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划方法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规划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规划方法

篇1

关键词:产业转型 城镇化 乡镇规划 旅游区 方法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6.067亿人,城镇化水平45.68%,比1982年的21.1%提高24.58个百分点 。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大部分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产业结构的转变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镇规划方法与模式的调整。

近年来,旅游业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旅游业是联动效应很强的推进型产业,有利于促使旅游地的产业结构升级,带动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在旅游区乡镇由农牧业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乡镇规划的影响表现得很为明显,因此,旅游区内乡镇规划方法的探讨就尤为重要。

一、五当召镇区概况:

镇区作为乡镇政府所在地,是镇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乡村城镇化集中点,尤其在以农牧业为主的乡镇,镇区的作用更为突出。如何解决旅游业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镇区规划,在新时期需要考虑到更多新的因素。

五当召镇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镇域面积60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以牧为主、以农促牧的少数民族聚居镇,镇域常住人口9000左右,90%以上都是以农牧业为生。五当召镇区是镇政府所在地,原名吉忽伦图苏木,目前登记常住人口为1500。

五当召镇得名于藏传佛教内蒙古第一大寺――五当召(本名“巴达嘎尔”庙,蒙古语“五当”,“召”意为“庙宇”),五当召始建于清朝早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藏传佛教圣地。五当召风景旅游区是以五当召为核心景观的国家级4A风景区,是包头市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的旅游胜地。

在风景旅游区建设之前,五当召镇少数村民为游客和香客提供餐饮、住宿服务,现今镇区纳入五当召旅游风景区的旅游服务基地,进行新的规划建设。

五当召镇现状主导产业是农牧业,辅以部分铁矿业以及旅游服务业,三大产业比例为90:3:7。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传统生产方式与市场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前景黯淡。五当召镇的两家铁厂也都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总体生产力水平很低,2005年人均收入4300元,农牧民群众至今仍未脱贫。

二、五当召镇区产业转型的背景及契机

五当召旅游的蓬勃兴起给五当召镇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黄金周期间客流量由2005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2009年的6万多人。但是由于旅游服务业建设不足,巨大客流带来的主要是门票收入,游客在景区人均消费不足5元,这意味着作为旅游服务基地的五当召镇区将有巨大的潜能可挖掘,给原有产业结构的转变和提升带来难得的机遇。

石拐区关于五当召镇的十一五发展目标提出:1、优化产业结构,鼓励牧民向旅游业转型;2、牧业转为圈养,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3、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旅游接待能力,配合五当召景区建设工作,逐步实施镇区人口转移。

随着旅游服务业发展,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将向服务业转移,旅游服务业将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冲击当地传统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五当召原有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都经受到挑战。

三、产业转型对五当召镇区的影响

随着五当召风景旅游区的建设与发展,游客由单一的宗教文化游转为度假休闲旅游、民俗民风体验游等多种方式,在景区的停留时间也会延长,对各种服务都会有更多的要求,旅游服务业将逐步代替衰落的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其强大的产业联动将会带动交通运输业、民族特色纪念品加工等非农产业的发展,三产比例顺序将实现“一二三”到“三二一”的理想状态转变。

产业结构的调整将给五当召镇的人口规模带来变化:

现状城镇居民登记人口3000人,常住人口1500人,自然增长率为4.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会吸引外来务工、经商人口,游客也会逐年增长到一个成熟风景旅游区的稳定水平。因此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数量、景区游客数量因素预测五当召镇区的人口规模。

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的变化必然会导致用地规模及结构的变化:

1、农牧业生产用地减少。

人口向旅游服务业转移,农牧业人口下降;生态保护政策以及十一五发展计划;五当召风景区总体规划对生态保育、景观保护的要求,都将缩减农牧业用地的比例。

2、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用地增加。

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城镇内的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三级城镇设置,例如风景区管委会、派出所、中小学校、医院、邮电局、银行等;商业功能侧重于住宿、餐饮、娱乐行业,要为旅游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和硬件支持。

3、居住用地增加。

人口规模的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要求现有居民的居住用地面积以及居住条件改善。

4、工业用地增加。

根据当地宗教特色以及在内蒙古藏传佛教的中心地位,发展宗教及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加工类乡镇企业,因此工业用地将会有所增加。

5、配合景区建设的相关用地比例增加:

加强旅游服务基地与景点的联系,以及所需停车场地,交通广场用地将会增加;提升景区生态水平及景区绿化覆盖率的要求,相应的绿化景观用地也将有所增加。

四、产业转型背景下五当召镇的规划特点

经过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发现,五当召镇区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风景区的完整性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五当召至额尔德尼山的轴线关系,大量建筑突兀其中,割断了空间呼应,也影响了五当召入口空间的视觉纯净性,破坏了固有的自然环境和山水格局。

鉴于上述原因,五当召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提出:搬迁五当召镇区至五当召东面的大东沟南北两坡,基于目前镇区的基本人口,建立以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小城镇。

选址:拟定于五当召东南侧的大东沟南北两坡,日照条件良好;距离五当召庙区1公里余,现有县级公路经过,交通条件便利;地下含水层深度浅,取水方便。另外,与五当召之间有一道山梁相隔,形成天然的视线屏障,有利于风景区的风貌保护和镇区自身的建设发展。

功能定位:五当召镇集合了旅游服务基地和经济行政文化中心的双重功能,发展依托旅游的第三产业以及无污染的旅游纪念产品加工业。

用地规模:根据国家《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要求,综合考虑当地的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特点预测人口规模,拟规划用地面积为0.8 km2左右,人口8000人,人均约100m2。其中,保留老镇面积为1.27km2 ,拆迁面积为0.39 km2,新建镇区面积为0.819 km2。

用地布局特点:根据五当召镇与风景区的空间位置关系和自身功能要求,规划形成了“一带、两中心、两片区”的用地布局结构,构成布局相对紧凑,分区明确,结构完整的用地结构体系。

一带: 以河道和城镇景观大道为乡镇发展和绿色景观轴。

两中心:分别以镇中心广场和旅游商贸中心广场为中心形成居民生活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

两片区:围绕两个中心分为居民生活、旅游商贸两个片区,由绿色发展带贯穿,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

基本道路构架:根据《村镇规划编制规范》的有关要求,将道路分为三级设计,停车场同时考虑风景区和镇区自身需要合理布置。

规划建设要点:五当召镇的建设要体现风景旅游区宗教文化特色,体现更多的“地方性和民族性”。街道以双向两车道为主;建筑风格为藏式,高度控制12米以内;滨河大量绿化,散点式布置街头绿园和集中式行道树,创造优美的游憩、生活环境。

五、五当召镇区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提升

五当召镇区将景区规划与乡镇规划相结合,积极根据产业结构转变对用地、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景区和乡镇自身发展的需要。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进程又为旅游业发展开拓了空间,二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旅游业作为镇区经济全新的增长点,给当地产业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活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将给镇区直接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为当地的传统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如农牧产品、传统手工业制品加工等,也会给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要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旅游地优美的环境和旅游业强大的经济集聚能力,吸引投资商加入城镇建设的行列,与景区实现联动发展和合作共赢。

六、结语

旅游业发展带来的乡镇产业结构的转型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本文通过五当召镇区在产业转型背景下的规划实例,从产业转型带来的功能、结构、规模、道路等诸方面的规划调整做了初步的探索,希望对此类乡镇规划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篇2

星期五的黄昏,叮铃铃。。。手机铃响了,某五金工具公司浙江区域张经理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这个熟悉的号码今天已响了不下十次他也接听不下十次,令他十分的烦恼。在手机铃声持续了半分钟后,张经理勉强的按了接听键,耳边立刻传来浙江商叶老板闹哄哄高频率宁波口音 。。。

事情是这样,公司除叶老板外宁波市还有直接供货的另一家商林老板(问题是两家经销商渠道重叠,历史上还有冲突和个人过节)。叶老板老是怀疑张经理给了林老板更优惠的价格,所以监视林老板的一举一动,向张经理投诉对方搞低价促销抢他的客户,几乎是家常便饭过一段时间就要发作一次,但叶老板多半拿不出证据。虽然做了不少协调工作如:规定市场最低限价等,但收效不大,张经理的手机照样时常响起叶老板的投诉,张经理只得一次一次的做协调工作,几乎成了他工作的一大部分,使他不胜其烦。

发展经销商可能是每个工业品生产企业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也许只有像飞机制造、核电设备这样金额巨大、而客户数量少到可以数得过来的企业才能够例外。而厂家在进入市场前不做系统的渠道规划,只凭着个人经验、情感、直觉因素,盲目选择渠道成员。正是这些原因导致渠道问题不断,昨天解决订货问题,今天解决渠道冲突,明天又去解决库存积压问题,众多问题都集中在"本不正源不清"的渠道规划环节,事实上渠道运营中的许多毛病都能从规划中找到祸根。

如何进行规划?

