,我们小组于实习的第二周的周三完成了问卷填制工作,共计完成191份问卷,涉及主要涉及昆区、青山的各个公园、小区,采访的人群主要是67岁——78岁的退休老年人。通过对他们的调查和访问,我的感触颇多。
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老人是我们身为子女的责任。每个老人都有一部“血泪史”,他们都是从艰苦的年代走过来的“中国近代史”。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意气风发,都曾经为了自己,为了国家奋斗过。但是,现在他们的境遇、心态却不尽相同:有的精神矍铄,有的百病缠身;有的正安享晚年,有的却为了生计而继续奔波劳碌;有的因国家给予的保障而满足,有的却因待遇不好而盼望着国家进一步的帮助……在短短的两天外出调查时间里,我调查了50多位不同类型的老年人,领略了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在这个过程中,我真正的贴近了社会,看到了人生百态,感到我真的是成熟了。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老人家们最需要的不仅仅是充裕的物质生活,他们往往更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在身边陪伴他们,听听他们的故事,陪他们聊聊天。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充裕是他们得以安享晚年的基础保障,但是,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他们想要什么,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关心的。
我们关心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仅仅要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层面的状况。同时,我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明白了家人的重要性。这期间,适逢重阳佳节,中央电视台的很多频道推出了重阳特别节目,其中一档叫做“我的父亲母亲”,在许多老年人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老年人积极向上的晚年生活态度,同时还有他们对子女的各种期盼,其中,他们最希望的是子女常回家看看。“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子女来说是最大的遗憾,因此,善待家人,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多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要怕他们唠叨,不要表现出不耐烦,因为这是他们最想要的生活。
三、问卷分析再遇挫折,排练视频乐趣多多
经过我们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社会调查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问卷调查工作。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我们的调查结论,以便我们撰写调查报告和制作PPT,把我们的成果展示给老师和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组的成员继续发挥着“The strength of the team”的精神与信条,通力合作在一个上午的时候就完成了数据的统计工作,下午,我把大家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登记与汇总便于我们下一步的数据分析,同时也为了方便撰写报告的同学和PPT制作的同学把我们分析的结论用到其中。可是在我下午统计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有些题目的选项与总共的有效问卷数不符;有的问题数据前后选项矛盾……在做这些数据的汇总时心情真的很低落,害怕我们这些花费一上午的时间做出来的数据是没法用的,是无效的。更让我感到沮丧和不安的是在数据的分析上,我们对于我们用Excel表格分析出来的数据没有一点的想法,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这给我们的报告和PPT的撰写和制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没有人退缩和放弃。在和老师交流后,我们进行了开会和讨论,在集体智慧的集合下,我们还是完成了这项任务。由此也证明,我们组的成员都是非常有才华的。
任何时候的任何事都不是只有悲伤和困难,在我们这周的任务中,我们还有一项很有趣,很欢乐的任务,那就是我们的视频的拍摄和小品的排练。
这次的视频拍摄过程中,我们充满了欢笑。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这次的拍摄过程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整个视频的灵感和细节都是我们问卷调查过程中的真实经历,现在我们可以以一种搞笑、轻松的方式去演绎这一段经历,但是当时我们调查过程中经历这些被拒绝、遭白眼的情况下,我们那种沮丧、无奈、悲伤的心情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明白。这种情况在以后也许仍然会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但是,大家一起面对这种挫折的经历却未必会再有了,这也算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种特殊的经历,共担风雨,同享荣誉。
此外,在这周的周四,我们小组进行了一次欢乐的、“特殊”的聚餐。而这次聚餐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是我们小组的成员一起采购、烹饪的。经过我们将近三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在晚上七点的时候我们终于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不得不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且味道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不错。通过这次聚餐,我们小组的成员之间的感情又有了不一样的递进。
总结:
社会调查实习结束了,我们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很多,例如: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能力、为完成任务和工作协调各方和随即应变的能力……这些平时在学校的学习中体现的并不明显,可是,一旦真的走出校园,面对社会上形形的人,这些能力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而且,这种能力并不是说需要的时候就会自己出现、产生的,它们需要平时的锻炼和积累。平时的我没有对这些能力给予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外出调查的初期我吃了很多的“闭门羹”。幸运的是,我进行了及时调整、总结,总算是顺利的完成了调查的任务。
篇6
户籍的门槛其实是利益的门槛,户籍公平的背后是利益公平。短时间内取消户籍限制并不现实,但要改革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需要我们把握国情,面对现实,着眼未来,解放思想,用更多的勇气打破现有利益的格局,用更多的智慧设计改革的可行路径
*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城市只有在一个开放的系统和格局中才可能求得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恰恰是使城市系统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契机。*城市的魅力和繁荣,同样也体现在人口的流动所迈出的更大步伐
在“世界人口日”到来之际,我们应当看到,事关*未来发展的突破口之一,在于重视解决人口问题,着力改革户籍制度,使*成为海内外、特别是国内一些有识人士和人才创业发展的舞台。
截至2008年3月底,本市共有户籍户数5042072户,户籍人口13813546人。*户籍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变缓。2006年为980.85万,2007年为975.61万,减少5.24万,首现负增长。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已达287万,占总人口的比重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11.6%的两倍。2007年本市外来人口达660万人,其中来沪务工人员403万人,超过2/3年龄在34岁及以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户籍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正在站到“人口视窗”开闭的拐点上。
