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体系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文明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选文呈现“民族性与人文性”
1.传统文化类选文占据“半壁江山”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是近年来考试评价的一大趋势。语文课程本身具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在现代文阅读领域,突出的表现是传统文化类选文的增加。2016年现代文选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传统文化类选文占据“半壁江山”,主要出现在以说明文与议论文为主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中,且所包含的题材类型多样:如湖南衡阳介绍传统服饰文化的《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湖南长沙介绍传统中医文化的《传统中医里的“五味”》;四川成都介绍传统生肖文化的《猴年说猴》;江西、广西南宁介绍传统书画文化的《瓷板上的中国书画》与《文房四宝》;以及北京卷介绍传统道德文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皆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材料。这类选文兼具民族性与人文性,既介绍了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民族与传统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
豪感。
2.“名著细读”持续推进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对于如何考查整本书、名著阅读的争议,近年来一直没有消失。2015年江苏南京卷、浙江台州卷就开始将课标推荐的名著作为现代文阅读材料进行考查,2016年,“名著细读”的方式持续推进。
以江苏南京卷为例,选择名著《骆驼祥子》的选段命题,题目由选段扩展开去,要求学生提供选段之外的信息―“老马和小马最终的命运”,并结合文本内容及提供的材料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此类题目既不同于以往重点考察名著知识类的题目,也不同于近年将名著细读的选段局限在主人公的相关内容上,而是选择名著中相对次要的人物与情节,考查学生必须在通读完整本书并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前提下的分析能力,真正落实了名著阅读的考查。除南京卷之外,浙江台州卷的《飞鸟集》(节选)、河北卷的《骆驼祥子》(节选)、广东广州卷的名著阅读附加部分等,均将名著选段作为现代文阅读材料进行考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真阅读”,尽管目前考查的地区仍然不多,但可以预见这是将来的趋势。
二、命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全国中考命题的变化绝非日异月更,而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稳步变革,现代文阅读亦是如此。2016年现代文阅读的命题与往年相比,“变中求新”之处在于更加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个人体验”
体验是课标中关于“阅读”的核心概念。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更是课标对于阅读评价的相关要求。2016年现代文阅读命题的一大特点即关注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
【例1】
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也有可以讨论的地方。请你从最后三段中找出一处(字、词、句)值得讨论的地方,并写出你的讨论题。
讨论题来自:
你的讨论题:
(2016年北京卷,第20题)
【例2】
顺顺在博物馆看到一件绣有牡丹花的古代苗族衣裳。牡丹产于北方,西南并不生长。顺顺很奇怪。你阅读上述材料后,向顺顺谈谈自己的理解。(请写出五点,
5分)
(2016年江苏南京卷,第16题)
以北京卷与南京卷为例,两题所属文本类型各不相同,但均以开放式的命题将问答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且绝非“言之有理即可”,而是在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之上,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读出自我、读出收获。
2.设置问题情境,重视迁移
营造真实的、现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语文能力以及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中考语文的命题原则和发展趋势。
【例1】
读完文本后,请你给准备栽培的朋友提三条建议。
(2016年黑龙江哈尔滨卷,第14题)
【例2】
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五味”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完成后面的食疗建议。(4分)
【链接材料】甲先生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乙先生气血不足;丙先生受凉,感冒、流鼻水;丁先生易出汗,如厕频繁。
(2016年湖南长沙卷,第17题)
以上两例皆设置了现实生活的情境,将阅读能力的测试嵌入其中,考生需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迁移至问题情境中,并加以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将测试内容与生活情境勾连,改变传统考试重视知识点的测查,传递了一种观念:阅读的文本信息不仅仅是测试材料,而且是可以内化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有用的信息。这也是语文课程实践性的具体体现。
3.读写结合,以读导写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反映在2016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领域,则主要体现在指向践运用的以读导写类试题中。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山西卷,其试卷结构分为“读・书”“读・思”“读・写”,不同于以往的试卷结构。且在“读・思”版块,明确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文本写下阅读心得,并对语言表达提出具体的要求,如“不少于100字”“书写规范”等。又如2016年辽宁大连卷的第22题,要求学生采用阅读文本中的描写顺序,写一种喜爱的植物。这些以读导写的试题近似于写作部分的片段写作,但与阅读部分的关联更紧密,是学生对文本阅读与理解的延伸、学习与运用。吉林卷、辽宁大连卷几乎每年都有读写练习,其他省市如上海、广东深圳、山西、广西卷等近年来也多有涉及。
三、“非联”文本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未“红火”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式,在2016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并未出现“红火”的局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今年主要有北京卷的“京剧”、贵州遵义卷的“大数据”、沈阳卷的“旅行中国”、南京卷的“苗族服饰”等。首先各省市各有特色,如北京卷的特色是“两主三辅,图文结合”,以两则文字材料为主介绍京剧的一般情况,以两幅京剧相关的手势图画与《史记・项羽本纪》的节选片段为辅助材料分别设置试题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贵州遵义卷的特色是文、数、表结合,从提取信息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信息处理现实问题,设题层层深入,很有特色。但从选材来说,各省市材料的选择仍然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多局限在“为获取知识”为主的过于雅致、精美的文本情境之中。且由于“课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评价要求是“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评价要求并不明晰,导致各省市“非联”文本的命题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尽管“非联”文本的考查仍然处于一种探索阶段,但作为能有效考查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实践能力与思维品质的阅读形式,可以预见将在未来中考考查中会更广泛地出现。
四、掌握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正确备考
1.考心:学科基本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
学科基本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将仍然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心。课标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强调,语文课程首先要让全体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中考是以试题来检验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高利害考试,因而从考试评价的角度来看,要更科学、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的命制首先必须紧扣此基本点,更加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考查。纵观2016年全国中考现代文阅读,信息提取能力、语言理解运用能力、评价鉴赏能力等阅读能力是全国各省市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无论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其测试形式还是测试内容发生怎样的新变化,试题背后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关注不会改变。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阅读的教学和学习,要扎实到位,而不可蜻蜓点水。
2.命题的开放性与实践性将会更加明显
从近年来的命题趋势来看,现代文阅读将继续保持对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重视,试题命制的“学生主体”“读者参与”意识将不断加强;同时,题干的指导性与情境化也会愈加明显,以命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读出自己,并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阅历和理性思考解决实践问题。这种灵活、新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实践性的命题方式将会对学生阅读有更高层级的要求,从2016年来看,这类题多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与反思评价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在理解与读透文本的基础之上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同时,在考试中对于这类题目,需要学生认真读懂题干,明确要求,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去
答题。
3.阅读教学与整本书阅读的关系可能会更加明晰
将名著选段作为现代文阅读的测试材料是近两年来的一个新趋势,强调在中考命题中进行整本书阅读内容的勾连与检测,对学生是一个新的挑战。它不仅考查了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更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真实的名著阅读情况作出了客观的检测。这样的变化势必引导学生在日常W习中以细读、精读的方式读整本的书,读经典的名著。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公共文明 公共精神 市民素质
现代公共文明是市民现代文明素质和城市现代文明程度在公共生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环境面貌、公共秩序状况、社会服务水平、城市文明风尚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首都北京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交往和国际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北京的公共文明程度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检测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83.02,与2005年相比,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上升了17.81个分值,实现了大幅提高。①随着市民对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期望值日益增高,对公共文明建设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如何建立中国特色公共文明体系,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公共文明的基本内涵
“公共文明”是社会文明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既包括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应具有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又包括城市文明程度。市民的公共生活行为主要包括公共卫生习惯、公共服务意识、维护公共秩序的表现等。城市文明程度主要包括城市环境、社会秩序、社会服务水平、风俗习惯的文明等等。
1.公民文明素质
公民文明素质是公共文明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公德水平。公民意识以崇尚公平正义、追求自由平等、建设民主法治为价值取向,反映了公民对待个体与国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公共精神以利他方式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是现代社会对公民提出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公共道德则是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2.城市优美环境
优美的城市环境是公民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基本场所,环境文明是城市公共文明的名片。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在人的活动作用和影响下的环境,是一种打下了深深的人的文化烙印的城市自然环境,环境文明实际上是人的行为文明的结果,同时又对人的行为文明产生反作用。人们常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加脏现象”:在环境优美的大剧院,人们会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很少有人乱吐乱扔,但是在小商小贩拥挤不堪的街边马路,很多人会毫无顾忌地乱吐乱扔。正所谓“越吐越脏,越脏越吐”。
3.优良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公民社会生活顺利展开的基本保障。当前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市民生活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并由此产生享用有限公共资源的空间和时间顺序问题。按照一定的制度和原则,公平地分配机会和资源给每一个公共生活参与者,而不是按照人所具有的自然体力大小无序地抢先占有资源,是城市运行和城市文明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公共秩序一方面靠公民的自律,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制度、规范体系的有效供给,以约束和引导人们的公共行为。
二、公共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篇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focus of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o refin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which develop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But the refining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bout this issue and gives a reasonable limit to the refining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实践;价值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ideology;practice;value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315-03
0 引言
