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4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为此,在当前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就要在继承社区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弘扬和培育新的城市精神。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所谓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和市民价值观、思想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就应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人际道德建设,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美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维护家庭稳定。加强社区人际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社区居民实际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可以以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摘要:阐述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取向和基本特征就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出建议。
篇2
关键词传统聚落 民居建筑 聚落生态文化 发展 启示
1 前言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传统民居聚落及其相关的形态、景观、文化有极高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及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旅游开发活动及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某些聚落独特的文化形态正在逐步丧失,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去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建设这些宝贵的资源,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2 聚落生态文化的概念
传统民居聚落因地域、气候、民族、文化、经济等不同而千差万别,目前能够保存下来的原因及机制却有着共同之处,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其区位相对偏远,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交通信息不够发达,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少,这样的居住形态是自然、人及人居环境相互选择形成的。特定的聚落文化也是依附于这种特定的形态,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自然与人文及建筑空间形态不断融合、进化,形成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态体,有着较为独立的系统特征及生态运行机制,体现出特定的文化特质及场所精神。综合各种因素,这种人居环境已演变成为一种居住文化形态,且具备生态特征,由此称之为“聚落生态文化”。
3 聚落生态文化分析
3.1聚落生态文化基本特征
聚落生态文化在生成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系统和生态两个方面的特征。
3.1.1系统特征
人类聚居点本身就是由各种自然及人文场所构成的系统,由此衍生的文化生态体也同样具备系统的特征,这种系统本身是自律、调和、均衡的,在没有特别外力作用下,它将保持这文化形态持续发展,这也是现在许多文化聚落能够存在的主要原因。
3.1.2生态特征
传统村镇聚居点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生态特点,它们象一簇簇植物一样,在多种人文及自然条件制约下选择了合适的地点,并由小而大的向前发展,形成今天这样的布局规模及形态,它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其中记载和蕴含了历史、人文的沧桑及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斗争历程,这也是现存聚落空间魅力所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自然共生――聚落空间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特征与所处自然环境特点有直接联系,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人类的局部活动也影响自然环境形态的改变,在缓慢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活动主体的聚落与自然空间磨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局部的自然――人类――生态系统,即居住生态体。
(2)生态链的完整是聚落空间文化形态存在的基础。人及聚落与自然空间存在着多个方面的互动。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空间及物质条件,人类也在自然中塑造着符合于自然规律的居住模式和文化,并赋入自然新的改造与内容,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人类是其中的一个消费者,因此适度开发及改造自然是维持这一生态链平衡的重要法则,当这一活动在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范围内时,自然对人类是宽容和仁慈的,而受惠于自然的人类也有情于自然,这种和谐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村镇聚落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3)聚落文化的生长机制体现出明显的生态学特征,人类对历史文化的崇拜来自于它们漫长岁月所形成的深厚积沉,由于我们无法洞悉其形成的每一个具体过程和细节,因而就有了思考和遐想的空间。聚落文化的形成犹如一颗千年古树,犹如千变万化的地质景观,自然进化、生物进化的历程也体现在聚落文化形态中,它已成为自然中的部一分,与自然同时演化和发展。
3.2形成的过程与条件
村镇聚落的形成是与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及相应的人群等有关,聚落文化的形成也是如此,相对于文化总体而言,与此相比较有独特风貌及人文特色的文化聚居点。我们才有研究的价值。因此,对于聚落文化来说,形成的条件更苛刻一些,比如,临近大城市,交通信息相对发达的传统村落,由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更强烈、已逐步丧失其固有的文化特色而趋同于时代文化,就聚落生态文化价值而言,已大大降低了。
3.3形成及运行的机制――簇群与飘积
聚落及聚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一般是簇群模式发展,受自然力制约,因此符合飘积理论的原则。簇群理论是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观点,同样符合聚落的形态、特点。从生态学角度看,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从总体上更符合飘积原理。
飘积的形态是自然条件中在自然力作用下所体现出的最普遍的一种状态。它由美国人格兰特在《庭院设计》一书中提出,最早用来分析自然界中的自然线势和生物群落的分布状态,用于景园学,而民居聚落的形态也是如此,是在一定自然力作用下,通过人的活动在自然界中创造出来的空间形态,其机制在于人力与自然力的相互作用与平衡,且体现人与自然的顺应与统一。
3.4景观价值及效益分析
3.4.1聚落生态文化的景观价值
作为一种特定的形态和文化,聚落生态文化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与过程
聚落生态文化一般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形式及相应的自然地理地貌及人文背景,这种专有的形态体现出景观的特质。在聚落空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演变模式,因为大多数聚落空间不是短期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由于建筑文化地域运动的影响,使不同阶段的发展具备一定差异性,总体上每个聚落内部不同组团也呈现出相对性和差异性并存的现象。就总体建筑而言,不同聚落有各自的营造方式与法则,这些独特的建筑过程体现出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其美学及景观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2)色彩与肌理
由于自然及人文条件差异,不同地区的民居聚落在色彩和表面肌理上有各自特点,与现代建筑风貌差别较大,所用材料及施工工艺各不相同,在不同环境演变中,形成了独自的建筑外观及表面肌理,如多样的花石墙,不同的土坯墙,不同的色彩搭配,瓦面纹理等,这些与众不同的表面特性在长期的生态选择中均体现出明显的景观特性。
(3)文化落差
聚落生态文化的生态特征还体现在其内部存在文化因子的生态位势差,体现在表象中,最明显的就是区域差别,特别是这种文化与现代都市文明的差异,由于在文化上存在较大的落差,成为文化生态旅游的最大诱因。
3.4.2聚落生态文化的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聚落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生态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研究人文历史、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历史依据。它对世界人居文化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2)经济效益――景观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存在就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由上所述,聚落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生态体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以科学的和对人民文化遗产负责的态度去开发、利用和建设,使之能够成为惠及子孙后代的永久财富,以它的可持续性发展来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生态的平衡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其钧. 中国民居三十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3
现代新儒学是自五四时期形成的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方向之一,以融会中西学术思想为基本特征,以发展人类精神文明为根本宗旨。它一方面面向世界,吸纳、理解、转化包括在内的西方各种学术思想,一方面基于时代的要求,反省、充实、推进传统的儒家思想,使儒学在现代获得新的表达方式。
转机:对五四时期批孔思潮的反弹
