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实质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创新的实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创新的实质

篇1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

①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所谓“”,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4.(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P89)

“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6、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P91—94)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因:当今,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看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③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P9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创新简单题汇总1.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要着眼于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所以文化创新还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2.怎样理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怎样进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理解: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③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2)做到: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①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②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差异和文化竞争与文化合作的关系

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如何理解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文化创新具有继承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其基本内涵和根基。因此,文化创新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

(2)但是,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不是抱残守缺,而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就是问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内涵。所以,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如何理解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是“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工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不能一味拒绝和排斥,而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不是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盲目排外的“封闭主义”,也不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5.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怎样做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要正确把握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的错误倾向。“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则 ─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2)要正确把握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甚至民族的存在;“封闭主义”则拒绝接受任何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3)以上两种错误倾向都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文化创新知识点1 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 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重点)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 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 文化创新的途径(重点)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

5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6、创新与借鉴、融合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篇2

【关键词】 精神;文化;创新

市政人创造和积淀的市政文化,是市政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坚强的精神支撑,是蕴涵在朴素的市政人思想上、体现在市政人行动上的强大的精神财富。市政精神,已经成为市政职工普遍认同和信守的价值取向,成为市政人不断追求更新更高的理想目标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形势面前,市政文化要不断创新,不断注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元素,勇于在实践中去发展,市政文化才有它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推动市政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市政精神是市政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1.忍辱负重的精神。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和各方面的压力,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坚韧不拔,以一种干大事业的决心和勇气,投入到施工生产的热潮之中,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更要努力奋斗,沉着应战,忍耐就终有回报。

2.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太原市政总公司干部职工发扬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手拉肩抗,用铁锹、洋镐、小推车挖出了迎泽湖、修出了并州路。到八十年代以后,又先后创造了“一桥两路速度”和“长风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体现了我们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市政人击败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与勇气。

3.团结拼搏的精神。多少年来,干部职工就象逆水行舟中的桨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总公司这条大船驶过无数急流与险滩,不断奋勇向前。在今年的多条道路同时施工的情况下,总公司领导班子全都拧成了一股绳,加班加点,全程跟踪指导施工。各基层单位之间从讲大局的高度,互相配合、有效协调,使工程进展有条不紊,这种精神值得赞扬,值得推崇,必须发扬并光大这种精神。

4.开拓创新的精神。市政人不光会吃苦,还懂得在施工中开动脑筋,运用聪明智慧开拓创新。这是五十多年来,促使我们的企业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因素。“创新”是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谋求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包含变革观念、优化战略、提升技术、改善管理等内容的新的追求、新的机制和新的氛围,是企业顺应社会潮流而选择的自觉行动。

二、注重文化创新为市政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积淀形成了厚重的文化传统,这些优良的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仅靠传统的优秀文化是不够,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变革与再造,积极倡导和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优秀文化,不断引导员工变革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才能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文化创新首先要破除陈旧的过时的价值观念,价值观的变革、管理理念的变革,最终表现为员工队伍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其要害:一是打破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和懒惰、怯懦的狭隘思维,树立顺应时代潮流的“以创新谋生存求发展”的新观念,锻炼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勇气和智慧;二是形成鼓励和支持创新的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营造容忍改革和探索失误的宽松环境。文化创新要以引进新知识和提升新技术为重点,不断提升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不断学习新知识、引入新知识、应用新知识,才能巩固和增强这种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顺应甚至引领社会技术进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把科技与发明应用到生产中去,生产新的产品,推出新的服务,满足市场和客户新的需求。

文化创新还需要以组织和管理的变革为保证。经营活动的变化,要求组织结构和功能必须随之进行不断调整,更合理地整合和利用资源,节约组织运行的成本费用;要求企业不断创造和应用更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范式,用新的规则、程序和管理技术来提高组织工作的绩效。

三、市政特色文化建设重在实践

篇3

【关键词】时代创新;群众文化;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043-0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各级政府都应该高度重视,主动承担起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任务。群众文化是人们在劳动之余,从事的精神文化娱乐生活。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加强群众文化管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动群众们的积极情绪,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和谐的良好风气,人人参与到这种健康向上的氛围中,无形中就为社会和谐提供了精神支持。

一、加强群众文化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和”自古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作为和谐文化一部分的群众文化,因其具备的和谐内涵,从而登上了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舞台。

首先,群众文化本身就具备和谐的功能。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同自然,社会和他人长期和谐相处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并且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一直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着浓厚的渴望社会稳定团结的和谐心理。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的缓解社会矛盾,正确调整社会关系,从而更好的凝聚人民群众,增强社会团结。要想增进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必由之路。

其次,群众文化具有娱乐和沟通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传统的乡村,邻里之间社会关系逐渐淡化,人们之间的陌生感逐渐增强,人们群众之间就越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这样,群众文化的娱乐和沟通功能就具有了重要的用武之地,它对于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显示出巨大的成果。

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多种文化服务的加强进行,表达了社会和谐的共同理想,宣传了社会和谐构建的主张,使这种精神深入人心,在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的同时,也深化了群众的自觉意识,人人都提倡和谐,以和为贵的传统风气得到最为有效的发扬。

二、加强群众文化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各地政府相继举办了具有地域特色浓郁的各种节日,以青岛为例,青岛市的“青岛国际啤酒节”,胶州市的“秧歌节”。在河南省,把文化活动和旅游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文化魅力,以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系列文化活动,吸引着八方游客,既丰富了景区文化内涵,也优化了旅游环境,成为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另外,群众文化主题日益多元化,丰富着群众队伍。“旭日阳刚”的走红,“凤凰传奇”的崛起,《星光大道》中阿宝被人们所熟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默默的群体农民工,正在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识,这是一支群众文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队伍。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的选秀节目,都可以在不经意间发现农民工让人诧异的身影,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同时,还乐于接受这样的形式。

我国拥有十二亿的人口,其中九亿群众都在农村。因此,农村文化的建设就是群众文化最为有利的支撑,我们也通过一些活动来为农村文化提供动力。尤其是近几年,政府部门组织文化管理,把中国文化的精髓戏曲带到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扩大的同时,使基层人民群众直观的享受到文化的作用,了解到了在农村学习不到的知识,无形之中就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增强了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的热情,同时也改变了原来传统的经济意识,拓展了思路,转变经济意识形态。政府部门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还开展了一些重点工程的建设,有效的推进群众文化的建设,如乡镇文化站平均每个月都会组织群众观看一场免费电影,并且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为他们提供不同风格种类的题材。也会在农家举办小型的书屋,群众可以自由借阅观看浏览,多种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不断的丰富着群众的视野,拓宽着他们对农村经济的认识,更加积极的进行经济文化管理,这就是强有力的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加强群众文化管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面对我国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利益多元化。腐败,失业,分配不公,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更需要群众文化的引导,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人”是社会中的人,和谐文化的中心就是要让人传承这种和谐文化精神,同时,群众文化的举行,也是为了人人都能感受到社会和谐的风气。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群众文化活动都以其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的姿态出现。我们一方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内涵,在继承的同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使群众文化开展的更加红火更加顺应民心,从而使其和谐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特别是最近几年,城市中不断兴起各种群众自发式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都能有益于健康,愉悦人心,并且产生一股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环境对于社会,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与人之间利益的不同,贫富差距等矛盾造成的一些不稳定的社会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活动的作用就日趋明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管理来加深群众对我国国情的认识,从而起到化解矛盾,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除,相互之间更加了解,让社会环境更加融洽和谐。在节日期间,各地都如火如荼的举行不同的文化活动。春节期间,福建博物院首次同时开放全部场馆,举行了新年系列展览及“双百”活动,许多年轻朋友认为,节日期间,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单位照常开放,还举办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展览、讲座,使春节、元宵节成为家人团聚、亲友聚会、愉悦心灵的节日,为过年增添了许多的文化氛围。尤其是近几年,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兴起。“没有围墙的大剧院”,“不用买票的大乐园”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明显带动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四、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管理是关键,和谐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中有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则以其固有的和谐特征与和谐功效,承担着促进群众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群众文化建设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

