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

篇1

甲方:秀山县农丰农业专业合作社

乙方: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秀山县农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10月,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本社坚持入社以村民自愿为原则,社员入社后可以就本社发展的单个或多个项目选择性入股,入股方式可以为:资金、土地、劳动力、扶贫资金配股、管理等多种方式。为规范本社经营活动,保护合作社成员权利,增加社员收入,促进本社健康发展。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入股项目

苗龙村2019年白芨种植。

二、入股方式

财政扶贫资金配股入股。

三、双方权利

甲方:负责合作社日常运行管理、项目实施,接收社员及上级有关单位监督。每年年底定期召开社员大会,按照入社协议向社员进行分红、听取社员对专业合作社运行的建议、商议合作社下一步发展方向。

乙方:有权对合作社运行情况、项目实施进度、财务管理等进行监督,按照协议上的利益分配机制参与分红。向专业合作社发表有利于合作社健康运行的意见建议。

四、利益分配

本项目采用“村集体+专业合作社+2018年未脱贫户+低保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将财政投入的产业发展资金20万元按照1000元每股配股为200股,其中2018年未脱贫户7股、建卡低保户11股,村集体182股,收益后专业合作社提取总利润的10%作为运行管理费,甲乙双方再按照入股配股金额进行分红,建卡户只享受股金分红,对配股股金无处置权,收益后原始股金属村集体所有,纳入下一轮产业发展启动资金,若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项目亏损,专业合作社、社员均不享受配股分红,但18户入社建卡户可以享受财政投入资金5%的总量保底分红。

五、其他

本协议自签订之日生效,有效期至项目建设完成,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篇2

教师转行做农民

黑土地的儿子回报家乡

什么样的人让人钦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回答。“我们觉得,有头脑并且踏实肯干的人最值得钦佩。”在公主岭双城堡镇黄花村的采访过程中,农民们朴实的话语,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合作社的经理段树峰就是这样的人。

在一个晴朗的春日,我们对双城堡镇黄花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段树峰,进行了专访,在同他的交谈中,“真诚”、“务实”是采访他的过程中,留给记者的最深印象。他给人的感觉总是在思考,在睿智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谦逊,并且他的生活总是那样忙碌。

1990年段树峰从公主岭师范学校毕业,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教师,之后又辞去教师的工作,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建筑材料运输。也许就是这样敢于从零起步的个性,再加上善于观察社会动向的敏锐洞察力,当他看到不少农村都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加上《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使段树峰敏锐地感觉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联系农民、组织生产、完善链条、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好形式。

组建专业合作社,正是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的契机,合作社这种形式也许将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家乡的农民们也都是以种植玉米和大豆为生,但都是“散兵游勇”,种植规模和产品质量都成问题,农民还远远没有意识到农业规模化的优势。他想,如果自己也在家乡办一个合作社,将土地集中起来搞规模化生产,帮助自己的家乡父老也可能是他事业的最终归属。于是,他将这些年干运输攒下的积蓄全部投入,申请资质,购置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为种植、养殖、种养结合这三种模式,段树峰根据家乡双城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玉米和大豆的种植。2013年,“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创立初期举步维艰

靠的是耐心和踏实肯干

合作社创立初期,段树峰的“合伙人”只有9位,他们都是段树峰的亲友,是朋友的信任促成了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诞生。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规模化生产的必经之路,但是很多农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不知道集成农业和规模化生产的好处。在合作社创立初期,做农民的工作,让他们将土地经营权交与合作社,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现今时期,农村人口结构特殊,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下年迈的老人和儿童在家留守。这一部分年事已高的农民对于合作社的形式相对容易接受,因为家中缺乏劳动力,土地自己没有精力种植,交给合作社来种植,不用自己操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部分中年农民就不太容易接受这种形式――他们自身身体状况尚允许下地耕作,并且家里的孩子多数在外念书,还没有成家,他们目前没有隔代人的负担。他们将种地当做唯一的“营生”,所以很难将经营权交出。为此,合作社挨家挨户走访,向农民询问家中情况,将瑞宏合作社的优势向农民一一叙述,仔细讲解。许多农民在充分了解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好处之后,才意识到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将是一种适合自己的选择。

目前,瑞宏农业合作社已经从最开始的40公顷土地到2016年的280公顷,再到今年的350公顷。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瑞宏合作社,也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规模化种植的好处,合作社从农民手中流转的土地面积在逐年增加,规模越来越大。在机械方面,瑞宏合作社在春季播种时期使用的是东方红-1104、约翰・迪尔-1404等系列大型拖拉机,秋收选用的8台约翰・迪尔Y-210大型联合收割机已经准备“退伍”,现准备购置约翰・迪尔R-230籽粒直脱联合收割机进行农机升级换代。

农业合作社好处多

省心省力做新时代农民

瑞宏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大政策下正常农业补贴,比如购置农机上的一些优惠政策,还有国家农委针对吉林省出台的政策――“吉林省黑土地米豆轮作保护项目”,200公顷黄豆政府补贴150万。在产品销售方面,回收粮食走“绿色通道”,在与市场价格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免去排队。

瑞宏合作社采取土地统一管理,统一耕种。大规模的土地面积将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成本全部降低,这也就是规模化生产的优势所在。

为使农民能够从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合作社主动提高从农民手中土地流转价格,每公顷地能给到的而价格高达3000元到4000元(这个价格区间内,土地集成面积越大,单位价格越高),平均每公顷地较市场价格高出1000元左右,使农民愿意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并且提前A付土地款项,实现“零成本”种植;办理农业保险,确保农民“旱涝保收”。在生产销售环节,在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合作社与中粮信托签订了粮食购销协议,并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优先收购。

记者来到瑞宏合作社社址的时候,恰逢农民们集合在社里进行地数等数据的核对工作,农民们围坐在桌前热烈地讨论着。借此机会,记者对农民们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采访,看看农民们对于瑞宏合作社怎么说。双城堡镇黄花村村民丁凤歧告诉记者:“我今年六十多岁了,像我这个年纪,也没有精力和体力去耕种照料土地,还不如流转给他,我不用操心,不用下地干活就能收成。而且他给的价格也很高,就拿今年来说吧,他给的价格比市场价还要再高一千,在合作社成立的第二年,我就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了。”在问到段树峰这个人的时候,丁凤岐说:“我们都信任他(段树峰),因为他这个人实诚,是个干实事的人。”

农民们还说,就算是有能力种这块地,如果把土地交给社里种的话,自己再外出打工的话,就又能多一笔收入。这样看来,合作社等于是双赢的一种模式:农民加入合作社之后省心省力,不用亲自下地耕种打理;对于合作社来说,将大片土地集成起来进行规模化种植,便于耕种和管理,同时又能在化肥和农药的价格上与厂家进行协商,降低成本,使利润最大化。

记者离开合作社的会客室时,农民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今年的春种。对于今年,他们充满了希望。

与知名大企业合作

走农业合作社新型发展之路

瑞宏合作社积极探索农业发展出路:与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瑞宏合作社与中粮信托合作,加入了中粮信托成立的联合总社。联合总社为瑞宏合作社提供农事服务,服务费为300元/公顷。中粮信托联合总社为土地提供配套设施、优质种子和农药和技术支持。联合总社为瑞宏提供的是“良育99”号玉米种子,质优价廉。每年到了3、4月份春耕季节,由中粮信托出土地流转款,瑞宏合作社先把款项支付给农民。在耕种的过程中,中粮信托全程监管,确保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操作无误,高效生产。在秋收后,中粮信托再以置换的形式,将合作社的粮食全部收购。中粮信托有限公司为瑞宏合作社承担风险,合作社再为其提供优质的粮食产品,是一种互惠互利、十分健康的合作模式。

2015年8月,瑞宏合作社请到了中国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主导教授――李少昆院士,来为合作社的玉米种植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这一天是所有瑞宏人和黄花村村民都无法忘记的日子――作为玉米种植技术的首席科学家,李少昆院士亲自走到田间,对合作社的玉米种植进行观察、指导。李少昆院士说,公主岭市所在的这片土地,具备玉米种植的极佳条件,只有科学化、规范化种植,真正将农业科技融入到具体的作物种植中,才能将土地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

李少昆院士还积极促成瑞宏合作社在玉米产业方面的其它合作――为东三省部分地区如通辽市开鲁县、四平市梨树县、大庆红旗农场等地做技术配合。由瑞宏合作社出机械(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到达该地区的农场,收获的粮食进行就地脱粒,再由中科院方面对籽粒进行水分和特性测试,用于农业科研项目。

瑞宏农业合作社积极谋求发展,力求拓宽农业发展道路,依托公主岭的土地资源优势,科学规范种植。随着合作社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主动来到瑞宏,探讨合作事宜。

2016年6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的李洪来经理来到瑞宏农业合作社,希望能在双城堡镇地区,建设“吉育47”号大豆种子的制种基地。建立制种基地意味着所产的粮食又有了一条新的出路,无论是对于合作社还是对于农民,这都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协议,2016年下半年,瑞宏农业合作社“吉育47”号大豆制种基地正式建立。

