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安全管理;要求;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关系到企业利益、国家财产以及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在施工期间做好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建筑安全施工。综观我国当前的建筑施工实况,几乎每年都有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追究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现大多数原因都由安全管理造成,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开展不当,安全隐患便长存。所以说,建筑施工安全若想得到长期保障,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做好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
一、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涵义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具体涵义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安全监督机构、施工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安全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改正的一项管理活动。该项管理活动的目的是保证施工安全,对象是施工设施、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等所有与施工安全有关的,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物质。需要清楚的是,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管理时必须要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的控制,以免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扩展,近年来我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也在原来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代科学知识的应用将安全施工管理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不仅完善了安全施工管理体系,还提高了管理能力,能在施工管理期间发觉更多的潜在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和安全生产效果。
二、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要求
建筑施工期间所开展的安全施工管理活动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的主要工具,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是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措施有:1)材料运输机械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要对运输车的出车时间、回归时间作合理安排;2)施工中应用到的起重机、吊装机等大型设备必须提前做好质量与安全检查,只有性能完善,并且质检合格后的设备才能正式投入使用;3)切忌使用老化、落后以及已经被淘汰的设备,同时要做好设备的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设备所存在的问题。
2、做好施工现场设施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设施管理内容包括现场用电管理和消防管理两方面。现场用电管理要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同时禁止在现场人员私自接拉电线,要加大安全用电的宣传力度,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消防管理包括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管理,施工现场一定要预留一条安全的消防通道,且必须配置有效、可行的消防保护设施。
3、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与制度对安全管理行为有制约作用,因此必须提前完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同时利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来管理施工行为,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此外,还要在施工期间做好安全施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搞好安全评价。相关管理部门要倡导并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学习安全法律,学习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三、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1、可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及施工管理中,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影响着实际管理水平,管理人员自身所具备的安全管理意识是决定安全施工管理效率的直接因素,如果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安全施工认识不充分,最终得到的安全施工管理质量必然也不好,严重者还会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所以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完全可引入安全施工管理理念,以此来强化管理者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其做好全面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企业管理人员如何做好安全施工管理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首先,加强项目领导对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把安全工作当作责任来抓,并纳入日常理事日程并推广到全体工作人员当中,要求每位员工都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有高度的安全敏感性,把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落实。
其次,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端正态度,并对管理班子进行良性约束,提高其执行力和工作效率。这项工作要与绩效考核。安全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管理,提高竞争力,绩效成绩与自身利益的联姻,可以使得人员管理方式由他律转向自律,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2、有助于工程监理部门真正发挥作用
安全教育是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预防是手段,是实现安全施工的必要措施;班组是根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保证;现场是关键,是遏制事故,保证安全的重要环节。
项目监理部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坚持做好对施工单位新进场人员安全教育考试及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监督检查,让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在安全教育和培训中,充分了解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掌握安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自觉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纪律,采取从源头堵截,过程检查和控制等手段防范事故,为控制事故架起第一道安全屏障。
项目监理部在不断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实行了动态的实时监控管理;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留下安全资料痕迹,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力度,预防重大事故发生。项目监理部坚持在施工现场实行质量、安全预知预控的动态管理,根据施工部位易发生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利用召开监理例会,采取提前告知的方法,及时提醒施工单位做好施工部位的安全防控,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有助于规范承包人形成良好的施工行为
承包人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时,首先应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应与监理程序相对应。如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均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并采取有力措施使得各项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得以正常实施和运行,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比如,按照质量监理程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自检合格后方可报验监理工程师验收,上道工序未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这一规定程序就促使承包人必须设立足够数量的合格的质检工程师,跟踪检查工序的施工过程和质量,出现问题及时更正,避免出现大的返工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施工管理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减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必要手段,在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本篇文章着重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要求及重要性作了分析,指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具有强化企业安全意识,使承包人养成良好施工行为以及充分发挥监理部门职能的作用,必须得到建筑施工与建筑施工管理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雪林,赵常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问题之我见》,[J],《建筑安全》,2009年第8期。
篇2
关键词: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
建筑幕墙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技术复杂程度呈上升趋势,并且影响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的因素众多,施工安全风险大。因此,对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1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 企业 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 经济 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分析事故的原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非正常行为,施工机械、物料、生产对象等生产要素都有释放和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此可见,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我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依据。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1.1 是思想上简单化,依赖性,选择性。经验主义,简单的推断和马虎的工作态度。