现代新儒学之所以发端于五四时期,同当时已经形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新式知识分子队伍有密切的关系。自从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抱着“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心态,有意无意地把西学理想化,将其看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他们常常把中学与西学对立起来,把中学等同于旧学,把西学等同于新学,对儒家思想缺少应有的同情。之所以如此,同他们尚未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有关。
到五四时期,这种情况有了变化。新式知识分子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改观。从人数上看,一大批留学欧美和日本的学人回国,从中国自己办的新式学校中也走出数量可观的毕业生。从质量上看,有一批在欧美取得高学历的学人回到祖国。他们对西方文化了解得比较深,发现西方文化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对这种弊端看得更为清楚,逐步破除了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始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重新看待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新学与旧学的关系,重新审视固有文化的价值。于是,从新式知识分子的群体中,涌现出第一代现代新儒家,他们就是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贺麟等人。继他们之后,又出现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等港台新儒家。
在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关注的焦点已由传统社会形态的“破坏”转向现代社会形态的“建设”。在以前,先进中国人关注的焦点是传统社会形态的“破坏”,致力于清王朝的斗争。以后,,废除了统治中国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破坏”的目的应该说基本达到,可是中国的社会状况非但没有改变,反而趋于恶化。打倒了一个清廷小皇帝,冒出了数十个土皇帝,军阀争战,接连不断。“无量黄金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仅有“破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着眼于“建设”。“建设”既包括经济建设、制度建设,也包括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可以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至于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国人则不能从西方找到良方,必须进行独立的探索。现代新儒家可以说是在这方面的探索者。
现代新儒学思潮是对五四时期批孔思潮的反弹。从新式知识分子队伍中走出来的现代新儒家,认同科学与民主的价值,反对封建主义,接纳现代性,有别于守旧派。他们拒斥全盘西化论,能够摆脱激进情绪的困扰,以理性的眼光和同情的态度看待儒学的价值,努力推动儒学的现代转化,有别于激进派。在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他们是有贡献的。
外境:西方思想界出现价值迷失感
现代新儒学的出现,同世界性文化批判思潮也有密切的关系。自近代以来,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世界哲学走入中国。我们考察现代新儒学,既要看到它兴起的国内背景,也要看到它的国际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更加表面化、尖锐化,这暴露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弱点,于是形成世界性的文化批判思潮。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用“没落”一词形容当时西方人的思想状态。梁启超考察欧洲之后,在《欧游心影录》中作了这样的报导:“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盘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样是好。”西方现代文明的一大问题就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严重失衡。在现代西方思想界,批评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强,呈现出人本主义思潮抬头的趋势。
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大都把西方看成可以学习的“老师”,听到的只有赞扬西方现代文明的声音,而听不到批判的声音。梁启超把批判的声音传递到中国,自然会引起极大的震动,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重新审视中国固有文化的价值。西方思想界中出现的价值迷失感,使以价值理性为中心的儒学获得发展的契机。现代新儒家从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寻找现代转化的资源,创立出儒学的新形态。
内因:儒学有实行现代转换的可能性
形成现代新儒学思潮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儒学确实有实行现代转换的可能性,能够成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既有时代性的一面,也有民族性的一面。因其有时代性,传统儒学作为农业社会的产物,不能不表现出历史的局限性,甚至被帝王用来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五四时期的倡导者们发起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其实并不是对儒学的全盘否定,而是把矛头指向传统儒学的历史局限性。把“孔子之本身”同“孔子之偶像”区分开来,明确表示只抨击后者,而不是前者。五四时期对传统儒学的历史局限性的批判,贡献在于突显出儒学实行现代转换的必要性。
由于儒学有时代性的一面,必须清除历史灰尘,适应新时代要求不断作出新的诠释,从而促使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形成。由于儒学有民族性的一面,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识,如何发掘儒学体现时代精神的正面价值,将是一个恒久的课题。从这个角度看,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出现也是必然的。
从哲学的意义上看,任何社会组织必须有一套全体社会成员达成基本共识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这是每个民族所必不可少的文化共识。这种文化共识可以采用宗教的形式来表达,也可以采用非宗教的形式来表达。儒学有效地组织社会、安顿人生,已形成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具有强盛的生命力。儒学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并不会因的冲击而终结。如何把握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克服传统儒学的局限性,走出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误区,摆脱“左”的偏见,重估儒学的价值,开发儒学资源,培育适应时代精神的中华民族精神,将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理论任务。
走向:多重向度进一步发展的态势
“现代新儒学”是指社会思想动向,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遇到种种困难,但毕竟延续到今天,并且仍然保持着向多重向度进一步发展的态势。 “现代新儒学”正在参与创造历史,已经进入“后新儒家”阶段,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消亡;抢救和保护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0―1319-0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农业社会为文化背景的一种体育实践类型。今天,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正发生着转型的历史性巨大变迁。转型的过程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事实就是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走向消亡,离我们的时代而远去。因此,本文所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和保护,就是针对当前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濒危这一现状所做的研究。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衰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健身性、娱乐性、教育性。千百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一直作为各民族不可或缺的健身、娱乐手段而稳定地传承。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建设逐步加快,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文教事业和社会开放程度较之过去有了质的提升,各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正处于不断地前进状态中。然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却朝着与之相反的方向迅速衰颓下去,部分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或正在走向消亡。据资料统计,一部分过去在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中影响深远的竞技、游戏活动如彝族的跳牛、满族的跳马、黎族的堆沙、新疆的赛骆驼等都已经失传,而另外一大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如彝族三笙、土家族的摆手舞、布朗族的刀舞、独龙族的溜索等目前则正处于濒危边缘。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衰退的原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衰颓是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引起的。一方面,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促使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动走向消亡;而另一方面,在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体育全球化的带动下,现代国际流行体育项目涌入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
2.1 现代国际流行体育项目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冲击体育全球化不可抵挡的同化攻势是导致国际流行体育涌入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原动力。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文教事业的开展、以及交通、通讯的便利,少数民族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国际流行体育通过电视传媒以及少数民族青年外出求学、参军、打工等多方渠道,迅速地进入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之中。笔者在云南考查期间,曾惊奇地发现台球厅、迪厅等娱乐场所在接近城镇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比比皆是,且生意兴隆。