除了“良种”以外,还要有“良药”,才能成就秋季的大丰收――瑞宏农业合作社所选用的是由吉林吉地公司提供的除草剂。吉林吉地公司李义总经理是位庄稼地里的“制药高手”,他对于各种农药药性了如指掌,常见病虫害对于他来几乎是“药到病除”。段树峰请李义为瑞宏合作社的土地“开药方”,量身定制的除草剂不仅使庄稼远离了病虫害,而且相较于其他农药品牌,使用剂量较小,保证粮食的绿色健康。

瑞宏的合作方都是既有实力又实干企业和机构。这些企业与瑞宏之间的合作,更像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粮食生产增加了科技含量,为粮食产品的销售拓宽了出路。

创业路上的荆棘与玫瑰

低头实干才能从容面对

2015年,对于靠天吃饭、向土地讨生活的农民来说是个梦魇。当年高温少雨,严重干旱,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处于绝收边缘,部分土地甚至颗粒无收。2015年年初,瑞宏合作社以12000元/公顷的价格,共从农民手中流转137公顷的土地来种植玉米。由于公主岭地区缺少应对干旱灾害的配套井,根本无法缓解灾情。百姓直叹:“这样的年头,地里只能种西瓜了。”到了秋收的季节,瑞宏合作社的土地只收了37万公斤左右的粮食,这只是正常年产量的20%左右。合作社按照约定将所有收获的粮食全部上交给中粮信托,也无法弥补贷款空缺。面对这样的困境,如果是普通的人会怎么做呢?也许是整日发愁夜里难眠,也许索性撤出投资,逃离这一切。但是,能成就事业的人毕竟不是普通人,段树峰并没有意志消沉,更没有当逃兵。看着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同事,辛勤劳作的农民,一夜间憔悴了许多却没有一句埋怨的妻子,他没有过多的话语,沉着冷静地思考着对策。最后,为了能够延续与中粮信托的合作,由第三方担保公司――公主岭市物权融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偿贷款,瑞宏合作社再分三年、以高于银行的利息偿还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

有人可能会问,公主岭地区为什么不建设防灾配套设施呢?段总的神情黯然:“想要建设大规模喷灌或者滴灌等一系列措施,单靠我们的实力是无法完成的。设施农业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如果政府能给予一定的支持的话,才有实现的可能。”今后希望政府能够帮助农民防灾减灾的方面加大投入,积极促进设施农业的构建,为农民、为合作社的生产带来更多的保障和安全感。

人们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大家共同努力熬过灾年之后,原以为能松一口气,全社上下也都十分期待2016年会是个好年头,却万万没想到,天灾过去了又遇上了“人祸”。2016年秋天,正值秋收的时节,收成很不错,整片土地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气氛。在粮食收粒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收割机驾驶员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窒息身亡,酿成了悲剧。事故发生后,瑞宏合作社在第一时间拨打了110和119。

后经调查,是由于该员工在操作机器的过程制动分离没有切开,才导致了身亡。段树峰当时的心情十分复杂,刚刚度过了灾年,还没有完全从困境中走出来,又遇到这样一个严重的事故。虽然主要责任在于员工自身操作不规范,但毕竟是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事故,瑞宏合作社被告知需要向家属进行赔偿。面对着失去了儿子的家属,看着他们悲痛的神情,家属也表示,赔再多的钱也无法让儿子回来,“拿钱买不了命,但愿人常在吧。”事故员工的母亲说。但段树峰还是自愿赔偿57万元,这个数目远远高于应赔偿的数额,他还是希望能够给老人家多一些安慰。在事故发生之后,段树峰检讨自身,完善制度,坚决杜绝员工伤亡事故再度发生。

创业是艰难的,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了,确实不容易。”说这话的时候,段树峰谦逊地笑了,但他的眼神很坚定――他不后悔。段树峰的微信朋友圈照片很少,其中有这样一张:段树峰跟农民们在田间地头,穿着短袖布鞋,戴着遮阳斗笠,手里拿着农具干活的照片,配的文字是:“我们的团队正在努力!”段树峰的团队从未停下脚步,对于他们来说,这片土地是他们事业的载体,他们对此充满了希望。

既然选择了创办合作社这条路,无论前方是荆棘还是玫瑰,段树峰都要与他的同事一道,与他的家人朋友一道,带着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勇敢地走下去。谈到瑞宏合作社今后的发展,段树峰表示,目前还是想把团队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他说:“我觉得目前最需要的还是自身的提升。提高生a能力、将科技进一步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按照自己的规划,稳步前进。”

公主岭市双城堡镇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

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黄花村三组

电话:0434-6588966

13756885988

篇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的成立,将改善我省农业农村金融环境,创新农业融资模式,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体系更趋完善,但是,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也面临破解资金瓶颈、改善金融环境的迫切要求,根据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河南省农业厅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签署了《河南省农业厅、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合作协议》,联手拓展农业领域开发性金融工作,此举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决定成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作为开展涉农金融服务、承载各种涉农建设项目的载体和平台。

促进会的成立,将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争取有利支持政策,整合政府资源和金融资源,使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逐渐成为承载我省涉农信贷和农村基本建设项目的新平台,以加快解决农业行业资金短缺、贷款困难的问题;组织会员开展各类交流考察、教育培训;加强会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产业整合、优势互补、招商合作、技术更新,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经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为会员制定标准、产品认证、项目论证、品牌宣传、产品推介、市场开拓和信息咨询等提供服务,引导会员开展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会员对外联系平台,帮助会员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和推销产品,开展经济协作;开展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会有关的各类调查研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决策建议,为会员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促进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促进会属地方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首批会员来自我省涉农有关单位、农业龙头企业骨干。新当选的促进会会长表示,大会成立后,将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业法规,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单位和涉农企业、养殖大户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弘扬科技致富、勤劳致富的新风尚,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共同创业致富。引领广大农民群众推广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以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

篇4

现今的中国农业处在一个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瓶颈期,迫切需要资金来刺激和改善小农局面。农业作为工商资本尚未涉足的“处女地”,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长期以来,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与经营模式的选择上,争论焦点是如何看待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生产过程,大面积租赁农户的承包地,直接经营农业的现象{1}。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不是要将农村经济完全化的向城市化替换,而只是起到带头作用。所以在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土地自有性,如何提高农户经济思想,如何在环保基础上以最大获益有效进入农业,如何开发衍生商品等方面,考虑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模式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现有模式

(一)政府+农户。支农、惠农及资本下乡政策模式

一直以来,为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政府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和优惠。从2000年开始,中国就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一直着力将传统农业发展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型为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近年来我国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惠农、支农政策一浪高过一浪。就2014、2015两年的政策总结来说,除了传统惯有的种粮直补、生猪大户补贴以及农资补贴等外,更有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等一系列培养发展型政策。对政府而言,确保各项“三农”政策落实到位,才能为农业增强经济竞争力创造可能。

(二)企业+农户

1.公司+农户。即工商资本与区域涉农规模企业以签订相关的合同、收购农业上市公司股份等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iii。这种模式有着相对成熟的架构,因为涉农企业一旦形成公司的规模,而不仅是个体经营的话,就意味着在当地具有经济龙头的作用,有相对成熟的管理政策和人员制度,周围的分散农户也应以此为主要就职单位。这种情况下,外来资本通过收购或者联合运营的形式投资农业,所承担的风险较小,获得的收益也相对稳定。对于农村企业而言,新资本的注入是扩大企业规模的机会,也可以打破农村的短视和局限性,带来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企业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2.合作社+农户。即资本通过与行业协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间接与农户发生联系。合作社对农户参与经济是重要的机构,它把农户与市场直接联接起来。农户在合作社内联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互助关系,一起面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此外,合作社所实施的订单农业,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降低投资决策的盲目性。农民通过合作社进行统一谈判和销售,增加“筹码”,能够获得在大限度的农产品销售利润,对于批量购进的生产资料,也可极大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了农民收入稳定增加,风险降到最低,实现利润最大化。

3.专业市场+农户。即资本通过专业市场与农户发生联系。这种模式一般需依托较大型的批发市场,所以针对型最强,产品类型也最局限。专业市场能够给农户提供较大规模的销售场所,并由相关服务来吸引农户从事专业性商品生产,专业市场有其自身的市场优势,规模和辐射力能较大范围地影响到区域内的生产销售体。

4.专业大户+农户。即资本直接培植专业大户,由专业大户影响分散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运用的结果将产生类似于“领头羊”的效果。在这种模式中,工商资本只需与专业大户签订购销合同,大户就会带领周边散户进行生产,这样的利益关系虽然松散但却有效。专业大户的产业化程度高,规模大、集约性强,而农民农作的专业化程度又急需加强,因此,专业大户在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凸显出了巨大的作用,成为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5.基地+农户。即资本通过基地与农户发生联系。农业基地需要政府或其他大型经济体的引导与规划,农产品在某一区域中集中形成,以集群化的形式带动周边农户从事相关商品生产,形成专业的链条式、特色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种模式对于基地品牌的打造和农户收入具有双向增长效果。最传统的基地是蔬菜基地,集中播种,大棚养植,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转型,传统生产型农业基地除了带来的群体效应之外没有更多的优势,进而促使了生态农业、旅游基地等的出现。

