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文明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现代文明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现代文明的看法

篇1

关键词: 安・帕奇特 《失落的秘境》 生态批评 生态隐喻

一、引言

《失落的秘境》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安・帕奇特(AnnPatchett,1963-)的新近之作,此书给作者带来了极高荣誉。作者于2012年获《时代周刊》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该小说算是一部冒险小说,将读者带入神秘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在探索发生在雨林中的秘密的同时,更引起读者对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反思。

小说讲述了斯文森博士为了研发新药,深入巴西雨林中潜心研究,但总是不主动回报的博士让沃格制药公司担心研究进度,于是派出安德斯博士前往了解情况,未料不久斯文森博士传回安德斯死亡的消息却没有多做解释,于是安德斯的好友,也曾是斯文森博士学生的玛丽娜在公司和安德斯妻子的要求下,不得已挑起重任前往亚马逊雨林去弄清楚好友的死因与理应回复的研发现况。

二、现代人对自然的矛盾心理

现代文明以来,在工具理性和科技至上思维的驱使下,人类在从自然攫取更多财富的过程中,物质欲望越来越膨胀。如生态学者王诺指出:“人类的欲望,就像被释放出来的魔鬼,从原来非正常的被压抑状态,进入同样非正常的恶性膨胀状态。”(王诺,2008:42)沃格制药公司花费巨额资金支持斯文森博士在热带雨林里的新药研究,目的就是获得巨额回报。在故事的最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福克斯先生亲自赶到亚马逊森林,因为医药研究迟迟没有结果而内心压抑着怒火,但当他得知首次人类临床试验初见成效――73岁的斯文森大夫怀孕,“他脸上的表情就变得无限温柔且无限惊喜起来了”,“药物有效,这是他需要知道的一切。他对文件、树场都没有兴趣,他也无需见到玛丽娜”(帕奇特,2013:340)。药物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意味着从亚马逊丛林中获得的这种原始物种即将给公司带来巨大财富。沃格医药公司及其派出的研究者们代表了现代文明,他们试图融入雨林里的生活,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多馈赠。从小说人物的融入过程,读者可以看到作者所要传递的生态思想。作者借着斯文森大夫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现代人研究自然的看法。面对能够延长孕期、使人免于疟疾感染的原始物种,人类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正视它,是选择干扰周遭的世界,或选择让它跟你没来之前一样?在欣赏光怪陆离的热带自然风景的同时,读者或许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小说当中的核心人物应该是忘我工作,刻板严格,甚至为了医学不惜高龄怀孕的斯文森大夫。面对恶劣的环境,她依然坚强地伫立在雨林之中,试图融入这种“野蛮”文明。但读者还是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现代人融入其中的勉强与困难。斯文森大夫坚持在雨林里进行医学研究近三十年,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身在丛林里,就很难相信自己了。雨林环境实在太过异化,无法直接运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帕奇特,2013:154)。大自然就像是圣地,一方面让人心生崇拜想要靠近,另一方面让人心生敬畏,难以彻底接近。人们在野生环境下所做的所有研究不过是自然的赠与,不能也不该改变大自然原有的生存状态。斯文森大夫很明白这一点。“问题的核心是你是否选择去打扰周遭的世界,还是任其像你不在场时一样自行发展。这是一个人是否尊重土著人的标志”(帕奇特,2013:180)。当一个爬行的土著婴儿差点从楼板上掉落,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土著孩子把玩着砍刀,差点砍到一个老奶奶时,斯文森大夫会说:“要尊重自然规律,一个宝宝失足掉下某一平面,一个学步的孩子把玩一把在长大后必须学会如何使用以便生存下去的刀,这些都包含在自然规律中。”(帕奇特,2013:226)斯文森大夫竭力保持与土著人的距离,因为她很清楚:每个种族总有自己的归属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尽管斯文森大夫尽其一生,获得了土著人的信任,但现代文明与丛林文明之间仍然存在难以弥合的间隙。拉喀什人可以任由斯文森大夫对他们进行试验,但很少与科研人员分享食物。斯文森大夫同样严令禁止科研人员为拉喀什人提供自己的食品。她认为“一罐花生酱对土著人的腐蚀,远远大于一台电视机”(帕奇特,2013:238)。人类学导论中最基础的知识认为:分享食物是公共生活和睦的最基本标志。斯文森大夫不愿带她收养的土著聋哑儿童伊斯特回美国做耳蜗移植恢复听力,因为她觉得不可能把每一个遇到的病人都变成美国人(可以享有很好的医疗条件);在给土著妇女做完剖宫产后放任离去,因为她认为没有医生,部落成员也能照顾好病人。现代文明和雨林文明之间与生俱来的距离感比任何试图改变对方的极端行为都要更自然。

其实科学家们想要研发出可以延长人类生殖能力的配方,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违背自然的想法?部落土著人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尽管生理上是因为某种环境原因而造成的,但当地部落间妇女互相的照应,让彼此无后顾之忧,以及相关环境、生活方式等条件,都能容许这样的情况存在。但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仅凭科技、金钱就想解决所有后续问题是不可能的。科学家拥有梦想与研究精神本无可厚非,但是自然法则终究才是人类应该遵循、不可违背的原则,妄想改变自然绝对是最不智之举。

三、小说中的生态隐喻

1.马丁树和拉普菇的培育失败

拉喀什部落的妇女们从第一次生理期开始,就开始啃食一种树皮。科学家们认为,正是因为啃食这种树皮,拉喀什的妇女才能够具有终生受孕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人对疟疾具有免疫能力,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马丁树。能够与马丁树共存的植物只有一种――拉普菇,一种蓝色的致幻类蘑菇。马丁树及拉普菇的研究价值毋庸置疑,一旦研究成功投入到现代文明的制药业中就会带来巨大财富。正如科学家们所言:“自拉普大夫在文章中提到这种菌菇后,人们一直在想方设法染指它。”“毒贩子、巴西政府、其他部落的人、德国观光客,谁也不知道谁会抢先”(帕奇特,2013:288)。因而,马丁树和拉普菇不仅是热带雨林独有的植物,更是一种意向,是物质财富的象征。医药公司派科学家们对其进行研究寓意着人类对物质追求的无尽欲望。然而一味地征服自然、占有资源只会带来生态的破坏甚至现代文明与部落文明之间的战争。斯文森大夫也意识到了这点。“我不能引得全世界蜂拥而至,他们将践踏拉普菇、害死马丁特蛾、吓跑部落人民。”(帕奇特,2013:317)然而大自然是集所有生命和智慧于一身的。作者对马丁树和拉普菇的描写也埋下了伏笔。整片马丁树林,其实是一棵树的不断自我复制。“我尝试培植马丁树,连带一起培育拉普菇,已经三年了,还不是把它们种到密歇根去,就只是将根的切片带回实验室培育,用的是同样的土壤、同样的水,到现在都无法办到”(帕奇特,2013:288)。因为只有在这片雨林里,人和自然才可能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现代文明想要侵占它谈何容易。拉喀什妇女即使是啃食树皮也只会挑选大个儿、已被啃过的树,而不碰那些幼小的树。因而马丁树和拉普菇被代表现代文明的科学家们培育时,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这一片树林是一个整体,来自同一个母亲,正如大地母亲一般,任何想要脱离的生物注定是不能存活的。

2.斯文森大夫的胎死腹中

斯文森大夫在73岁高龄的情况下能够怀孕,在现代文明中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在热带丛林中,这却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作为现代文明代表的斯文森大夫,在研究马丁树的过程中效仿拉喀什人的生活习惯,亲自做临床实验,最终成功地怀上婴儿。然而这一举动本就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征服自然的最终代价,就是毁灭人类自己。斯文森大夫在孕期快七个月时,身体已经承受不住高龄怀孕带来的痛苦。“手指间的皮肤都裂开了,淌出血”。“斯文森大夫的脚肿了,脚趾已陷进去一半,整只脚带有一种不自然的青紫色”(帕奇特,2013:341)。这些都是不好的征兆。她得了妊娠毒血症。斯文森大夫自己也很清楚,胎儿已经死亡。斯文森大夫本人也是死里逃生。玛丽娜替她做了剖宫产手术,取出了一个畸形儿。作者用这样的安排,暗示人类如果不能悬崖勒马,继续违背自然,则必将陨灭在自己制造的圈套中。现代文明以人的理性力量和科学技术为武器,一味地向自然挑战和索取都是愚蠢而徒劳无益的。