篇4

关键词:独立董事;经济效果;实证研究;内卷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3)-0040-08

一、引 言

自1912年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后,创新理论逐渐演化为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其中,制度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条件下,制度创新就成为学者们和改革者关注和重视的重点,我国上市公司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制度创新。对于这种制度创新,从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之初,对于独立董事制度就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因为作为对上市公司加强监督,提高治理效率,增加投资者信心的一项制度创新,独立董事制度被引进我国,但是独立董事产生的土壤截然不同,这项制度在我国移植能否成功,就是社会各界关心的一个问题。学者门从经济逻辑角度分析、从独立董事导致的董事会结构的变化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原因也是站在微观层面。很少有从宏观制度的经济效果角度来检验独立董事制度的经济效果,本文从宏观制度的角度出发,借鉴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效果检验方法来研究独立董事制度的经济效果,检验独立董事制度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是否产生了经济效果。纵览对于独立董事的研究文献.对于独立董事的研究主要是要么在研究公司董事会中进行,要么是对某一年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数据进行截面研究,要么是对连续几年的独立董事面版数据进行研究,这些只是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作为改变董事会结构的角度来研究。而从制度层面对独立董事制度经济效果进行研究的论文比较少,本文拟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经济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我国从2001年正式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独立董事主要通过自己的客观、公正以减少公司的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提高公司信息的披露程度,增加公司的透明度,有利于社会和广大股东的监督,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对公司的违规担保,关联交易等活动进行监督,增加上市公司的信任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那么经过几年的实施,独立董事取得怎样的效果,我们通过年份不相邻的上市公司的数据来分析独立董事制度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制度是否有释放自己的效用?效果明显与否?采用方法是用两个截面数据对比分析。以在2001年以前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上市公司样本,对样本的2000年和2004年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数、在董事会所占比例和公司的收益进行分析,分析的数据来自证监会网站以及巨潮咨讯网。分析软件包是SPSS12.0和eviews5.0。

二、文献回顾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产生于英美等国家,为解决一元治理模式缺少对管理者的有效监督、董事会监督功能弱化等问题而引人独立董事制度,以加强董事会对管理者的监督。因而对独立董事的研究也是由英美等国开始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独立董事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由于研究的角度、所选用的样本、研究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总结已有的研究文献,对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的研究结论主要有:

(一)国外独立董事制度与业绩关系研究文献

1.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M.S.Weisbach和美国投资者责任研究中心IRRC在1998年所作的一项研究发现,外部董事多的董事会独立性比内部董事控制的董事会要强。IRRC的研究还显示,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公司的价值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具有积极的独立董事的公司比那些具有被动的非独立董事的公司运行得更好。

2.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负相关。Daily,Cather-ine M.and Dalton,Dan R.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绩效高的公司恰恰是独立性依赖较少的公司。Agrawal,A.and Knoeber,Charles R.同样发现,外部董事制度与反映公司绩效的托宾Q具有负相关关系。

3.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不相关。LaPorta等利用有关的公开资料对董事会构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整体业绩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因而不能说明独立董事能提升公司业绩,改善治理水平。但也不能因此否定独立董事制度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国内对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业绩的研究文献回顾

骆晶亮、周勇、郭晖选用沪市A股对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和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前后,公司业绩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公司业绩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无关,而且引入独立董事后,公司业绩似乎变得更糟。吴淑琨针对1999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表明,非执行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与非执行董事比例的交叉反应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负债率与非执行董事比例的交叉反应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吕兆友对深沪584家工业类型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公司的绩效与公司的内部董事构成比例和外部董事构成比例并不存在相关关系,但是与独立董事的构成比例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采用“最优构成――绩效”模型分析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时发现,独立董事的构成比例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曲线关系,说明独立董事制度的引人会改善公司绩效。罗栋梁,周为勇,刘昌炜选用2001年281家聘用独立董事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并不相关。郑文坚以样本公司的独立董事比重作为自变量,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与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重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高明华、马守莉从经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完善独立董事有效行使权制度环境的措施,表明仅仅依靠独立董事制度并不能有效提高股东的权益。向朝进、谢明认为在110家样本公司中,董事会中设立了独立董事的公司有29家,占样本公司总数26.36%,未设立独立董事的有81家占样本公司总数的73.64%。可见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独立董事对公司绩效有一定的正相关作用。龚红通过对中国101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数量与董事会战略决策参与程度不相关,独立董事功能的发挥还很不明显,仍然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邵少敏、吴沧澜、林伟以浙江省的上市公司为例,就独立董事和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正逐步加强,在董事会结构调整的博弈过程中,内部人没有占优势。独立董事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但是控股股东持有过高的股权比例是制约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胡勤勤、沈艺峰对深沪两地41家已建立独立外部董事制度的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独立外部董事之间存在不显著的相关关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受独立外部董事的影响,现阶段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中独立外部董事制度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改善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杨洁等根据59家样本公司的独立董事人数和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公司每股收益,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存在非常弱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道路还很长。

以上这些文献都是从董事会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独立董事制度,分析角度和结论都比较相近,但是这些文献所用的数据都是2001年以后的数据,是在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以后的时间段内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借鉴J.M.伍德里奇在《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中关于利用两个混合横截面数据进行政策经济效果检验的方法对独立董事政策进行经济效果检验。具体方法是:收集两个横截面数据,一个是政策实施之前,另一个是政策实施之后,然后利用混合横截面进行分析。该方法是从宏观制度创新角度来分析的。我们利用该方法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因此样本比较特殊且唯一,即在2000年已经建立独立董事的公司,这些公司建立独立董事时间比较长,独立董事运行比较规范,对独立董事制度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所用的样本比较特殊,这是不同与以往研究的一个地方,再一个本文借鉴是对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效果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

三、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分析所用数据来自中国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homepage/index.jsp)上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和巨潮咨讯网(http://www.cninfo.com.cn/xxgg/szgsnb.html)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通过对年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形成分析样本。进入样本的公司是在2001年以前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公司。具体条件是:

(1)在2001年以前董事会中有独立董事。

(2)公司2000年和2004年的年报可以获得。

(3)年报中披露了相关数据。

截止2000年底,深沪两市共有79家聘请了独立董事的A股上市公司,2004年这79家中有两家没有年报,所以样本数变为77家。

2.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三个业绩指标度量公司业绩,根据以往的研究文献,不同的业绩指标影响因素不同,所以不同业绩有不同的影响因素,所以回归模型也不相同,影响公司业绩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同的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即存在交互作用,所以不建立固定的模型。仅考虑除了独立董事、董事会之外影响比较显著的因素进入模型,这也是计量经济学的基本要求。对不同的业绩指标建立不同的模型。2001年8月推出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2000年是制度运行的前一年,2004年是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第四个年头,对比2000年和2004年独立董事对业绩的贡献,再用2000年和2004年混合截面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的方法我们借鉴J.M.伍德里奇在《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中关于利用两个混合横截面数据进行政策经济效果检验的方法对独立董事政策进行经济效果检验。

