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体系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保护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保护体系

篇1

【关键词】:观音山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对策

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8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13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兼有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功能。其目的在于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重点保护动物和其他珍稀野生植物资源及其繁衍栖息地,促进其种群数量的不断扩大和与周边地区动物间的遗传物质交流,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地理位置

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陕西省佛坪县境内。东部和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西与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南与佛坪县长角坝镇接壤,北与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处于秦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位置,是大熊猫天华山种群和兴隆岭种群的连接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1′至108°01′,北纬33° 35′至33°45′,东西长约11km,南北宽约20km,总面积13534hm?,其中国有林12068hm?,集体林1466hm?,行政区域由佛坪县管辖。

2、 自然资源

2.1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野生种子植物130科563属1326种,分别占全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43.2%、18.9%、5.4%,占秦岭地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82.3%、63.0%、42.4%;有蕨类植物21科44属92种,占全国蕨类植物科、属、种的33.3%、19.0%、3.5%,分别占秦岭蕨类植物的70.0%、57.1%、30.3%;有苔藓植物43科81属151种;有经济植物1000余种;有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19种【1】。

2.2植被资源

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北缘,具有明显的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性质,加之地形和海拔的影响,植被类型十分繁多。按照《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依据,本区植被共有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或群系组,52个群系。从本区的植被构成看,森林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2.5%,共有8个植被亚型或群系组,32个群系【1】。

2.3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250种,隶属25目73科、171属。在这些脊椎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2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金雕、林麝、豹等6种,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6种【1】。

2.4昆虫资源

本保护区现已发现的昆虫有29目305科2788种。其中,鳞翅目58科954种,占所有已知昆虫的34.2%;鞘翅目54科657种,占所有已知昆虫总数的23.6%;膜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和双翅目的昆虫分别占已知昆虫总数的10.2%、9.4%、7.6%、和5.3%。常见的观赏昆虫有草绿彩丽金龟、双叉犀金龟、宽尾风蝶、达摩麝风蝶、金裳凤蝶、冰清绢蝶、云斑粉蝶等【1】。

2.5自然旅游资源

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较为原始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汇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垂直带谱明显,其地貌形态、岩性、造型、水系特征l育充分【1】。高山草甸、瀑布、野生动植物景观独具特色,野趣浓郁。有神奇壮观的原始森林、神奇绝妙的千年古木、惹人喜爱的珍禽异兽、舒爽宜人的气候环境、雄浑秀丽的高山奇峰、幽曲深邃的长沟峡谷、清流跌宕的溪水流泉、曼妙多姿的云海日出等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还有别具一格的山村民居,淳朴独特的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

3、自然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3.1盗伐、盗猎、盗采现象。由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周边社区群众对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群众受利益驱使在保护区内进行盗伐木材,安置套子、铁夹、投放毒饵等方式盗猎野生动物,利用农闲时间盗挖珍稀植物现象时有发生。

3.2农牧业生产开发蚕食现象和林副产品生产破坏性开发现象。一些当地村民在保护区林缘地带毁林开荒扩展耕地,在保护区内放牧牛羊,影响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安全。部分人员在保护区隐蔽地带非法采割生漆,盗伐木耳棒、香菇棒进行木耳、香菇种植,对保护区林木造成破坏。

3.3森林火灾隐患。一是当地村民烧荒、积肥、祭祀烧纸等野外用火隐患,二是进入林区的外来施工人员用火,游览人员吸烟、野炊用火,残障弱智人员随意生火等隐患。

3.4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对保护区造成威胁,如采土、采石、临时房建、临时道路修建、机械围栏等活动和设施对保护区整体规划和野生动物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3.5外来生物及病虫害对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造成灾害,如禁伐以后造林引种的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在造林地形成了优势树种,造成大熊猫栖息地质量下降,对大熊猫生存造成影响,同时还有一些常发性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危害,也有一些家养动物传染病随季节扩散对保护区野生动物造成潜在威胁。

4、对策

4.1加强保护区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合理编制管护人员,确定固定巡护样线和不固定巡护线路,对保护区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巡护,对盗伐、盗猎、盗采等破坏自然资源行为进行有效管控。对发生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通过森林公安力量,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侦破,精准打击。

4.2广泛开展自然资源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广播、传单、板报、会议等各种有效措施,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等思想教育宣传,同时积极宣传普及《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知识。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状况,开展科学研究,合理筛选,引导农户树立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可持续经济,积极发展对自然资源没有破坏的中锋养殖、中药材种植等项目,增加农户收入。

4.3加强保护区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进行野外巡逻、监管工作。合理控制保护区域内生产、生活火源,防火期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加强区域联防,制定防火预案,有效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

4.4依照法律法规并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科学发展总体规划,限制破坏自然资源保护的生产经营项目及建设项目,按照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序利用保护区自然资源。

4.5要加强对进入保护区的外来生物监管、检疫,对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危害的要坚决禁止,对已经出现的病虫害危害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防治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防止危害进一步扩散。通过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积极消灭。

篇2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问题;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大众旅游对湿地生态带来威胁

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本地区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区域。景区等都是以湿地景观为主体。

2.森林老化生态功能下降

一方面多年来卓有成效的防火工作使大量成、过熟林保持完好并进一步增多,另一方面过度放牧使林内幼苗难以生长,导致森林天然更新受阻的生态危机,加速了森林的老化。根据森林调查资料来看,本区森林资源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迹象。森林资源龄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森林的生态功能下降。

3.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不当的开发利用,水体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湿地植被遭到破坏。使多种水禽和依赖湿地生活的河狸、水獭等珍惜动物和鲟鳇鱼、细鳞鱼、哲罗鲑、北极茴等珍惜鱼类失去栖息地,河水泥沙含量大增,湿地物种繁殖受到严重影响。动物数量大幅度减少。严重影响着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着生物物种的安全。

4.法制体系不完善,没有湿地保护资金来源

在我国三大生态系统中,森林和海洋均已通过立法得到保护,唯独湿地无法可依。这是导致湿地问题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制约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造成了湿地保护与管理在具体操作中的困难。

二、规范化管理措施

1.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逐步建立适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管理机构、人力资源、内部管理、规划编制、区界勘定、资源管护、建设项目及资源开发、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共管等规范化管理体系。

(1)管理机构建设

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是保护区的首要任务,只有建设好保护区管理机构,才能有效的管理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规定。自然保护区应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尽可能由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直接管理。

(2)合理配置人员,强化专业培训

通过优化内部职能科室设置,细化职能和责任。主要强化对保护站、科研监测、宣教培训及社区共管专业人员的配置。每个保护站配备专门人员,长期驻守;设置科研监测小组,专门从事科研监测工作,对保护区自然地理、地质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文资源等背景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强化宣教培训及社区共管工作,设置职能科室,工作日常化、规范化。

(3)强化内部规章制度,做好档案管理

进一步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强化落实措施。主要包括岗位责任、人事聘用、财务、宣教、培训、巡护、监察执法、社区共管、信息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4)进一步做好保护区规划和边界划定