6.工商资本独资经营。即工商资本直接投资经营农业产业化企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支点即直接创办或兼并(收购)农业企业,并以此延伸产业链,将与之相应的生产、加工、售后服务等连为一体,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本的直接结合。另一方面,工商资本招聘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服务企业,建设乡镇基础设施等,在区域农业站稳脚跟,继而向产业化发展。

三、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模式的适用领域及比较分析

(一)资本+公司+农户

这种模式下工商资本不找小公司,也不投资还未成规模的创业,只与该区域涉农的龙头企业合作,进行科学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分散农户签订经济合同,进而开展产业化生产。这是一种“偷工减料”但“事半功倍”的投资模式,工商资本不必直接与农户打交道,就省下了在大区域与分散农户签订合约的成本。当然在这种模式中寻找到的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身具有生产和销售能力的综合型公司,拥有自己的生产线和固定的合同工,能完成从生产到包装到销售的完整流水线,这种情况下的投资以增资扩规为主。另一类是从事服务的中介型农业公司,这种公司没有自己的生产线,也没有固定的生产人员,其运作模式是将相关技术和标准告知农户,农户分散作业,公司回收产品,统一销售。这一类的公司非常灵活,不止局限与一条或几条生产线,可以满足资本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二)资本+合作社+农户

合作社作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专业协会,旨在把农户组织起来,抱团经营,抵御风险。农业合作社的特点就是主体在农不在商,虽然合作社的属性归于“其他企业”一类,但其本质与公司企业还是有所不同的。合作社内部的结构比较松散,管理有所欠缺。但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合作主体是分散农户,农户在合作社内聚集起来共同经营某类产品,互相分享经验教训,提供技术服务,建立起共同的品牌标识和质量标准来抵御风险、增加收益。这种模式下的工商资本主要投入是资金,考虑成品的销售渠道,而不是直接参与生产环节。例如永春县湖洋合兴鹌鹑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做得比较成功的案例,合作社2007年成功注册,很快形成现代养殖产业模式。资本与协会稳健的经济联系,对农户而言有了稳定的供销,就能稳定的收益。

(三)资本+专业市场+农户

专业市场从农场兴起,代表着传统集贸市场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因此,这种“专业”性是对于集贸市场而言的。与集贸市场相比,专业市场的“专业”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商品的专门性;第二,市场交易主要为批发;第三,交易双方是开放的。综合而言,专业市场就是“专门性商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与专业合作社在一些方面极为相似,都是将同一类型的产品和生产该产品的农户集中起来。但专业市场相较于合作社内部更松散,因为市场内的各商户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所以不存在合作。资本对专业市场的投资更多的是对交易场所的建立和扩大,为市场中的商户与外界建立起长期购销关系。专业市场的形成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协作,受批发市场价格竞争机制的制约,做得好的专业市场除了能把分散商户聚集起来形成市场以外,还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专业市场也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例如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聚集起长沙市周边大量农户,这就形成了一个以蔬菜批发为主,农副产品批发为辅的综合性专业市场。

(四)资本+基地+农户

农业基地所涵盖的范围很窄,基本上就是果蔬种植,土地划区连片,形成规模。但近些年随着工商资本进入带来的新理念,也随着人们追求自然成风,对生态农业兴趣逐渐浓厚,农业基地也开始由单纯的农产品供应区转型向旅游周边开发区发展。由于经济条件发展的差异,我国很多地区还保留着独特的原始风貌,隐藏着特殊的自然资源,特殊的自然文化景观,都是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在这种模式下,湖南张家界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通过充分挖掘独特的旅游资源,曝光各种周边资讯,打出品牌广告效应。张家界不仅仅是一个综合的生态旅游景区,更是成为了蜚声海外的旅游胜地。

(五)资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户

有学者认为,专业大户是当前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最为实际和可行的路径iv。工商资本与专业大户的结合给农村融资活动带来新的发展,资本与大户建立信贷关系,允许他们用鱼塘、猪场、茶果园作为资产抵押。资本与大户在与市场的对接环节上联合,工商资本以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将专业大户拢络起来,一方面统一内部的服务和管理,另一方面对外合作谈判,将大户与农户的“统”和“分”两方面的优越性都发挥出来,地位更突出,力量也就更大了。

(六)工商资本独资经营

这种模式是有风险的,做得不好,被政府政策制约,受当地企业竞争,再在土地、机器、人工、薪金甚至技术管理的推广方面受到阻碍,很容易在还没有形成气候之前就被挤出市场。所以选择这类模式的企业首先自身资本要雄厚,要有足够的底气;其次要对投资项目要慎重甄选,前期工作必须做得十分到位,不可盲目投资。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方成立了一批国有农业投资公司以搭建农村经济投融资平台v。同理,对于独资经营的工商资本,建立投融资平台更能发挥其所长。

篇5

1.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优势。广东省的土地面积相对其他省份较少,但由于其是山地、丘陵、平原及海洋构成多样的土地类型,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助力,为因地制宜和土地综合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加上土地的适宜性好,复种条件好,农作物的生长量和生产能力强,弥补了土地资源不足的缺点。同时,广东省处于低纬度地带,气温较高,雨水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进一步促进了农作物的营养积累。因此,广东省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可达到一年三熟。丰富的生物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给城郊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独特优势,而优质的农产品正是发展“农超对接”模式必不可少的前提。

2.有较为明显的地缘优势。广东省作为南亚区域的交通枢纽,毗邻香港澳门,隔南海和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自古以来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和主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曾被誉为海上的“丝绸之路”。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广东省更方便开展国际经济合作。良好的地缘优势也给农产品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为国际市场的竞争带了机会和挑战。同时,交通便利也缩短了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时间,是推动“农校对接”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3.有庞大的人口优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山东、河南、四川和江苏。也就是说,广东省已成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同时,广东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前列,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财政收入等重要经济指标也都居于国内前列,人均消费能力强。同时,广东省共有高校131所,其中普通高校38所,独立学院17所,高职院校76所。巨大的高校市场为“农校对接”提供了最优良的土壤,庞大的学生群体所带来的消费力为农产品市场开辟了巨大的盈利空间。

4.具有优秀的品牌优势。截止2010年,广东省涉农商标的申请量达到年均近500件。其中全部29个广东驰名商标中,农产品商标有7个。品牌所蕴藏的力量是巨大的,销量的提高使广东省农产品生产组织对品牌的关注度得到提高,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在与广大高校对接过程中,众多的合作社努力发展自有特色农产品,积极抢占学生市场,这为农校对接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利益对接机制不完善。我国“农校对接”的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对接关系并不完善。大多数高校与农户之间还仅仅是买卖关系,只涉及产品购销,但缺乏技术服务和价格协商保护政策。农户如果不能充分享受到高校销售环节的增值利润,将会影响到“农校对接”的稳定性。同时有的高校还存在招标引商时收取高额的通道费用,这将极大损害农民合作的积极性。

2.营销人才不足。发展农产品新兴营销模式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网络交流工具,能够掌握信息的搜集、处理、等基本知识,这对于我国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很难达到适应农产品新兴营销的要求。他们文化水平比较低,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所以更谈不上农产品网络营销。所以我国依靠目前农民的观念和技能水平来大规模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还面临很大困难。

3.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规格的农产品,须具有易配送和形成品牌认知的特点。但我国合作社起步晚,发展不成熟,导致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标准化方面的水平都不高。在目前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我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大部分都局限于生产环节,缺乏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环境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分级标准和包装标准等标准体系支撑,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生产。很多专业村镇都没有农产品的质量监测站,大部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合作组织及农产品的生产企业都还没有建立检测室,缺少质量管理制度,因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面临很大挑战。

4.物流运作模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化,普通老百姓的生产订单很少,无法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不利于农产品物流业的长期发展。而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单一性也导致了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过高。另外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也制约了农产品的流通。大多数运输工具仍为普通的运输车,有冷藏设备的专用车辆还很少,无论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也都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情况。另外,合作社基本都在郊区,其资金实力不是很雄厚,因此在储存及运输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

(三)发展“农校对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广东作为地处南方的经济大省,在发展“农校对接”模式下的农产品营销问题上,既有先天的优势,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因此,要想有效地实现“农校对接”模式下的农产品营销,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共存的局面。

1.政策支持为“农校对接”提供了机遇。2009年11月,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这个通知精神,广东省农业厅充分关注、引导和鼓励广东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从2009年开始,广州市每年评选出若干组织形式规范、合作内容明确、利益分配合理、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发展势头良好的合作社作为广州市合作社的品牌。这样,既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了资金投入,建设了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也提高了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鼓励其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