工业品相对于消费品而言,有购买者人数较少,购买数量较大,购买金额较大,购买频率较低,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等特点。体现在渠道模式上一般有如下特征:渠道层次短,直销和分销相结合。但因为工业品本身涉及:工业原料、大中型设备、建材、汽配、电气自动化、IT硬件行业等多种行业,造成在渠道模式上的千变万化。另外不同工业产品的渠道模式也是相当不同,如:生产大型设备的企业大都是向用户直接销售产品,而小型工具生产商常常利用批发商把产品卖给最终的用户。所以工业品渠道的规划远没有那么简单。

一) 工业品常见的渠道模式:

实际的工业品渠道模式可能比图中所列的复杂的多,如:企业自设办事处和分公司(可以认为是零级渠道),而总经销商也可能绕过经销商直接做直销。但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跟渠道层次和渠道宽度有关:

1) 渠道层次:从制造商到最终用户经过的层级,分为零级、一级、二级

零级渠道: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用户(其中包括企业自设办事处和分公司)。

一级渠道:企业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或集成商),经销商或集成商再将产品销售给最终用户。

二级渠道:企业选择全省或全国,由总经销商向下发展区域分销商,然后销售给最终用户。

2)渠道宽度:同一层级中间商数量,分为独家、选择和密集三种:

密集分销:尽可能多地利用经销商销售商品(工业品很少采用)。

选择分销:一家以上,但又不是让所有愿意经销的经销商都来销售产品。

独家分销:在某一地区仅利用一家经销商来销售产品

举例:比如在北京有一家经销商就是独家分销,如有2-3家就是选择分销,如果多于3家就是密集分销了。

3)各种渠道模式优点和劣势

综上所述,没有十全十美的渠道模式,企业一定要在实现最大销售,最少成本和渠道有效控制性几方面进行平衡,设计出最合适本企业的渠道模式。实际上什么样的渠道模式是受到以下六个因素的影响。

二)决定渠道模式的六个因素

1)客户:

①订货频率高宜采用长渠道,订货频率低宜采用短渠道。

如:每月固定订货的工业原材料客户和一次性购买大型机械设备的客户相比,前者渠道设计可以比后者的长。

②技术服务要求低宜采用长渠道,技术服务要求高宜采用短渠道。

比如银行的电脑系统,万一出现故障,厂家维修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赶赴现场,采用短渠道或者直销对客户的反应更快。

2)产品

①产品结构简单宜采用长渠道,产品技术复杂宜采用短渠道。

例如:IBM大型计算机,用户广泛遍布政府、教育、金融、制造、钢铁、石油、运输等重要行业。影响它的渠道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是产品的技术复杂性和规格,大型机的技术复杂性和它很多个性化的定制,决定了只有厂家才有足够的技术实力销售产品,因此直销或更短的渠道是一个选择。

②产品重量轻宜采用长渠道,产品重量重宜采用短渠道。

如:电脑芯片重量轻便于运输分销,适合选择长渠道。

③有些产品无法直接销售

如:仪器仪表、低压电器等必须有集成商组合后才能进行销售,再比如建材中的水泥和钢材就必须通过施工的总包单位进行销售,无法独立对房产商销售。

3)制造商

①制造商进入市场时间短宜采用独家分销,进入时间长宜采用选择分销。

企业刚进入新的市场,对市场情况不了解,销售力量也很弱,还没有能力控制下线渠道,独家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②制造商实力弱宜采用独家分销,实力强宜采用选择分销

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资金实力、管理渠道的能力将直接影响渠道的设计。比如大厂家找小经销商找多家;而小厂家找大经销商只找一家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品牌影响力低和无法提供足够赊销服务的企业,就很难进入许多连锁专业卖场,如百安居卖场。

4)经销商

①经销商实力强宜采用独家分销,实力弱宜采用选择分销。

如:许多厂家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固然有渠道下沉和控制市场的目的,但也和在当地找不到实力强能挑起大任的总有关,最后只好越趄代狍自己干总的角色。

②经销商愿望:许多厂商不能够吸引中间商,只好采取直销的方式,所谓“倒着做渠道”,通过反向拉动渠道。先做直销逐渐提高影响力,吸引经销商加盟,最后改为采取分销的模式。

案例:在90年代中期,联想电脑在很多地方找不到合适的分销商。虽然有大量需求,但是运作能力强的分销渠道资源却很少,联想只能采取直销的方式,主要是因为渠道并不认同这个品牌。直到后来联想逐步建立起在顾客中的品牌,最终才能够改为采取分销的模式。

5)竞争对手的渠道模式

有两种渠道模式一种是跟随竞争者策略,另一种是回避竞争者策略。

前者是复制竞争对手的渠道模式;后者避开其锋忙,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完全不同的渠道模式。

案例:戴尔结盟国美进驻大卖场新模式,击中联想软肋

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戴尔的市场占有率落后惠普位居第二。据市场调研机构针对中国内地个人电脑市场最新统计,联想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惠普位居第二,方正第三,排在第四和第五名是戴尔与同方。联想在中国的巨大成功证明分销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

以坚持直销模式著称的美国戴尔公司,与内地最大的家电连锁商国美电器结盟,借助国美700家门店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意味着戴尔在中国100%的直销模式将终结。

戴尔绕过渠道商而选择零售商的做法比较聪明,国美的门店变成戴尔网上直销的代销点,此次合作等于通过国美把网站上的东西落地。而这正是联想的弱势,联想为了维护分销商的利益,此前一直害怕与国美这些超级终端合作,戴尔正好没有这个包袱。戴尔采取的是回避竞争者策略。

6)环境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地区分销密度也越高,但工业产品的渠道模式除了和当地的经济是否发达有关外,还必须考虑行业的特点和集中度。如:生产矿山机械的厂家,为覆盖在矿山区域内更多的客户可能要设立更多的经销商;做服装面料的企业在服装加工集中的区域设立更多家分销较合适。

三)渠道规划的具体操作方法

1)根据企业的目标,对顾客、产品、企业自身、中间商、竞争和环境六个因素因素加以分析,找出最大影响因素(如SWOT分析:最强,最弱,最大威胁,最大机会),制定出相应的渠道策略;

举例:

DELL目标:要成为中国PC第一名

戴尔SWOT分析

市场优势(Strengths)

①零库存:零库存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②了解客户需求:用户的需求及时反馈给厂商,从而改进产品。

竞争劣势(Weakness)

①市场份额(07年第二季度联想以35.8%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惠普为13.4%,方正科技是12.0%,排在第四和第五名是8.4%的戴尔与6.8%的同方)

②直销模式在中国市场遇到阻力:店面销售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③市场信任度相对较低,新兴市场的消费者在购买电脑之前先要亲身体验。

④消费类PC市场处于劣势,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者,仅占10%的比例。

市场机会(Opportunity)

①进军零售市场带来发展机会

(四) 市场威胁(Threats)

①联想拥有强大的销售渠道,然而其也在积极开展对大客户的直销。

②未来几年年,我国个人电脑市场预计将保持25%的年增长率,但消费类电脑是戴尔的软肋。

③惠普、联想等拥有更好的分销渠道,另外竞争对手也采用直销、渠道销售并重的方式,使得戴尔在库存方面的优势遭到削弱。

DELL欲采取的策略:绕过渠道商而直接选择零售商,与国美合作进军消费类电脑零售市场。而国美正是联想涉及分销商的利益而无法进入的渠道。

点评:影响DELL渠道规划的最大因素可能是:惠普、联想在中国拥有强大的分销渠道,DELL采用回避竞争者策略——直接进入零售商。加强DELL薄弱的消费类PC市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但有时侯还要根据渠道策略设计的几种模式,以成本、控制性和适应性三个原则对渠道方案一步评估。

2)以经济性、控制性和适应性三个原则对渠道方案进行评估,最终选择出理想的渠道方案。①经济性:即以较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销售额。

举例:

现在经销商下面有10个最终用户,销量比较大,企业打算拉过来自己做。

1、企业给经销商的返利是每个单位 20元,专门有一个人做经销商的销售,他的月收入为_4000_元。经销商下面有_10_个最终用户,都由这个销售代表服务。

2、如果直接做最终用户,一个销售代表只能服务_5_家最终用户。销售代表有__2元__的返利就可以了。

以上例子中当单个最终用户的销量超过22.2时,直销的成本要小于分销的成本。这只是很简单的计算,比如未考虑经销变为直销后物流方式对成本的影响,但可以说明的问题是:经销商的客户越大越集中更有利于直销,否则还是通过经销商销售更合算。