在昆明西山的民族村,笔者对50名30岁以下的彝族、白族、傈僳族、藏族、羌族等13个民族的青年进行了调查,其中在“你知道奥运会吗?”一栏,100%的被询问者作了肯定的回答;在“是否喜欢当前世界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一栏,有96.6%的年轻人表示喜欢;“是否喜欢自己民族的体育运动项目”一栏,有92.6%的年轻人表示喜欢;在“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举办期间,适逢民族体育比赛,你的选择是?”一栏,有85%的受询者选择了前者。在另外一份关于健身娱乐手段的选择的问卷中显示,80%的少数民族青年日常健身娱乐手段为打篮球、打羽毛球、跑步、台球、迪斯科。而在另外一组对少数民族中年人的调查中,近75%的受访者表示日常的健身、娱乐手段以打太极拳、打麻将、下棋为主,只有20%的人以跳民族舞蹈为健身娱乐手段;仍然是国际流行体育项目占据主导优势。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显明,现代国际流行项目在少数民族地区以绝对性的优势占据了当地体育活动的主导地位。国际流行项目的涌入,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一些过去倍受少数民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如今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渐渐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2.2 部分传统体育项目的自动消亡 与国际流行项目在民族地区的流行形成鲜明对照,那些过去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承了上千年的传统体育项目正在黯然地走向消亡。随着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逐步完善和少数民族社会打破封闭不断地走向开放,少数民族人民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水平日益提高;过去一直统治人们精神世界的宗教文化渐渐地失去了它的光环。相关的一些宗教的活动也日渐没落,而其中的一些传统体育活动如羊皮鼓舞、铃铛舞、霸王鞭、钢叉舞等也已经各自走向衰亡。而随着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体育项目在生活和生产环境变化之后,尤其是文化环境变化之后,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如原来的生产娱乐活动狩猎在少数民族人民相继进入现代文明,过上现代城镇生活以后自然地远离了人们的生活。舞刀、耍剑、舞枪、大刀会、盾牌舞等军事体育内容也因在科技发达的现代文明面前失去了它的用武之地而被渐渐打入冷宫;而一些过去生活中衍生出来的原始体育舞蹈如彝族三笙等,也由于其离我们现代文明相去较远,而渐渐被人们抛弃。
可见,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正在由以农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向以工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转型。这个转型使得发生发展于农业文明的尚未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剥离出来形成独立形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失去了原有的社会文化背景。由于社会结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变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那种服务并依附于农业社会中的生产生活、军事武艺、宗教祭仪的形式与功能特点已不再适应工业文明社会的要求。这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衰退的主要原因。
3 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和保护
3.1 抢救和保护的原则 对于什么该继承、什么该抢救,什么该保护,这涉及到从事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工作者对抢救和保护对象的价值判断的重要原则问题。由于我们不能预见随时间的推移未来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评估有什么变化,因此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和保护问题上,我们只能持全面抢救和保护的态度。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多项目,其价值一时难以判断,出于对传统体育的负责的慎重的态度,断不可以一人一时之见,决定一个传统体育项目的存留。由此出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所有正在消失的内容都必须立即抢救和保护,而不可因任何原因而加以拒绝。比如,毕摩作为彝族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宗教神职人员,因其活动形式有极强的神秘色彩,曾被认作是封建主义的东西而遭到抵制,相关的一些毕摩活动中的体育内容如铃铛舞、羊皮鼓舞等也受到抵制;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的彝族笙舞“老虎笙”连同虎节曾一起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而取缔;彝族传统的游戏竞技活动“斗牛”在期间就曾被视为“低级趣味”而遭禁止等等,但时至今日,种种情况表明我们对这些活动的了解知之甚少,像毕摩跳神的舞步同羌族释比、满族、蒙古等族的
萨满的跳神有何异同?老虎笙繁冗复杂的套路和刚健有力的动作究竟在表达着彝族先民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当然,这些活动在若干年后经过重新的定位都已相继恢复开展,但我们已经付出了代价。毕摩的数量较之过去锐减,而毕摩做法事时候的一些舞步也失传了,老虎笙几十套动作仅剩十几套。
综上所述,对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我们无权决定取舍,精华与糟粕的区分并非短期内所能清晰界定并一锤定音的。我们应恪守传统体育守护者的身份,秉着全面抢救和保护的原则对那些已消失、基本上消失或面临消失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抢救和保护。这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抢救和保护工作务必坚持的基本原则。
3.2 抢救和保护的措施 在确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抢救和保护的原则之后,我们还应当确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抢救和保护的具体措施,笔者建议采用以下三种措施:
3.2.1作为有形形式保存 抢救和保护的第一种方法,是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转变为有形的形式,我们的抢救采用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手段,包括文字、拍照、摄像相结合三维的立体的普查方式,数字化和档案化的储存方式。保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遗产的永久保存。
近年来,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行动的启动,全球性的保护、珍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逐渐掀起热潮。鉴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与传统农业文明相适应的中国民间文化面临冲击,急剧消亡,以冯骥才为代表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呼吁、倡议、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即,用文字、录音、摄影、摄像等现代技术立体地记录中国民间文化.还将大批搜集和收藏中国民俗代表性实物,实施以县为单位的中国民俗志调查和出版,全面调查、登记与出版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拍摄与制作中国民俗文化的音像制品,建立中国民俗图文资料数据库等。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可以采用以上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保存,像我们前文提到的彝族三笙,还有一些离现代生活相去较远的生产和军事活动中的体育内容如,狩猎、大刀会、舞刀、舞剑、舞矛、盾牌舞;以及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中的羊皮鼓舞、铜鼓舞、铃铛舞,和过去生产生活中衍生的游戏活动飞石索等都可以利用拍照、摄像、录像、网络等现代科技的手段将其作为有形形式保存起来,以待日后研究,一旦需要,便可立即对其进行复原。
3.2.2 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笔 者认为,传承是民族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的最有效的手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是如此。如果一种文化被世世代代的继承去,那么就意味着它没有失传,自然就不存在所谓的抢救和保护了。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因为大部分文化的失传是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属于这种情况。少数民族人们和我们一样喜欢精彩刺激的国际流行体育项目,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有权利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一点无可厚非。我们不能强迫他们去“义务”地执行本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但是我们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因无人继承而像文物一样永远的放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里封存。那么该如何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呢?我们来看一下日本是怎么做的。