1.2是施工人员的素质,操作水平,熟练程度不一致,操作水平低,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就会较多的出现不安全行为。
1.3 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如超体能,超负荷上岗,饮酒,内心压抑,精神过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反应迟钝而作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安全的行为。
1.4是由于外界环境刺激出现行为偏差。
1.5是非理智行为的原因,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投机、逆反、赌气等心理支配,在生产中表现为违章作业,冒险蛮干,违纪现象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 发展 ,对预防和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2建筑幕墙施工的特点
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是其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相比有许多的相同点,但由于其施工技术管理自身的特殊要求又决定其具有独自的特点。
2.1高处施工作业
随着建筑物向高层和超高层的方向发展,建筑施工升降式脚手架已无法满足建筑幕墙的施工需要。目前施工单位往往使用吊篮进行建筑幕墙的施工作业。带来作业风险加大,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制定相应完善可行的高处作业、吊篮施工组织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切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2.2幕墙结构施工作业点分散、焊点多,防火形式严峻。
建筑幕墙是建筑物的护结构,其须固定设置在建筑物的外立面,在其结构施工过程中,焊接使用频繁,高处作业,焊花四溅,并且所使用的双面胶带、填充棒等属易燃材料,极易形成火灾隐患,加之施工作业点较分散的特点,给安全管理带来诸多的不便。
2.3建筑幕墙构件安装与主体结构施工常出现交叉作业现象,高空坠落防护尤为重要。
3 建筑幕墙施工的安全管理
建筑幕墙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要贯穿整个施工全过程。一般情况下有下列内容:
3.1 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资料。
在施工准备阶段, 工程施工的组织者和施工管理班子必须熟悉工程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资料,了解和掌握建筑幕墙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幕墙结构类型、构造特点、技术要求、技术关键和难点, 分析设计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如发现设计中对幕墙施工安全有不利影响, 要与设计者商量解决。
3.2 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 施工现场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建立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目标, 明确各成员的安全管理职责, 并用制度固定下来, 以此把与安全直接有关的领导、技术人员、工人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严密的安全管理工作系统。
此外, 安全管理工作也要文件化、规范化, 使安全管理工作事事有章可循, 并有完善的工作记录。
3.3 对现场进行勘查分析。
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都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查, 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对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气象因素、现场环境和其他与建筑幕墙施工有接口或相关工程施工的进度情况的调查, 了解材料和劳动力的供应以及现场各相关方配合的情况等, 为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编制合理的、切合工程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各类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3.4 编制现场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建筑幕墙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重要技术文件。必须根据拟建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 在对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编制出一份能切实指导该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施工组织设计, 安全管理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入该施工组织设计内, 其中应包括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动火作业与防火管理措施等。
3.5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首先是进场的安全教育。重点是要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并让他们明白建筑幕墙施工的特点和安全生产的关系,如做好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和脚手架上的防护, 物料提升机的使用和安全防护, 各类伤亡事故的预防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其次是进行各工种的安全教育。对工人要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教育, 使其明白该工种怎样做才安全, 明白为防止事故发生所必须执行的操作规则, 即必须让工人明白在施工过程中哪些是该做的, 哪些是不能做的。再就是开展班组的安全学习。班组长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的变化和施工环境的改变及班组内的安全动态, 组织班组内的人员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 进一步提高每一个组员的安全意识。班组的安全学习宜定期进行, 如每周一次。
3.6 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对保证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安全技术交底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 强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程部位, 以及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安全技术交底的时间可以分为施工前对整个工程的一次底和按施工进度根据现场情况分阶段交底。总之, 安全技术交底要及时、细致, 要切合现场的情况。
3.7 日常的检查监督。
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建筑幕墙施工作业点比较分散的特点, 工程项目部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作业现场, 对既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对照 JGJ 59―1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对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检查, 发现事故隐患, 要弄清原因和责任人, 并限时整改。还要发动群众进行自检和互检, 以便尽早发现事故隐患, 消灭或降低损失。
4总结
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在整个工程施工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必须采取适当的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也要把科学安全管理同 经济 管理、行政管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保障建筑幕墙的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楼允龙,陆勇。浅谈吊篮在幕墙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门窗,2007,1(4):42- 44.
篇3
关键词: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建筑企业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1安全管理重视不足
(1)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工程能力与水平,但有一部分的建筑单位管理人员对安全认识不到位,没有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正确的认识。对建筑的经济效益过于重视,这也就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安全进行。同时,由于相关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安全部门流于形式,起不到其自身的作用,这也就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安全运转,难以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约束与控制。
(2)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都已经建立完毕,但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这些规章制度和流程都没有得以贯彻落实且流于形式。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导致有些企业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很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敷衍塞责,在一些建筑转包工程和挂靠过程中,承包企业往往只是收取管理费,对现场的安全管理上不管不顾。
(3)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薄弱,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整个企业存在着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健全,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安全生产责任未具体落实到人,安全管理人员数量缺少且素质不高,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自我管理制度措施不落实,在建工程项目部的安全专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虽然有,但是不少都是网上下载或者完全照搬别的项目部,缺少针对性,对于实际施工没有指导意义。至于其他的安全管理制度,如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班前活动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技术措施落实的效果不佳,有的项目甚至没有。