2.相关主体的蓬勃发展为“农校对接”提供了机遇。农校对接的两大主体是农户(合作社)和高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高校的规模迅速扩大,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食品安全质量意识随着国内外品牌的不断涌入和竞争而得以提高,这些都使高校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农校对接”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消费力和有保障的平台。另一方面,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空前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快速发展,组织化程度高的农民组织相比农户来说更容易与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因为大组织能够提供更多的农产品,更好的价格和服务,这些都将使高校的合作意愿大幅提升。

3.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对“农校对接”提出了挑战。我国居民的食物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升级,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也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内居民的食品消费观念的转变为绿色农产品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作物是把握机遇的方式之一。而高校中的食品在大学生的心目中优于其他途径购买的产品,因此进行“农校对接”合作,在高校销售农产品是更好的选择。

4.仍然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农校对接”提出了挑战。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农产品就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高科技、高品质、低成本的同类产品竞争,农产品的价格也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过后,各国经济仍然处在艰难的恢复期。我国2012年的经济运行整体平稳,但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都维持在低位甚至出现下滑。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发展缓慢也是由于以往不合理的增长结构面临困境。低迷的经济将不利于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影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5.其他农业大省的竞争对广东省“农校对接”提出了挑战。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国内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商品的流通也逐渐不受地域限制,低价优质的产品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竞争力。我国其他的农业大省如产粮大省河南、山东等地的粮食销售在广东省内同本地的产品销售形成竞争。南部其他经济发达省份拥有更好的技术手段和营销人才,也将对合作社农产品营销造成冲击。另外国际贸易也使得农产品面临着更多的竞争者,只有不断增加农产品的自身优势,才能更好应对众多的竞争者。

6.立法滞后、缺乏法律援助对“农校对接”提出了挑战。首先对于合作社来说,为了在农校对接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实力,它们需要充足的运营资金。这便导致合作社在筹资上会实施资金互助的行为,但这一行为在我国缺少立法依据,因此不能够有效地开展。另外为了在与高校的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合作社之间也会联合起来,成立联合社来使自身在谈判中取得更大的利益。但联合社也是法律上的一个难题,目前无法取得工商部门的注册登记,因此其行为有效性和合法性就不能得到保障。最后在“农校对接”中合作社和高校一旦发生纠纷,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和相关的政策来解决问题也将是一个难题。

二、“农校对接”模式下农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著名的市场营销学者麦卡锡提出应当把消费者看作一个特定的群体,称之为目标市场。目标市场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分析目标市场有利于企业占领和开拓市场份额。

(一)目标市场的基本选择与定位在“农校对接”的模式下,农产品营销的目标市场是广大高校内的学生。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可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大量消费能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使农业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生产。因此,为“农校对接”寻找更合理、有效的营销模式,就必须重视高校学生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了解目标市场。2013年,笔者根据对广州市高校中“农校对接”模式的客观情况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广州市高校的在校学生。问题涉及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包括学历、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个人月食品消费支出等;对“农校对接”的了解;以及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意向等等。在163份有效问卷中,男女人数大致相当,全部受访者皆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受访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人均食品消费支出80%集中在100-1000元,家庭收入高的相对在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大,对于食品品质以及饭堂卫生环境的要求高。由此可见,客观分析和研究目标市场,有助于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针对目标市场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农产品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根据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McCarthy)在《基础营销》一书中所总结的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四个基本营销策略,通过分析所发放的问卷调查数据,笔者认为,要发展“农校对接”模式,应该注重以下几个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产品策略主要是指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产品独特竞争优势,以期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广州市各大农业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农产品差异性并不凸显,因此农产品走品牌化品质化、专业化的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营养价值、食物品牌、卫生环境以及口味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有着几乎相近的比重,也同样不可或缺。对农户而言,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品牌知名度,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对学校饭堂而言,良好的卫生环境以及不错的饭菜口味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由此可见,合作社可以通过高校饭堂宣传其生产的农产品的丰富营养价值,提升在消费者之中的知名度,甚至可借此打造品牌效应,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有14.8%的消费者一定会选择品牌产品,同时没有人选择一定不买品牌产品。虽然有大部分人在选择品牌产品时不置可否,但是可以看出人们更倾向于品牌产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与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有机会争取到大部分不置可否的潜在客户,提高经济效益。

2.价格策略。价格策略就是指商家制定不同的价格方案,以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价格毫无疑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最为关心的要素之一,它承载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主要任务。因此,对消费者目标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不同的价格方案。并且发挥“农校对接”模式的优势,降低农产品价格,这样可以使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与同类农产品供应商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费在5-10元之间,体现了多数学生的消费水平。他们的价格需求主导了合作社对农产品的价格定位。值得注意的是有20.8%的同学每餐支出在5元以下,同时也有12.3%的同学支出在20元以上,他们的需求或高或低,合作社都应考虑设定合理的农产品搭配方案。比如:散卖的廉价菜式或是营养丰富、品种齐全的套餐等。这样才能在保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在价格策略上,不能忽视品牌对于产品效益的影响。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有22.1%的受访者不接受品牌产品的较高价格。72.4%的受访者对品牌产品10%以下的价格提高采取接受的态度,毕竟,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同时过硬的品牌象征着较好的质量,一定的价格提高,消费者还是会考虑购买。只有5.5%的受访者表示,过大的价格浮动变化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家庭收入高的受访者相对而言在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大,这一部分受访者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注重农产品的品牌以及质量,愿意为更高质量的生活付出更高的代价。这为“农校对接”模式留下了一块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结合广州市高校的基本情况,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价格水平是大众普遍可以接受的,这使得开展“农校对接”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同类竞争对手中具有竞争优势。

3.渠道策略。渠道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培养长期稳定的经销商以及建立完备的销售网络,使企业不用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由产品的分销商来联系在营销活动中的企业与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掌控营销渠道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营销主体效益的大小。通过上表可以看出54.6%的受访者偶尔会接受高校饭堂的推荐,这说明大部分的受访者对于购买何种食物的目的性并不强,同时29.4%的受访者则经常接受高校饭堂对食物的推荐,也说明了合作社可以合理通过高校饭堂的推荐,让消费者从多渠道了解与认知合作社的农产品,增强购买欲望,提高其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品牌影响力。

4.促销策略。促销策略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很多的商家都开始利用一些活动(比如,大减价、买一送一等)来适当改变销售模式,以起到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做法。这种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而且合理地使用还可以打响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起到一定的品牌效应。即使在高校的饭堂中,促销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生性活泼,喜欢搞活动,高校饭堂可以开展一些限时折扣及打折促销活动,在学生们每天必去的饭堂开展一些对“农校对接”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的宣传。甚至可以在周末进行大学美食节等活动,提供一些试吃的产品让顾客品尝。通过总结分析,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对“农校对接”模式是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的。但54%同学对此模式还是一无所知,说明“农校对接”还存在不小的空间去发展。通过对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养价值的宣传,把食品健康的生活理念传播到大学生活中去,可以使“农校对接”这种发展模式的市场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因此采取广告投入、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产品细分、保证产品的品质、改变营销策略等有效营销手段,对于农业专业合作社与高校的效益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农校对接”模式下农产品营销效益分析

“农校对接”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模式而言,有力地将农产品的各个供应链联系了起来,将自古以来我国的小农生产与飞速发展的大市场衔接起来,充分满足了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需求,逐步实现了合作社、高校及消费者三方共赢,这是一种可能引起农村经济模式变革的营销方式。

(一)合作社及农户效益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不外乎“种什么”、“怎么卖”。想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的经济,归根到底就是要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难题。“农校对接”这种模式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契机,也为农产品销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1.按需生产,稳定市场。在当前市场开放的大环境下,农户们广泛选择种植需求量较大、市场价格较高的农产品以求提高收入。但是,由于农户限于本身的文化层次不高、市场信息获取渠道较少等缺陷,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市场进行的预测准确性不足,同时因为农户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在市场中盲目跟风,产量过剩的情况并不鲜见。农民合作社与高校对接之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对高校师生食品需求进行定期的调查,以实现对高校农产品市场的最新需求进行充分了解与分析,并严格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产品生产。这样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低市场风险对农户的冲击,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2.广开销路,增加收入。生产者和消费者应适应宽容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合理性,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形式,也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的保障。“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永远是“难兄难弟”,构成了一个循环陷阱。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应保持适度宽容的心态,理性面对。诚然,政策扶持、价格调节仍是必备手段,但是要在市场规律的条件下灵活运用。探索推进农业产业支持政策,农业产业从田头到餐桌,从农户到市民,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建立综合的扶持政策。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我国农产品调控目录制度,探索创立农产品价格稳定基金以保证目录制度的运行,在总结目前个别地方蔬菜价格政策性保险制度,蔬菜最高限价的基础上,进行试点、总结、提高,然后予以实施与推广。