3.检验模型

我们的检验模型主要对独立董事的变量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考虑数据和模型之间的拟合状况之后,再加入控制变量进行检验。所以主要的检验模型为:

yj=c+β1dlds+dlds+β2kzbl+ε

(1)

其中dlds代表独立董量,可以用独立董事比例和独立董事人数的自然对数表示;dsh是董事会变量,用董事会人数的自然对数表示;kzbl是控制变量,只包括和公司业绩显著的控制变量;c是常数项;β1、β2、β3是系数;ε是随机项,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

对独立董事效果进一步检验的模型为:

yj=c+β0y2004+β1dlds+β2y2004dlds+β3kzbl+ε

(2)

其中y2004为哑元变量,当时间是2004时变量为1,否则为0;其他变量与(1)式相同。所用数据是2000年和2004年两个截面的混合数据。如果交互项系数β2的t值大于2,比较显著则认为在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后,独立董事发挥了作用,对公司业绩产生了影响。

4.实证分析结果

(1)描述统计

从表1中可知,2000年公司董事会引入独立董事的公司最大值为6,2004年最大值是7,增加了一人,变化不大;2004年平均每个公司独立董事人数为3.5人,比2000年多接近两个人;独立董事比例从2000年的17.52%增加到2004年的33.84%,最大值从36%增加到57%;但是在公司业绩中每股收益由2000年0.286元降低到2004年的0.172元,净资产收益率从9.9%下降到6.2%;每股净资产则由2000年的2.785元增加到2.818元;总体来看,独立董事在增加,但是公司业绩在下降。

(2)各个截面数据回归分析

从独立董事人数、比例和公司业绩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看,不同业绩指标的影响因素不同,在2000年独立懂事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影响公司业绩的因素主要是管理者的薪酬,资产负债率和每股净资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样,在2000年独立董事制度的制度创新并没有在公司业绩上体现出来,没有取得经济效果,相反独立董事人数和独立董事业绩与每股净资产等业绩之间还呈现负向变化的关系。2004年对业绩的影响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独立董事的比例和人数,而每股净资产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了资产负债率以外还增加了董事会规模、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高管薪酬等因素。在多元回归模型中独立董事对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但是在独立董事和公司业绩的一元回归模型中,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影响,所以说就此得出结论:独立董事制度已经对公司业绩产生了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但还需要审慎,为进一步检验独立董事制度的结论,我们接着对独立董事经济效果进行检验。

四、经济效果检验

对2000年度和2004年度两个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截面数据进行回归,通过比较分析独立董事制度的效果,见表4。表4虽然给出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检验系数的对比数据,但是由于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业绩指标在两个截面分析中模型不一致,所以数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独立董事制度的变化。在进行经济效果检验时,采用一致的模型,选用对数据拟合程度好的模型来进行。

可以看到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对独立董事比例的回归系数由2000年的0.432提高到2004年1.273,检验的T值也由0.818提高到1.996,统计显著性增加;每股收益对独立董事比例的回归系数由0.080提高到1.692,T值也由0.158提高到1.339,统计显著性增加,每股净资产对独立董事比例的回归系数由-0.764提高到1.945。净资产收益率对独立董事人数的回归系数由2000年的0.053提高到2004年0.527,T值由0.583提高

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保护模式

引言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要求最早来自于西方社会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异化”和“物化”的反思。在我国,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还只是近十年来的事情。然而,中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中,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二者之间的矛盾带给我们许多困惑。

总理曾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几百年、几千年传下来的,为什么能传下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文脉就是一个民旅的魂脉。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

从众多研究资料中发现,现今理论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保护理论模式:一种是“原生态”保护模式。他们认为应建立公认的具有现实保护意义的“生态文化圈”,在政府的扶持下,进行包括有形的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是自然遗产在内的整体保护和规划;不复原,却承认并明确一种存在生态,使其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依循着规律发展;另一种观点是

“创新”保护模式。他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不是经济包袱而是珍贵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现代转化,整合入现代文化体系中,发挥新的功能,才可能真正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形式是文化元素重构,旧的文化体系消亡后,其中许多文化基因仍有活力,通过现代形式的基因重组,在保持精神内含和象征符号不变的前提下,使它们能够以现代形式复活。双向互动的新传媒和新兴的创意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良好机遇。

针对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式,我认为联合圜教科文组织提出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文化环保”,尽量保护各种文化原生态和多样性,避免人类富有特性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巾珍贵的可再生文化资源。对这种资源通过文化创新来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现代功能转化,整合入现代文化体系中,发挥新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形式是文化元素的重构,旧的文化体系消亡后,其中许多基因仍有活力,通过现代形式的基因重组,在保持精神内蕴和象征符号不变的前提下,它们能够以现代形式复活。双向互动的新传媒和新兴的创意产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是各民族的文化血脉,是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库”,具有多元潜在的再生能力。多元的“文化基因库”能够提供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累积的宝贵人生经验,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再生资源,能启发后人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建起更美丽的艺术殿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保护模式的理论核心

1、“创造性转化”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出路

“创造性转化”一词来源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林毓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一书。作者在书中提到要推行文化传统“创造的转化”:“但,究竟什么是文化传统‘创造的转化’呢?那是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改造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基因”,其赖以存在的“细胞环境”如今已发生巨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也必须进行一定的“基因改良”和“重组”,以提高在新的“细胞环境”中的成活率与生命力。在当代社会中依托现代产品或融合现代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精髓又具有崭新表现形式的当代特色产品,是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生命力、促进其在当代社会中延续和保护的最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当代产品显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利契机。“创造性转化”不是简单地牺牲真实性实现商品化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面目全非,而是以新的载体继续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和技巧等精髓,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生产的当代产品要仍带有民旅的鲜明特色,仍能取得民众的“文化认同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代由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巨大经济转型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变革。“实际上,一切过去时代的文化资源,都有一个在今天文化语境中重新阐释和创新开掘的问题。任何文化资源要想成为生动、话跃的‘现在时’或‘现在进行时’,都必须与今天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相联系。所以,一切传统的文化资源要想在今天发挥作用,都必须经历一个现代的转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保护、传承固然需要政府的倡导以构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以提供经费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欲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求得稳固的一席之地,仅仅依靠外在力量,被动地等待被抢救和被保护是不够的,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其自身的“自强不息”。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坐以待毙’,而应“相时而动”,进行适当的变革,适应当代社会,融入当代生活,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潮流,在这个生活日新月异、变化天翻地覆的现代大工业社会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存,但更要延续:要延续,但更要发展。而一切的关键莫不在于依托具有当代特色的产品或融合当代技术以实现“创造性转化”。

2、文化元素重构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形式

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以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为表现手段,把中国“五行哲学思想,与奥运五环相匹配,是奥运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彩的结合,向世界展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更向世人说明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永恒魅力。

3、创意产业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如口承文学、历史传说、环境知识、生产技术、消费习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节日庆典、组织制度、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它们是过往生活的凭证,是国情、民情的重要组成,也是有独特载体的民众的文化。因此,通过对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理和挖掘,我们会孵化出国民经济的一些新兴部门和行业。“不仅如此,这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相关的产业,还往往是一种立体产业,带动力强,辐射面广,能够产生多种效益,其发展方向常常涉及传媒、演艺、美术、会展、体育、旅游、教育、出版等