当前,中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注意力集中指向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无疑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开拓了有一种方向。但是,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不得不为这种行为的未来效果产生出深深地忧虑,因为,要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不少,需要排除的干扰更是繁多。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类属问题
之所以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类属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肯定该学术研究的方向和辩证地否定永恒理论的可能产生。也就是说,是要避免万能理论的诞生。
自从人类步入了知识占领一切的文明时代,这个世界上就不再存在其他任何事物可以超越知识成为人类一种亚本能性地逐代薪火相传之物。可以说,知识已经成为人类之精神的代名词,成为人类于这个物质世界的最独特的自在性。所以,任何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无论它先进与否,在最终,都必须在知识的界域里占据一席之地,否则就只能成为传说,直至被湮没于时间之河或消失在历史之后。
而当知识形成以后,后人予以处理的方式,如今已形成一种分门别类的传统,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前沿学者重新觉察到知识映照的对象其实是只有相同的一个,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片面看世界的客观性和人们分专业研究世界的合理性。也就是说,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都必须成为某种专业门类的学术。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类属问题就成为一种关涉二者能否很好地在人类文明中长久地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问题。
目前,在中国国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较系统地包容和深入研究的“显学”,主要是政治学,还有哲学和法学的研究分支。除此以外,还应有法学全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民族学和战争学等,但问题是这几个学术门类是否乐意承担这种极可能是出力不讨好的学术任务,前苏联的伦理学兴衰史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警示性参考实例。另外,还有几种让人怀疑其是否有在中国国内开设的学术门类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钩,即,人类学、伦理学、意识形态学、精神现象学、神话学、形而上学。还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宗教学也是可以以某种或某些特殊方式进行系统地介入的,但需要审慎有原则。
这样一来,我们就很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一个轻易地学术类属划分:出现这种文明成果涉及较多学术门类的现象,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该文明成果来自于我们人类唯一的世界,带有这个世界对人类知识而言是唯一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即二者只是从某种特定的角度来看世界;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中国国内目前现有的学术门类无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较全面且系统地深入研究,为此,有必要创立一个新的学术门类以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效用重大与学术类属尴尬的问题。这样的一个学术门类,不妨称为“实践学”,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学术类属,可下分到社会主义实践学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学的分支,并仅仅于少数有实力的高校在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且在相应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采用量才而用的方针,在笔试中,不妨使用“封闭学习一周”+“依据学习内容书写论文”的考试办法。开设这样一个学术门类的好处是,既能开创辩证唯物主义学术研究的新篇章,又能在确保学术研究的方向的基础上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术研究蓬勃发展,并且不会对当今世界上广泛存在的资本主义思想的拥护者们形成强烈刺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为一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却不能因为主观情感而避谈二者的具体区别,认清了二者的具体区别,我们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关系,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铺设好作业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同属一体,但这种同源性是基于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非某种形而上的逻辑或结构,这是我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关系的首要原则。如果脱离了这一原则,一切都会变得无法正确结论。第二,就目前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框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只是拥有了一定的利于建构的方法、方向和范围。第三,相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较为具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使获得建构也必然是内容抽象,这是由二者的学术效力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强的形成经典的现实要求和学术诉求,那么其普适力和形式必然要基于某种不朽之物,譬如实践标准,也只有基于实践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有朽的需要中寻找出不朽的方向,即成为经典。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第一手材料。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甘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第一手材料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芬芳常在,同时,这也预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要成为经典,其时空穿透力和内涵的纵深及广延都将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两种预期,是每一个中国人和热爱中国的人都会有的对未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期许。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边界
给思想安上翅膀,它固然会有自由翱翔,但若一味追求天空背弃大地,它最终唯一可以拥抱的却只有死亡。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不能在最终回归现实实践并为之服务的学术和理论,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尴尬,因为这种存在的唯一本事就是否定存在本身。当然,比较委婉的说法是,这些学术和理论是不够负责任的。顺着这种语气,应当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有责任保证其对时代和历史负责,即保证其可以良好地回归现实实践并为现实实践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一需要遵守的原则,其余的,都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衍生出的方法和工具。
4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的选择
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经典,从根本上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具备经典的解释力和对现实世界具备经典的普适力这两个问题,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也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好办法的成功过程。在这里我们采用实践三要素的分析法来探寻这种办法。从实践的主体要素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有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定义,一是较狭义地仅仅指无产阶级,二是相对广义地指一切在具体行为上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三是从极长远的角度上指向全人类,具体采用哪种主体,要根据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需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力和普适力需要,而且三者也相应地有着不同的实践客体和实践方法、工具。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为无产阶级,那么一整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势必将牵动中国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为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资料分配制度,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将对中国当前的所有制制度形成一定程度的否定,所以,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方式是不能适应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的,也就是说该定义方式是不恰当的。而且,由于历史的趋势是向良好方向发展的,这种已不适应当前需要的定义方式也不会在未来变得恰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关键的原因在于,随着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权,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从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上规定的无产状态转变为规定的公共占有生产资料的状态,中国的无产阶级应该说已变成是“公产阶级”。而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独自占有和独自使用一定的有朽的物质生产资料的情况下才能满足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本能要求。也就是说,公有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个人的“独自占有”和“独自使用”上才能得以解决,这就从理论上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容适当地私有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论证。在这两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的实践主体就不再可能是从狭义上严格定义的无产阶级,而只能是相对广义地指一切在具体行为上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同时也是中国当前对“人民”的确切定义。但是,话又说回来,基于广义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全部并无二致,这就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只能是全人类而不是其他。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相应的实践客体的确定。
首先,对应全人类的实践客体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所有非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迟早会变成“公产阶级”,所有的非无产阶级在最终要么被改造为“公产阶级”,要么就是被消灭,在这种情况下,明显地在理论上有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也就同样变得容易随时间演进变朽,即变得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定义为所有的非无产阶级,那么,在客观实际上,中国学术界就是从较敏感的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直接对他国形成强烈干预和影响,进而会造成一种中国在理论上构建成熟的霸权思想的嫌疑。而事实上,中国一向奉行防御国防战略以及和平共赢外交策略,从未有着以某种霸主姿态强行推进他国进行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造的想法和行为,所以,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为所有的非无产阶级。如果既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实践客体具备经典性,又要保证该实践构建最终具备较强的现实可行性,那么唯一合理的建构立足点就是与全人类这个范畴构成在逻辑上和现实上的一起共存却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现实实践的根源即包含着科学性和彻底革命性的批判精神的事物。于是,我们发觉,追求经典效应的最终结果使我们极为接近以创造新的宗教或神话为本质的行为,这种发现将促使我们保持警醒和慎重。同时,我们的选择也不再可能变得轻而易举,而是立足现实和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和长远地考虑。
6 一个不得不说的前价值观问题
就目前而言,当前现实世界风靡全球的主流价值观主要有科学、自由、民主这三种,所有接触现代人类文明的人们都会深受这三种价值观的影响,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这三种价值观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后的各种便利,并且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主动传播这三种价值观的习惯,同时也都会主动地利用这三种价值观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问题在于,一般人是不会在花大力气准确理解科学、自由、民主这三种价值观之后才去使用的,这就使得这三种价值观本身为全人类服务的严肃属性与其使用的任意私有之不严肃事实之间产生了很难调和的矛盾。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任何为人服务的事物在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个人享有才能达到理论之目的,私有就成为人类社会诸多包围人之范畴的实体中最远离社会和全人类的无法抛弃的精神躯壳。这种反映客观的逻辑推演,最终在当今世界形成了两套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相统一的现代文明体系,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提倡私有,在整个社会的结构上都体现了这种理念,而社会主义立足全社会,则在全社会大力贯彻公有的原则。从某方面说,这两种现代文明体系曾经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是走向了极端,并且都在历史上多次地为自身的极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前,虽然说两种现代文明体系都已经从极端中稍有脱离,但这种脱离并未在理论上和社会结构上实现,所以必将由两种现代文明体系承担的因极端而生的代价还将在未来陆续出现。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不得不面对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我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
要解决公私固有矛盾,采用一方消灭另一方的策略已经被证明是有问题的,那么是否将矛盾转化就可以解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矛盾转化的实质定义是暂时搁置对立和斗争,将矛盾双方的具体状况进行改变,从而使得矛盾双方的主要诉求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却并非是解决了原有矛盾。而且,矛盾转化策略的最大弊端是,一旦矛盾双方的暂有诉求得以满足,原有矛盾就会再次展现出来,而且会因矛盾双方的改变而变得更为复杂。
这样一来,良好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只有调和一种途径,即在肯定矛盾双方的基础上构建另一套辩证的体系对双方的关系进行某种特别定义和管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则是要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对私有理念的压制和对公有理念的弘扬,而事实上,这一正是所有管理理念和理论所要面对的根本性问题,而政治理论,正是社会管理的逻辑。
参考文献:
[1]雷韵.边民生活中的国家权力——以广西那坡县洞洒屯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13(01).
