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篇1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我们认为政治文明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为建立公共秩序、推动社会进步而形成的,用于调节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关系的价值规范、组织体系和制度安排的有机总和。它通常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核心。关于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政治文明观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结合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实际,可将之具体归纳为以下若干观点:

第一、人类生活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认为,“政治文明”体现的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政治价值规范和制度安排,人类文明的发展,必然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

第二、政治文明产生于人的现实活动,必须以现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基础。将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视为政治文明的现实基础,是对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本质规定性的深刻揭示。

第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建设。认为,国家政权不仅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而且也是政治建设的首要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定包括国体建设和政体建设两方面的任务。

第四、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从古代政治文明向现代政治文明进化的过程。人类的成长过程是人逐渐摆脱外在束缚、最大限度获得自由的过程,这个过程被马克思称为“人类解放的过程”。

第五、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现代政治文明产生于人的政治解放,而人的政治解放的本质内容就是:一方面,人在社会领域获得自我支配的权力,成为自由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人在政治领域获得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成为公民和法人。

篇2

关键词:新课程;新高考;文明史观

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体现了稳中求新,体现了课改理念、新高考、新史观、新走向。纵观近年多套高考历史卷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试题都以文明史观为命题着眼点,兼顾整体史观和现代化观,从而使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历史试题更具时代感和启迪性。新高考以文明史观总揽全局,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进之中,这应是今后高考备考关注的重要趋势。高三历史教师应更新史学观念,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时有必要重点了解和运用文明史观,提高总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文明史观与近年高考命题的理念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观的特点是:从考查的主题来看,是把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考查标准来看,是把生产力作为观察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文明史的内容来看,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纵向来看,文明史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横向来看,文明的扩散,如建立文化圈,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流等,也是文明史的重要内容。

近年高考试题突出体现以文明史观为命题核心史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突出主干知识。

(2)从长时段考查历史,重点考查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

(3)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

(4)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研究,由此确定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在和其他文明的比较中探讨中华文明的特点,同时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

历史主观试题多从文明史的角度来命题。如,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第37题、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第40题(1)(2)问考查中华民族内部文明交流,体现“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这一主题。2008年高考第39题整个材料都紧紧围绕“土尔扈特回归”这一主题,考查了政史地三课的相关内容,同时又很好地体现了“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这一鲜明主题,这是针对“”分裂活动的有力抨击,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事实证明,无论足全国文综卷,还是各省历史卷,它们都体现以文明史观为核心,多角度考查历史问题,不仅考查内容广泛、全面,而且文明史题数多,分值高。高考试题对文明史观之重视可见一斑。

二、高考历史命题关注文明史观的原因

1.文明史体系自身的特点

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体系具有无限大的容量。文明史观是一种在更宏大的视野上看待人类历史的方法,既可贯通古今,又可联系中外,还可吸纳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的核心内容。因为,现代化的实质是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整体化的实质是工业文明将世界变为“地球村”,而这都是文明史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可见,按照文明史观去理解教材,由此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本质和真谛。

2.渗透我国史学研究的新态势

当前,我国史学研究的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阶级斗争史观的研究者越来越少,采用新史观的研究者日渐增多,在新史观中,文明史观的影响越来越大。史学研究的这一态势,必然通过命题专家反映在高考历史试题中。

3.课改推动高考命题者对文明史观的考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早已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深受文明史范式影响,“从文明演进角度看历史”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总纲。福建在2006年开始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新课标及多种版本的教材是按照文明史观编写的。这就区别以往编写的教材学科体系是按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编排的。新课标把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分别讲述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而选修课的六个模块主要是文明史某些内容的深化和展开。新课标颁布后,考试测量依据文明史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三、新课程下历史高考应对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文明史演进融入学科体系,因此,必须重视这一指向的指导意义,并在复习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体系的掌握,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篇3

[关键词]网络;公民意识;教育;价值;内容;目标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021 — 02

公民意识教育是政治文明的基础,是推动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网络舆情呈现的公民意识“觉醒”与“混沌”并存状况,结合课题组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网络公民意识特征的调查结论,针对性地梳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价值。本文从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维度、内容维度、目标维度三个认识维度进行探讨,从宏观视角追述教育的迫切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以及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一、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维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都强调了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并提供了政策引领导向。从社会价值看,公民意识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网络问政作为网络时代出现的公民政治行为,其蓬勃兴起表明我国政治文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公民意识是公民政治行为的精神内核,公民意识教育正是为了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养合格的公民,因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政治文明主体的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主体是政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离开政治主体的文明,政治文明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当前网络社会公民意识“觉醒”和“混沌”交织并存的状态表明:公民意识的教育十分急迫。

公民意识教育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反映。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宗法等级制 “官贵民贱”事实,造就没有“公民”, 只有“臣民”的政治意识。教育家指出:没有现代化的公民,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国家,现代化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能够建立起来的。并非器物的现代化,而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才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现代社会从“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比如网络生活越来越具有社会公共意义,网络社会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可视窗口。

从个体价值看,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曾提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2〕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当……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3〕