四、结语

科学的发达,其目的在于使人类获得更多进步与幸福,但若因此违反自然界的定律,妄以为自己有能力凌驾一切,则恐怕将招致更大的灾厄。秘境给了人类很多提示和警醒。原始丛林的生活看似荒蛮,却合乎野性的生存法则,同时不乏温情。部落成员之间相互关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里没有过多的物质欲求,没有利害关系和无辜杀戮。看似落后,却折射出人类最本质的东西。身处现代文明困境中的读者,或许可以从中找到解惑的答案。保护雨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玛丽娜于是离开丛林,返回现代文明。这部作品给予读者的不仅是文学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更是生态视野下对当代社会的警示,呼吁人们尊重、爱护自然,唤起人们重建美好家园的憧憬和愿望。

参考文献:

[1]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学研究概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2]安.帕奇特著,何文菁译.失落的秘境.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3]陈小红.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篇2

关键词 现代课程 后现代 前现代 冲突 融合

图尔明在《回归宇宙论》中提到:“我们必须调整自己……认识到我们不再生活在‘现代’世界。‘现代’世界如今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后现代世界’尚未发现如何以是什么来界定自身,目前仅仅能以不再是什么来界定。适当的时候,从现代到后现代科学的转变将通过哲学和神学的相应变化来呼应”。图尔明的话是后现代主义支持者的心声,仿佛一切都在更替,一切都陷入未知和不确定。后现代给人一种无所不包的感觉,它本身思想过新,过于多样,甚至还无法定义自身,也是任何一种分支都无法予以代表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它的影响力。毫无疑问,后现代主义已波及到文学、哲学、数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后现代教育观与现代教育观的明显冲突让很多从事教育的人不知所措:是屈从于长久以来既定的事实和观念,还是接受尚在发展中且不确定性明显的新思想?在这个开放性的社会,接受新兴观念似乎已成为惯。但是,是不是真的契合发展需要,抑或后现代教育观适合我们现在所处的大环境,这一点值得深思。

前现代范式是自古希腊文明开始并得以发展完善的,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来体现前现代秩序便是“道德品质是一种中庸,居于两种恶性之间,一种是过多,一种是过少。之所以如此是德性指向中部”。从这位古希腊文明杰出代表的话里我们可以窥探出前现代的含义――它强调一种平衡、均匀、完美,这一点恰好和儒家思想不谋而合。虽然工业化发展迅速,让现代文明得以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我们本身的思想根源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充斥着现代文明和号召推进后现代文明的今天,前现代思想仍然有它的一席之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存在着一种迷茫和混乱,在自身文化并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和消化的前提下,过于猛烈推进效率至上的现代主义课程观,抹去了人文主义的厚重感。而在后现代文明尚未明确,甚至还和现行的素质教育有所冲突时,现代主义教育观受到来自前现代和后现代双方的冲击,它们都有合理性,也都存在不合理性,所以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后现代课程思想与现代课程的对立与融合

1.后现代主义

从思维方式的变革来看,“后现代主义”主要指一种发散性、多维化、逆向性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线性思维方式不同,它更强调不确定性、不连续性、质疑性,去否定性和去中心化。如果拥有信念,那么拥有的信念应以怀疑性而非确定性为基础。无论做什么,在作出行动前甚至在做行动时都要怀疑做的可能是错误。存在并非都是合理的,万物也不具备确定性。一切都建立在怀疑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随时可能被而从头再来。绝对的正确也是不存在的,现代主义者强调的普遍性、确定性、准确性、正确性,在后现代领域中都是无法被感知的。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只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下做的特殊决定。我们希望它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会一直正确下去,只能说在当时当地是合理的,而未来的一切却无法预知。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主义来说,与其说是冲击,不如说是恐惧。如果说一切都不再确定,一切都无法预知,也不存在绝对性的真理,那么我们之前建立起的所谓的理性世界随时都将会。

2.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想而来,它不同于现代教育观强调着科学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线性因果这样的思维模式,教育目的也是试图追求一种具有确定性的量化结果。后现代教育观不认为目的能够以具体的、量化的结果表示,它认为“目的只能以一般的,甚至是‘模糊’的词汇来描绘”。通过后现代教育家的著作,可以看出他们的表达形式、内容和现代主义教育家大相径庭,很多后现代教育家以诗歌、童话、隐喻等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这类文体不同于议论或叙述,它们是开放式的,具有启发性的,只有通过此类形式才能让教育目的保持下去,而逻辑性、精确性话语是封闭的、呆滞的,不具有生命力的。因此,以此为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后现代课程中就应该具备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去中心化等。只有这样的课程观才能符合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思想,在此课程观培养出的学生才能真正适应未来那种不确定的世界。

3.对立与融合:合理与不合理的交融

在多尔的《课程愿景》一书中,不乏将现代主义称作幽灵的说法。泰勒模式、斯金纳程序、布卢姆目标在后现代者眼里都是幽灵,因为它们是理性主义与精确性的产物。后现代主义者视察目前的教育系统之后,认为这些幽灵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遍布在整个教育系统之中。像实验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以及各种分支的教育学正在逐渐蚕食真正的教育,将教育划分为一块一块,使其“支离破碎”。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把控着目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方向。现代主义的教育生怕一旦放松了控制的弦,整个教育体系就会崩塌,尤其是在课程领域,丝毫不敢掺杂除现代主义外的思想。客观来看,现代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另一方面,在教育目的上,现代主义很容易忽视真正的内在目的,也就是儿童自身的发展需要。多尔也认为现代主义思想的运作以确定性、封闭性和非转变性的框架为前提。因此,尽管现代主义在大机器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却无法有效地处理人的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在追求极致的精确性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却没有跳出来看看这样做是否正确。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指导不能够为人类的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因此与后现代思想的相遇将成为改变目前教育现状的契机。

后现代教育的观点是对现代教育存在问题的正视与抨击,后现代教育针对目前教育过于工具理性化,一切教育任务、教育过程的背后都有功利性目的,且课程分科过细可能会导致学生不会自我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概念和知识,整体意识不强,缺乏逻辑推理与思辨精神。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一味地鼓吹后现代主义理论,其不良结果也显而易见。

首先,后现代课程理论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这样无形中就是反对学科的存在,要求消解学科之间的界限直至完全融合。他们认为现有学科教材体系已经很难容纳无限膨胀的知识,如果仍是延续以往科学知识的分科体系,将只能学到片面的、碎片化的知识,而无法整合起来。认识到知识的爆炸性从而改革课程的出发点是好的,这一想法敏锐地把握了目前信息社会的发展动向,也是未来的趋势,但是以此为依据要求取消学科甚至不同类别知识的边界是需要商榷的。

其次,后现代教育强调过程,不允许预设价值和目标的存在。这一点是尤其需要注意的,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不允许教育目的明确化、确定化是很难推行的。现代教育的确存在在教育目的设置方面忽略了“人”,也就是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状况,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要求彻底抛弃预设价值观。这样很容易导致教育的失控,也就是教育的无效化。