按照国家环保部核定的范围进一步做好边界勘定和功能区划工作。准确掌握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界限范围。绘制具有准确经纬度坐标网格的功能区划图、水域使用现状图等图件,进一步明确保护区水域使用权。

(5)强化资源管护

保护区要继续完善资源管护网络体系建设。优化管理方案,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增强激励机制。建立一支以保护区辐射辖区乡镇、保护站、林场、村组和协管员齐抓共管的网络体系,强化管护队伍。

(6)科研监测

目前,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十分脆弱,要制定科研监测发展计划,加强与相关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有关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科学研究论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7)宣传教育

制定宣传教育计划,推动宣传教育工作日常化、规范化。

(8)社区共管

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所在乡村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社区共管活动。积极争取资金,用于生态补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规范化设施体系建设措施

建立适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管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办公及后勤保障规范化设施体系。

(1)管护设施建设

保护站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规划建设保护管理站,配备办公、消防、野外调查、日常巡护、执法、通讯、交通及必要的生活设施设备和动物救护、病虫害检疫防治等设备。巡护和执法设备应能够满足巡护、执法和应急反应的需要。

(2)科研监测设施建设

科研中心建设。与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合作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包括实验室、科技资料室,并配备各种调查、试验、科研辅助设备,配备相应的野外调查设备及动物监控设备,满足保护区常规监测的需要。定位监测站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定位监测站,以监测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种群、生态环境及自然遗迹的动态变化。

(3)宣传教育设施建设

宣教中心建设。设置宣教场馆,宣教场馆可设置陈列展览室、多媒体放映室、图书资料室等,并配备宣教、通风、除湿、防火防盗等设施设备。网站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站,使其成为保护区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

篇3

关键词:湿地公约;湿地生态系统;主要问题;保护措施

0引言

湿地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自然资源,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战略资源,又是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稀缺资源。

1《湿地公约》及其相关情况

湿地公约是唯一一个针对单一生态系统的政府间环境条约,于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通过。截止到2015年7月,湿地公约缔约国已有168个,已登记的国际重要湿地共2208块,面积达2.10亿公顷。我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到2008年,国务院“三定方案”明确指出,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湿地保护和履行有关国际公约事宜由国家林业局担任。截止2015年7月,我国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已有46块,湿地面积达230多万公顷。按照我国实际情况和《湿地公约》分类系统,湿地分为5大类(34型),其中,近海/海岸湿地(12型),河流湿地(4型),湖泊湿地(4型),沼泽湿地(9型),人工湿地(5型)。

2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海洋和森林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水源地、巨大的物资储备库、生态坏境的优化器、重要的物种资源库和物产能源基地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因此,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生物超市”、“储碳库”、“物种宝库”、“人类文明的摇篮”,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其中供给功能主要是提供淡水、燃料、食品和纤维等,调节功能主要是气候调节、水资源调节、废弃物处理等,支持功能主要是文化多余性、精神和宗教价值,休闲旅游等,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泥炭积累、水循环、提供的生境等。每年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约为30多亿美元,湿地价值很是巨大,因此,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更要予以重视。

3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3.1湿地资源概况

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目前全球湿地总面积约为12.80亿公顷,占地球陆地面积的比例约为8.6%。加拿大湿地面积居世界首位,有1.27亿公顷;美国1.11亿公顷,之后为俄罗斯。我国湿地总面积为5360.26万公顷,湿地率为5.58%。

3.2我国湿地保护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的湿地保护体系是: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保护小区两者为辅,其它保护形式互为补充的多方式共存体系。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共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570多个,湿地公园900多个。据统计,纳入湿地保护体系的面积为2324.32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面积为2115.68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45.33%。

4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现阶段我国湿地资源主要面临三个问题:管理工作亟待加强;湿地保护空缺较大;生物多样性在减退,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4.1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我国,对于湿地保护与管理分工比较复杂,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自上至下完善统一的管理体制,各地区各部门都是各取所需,而不是从大局,从整体上,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湿地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浪费,矛盾非常突出。

4.2湿地污染加剧

在376块重点调查湿地中,共有98块湿地正面临着环境污染的威胁,占所有重点调查湿地的26.1%[1]。中国湿地面临很多问题,其中环境污染是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工业厂房层出不穷,一方面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民收入,另一方面也对环境构成了威胁,再加上各种漏油事故以及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引起的水源污染,对湿地内的生物种群造成严重危害,也使生物赖以生存的水质变坏。

4.3过度围垦、放牧

根据国家林业局全国性湿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共有279处重点调查湿地面临或正遭受围垦威胁影响,占受威胁影响湿地的25.53%;受围垦威胁的湿地面积681.50万公顷,占受威胁影响湿地总面积的30.01%,占重点调查湿地总面积的25.37%。共有211处重点调查湿地面临或正遭受过度放牧威胁的影响,占受威胁影响湿地的20.22%;受过度放牧威胁的湿地面积943.74万公顷,占受威胁影响总湿地面积的41.56%,占重点调查湿地总面积的35.13%。

4.4过渡捕捞和采集

据调查,我国共有213处重点调查湿地面临或正遭受过度捕捞和采集威胁影响,占受威胁影响湿地的19.49%;受过度捕捞和采集威胁的湿地面积485.82万公顷,占受威胁影响湿地总面积的21.39%,占重点调查湿地总面积的18.09%。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当地为了增加经济的收入,只为了一时的利益,滥捕的现象尤为严重,不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循环周期,一味地追求量的采集方式,不仅让现有的很多重要的天然经济鱼类资源遭到破坏,还损害了所处地的生态平衡关系,对其他生长在其中的水生生物物种的安全也构成了威胁。

5湿地保护战略措施及目标

自《湿地公约》缔结以来,我国作为缔约国之一,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建设、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湿地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延续等方面的工作重视程度日渐加强[2],根据中国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现状,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为基点,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为手段,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湿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平衡。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5.1强化湿地保护法规

加强推进国家层次湿地立法,认真执行《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加快省级湿地保护立法工作,目前我国已有20个省份颁布并实施了省级湿地保护有关各种条例;加强现有与湿地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执法工作;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一区(园)一法”。

5.2健全湿地保护政策

划定湿地红线。探究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占补平衡”制度、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制度、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制度等,确保湿地“零”损失。

5.3完善湿地保护体系

现阶段我国湿地保护率仅为43.51%,很多重要湿地还未受到有效保护,要优先将鸟类栖息地及其他重要湿地纳入到保护体系中,通过建立多种不同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如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等,达到将湿地保护的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的目的。

5.4实施湿地保护工程

编制湿地保护十三五规划,扩大现有湿地面积,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提高能力建设。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相结合,并将湿地纳入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谋划实施湿地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退养还滩、退耕还湿,优先开展国土空间重要湿地的生态修复工程。