②控制性:与渠道层数和经销商单体规模有关。层数越多,经销商规模越大(往往是独家分销),厂家的控制能力越弱;而采用自己的直销队伍可控性最高,采用1级渠道比直销可控性低但比2级渠道可控性高。

③适应性:主要是考虑渠道是否适应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的发展需要。频繁地变动渠道模式显然是劳民伤财,对渠道的稳定性也不利。

这三个评估因素一般首先从经济性角度评估,在同一销售水平上比较哪几个方案成本最低,最低者即为可选择的方案。然后从可控性和适应性角度再评估。但是这三个评估因素的重要程度会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企业在评估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不同。

最后我们对渠道规划的方法再做一次总结:根据企业的目标,对顾客、产品、企业自身、中间商、竞争和环境六个因素因素加以分析,找出最大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渠道策略;然后对各种渠道结构方案进行成本、控制性和适应性的评估后,最后建立企业合适的渠道模式。

案例:卡特彼勒和小松-渠道规划思路分析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和日本小松制作所——全球最大的两家工程机械设备公司。前者坚持追求公司的利润和投资的收益,后者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为企业经营目标,在中国市场有不同的分销渠道战略。

1)不同的渠道长度

卡特彼勒将制造的产品直接卖给分销商,分销商在独家的销售区域内直接向用户销售。

而小松制作所的分销渠道,多了两个层次;首先是小松各区域办事处,他们对各自所在区域负有销售责任,这一层次的设计是由于怀疑分销商的销售能力、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其次还多了住友商社,他们从小松(中国)买断产品,再转卖给分销商,增加这一层次渠道成员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分销商弱小的规模实力

2)不同的渠道宽度

在中国市场,卡特彼勒的分销商是4 个(境外企业)。

小松制作所区域分销商为30 个(国内企业),小松制作所在利用众多区域分销商的同时,继续采用直销渠道,但众多的渠道成员也带来更多的渠道冲突。

3)不同的分销商选择

小松制作所和中国分销商合作历史都很短;分销商协议都是每年一签;选择分销商标准较为主观,分销商进入或退出有很大的随意性。

卡特彼勒在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均长达三十年以上,与分销商的分销协议没有规定截止期;卡特彼勒的中国分销商至少有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4)不同的财务政策

工程机械的产品一般金额较大,但用户的资金却有限,他们希望通过分期付款方式,按照自己投资项目的工程进度,逐步付款。

住友商社从制造商处买断了产品的所有权,采用分期付款进行销售。

卡特彼勒的商买断了产品的所有权后,非常谨慎和严格的控制分期付款。

5)渠道冲突

横向冲突(经销商之间):因为小松(中国)更宽的渠道宽度,而显得比卡特彼勒远为激烈。分销商在价格上恶性竞争,在服务上相互推诿,结果是同一类型的产品,小松制作所分销商的销售毛利率只及卡特彼勒分销商的十分之一。

纵向冲突(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住友商社因为已经全款从小松制作所买断小松产品,承担了相应的财务风险,因此住友非常关注分销商的经营状况和货款回收,而小松制作所最关心的是产品销售量的增加,这些必然增加渠道的纵向冲突。

6)财务风险

分销商们从住友商社取得小松产品,但是延期付款给住友商社。然而松散的渠道关系和各自的利益,驱使一些分销商会利用资金支付过程中的时间差,而是进行其它的金融交易,赚取高额回报。因此经过过去3 年的销售量猛涨以后,货款难以回收的财务风险时常出现。

点评:

篇3

即使是在国家“节能惠民”政策驱动下,今年上半年我国空调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开始放慢增长的步伐。奥维咨询白电监测数据显示:于今年7月底结束的2013冷年,空调销量4369万台、同比增长5.8%,空调销售额1526亿元、同比增长8.1%。

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000651)空调总营收为468.22亿元、同比增长9.33%,毛利率为29.15%。美的电器(000527)空调总营收达352.62亿元、同比增长13.83%,毛利率为23.44%。青岛海尔(600690)空调总营收为99.73亿元、同比增长8.64%,毛利率达28.34%。志高控股(00449)总营收为54.36亿元、同比增长0.2%,毛利率达14.6%。海信科龙(000921)空调总营收为50.56亿元、同比增长34.6%,毛利率达21.36%。春兰股份(600854)空调总营收为32.02亿元、同比增长17.6%,毛利率为17.6%。

单从营收增速看来,格力、美的、海尔、志高四家企业中,美的空调基于自身的“转型升级”战略调整取得了高于其它三家的增长速度,但四家整体增速较过去几年相比,已出现明显的回落放缓。其中志高空调的国内市场甚至还出现了下滑,表明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拓展正面临新的破局。

海信科龙、春兰股份两家企业的增速高于上述四家企业,一方面是基于自身整体规模基数不大,还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受到自身在经营策略、产品结构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调整,再借助政策外力实现协同发力,找到了与此前相比更快的发展通道。

以格力电器为例,其2010年、2011年、2012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2.62%、37.35%、19.87%。今年上半年9.33%的增速,显然是格力电器的空调业务增长创下的新低。再结合当期格力电器销售费用支出同比增长39.43%,销售费用增长是营收增长近4倍,这反映出格力电器上半年的增长,主要依靠积极主动的营销手段在推动,自身的内生性增长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透过格力电器以及美的电器、青岛海尔、志高控股等主要空调上市公司的2013年半年报也不难看出,空调产业的增长速度和整体规模已经触碰到产业增长“天花板”。未来5年发展周期内,市场增速将回归个位数时代的低增长,甚至是微增长。特别是对于格力电器这样的领军企业,在行业整体规模碰到天花板的背景下,未来几年将很难再取得两位数的增长。

另外,从经营毛利率来看,格力、海尔、美的、海信科龙四家企业的毛利率都保持在20%以上,这反映出近年来空调企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策略初见成效。但是,对于志高这类海外市场主要以代工贴牌为主的企业以及春兰这样整体营收规模偏小的企业来说,经营毛利率分别只有14.6%、17.6%,这也进一步折射出整个空调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继续向规模、向中高端产品、向品牌价值要效益。一大批因“家电下乡”政策而复活,但缺少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中小空调企业,将会在2014年面临被再度“踢出局”的困境。

篇4

Abstract: This paper guide the roadmapping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with the use of frame structure of Technology Roadmapping (Technology Roadmapping, as TRM). The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with three layers is established, includ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bearing capacity. At the same time, each layer of the framework is elabora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with method of TRM, the roadmapping process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which includes three main stages is developed. At last, we structure the typical roadmap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关键词: 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技术路径规划(TRM)

Key words: industrial integration;roadmapping;Technology Roadmapping(TRM)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009-05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技术路径规划方法使用频率的提高和使用范围的扩大,该方法成为企业或行业为其未来发展识别关键要素(包括技术、组织能力、产业政策等)、从而规划发展路径的有效工具。其应用范围主要体现在如下六类:①产品-技术规划;②业务重组;③流程开发;④战略评价;⑤研究网络的开发;⑥部门预测,并体现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势[1]。值得一提的是,TRM方法在新领域的每一次大胆尝试,都为该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甚至引发了本领域管理思想中的文化变革[2]。尽管TRM方法的应用背景千差万别,但是均依托于包含多个层次的概念性框架,经过科学合理的筛选,将各层次的核心要素和指示要素演变的时间轴纳入最终的路径图,从而引导具体实践。这一思想可被产业集成的路径规划所借鉴,用于制定对地方乃至国家产业集成进程有指导意义的路径图。

我国目前对产业集成路径的研究主要在于集成路径的关键点提炼上,对产业集成的研究则侧重于其内涵和特性,以及对该理论的经济学解释[3-6],缺乏可用于路径规划的概念性框架和规划流程。本文以TRM的结构框架为基础,建立指导产业集成路径规划的概念性框架和规划流程,以期为特定产业的路径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TRM的结构框架

技术路径规划的过程就是技术路径图的构建过程。技术路径图有很多形式,最普通的一种是描绘目标如何与资源、能力联系起来的多层图示,并辅之以时间轴,以指示特殊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例如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路径图中,会使用时间轴指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阶段付成果。特定应用领域的概念性框架是技术路径图的构建基础,然而概念框架的建立除了依赖所应用领域的特定知识体系外,在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间关系上还依赖技术路径规划本身的结构框架,表现为技术路径图的层次及层次间关系。