由于现代主义教育发展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它的理念在不断地扩充和巩固,并广为传播和接受。因此,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而后现代教育观在此时跳出来也是时势使然。当然由于它本身不如现代主义教育观成熟,它的局限也更为明显。如除了上述,还有认同不确定性的知识观消解了一切真理,这很容易滑向虚无主义并导致最终信仰的缺失等。所以说,不是学科的划分就是错误的,而是要思考如何设置学科或者分配学科的比例最为恰当是关键;不是要讨论教育无目的是对是错,教育重在过程不要结果这样的说法也是因时因地而对错不同的。在现代主义教育势头正劲,而后现代主义教育也言之有理的情况下,坚持‘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都会有片面性,因此,以自身的教育状况采纳不同教育观才是明智之选。

二、前现代课程与现代课程的矛盾与冲突

1.前现代文化教育观

前现代文化于我们而言就是传统文化,前现代教育就是人文主义为主的教育观,它充斥着融合的氛围。古人喜用“是……也是……也是……”的句式来表达观点,这是一种对多种属性认同的全局式的观点,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特征。反观西方,古希腊时期则注重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观:真、善、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而它们三者也是不可分的。从这些思想可以看出,前现代的教育理念重视整体性、均衡性、对称性,并且求知、求真、求美。古人学术思想的表达往往采用“隐喻”“叙述”“例示”等方式,而不是思辨“分析”“推理”“归纳”等,因此前现代的教育思想是不具备系统的、明确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的知识状况和古人所持的学术思想是浑然一体的。前现代思想目前来看并没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大,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2.前现代课程教育的缺失

我们经历了前现代,处于现代,又开始受后现代影响。尽管历史久远,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遗忘前现代的文化观和教育观。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历史环境影响,我国没有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而如果连仅存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消亡,我们国家的前途是令人堪忧的。因为一个抛弃自己文化放弃自己根源的人是没有办法立足于世界的。

我们现行的教育基本上是民国时期确定下来的科目再加以丰富,纯科学科目基本都在,与我们本身文化息息相关的目前只剩下语文一科。我们并不缺资源,但是这一方面的教育却越来越差,应该说在一开始没有把这个点作为关注点。毕竟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已经太多太多,所以在一开始教育得以呼吸外来的新鲜空气时就潜意识地将传统暂时搁置一边甚至是持抵触怨愤的态度。而到了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把学校也变得像工厂一样生产学生。数学、物理、化学,这样学之有用且见效迅速的学科地位越来越重,最经典的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传统文学这样的人文主义学科底蕴深厚,且学习起来费时费力,在短期内只能作积累之用的知识就有被淘汰的趋势。更可怕的,因为环境的影响,国学方面的大师越来越少了。由于传统文化在目前课程体系中的缺失,不少专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尽最大的可能让文化在教育活动中传递下去,所以目前的课程现状就是前现代与后现代共同影响的现代课程的变革。

3.如何看待前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的矛盾

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的矛盾简单说就是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因为很多经典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也同样具有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如果想让具有正能量的传统文化嵌入现代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行的,二者之间不存在根本性质的对立。所以想要二者兼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实践取向和生活取向,一定要让它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一种形式或者仪式的概念。前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虽有明显差别却又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看上去前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所有思想的融会贯通,一个字“合”,而现代教育正好和它相反,是“分”,但是它们之间的作用却是相互渗透的。前现代文化教育追求真善美,力求平和之美的目的是去除现代教育中浮躁和寡薄之气所需要的。只有处于低层次的教育观才会不自觉地将二者分开,要想真正地做好教育,不仅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对立,更要调和矛盾,毕竟根源性的东西是不能被抛弃的。

总而言之,我们要理性辩证地看待前现代教育和后现代教育观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尝试构建三种观念和平共处的局面,这当然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愿景。现代教育的现状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不要固执地认为某种趋势或观念一定会永存,现代教育已亡论、后现代教育式微论这些观点都是过分看重了某种教育观。教育现状在发展,教育现状自然也会改变,教育终究会向它本该前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文明.后现代教育观与素质教育的契合与背离[J].当代教育科学,2010(8).

[2] 王玲,周小虎.后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3] 姚文放.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J].西方哲学研究,2011(4).

[4] 刘复兴.后现代教育思维的特征与启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篇3

关键词: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学习健康 解决措施

现代文明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当今学生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变化的同时,他们的成长与学习等也出现了各种健康问题。如果我们一如既往地只关注分数,而忽视过程、忽视其潜能的开发、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则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从小缺少艰苦生活的小学生对自己人生课题束手无策,缺乏思想准备,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惧学等问题,有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已形成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心理障碍,甚至由此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疾患。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有效解决其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身体健康是好学生革命的本钱

我经常对学生说:“身体好比做生意的本钱,有了本钱才能赚取相应的利润,如果连本钱都没了,则何来的利润呢?”由此可见,只有身体健康了,才有权利谈其他事情。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健康常识,健康的活动方法,让他们健康成长,为学习、生活和将来积蓄丰厚的本钱。

二、心理健康是好学生革命的基础

(一)父母要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与学校加强合作、沟通,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素质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最终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内心深处常常充满各种矛盾,与外界也常常发生冲突,处于不稳定状态,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突如其来的,常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也总会有一些表现,如过于自卑或孤僻,经常与父母及同伴发生争执、敌对、不合作等。如果在初期予以注意,防微杜渐,就可以使这些儿童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首先,要在家长和教师中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将获得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实际经验传输给子女和学生。其次,家长和教师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防止因心理受挫而导致心理紊乱。家长和教师要从思想上关注学生,学习上细心指导,生活上热心照顾,遇到困难耐心帮助,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促使其健康成长。

(二)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仍然比较注重学生的分数,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所想所做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于是分数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并且这种等级伴随学生成长。学校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不是分数至上,不要盲目地给学生下定论。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的教育,重点应摆在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避免极端倾向。同时通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及时指导,矫正训练,提高其认知评价水平和应对技巧,并使其接受磨炼,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维护其心理健康。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权威,在各门学科教学中应注意找准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着力指导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了解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三)社会应利用正确的文化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发展。

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小学生必然受社会文化的熏陶,因此优化社会环境,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当务之急。社会环境需要净化,消除种种不健康和丑陋现象,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他们真正明辨是非,认清主流,达到正确地学习与模仿,学会积极地适应社会和人生,从而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危险期”、“转折期”,身心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健康学习是好学生革命成功的保障

学生的健康学习指的是方向明确,思想正确,方法正当,习惯得当,我就从这几方面谈谈怎样让学生健康学习。

(一)学习指导思想正确,目标明确。

正确的学习目标应该让孩子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定。每个孩子都想学好,所以他们的总目标一定是比较高的,一下子很难实现。在孩子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家长或老师一定要作适当提醒,除了制定总目标,还要制定分目标,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一定要避免以分数为目标,这样才是正确的目标。学生对于自己制定的目标一定要重视,随时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到目标,家长和老师需随时激励他们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防止孩子们的注意力偏离目标。

(二)学习习惯正确培养,学习方法运用合理。

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可以使小学生健康学习,对此,可从课前预习、课上认真、课后复习三方面考虑。

预习方法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有的同学喜欢边读书边思考;有的同学喜欢在预习时读、画、圈、点,在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注意。预习方法可以多种多样:(1)刚刚开始预习的学生,先要选择一门自己学得比较费力学科作为起点,一直坚持下去,取得一定成果后,再适当增加预习科目;(2)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预习时间及内容,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之后,利用余下时间预习。

凡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全神贯注、高度集中精力听讲。尽管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民主、自由,学生应平等参与课堂教学,但还是要把认真听讲放在首位。尤其是在老师少讲精讲的情况下,认真听课是取得成功的第一要诀。要在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吃深吃透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好问,多思。并学会给自己出题,争取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比较各种方法的简便程度,对解决相关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篇4

一、现代主义面临的形式主义困境

形式是西方资产阶级工业文明兴起后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带有它自己强烈的特征,审美性。所谓形式也曾是一种潮流对另一种潮流的否定,当抽象绘画兴起时,具象绘画就变低一等。同时形式的潮流也是资本商业市场不断对市场推陈出新的产物。