5.5加大湿地保护的科技支撑

加强加大各种有关湿地的基础理论和适用技术研究,致力于解决湿地生态修复的各种关键技术难题,建立湿地生态修复模式,为实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建立湿地生态监测评估体系,对湿地由于资源和土地利用后的生态变化,生态多样性的变化进行监测,加强外来生物物种监测和监控,掌握湿地生态特征的动态变化。

5.6加大湿地保护的科普和宣教

开展各种有关湿地保护专题性宣传教育活动,定期举办湿地保护区图片、普法知识宣传画等图片展览,使人民群众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接收宣传教育,通过报纸、电视等宣传媒体,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湿地,通过实体和网络相结合分方式,加强人民对湿地的了解,从而增加保护湿地的意识,另外要加强各类有关湿地国际合作活动,为全面强化我国湿地保护引进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以上措施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使我国湿地保护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有所提高,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模式,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精神,通过建设一些重要区域的湿地恢复工程,在全国起到一个示范带头的作用,使自然湿地各种不利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湿地资源监测、管理、宣教和合理利用能力。期望到2030年,我国90%以上的自然湿地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形成集湿地保护、管理、建设体系于一体,保护成果和管理成效都比较卓越的先进国家。

参考文献:

[1]田丰收.中国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J].科学之友,2006(02):51.

[2]张公保.浅析河流湿地景观规划设计要点———以青海平安驿州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究[J].林产工业,2014,41(6):51-53.

篇4

关键词:遗产廊道;保护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大运河

在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宝库中,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但这一重要的遗产种类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中尚不包括有关区域战略性的内容。这一体系由于缺少这部分内容而产生的弊端已经凸现在包括大运河在内的一些重要线形文化遗产保护中。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是发端于美国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战略方法,同时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思路的保护措施。本文认为,重视遗产廊道的保护可以为包括大运河在内的我国的遗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一 遗产保护区域化的历史趋势

在历史保护领域中,对历史环境的关注很早就开始了。早在1931年由国际智力合作所通过的《雅典》就提出“要着重保护它风景如画(pictur— esque)的特征”。1964年的《威尼斯》则更进一步提出了要保护“城市的或乡村的环境”。随着城市规划学科加入到遗产保护领域中,人们开始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来认识。《马丘比丘》、《内罗比建议》、《华盛顿》等重要文献的制定,表明了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实际上已经扩大到整个历史城镇。

遗产保护区域化趋势表现在把自然和文化遗产合二为一。早在1968年,美国就召开了“世界遗产保护”白宫会议,呼吁保护世界的自然风景区和文化遗产,这是官方公开发表的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合二为一最早的文件之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正式把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起作为具有普遍价值的遗产加以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合二为一是这一权威公约的突出特点。公约中有一条“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后来作为“文化景观”单独列入遗产地范畴。在1984年的世界遗产会议上,人们曾就这个问题做过讨论,许多专家认为,在今天的世界上,纯粹的自然地已经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在人影响之下的自然地,即人与自然共存的区域,这些区域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重要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西方国家都开展了区域化的遗产保护。以法国为例,在1983年法国就制定了《建筑和城市遗产保护法》,对包括建筑和城市在内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1993又在该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法》,提出了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的概念,对包括建筑群、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在内的区域加以保护。

同时,在我国,运河作为工业文化遗产(industri— al heritage)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产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为此组织了专门的研究 (1996),并形成报告提交给ICOMOS。

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的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作为一种遗产形式正在因为其崇尚的“交流和对话”理念而进入人们的视野。1993年,西班牙的桑地亚哥·德·卡姆波斯特拉朝圣路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单。1994年,在西班牙政府的帮助下,在马德里召开了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研讨会。现在,ICO— MOS下边设有专门的机构CIlC(The ICOMOS Inter— 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ultural Routes,国际古迹理事会文化线路科技委员会)负责文化线路类遗产的研究和管理。

遗产廊道主要发展于美国,是一种在遗产保护区域化进程中采取的方法。该方法在保护中强调遗产的文化意义和自然价值,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保护并举,是一种追求遗产保护、区域振兴、居民休闲和身心再生、文化旅游及教育多赢的多目标保护规划方法。

二 绿色通道与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的出现和绿色通道的发展成熟紧密相关。绿道在美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概念由 Whyte于1950年代首先提出,1987年在美国户外空间总统委员会上官方首次使用这一概念。这一委员会认识到几年之内美国将有80%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心,而远离自然,因此提倡把自然引入城市,以方便市民游憩之用。保护基金会(The Conservation Fund)在同一年发起了美国绿道计划,现已经发展了或正在修建的绿色通道加起来有600条之多。

不同的研究者对绿色通道的定义不尽相同。其中Little认为绿色通道是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娱乐的廊道。包括五种基本类型:城市河边绿色通道;以道路为特征的游憩绿色通道;生态上重要的廊道绿色通道;风景或历史线路绿色通道;综合的绿色通道系统或网络。可以认为,绿色通道是连接开敞空间、连接自然保护区、连接景观要素的绿色景观廊道。它具有游憩、生态、美学等多种意义。而 Little绿色通道定义中的第四种主要就是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是绿色通道和遗产保护区域化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线形的文化景观,在这些景观中人与自然共存,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尽管其价值未必能够突出到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但是因其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运动路线、体现着一地文化的发展历程而具有文化意义。一般来说,遗产廊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

遗产廊道首先是一种线性的遗产区域。它把文化意义提到首位,可以是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也可以指能够把单个的遗产点串联起来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线性廊道。它对遗产的保护采用区域而非局部点的概念。它又是一个综合保护措施,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三者并举,是一种多目标的保护体系。

一定尺度上的遗产廊道同时也可以成为战略性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lnfrastructure)。遗产廊道不仅保护了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线形遗产区域,而且通过适当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旅游开发手段,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使得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点状遗产重新焕发青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为城乡居民提供游憩、休闲、教育等生态服务。这一点对于那些经济发展落后、人地关系危机严重的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遗产廊道的保护规划除了像一般的绿道规划那样强调景观生态过程,强调土地覆被、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适宜性等因素以外,更重视的是对文化因素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组织。就文化因素来讲,它强调对具有历史意义的植被如古树名木的保护,同时也注重历史气氛的烘托。

三 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的必要性

1.问题分析——从大运河的保护看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目前,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类工程遗产和遗产廊道,大运河的保护基本处于失控状态。造成大运河保护现状的本质原因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法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次还有一些国务院颁布的条例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这些法规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涉及三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文物保护单位。后者针对单体文化遗产,前两者针对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这种体系架构实际上未涉及区域性的遗产保护。像大运河这样长达上千公里且价值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对待显然是不适宜的,更不可能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来对待。现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正式架构中实际上没有此类遗产的地位。

目前针对大运河的保护仅仅是区段性的,地方政府出于旅游开发的目的,对个别河段进行厂景观整理。这样的保护,对大运河这样的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若要从根本上保护好大运河这样的文化遗产,还是需要引入遗产廊道式的区域保护体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改革相关的保护架构,最终实现多目标的多赢保护。