技术路径图的顶层用于代表路径规划要取得的成果或要满足的状态,包括外部市场和产业趋势与驱动(社会的、技术的、环境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基础设施的),以及内部商业趋势和驱动、里程碑、目标等,根据评价标准识别目标是技术路径规划的第一步。中层代表对顶层的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借助的方式、手段、途径等,例如随着时间将要交付的产品、服务或能力,这常常直接与产品(特征和绩效)的演进相关。商业视角和技术视角通过中层得以沟通。底层通常与对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需的资源相关,包括基于知识的资源,例如技术、技能和能力,以及其他资源,例如财政、伙伴关系和设施,用于支持中层的方式、手段、途径等。为了使技术路径图尽可能完整的反映路径规划的各个阶段,可根据实际需要把每一层扩充为多层。技术路径图一般指明了两个方向的路径:水平方向的路径指的是市场、产品、技术随着时间的变化过程;竖直方向的路径反映的是研发计划、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关系路径。技术路径图就是由这两个维度纵横交错而成的[7]。

2产业集成的概念性框架

产业集成是当产业集群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由主导产业、相关性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紧密联系所形成的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创新集合体,其实质是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动态性和网络特征的复杂系统。

产业集成的概念性框架是基于技术路径图的层次结构构建的。技术路径图的顶层用于代表路径规划要取得的成果或要满足的状态,鉴于产业集成是依托所在地域而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要以产业集成为载体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应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的顶层。技术路径图的中层代表对顶层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借助的方式、手段、途径等,援引至产业集成中,即是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成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技术路径图的底层代表对趋势和驱动做出反应所需的资源,用于支持中层的方式、手段、途径等,援引至产业集成中即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用以获得中层的竞争优势,表现为产业集成的承载力。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与技术路径图结构的对照如表1所示。

2.1 顶层: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成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载体。首先,产业集成使交易成本从本质上降低,进一步促进集成内外企业及相关机构的合作与创新,强化区域经济系统的内外经济联系,增强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降低区域产品成本,使市场扩大,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增强;同时令区域经济系统的分工与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强化其主导产业;再者,产业集成的发展可以增强区域的聚集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强化区域经济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使区域主导产业前向、后向扩散的范围和程度扩大,提高区域经济的区位优势,使区域的投资吸引力增强,从而加快新的优势产业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2 中层: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的增强是产业集成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产业集成是由产业集群演化形成的,且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得到验证,因此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也就不言而喻了,只是与一般的产业集群相比,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有其特殊性。产业集成的竞争优势以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结构优势为主,辅之以其他优势。

2.2.1 成本优势

产业集成的成本优势体现在成本节约的广度和深度上。产业集成的成本优势离不开由于地理位置临近而引发的成本节约,包括处于同一产品链上的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节约生产时间与库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相同生产领域内企业通过合作和联盟等形式共同进行原材料采购,使议价能力提高,节约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产业地理集中能够共同分享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节约设施的重置成本;企业的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良好信任基础的形成能够减少投机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集中可引发人才的集中,劳动力的获取和使用成本也得到降低。产业集成特有的成本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通过集成网络紧密联系,频繁的创新活动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在产业和服务的分工程度和专业化程度方面产生更高需求,从而形成正反馈,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另一方面,产业集成的网络特征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在更大的空间展开,有利于企业改善官僚制的组织形式,从而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从更深层次上节约成本。

2.2.2 创新优势

产业集成具备长期的创新优势,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产业集成内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了主体间的资源共享与能力互补。除了群聚使得群内知识和信息不断累加从而为共享提供可能性外,集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完善的集成网络使信息的交流壁垒减少甚至消失,加快信息的交流速度,节约企业的学习费用,推动知识创新的增值与扩散,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第二,产业集成内的分工协作降低了创新过程中各行为主体需承担的风险。集群使得风险由于行为主体数量增多而被分散,但更主要的是集成后其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使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减少,并缩短技术研发和商业转化之间的时间差,从根本上降低了需承担的风险。第三,产业集成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便于其长期保持创新优势。产业集成能够突破因路径依赖所导致的集群锁定效应,保证区域内不断有新的行为主体加入,使纷繁复杂的信息不断涌入并得到交流,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的发生,为集成企业提供更广阔的竞争和发展空间。

2.2.3 结构优势

产业集成内的产业结构虽然也是由主导产业、相关性产业和支持性产业构成,但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产业集成内的企业能够根据企业自身条件灵活地在主导产业和相关性产业间转化,同时仍享有其支持性产业所提供的便利,从而不会因主导产业衰落而失去竞争优势。一方面,主导产业和相关性产业可以互相转化。当主导产业已经成熟,竞争者之间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时,企业内的人员和设备往往随着内部创业而重新配置,伴之以产业间的技术转移,促进了新的相关性产业产生。然而,各企业为了满足自身成长需要,往往是同一时间进入到了同一相关性产业中,由于新的相关性产业是由不同领域的不同企业转化而来的,因此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能汲取各方面新技术,产生活跃的创新活动,使其发展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主导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相互融合。为了使产业间信息流通顺畅、服务更加完善、应变能力增强,处于主导产业的企业往往和其支持性产业中的供应商互相投资控股,企业与供应商长期合作关系能够使主导产业衰落企业转而进入相关性产业时,仍可获得可靠的产品或服务。上述分析与产业集成的经济学解释相一致[5],进一步证实了产业集成的结构优势能够使其获得竞争优势。

除了上述分析的三个优势以外,产业集成也具备其他优势,如营销优势、融资优势、组织优势等,在进行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时,要根据产业集成的实际情况以及要取得的预期效果选定。

2.3 底层:承载力

“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应用到产业集成领域,是指产业集成所在区域对其竞争优势的支撑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产业集成的各个竞争优势是由不同的承载力以及承载力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支撑的,主要包括环境承载力、行为主体承载力、社会资本承载力、体制政策承载力。

2.3.1 环境承载力

产业集成所在区域的环境承载力是其竞争优势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地理环境在产业集成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硅谷优美的自然环境与适宜的气候吸引了先驱企业进入,其持续衍生与裂变又为集成产生了新的进入企业。基建环境由交通、用水、电力、通信、休闲设施、公共建筑设施共同构成,其中便利的交通与通信条件是影响产业集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使企业之间信息资源及时并充分共享,实现企业间业务协作,为整体竞争优势获取提供物质保障。同属于环境承载力的还有市场环境、市场发育程度及发育空间决定了产业集成内资源的转化能力,直接影响创新成果转化成产品投入市场的周期,开放的市场环境能够保持集成行为主体的异质性,从而促进新知识获取和创新,从而影响其竞争优势的形成。

2.3.2 行为主体承载力

产业集成的行为主体与产业集群一致,包括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企业构成了产业集成日常运作的核心,是影响产业集成竞争优势的关键,位于同一价值链上的企业通过合作竞争等行为获取利润,同时还通过经验与知识共享等方式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产业集成保持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其不仅为集成输入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更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速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在硅谷地区大学与产业界之间建立了产业联盟,加强了本地公司与整个地区基于知识的动态竞争优势。中介服务机构包括行业协会、各种服务中心、事务所和金融机构等,此类组织在形成产业集成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缩短行为主体相互之间的搜寻与选择的过程,通过综合比较优势、沟通供求信息和规范企业行为等方式促使其走上协同。

2.3.3 社会资本承载力

社会资本是指行为主体建立在相互信任与合作基础之上的持续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共享知识、规范、合作和信任等各种形式的资源,它能够给拥有主体带来利益。例如硅谷内的非正式交流促进了各种隐性经验类知识的传播,使其区域内信息和知识得以有效交流和扩散,成为其创新优势的来源之一。社会资本有利于拥有主体间信息、知识的快速流动,使拥有主体获取社会稀缺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能力。产业集成正是这样一种关系网络综合体。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与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由于特殊的地缘、亲缘、学缘和行缘等多重关系,在长期的、频繁的交互作用中能够形成基于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使所属区域具有比大企业等级组织更灵活、比市场效率更高的优势,从而将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降到最低[8],从这一角度来讲,社会资本承载力是产业集成竞争优势的显著来源之一。

2.3.4 体制政策承载力

体制政策承载力除了包括国家层面的体制政策外,主要是指产业集成所在地区地方政府对产业集成的特定体制政策支持。在我国,大多数高新区都是由政府规划而产生的,并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外资吸引政策、人才保障机制等来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区内集聚,特别是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的企业进入园区,从而有效推动高新区走向产业集成的进程。新竹科学工业园在规划伊始为了保证园区的高科技品质,建立了严格的高新企业审查机制,确保入园企业均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从而使园区发展迅速,产业特色很快形成。班加罗尔工业园则是借助印度对软件产业实行的零关税、零流通税和零服务税等措施,成为全球最成功的软件外包中心。由此可见,源于政府的体制政策支持是产业集成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以上对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中各层的分析,如图1所示。为了尽可能完整地反映整个框架,特在承载力一层下设微观要素层,作为对承载力层的支撑。