2安全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一些资质等级高的建筑企业已转变成管理型的企业,这些企业内部没有相应的劳务施工队伍。在工程中标后,他们就会把相关工程分包给相关的专业队伍,现场管理人员只有少数为本公司人员,以承包代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在很多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过于侧重实际经验的情况,施工现场过于注重安全检查这种单一手段,而没有从预防的角度出发,没有从消除安全隐患的源头入手加强安全管理,难以有效地预防各类随机事故的发生。目前,有的施工企业虽然按要求成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了安全生产各项制度,但是没有真正把安全机构、专职管理人员及其制度落到实处,做到有其职尽其责,严格依法办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虽然有,但是制度往往实际执行起来很难,形同虚设。一些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和工程的项目经理对于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不清晰,对安全生产依然重视程度不够,只在项目发生了事故时,有主管部门来检查的时候,才进行突击整改,做表面文章,应付调查和检查,检查完毕后又恢复原状。同时,不少施工企业缺少优秀称职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施工企业整体安全技术管理水平还较低,尤其在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专项方案普遍存在照搬照抄规范、标准的现象,没有结合工程特点和项目部的实际技术水平,没有突出主要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法,缺少确保工程安全的技术措施,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一些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部分缴纳安措费的项目安措费并没有达到专款专用,存在挪用现象。部分项目部缺少安全措施费用,导致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目前,具体表现在为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老化和陈旧,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文明施工不达标,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缺少或使用不合格的安全装置,使用不合格、不阻燃的、目数不够的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等人员自身防护用品缺乏,该检测的起重机械不检测,给安全管理的实施带来了阻碍和困难,致使一线作业员工处在一个充满安全隐患的生产环境中。造成安全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管理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意识上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特别是在经营效益较差的情况下,认为安全投入看不到效益,伤亡事故不一定就临到自己头上,不出事故有赚头,烧幸心理严重,只顾抢进度,重成本,忽视安全生产。二是安措费未缴纳或存在挪用现象,未专款专用,施工单位只是在大的方面或者是主管部门必须要求投入的方面才舍得花钱投入,片面强调工程造价低或资金不到位,拖欠工程款等客观原因,在压缩各项费用支出时首先压掉安全支出。三是建设单位压低造价,为节省成本,施工单位减少安措费的投入,安全投入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源。
4重大危险源管理不利
从近年事故统计来看,起重机械、高大模板、超高脚手架、深基坑作业等易出现重大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较多。目前在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工程施工前,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未编制或认真编制安全专项方案,不少专项方案照抄《标准》和《规范》,个别企业甚至套用类似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造成矛盾重重,漏洞百出,不能起到指导现场安全施工的作用。超过一定规模地危险性较大工程需要做专家论证地不组织专家论证。危险源作业时缺乏有效地监管和指导,作业人员违章行为较多,安全隐患较大。如搭设高大模板支架体系人员为非专业脚手架特种作业人员,大部分为模板工自行搭设,他们作业时不依据模板安全规范、规程施工,模板支撑系统缺少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等,安全隐患较大。饶筑混凝土前不进行模板支撑系统验收,最终导致绕筑时事故发生。
5管理人员缺少或不在位
(1)部分施工工程项目部,招投标项目经理常年不在岗。办理招投标和施工许可证的项目经理有不少是非本项目部人员,或者兼职其他工作。部分现场实际管理人员没有建造师资格,没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容易造成违章指挥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2)部分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员没有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4]213号)中的规定设置,即使设置了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但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往往是有责无权,有职无利,且安全管理人员要听从项目经理统一协调管理,导致施工项目部的安全生产抓不起来,现场安全生产得不到有效管理。还有一些建筑企业因为经济效益不好,或是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进行了机构的合并,减少了人员。他们在撤并机构时,为了降低支,首先减少安全管理机构和裁掉安全管理人员,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不少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有的还要管进度、后勤等其他工作。
参考文献:
[1]田高超,章臣根,李叶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及到策研究[J]. 建筑安全,2012
篇4
关键词: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越发频繁,工程质量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建筑项目的施工,是一个涉及面广、工序复杂的综合性过程,建筑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以下,本文就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加强建筑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存在安全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受到建设规模、建设环境、建设市场和参建责任单位整体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可能存在的影响安全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评价,有利于在今后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安全质量超前预控,杜绝或减少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质量的有序可控。现就工程建设中影响安全质量的主要因素简要分析如下:
1.1建设工程市场环境方面
1)全国总体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大量建设工程项目集中开工,许多省市、行业的工程建设处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现有行业、地方政府及其监督管理部门,建设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安全质量、物资技术管理等力量薄弱,社会原有的建设资源满足不了工程建设快速扩张的需求,为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控制带来不利的施工环境。
2)受建筑施工企业用工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急速萎缩,逐步由综合素质较低、流动性大的劳务公司的农民工替代,操作层员工的技术水平、安全质量意识和防护技能良莠不齐,高素质的操作工人奇缺,在安全质量控制上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
3)机械设备和材料等资源配置与建设规模失调,建设环境协调难度增大,建设条件更加复杂,对工程质量安全形成不利影响。
1.2建设单位方面
1)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负总责的职责认识不清,履责不到位。未能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建设氛围。
2)有些建设工程项目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存在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现象。有些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勘察、设计、征地拆迁及管线迁改等相关工作深度不够,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难以受控。
3)盲目追求工程项目的建设速度,未科学确定合理的建设周期,随意压缩有效工期。对确需调整工期的,不按客观事实酌情予以调整。
4)采用最低价中标选择施工单位以及施工过程中建设资金不能及时落实到位,容易导致对项目管理投入的减少,对技术装备、安全设施投入的减少,对工程安全质量控制管理投入的减少。
1.3勘探、设计、监理单位方面
1)有些勘察、设计单位的工程勘察、设计深度不足,局部的勘察、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对工程施工中涉及的安全质量问题的重点部位、环节未能提出相关处理措施。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合理设计变更不予协助,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2)监理单位为工程项目监理部配备的监理人数不足,技术水平、监理管理能力强的高素质监理人员欠缺。部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同时兼任几个工程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难以履行好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部分现场监理人员工作作风不务实,对关键工序施工监控不到位。
1.4施工单位方面
1)满负荷或超能力承揽建设工程项目,导致企业各方面的资源紧张,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力量在目前阶段呈弱化趋势。
2)以企业安全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不到位。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尤其是操作人员的安全质量责任意识、技术水平、安全防护技能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3)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等的编制、审核、审批把关不严,流于形式。方案内容考虑不周全,施工工艺陈旧落后,不切合施工现场和施工队伍的实际情况,难以指导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做得不细、未交到每位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缺乏对现场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个别工程项目未能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擅自降低管理标准和要求。
4)对员工的安全质量培训教育流于形式,项目经理部组织的培训教育学时不足,教育内容不全面,缺乏深度和针对性。班组教育开展得不多,对“四新”技术的培训工作不落实。在工期紧张时,往往不经安全质量教育就安排其上岗作业。
5)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管理机构的人数配备不足,安质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高素质、敢于大胆管理的高素质安质人员奇缺。工程质量验收走过场,把关不严。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安全质量监督检查频次、深度不足,存在监管盲区,施工安全质量未能完全受控。
6)工程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内部安全质量管理不严,已成为建设市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总包单位以包代管,疏于对工程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分包队伍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形成一流队伍中标,二流队伍进场,三、四流队伍施工的状况。