2.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的必要性

(1)以此保扩大量珍贵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

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或类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是极为丰富的一个种类。在这些遗产中包括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大运河,更有着像剑门蜀道等为数众多的在地区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线形文化遗产。然而大量的对这种线形文化景观的保护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保护这种线形文化景观,就需要建设我国的遗产廊道。

(2)以此建设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

在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贫乏的背景下,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正如区域和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与高效兼备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一样,区域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也取决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是区域和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区域及其城市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 ture's Services)的基础。这些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遗产廊道是构成生态基础设施的内容之一,无疑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以此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

建设遗产廊道,将使原先零散的文化遗产成为区域性的整体,通过系统的解说、游道组织,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一点已经被大量的事实所证实。美国很多地方遗产廊道带来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亮点之一。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必将使得大量的文化遗产焕发活力,必将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我国遗产廊道的保护规划应如何进行,本文就大运河为实例做简要讨论。

四 遗产廊道保护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简要探讨——大运河整体保护研究的初步理论框架

1.遗产廊道建设的理论基础——大运河的价值认识

(1)大运河的文化意义

大运河北起中国首都北京,南至杭州,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开凿于中国诸侯割据的公元前 5世纪(春秋未),拓展于中国封建王朝即将走向强盛的7世纪(隋),贯通于少数民族统治的13世纪 (元)。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里,它一直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南北物资运输通道,并同时作为区域水系骨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该地区形成众多城市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运河是中国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历史,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历史的重要记录、见证和载体。其文化意义不仅体现为构成运河各遗产元素的文化意义,更体现为作为整体的大运河文化线路的文化意义。其价值载体不仅包括实体型的文化遗产,还包括构成运河文化线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大运河的当代区域景观生态战略意义

大运河的当代景观生态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对区域生态结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第二,它是运河区域城乡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大运河有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存留,这些湿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景观生态战略意义。

2.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大运河整体保护研究的初步理论框架

(1)分析问题——大运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大运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另一方面是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就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而言,主要有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对遗产廊道保护的不利影响。包括对构成运河之各遗产元素及组成本身的影响,对其历史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各元素历史空间关系的影响等;同时,还包括对运河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作为景观基质的农田的影响、对运河及其支流廊道功能和景观结构的影响、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等。其机遇则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城乡居民的休闲需求,这些需求和经济发展本身必将促进遗产保护上的投入,为大运河遗产廊道的保护提供了有利机遇。

南水北调给大运河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更带来了保护的机遇。大规模调水使得建设高效和具有前瞻性的遗产廊道成为可能,不仅能够有机会对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的生态修复,而且有可能对作为遗产廊道的大运河进行系统的保护。

(2)解决问题——大运河整体保护战略对策

在必要的历史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研究的理论框架见表1)的基础上,提出大运河整体保护战略对策,并在以下两个层次上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战略与实施导则。

第一个层次是遗产廊道宏观尺度上的保护战略,包括遗产廊道范围的划定、廊道区域内诸遗产元素的判别、廊道遗产元素空间关系的重建等;同时制定所涉及的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战略,包括已列入或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名城等。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运河文化线路的价值认识和评价,以此为基础进行运河诸遗产要素历史空间关系的重建,即运河文化线路的识别和判定。

第二个层次是遗产元素尺度—亡的保护设计导则,包括如直接涉及的单体和群体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导则的制定,并结合具体运河道提出断面保护设计导则、护岸设计导则、游道设计导则等。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诸遗产元素的价值认识和评价。

五 结语

在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国的类似遗产还远远没有得到重视。借鉴遗产廊道这一历史与自然保护并举的遗产保护思路和方法,完善和建设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保护我国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丰富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台北:台湾博远出版公司,1992:10-25

2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沦——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0

3 Little,C.E.Greenways foT America.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

4 王志芳等.遗产廊道——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一种较新的方法.中国园林,2001(5):85-88

5 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规划师,2002(6):9—13

6 Costanza and Daily·Natural capit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nservatlon Biology,1992(6):37-46.

7 俞孔坚,李迪华,潮洛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6):9-17.

8 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8

篇5

【关键词】:湿地自然保护区;问题;建议

【引言】: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的生态功能。我国湿地面积比较广泛,已经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并出台了各项配套法律法规,有效地保护了湿地资源,避免了许多濒危动植物的灭绝,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但当前我国很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致使湿地资源锐减,亟待解决。

1、当前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概况

湿地是自然界中最具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两类,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但可以为很多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应的生存环境,而且还具有调节洪水的重要生态意义,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因而,我国非常注重对湿地的保护,建立了几百个湿地保护区,总面积47.80km2,并且已经有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海南东寨港、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湖、香港米埔等7处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涉及的主管部门有很多,包括林业、环保、水利、海洋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对应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比如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林业部门,八岔岛保护区属于环保部门,查干湖湿地保护区属于水利部门,昌黎黄金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海洋部门。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由于国家对湿地保护的日益重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不断增多,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我国自然保护区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生态旅游的加速发展,以及公众参与意识的加强,湿地生态旅游正悄然兴起。湿地自然保护区因其拥有丰富的湿地自然资源,为人们回归自然提供了保障,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开始走向保护和利用双赢的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下,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并进行控制和调整,成为湿地自然保护区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2、当前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不符合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跨度广且类型多样,因而产生的生态功能价值也会有所区别,一旦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就会出现湿地自然保护区与当地人们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保护区内大片水面会被人们圈地,进行鱼苗养殖,若是当地人们财力薄弱无法购买鱼苗,甚至还会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私自捕杀野生动物,以此获得丰厚的资金回报,从而导致湿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被严重破坏。

2.2管理经费不足

我国每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经济状况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造成了湿地自然保护区资金支持的悬殊差距。尤其是对于一些资金贫乏且刚刚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地区来讲,如果不对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规划,就难以满足日常管理需求,比如通讯设备、巡护设备等基础设备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安全管理和日常巡视工作。

2.3水污染问题

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含水量比较丰富,适合水产生物养殖,是很多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场所。然而,当前我国很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严重的水污染现象,水质恶化,导致死鱼、死蟹事故频繁发生。此外,面对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每年湿地自然保护区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预防和治理,但由于规划的不合理,水污染问题却并没有明显的解决。

3、加强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努力提升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要想全面提升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水平,不但需要专业化的管理人员,还应该促进是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只有满足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他们才会注意到保护周围自然环境,增强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识,这样不但有利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宣传工作,而且还能从根本上避免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与当地人们利益出现矛盾,实现双方的共赢。

3.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方聚资支持

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一种公益性质的资源保护,社会上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保护和管理中来。因此,面对资金不足的问题,湿地自然保护区应该注重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可以采用社会集资的方式,从而建立并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基础设施,避免因樯璞覆黄牖蚬芾矸绞讲坏轿唬而造成湿地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

3.3进一步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很多湿地自然保护区被破坏严重,致使动植物资源数量和种类逐渐减少,河流的水污染问题严重。深入分析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管理不到位是最主要因素,正因为现有的管理条例上存在漏洞,才给一些不法分子创造了“法律漏洞”。针对这种情况,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当地的现实情况,制定并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在制度上确保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常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的新形势下,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生态理念逐渐增强,人们渴望畅快的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由于湿地对调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我国必须要继续加大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视力度,加强各项管理,深入分析致使保护区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研究运用有效的解决措施,杜绝湿地资源遭到破坏的行为,促进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健康发展,为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路春燕,王宗明,刘明月,等.松嫩平原西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遥感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5,35(2):599-609.