3用TRM进行产业集成路径规划的流程

鉴于路径规划的演变是由管理实践引导,而不是源于管理理论,因此,对于该方法的每一次应用都需要根据特定背景和目的进行定制[9]。产业集成路径规划的流程由三个核心阶段组成,分别是竞争优势选择阶段、承载力评估阶段和规划制定阶段。此外,在路径规划正式开始前,还需建立规划小组、确定规划目标、制定规划进度表,在产业集成路径规划制定完毕并付诸实施后,还需对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跟踪,将其反馈到先前路径规划的制定流程中,由此开始新一轮的集成路径规划。三个核心阶段具体如下。

图2是按上述方法绘制的典型产业集成路径规划图。规划图中的各层与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中的层次一致。ME1,ME2,ME3,BP1,BP2,CA1是对应层次中权重较大的要素,各层中的要素个数可根据路径规划背景和计算结果选定,通常情况下,要素个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多。水平方向的路径指明了各要素随时间推移的预期发展过程,可通过添加字母下脚标的方式区别各时间点的要素状态。竖直方向的关键路径在图中用粗箭线表示,即路径ME2b-BP2a-BP2b-CA1b-REDb。其中ME2是微观要素层中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权重最大的要素,BP2是使ME-BP路径权重最大的承载力,CA1是使BP-CA路径权重最大的竞争优势。同时,纵向路径需要指明路径中各要素的状态,因此有必要添加字母下脚标对要素状态进行区分。在图中,路径ME1a-ME1b-BP1a-BP1b-CA1a-CA1b-REDb和路径ME3a-ME3b-BP2b-CA1b-REDb是除关键路径外的另两条纵向路径,连接着各层中权重较大的因素,对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样有深远影响,故不可忽略。

路径规划图本身,尽管概念和结构相对简单,包含的具体信息也十分有限,但却基于组织内大量的支持性分析,从不同视角整合了组织内的微观要素、信息资源、工具和方法,代表着路径规划过程的最终精炼产出。纵观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整个流程不难看出,路径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而灵活调整,以维持其生命力,便于其效果的持久发挥。

4结论和展望

将TRM方法应用于产业集成路径规划是一种大胆尝试。该方法的结构框架为产业集成概念性框架构建提供了有益指导,概念性框架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优势和承载力构成了路径规划图的三个层次。路径规划流程很好地整合了各层中的核心要素,通过现有的分析技术和分析工具有效地建立起层级间的联系,从而为特定产业的路径规划提供指导。然而,还需从产业集成路径规划实践中提炼出涉及更多层次、更多方面的新内容,并将其他有效的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合理引入到规划流程中,从而提高此方法的使用效率并拓展其适用范围,这是后续研究有待深入的方面。

参考文献:

[1]Robert Phaal, Clare Farrukh, David Probert. Customizing Roadmapping.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47(2):26-37.

[2] Alec McMillan. Roadmapping――Agent of Change.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46(2):40-47.

[3]王海龙、武春友:《基于产业集成的科技创业企业成长路径――以路明科技集团为例》[J];《管理学报》2007(5):668-673。

[4]张贵、周立群:《产业集成化:产业组织结构演进新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5(7):36-42。

[5]黄建康:《产业集成:基于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J];《宏观经济》2004(4):16-18。

[6]张立、王学人:《推进我国产业集成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J];《当代财经》2002(7):56-58。

[7]李雪凤、仝允桓、谈毅:《技术路线图和技术路线图思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26-29。

篇5

【关键词】云计算产业园;产业推力;规划实践

1规划背景

1.1发展趋势

云计算技术是IT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云计算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2政策优势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强力推动新疆发展,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标志,新疆进入发展新时期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领域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1.3技术驱动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和分析机构分析美国和中国IT设备消耗大量电能,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对于产业升级、绿色低碳、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云计算技术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因此,在国内外发展需求、政策优势及技术驱动几方面给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力。

2现状概况

云计算产业园位于克拉玛依市西南部,基地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地势较平坦,南部地势起伏较大。园区现状整体为戈壁滩,有部分冲沟和植被,南部有部分油田采矿用地,现状无建设用地。总规划用地面积10.84平方公里。

3规划探索与实践

根据规划背景,场地分析等提出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为:辐射中亚、西亚的国际化信息服务基地,国家级云计算应用示范基地,新疆“天山云”的核心基地,克拉玛依生态型、知识型产业园区(智慧园区)。规划从产业园区的空间管制、产业选择、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等角度,探索云计算产业园总体规划内容和方法,促进产业园区健康发展。

3.1空间管制

针对克拉玛依自然条件比较脆弱,规划高度重视园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园区的现状特征,综合自然资源、工程地质条件、生态敏感性等评价条件进行分析,将园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种基本空间单元(本园区属于城市新区,不存在已建区),并对各分区提出相应的空间开发建设、管制要求,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

3.2产业选择

园区产业选择具体从三个思路展开:综合选择、吸引力和竞争力矩阵、产业动态选择三个方面。产业选择结果为重点发展七大产业群:云计算产业、软件产业、服务外包产业、数字内容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地理信息产业、物联网产业、教育培训产业园。其中地理信息产业、物联网产业可兼容电子信息制造业。配套发展教育培训、商业、金融、咨询等产业。

3.3用地布局

规划充分遵循生态优先,绿网组团;中心与互动,协调发展;远近结合,有机生长;四位一体,打造“智慧园区”的空间布局理念,将自然生态融入园区,构筑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用地布局形成“一心、两轴、四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心:公共服务中心。落实空间布局理念,综合考虑环境、交通、功能分区等因素,结合空间发展轴布置园区公共服务中心。两轴:产业发展轴、空间发展轴。四组团:三个产业组团、一个居住组团。

3.4设施配套

在交通设施方面,规划通过合理的路网布局和交通管理,严格控制外部过境交通的进入;注重园区道路系统和公交系统与城市道路系统和外部交通系统之间的衔接,提高园区交通可达性。

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规划根据园区各类功能布局特点,将公共服务设施按“园区―片区”两级进行配置。园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在公共服务区内,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各产业组团之间。

在市政设施方面,从共建共享角度,规划确定园区供水、污水、供热、燃气等设施接受克拉玛依市提供的服务;供电、环卫等设施,根据需求配置。

3.5实施保障

在园区实施方面,园区规划经批准后,是指导园区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依据总体规划,尽快深化落实相关规划。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变更。规范审批程序,公开办事制度,提高监督效能,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强化“四线”控制。“四线”控制指对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的控制。园区内无紫线。

在园区保障方面,建立政企分开的管理建设体制。从项目、资金、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入手,结合规划所选定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园区开发公司(或投资公司),以此为融资平台,扩大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

4创新与不足

规划创新方面表现在基于生态环境的规划方案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参照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对现状和规划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园区现状总体生态环境状况属于“一般”级,表明规划方案与基地现状的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差别,该区域规划后的生态环境质量相比之前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符合永续发展条件。

规划不足方面表现在对于园区的整体性规划设计考虑不足,对于园区南部油田采矿用地,在此次规划过程中,没有进行更为周密的科学规划,而是依其用地权属,落实现状采矿用地,这对于园区产业发展、用地弹性发展、区域整体性发展都较为不利。

5结语

对于云计算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应注重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在云计算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紧密结合新时期新疆发展的新契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区位、资源、交通及劳动力优势,通过产业园区不断的规划实践与探索,强力推动产业园区发展,形成产业链条,促进克拉玛依产业的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园区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各地云计算发展规划“冷思考”[J].通信世界,2011(27).

2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1(8).

篇6

关键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低碳城市建设、碳排放弹性系数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传统粗放型、以高投入及高消耗为标志的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50%,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指示。随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省级、市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低碳城市是指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趋于脱钩的城市发展模式[1],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随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增长的绝对脱钩发展模式,另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仍是正增长,但排放的速率低于经济增长的相对脱钩模式。规划环评中如何界定规划方案可以促进低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将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低碳对策方面[2]。郑少露等学者[3-5]也提出基于低碳理念的指标体系的构建,综合评价规划的环境合理性。以碳排放量及排放强度为分析对象、以分析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程度[1]为评价终点的研究较少。本文探讨量化碳排放量等低碳指标,多角度分析规划发展路径低碳建设效果的方法。

1、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技术路线

以经济基础和现状节能技术水平为依据,通过仔细分析相关规划中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建设方案,明确低碳建设的潜力和空间,设定不同发展情景。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确定各级能耗效率指标计算能源消耗量(标煤量),结合能源现状消耗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方案,计算各情景的各种能源实际消耗量。以发改委公布的CO2与能源转换系数预测CO2排放量,计算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弹性系数等指标,判断规划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可达性。

图1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技术路线

2、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

2.1 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年鉴、能源统计数据等资料,确定现能源统计单元的能源利用效率,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各行业)、第三产业以及生活消费的能耗效率,配合实地调研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以及趋势分析,识别能耗高的原因及节能潜力,确定规划期末的节能目标。