对现代主义艺术实践影响最大的无疑是达达主义――这个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仅仅存在了6年的艺术流派。达达主义艺术家对资本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对艺术体制和规则的挑战、抹煞艺术与生活界限的行为变成了现代艺术领域中最基本的艺术法则。此外它把艺术家的注意力从作品的制作过程引向了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的意图。当现代主义艺术的形式从波普艺术走向偶发艺术,行为艺术进而又走向观念艺术时,社会中的对个人无政府主义行为的欣赏和对个人极端行为的肯定,而当这种欣赏和肯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变成了一种社会疾病,也就是观念艺术的出现,使西方前卫艺术的死亡和形式主义面临绝境。这一现象也说明资本主义体制走过了它的盛期。这一现象在八十年代中期也表现为一些新潮理论家竭力鼓吹观念的重要性,有意无意的贬低技巧,技能,手艺。似乎有了新观念,就有了新艺术。而这一时期的艺术通常表现为形式和内容精神的苍白。它在20年中出现的流派远超过过去200年的总和,这使得人们又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二、绘画的死亡论的出现

在六七十年代观念艺术的潮流之中,“绘画的死亡”曾经一度成为艺术家界流行的看法。既然艺术家在纸上写几个字或者进行一些表演就具有与传统的艺术作品相同的功能,那么绘画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因此观念艺术的出现不仅导致了绘画的形象、色彩、结构被取消,也使绘画这种艺术门类的存在价值受到了怀疑。美国极少主义艺术家贾德就宣布绘画已经死亡。

三、“新绘画”后现代艺术的形象

到了70年代晚期,由于对艺术的未来所持有的信心出现了动摇,使得人们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传统的艺术形式上来。艺术家们出于不同目的的开始重新关注绘画――欧洲的艺术家试图通过绘画的复兴,来恢复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回归架上绘画。他标志着西方艺术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艺术评论家根据不同的国别分别冠以不同的名字。

1.德国新表现主义

新绘画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并与80年代初期得到发展。新表现主义画家们试图通过德国以往的精神,来反省国家的创伤,探究德意志文化的根源,并以强烈的意识来表达他们希望回归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这一流派的艺术家们虽然在作品的内容、样式和技术媒介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回归形象,回归主题。尽管这种形象是变异的,主题是批判的。但是,他们共同摆脱了抽象主义那种僵死和无视主题的空洞。强调了人性的发展,使濒临绝望的德国绘画又获得了新生。德国表现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吕佩尔兹、彭克、伊门道夫等。

2.意大利超前卫派

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艺术界被贫困艺术的阴影笼罩着。但是,有一批年轻的艺术家们不买贫困艺术的帐;他们坚持用传统的油画颜料在画布上作画,并把眼光转向传统。自由地借鉴了艺术史上包括现代主义在内的所有艺术风格和样式,特别是本国的传统艺术风格。他们这种回归传统的艺术追求与当时的艺术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引起了著名评论家奥利瓦的赞赏,并于1979年在《闪烁的艺术》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将他们的艺术冠名为超前卫派。由此意大利超前卫派开始崛起。这个流派的艺术家们虽然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差异,但都在关注同一个主题,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意大利超前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基亚、库奇、克莱门特。

3.英国绘画新精神

英国在西方现代艺术领域的起步比较晚。从没有形成一个属于本土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先锋艺术流派或团体。虽然也出现过像摩尔、培根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个体,但似乎独木难支。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在英国才有所改变。出现了一批关注“大文化”概念的年轻艺术家。他们通过平面绘画的形式,表达了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相关的文化概念,并引导出了“关注问题”的美学共识。代表人物有叶?莎维尔、马?哈维等。

4.美国“新绘画”群体

篇5

【关键词】乡村文化 乡村旅游

一、旅游凝视理论的引入

“凝视”,英文词源为gaze,意思是一种观看的方式或者方法,其最初源自社会学思想,后来在文艺学、美学等各个研究领域非常活跃。它的核心点在于凝视主体的强势与被凝视客体的无力和被动性,因此凝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力的分析。1992年,英国注明社会学家约翰・厄里提出“旅游凝视”理论,以分析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的权力互动关系,这样将旅游凝视理论与旅游文化和旅游社会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厄里对旅游凝视的特征的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不平等性。厄里认为,社会依据代际、性别和族群等因素呈现分层,这使得到访游客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隐含着一种实际的不平等。旅游者的摄影行为以及他们对目的地的视觉表征驯服和规定了凝视的对象,其中包含着权力知识的关系。第二,支配性。在厄里看来,视觉支配或组织了体验的范围,凝视是旅游体验的中心。第三,符号性。厄里认为,旅游就是一个收集照片、收集符号的过程,旅游凝视就是某特定景点意义符号的生产与消费,旅游摄影本质就是旅游凝视的固化。

二、用旅游凝视视角来分析乡村文化弱化原因

(1)乡村旅游中文化交互关系分析。根据“旅游凝视”理论,我们可以推论乡村旅游过程中也存在着“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两类群体。“凝视者”就是是乡村旅游主体,“被凝视者”就是乡村的居民。1、乡村旅游群体的文化动机分析。一般的认为,现代社会的旅游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群体在从事某项旅游活动时,最重要的事进行一种精神消费,而这种精神消费实质上可以归类于文化活动。2、乡村旅游中旅游群体与当地村民交互关系分析。依据厄里的”旅游凝视”的基本观点,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交汇、冲撞,并且在差异中追求某种一致。乡村旅游者与当地村民间的关系交互可以从三个阶段来看待:第一阶段:“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两者文化平等交流阶段。该阶段是乡村旅游的起步阶段,少数城市旅游者为了逃避城市文化的喧嚣而到乡间寻找城市没有的静谧。在这一阶段,属于平等阶段,在这一阶段,旅游群体和乡村村民都相互怀着良好愿望和平等意识。因此不存在厄里“旅游凝视”意义上的“凝视者”与“被凝视者”。第二阶段:属于互动的初步阶段。在这一阶段,“被凝视者”主动接受“凝视者”阶段。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倾斜。大规模的乡村旅游群体涌入乡村旅游目的地后,村民逐步体会和意识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正是乡村旅游群体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或需要体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经济利益,乡村村民主动接受乡村旅游者带来的文化,在一定条件下,一些村民开始迎合相关的旅游群体,甚至还创造一种虚假现实来迷惑旅游者。第三阶段:属于凝视加深阶段。“被凝视者”趋同于“凝视者”阶段。大量乡村旅游者反复多次涌入乡村旅游地后,城市人优越的物质财富和他们携带的文化不断的冲击着乡村村民。但是,文化素质低决定了村民并不能深刻理解市场和城市文化的精髓,同时,他们也缺乏必要的条件去践行这种文化。

(2)乡村文化弱化原因分析。参照厄里的旅游凝视的基本观点,乡村旅游者在整个乡村旅游过程中,会开展各种农家活动,这个过程,两者不断互动,但整个过程中,必须要看到乡村旅游者的心态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因此可以将这个活动实际看成是”凝视者”对”被凝视者”的侵入行为。扮演“凝视者”的乡村旅游者作为城市文化的活动载体和扮演“被凝视者”的村民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两者之间的互动,推动着乡村旅游文化向前发展。在这场文化交互过程中,表面上看,城市群体带着一种休假的心态来追求乡土气息,但不能忽视,他们背后所承载的物质的经济实力和城市文化特有的理性和繁荣,是属于主导的一方,必然深深的影响着相对弱势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活动载体――村民,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迷失在自我文化和它文化间,逐渐走向庸俗化。对经济的渴望使得村民在保持自我文化中不经意的却把文化当做商品来贩卖,使得乡村旅游充满了商业气息。从接待游客的中享受到一些经济实惠后,村民试图通过已换得的经济利益效仿多次反复影响他们的城市居民,甚至在建筑物上也开始模仿城市建筑,以楼房来代替他们原有的乡村农舍,逐步走向城市化。而走向“庸俗化”、“商业化”、“城市化”的乡村却再也满足不了原本希望到乡村寻找乡间野趣的乡村旅游者的旅游诉求。