*正在建设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10%的人口从事金融产业,而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就业人口约有17万,仅占人口总数的1%。*市25岁以上人口当中,本科以上学历程度的比例为5.1%,远低于纽约(30.5%)、东京(27.1%)。如何破解*人才匮乏与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调整人口政策,改革户籍制度,成为许多人的共识。显然,必须将优化人口结构作为*未来发展考虑的重点之一。适时修改相关政策,在人才引进方面适当放宽迁入政策。目前,许多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受困于户籍政策、个人所得税制、工资额度管理。从长远看,户籍、个人的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一系列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也很难让来沪务工人员真正扎下根来。
*从2002年开始实施了居住证制度,持有者可享受创办企业、子女就读、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障等待遇。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户口”附加了太多的权利和福利。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78.5%的调查参与者认为,户口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功能,越是大城市,户口背后捆绑的各种福利和特殊资源就越多。其中,73.1%的人选择户口是因为它和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诸多社会保障制度挂钩。62.7%的人是为了解决未来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研究把其中一部分剥离出来,与居住证对接,同时赋予居住证更多的福利。比如,医保是一种“付费享受”的保障政策,更多的是根据劳动力自身企业状况而设定的,这类社会保障似不应设置门槛。无论是具有*户籍的,还是拿居住证的,应该一视同仁。还有,按目前的规定,有居住证人员的子女可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可以在*读到初中毕业,而读高中一般情况下只能回原籍,这给很多来沪务工人员造成了困惑。
我们国家拥有13亿人口,如果没有户籍管理无法想象。长久以来,改革户籍制度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负载着人们对于社会公平的更多的冀望与期盼。单纯取消城乡人口二元结构,恢复户籍制度本身的人口登记、人口信息管理功能并不难。但要改革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不研究解决好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不破除各种障碍,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难以全面稳步推进,尤其需要解决的是社会保障方面的因户籍带来的制约。
篇7
一、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冷落和贬低发展、探究,造成学生自我封闭,这种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应充分发挥本课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如时政热点、名人轶事等),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学习活动课《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时,我有意识地结合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本课内容进行扩展,将其改为“关注西部的发展”。在课前我先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自学课本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学心得,然后推选代表在课堂发言,从而引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达到学习本课的目的,又把握了时政热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更好地去体验社会现实。
二、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教师而言,首先就是在教学中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有效的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和谐一致、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支持学生参与学习、体验学习,学会与老师、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探求知识,良好态度的养成离不开激励孕育的沃土。
有研究表明,80%的学生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将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恰当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例如,在学习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这一问题的时候,我把一言堂改成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几十年,老年人将占人口的1/4以上,其成因就在于现在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几十年后将占绝大多数,每个人几乎要赡养四个老人,社会和家庭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积极提出他们的解决方案,讨论其可行性和存在的弊端以及补救的措施。全班交流时,学生在自我否定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还发现了许多新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讨论中既端正了自己的认识,又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也减轻了心理负担,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三、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
在连续担任几年的九年级思品课教学中,面对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发展趋势,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的特点,我认为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把握时代脉搏,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时政材料,如认真研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半月谈》《参考消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其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校园内举办一系列活动,如举行“法律知识知多少”的竞赛,举办安全讲座、演讲比赛、创建平安校园手抄报比赛、政治小论文征文评选活动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这正是新课标的德育目标。
篇8
第一,学校重视不足。开学安排课务时,思想品德课永远充当主课的配角。首先体现在排课上,上午第一、二节课从来不会排思想品德课,一般都是排在上午最后一节和下午,有时甚至排在第三节课体育课之后,上课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某些学校的领导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都象征性地带一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遇到开会、出差等情况时直接让学生自习。长此以往,学生都可以“自学成才”了!还有,很多学校为照顾即将退休的教师,让他们改教思品,一个思品教研组里,竟然有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师,而且整个思品教研组严重“老龄化”,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第二,教师流于形式。由于地处偏僻、信息闭塞等条件限制,乡村中学教师外出听课和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加上缺乏竞争意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难以提高,难以适应新时期时政教学的要求。甚至一些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十年前,平时上课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照本宣科,考试前发几张讲义让学生背一背,考出高分就行。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做法,定会造成时政教学效果欠佳。