3.建立品牌,提高竞争力。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以农户单一耕作为主,这种规模极小的生产方式既不能保证农产品的产量也无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我国的农业生产难以建立起一个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因此,大力发展“农校对接”模式,一方面可以保证农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使农业专业合作社更快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高校的农产品采购量使得生产力有限的农业合作社向产品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扩大的合作社规模和专业化的生产,可以搭建出品牌建设的平台。合作社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展龙头企业,并且以龙头企业拉动合作社,将龙头企业的品牌打入市场,带动其他小合作社的建设,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4.促进合作社与农户的合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千家万户的农民实现了与市场的对接。因此,要继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壮大龙头企业。政府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采用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要加大对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改组改造,把有市场、有效益的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改造成为龙头企业。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广泛吸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社会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龙头企业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到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带动农民调整结构。合作社走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不仅促进了农产品市场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而且能够使农户的生产行为产生一定的市场导向作用,让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革新。在“农校对接”的经营模式下,农业专业合作社可以积极联合各大高校及各大科研单位的种植技术专业员为农户及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培训,将程序化的种植管理流程合理引入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建设中来,使合作社的产业结构做出合乎市场需求的调整。

(二)高校效益分析

1.降低成本,减少高校开支,减轻学生负担。在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下,把农产品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需要经历许多繁复的中间环节。首先,在收获季节时农产品采购商会直接到田间地头进行收购,然后这批农产品就将被转手给各大市场的农产品批发商,这些批发商把收购到的农产品再进一步销售到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最后高校到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农产品的采购工作。上述的每一个经销环节都会从中谋得经济利益,也就是说农产品的价格在一次次的转销中节节攀升,到最后农产品被高校所收购时的价格与当时被农户售出时的价格相比就会产生极大的差价。而“农校对接”这种经销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简单直接的生产者——高校的运输供应链,把高校的农产品采购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在客观上也使农产品在流通中的营养损耗降低,缓解了运输中对鲜活农产品储存保鲜的压力,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高校减少了开支,学生的生活成本也降低了。

2.提升食品监管水平,保障食品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始终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农校对接”模式中,高校中的广大学生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是巨大的,“农校对接”模式对保障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可以要求对口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按照高校的需求生产无公害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因为“农校对接”模式下农产品物流运输环节得到很大的简化,这种改变有助于对农产品进行更加细致的跟踪调查,从生产源头上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方便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安全可靠的农产品上市。流通环节的大幅减少更有助于建立农产品可追溯机制,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可以快速发现问题所处的位置、环节,加快问题的解决速度,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农产品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3.减少物流中间环节,有利农产品保鲜。相对于其他大部分商品而言,人们对于农产品新鲜程度的要求更高。然而,大部分农产品却仅有很短的保鲜期,市场对农业专业合作社提出了较高的农产品存储条件要求。在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下,农产品的物流运输经过了一层又一层的中间商环节,直接导致农产品最终被消费者买到时的新鲜度已经大大降低,农产品的品质已经不能完全达到消费者的要求。但是,在“农校对接”的营销模式下,农产品的供应链得到了极大的缩短,当物流运输的环节减少时,直接的影响就是运输上花费的时间也会相应缩短,在收获农产品之后将其直接运输到高校,无论对合作社或是高校都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合作社可集中资金购置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和保鲜,合作社的冷藏设备可集中为农产品冷藏保鲜,最大程度保证农产品本色上市。

四、结论

篇6

关键词:渠道权力;工商资本下乡;龙头企业:违约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7-0104-05

一、当前工商资本投资农村的路径依赖及其经营模式

工商资本下乡经历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其路径和经营模式已初具雏形,但由于受《土地管理法》所限,投资路径狭窄。早期文献中,有学者认为“城市工商业企业投资农业的,应重点采用‘公司十农户’或者‘公司十基地十农户’模式:允许各地试行‘反租倒包’、家庭农场、家庭农庄等土地规模化经营方式;提倡发展农业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特别是鼓励一些专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的成长。”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明确了农村土地经营权与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分离,农村土地经营权可以在不同主体之间流转的灵活土地政策,工商资本投资农村的路径随之拓宽并且发生分化。

1.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现有路径

一是委托投资企业代耕。通过签订委托代耕协议,农户与企业合作,将土地托管给投资企业,由投资企业统一进行经营管理,负责集体耕种,收获后投资企业给农户分粮或分资金。这种方式解决了小农户分散经营、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等问题,在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投资企业后,投资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是“责任田”市场流转路径。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土地承包权按人口分为“口粮田承包权”,按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分为“责任田承包权”,“口粮田承包权”用于满足农户的基本生活需要;“责任田承包权”实行市场流动,集中连片招标承包。这种模式实质上是把土地对农户的生活保障功能和提供经济发展的功能分开,使公平和效率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克服了分户承包造成的土地细碎分割、小规模经营的弊端,使土地适当地向投资企业流转,实现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优化组合,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和机械化耕作。

三是“反租倒包”路径。以农户的自愿为基础,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把农民承包的土地等反租过来,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整理,然后再流转给投资企业生产经营。

四是“四荒拍卖”路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其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包括荒地、荒坡、荒沙、荒草、荒水等经营权向社会公开拍卖,从而使“四荒”经营权向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的投资企业流转,在经营期限届满后,“四荒”的经营权连同其部分附着物返还集体经济组织。

2.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现有路径

由于农产品多具有鲜活的自然属性,加之我国农户生产分散度高,农产品产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而农村常住人口逐年减少,城镇常住人口则逐年增加,因而,引进城镇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成为农产品由生产到消费的主要渠道。从当前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实践看,投资路径中的基本主体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投资企业和农户,主体之间主要通过合约(协议)的方式联系起来。

一是“龙头企业+农户”(收购协议)路径。这种结构模式中,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和运输投资企业)以收购者身份出现,农户仅为自己生产产品的出卖人,两者之间仅为买卖合同关系。农户无法在优质种苗提供、疾病防治、种养技术等方面从农产品加工和运输投资企业受益。这种模式渠道中的权力结构决定了其运行的相对低效率:首先。农户作为市场交易主体规模小而数量多,这就增加了交易的次数和交易成功的难度,每一次交易都需要寻找、确定交易伙伴,进而达成交易,增加了交易成本;其次,由于单位交易主体的交易规模偏小,增加了作为市场价格的被动承受者——农户的市场风险。

二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订单农业)路径。这种结构模式中,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和运输投资企业)不仅以农产品收购者身份出现,而且通过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先行投资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支援,提供饲料、肥料等,将动植物种养任务交给农户分散养殖,然后由农产品加工和运输投资企业负责统一收购,再推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协议通常规定,遇市场价格低迷时,投资者从农户手中“回收”产品,都有保底价,保证农户有赚不赔,遇市场价格高涨时,投资者从农户手中“回收”产品的价格“水涨船高”,农户的赚头就越高。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结构模式是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投资企业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投资者结合在一起。“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结构模式使农户实现了订单农业生产,相对于“龙头企业+农户”(收购协议)路径中农户与龙头企业的交易而言。这种渠道关系相对稳定,在维持农户作为农业生产基本组织单元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同时,发挥了龙头企业加工、销售农产品的优势,联结农户进入市场,从而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规模性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交易关系相对稳定,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一次交易代替了“龙头企业+农户”(收购协议)路径中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多次交易,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其中,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了整个渠道的收益。

三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一经营结构模式中,仍然由农户分工负责指定农产品的生产,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和运输投资企业)分工负责农产品的收购、加工与销售,只是农户与龙头(农产品加工和运输投资)企业之间不再直接订立契约,而由农户自己组织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充当了农户与龙头企业交易的中介,由合作社代替分散的农户与龙头企业签约。合作社在这一渠道结构中所起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任务分配,通过契约与龙头企业约定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及主要的品质和技术指标,并将生产任务分配落实到各个农户;(2)提供服务,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3)验级、收购,在农产品收获后(与龙头企业一起)进行农产品的验级、收购,并将企业的收购款分发给各个农户。

由合作社作为农户与龙头企业交易的中介组织进一步提高了交易关系的稳定性,并提高了渠道的运行绩效。首先。合作社代替农户与企业签约大大减少了契约的数量,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其次,依靠合作社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大大降低了农户的违约率;最后,合作社作为农户的合作组织,其规模和实力相较于单个农户大为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农户与龙头企业经营结构渠道中二者规模和地位的严重失衡,不仅使权力倾斜的程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并且对企业的违约行为也产生了一定的约束与影响。

二、工商资本的主体权力结构失衡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从当前工商资本投资农村路径中的经营结构渠道关系看,一方面,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均急需工商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工商资本投资农村的低利润所限,真正投入农村的城镇工商资本成了一种稀缺性资源。这种状况形成了农户对工商资本投资者的严重依赖,使工商资本投资农村经营结构渠道中农户与工商资本投资者权力的严重倾斜和失衡,倾斜的权力结构往往会产生利己和剥削行为,最终导致工商资本侵害农户土地权益以及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违约率高等情形屡见不鲜。