日本是一个具有一定传统的国家。我们说一定,是因为,日本比起我们来,历史短,而且不少东西都是从中国学来的。但日本人重视传统,而且善于保存传统。比如,唐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歌舞苏幕遮,今天在中国已经见不到了,可在日本还存在着它的古典形式。还有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的能乐,也是由8世纪时从中国传过去的“散乐”经过本土化的发展和演变而得以形成。但日本却把它一直传承下来,且能乐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政府是如何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的?自二战以后,日本政府就成立了文化财保护委员会,指定能乐、歌舞伎等一批传统戏剧为重要的无形文化遗产,受政府的保护;并积极地把这些传统文化向民间普及推广,日本各都道府县都设立文化会馆和能乐堂,为普及无形文化遗产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例如,许多能乐堂举办附带表演和解说的能乐讲座,而从2003年开始,日本的学校教育甚至将欣赏古典能乐纳入国语课的范畴。另外,不少普通民众,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都愿意学习能乐谣曲和仕舞(仕舞是能乐中不用化妆,不带伴奏的简单舞蹈)就像学茶道和花道一样,被视为风雅高尚的趣味。就这样,能乐以其扎根于民间的强大生命力适应了时代的变化,不仅在国内枝繁叶茂,而且成为受到世界公认的古典艺术。除了大力的普及推广,日本政府对从事能乐、歌舞伎等传统戏剧表演的人给予高薪供养。因为日本同我国的情况有相似之处:社会生活变化很大,社会娱乐活动的选择性也很大,年轻人对古典歌舞和音乐不是很喜欢,来看表演者少。因此,日本政府出高薪将其养起来,鼓励人们去传承,使这类传统文化不至于失传。
日本的方法看起来没什么过人之处,只不过是利用政府的法律、法令及行政手段对传统文化加以普及和推广,另外再给予从事传统文化的人一些“经济实惠”。但却很具实效。我们为何不可以效仿呢?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里,把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进行传习。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上长期开办类似“传习馆”一样的学习班,把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定为一项事业,而且对从事这个事业的人(传授者)给予高薪供养起来;且为了鼓励少数民族青年主动继承,免费招收学徒。在传统体育经济价值已经凸现的今天,传统体育已经开始成为少数民族人们创收的新的手段。因此笔者相信,行政手段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普及、推广以及“高薪供养”的传承方式可行,并且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抢救和保护的主要手段。
3.2.3 为传统体育营造传统氛围 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失传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有直接的关联,因此笔者认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能只局限于对项目的抢救和保护,而更应该对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始氛围进行关注。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营造一个传统的氛围,才能保证传统体育存在的活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经在有关民族民俗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保护中曾提到过“在原始氛国内保存民族传统活动,使其充满活力”在这方面,日本又快了我们一步。
日本传统的庆典活动很多,各地大大小小的庆典难以计数,比较出名的有东北三大祭、京都祗园祭、仙台七夕祭等等;过去在举办这些庆典时都要抬一种据说是载着神的“神舆”,神舆下有两根几米长的粗杠子,需要几十个人才能抬动,除了抬神舆,有的庆典活动使用的是“山车”,所谓山车是一种巨大的木结构的大车,上面载着神像和吹奏鼓乐的人,下面众人前拉後推地比速度,颇有声势。像“神舆”、“山车”这些传统的形式在所有庆典活动几乎都保留了下来。尤其东京的三社祭原始氛围最为浓厚,以其浓厚的江户传统色彩及盛大规模,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大“祭”之一。庆典时四处弥漫着传统宗教、传统民间文化的香烟,神舆和寺庙、江户时代原封不动的服饰和庆典仪式,全都原汁原味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甚至各种小吃摊上的小吃都是江户时代的。一句话说,眼前的一切都是一个已经过去了的时代的再现。
和日本传统节庆相比,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已经渐渐失去了原始的味道,其浓厚的传统色彩已经渐渐地为现代文明的大潮所冲淡,现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庆,如火把节、插花节、赛装节、泼水节等等,已经失去了原始的氛围,变得商业化、舞台化了,而火把节上的体育活动也因其环境的变化,氛围的丧失而失去了活力。所以,我们应尽力维持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民俗礼仪等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环境的原始面貌,力争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营造一个传统的氛围。
4 结 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先民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所创造的珍贵的民族文化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价值。然而,在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却逐渐失去了其主体地位,甚至由于长期的遭受冷落而徐步走向消亡,针对这一状况,应秉着全面抢救和保护的原则,采取作为有形形式保存、培养传承人、为传统体育营造传统氛围等手段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抢救和保护。
篇5
作者:王彬 姜连清 张宝林 孙立强 王淑清 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挖掘“大医精诚”的精神内涵“大医精诚”是在医学院校文化建设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丰富教学文化内涵的文明成果,在我校得到了具体体现,是我校科研强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时代标志与具体内涵,“大医精诚”深藏大学教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教育之外,以全面发展医学生的综合教育为第一要求,以全面完成医学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不仅仅体现在图书馆、教学楼、林荫道等实物建筑上,更凝聚在全体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与创新意识之中,大医精诚的校训体现不仅停留在我们的口号中,更要并有机的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形成一种内在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得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认同。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我院领导班子成员一贯强调以全体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为核心,因此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处处体现了人文精神,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管理模式[3],针对师生员工人格化和弹性化的管理模式,通过“相信他”、“尊重他”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普遍增强,大家自觉加入到学校的全面发展建设当中。同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树立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关系,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学习氛围与精神氛围,教师放下“身段”,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彼此对方的思考、知识和知识,交流双方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教师之间实现了教学互补与共同发展,学生之间实现了相互激励和相互学习,师生之间实现了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助,这一新型的人际关系,在我院形成了一个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是我国和谐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建设更是标志着校园文明。近年来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建设和美化校园环境,通过不断加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并形成了相应的后勤美化管理体制,加强内部管理力度,通过不断完善督查监督机制,为广大师生员工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工作学习氛围。同时针对师生员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宽校园文化阵地[4],通过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全面发展。通过针对学生开展喜闻乐见活动,让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提高活动的参与范围,我们已经开展了针对医学、科技、书画、文艺等方面的活动,开展一系列的文艺表演、知识竞赛和体育竞技等活动,充分展现了当代医学生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调动了全体同学的广泛参与,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尽管具有专业特殊性,因此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格外重要并且迫切,针对医学院校教育现状及以后医学生的工作时间,我院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广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力度,注重广大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层面的提升。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包括教材课本的教学内容,更包括日常学生教育与学生管理、交流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训,学校的每位教职员工,包括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的实习带教教师,都要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对当代医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断更新观念,目前已经将人文社会医学教育相关课程纳入到整个医学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已经形成了自然科学、医学保健科学[5]、人文社会医学基础同等并重的教育教学体制,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与模式中,重视了人文精神在现代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全面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和谐发展。