7)施工单位不能正确对待建设单位压缩工期的不合理要求,只会盲目服从,调集人员和设备加班加点赶抢施工进度,相关控制措施跟不上,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难以保证。
二、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的管理措施及建议
篇5
(河南宏业光大建设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150)
【摘 要】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走向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主力军,安全事故不仅仅影响于企业,还严重影响行业在社会中的形象,乃至中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因此,通过加强安全施工的意识、先进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措施,迅速有效地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水平是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有力保证,是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条件。分析了安全管理对建筑施工的重要性,提出了目前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安全施工管理;重要性;问题;措施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能使施工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充分得到保证。安全管理对象是生产过程中的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安全管理水平高低与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集体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在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上,我们应积极探索、认真研究、不断创新,共同筑起“安全生产”的万里长城。
1 安全管理对建筑施工的重要性
分析建筑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成因以及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在建筑施工全过程都应该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安全管理系统化、规范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有利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水平,更能防患于未然,节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安全管理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目前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
由于企业内部组织的编制存在不够规范、细化的缺陷,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针对性、专业性相对较差,企业的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到位。各项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多数都属是行业的配套的文件,内容大多都是大同小异,还有他的实际应用性也比较差;同时鉴于有些企业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能真正落实到位,导致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欠缺规范性、不专业,从而不利于建设施工的整体质量保证与工程进度以及自身信誉。
2.2 建筑市场环境不规范,建筑市场行为不专业
在现实的施工建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挂靠、多头承包等不良问题现象严重;一些施工单位依靠恶性竞争揽到工程任务后,之后以克扣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削减安全设施等方式,以此来获得经营的利润收益;有的建设单位在出现了安全生产的时候互相推诿、互相指责,导致安全生产的制度难以得到施行,同时也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如此以来,便会造成建筑市场环境的不规范,建筑质量的不达标等恶劣现象严重丛生。
2.3 建筑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较差
现实中相当多的企业只重视其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在建筑企业的安全监督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与不足,同时监督管理责任划分不清的不良现象相伴而生,大大影响了建筑企业对于安全生产实际的监管效果。
同时,在市场经济自身逐利性本质的指引下,相对片面地追求企业的短期效益。企业缺少进行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技术力量配套的基础设备存续,同时安全管理人员缺乏足够高的安全管理意识、水平, 生产施工中也缺少基本的安全设施配套。现实中,建筑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教育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问题较为突出。
2.4 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较低,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建筑生产领域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类型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部分劳动力,都是来自于相当贫困地区的建筑工人。这些建筑工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地相对较低、安全意识也相对比较淡薄。
2.5 缺少必要的应急救援预案
由于缺乏建筑施工建设的安全知识和意识,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不能准确、事先加以识别,并予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比如,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的生产施工现场,在发生建筑伤亡事故以及相应的问题的时候,不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援与专业的安全救助,使原本完全可以防止、避免的事故、人员伤亡等负面影响的状况,由于相关硬件设施的缺乏,以及相关制度的缺位而变成永远的悲剧,如果建立了必要的应急救援预案,企业应对现实中的突发事件以及建筑事故,就会显得非常的专业以及程式化,实现对于损失的最大限度的弥补。
3 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构筑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起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改变传统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的监理环节中,要从服务水平、生产技术、安全生产等全方位的审查施工企业的技能水平,切实的行使好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在工程的施工现场还要设置相应的监理机构,制定完善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责任,以此来促进工程建设的高效运行。
3.2 认识到人民生命财产高于一切
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的认识,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不但关系到企业的信誉,还关系到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的安危。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在生产、效益、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该坚持“安全第一”;其次,应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政策、法律和规章,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题。此外,还要组织施工班组每周进行安全学习并做好记录,提出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组织安全大检查,在学习中交流工作经验,保证工程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
3.3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加防范
首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多层作业多,因此,要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分析。在技术管理方面,要使施工人员了解、掌握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其次,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措施落实无死角,安全员的每天检查情况要以书面形式记录。安全管理人员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以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消除一切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
3.4 做好阶段性控制工作
从源头控制开始,严格审查相关施工企业的资质等,对于不符合相关规范规定的企业单位或施工人员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阶段,要严格制定不同阶段的评分考核制度,并按照工程项目规范要求组织由多方建设监督单位共同组成的安全巡检机构人员定期安全巡检。对于不按要求整改的企业和个人应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
3.5 施工现场要悬挂标牌与安全标志
施工现场处应当设置标牌,如: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和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规定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牌等,以便接受群众的监督。
总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和前途命运的大事。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务必要高度重视起来。安全管理投入的费用约占到工程直接费的3%左右,而安全事故的经济损失,一般事故至少也要到5%以上,重大事故还会造成人身伤害。经济损失是一方面,而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是又一方面,在今后的招投标中也会受到影响。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因小失大,要把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化、具体化、普遍化。做到管理者重视安全,懂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下转第207页)
参考文献
[1]陈月兰.浅析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2009(14).
[2]黎凯旋.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0(22).
[3]李炳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0(27).
[4]宋雪飞,张彦敏.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9).