情景分析:解析各规划拟实施的重大项目及政策,采用主成因分析法识别可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径,利用情景分析法设定惯性发展情景(即基准情景)、低碳建设单一路径发展情景(节能减排情景、产业结构调整情景、能源结构调整情景)以及低碳综合发展情景下的各项分析指标。

2.2 计算方法

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模型:;其中和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一产和三产的能源消耗强度;为第二产业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为各行业能源消耗强度;为行业数;为人口数;为人均民用耗能值。

能源转化方法:;其中为不同类型能源使用量,系数为不同类型能源碳排放强度,为能源种类数。

碳排放弹性系数法:运用弹性系数作为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基于脱钩理论基础上的现实应用[1]。碳排放弹性系数=1时为当前惯性发展,低碳建设效果为0;碳排放弹性系数=0时为绝对脱钩情景;碳排放弹性系数大于0小于1时为相对脱钩情景,数值越小脱钩程度越大,说明低碳建设效果越好。

2.3 评价指标选择

根据评价方法,使用如下指标进行预测(见表1)。各能源CO2排放强度见表2。

表1 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列表

表2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3、应用案例

本研究对象为某地级市“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该市目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正从工业化初期逐步进入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并伴随加工装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该阶段对资源、环境更大量的消耗可能会使得环境制约趋于明显。

在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全力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积极推广节能建筑,加快构建低碳交通网络,并设定了2015年碳生产力、人均碳排放以及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低碳指标的预期目标值。本文以解析经济发展特点及规划拟建方案为基础,运用所建技术路线评价“十二五”期末各情景下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判定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及规划合理性。

3.1 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该市2010年万元GDP能耗1.017吨标煤,比2009年全国能耗平均水平高0.111吨标煤,是同期北京市能耗水平的2倍。解析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化石能源消费仍据主导地位,占总能耗的73%。工业能耗强度为0.795吨标煤/万元工业总产值,是全国的2倍。高能耗行业集中在采选、石油化工、冶金、建材以及电力行业,占整个工业能源消耗的95%左右。节能降耗的工作重点应关注以上五个行业。

采用能源转化方法计算各部门及各行业的CO2排放量(见图2和图3)可知,该市80%的二氧化碳来源于第二产业,其中主要排放大户为建材、化工、冶金、采选及农副食品加工行业。

图2 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图3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万吨)

3.2 低碳控制情景分析

情景一为惯性发展情景,以“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拟定的经济人口发展指标为依据,假设能源消耗强度保持不变。情景二通过统计分析近10年各部门能源消耗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对比分析周边地区、国内各部门能耗水平,结合“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确定规划期末可达到的能耗强度下降目标。情景三以经济基础现状以及能耗强度分析为依据,结合“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和“十二五”低碳经济发展规划,适当控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能耗强度不变。情景四以“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为依据,明确规划期末清洁能源使用及替代方案。情景五综合以上变化因素,全方位采取低碳措施,确定低碳建设的综合发展情景指标。

表3各情景能源消耗情况及CO2排放量

根据设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和各情景的能耗强度值,通过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模型以及各部门能源消费结构,估算能源消费总量以及各类能源的需求量。乘以表2排放系数预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详见表3。规划按各拟发展情景实施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较现状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若按照情景一的惯性模式发展能耗量增长43%,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近一倍。若按照情景五的低碳建设综合发展模式,则能耗量增加18%,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幅度也减少至19%。

3.3 低碳建设战略目标可达性分析

3.3.1规划指标分析

“十二五”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设定了规划期末碳生产力、人均碳排放量以及非化石能源占比指标的目标值(表4)。情景五各项指标均可达到规划目标值,说明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可以实现,但需同时开展包括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等低碳建设措施。按照情景一、情景二、情景三、情景四的模式发展,均不能满足指标要求。

3.3.2碳排放弹性系数分析

情景一碳排放弹性系数约为1,这与基准情景就是按照现状惯性发展的结论吻合。情景二、情景三碳排放弹性系数小于1且大于0.5,说明分别采取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速率略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形成轻度脱钩模式。这符合当地经济从工业化初期进入中期阶段的发展特点。经济基础薄弱且依靠原材料设定产业发展方向,决定了该地区产业结构本身调整力度不大,节能减排空间有限。情景四和情景五碳排放弹性系数小于0.5,说明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规划方案在低碳建设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以弹性系数法来判断低碳城市建设方案的效果更具准确性和可比性。

表4各情景下低碳建设指标值

3.4评价结果

通过规划指标值法和碳排放弹性系数法分析可知,“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打造低碳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可行,但以较慢的能源增长和较低的碳排放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是一大严峻挑战,仅注重单一低碳路径的建设较难实现规划目标。构建完整的低碳发展体系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保障,其中建立低碳能源体系,加快推进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太阳能产业发展,将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4、结论

目前规划环评中的低碳评价工作处于新兴领域,尚无成熟的方法体系,多数规划环评也未开展评价。本文以某市“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为例,运用所建方法分析低碳建设战略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层次清晰且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该技术路线和方法可行有效。

参考文献:

[1] 陈飞. 低碳城市发展与对策措施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李奇勇. 战略环评中的福建低碳经济对策研究[J]. 能源与环境.2010.3:9-10.

[3] 郑少露等. 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探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199-204.

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产镇融合 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a)-0124-02

城镇化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以及全面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内在要求,为了有效推进我国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全面掌握我国城乡发展的差异、城镇化所需的对应政策等,在实现城镇化的过程中,产镇融合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产镇融合的发展要求不是以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园或工业区作为依托和基础并建设对应的城镇,而是要将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园或工业区和现有的城镇放在一起,促使两者得到有机融合,并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和效果,使产业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促使产业和城镇之间实现高度融合以及互动发展。

1 研究背景

1.1 新型城镇化产镇融合规划的迫切性

产镇融合有效兼顾了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建设两者,在保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城镇建设,进而促使城镇达到高度的经济繁荣、产业发展,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为发展产业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我们的城镇化由于历史、现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城镇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使得产镇融合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发展的不协调,尤其是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情况最为常见,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还会对国家的整体经济运行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产镇融合规划有助于针对现存的城镇化产业和城镇分离的情况进行积极解决和改善,还可以为后续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进而全面提高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1.2 产镇融合规划的意义以及具体内容

产镇规划与简单的空间规划不同,需要将产业和城镇两者进行综合考虑,要最大限度地保证两者的协调发展,因此在进行城镇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本地产业进行全面研究,把脉产业发展方向,产业转型空间,产业提速方法,以此布局提供对应的城镇功能定位以及空间发展模式,促使两者得到完美融合,促使两者的协同发展。产镇融合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充分研究本地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建设的基础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制定产镇融合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为本地的产镇融合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1.3 产镇融合规划的具体研究方法

在具体的产镇融合规划过程中,主要采取系统分析法、多维度对比分析法以及文献引证法等,在全面掌握本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展开科学研究,保证产镇融合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中系统分析法指的是以达到系统最优作为最高目标,进而在系统与对应要素之间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保证规划与实际发展的高度吻合,促使产镇融合满足本地发展的实际需要。多维度对比分析法指的是以时间维度为基础,通过比较本地城镇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情况,进而开展科学研究和思考,总结本地不同时期发展规律,为后续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还要从空间维度出发,了解研究多种产业构成的空间发展情况和城镇发展建设关系,积极寻找促使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两者协同平衡发展的模式,通过两个维度的研究,对规划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模式进行充分分析解构,寻求有效解决方案。文献引证法指的是大量阅读研究国内外,特别是类同特质的先进城镇产镇融合发展案例文献资料,对其中的内容要素进行分析总结,为本地的产镇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镇融合规划实践

2.1 产镇融合发展策略

产镇融合要在充分研究本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建设基础,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科学设置产镇融合规划策略和发展方向。此次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全面了解本地经济产业发展和当前特定的大经济发展背景下制定以下发展战略。针对第一产业,引导传统种植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注入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要素,借助原有花卉、渔产养殖发展花卉设施农业观光、水乡观光农业、打造可采摘、可垂钓、可观光、可体验、可度假的都市型农业。同时深度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进而有效发展本地的旅游业,促使农业与旅游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把瓜沥城镇建成集佛教文化体验、水乡度假休闲、生态旅游观光、特色产业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城镇。

针对第二产业,发挥临空产业园区区位优势,引进新型临空制造产业,重点培育临空高轻新制造业、航空设备维修、客机转货机改装等业态;加快吸引新能源新材料、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入驻,拉动产业整体层级提升;引导现状纺织化纤、装饰卫浴、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向集群化与高端化方向发展,逐步淘汰现状化工、煤炭热电等高污染、低产出类产业,建设宜业宜居的新兴城镇。