二、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维度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学者的研究成果视角不一,基于比较教育研究的成果颇丰,但基于调查研究的成果较少。笔者认为: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培养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价值为目的,与公民作为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相关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应作广义的理解,内涵相当于公民素质教育,涵盖公民意识认知、公民理性和公民技能三个部分,与此相对应,教育体系的建构应立足现有学生的实际,包括学生的知识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三个方面的具体情况。

根据我们调查,大学生网民的公民意识的特征表现为:公民身份的认同度较高, 但对公民权利的认知片面;利用网络表达诉求的愿望强烈,但维权现实渠道的了解少;热情关注公共领域,有批判精神但道德和法制意识含糊;在网络生活中激情有余,但理性不足,参与技能有待于提高〔5〕。在当前架构完整的公民教育课程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在现有德育课程体系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无疑是现实选择。我们认为,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体现针对性:即以“完善认知、培育理性、增强能力” 框架。

首先是完善公民意识认知。公民意识认知教育应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具备独立人格的知识基础,应该涵盖权利和责任意识、法律和道德意识、生态和公共意识、国家和民主意识等全部方面,并以权责意识为核心。由于涉及的知识分布在政治、经济、伦理、法律、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中,前几部分均可以在当前中小学和大学德育课程中渗透进行,社会学领域则是相对空白:可以对各种社会组织如基金会、慈善会、生态保护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的相关知识内容应该适当进行补充。教育内容的构建应使学生具备:了解并能够具有维护自身的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强烈意识,关注、尊重社会中其他个体、群体的自由和权利;了解和认同维护公正正义的法律准绳;了解和认同区分善恶荣辱的道德标尺,了解国家机构职能和运作,了解参与公共领域监督的制度化渠道,了解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常规知识;等等。

其次是培育公民理性态度。在罗尔斯看来,公共理性是一个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其首先表现为公民的理性。公民理性要求“开放”“包容”,克服“偏激”和“执拗”。必须培育学生学会通过相互探讨、相互沟通以求得共识,从而作出行为判断的态度。理性来源与对个人情感情绪的剥离和超越,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能力,学会用法律审视自身情感情绪,因为 “法律条文均蕴含公平正义的价值,法律思维方式是有价值取向的理性思维”。〔6〕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阶层冲突、心理失衡,矛盾丛生。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激情有余,但理性不足”的特点,应该通过理国、理性质疑、理性维权等典型事例,正面引导学生冷静审视网络常见的两种消极和极端情绪——“不满”和“不信”,以及“羡慕嫉妒恨”等非理性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合格公民应有的情绪情感:对社会公共领域关注而产生的社会责任感、因规则意识内化产生的正义感;因道德内省自律产生的耻辱感;因国家民族意识产生的民族尊严感等等。

再次是增强公民参与技能和能力。罗尔斯在 《政治自由主义》 指出秩序良好的社会需要公民“理智而有效的运用其自由权利和机会”,〔6〕在这里,理智依靠理性,有效依靠技能。严格的说,当代大学生仅仅是“准公民”的身份,因为调查表明,虽然其身份意识强烈,但参与技能匮乏、渠道单一。南师大叶飞博士认为如果缺乏公民的主体性参与,会“造成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公民个体与公民社会的分裂和疏离”。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无论是美国学者艾勒与贾尔斯的调查,还是许多国家的公民教育实践,都表明参与型或经验型公民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必须构建开发式社会教育体系,以实践参与为路径,建立经常性的学生社会参与机制,通过让学生们参与社会生活,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公民身份,逐渐提高社会参与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公益服务,参与网络评选如道德模范等的评选,参与网络立法民意征集,规范文明上网,加强网络自律。同时,通过改革高校的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的管理。

三、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维度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所有公民都应该掌握的知识,因而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公民意识教育目标是具有层次性的。一个公民经过教育成为“合格公民”,更进一步才可能是“好公民”或“成熟公民”。

“公民”资格是凭出生自然获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只会因提出申请或加入别国国籍而丧失,国籍是不会被剥夺。换言之,公民资格是不会被剥夺的,因此即使是一个罪犯,也有基本的公民权利,即使经过审理和宣判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但仍享有其他的公民权利比如科学研究权利。但是,这个罪犯显然不是“合格公民”。

那么,合格公民要具备什么?基于上述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探讨,我们认为,既然权责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那么权责意识教育就是培养一个合格公民最起码的条件,上文所述“了解自身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关注、尊重社会中其他个体、群体的自由和权利”就是合格公民的底线。自由主义的代表性人物约翰?密尔提出社会自由的基本方针是“不伤害原则”,即只要不直接伤害别人,任何言行都不应受到干涉。〔8〕“伤害”是指侵犯别人的权利。这是国际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为,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因为安全是人类最强烈的需要,是人类一切利益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成为“合格公民”,他不能选择做以损害别人为直接目的的事。 “合格公民”能够认清自身权利的边界是他人和公共群体的权利,具有维护自身的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强烈意识,并能关注、尊重和维护社会中其他个体、群体的自由和权利。那么什么是“成熟公民”?袁征教授认为,社会自由的原则允许人们仅仅做一个普通公民或合格公民,可以不做超越公民标准的事情。所以那些高于普通公民标准的行为,比如:积极帮助其他公民,参与社会服务,有能力利用社会和公共资源解决社会问题,努力追求正义等等公民权利,是可以放弃的。〔9〕我们可以认为,高于普通公民标准的行为是“成熟公民”的标志。