[2]王昌海.我国湿地保护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管理人员问卷调查[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3―69.

篇6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界定了两个要点:第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第二,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在全球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提出之后,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内涵不断充实,针对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强调生态旅游特点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

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基本情况。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截止2007年,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个,总面积150万平方米,约占国土面积15%,目前,国家森林公园660处,各类森林公园大道1928个,成为世界上森林公园最多的国家。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基本构成。中国生态旅游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经营管理单位为载体的多类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主要分为9大类:山岳生态旅游、湖泊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观鸟生态旅游、冰雪生态旅游、漂流生态旅游、徒步探险生态旅游。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分析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与中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关系紧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型,社会公众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中国生态旅游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清晰的两个特点:第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基本走保护区模式,无论森林公园,生态景观还是文化景区,资源保护是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出发点;第二,中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强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强调生态保护、社会群众文化娱乐休闲和生态经济发展之间协调统一的关系,相互促进的巨大作用,能够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中国旅游资源丰富,给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的丰富性和政府力量的局限性,中国生态旅游的开发、发展具有明显的两个标志:第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基本是依托现实资源,包含生态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三大类;第二,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力量类型多样;第三,中国生态旅游规划建设的层次多样,政府、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力量,个人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将政府的公益性目的和社会力量在区域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目标紧密结合。

(三)强调科学技术应用,建立严格绿色监管体系。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自始非常重视在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强调技术保护、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的建立,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将先进技术,尤其是环保技术贯穿整个旅游过程的细节中去,在旅游交通、旅游景区建设管理、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开发中都运用先进技术增强旅游的“绿色”和环保特性;第二,较为标志性的是,将技术监督与管理有效的运用在自然景观和历史景区资源的“非破坏性”和“嵌入保护体系”中去,例如黄山景区,从五大景区到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通过广泛的技术监控系统、环境测量监控系统和景区管理监控系统将生态资源最大限度的实施固态管理和动态监控;再如,陕西汉阳陵博物馆的建设运用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地质测量监控体系,将博物馆建在汉阳陵地下,通过声控、光控、湿度、化学测量等技术的有效运用,并限定每天的旅游人数,从而保护景区原貌。

三、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议

(一)完善管理体制,统一规划标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行主体众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条件下生态旅游的发展程度都不相同,所以应积极制定标准统一的生态旅游考量机制和标准,进而实行生态旅游的挂牌设置生态旅游的量化星级制,完善相应的生态旅游行业管理运行秩序,能够最大限度的范生态旅游行业发展,促进生态旅游行业的科学发展。

(二)健全相关立法,防止旅游污染。由于生态旅游是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加效应,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管理,建立生态旅游的法规体系,使生态旅游发展有法可依。在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森林法》等基础上完善生态旅游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相应责任,最大目的的防治旅游污染,出现问题的旅游景区和保护区,不但在经济、社会责任上予以追究,应在从业资格上予以相应的法律处理。

(三)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生态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结合我国国情,科学规划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生态旅游的范畴和界定,应结合我国农业大国和农业人口众多的国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旅游,在生态旅游中强调生态经济的发展,在生态经济的发展中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强调生态旅游,形成良性发展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7

林密境幽,溶洞成群,峰顶轻雾缭绕,山间悬泉飞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攀跃嬉戏于其间,一派宁静祥和。

这里是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黑叶猴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区域,亦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被称为“黑叶猴的王国”。

野生动植物资源基因库

从沿河自治县城出发,沿着乌江顺流而下,船行近1个半小时,再乘车10余分钟,便到了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看!那边有只黑叶猴!”刚踏进保护区门口,同行者一声惊叹,让记者立刻来了精神。

不远处的步道栏杆上,一只全身亮黑的动物稳稳地坐着,深邃的眼睛左右转动,十分可爱。游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同行的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安康也是位摄影爱好者,“过去拍黑叶猴,要碰运气。如今好了,经常都能看见,这说明黑叶猴和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他的兴奋劲儿溢于言表。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为主。此外,保护区内还分布着豹、林麝、大灵猫、斑羚、穿山甲、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300余种野生动物,生长着红豆杉、银杏、苏铁蕨、香果树等珍稀植物800余种。

尤其是黑叶猴,据统计,全球仅存2000余只。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76群730余只野生黑叶猴,是目前我国黑叶猴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

“可以说这是一座重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基因库,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社会经济价值。”动植物专家刘克峰对记者说。

然而,麻阳河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具有生态环境易破坏、难恢复的特点,在建国初期,大量的烧炭、炼钢作业,对当地植被造成了一定破坏。

为了保护这批野生动植物,贵州于1987年在麻阳河设立了县级保护区,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近年来,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陆续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设了气象观测站、水文监测站、黑叶猴监测点、黑叶猴救助站等技术设施,为保护区的管理、保护、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针对“点多、面广、战线长、生态环境复杂”等困难,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构建了“管理局、管理站、管理点”三级管护体系,并携手当地政府共同管理,在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系统性保护工程,提高保护工作的精细化、系统化、科学化水平。

双方建立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机制,探索适合保护区周边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和利益公平分享的模式,有效缓解和消除了社区矛盾,实现自然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

开创黑叶猴野外投食驯化先例

清晨,三声哨音划破保护区的宁静。走近看,护林员肖志坚手里攥着一口袋红薯,正蹲在河边仔细地清洗、切块。随后,他站起来,手臂用力一挥,将食物投掷到河对岸的猴群中间。

黑叶猴行动敏捷、轻盈,善于攀登、跳跃,早晨和傍晚尤为活跃,夜间则栖息于悬崖峭壁间的天然岩洞内,怕见生人。

“它们生性警觉,以前见人就躲,一有风吹草动撒腿就跑,几天不敢出来,找不到踪迹,这对我们进行科考研究造成了一定困难。”曾到麻阳河进行为期一个月科考作业的刘克峰说。

1997年,应科考团队的建议,保护区管理局安排肖志坚试着开展野外人工投食。肖志坚找准了长期生活在保护区内一个洞穴附近的一群黑叶猴作为观察目标,带上帐篷和干粮,驻扎在离洞穴直线距离仅30米、相隔一条河沟的山洞里,开始黑叶猴野外人工投食驯化。