篇4
不少人质疑,贵阳市花如此多的人力物力修建孔学堂,有必要吗?它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我想,一个人口众多的大省,一个繁华喧嚣的城市,不能不有一个代表悠久文明、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公共空间,不能不有寄托民族情感、凝聚民族心理归宿的价值象征物,城市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城市,更应该是精神文明的城市。明代正德年间王阳明在贵阳修文龙场悟道,从而创立了影响极为广泛深远的阳明心学学派。儒学涵盖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各种公私生活,成为各兄弟民族伦理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价值。尽管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楼广厦林立,但若缺少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建筑象征物,仍不能不说是城市文明话语的遗憾。孔学堂恰好体现了一个城市最基本的精神诉求,至少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其功能:
第一个功能:讲学。与传统孔庙祭祀,一般学校讲学相比,贵阳孔学堂同时兼有庙与学的双重功能,可谓有庙而以学为主,因此能多方面地开展讲学活动。在象征几千年传统文明的场所讲学,可以获得神圣的价值感,帮助人们步入光明大道的精神境域,而“正讲”与“俗讲”结合,也可以使更多的人受益。
当然,所谓“俗讲”,就是要用通俗的语言,向百姓传播严肃、神圣的华夏文化正统。通俗地讲学,并非可以庸俗化、娱乐化,而是以通俗易的语言,将神圣性、超越性的价值,直接引入百姓的精神世界之中,与他们本来就有的善良天性结合,从而更好地纯化自己的世俗生命,走进中国文化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
第二个功能:习礼。中国历来都被世人称为礼义之邦,礼义之邦意味着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形态。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礼貌,更是一套文明体系――包括制度文明、仪式文明、生活习俗文明等等。中国古代讲礼制,既有法治的内容,也有德治的特征,上至国家典制大礼,下到百姓日常生活交往方式,都必须通过人人认同的礼的渠道来加以落实或完成,范围深广而丰富,有必要作为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来加以重建。
孔学堂当然应该成为习礼或践礼的重要场域――习礼可以是集体性的行为,也可以是个体性的模仿,譬如通过集体性的成年礼活动,让人在其中感到生命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将个人微小的生命融入世代相传的文化生命的大流,获得必要的超越性与神圣性。孔子不仅是仁者,同时也是智者,祭祀孔子不仅是祭祀孔子本人,更是祭祀道德的神明和智慧的神明,再加上坚毅勇猛的精神,就构成了中国人一贯向往和追求的完整人格。孔学堂应该以习礼的方式,点燃道德、智慧、勇猛三盏神灯,帮助人们了解重建完整的人格自我和文明形态的重要。
通过习礼的方式来重建现代文明形态,首先要凭借孔学堂这样的充满了价值和意义感的场域,来引领社会大众的文明觉悟与道德操守风气,使市民成为文明的市民,公众成为道德的公众,城市成为礼义的城市。最终则以一个地区的成功经验,影响时代的精神文明风气,带动全国乃至世界步入人人相亲相爱的境域,不仅维护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利益,而且恢复华夏大国礼仪之邦的美好声誉与中心地位,向世界放射出人文与理性的礼乐文明形态的万丈光芒。
第三个功能:研究。面对全球一体化,怎么把分殊的多元世界整合起来,怎么把分属于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类团结起来,缺少西方经验固然不行,缺少东方经验当然也不行。未来的人类文化应该有涵盖东西方经验的广大气度,思考和探寻人类的发展方向。因此,扎根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中,以人类的整体经验为依托,我们有必要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工作。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到今天,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经验,其中也包括一整套大一统国家的治理体系经验,这当然首先是我们总结与研究的对象,不仅可以通过学者的研究将其提升为国际经验,而且一定能为未来的世界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
历史上的很多主流思想或主流文化,最初都是从边缘地区兴起的,比如中世纪印度的那烂陀寺,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学,也是佛教文化圈最重要的中心。印度当时并不富裕,那烂陀寺在政治上也很边缘,但却依靠严格的学术训练步入了文化中心,创造了世界上的学术文化奇迹。贵州虽然地处边缘,但仍可以创造其他中心城市未必能创造的奇迹,并在文化上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所以孔学堂必须海纳百川,广泛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一流学者,整合各方面的经验智慧和学术力量,进行严格而扎实的学术研究工作,以一个民族应有的精神品性与作为,为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82-02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城市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新疆城市化的进程更是明显加快。据统计,新疆的人口城镇化率由1977年的22.9%提高到 2009年的39.8%。①城市化必然导致人口流动的加速与频繁,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内的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势必会打破原有的民族分布格局,使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更加紧密。无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多元文化的形成、带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正确全面看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务工经商的过程中,需要面对语言、宗教、生活习俗、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等多方面的差异和困难,城市适应过程显得较为艰难复杂,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着许多的困境。同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给城市的管理和民族工作等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妥善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面临的各种困劲和问题,使他们更好的尽快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中,这对于巩固和发展新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继续推动城市民族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更好的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努力创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推动并维护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现实意义。
一、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南疆社会经济
与全国相比,新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尤其是南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问题。例如,目前,新疆贫困人口还有227万人,约占新疆农业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西南缘的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贫困人口占到全新疆贫困人口的八成以上。而由于地处边远、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南疆三地州人均GDP仅为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31%,绝大多数县市财政不能自给,无力于建设和发展,农民增收和居民就业极为困难。②因此,大力发展南疆三地州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才是缓解城流动人口压力的根本之策。20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并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即力争利用5年时间使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各族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所以说,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座谈会精神,大力发展南疆经济,切实解决南北疆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实问题,是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和人口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二、加大教育、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素质
“教育是获得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机会的主要手段,是向上流动的主要渠道。”③由此看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难以适应乌鲁木齐市城市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的限制。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及收入水平,并使他们成为城市中的“新贫困群体”。④所以城市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政府财政投入、委托培训学校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汉语水平;同时,强化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弱势群体的在职培训、专业培训和就业培训,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通过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他们获取就业机会的水平。这不仅是切实改善民生的强烈呼声,也是维护城市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三、想法设法拓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渠道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是大势所趋,第三产业也将逐渐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城市政府可以通过采取减轻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的税负、提供信贷支持、在技术支持、员工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等各种措施,大力扶持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实际,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带动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以此为流动人口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和空间,并使第三产业成为创造就业岗位和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领域。
其次,加快新疆中小城市化建设步伐。作为典型的绿洲经济,新疆各城市间的距离较远,地域观念鲜明,大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城市之间的经济联动效应相对较弱。而一个完整的城市体系,中小城市在承接核心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并向中小城镇传递信息扩大产业带动效应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根据新疆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措施,进一步加大中等城市的建设力度,将有条件的地州所在城市发展成中等城市,并在这些中等城市间有重点地发展一批小城市,最终形成体系较为完善的城市格局。这对尽快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加快新疆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具有积极作用。
四、改善和优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分布格局
伴随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少数民族农民工进入城市,并在城市中形成了若干个相对集中的聚居区,对城市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不利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就业和社会交往。新加坡作为一个马来族、印尼族、华裔、泰米尔族等人口都占相当比例的国家,该国80%的房屋都由政府开发,从立国时就强制性规定,任何一个居住区都要实行各族裔混合居住。通过采取这种各族裔融合的政策,该国出现了长期社会稳定、和平发展的局面。所以,边疆城市政府可以考虑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考虑将所有商品房都要配建一定比例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使各族群、各阶层能和谐混合居住生活。⑤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使城市中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均等布局,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充分享受城市发展成果提供法律保障,通过企业的就业优惠政策、政府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等形式鼓励和吸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杂散居居住,改变民族成分相对单一、高度聚居的相对隔离的分布格局,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合程度,以便于城市相关部门的服务管理。
五、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系统益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其文化、职业与收入结构来看,他们中的许多人属于城市弱势群体。所以说,政府和社会对于他们的帮助与扶持很有必要。政府部门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消除他们进城后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社区服务、住房、劳动就业保障、劳动力市场管理等方面受到的歧视,还农民应当享有的同等国民待遇,吸引少数民族农民进城。从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为他们在城市生活提供明确而稳定的预期角度出发,相关部门可结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在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养老保险、医疗保健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享受机制。以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并能享受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为他们在城市中的工作生活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转变自身观念,通过不断积极主动的适应市场经济和城市现代文明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其自身首先要克服“等、靠、要”等制约本民族发展的传统落后观念,在政府、社会的大力帮助及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外,更应该自觉主动地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和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适应现代社会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要突破民族的界限,不以民族身份作为事物评判的标准,能够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民族。在全球化的今天,各民族人口已冲破原有的地区和民族界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杂居”的格局,城市也成为了多民族共居的城市。这也要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就业、教育、医疗、日常交往等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步突破封闭狭隘的民族界限,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在与其他民族的逐步交往联系
中,懂得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平等、团结、互助的真正价值和意义,积极主动与城市各民族交流联系,并逐步融入城市现代文明体系。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现代社会生活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共同的努力,来不断消除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困境,最终使他们能够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机会和资源,这关乎城市发展稳定、民族关系和谐的大局,还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智慧和耐心。
注 释:
①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92.
②樊英利,赵春晖.民族地区发展新亮点 新疆以民生“起笔”绘蓝图.新华社,2010-05-30.
③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13.
④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⑤仇保兴.乌鲁木齐市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10(8).
参考文献:
〔1〕马戎,潘乃谷,周星.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
〔3〕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社,2007.
〔4〕周竞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民族研究,2001(4).