公民意识教育的两个目标层次,是不能逾越的,只有经过合格公民,才能成长为成熟公民,我们认为:合格公民的目标是教育体制内必然性目标,成熟公民的目标是教育体制的倡导性目标。在实践中,合格公民的培养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成熟公民的目标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终极价值,有赖于公民社会的真正生成。但现实问题是,我们的高校德育目标,常常错置了两个目标的次序,比如理论教学中常常忽视和淡化权利义务教育,体现为三少:内容少、课时少、相关研究少;但学生工作部门组织志愿服务公益劳动,有相应的组织任务指标。我们当然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做一个好公民,但前提是学生必须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对权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实现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权利遭受侵害时,勇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

当代大学生大多独生子女,他们身处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时代,客观上受教育的时间延长,劳动实践的缺乏,父辈们的过度呵护,独立与成熟的进程更加缓慢,大学教育应当负起培养合格公民的使命。十七大以来,公民意识教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大对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将已经取得的理论共识转化为教学体系;为公民意识教育选配高素质的教师,一个不合格的公民是没有资格教育别人怎么做“好公民”的;探索公民意识教育的社会联动机制,加大大学生公民实践等等问题,仍有许多值得探索的空间。

〔参 考 文 献〕

〔1〕 郑慧.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J〕 .政治学研究,2002,(03).

〔2〕 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96.

〔4〕 傅梅蓉,陈清水.大学生网民公民意识状况调查〔Z〕.

〔5〕 傅梅蓉.公众法律思维方式的局限及成因〔J〕 .法制与社会,2010,(11).

〔6〕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5).

篇4

一、创建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内容广泛,既有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民主法制等精神领域的建设,又有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环境治理等物质方面的工作。创建文明城市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统筹协调发展的组成部分和根本所在。

党的xx大曾经提出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指经济上要有新的发展,而且指社会文明程度要有新的提高。文明城市的标准,包括城市规划合理,人口规模适度,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比较发达,劳动就业充分,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讯快捷,社会安全有序,医疗保健完善,市容整洁优美,生活舒适便利,政府廉洁高效,社会保障健全,科技教育进步,文化体育繁荣,市民素质优良。文明城市的这些标准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努力建成文明城市,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而且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创建文明城市,是实现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现代城市文明包括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文明城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的统一体。按照现阶段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文明城市具有以下标志性特征: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以城区规划和建设为基础的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为基础的市民素质的提高;以改善市民居住条件为基础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以法制规范、依法行政为基础的制度文明程度的提高。从文明城市定义的基本内涵来看,文明城市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治安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管理科学有序、交通便捷畅通、教育文化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因此,创建文明城市必须做到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文明协调有序共同发展。

三、创建文明城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

篇5

中国的教育有着强大深厚的传统,构成了中国推行教育本土化的坚实基础,使我们有资本和外来的教育传统进行切磋和交流。当然,中国的教育传统也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因此我们也需要同外来传统进行交流和对话,以促成中国教育的自我反思和发展。

基于这种“全球教育一体化和人类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面对纷繁众多的西方教育理论,仍然需要坚守教育本土化。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核心是本土传统,与外来传统交流的目的不是成为外来传统的追随者,而是要通过外来传统促成本土传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奉行不亢不卑的原则。王国维先生说:“哲学是教育之母”。也有学者指出,教育后设理论的核心是哲学。其实,所谓知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哲学层面的东西在根本上是没有高下之分的。从根本上来说,一切教育传统都是平等的。因此,教育的本土化之中,不同传统的交流和对话应当是平等的。

综上所述,教育本土化是通过使外来话语化入本土话语来实现本土话语的变化,推动本土传统的发展。本土化的正常途径是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本土化的前提基础是本土传统,本土化的核心价值观是“适中”:子曰“过犹不及”,并非先进的、新的就是好的,唯有“适中”才是好的。“适中”即是适当的、合适的、恰如其分的,说白了就是正好。我们推进中国教育本土化的目的就是要切中中国的教育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文明是全面实现小康,共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全面小康”是十六大精神最受瞩目、最为亮丽的一笔,首先,反映全面小康的“六条标准”既相互关联,又彼此依存,反映了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等层面的优化内涵和理想状态,集中概括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六条标准”是“三个文明”的表现特征,“三个文明”是六条标准的高度概括。再者,六条标准的表述及其与三个文明的对应关系不仅条理分明,而且富有科学的逻辑:无论是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还是实施途径的任务,都贯穿着一条清晰而深刻的主线,即“以科教更加进步”为主要内涵的教育文明程度,既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和评价指数之一,同时又是其它评价标准的基础性、前瞻性的根本要素,它直接体现着小康社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质量。