“刚开始,由于不了解黑叶猴的习性,我就把玉米、柑橘、黄瓜等食物挂在树枝上。半年时间过去了,黑叶猴视而不见。直到有一天我发现黑叶猴在庄稼地里偷吃红薯,这才受到启发,我开始给它们投食红薯。”肖志坚说,投食成功后,他又用了三年时间让黑叶猴听懂了他的哨声。

现在,只要肖志坚吹响哨子,300米以内的猴群便会从山上跑到跟前。黑叶猴从惧怕捡食到主动捡食,与人的亲和程度大大加深,开创了黑叶猴野外人工投食驯化的先例。

人工投食的成功,为近年来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的科考成就作出了重大贡献。2003年以来,保护区管理局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国际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包括植被、动物、地貌、气候等16个方面的综合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

不过,刘克峰也表示,投食驯化要持谨慎态度,驯化群不宜多,以防过多黑叶猴形成条件反射后对农作物和当地村民生产生活造成危害、影响,尤其是游客投放的食物更是有安全隐患。

因此,目前除了三群黑叶猴由肖志坚进行野外人工投食外,其他种群都保持着原始的生活状态。

为了让黑叶猴不因为食物缺乏而对农户庄稼造成伤害,管理局和地方政府除了出台针对野生动物损害农作物的补偿措施外,还人工栽种一些适合黑叶猴食用的果树,既保护了野生动物的原始生活习惯,也减少了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负担。

践行分片区生态旅游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以奇特、险峻、幽深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著名,峰峦岩石千姿百态,溪流涌泉,溶洞变化多端,极具生态旅游开发潜力。

然而,保护区辖沿河、务川两县的7个乡镇,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否会破坏保护区森林资源?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经济双赢发展?

即便地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贵州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以及如何开发,始终保持谨慎态度。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重点是解决及调和自然生态、观光旅游及地区发展三者间的问题,期望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原则下使游客能够享受多彩多姿的游憩体验,并同时尊重地方文化及照顾当地居民,使旅游能够永续发展。”贵州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孙吉慧说。

为合理进行旅游开发,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地方政府共同制定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联袂打造“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品牌,形成“资源互补、市场共育、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自然保护区特色的生态旅游活动,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将旅游区建设成为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示范基地。

“总体思路是:游玩在区内,吃住在区外。”吴安康介绍说,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被穿区而过的县级公路隔开,分核心区和缓冲区。“核心区进行封闭式管理,缓冲区珍稀动物较少,可以进行旅游开发。”

吴安康介绍,缓冲区有石牌、天生桥、朱家洞等自然景点,并拥有土家族、仡佬族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乌江山峡紧密相连。目前,缓冲区域的观光亭、步道、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

“过去,黑叶猴常常来庄稼地里搞破坏,偶尔还会翻掉农户的瓦片,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困扰。”沿河自治县思渠镇凉桥村村民邓乘林说,老百姓都希望旅游产业能发展起来。

篇8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所做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方面。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生态系统,各类湖泊、候鸟繁殖和越冬栖息地及生物物种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但实际上,许多保护区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尤其是湿地保护区不仅处于生物多样性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而且正在不断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的保护管理模式激化了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导致湿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排斥当地群众,利用与保护对立起来而生物多样性难于切实有效地得到保护,另一方面,社区的无序发展又大大削弱了保护区的管理,使保护的目标难于实现。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拯救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维护和保持人类生存的环境,但目前湿地保护和建设中令人堪忧的现状,成为了各级政府、全社会自然保护工作者面前极为紧迫的问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贫困、发展和环境间的复杂关系,促使人们探索联系保护和发展的途径。

究竟怎样做才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又解决好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冲突呢?显然,单纯封闭式的保护模式,或与保护目标脱节的发展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寻找一条路子或一种模式,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当地社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坚持综合保护与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才能为当地社区和各级保护组织所接受,解决各方利益群体的需求,保证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湿地公园正是这样一种模式,既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的多种功能与效益,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公众需求,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见建立国家湿地公园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是解决各方利益群体需求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协调保护与发展的战略途径,是引导该区地理、生物、人类社会复合系统走向互利共存,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对实现该地区生态安全、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湖湿地属澜沧江水系,地处洱海源头,其生态系统多样性极为独特,形成了面山森林(灌丛)―村庄―农田―湖滨沼泽―湖泊水面一岛屿村庄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交叉重叠的多样性特征,具有典型的湖盆―湖滨一面山结构,包含了区域内景观多样性的所有范畴,构成了地热温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烟渚渔村、岛屿水乡的特色景观构架,在我国较具代表性。其湖光山色、村中有湖、湖中有村、岛屿人家的水乡特色,以及森林、岛屿、田园、民居倒映湖中的奇特景象胜似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西湖平均水深1.8m,最深达8.3m,是一断陷湖泊,为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洱海13%的地表水来自西湖,与东湖隔河(弥苴河)相望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水网形状及其所发挥的功能作用恰似洱海“双肾”,在洱海保护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其湿地生态系统中形成的泥炭沼泽,埋藏于水下约2m处,平均厚度4m,最深超过15m,储量达390x104t,是目前在滇西湖泊中发现的极具价值的类型。

洱源西湖湿地是极具观赏价值的珍稀鸟类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在我省的唯一分布地,也是我国紫水鸡最重要和最大种群分布地,还是许多越冬鸟类的栖息地和补食地;此外,西湖出水道为特有种大理裂腹鱼(scllizothorax taliensis)的洄游通道和产卵区,生物多样性价值极为独特和丰富。此次调查记录到的哺乳类动物共有18种,爬行动物16种,两栖动物14种,鱼类26种,鸟类76种,其中水域鸟类39种;维管植物306种,其中,湿地植物115种。这些动植物中,野菱(Trapa ncise)、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属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虎纹蛙(Rana rugulosa)、大壁虎(Gekko gecko),灰雁(Anser anser)、普通篱(Buteo buteo)、大蔫(Butasur indicus)、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白尾鹞(Circus cyaneus)、,燕隼

(Falconidae subbu-teo)等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另外,分布有大眼鲤(Cyprinus megalophthalmus)、洱海大头鲤(c.pellegrini barbams)、大理云南鲤(C,yunna-nensis daliensis)、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大理裂腹鱼(s,taliensis)等滇西高原湖泊特有鱼类和斑头雁(Anser bemicla)等青藏高原特有珍稀鸟类,有着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是开展泥炭沉积、湖泊演化、生态系统研究的典型地段,也是湿地环境教育的基地,在洱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域环境维护和湿地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不断膨胀对资源的需求,给洱源湿地环境的保护带来了极大压力。我们曾尝试把这一具有全球意义的关键地区建设成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在这一贫困地区采取单纯被动式绝对保护的做法,显然不利于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地区同样要承受既要实施有效保护,又要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由于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这一贫困地区谋求发展的重要条件,如何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当地政府和各级保护部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必须承担的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为了遏制对这一地区高价值生物资源和景观资源的低层次利用,必须寻找一条协调保护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正是建立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意义和关键所在。