第三,学生自身的限制。乡村中学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多由爷爷奶奶等长辈照看,由于无力监管,一部分学生整天沉溺于网络和游戏,导致兴趣爱好错位,失去主动接受时政教育的家庭氛围。还有部分学生是住校生,但乡村学校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学生获取信息途径相对不足,信息来源匮乏,导致学生只能抱紧课本,“死读书,读死书”。
由于以上几方面因素,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毫无兴趣,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效果的发挥。为此,乡村中学教师需要正确对待时政教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教师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关心时政。时政内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时政教学就必须及时、准确地反映现实,紧紧把握住时代脉搏,同时紧密联系教材内容,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乡村中学时政教学策略
时政教学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经过多年探索,把时政教学大致分为两大类:课内时政教学和课外时政教学。
(一)课内时政教学
课内时政教学形式大致有报道型、评论型、结合型等。
1.报道型。课前进行5分钟“新闻报道”。在课前,由教师吩咐学生课后看新闻,搜集资料,内容大致包括国内外大事和本地区要闻。搜集资料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获取,也可以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能够引起思索的事件,这些都是报道的素材。报道的角度是多方位的,可以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呈现。这种方式一经推出,就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上课时,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发言。短短的五分钟,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参政议政、关心国家、热爱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2.评论型。即针对某一重大时政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从而达到认清社会现实,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目的。课前,笔者通常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了解当前的一些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经分析后找出对学生有教育意义或有一定吸引力的信息,在上课时,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主发言,畅谈自己的感想。如:你怎么看待《中国诗词大会》爆红?你如何看待中国人抢购日货现象?因为涉及的信息都是学生耳闻目睹的,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找到了交流见闻的空间,在学生们中间也营造了学习时政的良好氛围。
3.结合型。时政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教师都把精力放在书本知识的讲授和记忆上,造成课堂上“老师喋喋不休,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将时政内容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能完成教?W任务,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社会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保护智力成果》一课时,笔者播放了自己剪辑的一段视频资料《王老吉和加多宝的“红罐”之争》,学生在看得津津有味的同时,明白了知识产权的价值,也明白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课外时政教学
时政教学的课外活动形式更是丰富多样的,主要有举办时政知识竞赛、开辟时政园地、举办图片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
1.举办时政知识竞赛。由教师将一定时期内的重大时政编制成多种形式的赛题,如填空、选择、辨析、问答题等,要求学生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回答,回答方式为抢答、必答、轮答等,教师依据回答的正确程度评分,然后以得分多少决定名次。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喜欢关心时政的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自信,他们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时政知识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自觉性。
2.开辟时政园地。先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由学生们自己推选出有书法、绘画特长的同学担任组长,各组每周轮换一次。然后,在每班教室墙壁的醒目位置划出一块专区来作为时政园地,各组成员负责搜集各种时政资讯,书写或粘贴在时政园地内。到了期末,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评比出优秀组。学生从这小小的园区里汲取到了很多新鲜的新闻,课后他们还会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如: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如何应对校园暴力?这种形式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
3.举办图片展。组织学生搜集各种与时政有关的新闻图片、新闻的背景材料、名人轶事等,然后将这些东西粘贴在一起,放在橱窗面向全校展出。最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根据作品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美观度等方面评选出优秀作品。2016年神州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九(4)班第二小组的学生就制作了一组以“飞天梦”为主题的图片展,图片涵盖了从“神一”到“神十一”成功发射的场景和历任航天员的照片,并配上文字讲解,图文并茂,展出后轰动了全校,吸引了一拨拨的学生前来参观。
4.参观访问。由教师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展览馆或者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参观访问。参观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参观访问,最好设计好一些问题,这样才能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活动。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对某个时政问题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和比较深刻的感悟,也可以让他们接近现实,明白道理,激发斗志。几年前,笔者带领学生到我们本地某知名企业参?^访问。通过参观,学生对企业的高科技成果啧啧称奇,无不兴奋难抑,摩拳擦掌。此举不但让他们明白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白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长大以后创业的激情。
篇9
关键词:长沙旧城;调查;旧城改造
Abstract:Changsha old city is constantly shaped and developed in the long-term historical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living state research for resident living in the centre of Changsha old city, This thesis analysis the problem of characteristic, lifestyle and circumstances of resident living in old city from sociological angle. Only understand the living state and will of resident in old city clearly, can we reconstruct the old city with a definite object in view. The old city will be full of life.