由此可见,教育文明是基于一定程度上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真实反映和具体参照。小康社会的“三大文明应当包含与之适应的教育文明”,而以此作为前提基础的教育文明则会带来物质、政治、精神等领域更高层次的文明程度。同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教育文明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教育文明是全面小康的关键要素。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既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空前强大的动力,也给包括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主的社会各界指明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把首要任务高点定位于教育文明,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才能更好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人才支持和文化环境。

三、构建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是教育文明的重要标志

终身教育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非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这种教育包括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有学校教育,也有社会教育,是一种开放系统。因此,努力建构“终身教育”体系,改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封闭型的教育制度,建立起富有弹性、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为每个人任何阶段的继续教育创造充分的条件,使每个人要获得他缺少的知识,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赶上来。以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改革教育,改变过分看重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和以学历评价人的能力,改变使学历与工资、职务直接挂钩的制度和政策,从根本上克服普通学校学生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痼疾,终身教育可实现教育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使教育既贯穿于人的一生,又始终与生活保持密切联系。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为此,教育部门正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改革现有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教知识的同时,加强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做到学历与非学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系统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我国已从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着手,深化高考制度改革,逐步贯彻知识、能力考核并重和“宽进严出”的原则,在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中大力推行弹性学制,全面实施学分制,试行插班制度,为终身教育创造了宽松环境和较好条件。

一言以蔽之,好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为大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的教育,并提升和改变教育品质,保障教育公平。中国现在已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未来的教育走向和教育发展的基本面貌都取决于今天的选择。目前正在推进的素质教育,其本身就在呼唤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现在,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观念和氛围,迫使中小学追求升学率,高等学校追求高层次(专科奔本科、本科奔研究生),造成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对此,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对教育公平而言不失为一剂良药。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教育正树立这样一个新的目标,完成一个深刻的转变:目前以青少年的学历教育、一次性的学校教育为主的教育,已开始转为面向所有人、以非学历的多校化的教育为主的全新的教育。

教育也应当着眼世界未来时空,借鉴全人类优秀的教育文化,立足现实“返本开新”,重建教育文明:教育是培养人的基础性事业,也是文化迁延的重要手段,学习应当成为国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政府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建设学习化社会,促进教育公平;以人为本,学校关注本土化教育,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建构生成的课堂生态时空;教师不辱教育使命,大力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和世界先进的文化成果,播撒明天的希望;学生发奋图强、开拓进取,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看到教育赢定终生,教育强大中国。

篇6

一、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更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创新。我们要勇于把自己的思想从各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但观念的变革容易受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影响与束缚,容易停顿、反复甚至逆转,因此,我们要把法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式和有效载体,通过制度供给、制度导向、制度创新来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空白、制度缺陷和制度冲突,真正把科学发展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内。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在当代中国,要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对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的十提出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纠纷触点很多、燃点较低、处理不易。一些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能力和责任感不强,容易导致处理失当、矛盾激化,甚至演化成大规模的。法治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方式,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基础。只有把法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建设的灵魂,把切实保护每个公民的每一项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党的意志和路线方针政策规范化、程序化、法律化,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是我们党有效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治国是凝聚改革共识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法治是凝聚改革共识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从法治原理来讲,恪守法治与深化改革总体上是统一的、一致的,但在某些方面也会有不统一、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搞的“先行先试”的试验性改革,一些敢闯法律和政策“”的探索性改革,一些涉及合法性的改革尝试,必然会挑战既有的法治秩序和法治权威,出现所谓“良性违法”等改革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凝聚改革共识。一方面,全社会应当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尽可能达成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和怎样改革的共识,从而为深化改革、突破改革难关提供充分的民意支持和合理性前提;另一方面,全社会与立法机关以及立法机关内部应当努力达成改革共识,减少改革“个识”和反对意见,及时通过法定程序推进相关法律的立改废,从而为深化改革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与合法性保障。

更加重视发挥法治的引导功能和教化作用。法律作为普遍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引、评价、预测和教育功能。法治包含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秩序、人权、尊严、和谐、文明等基本价值,包含人民、宪法法律至上、依法执政、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司法独立、保障人权、制约权力等基本原则,包含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基本要求。融汇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中的上述价值、原则和要求,通过依法治国和法治的全面实施,直接或间接地告诉人们中国改革的性质、方向、原则、目标、底线、边界、方式等等,提示人们在改革过程中哪些合法权益应当去依法争取,哪些法定义务和责任应当自觉去承担,哪些非法行为和方式应当避免,进而为凝聚改革共识提供指引、提出要求。尤其是,平等、公正、财产、利益、权利等概念,在法律上大都有明确的含义和具体的内容,在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过程中,人们表达或主张这些概念的相关诉求时,可以也应当遵从法治的指引,符合法律的规定,作出法律上的预测和评估,在法治的框架下求大同、存小异,努力达成改革共识,依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更加注重培养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求我们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切实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努力培养并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执政能力,努力掌握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的执政本领。尤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能力,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通过法治程序去凝聚全社会的改革共识,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