展望
总之,医学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我院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在全方面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弘扬崇高的人文精神,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促进广大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将医德与理想信念教育等有机融合,将“大医精诚”的管理理念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建设具有高品位、和谐的校园文化,大力弘扬德高医粹的校园精神,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篇6
【关 键 词】新儒家 新儒学 中国文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希望看到中国的文化可以在世界学术舞台上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以“新儒家”为代表的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单纯从“新儒家”的字面上很容易给人一种误解,就是在参与中国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因为找不出自己文化的核心力量,不得不去故纸堆里把我们已经批判得体无完肤的孔孟之道又给搬了出来的感觉。这是一部分不做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不涉及文化建设层面的中国人所误解的地方。因此,对当代新儒家有一个恰当的、合理的认识和理解是本文论述的目的所在。
一、当代新儒家的基本特征
当代新儒家是五四以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又一方向,它融汇了中西思想。它是以人类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的建设为根本宗旨,用现代的意识和视角来看待传统的儒学和现代文明的需求,从不同的方面对中国当代的文化建设奉献一份力量的思想流派。当代中国新儒家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如果说最初当代新儒家是以自觉继承儒家的“道统”,以儒家价值为终极皈依,以儒家为中国文化的本位,在儒家文化本位和主位性的基础上探求回应西方、重建儒学的话,那么现在作为一个文化越来越多元,越来越需要世界对于中国文化有所回应的时代,新儒家的思想也开始有所转变。新儒家们开始更多地以文化的忧患意识和世界的文化观,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西方文化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以全局的意识来积极地传播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有益因素。
二、“新儒学”和“新儒家”的区别
正确理解当代新儒家,就有必要对“新儒学”和“新儒家”做概念性的区分。“‘新儒学’与‘新儒家’相比,前者以批判的理性为方法来裁决真实性与现实性,而后者则以内在体验来裁决真实性与现实性。前者力求在客体性的基础上建立知识,而后者则力求在主体体验的基础上印证价值;前者力求在知识研讨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也以知识为条件重建逻辑或价值,后者则仅先行肯定价值判断,是否再寻求知识的手段或工具以实现价值理想或目标则因人而异。”可以看出,“新儒学”和“新儒家”虽然在概念的外延上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实质内涵还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现代新儒家是可以有不同的学术立场、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方法的不同流派学者的统称,是以人的实践性和价值体验为依据的一群人,也是对当代中国新儒家文化和中国文化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肯定称谓。而新儒学则是以儒家的知识体系为依据来认识当代文化、挖掘当代文化的价值,其更侧重于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理解。
三、当代新儒家的发展历程
当代新儒家思想变化的发展历程是对新儒家概念的最好诠释,通过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分析,可以看出当代新儒家的形成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儒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可以看出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内涵所在。
1.以文化救亡为己任的第一代新儒家
在中国文化被禁锢、思想被奴役、民族被侵略的年代,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五四高举“科学”与“民主”的两面旗帜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思想解放打开了一扇大门。作为新儒家的开山鼻祖——梁漱溟先生,以民族的文化建设为己任,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哲学为中所用,确立了第一代新儒家的精神特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时,换位思考本土的儒家文化,从而找出儒家文化的特质,来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同时,现代新儒家也会理性地借鉴西方文化融合中国文化。他们也会用西方的学术思潮来解释传统的儒学,宣扬传统儒学的现代意义,关注现实生活。梁漱溟先生在发展自己的儒学思想时,借鉴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对当时西方理性主义思潮批判的思想。虽然两者的哲学都主张从生命的视角解释世界,但是梁漱溟先生更多地是在用柏格森的观点印证、诠释儒学。此时,儒学是“体”,而柏格森的哲学不过是“用”。同时,他也断言“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有似于希腊文化在近世的复兴那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本位精神和中国文化尊严的“维护”之情。
2.以“返本开新”为目的的第二代新儒家
牟宗三作为第二代新儒家的代表,超越了上一代新儒家仅对西方哲学的借鉴意义,更本质地认识到了中国的哲学发展、文化建设的进程已经无法绕开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这一特征。不过面对西方哲学的冲击,继续坚持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性甚至“主位性”,是现代新儒家从未改变的崇高使命和基本信念。牟宗三继承了熊十力的心性哲学理念,并且借用了康德的哲学体系来融会贯通儒道佛的思想,建立了两层存有论,形成了一个新型的道德形上学体系。牟宗三致力于本体论意义上来建构儒家思想,希望能够形成一个打通中与西、内与外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他运用西方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的根源性和本体性作了充分的论证,为中国哲学向西方的传播,以及与西方文化建立对话的路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牟宗三也坚持中国文化的“一本性”立场,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多元体系下的一脉相承。中国文化坚持“一本性”,就预示着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借鉴,必须依心性之学内在的“道德主体”加以吸收融会。牟宗三运用“良知自我坎陷”的学说指出知性的形成,必须有良知的坎陷为前提,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解释道德理性的作用,从而达到他的“道德的形上学”本体论表述。其中在解释中国没有科学和民主的时候,他认为中国的现状是“超过”的不能,而不是“不及”的不能。由此可见,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圣外王的自信。牟宗三作为这个时期的新儒家的代表,体现了一种浓重的本位文化的信念,不管是对西学的借鉴还是对儒学的肯定,都是一种“返本开新”的意识体现。
3.面向世界的、多元的第三代新儒家
如今现代新儒家的发展基本上是以海外新儒家为主,以成中英、杜维明为代表的新儒家更多开始从世界的、多元的、面向客观世界的立场出发,来思考和重建儒学,更多地符合了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儒学回应现代生活的特性。第三代新儒家把儒学传统从极端的传统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中摆脱出来,面向客观现实,面向生活实体。
成中英把新儒学从主体世界带向了整体世界,更客观、更理性地对待了传统的儒家文化,不仅使新儒家有更强的生命力,也使新儒家更接近客观的现实生活,也更有利于新儒家思想的传播。他的本体学是整体本体、过程本体,严格的说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的过程本体。“所谓本体,是整体的一个函数,所谓方法论,是另外一种函数。……我提的本体是一个整体化得观点。……因为人就是一个整体,人就是一个本体。也可以说宇宙就是个本体。因为他是一个完整的存在。”他用西方诠释学的观点来构建自己的本体论。他对现代新儒家重建儒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首先,儒学的重建必须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必把儒学定为至高无尚的地位;其次,新儒家要正面面现代生活中个体的人性需要这些问题,而不能只关注内心;最后,新儒家不能脱离现代社会生活这个实体,不能脱离现实的结构和文明状态来讲儒学,要肩负起解决社会的、精神的现实文化问题的责任。
杜维明作为另外一个代表人物,他的观点更接近于创立一个文明对话的平台,让儒学可以有机会接触世界,被世界了解。杜维明从人学的立场出发,虽然也关注个人的心性问题,但与前人区别的是他不再强调儒家心性学的本位性和本体性,而是提供一种人文关怀的视角来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通过强调人的立场来突出儒学的精神性价值,这也带给儒学一个新的启示。这一代的海外新儒家的特点是本身对传统儒学的了解深入透彻,海外的经历又使得他们对西方的哲学观点也有深层的理解,这样就使得他们可以立足于一种世界文化的视野来对待思考传统儒学的复兴问题。
通过对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新儒家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他们更多的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根基来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文化。无论他们的观点、表述,甚至本体论等等有多么的不一致,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想要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都想要确立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因此,对于儒家“道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回应和儒学重建目标的一致性是新儒家共同的本质特征。