Keywords: Changsha old city;research;old city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64-03
路易斯芒福德说过,“房屋只构成村镇,市民才构成城市”,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是市民生活的载体。城市的任何一种功能无不是以人的活动为目的的,同时人的活动也反作用于城市,改变着城市的状态,抛开了居住在旧城内的居民来谈旧城市没有任何意义的。
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理由讨论旧城保护和改造的时候,旧城扮演着各种角色,但是只有一种角色与其阐述人是密不可分的,那就是他们是旧城居民每天生活的“家”。旧城居民,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人的需求才是我们保护旧城历史街区和改造旧城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是旧城历史街区继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所以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究竟“谁”居住在旧城中?
2007年我们在长沙旧城的中心,北起长沙交通流量最大的五一路,南到大古道巷,东起蔡锷路,西至黄兴路这片区域内对居民生活状态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调查方法上采用了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总数为300份。在所调查的三个社区各发送了100份调查问卷,平均分配到保证每条街道上。由于调查方法的原因,得到的数据不可避免误差机率较高,但是仍然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旧城内的现状。
1旧城居民构成情况
根据本次社会调查的统计计算,年龄在35岁以下的旧城居民只有21.5%,而年龄在56岁以上的则占到了36.2%,其中超过六十五岁的居民就占了26%――超过了四分之一。根据2004年湖南省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显示的数据,在长沙全市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13.6%。由此可见,旧城内的人口老龄化的比重要高于长沙市的平均水平。
25 岁:13 人 = 5,3 %
26-35 岁: 40 人 =16,2 %
36-45 岁: 60 人 =24,4 %
46-55 岁: 44 人 =17,9 %
56-65 岁: 25 人 =10,2 %
超过65 岁: 64 人 =26,0 %
按照职业来分析,结合全国的情况来看,根据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GSS2003)的数据整理推测,全国老旧城内实际无业人口为27.7%。而本次调查区域内实际无业人口――退休人员和失业者的比例占48.8%――接近一半。其中失业人口的比例为18.3%,同样远高于政府所公布的长沙市4,5%的失业率。即使考虑到政府公布数据偏低和调查的误差的问题,两者仍有较大差距。
工人: 39 人 =15,8 %
公司或企业雇员: 30 人 =12,2 %
商人: 31 人 =12,6 %
失业者: 45 人 =18,3 %
退休人员: 75 人 =30,5 %
其它: 26 人 =10,6 %
2人口密度
旧城中的居民――“人”与“物”――旧城,之间存在强烈的冲突。以调查的区域为例,在0.29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生活着1.9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69万人,相当于长沙市区每平方公里3251人的20多倍。同时也大大超出了长沙各行政区域的人口平均密度,即使是人口密度最高的芙蓉区也只有8486人/hm2。加上每天在旧城中的流动人口,大量的人集中在狭小的区域内,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土地使用强度。长期超出其正常负荷的使用大大加速了旧城区的老化,造成城市的承载力和压力大增。
在此次调查的结果中,居住面积在人均10平米以下的人数,占到了四分之一。
-10 m² /人: 62 人 =25,2 %
11-20 m² /人: 80 人 =32,5 %
21-30 m² /人: 64 人 =26,1 %
31- 40 m² /人: 18 人 =7,3 %
Über 40 m² /人: 22 人 =8,9 %
按照不同的年龄层次,统计的居民居住状况可以参见下面的图标。
大量人口聚集在旧城内,旧城必须要满足其居民每天的吃住行等需求。就旧城内大量存在的传统民居来说,通常都是一至两层,有的还包括店面在内,建筑面积往往较小。为了满足人口居住的需求,除了街道以外的交通空间,空地基本上被居住建筑所侵占。另外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居民还自发的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加盖新的部分。这就形成了旧城内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双高,而建筑容积率较低的局面。
3贫困