针对第三产业,重点培育发展航空服务业,全力做大航空商务服务业,丰富临空总部经济、临空高端商业、临空酒店宾馆服务、机场交通与值机服务等多元发展业态;加快发展以航空物流为主导的现代物流业,以临空时效商品物流、航空快递物流、航空物流配套服务等业态为突破口,强化航空物流与杭甬运河港口物流基地、柯桥经济开发区等区块物流协同发展。突出旅游业发展重要地位,依托航坞山经济区发展文化展示、创意及休闲旅游业,将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纳入旅游发展整体框架。加快发展现代城市服务业,强化科研研发、文化创意、法律服务等生产业发展地位;壮大市场贸易、星级餐饮住宿、社区服务等传统生活型服务业发展规模。将瓜沥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清洁高效、生活恬静闲适的现代新城。

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镇融合规划路径

在全面研究产业布局以及城镇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发展高端纺织化纤、品牌装饰卫浴、临空先进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临空总部商务服务、航空物流、文化创意、专业市场和休闲旅游五大现代服务业,最终形成“三年发展、七年成型、二十年产镇融合”的发展方向。其中三年发展指的是通过三年时间以现有支柱产业作为主力形成产业集群化与高端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城镇化基础配套建设快速发展。七年成型指的是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临空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现代服务业,促使产业与城镇区实现初步融合、协调发展的态势,这一过程以临空产业、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动力,促进产镇有效融合发展。二十年产镇融合指的是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上,有效推进临空总部商务经济、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以航坞文化、昭东水乡休闲旅游为依托,将整个镇区(园区)纳入到旅游概念,亦城亦景,进而形成一个范围广阔、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度假区。并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大力发展金融创新,推进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协调合作,构建“政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平台和载体,以此打造本地核心竞争力,实现产镇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科学有效地走完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快速迈进后工业化阶段。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把握产业与城镇发展两者关系,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只有产镇互动、融合发展,才能达到快速高效的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 游宏滔,彭震伟,陈静,等.江南水乡小城镇产镇融合规划研究与探索――以江苏省金坛市儒林镇为实证[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1):78-82.

[2] 游宏滔,史环宇.小城镇产镇融合规划研究与探索――以江苏省金坛市薛埠镇为实证[J].小城镇建设,2015(7):90-94.

篇8

【关键词】转型;资源枯竭;总体规划

一、枣庄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

1、转型期的社会

枣庄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正处在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在宏观层面上,国家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些都要求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有新变化、新突破、新发展。

2、面临着资源的枯竭

枣庄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由于长期以来对煤炭资源的掠夺式开采,煤炭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何去何从,对城市规划师也是一种考验。

二、枣庄资源枯竭城市的特点

1、土地塌陷严重

由于长期以来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大量土地出现严重的塌陷。虽然有些塌陷地已经沉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用地处于非沉稳期,而且这类用地面积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

2、产业结构单一

现状产业主要以“黑(煤炭)、白(石灰)、灰(水泥)”为代表的能耗高、污染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业企业为主。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城市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3、破产企业多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趋枯竭,大量煤矿企业破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中、小煤矿实行关、转、并、停的政策,使得一些煤矿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企业破产,下岗失业人员剧增,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三、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1、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由于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及未能对城市的发展未雨绸缪,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替代产业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就使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困难。

2、保护意识不强,生态遭到破坏

由于对煤炭资源保护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一直是重视开发,忽视保护。这种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不仅使自然资源遭受到严重浪费,而且使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

3、破败工矿多,对城市总体布局影响大

在过去企业办社会的影响下,很多工矿企业的周边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公共服务设施。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企业已无心、也无力经营这些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导致这些设施日趋衰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

四、资源枯竭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探讨

2009年,枣庄被国务院批准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从而使枣庄的发展上升为国家

战略。与此同时,山东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枣庄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为配合实现枣庄资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转型,本文通过城市规划这一技术手段对枣庄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1、城市性质的调整

(1)侧重点不同

本版规划的性质在延续上版规划的基础上,将煤化工提至能源、建材之前,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城市的发展不能依靠对资源的过度开采,而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由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式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如果简单地将煤炭资源作为一种初级产品进行销售,再多的煤炭带来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如果对煤炭进行再加工、深加工,其价值将会大大增加。

(2)新增了机械制造基地、新兴科技创新基地

近几年,以机床为主的机械制造业逐渐成为枣庄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枣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高新区逐渐成为枣庄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成为枣庄新兴科技的创新基地。

(3)变鲁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

从鲁南五市(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来看,枣庄综合评价居中,但近两年来日照发展势头迅猛,俨然有超越枣庄的势头。从淮海经济区看,枣庄作为山东省的南大门,与江苏北部诸市经济联系密切,具备了和徐州争夺淮海经济区龙头城市的实力。

2、产业结构转型

产业结构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转型成本。对枣庄未来产业选择作出如下判断:

(1)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优化传统产业

尽管枣庄煤炭资源面临枯竭,但煤炭资源依旧是枣庄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要的资源优势,因此,枣庄应继续借助这一优势,不断延长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并使其成为枣庄的支柱性产业。

(2)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

枣庄具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因此,可以借助文化资源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枣庄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3)依托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受国家政策影响,枣庄近几年来关闭了大量煤矿,从而导致了近20万矿工的失业,只有大力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纺织、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吸纳这些富余劳动力。

(4)依托省级高新区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所在。要实现产业的真正转型,高新技术产业无疑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3、用地增长边界

(1)城市用地现状

根据统计,枣庄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与上版相比,由62平方公里增长到120平方公里,基本上翻了一番。

(2)城市用地增长过快原因

枣庄城市用地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城市化进入快速期;工业用地增长迅速;以外延式拓展为主的城市粗放增长方式。

(3)规划对策——从蔓延到紧凑

作为资源枯竭城市的枣庄,不能在利用完煤炭资源时再向土地资源伸手,而应在发展的同时,把节地放在首要位置。因此,规划通过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使“城乡边界”不再模糊,让城市在精明保护下实现精明增长。通过“从控制城市蔓延的角度来制订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城市从无序蔓延到紧凑发展。

4、两规编制的对接

为使两规能够很好地对接,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多次与国土部门进行了沟通,并达成了许多共识。提出了“以规划引导土地,以土地保障规划”的指导原则,并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对总体规划进行编制。

这种由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的编制方法,使转型资源枯竭城市——枣庄的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实现了很好的对接,主要表现在:城市总体规划的近期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城市总体规划的远期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农田在空间上基本上达到一致。

五、结语

随着城市资源的枯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功能定位需要重新审视、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因此,此类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就应结合资源枯竭城市的特点,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方法,以促进资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杨保军.总体规划批什么.城市规划,2010(1)

[2]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9

其一,注重规划的质量管理。《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是六位多年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潜心思维、用心血凝成的学术成果。从系统论的角度,用典型的规范研究和定性分析方法,全面审视和思考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和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问题,试图得出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管理的科学认识。本书立意在“新”,在选材上尽量采用最新的资料,尤其是规划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资料,本书也是2010湖南省软科学课题《湖南省旅游规划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编号2010ZK3085)研究成果有集中表现,在立论上以我为主,避免难砌、罗列他人观点,力争有所创新和发展。本书作为旅游产业规划的基础理论和旅游景区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对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者是很好的研究素材和参考资料,又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对旅游景区发展和管理建设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二,研究的起点高,现实意义鲜明。中国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破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旅游发展对旅游地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影响、旅游景区经营权与旅游利益分配、旅游企业信用、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赌博旅游、性旅游等问题日益突出。本书针对当前旅游规划的种种问题,既结合当前旅游规划最新成果和国际旅游研究新趋势,又紧扣中国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的实际,注重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直接服务于旅游业的不同部门。显然,把旅游规划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域重要的战略产业加以发展是完全必要的。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研究湘南旅游景区规划的专著,汇集了作者大量扎实的研究成果和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因而能够准确地抓关键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同时作者还充分吸收了国内外旅游规划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提出区域产业发展政策、战略、行动计划和对策措施,打破了国内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规划模式,启迪了思路,促进了旅游规划和旅游策划的创新研究。

其三,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湘南旅游景区经营和发展机制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颇为新鲜的见解。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历来是旅游理论工作者和旅游经营实践者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决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四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中央着眼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湘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历史机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湘南如何在中部崛起中科学发展旅游产业?是当前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其四,使用最新资料和例证,能反映旅游学的最新动态。作者多年从事旅游规划的研究工作,不仅有着丰厚的知识和资料积累,而且十分关注旅游规划的发展的最新趋势,颇有研究心得,因此本书在吸收当前国内外旅游规划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旅游规划学科理论体系进行设计,强化了旅游规划学的理论研究及发展趋势,同时本书融学术性与知识性为一体,在布局谋篇中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既有翔实的背景资料,又有最新的研究成果;既有对历史的简要回顾,又有对现实的深入追踪。在写法上力求深入浅出、简洁明快,并注意用比较说明问题,尽量避免空泛的论述。可以说既有学术著作的规范与厚重,又有普及读物的通俗易懂,资料性和可读性均较明显。全书全面研究旅游规划中的种种理论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在旅游规划学中都有重要意义。