[5]陈舜彬.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管理;重要性;管理措施
“安全第一”一直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这不仅关系到建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益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只有不断提高施工安全控制水平,加强管理的力度,才可以促进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建筑行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尤其在高空作业的时候,如果安全控制措施没有做到位,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现实生活中因安全问题酿成的悲剧已经屡见不鲜,为了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做好控制措施,就要明确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效的安全控制与管理是增强建筑施工工程经济效益的前提。这是由于建筑行业的具体特点所决定,建筑施工工程的时间较长,产品的体积都比较大,也具有固定性,当施工完成之后就很难对施工的问题进行修整,即便是要整改,也要付出更多的返工费用,对建筑施工产业的经济效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降低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这样就可以减少工程成本的支出。建筑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比较多,施工人员的流动频率较高,还经常伴随着一些高空作业的情况,不安全的因素经常出现,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效益。尤其是在施工人员进行机械转场的过程中,流动性增加了施工的不安全性。只有充分保证安全,才能节约建筑的生成成本。
其次,做好安全控制与管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进行手工操作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施工的时候劳动情况比较大,在身体方面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因而会引起情绪上的紧张感和心理上的焦灼感,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机械操作的失误等,或者因为安全问题造成工程的停工,打击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消极的情绪在施工现场也会广泛传播,施工人员的情绪波动就会更大,不能够集中精神投入到施工建设中来,工程的质量就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只有在确保建筑的施工安全性的基础上才能为施工人人员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生产提供应有的环境保障。
最后,实施安全控制与管理工作是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生产的质量与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提高其安全管理的力度和控制水平不仅是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基,更是为其他行业树立榜样,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建筑施工过程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比较大,很多都是进行着露天的高空作业,施工环境比较差,施工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突发因素,如果处理得妥当,也体现了建筑行业与其他相关领域的相互协作的程度,只有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与管理才可以为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二、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安全控制与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鉴于目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很多安全管理问题,更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管理与防控的力度,主要途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度。第一点是要做好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管理,尤其是在施工设计阶段,对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要设立比较明确的管理程序。一般情况下,比较重要的工程的施工都是交由施工总队来负责的,负责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是项目部经理,然后总工程设计师再进行专门的审批,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严格和可操作性。第二点是要提前做好安全技术的较低工作,只有让施工队员对工程的安全要素进行全面的了解,才可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解决好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将安全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第三点是要对特殊工种的施工安全要给以更高的重视,一定要加强持证上岗的管理约束力度,包括电工、电气焊工、起重吊装工、机械操作工等。第四点是要做好常规的安全检查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最好是每个一段时间检查一次,平时采用抽查的方式,同时要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也要做好问题解决的记录,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不能因为赶进度而草草了事,要停工加以整顿,保证后期的工程质量。
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高施工的效率。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基础上,建筑施工工业中的生产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水平逐渐提高,这就有利于在建筑施工中降低施工人员的人力成本的投入,保证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仅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还增强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益。所以为了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进行技术选择的时候就要采取新型的既安全又环保的施工工艺,提高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水平,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施工现场要安装上有效的安全控制装配。主要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在突况下可以达到有效的安全防控和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防护装置通常是指将人体与生产活动中机械或者是现场的危险装备隔离开来,例如出现洞口作业的情况时,经常会出现车辆与原始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冲突的危险,这就需要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信号装置的作用就是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给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报警信号,以便做好撤离危险现场的准备工作。信号装置本身不能帮助人们排除危险,而是起到提醒的目的,所以平时也要加强对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与锻炼,尤其是要提高在施工过程中识别信号的能力。 保险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安装在施工设备上的,例如锅炉和安全容器的安全阀等,还有供电设施的触电保护器等,保险装置的配置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把安全的损失程度降低到最小限度。
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也是安全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的大型机械设备,为了保证这些设备在服役期间不出现故障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或者是危害到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就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还要建立好机械设备的管理档案,以便随时随地掌握其具体的使用情况,并要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对其进行技术方面的鉴定与管理,并要在符合机械设备运行承受力范围之内进行工作,防止违章作业和超期服役等情况的发生。进行文明施工也是提高施工过程安全性的必要条件,从施工人员上说,最基本的就是要带好安全帽等,从施工现场上说就是要做好安全提醒的标志等,这也可以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建筑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建筑领域要想取得最大的工程效益,就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落实与完善各项施工管理制度,使用现代化的施工机械,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保证施工的安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斌.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03(3)
[2]阮可.基于企业安全文化层面的建筑施工研究[J].建筑经济,2008(4)
[3]韦香永.着重探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篇7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重要性;现状;展望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亦十分严峻。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的关键。
一、建筑安全管理的概述
建筑的安全管理指的是安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在建筑领域,它由宏观上的建筑安全及微观上的建筑安全两方面组成。宏观上的建筑安全管理不是直接的管理,但它是微观管理操作的行动纲领。微观上的建筑安全管理指的是直接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由建设单位、业主、监理组织和中介机构等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操作的策划、施工、控制、调解、监控及管理[1]。微观的管理是具体和直接的,它反映了安全管理的理念、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二、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建筑施全管理对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建筑行业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频发行业,建筑施工过程是各类安全事故多发场所,尤其是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展率在逐年上升,因此通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规范建筑施工规范,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避免给社会造成各种负面影响。
2、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基于经济利益以及人员素质的影响,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会给建筑安全生产带来潜在的危险,而通过安全管理可以让建筑企业了解自己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而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3、有利于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因为施工安全管理是对现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针对他们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决绝或者