四、当代新儒家的积极意义
通过对新儒家本质特征的了解,我们也可以意识到新儒家对于中国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首先,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其次,现代新儒家的忧患意识和清醒的批判精神,带给中国和世界的警示作用都凸显了儒学的人本优势。最后,新儒家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对现代自我意识丧失和道德沦丧的时代,带来了文化的新指向,也带来了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总之,对于当代新儒家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不仅对于新儒家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也对于中国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陈鹏.现代新儒学研究[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宋志明.现代新儒学的走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篇7
关键词:民间美术;现代美术;美术研究;发展趋势;美术作品
民间美术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美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一般情况下民间美术的作者主要牧民、农民和手工艺人,他们为继承和保护民间美术做出重大的贡献。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这为民间美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也十分丰富,并带有着比较强烈的地方色彩,比如陕西户县农民画、北方一些地区的剪纸、带有宗教色彩的唐卡等等。民间美术不管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充分的表达了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理想的追求,由此体现出一种向上、乐观的生活精神。伴随着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民间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一些古老的技艺缺乏传承人、民间美术的保护工作不足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民间美术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自身对于民间美术的理解,探讨了民间美术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民间美术在我国的发展和繁荣。
1 目前民间美术的发展情况探讨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思想流派和文化形式也不断地涌入国内,这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在我国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价值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目光远离民族美术作品。充满现代感的外来美术形式使得民间美术中以泥、布、纸、木、竹,面等材质的表现形式很难再具备吸引力,民间美术的已经开始走向了社会文化的发展的边缘。目前一部人仍在挖掘和保护民间保护美术,但除了民间美术的传承人之外,大多数人抱有的是一种猎奇式的怀旧心理,并不能对保护民间美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民间艺人相继离世,他们的儿女有些也因为受到外来审美观的影响,价值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很少有人再愿意从事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和保护工作。可以说目前民间美术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保护和发展民间美术是当代文化人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这对于后世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2 未来民间美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之下,如何保护和发展民间美术已经成了十分重要的内容。文化和习俗会伴随着人们生活时代的不同不断的演进,作为文化工作者应当探究出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以便能够更好地指导发展民族美术的各项工作,以下结合工作实践,就民间美术的发展趋势开展了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发展和保护民间美术。
2.1 民间美术品的商品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民间美术作品走向市场已经成了一种十分重要的发展趋势。目前在一些地区,特别是旅游景区,民间美术作品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形式,出现了小型工厂加工美术作品的下现象,这说明民间美术作品有着比较广阔的市场,比如目前艺术剪纸作品中很多是工厂生产的,在花馍比较流行的北方地区也有专门加工生产花馍的小作坊。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贩受到利益的驱使,在民间美术作品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偷工减料的情况,也有一些生产者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了大量的修改,这使得一些民间美术作品丧失了淳朴的本色,影响到了对于民间美术作品的保护和传承,不利于民进美术的健康发展。民间美术作品和市场之间进行结合的趋势不可避免,我们应当正确的看待和认识它。尽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继承民间美术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但只要民间美术作品能够顺利地走入市场,走进寻常百姓家,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民间美术的影响力,增强人们对于民间美术的认知和理解,对于民间艺人来讲也能够很好的增加自身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社会境遇,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和传承民间美术,促进民间美术的发展。
2.2 民间美术将会转变为新民俗的一个重要构成内容
众所周知,民俗是民间美术发展最为重要的根基,民间美术的发展和民俗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在北方地区,剪纸贴窗花大多是在婚嫁的时候,也有一部分地区过年的时候贴窗花,这充分地体现了民间美术和传统民族之间的关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民俗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传统文化在吸收各种外来文化的基础之上,成为更具有特色的文化,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民间美术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消亡。在我国民俗活动有着很深厚的根基,可以说只要以农业经济作为基础的居住和生活的方式还继续存在,民俗活动就不可能完全消亡。目前在积极发扬传统文化的环境下,民俗活动将会呈现出更加丰富精彩的内容,民间美术作为体现民俗活动内容的重要工具,将会转变为新民俗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必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3 民间美术将会和现代艺术相融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比较的变化,现代文化对于传统美术的冲击和影响十分深刻。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疏远民间美术,现代文化冲击民间美术,但这并不表示民间美术就会被现代艺术所代替。民间美术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很长的历史,也形成了较为完成的体系,同时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形式。很多优秀的艺术家都关注民间美术的发展,也从民间美术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促进自身美术创作效果的提升。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毕加索就曾经专门的研究过民间美术,并将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展民间美术保护和开发的工作,应当大力的宣传民间美术作品,将其纳入到相应的研究范畴之内,和现代艺术进行充分的融合,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才能够增强美术的影响力。虽然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之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圈,但是不难发现两者都追求简洁的表现手法,也都追求直率的情感。共同的追求使得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之间的融合更加的顺畅,也使得两者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更加的容易,这位促进民间美术在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 小结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十分丰富,这是历史和古人给现代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保持和传承着民族自身的根基,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一些外来文化的优点,从而更好地完善了自身表现形式。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只要民间民俗能够继续的存在,民间美术活动就还会继续发展。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民间美术作品的样式、题材以及内容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但是民间美术的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不会发生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和保护民间美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方法得当、科学合理,民间美术会必将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申保华.现代艺术设计中河北民间美术视觉元素的挖掘与传承[J].大家,2011(17).