行业。同时它还可能通过产业链间的传动关系,进而带动信息、餐饮、房地产、服装、交通等十几个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新的增长点。”

近日有消息报道,在“人人电影”公布的新片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陈可辛执导的魔幻大片《钟馗》,据透露,之所以选择这个家喻户晓的“钟馗”这个人物,是因为钟馗能把人们带到一个想象的空间,回想童年的记忆,在他心目中,钟馗就是中国的蝙蝠侠、超人,就是中国的超级英雄。这里钟馗的出现,中国成人心目中的神性力量的不在场。

从文化视角来看,陈可辛电影选材的有趣之处在于,导演会想到钟馗这个形象。钟馗是中国传统年画的典型形象,这个形象的来源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认为他是唐初终南山进士,才华出众而相貌丑陋,死后成神,擅长抓鬼。慢慢变成端午节文化中的固定形象。在民间,钟馗画像辟邪的能力深入人心。最初在唐宋时代,钟馗年画的能指非常单纯,钟馗以惊人的丑陋和冷酷无情抓鬼吃鬼的能力而广受欢迎,他足以把小孩子吓哭的形象虽然缺乏亲和力,却有实用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钟馗形象的能指在发生微妙的变化,“钟馗嫁妹”中的钟馗多了一份铁汉柔情,对友人的情谊,对妹妹的关爱,让这个比鬼还要丑的恐怖形象多了一份令人感动的力量,中国传统价值观在阴冷的鬼魅世界中折射出意想不到的光彩。钟馗渐渐不再是个异类,异类无法令人信任,但是一个和我们有共同价值观的“鬼王”则可以让普通民众放心依靠――钟馗形象的人性演变没有削弱,而是加强了这一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陈可辛导演在电影中继续钟馗形象的人性之路,而且又加上了现代的解读,令这个形象更为丰满,更是一个“人”。这样,钟馗这个形象就完成了“人”――“神”――“人”的转变。当然此“人”非彼“人”,其中融入了千百年民族心理的发展痕迹,成功地完成了创造性转化。

庆阳香包源远流长,香包既是工艺美术制品,又饱含着民族文化象征隐喻,把祝福带给了祈求幸福的人们。但过去只是在端午节才给小孩佩带,只有城郊的个别妇女在节前进城摆小摊零售。现在,香包已经成为庆阳市的文化支柱产业,并且带动了其他文化产业。根据调查,截止2003年5月,庆阳市从事香包制作的农户达71977户,从业人员102698人,分别占全市农村人口和农村妇女总人数的14.6%和11.8%,其中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的专业户8070户,加工制作人员25796人,生产香包约161万件,年产值715万元。2005年第四届香包节期间,销售香包收人674万元,民俗文化产品销售收入达300万元以上。在正宁县山河镇,五分之一的农户从事民间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每年香包刺绣收入60万元。在这个镇采访了32位妇女,其中7位是香包刺绣公司的经理,2人制售香包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其他5位年收入在1万元到3万元之间;另外25人,香包刺绣年收入3000元的2人,1000元~3000元的13人,1000元以下的10人。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大大刺激了庆阳香包业的发展,现在不但参与的人数众多,而且品种花样也日趋繁多,大凡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神话传说、生产生活,应有尽有。小的可以像麻雀蛋那样小,大的有几个平方米大。以上调查说明,在庆阳市,香包这种民间手工艺产品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功能转换,已由原来功能单一的节日佩件转化为商品价值与民俗价值兼具的复合性产品,并且形成规模化产业。我们可以断言,庆阳香包是不愁没有传承人的,也不片j担心它会消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实现功能和价值的转换。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保护模式的反思

创新在民俗流变过程中,使文化的纯正性和完整性被削弱

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商业开发潜伏着较大的风险。追求效益会受需求引导加入许多原本不属于这一文化范畴的因素,从而导致文化变异。刘志群批评说:“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热己成为传统民间艺术的第一杀手。目前比较流行的不是尊重和恪守民族文化传统及其心理与思维特点,而是以政治宣传服务的目的和现代审美的观念来改造当地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使其精致化,了民族民间艺术在表象掩盖下的深层的所指,甚至把汉民族和外来的东西,拿来杂揉到当地民族的艺术中,往往出现了非驴非马的怪胎。”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也称“开发一个毁一个。”

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在1941年就曾提出:“工艺文化有可能是被丢掉的正统文化。原因就是离开了工艺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因此,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空虚……如果工艺的文化不繁荣,整个的文化便失去了基础,因为文化首先必须是生活文化。”“当代的机械化粗糙制品使人们养成了粗暴待物的习惯,而蓦然回首,人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适合自己的身体,还因为它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的,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温暖”的亲切感,绝对是现代工业的理性所不能代替的。

2.创意产业必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经济性的泛化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上市场?第一步是商业化,第二步是提炼中国文化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与工业化生产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中国贸促会家纺分会副会长杨兆华如是说。在他的努力下,作为第一步,南京云锦、蓝印花布、土家织锦、苗族蜡染、鲁锈、藏毯、苏锈等亮相8月20日开部的中国国际家纺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创意产业保护道路上的探索,尽管其保护的方式和所走的道路各异,但在其总的取向上,却都是希望“在市场经济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但最终目的却都不是放在“规模化的生产非物质文化产品”上,而是通过“产业化”经营而达到真正保护“非遗”象征符号和精神内蕴上。创意产业只是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全部:对某些类别和项目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对另一些类别和项目,则可能不适用或不是最佳的方式。总之,在决定采用何种模式进行“非遗”保护的时候,要明确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而不是牺牲传统的技艺和文化蕴涵去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一定要逐一分析、逐一选择并进行学科论证,然后作出决策。这也许就是“非遗”保护产业化与其他经济项目不同的地方。因此,不论采用原生态方式和创意产业化方式,应以“非遗”项目的精神内蕴和象征符号得到完整性的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其技艺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固有的文化蕴涵为代价。凡是以牺牲传统技艺及其文化蕴涵为代价的所谓产业化,都是不可取的,都是我们所坚决反对的。

参考文献

[1]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民间文化论坛》[J]2006,04

[2]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篇6

【关键词】广西 文化力 制度创新 提升 路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文化力是指以技术、知识、教育等要素为主要内容,并在经济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文化力,制度创新是重点。所谓制度创新,指通过制度的创建与革新,能够更合理地配置资源。如今,广西正积极探索进行文化制度创新,并以此激发经济发展潜力。

旧制度对广西文化力提升的负面影响

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束缚,导致了公共文化各个方面的相互脱节,使广西的文化发展落后于时代的步伐。诸如在公共文化领域:资源信息数字化滞后、文化建设理念陈旧、主管部门责任不明确、缺乏系统的文化服务制度、传统文化与新兴科技衔接的空白、网络服务不完善,最关键的是文化公共基础也较为薄弱。

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激励性制度”有待完善。所谓激励性制度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改善优化,或是新制度安排的建立补充,它是由群体自发号召、创造组织、实施的一种制度组织形式。政策导向性制度是与之相反的,政策导向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性质的组织命令,并由法律颁布和实施。”