篇6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类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和谐相处的共生关系,而是露骨的、血淋淋的竞争关系。在违背人类自然生存模式的背景下,人类远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诚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心态与生态是人类文明始终存在的两大问题,心态关乎共容,生态关乎共生。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我们同处在一个地球村,共容之心态的营造,共生之生态的创造尤为重要。共容方能生存,共存方能共生。我们不仅应学会与他人共容,更应该学会与自然共容。”
伴随着生态意识的勃兴以及这种思维方式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和借鉴,使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人们将这种认识方式转移到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中时,就直接催生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诞生。
最早提出生态女性主义的是弗朗索瓦・德・艾奥博尼,她在《女性主义与死亡》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施加给妇女的影响力与社会施加的自然力的影响力之间存在关联。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联系对于解读女性社会地位以及外界带来的影响是极为必要的。因此,有关女性主义的认知要考量生态学的角度,而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必须参照女性社会地位等因素。这种思想实则是对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对女性社会地位生成的阐发,力求消除两性之间的对立,希望实现生态保护与女权主义的融合。“它并不是用女性高于男性的二元转化作为反击,而是痛恨任何形式的歧视、践踏、征服与统治,主张多元平等、和平共处、和谐对话,以共生发展为目的的新形态,是男性也必须参与并同样受益的具有实际的社会、生态效果的改变。在改善女性、自然的文化地位的同时达到整体性的改良,最终实现真正的自然崇拜(nalurism),成为‘结束性别压迫和统治思维的女性主义团结运动的必要部分’。”由此可见,生态女性主义核心价值诉求在于建立自然环境与女性之间的联系。只有构建起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女性权利的有效保障。正是由于洞悉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才得以崛起,并在世界各国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曾借伊丽莎白的口热情歌颂了英国的乡村美景,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全新的视野中,这一切都是那样的迷人。伊丽莎白热情歌颂的美丽景色正是奥斯汀所经历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位在英国田园世界成长起来的作家,奥斯汀将自己看到的和经历的恬静、淡雅的乡村风光写进自己的作品中。在她笔下的自然环境被赋予了人的属性,她所描绘和渴望的生活正是自得、优美的田园生活。
二、孕育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化背景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诞生绝非是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其生发、酝酿并最终走向成熟的过程是与孕育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化背景有紧密联系的。众所周知,“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文学艺术及其文艺理论,都是结晶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之上的”。对于这一点,马克思也曾明确指出:“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自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
奥斯汀的文学作品正是19世纪英国人精神生活的具体体现,是血与肉的凝聚。无论是从内容抑或审美诉求的角度而言,奥斯汀文学作品的灵魂与血液都与孕育她的这片大地有紧密的关联。理解奥斯汀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我们应从两个维度人手:首先,自然生态的文化场阈塑造了奥斯汀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风,也造就了她细腻、敏感的笔触,这就奠定了奥斯汀作品浓郁的自然气息。其次,奥斯汀终身未婚,她从英国田园走来,向茫茫乡村走去,她的生活、她的人生、她的世界无一例外地受到特定不列颠民族独特文化精神的影响,最终凝定为奥斯汀小说独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19世纪的英国社会等级森严,奥斯汀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女性她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婚姻。同时,发端于英国的工业文明也逐渐摧毁着奥斯汀熟悉的乡村生活。当外界环境的改变导致人性的扭曲以及社会制度带来的压抑与痛苦降临时,所有的一切促使奥斯汀思考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作为一位作家,奥斯汀并未接受过完整、系统的教育,她对社会的理解和思考源自前人对她的引领。“奥斯汀本是博览群书之人,举凡有益,便吸纳不拒。”英国社会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成为奥斯汀不断成长的营养之源,在奥斯汀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她本人对考珀的推崇,也能看到范妮・伯妮对奥斯汀形成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所发挥的巨大影响力,但后者的影响是以“戏拟”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她诚然是位工笔画家,可她从来都不是在平面上涂抹。她所有的人物都是圆的,或至少有圆起来的可能。”由此可见,奥斯汀并不是一位遵循传统的作家,她以自己的小说创作实践着对英国传统文学的不屑,表达着自己作为女性作家所独有的精神世界。一方面,在她本人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看不到荒唐文学、哥特小说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奥斯汀自己所处的英国田园乡村生活的真实记录:另一方面,在奥斯汀的作品中,女性作家独特的视角成为小说的一大特点,她以女性独特的人生定位和社会身份出发,将自己眼中的英国社会、英国文化表现得十分细致。
民族文化精神是孕育在一个民族文化发展、文学创作的历史过程中的。它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凝定,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因此,当我们面对英国文学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时,首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在颓废小说与哥特小说盛行的19世纪,在文艺复兴逐渐远去的时代,究竟什么样的精神特质才是真正属于19世纪英国文学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应从奥斯汀作品中的一点一滴去考察。在对比中,我们认识到了不同文明体系的差异,也深刻理解了某一文化类型的自我特征。当我们以此作为参照物去审视奥斯汀的文学创作时,不妨转换一个思路:奥斯汀所处的19世纪正是英国文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即有的文学作品已经陷入到僵化、凝固的误区中。在新旧文化模式的巨大冲击中,传统文学、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都经受着巨大的冲击。就奥斯汀的创作形态而言,她所经历的生活决定了素材的来源。
三、生态女性主义的现实意义
篇7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了对生态城市的认识及其标准,介绍了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对生态建设的规划内容作出总结,从而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及价值
1.1 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式,即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人类住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1.2 生态城市规划的价值
1) 有利于培育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建立健康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关系,构造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2) 有利于形成符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利用本地资源条件为基础;3);有利于缓解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阻碍;4) 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之生态化,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态产业结构;5)有利于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6) 有利于凸显生态经济的强势地位,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运行;7) 有利于解决人地矛盾、污染物排放及生态破坏等重点环境问题,形成良好的生活及创业环境;8) 有利于构建与城乡体系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为依托);9) 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自然整体系统的协调,保证城市发展速度和发展的质量同时达标,既满足城市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达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2 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现状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事业起步较晚,各方面政策上也支持不足,经验较少。而且由于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功能结构单一,城市的生态基础差,所以,我国只有通过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工业科技化,减少工业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来进行。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使城市出现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些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即城市生态建设模式的运用,对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生态之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3.1 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间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城市生态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因素。
3.2 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态状态来维护它、保护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3.3 生态承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2) 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3) 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鼍结构与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 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4 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方案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为处理和协调好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提倡全民参与,提高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改变坏的消费方式,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
(2)在规划中融入人性化元素。为方便居民考虑,城市建筑物要限高;减少空中架线;人流、物流中转站应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减少移动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3)展现城市自己的特色。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4)制定生态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城市间合作。应整体、全面、系统地理解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来衡量城市生态规划态势,并在此评价指标体系下编制各种城市规划条例。城市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之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及信息等的交换,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以期共同发展。
(5)以绿色城市为目标,以节约型城市为方向。充分利用街道绿化,使之成为贯穿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消解城市废弃物等,使之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方面起到主干作用。城市绿化用植物选择要尽量选用本土的物种,此外还要有耐旱及抗病虫等性能的植物。要树立节约观念,并融人城市规划中去。要从法规上完善对于城市规划的监督,如有问题要追究规划施工单位责任,要最大限度地进行能源循环利用,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