根据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人物伯吉斯教授提出的同心圆结构理论,城市结构由一圈一圈的同心圆组成。在平面图上,以城市中心为圆点可画出五道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圈。第一环(即核心部分)叫中心商业区,这是城市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地方,只有实力雄厚的百货商店、官方机构、大型饭店才能承受起高昂的地价和租金。这里人口最密、流动性最大、商业最为繁华,是城市的核心部分。第二环是过渡区,由于第二环总是面临着核心区域商业势力向外扩张的压力,第二环的房产主不愿意投资对这里的房屋进行整修,而是等待着他们的土地被核心区域的公司收买。所以第二环的房屋年久失修,逐渐损坏,只能出租给贫困居民和经济实力不强的工厂企业,成为城市里房屋破败、世风腐化、犯罪率最高的地区。尽管这种分类带有局限性,也同长沙的现状不甚相同,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到长沙旧城历史街区的一些特点很符合伯吉斯所描述的第二环的特点,长沙旧城里的历史街区尽管被黄金地段包围着,但是由于房屋设施差,租金实际很低,在现阶段聚集了大量城市贫困人口,这其中包括了本地贫困人口,同时也包括了一些外来人口。
大量贫困人口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同时形成了社会分工,使他们成为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社会共同体,不仅在人际交往方面,更在经济生活方面。几乎所有的临街建筑都在试图争取一个经营的位置。店铺往往和起居生活空间混合在一起,形成上宅下店或者前店后宅的形式。这里包含了零售,餐饮,服务甚至娱乐业,他们所经营的往往是较为廉价的商品,或者是自己手工制作的商品,经营对象往往以社区内的居民为主,较少有外来的购买者。利润也极其微薄,能够维持经营或者有少量盈余,这就使任何个体脱离了这样的社会结构,面对城市社会中的竞争都很难继续生存下去。同时他们也没有多余的能力去修缮他们的房屋。这就不可避免了恶性循环的发生――贫困人口的聚集使旧城的面貌难于改观,越来越破旧;越来越旧的旧城又导致新的城市贫困人口的聚集。
4建筑
旧城内建筑的最大问题就是――破旧。在战争中,特别是经过“文夕大火”后,长沙旧城中超过90%的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现存的旧城民居中很大一部分是战后居民自救临时搭建,后来又逐步加以改造的。局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居民首要考虑的是其生存问题,许多房屋只满足了基本的遮风挡雨的需要。由于当时这种自发性建设,居民无规划的搭建,造成旧街区内房屋密集,街巷狭窄,建筑质量低下,很多建筑有着严重的采光和通风问题。
绝大多数旧城里的建筑,都存在严重的功能性问题。首先由于存在时间较长,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建筑的用途和布局都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大量历史建筑已经不是按照当时的功能设计来使用的。例如很多公馆建筑已经变成几家,甚至十几家共有。另一方面,当时所设计的功能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城市生活。许多建筑缺乏最起码的卫生和生活设施,上下水,独立卫生间,厨房等等。在参加本次社会调查的人中超过50%的家庭没有完备的生活设施。
再比如,当时的设计完全没有考虑空调设备以及现代的通讯设施,这些新的功能附加在原来的建筑上,使建筑不堪重负。例如由于墙壁破旧保温隔热向性能极差,使得空调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功效,通讯线路没有明确的规划,使得建筑内各种线路横行,缺乏统一的设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旧城居民的生活和居住质量,以及居住安全。低劣的物质环境作为前边所提到的贫困和缺乏投资的表象,产生了许多消极观念。因此破坏了此类地区的竞争力,形成恶性循环。
5经济性基础设施
长沙旧城街区的使用功能同样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面临着基础设施匮乏的窘境。我们在这里强调的主要是经济性基础设施。城市经济性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由于历史原因长沙旧城没有进行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各个系统都存在严重的问题,直接威胁着旧城的安全和发展。
很多街区没有进行过通讯设施的规划,这些线路往往是后来临时增加的,借用了电力设施的设备和走线,造成了现在各种线路纠缠在一起,长期处在难于管理难于维修的局面。同时旧城内还缺乏有效的供排水系统。原来许多居民一直以井水作为饮用水资源,污水雨水就直接排放在街道的水沟里,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生活垃圾的成倍增加,这种自然方式的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同时环保环卫方面设施和管理的缺乏更加剧了旧城在卫生方面的问题。
街区的可达性极差,随意搭建的违章建筑使得本来就不堪重负的狭窄街道更加难于通行,不少街区内有断头路,一人巷。按照现在中国小区的消防安全标准,这些历史街区无疑都很难达标。
6绿地及公共空间
如果单纯从数字上来看长沙的绿化指标并不低,例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9m2,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m2。作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m2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m2以上。然而当人们对长沙的绿地结构进行分析就会发现,长沙的绿地都相对集中岳麓山等几个景区,旧城内人们几乎看不到有效的绿化。