1.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路径中的问题

当前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经营结构渠道中,农户的资源主要为土地资源和劳务,而工商资本投资者的资源是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村土地收益率低,农村土地大量荒芜,农村劳动力过剩,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出现农民工返乡潮时尤为突出。因此,作为土地资源和劳务供给者的农户,相对于工商资本投资者而言,有众多可供选择的对象,其稀缺性程度较低;而作为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所有者的工商资本投资者,目前供给不足,在一定农村区域内无论是其数量还是其经济实力,几乎均处于垄断地位,相对于势单力薄的农户而言,具有很高的稀缺性。

从城镇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的现有路径来看,主要为农户与工商资本投资者之间的土地资源和劳务的流转,流转过程中农户土地权益和劳动权益保护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由于工商资本投资者资源的稀缺性,引进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成了农村地方政府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捞取政绩和收入的主要途径,无视农户意愿,由农村地方政府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行推进土地流转,剥夺农户土地承包权的现象时有发生。(2)由于工商资本投资者资源的稀缺性,在农户与工商资本投资者的生产经营结构关系中,工商资本投资者处于强势地位,在土地流转合同中强迫农户同意改变土地用途以及在履约过程中违反合同约定强行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普遍存在。(3)由于工商资本投资者资源的稀缺性,加之农户与工商资本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工商资本投资者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压低土地流转价格和农户工资,谋取资本利润最大化。导致农户的土地和劳务收益低下,生活水平难以改观。

2.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路径中的问题

当前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经营结构渠道中,同样存在主体权力结构倾斜的问题:工商资本投资者资源是丰裕的资金、优质的种苗、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以及丰富的现代管理经验。农户的主要资源为种养业初级农产品,初级农产品多具有保质期短的自然禀赋,加之农产品产地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并且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偏低,仅为30%,相对工商资本投资者而言,往往供大于求,工商资本投资者收购农产品时有了选择的余地。这种资源供给的差异使农户对工商资本投资者资源的依赖性偏高,经营结构渠道中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权力严重失衡,农户处于劣势地位。

从城镇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现有路径来看,主要为农户的初级农产品通过合约向工商资本投资者流转,流转过程中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在履约时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由于工商资本投资者资源的稀缺性,工商资本投资者与农户的交易渠道中,农户与工商资本投资者之间的农产品交易收入几乎是农户的全部收入,而单个农户提供的农产品在工商资本投资者收购的全部初级农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却是非常小的,这导致了农户对工商资本投资者的强烈依赖。这种渠道权力的严重失衡使工商资本投资者在交易中占绝对优势地位。忽视农户在交易过程中的话语权,利用格式合同将自己的合同权利规定到最大限度,而将对自己的不利规定到最小限度就是这一情形的集中体现。(2)由于工商资本投资者资源的稀缺性,加之农户初级农产品资源的同质性和可替代性,在履约过程中,当市场价格低于协议价格时,工商资本投资企业不惜违反与农户达成的收购协议而从市场上收购初级农产品;但当市场价格高于协议价格时,农户倾向于向市场出售农产品,无形之中,分散的农户结成了对抗工商资本投资者的联盟。这种渠道权力对抗行为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以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为主体的经营结构关系解体,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现有路径出现障碍。(3)由于工商资本投资者资源的稀缺性,即使在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之间加入中介——农户合作社代表农户利益与工商资本投资者共同组成经营渠道主体以平衡渠道主体权力,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交易成本,依靠合作社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降低了农户的违约率,同时,合作社作为一个组织体,其规模和实力相较于单个农户大为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农户与工商资本投资者结构中二者规模和地位的严重失衡,对企业的违约行为也产生了一定的约束与影响。然而,却难从根本上消除工商资本投资者无视农户在交易过程中的话语权,肆意侵害农户利益,尤其是交易过程中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随意违约的现象。

三、工商资本投资农村的路径创新

从现有工商资本投资农村路径来看,渠道主体权力严重失衡是对农户利益的侵害以及渠道主体违约率高的根本原因,解决工商资本投资农村过程中渠道主体权力严重失衡的有效办法在于将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结成利益共同体,逃离零和博弈的桎梏,而兼具资合性和人合性的现代企业制度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

1.“工商资本+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公司法人”路径

对于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由于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本,2002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和2005年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逐步放松了对农户土地承包权的限制,允许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自此,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出资和工商资本投资者以技术、机器设备、种苗、货币等作为出资,共同成为农业生产公司的股东已无法律障碍。由于农业生产公司是独立的法人,每年公司经营所得缴纳税收、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后的可分配利润通常按股份比例向股东分红,农户与工商资本投资者在利润分配中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另除利润收入外,农户劳动力还可聘为农业生产公司职工,获得劳动收入,对于改善农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作为股东,同属于公司法人经营结构关系主体和农业生产投资渠道主体。在农业生产公司经营结构中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公司法人制度的一股一权、同股同权原则使双方渠道权力趋于平衡,有利于克服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土地承包权以转包、出租、转让等其他方式流转时肆意侵害农户土地权益,在土地流转合同中强迫农户同意改变土地用途,以及在履约过程中违反合同约定强行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

然而,要实现真正的渠道权力平衡,在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中推行公司法人制时还必须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制度。科学、合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制度是保证农户土地权益的重要条件,国家应因地制宜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标准体系,同时,推行客观公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管理体系,以保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资本的价值得到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估。(2)保持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在农业生产公司中合适的股份比例。由于公司法人对于公司事项决议采取股份表决制,一般事项微弱多数决,重大事项绝对多数决,为避免在对公司事项表决中被工商资本投资者以其多数股份比例形成对农业生产公司的实际控制,应将工商资本投资者在农业生产公司中的股份比例控制在50%以下。这样,在农业生产公司这个经营结构渠道关系中,众多的农户股东在工商资本投资者肆意妄为时可以结盟对抗,以维持渠道权力的平衡。(3)在章程中规定农业生产公司的存续期限。一方面,农户土地承包权受法律最长年限限制,因此,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年限不得超过剩余承包年限: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公司的存续期限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确定基准因素,同时,农户自主约定公司存续年限,到期后农户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与工商资本投资者合作,这样可以避免农户土地承包权长期被套。(4)根据农户数量确定公司组织形式。公司制有两种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制和股份有限制,这两种不同组织形式的公司区别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资本是否股份化和股东人数是否有最高限制。一般而言,注册资本数额不大,且股东人数较少(依我国公司法,为50人以下)的适宜采取有限责任制,而注册资本数额很大,且股东人数较多(50人以上)的适宜采取股份有限制。

“工商资本+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公司法人”路径不仅适应于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同时也可适应于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在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经营结构渠道中,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作为出资满足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经营场所用地的需要,在前向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经营结构中,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还可以作为出资满足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经营结构中原材料种养用地的需要。在此种投资渠道中,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每年同样可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公司中分享红利,同时,还可被聘为公司职工获取劳动收入,或者从公司反包农产品种养获得承包经营收入。而且,和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一样,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均为公司股东,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经营结构渠道中,享受同等的股东权利,维持着渠道权力的平衡。因而,公司法人制的投资路径不仅极大地保障了农户权益,同时解决了“龙头企业+农户”(收购协议)、“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订单农业)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结构关系中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的违约问题。

2.“工商资本+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_合伙企业”路径

这种投资路径较适应于承包土地面积较大的少数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的合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之规定,合伙企业有两种组织形式: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全部为无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全体合伙人均参与合伙事务的执行;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有限合伙人不参与合伙事务的执行,且仅以自己投入到合伙企业的全部财产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而普通合伙人参与合伙事务的执行,且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采用“工商资本+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一合伙企业”的投资路径,应依经营业态确定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

对于工商资本投向农业生产领域,宜采取有限责任合伙,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出资的农户为普通合伙人,而以技术、种苗、机器设备、货币等作为出资的工商资本投资者为有限合伙人,合伙事务由农户执行,工商资本投资者坐享红利,这种投资路径相较于委托投资企业代耕、“责任田”市场流转、反租倒包、四荒拍卖等土地流转的投资路径而言,既保护了农户的土地利益,又能使农户的种养经验发挥尽致,同时,调动了农户执行合伙事务的积极性和工商资本投资者投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而对于工商资本投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应分两种情形:如果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出资以满足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经营用地的需要。宜采取有限责任合伙形式,以土地承包权作为出资的农户为有限合伙人,而以技术、机器设备、种苗、货币等作为出资的工商资本投资者为普通合伙人,合伙事务由工商资本投资者执行,农户坐享红利分配,即使企业经营不善而负债,农户不过是以合伙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合伙债务承担责任,对农户的生活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同时,使工商资本投资者从事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专长得到发挥,实现合伙企业利润最大化,也发挥了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果工商资本投资者投资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时实现前向一体化,农户的土地承包权作为出资主要用于前向农产品种养用地,此时宜采取普通合伙形式,农户和工商资本投资者均为普通合伙人,均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均参与合伙事务的执行,但执行合伙事务时可考虑各自所长而有分工,农户负责前向农产品种养,工商资本投资者负责后向农产品的加工事务和流通销售事务。任一合伙人应定期或在其他合伙人要求时向其他合伙人汇报事务执行情况,并于事务执行完毕时向合伙企业交付合伙事务执行成果。这种组织形式不仅发挥了各合伙人自身专长,以实现合伙企业利润最大化,同时,人合性极强的无限责任形式和一人一权的表决方式使各合伙人不仅有强烈的愿望而且有可能实现高效的相互监督,达成经营结构渠道权力的高度平衡,真正解决农户利益容易遭到侵害和渠道主体之间违约情形频发的问题。