(6)鼓励大众接近大自然,看清自己生存城市的现状。使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元素,城市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厂和发电厂等系统有意识地让人们了解,使人们看清环境的现状,关心生态环境的现状而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
5 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景和展望
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规划建设的内容比现行常规城市规划编制与建设的内容更为复杂、宽广,它不仅涉及到城市本身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形态以及城市所在地域的规划与乡村的建设;还涉及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文化教育、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因此,仅依靠现行的规划设计编制办法和管理制度已显得很不适应,需要采取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和群众的参与,不断创新,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向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宜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城市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理论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原则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Reuse) 、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的思路是改变了传统经济中“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模式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最基本的精神是清洁生产。简而言之,就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最好的国家是日本,而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是从2003年起进入了实践推进阶段。
1 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中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于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由于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1.2 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五大条件:第一,生态保护战略。就是把整个生态城市建立成为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的综合体。第二,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污染净化处理设备、能源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服务体系、社会基础设施等。第三,居民的生活标准。作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资源利用体系、舒适清洁的环境、齐全的区域生态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态基础、可恢复的生态系统。第四,文化历史的保护。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生态文明体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第五,将自然融入城市。在发展高效增长的城市经济体系中,优化投入产出的生产系统,布置合理的经济产业格局,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不会因为城市发展而破坏环境。
1.3 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
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虽然人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同于以往“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没有以循环经济模式来估量生态城市的系统,即包含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人文、消费等各方面的设置。要建立好一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其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是,首先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体系的物质消耗量;其次,通过精良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最后,通过工业净化等人为或自然净化的手段来将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经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就可以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种养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从而将工业、农业、消费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
2 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2.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1)发展生态农业。要积极开发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业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还原土地原始状态,形成了生态大农业的良性循环。
(2)发展生态工业。工业发展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在产业方向上,关、停、并、转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新上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实行集中布点或将其放在非城区的下风方向,避免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洁能源,恒久保持清洁生产,以符合国家的需求。
(3)发展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以红色旅游闻名于世的南昌, 不仅制定了南昌——吉安——井冈山线、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线和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而且在泰井等高速公路种植了四季常绿的易活植物和一系列井冈山斗争的雕塑、诗词,让游客们感受到“历史红、山林好” 的特色,是典型的文化生态之路。
(4)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2002年l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在方案中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未来5年内,中国将建30家垃圾气体回收填埋场,计划到2015年,建立300家这样的垃圾处理场,年处理垃圾l亿t。利用垃圾等废弃物发电不仅无污染而且能解决大部分城市的供电不足,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较好运用。
篇9
时间:2011年4月16日
地点:涉事山房
沈:胡兄,这些年我把所有精力都投在漆上了,希望通过对漆的意义理解来创作一批作品。因为漆不仅是福建的文化资源,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物质形态之一。
胡:福建的漆艺,历史上有它一席之地,甚至还不是小席。福建漆艺成为一种历史文化和工艺积淀,有它的一些必然性。这片土地,它的空气湿度,人的秉性或心性,对于漆器的独特爱好或者说需求,等等,是漆艺能够持续性地发展的一系列关键因素。我最近读长北女士注释《髹饰录》的书,其中许多例子是福州的漆器和漆艺,特别是以前脱胎一厂、脱胎二厂的作品和工艺,当然还有福建古代的一些漆器和工艺。作为福建人,读到这些,心生自豪。而我面前,你收藏的各类漆器,竹胎的、木胎的,镶钿的、戗金的,碗、筷、柜、椅,斗拱、神像,……,无不让人觉得在过去福建人的生活中,大漆的无处不在。因此就我当下的感觉来说,长久以来大漆和漆艺首先是因器物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大漆本来就是存在于器上面,不管什么器,离开器,大漆似乎就丧失了它存在的理由。因此,大漆无论是在工艺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的积淀主要表现在立体物上,也就是存在于器用上。
沈:对,相对于传统的器物来说,现在我更希望是把漆纯粹当艺术来做的。虽然在创作过程中我是循着或尽可能地使用一些传统的方式与方法,但想传达的还是今天对这一特殊材料的认知与理想。在楚汉时期几乎是无物不漆,它跟生活的关系特别亲和。在福建,可能是传统也可能是气候的因素,相对较多地保留了这样的传统和习惯。
胡:它气候的那种温润,环境中那种深沉和宁静,也就是这里的山山水水、人文习性与大漆似乎有着天然的契合。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但是我确实是这样看的。我想在太干旱的地方,漆本身作为一种材料,它最富有神韵的一面,显示出来是有一些困难的。但现在,我想强调漆的另一面,即是说漆艺的历史多半都是凝固在器物上的。作为漆文化来看待的话,我们多半要通过器物来认识。我们以前讨论过大漆,有了共识,认为大漆它本身是自足自洽的,大漆具备多种的可能性。你希望的东西,大漆都能给你。但是大漆是如何做到的呢?传统中,大漆多是在立体物上面来呈现自己的可能性,而且呈现得相当的精彩。在楚汉时期的那些漆器面前,今天的人们仍然会为之怦然心动。它们那种光辉具有一种穿透时光的能量。但是漆被用到非器物上面,比如说作为平面的一种所谓的纯粹艺术的时候,大漆的自由度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我觉得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沈:说白了,“磨漆画”的概念,是相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新美术样式而命名的。这个概念把漆的广义的特性和深度的文化蕴含,局限在一般的平面美术样式之中,遗憾!
胡:这是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也许有好的一面,但是不足的一面也很大。实际上,今天很多人对大漆艺术的认识仅仅局限在磨漆画上了。沈:的确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漆在传统中作为立体物件上呈现出的那种饱满感与温润感。特别是温润所能产生的触觉美,是传统中很特别的东西。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宽容、含蓄与精深的特质也与这种感觉有关。
胡:也可以这样说,当我们很自觉地从漆工艺发展成一种相对纯粹的平面艺术,也就是磨漆画,我们更多地是照顾了视觉的要求,但是漆除了能满足视觉需求之外,还能满足你的触觉要求。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相应以色、声、香、味、触、法。这个触,跟人的关系不可忽视。若单是从平面的角度看问题,它多半是要牺牲触觉的。于是就很容易丧失人跟器之间的亲密关系。今天的平面漆艺,是萎缩了漆之表现性的丰富和深刻,忽略了人之感受性的敏感和多样。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要返回到漆本身,就是回到它的深邃而广阔的禀性里去,这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太注重视觉的直接性了,总希望目击而道显。但是有过触觉经验的人,深知那眼观的东西绝非事物的全部。从某种层面上看,触觉具有比单纯的视觉深刻得多或视觉无法替代的魅力。
沈:你这是在做漆的过程中,逐步体验与认识的吗?我觉得漆的可贵性还在于,它可以按传统的文脉精神和审美特性,还有材料自身的方法要求来行事,而不是以一般的美术概念为旨归。我们要讲艺术,更要讲艺术的本质,所以这需要一种更民族性的认识精神。在历史与当下中,重新去体验、感受、发现、寻找各种的可能性。
胡:越来越开放,是当下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的一种文化形态。越来越开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能越来越混乱。这种混乱往往会使我们把握不住最本质的东西,这是我们要警惕的。比如说大漆,在所谓的开放性中。只允许纯粹的视觉艺术的一种认识,好像显得很进步,但事实上这样一个转变反而屏蔽了大漆的丰富性。在磨漆画最盛行的时候,或许就是大漆的丰富性被屏蔽最厉害的阶段。我们讲大漆,无论如何要重返它自足自洽的道性上来。这应该成为大漆艺术的根本原则。
沈:我非常欣赏“自足自洽”这四个字。
胡:同时我觉得大漆的禀赋还具有一种普世性,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说,更具启示意义的就是它的环保性。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非节制的、非自然的极端物质化的时代,而且这种物质化就是城市化、工业化和消费化。这三化是高碳而不是低碳,是污染是危害。从我们的空气、饮用水、居住的空间、交流的方式看,法自然的理念几乎荡然无存了。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退回到工业化之前,我们所使用的东西,就像我们的漆器,它们跟我们的关系是多么和谐亲切。当我们认识到大漆,它的自足自洽性中还有这么深刻的一面时,那合道的意识就自然容易觉醒了。我们用漆做一件东西,是器也罢、是作品也罢,我们对它都会怀有一种虔诚的恭敬心。这本身就是一种昭示,是做艺术应该有的态度。在这方面我们没有必要去追求什么绝对的视觉张力。在我看来,很多时候所谓的视觉张力是一种视觉暴力。我们的文化从来都强调内敛含蓄,这是我们民族最高智慧的表达,是在几干年的生活当中不断的总结出来,或者说不断的印证了其有效性和深刻性的。我觉得它才是最符合我们心性的,或者是我们生活当中的要项。大漆艺术家应以承担这个工作为己任。如果说今天从事漆艺的人,应该要有一种文化回归或觉醒,那该是怎样的情形,不是很明白的吗?
沈:你这一番话,让我有另外一番感受。我们在说漆,多是从文化角度来议论的,这可能有别于传统。你看今天艺术圈子在干这活的,包括我,多半是放画笔拿刷子的。讲漆、论漆、做漆,理想多半也是在艺术。所以出来的东西跟传统,哪怕是几十年前的传统都有很大的不同。
胡:现在做漆的,多半都是学美术出身的,对漆的那一套现代美术式的认知,是成问题的。因为他们有现代美术教育的那种认知,对艺术好象有更自觉的把握。但事实上,正因为他们是学美术出来的,容易错误地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高的层阶,也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对漆已经很了解了。其实不然。大漆那种自足自洽的禀赋,对人的要求是极高的,只有你深潜进去,漆之性才会慢慢地为你呈现。这时让你感受,并且愿意让你去
试验、去驾驭。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你是你,漆是漆,二者分开的。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东西是不自然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不自然的,看了不舒服。我觉得这是把自己拔高了、凌驾于大漆之上的结果。放下艺术家的身段,好好做几年漆匠,如何?