在激励性制度变迁的强大推动力作用尚不完善时,政策导向性变迁依然占据着广西文化发展的主流,并在文化中有着较深影响。制度创新奖励制度没有完善,制度革新的关键—民营资本对于文化基础的建设热情不够,广西自治区各级政府对于文化建设仍然未改包办制度,从而制约了文化力的发展,使得广西文化发展大大落后于全国水平。

政策导向性制度固然有其优点,如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保障;使制度创新在政策上得到支持,创建文化建设的全新氛围。但是政策导向性制度难以使人们产生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激励性制度才能使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进行良性循环。因此,在全省深入开展激励性制度变迁是广西文化力建设的当务之急。

正式制度因素改善革新的开放性和可操作性需要完善。正式制度指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方针、法律、战略、政策、规章、制度等。21世纪初,关于广西文化力发展建设的方针、法律、政策和制度等相继制定颁布实施。2001年,自治区区党委和区政府联合颁布《关于加快广西文化发展的决定》,对广西文化力的发展日程及发展方向和重点作出规划,确定了自治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及目标。2005年4月,广西自治区党委组建了文化先进省(区)规划领导工作小组,首次制定了推进文化建设战略的方针和任务目标。2006年初,《广西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大纲》中指出:全面壮大文化事业,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积极进行涉外文化交流活动,逐步开展文化广西建设,发展以东盟国家为核心的东南亚文化市场,推动广西自治区民族特色文化走向世界。更进一步,《文化广西建设“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等一系列关于广西文化建设的重要制度文件相继制定并颁布。

非正式制度因素影响较深。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治区多元的民族文化造成了文化价值的差异,需要加强共同价值的凝聚力;二是文化进取意识落后,创新自我要求低,对促进文化进步的热情不足。

首先,作为以壮族为主的民族自治区,各民族之间的核心价值、文化认同、文化心理乃至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处世观念都千差万别,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尽相同的需求和认知,必然产生迥异的文化需求。其次,广西地处祖国大西南,地理位置偏远,并且自治区内许多地区信息闭塞,常年的文化封闭导致了自我封闭的地区文化,加上文化科技基础薄弱,法制意识淡薄,对于新生事物较难接受。

改善革新广西文化力制度面临的新机遇

在东南亚经济迅猛发展的进程中,广西依靠区位优势,以北部湾为中心创造了辐射东南亚北部及珠三角的大经济区,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加入东盟的区域经济格局。

天时:进行广西文化力制度创新的内外机缘。外在条件上,2008 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由泛北部湾、大湄公河、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建立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为自治区自身赢取了发展条件。内部条件上,一系列导向政策、策略文件的颁布实施,为广西文化力的发展提供了政治环境和政策保障,以及支持动力。

地利:充分利用广西文化力制度的区位优势。广西作为我国西部唯一既沿海又位于国界线的省区,首先,是西南地区对外的最佳出口;其次,毗邻东盟合作区,是我国与东南亚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与窗口;再次,夹于成渝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中越缅湄公河国际经济区中,是各区位重要的衔接点。广西是我国兼顾东盟海上通道与陆上通道的唯一省区,是我国与东盟交流的最佳平台。

人和:为广西文化力制度创新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现阶段广西文化革新的主题是让广西作为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良好窗口,并在这些交流中提升与改善自身的文化竞争力,在国际交流中提升自己。首先是“引进来”策略:让世界人民了解广西,然后是“走出去”策略:让广西人民融入世界。2006年,广西对外交流活动十分频繁,以“活动、友谊、交流、合作、共赢”为宗旨,广西各文化团体出访东南亚各国并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节等。

篇7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高等医药院校来说,要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重点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重点要认清创新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增强创新动力,提高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实践育人,是提高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育人

Abstract: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demands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fied personnel, emphasiz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e capability.As for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to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personnel, the key point is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ty 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to mingle science with humanity.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e capability,the key point is to recogniz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 boost their innovative power and enhance the actual effect and pertinence.Educate students through practic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he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spirit,enhance their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promote them developing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cultural competence;innovative spirit;educate students through practice

二十世纪末,一场关于“国民素质”的讨论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推动了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新一轮教育改革,高等院校成为教育界素质教育改革的领头羊[1-3]。

在此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起了第一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针对当时理工类院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严重弊端,在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提倡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适应了社会、教育及人才发展的需要,其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因而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极大重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也逐渐深入并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随着“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推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操作性”、“如何结合各高校的特点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研究者面前。

本文根据高等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实际,以“广东药学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办)”为例,从“实践育人”的角度,探讨进一步提高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针对性、操作性以及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两个“分离”,导致两个“降低”

高等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主要问题是:两个“分离”,导致两个“降低”,即,科学与人文分离导致学生综合素质降低,创新与实践分离导致创新动力降低。

(一)科学与人文分离,导致学生综合素质降低

为了弥补人文教育的不足,很多医药院校都提出了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案,但这些方案也只是通过多开一些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讲座,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医药院校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现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医药院校科学与人文分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缺失

第一,在教学中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过窄的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医药院校也不例外。这种过分强调专业意识、专业教育的模式,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较差等问题。

第二,指导思想上突出政治忽视人文精神。我国医药院校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对大学生理想、道德的塑造实际上主要是对政治信念的强调,真正意义上对生命的关注、对伦理的思考等人文精神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教育实践中注重技能培训忽视人文精神。医药院校的教学中,实验、实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各种实验场所和实习基地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理想的场所。但是,在实验与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传授给他们的是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巧和成熟的经验,很少有人给他们讲解本学科思想观念的演化历史、价值遗产和医学理论的渊源。

2.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薄弱

医药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课业负担相对较重,专业教学内容挤占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时间与空间,造成实质上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薄弱。据统计,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8%左右[4]。通过调查发现:在现有医药类学生教育中,尽管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更趋于合理,但传统的教学结构没有根本转变。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精神教育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3.以人文知识的传授代替人文素质提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知识不等于素质,文化知识也不等于文化素质。从知识到素质,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许多院校对人文素质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增强公共选修课的方法来实现的。这种做法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弥补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弊端,即以人文知识的传授代替人文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还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水平,其课堂教学也还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考核也是通过考试来检验的。这种人文素质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的延伸,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科学与人文,是人才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一对翅膀。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人文知识是同精神世界密切联系的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就会成为基于这种不完全知识基础之上的“半个人”。我国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谈到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时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5]。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础是实践。“科学与人文,‘本是同根生’,同源共生,存在着‘交集’。其根、其源、其交都在实践之中。”[6]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与人文分离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脱离实践。

(二)创新与实践分离,导致创新动力降低

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主要问题在于创新动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1)人文关怀精神的淡化,导致创新动力的不足。

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如前所述,医药院校存在着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缺失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就是学生缺乏人文关怀。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主观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精神更趋于薄弱甚至缺乏。这一点对于即将从事医药卫生工作并与患者接触频繁的大学生来说,这种精神的缺乏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因为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创新”,或者说不知道“创新为了什么”。

(2)功利思想的滋生,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在市场经济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相关体制又不是很完善的环境下,各种经济领域中的趋利避害、追求利益最大化等思想会渗透到各个层次和领域。在主体的自我判断、自我鉴别能力以及健全人格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中,容易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冲击而出现行为上的拈轻怕重、责任承担上的避重就轻、思想上的懈怠放松,以及集体合作意识的淡漠、自我中心的过度扩张等问题,这些负面因素的增多会干扰并阻碍大学生主体创新能力培养的进程。大学教育的重心偏向于智力和技术训练而忽视“人文教化”,大学生自身的顺势而为更加助长了这些不健全品质的滋生,这是与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相悖的,更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桎梏。