篇8
【关键词】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 途径
语文是我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语文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思想、内容、语言和方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一个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所必备的素质就是语文素养。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中学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能获得必要的语文,不同的人在语文上也得到不同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提高我国民族素质、丰富我国人才资源这一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今时代我国社会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要较好地实施这一目标, 中学语文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完成这一历史重任, 是我们中学语文老师亟待认真探讨和切实解决的问题。
一、 “语文素养”的含义
中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语文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其中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使用的一个专用术语。过去常用“语文能力”,现在新课程标准则改成了“语文素养”,许多语文教师对此不太熟悉,也有些不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从课程目标中可以看出,语文素养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既有着不同时代普遍适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把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界定为: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内化语文文化的成果,最终在学习者自己身上体现的一种时代价值或者是自己达到的新水平,同时也能够主动地将语文理论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这样的界定可得到现代课程论基本原理的支撑,也可反映语文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明确基础教育为我们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因此,要非常强调新课程对普通人的适用性。在经典课程理论家看来,课程的设定首先要考虑到的不是学生最终能否把它作为主修课,而是这门学科对那些不可能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多大的贡献,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在现代课程论里,每一学科都有三要素,即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这个体系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这个思考方式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任何割裂都对课程内在连贯存在一定的损害。这次语文课程设计的思路之一,就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也就是要求所有学习者能化语文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性。
总之,语文素养的提出可以启发我们以课程论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调整我们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策略。从长远来看,它也有可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之一。
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知识、今后从事研究或工作所应必备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它体现了人格力量,更是语文与品质的结晶。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语文品质素养的目标和要求。由此可见,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较之语文知识的传授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和更大的价值。那么,我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应认清应试教育体制给语文教育带来的最大弊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重智轻能、重视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大多语文生、重视理论价值而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现象已非常严重,理论与实际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根本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要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的语文观、教育观,不能把语文教学过程看成是单纯的一种知识的传授,而应该育人于教书中,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使我国语文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成为语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习、参与语文化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语文的形式训练价值及其应用价值。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思想新观念的层出不穷,给语文教学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投影仪、计算机等工具的日益普及,以微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将比较抽象、枯燥的语文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情趣盎然,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种情形下,传统、单一的知识结构已远不能满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刻了解语文发展的最新动向、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要求等等,丰富自己的知识贮备,成为学生的鼓励者、质疑者、咨询者、示范者。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
一、新课程下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特征
旧课程是由教育专家精心设计并由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一种课程,这样的课程具有预设性,即教师完全依据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施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新理念下的地理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互动形成的一种动态的建构性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因而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来看,相比旧课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程具有建构性和生成性特征。同时,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基本地理知识基础上分析、探究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标准
1.有效教学的标准。关于有效教学的标准,学者们近年来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一是强调有效教学的根本体现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二是有效教学必须符合教学规律;三是有效教学必须满足特定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从一般意义上讲,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标准;符合教学规律指既要符合人类已知的教与学的规律,又要探索尚未认识的教学规律,使教学与之相符合;满足特定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实际上就是要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2.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标准。(1)坚持三维标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从一维到三维的改革,突出体现了教学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的根本标准。即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且要重视地理过程和方法,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具体到课程内容设计上,就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恰当使用文本资源,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充分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2)探索具体标准。在三维标准的指导下,探索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标准是当前实施新课程的难点之一。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应坚持以下具体标准:①是否兼顾了课程的生成特征,具体地讲教学是否只停留在旧课程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层面上,停留在“教教材”层面上;②是否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即教学中只采用知识传授方式的教学模式,局限在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上;③是否停留在不挖掘教育因素的教学水平上,即停留在未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体验,进而培养精诚态度与价值观的水平上。这些标准都可以融入重形成性评价的评估指标体系中。
三、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1.创设探究性学习情景。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阵地,那么我们就必须把握好这个过程。以课题教学为中性点来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延伸。探究性学多都需要有环境和情景的建设,能够通过故事、现象和社会发生的事情来引申出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投入到探索当中,去挖掘事情和故事背后的事实,用问题来学习,通过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这个过程来提高思维能力,这就是探究学习的最终目的。
2.实现教学相长的良陛循环。知识的更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也会随着时问的推移变得陈旧,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生能够得到知识的增长之外,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新的体会和感受,这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的水平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提高,那么教学过程也就随之变得顺畅,也就是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所以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3.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教师不扼杀学生的个性思想,在课堂上开放时问让学生们交流探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从旁点拨辅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4.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探究性学习。比较法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了解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并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如复习等值线专题时,可以把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盐度线及等降水量线等等来比较,得出共同的读图技巧和规律,这种围绕某一专题,把分别独立的几个比较对象并列起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法的巧用,有助于了解地理事物的现象与联系,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新。