法治精神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动力。

法治中国梦包含善法之治、良法之治。法治中国梦要求立法机关制定的各项法律必须充分表达民意。全面反映社会公众意志,以人民的共同理想及人的尊严和权利作为展示内容的法律,能使人们认识到法律是“自己的法律”,从而产生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

法治中国梦包含法律至上的观念。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营造良好的法治大环境是实现法治中国梦的基础。只有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严格规范和制约行政机关的权力,让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贯穿于法治建设的每个环节,才能让法治观念得以确立,提升人民对法的尊敬与信赖。

法治中国梦包含权利意识的唤醒。法律要被人们信仰,从其规则到其本质都必须契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人文关怀,科学公正地体现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的平衡。法治中国梦应当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权利作为一种文化,用权利文化来滋养我们的制度。当规则由外在的影响转化为内心的体验,逐渐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和法律情感,当法治情怀、权利意识逐渐渗透到人们的血液中,成为人们稳定的生活方式,当人们真正认识到法律赋予的权利,认同法律创设的义务,法治便不再是梦想,而切实成为保障“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基石。

法治原则是中国梦实现的坚实基础。

法治中国梦要求法律限制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的出现是个人权利实践关系的必然结果。公共权力的运行方式因其自身局限,又容易出现利益关系上的异化。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公共权力成为一种“宪法权力”,保证国家的一切公共权力都源于法律,并最终受制于法律,是人类政治实践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必然结果,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法治中国梦要求法律保护公民权利。西方有一句著名的法谚——对待公民自由领域和权利领域,“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法律的真谛在于保障人权。缺乏对私权的保护会导致权力本身的上位,社会等级的划分,以及人们对于能够攫取利益的权力的追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给国家权力划定了明确的界限。让公民的权利在法律的充分保护下避免公权力的侵扰,是法治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完善法制是中国梦实现的稳固保障。

法治中国梦追求立法统一。立法统一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要求。我国的法律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及有权机关的成文法律解释。如此复杂的法律系统难免会发生不统一的情况。法治社会的法律应当是一个形式科学、结构严谨、和谐统一、完善且完备的体系。构建这一体系的关键在于切实保障宪法作为根本规范的最高效力,对立法冲突加以制度化地整合,及时进行法律清理工作,切实地发挥宪法在国家法律规范体系内的最高协调作用,从而实现法律在规范层面的统一。

法治中国梦追求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司法权只能由国家专门司法机关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行使司法权;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其他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能够独立作出判断,既不受诉讼当事人意见的支配,也不受政府权力和公众舆论的控制。

篇7

首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推向了前沿阵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不仅体现执政党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思想,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领导方式的重大改革和转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重大改革和转变。其次,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三个文明建设本身无不包含法治的内容,物质文明建设涉及到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精神文明建设涉及到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法律法规的健全实施以及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更是一个法治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市委提出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这个特色重要内涵包含了依法治市,因此普法依法治理正是处在三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上。第三,“两个率先”给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赋予了新的任务。江苏提出要在全国实现“两个率先”,XX提出要在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当前我市正处于关键发展时期,发展需要稳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带来一定的社会震荡,国企改革进入冲刺阶段,下岗失业人员增多,民营、外资投资经济活跃,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以及城乡结构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各种矛盾、各种价值观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将互相激荡,这些都要靠法治谋全局。所以实现“两个率先”,法治要领先。

在这些大背景下,对我们具体组织者来说,必须重新审视普法依法治理的思路和途径,理性地分析其中的变化,找准其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才能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一是内涵上的变化。从普法到法制的实践,从法制实践到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从依法治国的实践到建设政治文明,法治的内涵不断丰富。在当前政治文明的概念下,党的依法执政、人民当家作主对和法律至上观念的树立、权力的制约、诚信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人权的保障、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等已成为普法依法治理的实施原则和实质内容,因而需要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现代法治理念的启发和引导,以往的那些重条文宣传、轻理念启发,重义务说教、轻权利宣传,重法律常识教育、轻基本理论学习的做法亟待改变。

二是方式上的变化。在现代条件下,传统的“教导”式的普法形式正在被日益发达的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现代方式以及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社区民主自治活动、社会矛盾调处活动、法律进社区活动等群众参与式、互动式和自我教育式等方式取代。如何把普法有机地融入公众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去,被公众普遍欢迎和接受,使其体会到学法的乐趣,理解法治的真谛,拥有法治精神,从而达到普法的真正目的,在这方面我们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是措施上的变化。党委、政府对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各部门参与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大增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日益紧密,要求融合在决策、公共管理行为、制度机制建设等具体实践中并使之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因此在措施上要明确具体,仅靠以往那种发文件、开大会、考核验收等措施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显得难以奏效。

四是组织机制上有缺陷。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模式不一、且为虚设,就我们XX而言,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虽设在司法行政部门,由其承担着普法依法治理的组织、协调、指和督促职能,但在具体工作中受到许多制约,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现实中凡是争取到党委、政府支持的,这项工作就开展得好些,相反,这项工作平平淡淡,甚至无声无息。这样的组织机制其核心问题是机构的责权利不统一。