三、乡村文化保护策略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篇6

摘要:媒介作为一个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其无可匹敌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来临也愈加凸显,对其的研究也早已系统化和深入化。文章回顾和归纳了前人对媒介技术一些理论性分析。

关键词媒介;媒介技术;传播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创建到现在,不过是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现象则是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并且,媒介和传者与受者两者一样,是作为最基本的传播要素而出现的,它是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手段、载体。在最初的传播历史中,媒介表现为语音、语言和一些简单的符号等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印刷机的发明,传播第一次有了现代性的意义,开始跨越以前人类想象力的极限,摆脱了时间性与地域性的制约,使地球上每一个个体都身陷于现代传媒的巨大旋涡之中。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继续发展,电台、电视等媒介也竞相跃上传播的舞台,并且,每一个媒介的产生,都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境况,甚至同人类社会的变迁与文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特别是电视的发明与成熟,其作用更是巨大,这也使得媒介技术分析的现实意义迅速而明晰地凸显出来。在媒介分析理论界中至今享有盛誉的理论大师:雷蒙·威廉斯、麦克卢汉、梅罗维兹都有着自己对独特的理论思辩。

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更新提速的年头,数码技术、光纤卫星通讯技术、电脑网络技术大放异彩。在所有这些技术逐渐走向融合和协调的基础上,世界性的因特网迅速崛起,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媒介,它不但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国家疆界,还打破了文字、声音、图象等各种符号形式的隔膜,更使得个人的单向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类型和规模的传播走向统一。其影响的触角也正伸向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传媒界而言,这些变化中包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传播学研究界而言,这些令人激动的变化构成推动媒介分析研究的动力:一方面,要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新环境、新实践作出深刻的分析和解释,离不开传播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传播领域层出不穷的新变化,将一系列有关信息传播高新技术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新传播研究课题摆在了学术界面前。将传播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从前人的成果中获取启示,而又追求联系实际充实传播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传播学界的双重任务。媒介分析作为以媒介技术为焦点、以媒介分析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的关系为核心的研究部类,正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切入口。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便是麦克卢汉,殊不知,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响,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称为“良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专著《帝国与传播》、《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中广泛分析了人类转播的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把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的媒介理论。比起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要早问世十多年。

英尼斯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来个年头里,他把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的核心位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或具有长久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运输却难以保存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纸、石头等,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的控制,如轻便的纸张,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就这两种媒介同权利结构的关系而言,“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向空间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地域的贸易,有助于帝国领土扩展,从而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制度不强的社会体制。英氏还探讨了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两者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的媒介理论认为,建立在强调时间偏向的传播手段或强调空间偏向的传播手段基础上的两种不同的权威和知识垄断——宗教的或国家政府的,道德的或科技的,是帝国兴衰的主要动力、文明兴衰的主要动力。这种理论还把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视为辨证的统一体,认为一味地向时间倾斜和向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向间平衡地机制。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对科技理性的怀疑态度,尽管英氏很看重媒介技术发展史在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但他并未从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中看到解决现代文明中如下重要问题的希望:如何发展道德的力量去和物质科学所释放出来的力量向抗衡,以维持一种社会的平衡。例如,他在《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一书中,英尼斯对知识的机械化中所隐伏的问题作了如下的评论:“机械化强调了复杂性和混乱,它造成了知识领域的垄断。对于任何文明而言,如果它不屈服于这种知识的垄断的影响,对此进行一些批判性的调查和提出批判性的报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事项。思想自由正处于被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机械化及伴随他们的西方文明摧毁的危险之中。”也许尽管英尼斯在对待科技的态度方面的悲观论调和怀旧情绪并不可取。但是他对现代西方文明过于强调物质科技的力量,忽视道德力量的批判性思考确是每一个习惯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所必须尊重的。

假如说英尼斯是将媒介技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先驱,那么麦克卢汉则是继续开拓这一领域、并在传播学领域研究中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研究传统的关键人物。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以其一系列大胆新颖的论点,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重视,非但如此,他还在美国媒体与大众之间掀起了一阵麦氏风暴。

麦克卢汉最为重要的一个论点应该是“媒介即讯息”,这即是麦克卢汉与另一学者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的书名,也是其媒介理论的发人深思的主题。麦氏从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阐述了“媒介即讯息”的论点。首先,麦氏从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的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要问,‘那么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就是非言语的’”。此外,麦克卢汉还从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效果的角度赖理解“内容”,认为一种新的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是什么样的讯息内容,这种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变化,这就是它的内容,也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

麦克卢汉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他把媒介技术比作人体或人类感官的延伸,并提出了“感官的平衡”的概念。他指出,使用不同的传播技术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例如,文字与印刷媒介是视觉器官——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器官——耳朵的延伸,而电视则是全身感觉器官的延伸。麦氏根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手段的演变,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以及电子传播时期。在每个时期,人类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思维的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与此相应的是部落文化、脱离部落文化和重归部落文化。他认为人的感觉需要平衡,任何一种感觉一旦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另外的感觉的作用被人们所疏远,这样的个体不会是健全的。而新兴的电子传播时期,将会使人重新走向和谐,使人的各种感觉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另外,麦还有关于“冷媒介、热媒介”的理论。

二人把媒介技术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进行考察,强调媒介技术本身的作用,在传播学研究中开创了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新的研究传统。这是此二人学说的重要历史地位。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存在着重要的缺陷:陷入了唯技术决定论的悖论。他们的媒介理论都失之于过分强调媒介技术的作用,把媒介描绘称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大动力。从而被学界批评为陷入唯技术决定论的极端。这是我们在阅读他们的著作,吸取其精华思想时所必须警醒的。除此之外,两人在写作中,常常对一些基础的定义未作明确的界定,而为了追求一种夸张的风格造成了思维逻辑上的混乱。这一点也同样需要读者加以注意。

与此二人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英国著名学者,西方批判学派中的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先锋、西方的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威廉斯毕生致力于文化研究,于他而言,大众传媒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化研究就是研究整个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首先,他认为,对媒介文化研究要运用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其认为,文化现象包括媒介文化是和所有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一部分,它们的变化牵涉到所有社会现象包括内在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运动过程,“在任何时候,它都即包括对现代的反应,也包括对历史的延续。”其次,他把文化研究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试图探询文化制品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可以从他以下观点看出来:第一,强调社会传播过程就是意义和定义在社会上建立并且历史地演变的过程,强调传播和社会制度机构、习俗之间关系密切。第二,指出大众传播的商业形式并非象某些人吹嘘的那样是自由的大众传播模式,而是一种实际上由商业系统控制社会的模式。第三,指出文化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传媒文化中的种种问题的社会性。他反对非此即彼的简单两分法去看待社会文化问题,大众文化中存在着内容低劣等问题,但并不是孤立的,他主张把他们看作社会问题,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这其中包括:对过去真正的通俗文化传统的蔑视;作为人类文化伟大成就的伟大文化传统又被搞成少数人的独占;投机商们的乘虚而入。

对于传媒科技发展与社会关系这一问题,威廉斯批评了传播界占有显赫地位的两位大师的理论,一是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二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威廉斯对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颇为不满,他认为这一模式遗漏了对真正社会与文化过程至关重要的“意向”问题,如果忽略了为什么目的而传播,那么就等于忽略了所有真正的社会与文化过程。这涉及到传播过程所指向的意向和利益等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西方传媒的真正意向常常与有关当局公开宣言的意向有很大的区别,并与那些假象的一般的社会过程中的情形有很大区别。只有对意向的正确分析,才能更深的理解西方传媒的内在制度。