沈:传统中既有生活又有艺术的审美感受。你去在博物馆参观,仍就能感受到漆之大美。现在美术的偏见,就是把这种生动、亲和的东西异化了。
当代艺术的启示,我认为是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支点来思考历史和过去。当代艺术的功劳不是打破了传统的框框吗?打通了跟生活的关系吗?在漆的历史里,这点一直是这样存在的。我认为漆是东方最了不起的发现之一,它的发现、使用与创造的过程,可以说是道性智慧最好的例证。
胡:漆的使用,在中国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当下现代化进程当中,似乎需要重新省视我们的传统,甚至超越现代化的观念,这样的文化要求可能已经来了。这样一个时代,漆艺必然不是以磨漆画为存在方式,它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以器物制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这里头肯定是需要一个比较高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识。我们无法确切去描述它的情形,但可以肯定它是非常中国的,我指的是它是从中国发展出来的东西,但是,它还必须是非常世界的。如果现代人不具备世界性的眼界,那同样是不行的。如果你想要成就这个时代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它就应该是这样子的。那么它最可能突破的方向,大约还是要从立体方面而不是从平面上做文章。这是我个人对大漆未来的一种期盼,这种期盼也可以说是与我从小对漆的喜爱有关系的,还有对中国的其他艺术门类,比如说对水墨画认识相关联的。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中国最看重的水墨画这一块,跟大漆的禀赋具有某种一致性。中国的水墨以大写意出现为一高峰,那么中国大漆的艺术在过去器物的辉煌的基础上,通过磨漆画的试验期之后,它能不能也产生跟水墨类似的具有高度文化内蕴的高峰?这个话题可以讨论。
沈:“磨漆画”从名称到认识只能是一个阶段吧,初级的!一种好的艺术形式,它肯定需要一个较长的孕育时间。
胡:大棚种的菜就是没有农家在地里为自己种的那些菜好吃,好艺术是养出来的。
沈:实际上,我现在一直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也是艺术圈内常常议论的话题,即当代艺术和艺术当代。你看现在当代艺术圈呈现的多是以西方逻辑和意识为价值观的探索、实践,少有东方文化根性的作品。它真的能从内心打动我们吗?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传统和历史不怀疑,那我们的文化智慧应该如何作为?拿漆来说,它能呈现如此丰富的自由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又有那么多历史的积淀。这么温厚的土壤足以长出大树与百花。
胡:它不是停留在对过去的怀想,也不是简单的复古。那种艺术必须是一种真正的创造,在传承的基础上的一种创造,它是一种联系历史又可能通向未来的东西。
沈:中国的文化长河一直是川流不息的,时代的变化以新物质的不断发现为基础。商周的青铜,楚汉的漆器,宋元的瓷器,这些发明和创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且都能在生活中遵循自己的秉性,守住自己的位置。我们今天的生活浮躁而粗陋,失却了固有的文化根基。
胡:你是借用了当代艺术这个话题来引出一个漆在当下的文化形态的发展问题。我坚持,漆应该要回到立体而不是平面。阐述漆艺在走向当代的这一过程,坚持它的立体化方向,那么必然要与器物相关联。既然是器物,人们就很容易把纯粹的造型探索和日用的器物制作相混淆。这确实是一个难以一下子说得清楚的大问题。我倒是倾向于将问题的关键指向艺术家的价值观确立。一个当代的漆艺家,他可能更多地去考虑纯粹的艺术形式,可能会忽略器物的日用性。日用的东西,人们总会觉得它多少跟纯粹的艺术是不相干的。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也可能这个问题解决好之时,就是当代漆艺术功成名就之日了。以往漆的成就多半是在器用上,只有到磨漆画的阶段,才提出一个漆的纯粹艺术性这样一个概念。但是磨漆画它局限于平面,它把漆的那种丰富性割舍了。一旦回到立体,它又总跟工艺美术发生纠缠。
沈: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肯定会;疑聚一些个人的想法。漆是可用、可文、可艺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漆的自身特性,在漆中寻找我们自己文化中该有的东西,不能禁锢在“平面”和“磨漆”的概念下。我觉得在太多西方文化的情境下,尊重自己,重新发现显得更为重要。传统中的积累都可以把它转化成新的艺术手段,其实代表性的手工特征就可以代表民族的文化特征,可以用当代的认知与理想去塑造它。现代是传统文明的自然发展。没有根基的现代是不靠谱的,也是可怕的,所以对传统要怀有敬畏之心。我们的作为也更应该有当下的意义。当下是一个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经历过的文明冲突、交融、借鉴和发展的时代,发展就是变革,就是在不断接受和扬弃,这是发展型社会的特征,艺术也不能违背了这点。但发展与变革的本质是什么々我们的文化根本是什么?我们内心又需要什么?现在做漆的人有没有回到这样层面来关照自己的所为?要写时代的文章,做器也好,做艺也罢,平面还是器物,不再单调化,把漆当做文化的作为,我觉得这当中它就具备了一个新文化的概念了。
胡:大方向是这样子的,我赞同搞艺术不能够机械化或者说简单化。我们刚才所讨论的其实也就是道与器的问题。要处理好道与器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两边都不靠,结果什么都不是,那样就尴尬了。我刚才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主要还是针对当下很多做漆艺的人意识到必须从平面转向立体化。但他们忽略了漆的文化积淀在器这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我们看现在所谓的立体漆作,在形感上与古人差距太远了。我们在这个方面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到过去呢?这是要下大工夫研究、吃透的。传统中那些经典的器型,它们是怎样地符合造型的规律的?古代那些漆匠,他们在做漆的时候,那种专心致志,那种精益求精,我们找回来没有?从各种各样的展览和画册,我们看到很多的器其实都不成器。以一种不成器的漆艺来作为当代性的追求,有何价值?
沈: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处见到一块匾额,上书“德器宏深”。不知这匾原来应放置在什么样的场合,《周易》把无形气场称作“道”,把有形物象称作“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德器宏深”说的应该是道器合一。所以我们传统中对物的态度是不能简单地用“功用”两个字来理解的。皿以道立,德寄皿存。
胡:所以,古人虽然没有今天的艺术家那样的艺术自觉,但是,做一件器物,他们所投入的东西是更加纯粹的。正因为这样,做出来的器既可用,又可赏,它超越了一般所谓的艺术作品的概念。
沈:“意”的概念在传统中广泛存在,处处可以体现,同样漆有自己的方法。从目的到实现的环境和过程,方方面面与一般美术形式的概念不一样。如果讲到纯粹性的问题,一定要对漆的本体进行深度的研究。一个不够熟悉漆是什么东西的人,不知漆的物性与品格,绝对不可能产生一个纯粹精神的作品。
胡:所以,我刚才强调说,当代做漆艺的人,必须对传统的漆工艺还有那
些经典的漆器深入地研究。因为只有这样,对漆艺曾经有的高度才会有一个深刻地认识,做漆的态度就会比较恭敬、平实。今天这个时代,规矩太少了,权威不存在,原则等同儿戏。你看在各种各样的所谓的大展当中,做漆没有几个月的人竟然可以获奖,这是对漆艺的严肃性的戏谑呀。这不是漆本身的过错,而是我们当代人的过错。过段时间,我们再来看今天这种情况,你会觉得又可笑又可悲。
沈:说的极是。
胡:我可能悲观了一点,历史虽然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漆艺转化上升,但是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相当的难度,过程会相当漫长。对于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它提出的要求至少有两点:首先,要有对漆性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也就是说你手头的功夫要很好。你对漆的运用,各种可能性的挖掘,表现的各种形式,要非常地了然于心、心手相应;其次,你还要有一种真正的人文精神。这二者的结合,也才具备了一种可能性。它是否能保证创作出一种真正的艺术作品,我们还不好说,但至少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两者是不可或缺的。
沈:门槛是双重的,这不仅对艺术是个基本要求。即使在做工艺品,要具有价值的话,也同样有这样的要求。
胡:在今天这样几乎以快餐文化为主流的时代,要实现这样的转变,特别难。
沈:做漆,要存恭敬之心。从这一点来讲,对于现代的人,它就是一种要求。既更要有一份文化理想和情怀,还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
胡:漆跟我们生活的关系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说有一些阻隔了。这是因为在工业时代,大量的化学漆,大量的工业品,已经使漆在我们生活中被替换了。它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几十年前情况还稍好些,尤其是在我们福建,漆器遍在。但是今天生活环境已经彻底变化了。这种变化对于漆来说是消极,也是积极的。换句话说,人们发现漆居然具有超强的适应性,它有能力走向更纯粹的艺术。
沈:这种认识算是一种文化自觉吧!物质生活丰富了,就会向往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崇尚有精神性的物质。现在是以工业化为背景的时代,盛产垃圾。手工精品应该成为更高的追求。
胡:这是漆在时代面前的一种状态。
沈:它最需要一种坚持。
胡:千万不要把漆艺作为一种可以投机的行当看待,那结果会很不堪的。从我们文化的根性来说,我们其实是一个挑剔的民族。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佛教没有禅宗的出现,我想中国人是非常不满意的。
胡:我们民族花了近千年的时间去消化、去实践佛教,你只要想想法显、玄奘,如何地排除万难为取真经,再回味天台的五时判教,再回忆那些皇家或民间的译经场,你就明白佛教在中国的扎根,于理于行,都得到了一次彻底的解决。它的基础非常庞大扎实。最终出现禅宗,这种真正能够代表中华智慧高度的东西。根性的超迈要在漆艺中体现,我想,是必然的要求。一个简单的观念和价值强加或移植是不可能真正地被中国文化接受的。当代性如果不合乎漆文化自身的逻辑,可能成问题。
沈:我觉得,有文化深度感的当代艺术作品,就给了我们―个好的参照,多―个思考角度与支撑。我们艺术感觉时常在―个状态,当代艺术也可作为传统的醒冲剂,给我启示。传统的方式和智慧不排除新的创造,漆有这种属性。
胡:漆的艺术,也许是一个出口,如果通过漆的艺术真正走出去的话,那太高明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出现这种突破。
沈:漆是有这种可能的,当代艺术的表达形式中也积累了当代文化精英的许多思考。漆虽有双重门槛,会阻隔一些精英文化的介入,也许现在大家对漆还存在一些偏见。实际上我们稍有深度的接触就会发现,我们对漆文化的理解是有很高要求的。