五是工作发展上不平衡。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有些区县依法治理工作有了规划,但缺乏保证措施,在如何落实依法治市工作的方式和有效途径方面缺少深入研究;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在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方面做得还不够,自身素质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存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比较薄弱,普法仍有死角,“全民”和“全面”的普法要求难以达到。

面对上述的五个薄弱环节,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以推进XX市普法依法治市的进程:

一是要廓清思路,明确普法依法治市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深化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培育全社会思想、执政为民、权利义务观念;围绕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指引、评价和保障作用,努力推进“诚信、安全、有序”的城市法治化进程。逐步实现我市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二是要以人为本,提升人人知法守法和各方依法办事的意识与能力。突出法制宣传的重点对象和内容,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市民尤其是领导干部、公务人员的民主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加大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形成崇尚宪法和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的规范化。培育现代法治理念和思维方式,塑造城市法治精神。巩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发挥法制宣传队伍骨干作用,整合社会法治资源,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紧密结合公民和组织的社会实践,开展多样化的、立体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扩大法制宣传覆盖范围;积极总结创新,抓好依法办事的典型单位和个人的宣传工作,弘扬知法懂法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城市法治精神。

篇8

关键词:费耶阿本德 科学方法论 怎么都行 多元主义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438-01

保尔·费耶阿本德(Paul k。Feyerabend),是美籍奥地利科学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微观物理学问题》(1962年)、《实在论和工具主义—— 评事实支持的逻辑》(1964年)、《反对方法:一种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1975年)(以下简称《反对方法》)、《反对方法约束》(1976年)、《自由社会中的科学》(1978年)、《实在论、唯理主义和科学方法》(第一卷)和《经验主义问题》(第二卷)(1981年)。其中,《反对方法》是费耶阿本德的代表作,而且是科学哲学界自1962年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版以来,最为引人注意和争论的一本著作。

一、当代科学哲学界对他的评价

费耶阿本德在科学哲学界独树一帜,以任何理论的批判者自居,被称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界的一位怪杰。也是当代科学哲学界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在对他的评价上,目前存在三种不同看法。

1、费耶阿本德是“一只迷连羔羊”,他的学说是“异端”。费耶阿本德提出“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原则,并且言辞犀利,注重历史主义中的非理性因素,使一些学者,特别是过于崇拜科学理性的人们直接把他看作是第一流西方科学哲学家中的“一只迷途羔羊”,把他的学说视为“异端中的异端”。

2、费耶阿本德“出类拔萃”,具有独创性。西方科学哲学界有一部分人对费耶阿本德大加赞赏,称赞他那“曲棍球式”的作法激起了人们对重要问题的思考,欣赏他那种大胆、粗率、富有煽动性的表达方式。称颂他为一位绝顶聪明的哲学家,身上有一股常人不可比拟的猛劲,认为他提出了一些没有人想过的独创观点,是20世纪科学哲学领域内五六位出类拔萃的人士之一。

3、费耶阿本德的思想不是无懈可击,但隐含某种真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费耶阿本德是一位智力超群的哲学家,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界占有一定地位。他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把库恩的历史主义,包括他的“历史再现”方法论研究纲领和发散—— 收敛方法论中的非理性因素贯彻到极端程度的产物。

二、费耶阿本德科学方法论原则—— “怎么都行”

科学方法论的传统观念认为,方法包括一些不变的必须绝对遵守的法则,它们指导着科学事业的发展。费耶阿本德在《反对方法》中却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看法截然对立的科学方法论观点。他的方法论信条就是“怎么都行(anything goes)”。虽然他提出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有其片面性,但是也应通过考察他提出这句话的语境,看到他理论中的合理因素。

1、“怎么都行” 本质是主张多元方法论。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是在他看到认识论出现的齐一性倾向,唯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是尊,过于僵化、教条,认为“一切方法论,即使是最显而易见的方法论,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的语境中提出来的。实质是否认存在唯一的、规范的方法论,主张多元方法论,“什么方法可行就用什么方法”。

2、“怎么都行”是一个合理的宝贵的方法论。思想,是科学发展和科学方法论发展的必要性文件,费耶阿本德看到任何一种科学方法论都存在局限性,反对在方法论上用一切普遍性的标准及作为普遍性标准的规则,不顾具体条件而硬性规定一些规则,不仅不会结科学带来什么帮助,而且会阻碍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怎么都行”是对教条主义的“一剂良药”,是科学方法论发展的必要性条件。

3、“怎么都行”符合科学史的事实。费耶阿本德指出,科学史上的重要进展与革命一般并非按科学哲学提出的任何“方法”而发生。恰恰相反,是靠突破某种固定、僵化的方法丽获得的结果。

4、具有一定“相对主艾”的色彩。费耶阿本德提出“怎么都行”,提倡多元方法论具有辩证思想。然而他否定理性的、科学的方法作为人类研究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主要手段的必要性,并最终将科学等同于非科学和伪科学,否认理性方法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取的。人类进步史表明,理性方法起更主要的作用。科学是一项理性的事业,决定着理性方法的主导地位。