篇9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思考;宣恩县

中图分类号:S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4002

1引言

野生动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生态性、公益性、社会性很强的事业,日益成为社会所重视和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地方的形象和文明程度。宣恩县位于鄂西南边陲,北纬30°,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乱捕滥猎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为加强宣恩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笔者对该县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2宣恩县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宣恩县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东经109°11′~109°55′,北纬29°33~30′12′,南北长73.9km,东西宽71.5km,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全县林业用地1870km2,占国土面积的68.5%,森林覆盖率68.38%,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了野生动物的栖息与繁衍,使得该县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仅境内的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有野生动物146种,其中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大鲵(娃娃鱼)、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獐、林麝、苏门羚等,还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果子狸、穿山甲、狗獾、黑熊、黄麂等。

3宣恩县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3.1乱捕滥猎现象比较突出

由于利用野生动物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习惯思想比较严重,加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蛇类、湿地鸟类和冬季兽类的乱捕滥猎情况尤为突出,严重破坏了该地陆生野生动物的生息环境。如:2004年底,湖南龙山县的向某伙同其兄、其叔与宣恩县珠山镇的郭某、李某5人,在天井堡采取挖坑、埋网、诱骗的方式非法猎捕了11只猕猴。2009年9月,龚某在椿木营乡非法猎捕了6只飞狐(棕足鼯鼠),准备运往湖南贩卖,被该乡派出所民警查获。

3.2野生动物资源数量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突出

宣恩县现有的野生动物资源虽然丰富,但可利用资源不多。近几年来,随着野生动物药用、食用、保健、工业用等方面的价值被不断地发掘和利用,越来越多的保健食品和药物需以野生动物作原料,宾馆酒楼野生动物的菜肴也越来越受到顾客的青睐,社会消耗对野生动物需求量的猛增,对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在群众的保护意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和保护管理力度不足够强大的情况下,其结果往往是野生动物遭到过量的猎捕,导致资源本底的持续下降。

3.3栖息地环境人为干扰多

宣恩县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产生较大干扰的人为活动是森林植被破坏,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化和集镇化建设等,使许多野生动物失去了栖息地或将栖息地人为割离。各种地质灾害对栖息地的破坏也十分严重,引起一些动物当场死亡或失去栖息地后被迫迁徙。

3.4资源浪费严重,人工培育替代资源少

例如爬行动物繁殖周期长,人工养殖技术尚未得到解决,蛇类养殖技术不成熟,利用水平粗放,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水平较低,大多数通过直接食用被消耗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一直较低,不管是取胆弃蛇或取肉弃胆,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如此势必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

3.5基层保护体系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乡镇一级,至今没有设置保护管理机构,有的连专职保护工作人员都没有;在许多乡镇林业工作站,保护管理职责常常被忽视。此外,在一些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分布区、自然保护区,至今没有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在不少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较集中的地方,以及野生动植物产品的集散地,没有执法监管队伍,有的虽然成立了机构,却是无编制、无专职人员、无经费的空架子,资源保护和执法监管工作根本就开展不起来。同时,由于保护管理工作专业性、政策性强,基层保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不适应现阶段保护工作的要求,导致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很多政策贯彻到基层时,就走了形变了样。

3.6配套法规不完善

许多亟待开展的工作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也得不到法律法规的保障。例如,现行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在管理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有些规定跟不上保护形势的发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对许多管理环节没有做出规定,难以实施有效的执法监管;对野生动物损害补偿问题,大部分地方没有制定补偿办法和标准。

4宣恩县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要以项目为载体争取资金投入,在机构和编制问题上实施上下联动,将生态补偿范围扩大到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审批权限、集体林改革与保护等,从制度、监管、问责、惩处、宣传五方面着手,破解野生动物保护难题。

4.1切实抓好制度建设

一方面随着时展,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对野生动物捕、售行为的事实认定、保护范围等都当有所完善和加强;另一方面,着手启动宣恩县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掌握资源本底数据,研究编制好《林业“十二五”规划》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总体规划,争取《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实施方案》、《极度濒危野生动物拯救保护规划》和《宣恩县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规划》,推进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试点,积累经验,研究和规范化管理政策,逐步实现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工作的制度化;依法制定补偿办法、补偿标准,尽快出台地方配套法规,争取早日纳入中央财政补助的试点范围。

4.2建立野生动物监管体系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一旦发生在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域或自然保护区,将对资源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在这些区域一旦出现环境污染、乱捕滥猎、乱挖滥采等情况,也将直接威胁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安全。此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还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责任重大。对上述潜在的隐患,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一定要未雨绸缪,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员组织、物资储备,加强平时应急演练,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坚持观测、监测,发现情况及时上报,一旦遭遇突发事件时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稳妥处置,将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危害或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3提高野生动物保护队伍素质

人员素质不适应形势,是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难以到位或者走形变样的主要因素。要建立制度,为保护管理人员定期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机会,促使他们及时更新保护理念,掌握保护专业知识和最新科技动态,准确理解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提高他们保护管理的实际能力;要逐步建立人员考核达标上岗制度,促使保护管理人员自觉学习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良好风气;还要组织编制、完善工作手册和技术指南,逐步实现巡护、监测等保护管理行为的规范化。

4.4加大打击惩处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滥捕乱猎滥食野生动物之所以频繁上演,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部门不作为有直接关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使违法者承担更大的风险和代价,迫使其放弃捕猎野生动物、食用野生动物。

(1)切合实际,采取措施,提高防控职能。根据辖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预案,公布举报电话、加强巡护和对护林防火队伍的领导与监督,充分发挥护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做到防患于未然,大造“严打”声势,进一步增强森林公安机关的威慑力。

(2)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集贸市场及商店进行全面检查和集中整治。森林公安局与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取得联系并密切配合,对全县的集贸市场和经营野生动物制品的商店进行全面检查,对无证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商贩依法进行查处,从末端切断贩卖野生动物的流通渠道。

(3)加强对交通要道的车辆检查,切断贩运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运输通道。根据实际情况,宣恩县森林公安局在209国道及省道对过往车辆进行昼夜检查,严防严查,进一步扩大了行动的影响面,保持了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4.5搞好保护宣传教育

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高度,切实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认识。只有保护好野生动物,人类才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生存基础,才拥有一个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的美好家园。同时,野生动物的保护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形象和国家声誉,对社会、经济、文化、外交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认真开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重要意义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将宣传材料印发至辖区各村组,做到家喻户晓,制作宣传标语并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不定期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营造全民爱护、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宣传引导,使人们逐渐明白食用野生动物有害无益,是愚蠢和不文明的行为。只有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减少,野生动物失去销路,才有可能遏制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现象的发生。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林业系统干部职工要做出表率,林业系统不得用野生动物菜肴招待客人,林业干部职工不得非法食用野生动物。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唐景文.市县级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2010,156(4):100~101.