值得指出的是,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离开了“实践”这个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基础。

2.创新与实践分离,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过程具有辩证性,而这一过程正是我们理解实践与创新关系辩证性的基础和依据。

实践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与认识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从来就是在理论(在这里是指创新理论)指导下并通过实践理性具体规范人们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另一方面,创新理论又是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处理人与世界关系在观念中的反映和重现。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理论,新的理论又指导新的实践,如此不断循环,推动着实践与创新关系的良性发展。

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中,作为教育者的学校、教师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往往把实践与创新割裂开来,造成实践是实践、创新是创新的人为认识偏差,使得实践与创新都不能良性发展。其恶果之一便是最终造成创新精神的泯灭,创新动力的不足。

创新精神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高速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需要一代代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来实现。医药院校必须站在时代与社会的高度,从强国兴邦、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创新精神。

二、实践育人,实现两大“提高”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同源性决定了实践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最佳途径,是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基础。实践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创新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因此,实践毋庸置疑地成为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结合点,成为创新精神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点,成为文化素质提高与创新精神培养的结合点。实践育人,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有利于提高创新精神培养的实效。

(一)实践育人,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

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实践可以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是提高文化素质的前提。没有文化知识,就谈不上文化素质的提高。

实践是所大学,知识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接触、了解、学习、掌握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是大有裨益的。而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丰富,又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2.实践可以将知识转化为素质

知识不等于素质。要想将知识提升为素质,必须要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实践是“化育万物”的土壤,能够将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科学文化素质,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质。

(1)知识运用的过程就是从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的过程

知识运用的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与社会、自然进行沟通,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完成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者不断地尝试、体验、试错、调试、补充,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融入了自己的主观判断、主观感受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经验体系、情感体系,这就是素质。这个时候,实践者所获得的已经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实实在在的素质。

(2)对知识运用过程的反刍,是素质升化的标志,是知识、能力创新的前奏

从知识转化为素质,还仅仅是一个初级的转化。实践者在实践活动中或者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对知识运用过程的反刍,即对实践过程的再思考,标志着素质的进一步升华,同时也为知识、能力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没有对实践活动的再思考,就没有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就只能仅仅停留在实践的层面而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践,也就失去了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基础。

(二)实践育人,提高创新精神培养的实效

实践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与认识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从认识的本质上看,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这里所讲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创新,是一种思想上、理论上的创新。因此,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实践与认识(再认识)的关系。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实践到创新的过程,二是从创新到实践的过程。

1.从实践到创新的过程。从实践到创新的过程具体为:实践——感性认识——创新(理性认识)。这也就是认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就没有止境,创新也就没有止境。

2.从创新到实践的过程。从创新理论到实践的具体过程为:创新(理性认识)——实践。这是认识的实现过程,实际上也是创新回到实践的过程。创新理论不是目的,其目的和作用都是指向实践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新的实践。如果创新的理论不回到实践中去,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让学生正确认识实践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实践与创新的内在统一,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不竭动力。

三、医药院校提高实践育人的操作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提高实践育人的操作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是提高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创新精神培养有效性最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广东药学院坚持实践育人,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育人模式。

(一)探索与实践

1.立足实践,确立科学育人目标

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广东药学院立足于实践,坚持培养“面向基层,培养上手快、善沟通、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广东药学院关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指出,人才培养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思想,根据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广东药学院的办学特色”,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意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文素质培养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2.依托基地,拓展实践育人平台

经过多年的努力,2006年,广东药学院与广州大学城及周边7所高校联合申报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广东药学院成为该基地“社会实践基地”。

以此为契机,广东药学院根据自身优势,建成了8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子基地,分别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爱心医疗服务基地、社区服务基地、中药及药用植物基地、文化艺术素质基地、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创业实践基地。其中,中药及药用植物基地、中药标本馆还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此外,学校还新建了制药工程“GMP”教学实验室、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心、“心灵沙发”网络心理辅导中心、中药标本馆和生物制药学生创新实验室等12个实践教学实验室和学生活动中心,并与有关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合作建设了200多个教学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为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学生的自我实践提供了足够的平台。

3.“四位一体”,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1)加强实践教学,发挥第一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

第一课堂是实践育人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为人才培养提供基本保证。

学校重视对现有医药学科课程结构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广东药学院关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强调指出:“应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原则,对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充分论证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学校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实验课时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鼓励教师吸纳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支持学生课余开展实验方案设计和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知识竞赛和学习竞赛,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2)开展具有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方面,学校逐步探讨出了一条“结合专业元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各个二级学院、各个学生社团在学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的统一指导下,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开展一系列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关的活动。如药科学院的“药德堂”、“模拟药房”、“药膳美食节”等 ,中药学院的“野外实习知识竞赛”、“中药标本展”等,临床医学院的“杏林之春医学节”等,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的“IT文化节”、“编程设计大赛”等。在各种结合专业元素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在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方面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学校为学生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双丰收”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平台。

(3)社会实践,发挥社会环境的实践育人功能

社会实践,指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学生深入社会各阶层、各区域、各行业,运用其自身的知识、能力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活动。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走出校外,真正地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最直接的接触与了解。

广东药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 “三下乡”、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走访调查中亲身体验劳动人民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优秀思想品德,使他们看到了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激发了他们毕业后投身基层、扎根边疆的热情;既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繁荣昌盛,增强学生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和爱国情感,又了解到当前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道德失范和违法乱纪等现实,增强人文教育的紧迫感和主动性等。

(4)自我实践,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

教育的过程包括他育和自我教育两个环节、两个变量,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双向关系,而不是单向传输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接受关于基本价值观念和生活模式的教,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自己在成长中不断地进行“体验”、“试错”、“反思”与“启悟”等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广东药学院鼓励学生自觉地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自我实践,增强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自我实践,构成了广东药学院“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

(二)成效

通过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广东药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精神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思想素质进步明显,思想、心理状况较稳定;专业思想和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文化艺术素质不断拓展,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文体比赛获得多个重要奖项。

2.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广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毕业生也得到了用人单位 “上手快、善沟通、动手能力强”的评价,深受用人单位喜爱。

3.创新精神显著提升。2007年相比2005年,学生科技立项增加了5倍之多。三年来,获全国、省各类学术科技创新奖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作品竞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级、省级多个重要奖项。

四、小 结

实践育人,是一种结合实践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形式。广东药学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按照实践育人的思路,探讨出了一个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模式。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提高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J].高等教育研究,2003(3):23-26.

[2]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66-70.

[3]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建议[J].医学与哲学,2003(3):31-35.

[4]刘凌云、李强.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医学,2005(6):78-80.