威廉斯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首先,他认为在麦氏的媒介理论中,实际上见不到社会的踪影,它丝毫不能解释不同的媒介特征与特定的历史文化情境及意向之间的相互关联。麦氏的理论虽然关注到不同媒介不特殊性,但只是把它们臆断地指派给媒介的心理功能。其次,麦氏的理论不但认可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现状,而且尤其认可这种社会文化状况的内在倾向。也就是说,它缺乏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理性批判,最后,麦的理论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混乱的缺陷。

在提出对这两者进行批评的同时,威廉斯也谈到了自己对媒介文化意向与社会科技发展关系的看法:第一,所有技术的创造与发展都是为了有助于已知的人类实践,这是基本的意向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第二,在许多情况下,技术往往产生原先并未预料到的使用情况与效果,他们也是对初使意向的真正的修正。第三,真正的决定是一个过程,一个牵涉到整个现实的社会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总之,媒介技术是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往往能引起巨大的传播方式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本身巨变。所以媒介技术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定义,其蕴涵的社会含义值得更多有识之士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 消解 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24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生活方式上,物质的极大丰富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人们,使人们目不暇接,注意力也随之不停地转移;在思想观念上,信息的极速传播不分昼夜地影响着人们,使人们难以分辨,陷入泥淖而无法自拔。经历欧风美雨的冲刷,受过“”的洗礼,如今很多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已不甚了然了,甚至一提起传统文化,就联想到小脚长辫、三纲五常等,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就是和现代文明为敌。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大误解,更令人担忧的是:持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

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 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1]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虽然也包含一些在今天看来很封建落后的东西,但更多的是今天人们应该继承的优良传统。而且考虑到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弘扬传统文化不失为一剂良方。

1 大学生崇尚功利的现状令人担忧

现代人越来越忙了,忙得很难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内心”,而是整天奔波着去争取金钱名利等“身外之物”。人们很少再为道义和信念而活,更多的是出于功利上的考虑,希望以最少的付出取得最大的回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传统的道德观产生了冲击,人们倾向于通过经济的发展状况来衡量社会发展的水平,而对道德建设却难免有些忽略。有调查显示:“在对1000名大学生抽样调查中,关于‘知识、友谊、享受、金钱、诚实、创造、成才、奉献、责任感、关爱心’的选择中,63%的学生表示最重要的是金钱,30%的学生认为,‘钱是社会的奖章, 是价值的标准。’”[2|

功利主义充斥于各个领域,连教育也不例外。刘正正指出:“应试教育重学习成绩,社会看重文凭和学历,家长、教师客观上不得不抱着功利的心态来实施教育,甚至这种功利的态度使德育更加无所适从,所谓‘创新教育’、‘生态意识’等新理念成为德育的新时代要求,恐怕也是实用理性的体现。”[3]这种功利的心态影响着家长和教师,也同时在塑造着我们的青年学生。在学习方面,很多同学重视实习经验、绩点、分数和实践教学环节,但不重视理论知识;考试前突击复习,但在平时不注意积累;阅读的课外书以流行小说、励志书籍和人物传记为主,但传统经典名著则少人问津;奔忙于各种考级和考证,但基础知识的储备却很不够……部分同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工作,上大学不过是拿些学分混张文凭而已,在校期间学习、人际交往和入党都是为了给毕业和就业提供方便。在活动方面,很多同学只参加有“加分”的社团组织和活动,只争取素质学分予以认定的项目,社会实践只作容易引人注意事情,把大量的心思都用在了宣传炒作上。大家也习惯了以就业的难易和收入的高低作为评判专业好坏的依据,而专业的发展前景、社会意义和个人兴趣等反而都退居其次了。不少女生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傍大款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而一年一度的“公考热”更是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张宏总结说:“不少大学生陷入了‘理想的真空状态’,‘实’与‘利’已当仁不让成为主导因素。追名逐利已渗入诸如交友、入党、各种集体活动等生活的所有领域。对‘实利’的享受满足了大学生‘利己’和‘对外物占有’的自然本性,而得利者颐指气使、众星捧月的场景,更强化了大学生对利益的即时企盼。”[4]大学生应该是充满理想和激情,铁肩担道义、粪土万户侯的群体,但现在暴露出来的功利倾向却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2 在高校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这是对全社会发出的倡议,也是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

从理想人格形成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在哲学、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乐以成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5]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反对过分地世俗化和物欲化,重视修身养性的。《大学》中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张衡的“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6]等等,都可以作为典型的代表。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修身养性的重视,使得人们在面对诱惑时多了些内心的抗拒,从而更容易摆脱功利的束缚。在高校中弘扬这样的传统文化,使“大学之道”得以回归,让学生们明白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拿文凭、找工作,而是为了使自己道德更加高尚,人格更加完善,可以使社会更加进步,人们生活更加美好。就像北宋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抱负,也应该成为所有青年学子的最高宏愿。

从对义与利的看法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超越功利或者说义利统一。《左传》中的“德义,利之本也”,《国语》中的“夫义者,利之足也……废义则利不立”,都强调“义”是“利”的前提和基础。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的“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8]虽然都不反对追求“利”,但也都把“义”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这种“义利观”对我们今天无疑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相应教育,使他们在追求“功利”的过程中能始终心怀一把“道义”的标尺,不因贪图小利而忘却大义,不因崇尚物质而迷失自我。

综上所述,在高校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们体会到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魅力,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心中摆正“义”与“利”的关系,促使自己成为正气凛然、人格完善的人,这对于抵制与消解“功利主义”有着极大的作用,就像刘可在阐述中国哲学时所说:“中国哲学强调人的道德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生精神境界的追求,成为协调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尚、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精神力量,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人生智慧、思维方法、行为方式等在现代仍然是全人类极其宝贵的思想传统和思想资源,是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的完美体现。”[9]

参考文献

[1] 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34.

[2] 薛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前沿,2006(8):65.

[3] 刘正正.传统德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6.

[4] 张宏.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社会原因探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20.

[5]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68.

[6] 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3:1284.

[7] 张载.张载集·朱軾康熙五十八年本張子全書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8,8:396.

篇8

关键词: 理查·科利 音韵修辞 词义修辞 句式修辞

一、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媒介,既能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又能用来表达情绪,抒发感情。在诗歌中,诗人往往会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情达意,凸显主题。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形象生动的语言还需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段。因此,修辞手段毫无疑问被看成是“语言的装饰”,“思想的装饰”。经过修辞手段雕琢过的文字,能够更具特色,并且可以使思想能够以一种更加清晰、生动的方式跃然纸上。根据古希腊修辞学教师吉努斯比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修辞手段可以把强烈的情感融入到语言表达中去。(胡曙中,2005:305)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的《理查·科利》一诗中就蕴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段,对有效表达诗歌的意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理查·科利》简介

《理查·科利》是美国诗人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的作品,该诗写于1896年。该诗秉承了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一贯的诗歌创作风格。在诗歌的形式上,采用了传统的诗体,运用了五步抑扬格。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但在简明的语言中却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全诗共由16行组成,每4行组成了一个诗节,共含4个诗节。诗歌的第一个诗节表明了理查·科利的与众不同之处。第二节形象地描述了理查·科利脱俗的外表与温文尔雅的举止。第三节集中体现出了理查·科利拥有的巨额财富和渊博的学识令人羡慕不已。但在诗歌的第四节,诗人却呈现出了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结局:理查·科利在一个宁静的夏夜开枪自杀了。这样的结局在给人带来惊讶之余,又令人十分费解。这清晰地表明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神秘莫测的,同时也惟妙惟肖地体现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在人们心灵深处泛起的片片涟漪。诗中呈现出的理查·科利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出罗宾逊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探索的兴趣。

三、修辞在《理查·科利》中的运用

修辞是一门关于语言使用的艺术。它明确了应该如何对语言进行调整、润色,从而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感情的一门语言艺术。修辞格的掌握有助于在赏析文学作品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修辞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修辞这门学科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内涵。因此,要对修辞这门学科进行界定并非易事。在古代,修辞活动的主要特点就是演讲。而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现代修辞学认为,“修辞手段”指的是任何巧妙地偏离普通的讲话或协作的方式。它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布局和辞格。布局指的是对此与普通排列方法的偏离;辞格指的是对一个词的普通和主要意义。按照上述现代修辞学的解释,修辞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音韵修辞格、词义修辞格、结构修辞格。这三类修辞格在《理查·科利》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1.音韵修辞格