长沙旧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长期处在自由发展的状态下,城市内形成了很多富有特色和趣味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往往与其他功能空间叠加在一起,例如旧城中水井周边和街巷长期以来都扮演者公共空间的角色。由于旧城内缺少供水系统,水井周围就成了人们每天必须要到的地方,在这里完成取水,洗衣,洗菜等活动。这就给了人们交往的时间和机会,使人们能够互相熟识。另一方面由于街巷的尺度较小,人们在出行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近距离接触左邻右舍。街道上也成为了人们重要的交流空间。由于人们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小,人们更乐于在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长沙漫长炎热的夏天晚上,人们喜欢在街巷里相对较开放的地方乘凉,也促进了人们的交流。传统街区空间形式的基本特点为既有体现个性的院落空间,也有能与邻里发生适度交往联系的街巷空间。
比起现代居住小区的居民,旧城传统街区内的居民交往更加容易,更加注意邻里关系的维持。本次调查显示,32%的居民认为邻里关系对其有重要意义,是继续居住在旧城内的原因之一。同时,尽管旧城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超过了80%的被调查者,在被问及是否会选择继续在旧城中居住的时候,都选择了“是”。在被问及原因的时候,交通条件的便利是他们最为关注的:
便捷的交通: 69,5 %
便捷的购物环境: 54,6 %
便捷的医疗条件: 37,4 %
就近入学: 36,7 %
就近工作: 34,5 %
较好的邻里关系: 32,2 %
无力购买其它住房 5,7 %
7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清楚地了解旧城居民的生存状况,同时了解他们的意愿,才能够使旧城改造有的放矢。同时尊重城市特殊的历史,尊重地域和环境的差异,尊重旧城内居民,以改善旧城居民生活环境为立足点,分析其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网络以及需求,作为旧城更新的基础。建立一种长效的旧城保护――更重要的是一种内生式的更新模式,使长沙旧城的历史街区回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来。才能够使旧城重新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10
信息、进行社会教育、参与科学技术研究和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它既是搜集、整理、存储、开发、传递与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又是广泛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重要场所。正因为如此,公共
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满足老年读者阅读需要、精神寄托、心灵抚慰方面更具有特殊的作用。笔者通过广泛接触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就公共图书馆如何为老年读者服务、如何挖掘和发挥老年人的潜能,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一、公共图书馆的责任
各类型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在过去为老年读者服务的工作中,已有过许多尝试和实践,并且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有了一定的收获。这里应重申一下我们的责任:公共图书馆应承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责任,热情关心老年人工作,并为老年读者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充分满足老年读者对图书文献信息的需求,把图书馆真正办成能为老年读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服务咨询机构,成为“老年之家”。同时,挖掘和发挥老年读者的潜力,努力提高他们的让会影响和地位。现在,众多的老年读者已经涌向社会,涌向图书馆,他们不愿闭门在家度过晚年生活,而是走向社会,走向知识的海洋,去探索和享受晚年的快乐。公共图书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措施,服务于老年人,发挥老年人的余热,是我们所研究的课题之一。为了把这项夕阳工程做好,达到满意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建立老有所乐型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环境大多比较宽敞明亮、清洁安静,加上报纸杂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别适合老年读者的阅读。因此,很多老年读者喜欢到公共图书馆来阅读适合自己口味的报纸杂志,他们把去图书馆当做每天必做的功课,认为既可以调剂日常生活,又可以了解国家大事和天下趣闻,还可以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
(二)建立老有所为型图书馆
这类读者到图书馆阅读书刊,是为了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具体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一些老年读者是盆景、家电爱好者,在栽培花草、维修家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到图书馆来查阅有关资料,还有些老年读者则因为生活中遇到婚姻、财
产分配等问题而来图书馆寻找有关法律保护方面的资料。
(三)发挥老年人的专长