5.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实施研究性学习。现代化科技融入到地理教学当中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过去我们使用幻灯片,现在我们使用多媒体、网络等等设备来进行辅助教学,并且拥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单纯的从文字的理解上升到图文并茂甚至是影音图像,这样的科技力量带给课堂的不仅是便捷,更多的是生动和形象,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刻程度。
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从泛泛教学到有效教学,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优秀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真正能够担负起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要求公共管理者以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实现服务的公共伦理价值。现代公共管理强调职业伦理价值,包括彰显法律权威,配置优质公共物品,承担公共责任,提升公共职业价值期望。
已故行政学大师沃尔多曾经讲过:“公共行政该表现出职业的精神,即使它很难成为一个职业的领域”。在大力倡导公共管理专业化、科学化的今天,职业伦理塑造亦是公共管理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目标。它既关系到公共管理的政治合法性,也关系到公共管理职业的社会理性价值。
一、现代公共管理的职业归属
公共管理的概念,当前学界众说纷纭,尚未达成一致。正像美国学者列恩所说,“将公共管理己经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的辩解基本上是武断的,这个词仍然是含义不明的”。克拉克和纽曼认为:“公共管理是一种组织信仰与实务,是新的国家机关经营方式。”张成福教授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社与公共利益”的一种活动或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一套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安排。”尽管如此,学者们在认识本质上有一点是统一的,即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管理的最终的是满足一定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性就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核心问题,使一定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也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而对于职业,学者米歇尔·贝利指出,职业包括三个基本的因素:从事一种职业需要经过广泛的训练;训练的内容涉及某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专门的技能者为社会提供重要的服务。除此之外,职业还有其他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需要经过某种认证或得到执照,存在职业的组织,的白主性等。学者巴伯则认为,职业人士的行为有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系统化的知识;以社会的利益为取向而非以自我的利益为取向;由职业道德所产生的利益为取向;山职业道德所产生的高度的自我控制力作为作成绩象征的报酬制度。
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职业化已成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利一学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渗透,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和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共管理职业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侧公共管理的职业化,不仅表现为公共管理领域成为各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员云集的领域(如工程师、律师、医生、教师),他们经过职业的教育和训练,在社会管理某方面具备专长,通过规则的职业准人直接或间接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职业属性呼唤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职业精神,而基于对职业精益求精的追求,更要求从业者遵循职业伦理规范,并在符合规范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的能力、从历史角度看,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之所以在西方社会为广大民众接受,是以公共管理者不使用公共特权谋取私利为条件的,当公共管理者损害了这一条件,便丧失了公共管理职业的合法性根基和从业资格。
二、公共管理的伦理价值核心是服务
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表现为对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正义与邪恶等的价值判断和一系列原则规范。伦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伦理问题便构成公共管理伦理这种伦理关系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孕育形成,并可以根据道德原则来加以判断。它又具有多重向度:在整体层面土主要指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在个体层面上则主要是公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公共管理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在整体与个体的联结处则是公共管理组织与公共管理者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概言之,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也主要是指以公共管理者个人为核心的那些由于公共管理职责和行为所引发的伦理价值。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治理模式。它不仅是理性管理的领域,而且是价值追求的领域。如果说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政治权术为基础的社会治理,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科学的管理制度的确立为摹础的社会治理的话,那么,现代公共管理所代表的社会治理模式赖以确立的基础则是伦理化的服务精神伦理为人生设定某种至善的境界,它把对一真、善、美的追求确定为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在公共管理中,服务就是“善”,就是社会治理全部伦理价值所在尽管对公共管理制度方面的伦理评价对公共管理者行为方面的伦理评价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但所有标准都根源于公共管理的服务精神和原则。服务价值是公共管理体系中的最高价值)正是以门飞公共管理拥有这一价值,才使它与以往的社会治理方式区别开来。农业社会的社会治理以统治秩序为最高价值,工业社会是以效率为最高价值,现代公共管理确立的服务价值则是对述两种价值的超越。只要社会治理活动成为一种全心全意的服务行为,只要公共管理的制度和程序充分体现了服务精神和原则,也就自然地获得了和谐的社会治理秩序和充分的效率。
伦理价值对公共管理的协调功能应体现在公共管理者的意识自觉土,以使管理整体是自然和谐的,这一点与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构成的强制性秩序有着根本的区别。自然和谐是现代公共管理追求的一种良性境界,而服务的伦理价值把这种自然和谐转化为现实。伦理关系的和谐,会赋予并强化公共管理主体自身的合法性,它通过其他同构的道德规范作用于公共管理客体,获得整个社会治理的有序进而,公共管理客体在享有服务中感受到伦理价值的关怀,将唤醒提升他们的道德自觉和文明意识,从而在此基础上重构社会生活,使之充满伦理精神,促进整个社会关系和和谐。
三、现代公共管理职业伦理意识的构建具有多维向度
现代公共管理,不仅关心专业领域的技术价值,更重视对公共服务伦理道德的追求。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要求其发展职业的伦理,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机制和制度化的利他主义机制、历史表明,仅依靠法律和外在的控制,无法创造一种更好的公共管理秩序,促进负责任的行动,没有道德的伦理支撑,公共管理是不可能持久的。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是在公共管理中突显出的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一些职业标准和人生准则,如现代西方国家公共治理中不同层面所确立的对生命的尊重、公平、正义、责任、廉洁、高效等。这些观念和标准的确立及实践,在树立公共管理组织良好形象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护了社会共同利益。
从各国实践和我国实际出发,笔者认为现代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构建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彰显法律权威
公共管理突出社会的公共意志,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不可能稳定地为个人所意识和代表,它必须通过法律规定和制度设置加以确定。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是促进民主、维护秩序的坚强保障。柏拉图认为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L的权威。亚里士多德提出“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并强调国家的执政人要严格执行法律,维护司法正义。法不执行无所谓“法”,缺乏执行效力的法或充斥不确定因素的法必然会导致权力的滥用,破坏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耗损公共管理职业的核心服务价值。作为权力委托人,公共管理者应该成为宪法和法律尊严的捍卫者,宪法和法律价值的体现者,国家法律规范的忠实执行者,并在国家法律制度的框架内,以基于法律制度为本的规范程序为依据,公正合理地履行自身职能,最终实现在法的普照下更好地体现服务价值。
2.配置优质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发展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化、分立后的产物,有了公共部门才出现了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才成为专门的绝大多数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如果说在传统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管制、管理是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话,在走向现代文明的「业社会及随之而来的后工业社会里,服务则取而代之成为最重要最稳固的公勿品。“社会中其他公共物品以至于整个公共物品体系,都是建立在服务这一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基石之上的。” “公共管理提供一类特殊的公共物品,它的公共性决定了只依靠市场和社会不能保证有效供给,必须由公共管理执行组织来负责提供。职业的公共组织不是为组织自身利益而创设,它的产生应具有一更厂泛的社会公共标公共组织的行为应促进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者则应运用其专门的职业技术和特殊的权力依托整合社会资源并合理配置,创造出公众所需的不同层次要求的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需要。
3.承担公共责任
从最狭义的解释来看,公共责任是指向卜级负责,要求向某种权威来源说明个人行动的过程,处理的是有关监督和报告之机制。此种公共责任概念采用的是“命令与控制”的定义方式,含义是外部监督、辩护、顺服、奖惩、控制等意义,它通过清楚的法规命令和正式的程序、监督与强制来达成在当代,公共责任的概念已扩展出更广义的内涵,它具有多种善恶价值判断,涉及到国家、政府以及人民利益关系,既是制度又是伦理。作为一种义务,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承担为国民尽责,为服务对象效力、谋利的重任,这种义务的具体内容则由国家、政府和管理机构的性质、任务、政策法规以及道德原则确定。同时,公共责任又是一种任务,它要求公共管理者在履行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完成权力主体交付的任务。从伦理价值角度来看,公共责任赋子了行为人道德上的寄托和约束,是伦理准则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的统一。准则意识是管理主体的原则立场和根本态度通过对管理客体的调控,达到由内及外的日的,它突出表现为主体的严格律己精神和责、权、利的平衡;目标意识的核心则是公共治理的理想,是激励人们进取的精神力量,它对公共管理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对组织系统的良性运行起着调节、内驱和导向的作用。
4.提升公共职业价值期望
- 上一篇:乡镇环保半年工作总结
- 下一篇: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策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