其五,十分注重数量分析和图表结合。书中许多基础数据的分析、整理和预测皆立足于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保证了其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全书30万字,图表众多,文笔流畅,文字洗炼,避免了许多冗繁的文字叙述,使该书论述更加精炼,具有可读性。这种数理分析和图表结合的研究方法,无疑代表着中国旅游规划走向科学化的方向。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规划 多目标最优化 数学函数

区域经济规划理论概述

(一)区域经济规划的概念

所谓区域经济,它是建立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之上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如何实现增长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生产更多的财富、创造更多的GDP、如何提高区域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等问题。按照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区域发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而要想将要素转化为实际的财富,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方式,而一个健全的政策、机制和环境,则进一步决定了各类要素如何在各区域发展中实现其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

区域经济规划就是在时间上提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统筹规划。具体来讲,它是指一组生产要素现在和未来在特定区域的配置或部署问题,根据目前已有的要素组合,综合评估发展条件以及未来环境变化的可能性,合理的安排在未来时期要素应该如何组合、如何配置才能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所以,区域经济规划主要是以当前已有的要素组合和发展环境条件等进行的一项决策活动,具体实施这种决策则是未来的活动。如果这种未来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这就需要解决战略问题,对未来发展起到导向作用;相反如果是一个不长的时间,那就需要制定行动的具体方案,有效指导将来的发展行动。

另外,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产业布局是容易被混淆的两个概念,被混淆的原因是两者有许多共性。产业的空间布局是以致富最小的生产成本为目的进行的,例如以运费最小为标准来选择最佳区位,或企业如何选择分布地点导致利润最大化等。而区域经济规划的任务则主要为了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在什么时间、投入多少、投入哪类要素?第二,各类要素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什么样的地方组合? 第三,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机制和什么指导思想去组合?两者虽有诸多相同,但也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

顾名思义,区域经济规划的对象当然是区域。在很大程度上,它的基本职能就是从整体上进行综合性协调,所以它绝不同于部门规划、行业规划和专题规划等规划活动。区域经济规划涉及的范围不仅囊括了经济、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而且还需要对条块之间、块块之间以及区内区外之间进行协调规划。除此之外,它还需要对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之间进行协调规划。总而言之,区域经济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综合性规划下又包含了许多不同层面形成的单向规划,综合规划还必须考虑到单项规划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

所以,区域经济规划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目前从国家已作出的相关区域经济规划中可以看到,区域经济规划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国土开发整治的目标和任务;自然条件和国土资源的综合评价;自然资源开发的规模、布局和步骤;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远景预测;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布局;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交通、通讯、动力和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安排;宏观经济效益估价;实施对策和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财权事权的逐步下放,地方自也日益扩大,区域经济规划的内容在实践中也不断地丰富,并且日益区域化。

(三)区域经济规划的目标

区域经济规划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形成了一个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目标,即经济增长方面的目标、社会进步方面的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也可能存在着相互矛盾和制约的一面。比如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目标,为了取得高速的经济增长,就需要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推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而高科技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而且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生产效率和投资利用率也进一步提高,这样就限制了劳动就业的增加。反过来,如果增加了就业人口,劳动力数量增多,人均固定资产减少,劳动生产率自然相应下降,经济增长就受到了限制和影响。再比如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目标,如果可以提高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关注度,那么经济增长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节能减排,经济增长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改善生态环境;而如果忽视了生态环境,只将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唯一目标,就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环境质量也会不断下降。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因素

1.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规划是由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所决定的。那么,各省区战略地位的确定,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分工,以及各省区和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在宏观布局时早已做好了规划和安排。所以,各地区在进行本区域的经济规划时,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规划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制定自身的区域经济规划。例如,国家相继提出的沿海各省对外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等。

2.规划区域的自然状况。一个地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等物质基础。所以,在制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状况的优势,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主导产业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在新疆地区,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同时也是重要的棉花产地,这些都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所以在制定该地区的经济规划时,一定要围绕能源、棉花等这些优势资源做文章,以期通过这些优势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除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对区域经济规划有重要的影响,经济资源状况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口数量和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之一,自然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所以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人均劳动力成本,也可能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可以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其次,市场对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时,一定要事先调查分析当地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如果供过于求,而区域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经济滞胀,产生大量失业人口,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如果供不应求,又必然导致地区通货膨胀,同样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制定区域经济规划时,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当地市场供给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另外,对于某些特殊产业,还需要注意其空间位置的布置,例如农产品的生产、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对市场有着比较强烈的依赖,所以应该大力发展这些企业,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最后,区域内以及周边的产业集群状况。通过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交流增多,在区域内也比较容易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再加上政府对一些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形成一整套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同时,产业集群也有着比较明显的经济外部性,通过这种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有效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另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同时,各产业之间会加强彼此技术和经验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与扩散达到技术的创新,继而实现产品的创新、产业的升级。

多目标最优化方法简述

(一)一般多目标最优化模型

所谓一般多目标最优化模型,是对于一个需要决策的问题,存在多种决策选择,而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分主次,这样就可以构建成一个数学函数模型,其中自变量就是各种决策的变量,因变量就是目标函数。除此之外,对于自变量,也就是决策的选择存在一些限制,这就形成对自变量的约束函数。

每种不同的决策变量的组合对应一个目标函数。对于一个决策变量组合,如果它能满足其所对应的目标函数不大于其他任何决策变量组合对应的目标函数,则称这个组合是该多目标最优化模型的一个有效解;而如果它能满足其所对应的目标函数严格小于其他组合对应的目标函数,则称这种决策组合是该多目标最优化模型的一个弱有效解。显然,若一个决策变量组合是有效解,则它一定是弱有效解。

一般来说,一个多目标最优化问题有无穷多个有效解,它们并不都是决策者满意的解,只有决策者满意的有效解才是问题的最终解。得到最优解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评价函数法,即先求出大量的有效解,然后根据决策者的意图找出最优解;另一种是交互法,即通过分析者与决策者的相互沟通,逐步地达成一个最终解。

(二)分层次多目标最优化模型

这类模型较一般多目标最优化模型的特点是:在约束条件下,各个目标函数不是同等地被最优化,而是按不同的优先层次先后地进行最优化。在构建数学函数模型时,也需要按照不同的优先层次来设定目标函数。对于分层多目标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就需要按照模型所要求的有限层次逐层地进行求解,最后一定就可以获得最优解,即使这种最优解不是统计意义上的绝对最优,但一定是可以满足决策者要求的最优解。

区域经济规划的多目标最优化实践

(一)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为了正确处理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加强局部的协调发展,注意各地区及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把抽象的规划问题具体化。最后利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求得最优解,以满足区域经济规划决策者的要求。

建立经济数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定义和识别。了解问题的真实背景,即规划区域的历史背景、自然资源、市场资源状况;明确建模的目标,确定决策者规划经济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如经济增长、就业和生态环境等;掌握必要的数据资料,建模前必须获得当地的相关数据,如人口数据、市场需求与供给等数据。第二,数据预处理。在已经了解问题背景,明确了建模目的和掌握了必要的数据资料后,就需要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第三,估计。通过综合的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在已有的假设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合理刻画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初步建立数学模型。第四,验证。将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包括目标函数与决策者意图的比较、约束函数与实际条件的对比等,以此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二)实现最优化的建模原则

实现最优化建模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一是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区域优势。前面已有介绍,利用地区自然资源等优势可以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二是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适当的经济数学模型。模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要全面协调各种因素,保证模型与区域实际相符。

三是模型必须考虑到各部门均衡发展和区域间相互协调。只有各部门均衡发展、步调一致,才能实现最终的和谐发展。

四是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战略思想。虽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矛盾之处,但是也更要注意这二者之间的协调。

结论

多目标最优化理论在经济、管理、政治方面的运用,可以有效合理配置和最优化。在区域经济规划时,引入多目标最优化的方法,可以根据实现各种方案目标所需要的区域资源与条件来最终确定最优解,这样的方法既科学,也符合实际情况,还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协调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区域经济规划的相关理论和多目标最优化方法,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期能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区域经济规划中去。

参考文献:

1.唐永才.90年代国内多目标规划研究述评[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3)

2.孟钊.基于区域经济学角度对区域经济规划的研究[J].新西部,2009(9)