开展参谋咨询服务工作。长期担任党政领导工作的老干部、老专家和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政策水平高,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时间充足。图书馆把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充分调动起来,给他们提供用武之地,聘请他们担任采编、咨询、微机、辅导等部门的参谋和顾问,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安排他们参加一些高层次的科技咨询和社会调查工作,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为领导决策的实施提供可行的科学依据。
二、老年读者的阅读心理
研究老年读者。做好他们的服务工作,不仅对公共图书馆本身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随着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它的社会意义也逐渐显现。了解老年读者的阅读心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好老年服务工作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老年读者的阅读心理有如下几种:
(一)习惯性心理。很多老人在未离退休前就喜欢读书看报。有关心政治时事或社会生活的习惯。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报刊资料,加上公共图书馆的环境宽敞明亮,又比较安静。因此,成为老年人保持其阅读习惯的场所。他们阅读的报刊也常常固定在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方面。甚至有的老年读者来馆阅读的时间也是固定的,都是习惯性心理的体现。图书馆可根据这一特点,开展一些特殊服务,如设立老人专座等。满足老年读者的需求。
(二)渴望得到尊重的心理。年纪大的人,都希望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理解和尊重。对于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尊重,服务要周到、热情,让老年读者觉得亲切、和蔼,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社会交往的心理。老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常会感到孤独寂寞,他们希望同社会联系,加强交流,具有参与社会生活,同他人结成新的群体的社会心理。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机构,能满足老年人的这种心理需求.图书馆也就可以成为老年读者相互交流联系的中心,成为他们同社会联系的窗口。
三、具体做法
(一)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老年读书活动
这样既可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人气,增加公共图书馆的亲和力,又能调动老年读者的读书热情,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二)举办各种讲座,传达各种知识
要充分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深入机关单位、学校、街道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和老年协会等处,为老年读者开展送文化、送知识、送信息和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开展计算机技能和网络知识的培训
共享工程本身就是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结合体,利用共享工程开展计算机技能和网络知识的培训,对老年读者来说既直观又方便,培训的内容要简单易懂,如电子文献的阅读和查询,互联网信息的查询,多媒体资料(CD―ROM)的浏览和查询,音像资料(CD、VCD等)的欣赏、查询,收发电子邮件等。
(四)做好老年读者的服务工作,要具体落实到行动上
在物质条件方面,应为老年读者提供方便,如提供他们做笔记的纸和笔,为他们准备开水等,还可以从老年人的特点、爱好出发.为老年读者设立专架,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和设施,开办老年书法、绘画、花卉等讲座、展览,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在服务方式上,要根据老年读者的类型、阅读心理,区别对待。对娱乐休闲型的老年读者,要尽量提供方便。从心底欢迎他们的到来;对学习研究型的老年读者要热情鼓励,干方百计查找并提供他们所需的资料;对实际应用型的老年读者态度要耐心,解答要详尽、使他们满意而归。总之,要让每一位老年读者喜爱图书馆,愿意到图书馆来。
(五)开展琴棋书画艺术教育
琴棋书画是老年人非常喜欢的艺术,而共享工程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积累了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共享工程多媒体阅览室”将这些资源定时定量免费向老年读者开放,从而满足老年读者“学、乐、为、教”的需求。
(六)开展科学保健、时事形势教育活动
这项教育要以体现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为重点。公共图书馆技术人员将共享工程中的这些内容经过技术处理下载到馆内资源浏览区,供老年读者免费观看阅读。
(七)公共图书馆和社会老年组织紧密合作,发挥老年人的余热
- 上一篇:幼儿园建设性意见
- 下一篇:农村合作社审计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