篇7

农业部提出农机社会化服务

两个翻一番目标

本刊讯 9月4日,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在黑龙江召开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现场会。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目标任务,以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重点,以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为方向,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的数量比2010年翻一番;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各地农机装备布局比较科学合理,由农机服务组织提供的作业服务、维修服务能普遍达到行业标准;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主要农作物主要环节实现全覆盖,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和设施农业同步推进。

中央财政农合组织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修订后出台

本刊讯 从财政部获悉,修订后的《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已于8月23日起正式施行,与2004年印发的管理暂行办法相比,新管理办法补充调整了合作组织发展资金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具备的条件,要求依据有关规定注册登记,具有符合“民办、民管、民享”原则的农民合作组织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符合民主管理决策等规范要求;服务网络健全,能有效地为合作组织成员提供农业专业服务;合作组织成员原则上不少于100户,同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还新增要求“具备管护能力,能确保项目形成的资产长期发挥作用”。此外,新管理办法明确合作组织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的范围,包括: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提供专业技术、管理知识培训及服务;组织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初加工、整理、储存和保鲜;获得认证、品牌培育、市场营销和信息咨询等服务;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发展;改善服务手段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其他事项。

食安办部署

强化中秋国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本刊讯 为保障2013年中秋节和国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严防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2013年中秋、国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有针对性地加强中秋、国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要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依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对节日热销食品生产企业和流通及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三是要加大对重点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等节日热销食品的监督抽检工作力度,并在中秋前开展月饼专项监督抽检、切实强化对月饼质量安全的执法检查,努力实现从月饼的生产、销售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四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果断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突发问题。

农发行力保“钱等棉”严防“打白条”

本刊讯 日前,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召开的2013年度棉花收购信贷会议上,农发行对棉花收购信贷资金供应作出了硬性规定。棉花收购资金供应要做到“钱等棉”,确保棉农售棉款及时得到兑付,严防发生延期支付等变相“打白条”行为。农发行要求,各行要继续坚持不“打白条”,正确处理好保收购和防风险的关系,积极配合国家宏观调控,以临储为依托,实现收购与收储的联动,平稳有序供应棉花收储信贷资金,确保棉花收购工作不因农发行资金供应出现大的问题。合理布局资金供应点,方便棉农售棉、不出现“卖棉难”。积极支持企业入市收购,为战略性客户群发挥效用提供政策倾斜。收购资金供应要做到“钱等棉”,及时足额安排信贷规模,加强对贷款支付环节的监管,督促企业及时足额结算。

中国—亚欧博览会首届中国优质

水果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本刊讯 由农业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首届中国优质水果推介活动于9月2日至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出席了推介活动并讲话。活动期间举行了首届中国-亚欧国家水果产业发展和合作研讨会,并举办了首届中国优质水果展,展览展示了国内水果重点省(区)几十家果品企业的10余类200多个品种的优质果品及深加工产品,同时进行了果品贸易洽谈活动。据统计,活动期间国内企业与亚欧国家水果采购商签订合作意向金额达2.8亿元。本届推介活动进一步树立了我国优质水果的良好国际形象,将促进我国与亚欧国家果品贸易的发展。

第三届中国—东盟优质水果推介会在南宁举行

本刊讯 9月3日,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优质水果推介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开幕式。此次推介会吸引了来自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名国外嘉宾和国内500多位同行和企业代表前来参观。在交流大会现场,共有12家企业与外商签订了合作协议,金额达4.7亿元。今年是优质水果推介活动举办的第三年,也是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周年。此次展览不仅为中外客商搭建了交易平台,也为我国水果主产省展示近年在水果生产、加工和贸易方面取得的成就提供了难得机会。水果作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第三大产品,现已基本实现零关税。此次推介活动将在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放大合作成果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合作组织粮食安全研讨会举行

本刊讯 9月3日,上海合作组织粮食安全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会议主题为“加强农业产业化合作,共同保障粮食安全”。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合作是上合组织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今后上合组织成员国将在以下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一是推动建立上合组织粮食安全合作框架,加强粮食安全政策交流与立场协调,建设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改善成员国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水平;二是推动成员国农业信息共享,加强粮农信息交流,推进粮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三是推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合作,加强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推广;四是推动企业参与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良种繁育、农产品产后处理加工和农业生产科技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篇8

目前台湾优势产业主要有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金融服务业、休闲创意农业。

1.电子信息产业

台湾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并在其后三十多年间紧跟全球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提升其产业地位,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极。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1年10月公布,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指数居全球第十三位,在亚洲仅次于新加坡,排名第二,超越日本并持续领先韩国和香港。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台湾第一大产业,其布局已涉足电子信息产业的全价值链。全世界的电子信息产品、服务都有台湾制造的身影。目前台湾多项产品的产值和产量居于世界首位,如晶圆代工、IC封装和测试、掩膜ROM业产值世界第一;便携数字设备、DSL终端、CABLE终端、WLAN、主板、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具体来说,便携数字设备产值占全球67.1%,DSL占63%、CABLE客户端占83%,WLAN占66.3%;在发货量上,主板占全球80.4%、笔记本电脑占93%、平板电脑占84.1%,台式机占43.6%。此外,DSC产值35%,LED产值19%,虽然不是全球第一,份额也十分可观。同时,台湾在IC设计、大尺寸TFT-LCD、小尺寸的TN/STNLCD、OLED面板领域均排名世界第二。

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在最高端的IC设计环节,有多家台湾IC设计公司跻身于全球IC设计20强,并已进入IC设计中复杂度最高的CPU研发领域以及存储芯片的研究领域。在消费电子IC设计方面,台湾已跻身于最高端的通用技术平台研发领域,其所研发的移动通信技术平台(MTK)已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的平台方案相并立,并在音视频解码芯片的研发中实力突出。在芯片生产的线程工艺上,台积电所掌握技术方案已领先于美国的Intel、AMD和韩国的三星(台积电已掌握20nm技术,并已切入10nm以下技术研发)。在芯片生产的产品类别上,除复杂度最高的高端CPU的生产外,台湾地区以及大陆台资企业几乎能生产所有类型的晶圆芯片,其中,其各种记忆芯片的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15%,动态存储器占全球产量的10%。

2.石油化学工业

石油化学工业是台湾的强势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台湾岛内上中下游整合最完整的产业,是台湾的第二大制造业,产值占台湾制造业的比重约20%。尤其是台塑“六轻”计划中的轻油裂解厂于2000年全面投产后,可供应岛内需要的石化基本原料,大多数产品产量较以往大幅增加,带动石化原料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石化上游原料业在整体制造业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目前,台湾是世界第七大石化产品生产地,其炼油能力已达到6550万吨/年,乙烯产能超400万吨/年,其塑集团麦寮园区的乙烯生产联合装置,其产能为293.5万吨/年,位列世界第一。台湾ABS塑料产能世界第一,聚酯丝的产能世界第二,树脂和橡胶的产量均居亚洲第一。台湾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石化产品出口基地之_。其人造纤维产量的90%及塑胶的60%均外销。台湾石化产业的产业链较为完整,其石化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5.机械制造业

台湾机械制造业包括一般机械、电气机械、运输工具、精密机械和金属制品等五大类,台湾机械制造业自1982年起,与电子信息产业同列为策略性工业,台湾当局在融资、租税及技术等方面,给予厂商较多优惠及协助以加速机械制造业开发并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目前,台湾机械制造业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新台币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兆元产业。

台湾机械制造业在模具、电子生产设备、塑料机械、木工机械、切削机床、成型机床等领域具有世界级水平。据台湾方面统计,台湾机械制造业出口以工具机(即机床)为主,2010年工具机产值占机械设备业13.2%,是全球第六大生产基地。其木工机械产值全球排名第三、精密模具全球第六、纺织与橡胶机械则据全球第五。

4.金融服务业

台湾地区的金融业相对于大陆开放时间早,品种繁多,国际化程度高。目前台湾共有金融机构总行(总部、总社)456家,分行(分部、分社)6192家,金融机构分为2大类:货币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其中货币机构又分为金融主管部门、本地银行、外国银行在台分行、信用合作社、农会信用部、渔会信用部、中小企业银行7类,共有总行(总部、总社)387家,分行(分部、分社)4514家;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信托投资公司、中华邮政公司储汇处、证券金融公司、产物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票券金融公司、存款保险公司7类,共有总行(总部、总社)69家,分行(分部、分社)1678家。台湾金融业中约70%是商业银行,20%是证券公司,10%是寿险公司,商业银行占比很高。台湾金融业混业经营业态成型,银行通过兼并重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行跨业经营。目前已设有16家金控公司,实力十分雄厚,具备了较强的投资能力。