胡:你还是比较乐观的。我觉得对当下从事漆艺的人来说,在两个方面不容乐观。第一个就是对漆本身了解的欠缺,深度不够;第二,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当代思想和情怀。有很多东西貌似有思想,其实是空洞;貌似有感觉,其实是一种麻木的伪装。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的漆艺作品,经不起推敲,无法引起人们对它亲近的愿望。归根到底,它还是一个人的问题。所以追抚历史,追抚传统的过程,实际上是追抚心灵。
沈:对传统看的越多,理解的越深刻的时候,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信心就越多好的文化一定是有跨越性的,如果一味传统的话,我们就走不出来;如果一味当代的话,又找不到我们的立足点。实际上我们的精神与审美品质都是很高的,一个墨点就有无尽的讲究。今天不能简单地把大众认同当作我们的标准。对待漆,一定要向好、向精、向深。只要有这份愿望与情怀,它一定会呈现出积极的一面,这点我觉得还应该是乐观的。对于现代文明的利弊,大家在不断的反思,从我们的整个生存环境,再到我们的精神深处,大家在追问,所以有了种种的焦虑和不安。如果在传统中去追溯,从漆的发现、制作到使用、再到审美这一完整的过程就是一种肯定的回答。
胡:一直以来,漆艺是被纳入工艺美术这个范畴的。
沈:“工艺美术”这个词有点硬造。好的艺术脱离不了技术,好的技术一定有艺术的表征。艺术一定要有讲究,你说“官窑造办”之类是什么?现代涂鸦,也有技术性,在传统中“技”和“艺”是有机一体的,今天我们却把它硬硬分开。传统里经典的器物,是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的。
胡:这样说来,新时代的漆艺务必要超出工艺美术和所谓纯艺术这样的概念。要超越的话,可能就是一种融会贯通,一种很自然的化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样的一种境界可能是对漆艺术家更高的要求。它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应该是像先贤所说的那样:“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合道,道即器,器即道,这应是漆艺所追求的高境界。
沈:广阔的空间,丰富的内涵。
胡:做漆艺,一方面要尊重历史传统,尊重工匠的技术,另一方面又不能乐不思出。要把这一切都看作活水,只有在不断的拓宽当中,不断的研究当中,发现、创造出来的东西,可能才是活生生的,和我们生活发生关系的。这样的东西就可亲、可爱又可用。当代漆艺为此目的,就应该有造型意识,并将漆艺视为这样一种造型艺术,它有别于绘画,比如说油画、版画、水墨画;也不是雕塑。它跟过去器物的成型很有关系,但同时它应该汲取当代艺术当中可以利用的东西。我们无法就当代漆艺术造型给出具体答案,但应该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希望当代漆艺,超越平面,走向立体,在造型思想上,必定被要求有更丰富的东西。我认为你从事漆艺多年,这方面有优先的发言权。我的关注点当中,更多地倾向于对传统的经典漆器中所体现出的造型意识和流变的考察,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
造型是一个学术性极强的大课题。有时,我们从古代的青铜器、陶瓷、家具、建筑等等上,常常会体会到古人造型能力的了不起。比如说宋代的梅瓶,简洁、饱满、大方而文雅。
沈:“磨漆画”在现阶段还是给传播和理解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你把它定为当代漆艺的“实验期”,我也认同。事实上,平面本来也可以有不一般的作为。遗憾的是,传统行业中的那些工艺美术大师连最传统的器物塑造能力都没有,大师变成了二、三流的画家,放弃了这个行业最本质的特征。我觉得还应该回到这个行业中去寻找它生存的依据和理
由。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历史上漆表现得那么丰富,历史又那么长。但在著述中却完全没有像书法和绘画那样上升到理论的总结,只有一本《髹饰录》。
胡:所以说,我们今天需要新的文化视野来看待这个传统,来转化。这不是传统本身的问题,相反,是我们自己缺乏文化视角,看不见。虽入宝山,空手归呀。
沈:上次见到张颂仁先生,他也对这一问题感兴趣。这么丰富灿烂的东西当中,我们古人对它的理解,品格的描述,或者说传统的文化精英文人是如何赋予的?实在很值得深思。
胡:所以说,今天的转化就是重新发现,或是借助当代文化有可能使它转型并突破。那样的话,就是漆本身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它的当代性也就找到了。
沈:对,这点非常好!辉煌的紫禁城,大家知道的都是住在里面的皇帝,建房子的是谁没什么人知道,或者都知道是工匠创造的。但是一定是有些“大匠”,就像古代的鲁班,那也可以说是一位文化意义上的大匠。
胡:所以说,当代艺术有一个共性,它要求有新的视角来审视,审视这个世界,当我们具备这种新视野的时候,也许一向被人们认为仅仅是工匠性的东西,却从中可以把握到更高级的、崭新的东西,这个过程也许就是一个艺术的历程。
沈:对,我们有可能用现代文化来重新定位传统艺术方式。
胡:在中国的历史上,艺术形式像水墨画、书法,它们的作者地位是很彰显的。漆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过那么大的作用,在最高级的宫殿当中,普遍地使用了漆,可是从事漆的人地位却不彰显,我们有很多的书法大师、绘画大师,但是我们不知道谁是漆大师。这是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这是价值判断所决定的,就是说我们的价值判断把书画视为我们文化的直接体现者。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以往的认识,漆总是被形而下来对待的。但今天,我们希望能改变。
沈:当然,这点是与传统已经有不一样的地方。
胡: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和要求呢?它是有前提的,也就是现代工业,它在漆的日用性上很大程度地给替代掉了。这么一来,就要挖掘漆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形而上的可能性。或许时代就是这样要求我们去拓展这种可能性的。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同意这种看法。沈:我非常同意,这个时代之所以不同于过去的时代,最基本的特点是:工业化,信息化。这在农耕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但它同样扰乱了我们的审美习性和传统。但本质总是存在:要正本清源,用会通之心去感受去理解。
胡:刚才已经触及到漆的边界问题,也许边界的问题就是视觉转化问题,但是具体怎么转化?有待于艺术家不断地实践当中、理论家不断地研究当中去实现。
沈:漆,本身就是做漆人的信仰,做漆人的哲学。
胡:在传统这块,器作其实是比较考究的。这种考究。它是;疑聚着无数代人的心血,也是无数代人的理想、智慧的结晶。我觉得今天的漆艺的造型观,一定要尊重文化的整体性和中和性。不幸的是现实当中所见多是一些求奇求怪的东西。这是错误的漆艺造型观导致的结果。对我们近百年来已经被粗鄙化的生活,实际上起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要拨乱反正,只有回到对古代经典器物的研究上,去找回那种追求天人合一的气息和方法,那种“一”的感觉是这个时代的漆艺最匮乏的。
沈:合天道不过时啊!
胡:是,你只有合乎天道,你这个型才能够穿越时间,否则很快就被抛弃了。在追求这个型的过程当中,它既是一种心灵的修炼,也是不断的把漆原来由实用的东西转向更加纯粹的艺术过程。漆作为一种天地造化赐给我们的美材,它对于器型的要求,一定是要合乎天道的。对这样的器型,我想我们基本上有大致相同的判断:它是纯粹的,它是简洁的,它是有气量的,它是充满文化气息和时代感的。一旦呈现,那种器型的品格会烙印在人的心目中。它会改变你的意识,它会让你感觉到器型意识的粗鄙化必须要终结。如果说当代漆艺有诸多价值层面,形感的美和内蕴的文,绝对应处于价值核心地位。
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讲中国给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大家总结出有水墨、书法、丝绸、陶瓷还有漆。但只有陶瓷传播到世界各地,漆也在亚洲,主要是日本和韩国。而在日本发展的最好,也最为称道,确实漆也最好体现了日本的文化特征与性格。
胡:如果从文明史的角度来说,中华文明是一个独立的文明体系。独立的文明体系会派生出一些是子文明体系,或者说在它这个主干上会生发出旁枝。也许这样说会被人家误解为一种文化沙文主义,但事实上就是从今天的文化格局看,中华文明作为一个原创性的大文明的存在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而日本文明肯定是接受了大量中华文明的影响。
沈:我想讲的意思是,日本的漆皿所呈现更多的是对传统和法式的尊重,把漆皿的可能性推到了一种极至。中国漆的存在,更好地说明了创造性的特征。我们的漆皿演变,更好地证明了我们对大道的追求和历史流变过程所产生的意义。
胡:我倒是宁愿这样说,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项,都有发挥它最好心性的能力。日本这个民族之所以会被西方人以Japan命名,就是用“漆”来指称这个国家,它主要是在日用器型上,使漆呈现得相当精致、完美。甚至在清代的时候,我们朝廷也大量收藏它们的漆盒之类的东西。这也足以说明它们这方面的贡献是值得尊重的。当然每个民族它的根性不同,我们这个民族不可能以日本的方式对待漆。因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漆艺,这是在我们的文化的关照下自然而然发生出来的东西。而且我们对于这一点是有很自觉的把握,是看的很重的。植根于我们文化根性中,它恰恰保证我们中国漆文化不可能被其他体系的漆文化所改变、替代。任何好的,我们会学习,但绝对不可能去生搬硬套,甚至让它们来取代。
沈:而且我们今天很愿意以我们的文化主体态度对待漆。我觉得这个很明确。
胡:过于精致的东西看多了也会令人生出一种不满足,我们似乎还要求更多、更高,我们会希望看到美、善、大一体的东西。那就不是仅仅精致可以胜任的。
但话说回来,当我们出现了一种文化上粗鄙化的时候,或者说生活得粗鄙的时候,我们该认认真真地对待日本漆艺了。因为我们把对方作为镜子,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不足。所以我们必须客观,必须以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其他国家的漆艺,包括像越南、柬埔寨、韩国等等漆艺。在今天交流发达到一体化、信息化的时候,更加需要我们有一个开放的思维。我对日本的漆器相当尊重,我看到他们那种精益求精的漆作,看到他们对法式的尊重,心生敬意。我们当下对法式的尊重,肯定是很不足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把我们自己的缺点,尽量改正。我不知道日本的漆艺家如何思考问题,可能方式不同吧。
篇10
摘要:语用分析;正当性;政府正当性
探索我国政府正当性新题目,在理论上就是从语用层面分析政府正当性概念。如何对政府正当性概念进行语用分析呢?这需要弄清语用分析的基本框架。从本质上看,语用框架,即“符号-解释者”的关系。解释者是“人”,人要对符号进行解释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条件,即“在什么背景下解释,为什么这样解释”,只有这两个条件具备了,解释过程才可以进行,解释才会有结果。而在这两个条件中,“在什么背景下解释”是“解释语境”的新题目;“为什么这样解释”是“解释需求”的新题目。前者是解释活动的客观因素,后者则是解释活动的主观因素。对概念的语用分析也就是对特定符号的“解释语境”和“解释需求”进行分析。
有关“当前中国政府正当性”的解释语境
“当前中国政府正当性”的解释语境可以从三个层次考察,即摘要:世界历史的层次、中国现代化的层次、市场经济的层次。这些语境构成了当前中国政府正当性基础构建的基本背景,形成了未来构建的基本约束条件,决定了未来正当性基础构建的客观路向。那么,这些约束是什么,其提供的路向又有哪些?