音韵修辞格是根据词语的语音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主要包括拟声、头韵、谐韵、半谐韵和尾韵。在《理查·科利》中,诗人罗宾逊采用了谐韵,半谐韵和尾韵的音韵修辞方式。

(1)谐韵

谐韵是指在一系列词语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全部或部分辅音相同,主要元音不同的词配列在一起。简言之,如果诗歌采用谐韵,则最后一个音节的辅音相同,但前面的元音不同。

例如,在第二个诗节中:“And he was always quietly arrayed,And he was always human when he talked;But still he fluttered pulses when he said.”这三行是词尾的“arrayed”,“talked”,“said”就运用了谐韵的修辞方式。

(2)半谐韵

半谐韵是指在重读音节中,元音相同,辅音押韵的音节。这与谐韵是明显不同的。这在第一诗节、第三诗节和第四诗节中都有所体现。在第一诗节中,“Whenever Richard Cory went down town,/We people on the pavement looked at him:/was a gentleman from sole to crown,/clean favored,and imperially slim./”半谐韵体现在“town”与“crown”,“him”与“slim”上。在第三诗节中,“And he was rich—yes,richer than a king—/And admirably schooled in every grace:/In fine,we thought that he was everything/To make us wish that we were in his place./”在这节中,“king”与“everything”,“grace”与“place”使用了半谐韵。此外,在第四诗节中,“So on we worked,and waited for the light,/And went without the meat,and cursed the bread;And Richard Cory,one calm summer night,/Went home and put a bullet through his head./”“light”与“night”,“bread”与“head”是半谐韵这一修辞风格的最好体现。

(3)尾韵

尾韵也称作韵律,押韵。一般格律诗都会有韵律。在《理查·科利》中,罗宾逊采用了传统的五步抑扬格,押韵方式为“abab cdcd efef ghgh”。这一押韵方式在诗歌中的如下单词中可见一斑:town,him,crown,slim;arrayed,talked,said,walked;king,grace,everything,place;light,bread,night,head。

英语诗歌分析是以一音节为基础的。格律是诗歌的中心。诗歌通过重音与非重音的交替,形成了格律,表现出了较强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2.词义修辞格

词义修辞格主要包括明喻、暗喻、引喻、转喻、移就、双关、拟人、夸张等。在这首诗中,转喻与夸张这两种修辞方式是十分典型的。

(1)转喻

所谓转喻,指的是用某个属性的或暗示的词代替真正要表示的东西或人物。例如,在第一诗节中,“He was a gentleman from sole to crown,(他从头到脚一副绅士气派)”在这行诗中,“from sole to crown”就使用了转喻的修辞方式,形象地表达出了“从头到脚”之义。通过转喻修辞格表明理查·科利一贯都是风度翩翩的,周身上下都散发着浓郁的绅士味。在第四诗节中,“And went without the meat,and cursed the bread,(一日三餐么右肉,面包味同嚼蜡)”中,“meat”与“bread”也使用了转喻修辞。在诗中,“meat”与“bread”并非指“肉”与“面包”,而是通过转喻修辞这一手段赋予了它们更深刻的内涵。“meat”指的是能够过上与理查·科利那样锦衣玉食的生活,而“bread”指的是诗中“正在过着的食不果腹的生活,生活中没有肉的踪影,只能嚼着那无味难以下咽的面包过日子”。这一转喻,将两种不同的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诗中运用的转喻形象地勾勒出了理查·科利的绅士形象。转喻的运用为出乎意料的结局增添了一抹神秘感:为什么这样一位高贵优雅的绅士要采用开枪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无疑会引发大家深刻的思考。

(2)夸张

所谓夸张,指的是为了强调、突出十五的本质,加强渲染力量,把被描写的事务加以艺术性的夸大。夸张会随着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因此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流露。通过使用鲜明的夸张手法,就会取得强调的效果。例如,在诗歌的第三诗节中,“And he was rich—yes,richer than a king——(他很富有,是的,富比王侯)”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格,表现出了理查·科利所拥有的巨额财富。在前面的诗节中,不难看出,人们对理查·科利流露出了无比的羡慕之情,把他视作心中的偶像。人们羡慕他的绅士气派,仪表堂堂,羡慕他的彬彬有礼,优雅素净。随着羡慕之情的升华,夸张也会接踵而至,这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流露。通过使用鲜明的夸张修辞手法,就会取得强调的效果。不言而喻,这对烘托诗歌主题有积极的影响。

3.句式修辞格

句式修辞主要包括排比、省略、倒装、对比、层进、设问等修辞手法。在《理查·科利》中,罗宾逊使用了排比、对比的句式修辞手法。

(1)排比

英语中的排比值得是一系列相关的词、词组或从句在结构上表示出的相似性。英语中的排比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方法。结构相同、意义并重、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目的在于增强语势和表达效果。例如,在第二诗节中,“And he was always quietly arrayed,/And he was always human,when he talked;(他穿着一向优雅素净,说起话来一向彬彬有礼)”这一排比结构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理查·科利光彩夺目的外表和温文尔雅的气度。排比的运用既清楚地阐明了人们对理查·科利的看法与态度,又显得铿锵有力,气势不凡。通过排比,更加清晰地展现出人们对理查·科利的仰慕之情。排比的运用不仅凸显了理查·科利非凡的气度,而且对出乎意料的结局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铺垫作用。

(2)对比

对比是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列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运用对比,能够充分展现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与感染力。

在《理查·科利》这首诗中,罗宾逊就将科利这个人物的光鲜的外表与空虚的内心作了巧妙的对比。诗歌前三诗节所传递出的信息是积极乐观的。透过前三诗节的描写,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科利的容貌与衣着,风度和礼节,学识与修养,家境与财富,这些都让人们羡慕不已。但在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罗宾逊却出人意料地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令人万分震惊的信息:在一个宁静的夏夜,理查·科利回到家里,用子弹把自己的脑袋击穿。最后一个诗节所表露的信息是消极悲观的。这与前三诗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比的运用,深刻地揭示出了科利这一曾受人仰慕的人物的两面性。原来,科利的外表、学问和财富并没有给科利带来踏实感,他的内心世界是极度空虚的。在科利身上,我们看到了物质的富有只是表面现象,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感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感到了对现实世界的畏惧与绝望。诗人将科利乐观、阳光的外表与悲观、阴霾的内心对比,引发了大家对“开枪自杀”这样一个结局展开深刻的思考,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重新定位。《理查·科利》这首诗在刻画理查·科利这一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某种程度上,精神追求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动力。

四、结语

《理查·科利》采用了传统的诗体、简洁的语言,并且从音韵、词义、句式结构三个层面借助了一些修辞手法对理查·科利进行了描写。通过对理查·科利这一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清晰地向大家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人是具有两面性的,有时人们肉眼所见的表象并不一定是真实的,而内心世界才是最重要的。内心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李盈慧.E.A罗宾逊“Richard Cory”文体赏析[J].考试周刊,2007(30):83-84.

[3]刘守兰.英美名诗解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94-102.

[4]吕力.大学英语修辞格探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0(2):70-73.