[5]周德新.实践与创新关系的认识论诠释[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28.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制机制创新 文化环境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10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Local Vocational College

School System Mechanism Innovation

——Take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XIA Qian, LIAO Xiaodong, ZENG Xin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bin, Sichuan 644003)

Abstract In the school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Regar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nicipal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social culture, corporate culture, the role of the campus culture in the municipal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statu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o play and so on, to explore places how to optimize the municip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ir own way,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ideas and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innovation and municipal vocation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ystem mechanism innovation; cul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1 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文化环境现状

1.1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社会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对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但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当代青年很少接触我国以及地方社会文化,他们更热衷于流行歌曲、西式快餐以及网络世界。高职生受到生源层次水平的影响,在文化素养上处于明显劣势,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文化素养,对传统社会文化的认知度比较低。学院作为地方政府公办的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时间短,基础建设任务重,办学体制比较单一、管理机制不够灵活,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社会文化融入到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淀不够,氛围不浓。

1.2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企业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的文化环境建设要融入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养,必须突出职业特色文化,融合企业文化的色彩。学院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联合名企建专业”,实现区域产业发展与学院人才培养相衔接。根据宜宾市酒类食品、机械制造、化工轻纺、综合能源等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趋势及宜宾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需要。

设置专业,与五粮液、丝丽雅、天原等地方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逐渐形成了以酿酒、制造、物流、化工为主体,符合区域产业布局和社会需求的专业结构。但学院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重视与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转化,忽视了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利用企业文化培育学生职业素养还做得不够深入。

1.3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等为核心,具有特色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共同参与的各类文化活 2.2 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高职院校应始终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规章制度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创新。制度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以其导向、塑造、激励、凝聚功能在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中发挥作用。制度文化环境一旦形成,有形管理成为无形管理,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大多从事团队工作,在组织纪律性、操作规范性、技术稳定性、劳动效率性上有高要求。由此,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并实施一套完整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形成严格的高效管理体系来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3 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文化环境优化对策

地市级高职院校文化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将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融为一体,融入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过程中,通过校园新风建设、职教文化建设、文明氛围营造等载体来实现,以期形成具有浓郁职教氛围的文化环境。

3.1 提高对社会文化的理性认识,突出区域品牌特色

十报告中提到:“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社会文化教育,培养出既能够适应现代高技术快速发展,又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社会文化可以教化社会成员、规范人们行为、保护社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生动教材,要充分发挥其功能,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宜宾市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白酒之都”的称号,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勤劳的宜宾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独具特色以“五粮液”为核心的宜宾白酒文化、大江文化、哪咤文化、三国文化、茶文化、食文化,李庄抗战文化等,形成了宜宾文化特色体系。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因此,作为地市级高职院校,学院立足于实际,理性提高认识,办学专业覆盖地市主要行业和产业,依托五粮液股份公司、普什集团、安吉物流公司、天原集团等知名企业建设重点专业,确保培养的人才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3.2 加强育人硬件环境建设,突显地方文化特色

建设具有特色的硬件环境,可更好的发挥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学院在校园环境打造上以“鼎承大同,钵传天工”的 校训为基本思路,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体现宜宾地方文化特色为主要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各种文化元素,实现建设“人文校园、绿色校园”的目标。建设中十分重视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与职业教育结合,与学院的实际结合,通过十多年的建设,逐步建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景观区:工业文明博览中心、生命之源、中华源流石刻浮雕,大榕树景观区,川南石刻文化青石围墙等,并针对学院古树较多、绿化基础较好的特点,正逐步形成宜宾石刻园和三江生态园等特色美丽校园。通过上述育人硬件环境建设,对学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了明显作用。

3.3 创新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在文化环境建设的有效联动

高职院校要使学生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就必须开拓出新的路子来丰富文化环境的内涵,努力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合理融合。通过企业优秀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以此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有效联动,为学院营造多样化的企业文化环境。学院高度重视与行业、企业的广泛合作,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学时的校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全真的企业环境中参与生产实践,让学生充分吸收企业文化元素。同时,利用职业教育集团的有利资源,把宜宾市各种行业、各类企业的核心理念引入校园,打造实习工厂、车间基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教学室,考工考级场所等,让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就能接触到企业文化。

3.4 搭建平台,提升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氛围

一是搭建素质积分管理平台,实现全员育人的学生管理制度文化。学院以学生在“素质课程、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环境建设”中的表现为积分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积分。构建四大观测体系,确定十大因子:言行文明、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守纪守法、热爱劳动、组织才能、团结协作、身心健康、生活朴实、情趣健康。积分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形成我院学生的素质教育特色,即“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学习勤奋、文明向上、特色见长”,全院形成浓厚的教书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

二是进行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构建基于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课程。学院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活动课程化和素质教育课程活动化改革,着力推进“思政课程”、“专项课程”和“特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全面融入,使“素质教育系统化课程”成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特长课程中纳入了五粮液企业文化、五粮液酒文化、文明礼仪修养、书法创作、文学写作实践等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素质课程,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打造学生技能大赛、师生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三大文化特色品牌活动。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理念,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培育浓郁的职教文化。每年定期举办的师生运动会,科学设置项目,重在团体项目,广泛提高师生参与面。每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月系列活动,重在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创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特长。通过多年的实践,现已形成了我院三大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参考文献

[1] 陈定樑.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现代高职院校文化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1(2):79-80.

[2]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3]2号.

[3] 林广梅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研究.北京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9(2). 动和文化设施为表征的。当前,高职院校普遍还比较年轻,其文化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大问题,比如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只注重物质投入;与企业文化衔接不紧密;管理模式以招生、教学、就业为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

2 文化环境对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作用发挥

篇9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知识创新 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253-02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所以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思想理论为指导,从而实现辩证发展观和自我批评精神相结合的发展观,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理论的新方针。所以需要在文化建设上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加快文化建设的推进。目前我国的图书馆也开始向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发展,这意识着文献信息开发工作也开始向更高层的知识发现、组织和传递的层次发展。因此在进行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中,需要加强数字图书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从而使数字图书馆的各种理论和技术得到更快的发展。所以需要在图书馆的知识文化建设工作中,充分运用数字图书馆的思想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创新,从而确保提供丰富多彩的动态信息。因此在当前数字时代下,更需要加快图书馆的创新和发展,建立图书馆知识创新文化,从而营造更好的环境,在管理上进行创新。

1 建立知识创新的环境

图书馆知识创新文化的建设需要加强内部环境建设作为建设的基础条件,这就需要不断的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加强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利用人性化的管理来确保服务氛围的宽松性,确保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所以需要加大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

2 建立集群管理模式

任何一个个体的图书馆,无论其资源、技术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仅仅依靠一个图书馆的力量是无法满足现有读者信息需求的,所以加快图书馆资源的整合、共建和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现实需求。所以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去除地域上的限制,实现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使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因此需要将区域馆际关系逐步向全面整合的集群管理模式转变,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的融合,实现图书馆的协同发展。

3 建立本土特色文化

图书馆的发展中离不开本土的特色文化的支持,其作为图书馆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更好的对地方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及风土人情等信息资源进行了解和研究的关键,所以在图书馆知识文化创新建设中需要加强本土特色文化的建设,使图书馆具有地区的文化特色。

4 建立发展创新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应该是集思想性、创新性、艺术性、趣味性、研究性为一体。这些资源在满足读者的同时,运用知识创新方法通过一些具体的步骤、具体的项目、具体的过程转化成新知识的载体―― 文献,而知识创新的成果又必将成为新的基础资源,循环往复;将那些各个时期、各种形式,具有一定价值的古籍善本、书画等文献资源资料收集并使其规范化和有序化。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发共享工程,在技术比较先进的中心馆将本地区域内的其他馆联合起来,相互合作,创建一个涵盖本地区所有文化活动信息的网站、记录本地区各个机构的详细情况,以此来形成新的资源。