5.休闲创意农业

台湾的创意农业也即休闲农业,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旅游经营。经过三十多年开拓与发展,创意农业不仅使台湾农业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农村的部分劳动力也找到出路,农民因此增加收益。

目前,台湾有休闲农庄1244家,主要有乡村花园、观光农园、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农场、休闲林场、休闲牧场等类型。还有正规经营乡村旅游的民宿1386家,休闲农渔业区超过300个,观光果园385处。休闲农庄平均占地约90亩,每个休闲农场投资约200万元,每个休闲农场年游客人数约45,000人。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台湾发展前景良好的朝阳产业。

二、当前台湾优势产业投资大陆潜力分析

(一)台湾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大陆势头依然强劲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由台湾部分大企业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大陆的热潮持续升温,特别是2008年以来,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经济合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首先是台湾的信息家电、数码相机及移动电话等产业加快了投资大陆的步伐,紧接着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的厂商大规模进军大陆,其中印刷电路板行业排名前30大厂商已全部到大陆投资,显示器、监视器等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厂商在大陆设,连接器、鼠标和电源供应器等有九成转移到大陆生产,笔记本电脑和主机板在大陆的生产量也占到了50%以上。而从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核心――半导体产业来看,也吹响了进军大陆的号角,不仅仅是中芯国际和宏力电子,即使是台湾的“晶圆双雄”――联华电子和台积电,也已经进入到中国大陆开辟新的战场,准备一决雌雄。目前,台湾一半以上的电子信息企业已经来大陆投资,其湾12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已全部到大陆投资设立了生产基地。台湾在大陆所生产的电子信息硬件产值已经占到台湾整体产值的一半以上,其中鼠标、电源供应器、键盘和扫描仪等产品在大陆生产的比重已达80%以上,光碟机、监视器、主机板和机壳的比重在60%以上。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等产品的比重也占到了一半以上。

(二)台湾石化产业转移大陆是大势所趋

台湾石化产业有着高度发展的成熟市场,自下游产品加工、石化中间原料与基本原料生产,到上游原料炼制,形成了环环相扣、配套齐全的生产体系。然而,在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昂贵、岛内市场狭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台湾石化产业发展受限,外迁成为必然趋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石化产业中、上游企业就在下游应用产业外移的带动下,开始向福建、浙江等大陆沿海地区转移。目前,台湾石化产业的60%已经转移到大陆,其中,化学制品90%以上对外投资集中于大陆。产品主要涉及石油化工的中下游领域,如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随着初期下游制品业外移至大陆发展,许多中间原料厂商基于就近获得原料、供货服务客户、掌握中下游客户的需求,也到大陆投资设厂。台湾知名企业如台塑集团、和桐化工、长春集团、长兴化工、台达化工、奇美集团、国乔集团、联成集团等均在大陆投资并取得良好回报。由于看好大陆市场未来的需求潜力,多数石化企业还在持续加码投资,充分显现出两岸石化工业发展的紧密性。

目前,两岸在炼油工业及石化业上游均有投资限制,台湾石化业投资中国大陆以中下游产业为主,所生产石化品多为内销。而目前在大陆投资石化业的台商仍需依赖台湾供应乙烯、丙烯等石化原料,台湾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上游原料供应缺口。大陆乙烯衍生项目需求旺盛,预估2014年缺口为1016万吨,丙烯衍生项目方面,预估2014年需求缺口为310万吨,为世界缺口最大市场,且大陆内地拥有丰厚的原料资源,两地的产业互补性极强。

(三)两岸机械产业合作空间广阔

虽然台湾机械制造业具有世界级水平,但台湾市场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台湾机械产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进一步向外扩张、向外转移。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各具特色、优势可以互补,随着机械制造业被列入ECFA早收清单项目,关税大幅降低,台湾机械制造业在大陆的市场取得了更为有利于竞争的优势。

(四)台湾金融机构投资大陆十分踊跃

两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与ECFA后,台湾金融机构纷纷加快布局大陆,金融业投资迅速增加。台湾保险公司继续扩大在大陆投资版图,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及分公司开业。富邦人寿与南京紫金控股公司合资设立人寿保险公司,富邦金控与富邦产险合资成立富邦财险公司,已将总部设在厦门并在重庆、大连设立分公司。台湾第一银行、土地银行、彰化银行与合作金库银行、国泰世华银行等五家台湾商业银行获准在大陆设立分行,并已经相继开业营运。同时,台湾金融机构如富邦金控、开发金控、永丰金控与工业银行等纷纷在大陆设立创投与金融租赁公司等,开展金融业务。台湾商业银行也看好大陆农村金融市场,纷纷参股地方与农村商业银行。同时,统一投信、永丰金、元大宝来、富邦、群益、国泰、复华、保德信等台湾投信业者先后在大陆获得QFII额度。金融业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又一新领域。

(五)两岸休闲创意农业合作方兴未艾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商投资大陆设立农业企业已达上万家,其中一部分是休闲观光农业企业。这些企业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和做法,带动了大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地,一些台资休闲观光农业企业已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如广东佛山台资企业今日景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大陆各地投资兴建了14个大型现代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三、强化台湾优势产业项目招商的路径选择

(一)在对台湾电子信息产业链招商上要下真功夫。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拥有完整的供应链,在原材料上,主动式元器件、被动式元器件、连接器、PCB电路板、DRAM应有尽有;在外部设备上,LCD屏、触摸屏、键盘、镜头、电源一应俱全;在设计和集成上,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量出货;在生产上,又具有流程管理、先进设备、高品质的生产线、专业经验等优势。基于此,对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就必须在产业链招商上下功夫。这是大陆多个省市在开展对台湾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工作中所获得的共同经验。

(二)以石化产品的合作生产为重点扩大两岸石化业合作。

台湾石化产业中有代表性的行业为石化制品业、塑胶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特用化学品工业、制药工业等。台湾最大宗的石化产品是五大泛用塑胶及四大化纤原料,外销到大陆市场的数量,占外销比重六至七成。五大泛用塑胶包含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四大化纤原料有PTA、乙二醇(MEG)、丙烯腈(ACN)及己内酰胺(CPL)。如何有针对性地对上述产业和产品项目开展招商,应该切实加以重视。

在精细和特色化工方面,由于台湾精细化工产品种类繁多,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具有多品种、多样化等特性,包括合成树脂、界面活性剂、染颜料、农药、工业触媒、添加剂、接着剂、水处理剂、化妆品、香料等,应用范围由传统工业到高科技电子、光电、医药、污染防治等产业,极具发展潜力,大陆与台湾精细化工与专用化学品的对接重点将着力于塑料加工助剂、涂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生物化工、胶粘剂等产品,以及催化剂、有机硅等特色产品的合作生产,

在选取台湾石化企业合作对象方面,不仅仅要盯住台塑、长春化工、中石化、中油等大企业,对于一些中小石化企业也要予以关注。同时,要随时掌握台湾一些石化工业园区的动态,如高雄林园、大社工业园区,目前正面临着部分石化企业搬迁和停产的困境,特别是台湾“五轻”将于2015年停产或迁厂,影响到周边上百家石化中下游厂家,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想方设法开展专项招商工作,争取有所收获。

(二)要以拓展世界市场为目标扩大两岸机械业合作。

在台湾机械产业中,工具机械产业、金属模具加工业、纺织及成衣机械、塑橡胶机械业、木工机械、食品饮料机械、运输工具业、船舶工业最具竞争力。台湾机械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友嘉实业、永进机械、东培工业、上银科技、仕元机械、台中精机、联盛机电、三锋机器等。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这些产业领域和代表性企业的招商力度。

另据台湾工研院的调查显示,由于金属加工机械的产值能快速回升,配合中国大陆发展汽车产业加工需求,五面、五轴加工机与大型龙门车床的需求将会提高。至于在未来的机械机种发展上,针对能源产业,如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加工需求,中大型车床、龙门加工中心机以及大型搪铣床等等,将会成为各家工具机业者投入开发的重心。对这些具体投资开发意向,我们都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四)引进台湾金融机构是当前深化两岸服务业合作的重心。

就当前台商投资大陆基本态势看,台资企业遍及大陆各地区,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这为台湾金融机构进军大陆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台资金融机构踊跃投资大陆就是最好的诠释。可以说,目前是吸引台湾金融机构投资大陆的绝佳时机。

对台湾金融服务业的招商重点,当然是台湾金控、国泰金控、富邦金控等实力雄厚的16家大型金控公司。对台湾金融服务业的招商范围比较宽泛,其具体项目内容:一是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机构;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区域管理总部、功能总部。二是金融后台服务与服务外包机构:数据中心;结算中心;银行卡中心;呼叫中心;支付系统。三是基金和股权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等。从大陆实际需要看,引进台资银行机构、投资公司、租赁公司,对于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