三、当前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监管部门力度有限。当前,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政府监管力度有限、没能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培训教育不完善、责任主体操作无法遵循标准规范、安全生产投入不够充分等问题。当前,政府安全执法管理工作队伍的现实状况无法同新时期不断更新变化的形势有效适应。建筑工作人员同执法工作人员的总体比例存在不良失衡问题。一些区域令安全工作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合并导致安全专职管理监督流于形式。还存在政府监督管理人员欠缺良好安全业务素质,没能形成超前预见性的现象,导致监督管理工作效能形成了层层衰竭的问题。
2、安全意识淡薄。在一些政府和建筑企业中,抓安全生产得过且过,存在着“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普遍现象,对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许多建筑企业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在应有的位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只做表面工作,安全管理形同虚设。
3、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建筑工人的主要组成人员大多数来源于进城务工农民, 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因此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方面也比较缺乏。此外,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快,数量也较多,因此出现了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施工单位都把大量的资金运用在对设备的更新和对新项目的投资上,从而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技能以及安全意识上的培训,因此从这两个方面而言,我国目前存在着普遍的建筑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的现状。
四、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提出的“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应着重对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加强:
1、优化安全生产建设责任制,强化政府监督管理。全面履行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的同时,应由法规层面进行责任主体的有效划分。针对重大伤亡事件,施工方应依据鉴定结果负有一定责任。业主则在该事故之中负有间接责任。政府监督管理机构承担检查失职的责任,该体制细化,将令建筑安全管理受到不同部门的广泛重视,创建形成一整套优质的安全管理制约控制机制。另外,政府部门应积极支持组建技术咨询中介单位,进而为建设施工方、监督机构提供更为有效专业的安全管理咨询服务。
2、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宣扬安全文化,提升员工素质水平。纵观我国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较多由于管理人员不注重安全生产管理,一味的侥幸心理而导致,一些单位领导将正常安全经费投入错误当做额外支出,至员工安全劳动保障利益于不顾,没能配备必要的保护设施,随意的延长员工生产时间,令其长期在超负荷状态下工作。再者,基于工人自身素质有限,加之受到较大的就业压力影响,无法利用合法渠道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常常变成安全事故中的牺牲品。为彻底转变该类不良现象,在法律威慑、市场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应持续不断的加强安全管理思想教育,宣传企业安全文化,令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人命关天、生命为先、严防违规作业等意识全面的渗透到企业各个阶层,提升企业领导以及基层员工安全保护意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综合水平。
3、完善企业管理,提升安全建设水平。安全生产法中虽规定事故登记申报工作体制,然而在现实执行阶段中,却常常无法良好的落实贯彻,存在故意瞒报、漏报等问题,更有甚者隐瞒不报。为应对该类现象,应由管理制度层面防控漏洞,创建安全事故登记公告管理体制,受到广大社会的全面监督。另外,应提升对安全事故中受损害主体的赔偿金额,有效的预防私了问题的发生。对于安全事故之中存在违规乱纪的员工,应进行严厉的处罚,进而真正构建形成一整套公平、透明、可靠权威、接受大众监督的施工单位建筑事故申报核查管理制度以及重要资料归档记录的档案管理体制。
4、完善建筑安全事故的记录、检查、申报制度。我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安全事故的记录申报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建筑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管理制度上堵塞漏洞,建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纪录的公告制度,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其次加大对安全责任事故中的受害人赔偿额度, 根除“私了”现象;第三严厉惩处在安全事故中违法乱纪的人员。从而真正建立起一套权威和透明的、受群众监督的施工企业建筑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记录资料的档案制度。
五、结束语
“安全施工”是建筑施工企业要大力倡导的生产管理理念,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进行阶段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构建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必须深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安全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行业安全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红英;康香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和难点[J].煤炭技术,2011(06).
[2]王勤香.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探讨[J].建筑安全,2012(03).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章编码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分析建筑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成因以及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在建筑施工全过程都应该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安全管理系统化、规范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有利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水平,更能防患于未然, 节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安全管理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力度,但随着建设行业的迅猛发展, 高、大、难建筑物的迅速出现,建筑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仍然较多, 各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甚至部分地区还出现了重大建筑安全事故,给人民生活及公共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广大施工劳动者的利益。由于建筑施工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经常需要高空、露天作业,并且需要劳动密集型的操作,所以在建筑施工领域,事故频发。近些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因为安全事故造成的伤亡及经济损失仅次于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虽然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建筑安全管理,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并且在近些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加大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企业起步较晚,各项监督不够彻底,并且由于劳动工人自身素质原因及安全意识不强,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事故仍然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安全管理的落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管理体系的落后,管理规章制度的缺乏,管理程序的不严格,管理监督缺乏有效性等等。安全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减少安全事故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要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事故,就必须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持
在建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方面,我国当前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建筑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很多时候无法可依。其次,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罚力度不够。再次,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够健全,许多法律法规都存在着较差或者重复,但是也有些领域存在着法律的空白。然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够合理,管理目标不够清晰,职责不明。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相关生产技术指标有待升级与完善。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而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起步较晚。所以,政府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能较为分散,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分开管理的情况,管理标准不一致,管理职能交叉,安全管理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
在执法方面,由于政府关于建筑施工的监管跟不上施工发展的步伐,导致了安全监管不到位,部分部门监察力量非常薄弱,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技术设备与方法。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管理非常宽泛的缺点,监管效果非常差。
(二)建筑施工企业自身不够重视
1、对建筑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只是在近些年才得到了发展,其发展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随着其发展速度的提高, 相应的管理人员素质却没有提高。在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人员队伍当中, 安全第一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并且在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关爱劳动施工者的一种社会氛围。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对于建筑安全施工法律法规并不是特别熟悉,没有在脑海中真正的形成安全管理的意识。从高级管理人员到普通管理人员都缺乏这种意识,在抓安全生产管理时, 并不能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执行。一旦出现抓进度、赶工期等效益目标时,往往哦都是安全管理向效益让步,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地实施。