5 开展推广和宣传服务

图书馆作为先进文化的提供场所及主流文化的倡导者,其可以通过在对文化展示、交流及传播过程中将其价值得到有效的体现出来,而且图书馆也可以作为先进文化教育的基地,加快文化推广服务,从而使图书馆的利用价值更好的体现出来。因此需要加强对图书馆的宣传活动,利用世界读书日和全国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来组织区域内各级图书馆进行联合的宣传,在宣传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形式来有效的将图书馆的实力展现出来,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6 建立学习型文化团队

图书馆作为服务性工作的一种,需要集体智力的相互融合才能更好的将图书馆的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处于快速更新的状态下,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需要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团队,而且这支团队要善于学习和创新,在工作中通过服务方式、手段、管理方式和模式的创新来推动员工知识的创新,为图书馆知识文化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7 构建知识型团队组织文化

图书馆要建立面向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知识型团队组织。首先要有一支过硬的队伍,对本身职业和使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发挥团队中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根据知识的构建、传播与应用组成不同的研究团队,象资源建设团队、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团队、技术支持与开发团队、高层管理团队、其他临时团队等等,这些团队分工不同、任务不同,责任不同,但却是一个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团队。

8 培育知识创新型人才

图书馆员工是图书馆运作至关重要的资源。而员工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一种特色资源,培育知识创新人才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对于那些在图书馆内从事专业多年,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人才应该重点加以培养。从管理的角度,要正确树立人本位管理理念,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创造与知识分享。创造条件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发挥自身的潜能。把领导管理由控制转为支持,监督转为激励,建立开放与信任的内部环境,要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建立精神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极力机制,在员工有成就时给予激励,遭到失败时给予宽容。定期组织员工培训,让员工在用中学,为员工的学习和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新形式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陈旧的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知识创新的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艰苦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躇而就,要使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环境、资源与服务这些主要因素都要一并考虑,才能蒸蒸日上,稳固地立于文化之林。

9 重视图书馆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培养

加强图书馆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培养和大力开展员工培训、加大对人力资源资本的投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对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扩展视野和提高技能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以稳定图书馆队伍的作用。所谓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软件系统为平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全员共同参与管理过程,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的全面提升以及开放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总之,在当前信息和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处于高速的更新状态下,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所以需要解放思想,加快图书馆知识文化创新,利用新的管理理念来加强图书馆服务和管理的创新,有效的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民玉.加强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 提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J].图书馆论坛,2003(5).

篇10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视域;高职院校;珠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53-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重视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要求在校学生必须获得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在信息化技术被重视的同时,很多人似乎忘记了珠算的存在与传承的重要性。很多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将珠算从基础课转为选修课,社会中的鉴定工作减少,有些地方已不存在,珠算类比赛被取代。笔者拟从人们对珠算文化理解偏颇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有何意义,如何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重视高职院校珠算课程的教育与教学。

一、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一)珠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珠算等共计510项。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加、减、乘、除等运算。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这一伟大创造,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珠算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届会议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知这一消息,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从事珠算知识普及教学的教师,我感到欢欣和鼓舞。申遗成功意味着珠算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珠算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化时代有了新的价值取向。

二、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的意义

珠算课程既是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基础课,又是一门专项计算技能课,开设珠算课是大学生加强专业与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必修课程,所以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珠算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珠算人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结果,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对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职院校开展珠算教学活动,既是教学、技能培养和就业的需要,还能以此活动为载体,传承与弘扬珠算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习动力。高职院校等有关部门当责无旁贷,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二)发挥珠算教育在育人中的作用

珠算课程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包括珠算加减、珠算乘除等训练模块,通过技能训练,以动手操作为基础,调动手、眼、脑协同参与,这种多元化的综合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提高技能学习的信心、积极性,而且可以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动作协调、连贯,做事认真严谨,反应敏捷,快速高效,准确无误,培养韧性和持久性。调查反馈结果显示,珠算技能训练不但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好途径,而且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三)传承与弘扬珠算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珠算教育事业,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以来,我国的教育部门从1950年起在学校广开珠算课,财经、商业院校和一般中等专业院校也都开设珠算课程。但是,由于珠算教师缺乏专业训练,或缺乏珠算教师,一般教学效果都不够理想。80年代职业教育大发展,凡开设财会、统计及管理专业的学校均开设了珠算课,这些学校为了使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狠抓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珠算在内。同时,为适应社会对珠算的迫切需求,广泛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不拘形式的珠算教育,专门教授珠算的珠算培训中心、训练班也应运而生。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的理论及文化内涵被忽略和淡化,珠算运算技能逐渐被替代。珠算课程在各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处于可有可无地位,有些学校把珠算课程列为选修课,甚至不列入教学计划之中;社会中的珠算鉴定工作也越来越少,有些地方甚至不复存在;珠算比赛活动被珠心算所取代,参与对象是儿童,而面向社会或高职院校的珠算比赛基本被冷却。很多人认为,在信息化时代,珠算的计算功能完全被计算机所取代,算盘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少,认为珠算没有存在的必要。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部分人只看到了珠算的计算功能,认为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工具,不了解珠算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没有从珠算教育和文化传承角度重新认识珠算存在的意义。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珠算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充分认识珠算独特的优势

珠算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珠算和计算机原理一致,算法程序相当,方法技巧相似,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仍不失其先进性。珠算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珠算技能可以提高运算速度。珠算使抽象的数字计算在算盘上得到形象的再现,如果训练得当,它的运算速度可以远远超过计算机,速度快,准确高效,灵活方便。除此之外,珠算还具有启智、益智等功能。

(二)改革珠算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选用合适的珠算教学方法。珠算教学有两种教学方式:一是注入式,二是启发式。所谓注入式,就是教师上课时按教材内容逐章逐节讲解、举例、演算,最后布置作业下课。整个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任何课程都不适宜,尤其是珠算教学。另一种是启发式教学,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分析,运用比较、分类、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定位时,先在教学算盘上演算125×40=5000,演算后,算盘上只有一档有一个上珠靠梁,空挡表示零,于是提出问题:积数有几个零?怎样才能避免多写零或漏写零?这样就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集中到所提问题上。之后再讲定位方法和定位的重要性,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抓紧基本功训练。任何一门技术都有其基本功内容,珠算也不例外。要想学好一门技术,必须从抓基本功锻炼着手。珠算的基本功主要有:指法、口诀、记数、看数、运算等内容。

3.精讲多练。所谓精讲,就是教师以简练而又生动的讲授把教材内容阐述清楚。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和难点,配备相应的练习题,准备一些课堂的小比赛,让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

(三)定期组织珠算技能鉴定与比赛,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珠算的科学和实用价值以及由此形成的知识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评价。当前,在不断探索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珠算又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才开拓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站在传承、弘扬与发展的角度,各高职院校要树立大珠算观,通过珠算的宣传,借助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要求,恢复珠算课程和普及珠算教学,加大珠算师资培训,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扩大了财经类专业必修课的学习、训练和鉴定,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珠算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的对接,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职院校将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国珠算文化的主阵地之一,发挥出自身在传承与弘扬中国珠算文化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参考文献:

[1]赵慧.珠算教育漫谈[J].考试周刊,2014,(45).

[2]王丽.论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珠算教育[J].珠算与珠心算,2014,(4).

[3]潘群.媒体组合在职校珠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思――教法新探,2014,(18).

[4]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会通稿[J].珠算与珠心算,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