三、费耶阿本德“怎么都行”科学方法论对当今的启示

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任务就是“创造性的破坏”,就是永不安于现状,不断打破常规。费耶阿本德“怎么都行”的思想与中国“猫论”政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怎么都行”对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让我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措施,更好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1、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怎么都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使政治权力真正用来为人们谋福利。

2、精神文明建设,遵循的方向“怎么都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历史上的精神文明既有历史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遵循的方向,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3、物质文明建设,符合具有中国特色要求“怎么都行”。物质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灵魂,政治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保证。三大文明整体发展状况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三大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缺一不可。

4、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怎么都行”。生态文明是创造新的生态文化与环境协同共进、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摒弃了农业文明阶段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工业文明阶段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要注重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传统。在中国的古典哲学里,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中国的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就是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保尔·费耶阿本德著,周昌忠译。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M],上海译文出版杜,1992

篇9

对此宏大问题,本文以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两个概念为楔子,探究一二。或许因为福山新书的缘故,国家建构一词近来变得比较流行。实际《state-building》主要谈论的是所谓软弱无能国家的行政能力之强化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国家构建和国族构建乃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思考语境,有着完全不同的问题指向:国家建构指向作为支撑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的制度、法律架构,国族建构指向这个政治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和认同观念。

政治文明的演进与遗产

“‘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最接近‘中国’一词的本来意义的是‘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那里是王权国家的权力中心之所在,已形成具有向心力和辐射性的强势文化磁场。”(许宏:《最早的中国》)把自己的政治、文化中心视为世界或天地中心的我族中心意识是早期文明或社会的普遍现象。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的“中国”,就是“洛邑,天之中”,就是成周。洛邑的经营,成周的建立则以周公的制礼作乐为主要内容和最高标志,因为礼乐制度就是最早的中国这个政治共同体的制度架构。

“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殷、周间之大变革……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需要指出的是,王国维仅仅从“道德团体”对此做描述总结并不是十分准确到位。因为礼乐作为起源于祭祀活动的传统习俗,经周公之手将其由一种亲属制度(kinship system)拓展为宗法制度(patriarchal system),移用于社会治理,已经超越摩尔根所谓社会政治的范畴而进入到了政治文明的领域。它基本的特征是政教合一,而道德只是这一特点的外部表征、要求或产物。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对周公及其事业推崇备至。事实上这也是儒家一以贯之的理论重心与基本关切。如果说此先王之道是百家学术共同的渊薮,那么儒家无疑是其主体的继承者和托命人。儒家思想与中国概念的成立、制度的建构的内在关系印证了黑格尔的断言:宗教的形式怎样,早期国家的形式就怎样。

秦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兼并六国,改分封而立郡县,在领土范围和制度形式上奠定所谓封建时代之中国的基本格局,是为周秦之变。如果说王道是在社会和政府统一的预设中以社会文化价值作为政治的运作之原则的话,那么霸道就是在政府和社会对立的预设中无视社会文化价值,对政治运作期待“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或许有削弱六国社会根基,强化新的帝国认同以稳定其统治的考量,但激烈方式引起的反弹终于使得秦二世而亡。汉承秦制,武帝采纳董仲舒对策“复古更化”:“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即“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对儒家思想的承认和引入,意味着对民间社会以家族为核心的自组织系统及其功能的尊重和利用,事半功倍。这就是霸王道杂之。已经被秦制否定的政教合一的礼乐制度,在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和努力下,重又实现了与现实政治的连接,成为帝国的公民宗教或国民宗教。

在霸道体制里嵌入王道元素,不仅使制度的正义性和效率大大提升,也为儒生参与政治治理、行义达道确立了制度依据。察举制及立五经博士就是与之匹配的具体制度安排。作为社会力量和价值代表者的士大夫在王权意志与社会意志间尽可能地维持着某种平衡。这既是长期兴盛的历史奥秘,也是这一政治文明最重要的特征和最宝贵的遗产。

清帝雍正对此显然深有体会。作为以异族身份君临天下的皇帝,他亲撰《大义觉迷录》以化解汉地对于自己统治的抵触。论者一般从汉化角度解读这一系列的行为事件。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仅仅指涉满人族性或文化认同之变迁的内容。实际上它首先是一种政治努力,表面看是对政治制度与政治统治之合法性的新论证,深层看却是对统治与被统治者关系的新厘定(由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到君主与臣民),意图是指向对国家认同和国民意识的塑造。显然,不把焦点由人转到制度、由文化转到政治,那种儒化即汉化、汉化即中国化的论述就是不清晰不透彻的。因为政治才是国家的基本要义。