2、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管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监督制度的缺乏以及施工单位对安全监管的不重视,安全监督管理非常不到位。并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还经常存在着一些违法分包的现象,经过层层的分包,最后许多并没有合格施工资质的企业进入了施工行业,这些企业由于自身就缺乏有效的资质,所以对安全管理自然也不够重视,导致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
3、安全管理技术落后,投入不足
我国当前对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解决建筑安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作较为滞后,由于成本较高,许多安全管理措施及技术都不能有效的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一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虽然都已经开发出来,但是由于成本限制以及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投入不足,导致了这些安全管理设备、技术、方法都得不到有效地应用。
四、如何有效的提高建筑安全管理
(一)国家加强立法与监管的力度
政府首先要加强立法,严肃整顿建筑市场。要针对建筑安全法规里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对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法规进行修订,保证安全施工管理有法可依。严格的规范建筑安全施工的标准,一旦发现违法建筑安全施工法律法规的情况,要坚决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次,要加快专门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法》的修订,严格关于建筑安全管理的内容,明确施工单位或企业在安全施工过程中的职责。在加强立法与修订现行法律法规的同时, 也要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提高政府的监督职能,提高政府的信誉。进一步的明确安全监督管理的职能,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为施工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建筑企业应当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1、管理者提高对安全管理的素养
建筑企业领导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只有领导重视安全管理,才能更好的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安全管理的氛围。首先要强化对施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树立安全大于效益的理念。其次,要切实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安全成产责任具体到每一个人,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 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2、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由于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其安全意识不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着违规操作的现象,这些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意识。
3、加大投入力度,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大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采用新的安全防护设施,同时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上引入信息技术等方法,不断的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从经营者安全管理认识的提高入手。通过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实行安全管理规定等实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目标,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1. 建筑施工安全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筑施工企业及有关单位在建设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指导方针,严格落实“责、权、利”相统一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结合施工生产自身特点和施工经验,通过法规、政策、技术、组织、系统等手段,使人、物、环境构成的施工生产体系达到最有效安全状态,实现施工安全生产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实施、协调、监督等系列活动的总称。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安全生产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我国现有建筑工人约4000万人,约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员的25%,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对于这个庞大的劳动群体,如果我们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跟不上,势必会引起众多伤亡事故的发生。
据统计,2006年全国施工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6%和11.2%; 2007年施工安全事故死亡9.8万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4.3%和14.6%。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虽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施工安全管理形式依然不容乐观。
3. 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各方责任主体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级人员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及其它安全责任主体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内容不能切合本单位实际。(3)安全投入不到位,是制约安全生产的关键。(4)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5)管理部门安全监督不到位,是制约安全生产的主要方面。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整理安全管理资料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大体分为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两个方面。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文明施工属于硬件管理的范围,安全保证体系、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资料属于软件管理的范围。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资料,应视为工程项目部施工管理的一部分,同时安全管理资料又是企业实施科学化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实现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和加强科学化安全管理起着考核和指导的作用。
(二)构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就是施工企业以保证安全生产为目标,把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阶段、各环节和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有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根据系统论和组织论的基本理论,这些要素应包括:安全方针和目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安全生产评价管理。
(三)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 要运用安全系统论把建筑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起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并使建筑安全管理有效运行。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生产的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高,安全管理法规、标准不健全,安全监督体制、安全信息建设体系不完善有关。同时,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较低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少,工人素质较低,安全保护意识差,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或者培训不到位就上岗,施工安全管理不规范、不严格。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 外部环境;建筑安全管理;构想框架
1.引言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受到外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企业要进行战略管理,首先必须全面的、客观的分析和掌握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来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通过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可以明确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为施工企业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其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其发展提供动力支持。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建设,可以为建筑安全管理指明道路,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外部环境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在正在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对建筑安全管理的外部环境做了总的概括,但是市场经济较计划经济发生了很多变化,对安全管理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1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政策、相关法规比较落后,根据我国政府组织机构的改革方案来看,负责国家安全生产的监督机构部门来回挂靠,一直不具备执法主体地位,对建筑法规的改进不及时,不能与发展相配合,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之中,导致部分制度供给过剩、地方政府针对性制度供给不足、某些法律条文存在内在缺陷以及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例如,地方政府立法相互抄袭,不能根据本地的安全生产形势制定相应的保证制度;在我国健康与安全二者分属在不同的部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相关法律的分离,权责不清晰,造成混乱局面;《建筑法》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只对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而对于其他保险没有明确的规定,再加上我国保险市场不发达、保费高、险种少,业主和承包商投保积极性不高。
此外,违法处罚没有实质意义,例如对于一级建筑企业,按照规定拥有一定数量的一级建造师,事故发生以后,往往只是降低企业的资质,并不影响持证者个人的资格生涯,处罚的轻重直接与个人的责任心相关联。
2.2 企业的管理的地位和形式也发生变化。