第一,就世界历史的层次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逐渐进进市场经济的较高阶段,即所谓的“后现代消费社会”阶段。该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传统的“生产决定消费”的形态逐渐转换为当代“消费主导生产”的形态。相应地,整个市场的价值创造趋向也逐渐转换,从“劳动因素决定型”转向“效用因素主导型”;世界市场的价值创造链条也逐渐天生一种U字形的“微笑曲线”(即利润最高端集中在“研发”和“营销”环节,分布在U形的两端,而利润的低端集中在“制造”环节,分布在U形的底部)。世界市场经济格式的这种转变,引发了整个世界社会结构的变化,那就是全球公民社会的来临,其基本结构特征是摘要:政府组织行动渐趋有限、私人领域不断壮大、非政府组织日益崛起。中国政府和市场体制,作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因素,同样也或多或少具备这些特征和符合这些趋向。这就意味着,当下及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政府的正当性基础之构建不得不要考虑这些客观趋向。这既是观察中国政府正当性基础构建的首要背景,也是决定中国政府发展是否具有正当性的基本历史依据。
第二,就中国现代化的层次来看,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非凡性,因而当前中国政府正当性基础的构建既有诸多机遇也有更多挑战。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很早,可以追溯到清王朝的,但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中国真正实现从农业国向产业国转变应该在共和国建立之后,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建国后的产业化作为现代化的出发点。尽管如此,若从现代化本质来看(其核心是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取代),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还不是现代意义的现代化,由于其没有实现商品经济的转换,更缺少市场化的体制设计,而这一点直到90年代才从根本上改变。所以,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实质性启动应该以90年代市场体制的引进为出发点。这意味着,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因素很非凡摘要:一方面,世界现代化在向纵深发展,而中国才仅仅开始经济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在时间上具滞后性,但后发式现代化同样具有上风,那就是可以直接鉴戒和引进一些现代化成功因素。这预示着,中国政府处于一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境遇中。如何把挑战转化为机遇或者成功应对挑战,就成为中国政府正当性基础构建的一项迫切任务。
第三,就市场经济的层次来看,它直接影响着当前中国政府发展的路径和走向。市场经济表面上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但若立足人类发展的序列(“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区间)来看,市场体制的实际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其经济本身,或者在一定意义上说已经不主要是经济影响,而延伸为整个社会本身。概括说,市场体制的天生引发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体现为三种分离过程的持续和社会秩序的重塑。那就是摘要:政治和经济的分离——导致国家行动领域逐渐趋于有限,私域和公域的分离——导致私人自主性增强和公民的主体地位成为事实,私权和公权的分离——形成国家“公权民授”的新格式和新观念;上述三种分离形成这样的结果,即国家行动逐渐有限,公民行为逐渐自主,民间气力逐渐壮大,“公权民授”的观念日益普及。在此基础上,传统社会结构逐渐消解,一种新的社会秩序逐渐天生,那就是现代公民社会。在这里,直接影响政府正当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摘要:政府地位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强权机构,而成为现代公权并提供公共服务;公民角色的变化——不再是传统国民,而成为社会的主人(公民);政府正当性来源的变?化——不再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正当性,而是要由公民授权获得。而从深层次来看,市场经济的崛起在政府正当性的各个层面都提出了挑战。例如摘要:政府地位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向,这意味着政府正当性的历史根据在变化;公民角色的变化意味着政府要想说服公民,就必须转换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模式;政府正当性的来源变化——***功能的提升,意味着社会***的气力在增强,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往和留。由此可见,现代市场经济的语境对政府正当性基础构建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有关“当前中国政府正当性”的解释需求
如上所述,政府正当性的解释语境决定了当前中国政府解释自身正当性的基本历史条件,即如何解释自身的正当性,只能立足这样的历史境遇。但是,这究竟只是一种约束条件,至于在这些约束条件下,如何解释,则又取决于自身的需要,这就是解释需求。从理论上看,解释需求回答着解释者如何解释和解释什么的新题目,因此,较之于“解释语境”,它更能充分观察“语用解释”的基本内容。
当前我国政府对自身正当性的解释需求是什么呢?参照上述约束条件,笔者以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摘要:
其一,世界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决定了当前中国政府必须回答自身在该进程中所担当的角色,这就是中国政府如何认同经济市场化新题目。就意识形态来看,我们认同当前世界发展处于“商品经济”的历史区间,市场化是其主要形态;就发展实践来看,90年代引进市场交换体制,正式从政府层面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因此,当前主要的新题目是,在市场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对待全球公民社会化新题目或者说如何应对全球公民社会的挑战。显然,明智的选择是积极参和其中,但是,这意味着政府自身要实现由无穷政府向有限政府转换。新题目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实现这种转换。不仅如此,若再深进一步,假若中国政府积极实现公民社会转型,这预示未来政府变化已经不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层面,更主要是社会体制的配套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例如,契约关系对私权的张扬,产权关系对权力分散的优先选择,都将对现有的公权优先、权力集中的观念和体制进行改造,新题目是,我们能否顺利解决这些根本性的挑战呢)。相反,假若中国政府回避,那么,这意味着将失往自身存在的历史根据,政府正当地位不再具有公道性支撑。所以,综合正反两方面,这决定了中国政府要实现正当性基础的构建,必须参和全球公民社会的进程,必须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换。
其二,中国现代化进程决定了当前中国政府必须提升自身的说服公众的能力,通过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转换增强政府的可接受性。90年代的市场体制引进,表明中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了实质性突破,这预示着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将进进一个新的现代化场景中。假如说,现代化的基本构架是四个现代化体系,即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那么,中国经济现代化深进发展的背后,将是后三个现代化的综合推进。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发展(实际上已经开始)其政治生态、观念架构、人的发展将出现根本性改观。基于这一改观,传统意识形态的内容、话语及其模式还会有多大的说服力,无疑将面临一次极其严重的考验。基于此,政府要想进步公众对自身的接受度,只有两条选择摘要:或者提升自身说服公民的能力,或者改革传统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模式,实现其现代性转换,如注重人性因素、尊重心理规律等等。 其三,针对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崛起这一事实,中国政府必须尊重和关注公民地位、角色和观念的变化,在顺应当前“政府有限、公民自主、公权民授”的历史趋向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文明体制,把社会***气力纳进现代政党政治的制度建设框架,最大程度地获得***资源。市场经济演进的趋向表明,基于市场的驱动,现代公民社会的架构正在逐步天生,这意味着政府正当性的基础在发生转换,传统的基于阶级强制的暴力资源和基于经济业绩的意识形态资源在逐渐耗尽,一种基于公民授权的新的***资源在逐渐上升,将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性的正当性来源。如何应对这样一种变化,对政府来讲,核心就是重视***的认同。结合上文有关当前世界范围内***内容的非理性化和价值预期化趋向,笔者以为,对当前中国政府来说,除了实现对***的重视之外,还要尊重***的内容。也就是说,重视***是一种条件,核心是对***内容的捕捉,尤其是对***中非理性及其价值预期部分的捕捉。否则,假如仅仅局限在其中的理性部分,那么,在现代语境下,将不会有明显的效果,由于那代表不了***的全部甚至连其核心部分都不能反映。
总而言之,结合解释语境和解释需求两个方面,有关当前中国政府的正当性基础构建新题目,笔者以为可以大致评估如下摘要:首先,中国政府已经迈进现代化进程中,在全球公民社会的历史大潮中,它将以此获得正当性的历史根据;其次,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非凡性,决定了中国政府既具有后发上风,同时也面临诸多挤压(既有改革任务的挑战,又有利益团体的守旧性压力,既有国内一国两制的竞争,又有国际上先进生活方式的比拼),这意味着中国政府要想说服公众,需要极高的说服能力;最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崛起所引发的社会结构转型,直接挑战政府的权威和传统地位,这意味着政府要获得新的正当性资源,就必须把***资源纳进改进的视野,当然,这一改进由于非凡的国情具有超乎人们想象的难度,但总的趋向是,这无可回避。
参考文献摘要:
[1]马克斯%26#8226;韦伯.学术和政治[M].北京摘要:三联书店,1998.
[2]尤尔根%26#8226;哈贝马斯.正当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摘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