篇9

后现代主义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通常认为,现代化只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变迁过程。但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遇到了挑战。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表明,现代化既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自然变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种可以选择,并力图追求的目的和目标。因此,现代化是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体。正是这种目的和过程的矛盾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化的反思。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给社会带来了在物质利益方面的巨大进步和发展,以至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片面、夸张的看法,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社会的所有问题。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副作用认识的加深,对科技理性的怀疑逐渐成为思想界的思考主题,以怀疑和否定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可以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反对理性,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非理性主义又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否定、批判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结构理性主义,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样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

(3)反对基础主义、本质还原主义。传统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就是去追寻事物的“始基”,即世界的终极基础,还原式寻找事物的终极本质。后现代主义认为“始基”、“终极本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立场,是“逻各斯”的一种表现形式。

(4)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认为事物的本质不是客观的,只是人解释的结果,事物不存在一个先天的本质、基础,等待人们去客观地、如实地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意义只存在于人们对事物的阅读和解释行为中,应坚持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总的看来,后现代主义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开始了对以往的理性世界的怀疑,向着自然回归。但它又是不纯粹的,它引用、纯化、重复过去的东西;它在方法上是综合的;既强调语言上的大众化和行为上的大众参与;同时它把艺术看成是整体作用的结果。这样一来,现代主义充分地注重事物的表面,而后现代主义则不断地破坏事物的稳定,以期更充分地揭示各种可能的意义。

三、后现代主义历史条件下形成新的审美心理变化

传统的艺术形象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家忽视运用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贫薄乏力。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哲学家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等等问题。而另一方面,享乐主义也在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额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对中心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宁静里的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

后现代主义艺术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典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印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和公众的参与,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经营主义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艺术的普及。但它也同时彻底承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有迎合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古典主义崇高理想的衰落。

四、后现代主义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如何看待教育,这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根据各自不同的立场和理论观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我们可以分别从教育目的、课程、师生关系、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等方面来看后现代主义美术教育的基本立场。

(1)在美术教育观念上,反对理性主义的教育目的。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对以理性美术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目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他们看来,由于现代主义对理性、集体、制度和秩序的强调,教育目的是把个人塑造成现代性工程的零部件,其结果必然是忽视人的个性,导致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个人生活意义的丧失。因此,后现代主义者在反思理性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反对确立任何理性原则,主张对学校教育采取较为宽泛的态度,不局限于单一的美术教育目的,因为今天没有谁不再追求多元性。

(2)在课程观上,反对学科中心倾向,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的课程。后现代主义者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要求在课程组织上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学科中心倾向是传统理性主义在课程理论方面的表现,它难以使学生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具有无限多样的现实世界。后现代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因而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的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不可更改的,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化。

(3)在师生关系上,后现代主义认为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交流关系非常重要。无论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都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前者基本上是让教师充当着文化传递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扮演着接受者。从某种意义上讲,传递者与接受者角色的扮演是放任自流,学生无法很好地获得长者人生阅历的教益。学生失去了向导,与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隔绝开来。因此,在对现代性进行解构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关系,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理论有其合理的因素。

篇10

关键词:新事物;新词新语;现代汉语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事物、新思维不断产生,代表这些事物、思维的新词新语也相伴而生。当前网络生活日益发达,借着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巨大优势,有很大一部分的流行语慢慢的被大家接受。本文将以最近网上较为流行的“甄嬛体”“元芳体”等为例,对现代汉语新出现的流行词、流行语语句模式进行研究。

一、流行语和新词新语的区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新事物、新思想、新问题,而代表这一类新事物等的语言符号也相继出现。根据材料,最早出现的是“新词”①这一概念,而最近一直流行的是“新词新语”、“流行语”比较合理的说法。

新词,顾名思义,根据词的概念可以解释为新出现的并已经为大众所接受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新语”既包括指的是新出现的已被大众接受的短语以及短语模式,例如“暴力女”、“虐猫女”“猥琐男”“宝马男”等一系列“X女”、“X男”模式的短语等。流行语指新出现的但并不一定被大众接受的、一段时间内风靡摸个领域的词、短语,甚至是新的句子模式,例如“杯具(杯具)”、“我勒个去”、“元芳你怎么看”等。“新词”、“新语”、“流行语”三者之间是有交集的,流行语经过时间的沉淀,慢慢为大众接受,基本上就能变成新词或者新语。

二、流行语出现的原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语言的发展受社会的影响最大,作为语言中的新现象,流行语也同样深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逐渐提高了公众参与意识,表达意识、社会监督意识不断增强,也为了使语言更加诙谐,人们往往会采用一些较为有代表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例如“元芳体”,元芳体的流行源于一件刑事案件:泉州女孩被肢解坠落高楼,警方断为自杀,一名武汉网友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开始发问,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踊跃发言。最后,广大网友在陈述一件事的时候,后面都会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慢慢变成了常用提问句。

(二)语言因素

人类是交际的主体,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自然要满际主体的需要,而交际主体是多元化的,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需求,语言也在不间断的产生新的形式和用法,流行语自然算是一方面。

另外,语言的发展具有渐变性,这就要求流行语的产生不能一下脱离原有的语素,否则也不会为大众接受和使用。而语言的类推机制刚好为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例如,“甄嬛体”中,常出言必以“本宫、臣妾、嫔妾、哀家、朕”等自称,描述事物的时候,用双字,如“方才、想来、极好、罢了”等,短语方面则“若是…想必是极好的,但…倒也不符恩泽”等套用。用甄嬛体说话在网上颇为流行。网友从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模仿:

“方才在精练上看到一道数学题,出法极是诡异,私心想着若是这题让你来做,定可增加公式熟练度,对你的数学必是极好的。”

“李先生,您今儿选的房是极好的,便捷的上等地段配上湖岸相衬的绿景,加之坐北朝南的户型,忽而阳光细碎幽香袭来,是最好不过的了。嬛嬛愿多陪您择居几日,虽体态憔悴,倒也不负恩泽。”

这类流行语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究其红遍网络的原因,除了《甄嬛传》这部电视剧的热播之外,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的语言较为委婉,模仿比较方便,这就是类推机制在起作用了。

三、流行语的特点

(一)多受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新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日益增加对此类现象的关注,人们往往也会采用一些新的表达形式来抒发自己的见解。例如,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女性对择偶对象的要求也出现了具体的要求:身高一般、发型传统,相貌过目即忘;性格温和,工资无偿上缴给老婆或者AA制;不吸烟、不喝酒、不关机、不赌钱、不泡吧,无红颜知己;月薪2000~10000元,有支付住房首付的能力;一般从事教育、IT、机械制造、技术类行业的男人。女士根据“经济适用房”一词将这类男士称之为“经济适用男”。还有就是最近出现的“保钓人士”,也是由于中日政治关系、领土纠纷的变化而逐渐产生的。

(二)使用者多为年轻人

当代的年轻人思想比较前卫,站在社会的前沿,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创造力比较强。中老年人多保持原有的语言特点,而年轻人则更想凸显个性,所以比较喜欢追求流行语。例如,“肿么了”,表示一种疑问、问候的语气,意思是“怎么了”。再如“酱紫”一词,虽然并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要求,但也为广大年轻人广泛使用,此词来源于台湾居民的发音,与普通话中的“这样子”相同。这符合了语言的社会变异中的年龄变异,年龄的变异不是由社团的距离、交际的障碍引起的,而是由于社会心理、文化背景等复杂原因引起的②。

(三)多来源于外来语和方言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生活等各方面都与国外加强了联系,汉语也一样,从80年代甚至更早不断引进的外来词汇,到现在甚至已经出现了由汉语和外语混合搭配的“词语”。例如,“hold住”,“hold住“一词来源于香港中英混用词汇。在2011年8月9日的《大学生了没》中,一位名叫miss lin的网友以夸张另类的造型、一口做作的英语、扭捏妖娆的姿态向大学生们介绍什么是Fashion。其极度夸张搞笑的表演震撼了所有观众,miss lin的口头禅是“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导致“hold住”一词红遍网络。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很fashion”、“上WC”等一系列类似的词汇。

四、结语

当今流行语的出现与传播主要发生在网络上,使用者多为年轻人,这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注意,存在较大争议的地方就是关于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问题。当前的流行语是否可以进入规范的现代汉语中,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当然,根据语言的社会约定俗成性,如果这些流行语能够被社会大众接受,我们应该将其视为规范的现代汉语。(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