企业当前是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不能以计划经济的模式来减弱他的自,企业形式的多样性,政府也不能用同样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进而导致府行政手段的削弱,政府不能直接管理企业,只能通过相关部门进行政策的传递,因此直接代表政府的管理部门就没有了。
2.3 中介服务机构力量相当薄弱。
近年来,安全监管体系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安全咨询、安全评价、认证、检验等中介服务机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其组织组织机构的管理还不完善,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实际操作中的理解和掌握也不一致,阻碍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发展。例如,当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与工程进度、投资发生矛盾时,监理的停工要求往往得不到建设单位实质性的支持,使得监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显得非常的苍白;检测中心的检测设备不能满足检验任务,而政府对其授权、监管也存在很大的缺陷,此外,资质认证与管理机构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
2.4 安全文化建设薄弱。
许多建筑企业在很多时候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往往停留在形式上,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只是短期效应,并没有在广大施工人员中形成一道坚固安全防御体系,有的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还存在着一些漠视或抵制的态度,这种潜意识必然会体现在他的不安全行为上,并可能“传染”给同事,安全认识不够科学,安全行为不够规范、安全理念打折执行,最重要的是缺乏安全管理的文化系统。
总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外部环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促使外部环境的相关者产生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导致政府监管力度成本的增加,因此构造新的建筑安全管理的外部环境就尤为重要。
3.发达国家的建筑安全管理外部环境的建设
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建筑安全管理的水平经历了由低到高的过程,建筑管理的外部环境也不断改善,已经建立了一套综合法律、经济、科技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外部环安全系统。本文以美国和英国的建筑安全管理外部环境的框架进行分析,为我国构架外部环境的框架体系提供基础。
3.1 美国建筑的安全管理外部环境的体系
建立安全法律法规系统,明确法律责任,制定详细的执行标准和技术规范,严格检查执法;不断推动劳动卫生安全教育,提高各类人员的素质;有效的运用经济杠杆,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业绩和荣誉;积极开展安全科研工作,不断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成立职业安全与健康局,制定安全量化指标,完善建筑安全信息化的建设。
3.2 英国建筑的安全管理外部环境的体系
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职责、责权的明确性,英国关于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有350多种,指南和标准不是强制性的,企业可以自主决定采取何种安全保障措施和技术标准的权利,政府更多的是监督企业和项目是否达到劳动健康安全法的要求;政府成立国家健康安全委员会和各行业的健康安全协会,对安全健康监督检查,同时下设健康安全监督工程师,其个人资格的实用性和监督工作方式的多样性,保证了相关措施的有效实施。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国家的建筑安全管理的外部环境不尽相同,但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清晰的层次,注重从各个方面共同参与构建,如图1、2所示。
4.对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生产外部环境框架的构思
建筑安全管理的外部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不均衡发展到均衡的一个过程,最终达到外部环境的最佳。当一个系统的外部发生变化时,系统将自动调整其内部系统,因此需要一个系统的外部环境的指导思想来引导制度的发展方向。为克服目前我国建筑外部环境的不足,结合发达国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外部环境,构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外部环境框架,如图3所示。
4.1 建立全面、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
确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地位,将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和程序尽快废除或修订,同时出台一些新的法律政策,建立合理、层次分明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制度,确保这些法律的可操作性。在经济、社会的不断进程中,职业的安全与健康管理的国际化和一体化已成必然趋势,应将二者的职能结合起来,成立国家健康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改变原有的混乱局面,使权责进一步清晰,从而建立高效率的监管制度,将安全与健康管理纳入法制化进程。此外,制定含有量化标准的法律和严厉的安全检查执法程序;法律、法规应该支持和鼓励个人或组织不断开发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开展安全科研工作,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4.2 建立全员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社会舆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政府监督的不足,这就需要政府赋予他们安全监督的权利,不断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并加强贯彻执行,安全检查应该变为流动式的检查,借鉴外国的安全检查事先不通知得做法,做到安全检查日常化、常规化。
4.3 强调社会安全文化的建立
在安全管理中,要想做到事必亲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安全管理就会有漏洞,而安全管理文化的产生,就会对此露洞有所弥补,由于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会逐渐形成安全观占主要地位的社会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整个社会人员的安全修养,提高其安全健康意识,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的主动状态,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充分认识到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外,鼓励建筑企业建立自身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文化,从根本上改变靠个人的意志和指导命令来达到管理目的的现象。
4.4 推进建筑行业保险制度
在建设项目的整个进程中,业主和承包商必须办理强制性保险,不仅能保护相关参与人员的利益,也能进一步提高业主和承包商在建设过程中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断完善保险业市场,建立一种工伤保险与企业的安全信誉直接挂钩的强制性保险,另一方面,运用经济杠杆对建筑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的调节,影响、调节、控制相关部门和组织的经济活动,促进或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4.5 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评价量化指标和安全信息化机制
目前,我国主要是采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对安全管理的评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很多时候都是量化指标和静态指标,不能反应动态的变化,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一旦检查完毕,安全事故照样发生,具有被动性,因此,我国需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量化考核指标,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保险公司等部门通过这些指标来了解施工企业的安全信誉。
另外,我国已经建立了安全报监制度、安全检查制和审查制等一系列相关的信息化机制,但实际情况往往与制度严重脱离,经常出现伤亡不报等情况,因此,必须调业主的责任制,业主有责任保证工地所有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这就要求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部门对业主提交的安全记录和安全报告进行详细的审查,要求业主对工人的职业伤害和健康做详细的记录,并保证这些记录和报告在需要时能够随时出示。
4.6 规范行业咨询服务
对安全咨询、安全评价、认证、检验等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引导、培训、约束,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中介服务行业不仅是合同的一方,还作为监督的一方,这样就可以减少政府安全管理的压力,利用第三方的关系来调节好二者的关系,制定相关的政策,规范行业咨询服务,稳定其竞争秩序,明确责任权限,进一步强化监管,严厉打击不符合规范的组织或机构。
4.7 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准则
各行业制定自己本行业的标准和规划,授予他们对建筑企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的权利,为他们开展安全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每个参加建筑行业的人员都要加入自己本行业的协会,并对其准入和准出的资格进行认证,提高其资格认证的实用性和监督形式的多样性,强化个人执业资格,弱化企业的资质等级;有注册资格的人员应有能力完成任务, 包括承担质量安全责任,提高工程师责任意识,注重强调工作经验的积累,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危险,减少安全风险,同时制定本行业承包商的准入和准出资格。
5.总结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建筑安全管理的外部环境只有不断完善才能与之相协调,对当前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促使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发展,所以说外部环境的不系统是正常的,关键是能够及时改变这种变化,防止其出现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 周建亮、方东平等.工程建设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定位与制度改进[J].土木工程学报,2011(8):139-146.
[2] 张仕廉、鞠传静等.中国建筑安全法律制度现状分析及发展框架构想[J].建筑经济,2010(3):18-21.
[3] 袁海林、金维兴等.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制度变迁[J].建筑经济,2008(8):23-25.
[4] 尚春明、方东平.中国建筑职业安全健康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 张强.论我国建筑生产安全法规体系[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6.
[6] 周智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7] 葛昕.浅析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控制对策[J].管理实践,2009(7):32-35.
[8] 何伯森、张水波,等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施工合同有关各方的职责[J].土木工程学报,2004, 37( 5) :101-105( He Bosen,Zhang Shuibo,Zha Jingmin.On the allocation of liabilities for safety among construction contract parties[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4,37( 5): 101-105( in Chinese)
- 上一篇: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 下一篇:纪检部工作细则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