[2]段艳红,文博.我国野生动物保护问题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49~51.

篇10

关键词 那木斯莱湿地;资源现状;保护对策;辽宁阜新

中图分类号 P9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158-02

1 基本情况

阜新那木斯莱湿地是辽宁省重要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阜新市彰武县东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北与东界和沈阳市康平县接壤,南接彰武县后新秋镇,西与彰武县四合城乡相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22°44′44″~122°46′29″,北纬42°40′34″~42°37′14″。东西长2 403,南北宽1 875 m,总面积292.8 hm2。

2 湿地成因及演替过程

那木斯莱湿地形成于中生代晚期白垩纪,距今有300万年历史,这里的沙地主要是由风和水2个基本因素作用而形成的古代河流冲积沙地。中国科学院原林业土壤研究所宋达泉教授认为该区沙地的起源是第四纪冰期后,西辽河及其支流泛滥沉积的沙层,而后因西辽河下切泛滥面缩小而形成的沙质阶地。

3 湿地特点

那木斯莱湿地是辽宁省的内陆天然湿地,可分为时令河、湖泊与草本沼泽3种类型。流域总面积为7 240 hm2,最大库容量620万m3,最高水位169.2 m,正常水位167.8 m,相应库容量为320万m3,常年积水面面积保持在36.3 hm2左右。湿地是天然的自然湖泊,无任何人工雕琢,保持了湿地及周边区域的景观自然性,是我国北方沙地边缘保存较好的一个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草甸、沼泽、滩涂、河流、水面等生境类型丰富。

4 主要资源

4.1 自然资源

那木斯莱湿地是我国北方沙地边缘保存较好的一个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是多种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取食地,同时也是纬度最北的野生荷花分布地及黑龙江林蛙在辽宁省的唯一自然分布区,湿地类型以湖泊、沼泽、滩涂、草甸、灌丛、疏林为主,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栖息有各类生物物种828种。那木斯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湿地景观,为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那木斯莱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古朴、自然、绿色生态、水草丰美、鸟类珍贵、野趣十足。

4.2 植物资源

那木斯莱湿地植物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体,兼有不少蒙古区系成分,在植被区划上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寒温带草甸、草原区的过渡植被带。保护区内分布有高等植物183种,隶属于49科110属,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4种、被子植物178种,分别占总组成的0.5%、2.2%、97.3%。高等植物种数占辽宁省高等植物总数(2 200种)的8.3%;浮游植物154种,占辽宁省低等植物总数(8 000种)的1.9%。属于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豆科的野大豆、小慈姑2种,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97种)的0.7%。

4.3 动物资源

那木斯莱湿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东亚辽河平原候鸟迁徙的主要停歇地和繁殖地,是生物多样性较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有浮游动物38种、鱼类32种、两栖类9种、爬行类15种、鸟类135种、兽类23种、甲壳类6种、昆虫215种。在全世界存有的15种鹤中,有5种迁徙途经那木斯莱保护区。在保护区繁殖的夏候鸟有52种,优势种有小、风头、苍鹭、斑嘴鸭、骨顶鸡、黑水鸡、须浮鸥等。近年来,那木斯莱湿地珍稀水禽的数量不断增加,每年停歇的大天鹅近200只、白鹤50余只、丹顶鹤30余只,是辽宁省域内除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丹顶鹤最大停歇种群分布地。同时,这里也是豆雁、鸿雁、赤麻鸭等雁鸭类水禽的重要停歇地。

4.4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那木斯莱湿地栖息有多种重要野生动物,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5种,包括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丹顶鹤、白鹤;有国家II级保护动物17种,包括黄嘴白鹭、白q、白琵鹭、大天鹅、灰鹤、白枕鹤、苍鹰、雀鹰、白尾鹞、鹊鹞、大\、普通\、毛脚\、燕隼、灰背隼、红脚隼、红隼。其他濒危鸟类还包括风头潜鸭和花脸鸭等。

5 存在的问题

5.1 保护与发展矛盾

那木斯莱湿地处于科尔沁沙地的东南缘,属我国一级生态敏感带,生态上十分敏感、脆弱和易变。随着周边社区发展速度的加快,对湿地的人为干扰也将增加,由于经费不足,自筹经费来源少,管理难以到位,必然会引起湿地退化,加速沙化的危害。如何妥善解决好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矛盾,实现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保护区必须解决的紧要问题[1-2]。

5.2 森林火灾隐患严重,防火队伍建设不足

那木斯莱湿地处于干旱区的边缘,林地连片,灌草丰富,加上风大,特别是冬春季节,防火形势十分严峻,湿地周边有较大面积的樟子松林,是较为敏感的着火区域,潜在的火灾发生率较高,也是难于管护的区域。尽管区内防火采用联防制度,组建了防火队伍,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设备不足,一旦发生火情难以及时扑灭。因此,建设防火隔离带,建立专业或半专业防火队伍,制订相应的防火管理目标势在必行。

5.3 保护管理工作难度大,公众保护意识不高

湿地处于辽宁省和交界处,周边社区的环境较复杂,居民进入保护区的人为活动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加上基础建设薄弱,公众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保护区管理还缺少有效的乡村民约或管理办法,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时有l生。

5.4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各项经费紧张

由于彰武县属于辽宁省的贫困县,县级财政经费紧张,保护区建设资金难以到位,日常工作经费来源主要是天然林保护资金,职工待遇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办公条件较差,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5.5 执法力量薄弱

由于缺乏专门的执法机构,在湿地资源受到威胁或破坏时,主要依靠林场派出所开展工作,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使湿地资源的不可侵犯性受到质疑,影响了湿地工作的形象。

6 保护对策

6.1 建立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自然保护区要实行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管理站―管护点(检查站、关卡)三级保护管理体系。根据保护区保护管理现状,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站(点)建设,完善巡护、防火、执法和监测等设施,逐步培训、引进科研人才,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业务技术精的保护管理队伍,全面提高保护区的保护能力[3]。

6.2 建立与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和承包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做到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形成完善的责、权、利分配制度。建立入湖检查登记制度和护林员巡湖制度,制定入湖守则,严格执行入湖、通行登记手续。

6.3 发动周边社区群众参与自然保护区事业

自然保护区要与当地政府、社区群众共同制定保护公约,成立联防联护组织,发动群众自觉加入自然保护区保护队伍,建立以保护区管理人员为骨干,广大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的自然保护体系,形成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共同保护、相互监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4]。

6.4 加强执法力度

组织强有力的保护队伍,依法进行自然资源保护,坚决打击乱捕滥猎等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活动,维护自然保护区的正常秩序。

6.5 提出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方案

在对保护区历史、现状、资源、社会经济等状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保护管理计划,提出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实施方案,制定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使保护工作有的放矢。

7 参考文献

[1] 郑姚闽,张海英,牛振国,等.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J].科学通报,2012(4):207-230.

[2] 翟可,徐惠强,姚志刚,等.江苏省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