雍正对儒教的推崇不能仅以权谋解读置评。初即位他就曾上谕礼部“圣人之祖考,宜膺崇厚之褒封。”正是在他的时代,天地君亲师信仰被以帝王和国家的形式颁行天下。这显然是对作为公民宗教之儒教的一次理论升级和实践推广。与汉代着重点在朝廷不同,他特别强调民间教化之“师”的地位和意义,因为其所诉求的一切都需要通过这样的工作才能得到实现。儒教义理超越夷夏之辨的跨族群使用,使得由骑兵开拓的疆土植入了文化的意涵,而政治与文化的结合又使得中国的概念变得更加博大深厚。从的《讨粤匪檄》和张之洞的《劝学篇》到康有为的“保国会”可以清楚看出,满清王朝在中原士大夫心目中已经完全被视为中国化的现实形态。现在可以定论,满清是统一的多民族之中国国家形态的定型期。

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公民

篇10

一、什么是公民意识

要给公民意识下个定义,似乎不太容易,在笔者看来,公民意识的核心表现是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科学理性意识,它与社会的平等、自由、法治和人格独立互为因果。它更具体的表现为:法治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参政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健康的心理意识以及与时俱进的能力和世界公民意识等。它是在现代体制下形成的普遍性的民众意识。它的基本要义在于:将自己和他人视为拥有自由权力的人;有尊严,有价值并且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自尊和希望得到尊重。公民意识挑战的是:奴隶意识、贵族意识、小农意识以及臣民意识和等级观念。到这里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基本判断:公民意识是法治社会的必要元素,是社会文明的基本价值。

二、为什么要培养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公民意识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作用为学校理应把其作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加以把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公民意识培育,在学校教育中被充分关注,似乎更具有独特的意义。

1、公民意识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设设的基础环节

公民意识淡薄,容易导致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崩溃。由于公民意识的缺乏,从而导致模糊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权利、责任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的失败,而缺乏科学理性精神,会从根本上影响科学、文化的建设,科学之花一旦离开理性的土壤,将无法开放。再进一步,公民意识的淡薄,极易使人产生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教育也将无从谈起。由此可见,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公民意识培育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决定了公民意识培育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2、公民意识培育是社会转型期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重要的特点,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独立人格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求全体公民在各自的角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主动参与解决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创新意识、磷、立意识作为公民意识的表现,应当而且必须在改革和开放格局中加以推广。特别是在价值观层面引发一系列冲撞的情况下,公民意识的不断强化是必然选择。

3、公民意识培育是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完善民主与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公民权利、义务观念的建立、法制观念、法制精神的不断增强,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起着最基础,最直接的作用。充分唤醒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才能不断把依法治国推向前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有前途。

4、公民意识培育,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意识、科学理性精神,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在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加速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人口过多过快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重大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家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公民作为直接的建设者,是不是具备环保意识,能不能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了。因此公民意识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意识培育不能不说是必要而且重要的。

5、公民意识培育,是追赶世界先进科技潮流,让中国融入世界的需要

宽阔的胸怀,世界公民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又一表现,面对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关注世界先进科技的潮流,关注人类共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寻求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是当代公民的基本胸怀。能不能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机遇和挑战,能不能以更智慧的头脑追赶世界先进的潮流,立志为人类的共同事业而奋斗,这是影响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因素。

三、培育公民意识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意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公民意识培育,下文将阐述几点看法:

1、在思想上确立现代公民意识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学校教育是公民意识培育主渠道的基本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认识指导实践,因此强化对公民意识培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形成科学的公民意识培育观念,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在多大程度上认清公民意识培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着公民意识培育能否有效落实。在素质教育刚刚起步,应试教育仍然不愿低头的今天,充分注视公民意识培育,是困难的。在“考试第一,“成绩第一”的现实情况下,改变、革新教育管理决策层的教育观念显得更为迫切,由此可见,在培育公民意识的问题上,首先必须唤醒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公民意识”。

2、建立和完善学校公民意识培育体系,推进学校公民意识培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重新审视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德育的内容与形式,充分重视公民意识培育的核心价值,在教育的基本方向,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取向上体现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地位。重组学校教育的基本架构,建立和完善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在教育管理和教育实施等不同层面使公民意识培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系统地构建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完善从硬件到软件的系统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有意识、指向性地有效实现公民意识教育。

3、加强学校公民文化建设,营造学校公民文化氛围,从物质、制度和心理层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把对象仅仅定义成学生,显然,学生,首先应该是社会公民,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往往注视的是学生角色,体现的是作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忽视学生的公民角色,容易抹杀其公民意识的成长。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关注学生的公民角,色,体现学生的公民价值,对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形成学生正确的公民意识极为重要。学校应该在物质上,制度上为学生的“公民体验”提供保障。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相关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等。把学生的有效“公民体验”和“公民行为”作为成长的重要指标,从心理和行为上引导学生公民意识的充实和壮大,营造良好的公民文化氛围,抑“恶”扬“善"。

4、发挥学校教育的多种载体和途径,整合教育资源,有效实现公民意识的培育。

把公民意识培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其它环节,如德育、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让公民意识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成长、充实。让公民意识培育在长期、稳定的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让公民意识在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中壮大。关注和挖掘一切可能的教育资源,实现公民意识培育效果的最大化。

5、创新教育形式,将公民意识培育进行到底,实现学校教育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